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与中国文化(推荐9篇)
感到满心欢喜,我坐到窗户边,打开了这本书,泛黄的书页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一位沧桑的老人,向我慢慢述说诗词里的世界。
随手一翻,目光落在了李白《上李邕》的第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早就在学校听老师说李白的诗十分壮美,却始终没有机会好好品一下。今天看到“大鹏”,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里的鲲鹏。大鹏同风而起,直冲云霄,巨翼蔽日,簸干沧溟。沉醉在这一句诗中,恍惚间,仿佛看到李白在慢慢向我走来,手握金樽,小酌清酒,背后一只大鹏展翅飞起。
晚风吹拂着书页,停留在了杜甫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朗读之,不由自主地将声音转化得抑扬顿挫。朗读上阙时,感觉自己仿佛在战场上厮杀,跨在马背上,手握长矛,远处号角声阵阵,我方渐渐歼灭敌军。而悟到下阙时,一种壮志难酬,想要为国捐躯却不得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当你想实现你的价值,想为国家浴血奋战时,热情被现实无情地浇灭,仿佛从山顶坠落到悬崖里的落差感从词中溢了出来。
想品一品千古第一才女的词,便根据目录翻到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一字一句果真和男性诗人不一样,字里行间透露着优雅和细致。都说李清照的词围绕着“愁”,的确,在赵明诚离家外出后,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便寄托在月、花、西楼中了。
我不由得惊叹,中国诗词文化可真奇妙,寥寥几句诗便能让我身临其境,让我仿佛在和睿智的诗人进行心灵上的交谈。
我不由得赞叹,中国的诗词文化真奇妙,寥寥数语便能工整对仗,爱国之情也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慷慨激昂,让人敬佩与辛弃疾的浓烈爱国之情。
(1) 通过诵读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在古诗词中, 有许多音韵美的句子和诗句, 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这样的音频资料, 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学生从抑扬顿挫的诗句朗读中去感受古诗文的优美。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本身的朗读魅力, 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诗歌意境中, 体味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2) 通过吟唱法进行教学。比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等, 这些传世佳作已经被人们谱成曲, 融入到了现代流行歌曲当中, 成为现代音乐的一部分, 同时, 这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 和他们一起聆听吟唱, 这样既可以感受音乐美, 还可以感受诗歌美。借助这种优美的旋律来完成初中诗文的教学, 可以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发现诗歌的意境美。
(3) 利用我国古诗文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一大特点, 让学生在不断诵读之后, 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通过画面表现出诗歌的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他们都有比较不错的美术基础, 而且他们也非常喜欢这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美术的爱好移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 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诗歌中美的意境, 并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呈现到画中, 展示出一幅幅异彩纷呈的作品。这样一来, 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古诗文学习, 提升诗歌的意境,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抓住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进行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标志, 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一部精神史。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操, 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韧意志, 以及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的高尚情操, 等等。这些激扬的文字, 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象征。这些民族魂、英雄情, 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可抓住学生对英雄的崇拜和尊敬之情, 触发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 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让传统的文化永远地扎根于他们的心中。
(5) 鼓励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 主动地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不仅可以了解到作品创作本身的背景, 还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有一句诗就很好地形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就是传统文化所要诠释给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为了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应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优秀的古代作品, 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还可以借助百家讲坛, 接收一些比较直观的教育, 学生长期在这种阅读环境中浸染和熏陶, 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 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让学生走入传统文化这片森林里, 使得他们“复前行, 欲穷其林”。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和侧面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自觉主动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素质, 去感受古诗文中优美凝练的文字,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进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青春期不仅是青少年长知识的时期, 同时, 也是他们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尽管人们的思想形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不可以忽视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尤其是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教育密切相关, 而语文教育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语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的价值法则, 促进他们形成民族精神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育,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吕世虎.新课程与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第一,要有意识地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精神哺育。
学生要成为时代的建设者与创造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形成健全的品格,它是教育赋予每个时代教育者的任务,语文教学工作者更是责任重大。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宝藏极其丰富,可以这么说,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万事万物,皆入诗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应有尽有,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背诵古诗词,用这些优秀的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有了亮丽和底色,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
例如,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一句包含了作者的生死观、价值观。在诵读古诗词时,要让学生懂得: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抓住了其中的思想精华,学生读起来就有感情,就能荡气回肠。杜甫的《望岳》诗,读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那种开阔的胸襟,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能给人以不尽的启迪。
教师教学生育诵读古诗词,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用精炼、精湛的母语哺育后代,在他们心田撒播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教师热爱优美的中华诗词,教出感情,教出气氛,使学生从诗词中受到感染,受到启迪,往往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第二,让学生体验古代诗歌中传统文化的魅力。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是激发学生想像力,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的关键。“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外物和诗人内情猛烈撞击或交融时,就会形成动人的诗篇,产生千古绝唱。因此,教学生阅读,千万不能肢解,不能把诗歌中的秀气、灵气都教丢了,教呆板了就丧失了诗歌熏陶的力量,感染的力量。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像组合起来的画。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拨,线条的流动,是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创造性极好的教材。由于诗歌的形象性,学生诵读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存,开展联想、开拓想象,体会起来就有情有意。有滋有味。
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中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注满了字里行间,感人至深。词中描绘的连续转动的一幅幅画面扣人心弦。醉里把灯挑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耳昕各个营房接连不断响起的号角;广阔的八百里范围,官兵分尝到犒劳的烤肉,多种乐器,合奏着边外雄壮的歌曲。这是何等磅礴的气势!“沙场秋点兵”,即在秋天的季节检阅军队。看,马像的卢神马一样的飞快,箭射出去,弓弦振动,发出雷般的响声,这一连串转动的画面。看的、听的、跑的、射的、黑夜、白天,形成了极其壮观的形象,为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替君王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这种对祖国的赤诚,这种一心一意为国献身的豪气,注入描绘的景物中,物表露,情融入景,构成了激动人心的爱国篇章。而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是点睛之笔,美好的理想不过是梦想而已,难以实现。壮志未酬,催人泪下,给整首诗蒙上了悲壮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第三,让学生自主诵读,把握诗歌的音乐美,增添传统文化底蕴。
古代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学习诗词对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特别有帮助。诗词的语言准确、生动、凝炼、精辟、优美、形象,往往一字千钩。一字震人心灵。它们的特点很多:言简意丰、言简意深、言简意赅,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闹”字,一个“绿”字,境界全出,成为千古佳话。
汉语的每个字都有各自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同的字放在一起排列组合,会组成动听的乐章。古诗词又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正因为诗的语言凝炼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更不能遵循什么几步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拿什么腔读什么调都可以,只要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景、诗中物、诗中情、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行。
语文教学应该是最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教学,语文课是最能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科,更是最能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与创造能力的学科,但是,由于机械训练的干扰,支离破碎的分析和教师的指令与包办,相当数量的学生对语文课兴趣寡然。而古诗词教学在这方面突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能扎扎实实积累语言、积累文化,而且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受熏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得愉快,学得欢乐,沉浸在中国古文化的氛围之中。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同时,古诗文教学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将进酒》为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了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以及其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词: 古诗文 教学 传统文化
一、引言
1.1 中学古诗文教学概况
中国古诗文以其灿烂绚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并流传了千百年。传承和发扬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责任。广大老师也应该为传承古诗文做出自己的努力,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古诗文教学,并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改以后,古诗文占据的比例增大,这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老师也应更加重视古诗文教学。目前我国的古诗文教学主要还停留在表面阶段,老师在古诗文教学,重视的是古诗文单个词句的意思,对学生的要求也主要是背诵和记忆,没有深入古诗文的背景意义中,更没有重视古诗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有更大压力,应正视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积极改革传统古诗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领略古诗文的美丽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1.2 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审美情趣、传统文化。中国古诗文文风婉约,辞藻华丽,具有显著的文学特色,具有现代白话文所无法取代的文学地位。古诗文精美、含蓄,流传了千百年,并将一直流传下去。古诗文不仅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反映当时宏观的社会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且优秀的古诗文蕴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学习古诗文,并不仅仅是领略古诗文的美丽,更重要是领会古诗文中所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古诗文的意境常常引人深思,融合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的千年绝句,激励我们乐观看待分离,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豁达与开朗;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可歌可泣的诗句,表现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二、结合案例,具体分析
本文以高中的《将进酒》为教学案例,具体分析古诗文的教学,以及古诗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下为《将进酒》教学设计,主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更多注重古诗文的立意,并学习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韵律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掌握文章的立意。(2)能够较好地理解文中有深意的句子,体会作者写本文时的感情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学习作者洒脱豁朗的精神和不为权贵所屈的贞节。(3)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课文中充斥的浪漫主义色彩。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课文有自己的见解,不拘泥于老师的解读。2.1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在理解课文基本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诗文中出现的意象以及品味诗文的意境。古诗文重在立意。
(2)领悟诗人书写时多变的情感,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的缩影。2.3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关于古诗文朗诵的节奏,并给学生做出示范,带领学生多朗诵课文,初步体会文章含义。
(2)讨论法。给出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鉴赏古诗文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不必拘泥于老师的讲解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4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安排学生熟读课文,并逐一理解词句的含义。了解作者李白的生平和《将进酒》的背景知识。
(2)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与杜甫齐名,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的诗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个人特色浓重,诗风飘逸豪放,创造了继屈原之后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顶峰。李白还有一个美名,即酒仙,他的诗歌将诗与酒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蕴含着丰富的酒文化。
诗歌背景:《将进酒》是汉乐府的旧题,题义即为劝酒歌,虽然李白这首诗用了旧题,但是并不妨碍李白的惊人才华,一首将进酒可歌可泣,把饮酒与现实结合起来。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年,此时距离李白离开长安已有八年之久。期间,李白继续过着游历山水的生活,而此时的唐朝,官员腐败,百姓怨声载道,唐玄宗沉迷于女色,社会一片混乱黑暗。李白对此社会现状深有不满,无奈自己无法改变社会,颇多踌躇。这时候,有好友相邀李白,李白借此登高饮酒之际,作出这首流传千古的《将进酒》,一吐胸中豪情与积郁。
(3)初步朗诵课文。
a、首先,教师师范朗读,并指出朗诵的韵律和转折点。
b、学生朗诵。应初步掌握文意;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喜欢的原因;在熟知课文后,归纳课文主旨,划分层次。
提示:在朗诵本文的过程中,应重视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根据诗人感情来把握朗读韵律和节奏变化,不能我行我素,根据个人喜好来朗诵诗歌。c、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作出相关解答。
阐述文中的名句。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体会诗人在这两句诗句中使用的夸张手法,以及诗人此时悲愤的心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出诗人感叹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看法,领悟诗人的无奈之意。
引导学生探索诗人的感情变化。从开头的伤感之情,到欢乐之情,再到愤懑之情,到最后的狂放之情。从文中诗句发掘诗人的对应感情,并遵循诗人的感情变化来感知诗人的心境变化。掌握诗人写作本文时的复杂情感。
(4)深入探讨课文。
本文名为将进酒,即为劝酒歌,那么是谁劝谁喝酒呢?诗人李白是客,理应是主人劝李白喝酒,但结果反而是李白劝主人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劝诫大家及时行乐,不要辜负了金樽美酒,因为朋友相聚是人生一大乐事,李白认为大家应该高高兴兴喝酒,此时的李白已经不再沉湎于官场失意的愁绪中。
2.5 教学赏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改对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而古诗文教学对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尤为重要。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应当重视其中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而不是停留在古诗文的字面意义上。
本文是古代诗歌的一篇优秀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将进酒》,即为劝酒歌,表现出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以及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情,诗人豁达开朗的精神。其中的酒文化值得我们注意,中国古代诗人似乎都格外钟情于酒,并与酒结下了良缘,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都与酒有关。时至今日,朋友相聚,逢年过节,我们生活中也缺不了酒,酒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酒往往还与朋友相关,一个人是喝闷酒,而朋友之间喝酒,才显出酒的意义与价值。《将进酒》还表现出诗人李白豁达开朗的人格精神,这都值得我们学习,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并不是消极的人生观,而是诗人在当时无奈的社会环境下的自我开解,表达出诗人的乐观精神。
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三、结语
绚丽灿烂的古诗文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时,古诗文也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重视中学语文中的古诗文教学。改革传统古诗文教学模式,创新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古诗文,重在古诗文的立意,并学习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从我国中学的古诗文教学概况和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出发,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将进酒》为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古诗文的教学过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参考文献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素质培养新要求。感知古诗中蕴藏的色彩美,深入探讨古代文人色彩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古诗中的写景题材作品的独特题材特点,还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走进传统文人雅士的心灵深处,以色彩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
近代实验心理学认为:色彩的经验类似感动或情绪的经验,诗人对色彩的把握不亚于画家,虽然反映形式不同,但通过语言的描写,可以唤起读者相应的色彩联想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色彩的感知在诗画欣赏中的主要意义。苏轼称赞王维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古诗与国画的这种亲密关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历史根源,是一种共同的文化品位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方面的典型体现。“丹青”是两种色彩,但一度成为中国国画的别称,古代画家特别重视颜色的点化运用。因此,克服孤立学诗的惯性审美模式,以一种颇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非常态视野,由画及诗地培养学生对古诗中色彩美的审美感知能力,则有望把初中写景题材的古诗教学,带入更加广阔的传统文化领域。现在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相关古诗为例,试分析诠释中国古典写景题材诗歌独特的调色技巧,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趋向如下:
从民众的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程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封建知识分子阶层的精英文化;从文化的历史沿革审视,则打上了深深的儒家学说印记。表现在写景题材古诗的创作方面,诗人对色彩的把握与调动,其审美心态具有明确的文化排他性,与一般的民间审美情趣差异非常明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北朝民歌《敕勒歌》)是一种对生活中自然色的客观把握,体现出民间对色彩的朴素把握与认识,明显有别于文人雅士的审美趋向和思维定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虽然是一首唐末文人创作的曲子词,但纯粹是客观劳作图景的真实写照,毫无些许传统文人山水诗“诗言志”的迹象,色彩斑斓,反映了作者对色彩的自然取舍。与同题材的作品柳宗元的《江雪》和关汉卿的《大德歌・冬景》,差异迥然。对景物色彩的自然把握,是民间创作或客观再现民间生活内容的山水诗,最典型的有别于文人创作诗的独特的色彩选择方式和审美趋向。
有别于对色彩的自然把握,文人雅士对于写景题材古诗中的色彩运用和取舍,都鲜明地反映着传统文人的具有文化排他性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趋向,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特殊色彩的巧妙摄取。古代文人生活范围有限,基本自绝于日常劳作,往往通过很敏锐的摄取生活中最曼妙的单一色调,以增强诗作的生活性内涵和诗情画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以黄色的相容,通过动静、隐露辩证诠释生活的瞬间情景,让人忍俊不禁,富有诗情、诗趣和诗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审视深秋枫叶的独特色调,体现出作者对秋色、秋味、秋韵的抽象思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他谈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识别码、是身份证,是一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标志;文化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人与人的区别。学界通常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文明不等于文化,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化的本质是思想。思想对象化在器物中便成为器物文化;思想对象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思想对象化在制度中就体现为制度文化。然而器物、行为、制度等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它们本身不是文化。文化具有四大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精神。时代精神是对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反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精神汇成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自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精神(爱国敬业)、厚德载物精神(文明和谐)、以人为本精神(自由平等)、天人合一精神(公正法制)、明道正义精神(富强民主)、诚信友善精神(诚信友善)。
中国文化的使命简而言之为:明德知道(幸福人生的前提)、化性成道(幸福人生的路径)、外王行道(幸福人生的实现)。
有文化自强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才能如何建设和发展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当代的文化制得大家思考。孙老师指出,任何文化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应运而生。因此孙老师进一步谈到:时代实践和生活实践是哲学和文化创新和发展之本;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创新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之体;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之具。
通过解读贾岛的五绝《寻隐者不遇》, 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一首问答诗, 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 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 描摹得淋漓尽致。言繁笔简, 情深意切, 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 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 愈衬出钦慕高仰。“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寥寥几笔, 浅浅几行的诗句看似简单, 好像就讲一件寻人未果的事, 但如果我们细细解读, 慢慢品味, 就可以发现他字里行间, 无处不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就像一壶浓酽的老茶, 令人回味悠长。
1 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用舍由人, 行藏在我”等思想, 给了中国人, 特别是中国的文化人以极大的影响。诗中的“隐者”是解读全诗的关键。在世人的眼中, 隐者应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视仕途如粪土的高洁之士, 诗中这位隐者则是他们的代表。而本诗的作者贾岛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名重一时, 但屡试不中, 怀才不遇的著名才子。不难看出, 贾岛对于这种隐逸思想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他们二人身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也就解释了贾岛为什么会不辞劳苦, 大老远地跑到山上去寻访隐者的原因。
2 诗化生活, 表达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古诗采取问答体裁, 以一问一答的方式, 记录了作者寻访隐者的经历。访友未果, 这本是生活中的一件极平常的事件, 而诗人却以诗的形式进行表达和描述, 体现了诗人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诗化, 也展示出诗人用美学的心灵去观察社会, 美化生活, 诗化人生, 体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本以为找到童子, 就一定能找到隐者, 可是隐者却不在家。诗人的情绪由兴奋滑向失落,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冲突。“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但是, 隐者并未走远, 就在眼前深邃的大山之中。可是在云蒸霞蔚、白云飘渺、安谧静美的连绵群山深处, 怎样才能找到那位神龙般的隐者?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迷, 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令人感到意蕴悠远。
3 体现了中和敦厚的传统精神
季札强调“忧而不困, 曲而不屈”的诗歌特点。孔子称誉《关雎》“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中和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种精神的理想人格是君子, 一种文质彬彬、隐秀知仁的形象。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就需要“修齐治平”, 不断修炼自己, 反省自己。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 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 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 生命缺少了厚重感, 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 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此外, 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 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 是现代人格构成所不和或缺的基石。孔子曾说:“士而怀居, 不足以为士矣。”隐者深居山中, 与松涛做伴, 与白云为伍, 与虫蛇为友, 生活肯定是清苦的, 但他的心中有自己的追求, 那就是独善其身、著书立说、兼济苍生。采药卖钱那样的商业行为一直为儒家所不齿, 他采药的目的是为了治病疗伤, 解救苍生于水火, 不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风亮节, 浩气逸韵的中和精神吗?
4 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儒家崇尚“仁民爱物”“民胞物与”“推天道明人道”“推人道到天命”等思想。天人合一, 即君子自强不息、乐天安命。天, 就是大自然。隐者深居山中, 并未泯灭“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深居简出, 采日月之精华, 集天地之灵气, 铸就了他清新含蓄, 与天地共存的品格。而这一切, 又通过诗人“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的注解, 创造出优美而深邃的意境, 深刻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读中国古诗, 如品一杯香茗, 如观一抹风景, 如吟一曲恋歌, 如行一段险道, 让人多愁善感, 遐想无限, 回味无穷。站在中国古典诗歌这一神圣的殿堂前, 我们总有一种渺小的感觉。所以, 我们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浩瀚的诗海里遨游, 在耸然的诗山上跋涉, 在无际的诗路上徜徉, “博览约取, 厚积薄发”。否则, 我们就无法真正去领略中国古诗的神韵, 无法通过诗歌与古人进行情思的交流, 也无法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
参考文献
[1]李达武.中国古诗精华辑评.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273-03
声乐课程通常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居核心地位,它是在声乐教学法的理论支撑下,综合了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基本发声原理,对大学生实以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并且紧密结合舞台表演实践,使学生们能够演唱并掌握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因而兼具极强的技术性、实践性特点。亦即是说在声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歌唱理念,让他们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和技能,而且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声乐鉴别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舞台演唱经验。
娴熟的歌唱技能与成熟的舞台经验,往往依赖于对大量的、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演绎的积累,恰当的舞台表演又往往依赖于演唱者的艺术修养。笔者从事声乐教学与实践工作以来深切的感触是:艺术歌曲的演唱对于歌唱者艺术修养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感悟为依据,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为例,探究其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之于歌唱技巧及舞台实践能力提升的意义,探析其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亟待突破的瓶颈,探索其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更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
一、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念及类属的界定
艺术歌曲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在德国利德(Lied)的基础之上,最终酝酿和成型于欧洲浪漫主义抒情诗的发展之中。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1]其诗意化的歌词、精美而考究的旋律线条,精巧而富于色彩的和声、精细而流畅的钢琴伴奏,成为了浪漫主义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中国的艺术歌曲是步入近现代之后,中国在自觉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大约于20世纪20、30年代在艺术领域绽放的最艳丽的花朵。20世纪20年代以来受西方创作技法的影响,以中国古代诗词为内容进行的艺术歌曲创作成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主力军。除去对西方创作技法上的学习而赋予音乐优美的形式之外,中国的艺术歌曲对情感的宣泄通常更加注重作品的现实性,表达的依据往往寄予中国古典诗词隐喻的文字之中。
从类属上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既包括古代既有之曲、又包括依照古调补正之曲,还包括借古诗之名的新创之曲,本文在此所涉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1}所指为20世纪20年代之后,中国作曲家借鉴欧洲的作曲技法,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依托而创作的歌曲,早时以青主、黄自、萧友梅等人的创作为代表,今日亦包括了罗忠镕《涉江采芙蓉》、黎英海《枫桥夜泊》等吸收当代作曲技法进行地歌曲创作。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意境之美—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契合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外显的形式之美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式之美先现于音乐本体的固有形式之中,明人王骥德在《曲律.论章法》中说“作曲,犹造宫室者然。……作曲者亦必先分段数,从何意起,何意接,何意作中段敷衍,何意作后段收煞,整整在目,而后可施结撰。此法,从古之为文,为辞赋,为歌者皆然。”[2]足见歌曲在创作之始便由曲作者通过艺术构思先赋予了音乐形式之美。
中国古代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早期的《诗经》《楚辞》,到后来的乐府诗歌、再到唐宋的诗词歌赋,无一例外地皆可“歌”也。虽然到七言诗、格律体出现之后,诗歌对音乐的依附性逐渐降低,甚至慢慢不可再歌了,但是古来两者的亲密关联,使得所填之词无论如何也跳不出长期以来形成的无声却潜在的规则之外。诸如宋代词乐中不同的词牌因为隶属于不同的宫调,因而才会有不同的风格,继而才能有豪放与婉约的风格差异。
同西方艺术歌曲间的血缘关系,使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形式上无法避免的于旋律、和声、伴奏等方面借鉴西方的创作技法与创作思维,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独特的形式之美,却又强烈地体现在音乐与诗词间完美的契合上,被高度抽象和凝练于文学形式所融的音乐之中,必须突出古诗词歌曲在形式上与文学的天然关系,才能进一步唤起演唱者的关注,从而把握演绎声情之法。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所体现的文学与音乐的高度契合,使文字蕴含的“音韵格律”同音乐展现的“声韵格律”高度相融,因而赋予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形式之美包涵了双重意义,它既涵盖了中国古诗词在形式上展现出的特有的韵律、格调之美,又涵盖了诗乐相合的音乐在本体形式上展现出的结构之美。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内在的精神之美
英国的现代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曾经把艺术作品的特性解释为“有意味的形式”[3],古诗词艺术歌曲除去外在形式之美,还兼具了内在精神之美,具体体现于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所蕴含的“意味”之中。如歌曲《我住长江头》,歌词选自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诗词本身用“我住长江头”与“君住长江尾”呼应,表达虽能共饮长江水却不能相见的日日思慕,继而再续借长江水的起兴,借用悠悠江水,绵绵无边的情境,阐发“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这般永不消歇的相思之恨。临至末处,诗人借“君心似我心”翻出了一层新意,纵然有江头江尾的阻隔,却定不能阻隔心灵中满负的相思之情,最终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感人至深。
20世纪30年代,青主在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时候,巧妙的抓住了词作的动人意蕴,通过音乐上的精心构思,用绵绵如水般涌动的钢琴伴奏衬托了如歌的旋律,用丰富的和声和伴奏织体烘托了词作中的眷眷之意,用旋律在形式上的“美”映衬了歌词在内容上的“真”,诉说了强烈感人的“情”,自然而亲切的传达出了艺术作品意蕴四个分层的前三层意味[4]。更绝妙的是最后一层文化意味的表达,作者的立意在表象上看完全忠于词作本身对真挚爱情的颂赞,但却隐晦的表达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之时,在特殊的时局环境之下,假借如歌的旋律对爱情的颂赞进而深切传达出逝去战友们的思恋之情。
“一语双关、一曲多情”而阐发的眷眷之意,足见古诗词艺术歌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诗歌的精华与音乐的经脉,或直白或隐喻的文字表达情感,音乐则与之相辅相成,以婉转悠扬的旋律揭示深远的意境之美。透过内在精神层面与外在物质层面统一的歌曲形式,古诗词艺术歌曲展现出了深刻的精神意蕴,由内容表现出的意境以及透过内容在形式上显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使作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最终由高度统一的艺术形象揭示出深刻的意境之美。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之于声乐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声乐曲目的选择往往会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涵盖较为全面的类型与风格,如中西方的艺术歌曲、中外歌剧咏叹调、中外民歌等均会有所涉及,古诗词艺术歌曲往往会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类目中的首选,在声乐教学曲目中占重要的比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表现在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诗相合”的独特优势上。《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3]其中不仅道明了“乐”与“诗”先天的相通性,道出了“诗文不足,乐来补”的互补性,更是析出了“诗乐相合”是“表情言志”的“利器”。诗文的阐发源于情,当文字已觉言之不足的“无力”之时,便要赖于乐。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形式上最强烈的特征即为诗文及音乐的双重融合,这种先天的优势对于阐发情感极其有利,诗中的情境辅以音乐的语言,便能展现给歌者和听者栩栩如生的意境之美。
其次古诗词艺术歌曲在歌词上不仅因为其塑造了上文所提到的意境美,同时由于其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亦赋予了其以歌唱的形式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特殊的传播方式,这也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古诗词艺术歌曲渐受关注的原因。例如在赵季平创作的《关雎》之中,歌曲通过多次反复,形象地再现了“求之不得”的“辗转反侧”,从而精确地表达了谦谦君子思慕的细腻情感,让人体味孔子为何称之为“乐而不淫”的缘由。凭借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深层体味,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艺术的熏陶之下塑造人和完善人。
再次古诗词艺术歌曲独特的形式美与意境美的双重体认,能够有力地提升演唱者的艺术修养。从选材的角度看,此类体裁的歌曲在曲辞上多为名人辞赋,这些辞赋作品不仅是其产生时代的文化的缩影,而且也是后人认知历史的媒介。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以古诗词艺术歌曲为依托,既能全面地提升声乐的歌唱技巧,又能帮助演唱者提升文化修养,用演唱者优美的歌声向听者传达情景交融的诗文意境。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教学实践探索
1.教学实践中亟待突破的瓶颈
当代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熟练地将专业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但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多数只关注声乐演唱的方法和技能训练,对诸如声乐鉴赏能力、演唱艺术素养、音乐修养等方面关注的不够,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熟练演唱了多年的作品的词曲作者、创作背景以及作品风格一无所知。这不仅不能符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更难以符合新世纪信息、知识、创新背景下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另外从教师的层面分析,因为教师擅长的声部及音乐作品的偏好等客观原因,使得其在实践教学中产生了对作品无意识的选择偏好倾向,比如多选择外国声乐作品及咏叹调,或者重声音技术,轻声音内涵等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通过改革声乐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转变传统单纯注重声音和技能训练的教学观念,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势在必行。这既是顺应时代需要,也是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我们必须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因而以古诗词艺术歌曲为例,探索声乐艺术素养提升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于“歌”中发掘和探寻深藏之“蕴”,旨在结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转变与提升,融汇多学科知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歌唱艺术素养,让蕴藏于“歌声”之中的“意蕴”,在声乐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的探索得以深化与升华。
2.古诗词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实施途径探索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立德树人,调整学科发展机制优化教育结构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环节优化教学实施途径是高校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只有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性、思想性同人文素养及实践能力间的融合,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基于学科专业之上的立德树人。古诗词艺术歌曲先天的优势,无疑为教学一线的教师积极探索和优化教学实施途径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遇。
首先,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古诗词艺术歌曲独特的文化意蕴,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最容易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环节学生主动通过课前准备或者课后查阅的方式,借助图书资料、互联网资源,自主学习、鉴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古诗词作品,尤其注意着重强调让学生体会诗作诉说的情感,引导演唱者在演唱中恰当地把握情感的表达,做到“以情感人”,便自然而然地能够提升其舞台表现力,使演唱者与作品之间、演唱者与听众之间形成“双重共鸣”。
其次,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强化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增强学科知识的融合,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在主动学习的环节,学生会因为自身努力不断地获得肯定进而不断地积累自信,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探索新知的愿望也会愈发强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日常教学得到了充分地提升。声乐学习虽然强调演唱技巧,但是若一味强调技巧,忽略艺术修养的提升,声线只能甘于“行尸走肉般”地显现缺失灵魂般的干瘪。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再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点滴而不懈的积累是艺术修养提升的基石,其中多学科知识的积累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过程所需的必要条件得以渐渐融汇,从而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再次,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强化诵读意识,增强学生对声韵的感悟,利于学生歌唱技巧及舞台表现力的提升。声乐演唱的咬字与吐字直接关系演唱的效果,而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多取自历代著名诗作,古诗词固有的结构和声韵之美对其表情达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将古诗词艺术歌曲完美地演绎,对字声音韵的重视自是不言而喻。学生以提升演唱技巧与效果为目的,反复诵读诗词作品练习发音与吐字的同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诗词音韵之美的感染与熏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艺术修养,提高了歌唱技巧与舞台表现力,一举两得。
最后,通过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强化发散研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完善。古诗词艺术歌曲虽然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近乎百年,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融合中国文化、中国思维、民族精神的完整表述体系,但毕竟在创作技法、和声、织体等方面依然强烈的带有“舶来之物”的色彩。对古诗词艺术歌曲产生与发展轨迹的了解,可以激发学生自发地了解和比较东西方文化理念与创作理念的差异性,通过比较活动的开展与深入,既能深入理解这一东西文化邂逅产物之发展因果,又能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知。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了解东方与西方艺术思维的差异,洞悉传统与现代的关联,分析文化间的共生与共融性。用新的视角、新的眼光去研习相同的艺术形式与相异的文化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创新意识的引领下实现自我能力的逐步完善。
四、结论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诗”与“乐”在形式上的完美相融,塑造了“诗乐和鸣”的意境之美,也为高校大学生提升音乐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上提供了学养。在声乐课堂的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中,使学生通过诗与乐高度相合的声韵之美,感悟诗词与音乐在艺术境界上的升华;通过诗与乐高度相合的形式之美,体验创造性思维在声乐表演时二度创作的魅力;通过诗与乐高度相合的意境之美,感受诗中意境形象化地表达。将古诗词艺术歌曲作为提升音乐技能、提高艺术修养、提倡文化传承的媒介,延续中华文化的优良基因。抓住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个看似微小的立足点,却可以产生如撬动地球般的巨力,教师若能抓住教学实践环节中的细节,善于以小见大,方能立德树人。
注 释:
{1}下文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简称为古诗词艺术歌曲。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25.
〔2〕〔5〕贾文昭.中国古代文论类编(上卷)[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558-559,30.
〔3〕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122.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300.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是对这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反映,并能给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随着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交流方式和特点,不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可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大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特点,总结和分析文化差异,促进共同发展。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传承和积累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这其中就包括“百善孝为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先进的思想文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的悠久,而且这些优秀文化不断影响和教导着中国人民,使得数代中国人不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行为理念,并不断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优秀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发扬和创造着中国的优秀文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不息,也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博大精深。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知道,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们人口众多,而且分布比较分散,导致我国具有较低的人均收入和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熏陶,使得部分中国人民依然被封建落后思想所蒙蔽,影响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使得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困难性。
相比,英国和美国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倡导者的代表,不仅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交流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比较大。与中国相比,英美国家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起步较早,在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积淀,具有较深的渊源,并且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国家的发展。相比于东方各国,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倡导女士优先以及男士中的绅士风度,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发现规律并引发思考,此外,西方国家重视国家法律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并且在国家和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违背道德素养、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予以强烈的制止,也正是由于英美国家的这种优良、科学的教育方式,也使得英美国家能够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上层,不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优秀的发展人才。
可见,不管是在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上,英美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只有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保持两种文化的健康长期发展。
1.3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古诗文与中国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古诗词文化07-20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赏析09-10
中国古诗英译07-24
中国最美十首古诗09-07
中国中秋古诗词11-02
与爱国的古诗06-04
与春天的古诗11-06
古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05-30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06-08
古诗词鉴赏与人文素养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