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

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龙》是一节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

2、这节课是用一些综合材料绘画或完成一件舞龙道具,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后面安排了《吉祥图案》,让学生再次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体验;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创造。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感受龙奇特的造型、千变的动态,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操作领域:能抓住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合作完成一件舞龙的道具,在舞龙的过程中塑造龙变化的造型,感受舞龙的乐趣。

3、情感领域:体会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之情,感受作为龙的故乡、自己是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1、观察探究:引导学生观察龙形象,探究龙的组成。观察课本中龙的形象,体会龙形象的演变过程,加深对不同时代龙的理解。

2、欣赏感悟:欣赏身边的龙文化,感悟龙在人们心中的独特地位与象征。

3、合作体验: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舞龙道具,共同体验做与玩的乐趣。

板书设计:

中 国 龙

奇 特 的 造 型

千 变 的 动 态

教学过程:

动画导入 探究龙形象

播放《小鲤鱼跳龙门》片段,提问:小鲤鱼通过努力变成了自己向往的龙形象,在你心中龙是什么样的形象?

1、探究龙奇特的造型——首先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通过探究鹿角、虎眼、鹰爪、鲤鱼鳞、蛇身这些部位,感受体会龙的身上集中了多种动物最美或最精华的部位。

2、龙千变的动态——龙身汲取了蛇身灵动的特征,塑造了姿态万千的龙形象,但这些形象背后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寓意:

升龙:升腾、奋进 勇往直前

降龙:降福、降雨 造福人类

坐龙:尊贵、权威 团结凝聚

双龙戏珠:吉祥、好运

二、欣赏、交流、感知龙文化(以课本为主)

龙的出现距今已有八千年,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奇特的造型和人们寄予它美好的愿望,找一找,哪一个是最早的龙形象,它是哪些动物的组合而成的。

从玉猪龙到清代九龙壁上的龙,让学生边排序,边体会龙的形象是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富足、聪明――勇敢――灵动――腾云驾雾――身体各部位更加和谐――喷火――尊贵――权威――神灵、吉祥物

龙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龙的精神鼓舞者人们不断创新,进取,探索,古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我们这几代中国人身上实现,(神七飞天、太空漫步;海底隧道„„)

引导学生感受龙文化源远流长,感受龙不同时期的造型变化的美和象征意义。体会龙的形象一直在激励着人们,所以龙是中国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

三、感受龙文化

1、生活中,你在那儿见到过龙形象?

2、欣赏龙形象的图片

大同九龙壁――瓷器――工艺品――雕塑――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身着印有龙图案的运动服

体会龙代表着中国,代表着中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再次升华龙的精神,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四、欣赏舞龙场面,合作完成舞龙道具

1、欣赏民俗活动中的赛龙舟和舞龙场面,激发创作欲望。

2、龙由哪几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

提出制作要求、步骤(示范龙头、龙身画法):(1)、龙头和龙尾分别由两位同学来画,龙头非常关键,你喜欢画什么样的龙就画什么样的,绘画时要让龙昂首、张口、露齿、睁眼,这样才有精神。龙身自由设计,但画时要构思好,线条流畅。画完后粘在纸盒的两侧即可。(2)、其他同学两人一个小组做龙身,一个同学在卡纸上用勾线笔画龙身,主要表现龙鳞,用点、线、面来装饰,排列有序,文饰新颖。另一个同学用皱纹制作龙背鳍(演示)

(3)、做完以后把每段连接起来,舞龙道具就做好了。

3、学生合作完成舞龙道具。(播放《龙的传人》)

四、舞龙,感受.再次体会龙的精神,象征意义.通过合作,我们每个小组做了舞龙道具的一部分,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件完整的舞龙道具,它是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精诚合作,团结一心的创作。它看起来威武不威武呀。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舞龙好吗?(剩余的学生手搭在前一位学生的肩上,全班同学组成一条“巨龙”。

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是一条龙,有组织,有纪律、有气势,由向心力。又凝聚力,出发!(有条件可走出教室,融入校园,尽情舞动,感受体验)摆不同的造型,体会造型的寓意。

行龙(绕、有起伏)

卧龙 :蹲、起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2

一、中国当代油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艺术教育当中, 具备高素质和专业化技能的教师队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水平。然而从目前我国油画方面的教师组成结构来看, 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还是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 这直接影响了油画教学的水平, 因而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从国内外艺术院校对于教师的要求来看, 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是要求教师至少要有硕士以上的学历, 而某些专业比如艺术批评和理论则要求教师有博士学位。但是反观我国的油画教师队伍, 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有限, 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所以说单从这方面来看, 我国的油画教师的业务素质相比于西方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是一些教师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 但是由于我国对于艺术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 但是高等院校的需求量却比较大, 这也就导致许多学校出现了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专业技能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在我国目前关于油画教育的教师们综合素质并不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 这样会影响到学生们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发展。

(二) 学生人文素质不高

艺术教学是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油画教学来说, 学生们的素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我国目前的艺术教学和发展来看, 有一些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不高, 因而许多家长和学生们已经把美术专业和院校作为了一种升学的途径, 更有甚者会认为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可以直接参考艺术类学校。这样会使一些学生顾此失彼, 在对绘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同时, 学生们的文化课水平也下降了。这样在进入大学之后, 一些学生会轻视文化课的学习, 再加之学校师资和相关设备的不足, 都会导致学生们的作品不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张力和创新力。这也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油画教学方面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对油画教学的探索

(一) 推动基础性教学向创作型教学转变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而且艺术本身需要的和出彩的部分就是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发现和表现出创新点。从传统的油画教学来看, 教师和学生们更多关注的是基础性的教学和机械性的临摹, 这样不仅会从思维上限制学生们的发展, 同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们创作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因而就会呈现出一种单调的情况, 写完并不利于师生之间有效的活动和创作性的发挥。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 教师们应当在思路上进行改变, 在加强学生们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 更要让学生们注意到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大家作品当中传达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方式, 因而也才能够促使学生们摆脱应试教育和思维的束缚。因而通过这种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不断发散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当然学校也应当安排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多种艺术展览当中, 通过欣赏和借鉴大家们作画方式和思想, 才能够开阔视野, 也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发展。

(二) 促进互动式教学的建立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 教学并不是以教师作为主体, 而是由学生们作为课堂发展的主体, 因而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忽视学生们的个体思维和活动而将知识强行灌输, 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时的转变。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和创作性的过程, 因而师生们在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中进行教学才能够做到共同探讨学习, 这样不仅学生们容易接受知识, 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在精神上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学, 也才能够使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对于艺术和作品的独到见解。因而在油画教学当中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能够减少学生们对于教师的畏惧, 也才能够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 有利于油画创作的发展。

三、小结

本文是基于我对中国当代油画教学相关知识的了解展开的, 在文章当中我首先从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这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代油画教学存在的问题。而后又具体从推动基础性教学向创作型教学转变和促进互动式教学的建立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对油画教学的探索。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 在文章当中我并未能够就中国油画教学的反思与思考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分析和论述, 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辉.关于对油画教学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

[2]杨玉振.对油画基础教学的思考[J].美术界, 2012 (3) .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关键词】龙 dragon 文化内涵 文化成因

龙在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神话形象,中国人一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形象及其象征含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之相对应,西方文化中也有关于“龙”的传说,英语中叫做“dragon”,一个常常在翻译时被用来对应中国“龙”的词。然而事实上,西方文化里的“dragon”所代表的神话形象无论样貌特征还是象征含义都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显然,只是简单的将两种“龙”文化等同起来,无疑会对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产生阻碍。因此,研究两种“龙”文化的异同能促进跨文化交流更顺利地进行,也有助于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的“龙”文化。

一、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内涵对比

1.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形象对比。“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兽,能行云布雨,具有无边的法力,同时也是传说里中华民族的祖先,受到人们的敬仰。“龙”的形象经过各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和丰富,逐渐演化成了今天中国人所熟悉的“神龙”。根据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记载:“龙,鳞虫之首,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东汉学者王符将龙描述为:“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龙的主体形象是蛇,吸收融合了许多其他动物的形象组成了“龙”这一复合形象,而龙身上的酷似其他动物的特征也象征着龙具有超越普通动物的力量,是变幻莫测的神兽。作为深受人们喜爱和敬仰的神明,有关龙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不胜枚举,龙的“家族”也随之扩大。比如,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虬龙”,无角者称为“螭龙”;“龙生九子,每子不同”等说法。“龙”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是能兴云降雨,除旱救灾,滋润万物的神灵,能够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神通广大。因为司雨,故居住在江河湖海中心的龙宫之中,而龙宫则金碧辉煌,珍宝遍地。

Dragon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神话形象,经常出现在各种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被代表着正义的骑士或英雄击杀。Dragon同样是具有魔法的超自然生物,但与龙的形象却相差甚远。“西方当代学者对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形象进行了总结:龙是恒温动物,通常都有翅膀,骨头是中空的,但却很强壮,质量轻。有非常复杂的肌肉系统。除了脖子和腹部,龙的全身都覆盖着发光的鳞片。它用四只强而有力的脚步行,用一对像蝙蝠翼的巨翼飞行。其颜色大致可分为三种,蓝色系、红色系和绿色系。一条龙通常都不是单一的一种颜色。龙以喷火作为武器。有些龙喷出的是冰霜。龙像爬行动物和鸟类那样产卵,小龙破壳而出。”龙总是喜好独居,拥有强大的魔法和力量,一般喜欢居住在山洞中,喜好闪闪发亮的金币和宝石,洞中总是堆满了大量的财宝。

总体形象上中国龙更接近蛇而西方的dragon则更像是翼龙,中国龙是靠自身的神力遨游天际的,dragon显然是靠翅膀飞起来的。龙是行云布雨,受人敬仰的神灵,dragon则是性格残暴,力量恐怖的怪兽,人们对它更多的是充满畏惧。

2.中国龙与西方dragon象征含义对比。龙在中国文化里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几乎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建筑,绘画还是戏曲,服饰,到处都有龙的身影,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首先是自然规律,尤其是行云布雨的象征,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力量充满敬畏,将其作为保护神崇拜,这种崇拜随后渐渐同祖先的图腾崇拜结合,不同的部落纷纷创造出独有的图腾符号。关于龙形象的起源,有学者认为是不同部落不断融合,将各自的部落图腾合在一起形成的神话形象。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龙在中国人的心中确实是自然和祖先的象征。中华民族总是自称“龙的传人”,民间习俗里也有很多将龙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风俗,如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象征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还有在这天舞龙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古时候若是遇见大旱,更是要隆重地祭祀龙神,希望负责降雨的“龙王爷”能快些行云布雨,拯救苦难中的百姓。由于这种施恩降雨的形象总是同好结果联系在一起,龙又是幸福祥瑞的象征,在中国哲学中代表原始本质中的“阳”,故常做装饰品以驱邪逐魔。成语中常见的“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都有欢乐、吉祥之意。由于龙是神灵和祖先的象征,自古皇帝就将皇权和龙联系起来,以显示自己的神圣高贵,增加百姓对皇权的敬畏心理,皇帝的一切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有龙的身影,龙也因此成为皇权的象征,还延伸出不同凡响、出人头地之意,因此有“望子成龙”之说。

龙在中国文化中总的来说是象征积极,祥瑞和高贵的神兽,与之相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是邪恶,残暴的代名词,总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上。

如今西方文化中普遍认同的dragon形象,是力量恐怖,性格残暴,报复心强,常常屠戮人类的怪兽。基督教更是直接将其比作恶魔,在圣经《新约》中,dragon被描写为恶魔撒旦的化身,这种形象贯穿各种基督教艺术作品中,dragon作为恶魔的象征被圣徒击杀成为宣传基督教教义和圣迹有效方式。

然而这并非dragon最开始的象征含义,作为基督教诞生前就已存在的神话形象,dragon沦为人类的敌人、恶魔是基督教传教过程中排斥异教的结果。早在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出现了dragon的形象,守护金苹果的龙“拉冬”是堤丰与艾奇德娜的子女之一。它还有一个兄弟,是守护金羊毛的“不眠龙”。希腊神话里的dragon通常是是以凶恶的怪物和宝物的看守者身份出现,并无正邪之分。受希腊神话的影响,dragon具有了喜爱财宝和贪婪的特性。由于dragon的力量强大,维京人将它刻在船头,希望dragon能赐予自己无穷的力量。生活在威尔士的凯尔特人则以一只正直威武,心地善良的红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守护神,威尔士的国旗正是绿白条纹背景上的红色巨龙。

被称为欧洲第一篇民族史诗的《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日耳曼英雄贝奥武甫与名叫哥伦德尔的dragon搏斗的故事。史诗中毒龙原本盘踞在龙穴中看守着宝藏,因为被偷了一只嵌满珠宝的大盅而惊醒并开始报复。《贝奥武甫》中的dragon是之后欧洲文化中出现的dragon的原型:喜欢囤积并看守宝物、好奇心重、报复心强、会喷火,牙齿中含有致死的毒液。但它并不像之后基督教时代的dragon是杀人的恶魔,只是被人偷了财宝才发起怒来。由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人们普遍接受了dragon是邪恶、贪婪、残暴的象征,同时又不能否认被dragon神奇的力量和魔法所折服。显然,无论正邪,西方dragon同中国龙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势必会造成文化误读,阻碍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差异的成因

1.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自然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十分适合农耕,因此形成了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耕文明。传统的农耕极大地依赖于自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想要粮食丰收、衣食无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期待风调雨顺。人们怀着敬畏的心理看待养育着他们的自然,将其人格化、赋予灵性,塑造出拥有无边法力的神明。不过,尽管自然的力量超越人们的掌控,却并不令人心生恐惧。中国人从来没觉得自然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相对安宁和优越的生存条件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对自然心存感激和敬重,因此,象征自然规律的龙,成为了滋润万物,代表幸福祥瑞的神灵。

发源于希腊、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自然环境与中国差别很大,地中海北岸地区遍布丘陵,土地贫瘠,耕地面积狭小,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资源的匮乏决定了西方人只能到海里寻求出路,也因此形成了以贸易为主的海洋文明。大海充满了危险和动荡,古希腊人随时都有被海洋吞噬的危险,人们不得不一直与之抗争。一旦征服了海洋,便意味着财富和荣耀。自然既是危险与恐怖的象征,也是机遇和挑战的标志。难怪希腊神话里的dragon都是守护着宝物的可怕怪兽了。

2.“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生态观不同。除了客观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中西方不同的生态观也是造成中国龙具有“神性”而西方dragon更具“魔性”的原因之一。

传统中国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天”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文化以“和合”为根本,“天”就具有典型的“和”的特点,既可以解释为具有宇宙主宰意味的“神”,也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是互相统一的整体,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遵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自然高于道,道高于天,天高于地,地高于人。自然、天地是人效法的对象,它抚育万物,富有神性,人应当敬天礼地。深受这种生态观影响的中国人当然会把象征自然的龙当做神灵来尊敬,“龙”崇拜的形成,是人们依赖自然,尊敬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是“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具体表现。

与“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形成对比,西方文化在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的影响下,始终是将人与自然区别对立看待的,没有“发言权”的自然始终处于被分析,被评判的地位。希腊时期对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推崇备至,为自然低于人类的思想打下了基础。随后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西方最终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在基督教看来,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拥有灵魂,而自然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人是高于一切自然万物的。上帝创造其他自然万物是为了服务人类的。因此,自然成为身为主宰的人类征服的对象。而dragon这种与自然联系更加紧密的魔法生物,当然会站在人类对立面,需要人类去征服,去打败。

3.“万物有灵”与“上帝是唯一”——宗教信仰不同。中国文化的从根本上侧重的是伦理性而非宗教,宗教从没在中国文化中起支配作用,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文化里没有宗教信仰的身影,相反,民间的宗教信仰五花八门,教门层出不穷。占主导地位的儒家、道教和佛教,一般被称为中国三大宗教。严格来说,儒家思想并不是宗教,但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源,道教和佛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三者构成一种互动发展的三角关系。儒家思想是是不推崇“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儒家的“中庸”思想意味着儒家同样不会采取完全反对的极端态度对待“怪力乱神”,而是保持理性的,远离的态度。因此,儒家并没反对和批判百姓把龙当作自然和祖先的象征来崇拜。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则具有中国文化以中和为根本的那种无所不包的包容性,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祗数量众多,认为人人皆可通过后天修炼得道成仙。而佛教则强调“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众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参透佛法,斩断一切烦恼,得到解脱。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没有至高无上的神明和严格的等级划分,这种宽容使二者在面对“龙”这一图腾时,都采取了融合吸收的态度,接受了“龙”的神明身份。

与中国龙相比,西方dragon可没有如此幸运。基督教成为主流之前,dragon也被当作图腾受到很多西方民族的崇拜,凯尔特人的守护神就是一只红色的巨龙。但基督教是一种极端排外的宗教,任何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批判,直至被基督教同化。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间唯一的主宰,只有上帝是神圣的,不能崇拜上帝以外的任何神,dragon的图腾崇拜显然不符合这一教义。为了使人们放弃原有的图腾信仰,dragon被描绘成邪恶的敌人,恶魔的化身,同神圣的上帝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从此dragon再难摆脱恶的印记。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都是十分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简单的将两者等同对待。中国人一向以“龙的传人”自居,然而令中国人自豪的龙实际上与西方文化里的dragon差异巨大,如何宣传我国的龙文化,如何使世界理解并接受“中国龙”所代表的独特文化内涵,是我们需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因为每种文化都别具一格,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新的想法,新的观念,新的角度,才使得跨文化交流趣味盎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双方都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点从近年来西方文学及影视作品中的dragon形象正在改变上能得到充分体现。风靡全球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dragon不再是邪恶的人类公敌,而仅仅是一种魔法生物。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甚至出现了一只被妖精驯服的用来看守地下金库的dragon,它在听到妖精的特殊铃铛的声音后瑟瑟发抖的模样,显然和传统西方文化里的dragon形象相距甚远。大受好评的动画片《驯龙高手》系列,dragon更是成为人类的伙伴。而中国人也普遍接受了西方dragon的概念,乃至认可“龙”作为“dragon”的中文译法。西方dragon形象的改变,说明中国龙正逐渐被世界了解和接受,这是良好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我们进一步推广龙文化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高旭东.中西比较文化讲稿[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2.8.

[2]王大有.中华龙种文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6.

[3]郑军.中西“龙”文化之比较[J].海外英语,2011.10.

幼儿园中国龙教学反思 篇4

《中国龙》是融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如何让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创造表现是这节课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节课中,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即了解龙、表现龙、表演展示与评价、生活中的龙。首先,学生知道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吉祥物,它是一种神兽。让学生知道龙本来不存在,是人们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龙的形象;其次我设计了找一找环节,提出问题:龙的哪些地方与这些动物相似?课件出示鹿、鳄鱼、蛇、鹰、鱼这些动物的图片,学生利用这些动物的局部特写图片,找出龙的各个部位的象征。学生一边介绍,教师一边出示龙的各部位,最后组成龙的形象。

这样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而且加深学生对龙各部位象征的理解;再次是表现龙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受与记忆,我不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通过观察龙的结构,让学生分组研究龙头、龙身、龙尾的特点,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表现龙奠定基础;在表演展示评价环节中,我通过学生舞龙、绘画作品的展示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兴奋极了,他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表现,使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将这节课推向了高潮。

中国龙的课堂反思 篇5

第一:让不同绘画程度的同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

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得到锻炼,我把作业分成了四组,改变以前以个体为单位,相互不交流、不研究、各自为政的完成作业的方式。这样设计,让所有不同程度的同学都得到了锻炼,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发挥。

第二:课堂氛围很好

本课不仅要达“到能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的目标,还要让学生体会龙的精神,为我们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安排了欣赏歌曲《龙的传人》,同学们听到歌曲后很感动。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达到了升华。下课后,同学们迟迟不爱离去。这个环节比我预想的要好。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知道龙的外形特征。

2.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

3.乐于参与剪龙活动,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美。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和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龙鳞。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龙的图案视频,幻灯

2.剪刀、胶棒人手一个,白色A4纸、不同形态龙的图案若干。

3.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不同造型龙的图案

1.观看视频

师: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提出问题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图案,它

是什么?(龙)

3.教师小结

师: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它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又有一种雄壮、威武的美。龙代表吉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所以人们常常将龙做为物品的图案。

二、经验分享,说说中国龙的外形特征

1、交流分享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不同造型龙的图案,现在我们来说说龙的外型特征。

它的身子像哪种动物?(身似蛇)头上的角像哪种动物?(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龙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鹰)它的鳞片又像哪种动物呢?(鳞似鲤鱼)

2.教师小结

师:龙是一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它身似蛇、龙角似鹿、爪似鹰、鳞似鲤鱼。

三、模仿操作,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

1.提出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龙身上的鳞片像什么形状?鳞片是怎样排列的(一层一层相互叠加的半圆)

2.模仿操作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龙鳞的不同方法,请拿起身边的剪刀和美工纸,和我一起剪龙鳞。

(1)用剪刀剪出镂空部分

先用剪刀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划到手指,然后沿着画好的线条剪,最后将剪下去的部分放在盒子里,一个镂空的龙鳞就完成了。

(2)对称剪法

首先将画好的鳞片沿对称轴对折一次,要使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然后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沿线条剪,最后将对折的鳞片打开。

3.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剪龙鳞的方法,第一种方法将鳞片部分掏一个口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破手指;第二种对称剪法要注意一定要沿着对称轴对折,保证两边的线条对齐重合,要从不能打开的一边开始剪。

四、趣味活动,尝试运用不同方法剪龙

1.作品欣赏

师:我这里还有一些龙的剪纸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美。

2.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就来剪龙,我为每组准备了剪刀、胶棒,还有不同形态龙的图案,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剪龙时,首先将龙的轮廓剪出来,由于龙的四肢、爪子比较细,很容易断裂,剪的时候要小心;然后根据所学方法剪出龙鳞;最后将完成的作品用胶棒粘贴在白色A4纸上。注意在剪纸过程中不要将剪刀指向自己或身边的同伴,以免发生危险,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卫生,及时清理纸屑。

3.动手操作

师:好啦!现在开始行动吧!

五、作品展示,欣赏并评价同伴的作品

师:请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前面的展板上,然后和同伴说说自己的作品吧!

教学反思

(一)、活动内容的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

(二)、对幼儿发展的反思:

1、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中国龙,将虚拟的事物用科学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明白;、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成为快乐学习的小主人。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1、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四)、活动效果:

1、教师的情感丰富,完全融入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引导幼儿。

2、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培养了幼儿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

3、巧妙的将《纲要》中五领域有机的结合,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

(五)、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前期有一个经验准备,去了解有关龙的一些知识,然后让幼儿自己来讲述,或分组讲述,教师只是引导。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7

探究体育教育生态化就不得不提到体育教育生态学的观点, 那么体育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呢。体育健康生态学的概念首先是从美国提出来的, 是一个叫劳伦斯克雷明的学者提出来的, 在1976年, 这个叫劳伦斯克雷明的美国学者第一次清楚的提到了体育教育生态学这个名词, 然后劳伦斯克雷明要想更好对体育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就必须采用新的方法, 劳伦斯克雷明认为体育教育也应利用生态学上的原理, 应该充分结合生物学里面的一些的原理来探究体育教育方面的创新教学模式。体育教育生态学, 我认为它的含义就是利用研究生态学上用到的方法来探索体育教育和体育教育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关系, 因为体育教育也是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的, 要研究体育教育就必须要把体育教育放在体育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中, 只有这样研究的体育教育才是合适的, 能适应周围生态环境的方法。可能很多人对上面所说的生态环境一词不太理解, 体育教育的生态坏境是什么意思呢。上面所说的体育教育生态环境意思就是说与体育教育相关的社会环境、学生群体环境、对体育教育的心理环境等等一些跟体育教育相关的环境的结合起来的总称。从体育教育的生态学的关键点来看, 就是运用探究生态学上运用的研究方法, 把体育教育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影响要素, 我们就是要研究在这个生态系统之中的这些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要说教育生态学的观点, 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方面是把体育教育作为中心, 把一切与体育教育相关的社会环境当成影响体育教育的影响要素, 用这种观点所组成的体育教育生态环境。第二个方面是说把人作为主要的研究重点, 把人周围的所处的生态环境作为影响要素, 主要还是说人的主体跟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三个方面是把整个体育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环境, 然后把这个体育教育分割成独立的几个部分, 研究这几个独立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2 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

以上已经讨论过了体育教育生态化的概念, 那么我们现在就对比一下我国大学中的体育教育的生态化程度, 看看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现状, 经过对我国的几十所高校的调查情况,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生态化不容乐观。尽管体育教育的生态学原理在外国已经提出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中, 还是受不到重视,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生态化缺失可以说是非常的严重。那么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缺失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下面就这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1) 大学生自己的体育意识已经失去平衡, 因为在中学时期,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中学教学就是应试教育, 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成绩, 因为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不高就考不上重点高校, 而我国的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区别真的很大, 不仅是名牌不名牌, 从师资力量, 到教育设施, 教育预算的投入那可以说是天壤之别。社会上的一些中学排名也是以升学率来判定的, 还有就是家长, 家长评价一个中学教师的能力那也是从教出来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说的。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 他们的思想已经受到影响。就算是现在国家认识到这种应试教育的弊端, 开始着手于教育的改革, 但是社会、老师和家长原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并且升学的方式仍然是看学习成绩, 谈再多的教育改革都是枉然, 可以说现阶段的教育改革是困难重重。让我们看一下我国的中学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1000 m, 篮球、立定跳远等, 请问这些都是什么项目, 这些都是升学的时候体育达标所进行的体育项目, 不管你爱好不爱好, 要想升学就必须从事这样的运动, 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 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 学生体会不到体育带给自己的乐趣, 只是单纯的把体育当成一种升学必须跨过去的坎, 就会对这门课程无限的厌烦。还有一种情况, 也是大多数学校发生的情况, 那就是学校把体育课当做给学生放假玩乐的时间, 每节课都自由活动。所有的这些负面情绪学生从中学带到了大学, 所以我们机会看到很多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消极、懒散情绪, 而在操场也少有人进行锻炼,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严重下滑。 (2) 滞后的系统社会因素, 体育教学主体和教学自身都受周围环境的巨大影响, 影响最为深刻, 作用力最为持久就是社会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体育教育的社会因素是指体育教育的价值观念以及学校自身的体育传统。现在中国很多大学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和体育传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十分的懒惰和保守。很多大学重视的方面都在科技文化方面, 然后是组织文化方面, 然后是专业教育文化方面, 而对于体育文化方面确实十分的不重视, 虽然口头上喊出了口号, 说体育怎么怎么重要, 每天运动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可是实际的现状却是可有可无。如果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课堂出现了反常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力提倡的以生本教育和生命教育为核心的生态体育教学改革。 (3) 缺乏动态平衡的体育课堂教学, 生态学上说, 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 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生物的进化和发展需要不断地打破平衡, 获得新的适应性。当代中国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缺乏动态平衡性, 而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体育教学改革效果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体育部门的主要精力是在学校运动队的建设, 体育运动设施环境的改善上, 都是从一些硬件上来说的, 而体育教学却还是老样子, 根本没有改革。体育教师相互间的学习、沟通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根本没有把重点放在这上面来。 (4) 误读的“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国家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指出:“大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即“三自主”体育课程模式。我国的很多大学根据“三自主”政策尝试了各种改革创新, 其中有这几个方面, 推出任选课模式。只要完成了体育教学目标, 就可以参加其他的体育课程。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时间涵盖周一至周日的早晨8点至晚上10点, 刚刚吃完饭就去做运动, 这样行吗, 在这样的时间段上课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健身和教学效果;还有的学校安排在晚上, 晚上能运动吗, 真是不知道学校教务处的人是怎么想的。 (5) 就是超耐度的体育教学环境, 大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主体, 超过极限时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过度的运动疲劳容易产生逆反、焦躁、压抑的情绪。我国大学在校学生人数普遍增高, 但是体育场馆设施却还是那么多, 体育教师一个人带好几个班, 因此很多大学的学生不得不面对非生态化的超耐度的体育教学环境。

3 反思与展望

知道了我国高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就要根据这些问题对症下药, 首先是反思意识是生态化体育教学的发展所需, 当代中国处在农业、工业、后工业和现代文化、后现代等多种文化重叠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改革和艰难前行的问题和困难的确很多,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无视当下全球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理念, 忽略中国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非生态化现象与问题。反思意识是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关键, 它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思想, 不断地规避问题, 解决问题。其次, 是生态化体育教学价值观追求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生态化体育教学依赖合理的课程选择、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合生态的环境设计。

4 结语

大学体育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不管是从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 还有从体育老师对教学的观念上都需要有很大的突破, 这些问题的确是十分的棘手, 我的体育教育的确需要改革, 我们必须加快体育教育生态化研究的脚步, 尽快做好体育教育生态化研究, 针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缺失的严重情况, 必须迅速的给予重视。本文根据对几十所大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的探究, 发现了我过大学体育教育的种种问题, 然后浅要分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一些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高新建.高校体育教学理性的缺失与重建[J].内江科技, 2011 (7) .

[2]郭宇.浅谈大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道德情感[J].科教新报, 2010 (14) .

[3]杭艾, 毛武陵.浅谈大学体育和谐课堂的构建[J].江西教育, 2011 (1) .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8

关键词: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63-02

一、引言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她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及华文教育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区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这是一门学生更进一步接触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课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课程还单独被列入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其学习对于中国人尚且充满挑战,而对于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教学,则要以采取浅层即体验型的感性灌输为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晦涩难懂的文化理论课中走出来,更好地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探索

(一)汉语长期班《中国文化》必修课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根据校华文教育专业部的安排,笔者担任华文D班必修课《中国文化》的教学。D班学生是学习过一年半汉语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层次为中级下学期,《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他们进入中国社会、加深对中国认识的一门必修课。总的来说,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华盛顿图书馆上有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针对生本教学原则,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动手做”:将中国文化这一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性的教学,分专题教学:地理、历史、民俗、民族、书法、绘画、剪纸、文学、科技、音乐、中医中药、中华武术……在进行“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这些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笔者特地准备了毛笔、墨水、宣纸、颜料、剪刀等材料,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其中,写毛笔字用时为2次课(4节),比预计的时间长。这一届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可以深入讲解比如中国文学和科技部分的内容。学期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给予指导,考试内容与最后一课的“中国文化知识擂台赛”相承,难度适中偏易,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以下为一学期教学纲要:

周次专题

1教学准备

2绪论,激趣;中国地理简说

3中国民俗

4中国民族

5中国历史简说

6汉字、书法

7中国书法

8中国画

9中国剪纸(1)

10中国剪纸(2)

11中国吉祥象征、中国工艺、艺术、姓氏

12中国神话传说

13中国文学

14户外教学——赴博物馆参观

15中国传统科技

16中医药、中国武术

17中国民乐

18中国文化知识擂台比赛

(二)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级精读课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笔者担任D班精读课的教学,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新编汉语教程》第三册(下),这是一本以中国文化与社会为内容的教科书,共15个课,每课由一个主题组成:第1课《京剧》,第2课《中国地理》、第3课《中国历史》,这是一部中级汉语水平的中国文化综合教材,但是文化痕迹深,对于通用型汉语学习者来说不是很理想,学生也就此提出过建议,因而从2012-2013学年开始,D班精读教材改为通用型内容的《中级精读教程》。

(三)《中国文化》第二课堂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以后,我校海外班级除去AFS班外,其他班级并没有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笔者受到之前任教D班必修课以及《影视欣赏》、《汉字趣谈与书法》,以及《学唱中文歌》等第二课堂的启发,尝试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

第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第二课堂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下(第二课堂从第7周至13周上课):

第7周:激趣教学——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课件和影视)

第8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简笔画、剪纸

第9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剪纸、简笔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第10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书法

第11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

第12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巩固、中国民乐、民歌、诗歌、绕口令

第13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继此次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之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笔者汲取兄弟院校中山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中国文化沙龙”的经验,开设《中国文化沙龙》(Chinese culture salon)第二课堂,旨在丰富海外生课余生活,让学生通过艺术技能的亲身体验,以及对文化意象的感性认识对中国文化有个认识及体会。

中国文化沙龙第二课堂也是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大致与上学期相同,但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调整,使每次课分别对应一个专题。内容如下:

第1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之中国文化概述——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穴位养生(课件和影视)

第2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中国音乐(民乐、民歌、音乐、诗歌、绕口令)

第3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书法(以毛笔书法为主)

第4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画体验(竹子、葡萄、马)

第5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剪纸(双喜字、四折、六折、八折剪纸、艺术剪纸)

第6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第7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方言——粤语入门体验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是笔者开设中国文化第二课堂的第二个学期,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教学的素材与技艺比以前有所改善,报名以及到课的学生都非常多,生源相对稳定。纵观此7期的兴趣课,能坚持到来的学生多达30位,他们都充满热情,非常认真。结课时大家都流露出兴奋与感恩之情,令人欣慰;在教学法上,笔者采用“速成”和“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并学习中国音乐、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民族舞及中华养生知识等文化艺术元素,让其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学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课程很短暂,只有7-8次,但更广阔的教学在课外。课余,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广州市各大博物馆、品尝北京路喝茶文化等户外活动,在实践中延伸了中国文化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针对中国文化课的教学,笔者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外及结课后仍与学生在网络上保持中国文化艺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余论

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培训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沙龙还可增选以下内容,比如:学编中国结、绘制青花瓷、设计京剧脸谱、包饺子、珠算等。这对教学素质与素材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们可利用的平台也将更加广阔。国内不少高校也整编《中国文化》教学材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概况教程》和 《中国文化》(上外版和北语版),一部较新的《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也已面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开设这样的体验课程或活动。

参考文献:

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2(1).

《中国的地形与地势》教学反思 篇9

首先,学习我国的地势特征,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为下面学习中国的气候、水文以及工农业生产等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地形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入认识我国地貌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是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重要素材。

本节内容的教学,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和得力助手,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读图、用图,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如:山脉、地形区)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其相关位置。通过地形图和各景观图片,可使学生获知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名川古岳、千姿百态;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日夜奔腾,一泻千里。使学生看到我国壮丽河山,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河湖泉瀑,风光之美、地形之妙,加深学生对祖国面貌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使他们树立为建设家乡而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

其次,环境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所引用的许多景观图片,是反映我国各地的自然风景图片,景色优美,引人入胜,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好素材,可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和美的享受。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何乐而不为!

再次,在给学生欣赏各种地形山川、景观图片时,它所传递的信息量大、刺激强,为学生提供了耳闻目睹多种感觉刺激,可同时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本节中各种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各种走向的山脉名称和分布,需要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地理记忆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地理记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民间体育——板凳龙 篇10

一、板凳龙的起源

1.板凳龙溯源。

板凳龙和我国其他一些民间艺术形式相同,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起源于祈雨祈福、战争、娱乐活动、生产劳动等。

(1)起源于祈雨祈福。如湖北省咸丰板凳龙是相传在很早以前,清坪羊头山柑树坪一带田坝子遭遇青虫(蝗虫)害,粮食绝收。青虫吃完了青苗后,又飞到农户家粮仓里吃稻谷,老百姓叫苦不迭。为了驱除害虫,我们的祖先就用稻草扎成龙,哪家的虫害严重就到哪家的田坎上玩,玩后就把草龙烧掉,这就是板凳龙的前身——草把龙(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说来也怪,只要玩了草把龙的地方就有好的收成,于是祖先们就把草把龙做成了现在的板凳龙。每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舞龙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浙江省浦江县的“板凳龙”据说是因为干旱,大地一片干枯,渴死的人不计其数,人们祈求上天能下场大雨,可雨总是下不来。这事被东海的一条水龙看在眼里,它就不顾一切跃出水面,在当地下了一场大雨,于是万物复苏,人们得到了解救,可水龙由于违反了天规,被刀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人们忍着悲痛,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板凳龙的称谓由此而来),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就沿袭至今。

(2)起源于娱乐。陕西省汉中地区的“板凳龙”据说是一位以打卖草鞋为生的老人,收养了两女一男三个孙子。一年春节看到有钱人家的孩子欢天喜地地舞龙灯,三姊弟十分羡慕。回到家后,聪明的小弟看到爷爷打草鞋用的长凳子,一端系着未打完的草鞋,活像一只龙头,就高兴地喊:“看这草鞋凳,活像一条龙!”两姊妹一看确实像,于是三个人各举起凳子的一条腿舞了起来。他们舞得开心,村邻们发现后也觉得有趣,就领他们到街道上去舞。从此,“板凳龙”这个民间体育形式便在当地形成和流传开来了。

(3)源于战争。相传在宋朝时,湖南慈利县龙坛河南山上,有个大山寨,寨主姓刘,武功超群。他占山为王,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群众敢怒不敢言。有一年,地方上有个姓彭的族长,上报官府要求铲除山寨,官府派捕快去捉拿,却远不是对手。后来此事被高元帅闻知,便带了五千人马去征讨,由于地形险要,居高临下,几次攻打都未成功。有一次高元帅的人马不仅没有攻破山寨,反被包围。当地群众为了帮助高元帅的人马突围,想出了“板凳龙灯”这个办法。深夜,群众扛上木板凳,上面安上灯笼,千百条木板凳联成一线,向山顶冲去,其阵势之大,如千军万马,加上呐喊声、鞭炮声、火铳声,震得地动山摇。刘寨主的人马以为大批援兵赶到,吓得失魂落魄、无心恋战。高元帅趁势率部反攻,攻破山寨,活捉刘寨主,为民除害。群众为了感谢高元帅,每年6月21日高元帅生日时就玩板凳龙来祝贺,从此以后就形成了习俗。

(4)源于生产劳动。如广西板凳龙,每当丰收时节,待谷子入仓后,人们便在晒场上拿板凳作龙,禾叉作龙珠,欢舞起来。以后逐步形成传统体育,平时用来娱乐健身,节日期间可以用作表演比赛,深受人们的喜欢。

2.板凳龙的历史。

板凳龙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张家界大庸桑植县白族先民由“舞龙求雨”演变成板凳龙舞;清道光年间河南省信阳板凳龙舞在息县开始流行,浙江省诸暨举人郭凤沼就在《青梅词》中提及“用六尺板,穴其两端,交锁连络,首尾为龙形,中间彩作楼阁人物,多者至四五万板”。福建省福清板凳龙也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杭州及贵州省天柱县江东乡的板凳龙已有二百五六十年历史了,连巴南姜家的民间舞龙活动的历史也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可见板凳龙的流行在我国各民族已有较长历史。

二、板凳龙的分布

板凳龙在全国各地都有, 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较多,如黔江土家、云南省通海县蒙古族、张家界桑植县白族等, 陕西省汉中地区的板凳龙也比较有名。华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南京、南通海安镇,浙江省新安江、浦江县、诸暨、杭州、兰溪、东阳、金华、丽水等地;江西省婺源县、赣南,福建省福清、泉州等地;中南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咸丰、张家界大庸、鹤峰、兴山县、枝江等地,湖南省衡阳、炎陵县、常德、南岳衡山等地,广东省五邑侨乡、顺德杏坛,广西防城、阳朔等地;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川渝两地,贵州省天柱县江东乡, 云南省通海县蒙古族, 重庆的磁器口、巴南姜家、沙坪坝区等地都有板凳龙的踪影;其它地区如陕西省汉中地区,辽宁省金县,河北省邢台、沧州等,河南省信阳等地板凳龙也不计其数。

三、板凳龙的制作

从制作上讲大同小异,基本上是用长板凳首尾钉上铁扣子联在一起,具体操作上有一条板凳的,也有两条和多条板凳做成的板凳龙。

(1)一条板凳制作的板凳龙

一条板凳制作的板凳龙。如陕西省汉中地区“板凳龙”,用一块长凳木板雕刻成龙的样子,一头为龙头,一头为龙尾;龙鳞是画在色纸或彩绸上然后贴上去的。三只木腿分别安在龙肚的两端,都可自由活动。天柱县江东乡板凳龙是一种特制的板凳,比大方桌用的长凳长一些,约四尺长,一尺八寸高,有木制龙头安在长条凳的一端,凳身缠上黄、红色纸条就成了板凳龙。

(2)多条板凳制作的板凳龙

用多条板凳制作的最多竟然达到千余条板凳,也是每条板凳用铁扣子联在一起,环环相扣而成。如浙江省浦江县的“板凳龙”要用八十多条板凳相连,杭州 “板凳龙”最多时,龙身达140多节,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的168节板凳龙,长达300米;金华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金华、兰溪称“板凳龙”,浦江称“长灯”),一般均有百余桥(一节为一桥),长者数百桥,甚至千余桥;福清高山板凳龙身长180米,由180人共同舞动;东关龙灯为板凳花灯,灯长300米左右,共有大小参演人员500人左右。

四、板凳龙的样式

(1)简单粗犷型。独凳龙制作简单,参加人数少,表演起来灵活自如。如张家界大庸境内的简式板凳龙由二人举长凳为头,一人在后选适当“舞台”表演,显得颇为轻便。多凳龙由于龙身较长,一般显得粗犷些。如东关龙灯为板凳花灯,灯长300米左右,共有大小参演人员500人左右,演龙灯者统一身着黄色马褂,龙灯共设151桥,桥上装有栩栩如生的凤凰、孔雀等动物。

(2)精致形象型。浙江等地的板凳龙制作比较精致,一般都由艺人专门制作。如诸暨板凳龙首尾为彩礼龙形,龙头各有自己的特色:或高大而险峻,讲究气势;或描金贴彩,其上还礼有“八仙”形象,讲究色彩和造型。中间为一块木板,凿两端而连,每一板凳称为一桥,每桥板凳上有亭台楼阁、鱼虫花草、飞鸟走兽等各式花灯,也有《西厢记》、《白蛇传》、《西游记》中的人物。近些年来,花灯更有了熊猫、火箭、飞机、电视机等新的形象。这些纸扎工艺花灯,五彩缤纷、惟妙惟肖、生动可爱。浙江金华桥灯分“龙头”和“灯桥”两部分。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外绞棉纸,描以彩色龙磷、云彩,腮挑龙须,嘴衔龙珠,四肢擎有各种彩灯,背上插旗数面,上悬“天灯”,下挂“地灯”,制作极为精工。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每板长2.3米,阔18厘米,厚5厘米,板两头各有一孔,间距70厘米,用以接灯。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整条龙看起来栩栩如生,颇为壮观。

五、板凳龙的流派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板凳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形成不同的流派。

(1)张家界板凳龙。张家界板凳龙分两种舞式,一为独凳龙,主要是由三个男性表演的舞蹈(一条板凳三人玩)。显示一种男子汉的强悍,在舞蹈中比臂力、腕力,比敏捷、灵巧,主要动作有“单人舞龙”、“双人舞龙”、“三人舞龙”、“拜四方”、“铁门坎”、“滚龙背”等,都是难度较大、耗费体力的动作。一为九节龙(九张板凳相接), 舞板凳龙动作有“二龙抢珠”、“黄龙穿花”、“二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配以浑厚的大堂锣和夹钹,燃放三眼炮并伴以有节奏的吆喝声,整个场面蔚为壮观。

(2)陕西板凳龙。陕西省汉中地区的板凳龙表演时挑选两女一男装成青春男女,身上披红挂绿,男的头上围白毛巾,女的头上插花朵,与陕西特有的“信天游”方式吻合。三个人各握一只板凳腿,两个女的舞龙头,一个男的舞龙尾,三人密切合作,舞出“龙翻身”、“龙滚水”等种种花样。

(3)湖北板凳龙。一条板凳龙3人玩,即一人舞宝,两人玩龙。两条龙5人玩,打击乐为鼓、锣、钹、咚子,由4人担任,总共9人才能开始舞龙。随着鼓点声越来越急,舞宝人出场绕场一周,一个“亮相”,引龙出洞,龙见宝后,双龙齐出,随着鼓点和舞宝者舞姿的变化,两条龙时快时慢,时而上下翻飞,时而潜龙入水;快时只见龙身飞舞,水泼不漏,棍打不进,看得人眼花缭乱;慢时,一招一式,优美细腻,尽显舞者功底,观者无不拍手称绝。舞板凳龙的形式有“跳铁门坎”、“懒龙翻身”、“巨龙飞舞”、“二龙出水”、“盘龙仰首”等,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4)四川板凳龙。四川省武陵山下的土家族的板凳龙因编扎在四只脚的长板凳上而得名。人们用竹子绑在板凳上做骨架,再糊上白皮纸,用牛胶涂纸后再彩画出龙头、龙身、龙尾和滚宝,形成一条有眼、鼻、嘴、舌、角、须的板凳龙,长130厘米左右,高50厘米。舞时有二人舞、三人舞。二人舞:一人舞龙头的两只脚,一人舞龙尾的脚。三人舞时,龙尾增加一舞者。舞姿有:摇头引凤、二龙抢宝、群龙比雄、黄龙缠腰等,活灵活现,形象逼真。舞时锣鼓齐鸣,唢呐高奏,鞭炮震耳,成群的人尾随着腾飞起舞的观看者。舞到主人门前,主人便敬献红绸、红布各一段,望龙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人寿年丰。

(5)浙江板凳龙。浙江新安等地的大型板凳龙造型华美。龙头龙尾由民间艺人精心扎制,龙身各节由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在各家内扎制,为的是出奇制胜。五彩缤纷的图案,花团锦簇的灯彩,都在这一条板凳上展现。有的将水浒人物108名将领扎制在板凳上,一凳一将;有的将西游记人物或者是吉祥物扎制在上面,亦有情趣。节日一到,家家户户抬出自扎的龙身,一节节连接起来。村小户少的,仅90多节;村大人多的,多至150节。浩浩荡荡的人群,背着扎上龙身的板凳。在鞭炮鼓乐齐鸣中,巨大的龙身越转越快,直至首尾相缠,形成游龙盘柱之势,然后再舒展龙身,继续穿街游市。

浙江诸暨的板凳龙就特别讲究穿阵,队形变化灵活。阵形有双元宝、单元宝、八封阵、剪刀阵、梅花阵等。人多龙长,穿阵盘旋徐疾不—,因此舞龙者须操练有素、身强力壮方能配合默契。

六、板凳龙的作用

(1)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承传。板凳龙历史悠久,它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通过板凳龙这一民间习俗,延续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彰显力量的作用。舞龙使舞龙人的力量得以显示。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舞龙本身是一个“力气活”,那些由腾跃、翻滚、盘回、穿插、耸立等构成的诸多套路、造型,不出大力就完不成。二指龙是力量的集合、力量的象征,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都将自己的力量投赋在龙的身上。舞龙也就是显天力,显天力的同时也显了人力。

(3)娱乐健身作用。板凳龙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还具有双效互动的特点。每当板凳龙出现,往往是万人空巷,雅俗共赏。观者娱乐了身心,陶冶了性情;舞者亦受到了鼓舞,增强了体质。

(4)审美价值。板凳龙的制作精致形象,优美细腻,造型别致,色彩缤纷;舞龙方式变化多端,阵形多样,其间伴有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蕴藏着许多美的因素,其审美价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七、结束语

每当板凳龙舞与人们见面时,总是迎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赢得一波胜于一波的喝彩。身为中华儿女应不断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使板凳龙的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让龙的身影活跃在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1

近日, 记者从国内领先客车制造商——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简称“大金龙”) 获悉, 日前, 该公司旗下一款中型客车XMQ6900Y在北京交通部汽车试验场完成了国内首次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中国客车正面第一碰”由此诞生。

2月22日下午2时, 交通运输部“客车前部结构强度”试验专家组成员和各客车企业技术工程师齐聚北京汽车试验场, 共同见证了“中国客车正面第一碰”的整个试验过程。试验车辆为金龙客车XMQ6900Y平头车型, 车长9m, 车身质量9000KG。据介绍, 此次正面碰撞的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估是参照欧洲ECER29《关于商用车驾驶室乘员安全保护认证规定》进行的, 车辆通过外部牵引加速, 以30km时速与试验壁障发生正面撞击, 据实验专家组介绍, 该速度下车辆撞击的能量为312.55kJ (千焦) , 这个能量级别相当于一辆重约1.5吨的乘用车 (中级轿车) 以50km时速进行碰撞产生能量的两倍, 相当于ECER29规定值55kJ的6倍。

中国龙教案——纪旭 篇12

北大湖中心校 纪 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学生合作完成龙的制作,抓住龙的头,身,尾特点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龙的特点,进行创造。

难点:表现中国龙的精神,气势,动态和造型体会龙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检查工具

2、游戏导入《加一加》

二、新授部分

1、龙是我们中国的图腾,但是他的全名不单单叫“龙”,完整来说我们应叫它——中国龙。

2、小组讨论

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对比。

3、简单介绍下中国龙的历史演变。

4、小组讨论

你们都在什么地方接触过中国龙的形象。

三、练习部分

1、同学创作一幅与中国龙有关的绘画作品。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部分

中国龙在腾飞 篇13

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少儿艺校 六(1)班  金潇逸

八月北京奥运主赛场开幕式开始了,全世界几十亿双眼睛都盯在屏幕上。

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然后是《封神榜》、《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人物在空中演译着一幕幕生动的故事……

最后一个地球缓缓升起,上面插满了橄榄枝和花朵,球升至半空,慢慢打开“砰”从中蹦出了一个孙悟空,他一跃而下,空翻连连,只见他一扫金箍棒,巨大的金光直射五环,仅0.5秒,五个环全部点燃,五环喷着五彩的火焰向那最高的火炬台升去,它将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燃烧十五天!

天是那么的篮,水是那么的清,一群白鸽翱翔在青山绿水之间,浓密的森林中橄榄树包围着的绿色“鸟巢”内,十多万名观众时而欢呼,时而呐喊,为五大洲的“动物”运动员们加油。而绿油油的草坪跑道上,各种“动物”你追我赶,更让扣人心弦的比赛高潮迭起……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天,中国龙队拼金夺银,获得了丰硕的果实,与北极熊队、白头鹰队共同组成了第一方队,且金牌数都是三十五枚!而比赛项目只剩最后一项了,那就是新设立的世界最瞩目的`“跨越万里”项目。为了防止有人作弊,这次上帝主动担任了裁判,经过预赛所有运动员只剩下北极熊、白头鹰、非洲象、澳洲袋鼠、南美原驼和中国龙,终点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只听一声枪响各种动物都奋勇争先,竞争一开始就那么激烈,只见高傲的白头鹰尖啸一声直冲云天。略显瘦弱的北极熊亦撒腿狂奔,而非洲象,发出震天的怒吼扬起一路尘土,那澳洲袋鼠、南美原驼,凭着机灵与耐力,已然处于领先集团,但见龙贲张起满身的金黄龙鳞,口中喷出一团烈火,扬起双腿奋起直追。

比赛已进入最艰苦阶段,加油声早已远去,痛苦却排着队向他们走来。白头鹰凭着有力的翅膀已是遥遥领先,袋鼠、原驼虽依然领先,但看得出已明显后劲不足,非洲象因体重的拖累已经步履蹒跚,中国龙、北极熊依然互不相让,奋力追赶。

比赛已进入最后白热化的冲刺阶段,高耸的山峰,皑皑冰雪迎来了六位勇者。袋鼠、非洲象终因适应不了严寒的气候走到半山腰便退出了比赛,原驼虽然不怕严寒,但体力已经严重透支,只能眼看着北极熊和中国龙从身边反超过去。白头鹰虽一路领先,但风吹雪打,使它原本光彩的羽毛掉落许多,加上体力的消耗,被劲风吹得东倒西歪,无法靠近峰顶。而中国龙凭着中华大地汲取的深厚底蕴,凭着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精神,依然顽强地前进着,虽然身上的龙鳞掉了许多,虽然全身划破了许多口子并流淌着火一样的鲜血,但中国龙终于攀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五星红旗真正飘扬在了世界之巅!

上帝庄严地宣布:“全球的朋友们,我们有幸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的降临,中国龙曾经五千年来一直站在世界的巅峰,虽然近代遭受了百年的挫折,但我们今天再次见证了中国龙重新站到了世界之巅,让我们热情地迎接这一伟大时刻的降临。今天我把这块金牌颁给中国龙,我们相信中国龙将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农家乐休闲娱乐成为人们适应这一要求的较好的选择之一。很多有识之士为此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人力从事农家乐这一行业,使得农家乐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有些农家乐甚至在省内呈跨地区式发展,然而由于农家乐中的多数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使得农家乐在呈规模发展的同时,其管理手段、管理方法跟不上行业规模的发展,不适应行业规模发展的需要。从实用与经济方面考虑,构建基于Web技术的网络管理平台是适应农家乐跨地区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运用Web技术,建设农家乐管理信息系统,为农家乐营造一种新的管理环境,使农家乐的管理突破时空限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管理经营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通过网络全面掌握农家乐的经营情况。

2 系统功能

实践表明,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需求分析是否准确、全面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起着先导作用。根据公司管理规模及经营模式的需要,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得出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可操作性强,界面友好。

(2)有较好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对于总部、分部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不同用户对系统有着不同的使用权限。

(3)能实现渔场、餐厅的进货、退货管理功能。

(4)能实现渔场、餐厅的销售、销售退货管理功能。

(5)能实现渔场、餐厅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

(6)能实现餐厅领料管理。

(7)能实现渔场鱼死亡、分池、合池、死鱼出池、鱼饵领出、在池鱼增重等渔场管理功能。

(8)能实现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及应收(应付)款管理中的多种查询功能。

(9)能实现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多种报表功能,如进货报表、销售报表、应收(应付)款报表等。

(10)能实现月结操作。

3 系统体系

3.1 体系结构

鳟龙渔村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以访问Web数据库为中心,HTTP为传输协议,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和与其相连的后台数据库。其结构如图1所示。

3.2 功能模块

鳟龙渔村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4 系统开发

4.1 开发工具和环境

鳟龙渔村信息管理系统采用ASP+SQL 2000+IIS作为开发工具。开发环境为Windows Server 2003。

4.2 数据库

鳟龙渔村信息管理系统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平台,它是基于服务器端的中型的数据库,可以适合大容量数据的应用,符合中小型企业的应用需要。系统设计有部门信息、计量单位、菜品、桌台、桌台类别、货品、货品类别、客户信息、供货商信息、仓库基本信息、进货单主表(明细表)、销售单主表(明细表)、库存期初、库存基本信息、应收(应付款)期初、应收(应付款)冲账、用户组别、用户信息等数据库表。

4.3 安全性策略

鳟龙渔村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性问题非常重要。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设置角色。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把该系统的使用者分为超级管理人员、总部经理、总部管理员、总部操作员、分店管理员、分店经理、分店操作员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作为一种角色,每种角色赋予相应的权限。只有具有某模块的访问或操作权限,才能对该模块进行访问或操作。角色的名称、权限等属性可以进行修改维护,提高了效率和灵活性。

用MD5加密方法加密用户密码。用户密码直接存放在数据库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对用户密码加密。当用户登录系统时,通过加密函数对密码加密,然后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加密密码进行比较,判断密码是否正确。

5 系统实现

系统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系统登录后,可以添加、设定系统用户及其使用权限。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设定及管理,其界面如图4所示。之后,就可以进行进货/销售管理、库存变动管理、冲账管理和月结操作管理,并进行多种信息查询和报表的生成及打印工作。

6 结论

该系统集餐厅进销存管理信息、渔场管理信息为一体,为实现资源共享及该类经营模式的农家乐营造一种新的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搭建良好工作平台。

参考文献

[1]姜文秀.Web服务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4(3):578-580.

[2]陈旭东.网上报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8,(13):53-55.

[3]肖宇.基于ASP技术的考核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硅谷,2008,(20):108-109.

上一篇:内涵的脑筋急转弯题目下一篇:岗位党风廉政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