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应用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世界上拥有涵盖民族风格和特色的文化,是每一个地方独有的艺术。优秀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艺术文化,正是中国悠悠长河中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出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如何将现代建筑与传统艺术相融合、相创新成为新时代的一抹新风尚,在新世纪中创造新的价值,为现代设计增添一抹新彩。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呈现;时代代入;

随着新世纪的发展,现代的人们在满足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条件下,对自身生存空间、居住水平以及精神满足上对现代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一个好的建筑、住宅设计不仅仅是直观的体验,更是无形中文化艺术的体现。其中,作为有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备受关注。发现、运用、融合并吸收拥有广大地域性和众多民族的特色性的中华精华,去其糟粕,建立将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和谐统一又同异并存的繁荣局面,已成为艺术设计在各个领域等待攻克,急不可待的重要课题。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邂逅,呈现出艺术大碰撞,百花齐放的艺术美。艺术是拥有双重性的生产,设计美学概论中关于艺术美曾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工艺制作和审美的著作,成为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放眼当代的众多设计,往往出彩的设计都是对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所以,传统文化与设计结合起来是行至必然,促发展,共和谐,将传统文化弘扬向全世界。

一、传统文化基础决定设计建筑

众所周知,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仅仅对我们具有吸引力,对整个世界人们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从新石器时代在烧制的彩陶描画纹样到商周时期青铜器皿的出现,并将四壁雕刻装饰花纹;从两汉时期寺庙墙壁或石窟上的壁画到保存到现在的明清古建筑雕刻。他们不仅仅是二维空间在纸上或是其他物件对图案花样的表现,更是历史发展中对环境艺术的装饰功能和美化功能孜孜不倦的摸索。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对古代生活的再次记录,也是对艺术表现的再升华。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穿越千年保留下来与现在的我们相遇,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让我们无一例外地被其折服,将彩陶艺术成就推向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是世界彩陶发展史的伟大里程碑,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这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起源,也是传统绘画演变发展的见证。其中的鸟纹演变图为例,是古人在对日常生活的概括汇总,取其神情形态,以本有的原始、质朴对其进行艺术美化的加工,是在陶器使用性的基础上展现环境艺术的表现性,震撼我们心灵,被其神奇辉煌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说者言,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历代建筑离不开雕刻的装饰,这一雕塑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瑰宝。古人的时代已然有对环境艺术的相关设计,雕刻者从自然或是对自然的遐想中提取元素来对家具建筑形象的空间的处理,从中利用平常的物件来表达文化韵味。故宫九龙壁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优秀典范,用浮雕的手法将九龙的形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创造,具有实际的实用性,它不仅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遗迹,也是对中国文化艺术魅力的代代相传。这些雕刻具有独特各异的外形、优美华丽的线条,还有蕴含几千年历史智慧结晶的艺术欣赏价值与艺术研究价值。现在的现代设计大多是借鉴西方的技术,反而忽略了身边的瑰宝,若把中西方结合,创新发展,定是设计史上的一大进步。利用开发传统文化,单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不是创新,而是画地为牢,停滞不前。最重要的是把握其文化内涵。是将重大发明中值得学习借鉴的精华提取出来,使其与现代设计交相呼应,共同推动新的发展。

地理纬度、地势形态的不同,造就了中华传统所独特的历史特色。建筑以其独特直观的演变向世人展示了泱泱大国的民族风采。从最初的崖洞半穴受到天灾水祸、野兽袭击发展为杆栏式建筑,这即是隔栏的初始原型;再到夏朝之后经过几朝更替,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建造都邑的潮流,加之夯土技术日益成熟,在历史的背景下被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台上建有以木构架为主要建造方式的八开间殿堂,屋顶铺设陶瓦。这便是具有中国代表的楼阁的诞生;随着历史发展,文化融入,多以城池为主,楼阁置上;到了明清时期开始兴建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到目前位置,只是各具朝代特色的建筑就有帝陵、园林、宫殿,寺塔、宫观,以及民间的住居、城垣建筑更是比比皆是,建筑从单纯的居住到功能性的发展进而达到设计艺术的魅力,大大小小的建筑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建筑史华章。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坐落于水乡的苏州园林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超高评价。苏州古典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着极重的地位和价值,以中国独有的山水写意法来向全世界表达中国人对山河大川的描绘,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中的翘楚,在中国园林的设计中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苏州博物馆让进入“园林”中的游人深深地被“大好山水”与现代艺术包围,成熟的建造技术和设计,环境与事物融为一体,细致的建筑考究,引入现代的三维造型与之搭配,解决了古代建筑设计的采光问题,是整个建筑的屋面顶部造型更加的丰富实用,是每一位环境设计师所要学习借鉴的典范。现代技术与古老艺术的碰撞,这既是现在发展的一种潮流,也是设计史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万物皆有利弊,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多元文化的碰撞,社会的进步,一味地照搬老一辈的路子,这不是对文化的继承,而是闭门造车。对精华的提取、继承、创造才是当代社会对设计提出的要求,这种随之而来的时尚审美是必然的,新的设计主义应运而生,致力于在设计中运用传统美学法则,是现代材料与建筑造型和室内造型产生出规整、典雅的设计潮流,反映了现代人的传统情绪和怀旧情绪,是新艺术的再生产,亦是对当代设计师的发展要求。

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应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精神,一个地域文化的传承就在于学习文化的个性化和民族化。作为一名设计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会贯通,是我们要思考的。当代设计中有很多优秀的典范,他们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既表现了文化的韵味,又表达了现代设计的先进感,二者相辅相成。

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宫,秉承以城市发展以中华智慧为主题,以优秀的设计向世人展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的中国文化气韵。中国自古以来便以传统的大红色为主,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喜红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让游客叹为观止。传至现在的斗拱、榫卯是我国特有的木构架形制,搭建仅靠木材的灵活组合就可以内可承重,外可恢宏。大红外观、斗拱造型——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奉献给159年世博会历史的“中国红”,是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呈现给世界的“中国红”。这一事例充分地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擦出的智慧火花,以“中国红”展民族形象,以极具中国特色的“东方之冠”用以外形设计。

位于西安古城的大唐不夜城,以还原盛唐文化为主,完成以唐风元素建筑来向全世界展现我国的独特风采。大唐不夜城由盛唐天街、绝美的盛唐画卷等特色景点完美展现。该广场采取立体式设计。贞观文化广场在总体设计上,四个主体建筑以正对大雁塔的南北轴线为空间对称关系,大唐不夜城整条街大的屋顶均设计为重檐歇山、重檐庑殿。夜晚灯光相辅相成,实用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浑然一体,一夜梦回长安盛况时。中国设计师在建筑融入世界设计技术的同时,加上“开元盛世”等大唐元素,使整个拥有古都历史的西安以现在的新方式向人们展示当年长安胜景。

三、站在传统文化巨人的肩膀上

(一)学习弘扬是发展之基

艺术的表现是文化的体现,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多吸引我们深入研究学习的魅力。新世纪快速发展,世纪大汇总,我们对此的看法和见解显得尤为重要。工艺美术史中有人提过:“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从而使我们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新的工艺品”。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掺杂时代的鄙陋和经过经年锤炼炉火纯青的工艺、经验、精神。弘扬学习优秀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责任。

(二)解释、剖析是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的设计形式及理念主要反映于工艺、手工艺、服饰及建筑中,对此分析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理解。自原始时期陶器便启发了之后形形色色的装饰艺术,瓷器的造型韵律,雕塑对各种材质的运用,分门别类。服饰自养蚕螺丝到色彩,丝绸染织,印织到刺绣,每个时代的色彩材料搭配都是美轮美奂的,给现在的我们以借鉴、启发。建筑是体现传统文化最大的载体,其中最为独特的便是榫卯,斗拱的灵巧运用,其独特的构建原理和合理性是现代艺术设计最扎实的基础,也是对现代设计在生产上的锦上添花。

(三)运用、创新是发展核心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之气质。设计文化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把握新的设计元素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不断研究中,使得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在新世纪中站稳脚跟,一步步走下去。众多文化的河流相互汇集到一条河中,必然会促使设计者的设计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文化韵味。事例的展现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正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观点,积累自己的经验。让作品能够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为我们积淀的艺术底蕴,在作品造型设计上与时代同步,体现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健.环境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2] 徐恒醇.设计美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付知子.中外建筑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上一篇:基于“历史解释”的高中历史教学下一篇:纺织印染废水深度治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