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精选8篇)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篇1

一、加强效能建设是促进发展的客观要求,税务系统应该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地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相继实施东部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发展战略,又实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最近,中央正式出台了促进中部崛起的10号文件。省委、省政府提出安徽要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马芜铜宜”作为第一方阵。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人才、科技、土地等方面的资源。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的后发优势不强,那么安徽率先崛起靠什么?要靠良好的政务环境。省委、省政府抓得很准,在全省上下发起了效能建设的“革命”,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增强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促进安徽加快发展、奋力崛起。

省地税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在全省地税系统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政风建设的“三项建设”,专门布置开展效能建设。省局、市局在工作上也提出了许多要求,目的是改变机关不良习气,改善发展环境,促进安徽发展。众所周知,安徽面临中部崛起的难得机遇,改变“中部塌陷”的出路在于加快发展速度,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对此我们应当认真进行思考。能否把地税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很重要的一条,是取决于我们这支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工作,是改变队伍精神面貌、改进部门工作作风,造就务实进取、廉洁高效的地税干部队伍的有力手段,也是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铜陵率先崛起的重要保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提高地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现实要求。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这支队伍的素质是好的,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从近年来政风、行风评议的结果看,对外整体形象也是不错的。大多数税务工作人员能自觉践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但从个体上看,少数同志身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中心意识、大局观念不强,主动为机关、为基层、为纳税人服务的精神不够;有的工作标准不严,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成效不大;有的业务知识更新不足,税收执法能力不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够;有的工作不求上进,作风漂浮,得过且过。此外,在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部门之间也还存在协调不够、配合不力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系统内进一步形成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良好风尚,维护好全市地税系统的整体形象。

二、初步认识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按照效能建设要求,我们认为税务部门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1、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工作中还存在办事推诿扯皮、协调配合不力,特别是在处理工作交叉和业务衔接方面敷衍塞责,缺乏主动、及时、有效的沟通与联系。我们有些同志理想淡漠、信念动摇,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上级交办的任务也敷衍了事,工作要求标准低,思想境界不高,没有大局意识,个别同志考虑全局的事少,想自己的事多,难以适应追赶式前进、跨越式发展的工作要求。因此,在效能建设活动中,要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每位同志的思想认识到位,确实转变我们的思想观念。

2、为经济发展和纳税人服务的观念不牢的问题。部分职工遇问题回避,遇困难躲避,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而地税部门如何为经济发展和纳税人服务,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模式,加快建立新的工作机制。而我们有些同志平时不看书、不看报,对这一形势的发展认识不清,工作方法简单,大局观念淡薄,创新意识不强,为纳税人和基层服务不热心、不到位,甚至没有好处难办事,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各单位一定要在效能建设活动中,围绕“效能革命,地税先行”这一主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认真查找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切实加以整改,真正使我们每一位同志牢固树立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并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制度。

3、对税收优惠政策主动宣传不够、引导运用不够、跟踪问效不够,工作落实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4、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部分干部职工自我要求不严、作风涣散、纪律松弛、税风不严、税容不整,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事项等现象并不少见。在效能建设活动中,我们要针对有些

同志存在的心气浮躁、作风飘浮,贪图虚名、华而不实,不注重抓落实,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不实作风,认真加以整改。要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服务态度差、故意设置障碍等不良现象,努力提高为纳税人服务的主动性。要增强大局意识,对上级交办的事项,速决速办,防止梗阻,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切实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深入基层,深

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和政风建设,坚决落实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按勤政廉政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财税体制,税务征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 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 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 统筹各种社会资源, 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财税问题历来都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是全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集中体现, 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我国的历史看, 财税政策得当、税赋公平和“轻徭薄赋”使社会休养生息、人民安居乐业, 整个国家出现繁荣发展的太平盛世。可见, 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对于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税收和税务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税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大业中, 是大有可为, 也应该大有作为的, 任重道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税收和税务工作至少应该发挥三大作用:

(一) 支撑作用。毫无疑问, 构建和谐社会, 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比如:要巩固国防, 维护社会稳定, 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施有效的社会救济等等, 都需要有强有力的公共财力作支撑。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税收收入的情况如何, 直接影响到公共财政的实力, 影响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和质量效果。公共财力越强, 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就越多、服务质量就越好, 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力就越大, 反之则越少越差越小。可见, 税收和税务工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撑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这一点, 我们必须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

(二) 调节作用。除了为政府取得收入这一基本功能以外, 税收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调节经济、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20多年改革的实践证明, 在政府所能掌控的所有经济调节手段中, 没有什么手段能够与税收的调节功能相媲美, 税收是政府最得心应手、行之有效而且最适宜于市场经济环境的调节贫富差距的手段。充分认识并正确运用好税收的调节功能, 让税收更好地担当起调节经济、调节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是每一个税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三) 促进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是需要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促进的宏伟事业, 每个行业单位、每个人都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事实上, 税收和税务工作在履行组织收入、调节分配职能中, 已经在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 税务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要通过加强税法宣传, 推进依法诚信纳税, 不断优化税收法制环境, 促进全社会在法治基础上的和谐;二是通过不断深化税收改革、优化纳税服务, 逐步建立和巩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从而促进总体社会关系的和谐;三是通过加强税务机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税务系统内部的和谐来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和谐。

二、加强和改进税收和税务工作,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来推进税制改革。首先, 要通过税费改革, 从总体上减轻人民群众和企业的税费负担, 进一步激发起他们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其次, 通过增值税转型, 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改进和完善个人所得税, 取消农业税, 逐步开征社会保障税等措施, 为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财税制度基础。通过简化税收和优化征管, 减少资源配置中的扭曲, 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公平和效率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通过税制改革为各类纳税人提供了一个规范、公平、透明、高效的税收环境,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对我国现有的财政支出格局进行适当的调整。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中“越位”与“缺位”并存, 还没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真正体现和落实在每一项具体的财政支出上。例如在农村的义务教育投入方面, 财政支出的保障一直不够, 此外, 财政对解决城乡差距、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的事业, 也长期存在较大的“欠账”。财政预算作为反映政府活动的“镜子”, 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调整, 优化支出结构, 把有限的钱花到急需解决矛盾的地方, 尽量消除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隐忧, 消除各种不和谐现象。

正确认识和理解税收和税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对于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增强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十分必要的, 实现税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依法治税和纳税人的诚信纳税。围绕上述三大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大业中, 始终牢记“聚财为国, 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 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坚持不懈地把组织收入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加大组织收入工作的力度, 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 千方百计堵塞税收漏洞, 认真落实各项增收措施, 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为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不断增强公共财政实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 大力推进依法治税。“民主法制,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六条标准中的两项重要内容, 税收法制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税务机关而言, 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外要严格依法征税。税收是一个法制特征非常明显的范畴, 税收离不开法, 征税必须依法,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纠。对违反税法规定偷、逃、骗、抗税的行为, 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决不手软;二是对内要严格规范税收执法。防止税收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以税谋私等行为的发生, 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围绕推进依法治税,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 提高全社会对税法知识的了解, 提高税法的遵从度。同时, 要加大税务干部的业务培训力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 严格实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 不断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水平, 促进税收法制环境的全面改善。

(三) 全面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税收法律法规的具体化, 是国家意志在税收领域的直接体现, 也是政府调控经济、调节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国家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 今后, 随着形势发展特别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还将会陆续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作为税务机关,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税收经济观, 认真负责地、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落实。税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税收政策, 尤其是深入研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可行措施, 最大限度地支持经济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要贯彻落实好调节社会分配作用明显的个人所得税政策, 切实抓好高收入个人和高收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征管, 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 在增加税收收入的同时,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 切实优化纳税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纳税人群体的不断增加, 税收的征纳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和突出。作为征纳关系主体之一的税务机关, 一定要找准定位, 在构建和谐征纳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税务部门要把服务理念融入税收工作中, 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设基础, 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强化服务观念, 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税收知识宣传和纳税辅导, 搭建税务机关与纳税人正常沟通的良好平台, 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切实加强税务机关的自身建设, 在不断提高税务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时, 不断改善纳税服务环境, 借助现代信息手段, 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更有效、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三是逐步完善纳税信用评估体系, 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共同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要注意发挥税务中介组织的作用, 不断拓宽纳税服务的渠道, 共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多方面的积极努力, 促进纳税服务的不断优化, 促进社会主义税收征纳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推动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五) 建设先进税务文化, 促进税收事业和谐发展。构建先进的税务文化体系,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 在税收工作实践中探索和培育严格依法治税的法律文化, 严格征管和优化服务有机结合的执法文化, 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文化, 通过建设先进税务文化, 促进税收事业和谐发展。引导好、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加强制度建设,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民主监督, 促进机关内部管理规范、运转有序、廉洁高效;切实推进税务机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方卫平, 黄琼.税收电子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魏国宏.我国税务信息发展的宏观思考[D].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学报, 2004

[3].李显著.税务行政管理信息化构想[J].税务研究, 2006, 9

[4].钱国玉.积极推进税收征管专业化与信息化改革[J].税收经济调研, 2001, 12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篇3

一、税务文化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所谓税务文化是税务机关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管理制度、物质形式、职业道德等的总和。新时期的税务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执法文化、管理文化、道德文化、廉洁文化。税务文化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涉及到思想、管理、业务、制度、道德形象等诸多方面。

二、税务文化如何推动政风行风建设

所谓政风行风建设就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代表,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部门和行业风气,在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公开评议,作出评价。

(一)精神文化是政风行风建设的基础

精神文化是反映群体成员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只有培育和弘扬反映时代特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税务精神文化,用先进的理论激励广大税务干部,真正做到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管理高效、服务规范,才能使税收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

税务部门既是重要的执法单位,更是代表政府形象的服务窗口,税务干部的执法水平、服务品质和业务素养,直接关系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以及税务系统职工的精神文化面貌是政府形象的缩影。因此,通过精神文化见色来推动政风行风建设不但有利于通过纠风发现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堵塞漏洞,更能从源头上预防不正之风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税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二)管理文化是政风行风建设的新特点

管理文化对政风行风建设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将推进管理科学化与政风行风建设结合到一起。目前很对地方的税务系统已经将管理文化巧妙地融合到了政风行风建设中。比如为加强纳税服务工作专门成立了纳税服务机构。作为经济发展服务前沿的税务系统认识到,以优化纳税服务推动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以政风行风建设促进纳税服务不断优化是提高工作科学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今,在全国税务系统“一站式”办理、“一窗式”服务已广泛推广,纳税人到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完所有纳税事项。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全程受理代办制、办税服务时限制和预约服务等。这些新举措逐渐成为以管理文化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全国税务系统展开的减负工作,就是管理文化与政风行风建设结合的典型举措。为了切实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各级税务机关把落实“两个减负”作为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重点。扎实开展清理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取消和精简68种报表资料。同时各地国税、地税协调配合,联合办理税务登记,协商核定个体税额,加强税务检查协调,大大减輕了基层和纳税人负担。

(三)道德文化是政风行风建设的保障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窗口单位,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税法的公正性,对纳税人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加强道德和廉政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坚强支撑。

税务部门应以容易产生不廉行为的重点领域、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在强化内控和科学管理上下工夫。所得税处通过分解权力,主动防控风险,变以往在部门内封闭性审批为业务骨干、项目专家组成的评审组集体公开审批,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跟进。这一新的评审方式使政策口径更加统一、评审程序更加规范、办理过程更加透明,既解除了企业对审批工作公正性的担忧,又有效化解了职能部门的执法风险,真正做到了让纳税人满意。

(四)执法文化是政风行风建设的本质要求

税务执法文化关系着税收事业的发展方向,这一要素作为一种现代的税务文化体系,其有效性存在于各种规章制度、办法的科学性之中,它可以通过目标和价值的引导规范作用,使广大税务干部在从事税收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规章、准则、制度,从而达到诚信执法的目的,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近年来,税务系统执法工作不断科学化。税务执法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方针,制定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实现“机器”管人,减少税务干部与纳税人直接接触产生不正之风的工作源点,有效预防不正之风的发生。税务执法工作科学化推进了政风行风建设。

加强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对于更好地履行税收职能,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具有重要意义。税务系统必须坚持纠建并举、重在建设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形象。良好的行业形象不但能提升国家行政机关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能为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做出应用的贡献,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已经成为体现当地优良投资环境的品牌,这也正是所有税务部门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税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实践之路.四川省国税局.2010.

[2]关于基层税务分局(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税务局直属税务分局.2010.

[3]关于对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进行重点评议的通知.国务院纠风办.2011.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篇4

国税发〔2009〕14号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税务建设,更好地贯彻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促进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税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税务部门肩负着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需要充分运用税务文化的力量,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的管理理论、共同的发展愿景凝聚精神力量,打牢共同思想基础,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科学发展,激发税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税务人员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税务部门的共同价值取向充分展现,税务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

(二)税务文化建设的必然性。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在全国税务系统着力推进税务文化建设,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贡献,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加强税务文化建设也是税收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税深入推进,税制改革稳步进行,税收征管不断加强,税收收入大幅增长,税务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税收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税务机关已经具备了全面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加强税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方位提升税收管理和加强税务机关内部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税务文化建设的紧迫性。税务文化建设来源于税收事业的实践,支撑和推动着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多年来,各级税务机关积极探索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取得很大成效。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一些税务部门对税务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税务文化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内容和标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缺少新形势下税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创新,人才短缺,等等。在当前税收事业不断发展、各级税务部门越来越重视税务文化建设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在全系统深入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满足广大税务人员对进一步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强烈要求,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实践内涵的税务文化体系。

二、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四)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促进税务人员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大力加强税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物态文化建设,为税收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保障。

(五)总体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税务文化体系,积极推进税务文化建设,培育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团结协作的税务队伍;形成规范有序、严密高效、运转协调、纪律严明的税务管理体系;建设法治、文明、和谐、规范的税收工作环境;树立依法治税、爱岗敬业、诚信服务、廉洁高效、奉献社会的税务形象,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六)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打牢税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务文化建设,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税务文化建设全过程,在税务系统倡导一切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满足税务人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税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税务人员精神文化需要、提高税务人

员综合素质。要依靠广大税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尊重税务人员主体地位,发挥税务人员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集中税务系统以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投身税务文化建设。坚持用税收事业凝聚人,用科学机制激励人,以文化建设推动干部队伍建设,使税务人员自身价值与税收事业发展高度统一。税务文化建设的成果要体现在不断提高税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不断增强税务部门征管质量和纳税服务上,体现在税收事业不断发展和税务人员实现个人理想的高度统一上,税务文化建设成果应惠及全体税务人员,惠及全社会,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性机制。

坚持税务特色。保持和发扬税务部门在长期税收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业务特征和办税设施为主要特色的税务文化传统,大力弘扬税务系统多年来形成的优良品德和作风,结合税收工作特点和发展实际,提炼形成以税务精神、价值理念、共同愿景、行业形象为核心的税务文化,并使之融入到税收制度、税收执法、纳税服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中去,建立税务部门统一规范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行业标识,进一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税务文化体系。

坚持与时俱进。税务文化建设应牢牢把握税收形势变化,紧跟税收改革步伐,始终站在税收事业发展前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税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当今时代对税务文化的发展要求和根本趋势,不断研究税务文化建设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税务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使税务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永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赋予税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税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层面。

(七)税务精神文化建设。税务精神文化是税务人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观念及精神追求,是税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税务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确立工作宗旨。工作宗旨即组织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税务人员要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牢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纳税人服务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税务部门既要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尽职尽责,又要为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积极作用。税务人员要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制定目标愿景。要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作为税务人员共同的目标愿景。围绕这一目标愿景,努力做到法治公平、规范高效、文明和谐、勤政廉洁。大力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执法,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规范税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共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大力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认真解决纳税人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树立税务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

弘扬税务精神。税务精神凝聚着税务人员对国家的忠诚、对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的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税务人员对税收事业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塑造税务精神境

界,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和广大税务人员中大力弘扬“忠诚、敬业、守法、廉洁、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税务精神,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同税收工作实践密切融合,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激励广大税务人员开拓创新,推动税收事业不断发展,形成集中反映全国广大税务人员团结奋进的共同精神面貌。

精神文化在整个税务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税务文化的精髓和灵魂。要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随着税收工作的不断发展,及时赋予新的内涵,使税务精神文化建设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八)税务制度文化建设。税务制度文化是税务机关在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税收征收过程中运用制度进行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共识。加强税务制度文化建设,首要的是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税收各项法律法规中,在税收制度中体现科学发展、和谐税收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将税务精神、共同愿景贯穿于税务机关内部行政管理制度中,使税务系统倡导的执法理念、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内化为税务人员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管理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完善税收制度。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为目标,加强经济发展形势的研究和预测,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和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更好地改进和优化税收制度安排,建立更加科学、公平、完备的税制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税收环境。

统一执法规范。按照加强管理、有利服务、讲求效率的要求,规范税务机构设置,完善征收管理体制,优化税收业务流程。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岗责体系,规范工作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税务人员的工作实绩。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实行政务公开,积极探索保证审批权力正确行使、后续管理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制约、科学严密的管理链条。

构建服务体系。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服务。加强纳税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纳税服务管理制度,健全纳税服务体制机制,规范纳税服务标准,丰富纳税服务内容,改进纳税服务手段和方式。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纳税遵从度。建立完善以纳税人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纳税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质量评议、评价和监督制度。

优化行政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分类管理办法,扎实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团队氛围与和谐的工作环境。贯彻落实“人才兴税”战略,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教育培训规划,改进教育培训方法,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全面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加强机关政务、事务、财务及后勤保障等管理,保持良好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

加强廉政建设。由廉政建设发展起来的廉政文化建设,是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建立健全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在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各方面齐头并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在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方面,加强税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方面,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强化监督制约方面,加大对领导班子、领导干

部监督的力度,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建立健全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在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方面,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建立防治长效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方面,加大查处力度,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发挥案件查处的综合效应。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彰显丰富的税务制度文化,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九)税务行为文化建设。税务行为文化是指税务人员从事税收工作以及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活动文化,是税务机关工作作风、税务人员精神风貌、素质修养的动态体现,也是核心价值观、税务精神的最终折射。税务行为文化建设重点是发挥各级领导的表率行为,弘扬先进人物的模范行为,规范税务人员的群体行为。

发挥领导表率行为。领导干部自身言论、行动、作风表现的好坏,不仅影响到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风气和工作。领导干部要在税收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按照党章、党纪的规定和胡锦涛同志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真正做到勤奋好学、真抓实干、心系群众、艰苦奋斗、令行禁止、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要自觉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践行税务文化。将决策、指挥、检查、协调、激励等领导行为上升到文化层面,以文化意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习惯,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影响团队、带动部属。

规范干部群体行为。要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公务员职业道德、纳税服务礼仪规范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结合地域、民俗、部门、岗位特点,制定税务人员行为,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不断规范税务人员的税收执法行为、行政管理行为、纳税服务行为。要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税收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和纳税服务意识,增强综合素质。要让税务文化深入税收工作场所、培训课堂、税务人员家庭,使税务人员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浸润在浓厚的税务文化气息中,养成规范、文明、符合礼节礼仪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弘扬先进典型行为。要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增强税务行为文化的鲜活性、亲切感、认同度。要善于发现、塑造践行税收宗旨、弘扬税务精神的先进典型,大力培养、宣传先进典型,树立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税务特色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用他们的行为启发、引导广大税务人员,培养健康高雅、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自觉践行良好的行为方式。以此带动各级税务机关办税服务“窗口”建设和行风建设,展示税务机关的整体精神风貌,树立税务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

税务人员的行为体现税务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大力加强税务行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治税、带队能力,规范税务人员执法、服务行为,展示税务系统忠诚、敬业形象。

(十)税务物态文化建设。税务物态文化是与长期税收实践活动相关的一切物质形式的总和,是保证税收活动得以实施、税务文化目标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包括税务行政设施、税收服务场所、税务网络、税务报表、税务标识以及税服、税徽等。

统一税务形象标识。在全国税务系统内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具有丰富内涵的税务视觉标识系统,通过形象标识,蕴含和反映税务系统特有的管理理念、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充分体现税务精神。税务机关在办公环境、公务用品、交通工具、宣传物品等设施建设中,要注重设置和印制视觉标识,对内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外树立鲜明的税务机关形象。完善办税服务设施建设。办税场所应符合标识清晰、功能齐全、优美整洁、安全保障的要求,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和诚信服务理念,促进税收管理,提高纳税服务质量。要统一税务徽章、税务制服,并按照有关规定规范佩戴、穿着。所有办税场所的税务人员都要着装上

岗,所有税务文书、表格、证照等税务资料样式要规范统一,简约实用,并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更新,确保其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又适应日常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的需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是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管理硬件和文化载体建设。一方面各级税务机关要坚持简朴实用、美观大方、温馨和谐的原则,根据实际可能和需要改善办公及配套设施,为广大税务人员安心税收事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税务人员提供安全实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地,搭建更多更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建立更多更好的教育学习阵地,满足税务人员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品位,活跃文化气息,丰富文化生活。

税务物态文化是外显的文化形式,是易于推广的文化类型。要通过税务物态文化建设,宣传税务文化的性质和理念理念,营造良好的税务文化环境,展示良好的税务文化发展前景。

四、税务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十一)明确思路。党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是税务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开展税务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税收工作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用人本的意识和宽广的眼界站在时代发展前沿,以提升管理水平、工作能力和人员素质为中心,以促进税收法治公平、提高纳税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税收工作环境、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促进税务人员全面发展为目的,将税务文化建设纳入税收发展战略,作为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凝集税收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促进税收事业持续发展。

(十二)科学谋划。充分认识税务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做好统筹规划,明确阶段部署。要按照统一、规范、求实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和自身特点,总结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挖掘税务文化底蕴,了解税务文化现状,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税务文化建设规划。同时细化分解具体建设项目,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品牌。要紧随税务管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及时对税务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进行充实和完善,促进税务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十三)创新载体。充分发挥税务党校、税务干部学校、传统教育基地的教育培训作用,在各级领导干部中传播税务文化理念,同时培养一大批善于宣传、组织、考评税务文化的人才。充分发挥税收新闻媒体、税务内部网站、简讯板报等媒介的宣传作用,精神文明创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健康向上和寓教于乐的凝聚作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进取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税务文化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宣传税务精神和共同愿景,树立税务文明形象,不断巩固促进税收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凝聚税务精神力量,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推动税收事业健康发展。

五、税务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四)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税务文化建设,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税收事业发展、促进税务人员自身建设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加强领导,认真研究思考税务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以人为本出思路、因地制宜出对策,制定本单位本系统的建设目标,动员和组织广大税务人员积极投身税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遵循税务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大问题及理论体系的研究,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不断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引导和促进税务文化建设有序健康发展。要将税务文化建设经费纳入预算,为推动税务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十五)营造氛围,全员参与。推进税务文化建设,需要全系统的共同努力。要把领导者的主导作用与广大税务人员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广大税务人员广泛参与,从税务基层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充分调动税务人员参与税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税务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发挥税务文化建设骨干的带头作用,发挥人才潜能,激发团队精神,形成浓郁的税务文化建设氛围。充分发挥党委、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构建税务文化建设多层次运行体系,努力营造出齐抓共管、整体并进的良好态势。

(十六)健全机制,协调发展。各级税务机关要把税务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局面。要探索建立税务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实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办法,推动税务文化建设顺畅运行和持续发展。要坚持稳步推进,以初任培训为起点,以宣传贯彻为基础,潜移默化,长期培育,把税务文化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税务队伍建设各环节,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同时注重税务文化建设的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税务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树立四种理念 加强和谐税务建设 篇5

程安亭

【 字体: 大中小 】 【 关闭窗口 】

由李英杰发布于2008-01-08

和谐税务既包括税务机关内部的和谐,也包括外部工作环境的和谐;既是一种静态的和谐,更是一种发展着的动态的和谐。和谐税务建设就是要全面把握和谐税务的内涵,树立依法治税、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服务大局四种理念,通过加强内部团结协作、征纳良性互动、内外密切配合,构建税收与经济和谐发展、和谐税务机关、和谐征纳关系、和谐工作环境四位一体的和谐税务。

一、坚持依法治税,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一方面,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作为税务部门,应把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作为重点,始终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公正执法,努力提高税收收入质量,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加强政策执行情况反馈,为制定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税收政策提供参考,尽可能减少税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协调稳步发展。

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最根本的体现是:税收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协调,各税种收入的增长与各相关经济指标的增长相适应。因此,税务部门必须坚持以经济税收观为指导,使税收收入尽可能符合经济税源发展的实际水平;以零新欠为目标,大力清缴和控制欠税,切实提高税收征收率;完善组织收入工作考核体系,消除“收入任务至上”的错误观念,切实加强对收入贡献率、预测准确度、税收分析质量、欠税管理以及税源管理情况的考核。

高税收成本和低征管能力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尽可能降低税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即不断降低税收成本和提升征管能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要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必须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适应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扁平化的形势,创新税收管理方式,规范税收征管体系。积极运用宏观税负分析的方法,建立健全税收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良性互动机制,把通过税收分析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和漏洞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并采取措施强化薄弱环节的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分行业、分税种建立评估指标模型,重点加强对零负申报、低税负、长亏不倒户的纳税评估。逐步完善纳税人分类管理制度和办法,强化重点税源管理,管好中小税源,管住零星税源。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肃查处税收违法行为,规范税收秩序。积极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税收政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社会供需平衡、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税收政策能否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衡量税收与经济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准。只有及时掌握税收政策的执行效果,才能有的放矢地对税收政策作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调整和完善,使税收政策不断发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要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和反馈,对重大税收政策,如支持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鼓励自主创新等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应深入调查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提出合理建议。

二、坚持以人为本,激励干部职工团结奋进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谐的税务机关必须以税务干部团结奋进为前提。这就

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上下级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营造和睦相处、团结奋进的和谐氛围。

以人为本,要体现在干部能力建设上。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只有干部自身素质能够不断适应税务工作的需要,才能实现干部自身和税收事业的和谐发展。要将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领导班子执政能力,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上级满意、群众拥护的坚强核心。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干部综合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干部特点和岗位特点因人施教、按需施教,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武活动,让干部在岗位上锻炼成才。加强综合管理、税收业务、专业技术等三类人才库建设,推进人才库规范化管理。

以人为本,要体现在选人用人上。只有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以人为本,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才能更好地激励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在系统内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和谐氛围。要以人尽其才、能上能下为目标,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大力推行和完善竞争上岗制度,克服单纯以“票”取人和以“分”取人两种不良倾向。进一步完善干部交流制度,促进干部多层次、多渠道的流动,锻炼和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岗责体系,把考核评价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升降、去留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以人为本,要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系统内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感召和激励干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人人知荣辱、讲正气、比贡献、增团结、促和谐的新风尚。针对干部职工不同的思想问题,加强人文关怀,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和咨询辅导,引导干部职工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健康心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干部职工解决住房、就医、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实际困难,化解思想问题,调动工作积极性。

以人为本,要体现在内部管理上。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将人性化管理寓于制度管理之中,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上下级之间应经常交流沟通,上级决策前应充分征求下级的建议和意见,并经常调查了解情况;下级应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决策,并及时报告工作情况,做到政令畅通,上下一心。在机关内部严格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保障干部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后勤保障和管理制度,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建立起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三、坚持优化服务,推动征纳双方良性互动

近年来,各级税务部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规范税收执法,优化纳税服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在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观念错位、执法欠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加剧了征纳矛盾,成为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障碍。

增强服务意识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前提。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更加重视纳税服务工作。要在主观上相信纳税人,将无罪推定理念引入到税收执法中,实现税收执法从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提倡换位思考,制定政策、提供服务都要首先站在纳税人角度考虑。牢固树立规范执法就是最好的服务的思想,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法,做到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努力建立公平、诚信的征纳关系,在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居于主动地位,但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必须彻底消除衙门思想,尊重纳税人,平等交流

沟通,引导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

规范税收执法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基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特别是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力推行公开办税制度,公开办税的依据、过程和结果,杜绝暗箱操作。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执法行为的考核和督查。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不搞以补税代处罚,以处罚代刑罚,维护公平、透明、有序的税收秩序。

优化纳税服务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关键。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健全纳税服务体系,设立专职的纳税服务部门或岗位,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统一办税服务厅内外标识和服务规范,加强办税服务厅的纳税咨询和辅导工作。二是规范服务标准。细化、量化涉税事项办理时间,明确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三是提高办税效率。以建设网上办税厅为突破口,拓展网上办税、网上认证等业务。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和手续,减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资料,加强资料信息共享,切实解决纳税人多次重复报送资料和办税手续繁琐的问题。四是加强交流沟通。坚持常态化、多角度、多渠道开展税收宣传,广泛宣传纳税人所关心的税收热点、重点、难点和税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纪律等,时刻关注、高度重视纳税人的需求,经常征询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服务大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税收工作离不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税收事业要发展,就必须主动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在为地方经济社会作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为税收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税务部门要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在依法征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大税收收入盘子,壮大地方财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税收支持。充分发挥税务部门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认真做好培植税源工作。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在政策调整时尽可能争取更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税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调,完善协税护税网络。主动置身于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之下,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地税局联系沟通,适时开展联合办案,加强政策执行中的协调。完善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办案机制和涉税案件移送办法,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探索与法院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稽查案件执行的有效机制,切实解决稽查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加强与检察机关的联系,建立税务渎职犯罪预警机制,防止渎职犯罪的发生。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篇6

一、现状和问题

从总体上讲,近年来,经过“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税务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绝大多数税务干部能够深入纳税户进行调查研究,对纳税户进行纳税辅导、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廉洁奉公,受到了纳税人的普遍欢迎和称赞。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一是思想作风不振。有的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常处于“混日子”状态;有的纪律松弛,擅离职守,工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视纪律约束,有的上班期间窜门,干私事,甚至打麻将、将工作搁在一边,把一些歪风邪气带进税务部门;有的热衷于评头论足,乱发牢骚,不想事、不谋事、不干实事;有的争名、争功、争权、争利,讲关系,讲人情,不讲原则。二是学习风气不浓。一些职工坐不下来,静不下心,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知识、甚至我们本身的税收业务知识知之甚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知识空白”、“本领空缺”问题;有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节,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空对空”、“两张皮”,缺乏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水平。三是工作作风不实。有的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抓落实的机会少;有的就是下去了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真正蹲下来帮助基层和纳税人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有的拈轻怕重,遇见矛盾绕道走,在是非面前不开口,能拖则拖,能抹则抹,甚至上推下卸,一推了之;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负其责,对职责内的事心中无数,思想不清,办法不多,工作缺乏主动性;对工作只安排、不检查,“虎头蛇尾”,做样子、搞形式,应付差事,推诿扯皮,人为地给工作带来了损失和影响。

二、原因分析

税务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税务干部自身角度讲。少数税务干部政治素质较差,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大局观念,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民本位”思想淡漠,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纳税人和他人的利益少,不能设身处地的为纳税人和他人着想,不能做到脚踏实地地为纳税人、为职工办实事,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单位管理角度讲。一是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尽管我们有不少制度和规定,但执行不力,约束力不强,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干部,有时该批评的没有批评,该教育的没有教育,该处理的处理不够,没有起到应有的惩诫作用,这在客观上助长了干部队伍中的不良风气。二是缺乏竞争激励机制。人浮于事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分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危机感,没有上进心,工作消极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从干部管理上讲。一是干部“下”的渠道不畅通。由于传统的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干部能上能下,公务员能进能出,职工工作调整从机关到基层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岗位竞争的制度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部分干部职工危机感不强,县局机关和各分局之间的人员交流几近空白。其次是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目前推行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执法考核和行政考核制度普遍存在着定性内容多、定量标准少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体现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评判尺度和标准,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德才尺度难掌握、工作业绩难认定、群众公认难把握的“三难”问题。三是干部交流步伐较慢。特别是没有建立起“纵向”交流制度,这几年虽然加大了科室干部职工之间的交流,但科室与分局之间的干部交流面小,一般干部没有进行交流的问题。有不少干部在本单位、本岗位工作时间太长,思想松懈,工作没有新意,没有上进心,难以保质保量、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税务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宗旨教育,使广大税务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真正从思想上亲民、从感情上爱民、从行动上帮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同广大纳税人的血肉联系。第二,要建立深入基层、深入纳税户制度。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了解基层和纳税人所需所想。局机关各综合科室税务干部每年下分局和深入纳税户不少于50天,各业务科室和分管纳税户税务干部每年深入纳税户的时间不少于180天。第三,要落实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并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梳理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及时议定改进措施,跟踪检查,督促落实,确保干部队伍作风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以好的作风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干部管理,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一是更新思想观念,要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教育税务干部牢固确立“服务”的观念,坚决克服“官本位”的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荣辱观。二是健全管理机制,积极疏通干部交流渠道,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交流制度。从管理机制入手,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待岗制、竞争上岗制、谈话诫勉制、引咎辞职制、推行交流轮岗制,总之,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执法考核和行政考核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要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做到该奖的奖,该惩的惩,该降的降,该调的调,决不能“一拉平”、“一锅煮”,失去考核的本来意义。

加强税务系统党的建设 篇7

关键词:税务管理,低税务风险,企业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

1、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企业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收实体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依法应缴纳的各项税金;二是税收处罚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纳税不当而征收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

2、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和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偷、逃税现象越来越少。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税法的学习和运用过程,有助于提高纳税意识。

3.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如目前国家鼓励使用国产设备,允许在技术项目上采购国产设备价款的40%抵免新增企业所得税;企业在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上应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分析企业主要涉税领域

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所谓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筹划,实现税负最低。可见,税收筹划是一项系统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阶段和各环节。

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很广,涉及地域多,如果产品本身属于应税消费品的,不仅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范围,还属于消费税的应税范围,这就增加了税务管理的复杂性。因此,笔者认为税务管理应从公司主要涉税领域来考虑:

(一)增值税方面

1、销售给关联企业的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并以此价格计算收入和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价格(不合理的低)不公允,账面收入和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基数就低,应补缴增值税。

2、如果存在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原料(或商品)退还给销货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冲减退还当期的进项税额,否则造成当期少缴增值税,产生税务风险。

3、将产品作为福利分给本企业职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如果未记收入,未按照规定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也会造成少缴增值税。

4、取得的随同产品销售收取的逾期包装物押金扣款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

5、存在转供其他单位自来水、热气、电力等收入,本公司福利部门耗用电力、煤炭等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应计提增值税及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

(二)消费税方面

如果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在增值税环节,同时考虑到消费税。存在视同销售的情况,就要考虑消费税的缴纳问题.如产品福利分配给本企业职工,实现收入,应按照规定计提消费税。

(三)企业所得税方面

1、“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报废包装物等损失,应按照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在税前申报扣除,否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2、“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行政罚款支出,不得在税前申报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所以要加强管理,减少行政罚款支出的发生。

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账户,应杜绝或减少白条列支费用,为其他单位列支各种费用,否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加强“预提费用”账户管理,年末不留余额,否则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预提费用或准备金在计算所得税时应如何列支问题的通知》([84]财税外字6号)的规定,申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6、加强以物抵债的业务管理,按准则规定核算纳税,否则按调增调减相抵后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几方面都是企业税务管理应加强的业务领域。

三、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几点措施

税务风险是指税务责任的一种不确定性,比如企业被税务机关检查,承担过多的税务责任,或是引发补税、罚款的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税务风险控制的目的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不承担本不应承担的税收负担,缴纳合理税负;第二层次是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纳税筹划,降低税负。

税务风险不可回避,但可以控制,可以采取有效的税务管理措施,降低税务风险:

1、建立必要的财税政策信息收集和学习制度。企业在加强税务管理中,建立这样的制度,保证相关人员掌握和跟踪财政税收政策的最新变化,特别是本行业及本地区的税收规定,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2、设置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可设在财务部),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用足,并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3、做好事先预测和协调工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种多样,经营活动不同,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适用的税收和税收政策也不同,必须在实际纳税业务发生之前,与涉及到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协调好,对主要涉税领域及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适用税法允许的最优纳税方案。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才考虑减轻税负,就很容易出现偷、逃税行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4、建立公司纳税自查制度。防止忽略地方特殊纳税规定;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公司是否按照税法要求完善了各项制度,防止影响一般纳税人资格或年度检查等风险;自查纳税申报,通过公司账证报表与纳税申报表的对照,检查是否足额如期申报税款;检查账簿报表勾稽关系,检查公司明细科目、账表勾稽关系检查,了解是否存在税务计算错误和明显不合会计核算原理和常理的异常情况;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分析,对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指标间比较、与本地区同行业比较,检查有无异常以及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应调整或研究合理解释。

5、利用中介机构,争取税务部门帮助。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同时,要与税务部门协调好关系,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浅谈加强企业税务管理 篇8

关键词:企业;税务;管理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税收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满足政府公共部门以及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财政需要,税收不可避免地要逐年增加。企业必须将税收当作其经营的必要成本,并通过加强税务管理,有效地节税,获得最大限度的税后利润。目前,企业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税收实体成本,主要是指企业依法应缴纳的各项税金;二是税收处罚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纳税不当而征收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可以降低或节约企业的税收实体成本,也可避免税收处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税法的不断完善和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偷、逃税现象越来越少。企业应着眼于加强税务管理,减轻税收负担。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过程,实际就是税法的学习和运用过程,有助于提高纳税意识。同时,国家税收政策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税法所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加强税务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知各项税收法规,还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有助于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

通过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可以根据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和各项税种的税率差异,进行合理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如目前国家鼓励使用国产设备,允许在技术项目上采购国产设备价款的40%抵免新增企业所得税;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新产品的销售由财政返还一定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企业在投资和技术改造上应最大程度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企业其他的税务管理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税收筹划

所谓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筹划,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实现税负最低,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在企业投资、筹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投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企业在进行投资选择时,由于地区、方向、行业和产品的不同,其税收负担就存在差异。

(二)企业筹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筹资融资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企业的资金有借入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种,权益资金具有安全性、长期性,不需要支付固定利息等优点,但要支付股息,且股息不能从税前扣除,资金成本较高;而借入资金虽需到期还本付息,风险较大,但利息可税前扣除,达到抵税作用,资金成本较低。加强企业筹资选择中的税务管理,就是要合理选用筹资方式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

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费用分摊和坏账处理中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内实现不同的所得税,从而达到延缓纳税目的,提高企业资金使效率。如在遵循现行税法和财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使发货成本最大化,以实现账面利润最少的目标;采用加速折旧法;加大当期折旧,达到延缓纳税目的;选择最有利的坏账损失核算办法减轻税收负担等等。

(四)在履行纳税义务中,要充分利用税法对纳税期限的规定、预缴与结算的时间差,合理处理税款,从而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支出

(五)在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时,应全面衡量该方案对企业整体税负的影响,避免由于选择某种方案减轻了一种税负而引起另一些税负增加,造成整体税负加重

三、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要坚持自觉维护税法的原则

企业在加强税务管理中,要充分了解税法,严格按税法规定办事,自觉维护税法的严肃性,不能因为企业的故意或疏忽,将加强税务管理引入偷税、逃税和不正当避税的歧途。

(二)设置税务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

企业内部应设置专门税务管理机构(可设在财务部),并配备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员,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用足,并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统一管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三)做好事先预测和协调工作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种多样,经营活动内容不同,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适用的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也不同,必须在实际纳税业务发生之前,与涉及到经营活动的各个部门协调好,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适用税法允许的最优纳税方案。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发生后,才考虑减轻税负,就很容易出现偷、逃税行为,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四)利用社会中介机构,争取税务部门帮助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日趋成熟,企业可以聘请这些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税务代理或咨询,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同时,要与税务部门协调好关系,争取得到税务部门在税法执行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充分运用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胡云松.税收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税务研究,2006.

上一篇:小班上学期艺术教学总结下一篇:昌乐外国语学校作息时间表(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