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

2023-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人们的思想领域也发生着急剧变化。适应社会思想的变化, 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又能融合各种思想, 使各种思想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动力, 就要形成能够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伟大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 如何正确地对待当前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进一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已经迫切需要和谐思维方式。

1 和谐思维方式的总特征

和谐思维方式是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

首先, 和谐思维方式必须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和谐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内化。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概括。和谐思维方式要反映和谐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 就离不开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其次, 和谐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式在和谐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适应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实践领域, 根据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实践规律展现为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 我们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发展中各种有利于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积极因素, 进而消除或降低各种不和谐因素的消极影响。和谐思维方式以社会的和谐统一为出发点和归宿, 不仅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可靠的作用。即使在处理敌我矛盾、阻碍甚至破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时, 也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展开“斗争”, 最终达到新的统一, 谋求新的和谐。

再次, 和谐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和谐社会建设和思维的辩证法。恩格斯认为: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我们在思考问题时, 必须按照思维的规律进行。而思维规律无非是客观世界运行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社会思维规律和建设规律的统一。

2 和谐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

和谐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体运用的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和谐思维方式是社会思维方式

“社会思维”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理性认识。社会思维活动就是理性认识社会的活动。在思维活动中必然以某种模式对思维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社会思维方式是社会中的人对思维信息的加工处理模式。社会思维方式加工的对象是反映在人脑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思维信息。社会思维方式的本质是社会活动规律在社会思维活动中的固定化。社会思维方式的目的在于利用符合社会运动规律的社会思维方式, 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创建改造社会的社会实践观念。作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 和谐思维方式是自觉运用和谐社会运行规律把握社会问题的社会理性认识活动模式。

2.2 和谐思维方式是认识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关系和谐的思维方式

和谐是表达认识主体、客体、主客体之间和谐发展的状态。

社会认识主体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认识进行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认识的主体常常表现为社会群体。即使是单个的人, 也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化的认识结构中和谐相处是发挥认识能动性的关键。

作为认识中介, 包括物质性的工具和思维逻辑规律。自不必说认识工具之间的协调配置是影响认识成果的关键, 就是思维的逻辑规律, 即辩证思维逻辑规律, 也有一个协调问题。辩证思维逻辑规律作为思维规律体系。只有运用不同的规律探求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本质, 才能最终形成相应的社会问题理论体系。规律之间的有序化和协调问题, 就成了思维中介的和谐问题。

对于认识客体来说。认识客体的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不断把自然客体转化为人工客体, 发明了符号客体。认识客体之间在实践中联系越来越紧密。认识客体的社会化过程也是认识客体之间有序化、相互协调的过程。

在认识的主客体之间, 我们原来只是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 往往忽略了认识客体的能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认识客体产生了“被认识”的需要。首先, 人作为认识的客体时, 人们常常通过“自我展示”寻求“被认识”。其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为认识客体的商品由于交换的需要, 更需被认识。“认识”和“被认识”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主客体之间和谐关系的表现。其实, 主体对客体认识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不多到接近客体的认识过程, 既是由认识主体不断探索的过程, 也是认识客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展示”的过程。认识本身是一个过程, 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化、程序化的过程。

认识过程即认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和谐也为人们所关注。由于个体认识能力的差异性, 如何协调不同认识个体相互配合也即认识主体内部的和谐问题, 成为共同完成一项认识任务的关键。社会化的认识过程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普遍的认识方式, 追求认识主体的和谐相处成为决定认识成功和高效的关键。因此, 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既要强调认识主体的能动性, 也要发挥认识客体的功能。一个成功的完整地认识过程离不开主体和客体双方的和谐作用。

2.3 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社会建设规律和目的内在统一的思维模式

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社会实践方式与规律的反映, 是在头脑中的内化的和谐社会实践规律。也是对和谐社会目的不断追求,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的思维模式。

人们总是在需要的驱使下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社会活动中的自觉性表现在对活动目的的预期和活动方案的选择上。同时, 社会活动是有规律的。社会的运动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只有认识人们的社会需要, 即人们的内在尺度, 同时又把握社会的规律, 才能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适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应有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 又是符合人的社会需要的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的社会形态。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是运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规律和社会运行规律的改造世界活动。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把和谐社会社会存在看作是现存的社会状态, 而且是应有的东西, 即通过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而应当有的社会状态。和谐思维方式不是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排除在对社会认识之外, 而是把和谐社会作为目的同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联系起来。和谐社会随着把握了社会运动规律的人们的实践而建立起来。

总之, 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社会实践方式在头脑中的内化。和谐思维方式只能在和谐社会实践方式的变革中形成。和谐思维方式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思维的最终目标, 必将推动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方式的创新, 开拓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摘要:通过系统探讨和谐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 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的发展, 明确和谐思维方式的哲学地位, 彰显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和谐思维方式

上一篇:浅析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及防范措施下一篇: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