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试析国企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如何有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摘 要:本文主要对新时期煤矿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加强企业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简要地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自己一些见解。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企业干部;作风建设

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一直是国企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树立干部形象、增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和改进国企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首先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我们要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领导干部是党组织和企业的骨干力量,是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带头人,其作风如何,对企业的改革发展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党风和执行力,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反映着党组织在企业的管理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效果。

领导干部的作风,主要体现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大多数是好的,是积极向上、清廉务实、勇于奉献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如果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就会出现因蚁穴溃堤,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影响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而影响企业的改革发展。

因此,国有企业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始终保持良好的学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各类教育培训。按照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的办法,通过任前培训、在职培训、交流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培训和廉洁自律教育。公司党委、纪委应推荐有关专题学习资料,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工作创新。坚持安全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着力提高执行力。增强大局意识和纪律意识,自觉做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维护公司党委权威,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先行停职接受组织调查,再按纪律规定严肃处理。

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会前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反馈,讨论确定会议主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各单位都开得很认真、很规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形成了诸多的经验。这给我们今后召开民主生活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今后公司党委每年应该开一至两次民主生活会,可以邀请上级纪检、组织部门派人参加,民主生活会讨论的内容可以紧密结合近期的工作和生活,以靠思想上的洗礼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转变。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谈话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交流活动,党政负责人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与所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作风建设、廉洁自律为主体内容的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

三是坚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始终保持良好的领导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重大项目建设、干部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决定。

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时刻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自觉遵守“八项规定”等廉政规定,管好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规范从政行为,坚决纠正和查处渎职、失职行为。

努力改进文风、会风。严格会议报批程序,大力整合各类会议,提倡同类会议合并开,提高会议效率。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和会议规模,建立与分工负责制相适应的会议制度,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严格会议纪律,强化对与会情况的督查问责,提高会议质量。

进一步规范和改革领导干部公务消费。健全完善和认真执行公务消费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继续深化“四项费用”的改革和管理,严格按限控指标执行;严禁公款旅游和用公款大吃大喝。公务接待一律按工作餐标准接待,外出公务活动一般集中乘车,控制和减少随行车辆。

四是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入井跟班、必须到一线采掘开头面去,到职工群众中间去。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还要听取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每半年至少要写出一份民情民意调研报告,并把此项列入述职述廉报告的内容进行考核。

全面推行干部年度绩效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要结合实际完善目标设置和考核办法,不断细化岗位责任制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面推行岗位归责,“一岗双责”将经营目标、廉政建设目标任务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和具体责任人。推行此两项考核要与日常各项评比表彰活动相结合,还要明确党风廉政“一票否决”权。

纪委要牵头开展纪律作风突击检查和日常排查,重点查纠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和工作纪律松弛、作风粗暴、打牌赌博、上班时间炒股玩游戏看电影等“庸、懒、散、奢”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有错必罚、推诿必查,无为必究,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五是坚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始终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正派高雅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要按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涉及本人及近亲属的婚丧喜庆、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和因私出国(境)情况。

强化传统节假日期间的监督。每逢传统节假日要出台《关于加强节日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重申节假日期间严禁发生的各类事项;纪委牵头成立督查小组,加强节日期间领导干部在矿区以外的娱乐消费等情况的监督,走访排查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对有问题反映的领导干部,纪检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及时约谈、函询,进行批评教育,对顶风违纪的要予以坚决查处,同时还要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

结束语:企业干部作为我国煤矿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对于企业的安全经营和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的煤矿企业发展中,只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从而保证职工干部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中更有效地开展企业工作,以促进煤矿企业的良好转型和跨越发展。

作者:李洋

第2篇:浅论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上,辽河油田分公司面临着诸多躲不过绕不开的发展难题,改革发展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迫切需要油田上下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这都要求油田上下全面审视内外部形势,深入研究思考自身发展,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搞好顶层设计,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动发展,用现在的努力为未来发展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深水区;党的建设;实践

引言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辽河油田党委要求,统筹做好“千万吨油田”“百亿方气库”“流转区效益上产”三篇文章,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全力做强油气核心业务,全员推进提质增效工作,突出依法合规,突出安全稳定,突出绿色发展,加强新时代国企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整体水平。

1.全面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把好前进方向

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保障能源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巩固历次主题教育成果,落实“三有三结合”学习模式,深化“送理论下基层”活动,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建立健全检查问责机制,常态化推进党建检查、民主生活会督查等工作,坚决防止主体责任虚化、党员意识淡化;探索推行“党性淬炼、阳光议事、实践活动”主题党日“三个加法”,创新举行“主题党日+”公开观摩,切实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要涵养良好政治生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详细制定基层考核办法,加大舆情预警防控力度,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

2.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要全方位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完善“2+6+X”党建体系,严格落实明责、考责、问责的“三位一体”机制,夯实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一岗双责”,做好党组织书记、委员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突出操作性,强化执行力,形成“该抓必抓、不抓问责”的责任落实态势,打造统筹联动的管党治党工作格局。要全方位提升基层党建质量。聚焦油田公司“党建提升”战略工程,持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联合支部”创建,深化党支部达标晋级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推广“两本五册三表”党务工作指南,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力量,丰富党建联盟活动成果,实现“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整体效应。要全方位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加快推进基层党建“三基本”建设与“三基”工作有机融合,探索推行基层党支部“六位一体”量化考评,常态化推进“党建+”项目化管理、共产党员先锋工程,不断巩固“两站三组”项目成果,一站式服务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基层党建与基础管理全面融合、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3.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要聚焦干部“选育管用”。树立基层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导向,大力推行竞聘上岗选干部;加强基层干部培养,把班站长岗位作为培养选拔基层管理干部的重要平台,将符合条件的班站长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把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选拔基层领导人员的必要经历,推进生产经营和党务岗位双向交流;统筹培养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抓好35岁以下基层领导人员和后备力量的战略储备,避免形成新的“盖层”和“断层”。要聚焦人才价值创造。紧扣业务发展开展需求分析,制定完善“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措施;深化“双序列”改革,推动优秀人才在“三支队伍”序列中合理流动;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向价值创造贡献大的单位和个人倾斜,以精准激励促进人才价值提升;完善从“会场”“赛场”到“井场”“练兵场”的保障措施,鼓励核心骨干长期深耕专业;健全各岗位序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机制,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要聚焦组织体系优化。围绕人力资源集约配置,全面开展“三定”工作,推进新型采油管理区、作业区建设;深化机关“大部门制”改革,打破“部门墙”,增强管理协同性;推动基层劳动组织形式优化重塑,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逐步实现“单井无人值守+区域集中监控+调控中心远程支持”的任务型生产模式,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

4.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要巩固完善责任落实机制。严格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组织报告责任落实情况;全面落实责任清单、签字背书、委员述职等工作,促进“两个责任”落实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的单位,严肃追究党政主要领导责任。要巩固深化联合监督体系。科学运用巡察、审计工作成果,常态化开展“回头+探头”行动,更新“问题反馈数据库”,运用“三张风险清单”,实现巡察整改成果最大化;深化合规专项监督,督促科室落实监管责任,实现“人财物事”监管全覆盖;探索基层监督新模式,持续完善“小监事会”“五个一”工作机制,丰富纪检委员“四必谈三必问”工作法,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米”。

5.全面加强宣传文化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要持續提升思想引领力。广泛开展主题教育,采取巡回宣讲、精准宣讲等方式,深入分析改革发展新形势,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坚定信心;深入开展群众性大讨论,重点围绕“产量怎么稳、费用怎么降、安全怎么保”等问题,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献计献策;围绕公司深化改革变化,及时解读重大政策、重要思路、重点措施,做深做细一人一事思想工作。要持续提升文化感召力。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不断丰富“融合文化”体系建设,编发一系列宣传手册,制作一部企业宣传视频,打造一批企业文化示范站,开展“声动辽河”“图说辽河”等特色活动,努力打造“个个有特色,站站能出彩”基层文化精品。

6.结语

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新任务需要新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更是员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聚焦“十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构建融合式党建体系,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加力,真正使基层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起作用的战斗力、有效果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张立荣.党建工作考核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64-67.

[2]郑茜茜.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途径[J].办公室业务,2020(24):22-23.

作者:陈伟

第3篇: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摘要: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下简称:两大建设)需要营造出一定的舆论环境,而信息化平台则能为此提供信息释放;两大建设需要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而信息化平台便能为此提供便捷的监督渠道。增强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两大建设内在要求的核心要义。其中,时效性是两大建设的出发点,实效性则是两大建设的落脚点。从而,以上两个方面也成为了新形式下高校党风廉正建设的路径指向。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正建设;信息化;新形式

从目前的文献论述来看,对于高校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似乎涉及的不多,其更多的聚焦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难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手段履行着上述两大建设的目的,但在本质层面仍需深刻把握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信息化平台在高校系统中的广泛搭建,如何借助这一平台来进行两大建设便成为笔者关注的问题。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可归因于几点原因:第一,两大建设需要营造出一定的舆论环境,而信息化平台则能为此提供信息释放;第二,两大建设需要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而信息化平台便能为此提供便捷的监督渠道。如此等等都表明,新形式下高校应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两大建设。

本文首先对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信息化的功能定位。最终,给出加强两大建设的路径。

一、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

尽管两大建设分别指向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领域,但其建设的目的仍在于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增强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两大建设内在要求的核心要义。其中,时效性是两大建设的出发点,实效性则是两大建设的落脚点。从而,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1.时效性方面。党在作风上的表现直接由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是由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党员同志的工作作风体现出来。这样一来,便可以将内在要求时效性方面具体为:第一,及时掌握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对自身工作方式给予针对性的调整;第二,及时了解高校职工的思想动态,在对他们合理利益诉求给予解决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由此可见,时效性突出了及时和有效这两个要点,这也是高校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所缺失的。从现实角度来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缺少一种主观能动性,往往依赖于顶层对此项工作的推动。

2.实效性方面。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实效性是其建设的落脚点。具体而言,“落地”的工作作风表明,党的作风建设应紧密围绕着解决现实问题来展开。从高校目前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包括: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一系列关乎职工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改善的问题。似乎这些问题与党风建设无关,实则不然,在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制的高校组织原则下,上述实际问题的落实都依赖于党委成员的集体决策,这就直接决定党风建设的实效性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在党风建设方面仍聚焦于各级党组成员工作方式的优化,认为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接地气”的工作方式便是党风建设的最终目的。由上可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二)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

1.时效性方面。高校仍然面临着防腐倡廉建设,这不仅由高校作为国家单位的身份属性决定,也是当前实际暴露出的问题使然。那么,如何理解其在时效性方面的内在要求呢。同党风建设中的时效性相似,仍突出對新情况、新问题的掌握,并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建设方式。现实告诉我们,随着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在惩戒措施上对腐败行为所建立的高压态势,当前的腐败问题已从明处逐步转向到了暗处。这就表明,以前可以在群众监督下的防腐机制,在目前却因群众发现不了而陷入监督缺位的境地。面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便需要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上下工夫。

2.实效性方面。简单来说实效性就在于反腐倡廉建设应能切实改观高校中的诸多不正常现象。所谓“不正常现象”,可以理解为管理层或明或暗的道德失范问题。从近年来报刊媒体所发布的高校腐败问题可知,其主要在招生、基础建设、设备采购等领域出现,这也为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带来了难度。即,这些事项远离高校职工的视线,职工们不清楚也不可能了解其中的具体细节。这就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廉正建设提出的课题,也同时提供了切入点。

二、内在要求指向下的信息化功能定位

在时效性和实效性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不难知晓,该内在要求便构成了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两大建设的原则导向。作为一种新事物,信息化条件下如何适应该内在要求展开建设呢。笔者认为,此时还须就信息化的功能定位进行认识。

具体而言,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宣传功能

上文已经提到,增进两大建设的效果需要建构起一定的舆论氛围。从高校组织的特征来看,这种舆论氛围可以作为组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平台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这项功能,可从这样几个方面看出:第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职工乃至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信息;第二,随着人们对信息了解途径的改变,信息化网络成为了高校职工和学生获取有关信息的主要来源。第三,网络技术所提供的视频播放和图片展览等功能,能直观的给高校人群带来思想和视觉冲击。正是基于这三点考虑,信息化平台应提出自身的宣传功能。

(二)交流功能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和防腐倡廉建设不仅体现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还内含有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意味。因此,若要将这两大建设深入人心,并能推动高校职工普遍参与到督促、监督等活动中来,便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所提供的交流功能。交流功能的释放不仅可以采取一问一答,也可以采取在线互动模式。为了增强交流功能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笔者建议:应将高校各部门负责人和党群负责人的电子邮箱向全校公布,以此使他们及时获得涉及两大建设的第一手信息。在条件成熟之后,还可以考虑建立在线交流机制。

(三)监督功能

监督功能应该是信息化平台所提供的实质性功能。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即“声誉约束机制”。声誉约束机制是指,通过舆论监督并对当事人构成社会舆论压力,迫使其不敢、不愿实施背离组织规范的行为。声誉约束机制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第一,组织结构具有封闭性;第二,当事人的失范行为能及时在组织范围内传播。由此不难看出,高校组织特征能够满足封闭性的要求,而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则满足了及时传播要求。这样一来,在强大的舆论监督攻势下,自然就能促进两大建设的开展。

(四)公示功能

上文在防腐倡廉的实效性方面指出,当前因广大职工无法获知学校各项事业在发展中的具体细节,因此就无从对各事项的规范与否进行监督。同时,这也背离了党历来所要求的接受群众监督的要求。包括:招生、人员招聘、人员提拔、基础建设、设施购买等领域,都易滋生腐败行为。为此,借助高校内部网络系统或者其它途径,将上述各事项的前因后果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并结合上面的监督功能,便能在现有情况下增强两大建设的实效性。

三、功能导向下加强建设的路径探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聯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治、严肃纪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为此结合上文所述,功能导向下加强两大建设的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

(一)信息化建设下的舆论氛围构建

高校范围内关于两大建设的舆论氛围构建,不仅是组织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党风廉正建设构筑起强大的高压态势。与设计惩戒措施不同,构建舆论氛围的初衷在于将诸多失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对学校负责、对当事人负责,也同样是对全体职工和学生负责。在具体的构建中可以围绕着这样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组织高校中层以上干部通过网络观看涉及防腐倡廉的记录片,并要求他们写出观后体会;第二,借助警示教育的开展,各部门负责人将自己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安排提交到网络并向全体职工发布。这样一来,这种舆论氛围就在全校职工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

(二)信息化建设下的交流模式构建

这种交流模式可以借助电子邮件,也可以通过在线互动展开。为了确保不影响部门负责人和党群责任人的正常工作,学校可以规定周五下午作为在线接待时间,而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处理则不做时间要求。通过这种形式,便能提升两大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交流过程中,负责人应给予职工或学生的提问、诉求以明确答复,部分事项应及时向上级反映。从当前所反映的事项中包括:职工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以及学生方面的收费问题等,应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反馈。不难看出,惟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使得高校党风廉正建设获得生命力。

(三)信息化建设下的监督机制构建

高校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形成了“报喜不报忧”的行为惯性;或者是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作用下,往往将诸多失范事件在组织内部处理,结果广大职工对前因后果却毫不知晓。不难理解,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若不加区别的都以这种方式对待,将强化当事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同时削弱了舆论监督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建设内部网络系统,或者职工可通过帐号进入内部系统,在此平台上建立公开的事件通报制度。笔者认为,只有将党风廉正建设与广大职工的参与相结合,才能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在自我监督和第三方监督下永保先进性。

(四)信息化建设下的发布公示构建

关于信息化建设下的发布公示现状,从形式上看在各高校都做的较为不错。这里笔者还应强调,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突出其中的细节。如,在设备采购事项中,很多高校只是公布了前期竞标单位人选以及后期中标单位,却未能披露招标过程中的具体选择理由。这就使得腐败现象可能在暗中滋生,却通过合法的程序掩盖了其中的失范行为。当然,职工也无从知晓更谈不上监督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文章围绕着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内在要求,结合笔者工作体会进行了阐述。

四、小结

增强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两大建设内在要求的核心要义。其中,时效性是两大建设的出发点,实效性则是两大建设的落脚点。从而,以上两个方面也成为了新形式下高校党风廉正建设的路径指向。具体而言,在两大建设的实施路径应围绕着:信息化建设下的舆论氛围构建;信息化建设下的交流模式构建;信息化建设下的监督机制构建;信息化建设下的发布公示构建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孙友山.企业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 息,2011,(7).

[2]魏秀芹.论会计监督在党风廉正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 商贸工业,2009,(9).

[3]葛征宇.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 国电力教育,2010,(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 论导报,2010,(12).

[责任编辑:赵兴宇]

作者:夏宇尘

第4篇: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增强执政意识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即围绕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具体地说,就是要形成以巩固执政地位为目标,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核心,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执政党建设新思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的倾向。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真正使我们党能够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的领导核心。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当前应努力树立三种科学的理念:一是执政为民的理念,要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理念,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依法执政的理念,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依法执政中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只有树立了这三种执政理念并切实遵照实行,才能有效地解决“为谁掌权、掌权干什么、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

执政意识是党在执政以后对自身状况、客观条件、历史责任、奋斗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一种深层次认识。增强执政意识,主要包括发展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公仆意识、基础意识、忧患意识等。从目前党内状况看,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正在逐渐滋长着一种麻痹懈怠、贪图安逸的心理,缺乏长期执政的忧患意识,对党内存在问题的危害性和执政党的自身改革缺乏应有的认识,执政意识淡薄的问题突出存在。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执政党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只有具有了强烈的执政意识,党的建设才能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寻找执政党自身状况和执政党地位之间所存在的差距,适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二)增强“五种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科学内涵、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明确提出了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五个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方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关键所在。

1、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始终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科学判断形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全面观察和审视世界,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更主动、更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科学判断形势,必须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敏锐地把握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趋势,紧跟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

地;科学判断形势,必须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在国内外发展大背景、大趋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

2、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历史的选择,并经过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然而,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深刻,对如何驾驭市场经济的复杂局面缺乏经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一要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二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不断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三要善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3、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当今世界复杂多变,来自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接连不断。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一方面,要善于应对国际上的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要始终坚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努力争取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众之间的关系。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高度重视和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合力。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的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

4、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依法执政,首先是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和党章的明确要求,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其次是指党的领导要靠执政来体现,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同时,依法执政又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执政。我们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决定了依法治国的成效,反过来,依法治国的效果又是对党依法执政能力的检验。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必须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5、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总揽全局,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我们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集中精力研究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执政党要善于总揽而不包揽,通过建设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规范同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各方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善于处理眼前与

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置于国际国内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建设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长远之计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说到底是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精干的干部队伍,把德才兼备、出类拔萃之才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去,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是我们党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的组织保证,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长远之计。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领导干部要有坚定信念,有公正之心,有世界眼光,有辩证思维,有创新精神,有实干作风。

(四)加强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说,体制和机制建设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是否合理,党的体制、机制是否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着党的执政功能的实现程度。体制和机制缺乏科学性,党的执政能力就体现不出来,就会妨碍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执政效率,引发执政活动中不必要的扯皮和摩擦,从而加大执政的成本。因此,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1、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使上层建筑更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形式明确党和人大、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组织的关系,使党的领导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提高党的执政效率,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一个目标,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目标。对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关键要看党是否富有成效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取根本利益。如果体制和机制的运转缺乏效率,事倍功半,劳民伤财,党的执政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2、必须建立一个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策的支撑和监督系统,从机制上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决策性失误,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一种以法制权、以权制权的执政党权力监督体系,使党员干部的权力以及党的各级组织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3、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如何,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素质,首先要抓好主要领导干部这一“龙头”。要特别重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党内选举制度,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把党内优秀人才推举到党的各级领导层。同时抓好基层党员干部这一“细胞”。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5篇: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1]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好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应成为当前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作风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先进性靠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来保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

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

重视作风建设,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90多年来,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逐渐认识到,作风是无形的力量,党的优良作风能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培养良好的作风。从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提出“三大作风”,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和作风,都极大地推动和保证了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20世纪末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新世纪之初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及现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

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都对党的作风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从国际上看,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

化。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原有体制的弊端、陈旧观念的障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等还会不断地接连出现。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都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化。从党内看,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结构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活力,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这三个重大变化带来的三大考验,即我们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要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不适应这些变化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状况发生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变化,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

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我们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同党的状况的变化相符合。但是,在党的作风建设也还存在种种问题,同我们党的状况的变化不相吻合,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不相符合。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必须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中与党的变化不符合的问题。

二、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来讲,一是有些部门领导干部思想滞后,求稳怕乱,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干部精神空虚,不思进取,缺乏朝气和活力;一些部门的同志

缺乏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至上。二是有的干部在学习上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刻苦精神;有的不善于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学用脱节、学而不思、学而不行。三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浮漂,深入基层调研不够;部分职能部门和干部特别是有一定权利的干部官气十足,宗旨意识淡薄;一些干部争先夺冠意识不强,工作方法不活,工作标准不高。四是个别领导干部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官僚主义严重,班子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五是部分干部自律意识不强,忙于应酬,相互攀比,铺张浪费。

剖析上述问题的根源,

第6篇: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推进建设“中国五个大县”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是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这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为建设和谐、富庶、幸福、美丽的新XX,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为什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首先,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县委决策的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是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县委决策,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形成坚实有力的保障。就作风方面的保障而言,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需要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好作风靠抓、更靠带。各级领导干部带一个好头,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动员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见之于实践、行之于当前。贯彻落实县委决策,要有实在的举措、具体的行动,不能只说不做,或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必须大兴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之风。在贯彻落实县委决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观念上、体制上、制度上的障碍,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障碍不消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的思维谋发展,以务实的作

- 1 领导干部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根治不良之风,需要铲除不良之风得以产生的土壤,这不仅需要制度约束,还要强化舆论监督;作风建设绝非朝夕之功,需要下决心持之以恒抓下去。同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也是进一步落实县委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的需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增强观大势、谋大事的本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五个大县”的宏伟蓝图化为干部群众的共同行动,因此,加强作风建设,凝聚共同力量,是实现“中国五个大县”的必然要求。

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县党员干部作风,虽然新的风气,吹进各个角落;新的变化,开始见诸于细微之处。但是,按照县委八项规定的要求,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员干部作风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

一是思想作风:有的党员干部思想保守,进取意识差,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紧迫感;有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主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抬头,不能保持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二是工作作风:有的党员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精神,没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群众真抓实干、办好事上,没有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工作实际,对待工作“蜻蜓点水”,没有长远打算,

- 3 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都与思想作风有直接关系。因此,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重点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而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学习。首先,要增强党员干部学习意识,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做到常省自身之过,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官。其次,深化学习内容,加强学习政治理论,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县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做到执政为民、清政廉洁、忠于职守,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再次,要创新学习方式,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理论中心组学习做实做好。

三要抓制度,健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当前,许多作风问题与制度存在漏洞、不完善有关。在作风建设中,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全过程,形成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要不断完善规范党员干部作风行为的具体制度。多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普遍存在着原则要求多,具体措施少的问题。因此,要围绕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具体表现,制定严格的行

- 5

第7篇:如何加强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杨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企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强大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精神,认真做好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要认真创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基层班子建设,健全基层组织机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创建工作新载体,强化党务政工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加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提高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的政治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关键词:企业党 基层组织 组织建设

一、强化基层班子建设,提供企业持续发展组织保证

班子建设就是能力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加强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是凝心铸魂聚力的关键环节。要把基层班子建设成自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体;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而充满活力的集体;能够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集体;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集体;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团结带领职工群众为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而艰苦奋斗的集体。从而实现“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以基层班子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全基层党组织机构,扩大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这是党的建设和全部工作的基础。针对企业改制上市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党员和职工队伍思想日益活跃的实际,企业党组织必须在组织设置、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努力做到三同步:即坚持各级组织与行政管理机构同步组建、同步启动、同步发挥作用。其次要抓好基层党务干部的配备工作,要本着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及时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有效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在坚持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突出知识化和年轻化,配齐配强基层专兼职党务干部,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把握形势新特点,提搞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新形

势下的新特点,注重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全面提升基层党的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要多做统一思想的工作。要摸清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认真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工作。要适应改革调整的新变化,及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工作,确保不留基层党组织建设“死角”和“空白点”。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教育党员树立政治责任、大局意识,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自觉做支持改革、遵纪守法、维护稳定的模范和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四是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党员发展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重质量,重程序,重规范,严把“进口”、疏通“出口”,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五是要努力做好稳定工作。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维护企业稳定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要及时妥善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创建工作新载体,激发基层党建工作内在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任。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得好不好,工作成效大不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强不强,都要以

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和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大报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的要求,探索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载体,使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服务于企业的中心任务中得到加强和发展。有好的工作载体,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工作就会有活力。

五、加强党务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党务政工干部素质

党务政工队伍是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直接承担者,集中体现着党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党的形象。因此,党务政工干部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党务工作,团结开拓,甘于奉献;其次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再次要有做好党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勇于创新,不断研究探索党务工作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第四要具备较高的文字水平。面对新的挑战,必须加强培训培养,建设好党务政工队伍。一是提高党务政工队伍的政治、生活待遇,思想上重视,工作上重用,调动其积极性;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改进教育培训方式,外出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党务政工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丰富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现代科技、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把党务政工队伍建设成为敬业、奉献精神强,政治、业务素质高,有战斗力的精干队伍。

第8篇: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内容摘要: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动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光辉前景同样在于改革创新。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党的建设 改革创新精神 科学发展观

正文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自党执政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一、加强党的建设要统一协调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间的关系 首先,在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深刻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为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所迷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驾驭全局,掌握主动权;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其次,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

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三大作风相互联系,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一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二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三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四要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我们党如何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如何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快自身的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其实质就是促进党的自身发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还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三、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彰显,是党的建设的力量之源

与时代同步伐,党的先进性就长在;与人民共命运,党的生命力就永存。在面对着四川汶川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

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牢记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

的十七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执政党的客观规律,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新途径。新举措;以创新的思路来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新制度法、

新办法把党建设成为生机蓬勃,无坚不摧的坚实堡垒。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高永元在吴川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6.30

第9篇:浅析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是党的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作风如何,关系到执政党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上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一、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继续把反腐倡廉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的前提,也是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随着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加之,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个危险”,因此,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在这方面,我们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不纯、作风不正、为政不廉、原则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的纯洁性,严重损害党同

1 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我们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各项工作,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二、如何加强干部领导作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上深刻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良的作风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思想上的模糊,必然导致作风上的盲目、随意和失控。一般来说,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有良好的作风,正确的实践和行为。

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把学习政治理论与学习现代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把努力工作与善于思考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同时,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时常提醒自己,思想停滞,思想僵化,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实践,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态、以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的改革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2 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

(二)立足优良作风,加强宣传教育。

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积极开展经常性教育,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和法律学习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自律和警示教育,大力倡导五个方面优良作风,一是从勤奋学习做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二是要从密切联系群众做起,坚持群众路线,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念,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三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四是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做到心胸开阔、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平等待人,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团结协作、和睦共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人心、共谋发展。五是要坚持权为民用、秉公用权、清正廉洁。常怀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三)加强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是

3 干部领导作风的具体表现,也是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证。当前,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不够”,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这“四个不够”又集中表现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班子成员都有责任,要成为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成为改进领导作风的带头人。党委主要负责人,要统筹把握集体领导这盘棋,就必须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做好团结协调工作;善于总揽全局、分工负责、集体决定、分头实施、秉公用权,总揽而不包揽;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周密论证、科学决策,果断而不武断;善于调动和发挥“一班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人善任、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班子成员要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共同的事业追求,增进班子的团结和谐。要切实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的议事和决策程序,建立和落实委员分工负责制,做到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分工负责、顾全大局。

(四)必须廉洁从政

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突出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端正党风的重要前提,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4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必须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必须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必须严格监督、严明纪律,要认真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加强对廉洁从政规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要加强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落实党内监督制度,拓宽监督渠道,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增强监督的实效;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当作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对待,把维护党的纯洁作为自己的责任,自觉遵守党章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树立良好的形象。

(五)加强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必须在制度建设和制度落实上有新举措。各级党组织要把建立完善党内各项工作制度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要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建立并完善党委班子议事规则、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制度、党政领导互通情况制度及学习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和各种会议制度等。

制度建立是基础,制度落实是关键。各级党组织要自觉维护制度规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依靠制度管人、依靠制度办事的意识,无论是想问题做决策,还是干工作抓落实,都要以法规制度为依据,从而形成民主和谐、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要积极探索制度良性运作机制。要建立制度制定执行与监督相互分离、

5 相互制约的机制,以保证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及监督制度运行的有效性。要强化落实制度的强制措施,在决策、决议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制度制定出来后,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决策、决议的执行到位。

(六)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班子是关键。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发扬良好风气,又要严格要求班子成员,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实践“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进一步转变作风上发挥表率作用。始终坚持做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表率,坚持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坚持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表率,坚持做民主集中制的表率,坚持做廉洁从政的表率。

基层党组织要把干部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一个重要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三自六不让”精神要求,强化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大力保持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作为党员干部中的一员,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必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振奋民心,营造心齐、气

6 顺、风正、劲足、实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迎难克坚,用实际行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切实把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等方面的努力,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好,努力实现干部队伍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促进党风、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谱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篇章。

上一篇:科技型企业融资下一篇:如何与重要经销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