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学术英语写作研究

2022-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成为首要目标。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英语写作水平,从而能自如使用英语在国际间传播学术知识,交流学术思想。

本文以模因论为视点,分析归纳学术英语写作的三个维度,研究模因在学术英语写作传播过程中呈现的三种形式,为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新思路。

二、模因和模因论

模因(meme)即“被模仿的东西”,由英国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经典畅销书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1976)中首次提出。Dawkins将人类社会文化中类似于基因(gene),而又有别于基因来进行文化复制和传播的事物归为模因(Dawkins,1976)。之后,学者们就模因应该被视为信息,还是信息元件或神经突触(Lynch,1991),又或是可以观察到的文化现象(Gatherer,1998)各执一词。直到The Meme Machine(《模因机器》1999)问世,Susan Blackmore明确提出那些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模仿而传递的东西,如观念、教诲、行为、消息等,都可被称之为模因,至此,人们对模因的认识才得以统一。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传承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何自然,2005)。

三、模因论与学术英语写作研究

语言的进化要借助于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学术英语作为语言模因的主要表征,通过学术英语写作和语言模因的交流,推进语言的进化。

模因论认为模仿是核心概念,在学术英语写作中,这种特定的语言模因是围绕哪种维度,通过何种方式进行复制、模仿并得以传播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学术英语写作研究三维度

语言是人类思维逻辑地直接再现,写作作为书面语形式的输出环节需要反复斟酌,避免疏漏;学术英语写作更不例外,它不仅涉及语言本身,而且涵盖语言结构、语类结构、语篇范式的复制与模仿。徐昉(2014)带领团队,经过历时五年的研究,将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归纳为概念维度、人际维度和语篇维度三类。基于学术英语中的模因特质和模仿传播的方式,笔者认为学术英语写作研究可从语言知识维度,语类结构维度和语篇认知维度三个维度进行。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语言知识维度意指使用学术英语将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建构联系起来,以在“学科专业学习之间建立起联系,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做到学以致用”(王守仁2010:7)。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语类结构维度以语类(genre)研究为基础,围绕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硬学科和教育学、应用语言学、艺术学等软学科,以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学术期刊论文、学术著作、教材、课题标书、会议论文导言、结语(又分为“讨论”“结果”“结论”等部分)、主体部分/方法、致谢辞、引用语等不同语类展开。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语篇认知维度既包括学术语言的信息结构本身,又涉及学术文本的信息组织模式、语篇衔接方式、文本表现形式等不同层面。

(二)学术英语写作中的模因传递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是学术语篇和与学术语篇相关的写作实践活动。根据学术语篇内容长短及其规范程度,笔者将其分为微型学术语篇和扩展型学术语篇。微型学术语篇指以学业水平测试为目的的标化测试文章,此类文章通常控制在500字左右,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扩展型学术语篇则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术摘要,学术演讲稿,教材,课题申报书,学位论文,书评和学术信件通信等形式,长度及正式程度方面都高于微型学术语篇,文本通常由导论,文献综述,主论,讨论,结论,案例分析,参考文献,附录等多个部分构成。

语篇类型不同,其模因特质也各不相同,呈现的也是各自有别的“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何自然,2007:153)。学术英语写作包括微型和扩展型学术语篇,对此类语篇中的模因认知和习得可通过复制、模仿、变异和创新等不同方式来完成,学习者可先通过模仿或借用来引用知识,再学习相关写作技巧,进行产出,进而通过复制、变异和淘汰的三种机制生成新的语言模因,以实现新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根据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语言特质和三个维度,笔者提出学术英语写作的模因传导应遵循三种形式:学术英语写作中语言知识的输入,语类结构的模仿和语篇认知的创新。

学术英语写作中语言知识的输入指的是特定语言词块的输入和记忆。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学习者先针对不同学科的语言模因特质,对特定词块进行划分、归纳,通过阅读、背诵、记忆、复制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模因输入,同时对已习得的模因和新出现的模因进行系统整理和准确区分,加深学习者的记忆输入。

学术英语写作中语类结构的模仿指的是不同体裁、学科间文本组织结构的规律和范式。学习者可以Swales的体裁分析法为基本理论,围绕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教材、标书、会议论文等学术文本及其摘要、前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等不同部分,进行分类学习,以辨识不同语类学术文本的特征,模仿其语类结构,将已输入的语言知识在不同学术语类结构中进行嵌套和移植,实现语类结构的模因重组。

学术英语写作中语篇认知的创新是指学习者依据学术文本信息结构本身、信息组织模式、语篇衔接方式、文本表现形式等不同层面,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任务切分,小组协作等互动学习模式,围绕学术英语写作进行文本创新,生成新的语篇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者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学术英语交流能力。

四、结语

语言是思想的逻辑表征,通过语言中的模因复制、模仿进行传播,学术英语也不例外。学术英语写作是促进国际发表的关键所在。结合语言的模因特质,提出学术英语写作研究的三个维度,语言知识维度、语类结构维度和语篇认知维度,并围绕不同维度进行阐释,引导学习者对学术英语写作形成全面的认知。同时,学术英语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模因的复制、模仿和变异的过程,本文提出将学术英语写作中语言模因的传播分为语言知识的输入、语类结构的模仿和语篇认知的创新三种形式,不仅对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进行较为全面地梳理和归纳,而且通过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特质,引导学习者使用英语汲取专业知识、传播学术观点、构建学术语篇,进行有效学术交流,进而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实现高等教育中的内涵式发展。

摘要:学术交流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学术英语写作成为主动参与国际学术对话,进行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模因论为视角,归纳学术英语写作中存在三个维度,提出模因在其中的传播可被分为语言知识的输入、语类结构的模仿和语篇认知的创新三种形式,为学术英语写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模因论,模因,学术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1] Blackmore,Susan.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 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1976.

[3]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4]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7-8.

[6] 徐昉.中国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及发展特征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上一篇:充水溶洞对地铁隧道结构的影响分析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