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精选8篇)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一
在化学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多引导、启发,学生自主的找到化学规律,这样不仅减轻了课堂上教师的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下面是我几点教学体会。
1.化学教学中的很多定义、概念学生在掌握和区分时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在讲解某些定义时采用先举例,再让学生找出共同点,进而得出定义的方法,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物质,而教师板书的时候有意识的分类书写,把金属单质写到一起,非金属单质写到一起,金属氧化物写到一起,非金属氧化物写到一起,两大类写到一起,再引导学生总结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得出定义。
2.序言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序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因此培养其兴趣是关键。在这一部分应多引入一些图片、影像材料等,多介绍一些科技发展史,再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其学习兴趣。
3.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加深学生的印象是非常关键的。例如,在讲述如何正确闻气体气味的实验操作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讲述正确的操作方法,再让学生演示,第二天肯定有学生忘记,那怎么办呢?第一天我们闻的是空气的气味,因为空气无色无气味,他们的印象不一定深,那么第二天让他闻氨水的气味(少量氨气毒性不大,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但气味却很大),挑一个学生演示,很可能他直接去闻,那么他一定一辈子也忘不了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4.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可以先做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确结论,再让学生做一个实验,在这里可以做一些手脚,让其不成功,再引导学生找出其失败的可能原因,这样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总比我们灌给他们要好。
5.讲解稀有气体和氮气的用途时,应引导学生看书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他们的用途,并引导学生警醒对比,比较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个别题也考其共有的性质),得出其用途相似的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从而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观念。
6.在做《硫燃烧实验》与《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均需留少量水,但铁丝也可以放少量细沙,做完实验可以提出设问:“硫燃烧可不可以也用细沙来代替水?”引导学生放它们的原因:铁丝燃烧是为了防止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而硫燃烧是为了吸收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7.讲解双氧水制氧气实验时,可以顺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将书中的两个实验增加一个加热双氧水的实验,引导学生猜想,加热双氧水也能产生气泡,那么产生的气体到底是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最终可能有三种答案,即:水蒸气、氧气、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那么该如何验证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当然,学生刚学习化学,回答肯定不到位,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为了验证到底有没有氧气,该用什么进行检验呢?学生肯定知道是带火星的木条,但事实是木条并不复燃,相反可能熄灭,再进行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里要做的是提供一些信息,及时进行引导。
8.讲解元素符号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先不提元素符号,直接在黑板上写一个单词“gold”,问学生的意思,学生肯定都认识,反过来在黑板上写出汉字“汞”或其他的你认为学生不会写的让学生回答,学生肯定不会并期待你的答案,此时你出乎学生的意料,说自己也不会,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然后趁机引出元素符号的重要意义──通用,那么这节课一定会很顺利的上完,学生的印象也会很深刻。
8.分子、原子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的难点,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因此树立一个微观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呢?适当的借助于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可以使微观的结构、变化变成宏观的影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9.关于符号表示的意义,可以反过来进行讲解,如设问氢元素怎么写?一个氢原子符号怎么写?从而得出元素符号既可以表示该元素,也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在通过提问铁的元素符号怎么写?一个铁原子的符号怎么写?铁物质的符号又怎么写?引导学生得出“Fe”,反过来,氢气又怎么写?由于学生学过氢气的化学式,会写其化学式,再通过几组例子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只能表示两种意义;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对应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三种意义。
10.核外电子排布:先教给学生如何画原子结构示意图,再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分别画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非金属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的多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其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多于四多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表现其非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氦为2)是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多为稀有气体元素。当然,这些结论都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书写、思考而得出得结论。
12.书写化学式应先讲解规律,即根据化合价进行书写,等学生差不多会写了,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即化合价绝对值交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为什么要等到写得差不多再找规律呢?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后求算化合价打基础。书写练习时要由简到难,如先写氯化物化学式,再写氧化物化学式,再写“几氧化几某”,再写酸、碱、盐的化学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类书写时教师先演示几个,然后在找学生到黑板写,其他在下面写,让学生对黑板学生进行讲评。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着课程改革,在我理解课程改革的精髓就是改掉以往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将一些,这样即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负担,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何乐而不为呢?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二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 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 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三
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篇四
化学中考分数只有50分,所以一些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我感觉到压力好大。学生不要学、学习枯燥,要背要记要动脑,多累啊!但是,明知是苦,也要发挥乐观主义精神,不到最后一刻,也不能放弃一个学生。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有一些体会,与大家共享,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小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几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并用于指导自己得教学,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5)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就可以获得较高得分数。
一次我在实验室中做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 学生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 大家都发现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了红色, 但是当加热红色的溶液时, 有一个小组意外地发现周围小组试管中的液体又变回了紫色, 而自己的却仍然是红色, 很纳闷, 于是便举手求助于我。我走近一看, 他的试管里的液体很多,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 只是反问他:“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是不是石蕊变质了?”我拿了别的小组的石蕊跟他讲:“别的小组用这瓶做是成功的, 你们来试试看!”结果, 他们取了适量的石蕊放到另一支试管中, 将导管伸入其中, 发现变红了, 然后对其进行加热, 结果还是没有变回紫色, 他们很纳闷, 很好奇。我就问:“你们不觉得制二氧化碳的试管里的液体太多了吗?已经有少量的液体随着二氧化碳气体流到这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里了, 流过来的液体中可能含有什么呢?”生:“可能有盐酸。”我追问:“那是不是盐酸的缘故呢?”于是该生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取稀盐酸于试管中, 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 加热试管后仍然是红色, 从而验证了猜想。
“意外”又何尝只有一个。在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 有几组同学发现石灰水先变浑浊, 后又变为澄清, 与想象中的大不一样, 于是我引导:“浑浊, 其实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而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 那么现在你看不到浑浊了, 是什么原因呢?”生:“因为碳酸钙没有了。”我追问:“为什么没有了呢?”生猜想:“与二氧化碳反应了, 而且生成了可以溶于水的物质。”我告诉他们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碳酸钙还有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碳酸氢钙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 请这些小组的同学将澄清的液体分为两份, 在其中一份中倒入我现场制备的肥皂水, 结果发现有很多浮渣, 几乎没有泡沫;加热另一份试管中的液体至沸腾, 静置一会, 结果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的物质, 这就是碳酸钙。通过补充的实验, 使学生巩固了第三单元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以及硬水的软化方法, 加深理解液体在澄清与浑浊之间的反复变化, 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大提高。
二、案例反思
叶澜教授指出, “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此,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这样的课堂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宽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精深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足够的教学机智和高超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灵活、机智地处理好生成性教学资源, 并能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取舍、巧妙应用, 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惠共享、共同成长。
关键词:高中化学;案例描述;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93-1
一、案例描述
【问题引入】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NaOH+H2SO4Na2SO4+2H2O
B. Cl2+Na2SO3+H2ONa2SO4+2HCl
C. 2NaCl+H2SO4(浓)△Na2SO4+2HCl↑
D. 2AgNO3△2Ag+2NO2↑+O2↑
(复习旧知,很自然引出新知。)
【设疑】 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
(提示:①结合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②从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角度分析电子转移情况。)[适时展示Flash动画课件]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知识生成】 化合价改变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即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从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这一动态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学生活动】 结合上面的讨论分析,阅读课本相关部分,探索、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知识应用】 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元素被还原, 是氧化产物。
【整理内化】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如下: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具还原性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具氧化性
(本质) (特征) (变化) (反应物) (性质)
【设疑】 如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呢?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第45页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交流与讨论两种表示方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择人回答。
【知识生成】
1.双线桥跨过等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2.单线桥不跨过等号,起点为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元素,终点为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元素,方向已定。
(结合问题的提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针对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强调:在实践过程中难点在于得失电子数目的计算,而且单线桥表示法还要注意箭号的指向不要搞错。
【知识应用】 (略)
【评价反馈】 通过学生练习实践的结果,再次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强调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的注意点,并总结得失电子数目的计算方法。
【拓展视野】 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介绍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问题情境] 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Fe3+>Cl2>I2 B. Cl2>Fe3+>I2
C. I2>Cl2>Fe3+ D. Cl2>I2>Fe3+
(提示:在反应中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
【整理内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知识,交流讨论得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知识应用】 (略)
【评价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让学生从知识内容、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小结。同时教师对课堂内学生的表现作出有效、及时的评价。
二、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要多元化。新课程中,化学教育已不是单纯学科知识的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局限于学科的本身,而应该包括教学和教育的目标。因此,必须构建多维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一般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和态度六个维度。
2.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要多样化。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应该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放变化的学习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和厌倦学习的心理,在不断调整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尤其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发现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更为有利。
3.教学评价要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包括学生互评和自评;不仅要关注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表现和提高。通过课堂内及时、有效的评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多媒体使用要合理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把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但是,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实验等基本功能,不应该完全由录象、动画演示所代替。
南丰县第二中学
李爱珍
第七单元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设计理念
1、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如果老师一味地越俎代庖只能是事倍功半,还学生以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其重要。
2、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新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来自生活,那么在学习过程必须再还原其生活的本来面目,才能使之富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课程分析:新教材的知识点在编排上基本上呈现出跳跃式的特点,也就是说,知识点之间联系并不紧密,虽然“燃烧与灭火”和此前此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存在未学第一、二、三章便听不懂本节知识的可能;反过来说,即便漏掉了燃烧三个条件的学习,也不会影响关于溶液、酸碱盐部分的学习,即旧教材上出现“承上启下”之类的描述在这里已经失去了意义。
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难度不大,不存在听不懂的问题,但是鼓励学生将之应用到生活情景中更有价值。
学情分析: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研究学生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很重要,否则学生将难以顺利地接受新知识,但是如上所述,燃烧三条件和其它知识点联系不强,所以如果需要分析的话,也只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燃烧知识的积累情况。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现象之一,由于燃气灶的大面积普及,学生对于燃烧的认识很不全面,而且有逐渐弱化的趋势。
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实验探究,即通过三个小实验的操作,对其现象的观察,得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的结论。
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分小组进行实验,通过小组中各成员的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说出燃烧的三个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物质未燃烧的原因,举出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3、情感目标:防范火灾的意义。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兴趣。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导情绪发展。
[引入新课]:火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工具,有了火,人类文明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有了火,人类文明进步翻开了新的一页;有了火,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在许多民族的历史上,都有关于火的美丽传说。
(1)展示三个图片,即普罗米修斯被缚在山岩上,古人钻木取火,拜火教徒对火的崇拜。讲述三个故事。
[教师小结]:普罗米修斯是一位宅心仁厚的神明,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了个人的幸福;燧人氏很富有创新精神,找到了解决火种问题的根本办法;古代拜火教的祭坛上整年累月燃烧着熊熊大火。这些故事都反映了人类的祖先认识到了火的重要性。那么火对人类的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2)请学生分析火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发散思维]:以组为单位,将关于火的用途写在纸上,比赛看哪一组写得多。①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屏幕展示:烤鱼片的图片。
[教师小结]:有了火,人类的饮食由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变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②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屏幕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
[教师小结]:有了火,人类的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变,白天未完成的工作,也可以在灯光照耀下继续。
③火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屏幕展示:烤火的图片。
[教师小结]:有了火,人类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境况得到了改善。
2、提出问题,激发探究动机。
[温情过渡]:火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工具,从故事和传说可以看出人类的祖先极其重视火,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火种来之不易。我们通常所说的火,指的是火焰和光,火焰和光又是物质燃烧时出现的现象。可见研究火还得要研究燃烧。
那么物质的燃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呢?
3、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结论。
实验一
器材:酒精灯,坩埚钳,蘸水小棉球,酒精棉球。
操作过程: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现象:蘸水的棉花未燃烧,酒精棉球开始燃烧。结论: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实验二
器材:小蜡烛,玻璃杯。
操作过程: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待其将要熄灭时拿开玻璃杯,反复几次。
现象:蜡烛火焰在玻璃杯下将要熄灭。拿开杯子后重新旺起来,如果不拿开杯子,便会完全熄灭。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在氧气存在。实验三
器材:坩埚钳,酒精灯,小木条,小煤块。
操作过程:分别将小木块和小煤块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哪一个更容易被点燃。
现象:小木条更容易被点燃。
结论: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重点讲述]: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升高,也不能降低。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左右,意味着放在手心里,就会燃烧;而红磷的着火点超过了200℃。
[知识深化]:请学生谈一下对“加热”的新认识。[课堂小结]: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学生回答)(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4、情境应用,分析灭火原理。
(1)屏幕展示:燃着的蜡烛。学生讨论:蜡烛为什么会被吹灭。
学生结论:吹气时,空气流动,带走了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2)屏幕展示:扑灭着火的油锅图片。
学生讨论:盖上锅盖,即可以扑灭油锅着火,什么原因? 学生结论: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3)屏幕展示:燃气灶图片。
学生讨论:关闭阀门即可熄灭燃气灶火焰,为什么? 学生结论: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课堂小结]:灭火的三种方法。(学生回答)(1)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新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高潮。电脑屏幕显示了火灾的危害,学生产生了危机意识,所以在这一部分学习过程中,就表现地更加积极。)
[课堂讨论]:
(1)、屏幕展示四种安全标记。
你知道这些图标代表什么意义吗? ①禁止烟火; ②禁止吸烟; ③当心爆炸; ④禁止堆放易燃物。
[教师小结]:知道这些标志对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十分重要,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场所搞一些恶作剧,那可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
(2)、屏幕展示: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图片。你知道其中用到了什么原理吗? 答案: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3)、陈毅元帅在梅山被围敌人烧山时,命令警卫员将周围的草割去,形成隔离带,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案: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教师小结]:遇到火灾这样的危险,关键是沉着应对,而不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4)、原始人获得火种最困难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难以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板书设计]:
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灭火的三种方法。
(1)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2)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3)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
教学评价设计: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儿,因此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将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满堂生色,不在于将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正襟危坐。教师有更重要的工作,便在于创设条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理论注意到了这一基本点,主张通过诱发、诱导使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状态,产生学习或者说强烈的探究欲望。
也就是说为学生创设一个“以情激情”的环境是诱思课型成败的关键。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通过三个历史故事,即普罗米修斯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盗取天火送给人类,古代波斯人的祆教即拜火教徒对火的崇拜,中国古代关于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等,还有火在人类生活中的巨大意义,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现在唾手可得的火种,为什么被古人这么看重呢?——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获得火种是很不容易的。从而诱导学生产生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的动机。
孔子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比奈的智力理论将90%以上的个体都划为了“中人”,——而这些中人更有值得老师下功夫的地方。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学生不愿意学。张教授要求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还学生以主体地位”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他们不能在课堂上当家作主。反过来说,一旦真正地实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种状况会得到比较彻底的改变。
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实验操作、对现象的观察、做出结论等都由学生来完成,而不是一个木偶或傀儡身不由已。在本节学习中,三个实验都由学生自己动手,老师不加干涉。老师的工作主要是相当于主持人而已,也就是要安排小组之间的交流等活动。
2010-12-20 21:21:24
编者按:洋思中学的教学方法,为我校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注入了蓬勃生机。洋思的“先学后教、当
堂训练”的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转变了观念,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它限
制了教师单项讲授,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注入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本,教师为主导,训练
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学生,把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学生都能做到
“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为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篇教案是结合洋思教学模式
撰写,也是参加昆明初三复习课赛荣获一等奖的一篇教案,仅供参考。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
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复习重点]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课前准备]
1、课件制作“复习目标”、“复习指导”、“当堂训练”。
2、收集相关中考题。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复习目标
导入:议一议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问题。有人曾经宣布可以直接把水变成油,一时间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
论,你认为水可能变成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信息交流:在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尽情
地、大胆地说出来。(2分钟)
大屏幕投影出复习目标(1分钟)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上,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二、复习指导
出示复习指导:(大屏幕投影出2分钟)
内容:教材P89—99。
时间:8分钟。
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复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前4分钟独立完成,后4分钟在小组内交流)。
复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复习,请同学们根据复习提纲认真复习、归纳。
三、学生复习、教师巡视
1、教师行间巡视,随时检查学生复习活动,重点注意顽皮学生及易开小差学生。
2、教师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复习进度。
3、对复习快、脑子灵活的学生提高要求,对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
4、对倾向性问题进行点拨,个别问题个别辅导。
复习提纲: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怎样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3、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是什么?怎样书写?
4、化学方程式能够给你提供的哪些信息?
四、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
教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根据复习提纲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更正。引导学生对所复习内容进行小结。
回答问题必须做到: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大方;
2、饱满、抑扬顿挫;
3、课堂要投入,对其他回答问题的同学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1、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对所有学生在自学后都已懂的问题,原则上不教,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
充、更正、点评,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讲解。
考点归纳:
质量守恒定律:
二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五不变:
1、物质总质量
2、元素种类、质量
3、原子种类
4、原子数目
5、原子质量
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写、配、等、注
表示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六、链接中考
出示云南2006和昆明2007中考试题:
(2006.云南)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 + O2 ==2H2O2 Mg + O2 ==2MgO2CO + O2== 2 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②。
2、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说写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3、镁条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昆明.2007)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英武与生成物的质量关
系“的实验探究。下图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均为教材图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
致的观察。
1、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
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
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锌和稀硫酸,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总和一定(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硫酸锌和氢气的质量总和。
针对上述两题解决方法:
措施:分组分任务完成。
反馈形式:学生自由发言,班内补充完整,学生总结。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总体点评。
七、当堂训练(10分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质量守恒”,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100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于200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6g的硫与10g的氧气反应后能生成16g二氧化硫。
2、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__g D生成。
3、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CO===2CO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5、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
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6、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A、X2Y3B、XY3C、X2Y6D、X2Y
4★
7、将A、B、C三物质各5克混合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为催化剂。当A完全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克,则
反应后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当堂训练原则在课内独立完成,小组进行互批互阅。如有存在问题的同学,采用“兵教兵”的辅导方式,让优生给
差生进行讲解,达到全面提高的效果。)
八、教学反思:
评论区
目标确定以后,我就寻求本文的切入口,将本文分成三个板块:一是,初读课文,了解宇宙;二是,再读课文,走近宇宙;三是,结合课文, 拓展延伸
之所以设计第一板块,是因为要让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尤其是让学生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因为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征,才能较好的展开下面的教学。为了避免说明文枯燥无味的特点,我将文中出现的一些星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收集相关的图片,并且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上对宇宙有所了解。在学生对所说明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开始正式走进文本,让学生来从更深层面认识宇宙,于是我设计了第二个板块,并且围绕目标,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于复杂的宇宙,作者是怎样把它说的浅显易懂的呢?”接下来很自然的过渡到今天的重点即说明方法。在处理这个重点时,考虑到我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文体。于是,我在这一环节上花了一些心思。首先我用幻灯片投影一些简单的说明方法,让学生了解认识;然后,根据此题的要求,我给出了一个比较有典型性的示例,并且做了相应的讲解。紧接着,我把课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摘录下来,用幻灯片放出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及自己的理解来说说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由于方法指导到位,学生反应很积极,虽然语言表达上还是有点欠缺,但是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当然,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也是一个重点,但是考虑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于是我就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干脆不讲,给这一问题留有空白。 所以,本堂课下来,我自己做了深刻的反思,其实到底怎样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总结自己借鉴别人,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目标明确,但不能求全,一课一得最好;二是能够围绕目标设计问题,问题指向一定要明确。三是点评一定要到位。当然,点评需要技巧更需要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磨炼与积累。所以,怎样来为自己充电,怎样有效地汲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怎样处理教材,怎样有效地进行点评就成为必需研究的话题。
《圯上敬履》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一种意识倾向, 是动机产生的原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 是求知欲的源泉, 是思维的动力。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 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 渴望知道为什么。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在课堂上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化学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但是,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 一些危险性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等不适合课堂演示的实验可进行实验模拟, 设计成课件, 借助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同样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加深学生印象。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 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 我们可以召集这部分同学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选做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组织他们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实验表演活动, 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二、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容量
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 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中学到知识技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学中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 将直接影响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 同时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仪器, 边组装边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应加入多少的稀盐酸为宜?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了二氧化碳?如果不用这套装置, 你可能会采用什么样的装置……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 开拓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注意探求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寻求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注意观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只是起到点拨、纠错的作用。化学实验会使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直观, 在这个思维反复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 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 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 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 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2. 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 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情境;教学观念;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到底有哪些优势,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与生活结合,创建教学情境
课本上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才是目前化学教学达到的最良好效果。例如,在讲述硫、二氧化硫、硫酸、硝酸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入酸雨这个案例。通过一个关于酸雨的新闻报道向学生提问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然后给学生播放关于工厂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视频,让学生们思考这些排放的污染物进入空气和云中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呢?再给学生展示酸雨过后对农作物、建筑、人体的危害。最后引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便能掌握相关的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反应生成了硫酸等。从酸雨造成的危害中还能引申出建筑被腐蚀的原理,建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那么硫酸是如何腐蚀到这些建筑的呢,通过一些提示和引导,试着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这个化学方程式,增加他们的印象。通过酸雨一系列的危害倡导学生要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由此提出如何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采取一问多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对化学的兴趣,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参与思考,并根据一些已有的概念来认识到所应掌握知识点的内容。
二、通过科学实验,创建教学情境
书本上一些抽象的实验原理很难通过语言来讲活,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充满心理活动的学生,因此,枯燥抽象的实验原理和图片很难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设计一些更为直观的实验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易接受的平台。例如,在讲述金属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盆清水、镊子、几小块存放在煤油中的金属钠。将金属钠置于水中,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响声,结束后往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为红色。其次向学生提出为什么钠会在水面上游动,产生了什么气体,最后溶液为什么会呈碱性,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汇报成果,最后说明实验原理,钠的密度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产物呈碱性,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碱性物质是氢氧化钠。得出钠与水反应这一性质、现象、化学方程式,并可以引申到如何验证氢气、氢氧化钠的性质等。又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之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这时学生就很难理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准备50毫升的黑豆和50毫升的小米,让他们混合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观察到小米进入黑豆之间缝隙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了,通过宏观的观察将微观的反应解释出来,学生便能理解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融合后体积就变小了。
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可以形成一个更为良好、和谐的氛围。在设置案例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在具体实施上应该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理念。这点就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内涵,在讲课过程中幽默诙谐,同时又具备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深入浅出,对于这些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具有诱惑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同时也使他们学到了化学知识。比如,我们在课本中学习到的硫酸钡、硫酸盐酸、三氧化硫和碳酸钙的特性,这些中哪些是电解质,我们不用死记硬背,要根据这些物质的特性去分析硫酸钡溶于水时不导电,但熔化时能导电,是电解质,硫酸熔化无水硫酸时不导电,但溶于水时能导电,是电解质,盐酸不是化合物,不存在无水盐酸,不是电解质,三氧化硫熔化时不导电溶于水时起导电作用的离子不是三氧化硫本身电离,不是电解质,碳酸钙溶于水时不导电,熔化时已分解,但碳酸钙是离子化合物是电解质,因此,这些概念的记忆需要理解着去记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较为常用的方式,不论什么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将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角,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直观有趣的案例来展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风、灵活的教法、风趣幽默的语言、和颜悦色的表情,都可以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使学生很愿意接近老师,充分开发学生动脑动手的潜力,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情境教学中不单以形式创新为主,还要兼顾如何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创新,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满意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响水县黄圩中学)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案例】推荐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解析10-03
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案例10-15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论文09-26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总结12-10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05-25
初中化学愉悦教学初探06-01
初中化学下册教学总结09-11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11-07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10-03
初中化学教学重难点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