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通用9篇)

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 篇1

平邑县地方二中任伟邮编:273333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化学小故事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例如,“原电池”新课导入,我讲了一个“两颗假牙”的故事。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换掉假牙!”为什么换掉一假牙就能解除格林太太的痛苦呢?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露出渴求知识的目光。故事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

2、衔接过渡,设疑启智。

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巧妙的过渡既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同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带入知识新天地。例如,讲完“硝酸跟金属反应”向“王水”过渡时,可以这样处理。设问“有没有比硝酸的氧化性更强,能氧化金、铂的溶液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例为证。我讲了一个“玻尔巧藏金质奖章”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占领了丹麦,下达了逮捕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玻尔的命令。玻尔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和防止诺贝尔金质奖章落入法西斯手中,他机智地将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中,在纳粹分子的眼皮底下巧妙地珍藏了好几年,直至战争结束,玻尔重返家园,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在学生惊奇之余,又反问:“你们知道这种能溶解金的溶液是什么吗?”故事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硝酸”“王水”的氧化性及“王水”的成份,这几个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趣味结课,延展知识。

结课是一堂课的句号,更应成为另一堂课的逗号。科学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果艺术,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化学故事应用于课的结尾,能借此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使此课的“尾”成为彼课的“头”。例如,在“乙醇”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造酒不成变成醋”的故事。相传杜康是制酒的鼻祖。杜康之子黑塔子承父业,移居江苏镇江一带操起了造酒的行当。有一次,黑塔根据父传秘笈将谷物薰熟后放入酒窑发酵,后来有事外出,一去21天。回家后,方才想起先前的一坛酒,他想这坛酒肯定变质了,慌忙来到酒窑,揭起盖子,意外地发现,酒坛中飘出一股清香,酸中带甜,酒不仅没有变质,反而变成了另一种东西,黑塔就把它称为“醋”(意在“廿一日”加一个“酉”字),于是,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品——醋就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那么,为什么酒会变成醋?这中间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呢?这样的提问,自然就给学生留下一个强烈的悬念,促使学生课后自觉地、主动地去预习、去讨论、去探索,为下一次讲“乙酸”打下了伏笔。

4、理解知识,生动形象。

学生往往埋怨化学知识抽象、难懂,认为化学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化学故事则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之具体、通谷易懂,让学生在故事中得到启发,加深理解。比如,讲解CaCO3与Ca(HCO3)2的相互转变关系时,教师可以辅助讲一个“屠狗洞秘密”的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原来,这是个石灰岩洞,石灰岩洞是难溶于水的,但雨水中溶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反应:CaCO3+H2O+CO2=Ca(HCO3)2。当溶解有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流进溶洞再钻出岩缝时,由于气温突然变化,又发生了以下反应:Ca(HCO3)2=CaCO3↓+H2O+CO2↑。这样,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它就聚积在地面附近,形成一定高度的二氧化碳气层。所以,当狗进洞时,狗被淹没在二氧化碳气气层里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屠狗洞的秘密”。这一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桂林岩洞中石笋、钟乳石形成的原理。

5、反馈练习,提高能力。课堂反馈性练习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知识。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师不妨将化学的题隐含于化学故事中,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绍兴名酒女儿红”故事隐含了由淀粉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转变为乙醇,再由乙醇和乙酸转变为乙酸乙酯的多个化学反应;“太阳神盐”故事说明了铵盐的分解;“浏阳焰火”说明了金属焰色反应原理;“波尔多城的怪事”说明了金属盐的特性;“油条中的化学知识”演绎了一连串化学方程式;“短命的游艇”故事嘲笑了不懂原电池原理设计高级游艇者的愚昧与无知……在化学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侦探、医生、工程师、检验师、设计师等角色,用学到的化学知识解释故事中留下的种种疑问。

6、培养非智,铸造精神。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在人类漫长的化学史河中不乏闪亮的瑰宝,它们给我们许多启迪。特别是化学家在探索科学的征途中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丝不苟的精神为我们大家树立了一块块历史的丰碑。我们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讲述化学家的故事,展示他们的风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和结构。比如,“海带汤引出的发明”反映了池田菊苗敏锐的观察力;“酸碱指示剂的发明”反映了玻意耳坚韧的意志力;“炸药之父”故事反映了诺贝尔献身科学的伟大生命力;“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说明了“机遇偏爱思考者”的科学哲理;“居里夫人”故事反映了科学家特有的锲而不舍、甘于奉献、热爱祖国的优秀品格……

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 篇2

一、增加有效实验时间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增加学生的有效实验时间,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型思维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 增加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有效实验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化学学科素养.学生通过化学实验, 不仅可以积累知识,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而且在实验总结和汇报中, 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其次, 增加学生有效实验时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化学学习中.课堂上如果总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学生可能会出现厌倦、疲惫的情绪.但改变学习的方式, 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 则可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对化学学习充满更大的兴趣.

最后, 增加有效实验时间对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探索型和创新型人才有很大作用.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 可以自己发现问题, 并通过充分的理解力和探索力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就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创新型精神的培养.

二、合理设计学生有效实验时间

增加化学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实验时间有重要的意义, 每位化学教师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 设计合理的有效实验时间.教学内容不同直接影响着留给学生实验时间的长短.实验教学刚开始时, 由于学生对相关不太熟悉, 实验时间可以放长;而学生对所学内容比较熟悉时, 由于操作熟练则可适当减短实验时间.实验内容比较复杂时, 可以延长实验时间;而实验内容较简单时, 则可以减少实验时间.

授课类型不同, 学生的操作时间也不同.如果是注重物质概念或理论理解的基础知识, 则应该以讲解为主, 减短实验时间;如果是学习某一化学反应, 则应该增加动手实验时间, 如果是综合练习和总结, 就要把讲解和实验相结合.

实验时间的长短, 同样与课程目标息息相关.如果以某一实验技能的提升或某一化学反应的掌握为目的, 则可以设计较短的实验时间;但以综合实验水平的提高、学生探索能力的增强的目的时, 就要安排较长的实验时间.

另外, 学生现有实验水平的不同也影响着时间设计的长短.低年级的学生,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可以把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相结合;而高年级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巧, 可以安排更多的自主实验时间.

三、注重教学策略与方法

增加学生的有效实验时间,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注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师要巧妙利用趣味性原则,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案.教师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课程教案, 创造合理而有趣的情景, 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从而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去.比如, 教师在讲解酒精的性质时, 可以先拿一块棉手帕, 均匀浸泡在乘有70%酒精度的烧杯中, 然后取出展开, 用镊子夹住两角, 在火焰上点燃, 火焰熄灭后, 手帕还是完好无损.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他们想进一步探索化学的奥秘.

2.在化学实验课堂中, 教师应注意到学生因个人兴趣、教育经历、学习能力等造成的差异, 可以实行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的体系.比如说, 一些学生的化学基础教好, 能很快完成实验任务, 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更高阶段的任务, 让他们有更高的探索追求, 而对基础差的学生, 教师要进行着重辅导,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在课程评价时, 教师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过程, 采取平时学习态度、进步状况、结果评价等综合评价手段, 使每位学生都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不断进步.

3.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形成互动活跃的局面, 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比如, 在做“金属的腐蚀及防护”实验时, 可以把学生以每组3~5人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 让他们集体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在集体合作过程中,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实验技能和经验, 获得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 教师应该注意增加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实验时间, 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和探索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使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高, 学生真正领悟到化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蒙庚贵.自主教学, 弹性教学——论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12) .

构建高效课堂展现课堂魅力 篇3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十年前实施了“差异、互助、自主、评价”八字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学校因此还获得了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等荣誉。教师也积极参与“八字课改”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惠山教育》《无锡教育》等多家媒体对“八字课改”进行多次报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何建构“高效课堂”

合理使用“导学案” 系统完备的“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使用“导学案”的本质是以学定教,即发挥学案“导读、导议、导思、导练”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对于合理使用“导学案”应注意:充分认识“导学案”在改进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媒介作用;要突出研究导学案的课前编写形成、课内交流使用、课后反思完善;“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集体教研到位、方法灵活等原则。

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个人的潜能开发,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对有效开展小组学习建议如下:合理分组。采用异质分组,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引入竞争,促其互动互助;营造促进学生合作的班级文化环境;让学生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使每一位学生都适应某个角色,使小组合作逐步走向成熟。

努力建设交流展示文化 交流和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外显文化,是较高层次的互动。当前,课堂中的假展示、伪展示、展示僵化等都是低效、无效的表现。为此,一要重视发挥展示的价值功能。每堂课要有3-5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展示活动。二要鼓励并指导学生运用好三种形式的展示:口头展示、书面展示和行为展示。

建构“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坚持以生为本 一是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教师要目中有人。二是课堂教学以生为本,教师要教中有情。三是训练设计以生为本,教师要教中有智。四是检测也要以生为本,教师要测而有度。

突出自主学习 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扎实搞好预习工作,做到“三有”:即每课要有预习提纲;学生要有预习时间;教师要对学生预习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三不讲”: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在学生未讲之前教师不讲。三是强化学生课堂自主展示活动的力度。教师要激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三能动”:即能动脑想、能动口说、能动手做。四是加强学习小组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五是发挥电教优势,让课堂精彩高效。六是要求各学科当堂完成作业,做到知识点当堂理清,重点难点当堂落实。

做好“真、细、活”三字文章 第一,课堂求“活”。一是气氛要活跃。教师要以自己的精、气、神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方法要灵活。三是思维要激活。

第二,环节求“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教师去拷问怎么做得才能更好。一是学生看书时的圈点批注要专心致志。二是检测自学效果。三是板演时书写规范整洁清晰。四是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进行,点评主要由A层学生进行。五是评价尽可能做到定性与量化相结合,先量化后点评。六是纠错要保留原貌,纠错、补充用异色粉笔并在后面标明组号或姓名。七是质疑时紧扣文本,要有思维探究价值。八是拓展时通过变式或变换话题引导学生由课内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培养由此及彼的联想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九是达标训练要明确口头或书面检测的具体时间和要求。

第三,效果求“真”。要坚持当堂训练,当堂检测。用5-8分钟时间进行当堂测试,教师可抽评三分之一的学生,检测课堂教学是否做到了知识当堂清,重难点当堂落实。

总之,确定好每节课的目标,使之合理、有效,从而高效,建构务实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中兴。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中学)

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 篇4

时隐时现的平滑腹部:男人不喜欢女人臃肿的腹部,这会让男人感到仿佛是在看一堆肥肉脂肪那样恶心,完全没有美感产生,而女人平滑的腹部则可以让男人赏心悦目而感到非常性感,心中的愉悦肯定会表现在男人的言谈举止上。

若隐若现的丰满双峰:女人的身材不一定要高挑,但丰满的双峰绝对是征服男人的武器,假如你想迷惑男人,若隐若现的双峰就已足够,毕竟,男人都有恋乳情节,女人大可毫不在乎地挺昂首挺胸接受男人的目光检阅。聪明的女人是若隐若现而绝非袒胸露乳哦。

大雨淋湿的靓丽身体:女人是集中了世界上最多最优美最柔和曲线的物体,然而,平时总被各种世俗观念和传统观念遮挡着无法尽情展现,假如女人身着单薄衣服又被大雨淋透,凹凸有致的身材绝对可以让男人目瞪口呆。

含羞答答的羞怯表情:男人从骨子里一直不承认自己的生活主导地位已经日渐凋零,尤其是和女人接触交往的时候,总会千方百计想掌控主导地位,这可以从绝大多数“小三”所共有的羞怯扭捏和言听计从的特性中窥见端倪。

身体前倾露出的事业线:其实,女人在身体前倾时露出傲人的事业线是一招非常有自信的杀手锏,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无论女人的年龄如何,绝对是吸引并聚集男人目光的焦点之处。

欲拒还迎的情爱要求:男人一般不太喜欢太主动的女人,这会让男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失去主宰世界的感觉,这和男人与生俱来的征服欲有很大的关系。男人喜欢那种欲拒还迎的羞怯女人,这会让男人那种征服世界的野心膨胀到极致。

轻舔嘴唇的细微动作:女人舔自己的嘴唇或许是无意识的细微动作,但对于男人来说会理解成一种暗示的挑逗表情,因为男人接触女人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接吻,在男人看来女人的嘴唇就是打开女人身体的重要门户。

穿着情感的吊带衣裙:格维尼丝在《新电话谋杀案》里穿着淡绿色的丝质吊带裙的情感场面迷死了许多的好色之徒,尤其是女人光滑细腻的皮肤配合身体的扭动,足以让男人心跳加速、血流加快。

洗完澡后的出浴模样:女人洗完澡后一头湿湿的头发,浑身散发着沐浴露的香气,慵懒的神态,再加上松散仿佛随时都会脱落的浴衣和裸露的身体部位,绝对会让男人想入非非,浮想联翩,如果还有风骚的神情,绝对可以秒杀男人。

穿着睡衣的可爱姿态:女人穿着宽松性感的睡衣的样子是很性感的,也是可以尽显女性最本质魅力的时候,这时更是会让男人完全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自然的接受被性感女人彻底征服的样子。

不经意间的搔首弄姿:女人梳理头发的姿势或是不经意拨弄头发的神态,会向男人展现女人的第一性别特征,很多男人都喜欢有一头乌黑亮丽长发的女人,因此,如果是长发披肩,加上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搔首弄姿,让男人没有想法都难。

两性生活的主动表现:假如女人身穿丝薄情感的吊带内衣,在柔和的灯光下躺在男人的身边主动抱着男人的身体,或是轻轻吻着男人的身体并在男人的耳边柔柔地说“我要”的时候,绝对是女人最为风骚情感的片刻,相信没有一个男人还可以做到坐怀不乱,除非他是柳下惠。

女人走路扭动屁股的样子:要知道,女人的臀部和胸可是男人目光聚集的重要部位,因此,女人适当注意自己扭动腰以下部位走路,可以给男人一种精神上愉悦的享受。当然穿上高跟鞋,绝对为性感加分!

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教案 篇5

一、漫画导入:

同学们知道这幅漫画上的人物是谁?(张乐平所画的三毛)这个人物眼睛鼻子并不鲜明,但头上的三根毛让我们一眼就认出了他,这就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表现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抓住细节展现人物魅力”。

二、细节描写的含义:

首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细节描写”?(学生发言)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细节描写”的完整含义。

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三、了解表现人物的细节描写的类型:

从“细节描写”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运用的范围很广。(并不仅仅是同学们认为的就是人物的动作描写。)我们也从这个含义中了解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这些方面进行细节描写)

我们结合具体的课文片断来看一下这几方面的细节描写。

(每个片段让学生说说 这是对人物的 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状况。)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片断(——对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

(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了。

——《背影》片断(——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所进行的动作描写,攀、缩、倾等动词突出了父亲虽然承受着家庭的变故和自己歇业的双重心理负担,但还是给予我了无私的爱,这种爱入微深沉,读来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

3、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皇帝的新装》片断(——对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

4、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我的叔叔于勒》片断(——对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5、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片断(——对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

(孔乙己深怀科举失败的隐痛,不幸这隐痛又被别人给戳到,他那点可怜的自尊簌簌跌落,这里的神态描写生动细腻的刻画出他内心隐痛被戳到时的痉挛,挣扎。)

总结:这几个细节描写的片段精确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让我们更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人物性格鲜明,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更好的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这里有一个幻灯片)

四、概括“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所以同学们写细节描写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为了细节而细节,应该想 一想我写这个细节是否能更生动有力地表现这个人物的某个特征。既然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呢?我们也从一些片段中来概括几种常用的方法。

1、粗略写: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头发在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细致写: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多用描写,巧用修辞。)

2、粗略写:他右手把芝麻烧饼送到嘴巴,左手接着。吃完烧饼,把左手上的芝麻也吃掉了。

细致写:他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了一下,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并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有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用词准确。)

3、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铺∶咸 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鲁达骂道:“直娘贼!怎敢应口!” 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 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酒家便饶你了!你如今对俺讨 饶,酒家偏不饶你!”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运用感官,合理想象。)

五、小练习:

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关键处停留,‘慢’ 说细微之处”。(板书)如何“慢”,就要用到我们刚才说的几种方法。现在我们就来实际操练一下。

首先来看一个小练习。

1、牛刀小试一:

一个人很怕吃辣椒。请你想象这个人吃辣椒的情景,并把它细致地描写下来。

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把脖子一缩,脸部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吊在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2、刚才我是提供了一个情境,让同学们展开细节描写。现在我想请同 学们先从画面中捕捉到细节再展开描写。一起来看一下要求。

牛刀小试二:

说写相长,展现习作魅力范文 篇6

东联小学易丽容

[内容摘要]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先说后写,说写相长,用童言去描绘生活,表现个性,写出生活气息和童真童趣。多层次,多侧面的习作能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增强积累,让学生享受表达的乐趣。

[关键词]习作 说写相长 生活

《大纲》定义,小学生的作文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新大纲》把作文的要求一再降低,习作还是成了孩子们的一块心病,避之惟恐不及。

很难想象一个对语言载体一知半解的人,又如何真正了解、理解并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优良传统。而一个对祖国的文化和传统知之不多的人,又如何做得到对祖国爱得坚定、执着? 因此,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想习作、乐习作、爱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如何巧妙地、有效地进行习作教学,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在潜心研究和问题,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方法予以共享,以求共免。

一、学说、练说、想说

能言善道,巧舌如簧的人会在很多事上占得先机.至少给人以机敏,反应快,灵巧的印象,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怎样表达,只有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才能完整地写出来。

1、学说,让语言更规范

让孩子学会说话是身为语文老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学会说话是指要让学生学会有条理、有顺序,清楚、明白、完整地进行表达。

⑴相似与相反词的训练儿童学说近义词、反义词,一方面可以增加儿童的词汇量,学会灵活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可加强儿童思考和用口语反应的能力。

⑵完成句子的训练一年级的老师一定会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问:“今天早上,你吃了什么?好不好吃?”学生回答时常常不完整,或者语言颠三倒

四、不知所云: “粥,今天早上奶奶给我穿好衣服,给我洗脸,然后就来上学了,我吃了好多好多早饭,粥,包子很好吃,我吃了菜包子。”语言不规范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从孩子入学那天起,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语言文字训练。如“谁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等。这种训练可帮助儿童用完整而有意义的句子做口语式的表达。

具体方法是:先提供一个未完成的句子,让儿童补充完善。如,天是----(蓝的)。语句设计原则应先从儿童较熟悉、感兴趣、简单、所需补充字数较少者开始,逐渐增加句子难度。总之,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来增加儿童听和说的机会,在各种条件下锻炼孩子。

2、练说,让方式更多样

为了让学生对课本上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熟能生巧,运用自如,我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学过的词语集锦起来,给学生们三分钟准备时间,然后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说话,并且尽可能多地用到老师准备的词语。也许你会觉得干巴巴 1

地训练学生不会有多大的兴趣的,那你就想错了,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竞争,在众多的同伴中脱颖而出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情,我称这个训练为文字游戏。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所有的词语,谁就是这场游戏的冠军。除此之外为了多方面,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别出心裁地在上课前三分钟都会安排《三分钟经典故事》的环节,让每个学生轮流讲,每天的故事内容都不准重复,如果找不到现成的故事,就自己编。以此来加强学生天马行空驾御文字的能力。

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讲堂,只是一讲到底,最终效果一般不太好。因为学生失去了说的实践机会。许多学生有意注意力持续不了45分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听得太多,失去了练习、消化理解的机会,时间长了,债越欠越多,上课就会越来越没兴趣。只解放学生的耳朵,却堵住他们的嘴,由教师唱独角戏,实在是费力不讨好。因此我尽量增加说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说。久而久之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能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3、想说,让舞台更广大

当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那么你一定要给他们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把想说的,想讲的用一个完全公开的,权威的平台来展示。如:举行 “讲故事竞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每一场竞赛,都尽量让自己他们讨论竞赛规则,自己决定评分细则,自己担任评委。这样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活动的交汇中去,他们的语言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才能体会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尽的祖国语言,那种文字的魅力,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不能相媲美的。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用说已经不能满足时,就是习作训练的真正开始。

二、学写、练写、想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足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写作起步早,难度自然大,但只要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就不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1、学写,以日记为载体

于小学生来说,思维初开,面对未知的、充满朦胧色彩的神奇世界,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新鲜,又是那么诱人,脑海中会不断萌生一个稚嫩的小问号,并乐于直观探究。看一看,说一说,写一些,是一种自发的语言习惯。学生初学习作时教师一定及时抓住教学习作的契机。

日记是小学生学写作文的好办法,开始习作的孩子,老师得给他们发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当学生看到崭新的日记本时,那种厚度感跟平时的作业本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都想在上面留下最美丽的文字。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激趣:“同学们,拿到日记本心情怎样呀?,第一篇日记你最想写什么呢?”等等。

我们班的班长作文能力很强,号称班级写作小魔女,当时她的日记处女作其实只有一句话:“今天,老师给我们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日记本,我心里很高兴。”正是这由兴趣引起的第一句话,造就了今天笔耕不辍的才女。

2、练写,以生活为素材

大语文教育是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情境中,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增强积累,尝试表达的乐趣,使他们由衷地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努力促进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

验生活,用童言去描绘生活,表现个性,写出生活气息和童真童趣。

小学语文课标版教材以更贴近生活化,如:《爬山虎的脚》、《猫》、《母鸡》等教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在学了这些可后会不自觉地去观察他们是否和书上描写的一样,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三叶草、家养的狗、羊等动植物,然后再进行习作,学生写起来自然话就多了。又如:《钱塘江潮》,读了这篇文章你是不是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心里有话嘴上难讲,我就利用我们在钱塘江附近的有利条件,布置学生双休日观看不同地点的潮,写一写你见过的潮,结果每个孩子都写出了各自眼中不一样的钱江大潮。

3、乐写,以想象为翅膀

想象作文是学生最喜欢的习作体裁,但是在学生想象作文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一没有个性,翻阅作文,很少有读着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都是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甚至大冬天里,公主穿吊带连衣裙。其二少想象,多累赘,内容宽泛枯燥,没有故事情节,大多在写吃饭睡觉的内容。其三缺乏真情,文章没有爱与恨,期待与厌烦。孩子面对想象里的世界似乎无法产生感情。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趁热打铁。

《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提到,巨人拔掉告示牌、推倒围墙后发生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在让他们充分说的同时,我及时布置习作训练,孩子们写得可欢了。一一批阅,发现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内容变得具体,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曲折。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的一半是作者写的,另一半是读者写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好的文章常常有很大的留白交给读者去想象,去发挥。以想象的翅膀到词海中去探索,去遨游。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成正比。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习作多做正面评价,对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也是十分重要的。

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文字中,中国文字是一种最特殊的文字。和其他民族的文字不同,中国的文字不是用字母拼成,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可理解的形状,书写眷美,可以成为一种令人欣赏的艺术品。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爱上历史悠久魅力无限的汉语呢,单单学会说中国话那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熟练地组织和运用它才是个中的关键。习作就是考验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要手段。

让音乐课堂展现艺术魅力 篇7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交互氛围, 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 思路才会开阔;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 思路就会狭隘。在课堂上, 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 才会勇于举手发言, 发表自己的观点, 才会勇于表现自我, 标新立异。在音乐课上, 最明显的就是能否大胆自信地唱, 表演。通过设计游戏情境, 营造活跃的气氛, 让学生取长补短, 达到优势互补, 使学生明白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带来的好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是促成交互的动力之一。教师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 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决策、亲和等各种交往需要, 使学生愉悦、积极地参与交互。运用情感交流, 教师应该通过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媒介与学生产生表情互动, 相互感染。如:歌曲《可爱的羊群》是一首描写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优美、抒情的歌曲。在演唱时, 教师眉毛上扬, 面带微笑, 脸部与眼神流露赞美、向往之情, 向学生传递着对歌曲的感受。学生受到感染, 有的舒展双臂, 有的身体轻轻摇动, 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 表达了内心的体验。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创设学生参与体验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才能实现知识能力的转化。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间平等商讨的气氛、友好争吵的乐趣可以使学生在与同伴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增进友谊, 增长智慧, 发挥想象创造能力。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欣赏乐曲时, 我经常会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比赛, 先引导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特点,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听完后, 我提出:我们看哪一组能听着音乐看着图画做出与音乐和图画相关的动作。各组进行比赛, 同学们开始各抒己见, 争论不休, 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 积极动脑、团结互助, 发挥各自的长处, 谁都不甘落后。教师在活动中只是巡视指导, 了解信息, 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给予肯定。学生在学习气氛浓厚, 又十分愉快活泼、和谐协调的学习集体中, 受到了感染, 学习热情高涨。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也会多多了。

三、提供探究活动, 注重学生主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这一要求不仅是消除接受式学习弊端的重要举措, 而且是应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明智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 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 因而更能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陶冶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下,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实践表达与交流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发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可见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 师为引导, 生为主体,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学唱歌曲《念故乡》这一课, 请一位学生演唱, 其他学生当评委, 歌声一停, 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情绪应该是忧伤的, 他的情绪不到位”。另一位学生则提出“这歌曲怎样唱才好”。问题一提出, 教室里热闹起来了, 有的两三个一起讨论, 有的独个低声轻唱, 五分钟过后, 我请学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全班共同探讨下, 得出结论:速度稍慢, 一二乐句声音柔美用弱的力度唱, 三四乐句用中弱的力度唱, 五乐句用弱的力度, 六乐句用中弱的力度将歌曲推向高潮。只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评价的形式可以多元化

音乐课的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小学生大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 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善于运用多元激励性评价, 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竞争意识。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完一首新歌时, 常常采用竞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小组比赛、男女比赛、个人比赛、优胜队加分等多种激励机制, 激发其学习热情。

展现人格魅力的课堂语言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语言艺术;思想政治教学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初中政治课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因而,政治课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精当,符合科学性的要求。

首先,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准确规范地使用政治专业术语。准确规范地使用专业术语,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反之,如果一味强调通俗,将术语任意简单化,或者混淆概念,用语不确切,学生学到的不仅不是“通俗”的政治,甚至可能是一堆“垃圾”政治。

其次,政治课教师还应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新语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涌现出一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群,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及时汲取新的“营养”,确保教师的“思维机器”既能“有米可炊”,又能给学生提供一股“活水”。

(二)逻辑性

逻辑性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语言的表达,还是联系实际的发挥,都必须体现逻辑性。而逻辑性以层层推进为载体得以实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确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所以,政治课教学要求教师思路清晰,敏锐把握问题的本质,破题简洁明快,入题新颖独特,论题精辟深刻,联系实际合情合理,并且要讲究表达上的启承转合,遵循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到“怎么样”的思路,层层推进。

当然,对知识适当的梳理,则起到画龙点睛的明朗效果。

(三)生动性

政治教师应当化理为情,融情入理,情理交融,运用具体形象、生动优美的言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学生的脑海。

首先,是语速的调整,感情的交融。教师语言应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相反,平铺直叙的语调,波澜全无的情感,只能让课堂成为一潭死水。此种状况下的师生,即使面对面,也如背靠背,更谈不上“师生平等对话了”。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言于表”,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充满感情,让感情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此时此刻,语言效果能上升到另一境界:激励性。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沉默、停顿”,也是在必要时可以巧用的一种艺术。新课标以人为本,需要政治教师能巧妙设置课堂“空白点”,让学生自主性得以发挥。给学生思考、表达观点的空间,让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转化。

其次,要注重运用修辞手段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妥贴的比喻,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适当的反问,能启发学生穷根究底,积极探索;强烈的对比,能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以鲜明的例子或时政热点为载体,以修辞为手段,把实实在在理论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逐步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芬芳遍地醉君心”的境界。

(四)启发性

思维的规律告诉我们,思维的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的果实塞到学生嘴里,也不是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而是要告诉学生怎样才能获得知识的果实。

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刻意把话说错,可以达到两个很好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同时,知识在强调中得以掌握。这是一个“教师刻意犯错——学生指出——教师纠正”的活动过程。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用语言的力量“驾驭”课堂。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趣味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强调激励性和启发性。不仅口吐莲花,更吐出马克思主义哲理之真,教师红烛之善,学生人格之美。

二、教师在课堂语言中所展现的人格与魅力

(一)关注学生心理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是一个心理场,有不同的心理镜像在课堂中活动。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的语言、体态,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二)自信心的展现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句,必须明确而且言之有物。以高度的自信心,驾御课堂。特别是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给学生顿悟的感觉。反之,敷衍了事,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的。

总的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渊博的学识;源于善良和慈爱,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個学生;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5).

[2]余文森.重建教师的专业形象和权威性[J].福建教育,2004,(3A).

化学故事展现课堂魅力 篇9

--浅谈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通州区第四中学

姓名:黎林

电话:83350882

学科:初中语文

专业代码:12

会员证号:12178

展学生风采,尽显语文魅力

--浅谈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的表现自己,能够把自己的感悟和思想在课堂上表达出来。因此作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摇篮,在语文课堂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言语能力的培养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关键词:原因尝试反思

一、剖析原因

有人形象地说,“当代世界三大宝,口才、金钱加电脑”,这句话虽不确切但也有一定道理。口才已经成为一个人生活和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从人才交流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少人虽学历高,在校表现好,但往往应聘职业时却“金口难开”,即使开口也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结果与招聘单位失之交臂。

同样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些现象:一些“尖子”学生,每次考试(笔试)成绩总能名列前茅,但课堂上设疑答问时要么面红耳赤,要么声如蚊蚋;相当数量的学生课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时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而在正式场合(如班会发言、集会演讲)脱离演讲稿就会结结巴巴,罗里罗嗦。仔细分析,上述现象大致可归因为以下几点:

1.“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习惯于老师的表演,被动地接受知识,发言的机会不多,久而养成一味听的习惯。

2.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出于怕答错的心理而不敢“乱”举手的。比如,有学生认为自己说错了,别人会说不懂还举手,老师会不会认为我笨呢;有的学生说得会更具体,答错了让人笑话,使自己的脸面无光,干脆就别说了。这里包含一部分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

3.大多数中等生是因为从众心理,他们看到平时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都不举手发言,自己也就“沉默是金”吧。

4.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性格内向,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不敢大声说话,就更不用说在大庭广众之下了。偶尔发次言,也是毫不自信,或是重复别人的观点,不能积极地展示自己的。

5.还有学生认为:不一定要回答,懂了就行。

二、方法尝试

综上所述,课堂学生发言不够大方、自然的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教学实践努力扭转。我认为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就是:把课堂真真正正的还给学生!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儿收获谈谈我在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改变课堂发言现状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要求,制定努力目标

首先,养成声音洪亮回答问题的习惯,自信勇敢大方的表现自己。

其次,尽量说与众不同的话,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最后,发言内容要完整,思路邀清晰,语言要连贯。

〈二〉具体操作

1.借助语文教材强化语言表达训练,首先做到会说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说白了口才好的根源在于脑子里有东西,会说。可见,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根本是教学生“会说”。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虽然是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够完善,但它说明了书读得多,读得好,知识自然掌握得多的一定道理。叶圣陶又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是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那么,我们就应充分运用这一教学资源来教学生“会说”。我的具体做法就是---仿说。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具有示范作用之处,组织其进行句子仿说、片断仿说、选材模仿、组材模仿等训练,既帮助学生学习、积累表达的形式、知识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从观察、分析、立意等方面引导学生模仿。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一段话就十分经典,而且是要求学生学习后背诵的段落,分析课文后我就指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仿说”练习,主要是仿句子结构,往“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填出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内容,然后给同学展示出来。因为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学生知道如何去说,即使不敢当众发言的也在练习本上完成了练习。“不必说柔柔的微风,清晨的甘露,日中的明亮,黄昏的晚霞;也不必说白鸽在屋顶欢跃,蚂蚁们忙碌的工作,英俊的鸽子平稳地在空中翱翔。单是草丛中一枝含苞的花骨朵,就有无限趣味。”、“不必说雄伟颐和园,美丽的花园,热闹的公园,繁华的游乐园,也不必说高耸的山峰,浩瀚的大海,广阔的草园,单是田野中的小小池塘,就可以让人乐而忘返。”、“不必说校园花草的芬芳美丽,也不必说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单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就已经使我对这所学校难以忘怀”„„一段段美文相继呈现。

另外,在指导学生总结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时,我首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语言规律“本文通过记叙„„内容,表现了主人公„„品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最后通过多篇文章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但掌握了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知道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入手去说。

所以,我告诉学生:语言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写和说,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最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要创设交际情境自由表达,鼓励学生“敢说”

首先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只有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之后,才肯向你敞开心扉,与你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尊重学生是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的基础。其次是平等的参与,师生互相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拉近距离,参加学生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会真正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过去的课堂上不愿发言到抢着发言,敢于发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自觉“对外开放”,训练学生适应“语境”的变化,大胆发言。有些学生在小“语场”敢说,大“语场”不敢说;

熟悉“语场”敢说,生疏的“语场”不敢说。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语场”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内外结合,反复训练,使学生“敢说”。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摆架子,要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副语言”,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平等地与自己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和表达。营造一个轻松、活跃、自由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

例如课前安排3—5分钟的自由表达。训练重点是:句子通顺,能“用我口表我心”。要求按学号顺序及发言的相关要求,人人准备,人人发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勇敢发言的意识,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组织其它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请两名同学分别谈谈发言同学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目的在于对同学的发言给予肯定,让其他同学去发现别人的成功之处,借鉴于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一个轮回的训练下来,总结上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如体态、表情不够投入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毛遂自荐,提前三天到我这来报名,准备发言。我再根据其发言内容在课下做出适当指导,使第二个轮回的活动较第一次有了质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即使是区级公开课上也能做到积极踊跃的发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充满魅力,是对学生生活充满帮助的,是一个成功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会表达自我,勇敢地展示自己的风采。

3.掌握语言技巧,指导学生“说好”

“会说”是基础,“敢说”是要求,“会说” 才是目标之所在。训练内容大体有如下几点:

首先,借助修辞,提升语言色彩。修辞的运用往往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句子增强感染力。在学生会说、敢说的基础上,我又特意安排了一节关于认识修辞方法的讨论课,把自己和学生以前的发言及加入修辞色彩修改过的语言通过投影展示出来,请同学比较、分析后谈自己的认识,从而得出结论:修辞手法可以美化我们的语言。并纷纷表示今后自己的发言要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这几种修辞,想方设法把句子写生动、形象。

其次,把住“仿”字下功夫。通过仿古诗,仿成语,仿歌词等形式,都可以达到提升语言感召力效果。我曾经上过一节关于歌词仿写得区级研究课,抓住学生喜欢音乐,喜欢流行歌曲的年龄特点,通过仿写歌词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扮靓自己的作文语言,更传达给了学生一种理念,即: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用我喜欢的、别人的、漂亮语言来表达我的思想,我的情感!具体做法是: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歌曲中的一两句歌词,并分析喜欢的理由。得出歌词具有“运用修辞,语言凝练;富含哲理,给人以启发;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的特点。然后教师出示歌曲中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歌词请学生进行仿说,并适时出示教师的仿句,给学生示范:

(1)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

仿:成功总在拼搏后

(2)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栀子花开》)

仿:青春好像闪电短暂,分分秒秒将我们的人生润泽。

(3)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自《蜗牛》)

仿:我要一点一点挣脱,在最亮丽的时刻展翅高飞,任过程多么漫长难耐,总有一天我能飞舞在花丛。

最后是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地方运用仿写来扮靓自己的语言。这节课,不仅再次给予学生“说好”的技巧,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一次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

再次便是语速的训练。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有具体训练。此外,因说话时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应采取什么样的措辞变化,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 “副语言”等,这要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有目标,有步骤的训练活动,学生掌握了发言的基本技巧,他们不但会说、敢说,而且能说得很好,连带作文水平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很多。

三、自己的反思

身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要适时地进行艺术的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言语表达的评价,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和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对于有创造性的回答要大力赞扬和鼓励。评价语言要简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感染力。如“不错”、“好”、“很好”、“你分析地很透彻”、“你讲得很有道理”、“你观察得很细致”、“你的结论很有创意”等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表扬或单板统一的表扬模式;对于学生不完整地回答教师要先肯定正确的部分,再想方设法搭台阶,让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较快地找出错误的原因,使回答更严密,完整和合理;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应充分认识这是正常的,千万不可草率评价。首先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暴露无遗,更不能批评讥笑学生;其次不要急着给出正确的答案,可先了解其他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看哪些是支持,哪些是反对,哪些是怀疑。不妨请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各陈述其理由,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争辨,从争辩和讨论中让学生明白是非,这比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对此,我认为自己的做法还存在一定问题:有时因为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能完全照顾到学生的表现,凭主观臆断而导致学生的表现力受挫。因此,点滴的收获不能代表一切,“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能力是煅炼出来的”,这也是我坚持让学生训练的动力。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灵活的教育手段,任何奇迹都会发生。

“展学生风采,尽显语文魅力”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曹跃庭:《说话训练与素质教育》,《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2.王卫红:《怎样进行说话训练》,《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8期

3.张永林:《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3期

4.《挖掘读写结合点,培养七年级学生表达能力》2006年6月17日

上一篇:爱民固边总结下一篇:台球厅创业计划书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