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问题, 是摆在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比较而言, 转化学困生的难度比转化中等水平的学生的难度要大得多, 困难得多, 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体育学困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后天逐步形成的, 有的甚至从小学开始, 经过了初中, 由于诸多的因素, 进入高中阶段后, 学困生, 特别是女生中的体育学困生显著增多。如何防止这些学困生的形成, 而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当他们在校学习阶段, 有效地对其实施转化。成功地转化学困生, 使其在体育学习上出现转机, 摆脱身心成长中的各种困扰, 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学困生”来说, 体育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给他们未来的发展以重要启迪, 为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成功地转化体育学困生, 不仅仅是提高了学困生的体育成绩, 提高了整个班级的体育成绩, 更重要的是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 “使他们所在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在与学困生的相处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共处, 共同把班集体营造成一个平等友爱、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因此, 系统深入地对体育学困生问题进行研究, 探讨一套成功转化体育学困生的方法, 对学生, 对教育, 对社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身体形态方而。虽然身体发育基本正常, 但身高和体重指数低于或高于正常学生的指数, 显得矮小、瘦弱或肥胖, 反映体型的一些指标, 如胸围、肩宽、足弓、身高等一般不太理想。
(2) 生理机能方面。主要的器官机能指标较差, 心脏脉搏安静时快而浅, 每搏输出量少,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趋于下限水平:肺活量相对值、时间肺活量百分数值、通气储备量都较低;运动时心血管系统机能动员慢、潜力小、呼吸深度小, 并且频率快, 运动后心率恢复较慢。
(3) 身体素质方面。体育学困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性等素质均相对较差, 尤其是在力量、耐力、协调性方面尤为不足。
(1) 动机、兴趣方面:表现为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素养不高, 缺乏正确的体育观念, 对体育的目的、价值、功能没有明确地认识, 不能处理好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智力之间的关系, 难以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并表现自己。
(2) 情感方面:对体育活动中的紧张感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 很少有机会感受从事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愉悦感, 相反对失败、痛苦、孤独与消极情绪体验较多, 集体荣誉感薄弱, 不善于和老师以及同学进行交流。
(3) 意志方面:意志力薄弱, 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竞技性, 害怕参加对抗性强并且有危险因素的竞技项目。
(4) 认知方面:对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理解力差, 运动记忆力、操作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差, 别人能很好模仿的动作, 他们却做不出, 练习几次就能掌握的技术, 练习多次后仍不得要领。
造成体育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 本文主要从教师及学困生自身进行分析, 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 体育教师因素影响。
教师对学困生行为的认识有偏差。体育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较差, 使得一些教师认为, 这些学生生来运动能力就差, 对他们不报多大的希望, 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歧视他们, 认为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体育水平基本定型, 体育成绩的改观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变的, 在某些活动中剥夺了他们的学习与参与机会。据观察, 体育学困生在课堂上大多比较沉默寡言, 尽量避开与老师在目光、言语上的交流。教师对这些学生显得漠不关心和另眼相看, 学生获得这些信息后, 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从而产生消极的态度动机以及认知情感方面的障碍。
(2) 学生个体缺少成功的体验。
美国教育学家格拉塞在《没有失败的学校》一书中指出:“一般学生都知道受教育的重要, 但失败的经验使他们放弃努力, 他们的自我观念也会因失败的经验而不健全, 他们对生活没有信心, 对事物不感兴趣, 对未来不抱希望。”体育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对自我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挑战。而一部分学生怕吃苦、怕流汗、怕受伤, 一旦以前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 体育成绩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 长期处于困惑、苦恼和失望的心理状态之中, 沮丧、自卑、被动、退缩的情绪体验最终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 丧失学好体育课的信心和兴趣。而且我在对本县的学校进行访谈中还发现, 有85%以上的体育学困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失败的体验多”。怀疑个人在体育学习上的能力, 高中的体育学困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成为学困生, 有的甚至从上小学时就体育成绩较差, 这种长时问的失败经验使得他们情感上心灰意冷, 产生消极情绪。
(3) 女生自身原因影响。
高中体育学困生的比例中, 女生占了多数, 人数是男生的两倍。高中阶段, 从生理角度分析, 高中女生在形态机能指标上开始明最低于男生, 在运动器官上长骨较细, 承受力、拉力明显较差, 肌肉力量、肺活量、每搏输出量均低于同阶段的男生, 但女生骨简柔韧性、灵活性较好, 感觉音乐能力强;从心理角度分析, 高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旺盛时期, 身体器官趋于成熟, 性征发育明显, 体形不断变化, 再加上体内环境的个别因素 (月经期) 造成一些不稳定的情绪, 使其参加运动的积极性减弱, 自信心降低, 害荒和胆怯心理交替出现。另一方面, 这个时期女生爱美之心尤为突出, 她们渴望锻炼成具有匀称优美曲线的体形, 但又怕展示在异性面前, 面对男性体育教师和男同学时, 存在既想练又害怕运动的矛盾心理, 使许多女生在上体育课时产生消极情绪。
根据高中体育学困生的心理因素入手, 分析体育学困生的不良体育情感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长时间形成的, 对这些学生的教育意味着必须科学地进行施教。由于这些学生特殊的体育情感是后天教育引起的, 主要是在学校体育教育学习中形成的, 因此学校教育, 特别是体育教师在体育学困生的情感培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 教师要关心、热爱、尊敬体育学困生。
体育学困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 往往因为学习差而羞于见老师, 更不会主动去问老师, 久而久之, 关系越来越远, 情感越来越淡薄, 学习越来越困难。教师如果真心爱他们、关心他们, 更应该主动地接近他们,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并尊重他们, 不应有丝毫的歧视。在教学活动中, 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眼神传递给体育学困生以亲切、信任、爱护的情感信息。当他们碰到困难时, 要循循善诱, 耐心启发。当他们做错动作或完不成动作时, 不挖苦、不批评, 和他们一起讨论, 寻找问题的根源。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例如, 我班有几个体育学困生, 虽然几个人在语言及动作的表现方面都不如班级其他同学, 而且还时常犯错, 但我从来不批评他们, 反过来还鼓励他们, 在这学期的期末体育测验中, 成绩虽然不是名列前茅, 但较以前有了大幅的提高, 所以, 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 这种真挚的爱, 就一定能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动力。
(2) 使学困生通过体验成功, 做到以成促情。
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 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时, 就会产生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从而升华情感, 并将此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形成良性循环。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不是从主观努力程度上找原因, 而大都相信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从而不会取得成功。因此, 在对学困生的教学中, 注意培养他们成就感, 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 激发学习的动机。在实际教学中, 在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 确定“最近发展区”, 提出可信、可行的、恰当的要求。安排适当难度的标准去练习。让他们付出一定的意志去努力就能取得一定的收获, 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愉悦, 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增强自信心。我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从情感方面, 让学困生也能在比赛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 在一堂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困生我让他们投掷比其他同学都轻的实心球, 使他们投掷的远度都不低于其他优透的同学, 让他们从中也能体会到投掷成功的喜悦。其实, 体育学困生大都愿意参加集体性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练习, 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 使他们的成功和个人价值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 进而得到鼓舞和进步的动力。这样不但可以把他们真正融入到集体中, 还能清除自己无所作为的思想包袱。
(3) 教育女生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高中女生由于在生理上存在的不利条件, 在一些难度较大, 要求较高的项目, 女生存在惧怕心理, 往往完不成或水平提高缓慢, 而且很可能使她们因失败而产生畏惧心理, 对今后参加体育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将技术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进行, 将分解教学和整体教学结合起来, 并要给学生讲清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消除了恐惧心理, 再指导学生练习完整的动作, 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高, 掌握就越容易。
加强保护和帮助。女生力量差, 胆小、怕摔、怕碰,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重视保护和帮助, 在分组活动中培养体育骨干进行保护, 不仅可以很好地消除女生的畏惧心理,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而且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着重帮助体质格外差的女生, 尤其是在支撑跳跃、单双杠等运动项目教学时, 只有通过严密的保护才能使学生消除畏惧、增强信心, 提高教学效果。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体会到, 以往的一些研究对体育学困生的教育策略都是从运动技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着手, 忽视了情感心理因素对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重要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学困生的身心特点, 就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研究之中, 为推动当前高中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摘要:当前体育学困生是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虽然是相对较小的一个群体, 但由于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这些学生体育成绩不良, 以至于对体育课缺乏足够的兴趣, 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他们体验不到体育学习带给人的快乐和健康。以往的一些研究对体育学困生的教育策略都是从运动技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着手, 忽视了情感及心理因素对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具体分析了当前高中体育学困生的身心特点, 就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从情感方面入手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为推动当前高中体育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学困生,转化问题
[1] 王春华.学困生转化要防止四种现象[J].教学管理, 2007 (8) .
[2] 史庆全, 冯丽萍.亲其师, 信其道——浅谈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J].吉林教育, 2007 (5) .
[3] 李炳红.让普通高中学困生获得成功[J].教书育人, 2007 (13) .
[4] 张嘉玮.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 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6] 中国学习困难网.学习困难学生及其转化的基本策略[Z].2006, 9.
推荐阅读: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研究07-02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存在问题浅析10-18
当前两岸关系亟须解决的问题09-06
法院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31
当前乡镇纪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5-29
当前经贸审计几个问题的思考10-10
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06-24
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06-15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06-27
当前药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