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2023-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化学课堂

摘 要:对于高中化学而言,实施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化学;问题情境

对于当前高中化学教育改革工作而言,开展情境教学一直是核心关键。情境教学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进行培养。

一、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并不仅仅是初中化学的延伸,同时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喜爱程度.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可以采取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首先,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渠道.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学生通过情境教学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认知结构,为高考做准备.其次,情境教学是新型教育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是21世纪新型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教学理念.而情境教学改变了原有的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状态,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情境教学包括情感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选择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自愿参与学习中,并且自觉了解化学名人和化学史,也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重要手段.再次,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化学和生活联系紧密,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将化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主动参与情境教学中,从而了解化学在科技中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生活技能.最后,创设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能力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开掘自身的智力水平,提高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同时,这也是改善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交流.

二、打破思维定势,引入情境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阻碍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会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教师平时上课时,要注意总结经常出现的思维习惯,

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碰壁,然后自我发现,进而引入问题情境。案例五:硫酸铜溶液与钠教师首先总结已学过的钠的化学性质与金属元素活动顺序表,提问学生:“当硫酸铜溶液与钠反应时,会出现何种化学现象?”学生通过2Na+CuSO4=Na2SO4+Cu得到红色铜析出,钠被溶解。教师再让学生做实验,或教师自己做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发现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出现,和原来方程式不符。学生不得不重新思考,最后知道钠其实首先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得到NaOH,NaOH再与原溶液(硫酸铜溶液)产生化学反应,得到蓝色沉淀。所以方程式应该是:2Na+2H2O=2NaOH+H2↑;2NaOH+CuSO4=Na2SO4+Cu(OH)2↓。教师再追问:“H+比Cu2+氧化性明显更弱,但是氢气却被置换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普遍觉得铜离子浓度比水(溶液中)浓度小得多,加上钠的化学性质异常活跃,所以不能得到铜电子。教师再问:“若无水的硫酸铜与钠融合,它们的反应会得到什么呢?”学生迅速回答得到的是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如今,我国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正逐渐渗透到当今教育领域的各个部门。而高中化学作为一门以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组成和应用学科,其中涉及大量繁琐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变化过程及分子空间结构等,如果我们依旧依靠传统教学手段粉笔、黑板等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恐怕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长时间下去,学生会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和动力。因此,我们可适时、合理的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声音、视频、文字、动画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它可以将化学教材中难以讲述和突破的教学重难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达到优化化学教学过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良好目的。比如,在学习《盐类的水解》这节内容时,我们在向学生简单的介绍完盐的酸碱性知识之后,可先用实验为学生展示盐溶液显酸碱性的现象,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布演示,并运用动画效果演示这一微观过程,从而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这样,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了突出重点、简化难点的教学目的。

四、联系生活实际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就需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以及问题来创设学习情境。对当前的高中化学教材以及高考考试重点进行分析可知,生活问题、社会问题和化学是息息相关的,实践性以及生活性是高中化学的主要特点。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化学知识点对日常生活、环境改善、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得到有效调动,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

五、结合实验教学

对于化学教学课堂而言,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就可对化学实验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了。进行化学实验,一方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实践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还能达到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倘若是演示实验,教师就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验证出实验原理,进而完成总结工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探索精神、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就可得到有效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创设不同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目的。

参考文献:

[1]齐艳丽.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时间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18)

作者:刘祥晖

第2篇:分析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摘 要】初中化学教学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化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说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是十分有效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方法是近年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并且起到了不错的效果。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本文从情境创设教学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的相关内容,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一、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十分有魅力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是非常贴近的。同时,化学又是一门对实践和理论要求非常高的学科,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如何充分的挖掘化学的魅力,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成为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情境模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谓情境模式创设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化学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实际的情境创设出来,让学生理解的更加直观。由于化学学科的实验非常多,本身就是从实验中得到真知的学科,所以,使用情境创设教学就显得非常合适了。例如,在课本中的燃烧实验,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情境展示,让学生对不同物质的燃烧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化学的魅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对化学产生浓厚好奇心,从而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全神贯注的听,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故而,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从情境创设的技巧和方法着手,寻找情境和课本中的结合点,从而创设出学生容易理解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化学。

二、创设情境可以与生活紧密结合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所以说,我们在开展化学教学的时候,必须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例子是体现化学的,通过对这些例子的使用,在课堂进行情境的创设,进行化学的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利用生活经验上,可以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去鉴别弄混了的纯碱和食盐的烧杯,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也得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记住了纯碱和食盐的鉴别方式。这种生活情境的创设是非常有助于化学学习的,同时一些社会上的热点也体现了化学的内容,老师可以结合这些热点创设相关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像三聚氰胺事件等等,通过这些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创设情境,引入化学的教学,往往比传统的理论教学效果更好。所以说,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着力联系生活来创设情境,保证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三、情境模式的创设可以结合先进的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走入了课堂,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情境创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图片来创设情境。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着为数不少的形象而又精致的图片,这些图片对学生理解力的增强以及课文内容的诠释等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往往很多化学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图片的作用。实际上,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利用图片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于图片开展丰富且合理的探究亦或是想象,这样便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其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flash动画,将课堂上无法展示的实验内容在电脑上展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实验的内容,这种情境模拟创设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视频和音频的形式对一些化学内容进行讲解,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同时,在网络上还有很多学习园地和网站中有很多情境模式的教学系统可供学生学习,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对于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大有裨益的。综上所述,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应当与时俱进,既要保持与课本的同步,同时也要利用好先进的技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化学的学习。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的应用中是十分广泛的,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化学的魅力,使化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同时,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教学,把科技融入其中,往往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总而言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程改革下的重要产物,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培养等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接下来的教学阶段中,教师要利用好情境创设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向光波.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路径研究[J].时代教育,2017(12):151.

[2]吳芳美.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88.

[3]汤辉堂.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5(08):69.

[4]李发生,舒红群.初中化学教学情景创设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72-73.

作者:段雁

第3篇:在初中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初探

【摘要】本文论述将教学情境引入化学课堂的策略,分析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环节的关系,提出创设实验情境模式、问题情境模式、故事情境模式、生活情境模式等建议,总结实践经验,反思实践存在的不足,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设情境 初中化学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对初中化学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主要集中在导课环节,而忽略了课堂其他环节的应用,情境教学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将情境教学引入化学课堂,并始终贯穿整个课堂,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与各教学环节的关系

实施情境教学要遵循真实性、针对性、学科性、全程性和情感性等五个原则。情境教学原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在了解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环节的关系,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背景的关系。教学背景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背景,对教学材料、学生学习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后,才能制订合理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背景因素。例如初中生对化学是陌生的,但是又充满好奇,乐于实践,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积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情境。

(二)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创设教学情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教学目标是创设教学情境的风向标,为教师运用教学情境法提供方向。

(三)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创设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定往往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的,是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的隐形表现。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例如在《化学现象与本质》一课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化学现象与规律,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本质。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故事情境教学等方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如“变色的花”“温室效应”“燃气燃烧”“漂白衣服”等創设教学情境。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常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实验教学情境法、问题教学情境模式、故事教学情境法、生活教学情境法等。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四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其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四种方法的应用。

(一)实验教学情境模式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法是最为常见的,化学实验的开展体现了化学教学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创设高效的化学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和化学思维。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和反应》一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实验一:将酚酞溶液浸湿滤纸后晾干,再做成纸花。在导入新课时,笔者向学生展示纸花并提问纸花是否会变色,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喷在白色纸花上,随后纸花变红。在新课教学环节中开展实验二:再次向红色的纸花喷稀盐酸,纸花又变成白色。笔者提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中和反应的原理。这样教学,由实验一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为导入新课内容奠定基础;由实验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中和反应相关知识。

(二)问题教学情境模式

问题教学情境模式主要是通过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化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激情。

教案分析: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一课教学中,笔者提出“什么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怎么形成的?在实验室怎么制取二氧化碳?如何判断制取的二氧化碳已满?如何验证制取的是二氧化碳”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实验室亲自动手制取二氧化碳,最终解答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在本课教学中,通过一列问题的提出,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逐渐探明问题的答案,进而在解答过程中领悟和掌握知识。该课中所提问题紧紧围绕课堂知识展开,问题简单易懂,在学生的知识水平范围内,只需通过实践便能解答。

(三)故事教学情境模式

所有故事的开展都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在化学课堂中,故事教学情境的创设也需围绕所要讲授的知识点展开。将故事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生理发展特点的故事情节,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结合生活实际,将教学知识点融入故事发展环节,最终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教案分析:在“燃烧与灭火”一课教学中,笔者选取2016年某储存有化学品的仓库爆炸燃烧作为教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环节一: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提出一系列激发学生探索欲的问题,如“什么是燃烧?为何会发生剧烈爆炸?为什么会烧起来”,等等。环节二:教师讲解燃烧的现象,并结合燃烧实验讲解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产生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环节三:回归视频,观看消防员灭火过程,消防员对化学品仓库进行冷却处理,并喷水灭火,火势变小后迅速转移化学物品,并最终完成灭火。在本环节学生初步了解灭火的原理。环节四:学生开展蜡烛燃烧实验,体验灭火。笔者进一步讲解灭火的原理。本课教学紧紧围绕故事情节开展教学,并结合实验探究化学现象,教学效果良好,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生活化教学情境模式

生活化教学情境法以生活作为教学切入点,有效地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选取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的教材案例是关键,符合学生的学情实际,能提高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课堂教学氛围显得宽松自然。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进一步体会生活处处是化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分子与原子》教学中,笔者在导入环节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闻到的各类气味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回忆鲜花的味道、炒菜的香味等,引发学生积极参與;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常见的“糖水”为教学情境,通过糖水实验,探究为何糖入水后消失,并且让水有了甜味的问题。这样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反思与期望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反思

笔者将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实践模式进行总结反思,认为要有效地将教学情境引入中学化学课堂,应充分考虑创设教学情境模式的合理性、效果、学生反应、是否与课堂知识相吻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等;应善于从每一次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完善,让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实现教学目标,取得预期的效果。不过,本次实践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范围小,仅局限于笔者的学生,开展课题实践时间较短,实践效果缺乏时间验证。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入课堂教学模式的展望

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尽管情境教学模式逐渐在化学教学中形成共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创设教学情境与常态化教学之间的关系等。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创设教学情境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设计和执行,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教学压力大、任务重,尽管意识到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与常态化教学相结合,两者关系应进一步完善融合。又如,如何有效挖掘情境教学模式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同样存在多变性和灵活性,如何判定其价值和有效性是引入和推广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作者简介】罗圣昌(1974— ),男,广西鹿寨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主要研究初中化学、生物教学及教师研训一体化。

(责编 黄健清)

作者:罗圣昌

第4篇:创设中学化学教学情境

创设中学化学教学情境,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

任国保

(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逸夫中学 554300) 摘要:本文从探究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入手,首先 举例分析了如何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探究了如 何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最后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了

设计演示情境和巧用实验素材激发学习兴趣的办法。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接触和认 识事物的积极态度。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的 内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并且有利于发挥情 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习更有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要力 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主 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许多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 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在教学设计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但 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用处,学以 致用。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也能收到很好的效 果。在“燃烧和灭火”的一节内容时,我提问:“为什么点燃火柴 后,火柴头朝下,就能继续燃烧,而火柴头朝上就容易熄灭 呢?”在讲中和反应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为什么被蜜 蜂蜇了可以用肥皂水来止痛,而被黄蜂蜇了不能用肥皂水来 止痛呢?利用这些日常现象,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引 导学生发现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

动地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 根据实验类型及教学目标.我们采用“实验的结论一一般的规 律一新情景中再以实验验证一形成一般知识规律” 的研究方 法,从实验归纳和实验探究方面设计实验情境,以充分发挥化

学实验的引导探索功能。

例如,我在“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中.先让学生 实验:①zn片插入稀H2SO 中;②Zn片、Cu片不接触分别插入 稀H2S04中;⑧Zn片、Cu片接触后插入稀HzSO 中;④zn片、Cu 片通过导线连接后插入稀H2SO 中;⑤zn片、Cu片通过导线与 电流计连接后插入稀H S0 中;⑥ 电流计与1.5V干电池连接后 观察指针偏转方向。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分析原电池 的形成条件、电极反应,以及电极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进而归

纳原电池要领并推测其应用。

三、设计演示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感性的成分居多, 学生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往往取决于教学是否直观形象.所以 “形象”能直接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投入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景 联想,并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课堂上利用演示实验、多媒体、录 音、挂图、小故事、新闻报道、实物模型等,创设形式多样、变化 无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元素”教学 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化学材料”的教 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 片或实物: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

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等。

四、巧用实验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以疑创境,于无疑处生疑,疑可以促进学生更 多地思考,可以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 对实验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问题.活跃沉闷的气氛,激活学生 的思维,树立创新意识。例如:我在讲氢气具有还原性时,在做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前,强调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 实验现象。适时地提出: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然后 点燃酒精灯加热?此实验完毕后做对照实验:当黑色的粉末完 全变成红色后,撤掉酒精灯.同时停止通人氢气。让学生观察 现象。然后提问:试管冷却后为什么红色的铜又变黑了?通过 上述对照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并且印象特别深刻。在 教学中处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和实验产生的现

象,可以达到掌握新知识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每 一个学生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 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

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总之,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 富有个性、创造性的过程,学生可通过探究等活动完成知识的 意义建构,不断地自我发展。因此,只有在教学具体实施的过 程中充分地、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真正帮助他们成为化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让教师的 有效化学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化学学习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第5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情境是可暗示性和可教育性的同义语,是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情感之中,营造出一种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初中化学课程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化学教材提供给师生的是一个文本的载体,就针对知识、概念的系统说明。而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可以将这个文本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到一个社会化、生活化的世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

因此化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但能帮助学生重温旧知识、获得新经验,还可以通过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素材和大量信息,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发散地思考,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1、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出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情境的趣味性、神秘性。如在讲《燃烧和灭火》一课时我在课前做了一个“滴水生火”的小实验(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水是不能引燃棉花),展示给学生的是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当学生的目光聚焦在棉花时,我说:能否用手中滴管里的水引燃这团棉花?这一下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当水逐滴滴在脱脂棉瞬间,孩子们凝神屏气关注着,突然棉花剧烈燃烧起来了,学生发出一片惊呼!孩子们说,太神奇了!孩子们在惊呼和兴奋之时我又提出了两个问题:棉花为什么能燃烧,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带着探究的疑问,一步步揭开燃烧的神秘“面纱”。

2、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彰显生活性的本色,突出了生活化的学科特点。《金属资源保护》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热贴,学生纷纷说:可以贴在肚子上、腰上暖乎乎的特舒服,还能止痛,脚冷时还可以贴在脚心上来取暖!当我问起发热原理时,没有人能够准确的回答上来,我于是打开包装和学生一起感受神奇发热变化。此时他们以揭开发热的秘密为己任进行探究,把发热后的热贴粉末倒出来,与未发生变化的热贴粉末颜色对比,用磁铁吸引两种粉末,分析出了变化的原因,揭示了出铁生锈的实质。

3、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展示出探究的本质,突出了化学科学化的特点。探究《分子》性质时,分子是一种看不见的微粒,如何能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取一根一米长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向其中加入30ml的水,再向其中加入30ml蓝色的酒精,并用细线做好标记。用胶塞堵住开放端管口,再将玻璃管倒置过来时,学生看到了被气泡推动的蓝色水晶液柱向上游动着,上下颜色逐渐一致,并且液面高度在标记以下,这一神奇现象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面看不见的粒子无法说明,接着我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在一个大容器内首先加满石块,再向其中加入了许多细沙,细沙逐渐将缝隙填满,这时又向容器内加入了100ml的水,学生看到水又流到细沙的间隔中间,两组实验使学生彻底明白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之间也有间隔的道理。

4、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出时代性,突出化学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源、环境是社会的二大因素,《燃料与环境》一课时,我利用一组科技新闻创设情境:“近三年来,油荒它像季节交替一样自然,常出现油线告急,‘灾后重建用油量大增’、‘春耕用油量大’、‘汽车增多,需油量增大’……一次次油荒的表象各不相同。”学生走向新闻表象的背后,寻求事情发生的根源,油荒不断的背后,是能源危机在作祟,当石油储量将消耗殆尽,发展“新能源”及“清洁燃料”已经成为当今最迫切、最重大的问题之一,一系列的探究唤起孩子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化学课堂情境创设――要有美感呈现性,突出学科中的美感教学。化学世界中的仪器安装的协调美、颜色变化纷呈之美都让这一理论性的学科增色了不少。在讲到《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一课时,我引入了喷泉实验,当时看到水晶般的玻璃仪器被和谐的组装在一起时,引起了他们的视觉冲击,当我打开止水夹的瞬间,看到无色的液体向上喷涌而出,更让他们惊奇的是落下后液体变成了粉红色。学生被这视觉的美感所震惊的同时,也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他们去研究为什么会产生喷泉?为什么无色的液体会转变为粉红色?孩子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愿望主动去探究,这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会促使他们更好完成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化学知识奇而有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曾用文学性的语言设置情境,引入诗歌、故事、化学史、课本剧表演等……以此情境为亮点,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生活世界为源泉,将化学知识融入到广阔的生活背景下,融入到生命成长的舞台里。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去再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多年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当学习内容、形式与恰当的教学情境完美结合时,高效的学习才会发生,使所学的知识更能好的迁移到其它情境中再应用,也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易于理解和掌握,才可能更好的到真实生活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实验中学1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第6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思考

广西北海一中 王金梅

提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中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无疑是其中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手段。在不断教学实践中,思考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从而总结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化学 教学情境 创设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地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特征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成构的情境创设。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化学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一、创设情境的一般原则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或以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为出发点,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从而导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化学的氛围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教学原则:

1、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初中化学教材的设置都是从生活中的小现象,小实验从手,让学生从中认识原来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是与化学有关的。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这一点就可以令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的氛转,快速的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化学的知识点。例如:初中学生学习到化肥时,可以让学生例举平常种菜种花时所用的化肥的名称,当菜或花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时可以利用哪种化肥,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化肥的分类与作用。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中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交际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中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游戏、比赛等。初中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对他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实验,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观看完课本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课堂实验的结果有所了解,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缺乏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提出实验创新,利用不同与课本的新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物质的性质。

3、难度适当,照顾层次。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试题答案范围扩展的比较宽,不再有单一的答案,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答案,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学生的想法,要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话可说,有想可析。教师也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出发模拟一定的生活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其合作精神,发挥其个性和特长。教师可以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创造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二、创设情境的具体操作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初中化学中常用到的方法,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就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多媒体文件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又是如果灭火的呢?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不局限于一种。在学生表达出现错误时,不要急于马上纠正,要给学生自己意识错误的机会,能意识自己的错误也是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还可以在提出问题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纠正错误。(2)可以连珠炮式地提问。在进行化学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实验中关健的实验现象,而这时用连珠炮式的提问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既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关健,又让学生能进一步思考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本质。如:教师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中我们应先通气体还是先加热?实验中我们注意观察氧化铜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里发生了什么反应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这里又发生了什么反应?我们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会是什么气体?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几个问题就要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的点在哪里,也让学生思考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3)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学生就某个问题随便说说他们知道的东西。让学生说出他们能想到的情况,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突如其来的提问可以使学习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临场发挥的冲动,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4)连锁操练,学生任意提问。在练习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回答问题,而且要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尤其是课文教完之后,教师提示学生就所学的当堂课文的内容,这种总结很有效。

2、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指设置或虚拟一种能够激发情感的场景。作为教学方法和技巧其作用在于以形象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潜意识的认知与感染;而产生作用的机制原则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创设模拟情境,在认知方面具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我们可用以下情境:表演情景、模糊情景、图片情景等,其中包括利用实物,采用多媒体课件等。例如:创设一个遇到火灾,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地点,环境下所人们应该如何逃生的方案,让学生自主去演示,通过各种各样的逃生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遇到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手段。学习化学就是要把化学用到生活中,只有学生能在生活发现化学知识的运用,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为教材服务,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点。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学生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主动性;例如:初中教材只显示盐酸制氢气的反应式,而学生学过的酸还有硫酸和硝酸,在谈到制备氢气的材料时,学生就提出了用硫酸和硝酸制取氢气的方案,这时让学生来实践自己的方案,最后教师利用观察到的现象,指出不用硫酸和硝酸制取氢气的原因,从而完成对制备氢气材料的探究。

2、以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理解性;在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的性质时,在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放入小昆虫或小动物,让学生观察小昆虫或小动物的状态,就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只是教师的空讲。同时也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爱惜生命的情感。

3、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培养学生创造性;在学习二氧化碳灭火时,教师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简易灭火装置,让学生设计不同的二氧化碳灭火的方案。提高了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4、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德育教育性。其实在初中化中中提到爱惜水资源,减少空气污染,对垃圾的废物利用等等,都是向学生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教师要充足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唯物主义精神。

情境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和应用统一起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各种体验,发展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不仅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化学世界的感觉,增强运用化学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于海强 基于建构主义的化学新课导入创意设计[J] 化学教学,2006。(12),21-23 [2]刘

义 利用新闻中的化学信息丰富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05,(4):33-34 [3]赵玉泉 从社会生活实际走进化学[J] 化学教学法2006,(4):39-40 [4]郑永信 对探究性学习中学习情境地创设的认识[J] 化学教育,2006(1) :28-29 [5]黄剑芳 三维虚拟技术在物质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化学教学,2006.(10)30-32

[6]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论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包朝龙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3):18

第7篇: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列举了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教学情境;兴趣;案例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主动学习习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在我们看来,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创设情境是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对广大教师而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颇费一番心思。在这里,笔者结合近年来自己开出的一些公开课,探讨一下学习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

一、设置巧妙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艰苦的、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探索过程,所以他们的意义建构才牢不可破,他们的能力发展自然也水到渠成。

1、问题设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

例如在高三复习课《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中,笔者利用一张实验图(如右图)以及5个问题进行了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笔者为学生准备了如下一组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4、若从注射器F多次推入烧瓶E中的气体为纯氧,最终使烧瓶E中盛有120ml的NO2和O2混合气体(无其它气体)。迅速将烧瓶倒立与水槽中,还剩余20ml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

5、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

2②

若在标况下共产生22.4LNO气体(标况下),求至少需要多少升的空气(含20%的氧气)注入E中才能使尾气完全被碱液吸收?

以上的5个问题一个一个地提出,又一个一个地解决,学生经历了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

2、问题设置应具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助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求。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达到某一教学目的,往往喜欢控制学生的思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一问一答的现象,效果看似和谐,实质上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太小,并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课题上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

例如,在学习了浓硫酸的性质之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有两瓶盛有等体积的硫酸,一瓶是浓硫酸,一瓶是稀硫酸,鉴别出来。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经过学生的讨论,会得出很多方法:

2 ①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许试样硫酸,如果能放出大量热的就为浓硫酸,反之为稀硫酸。

②用手掂量,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重的就为浓硫酸,轻的是稀硫酸。

③观察状态,略微摇动,若为油状粘稠液体就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

④取少量试液,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泡的为稀硫酸,另一为浓硫酸。

⑤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改变者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

⑥取少量试液,投入胆矾,颜色改变的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

⑦取少量试液,分别投入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为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笔者认为,像以上这种难易适度的问题,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

二、运用化学史,创设教学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正因为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史中蕴涵着大量的人文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所以才会给孩子们睿智和灵性。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史料,让沉寂的课堂焕发生机,让枯燥的知识充满活力!

1、突出科学家的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科学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当你认准了一个研究方向,就要有不放弃的精神,虽然由于学历、天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你不知道你将来会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但只要锲而不舍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总会有成果的。

苏教版新教材《化学1(必修)》专题2第二单元讲到碳酸钠的制备时,选择了侯德榜至碱法。在此教师可以穿插更多的侯德榜制碱的故事:碱是许多工业部门1775年,法国科学院曾用10万法郎的悬赏征求可工业化的制碱方法。德榜先生摸索到制碱法的奥秘,本可以高价出售其专利而大发其财,但却主张把这一奥秘公布于众,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这一科技成果。

3 他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制碱》,于1932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从此揭开了制碱法的神秘面纱。

苏教版新教材《化学1(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讲到氯气的生产原理时,选择了氯气的发现者舍勒的故事。在此教师可以穿插更多的有关舍勒故事。比如,舍勒总是要先品尝一下他自己制备出来的化学物质,让人非常惊讶的是,他竟然连剧毒的氢氰酸也不放过,真的让人心惊胆颤。为什么他们都如此奋不顾身,正如舍勒所说:化学是“尊贵的学问”,是他“一生的目的”。

科学家的勇敢还体现在他们对新生事物有超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驱使着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来大胆探索和尝试。如果没有英国化学家戴维去勇敢地体验一氧化二氮气体(笑气)的效果,也就没有后来它作为麻醉剂的光辉历史啦,甚至今天的某些妇科手术还是在用笑气来麻醉呢!戴维还品尝过好多化学药品的味道,这在今天的化学实验中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大家都知道NaCl是咸的而KCl是苦的,那么Na和K本身是什么味道呢?也有咸味和苦味吗?看看戴维的实验报告就一清二楚了,它们都是没有味道的,只能腐蚀而使舌头发麻!

2、如实呈现科学家的缺憾,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科学家不是完人,不是安琪儿。像任何个人和群体并非十全十美一样,学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特定的种族和国家里,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思想的狭隘,甚至可能作出一些对社会和人类产生负作用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全面地去看待和认识科学家呢?争议很大的一位科学家就是哈伯,通过对他的生活事例和科学贡献的讲解,可以让学生们探讨如何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问题。所以,在讲述氯气和氨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他的史实资料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

在学习苏教版《化学1(必修)》氯气时,可以讲述由于哈伯德提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利时战场上,德军利用氯气致使上万人中毒,这是哈伯德过错。而在学习苏教版《化学1(必修)》氮肥的生产时,可以讲述哈伯德功勋。先从合成氨的意义讲到哈伯的贡献:他不畏惧权威,不迷信当时的化学巨匠能斯特的计算结果,也没有像勒夏特列那样止步于试验的危险,反复研究和尝试,最终证明了人类是可以从空气中索要氮肥的,这一成果为很多地球上正在忍受饥饿的人带来了希望。 有人

4 说,如果一战时德国没有哈伯,恐怕早就投降了。科学家哈伯带着一种强烈的为国效力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科学研究热情,把自己的科学成果毫不保留的用在了击溃对手的战争中,甚至不惜采用氯气这种惨无人道的化学武器。这是一个科学家命运的悲哀。

所以,我们学习任何东西最重要和根本的问题就是想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灵魂的人拥有了技术,不仅是无用的,甚至是可怕的!

三、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分析研究变化的实质,并概括得出结论;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推动学生形成较高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酚类的性质前,我展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为何削了皮的苹果在空气中会“生锈”?如何较长时间保存已削皮的苹果?这一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组图:苹果在空气被氧化的过程)

又如,在学习《氮肥的生产和应用》一节中,笔者做法是拿出2小块猪肉,一块是刚从市场上买来的新鲜的猪肉,一块是昨天上午买的变质的猪肉,并提示学生变质的猪肉会产生少量氨气后,如何设计实验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本节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又扩展了创新空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了解化学的应用和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可喜的是在江苏教育出版社最新版的教材中大幅度增加了的化学实验和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相关课题,使学习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扩展了创新

5 空间。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它还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最令人头痛的是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实验不可能重做,仪器不可能搬来再一一演示。教师往往是把仪器的用法、用途介绍一番,学生再把书看一遍,实验员把重要的实验仪器装配好,大家走马观花地看一遍,这就算把实验复习了。而近年高考的实验很重视考核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都在高考范围内,所以要重视这部分实验的复习。

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图像清晰、解释清楚、操作准确中、现象明显,重要实验可以重复操作多次播放,必要时还可以加画外音,学生观看后的共同感觉是:复习既系统又全面,还可节省时间。这样既把实验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又相当于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也疏理了一遍。

下面就以高三实验复习课《苯酚》中的某一片段(弱酸性)来体现多媒体给我们的实验复习所带来的便捷。

[提问]

苯酚的弱酸性,如何用实验来检验? [学生思考并讨论]

可能得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1:用紫色石蕊试纸 方案2:用PH试纸

方案3: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检验碳酸能否制苯酚„„ 教师分析上述可行的方案,做出归纳总结,并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苯酚的酸性”这一知识加以延伸。

[试一试]

请设计实验验证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如果上述实验不采用多媒体,而是让学生画装置图,耗时多,课堂的利用率将不高。在这里笔者采用化学软件word(化学

醋酸 碳酸钠 苯酚钠 模版),让学生移动鼠标将里面的仪器图进行组装(如右图)。 [知识延伸]

某一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产物。

以上的知识延伸可以用PPT投影给学生,这一练习不仅巩固了苯酚的弱酸性知识,还复习了乙酸的酸性知识。

十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使我体会到,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教学情境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的新颖性、手段的先进性和多样性,而应首先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化学教学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考虑采取何种形式和方法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HOOC

OH

请写出此有机物与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的

OH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第3版.

2 郑长龙.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学,2001 3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8篇: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没有创新就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科学的发现、科技的发明和创造,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初中生,其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谈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

三、追踪社会热点,创设时尚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例如“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并与课堂教学适当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很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也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拓展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欲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乐此不疲、乐以忘忧,则应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寻找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点击、家庭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

六、结合学生心理,创设游戏情境、

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开始,唯有兴趣,才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以化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一接触就有妙趣横生之感,从而开阔思路。这种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

七、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况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形、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信息论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手段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形声性、展现性、先进性、高效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六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当学生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时,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提出几个思考题:①神六发射时需要多种燃料做推动剂,若使用液氢做燃料,你认为有什么优点?若使用联氨(N2H4)做燃料,则需要用四氧化二氮做助燃剂,生成氮气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②航天员的食品为什么被做成“一口酥”?③为了净化飞船中的空气,可使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旧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复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以“情境”为中心,围绕科学的并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特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的观察、思维。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9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

那拉提镇中学 吴承芳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置疑。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相互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本文以初三化学教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

一、 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第一上化学课,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在他们眼中,化学老师就像魔术师一样有着神奇的魅力,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例如:在绪言课中适当补充两个有趣的实验:其

一、魔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

二、用无色酚酞浸过的蝴蝶状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时,蝴蝶又渐渐褪色。又如:在教学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值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课例: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 “糖醋排骨”、“西红柿”、“苹果”、“酸奶”、“橘子”„„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凭着自己的经验回答着。教师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几种食物,又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些酸性食品的照片,又问:“他们的酸性强弱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动手将1毫升白醋稀释了十几倍后问学生:“这瓶中的白醋和稀释的白醋的酸性强弱一样吗?你又是那么办法来确定这些酸性的强弱呢?”

“用酚酞试液”、“不,用石蕊试液”

在大家面前,两位同学用试管进行了实验,但所有的同学都呆住了。因为两个试管中的红色几乎一样,同学们面露惊异之色。“看来,我们要用别的方法来区分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对了,用PH的方法。”一位同学不知是预习了还是接触过该知识点,睁着眼睛兴奋的打断了老师的话。

“对,就是常用的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

二、 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

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的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门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却很快找到了“纵火犯”。

问题:谁是纵火犯呢?

学生交流: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学生1:有人放火;

学生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 学生3:战舰在海洋上远航,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发,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

学生4:船舱里很潮湿,草料慢慢腐烂产生热量,聚集起来使温度升高。

„„

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课燃烧物的条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对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教育,同事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利用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导入新课,比如:教学<金刚石与石墨>这一节课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拉瓦锡有一次曾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的璀璨光芒。没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不一会,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般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他既诧异,又后悔不迭。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让每个学生都急着想弄清楚金刚石到底哪去了,其后的教学当然就好组织了。

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化学史创设情境,如:

1、拉瓦锡发现空气的成分;

2、稀有气体的发现等,通过创设科学发现的教育情境,帮助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曰:“不稳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育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制作课件: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入山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就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实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对这一探险故事的播放及富有感染的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去再认识更高层次的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和跟其形式、运用的教学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所学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运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发表于2009年人民教师第5期下半月刊

上一篇:保洁部工作手册下一篇:监理员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