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精选8篇)

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 篇1

仇春勤225300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摘 要 目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素质教育,树立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创造和谐的人文气氛,主动与病人沟通,实施持续护理服务改进措施。结果:护理服务满意度由原来的91%上升至97.4%,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得到强化,就诊推荐率提高。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

关键词 癌症患者 人文关怀 生活质量 护理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统计,癌症占男性死因的第2位、女性死因的第3位,某些国家和地区已占到病死率的首位。[1]癌症作为应激原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身反应。现代肿瘤学认为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比生存率、病死率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状况;因此,医务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存数量,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2,3]而癌症患者的护理,除了提供必要的护理技术服务,还要提供有效的关怀服务,满足病人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健康需要。2007年始,我科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3年来我科对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做法介绍如下。

实施方法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树立人文关怀护理理念。首先,要确立诚心为患者服务的原则,在护理技术服务的同时,护理人员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主动、真诚地关注癌症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人格与尊严、权益与需求,促使他们获得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诸方面的满足与舒适。其次,要求我们对待癌症患者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对护理对象正确的移情心理。态度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因为患者的职业、地位、贫富悬殊而有不同对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分享患者的处境和感情,以严谨慎独、热忱周到的护理行为去为他们办实事、办成事,绝不无动于衷、推诿拖拉、敷衍塞责和弄虚作假,并与细微处见精神,让患者感动和惊喜。我们一方面组织全体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实践指导,从而真正理解何为人文关怀护理、如何和患者交朋友,从而达到优质护理的最高境界。

注重护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大法宝,即药物、语言、手术刀。”这体现了语言和沟通的重要性。[4]护患沟通、交流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善于与病人沟通交流能较好地解决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减少纠纷,拉近护患距离,融洽护患关系。首先要重视癌症患者入院时的接待,接待患者时实行首遇负责制、首问负责制,注意患者初入院的心情及接受能力,积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各种制度,但避免教条、刻板或填鸭式的宣教,消除住院给患者带来的紧张情绪和陌生感,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尊重、信赖、同情、理解、关怀患者,重视收集患者资料,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与其建立友善、信任、民主的护患关系。其次,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维护患者的利益为原则,并根据不同的对象、情境等差异灵活对待,制定出人文关怀护理实施方案,做到既有原则,又为患者所乐意接受。癌症患者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肿瘤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护士要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善良意愿,善于诱导、善于疏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护理对象倍感温暖和受尊重,从而帮助病人燃起希望的信念,树立战胜癌症的勇气和信心。

创造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给患者更多的温暖。病区在不断完善各种硬件设备的基础上,更注重创建便民的新措施,如随处可见醒目的指示牌、提醒牌;免费提供消毒水杯、针线等等。合理布局病区环境:病室墙上挂有精心挑选具有田园风光的油画;窗上配挂色调柔和的窗帘;走廊上间隔不远便摆放一盆新鲜的绿色植物。努力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安宁、温馨的治疗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则更注重营造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的人文环境: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如涉及病人私密部分则及时采用屏风或隔帘遮挡;气候寒冷时及时为病人增加盖被、调高室温。工作中礼貌称谓,依据病人不同的年龄、身份、职位等恰当地称呼病人,禁止叫床号代替患者。为住院的患者过生日时送上生日蛋糕等等。责任护士开展“六个一”的人文关怀活动,即:入院时一定热情接待、入院后每天与病人交流1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晨晚间护理一丝不苟、健康宣教一定到位、出院时一定送至电梯口。

重视健康教育,鼓励病人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协同患者寻求对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助于消除疑病心理,减少焦虑和烦恼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教育内容:肿瘤并存病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化疗、放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化疗、放疗后病人的生活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教育形式:集体教育与一对一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是将相似病例(如化疗、放疗病人)共同的医疗及护理问题集中起来,每月召开一次由医生、护士、患者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会,在健康教育会上,医护人员和病人展开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病房内、走廊上、病人活动室均放置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免费提供给病人和家属阅读。一对一教育是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实行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每一位出院的患者均在一周内用电话进行回访,并跟踪咨询教育指导,大大增加了病人的治疗信心。

结 果

护理服务满意度上升:由2007年的91%上升至2010年的97.4%。

护士的责任心和爱心得到强化: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后护士被广大患者和家属认可和表扬,成就感显著提高。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和爱心不断强化,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自身形象,实现了人生价值。

就诊推荐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愿意推荐其他患者到我科就诊的推荐率从2007年的40.8%上升至2010年的90.3%。

讨 论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加强了护患沟通、交流、理解,使癌症患者感受到关怀,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乃至患者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护士必须紧跟现代医学科学改革前进的步伐,不断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与更新,转变服务理念,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服务,以病人及家属得到最系统的护理和最广阔的支持为最终目标。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钱玉秀.日本国关于癌症病人是否告知诊断的做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190-191.

邱彩峰,赵继军.QLQ-C30的应用及计分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701-703.

张红霞.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45-46.

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 篇2

关键词:人文关怀肺癌化疗不良心理反应

护理工作的人文关怀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健康因素。化疗的毒副作用即患者对化疗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产生抗拒治疗的表现,为了使癌症患者能积极顺利地接受治疗,提高化疗效果,良好的人文关怀护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责任护士,笔者将对80例化疗患者对比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笔者科室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收治肺癌患者80例,分为A,B两组。A组40例为干预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8~72岁,平均年龄在(52±12.8)岁左右。B组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在(54±16.2)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有可比性。

1.2 护理及观察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即启动肿瘤病人常业护理,做好化疗治疗准备,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全程进行化疗常规护理,A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并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服务随时调整心理状态。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及抑郁,对化疗的接受情况,化疗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计描述,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病人出现心理焦虑及抑郁4例,化疗抗拒心理2例,化疗不良反应7例;B组病人出现心理焦虑及抑郁9例,化疗抗拒心理7例,化疗不良反应12例,两组病人比较χ2=11.257,P=0.001,A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及抑郁,化疗抗拒心理以及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了肺癌病人化疗经过人文关怀积极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3 讨论

3.1 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需求:

得到肺癌诊断的患者首先是其信息需求。研究表明,医生和亲属对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采取保密的做法弊多利少。认为那样做不利于病人建立足够的精神准备,无法有效的激发、调动其机体抵御癌细胞的能力。在早期肺癌患者中大多数患者达到治愈。大多数患者都能减轻痛苦,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可以解除病人的首要的思想负担,做出正确地治疗选择,利于治疗的开展十分重要[1]。

3.2 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

发现期患者的心理主要表现为焦虑,是否恶性肿瘤的矛盾心理一直持续到获得疾病真相。患者恶性肿瘤被证实后沮丧、悲观失望,认为得了“绝症”,绝望出现自杀念头。认可和依赖期,患者接受事实,心理平静,不再抱怨命运,喜欢独处。出现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尽快治疗。

3.3 向患者实施相应的人文关怀

3.3.1 环境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清洁安全、舒适、美观适合恢复健康的人文环境。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爱好,有家的感觉。

3.3.2 社会关怀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举足轻重,了解其心理状态、性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可提供关爱和支持为其他人难以替代。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应关注每位患者的社会关系网,尽力做好患者亲属的开导和劝慰,使其克服悲观失望情绪,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还有患者领导的关怀,同事、亲朋好友的探望慰问,也可为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活动。

3.3.3 告知患者对恶性肿瘤行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对患者行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解释,使患者对化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有一定的认识,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信心及依从性发现期、确认期的关怀。

3.3.4 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的关怀护理做好化疗期的护理,是减轻毒副反应的关键[2]: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皮肤粘膜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倾听病人诉说他们的恐惧、不适及疼痛,关心他们以取得信任,提供帮助,使他们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反应、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使其情绪稳定,心胸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是顺利完成化疗的保障。

3.3.5 重视出院健康指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健康指导是一项长远而重要的护理工作,它与疾病的治疗、康复密切相关。出院健康指导是肺癌患者院外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特别是对癌症患者在化疗间歇期的自我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延续,确保化疗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正确的护理。笔者通过本组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由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及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引起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积极性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减轻了痛苦。切实有效的人文关怀专业护理使护士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是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郑丽娟.人文关怀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的作用.中外健康文摘[J].2009 6(27).

[2]陈虹.化疗患者常见毒副反应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河北医学[J].2011,17(2):256-257.

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 篇3

【关键词】ICU患者家属;护士;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51-01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至善的发展倾向越来越急切地呼唤着医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ICU护理人员往往已经开始对患者开展人文关怀,而忽视了患者家属。我们针对ICU自身的特点,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有的甚至还处于昏迷、休克、留置有气管插管、手术麻醉后未觉醒状态,病人所要做的一切特殊检查、治疗都需要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做出决定。在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本身也会感到无助甚至恐惧,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帮助,因此护士应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换位思考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和需求,及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给与关心,理解,帮助家属提高应对能力,发挥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现就对ICU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1ICU患者的特殊性

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现代化设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病房,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科室。ICU主要收治病人主要可分几种:一是有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的病人;二是需要心肺复苏的病人;三是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的病人;四是重症休克、脓毒血症及中毒病人;另外还有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因为患者病情危重,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承受应激的刺激,因此家属是病人的支持系统,对稳定病人情绪有很大的作用。

2家属的心理需求

2.1心理壓力的来源

ICU病人因病情危重而住院,使家庭产生一种危机状态,使家属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在病人救助过程中,病人家属大部分时间被阻隔在病房外,护士忙于技术性工作,大多将精力放在对病人生命抢救和病情的检测上,对家属的心理需求往往未给予足够认识和重视。从而忽视病人心理和情绪变化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帮助。ICU探视规定十分严格,除每天的规定时间及特殊情况下可短时间探视病人外,家属只能等候在门外。由于病人进入监护病房后,家属不能陪护,对病情不了解,以及各种监护仪器及其他抢救设备的使用。使病人家属产生紧迫感和不信任,增加心理负担。高额的监护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从而造成其焦虑,烦躁、疲惫、情绪激动。患者家属都会因自己的亲人生命处于危急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伤心、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对外界事物的承受能力降低。

2.2心理需求

病人家属都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其中对病人的信息需求最重要。在陌生的环境下,家属本身也会感到寂寞无助甚至恐惧。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帮助。ICU病人病情较危重,身体状况差,家属焦虑及压力的来源全部来自病人的疾病发展与转归,时刻想了解病人的各方面动态变化。病人的生存希望,每日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能否获得最佳的治疗护理,病人是否了解真实病情,每日费用等与病人有关的信息都是家属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护士增加与病人家属交流,使家属及时得到病人的有关信息,可以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3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在公众和患者家属的心目中,ICU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虽然家属可以通过定时床旁探视接近病人,但大部分时间只能在ICU外焦急等候。中国人的习惯是,“孝子在床前,病也好三分”。因为不能陪在旁边,加之病人病情重,家属和病人都会因为对病情走向的未知而心生恐惧。其实这种相对隔离有利于病人休息以及减少病菌的传播,也有利于病人得到更为专业、周到的护理,对病人、家属都有利。这些应当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理解,解除恐慌情绪。及时向病人家属提供有关的信息,满足其需要,帮助病人家属对危机情况的应对。在探视时间内管床护士应在床旁耐心解答家属的提问,主动介绍ICU的情况,并及时告知患者的治疗、护理及恢复情况,尽可能减轻家属的焦虑感。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使家属对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支持和理解医疗方案,积极协助治疗及护理。

4随时的、有效的沟通

危重患者进入ICU后,患者家属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一是担心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二是ICU特殊环境不能让家属时时刻刻陪伴在患者身边,对患者的挂念担心。个别家属对医护人员不放心不信任,担心患者诊治质量。

4.1 保护患者家属知情权

护士应配合医生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入住ICU的目的,告知患者在ICU的护理特点,工作人员情况,随时有护士在身边巡视,它不同于普通病房,特别是危重患者有专人守护,同时告诉家属入室前需准备的物品,用途及解释不能陪伴的原因,请家属不要进入ICU,以免影响治疗、抢救及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留好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以便随时与家属保持联系,进一步取得家属的配合。给家属准确及时传递患者的治疗信息,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缓解其焦虑情绪。

4.2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效果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扎实的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宽容的美德,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要求,随时向患者家属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使他们感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体贴,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护士与家属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增加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提高治愈率。

4.3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患者的时间,有特殊心理需求的患者可以延长亲属陪同时间或在需要时探视。

5护理

5.1安慰疏导

患者处于危急状态,很多患者家属缺乏思想准备,难以接受事实。护士应迅速、熟练的救治患者,使家属产生安全感,减轻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应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对他们家庭的不幸给予关心、爱护和尊重,让家属明白此时此刻他们是患者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者,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5.2 设立家属休息室

保证患者家属的休息,使他们能时时刻刻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5.3 增加收费透明度

采用一日清单制,每日发放一次清单,对家属不明白的项目给与耐心解释,以增加收费透明度,让家属放心。对于某些无理要求必须坚持原则,合理收费,对家属的抱怨迁怒,护士要有宽容谅解与忍让的美德。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就是为了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以关怀病人家属为病人家属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为环境,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家属是病人最有力的社会支持,当一个家庭面临一个重大健康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否换位思考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和需求,能否认识和重视到病人家属的需求。家属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可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恢复。通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改变护理模式。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随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安慰、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家属,维护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帮助家属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医护患的合作,发挥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所以说对患者家属实行人文关怀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萍 以人文关怀为特点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运用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5(2):166~167

创新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 篇4

产品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个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了,而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情感价值、美学价值、个性化价值等,一句话,人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从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产品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什么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产品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均需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如果设计师对物与物的关系过分重视而忽略了物与人的关系,则设计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而与一般结构设计就没有什么区别。当然上述结构设计对产品设计的构造或功能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重要的,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并不是不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而是在设计理念上要更加强调人性化。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因此就产品设计的本质来说,以人性化为主应看作是首要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正是工业设计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即为人类造就更舒适、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2.为什么要实现产品人性化设计

设计人性化要求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社会的、个体的原因,也有设计本身的原因。归结来看,以下两个方面可能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2.1.人性化产品设计是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因而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求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产品设计的内容和方式。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产品设计在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要、协调、平衡情感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庸置疑的。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绝不是设计师的“心血来潮”,而是人类需要的自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2.2.人性化产品设计是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质的需求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而且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具体、个性化,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本身,既然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所以设计师应设计出更有个性的产品。一句话,人性化设计是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3.如何实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既然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最终达到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目的。一个产品设计的几个主要要素就是产品的形式、功能、名称等,而人性化正是在这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论证。3.1.产品设计形式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产品任何一种特征内容或含义都必须通过产品本身来体现,而要体现产品的人性化,就得从产品的要素上着手,分析产品的各种形式要素。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来实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3.1.1.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

造型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以往人们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不很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在“产品语意学”中,造型成了重要的象征符号。意大利设计师扎维·沃根(Zev Vanghn)于80年代设计的Bra椅子,采用了传统椅子的结构,但椅背却运用了设计柔软而富有曲线美的女性形体造型,人坐上去柔软舒适而浮想联翩,极富趣味性。1994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Lucellino壁灯,模仿了小鸟的造型,灯盏两旁安上了两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产品中带进了温馨的自然情调,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扑面而来。3.1.2.产品色彩的人性化设计

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但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和不同的使用场合,颜色的选择非常的重要。如婴儿用的座椅和小学生做功课用的椅子的颜色可以丰富一点。适合他们的心理和成长需要。如“干燥椅”,她的结构很简单,但是给人一种十分新颖的感觉,原因是他采用多种色彩的苯胺或油漆自然上色,或是进行抛光处理,色彩非常的丰富,十分的大胆和有创意思,取得了料想不到的效果.原因是她的色彩和普通的椅子的不一样,十分适合那些追求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的需求。3.1.3.产品材料的人性化设计

产品的材料人性化设计对于当今绿色设计和环保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可以在循环利用和便于加工处理的材料十分的重要,因为我们人类的资源越来越缺乏,我们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设计选者材料时要节约。我们选者设计师在节省能源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以下方面:

1、设计能改善的产品;

2、设计可再生利用的产品,重新生产一种材料所需要的能源总是要比再生利用材料所需要的能源要多;

3、采用低能耗生产的材料;

4、择一种经典性、永恒性的外观设计,或者通过改换少数关键部件可以方便地更新造型风格。从而延长产品的:“相对使用寿命”,达到节省的目的。3.2.产品功能的人性化设计

好的功能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来说十分的重要。人们之所以有对产品的需求,就是要获得其使用价值——功能。如何使设计的产品的功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多、更新考虑到人们的新的需求,是未来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一句话,未来的产品的功能设计要具备人性化。如送饭或药品的小车,在它的轮子上设计一个刹车装置,这样就不怕碰撞而使车子滑开伤害到小孩或老人。又如超级市场的购物车架上加隔栏,有小孩的购物者在购物时可以将小孩放在里面,从而使购物更方便和轻松。3.3.产品名称的人性化设计

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设计物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命名,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可谓是设计中的“以名诱人”。如同写文章一样,一个绝妙的题目能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给主题以无言的深化。一种好的设计有时亦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1969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此产品在工业设计史上附有图片),外壳为鲜艳的红色塑料,小巧玲拢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其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已令消费者青睬有加。而其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情人节的礼物”更是令人情意顿生,怜爱不已。1992年意大利年轻的设计师马西姆·罗萨·和尼设计了一个带扶手的沙发椅,虽然柔软舒适,造型却非常普遍。然而设计师对这一设计的命名却让其名声大噪,身价倍增。他把这一作品叫作“妈妈”(产品设计杂志上有介绍),意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设计师在展示其设计的实用功能的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实用之外的东西,带给我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其给人的心灵震憾和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3.4.情感化设计与个性化设计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而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已经不是以前仅仅满足于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产品设计中实施“情感化设计”,就是把产品设计的起点定位于当今的中国人身上,从他们的生活的形态出发,研究尽可能符合消费者情感需求条件,设计出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情感、风格上都合理、丰富与多元化的产品。3.5.产品人机工程的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产品,就是包含人机工程的产品,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都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产品的造型与人机工程无疑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将它们描述为:以心理为圆心,生理为半径,用以建立人与物(产品)之间和谐关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综合平衡地使用人的肌能,保护人体健康,从而提高生产率。仅从工业设计这一范畴来看,大至宇航系统、城市规划、建筑设施、自动化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小至家具、服装、文具以及盆、杯、碗筷之类各种生产与生活所创造的“物”,在设计和制造时都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若将产品类别区分为专业用品和一般用品的话,专业用品在人机工程上则会有更多的考虑,它比较偏重于生理学的层面;而一般性产品则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学及潮流的设计,也就是应以产品人性化的需求为主。

4.未来产品人性化设计的的几个方向

20世纪80—90年代是设计上的多元化时期,在设计风格的探索上可说是“群雄并起”,精彩纷呈。而其中设计的“人性化”成为颇引人注目的亮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综合以上的研究再结合我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我总结了未来产品人性化设计的几个方向:

4.1.产品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人性化设计

现代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要,而且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当然生产商的经济效益也是可想而知的。英国Priestman Goode设计咨询公司设计出是一种电扇,和人们以往的想象完全不同,因为它的扇片是由布做成的,设计灵感来自帆和风筝。和以往的风扇一样的是,它能送来阵阵微风,不同的是再也不用担心手被夹伤,它是完全安全的。扇片可以在洗衣机里清洗,在不用的时候扇片垂下,一点也不占地方。风扇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变成了带给我们乐趣的玩伴。4.2.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的人性化设计 设计师应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例如人们常见的手机,一代一代的手机层出不穷,为什么手机的市场那么大呢?原因是手机的样式和功能不断的在更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与手机的通话功能了,美妙的声音、丰富的图象操作界面、以及录音、摄像功能是人们新的精神文化追求。

4.3.产品结构的人性化设计——追求更适合人体结构的造型形式

产品结构是指产品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结构。产品的形态一定要符合使用者的心理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美观大方的造型、独特新颖的结构有利于使用者高尚审美情趣的培养,符合当今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如一个专为女性设计的“X”型的烟灰缸,十分的性感,非常的有个性,十分符合女性那种追求个性的生活的情感。

(材料来源:百度空间)

第二部分

通过这学期《创新产品设计》的学习,我对于创新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卢老师讲授的创新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明清家具着手,让我了解了明清家具这一艺术瑰宝中所包含的传统儒家文化,以及其本身所映射出的人文关怀。首先,给我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明清家具的典雅、简约与质朴,而且家具的线条灵动、色泽温润。明清家具的开展与演化一直是尚古朴与尚华美两种审美观念并存。其次,代表经典明式家具制造的宫廷家具表现了追求华美雕琢而兼含古朴内致的审美取向。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温文尔雅,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能够说,明式家具之雕琢艺术风范,恰恰是孔子所倡导的“文”、“质”相兼的美学情味之绝佳表现。下面选取几张明清家具的照片,说明一下自己对于明清家具里面包含的人文关怀的认识。

这张图片就是一组明清家具的照片,是一套座椅的组合。整体造型稳重、内敛,体现了中庸的儒家思想。另外,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制作所用的材料,木质、原色,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直接感受。

再来看一张床的照片,整张床都是用木材制造,坚固、耐用。做工精致,四角雄浑沉稳,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完全满足人所追求的舒适,从而体现了其产品设计的人文情怀。

接下来,我就结合第一部分,也就是课后所找的关于产品人性化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于创新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的理解。

设计一款产品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迎合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当今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已经与以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局限在产品其自身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美观、个性,也就是人性化追求,而这些新时代背景下的产品要求所体现的正是人文关怀,人性化和人文关怀二者是共通的,并不矛盾。

材料中提及到了1994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Lucellino壁灯,所以我查找了一下该作品的具体资料。

1994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Lucellino壁灯(左图),模仿了小鸟的造型,灯盏两旁安上了两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产品中带进了温馨的自然情调,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扑面而来。这款设计新颖,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给电灯插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给这款产品带来了不少的灵动与惬意。这就是人性化导向的产品设计,其产品本身所包含的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为了带给使用者一种舒适、惬意的感受。无独有偶,在了解这一款设计过程中,恰巧又发现了一款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设计。这个鸟儿灯(右图)给人更加直观的亲切感,看上去就给人一种舒服、亲近、自然的心理体验。巧妙的是,通过不同形态的灯泡组合,就好像是一群小鸟栖息在电线上面,惟妙惟肖,极具创意,充满动感。

就创新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是随处可见,无疑是创新产品设计的一大趋势。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也给我们举了很多的实例,带给我们很深的印象。那一款产品是怎样体现其人文关怀呢?结合老师所讲内容以及课后查阅资料,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1、产品的某一个或者几个要素体现出人文关怀,体现出人性化。也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新颖的色彩组合、造型调整等途径实现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2、产品功能带给人们的人文关怀。如果一款产品能够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方便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感受,就可以说这是一款包含人文关怀的产品设计。

3、赋予产品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功能,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一种个性。产品设计应该植根我国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之中,传达我们的民族精神,我想这样的产品设计应该是最高层次的人文关怀,能够很好的诠释人性化、诠释产品的人文关怀,老师讲过的明清家具就是最好的例证。

接下来,我想在结合几个实例谈谈自己关于人文关怀这方面的认识。第一个实例是带书架的床头灯。

这是组合产品创新,将书架和台灯二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其兼有藏书和照明的功能。这款设计能够满足人们睡前看书的需求,而且不用再苦恼书籍的放置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整个设计简洁,灵动的线条带给人们很明了的感官体验,再加上实用性,的确是一款人性化的产品,传达了创新产品设计的人文关怀的理念。

第二个例子是一只碗(Take Easy Bowl)

拥有波浪线条的碗不仅漂亮,而且实用。如果你要端起一碗较为烫手的食物,就可以把手伸向碗底,通过波浪线条所留出的缝隙端起来,不烫手,而且很方便,与传统的碗的平底截然不同,细节之处体现了人文关怀。

小议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篇5

什么是“人文关怀”?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对人文关怀作了很好的解释,他指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历史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更是以人为本的,它是通过历史史实的传授和分析,满足人心灵上的需要和解决心中的困惑。《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铸造民族精神为宗旨的课程。”由此可见,历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美的人”,也就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在现在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泛滥的现实情况下,历史教育应该承担起对人进行人文关怀的职责,反映到教育上就是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历史教育躺在 “应试教育”的窠臼里,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上老师的照本宣科、学生的拼命记录,其实还是在灌输知识、接受知识;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参考书,都还是以强化应试能力为核心。相反的,教育的本来面目——人文关怀,在中学教学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认识和体现。尤其是历史学科,本身就充满强烈的人文精神,却往往在中学课堂里成为最令学生乏味和最不受欢迎的学科。可见,传统的历史教育观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早就失去了自我,让他们在被动式的接受和应试压力下变得麻木。

所幸,传统的历史教育已经在一阵“讨伐”声中离我们远去,素质教育已经被推到了前台,新课程改革也拉开了帷幕。著名的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的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提出中学历史教育应该为塑造完美的人性而教,为养成健全的生活观念,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教。而学生更应该在历史的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这种定位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素质教育”目标方向的界定,更在于其中展露出的一片人文关怀意识——“对国民大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价值关怀。对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尊重”,并且在此,审美的维度被明确树立进了目标的范畴。这无疑是对传统的“精英”教育价值观的一种“反拨”。

不管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罢,无非是让教育还其庐山真面目。而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就是要让历史中的人文精神真正地凸显出来。作为历史教师则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的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中,让历史学科真正闪现出它博大宽广、充满睿智的人文色彩,给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历史教育不仅它本身体现出了高度的人文精神,而且还要以培育人文精神为目的。

1、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但不少教师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一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去完成,其结果是由过去照本宣科变成主要是由学生去漫无目的地去读书和回答问题,时间在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下“空耗”了去,相反的有可能造成不仅学生没有得到一定的情感认同和人文熏陶,甚至连最起码的应试能力都丧失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关注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更违背了培养创新精神的。

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历史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把对人类过去活动的学习和寻求未来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教师的工作,就是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我反思得出认知和结论。这种认知和结论,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见解,不见得就符合历史课本或传统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定性,更不是对历史课本提供给我们的观点和看法的认证,它是多样性的和开放性的,以及具有个性特征的,真正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创新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我们应该改变对课本的看法,它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准绳。我们绝不能还“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而应以使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为前提和归宿,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讲授八年级上册《戊戌变法》一课时,我讲到由于“戊戌变法”触动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软禁了光绪皇帝,并要追捕所有的维新党,谭嗣同不愿同康有为、梁启超一起出逃日本。他说:“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有之,请自嗣同始!”,他决心为变法流血,用自己的鲜血来唤起那时麻木国人的觉醒。在监牢的墙壁上他奋笔疾书“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在法场行刑时他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在讲到这个地方,停顿了下来,深情地问大家:“谭嗣同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呢?”让各个小组去讨论,并选出一个代表发言:有的同学说,谭嗣同要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唤醒精神麻木的民众,具有甘于牺牲、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同学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应该逃走;有的同学则更进一步地指出,他如果逃走,用自己以后的更多的行动去唤醒更多的民众,岂不比流血牺牲更有价值,应知活着远比死去更有意义?同学们对谭嗣同之死的看法莫衷一是,虽然在表达上尚欠流畅,但这其中闪现着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见解和合作探究的精神。这种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只有放手鼓励学生,真正关注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认知水平,就是在这过程中得

以发现和提高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是一个盖棺论定地评判者和标准答案提供者,教师只能是个引导者、鼓励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课堂的主角,是自我发现者和肯定者,是个性的体现者。在这种发现和发展中,学生的自信心和思辨能力将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同时在引导和发现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无形中把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启发和人文关怀注入了其中。

2、关注教师

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忽视教师在这种人文关怀中的功能和地位。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执行者、参与者,学生的帮助者和鼓励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很显然课堂对于学生都具有个体的生命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调动教师的积极因素,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因为高扬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实现的要求。教师是人,生活中的人,平凡的人,不应是吞吐历史知识的机器,因此历史课或多或少总要深深地打上教师个人的烙印。对于一个热爱生活、酷好思考的教师来讲,课堂就是他展示个人魅力的地方,他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无不源于他对历史的体验、认知。他的情感,他的生活观念,他的素养,甚至他的经历、爱好都将通过他对善恶美丑的臧否,对历史事件的点评等体现出来。这一切,将对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的性格的塑造也将产生一种濡化作用。故而我们应该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因此,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地方,历史课是教师实现自我的机会,历史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品质,把自我活生生的个性转化为创造的源泉,获取爱岗敬业的心理动力,只有这样,中学历史教育才称得上是创造性工作,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更多的关怀。

3、关注人文教育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职业。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中学历史课堂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阵地,也是主要阵地。如果我们都丧失这一块阵地的话,我们的精神家园就会显得更加空虚。李大钊曾说过:“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更有人直接说道,“学历史即学做人”。可见,中学历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爱国精神的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试想,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在接触诸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怎能不从中产生

触动和感悟。历史教师就应善加利用历史教育的这种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关心自己的多了,关心国家的少了;关注物质的多了,关注精神的少了,怎能不叫人心寒呢?这时我们就更不应该弱化中学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之一,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欧美诸国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无一例外的把培养爱国情感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充分说明历史教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负有特殊重要的使命。中国历史我们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各个历史时期治乱兴衰的变迁、社会发展的进程、古老文明的承传、仁人志士的奋斗、为自由和独立的抗争、继往开来的探索„„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历史知识本身就充满着爱国主义的内容。比如我们通过对唐代的音乐、雕塑、佛教、绘画发展等方面的学习,看到它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文明的印记,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正是这种开放的胸襟、广泛的吸纳和融会贯通,造就了唐代文明的博大精深、绚烂辉煌;再如近代中国在遭受凌辱和奋起抗争的同时,又不得不在中西文明的冲突中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从而在剧变中孕育着文明的新生„„在这种比较和学习中,不仅使历史教学内容得到拓展、深化和富于时代意义,也使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得到开阔,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人文意识。历史课这种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一致性和交融性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课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阵地。历史教师只要把握住历史课的这个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中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效果。

同时,在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的历史教学。要求课堂形式灵活多样,师生互动,或历史问题讨论,或师生平等对话,或扮演历史小品,或模拟现场采访等等。这样的课堂必将是焕发生命活力、张扬学生个性的快乐课堂、和谐课堂,学生在享受着生命和智慧成长的快乐,同时也真正体会“读史使人明智”的乐趣。

(2)在评价体系上,实行全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新课标》为我们构建了全新的历史学习评价体系,除考试之外增加了表现性的评价方法,如学生成长记录簿、历史知识多媒体制作、社会调查等,这个评价体系要求科学、合理,充满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3)改变学生孤立的学习方式,在和谐合作中探究学习。《新课标》要求倡导学生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学习,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质疑,对重大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有创意的评价。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观

点,哪怕其观点与传统的结论不一致,也应给予宽容。让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就某些历史问题合作学习,探究辩论。更应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从事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关注民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治史能力。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学史兴趣、同学之间也增进了解。

聆听史瑞芬教授人文关怀的体会 篇6

通过学习史教授的讲座,我受到了深刻的震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承受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生活中人们的压抑感逐渐加深,生命健康状况越来越低下,迫切需要排解和疏导。医院不仅是解除病人肉体的痛苦,还要在情感上表现出温情的人文关怀,认真推行健康向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服务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护理工作者对患者要具备怜悯之心,要充满着热情和关爱,对病人的提问或正当或不正当的要求,要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和服务,认真做好各方面工作,体现对病人的关心备至、体贴入微,使患者从心里感受到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认可和感激。

2.只有对患者的进行周到细致的关怀,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诚实对事,对患者的一言一行,都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不自觉的深入到护士的平常工作中,从而建立起让患者普遍认可的新型护理关系。

3.让病患者有家的温情,文明礼仪方面,做到仪态端庄、态度温和热情,主动帮助患者,让患者如沐春风。让洁净的环境和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相结合,使病人放心、满意。

4.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不但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还要充分理解病患者,对患者的隐私要注意保护,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尤其是心理上,要进行及时的心灵疏导和安慰,要学会换位思考,力所能及的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让病人感觉到如自己的家人一般。同时,要及时解答病人对用药、治疗、所需费用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健康方面的指导,解除病人各方面的疑虑,让患者保持着健康快乐的心态对待疾病。

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 篇7

1 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 分阶段帮助患者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导致患者死亡的一种恶性疾病, 而人文关怀的重点在于要让患者对死亡予以充分正视和认识[3], 多与患者进行关怀性沟通, 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护理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1 肿瘤放、化疗阶段的痛苦

在此阶段, 患者的身体通常会出现很多不适, 会感觉到绝望、痛苦、甚至还有厌世悲观的情绪, 大量临床经验表明, 一旦确诊患有恶性肿瘤, 则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巨大影响, 在得知该消息后, 将会出现幸福感降低、压力、紧张等多种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 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恐惧、绝望心理予以积极、主动疏导, 通过抚触、握手等形式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支持, 同时要多鼓励患者。

1.2 肿瘤晚期的消极

肿瘤晚期患者基本容易出现忧郁、消极等情绪, 在此阶段, 护士要真诚关爱患者, 对患者的个人尊严要予以充分的尊重, 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使患者恢复希望、自我价值、自信心和自尊心[4]。

1.3 有效控制癌痛

应正确认识死亡, 晚期肿瘤患者通常会有很严重的疼痛, 使得患者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因此, 有效控制癌痛使之能正确认识死亡尤为重要, 护士可指导患者使用松弛疗法, 配合播放音乐、按摩、热敷等, 同时选择有效的镇痛方法和镇痛药物增加患者的舒适感觉, 减轻患者疼痛。同时晚期肿瘤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入临终期,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其充分认识和正视死亡[5]。

2 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 给患者以家的感觉

晚期肿瘤患者的情绪不太稳定, 处于容易波动的状态, 为了增加患者的亲切感, 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住院环境。室内放一些盆景、鲜花, 病房保持空气新鲜、安静、舒适、清洁。根据患者意愿摆放照片、纪念物等对患者有特殊意义的物品[6]。

3 全面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临床经验丰富、学识全面、护理操作技能娴熟的护士往往会很容易就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患者在进入医院后, 护士应第一时间打招呼, 并对其病情进行耐心询问, 全面了解患者的治疗、心理等特点, 做好健康宣教, 如康复指导、预后、功能锻炼、饮食宜忌等, 并一视同仁地告知全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宜[7]。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层次的日益提高, 再加上护理学、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护士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总体水平和自身素质, 要对各种生活保健知识都要有所了解, 而不能只具备专科理论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正确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对急重、突发患者进行抢救时, 要做到沉稳不慌、技能娴熟、反应敏锐, 同时护士要尊重患者隐私, 为其保守秘密, 切勿取笑患者, 要做到无差异地对待所有患者, 要换位思考, 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当患者在向护理人员倾述时, 应运用同情的眼神、微笑、点头等面部表情予以回应, 让患者及其家属感觉到亲切[8]。

4 落实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促进舒适

晚期肿瘤患者大多为病情重、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者, 所以每日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 及时更换被单和病服, 每日晨、晚间护理时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定时协助翻身, 防皮肤破损、防压疮, 协助进食, 保证有效的睡眠, 以促进患者舒适[9]。

5 效果

通过运用人文关怀护理, 本组患者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改善, 90%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对此病的恐惧心理、特殊治疗和处理有了正确的认识;对特殊治疗中出现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也能坦然面对, 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出现随访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6 结论

人文关怀是现代护理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达到拓展护理理念的范畴, 也将现代护理实践和理论进一步丰富。人文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使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 能够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最大限度上进行满足, 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摘要:人文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满足晚期肿瘤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减轻其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 就人文关怀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护理,肿瘤,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朱锦莲.在护患沟通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09) .

[2]刘玉馥.护理工作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07) .

[3]Fontaine DK, Briggs LP, Smith BP.Designing humanistic critical care environments[J].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rterly, 2001.

[4]Dossey B, Frisch N, Forker J.et al.Evolving a blueprint for cerification[J].Journal of Holistic Nursing, 1998.

[5]董玲玲.人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D].山东大学, 2006.

[6]高杰.某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实施现状与护理服务满意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12.

[7]曹学云.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体系研究[D].新乡医学院, 2012.

[8]王利婷, 杜蓓茹, 王金堂.人文关怀在肿瘤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2006, 5 (3) :60-61.

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 篇8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5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7例,均为女性,年龄32~78岁,平均48岁,86例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例为晚期肺转移患者。

护 理

入院时护理人文关怀[1,2]:患者入院时是带着对自己所患“癌”的负性情绪走进我们的病区。护理人员要以亲人般的关怀热情真诚接待患者,首先要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反应,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取得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化疗前指导准备帮助:①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及配合,必要时陪同患者尽早完善各项检查,尽早治疗。②需PICC置管的患者选定并保护穿刺血管,向患者讲解穿刺的必要性、安全性,指导穿刺中的配合,减轻患者痛苦。安慰患者,消除顾虑。③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物的原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让病人有所准备,正确对待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消除对化疗的恐惧情绪。

化疗前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除具备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外,还应善解人意,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和对病人关爱的护理态度,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宽厚包容的胸怀。让病人愿意将心中烦恼倾诉,从而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加以疏导,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治疗阶段、不同的职业、文化程度、身份地位、家庭状况、经济状况以及不同的性格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使患者正确应对各种消极情绪。大量实践证明,护士善于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沟通交流,沟通中将你的思想渗透,让患者接受并认同你的观点是护理成功的关键。通过沟通,讲解成功病例,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减轻化疗反应的重要保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化疗中的心理疏导:①胃肠道反应的心理疏导:告诉患者预防药物及措施得力,大多数胃肠道反应轻微。从心理上诱导病人,分散注意力,提高对恶心、呕吐的耐受力,从而减轻胃肠道反应。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调整好心态,增强战胜痛苦的信心。正确合理按时使用止吐药物,及时清理呕吐物,做好生活护理。提供良好进食环境,给予清淡、营养、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多饮水,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②骨髓抑制的护理:病室定时开窗通风,减少探视,必要时安排隔离室,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意义,取得配合。护士严守各项操作规程,遵医嘱积极按时给予升白及抗感染药物,保证药物疗效及患者安全。③脱发的护理人文关怀:乳腺癌术后,患者自身形象已改变,如果再脱发,许多年轻病人难以接受,心理压力大。告诉患者脱发是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使其对脱发及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告诉她们脱发是暂时的,化療结束会有新毛发生长,而且会长的更好。帮助病人选择合适的假发及帽子,同时也不妨夸赞光头的可爱、时尚以及假发及帽子的漂亮。

营造人文氛围,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病室空气清新,床铺舒适,被褥松软干净,温湿度适宜等,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营造人性化服务。围绕病人实施各项服务措施,如病房适时举办小型娱乐节目,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征求意见卡,开展工休座谈会等。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而情绪稳定,减轻心理压力。另外,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作用,讲解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取得各方面配合,解除病人后顾之忧,帮助病人顺利渡过治疗阶段。

护理人文关怀可以改变病人的负性心理反应。通过人文关怀护理,本组87例乳腺癌患者均能以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自身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顺利渡过治疗阶段,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J].新华文摘,2001,18(5):35.

上一篇:党建工作上半年总结下一篇: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