初中历史导入案例(推荐11篇)
一、音乐视频导入
在讲《华夏之祖》进首先观看音乐视频《黄帝颂》中的《祭黄大典》视频后教师提出:巍巍华夏,历史悠悠。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
„
(音乐视频最大的优点是能渲染气氛、复现情景、调动学生情感,有利于思想教育)
二、诗歌导入
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老师首先展现给学生一首唐朝李白的诗歌《古风》其中几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然后让学生朗读,再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诗里讲了秦王是谁?反映了一件什么事?(诗歌中会提及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过渡比较自然)
三、图示法
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首先展现一幅美国的国旗,提问:“这是哪国的国旗”? 国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什么?五十颗星代表什么?然后教师指出: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最早的十三块英国统治的殖民地,那么它是怎么独立的呢?好,这节课就讲美国独立战争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 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对于历史教学而言, 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 激起他们的兴趣, 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 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 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设计
课堂导入没有固定格式, 不同内容, 不同特点, 选用不同的方式, 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了。不拘一格, 因课而导, 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 那么定会大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上课伊始, 教师开宗明义, 直接点题, 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从而引起学生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 一般在高年级采用。因为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较差, 直接导入往往收效甚微。
(二) 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指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 设计有关问题向学生提出, 以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 应当注意提问的内容和对象。对成绩较好的同学, 则可以考虑让其回答较难的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同学, 则可以考虑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却又必须掌握的问题。对于少数上课不够专心的同学, 也可以通过提问, 以示提醒。
(三) 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而言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各种和课文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历史名人的小故事, 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 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 自己去寻找历史著作来阅读。在授课前先讲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生动有趣的故事, 然后自然导入新课,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 再把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课文上来。
(四) 角色导入。
角色导入就是在课堂导入中, 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 从而消除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恐惧感, 激起学习的兴趣。在讲《探险者的梦想》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如果你们是当时的航海家, 要具备什么条件, 你们才会出航呢?”话音刚落, 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起来, 同学们对当航海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使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
(五) 歌曲导入。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手段, 用歌曲实现课堂导入, 往往能使课堂营造很好的氛围, 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 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意识不到是在上课, 从而在潜移默化后受到教育, 获得知识。在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课时, 我首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低沉而悲壮的歌曲很快就把学生带到国破家亡的历史情景中, 学生的感情很快被激发起来, 这样大家对爱国主义情感也就有了直接体验。我再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怎样发生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
(六) 风土人情导入。
各国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往往由该国一定的历史所致。因此在课堂导入中, 适当引入风土人情的介绍, 往往会使课堂气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导入的:“今天英国国家之首是女王。大臣们觐见女王, 小轿车只能停在皇宫外面, 要换乘17世纪式样的马车进入王宫, 赶马车的、手持长矛的卫兵, 都是17世纪的装束, 犹如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象征。”话一讲完, 学生的兴奋点受到刺激, 为导入新课奠定了基础。
(七) 诗词导入。
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 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景。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 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教学情景, 最快地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如讲述《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开元盛世一课时, 引用杜甫《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景象, 天下太平, 远行安全。那么这种景象是怎么得来呢?进入新课。
(八) 插图分析导入法。
一般来说, 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 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 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 形象直观的材料, 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 精心设计导言, 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 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如我在讲述《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时, 指导学生看秦的疆域图, 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 然后再看西汉的疆域图, 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 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 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 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 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 既联系了地理知识, 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 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导入 方法
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在于激励和引导学生。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传统的历史课导入设计多为新旧联系式,这种复习导入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 教育 思想,但往往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因课而导,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导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悬念导入法
心 理学 研究表明,刺激程度大,变化性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元朝的统一》这一章时,笔者先问学生:“大家知道成吉思汗吗?”学生几乎是齐声回到:“知道。”又问:“大家知道成吉思汗手下有一员大将叫木华黎的吗?”看过电视的同学马上回答“元朝的开国神箭手”,“勇猛过人”,“智慧过人”。再问:“他驻守什么地方,你们知道吗?”同学们大都不发言了。笔者马上拿出准备好的《佳县志》,翻到第二页,对同学们说:“看,他曾驻守在我们佳县,还在黄河上搭过浮桥,军队可以从桥上直接开往山西省的临县。”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就越想知道更多有关元朝和成吉思汗的故事。这样,课堂教学就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图像导入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初中生的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把书本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课堂教学的“导入”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时,笔者把我县朱官寨石摞山遗址照片呈现出来,问同学们:“我国最早的农耕人类出现在什么地方?”大家有回答“云南省元谋县的”,也有回答“北京周口店的”。笔者指着画面说:“我们县的朱官寨乡也有。石摞山遗址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陕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从1984年起,多次进行详细考察、论证,认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少有的原始社会古城堡遗址。从山上发现的陶罐、陶鬲、三足器以及石刀石斧等文物来看,具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明显特征,由此证明,这一古城堡为距今大约5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古遗址。”然后,让学生读“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等同学们读完,笔者接着讲“不但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有原始农耕村落的遗址,我们县也有。我县地处黄河西岸,正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运用乡土历史图片的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歌曲导入法
音乐 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往往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是最迅速而又最快地打动人心的艺术。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大都喜爱唱歌,所以用歌曲导入新课,既新颖又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共鸣。如在讲抗日战争有关内容时,笔者播放音乐《保卫黄河》。这首激昂的歌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采取以 政治 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手段,以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在抗战日益艰难的情况下, 中国 共产党人以不屈的斗志,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坚持抗战,最终取得的抗战的伟大胜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这种昂扬的激情,一下子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一堂课下来,既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四、诗词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炼、生动、优美,尤其受到初中学生的喜爱。利用集中反映 历史 事件发生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不仅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元朝的统治》一节时,课堂伊始,笔者就用配乐诗朗诵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文天祥为抗击元军而率南宋军民英勇奋斗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文天祥坚贞不屈的崇高氣节,又使孩子们为之钦佩。特别是当学生听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一起跟着朗诵起来。在这种崇高的人格感召下,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大家迫切地想在新课中了解文天祥所处的时代背景。
五、故事导入法
中国 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疯狂侵华史、罪恶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和前赴后继的奋斗史。历史 教育 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奋发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会为“卧薪尝胆”的勾践、“东山再起”的谢安、“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生发各种感情,在接受心灵洗礼的同时产生各种积极的体验。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这样就会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境地。
一、巧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活跃课堂
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时间、空间跨越性,有些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历史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模式于一体的优点,视听结合,化静为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笔者在上课之初先总结了上节课学过的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导致危机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迎来了1932年总统大选,胡佛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PK”(多媒体展示胡佛VS罗斯福的图片),PK的结果是罗斯福胜出(多媒体显示: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竞选)。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罗斯福的生平和成就。
最后,笔者说:“罗斯福是如何利用‘新政’领导美国人民度过经济危机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这样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运用典故,联系时事,启迪智慧
中国历史悠久,有数不胜数的历史典故,学生对这些历史典故非常感兴趣。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利用历史典故进行课堂导入。例如,教学《林则徐禁烟》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入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林则徐身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的编制,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注意将历史事件与时事联系起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案例分析;反思 英语的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良好的课堂导入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效果,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材背景
本节课的重点:1.让学生理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2.学生能理解和进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中的人称的转化。
二、教学思路
教师用一个传话游戏作为课堂导入。首先,按座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纵列小组,将事先写好句子的纸条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然后让该同学将看到的句子小声说给第二位同学,接下来第二位同学又传给第三位同学„„依次类推,由最后一位同学说出该句是什么,然后与第一位同学手里纸条上写的句子进行比较,看哪一组学生传得又快又对。有两位教师碰巧在各自的课堂上用了相同的导入,但效果却完全不同。
三、教学过程
课堂情景一:教师宣读游戏规则,学生们表现得都很感兴趣,做好了准备。游戏开始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参与,句子被传得五花八门,当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听到的句子后,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气氛很是热烈。就在此时,教师却宣布活动停止。课堂情景二:同样的授课内容,同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们玩得同
样高兴,唯一不同的是该教师在每组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句子之前都要用很重的语气问道:“what did he/she say?”并要求回答的同学用“he(she)said„”来说出听到的句子。学生的回答中虽然有许多错误,但却涉及到了本节课的重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中的人称变化,紧接着教师纠正了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并引入了新课。
分析: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课堂导入,但两位教师在操作中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位教师只是将课堂导入停留在了娱乐和活跃课堂气氛的层面上,没有很好地对这一导入加以利用。其实,将传话游戏作为这节课的导入是非常合适和有创意的,因为可以紧扣本节课的内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但是遗憾的是第一位教师却没有将其加以充分的利用。但第二位教师就不同了,他将游戏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一再强调让学生用“he(she)said„”来完成句子,这就为即将进行的课程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一来课堂导入的游戏既起到了预热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气氛的作用,又深入到了课堂,使课程内容通过一个游戏变得既有趣又浅显易懂。
四、教学反思
如果教师是演员,那么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一堂课的开始就如同一幕剧的序曲。好的课堂导入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全部心思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导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那么,如何做到课堂的有效导入呢?
首先,课堂导入的目的性要强,要有针对性。教师设计课堂导入时要熟悉课程内容,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切忌脱离课程内容,或与授课内容联系不大,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其次,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专心于课堂。第三,课堂导入要有艺术性,能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觉得很自然,顺理成章。第四,课堂导入要简洁,不能喧宾夺主,要在短时间内起到联合知识的作用,具有实效性。英语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无论采取哪种导入方式,在利用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将导入内容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而忽略了与课程内容的联系。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收复新疆”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新疆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新疆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我所担的班级里各小组都有电脑,且可直接上网,学生也有较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和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我要求各组将自己的成果用PowerPoint制成幻灯片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内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由此想到了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传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入“规范”操作(这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千百万教师工作的程式,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不出真正具有求实精神、怀疑和证伪精神、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的!这也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而不是考虑你的教案怎么实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误区三:对有效课堂教学认识的误区,把有没有教完内容或学生掌握情况作为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问题导入
通过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吸引学生的注意, 抓住学生的内心, 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教材重点, 把教材中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质疑的形式诱导学生, 给他们以极大的悬念, 紧扣学生的心弦,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教学《贞观之治》一课,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吗?”“她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她称帝后有何作为?”上课之初就抛出这几个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又如在《“五四”爱国运动》教学时, 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处于被瓜分的地位呢?”学生带着疑惑与不解进入学习状态, 自然地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学习过程实质上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带有创造性的学习中, 问题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中。
二、复习导入
这种方法有利于知识的衔接, 能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 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如在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课时, 通过复习内地与台湾的历史关系 (三国时卫温到夷洲和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是一种侵略行为, 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 为维护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逐荷掳”, 收复台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三、情境导入
创设历史情境是情感教育实施过程中一个常用的有效方法。它能使学生如临其境, 使他们带着充沛的感情投入学习, 获得深刻体验。在《建设之路的探索》教学中, 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曲《社会主义好》, 创设50年代热火朝天、激情燃烧的环境氛围, 跟学生一起回到那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 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 进而引出课题。
四、概括谈话导入
结合教材特点, 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 使他们产生亲切感, 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种由简到繁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五、故事典故导入
当学生尚未从课间活动的余兴中恢复平静, 如果教师这时说:“听一段故事好吗?”你会发现讲台下的目光是渴求的, 秩序是井然的, 这时教师若能抓住时机, 把学生的无意识转换为有意识的注意, 就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 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故事引入北宋的建立, 再展开到其他民族政权的建立, 形成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六、引用材料导入
恰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 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深刻性。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强、形象有趣的材料,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 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进而收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
1. 引用诗词对联。
如在讲述《开元盛世》一课时, 引用杜甫《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景象。
2. 利用图片文字。
图片、文字是最直观的教具, 而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
七、结合时事导入
在教学中, 根据时事新闻导入新课, 可以让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 而且能锻炼我们的能力, 激发求知欲望, 拓展视野。
八、调动影视片段导入
影视作品直观形象, 不但有利于顺利导入新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甄别艺术与历史的差距。例如, 教学“南京大屠杀”一课, 直接放映《南京梦魇》;教学“甲午中日战争”, 放映电影《甲午风云》等。
关键词:历史 课堂导入 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顾名思义,开门见山就是在上课伊始,教师直接进入主题,阐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开宗明义,学生能够直截了当地明白自己将学到什么。直接导入法是教学实践中常用到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不拖泥带水地直接点题,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大变革的时代”时,教师可以对课题内涵进行解析,即解释“大变革”这一概念,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变革,从而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由此带领学生学习新课,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前后联系,旧知导入
把前面已经学过的旧知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藉由旧知导入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比如,在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我国的东方,有一个岛国,那就是日本。在古代,日本频频袭扰我国沿海地区,我们称之为倭寇;到了近代,日本明治维新后,其基本国策就是侵略中国,因而在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在1915年和袁世凯签署了“二十一条”,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三省,并将魔爪伸向了中原地区。面对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全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团结起来,进行了一场历时八年之久的艰苦斗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这一课。这样的导入,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学生沿着历史的脉络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也为接受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展示教具,直观导入
初中历史教学中可用的教具很多,如实物、模型、地图、文物图片等,这些直观的、具有历史感的教具,可以很快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新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灿烂的青铜文明”时,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展示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同学们,这是3千多年前奴隶主使用的器皿,非常的精美,是青铜文明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高超工艺水平。3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当时的经济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样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然后引导学生走入正题,让学生带着探索的心情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四、谈古论今,联想导入
历史事件都是有因果联系的,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现象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因此,我们在谈论“今”的时候,可以和“古”联系在一起,通过联想的方式来导入学习。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之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台湾所谓的“大选”刚刚落幕,民进党获得胜利。在这场沸沸扬扬的“选战”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企图将台湾分裂出去的台独分子。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为什么台独分子数典忘祖,叫嚣分裂?为什么他们非常亲近日本,甚至有些人还以自己是日本人为荣?今天,让我们走进历史,学习“中日甲午战争”。初中生生气勃勃,对社会热点都比较关注,我们联系当今的一些重大事件、节日、事例等,可以瞬间提升学生的关注度,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可以追根溯源,可以延伸拓展,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五、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学习也不例外。讲故事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历史中有很多真实的故事,教师娓娓道来,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初始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教师可以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引入学习: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战国时赵括的故事,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谈起兵法头头是道,谁也难不住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军中统帅,只会生搬硬照,不知变通,造成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战争频繁的年代,有过很多经典之战,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六、质疑问难,问题导入
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悬念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善于质疑问难,利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悬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在一探究竟的强烈心理下投入学习,效果颇佳。比如,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的第一幅,问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内容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谁领导了这场战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为什么”的引领下全神贯注地走进新课学习。
七、学以致用,经验导入
初中生年龄不大,却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从这些生活经验出发去引导学生,可以使学生在回忆生活经验时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投入课堂学习。比如,在学习“农作物引进新品种”时,“同学们,大家对烤红薯都不陌生吧?香喷喷的烤红薯现在在我国种植很广泛,它是不是中国的本土作物?如果不是,又是从哪里引进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能揭开这个谜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贴切、自然地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舒服、有趣,也可以把枯燥的历史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历史课导入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我们不可轻忽。当然,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必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威.关于历史课导入的一些浅见.中学课程辅导,2014,(17).
市三中赵龙军
教学内容: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 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教材内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八年级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比较邓世昌和李鸿章两个人物的品质,理解廉洁奉公的深刻内涵。并着重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深层次认识君主专制时代腐败的官僚必将是腐败的政府,最终导致落后挨打。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个性方面比较七年级相对沉稳,另外阅读近代史内容偏少,课外知识有所欠缺。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心。另外,我校经过一年的小组探究合作学习,部分学生对合作解决问题产生依赖,自主学习比较欠缺,缺乏相应的主动性;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可以引进现实社会的个别案例,贴近他们的生活,同时选取本课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习惯。
案例描述:
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先导入:“ 李鸿章重“海防”轻“塞防”的主要企图是为了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但是在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形势下,李鸿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终把“老本”都输光了。请同学们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看看李鸿章怎么把“老本”输光?中国又遭到哪些重创?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又涌现出哪些与李鸿章态度不同的英雄人物?”(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第五组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中国和日本是师生关系,这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就有遣唐使,日本的许多文化都是中国的传承,为什么到后来他一而再的欺负他的老师呢?” “这还用说,老师只知者也,玩的粉笔人家耍的可是刀,功夫不对等呀”十一组的一个学生抢着说,我刚想制止这时二组的张雷说话
了“老师,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吗?网上有人说李鸿章是近代文明第一人是真的吗?李鸿章腐败就代表清政府腐败吗?还有”接着又有同学提出了问题但大多数都不是我预设之内的,有点突然,怎么办?说实在的,我对这些问题也没有做充分的备课和思考,但看到学生的热情很高,好像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不能再继续下去的问题了。我呢,当然不能扫了学生的兴,而且掌握了这些问题,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作出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评价.。
面对学生的问题是避而不答按计划进行还是继续让学生讨论感兴趣的问题,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在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继续讨论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校近两年的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不能被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及学生的创造思维。于是决定放开这节课,让学生尽情发挥自由辩论。接下来学生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学生: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吗?太有钱了,如果是他的要那么多舰炮干什么呢?
学生:没有李鸿章买船邓世昌拿什么打战,有北洋水师在当时就是进步的。
学生:李鸿章就是个腐败的代表,有船舍不得打,就知道出卖国家利益签定不平等条约。
学生:如果不是清政府腐败小日本敢侵略我们吗?李鸿章的腐败就是清政府的腐败,当官的都腐败了,肯定要挨打。
学生:小日本又想侵占我们的钓鱼岛,也不看什么时候。发言的学们热情很高,但我发现参与讨论的学生不到班级的一半,还是有一部分同学觉得无所事事,再有就是提出的问题离本课学习要求越来越远,有些同学甚至说了脏话。部分学生在课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对课的基本内容却不屑一顾。可以肯定的说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通过对本节课的放开也促使我对教学工作有一些反思。
一、怎样教学才能最大的提高学生的成绩
把有没有教完内容或学生掌握情况作为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是如何认真地把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所以与之无关的东西应该舍弃。成绩是教师和学生最现实的问题。
二、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如何高效发挥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这种主体性的发挥,就目前教学现状
而言,更多的要依靠教师角色的转换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实现教学民主化的过程中,教师角色意识和观念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三、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如何高效结合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死板的,而教学情境随时都会变化,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细节,调整教学状态,尤其在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时,千万不能慌乱,更不能武断压制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做到尊重学生与妥善处理问题、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有机结合。
四、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与郑和
平川四中郑晓丽
教学目标:
学会并掌握较为系统的比较历史学习法,并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过程(片断):
师:公元十五世纪是人类认识和挑战蓝色海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郑和与哥伦布是分别代表着东西方两个不同文明体系的伟大航海家,在相距70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从东西半球扬起远洋风帆,分别给远方异国带去礼物与剑。设想一下,假如哥伦布与郑和都想摘取“最伟大航海家”的桂冠,你会赞同哪一方? 生1:当然是郑和伟大,他的船队多么庞大啊!
生2:郑和比哥伦布航海要早半个多世纪呢!
生3:我看还是哥伦布伟大,他可发现了新大陆呀!
师:看来同学各有各的看法。为了给自己找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不妨把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活动做一系统比较,或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
师:那么我们如何去比较?
(学生议论,师生共同总结“比较程序三步曲”:
第一步:拟订比较提纲,明确比较的目的和对象;确定比较要点,根据任务确定将比较对象分解为可进行比较的要素;确定比较次序。
第二步:按照提纲进行比较。
第三步:从比较中得出结论。)
师:你认为比较的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生4:我认为是确定比较要点,分解可进行比较的要素
师:对。这些要素其实就是组成这事件的基本要素。想一想,哥伦布与郑和的航海活动比较能分解出哪些可比较的要素?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师生共同归纳比较要素。要素内容略)(学生按照提纲及要素比较、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意见不一的问题,教师给以适当点拨、讲解。)
师:经过刚才的比较,大致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生5:这两个事件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发生在15世纪的洲际航海活动;其不同点在于:两者的目的、航海规模和影响各不相同。
师:仔细品味他们的不同,你们认为谁可以摘去最伟大航海家的桂冠?
生6: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新航路,真正意义的世界由此开始。他航海活动的世界影响比郑和大,最伟大的航海家他当之无愧。
生7:从影响来看是这样,但从时间、规模来看,我认为郑和要比哥伦布伟大。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学生点头)
师:有句诗说的好“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会不一样。老师并不求大家得出统一的结论,同学们能够掌握比较的方法和多角度分析认识问题的方法才是最主要的。
生8:老师我听说最近又有新说法,郑和是到达美洲第一人,发现美洲郑和比哥伦布的功劳要大的多。
生9:据说还有航海图为证。
生10:那么大的船队,技术又那么先进,说不定真有可能去过美洲呢。
(鉴于他新奇的观点引起不小震动,教师趁此机会把学习进程从分组讨论阶段引领到各组综合讨论和全班小结阶段。)
师:我们的历史知识不仅仅来源于教材、课堂,还应象这位同学一样善于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大胆质疑,勇于向一些既定的结论挑战。
(教师征询其他同学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后,进行补充)
师:刚才我们班级这名同学所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这一观点,是在去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所披露出的最出风头推断,它是一位很有威望的英国退休海军军官孟席斯在3年前根据自己的多年航海经验和考据得出的大胆猜想。历史上有许多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郑和的航海资料不幸佚失,却留给了我们更大的遐想空间,他也许真的到过美洲;哥伦布一心想到亚洲,找到印度和中国,但由于计算失误,却发现了当时还误以为是印度的美洲新大陆。
师:同学们不妨试着大胆猜想,假如郑和真的到达了美洲,哥伦布真的到达了亚洲,那他们作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代表,对待异族的态度和行为会有哪些不同?历史的演进是否也会有所不同?
师:请你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设想和展示一下: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VS郑和。图表、板报、小论文、小故事、小电影剧本„„表现形式不限。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初三年级第一节活动课。如何使初三年级的活动课上的有生机、有活力、有体验、有质量,实现教学目标,许多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本课例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表现在:
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活动组题。
本节课教师的教学目的非常明确,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活动,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较为系统的比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学习法,并在比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在确定本课活动主题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活动主题的确立非常有创意。
教师没有拘泥于教科书中提供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初三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将活动主题确定为“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与郑和”。这既可以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满足并发展学生对两个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深入了解、探究的兴趣,又可以借助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比较问题的方法。
比较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基本功能是识同和辨异,它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的、十分有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教师在采用比较法进行历史教学应当注意主要问题有:
在进行常规比较之后,随机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分析比较引向深入。
指导学生找出比较的对应点(也称之为比较项或比较要点)是关键。
还应有重点地比较,分清主次。
郑和与哥伦布的比较并不是一个新颖的主题,教师主要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比较法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讨论,较为系统地掌握比较学习方法的一些要领,并使之学会和灵活运用比较探究学习方法,以具备并提高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不仅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
强烈的求知欲,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出不同结论的方法,同时还会激活学生的思维,碰撞出一些新鲜而奇妙的思想火花。在比较中学会比较,学会发现,体验收获和快乐。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开展活动,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紧紧围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从拟定比较提纲、分解比较问题的要素等入手将比较问题的方法一步步整理出来,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地、生硬地把方法、结论强加给学生。
教师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是以一个合作者、点拨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或参与讨论,或解答问题,或提出疑问,把学生的思路不断引向深入,也使得这节活动课更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做到了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的有机结合。
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不断探索和完善,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尝试了几种新课的导入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入法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将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践证明,只有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多设计一些合适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保证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升华知识,提升能力。
比如,在讲到《大一统的汉朝》时,教师问:在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收买人心,曾封韩信等人为王,当刘邦取得天下后又对这些异姓王进行了处治,并分封一些同姓子弟到各地作王,想借此确保刘家天下。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同姓王是不是如刘邦的意愿一样,“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听课,直到老师讲授了“七国之乱”、“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内容,这一悬念才得到解决。再如,讲《资本注意世界经济危机》一课,不妨这样设问导入新课。1929年10月24日,是让世界震惊的一天,人们称之为“黑色的星期五”。这一天,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像火山一样爆发了。纽约股市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会引发世界经济危机?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业的崩溃标志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爆发后,华尔街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现在的学生对股票并不完全陌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复习导入法
以复习上一堂课的旧指识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最常用的,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促进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且顺势过渡。不仅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更易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例如讲《南北战争》一课时,引导学生复习美国独立战争的有关内容,再学习本课的内容,即可水到渠成。又如讲述《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时,可以通过复习内地和台湾的历史关系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中国领土的侵犯,我们要维护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
三、漫画导入法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性的绘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予深刻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它那蕴含在笔墨深处的寓意往往给人无尽的历史韵味,常常令人过目不忘,正是这特有的魅力使它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在课余,会看到很多学生捧着各种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我觉得如果引入到历史课堂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我在讲述九年级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课本有这样一幅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学生翻到这一课时,看到图中大腹便便的人物形象就哑然失笑,以此幅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材料思考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评价,然后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本清源,得出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垄断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利润,越来越多的干涉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四.媒体导入法
随着教学手段的增多,教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截获多媒体信息導入课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直观的图像、动态的影视片段,形象又生动。在给学生提供相关历史信息的同时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我在教学《难忘九一八》一课开始前,播发一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悲怆的歌声让学生沉静其中,同时配以一组日军占领东北后屠杀平民百姓,利用平民做细菌实验的图片,杨靖宇被日军抓获后英勇牺牲的场面等等悲愤沉重的音乐把每个学生的思绪带回了那耻辱的岁月,如泣如诉的呼喊激发了学生了解事件的欲望。,在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机会对学生提出: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了解真实的历史吧!这一电教情境的导入方法,利用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使整节课始终处于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五.心理导入法
心理导入犹如歌曲中的“过门”,既可以缓解歌者的紧张情绪,又能促使其做好演唱的心理准备。有经验的老师进入教室后先环视每一个学生,观察他们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扑捉到的信息,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教学,比如:经常会发现学生经过几节课的学习后,身心疲惫,班长喊“起立”时,难免精神萎靡,松松垮垮,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没有呵斥学生,要求学生重新起立或在学生起立后,故意不让学生坐下以示惩罚。而是环视每一个学生,与每个学生的目光对视,让学生从老师的目光中看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欣赏,期盼,提醒。这样让学生发现老师已经开始注意他们了,对学生的心里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记得有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正是初夏时分,热热的,懒懒的,走进教室,发现很多的学生趴在课桌上,我理解他们,初三了,学业分外紧张,并没有当场斥责他们,随口吟道:“一片片啊,一片片,藏在桌上不见面。”引得瞌睡的同学哈哈大笑,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我讲述了一个富家子弟效仿车胤囊萤的故事,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待学生清醒后,我善意的提醒学生,如果一堂课坚持不下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请到教室后面站着听课,本以为,初三学生年龄大了,要面子,会不好意思,谁知竟有十多位学生自愿走到教室后面,而且男女各半。可见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学生注意力、兴趣,积极性等良好的表现,还是可以被调动起来的。
六.故事传说导入法
学生喜爱听故事,在上课前讲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如讲“ 拿破仑帝国”一课时,设计这样的序言:“同学们,过去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历史知识贫乏,当问到他拿破仑是何许人时,他竟说‘霸王能举千斤鼎,何况拿破仑子?’那么我说的这个拿破仑是什么人物呢?拿破仑身高一米六八,科西嘉人,有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参加过多次战斗,但没有负过一次伤。有一次,炮弹在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却没有伤他一块皮。如此伟大的拿破仑在1794--1814年的法国历史舞台上起了什么作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印象很深。
【初中历史导入案例】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405-25
初中英语精彩导入案例06-24
历史初中总结06-01
初中历史方法06-02
初中历史教学故事07-04
初中历史教育心得09-17
初中历史专题归纳09-25
浅谈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运用11-15
初中历史中考易错字06-11
初中历史期中教学总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