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农业民俗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农业民俗(精选8篇)

中国传统农业民俗 篇1

尚红,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说:“周人尚赤”。这种“尚赤”的风土人情在汉族古代有许多表现:中国古称“九州”,又别称“赤县神州”;“赤鸟”被视为瑞鸟,又被作为太阳的别称;纯洁善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为“赤心”;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颜色为“赤”,遂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由于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所以常把妇女的盛装称之为“红妆”,并以“红妆”代指美女;或把妇女美丽的容貌称之“红颜”,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妇的住房称为“红闺”;甚至盛装出游的男女也被称作“红男绿女”。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巾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直至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也曾称为“红军”。

在汉族民间习俗的贺庆寿礼、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要穿红衣,逢年过节送礼也要贴红纸,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纸包装,俗称“红纸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

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色为五色中最高贵,代表中央。因此,汉族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皇帝穿的龙袍又称“黄袍”;祭祀时也要穿黄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严。

在宗教方面,不仅道教敬黄色,服黄色,而且佛教也认为黄色素雅、绝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装、建筑及其他装饰多用黄色,器皿多“鎏金”(即“涂金”)。

汉族民间贵黄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甚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

中国传统农业民俗 篇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俗学认为,经济关系是民俗产生、发展的最后根源。中国的舞龙舞狮运动,在“中庸之道”的文化背景下,经过历代人民的不断实践和革新,逐渐发展成为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这样一种形式优美、内容多样、技艺精湛并具有凝聚华夏民族精神象征的体育运动项目。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龙和狮作为图腾而崇拜,人们通过舞动龙狮的形式来表达对这些神灵的敬畏和信仰,这种信仰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继续发展、完善、繁盛。

2 舞龙舞狮运动的起源、现状及内涵

2.1 舞龙舞狮运动的起源

关于舞龙的记载,在我国是史不绝书。舞龙祈雨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到汉代已具相当规模,形式也很讲究。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舞龙前要举行祭祀,不同日子,用不同的人,舞不同颜色的龙。汉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龙,炎夏求雨舞赤龙或黄龙,秋季求雨舞白龙,冬天求雨舞黑龙。舞龙运动实际是由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演变而来,相传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8年已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在中华民族友好交往的文娱生活中广泛出现。据《汉书·西域传赞》:“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饧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其中漫衍鱼龙便是舞龙运动的前身。“鱼龙蔓延”作为大型歌舞从汉到唐,延续了七八百年时间,在后来的延续过程中逐渐失传,留下来的只是其中的部分节目。现在民间盛行的舞龙、舞狮便可视为“鱼龙蔓延”的传承和演变。

舞狮在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唐高祖登基后,是为接待宾客而设计的活动,其中表演的五方狮舞被认为是今日舞狮的雏形。另一种说法是舞狮由中东传进,又名金毛吼,在一千九百多年前,伊朗与我国在经济来往的过程中,伊朗大使把狮子等动物经过丝绸之路而进贡到中国,后来人们对狮子的形象进行加工使之艺术化,而起先舞狮只是皇宫内院的特权,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

2.2 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

十几年来龙狮运动在国内外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龙狮运动在全国30多个省、市相继开展起来,到目前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个组织加入国际龙狮总会,龙狮运动也由一般性娱乐活动发展成为一项多功能的体育运动。然而目前国内对龙狮运动项目不够重视、教练员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竞赛项目管理以及竞赛规则比较模糊并且国际化水平低。因此现阶段龙狮运动的教学、训练及竞赛等水平都有待提高。

2.3 舞龙舞狮运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正如马克思在揭示民族理论时所指:“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它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民族文化特点方面的精神面貌不同。”

龙,尊为四灵之首,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能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司雨神,它不仅象征幸福、吉祥,更象征着权威。在中国文化中龙并不单单是一种自然属性的动物,而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长的先民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产物,它是华夏子子孙孙独创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人文象征。在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的艺术作品中已经有龙出现,它体现着当时中国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宗教崇拜。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政治、宗教、价值观念的变化发展,龙的艺术形象和精神内涵也在逐渐发展变化。2000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其琛副总理撰写的《深刻开掘和研究龙文化的精神内涵》,文中指出龙的形象最初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象征及龙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真理。

狮,威严、勇猛的“百兽之王”,据说在古代的风俗中狮子能驱邪避鬼,因而被祀为神兽以克恶魔,因此宫庙、栏杆、桥头等地方都安置有各式各样的石狮,作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在佛教典籍中,人们赋予狮子以动物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3 舞龙舞狮运动与民俗文化

3.1 舞龙舞狮运动与古代农业

在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人们靠天吃饭,在播种和农作物成长之际,充足的雨水被看作是生命之源。在古代人们认为龙是世间的司雨神,所以就出现了两种舞龙祈雨现象:其一,每逢大旱之时,老百姓们便会齐聚龙王庙进行祈祷,祈求龙王爷普降甘霖,以缓解旱情。汉刘安的《推南子·坠形训》记载:“土龙致雨,燕雁化飞。”其二,由于不懂气象知识,老百姓只能创造一个神祈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龙就被作为这样的一个保护神,到了年夕人们就以舞龙的形式来表达对这位悉心请来的保护神的敬畏之情。舞龙的这种祈雨功能,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传说故事,并且构成了某些地区舞龙兴起和发展的源头。在古代贞观、开元年间农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这就为民间舞龙求雨的习俗获得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

舞狮与古代农业的关系则另有说法,传说广东佛山一带,每逢年夕必定会有一怪兽出没于乡间田地,但此怪兽无害于人畜,只糟塌田间作物,随后悄然离去,年年如此。于是当地老百姓们就想出办法用竹竿、纸张和布条依其形貌仿做其身,伏于田间,待怪兽出现时,人们一齐敲锣打鼓,声音如雷贯耳,怪兽果真被吓跑了,从此之后再没出现过。人们为了纪念纸扎头兽能驱除怪兽,每到除夕便随鼓舞之,而后人们认为狮子为百兽之王并且威武又吉祥,便将此习俗延续至今。

3.2 舞龙舞狮运动与宗教色彩

辟邪是为了消灾,包括一切可能受到的自然灾害,而民间则相信舞龙就能辟邪消灾。农历五、六月天气炎热,田间害虫多发,危及农作物,老百姓们便以舞草龙来驱逐稻瘟病,在所有田间舞完后,便将草龙抬到河边烧掉,所谓送龙归海,如此久之成习。民间相信通过舞龙能带来幸福,并将龙作为一种神来祭祀,祈神庇佑、赐福、保平安。舞龙时,各家各户都要摆坛设位,点香烛供水果,然后迎接龙,来驱除各种疾病和灾难。陕北民间有“钻龙灯”的习俗,舞龙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争着在龙身下钻来钻去,与龙灯一起腾跃滚翻。当地老百姓认为,钻了龙灯,就可以借龙灯的保佑纳福消灾,吉祥如意。

关于舞狮则另有记载:清代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时,梦见一头毛色五彩斑斓的瑞兽来朝拜,回京后,乾隆皇帝命人照他梦中所见的瑞兽来扎制一只,每在节日庆典时命人舞动,喻为国泰民安,太平吉祥。

3.3 舞龙舞狮运动与民间娱乐

元宵节舞龙大约起始于宋时。在宋代文献记载中,记述元宵节时说:“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汉时舞龙表演就有激水、漱水、翻飞腾跃等变化多端的动作特点。把龙的上天入地的神力表现得活灵活现,娱神性很强。而现代的舞龙则主要以逗乐、娱人为目的,龙珠引着龙头,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来回逗乐。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尤其舞狮表演向来是中国人在大小节庆典礼中最喜欢的表演项目之一。

3.4 舞龙舞狮运动与民间艺术

舞龙舞狮运动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与古代许多民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4.1 舞龙舞狮运动与舞蹈

在汉代龙舞广泛存于盛行的“百戏”中,作为百戏中的“鱼龙曼延”备受重视。汉代文献中有记载:“正月旦,天于幸召阳殿,临轩。作九宾彻乐,吉利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獭水,作雾障目。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民间的龙舞、狮子舞、麒麟舞等,可视作对“鱼龙曼延”的传承和演变。

有关狮的舞蹈则是古代人们在长期劳作过程中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在后来的发展中,狮子舞又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现在,祖国各地有不同形式的狮子舞,如广东的“醒狮”,北京的“单狮”,保定的“双狮”,四川的“高台狮”,湖南的“武打狮”等等。

3.4.2 舞龙舞狮运动与绘画

至于美术作品中关于狮子的形象,那更是举不胜举。甘肃榆林窟第25窟壁画中,绘文殊以威武雄壮的青狮为坐骑,旁有昆仑奴御卫。在民间则有很多和狮有关的吉利画,如太狮少狮、二狮滚绣球、官登太师、事事平安等等。

3.4.3 舞龙舞狮运动与服饰

作为外来物种的狮子,也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古代的官服体制中,狮的位置在不断上升。宋神宗元丰年间,朝服中的六等佩黄狮子锦缎;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其武官中的一品、二品皆绣狮子;清代则规定:武一品绣麒麟,武二品则绣狮。

3.4.4 舞龙舞狮运动与建筑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人们常在大门前设置石狮镇宅,以示威严,并象征财富和权利。宫殿衙署门外两旁大多蹲有石狮,髭发巨眼,张吻施爪,俗称“石狮子”。皇家宫殿前亦蹲有铜狮,多为一对,左边为雌,脚下踏小狮;右边为雄,右脚踩一绣球。有一首河北民谣说: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有个大菩萨。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的卢沟桥护栏上共有485个卧伏石狮。

除上述所列之外,北宋已有菜肴“狮子糖”,当今社会还有佳肴“红烧狮子头”等。

4 舞龙舞狮运动民俗研究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已被淡化甚至遗忘,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文化,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并加以传承。

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具有浓郁的风俗风情色彩。在极力发展地方旅游业的今天,舞龙舞狮运动必将地方旅游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各地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作为体育项目,舞龙舞狮运动如今在各大高校作为一门专业课来开设,这对舞龙舞狮运动在当今社会的弘扬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社会,一切古典的东西都面临现代文化的挑战,有千年历史的龙狮文化也不例外。提倡传承文化不等于照搬,要使传统文化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我们要以民俗新理论和现代科学为指导,将民族体育文化引向现代社会主义的新轨道。这样,民族体育才具有更强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融入全民健身和与体育文化全球化接轨,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舞龙舞狮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具魅力的部分,其历史悠久、韵味十足并且意义深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龙狮运动的文化特征入手,对中国传统舞龙舞狮运动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舞龙舞狮运动有着深刻的发展源由,它与古时人们祭祀求雨、节日灯俗及民间祈福辟邪等风俗都有着紧密关联,它集多项功能于一体,既可强身健体,供人观赏娱乐,更能展现中国古文化之魅力。

中国朝鲜族传统民俗家具特征初探 篇3

一、朝鲜族传统民俗家具的种类

朝鲜族民居室内一直沿用地炕取暖,室内活动基本在地炕上进行,因此所有家具都被放在炕上。这使得朝鲜族家具样式一直保持着低矮样式,而没有像中国传统家具由低矮向垂足方向发展。朝鲜族家具造型内敛,没有过分装饰,讲究实用性,家具与室内环境相统一。朝鲜族家具主要以容纳和收藏类为主,可分为桌案类家具、柜类家具等。

1、桌案类家具

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使朝鲜族习惯性的把常用物品放在随手可得、不必起身的地方。例如位于高处的衣品、被品一般都是不经常使用的,而矮处的则经常使用。低矮型的桌案类家具正好符合朝鲜族的起居活动,所以在朝鲜族家居中桌案类家具是很常见的。

朝鲜族桌案类家具主要以饭桌和书桌为主。饭桌在古代朝鲜时名为“小盘”,拥有托盘和底座两部分,是朝鲜族生活当中常用的家具。[1]从造型上可分为圆形桌,方形桌,多边形桌等,其中以圆形桌最为常见。饭桌腿足形式比较丰富,有一些沟槽图案,饭桌台面平整,周边凸起。平日里,朝鲜族会围坐在饭桌周围进行家庭活动,如就餐,玩牌,下棋甚至学习等。此外,朝鲜族一直崇尚文人雅士的作风,书桌必不可少。一般来讲,书桌主要放在男主人房,并摆放在房间内的主要位置。

2、柜类家具

朝鲜族家具中种类较多的是柜类家具,其用途符合柜类家具的定义“或以陈设器物为主,或以储藏物品为主,或一器而兼二用。”[3]朝鲜族柜类家具可分为箱卧柜、米柜、储物柜等多种。

长方形的炕柜被朝鲜族普遍使用,炕柜颜色多为浅棕或深褐色,表面刷漆,并雕刻着山水,仙鹤等吉祥图案,用金属配件装饰。构造上有抽屉和柜门,遵循着上下或左右对称的形式,柜体下方通常有底座。

被柜在朝鲜族生活中十分重要,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甚至多个被柜。用途上可以放置被褥、衣物及杂物等。因为朝鲜族不分起居室和卧室,为了使室内显得整洁,朝鲜族会在白天时把衣服、被褥叠放在柜里。晚上就寝时再把被褥拿出来。被柜颜色褐色最多,还有浅黄色等。柜表面也有仙鹤、柳树等吉祥图案,也带有遵循左右对称的抽屉和柜门。

朝鲜族灶台与地炕表面持平,有主要用于装餐具以及器物的橱柜,同时,灶台上有专门用来放碗和罐器的架子,通常为两层或三层搁板,称为撰卓。斗厨是用来储量粮食的柜子,材料多为榉木或松木制成。[4]朝鲜族储藏家具中还有一类特殊但很常用的家具就是缸,常用于盛装水或者腌制泡菜等。

二、朝鲜族传统民俗家具的装饰特征

朝鲜族家具的装饰方法主要有雕刻装饰、图案装饰、金属装饰和色彩装饰等。[5]几种装饰相结合使得家具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

朝鲜族家具的造型简单大方,追求稳重,雕刻装饰主要在炕桌腿和柜体表面能体现出来。如桌腿上简单沟槽,炕柜表面雕刻图案。朝鲜族传统图案内涵丰富,是朝鲜族长期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内容以花草,山水,动物等为主。图案大致都是寓意吉祥,比如朝鲜族喜欢有吉祥之意的仙鹤,就会在柜体上或者被褥枕套表面装饰仙鹤纹样,寓意着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美好意愿。同时,装饰上还会根据实际需要,使用表示富贵吉祥的文字图样如“福”、“寿”、“囍”等。另外,金达莱花是朝鲜族的象征,代表朝鲜族勤劳纯洁的意义,因此被广泛用在装饰上,从而赋予家具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金属装饰是朝鲜族家具的主要特点,金属配件既保证家具的坚固,又增加装饰,形式主要是拉手、铰链、锁片等。另外,雕刻技术在金属配件上也有所体现,一般雕刻有动物图案或文字等。雕刻精致的金属饰片与厚重的实木材料相结合,让家具看起来实用美观。朝鲜族是一个淳朴的民族,所以家具往往追求自然简朴。家具颜色主要以褐色、淡黄色的木纹原色为主,或者把家具油漆成白色。

三、朝鲜族传统民俗家具的材料选择

朝鲜族家具的材料以实用、天然为基本原则,外观追求简单化,着重突出材料的天然性,以木材为主,以金属、玻璃等材料为辅。迁入到中国以后,丰富的木材资源更为家具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朝鲜族根据当地环境,就地取材,把泥土,稻草,麦秆用在民居建造上,在室内和家具方面也把木材作为主要构造材料。木材本身的木纹肌理与金属饰件、玻璃等材料使朝鲜族家具独具特色。

朝鲜族家具特征是与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息息相关的。在现代社会,朝鲜族依然保留着对传统民俗家具的热爱,更加重视朝鲜族传统民俗家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体现。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篇4

1、春节

“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大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即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岁首。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期间,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狮、猜灯谜等是元宵节重要习俗。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汉文帝时,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清代,又增加了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

3、天穿节

“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传说正月二十,女娲从昆仑山炼出五色石补天。天穿’日即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日天一生水’,多半有雨,故谓天穿’。是人们非常陌生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风俗形成于汉代,从宋代以后就逐渐流失。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甜饭扎针。

4、填仓节

“填仓节”是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相传很早以前连年旱灾,颗粒无收,皇帝照样强征皇粮,以致饿殍遍野。给皇帝看粮的仓官于心不忍,于正月二十五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一把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为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用筛过的炊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粮仓,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现在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代流传,提醒人们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这一天要吃香喷喷的小米饭,细丝滑韧的杂面汤,庆贺节日。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这一天,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以便求得一年顺当富足。至今,一些上年纪市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5、正月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视,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称为“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还曾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并称“三令节”,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

6、中和节

“中和节”又称“龙抬头、龙头节、春龙节、青龙节”,是传说中黄帝诞辰的日子,炎黄子孙共同的节日。是唐德宗李适在贞元五年制定的,本来在二月初一,后将土地神生日纳入其中,故改为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

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不动针线,是为了避免伤龙眼。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7、花朝节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挑菜节”。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在全国盛行,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宋代以前,花朝节的高雅习俗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北宋开始,增加了种花、载树、挑菜(摘野菜)祭神等,逐渐扩大到各阶层。

8、春分节

“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此俗历代相传。“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坐落在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北路的日坛,又叫朝日坛,明嘉靖九年圈建,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建于明嘉靖九年,如今已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每年春分那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9、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吃冷食,如:凉粉、凉面、凉糕等,称为寒食节。初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山西介休绵山,被誉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每年举行隆重的寒食清明祭祀(介子推)仪式活动。

10、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正是春游的好时候。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始于周代,直到今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汴河两岸的人物景象。

11、上巳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1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端五节、重午节,是我国民间一个十分盛行而隆重的传统节日,早在周朝就有“五月初五,蓄兰而沐”的习俗。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这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此后逐渐发展成龙舟竞赛。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是为了避邪。

宜昌秭归是屈原的故乡,城东门外矗立的牌坊“屈原故里”系郭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屈原被流放前,他的姐姐特地赶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为表示对这位贤惠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逐演变为“秭归”。秭归有一奇值得一提:这里的耕牛不穿绳,却能听从指挥。相传屈原从楚都回家,快到家门口时,侍者挑书简的绳子断了,一老农当即把牛鼻绳解下来给他,此后,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绳了

14、夏至节

“夏至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传统节日,吃凉面(过水面)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夏至跟冬至一样自古流传着很多“九九歌”,北京流行的夏九九歌:“一九和二九,扇子拿出篓;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15、雨节

“雨节”又称下雨节、竹醉日,农历五月十三为雨节,传说是黄帝诞辰。又说是关公单刀赴会之日,关公磨刀斩小妖,赴会前要磨刀。这一天一般都有雷声,是关老爷的霍霍磨刀声,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

17、天贶节

“天贶节”是道家的称呼,起源于宋代,真宗赵恒于某年的六月初六,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定为天贶节,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翻经节”。相传唐玄奘从西天取佛经回国,不慎将经书丢落到海中,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皇宫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传向民间,家家户户于此日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民间又称“姑姑节”,每逢六月初六,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16、分龙节

“分龙节”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五龙分开去自己的辖区行云布雨的日子。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多在农历五月二十三。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都与雨水有关。分龙节忌挑大小便和簸箕出门,以免旱灾。

18、观莲节

“观莲节”是中华民族最优美浪漫的节日之一,宋代已有此节,民间以农历六月廿四为荷诞,是赏荷观莲的盛大民俗节日,泛舟赏荷,笙歌如沸,遍染荷香,流传数代。凡有池塘种荷花的人,用纸作灯,内放蜡烛,点亮后放在水面,任其飘去,表示庆祝。

19、火把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0、七夕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们最重视的日子。农历七月初七,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这个美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此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称为“乞巧节”、“少女节”、“女儿节”。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现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21、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起于北魏,又称“鬼节”、“盂兰盆会”。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在此节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22、地藏节

“地藏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他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间、天堂、地狱之中,救助苦难。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相传南京的清凉山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

23、天医节

“天医节”始于宋代,八月初一祭黄帝、岐伯。相传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书。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上好墨研磨成汁,用筷子沾墨点于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传说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据说这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医治百病。天医节忌雨喜晴,农谚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意思是此日下雨,来年必定春旱。

24、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故称中秋节。中秋之夜,赏月、祭月、吃月饼,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5、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老人们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26、祭祖节

“祭祖节”是谓之“十月朝”的农历十月初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故人们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十月初一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在祭祀时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故称“烧衣节”。后来烧寒衣的习俗有了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把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及相应称呼,这叫“包袱”。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27、下元节

“下元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水官的诞生日为农历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

28、腊八节

“腊八节”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称作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相传喝腊八粥是为了教育后辈勤俭持家,早先有户农家,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得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懒得出奇。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什么活也不干。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过日子了。哪知媳妇跟儿子一样,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又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里米、柜里棉花箱里衣。早把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日子一年年过去了,田地成了荒草园。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

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

29、冬至节

“冬至节”是我国一个很隆重的民俗传统节日。至今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30、尾牙节

“尾牙节”对于北方老百姓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是闽台地区,但它的的确确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传统节日。一年有24个“牙期”,尤以“尾牙”为隆重。

传说,周朝有位家仆张福德,因主人赴远地当官思念幼女,由他伴随主人的爱女千里寻父,途中遇到暴风雪,张福德为救其女免受冻死而牺牲自己生命。主人感念其忠诚而建庙祭祀。周武王时加赠封号“后土”,后来人们视其能造福乡里、福泽万民而尊称“福德正神”。

每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各商家行号要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老板在来年不准备续聘的员工,便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之意。

尾牙节发展到今天,最流行的风俗是各公司企业举行聚餐晚会和员工联谊活动,称作尾牙宴,还有尾牙聚会、尾牙烧烤、尾牙晚会甚至尾牙舞会等,是企业宴请员工进行年末聚餐和联谊,以感谢和表彰员工的辛勤工作。

我们希望:传统的尾牙节被更多的企业重视起来,把它作为一个企业和员工的联谊日和企业的感恩日,在全国推行。

31、祭灶日

“祭灶日”又称“小年”,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这天要在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两侧还要贴一副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把灶王爷奉为一家之主。

相传腊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买回专制的“祭灶糖”,于晚上敬献祭灶,意为糊灶王爷嘴,免得上天瞎汇报,同时燃鞭放炮送灶神。祭灶日为春节的前奏,从这一天开始就要为过大年做准备了,流传口诀是: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灰刺(打扫卫生);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糊灯笼;三十,包饺子。

32、除夕

中国传统农业民俗 篇5

摘要..............................1 1.所谓“和”是指中国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所包含的因素......1 1.1在食料摄取的种类、方式、时间方面,强调“和”的原则......1 1.2在就餐的环境氛围,用“和”构建其精神形态的根基......1 2.所谓“异”是指受地理因素差异影响区域的分布性定.............2 3.所谓“变”是指饮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2 3.1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就不间断的进行着自我更新的过程.......2 3.1.1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与差异特征.............................2 3.1.2中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3 3.2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3 3.2.1饮食在不同层面的差异..................................3 4.总结......................................................4 5.参考文献..................................................4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摘要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中国哲学、美学、医学等的深远影响,也持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思维与生活方式。中国人见面一句习惯性招呼“你吃了吗?”囊括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朝代更迭、百姓生灵涂炭的沧桑历史;中国人的语言里,“同甘共苦”、“秀色可餐”、“脍炙人口”、“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治大国如烹小鲜”等各类词则不失生动地阐述着广泛、丰富、深刻的社会意识与智慧。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又与时俱进,谈及其特征,我想用三个字简要概括一下自己的理解——“和”、“异”、“变”。

关键词:饮食文化

差异

完善

1、所谓“和”是指中国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所包含的因素

1.1在食料摄取的种类、方式、时间方面,强调“和”的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中早就记载着古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思路,体现了中国式样的食物多样化及其膳食平衡。中国人的饭菜结构往往是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虽然饭为主食,菜只为下饭,但我们对副食食料和合相偕的要求却丝毫没有降低。为了把不同来源的食物缔结柔和在一起食用并尽量达到色香味俱全,中国人发明了炖、熬、煎、炒、涮、煨、焙、煮、卤等多种烹饪方法,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通常也大有讲究。中国人还有“不食不时”(即不吃反季食品)的说法,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中国饮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2在就餐的环境氛围,用“和”构建其精神形态的根基

以“丝竹绕梁”来增强就餐愉悦气氛是自古至今不断延续、发扬和改进着的特色传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则传达出中国人“美食加美景”意识的最朴素却最真切的表白。

中国饮食往往还兼具敦睦群体情感、整合人际关系的强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饮食的物质功能,更取决于饮食的人际调合功能,这种人际调合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和”字。在中国人

看来,饮食之和即是人和,人与人在一起吃饭,可以提供联络并交流感情的机会:亲戚朋友之间送往迎来,都习惯于在餐桌上表达心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往往借饮酒聚餐而得以化解;与陌生人交往,也总以饮食为媒介得到融合,建立良好的关系。

2、所谓“异”是指受地理因素差异影响区域的分布性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东西迥异、南北殊同的饮食文化现象(例如人们普遍接受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饮食口味地理方位观)。

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分布明显”的特点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便形成了以粟、菽、麦等“五谷”为主要食物原料的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区、以稻为代表主食原料的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区、以肉酪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带饮食文化区这三大饮食文化风格不同的区域类型。其后历经数千年之久的演变,至19世纪末,在今天的中国版图内,出现了东北、中北、京津、黄河下游、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下游、长江中游、西南、青藏高原、东南11个子属饮食文化区。与各饮食文化区相对应,又形成了“粤、川、鲁、淮扬、浙、闽、湘、徽”等八大菜系。各菜系因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地方风味。比如川菜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粤菜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鲁菜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闽菜则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

3、所谓“变”是指饮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

3.1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就不间断的进行着自我更新的过程

3.1.1饮食文化的多样化与差异特征

从物质形态上看,不同历史时期人们饮食生活的内容和质量在不断提高,酒、茶、乳、肉肴、素肴、果蔬的种类日趋精美繁多。

从功能上看,饮食由最初单纯的“果腹、充饥”作用衍生出后来的养生(比如古人有“医食同源”、“医食一家”的传统,大量日常食用之物成为中草药的原材料,寻常食物的特殊食用也逐步发挥出治疗疾病的作用)、调和人际关系(吃饭可以给人们提供联络并交流感情的机会,因而渐渐演变成一种重要的交际活动)、传承文化(比如古人有《食疏》、《食鉴》、《乡饮礼》等各类饮食理论著作,有众多茶诗、酒诗等文学作品)等其他附加功能。

从覆盖范围来看,自唐宋以后,饮食跳出了固有的“家庭生活”的小圈子,开始走向商品经

济的轨道,饮食业蓬勃发展,各地域的饮食店铺逐渐呈现自由网状分布的状态,经销方式上还产生了固定经营和流动经营相结合的模式。

3.1.2中国农业的发展为中国饮食文化的自我更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众所周知,饮食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农业,饮食就成了无米之炊。而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秦国的“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从汉武帝时期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再到清代西北地区的农业垦殖政策,历朝历代统治者们对本土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这就间接刺激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相对于它前一个基点的持续进步与繁荣。此外,历代农民在精心发展本地农业的同时,还从国外引进了不少粮食、蔬菜、水果品种。比如仅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的食物原料品种就有葡萄、石榴、苜蓿、芝麻、核桃、大蒜、豌豆、蚕豆、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莴苣、香菜、芹菜、胡萝卜、扁豆、大葱、金桃、蓖麻、胡椒、波斯枣、无花果、茴香、旦杏、齐墩果等。明清时期又从海外引进了辣椒、番茄、菜豆、甘蓝、向日葵(17世纪从南洋传入)、花菜(欧洲种、光绪时传入)。诸多外来作物的引入在改善我国农作物品种结构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内地的菜肴品种,进而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3.2另一方面,中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

同前几千年相对缓慢的发展历程相比,从19世纪中期至今,中国饮食文化大量地选择性吸收西方饮食文化的优秀因子,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3.2.1饮食在不同层面的差异

从物质层面讲,受西方影响,我们在农耕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谷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体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肉食消费在日常消费中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而且受西方影响,在清朝时期,国内也开始烹食牛肉,并出现了“无赖子遍地宰屠,莫之能禁“,“明目张胆陈于市肆,不为异也。酒家雇保颇工烹煮之法,沽饮者无一不尝鼎脔”的现象,形成了近代中国在肉类消费方面的一个重要转变。(在此之前,由于我们是农耕社会,长期以来与牛保持着的良好感情让中国人在传统观念里认定了食用牛肉是不仁不道的。清代朝廷为了保护农耕生产力,起初也禁止宰牛食牛。)此外,味精、果酱、鱼露、蛇油、咖哩、芥末、奶油、苏打粉、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逐渐进入中国人的食域,中国饮食在增加了新食料的使用后,提高了自己传统食品的风味和质量。咖啡、啤酒、冰激淋等西式饮料的引入则使得中国饮食的多样性更加丰富,更易满足不同人的差异性需求。

从动态的行为层面讲,近世以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背景下,中国人饮食行为方式(主要是宴请方式和进餐方式)产生了变化。

在宴请方式上,中国通常以大、全、礼为主,而西式宴请则强调简单、方便,特别是西菜的

上菜程序为先凉后热,给中式宴会以启发,简化了中国宴会的进餐时间,为很多中餐馆和家庭所吸收。

在进餐方式上,中国传统饮食多为“合餐制”,虽然在饮食行为上重情感交流和精神体验,但存在合餐中大家选择自主性不大,往往要咸一起咸,要淡一起淡,很难调和众口的问题。而且你用筷子捅一下,他用筷子戳一下,每个人的唾液、口水都飞溅、溶解在菜里,不太符合现代的卫生要求。因而西方“分食制"被许多中国人效仿,并将其在幼稚园、学校、工厂企业等场所普及开来,成为了家庭成员传统佳节“团圆”合餐的必要补充。

从心理文化层面讲,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变得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而且女子在饮食活动中逐渐以与男子平等的身份出现,成为近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亮点与中国文明进步的一个体现。

总结

总之,近世的中国饮食文化凭借着她自身多向开放的体系、博采众长的文化心态以及雄健的消化能力,在吸收异质饮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最终得以在世界各族饮食中光彩熠熠并雄踞全球饮食文化前列。

参考文献

1《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传统》,复旦学报,2002年第5期,于世谦。

2《文化视角下的汉语饮食类词语探析》,山东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位论文,郑淼,2010年5月10日.3《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4月,邓天 杰,陈许娟。

4《中国饮食文化地理研究综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4月,张述 林,张帆,唐为亮,邹成林,苏清委。数字解读中国饮食变化,中国食品科技网,2000年12月31日。

传统民俗作文 篇6

今年,我来到家乡过年。我以为我只是在家看电视吃零食。没想到今年村里组织了一系列的灯会活动。

灯笼?我们城市的孩子甚至成年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它是芜湖民间春节期间以戏剧形式进行的一种表演活动,也被列为安徽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灯笼里的人物都是三国演义和杨家将剧中的英雄。我演岳飞的儿子,——岳云。走灯的方式也很特别,是根据《孙子兵法》演变而来的。我们孩子要提前一周被师傅领着,每天训练几个小时!否则你一个人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团队。

正月初一,我们凌晨三点起床,开始准备。要穿京剧的妆容,一顶华丽的戏曲帽,一匹假马,一套戏服,裤子上有两个铃铛。忙到9点,我们就用鞭炮开始了“表演之旅”。

我们要去一个关系很好的邻村演出。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表演。我们会随着锣鼓变换位置,包括:八卦图,四马亲亲,莲花水,龙虾戏水。

中午,村里会给我们准备好吃的。这里也有很多门道:进门不能踩门槛;安排你坐在面向门口的长椅上,坐着不能走动;不能自己夹菜,进门不能说话,不要挥手;吃完饭,你要围着他们的餐桌和床转圈,两边互相绕圈才能走路。

就这样,我们一直忙到晚上八点才到家,每天还要走四五十英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尝到了灯笼的乐趣。

在串灯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邻居之间的热情问候,村庄之间的浓浓乡愁。同时也体验了民间灯笼3354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播民俗分析 篇7

传播民俗指的是“以口头、风俗、物质形式存在, 以民间传承方式流布的具有习俗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 (1) 审视西藏传统体育的传播方式, 在其体育项目基本确立以后, 它主要通过节日和与宗教结合使得传播具有规模化并不断系统、深入, 即具有极大的传播民俗特征。

区域性。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项目产生于社会生产生活, 此后约定俗成得以传播和发展, 它是人们长期共同参与的结果。这些项目的比赛规则、奖罚以及比赛的组织和传播体现了特定区域内人群的共同认知、习惯和价值倾向。因此西藏传统体育传播呈现区域性差别。

如在所有藏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 几乎都少不了赛马, 但藏北和西藏南部的赛马节比赛和赛事组织、传播有着差异。藏北的赛马节是一个以赛马活动为主的节日, 赛马节上的传统赛马项目有速度赛和特技赛。从距离上分, 赛马有远程赛、中程赛和短程赛;按照马匹分, 则有骏马赛、母马赛;从骑手看还有成人赛马、儿童赛马、女子赛马等项目。与此对应, 波密达大马术节是每年藏历的12月25日西藏林芝地区的一个重要节日, 这一天按照传统会进行马术比赛, 比赛中有规定动作比赛, 如脱帽致敬、倒挂、倒立、快马点地、骑射等, 也有自选动作比赛, 骑手可以自选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动作。体育活动的民俗和组织的取向使得参与人群 (传播者和受众) 、参与方式、传播等具有区域性差别。

稳定性特点。在西藏传统体育中, 某一个项目或者某一赛事组织一旦形成, 在一定区域内就具有了相对稳定性, 它的传播也呈现稳定的、其他社会成员乐于参与的相对固定的模式。如每年最盛大的藏历新年, 正月初四, 布达拉宫要召开传召大法会, 法会的闭幕式上要举行赛马、马术、赛跑、抱石头等体育比赛项目。萨嘎达瓦节, 每年的藏历4月15日, 这个月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转经活动。

传承性。传播的传承性指的是在时间上的流传,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很多是靠着代代相传的。据史料记载, 大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 西藏地区出现了部落集团, 部落间的战争也随之出现。《贤者喜宴》中记载, “西藏最早有10余个较大的部落, 在它们之中先后出现了弓箭、刀斧、投石器、甲盾等。最后在这10余个部落的基础上, 形成了18个‘千户区’。”在这样的情况中, 为争夺生产生活资料和财富, 部落间的战争在所难免, 武术由生产中的狩猎技能发展成军事技能。为了在战斗中取胜,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需具有更强的体魄和更加精湛的武艺技能, 需要把战斗中获得的技能传给后人, “武士”教育出现, 武术慢慢分离出来, 成为一项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吐蕃时期, 拔河、马术、球戏、围棋等带有体育性质的许多活动已在一定区域内有了较广泛的开展。” (2) 这时候, 在生产, 特别是在战争中积累的战斗经验, 已经初步形成一套有目的、有意识的训练和传播系统, 如骑术、箭术、搏斗、泅渡等, 已经被列入训练的内容, 在较为重大的宗教典礼和节日庆典中都会有表演或者比赛。13世纪前后, 藏族男子必须具备九种才能, 即所谓拇指按鹿、大河游泳、轻如飞鸟三种身手, 引经据典、谈笑风生、滔滔雄辩三种口才, 机制灵活、勇猛冷静、言简意赅三种心计。此外还有六十四般武艺, 即所谓三十种工艺, 十八种乐器, 七种曲调, 九种舞姿, 也都娴熟。 (3) 五世达赖规定男子必须具备“九术”, 其中体育就占了六术, 即射箭、举石头、跳远、赛跑、游泳、摔跤。 (4) 到清代, 武术、田径、射箭、摔跤等竞技项目成为军事训练、节日庆祝和庆典活动中必有的传统体育项目。

扩散性。传播的扩散性指的是空间的扩散性, 从一个群体传播扩散到另一个群体, 一个阶层传播到另一个阶层, 一个地域传播到另一个地域。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异。

如藏传佛教的大礼拜法———磕长头, 是一种表示修炼者的虔诚和虚心, 防治自我高慢的功法。“大礼拜法被认为是一种克己、苦身、柔体的法门, 是藏传佛教礼仪中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礼拜, 也是藏密功法中的一种动功, 它以礼拜的方式, 反复地做五体投地的运动, 所以大礼拜法又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 (5) 磕长头开始于寺庙, 随着宗教传遍整个藏区, 成为信徒的日常活动之一, 在藏区, 每天都可以抽出时间做磕长头的礼拜, 一般情况连续做3次磕长头的礼拜即可, 但有时也会多达几万个。

变异性。西藏传统体育的传播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等环境条件的变化, 其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传播样貌, 不同地域也会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差别。如藏密修持, 它的主要练习者是寺院的僧人, 藏密认为人体本身有许多奥妙和潜能, 通过各种密宗法门的修炼, 可以使每位修行者发挥自身潜能, 成为具有大智大慧的人。藏密在发挥人体潜能, 强身健体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有人把藏密修持称作藏密瑜伽, 有人称其为藏密气功, 但不争的事实是, “通过藏密修持, 能使人体正气充足, 体内脉道、血脉, 甚至包括经络、神经、内分泌系统通畅, 可使身体悦泽, 面色光辉, 鬓毛润泽, 耳目精明, 令人食美, 气力强健, 百病皆去。” (6) 当藏密修持随宗教传之于一般信众, 在信众间和此后的扩散传播与之前的僧众间的组织传播有极大差别。

规范性。西藏传统体育传播的规范性指的是, 一些体育项目和组织形式一旦形成并稳定, 它的传播方式也相对稳定, 并对此区域所有的参与者 (传播者和受众) 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在藏区比较普遍的有转经、羌姆等宗教礼仪, 它们既是宗教礼仪, 也是能调节人的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 随着宗教传承和传播, 对社会成员有极大的约束作用。如萨嘎达瓦节盛大的转经活动。“所谓转经, 就是按照一定的路线作环形行走, 是进行祈祷的一种形式, 全拉萨的转经路线大约分为三条:第一条是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一周, 全长约500米, 是内环线;第二条是八廓街环绕大昭寺一周, 全长约1000米, 为中环线;第三条是绕拉萨老城区一周, 全长约5000米, 是外环线。” (7) 藏历四月十五日, 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的日子, 是佛教徒的重要节日, 这天人们大多绕拉萨老城区转经一周。

此外西藏传统体育的传播, 从传播民俗分析, 还具有信息性、精神文化性、传播过程性等特征。

利用传播民俗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力

西藏传统体育的传播, 作为西藏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众多的传播民俗特征, 与民俗现象相同, 有约束性和易接受的特性。“民俗在制约、规范人类行为的过程中, 一直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8) “许多民俗事项并不是法律,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各种习俗、惯例、禁忌、迷信等民俗事项都具有这种功能。” (9) 易被社会成员接受的特点, 又会使其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参与性。所以, 西藏传统体育传播的形态和效果等会受到传播民俗的影响, 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过程中如此, 在大众传播渠道也是如此, 如果对某项赛事的推广或者广告宣传违背传播民俗, 好的传播效果将难以企望, 可能还会产生相反的传播效果。

进入现代社会, 我国的体育传播经历了由传统传播方式向现代传播方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来自媒体传播手段的发展, 体育传播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大众传媒叠加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 发挥着越来越主导性的作用。此外传播技术的革新直接促进了体育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传播使体育进入大众化和生活化的时代。现代体育传播语境下, 西藏传统体育要得以传承, 形成西藏传统体育产业, 必须主动融入现代体育传播语境中, 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 建立相对独立的体育传播体系和体育话语体系, 形成自我发展模式。

在探寻、实践这种自我发展模式时,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民俗特点需要被纳入其中。如何结合这些传播民俗特点, 形成与受众传播心理相契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 是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问题。

注释

1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今传媒》, 2007 (5) 。

2 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4年版。

3 多卡夏仲、策仁旺杰著, 汤池安译:《颇罗鼐传》,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4 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 陈庆英译:《贤者喜乐瞻部洲明鉴》,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5 杨建军、样海航:《体育视野下的藏传佛教文化》,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9 (10) 。

6 丁玲辉:《西藏的藏密气功与健身》, 《体育文化导刊》, 1998年版。

7 徐明:《西藏的民族节日和传统体育文化》,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04 (5) 。

8 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 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3年版, 第29~30页。

澳门传统民俗 篇8

究竟澳门有多少座福德祠、土地庙或街头社公?据知不下百座。关於澳门土地信仰为何如此盛行,一种说法是,昔日澳门陆上村民拜祭土地,是为祈求土地肥沃、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家宅平安。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政府为向村民征税,要求每一里设一社(社公),所以各地街巷溪边,奉祀土地公的大小祠庙社龛林立,以供善信虔诚致祭。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澳门家家户户除在自家“门口土地财神”供奉鸡、烧肉、生果等贡品及烧“衣纸”致谢外,更携同三牲供品、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各自所属福德祠、土地庙或街头社公贺诞。各区祝贺土地诞活动各有特色,当中以雀仔园福德祠、沙梨头土地庙,由其街坊值理捐资筹备的庆祝活动,最为大型热闹,並已成为澳门一大民俗特色文化,每年吸引不少街坊及旅客到场观赏,及从中感受土地诞文化氛围。

沙梨头土地庙 历史最悠久

沙梨头土地庙是澳门佔地面积最大的土地庙,由土地殿(永福古社)、医灵殿、水月宫、观音岩等四小殿宇组成。其外观轻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胜在由多座组成,加上独特的依山背水的地势,形式独一无二的宏伟气势。

永福古社,是澳门土地庙中历史最悠久、建筑最华美的一座,内供奉一对两鬓斑白、面容和蔼可亲的土地公和土地婆神像。相传最早的创建时间要追溯至南宋时期(距今七百多年),故现有永福古社为宋端宗的行宫的假说或怀疑为皇陵的说法。

每逢土地诞,沙梨头土地庙前地彩旗飘飘,巨型彩灯花牌立於各主要街口通道,由澳门政府官员和社会贤达择吉时辰主持醒狮簪花掛红、点睛及上香仪式贺岁。至午后时分, 数百名公公婆婆自发在坊众学校门口排队,等候领取烧肉券、礼品、利市等祭祀品。贺诞期间,坊众学校球场一连三日,请来内地粤剧团上演神功戏,免费招待近千街坊一起欣赏,台上演员出色演技,收放自如,自然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即使不是戏曲爱好者,也值得来感受一下气氛。

雀仔园福德祠 人气最旺盛

澳门三大土地庙中,数规模、精致以及历史渊源,位於马大臣街与罗宪新街交界的雀仔园福德祠並不能跻身前列;但若要数最有人气、最有江湖地位,雀仔园福德祠则绝对首屈一指。

一年一度的贺诞日,是雀仔园福德祠一大盛事,现场由柿山结义堂龙狮助兴,值理及嘉宾为醒狮簪花掛红点睛、金豬酬神、香案开光及上香酬神等仪式,锣鼓声爆竹声不断,大批区内街坊和长者接踵而至,诚心向庙堂参拜,祈求社区和谐欢乐,居民安居乐业。值理会一如既往举办一连四日五夜的贺诞神功戏,今年邀请广东新会剧团担纲演出,分别上演《二八娇妻一岁郎》、《六月雪》、《红丝错》,《游龙棄凤续荆妻》等九曲,只有二十多平米的小戏台上,表演者七情上面, 一举手一抬足都很显功架,唱腔娓娓动人;台后制作全部都是真弹真唱,绝不马虎敷衍或作假;锣鼓声、名伶歌声此起彼落,穿越数条街道,吸引不少居民观赏;舞台下的观众席区区五米宽,但无惧於影响现场热烈气氛,期间更吸引大批媒体以快门作笔,记下难忘一刻。此外,在土地庙前地还设街宴七十席,免费招待该区六十五岁以上的长者,更即场演唱粤曲助兴,共庆土地诞。

若要深入了解澳门土地诞浓厚乡土韻味,不妨换一个思维方式,一头扎进雀仔园“恭贺土地爷爷宝诞”系列活动中,来感受这里和睦、亲切、纯朴的民风!

下环街土地庙 最有人情味

位於河边新街的下环福德祠(建於同治七年),是澳门三大土地庙中最为宽敞的一间,祠内保存不少旧文物,其中最为噱头的是刻有道光戊戌年字样的黄铜香炉、刻有同治七年字样的神桌、掛在入门口的木雕彩门及众多木制对联。在外墙长廊檐首及廊首,均有吉祥题词,古意盎然,最引人注目的是外墙一幅“苏东坡敬学”的彩绘画,令人遐想万分。下环福德祠建造上最大的特色,是设有一口天井,除了採光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散热和令煙气迅速消退。

下环区是现存老港口区和居民区,据该区不少老居民说,在没有河边新街之前,下环街坊设坛於现今的水手西街路边,所以有水手西街福德祠是下环福德祠的始祖的说法。庙里碑文记载有:每岁恭逢神诞,须就下街搭盖篷敞为行祠,恭设福神龙牌,铺陈灯彩,演戏称觞,共申华祝。可见澳门土地诞活动早在1868年盛行。不过该庙负责人华姨表示,下环街最有历史,街坊有人情味,土地公也是最有人情味的。过去土地诞,住户和商舖捐钱搭棚演戏,烧花炮抢花炮做齐,贺诞活动可热闹得很,后来随著下环街区的经济末落,贺诞活动一切从简,仅在门口掛上彩灯花牌,吸引附近街坊络绎不绝前来参拜。

澳门众多区坊会年年都组织各适其适的贺诞活动,被视作下环福德祠始祖的水手西街福德祠,历年举行传统的祭祀土地仪式,所需资金由街坊自发捐款,由10元到数百元,都是随缘做善事,祭祀完毕,所有街坊均分得茶叶包、福米等祭品,以示人神同乐。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下一篇:客房日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