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通用8篇)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篇1

中国历史上传统丧服也用白色。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白色,往往使人联想起冰雪、白云,给人以明亮干净、畅快、朴素、雅致与贞洁之感。在欧洲,白色总是象征着友谊与爱情的纯洁无瑕。西方人举行婚礼,新娘的婚纱必须是白色的。在中国,古代文人志士就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有身份的人通常着白色——《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

奇怪的是,中国传统丧服也用白色。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而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丧服颜色通常为黑色,以黑色表示悲哀,以白色表示喜悦和快乐。民族间的差异如此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丧服使用白色(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是从周代开始的。周代产生了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在丧礼中要求丧服是白色,禁止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帽子,称“羔裘玄冠不以吊”(《论语·乡党》)。“羔裘”,就是黑羊皮,毛皮向外。丧服颜色以白色为主,已成为定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清代的寡妇,着虽黑色衣裙,但在丧礼上仍需着白色丧服。

中国人的丧服“尚白”,基于传统文化和心理意识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原始禁忌

色彩的象征和寓意,反映的是民族文化心态。中国文化的颜色象征,建立在中国早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状况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我们的祖先因为弱小,无法抗拒猛兽的攻击,白昼下他们的心理仍暴露无遗。面对成为猛兽牺牲品的危险,对白色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于是,白色在中国文化里就成了一种颜色禁忌。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载:“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五时衣”,是将服饰定为五色,天子在一年中的不同时节,分别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其颜色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

“五时衣”中的白色,对应的是秋季。秋季,是大自然的杀气时节。丧服之白色,既是一种复古、忆祖的祭服服色,同时也是吊丧死者的凶煞服色。

隋、唐至宋,皇帝命百官也穿着“五时衣”服饰“迎气五郊”。明、清时,“五时衣”流行于民间。而西方文化中,颜色象征意义少了一些神秘,白色象征意义主要来自白色本身,如下雪、白花等,白色只意蕴高雅纯洁,黑色才是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色,象征着死亡、灾难。

二、崇尚先人

中国丧服“尚白”礼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史记·礼书》云:“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大戴礼记·礼三本》也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中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尊先祖”,是“礼三本”之一。中国人最早的服装原料取材于麻,中国之中原地区远古不产棉布,除了从自然界获取的动物毛皮、羽毛外,最先是以葛、麻、丝帛为服装原料。清麻脱胶和丝帛漂练之后,自然呈现白色,白色自然成了中国人最早的服色。白色是祖先的发明,白色丧服则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

三、表达虔诚

中国丧服以白色为主,还体现礼的“真诚性”。丧服的原料选择原则,是崇尚原始、质朴、自然。《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疏衰裳齐”;“不杖,麻屦者”;“大功布衰裳,牡麻绖缨,布带,三月,受以小功衰,即葛”,“小功布衰裳,澡麻带绖,五月者”,“缌麻,三月者”。

原料的粗糙程度,古人将之与丧礼的等级挂钩。中国古人对五种丧服制作要求不同:斩衰是五服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上衰下裳都是最粗的麻布,只裁割而不缉边,无修饰;齐衰仅次于斩衰,穿用粗麻布制成的衣,缝边,所以称齐衰;大功,穿用熟麻布做成的衣,麻布细于齐衰而粗于小功;小功,穿用细于大功的麻布制成的衣;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穿用细麻布制成的衣。越是与死者亲近的人的丧服,后天的加工越简单,以至于斩衰的原料是生麻布。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篇2

一、出家

出家, 指的是为解脱尘世的苦难, 舍弃人世间的贪爱而出家修道。这一制度其实并非出自佛教, 在印度古已有之且非常风行。在形式上, 作为出家人的基本标志便是剃除头发。其用意在于舍弃装饰, 甘于朴素清苦的生活。在中国, 僧人的僧装, 素食, 独身制度自古延续至今。一般来说成年的男性还要剃除胡须, 但也有例外, 一些有名望的人如弘一大师出家后依然蓄须。

“和尚”一词是对出家人中师长的尊称, 有德有才, 堪为人师者才有资格接受。一般来说, 一座寺庙中唯有住持一人可被称作“和尚”。在寺院里见到的普通僧人可用“法师”来称呼, “法师”是指精通佛法可以为人讲说的出家人, 用在此处既得体又可表示尊敬。其实按僧人精通经藏的差异还有不同的称呼, 但在现在“法师”已作为对一般出家人的通称了。现代人在这类称呼上面还常有误会, 可以此作为参考。

出家制度在世界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南传佛教区, 如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泰国等, 基本实行人人皆须出家一次的规定。这并非佛教规定的制度, 在修行上这种临时性的出家也与长期出家的僧人有所不同。日本的佛教出家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僧人可以娶妻食肉。这也是社会发展导致的佛教变革。

二、戒律

释迦牟尼自三十岁成道, 即开展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弘法传教活动。随着这个过程中门徒的增多, 为了团体内部的规范, 便渐渐地有了戒律的体系。而在中国, 据劳政武论, 禅宗之后千多年来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生活规范, 在道信时初创, 在弘忍 (公元601-674) 时确立;正式把禅宗的规范法制化、条文化的人是百丈怀海 (720-814) 。百丈怀海根据禅宗的特性, 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融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 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 制定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禅宗后又分出几大派系, 现存的“清规”典籍尚有《百丈清规证义》、《幻住清规》等, 日本还有《莹山清规》、《大鉴清规》等。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法令来对佛教进行规范, 实际上与之同时, 佛教礼仪对中国古代的法制也有所影响。佛教的“中国化”是与中国固有法制紧密相关的。其中儒家的“仁”“礼”的思想与佛教的相关性最大, 产生的影响也最大。政府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对佛教进行规范, 导致了佛教的一些变化, 变得更加“中国化”。较为典型的如唐代, 《唐会要》中有记载:“开元十二年举行僧尼考试, 不合格者还俗。”以和科举考试类似的形式来进行僧尼的选拔和考核, 充分融合了当时的中国的特色。行政干预僧道事务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一个算是积极的方面。到现代, 我国也制定有专门的宗教规范制度, 在尊重宗教自由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之一。佛教认为人生是苦, “慈”与“悲”是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 慈是给予众生乐, 悲是拔除众生苦。基于这样的慈悲思想, 佛教有不杀生的根本之戒。在慈悲思想的指引下, 佛教逐渐形成“断屠月”和“十斋日”的传统。从南北朝到唐代, 这样的传统渐渐深入到政府的行刑制度当中。中国自古而有的“秋冬行刑”的传统与此不无关系。在社会影响上, 佛教的戒律鼓励民众修行向善, 以其道德性和教育性客观上对一般性的犯罪起到了一定预防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我国现行的宗教管理制度也提倡宗教与社会现实相适应, 共同发展。

因鼓励向善而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只是佛教戒律对社会影响的一个方面。事实上, 随着多年以来佛教在中国的普及, 佛教的思想与儒家思想融合, 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是非判断, 价值判断, 乃至处世态度。

关于犯戒的处罚, 《四分律》规定了比丘二百五十戒, 列出处罚名与罪章名若干。经研究发现, 除了“除名”性质的处罚, 许多的犯戒行为必经“忏悔”即可“出罪”, 属于非常纯粹的道德性制裁。原因在于佛教所重视的“果报”, 让其对于犯戒行为更为强调的是长劫性的果报。劳政武提出犯戒处罚的本质问题即“忏悔”。忏悔的性质与种类复杂, 据释圣严研究, 忏悔法共有两类三种, 两类分理忏和事忏, 理忏下有无生忏, 事忏下分取相忏和作法忏。这是按照罪名的层次来划分的, 在此不多做分析。这些忏悔的种类包括的各种行为层次和精神层次, 由此观之, 在佛教中, 广义的“忏悔”其实效用极为广泛, 个人修持、禅坐、念咒, 包括为众祈福等佛事都囊括在内。

戒律所依据的因果报应论, 在历史中逐步渗入世俗社会, 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佛教的社会观中, 社会共同体无不基于众生的“造业”, 那么众生无一能回避对社会的共同责任。佛教认为在社会交往中, 利他教化是核心内容。交往的发生, 本身就是佛法教化的大缘之所在。佛教对“慈悲”的信仰与儒家的“仁爱”思想十分相近, 二者融会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就现代人而言, 不论是否真正信仰佛教都会受其浸染, 因为佛教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礼仪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充分认可并继续发掘其积极的方面, 如“诚信”这一问题自古以来就受佛教教义的规范, 到了现代, 在推进诚信建设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着眼于诚实守信的社会化行为规范和市场的规则意识, 而非信仰建设和信仰教育, 本人认为这是值得再研究的。

戒律当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佛家的素食制度。素食制度为汉地佛教所独有, 已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南传佛教国家和中国的西藏内蒙地区均无禁止食肉的规定。原本佛教里说要禁的“荤”是指的荤辛, 即味道重的几种蔬菜, 并非通常概念上的肉食。戒律中规定出家人可食“三净肉”, 即“不见”“不闻”“不疑”。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当中, 中国的大乘佛教秉行慈悲戒杀, 而素食是与之相吻合的。素食制度的形成, 除了教义经典, 还有外力因素。梁武帝对此做了大力的推行, 僧人们激烈争论后达成共识, 后此戒律一直持续至今。

三、仪式法会

(一) 课诵

课诵是中国的佛教寺院最基本的日常行事之一, 于获功德准则之中, 也被称为功课。由于课诵一般是早、晚各举行一次, 因此佛门里也称“早晚功课”“朝暮课诵”等。论其来源, 最初是由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译家们传来的。而中国的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 后佛乐取得长足进展并广为传播。这也是佛教在艺术上会合当地文化的一大例证, 尤其在南北朝的梁代, 梁武帝对念诵梵呗大力提倡且亲自参与制出佛乐中的名篇, 将其宫廷化。清代的《禅堂规约》规定“行坐、课诵、受食、山坡等不随众者罚”, 成为被普遍遵循的基本制度。从修行的角度来看, 课诵本就可以发扬大乘教义, 陶冶个人修养, 有这样的礼制规范, 方能真正深入人心。现代的课诵与古制并无大异, 并且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佛教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二) 水陆法会

佛教的法事众多, 这里介绍一下规模最大, 最隆重的一个——水陆法会。它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 流传至今。这是一种超度仪式, 宋代最为流行, 特别在战争以后由朝野举行。该项仪式经过多年流传与演变, 现行的会场的布置、念诵经典及人数、牌轴的规定、进行的程序和法事所用的时间等项内容是依据《鸡园水陆通论》。坛场分内坛和外坛, 法事以内坛为主。内坛布置有严格轨制, 力求庄严。而外坛佛事七日, 共设大小六个坛场。从进程上来看, 法事的完成一般在七昼夜内。水陆法会的圆满是由最终的僧众皆参与的“放焰口”来完成的。放焰口的来源本是为饿鬼道众生超度, 到了现代则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追荐。其布施过程仍与食物有关。

四、小结

佛教的文化深厚, 在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佛教文化的最主要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便是礼仪。中国佛教的一大特点就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反映了文化思想的演变, 以及其与世俗社会的相互影响。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接受行政上的管理, 同时因其教义的广泛传播在客观上也影响着政治尤其是法制。佛教既吸收俗世的文化也在以本身的理念影响改变着俗世。大众对于佛教的接受度一直颇高, 礼仪成为普通人了解佛教的直接方式之一, 这也是佛教仪制不断变革的一大动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是极为广泛的, 影响也是深远的, 其演变也都是为了与社会相适应。在现代中国, 佛教的影响力仍然巨大, 在礼仪方面既有对传统的坚守也有为适应社会所做的革新。学术界对其仪轨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壮大, 这也是佛教进一步继续中国化的表现。将一些基本的与普通信众息息相关的佛门礼仪进行普及, 也可有助于规范众人在寺庙等佛教场所的举止, 同时由内及外地对佛教礼仪进行研究也是协助规范, 共促社会和谐的推动力, 这些是研究佛教礼仪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 中国佛教礼仪的传统与现代, 都体现了佛教教义中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现实, 对这方面的研究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仪轨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陈永革.佛行人间——佛教社会观[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

[3]夏金华.中国佛教的制度与仪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4]冯修齐.晨钟暮鼓——佛教礼仪[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5]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9.

[6]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A].禅茶:历史与现实, 2009.

[7]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中国传统书信礼仪 篇3

称谓语

书信中以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一般都称为某公。

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阁下。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比如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请人家吃饭叫作“略具菲酌”。

提称语(爱慕语)

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词语。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某某老师尊鉴”等。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查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师长:尊鉴、台鉴。

平辈:台鉴、大鉴、惠鉴。

晚辈:青鉴、青览、收览。

夫妇:俪鉴。

宗教:道鉴。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勋鉴:鉴,即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作赐。赐鉴,对上级、长辈用语。钧,古以钧陶喻国政,后称官员多冠以钧字。钧鉴,对上级、长辈,比较庄重。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于平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勋鉴,收信人地位较高。道鉴,凡尊对方学问高深。台鉴、惠鉴同赐鉴,较轻。

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

启辞(书信开头语、思慕语)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收到来信

顷接手教,敬悉一切。如晤。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奉诵钧谕,向往尤深。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捧读德音,喜出望外。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久疏通问,时在念中。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时间飞逝

白驹过隙,寒暑三度。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春风东去,夏风南来。光阴荏苒,时序频迁。人间岁改,天上星回。时光流水,日月飞梭。寒暑易节,春秋换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物换星移,春秋三度。

思慕语中使用最多的,是从时令、气候切入来倾吐思念之情。敦煌文书中有一件《十二月相辨文》,列举每月不同的气候状况下,可供选用的词语,如正月初春可以说:“孟春犹寒,分心两处,相忆缠怀。思念往还,恨无交密。”二月仲春可以说“仲春渐喧,离心抱恨,慰意无由,结友缠怀,恒生恋想”,等等。由于有了意境的描述,读之令人备感亲切。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喜接教诲,真解蒙矣。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诲语,用祛尘惑。大作拜读,敬佩之至。顷读惠书,如闻金玉良言。久钦鸿才,时怀渴想。德宏才羡,屡屡怀慕。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据时叙别,是说与收信人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平辈之间常用的叙别语有:暌违光霁,方逾信宿;不奉清谈,已历数朝;等等。

如果收信人是女性,话便要变个说法,用“不亲赘表,未经二宿”之类了。

如果是老师,则要说成“不坐春风,倏逾旬日”。

问候语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时欲入夏,愿自珍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入秋顿凉,幸自摄卫。寒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喜闻……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音问久疏,抱歉良深。久未通函,甚歉。抱歉之情,莫可言表。久未请安,深以为歉。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书信中的礼貌用语

《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是古人推崇的礼貌原则,即“礼”就是在别人面前要谦卑,要尊敬别人。这和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利奇的礼貌原则有六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下面举例说明这些礼节辞令。

自谦:谦虚是一种美德,常用的谦虚用语如下。“才疏学浅”,指学识甚浅。“自惭鸠拙”,鸠不善营巢,取他鸟之巢居之,泛指自惭没有创造力。“自维浅陋”,指自量浅薄。“以匡不逮”,指请人纠正自己的缺点。“依然故我”,意谓和从前的我一样,一点进步也没有。“望尘莫及”,自谦不及他人。“德薄能鲜”,自谦道德修养与办事能力都很不够。

致歉:有“于心有愧”“抱歉良深”“负荆请罪”“负疚于心”“深表歉意”“心颜无措”等。

谢绝:有“力不从心”“爱莫能助”“汲深绠短,蚁衔蚊负,力薄难任”“鞭长莫及”“自顾不暇”“无能为力”“心长力短”等,表示委婉的拒绝。

致谢:谢人栽培帮助的敬词有:“再造之恩”,指受恩深重。“没齿不忘”,即终生不忘。“结草衔环”,谓生死均当报答。“云天高谊”,情谊似天般高。“铭心镂骨”,言受恩极重。“感愧交并”,即又感谢又惭愧。“赠我药石”,意思是赠给自己有益的话。“口福不浅”,指对方的食物太美,为自己的口福称幸。

谦词是用以称呼自己及和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的谦卑的词语。敬词则相反,是在交际中用以称呼对方及和对方有关的人和事(有时可指称第三者)的尊敬的词语。谦词、敬词在古代使用范围极广,有相当一部分谦词、敬词在当今的社交场合仍具有生命力。常用的称谓敬语,包括以下几类。

先字类: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1)先帝:称已死的皇帝。(2)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父亲。(3)先慈:称已经死去的母亲。(4)先贤:称已经死去的有才德的人。

台字类:表示称呼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行为。(1)台驾:旧称对方。(2)台甫:就是用于问人的表字。(3)台鉴:就是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4)台端:就是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贤字类:多用于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贤宰,称知县。贤家,称对方。贤弟,称对方或对方的弟弟。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契,是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贵字类:也是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如贵姓、贵宾、贵国、高抬贵手、贵人多忘事、喜生贵子。另外,称对方的病为贵恙,问人年龄用贵庚。

高字类: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1)高堂:指对方父母。(2)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3)高论:称别人的议论。(4)高见:称对方的见解。

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为高龄,而高寿则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用于称呼别人的学生。大,只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尊姓大名”。再如,对方的文章称大作,对方的书信称大札。

华字类: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称对方的书信为华翰,对方的生日为华诞,对方的同姓为华宗,对方的房屋为华堂。

雅字类: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称对方的指教为雅教;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为雅意;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叫雅正。

惠字类: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推究“惠”的本义是“恩惠”“好处”的意思,作敬词的出发点是对己而言。因此,称别人的光临为“惠顾”“惠临”,而称别人的赠送则说“惠赐”“惠赠”或“惠贶”,称别人写来的书信为“惠音”“惠函”“惠书”或“惠邮”,人家的指点则是“惠示”或“惠教”,意为别人的光临、赠送、书信、指点和保存自己赠送的礼品是对自己的一种恩惠。再如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惠允、惠赠。

垂字类:用于他人(多为尊长或上级)对自己行动的敬辞。常用语有:垂爱、垂采、垂顾、垂护、垂教、垂询、垂怜、垂示、垂听、垂荫、垂宥、垂誉等。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的重视。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驾字类:敬称对方,如驾到、驾临、大驾。挡驾,是谢绝来客访问的意思,如:凡上门求情的他一概挡驾。

在称谓自己的亲属时应使用谦称。关于谦称和敬称的构成,过去有“家大舍小令外人”的七字诀,也就是如何称呼别人以及自己。例如对别人称谓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可冠以“家”字。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兄长为“家兄”。

“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寒舍”和“茅舍”,含有自谦成分。“舍小”就是当着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的谦称。如“舍弟”“舍妹”“舍侄”和“舍甥”等。

愚字类:用于自称,如愚兄、愚见、愚以为不可。

鄙字类:过去也用于自称,如鄙人、鄙意、鄙见。

敝字类:过去常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敝姓、敝处、敝校。拙,谦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著、拙作、拙译、拙见。拙荆,旧时称自己的妻子。

结束语(结语)

结束语,即信文的结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恕不一一。不宣。不悉。不具。不备。不赘。书不尽意。不尽欲言。临颖不尽。余容后叙。余容续陈。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时候教言。盼祷拨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祝辞

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祝你进步”之类。

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颂”“此致”等字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以下为常见祝辞:

书信内容主要是谈一件事的,可用:专此,专此即请,专此布达,即颂,专此奉复。

对文人学士:道安、撰安、文安、吟安等,取其文以载道、著述日丰之意。

对编辑:编祺、编安。

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

对教师:教祺、教安、诲安、铎安等。“铎”是古代执政者传布政教法令时用的大铃,取其传道授业之意。

对医家用诊安、壶安等。“壶”即壶卢(就是葫芦),里面可盛药,故行医叫悬壶。

对军界:勋祉、戎安、敬请戎安、恭请麾安、肃请捷安。戎安、韬安等,取其攻可胜、守可安之意。

对政界:政安、勋安、升安、钧祺等,取其功勋卓著、升阶晋爵之意。

对工商实业界:即请财安、敬候筹安、事业昌隆、宏猷大展。

古时书信,颂祝语大都融贯在正文中,至近代才逐渐形成祝辞独立一栏。所以,书信正文中如已包含祝福内容,或者本身就是祝贺信函,那么祝辞一项便可省去。

署名

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称呼与名字之间,可略空半字间隔;或者将称呼用小字写在名字的左上方。

署名的后面,可加写启禀语,也可不加。常用信末启禀语如下:

对尊长:叩、叩上、叩禀、敬禀;对长辈:叩禀、拜禀、肃禀、谨禀、百叩、谨上、恭上、匍叩、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对平辈:上、敬上、谨启、鞠启、顿首、亲笔、手肃、谨白、手启、手上、拜启、上言、拜言、启、白。

山东丧葬礼仪习俗 篇4

丧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在力图悼慰亡灵的同时,也竭力标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发治丧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礼俗也越加复杂,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

过去,老人年满六十,可以以称为享寿。所以,老人年过五十以后,做子女的开始为老人备丧。所谓备丧,就是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等。旧社会,民间农家生活困难,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不可能一次性备全,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而是陆续办置。衣物只是备料,不必预先制作。棺木可以提前打就,架在空闲屋里,通常称做寿材。寿材由底、帮、天三部分组成,其用材和规格,视丧主的经济条件而定。上等材选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用材不同,规格也就有了差异。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帮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帮二寸

五、底—二寸;有“净二五”的,即天二寸

五、帮二寸、底和回头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帮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锯破板,荒板推净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称“荒二五”。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则将材就料打成,规格小一,统称薄皮棺材。而寿衣只有年过七十者才可预做,因年过七十而亡者,俗称“喜丧”。七十岁以下者,寿衣都是临时赶做,做时,不能啼哭流泪,否则泪水滴在寿衣上,死者穿上想念儿女,心情会不安的。缝线一端也不能捻疙瘩,免得死者到阴间疙疙瘩瘩,不顺利。寿衣的件数忌双喜单,多为五件上衣,三条裤子,因到阴间,以棉衣为主,男用黑,女用黑、蓝,男性尚有棉帽和棉鞋。男女皆用褥子、枕头,枕头是三角形,内装谷皮,红布缝制,俗谓“元宝枕”或“鸡鸣枕”。

旧社会卫生医疗机构很不发达,有药房而无医院,病人通常在自己家中亡故。凡正常死亡的老人,尽量避免在炕上咽气。初丧就是处理亡前事宜的,人体包括四个部分:

沐浴更衣

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首先要为病人沐浴更衣,俗称“穿衣裳”。临终前的沐浴吏衣,实际上是为病人作最后一次整齐。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女儿料理。沐浴更衣一般足给垂危之人洗脸、理发、洗手、洗脚、擦拭身体、修剪指甲、梳头等,然后给其穿上“送老的衣裳”。如果病人突然咽气,没来得及沐浴更衣就死在炕上,俗称“光着身子走了”,死者亲属会抱憾终生的。

移床

荣成习俗忌讳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因此,沐浴更衣后,将其移至正屋明间,或客屋、倒房临时搭就的灵床上。搭灵床有规矩,不能随心所欲。死者年龄大、子孙满堂,灵床可高些,用两条长凳平行排列,架门板其上;年轻无子,灵床必须矮停,以土坯将门板垫起即可。灵床上铺送老褥子,摆送老枕头,然后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其他人两侧帮扶,将病人抬上灵床。头的位置,如按正房可头东脚西;按地脉走向,可头高脚低。移到灵床后,亲属日夜守候,时刻不得离开,使其度过弥留时刻,谓之“送终”,对病人则谓“挺丧”。病人临咽气时,守在身边的子女和亲属要含悲大声呼喊:“爹(妈)别走哇,别扔下我们不管!”直到咽气,谓之“叫魂”。

病人断气后,使其仰卧,颏下塞以棉絮,并将用红纸包好的铜钱塞进死者嘴里,俗称“擎口”,以示含银而去,后人旺发。再将儿子或重孙的头发剪下,和在面里团成球,上插一棒,塞在死者手里,此谓“打狗饼”、“打狗棒”。据说人有三魂六魄,人死后六魄即散而三魂未散,一魂驻守尸身,二魂转世投胎,三魂西天朝佛。西天路途遥远,又多恶犬拦阻,必须用棒子驱赶,或用饼塞狗嘴。因饼子有头发,会塞住狗的嗓子,使它无法施威。灵床底下,要放一盏点亮的豆油灯,俗称“照尸灯”,防狗猫进入灵堂。一盆半生不熟的米饭,上撒掰碎的碎饽饽,俗称“倒头饭”,并用秤砣压住死者胸口,以免诈尸。

告丧

尸体暂时安排停当后,首先要在大门上贴张白纸,通知村邻,家有丧事。然后制作丧幡,或称“招魂幡”,荣成俗称“挂挑信”。丧幡,过去用“毛太”纸,一裁两截,每截为一张,按死者的年龄,每岁一张,外加“天”一张,“地”一张,一并用半圆形纸凿凿为三节。第一、二节分两列,一列宽二寸许,一列宽寸,长等于纸宽,皆凿制钱印痕;第三节,成长方形,下方中间凿一方孔,用青麻搓成绳联结起来,用长竿挑起,按男左女右悬于门旁。其作用既用于招魂,亦用于告丧,以示周知。

对道

又称报丧。人死后,丧主必须立即差人会知亲友。报丧人多为子侄等晚辈,腋下夹着丧服去外村亲属报丧。如死者为女性,必须立即向其娘家报丧。见面后跪倒磕头,声言“某某于某时病亡”。娘家人得凶信后,立即赶去查看,看看是否属于正常死亡,如同意入殓方能入殓,否则是不能入殓的。过去,大户人家或书香门第多用讣文或讣告,平常人家则以口传。报丧人每到一家,必须吃点饭或点心,不得空口而归,否则对双方,尤其对被通知人不利,日子会因此而败落。讣文的格式如下:

显考某府君(女则写显妣某大君)享年某某岁,于本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女写内寝),泣于某月某日成服,即于是日治丧候唁,过时掩柩,忝在至戚,谨此讣闻

款落到缌服以内:,灵

从初丧事宜完毕到出殡为止,属于灵奠阶段,俗称停灵。大户人家于这一阶段开灵,停灵三日、五闩、七日甚至百日,平常百姓只停灵三日、这个阶段包括入殓、成服、破孝、吊唁、报庙、写主等部分。

入殓

死者遗体入棺称之为入殓。入殓的时间各地不一,荣成都在死后当天进行。灵堂即设于灵床处。入殓前,先在棺材底部撒层石灰或草木灰,铺一层谷秸,再铺上一层黄豆渣,忌用黑豆。这—切铺好后,将死者的遗体连褥子托起,放入棺内,并将被褥衣帽整理周全,周围塞以谷草,大户人家用灯草。塞实之后,将棺材盖虚掩,架在灵床处,撤下门板。灵柩前面悬挂幔帐,白布或白纸制作均可。帐前设香案、纸盆,祀奉死者灵牌(灵牌格式见后文)。死方如系少亡,又无子嗣,灵牌中间上端得注“亡男”、“亡女”、“亡媳”字样。灵牌供在香案正中,前设祭器如香炉、蜡台及祭馔等。供桌两旁分列手捧盆、巾、栉和酒、茶具等的纸扎童男童女。点燃的信香,横卧香炉之卜,等外甥吊唁时将其竖插于香炉之中,谓之“扶香”。如逢重丧口,需扎一小棺材置于死者棺下,以免灾祸。

成服

其实就是俗话说的“戴孝”,即穿着孝衣。戴孝的类别与期限,以家族的亲属远近有所差异。中国古代的孝服分为五等,称为“五服”,至亲者所服称之为斩缞,是儿子、未嫁女为父,承重孙为祖父,妻为夫所服。所以称斩,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这种孝服是用极粗的生麻布做的,毛边,服三年。第二种是齐缞,次于斩缞,服期一年、五个月和三个月,即夫为妻、孙为祖服一年,重孙为曾祖服五月,玄孙为高祖服三月。大功又次之,期九个月。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及已嫁的女为伯叔父等服之,又称为功服。小功,凡本宗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个月,鳃麻,为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服期三个月,本宗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尽管占礼规定了各服制的用布,但境内孝服均用白布制作。斩缞下边撕开,不剪、不缭、不缲,俗称毛边孝服,不钉纽扣,用毛带白布条系结,圆口无领。儿、儿媳、女儿、承重孙全着这种孝服,头上扎孝带,披发以青麻束之。儿子所戴的孝帽用白布缝一圆筒状,高约一尺,上口均匀地折拢许多小褶,缝死后再翻过来,下口向上绾边二寸,毛边,俗称抽顶孝帽。女用盖头布,即用长方形白布,从长边中对折,四角两组相对重合,折缝成轴,从对轴任意一端开始,沿长边缝一尺,即成尖顶盖头布,戴时尖角恰对“百合”。侄辈、孙辈、女婿、外甥等着孝服、束孝带,戴道冠式孝帽。不过,戴道冠式孝帽,根据亲疏关系,有光头戴与不光头戴之分。光头戴较近,孝帽直接戴到头上;不光头戴较疏,即将孝帽套在别的帽子上,再戴到头上;曾孙则戴两角孝帽,两角各缀一条红布条;玄孙所戴的两角孝帽不用白布,改用黄布缝制。男女着孝者均需用白布将鞋帮遮盖,俗称:“瞒鞋脸”。子女如祖父母、父母皆去世可整瞒外,否则不得整瞒。瞒的长度随老人去世而增加。女人的鞋后跟嵌一块红布,然后瞒至红布处。其他戴孝者瞒鞋的长度随孝服的远近而递减。

成服,得请礼宾司仪,孝子穿戴孝服孝帽,随礼客赞礼,行俯匐叩礼(俯,折腰跪;匐,以首及地),加梁冠(用纸糊带梁的帽子,梁上画白杠,孝子五道;侄、孙辈一道),束首(以青麻或稻草搓绳,绳卜拴罗底一块,长约四寸宽约寸许,遮盖眼睛,使其“目不斜视”,两边各缀棉球两个,以塞耳朵,使其“耳不旁听”),披麻衣(通常用长约三尺、宽约尺半的麻袋布将前半中间剪开,分别搭在左右前胸,后半披于后背,裹额(将扎头孝带由中间从前额围于脑后系结,剩余双股拖于背后),束腰(即用麻绳或草绳扎腰),执杖(俗称孝棒或哭丧棒,用高梁秸糊剪穗的白纸为之),撒履(将鞋后跟踏倒趿着),至此礼成。

破孝

是对主要参加丧礼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亲疏远近分送相应的孝服,当地俗称“撕孝帽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大户人家,按全额分给,如服齐缞的,必须按齐缞用布分给所有服齐缞的人,但农村平民百姓没有这种能力,只给至亲如闺女、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给一顶“孝帽”,这就是“撕孝帽”的由来。其他服丧者全由自己操办筹借,好在齐缞以下均穿沿边衣服,借身白褂子即可,所以,农村破孝比较简单。

奔丧

俗称“哭道”。凡死者临终时,未能守护送终的女儿、儿媳、孙女或者比较亲近的女晚辈得到凶信后,即来奔丧。奔丧临近村子时需且哭且行,以避不孝之嫌,俗称哭道。也有说是为死者招魂引路的。据说人死后,魂飞无依,在附近飘荡,甚至会迷失方向。此时有人啼哭,能唤醒飞魂,随从哭声直扑灵堂,归守尸身。因此,家中女眷平辈或晚辈听到哭声后,哭叫着急奔村外迎接。双方相逢时,相互单腿跪拜两次。然后,来者在前,迎者在后一同哭入灵堂。

报庙

人死之后,由长子或承重孙手捧香纸盘子,率领众子众孙一行到土地庙“报庙”。去时默不作声,同时—路举哀。实际上,去时是同死者的灵魂一起去的;回时,土地爷将死者的灵魂给留下了,因此举哀。据说阎王爷管人生死,土地爷是他手下的地方官死者鬼魂见阎王前,先在土地庙羁押三天,报庙就是把死者的鬼魂送到土地庙里。因此,报庙之后,紧接着要给死者的鬼魂送汤水,以免鬼魂饿着。送汤水与报庙不同,报庙女眷不参加;送汤水男女眷属均需参加。首先要请一位同辈的长者为前导,一手提盛浆水的瓦罐,一手执木勺舀浆水沿途泼洒,飨野鬼游魂,所有眷属男前女后,一行尾随。行到半路,女眷停下,分跪于路旁哭祭,男眷随长者到土地庙前烧纸焚香,拜神致祭,谓之送汤水,也叫送纸,每天早中晚三次,连续三天。祭完后,男眷返回时,女眷站起与其同归。至家门,儿与儿媳按男左女右跪于门两侧,让其他孝眷进灵堂后,再起立进屋。“送纸”结束后,要烧倒头马或轿。过去,分三次进行,后来人们把报庙、送浆水、烧倒头马并在一起进行,即送完浆水接着就要烧倒头马。烧倒头马要头向城隍庙。过去,荣成属文登县地,城隍庙位于西北方向。西北属乾、属阳,但因城隍所在,也只得向西北.烧前,要在地卜画„圆圈,西北处断开留门。孝子哭喊:“爸爸呀,上马吧,一条西北是人道哇!”女性死者则坐轿.倒头马是用秫秆和纸扎的。

此前,要写好路引和马引。路引揣在死者怀内,马引贴于马胸。路引格式为:

灵宝大法司

为发给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县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寿终正寝,今为阴府,身秉白马一匹,上搭钱褡一个,内装金银钱物,路过关津隘,不得拦阻,如有违者,仰阴曹官按律治罪,重责不贷。实藏怀内。

某年某月某日

也有另一种写法:

荣成县正堂某某(知县的姓)

为发给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县某都某里某村某某之父(或母),于某年某月某日寿终正寝(女用内寝,不是六十者寿终改疾丧),身骑白马一匹,财宝一楮,过关渡津,放行无阻。

右谕周知,实揣怀内。

灵宝大法司

某年某月某日

马引:

灵宝大法司

为发给马引事

照得某省某县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今为阴府,身秉白马一匹,上有钱褡一个,内装金银财宝,马夫一名,不准远离,过关渡口,不得拦阻,如有违者,严惩不贷,特示勿违。实贴马胸。

某年某月某日

若死者为女性则坐轿,路引与男性大致相同,惟将“身秉白马一匹”改为“身乘彩轿一秉”,“马夫一名”改为“轿夫四名”,外加“厂环两名”。

迎旌

旌,亦称铭旌,用宽尺半至二尺,长丈许的红绸或红布做成。上书死者的官衔或功名、姓名字号、年龄等,皆竖行书写,先写死者所处的时代,其格式如下:

皇清(或中华)邑生(或官衔)某公讳某,字某、号某、享寿某十有某,行几之铭旌。

预先将旌陈于村外旌架上,设供桌,置香炉、蜡台和千枚制钱。迎旌前要请宾客,以备拜旌。迎旌时,进香燃烛,孝子行一拜叩礼,于前引导,安于旌棚,若无旌棚,可安放在显著部位或悬于堂棚正中。然后请宾客拜旌,行三拜九叩礼,孝子跪陪于旁。拜毕,孝子行俯匐大礼为宾客送行,谓之酬宾,一般行一拜二叩。而宾客在其二叩时辞谢,不受全礼,以示谦逊。宾客受礼时于左旁揖还。多数宾客约请拜旌时,可不应不酬,或只酬不迎。

题主

就是写神主碑。神主包括套、龛、碑三部分。套也称椟,罩在龛外,前面左右上方各刻一圆圈,左圈刻三(乾)代表男;右圈内刻三三(坤)代表女,称乾坤门。龛以细质木料制作,以能容下神主碑为度。龛内用木条隔成格儿,以亡者合葬人数而定,每格一碑。碑用栗子木制作,取其立子之意。高约七寸,厚不足一寸,分粉面、陷中、底座三部。

粉面与陷中原为一整体,顶端呈半圆,在半圆向下寸许锯斜茬,然后竖着剖开,后扇与顶端相联,称为陷中,厚度约占三分之二。锯下的那扇顶部恰能镶陷中上部的斜槽,称之为粉面。底座高十许,宽二寸,长三寸,上部推成坡状,上凿深约二分恰与粉面、陷中之合的隼,将粉面、陷中插进。题主时,孝子将神主套、碑用木盘托着送到礼宾棚,行一拜四叩迎宾礼,将神主举过头顶,膝行至少三步,知客接过,递在礼宾案上。礼宾将陷中、粉面分开,先题粉面。

此时,孝子退跪于阶下,谓之跪题。粉面正中写“显考府君某公讳某行某之神王”,女性则写“显妣太君讳某氏之神王”,左侧下端落奉祀人的名字。如果长子先去世,其他儿子不能具名,要由承重孙奉祀,而写祖考(妣)。如孝子数人,只具长子名,名后可加等字,但承重孙名后不得加等字。陷中中央一行写死者姓名、年龄、行次等,并冠以时代,如“皇清”、“中华”等,右侧写死者生辰,左侧写死亡时间,左右两行均比中间低二至三字。字数要双不要单,要求同写灵牌一样。至于为什么要写神王,是因为死者为大,一般没有功名的人不敢加上面一点。这“点”一点就贬王为主了,怕死者的鬼魂不饶,所以,只能写成神王。请礼宾先生是要具帖的,帖的称呼同婚帖相仿,惟内容和落款有差。如“孤子(丧父)泣叩或泣血叩”;母丧则写“哀子”,父母俱丧要写“孤哀子”了。如请题主的礼宾,其帖为:

谨占某月某日,洁治豆觞,奉迓文旌

籍重

鸿题

荣光宗佑,曷胜铭感。

右启

大德望某某公某先生大人阁下

孤哀子某某泣血稽颡

豆是古代的高脚盘,觞是酒具,意思是准备好干净的酒菜,专等先生到来。写完后,孝子膝行捧主退归灵次,并一拜四叩酬宾,宾客一般只受半礼。凡请宾仪、点主、执事、僧道等均具帖,帖式与请宾题主之帖大同小异。

吊祭

亦称吊唁,俗称吊孝,是悼念死者的重要形式。荣成平常人家的丧期,从入殓到出殡,在家停棺的时间为三天。在这段时间里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寝苫枕块,日夜守侍灵前,以尽孝道。一天三时,焚香烧纸,酹酒哭祭,即所谓“晨烧鸡鸣纸,晚焚夜辰香”。这三天,也就成为吊祭日,亲朋故旧,亲族邻里,携带香纸前来吊祭。荣成讲究死者为大,平辈吊祭也要磕头,大都一拜一叩,晚辈则一拜三叩。一般的吊祭者只送香纸,至亲或大户人家办丧,吊祭者不仅备香纸,而且要送挽联、挽幛的。挽幛多用黑、白、蓝色布制作,宽等于幅宽,长七至八尺,上贴与底色相反的纸条,上写:

某某翁某老先生大人千古。

帖心可视男女、职业、威望等自由选择。如“望重乡党”、“神归紫府”、“天阁修文”等。

落款写某某敬挽。

吊祭时,死者亲属要一旁陪叩。吊祭完毕,死者亲属趋前屈右膝跪拜亲友,谓之谢孝。至于大户人家无论发纸或吊祭,均由礼宾赞礼。其礼大体为:“孝子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等反复,孝子根据赞礼者的指挥,或跪,或叩,或起。民初以前,起字用兴字代替,说兴就是起立。

合棺

亦称大殓。过去,考虑到病者可能假死复苏,入殓后均不合棺,将棺材天的隼和棺材帮的槽错开;虚掩着,棺材天与帮之间能有二寸的孔隙。第三天,死者复苏无望,即行合棺。合棺前,移开棺盖,先由孝子焚香烧纸、酹酒叩拜之后,死者亲属依辈分、长幼为序,绕棺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如果不是本宗的年长者来瞻仰遗容,即使辈分很低,也要让在最前面,并由孝子搀扶瞻仰遗容,并揖送至门外。然后,将棺盖合隼,并用七根长钉(俗称子孙钉)将盖与帮铆紧。铆时,亲属高叫“某某,躲钉”,再将棺缝铆严,合棺礼毕。

送盘川

丧葬风俗文化礼仪 篇5

丧葬禁忌

韩国的习俗文化

壮族岩葬习俗

丧葬风俗仪式

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返回目录

丧葬文化礼仪

1、送终:依照传统风俗,子女在父母病重期间,应该寸步不离地服侍、守候在他的身边。即使在外地求学、做官或是经商的子女,闻讯应立即赶回家中,陪伴父母度过他的人生的最后时刻--此谓之“送终”。违背这一习俗的人,将会受到社会舆论及亡者旁系亲戚的严厉谴责和怪罪,大概此俗沿袭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缘故吧。

2、招魂:在我国古代,亲人刚死时,守护人要放一点蚕丝或棉花在其鼻孔下“试气”。家人站在屋外的高坡上挥舞着死者的外服或官帽(服)等物,呼唤死者的名字以示“招魂”。招魂之后,再次查验死者鼻孔前的丝棉动静以及心脏脉搏等情况,以最后确认亲人是否真的死了

3、寿衣:在弥留之际,亲人要马上给死者抹澡换衣(称“抹尸”)穿好寿衣戴好寿帽。死者临终之际,有的要对亲人嘱咐、安顿一番,以了却自己未尽的事业或心愿。在当地民俗中,“遗言”贵如黄金,晚辈得到老人的临终吩咐被认为是幸运的。据说有的因此而财运亨通,吉星高照。在确定死者不可复生之后,亡者的亲属围在一起,哭成一片。在《礼记》中有规定:男人只能呜咽而啼,妇女则应边哭边跳。但失去亲人的哭泣是不可能按照冷静而理智的设计方式来进行的。所以,人们听到的往往是从死者身边传出的伴随呼唤死者的嚎啕大哭之声。

4、下榻:按照道教的常规,到了下午三四点时,就要把死者从床上移至堂屋,靠西边的一侧。头朝里,脚朝外,并同时燃放鞭炮,谓之“下榻”。同时还要在神龛上燃香点蜡,以祭祀先祖神灵。另外,在死者的脚边燃香三柱,红蜡一支,谓之“照路”,好让死者有灵魂通向天堂或阴间地府。死者亲属在堂屋内守护着,谓之“尽孝”和“守夜”。街坊邻居、亲朋戚友闻讯赶来吊孝,死者的儿子孙子要出门迎接,行双膝或单膝跪地之叩拜礼。前来的宾朋即刻上前搀扶,口里喊着“节哀”或“高升”之类的安慰话,这一礼节人称为“领孝”。在七仙湖区人民的心目中,死者不管辈份、等级,一句话叫做“亡者为大”。因此,不管年长年幼、辈高辈低者,均可前来吊唁,并享受死者儿子们的跪拜礼。

<<<返回目录

丧葬禁忌

1)、忌双日出殡。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2)、忌正午出殡。在黎族地区有这一禁忌习俗。黎人家中如有人去世,多是上午亡而下午葬,或下午亡次日葬,在家停尸时间甚短,但忌于正午时分出殡。认为违忌时会招致凶灾。

(3)、忌泪洒尸身。流传于部分地区的一种说法,如果家中有人亡故,而为死者穿衣服时应忌悲泣,以免泪洒尸身。认为会有状况发生,惊起亡灵。

(4)、忌棺木从门出。有满族地禁忌习俗之说。认为门是供人出入之所,忌逝者横行,否则以为不吉,因有从窗户出棺的习俗。

(5)、灵前忌有猫出现。死者于出殡前,停尸守灵,忌有猫接近,认为有猫触及,或跳越前后,会如死者会骤然而立一般,有祸害家人之意。

(6)、应忌理发。若家中如有人去世,家属或男子在一个月内不得理发、刮脸。长辈亡故,多是由晚辈进行恪守,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先亲去世,留发以表达哀痛、孝心与思念。还有部分地区认为是理发是在改变自己形貌,使亡灵不能辨认,以避免灾祸。此外还有一说,认为婴儿出生后百日始能理发,否则会有夭折之祸。

(7)、忌日禁欢乐。即亲丧之日,忌举吉事,如饮酒作乐等。自不用说,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古人如此说:《礼记- 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返回目录

韩国的习俗文化

尊重长者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

由于韩国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

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也不准端着碗吃,应把饭碗放在左边,汤碗放在右边,并排摆设。

韩国人生活在有“暖炕”设备的居室,不能穿鞋进屋,因此不穿袜子拜访亲朋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走进家庭客厅或韩式餐厅应脱鞋。

走在大街上吃东西,被认为是粗鲁的。

应邀到家吃饭或赴宴,带点小礼物比较好。

在结婚典礼等喜庆送礼金时,必须放在白色的礼袋里。

由于受汉字文化圈的影响,韩国最不吉利的数字为“4”,因为“4”与“死”字的发音相似。

韩国人不喜欢用红笔写名字。

吸烟禁忌

与年长者或女人同坐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抽烟。

在街上抽烟是不合公众道德的行为。

虽然是室外,在没有烟灰碟的地方应禁烟。

必须遵守地铁、机场及其他公共场合里的禁烟区。

即事不是禁烟区,在人较密集的场所应禁烟。

在办公室里禁烟。

在餐厅里必须确认自己的座位是否是禁烟席。

社交礼仪

在社交礼仪上,韩国一般不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的礼节。握手时讲究使用双手,或是单独使用右手。在晚辈、下属与长辈、上级握手时,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前者须先以右手握手,随手再将自己是左手轻置与后者的右手之上。 在韩国,妇女和小孩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在称呼上多使用敬语和尊称,很少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要是对方在社会上有地位头衔的,韩国人一定会屡用不止。

服饰礼仪

社交场合中,大部分韩国人会讲英语,对讲日语的人没有好感。 在韩国,穿衣上不会过于前卫,是庄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袄,下身穿宽大的长档裤,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袄,下穿齐胸的长裙。

餐饮礼仪

韩国人在一般的情况下喜欢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菜肴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总体来说,韩国人的菜品种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清淡。一般来是说,韩国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妇女则多不饮酒。平日,韩国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韩国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欢喝清汤。韩国人一般不喜欢吃过油、过腻、过甜的东西。不啻鸭子、羊肉和肥猪肉,至于熊掌、虎肉。吃饭时,一般用筷子。为环保,韩国人的会为你提供铁餐具。与长辈吃饭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在韩国人的家里宴请时,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习俗禁忌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

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讲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声谈论。

<<<返回目录

壮族岩葬习俗

岩葬是壮族的一种丧葬方式。

岩葬,就是人死之后,不埋入士,而是敛尸入棺,在悬崖峭壁土凿孔插桩置放棺木;或是在悬崖上凿洞,纳棺其中;或就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岩洞,将棺木抬进去,凌空悬置。

广西西部地区石山耸立,岩洞遍布,所以,当地壮族多选在下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的天然岩洞入葬逝者。岩葬棺木多为圆木,剖开为二,然后挖空而成,也有用六块木板镶成长方体的。壮族岩葬的起止年代大约在东汉时期,直到民国年期还在部分壮族地区流行,大部分的壮族岩葬主要是明、清时期的。

古代壮族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棺木悬于峭壁上的岩洞中呢? 这是由壮族经济生活与宗教信仰所决定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壮族先民多是居住在岩洞里,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人死之后仍与活着的人一样进行生产与生活,同样要衣、食、住、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岩葬就和人类居住的岩洞联系在一起了。

中国的传统礼仪 篇6

中国传统礼仪——折腰礼

折腰是见面时弓身弯腰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晋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告当柬带迎谒,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晋书·陶潜传》) 后演变为屈身事人称折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诗《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歧路灯》第二回写谭孝移从祖籍丹徒修谱回来,街坊邻舍、亲朋好友纷纷来送盒酒为之接风洗尘,谭孝移看到娄绍、孔述经等五位挚友送来拜盒,便立即分付小厮到街上望着,另行接待。说:“五位爷到时,不必走前门,即邀到后书房内。可以从东坍同过来,我在后门等候。”不多一时,果见五位客从胡同过来, “谭孝移躬身前迎,五位逊让进门。到轩上,宾主叙礼坐下,献茶毕,孝移躬身致谢道:‘诸长兄空来一望,已足铭感,何必赐贶!”

《万花楼》第二十八回“报恩寺得遇高僧”,写狄青到了报恩寺内厢,“就有一位老和尚下阶相迎”,“狄青见他前来迎接,想他定是有德行高僧,不敢怠慢,先打了一躬。那和尚只两手略略一拱”。“狄青一想,本官深深打躬,这和尚只拱手而答,必然是个大来头的和尚了。”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棒打洪教头”,写林冲待人以礼。柴进正陪林冲吃酒,教师洪教头来到,“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宫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诺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第四十六回写杜兴到祝家庄送信,被祝氏三兄弟斥骂一顿,杜兴忍耐着,又“躬身禀道”:“东人有书拜上。”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篇7

201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 当前,我国学生和家长营养素养低,学校食育投入缺位,营养信息混乱,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与营养相关的疾病日趋蔓延,严重危害着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同时,食物浪费严重、饮食礼仪逐渐消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越来越多、传统“食”文化面临危机,学生食育问题紧迫。食育,是一种以健康饮食为核心内容的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身心进化的基础教育,中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饮食之礼,始于筵宴,正有“礼以筵为尊”之说。礼的文化内涵及外延极为丰厚,食礼产生之初,实为约束各等级交往的制度规范,但其中之精华,逐渐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饮食礼仪当为食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民间习俗和社交礼仪需要而举行的宴饮聚会活动我们称之为宴会,宴会饮食礼仪主要指的是筵宴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中国传统宴会饮食礼仪中的很多内容对我们今天的食育仍有很多借鉴之处。

一、宴会礼仪

1.宴会筹备之礼。

(1)宴会准备。中国历代,宴会名目繁多,从先秦时期的“燕礼、飨礼、食礼”,到唐宋时期的“谢恩宴、宋徽宗茶宴”,再到明清时期的“千叟宴、民间礼席”宴会的主办者均会倾尽全力,认真准备。

宴饮活动的准备主要涉及:时间、地点、受邀人、邀请、筵席菜单、宴饮环境布置、宴饮礼仪、宴饮表演及其他事项。主人将根据本次宴饮活动的主题做充分的准备。

(2)宴会邀请。确定了宴饮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后,邀请就成为宴饮活动的重要工作。传统正式宴饮,必须要有正式的请柬。请柬原称“请简”,古时纪事以简,最初以竹为简,后逐渐变化为绢和纸质的短小信札。请柬在古代是一个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工具,表现个人的文雅礼节。

无论客人距离远近,准备好合适的请柬后,邀请人都要登门拜访并呈交请柬。受邀人一般应在收到请柬后,用回帖表达是否赴宴,以便于主人做准备。转送请柬是极不礼貌的一种方式,不能委托他人代送请柬。一些非常正式的宴饮活动在活动前一日还会派送一贴附上定制的菜单,以便告知客人主人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客人也可以对部分有禁忌的菜品提出意见。

2.宴会过程之礼。

(1)迎客。无论是在酒楼还是在家,迎客时主人必须肃客于门,主客互以长揖之礼,这一点《清稗类钞》中有详细的介绍。古时宴会举行时主人应在设宴场所的门外迎接客人,然后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奉精致茶点,等待其余客人到齐之后再引客入席1。

(2)座次。中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中,筵席上的座次的安排是饮食礼仪最重要的部分。座次的排法随着就餐桌椅形式的演化有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2。在一般的筵席中,家宴一般请辈分最尊的长者居首席,然后依据辈分高低按约定俗成的一套座次顺序进行安排,辈分最低者居于末席。在家庭宴请中,以受邀者中最尊贵的客人居首席,而主人一般居末席。(3)上菜。古代宴会中对菜品的数量及菜品的档次有严格的要求,如汉魏时期,乡饮酒礼中饮食的数量要根据年龄来决定, 充分显示了我国食礼中的尊老和敬老,在《札记·礼器》记载:“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

上菜方式在宴会也有严格的要求,在《礼记·曲礼》记载:“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滦处末,酒浆处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对各种菜肴的摆放位置作了明确的描述,这样的位置安排主要是为了便于客人取用食物。

在传统的筵席中除了对摆放位置有相应的要求,对上菜顺序也有相应的规范。较为正式的筵席上将严格按照精心设计的菜单规定顺序上菜。突出主菜,讲究荤素搭配,注重就餐者的用餐体验。

(4)用餐。用餐过程是整个宴饮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饮食礼仪的核心内容。儒家孔圣人说过“食不语”,“肉虽多, 不使胜食气”,告诉人们吃饭时要不言语、不贪食。《礼记·曲礼》也讲了饮食礼仪:“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呸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歇醢。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大致的意思是:“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一定要洗手,不要用手抟饭团太大,不能把取出的饭再次放回去。吃饭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吃过的鱼肉又放回去,不要丢骨头给狗, 不要独占某种喜爱的食物。不可以扬饭散热,吃黍蒸的饭不用筷子,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能大声地过快喝汤,不能调和菜汤,不能当众剔牙,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软糯的肉直接用牙齿咬断,干肉不能直接用牙齿咬断,不能一次性地在口里塞满烤肉和肉串等。”规范性地提出了一套在席桌上进食的要求,是在重要宴饮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5)饮酒。酒历来就是宴饮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俗语称“无酒不成席”。酒最初是为祭祀而出现,有着拜、祭、啐、卒爵之序,同时有着酬酢之礼,更有旅酬、行酒、避席之讲究。孔子曾经说过“惟酒无量,不及乱”,这成为了后世尊崇的礼仪准则,只是多数饮酒者很难把握度,留下诸多遗憾。

3.宴会结束之礼。宴饮结束后,主人要根据客人的情况作安排,有礼节地送客离席亦或是饭后茶点小坐。对醉酒客人要妥善安置;对重要客人要以礼相待,在门口相送,赠送回礼,同时保证客人安全到达居住地。客人要向主人长揖以致谢。

二、传统宴饮礼仪中的食育思想

1.注重礼节。在宴饮活动中有着众多的传统礼仪,这是人生礼仪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食礼即是餐桌上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品格和修养的重要体现。餐桌上的礼仪由于有了宴饮的形式和食物的存在更能在个人的头脑里形成深刻的印象。用餐礼仪对个人尤其是小朋友的礼仪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

接到宴会邀请时,要及时回复,并应注意自己的着装要符合礼仪的要求;入座时应按照主人的吩咐坐自己该坐的位置,并注意自己的言行;进餐时,应等主人示意宴席开始时才能用餐,夹菜时要等到菜转到自己面前时才能夹菜,并且不能一次夹得过多,不能挑食,要细嚼慢咽,不要将食物残渣倒在餐桌;进餐时, 不要玩弄碗筷,不要用筷子指向他人,不要让餐具发出任何声响,不要用手抠嘴;用餐结束后,可用餐巾、餐巾纸或小毛巾擦嘴,当主人示意宴会结束时,方可离席。

2.注重卫生。在中国古代,如商周时期,因其进餐用手抓食, 所以特别讲究手的清洁,祭祀与宴飨皆行“沃盥之礼”,在《仪礼·特牲馈食礼》中有相关的记载。在用餐前需认真清洗手,侍者用匜浇水为客人洗手,以盘承水,清洗之后用巾擦干。在现代我们通俗的卫生教育口诀“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也是对用餐卫生的传承和体现。

在古时吃饭时,还要进行“执觯进漱”之礼,即吃饭时,“每三饭,由宰夫执觯,进奉浆饮”。“三饭”,即用手捏饭成团,每捏一团,谓之一饭,“三饭”,即捏三个饭团。食时,一饭三咽.每三饭, 浆饮漱口一次。三饭之后浆饮漱口具有重要的卫生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进食和消化吸收。

在古时用餐,由于宴饮活动的用具的限制,在唐代以前宴饮活动中大多实行的分食制,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分餐制。随着家具尤其是桌椅的演变以及礼教等级观念的改变,在唐中后期开始逐渐的转变为合餐制3。目前为了保障个人饮食卫生,在较为正式的宴饮活动中也都实行分餐制或者公筷和公勺。

3.注重营养。在传统的宴饮活动中,确定了宴请对象后,主人会为筵席做充分准备。主人会对整个宴饮活动的流程,尤其是菜品做充分的准备和安排。菜品会遵照着传统的饮食搭配,制定严格的菜单,遵照菜单制作和上菜。在中国传统的菜单中包含着传统朴素的营养观在其中,如荤素的搭配、烹饪方法的组合、上菜顺序的设定等。

4. 注重健康。在传统的宴饮活动中的礼节体现出传统的饮食养生观。《论语·乡党》记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好吃的东西虽多,但不要贪食;酒虽好且无明确的限量标准,但是要以不乱为度,这是对宴饮活动中个人健康最大的忠告。在现在的饮食习惯中,少有人能把握这个重要的准则,经常无节制地饮食造成现在“三高”人群数量猛增,代谢性疾病高发。在宴饮中的饮酒无度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同时还带来众多的社会问题。

5. 注重生态。我国传统饮食理念中蕴涵的生态观一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如强调饮食品种来源的自然性、饮食内容须随时节变化而调整、饮食安排应与人体需要相平衡等等4。讲究天人合一,选择食用自然之物,少用人为加工之物;选择食用当季之物,少用不符时令之物;选择食用适体之物,少用有损体质之物。

三、推行现代食育的途径与方法

1.政府引领,民间主导,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食育体系。食育教育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工作。政府应在政策层面大力推进和倡导,借鉴我们邻国日本的经验“从立法入手,建立了由政府引导、全体国民参与推动食欲发展的完整体系。5”建立有利于食育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证食育教育的推进。把食育教育放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与其他学科知识并存,从根本上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大力鼓励民间食育教育机构开展各种活动,并提供相应的经费,全民参与让大家在活动中领会食育教育的精髓。通过完善食育教育体系的建立,促进我国的食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2.以日常餐桌为中心,以宴会礼仪为重点,推行饮食礼仪教育。餐桌是我们日常饮食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实施食育最重要的教育阵地。餐桌的食育教育以饮食礼仪教育为主,尤其是我国传统的宴会礼仪。餐桌礼仪是一个人礼仪教育的开始,餐桌礼仪中包含很多的卫生、营养、健康等思想,是养成个人良好饮食习惯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餐桌上的食育教育更生动和有效,更能深入个人的记忆,有助于树立健康饮食观。

3.以传统饮食文化为基础,以家庭食谱为依托,建立科学健康饮食行为。无论古今,各国家、各民族为维护本国利益,或本民族的凝聚力,都十分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尤其是食文化6。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包含着诸多的优秀思想,诸如国人坚持着较为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饮食结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坚持从本地的食材中寻找适合个人体质的食材组合。我们应深入挖掘祖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充分应用,促进我国的食育教育发展。

我国的日常饮食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家庭食谱就成为建立健康饮食行为的有效手段。家庭食谱是家庭饮食的指南和安排, 也是大众自我食育的一个重要体现7。家长尤其是家庭主妇在整个饮食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她们决定着家庭饮食的方向。各级的食育机构可以通过培训、社区活动及其他方式,培养家庭主妇的健康饮食意识,合理制定家庭食谱和安排膳食,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小结

传统的饮食礼仪众多,尤其是宴会礼仪,其中不仅仅是礼仪的规范,同时还包含着许多我们可借鉴的食育思想。传统食礼是食育教育的开端和载体,做好传统食礼的传承和发展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食育教育。

摘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流程,而饮食礼仪在众多礼仪中尤为重要。传统的饮食礼仪不仅是为了饮食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还是等级、亲疏、仪式等多重体现。饮食礼仪是中国食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传统宴会饮食礼俗的分析,找出其中与食育的相关点,为现代食育提供参考。

拉祜族传统丧葬习俗中的生态利用 篇8

【关 键 词】拉祜族 丧葬习俗 生态利用

丧葬是人生最后的礼仪,是生者对死者举行的人生祭礼。清代康熙年间居住在楚雄一带的拉祜族还有“不殓不葬”的情形,《楚雄府志》卷一载:“倮黑,居深箐,择丛篁蔽日处结茅而居,遇有死者,不殓不葬,停尸而去,另择居焉。”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拉祜族从游猎向农耕生产转变和宗教观念不断增强,拉祜族人越来越重视丧葬礼仪,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丧葬习俗。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笔者多次到田野点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曼迈村以及与曼迈相邻的曼弄老寨、邦盆老寨等等进行调查,在勐海县拉祜族的社会调查中,了解到他们的自然生态观念在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反映,其中传统的丧葬习俗中就有着丰富的生态观念和生态利用的知识。

拉祜族历史上有土葬和火葬两种形式的葬礼,在漫长的迁徙中,拉祜族曾长期保持游牧经济时期的丧葬习俗,盛行火葬。西双版纳一带的拉祜族现在一般盛行土葬,只有死不好的情况或者是下葬的日子与死者相冲,才会偶尔实施火葬,怀孕的女人死亡就必须是火葬。在拉祜族生活的村寨旁边一般都会划出一片林地作为村民们的墓地,正常死亡包括病死的人都可以进入这片墓地安葬,墓地被看做是神林一样神秘,也叫“竜林”,人们不能随便进入,更不能乱碰里面的林木。丧葬祭奠仪式一般是针对中年或是老年人正常死亡而举行的,特别是高寿的老人,葬礼非常隆重,全村寨都禁止生产劳动、忌讳杀生、喧哗,凡愿意参加葬礼的都可以参加。

当村子里有人亡故,过去一般是鸣枪通知全村的人,现在是通过广播通知,村民知道消息以后都会纷纷向死者家赶来帮忙和慰问家属。曼迈的拉祜族老人去世,一般由其子女来帮洗澡穿寿衣,将死者摆在他平时睡的地方,其头顶处要点上蜡条,一直到抬出去都要让蜡条亮着不能熄灭,外人来到后,会用手沾水在死者手上摸一下,表示帮死者洗浴表达对死者的不舍之情,并向死者讨一点福气。老人最得力的儿子或孙子要在老人一落气时用竹子砍一个弩弓,有枪的要备好,等出丧时走在前面射箭或放枪,为死者开路。每家来的时候都要用芭蕉叶包一点大米和一对蜡条交给死者家属,表示对他们的慰问和办丧事的经济支持。

这里的拉祜族无论老少死后都不久留,第二天必须抬到山上埋掉,如果是年轻人早上死的,下午5点左右就抬出去埋了。出丧之前用白布将死者尸体包裹起来,用藤蔑将尸体牢牢拴在两根竹杠上,便于抬走防止在发丧的路上尸体掉落,出门的时候脚先出头朝后,这样魂就不会被留在家中。发丧的队伍有一个带路人,叫“桩西巴”,一般由中年强壮的男子担任,他走在队伍最前面,要提着装水的竹筒、米饭一小罐、火把一支还有一根桩(带叶的竹杠,象征家神的引领),射箭的人走在旁边,一路开道,后面跟着死者,之后是帮助挖坟的人,女人只能送到家门口,不能送到山上。

曼迈寨的坟地在东寨门出去向西走300米左右的大路边上,这里树林长势很茂密,埋在这里的人一般是认为死得好(正常死亡)的人,病死也算正常死亡。这里的拉祜族其坟地不像其他地方有隆起的土堆,不注意的话根本不知道这里是他们的公共坟地,必须仔细辨认,挖过坑埋过人的地方,会有点微微下陷看得出一个四方的坑形,所以不能随便跨进去,不然踩在人的坟头上也不知道。村民们对此地都心有余惧,觉得是鬼魂出没的地方,他们小心翼翼,远远地指给笔者看,嘴里还小声叨念着让死去的魂灵原谅自己来打扰的祷词,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我也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来到坟地要用生鸡蛋选墓地,只要是死者愿意埋的地方鸡蛋就会破碎,在鸡蛋破碎的地方,先由“桩西巴”用竹筒滴水划出挖墓坑的范围,相当于是一个界线,人们就顺着这个界线挖墓坑,这个墓坑的大小其讲究是在深度,子孙多又孝顺的会把墓坑挖深一些,他们会请求帮忙的人再帮挖深一些,好让自己的亲人能入土为安,如果子孙孝心不够墓坑挖不深,随便挖一点,日后很可能会被野兽或者是猪、牛来把尸体刨出来,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因此他们的墓坑常常会有3米或者更深。墓坑挖好后,在墓底先墊一块桂花树板,抬尸体的人将尸体头朝东脚朝西的方向下葬,下葬时死者的脸是对着坑底的,由几个青壮年用砍刀噼噼啪啪迅速将捆绑尸体的藤条砍断,任尸体自由落入坑中,由于慌乱往往会砍坏尸体。尸体入坑以后如果脸部朝下面对大地,说明死者没有什么遗憾和记挂的东西,以后也不会给自己的后人带来麻烦,好好走了;如果尸体在落下时发生翻转,面部朝上,说明他有不放心的事情,那么死者老朋友或者是他的儿子会赶紧叨念让他放心的走,不要记挂活着的人等等,然后由死者的亲人下去坑中将他的身体翻转过去。在尸体的头脚、两边及上面都要放入桂花树板,就形成了棺材。将土填好后,每个人都要在周围扯一些树叶为死者扫墓,亲人走在前扫,后面是来送葬的村民,扫完后将树枝丢向西边的树丛中,并打烂祭献的饭碗,吐唾沫说:“你在你的,我在我的,你是你,我是我,不要来打搅我们啦……”说完不要回头的走回寨子,路上每个人还要摘一点树叶不断拍打自己的身体,防止鬼魂跟着回来,到家后将树叶插在“粱”[①上,鬼就不敢进房了。可是据村民们传说“粱”在晚上12点以后就会失去作用,这个时候死者的魂就会回来拿他喜欢的东西,有时他喜欢的人的魂也会被他带走,为了防止鬼魂出现,全村每家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死者家守夜,这样人的气息很重,鬼魂不敢近身。

在出丧的时候,家里的人已经把待客和祭献的猪杀好了,在猪肉上必须要用“粱”盖好,以防不好的鬼魂附在肉上伤害到人,人们在一起吃饭一起守夜,每天要给“页尼”②和死者献饭、滴水,一直要守丧三天,这三天要让死者家灯火不灭,人声鼎沸,一方面防止不利的鬼魂来侵害死者家属,另一方面是安慰死者家属,让他们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受原始宗教灵魂观念的影响,拉祜族认为人死以后还有灵魂存在,对亡者灵魂的牵引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要让灵魂回到拉祜族的祖地与祖先们在一起,如果没有很好的将亡灵引回祖地,它是会危害村寨和村民的,因此拉祜族的老人在送葬中会吟唱古歌引导灵魂回到故地,这样的古歌一般不能随便吟唱,不会唱的人也不能乱唱,不然自己的灵魂会回不来。古歌引着死者的灵魂去到祖地,并将他的生活做了安排之后,领唱的老人还要将送魂的活人魂又领回来,分出死人和活人的界线。如果送魂歌和招魂歌唱不完整,要么死者的灵魂不安常常要来侵扰活人生活,给活人带来烦恼甚至灾祸;要么活人魂回不来会发疯病,不能健康生活。

等到第十三天的时候,还有一次隆重的祭奠活动,这一天要将死者生前自己养得最好的牛或者猪杀了祭给他,最后举行一次祭奠死者的活动,至此丧礼才告结束。之后每年农历2、3月间,拉祜族各家会到坟上去做一些祭奠活动,相当于我们过清明节一样,有的家庭做的仪式很隆重,家族中的人都要聚集在一起,祭奠亲人祈祷先人保佑家族兴旺,热闹非凡。

至于凶死如雷击死、车撞死、摔死以及自杀而死等等都属于死不好,凶死的人以年轻人居多,这些人是不能进入“竜林”中安葬的。如果是死在寨子外面,那么其尸体不能再进寨子,必须就地掩埋,一般是亲人、朋友去帮助死者更换衣服,并包裹白布,只是白布的长度没有给老人包得那么多,让死者能够干干净净的离开,就地抛鸡蛋选择死者同意下葬的地方挖坑掩埋,埋的时候死者的脸部也要朝地下,让他不要牵挂活人的世界。如果是在寨子里凶死的就要看情况而定,只要是吃药毒死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时间必须马上送出寨子,一刻也不能留,亲人们也会为他梳洗更衣裹布,然后和来帮忙的村民将其抬出寨子,送到“不好的地方”去埋葬,所谓“不好的地方”是在寨子西门以西离寨子较远、专门埋凶死的人的山林,这里由于人迹罕至、树林茂密、潮湿,给人感觉阴气逼人,人们认为这里的鬼魂大都经常会害人、使人生病。寨子里其他非正常死亡的情况,如果是白天在天黑前必须送出寨子,如果是晚上就等第二天早上4、5点钟时送出寨子,总之都不能久留。对于这些凶死的人,送出去埋葬以前,亲人还是会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帮助念诵一些送魂的祷词,意思就是要死者安心的走,去寻找祖地,不要牵挂活着的人,死者送走埋葬以后,家中的老人要在家里杀鸡叫魂,叫活着的人不要跟着死人去,所有的人出去哪里的赶紧回来等等。

除此而外还有对婴儿的夭亡的处理。贺开拉祜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医疗条件不好,婴儿出生以后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婴儿死后由母亲为其穿上新衣服,放入编得稀的竹背篓“拉兹”中,由家里的长辈为其念诵送丧祷词后由男人背出去,送到寨子西寨门外百米左右的山上,用抛鸡蛋的方式选择地方,将背篓挂在最近的那棵树杈上,任其融入自然。村民对这里有很重的惧怕心理,他们听说来附近采茶的人常常会听得见小孩凄惨的哭声,让人更觉心惊肉跳。

对于凶死的人不再每天献饭和滴水,等到第三天早上由家人杀鸡、煮鸡蛋去山上祭奠一次,之后第十三天时隆重的再祭一次,杀鸡献饭,将祭品在坟前吃完不能带回家中,丧礼结束一般不会再去祭奠。当然记挂孩子的父母有的偶尔会偷偷去山上看一看,送去一对蜡条寄托自己的哀思。如果家中遇到不顺的事情,有灾有难的时候,家里的男人也会带一点祭品和一个小型的“粱”来山上祭奠给凶死的人,他们将“粱”挂在树枝上,希望他们不要去干扰活人的生活。

拉祜族的丧葬习俗中包含了原始崇拜的内容,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崇拜自然、崇拜山林、树木和水源等等,甚至崇拜逝去的长者,这些崇拜是他们对周围环境和自身认识不清的表现,但客观上让他们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生态、保护其生存环境。他们的生态保护和利用的传统,融汇在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包括他们丧葬仪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敬畏的情绪,在现代社会人们看似愚蠢、无知的行为,在传统的拉祜族生活中则表现出巨大的力量,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敬畏周围一切生灵,利用生态的同时更会保护和关爱生养自己的生态环境,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注释:

①“粱”用竹篾编制成多边形盘状物体,人们认为它的眼睛多,能看见四面八方、上下左右不好的东西,具有避邪的作用,尤其它的形状像太阳光一样会刺到邪恶的魔怪。

②“页尼”是拉祜语称呼家神,即祭祀自家去世的亲人,他们有护佑家人的作用。

上一篇:火车站安检整改报告怎么写下一篇:Keputo工作汇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