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学的反思(精选10篇)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16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1. 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 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法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 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 发挥最大效益。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的要求。
2. 学情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采用学案导学。
高三学生一般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高考备考, 学习动力较高一和高二年级时有了较大的提高, 这样的状态是有效实施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通过高中两年的学习, 高三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改观, 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学案导学模式。
我校高三年级重点班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两个特点:学习意志薄弱, 不能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高效听讲;前两年学习的知识和能力遗忘程度较大, 急需在高三的复习课中得到再次回顾。学案导学缩短了教师教的时间, 而增多了学生练习的时间, 使得学生的有意注意得以延续。学案导学设置了多个环节, 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回忆知识, 满足学生在知识上的要求。
3. 高三复习课的基本任务决定了需要采用学案导学。
通过表1的对照很容易看出, 高三复习课的两大任务学案导学都有相应的环节予以实施, 可以保证复习的有效性。
二、学案导学在高三复习课中的一种模式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一种学案导学应用于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 可以很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提高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利用,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模式的环节和实施方案如下表所示:
三、上述模式使用后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在实施学案导学的班级中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 回收53份, 回收率94.6%。摘录部分问卷题目分析如下:
1. 基于学案预习动力的问题, 结果如图1所示。
学案导学的后续环节的展开都基于学生能自觉进行预习, 预习到位, 教学有效;预习不到位, 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从图1中很容易看出, 我校重点班学生完成学案的主要动力来自教师的检查。这就要求教师在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 要将学案的预习检查落到实处。
2. 基于学生完成学案过程的问题:结果如图2所示。
对待学案预习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先阅读学案上的预习指导, 再阅读课本, 回顾知识, 最后完成学案上的思考题。从图2中可以看到能够这样做的学生只有总人数的。还可以看到90%的学生都会完成学案上的思考题。这与学生的找寻自我成就感有关。很多学生认为完成预习就是完成学案上的思考题, 使得预习效果不佳。在使用学案预习的策略上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
3. 基于对限时训练态度的问题, 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80%的学生能完成训练, 有一半以上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有限时意识。限时训练环节既是巩固知识记忆、提高能力应用的环节, 又是检测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环节。从图3反映的数据来看, 学生对此部分很重视, 能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部分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增长点。
4. 基于对训练纠错环节的问题, 结果如图4所示。
在限时训练环节结束后立即进行了同桌互评, 纠错环节是根据互评打分结果进行的。学生在此段时间很迫切想找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 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这段时间开展纠错活动, 时效性特别好。通过持续的训练, 从图4中可以看到有90%的学生养成了纠错的习惯。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上述模式对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
1. 阶段性检测成绩分析。
注:检测试卷分别为我校高三年级三次月考试卷, 由备课组专人命制, 单人单桌测试。
通过表3可以较明显地看出, 在三次检测中, 使用了学案导学模式的班级在平均分和标准差两个参数上都不同程度地优于未使用学案导学模式的班级。从此可以初步说明进入高三复习后, 采用学案导学模式的班级在大面积提高学生对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上有较明显的优势。
2. 学生表现。
采用学案导学模式班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更加积极, 作业上交情况较好, 能积极思考, 向教师发问的学生也明显增多。通过这些表现, 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主观努力程度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在逐渐进步。
五、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1. 学生适应学案导学模式是长期磨合的结果。
学案导学模式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在各个环节的行为, 以及这些行为的下限, 并进行较长时间的严格规范, 使学生养成自觉规范的学习行为。
2. 采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 教师的主要工作由课上转移到课前。
适合学生学情的优质学案的编写, 强迫学生落实学案的预习工作都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两件事恰恰是学案导学模式的关键步骤, 前者为学案导学提供质的保证, 后者为学案导学提供认知基础, 两者都不容忽视。
3. 限时训练的使用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增长点。
在操作中要体现限时意识, 反复训练学生的时间观念, 要求又好又快地完成练习。如果是单纯的练习, 学生的动力仅仅是已有知识的再回顾和练习, 但有了限时这个条件后, 就赋予了检测新的含义。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错误量化;化学复习;考试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4–008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三考试多,几乎每周和每月都有模拟考试。学生每逢考试,同样错误为何会不断出现?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从错误中反思,没有领悟到要点。如何在有限且紧张的考试中不重犯这些错误呢?怎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错误进行纠正呢?目前的做法多数集中于建立错题本,让学生重新再抄一遍在本子上,这样效果会有一些,但也往往是浪费时间,复习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我们结合多年的高三备考经验,应用错误量化表在整体上统计各次考试错误情况,师生一起发现教和学存在的问题,明确失分原因,调整复习备考策略。同时又具体指导学生纠正试卷错误,加深对知识的复习理解。通过制定每周复习突破计划,实施任务驱动,不断提升自身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错误量化表的结构
错误量化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见表1)。第一部分是“广东高考常考题型”。题型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内容参考近3年(2011~2013)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以及2014年化学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按照题型的频率列出,方便学生针对试卷题型进行量化,如果没有列出来的题型,学生可在后续空白中补充。第二部分是“错误题号”填写。学生将每次测试有错误的题号填写在对应位置上,方便学生翻看试卷,并进行复习纠错。第三部分是“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填写。学生结合试卷纠错,分析总结每次测试出现的问题,填写考试有关注意事项和每周要突破的知识点,明确目标进行针对性突破。
2 错误量化表的使用
在批改并发放试卷后,学生在进行试卷纠错的基础上,填写错误量化表。通过多次填写量化表,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2.1 错误量化表的填写
(1)纠错试卷。错误量化表是在整体上统计错误的题型和数量,学生可以清楚一次或者多次周测后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方便学生明确每周的复习突破任务。但具体如何落实突破单单靠一份错误量化表是不行的,而且错误量化表在选择题方面只是列出常考的题型,每道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如何进一步纠错并指导学生反思呢?我们在使用错误量化表之前,先指导学生具体落实试卷纠错,过程如下:
①弄明白错误原因,用红笔或其他有色笔将其写在试卷对应位置上,如果位置不够的,可以在错题旁边粘贴便利贴的方式来解决。错误原因由教师提供,分别有A智力因素方面:A1基础知识薄弱;A2对某某性质不了解;A3实验现象描述不完整;A4没有掌握好某某原理和知识,导致推导迁移错误;A5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逻辑推理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弱;A6实验作图能力弱等。B非智力因素方面:B1粗心大意;B2写错关键字;B3没看清楚题目;B4计算能力弱;B5考虑问题不全面;B6化学式书写不规范;B7反应条件不完整等。
②标注正确答案、有关方程式、相应知识和原理。
例如,选择题——下列实验能达到其目的的是
③标注解题的注意事项、新感悟或更好的解法。
(2)填写量化表。通过试卷纠错,学生明确了自身具体错误的情况,在错误量化表上填写每次测试错题对应的题号、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例如上面例题,该题题型应归为量化表上选择题中的“5.常见无机物基本性质”,在“错误题号”对应位置上填上该题的题号,然后在“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上面填写“复习SO2性质、Fe(OH)3胶体的制备、除杂的要求”。
(3)检查统计。学生填写量化表后的第二天,教师将学生的量化表收上来检查,统计学生主观题出错较多的题型(选择题由机读卡改,有全班的正确率,因此选择题部分可不用手工统计),写上相应的寄语和提醒,在量化表上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指导。
2.2 错误量化表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学生每次进行试卷纠错和填写错误量化表后,按照量化表上制定的方案和每周复习任务进行突破,同时反思自己在前段时间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做的好要继续坚持,做的不够要注意改正,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复习计划。例如,“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分子式的确定、官能团名称及书写和反应类型”等基础的题型,学生如果做错,自己要结合试卷纠错并明确这些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在日后考试中就要加强解题规范意识、认真审题意识等。如果是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则先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反思和研究之前做过的这类题目,进一步明确错误原因,并做好归纳总结。如果自己个人解决不了的、还不明白的,应请教同学或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务必将这类错误原因弄懂,从而达到少犯这类错误甚至消灭这类错误。学生每周或每两周翻看错误量化表和对应的测试卷,通过复习“消灭”错误,如果错题已经“痊愈”,则用红笔在错误量化表上画“×”将它删掉;如果错题尚未根除,则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在错误量化表上写上要复习突破的知识内容;如果错题是“新犯”,就要做好标记,引起重视。
学生进行多次试卷纠错和填写错误量化表后,可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所在。例如,“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是学生经常做错的,该题型的得分率较低。学生通过回顾查阅试卷进一步明确该题型是哪个知识盲点造成的,自己要先复习该专题的知识,结合教师的专题学案,进一步复习巩固和突破。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错误量化表做以下几件事:(1)教师统计学生每次测试错误较多的知识,在评讲试卷时可以做到突破难点,不仅节省时间,还提高试卷评讲的有效性。例如,主观题中的“有机合成推断题”,学生出错较多的主要为“6.信息迁移加工写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和“7.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教师评卷时主要评讲突破这两项题型,个别学生不懂的题型则在课后问教师或同学解决。(2)通过多次统计错误量化表后,可发现全班学生较难突破的知识点,方便教师设置相应的知识专题学案进行全班的强化和突破。例如,我们针对“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多错题设置了“有限制性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专题,通过专题强化和突破,学生对该题型答题的正确率不断提高。(3)教师可将错误量化表作为试卷命题的知识题型指标,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各地方模拟卷中的有效题目,这样出卷就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试题及试卷质量控制[2]。(4)错误量化表也可以方便教师进行考试分析,为研究试题提供分析依据等等。
3 效果与反思
实施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以来,学生明确了失分原因,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对于不懂的知识集中精力和时间去突破,复习效率提高了。学生在不断突破错误的同时,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化学知识和化学素养不断提高,最终成绩提高了,信心增强了,获取了成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实施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的实验班在各类重要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相对其他对照班有较大的提高。
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是相辅相成的,是互补的。实施的目的是提醒和帮助学生养成复习、整理错误的好习惯。通过学生自我整理错误帮助学生纠正思维上的偏差,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清除学习上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知识熟练度,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化学素养。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主观题中“化工流程”和“实验探究”这两类题型的知识较难统计,每次考试考核的知识点都有所不同,如何统计才更好;又如错误量化表在什么时间段(在复习完“化学反应原理”之后还是在第二轮复习)开始实施更好;又如错误量化表可否在高一、高二年级使用,效果如何呢?对于这些问题,有待以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S].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选题原则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资料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本事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资料,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2)选题有明确的目标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
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每周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
一、对高三化学备考复习的反思
1、反思复习教学过程
从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化学复习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科主干知识点、考点、难点、热点的梳理、细化、归类、整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训练与培养是否使学生从“朦胧混沌→积聚→清晰准确→深入精熟”,教学方法的交替和综合,主动地从这些环节反思不足与薄弱之处,如:是否存在急于赶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的思考、讨论;是否将几节课的复习内容浓缩在一课时完成,蜻蜓点水,不能让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知识无限制地予以拓展、造成偏难、所选例题起点过高,综合性过强,而留给学生的练习又没有精选等,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查漏补缺,改进调整,完善优化。
2、引导学生反思复习学习的过程
引导学生从如何再次回归熟透课本,合理地用好复习资料,提高复习课的听课、自习课的自主学习效率,是否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将知识重现、理解、掌握,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内化吸收;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尤其是课余时间的利用是否有计划;是否存在疲于做题而又不善于动笔的现象诸多复习过程去反思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3、师生共同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
是否存在讲授习题中因选择切入点、分析问题的方法过程不恰当而使学生理解有难度、不能掌握,还是学生对题干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不熟悉、或者有障碍、审题不到位、表述欠准确、欠条理等而难以解答,需要从这二方面去反思再现解题过程,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师生思维拉近或者同步,学生就会自发地找出思维的不足,知识的疑点、方法应用恰当与否。
4、师生共同对检测、月考的试卷进行反思
教师从试题难度、考点分布、考查层次是否得当、学生失误率高低反思,引导学生从理综答题顺序(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各科由易到难、还是由前到后)采用哪种顺序最适合你,考试时时间按排如何,理综300分,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而答题时间150分钟,平均每分钟应获取2分,这样化学答题时间约为50分钟左右;是否存在因困难而花去时间使容易题没时间解答而失分?考试过程是否紧张,如何消除?每次考完讲评后是否进行自我失误分析等方面进行反思。
二、反思之后的复习策略
反思是发现的源泉,通过反思能使高三化学复习从教与学两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使复习备考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谈谈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的几点粗浅认识,以求复习效益更好。
(一)夯实基础是提高应考能力的必要条件
1、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的首要任务,如果仅仅做成对所学课本知识进行回忆、再现、简单重复,就会使复习成为温故有余而知新不足,要引导学生从知识的不同角度去感悟,去训练,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如在复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考点时,在要求学生回忆元素周期律,周期表中主族、副族、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这些知识重新认识和加深理解记忆,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不参看课本、复习用书,画出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周期表,并对应标出主族元素的符号,然后写出具有10e—和18e—构型的所有微粒的化学式或者符号,这些问题的准确完成只简单靠课本知识点是有一定难度的,只有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达到熟悉的程度,才能顺利写出。
2、全面复习是夯实基础的重点要求,要将考纲中的考点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不能遗漏。因为任何一个考点都有可能考到,但是不能对所有知识点平均使用力量,采取“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选择一些学生理解不到位,学习有难度的考点作为重点去复习。如“电化学”知识既要从概念、条件、电极反应、实质出发,去让学生自主独立复习,再应花点时间列出一些自发的、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设计原电池,也可以利用电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做一些用电子守恒法解决相关计算的练习题,以达到对这一知识的熟练应用。
(二)培养能力是提高应考能力的根本保证
知识学会学不会是一个理解掌握问题,而能否在高考限定的时间内将所学知识熟练灵活应用则是一个能力问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关注知识面的同时,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抓住重点,在练习设计与使用中,精心挑选或改编、创新设计习题,做到精练、精评,充分发挥习题的基础性与导向性的功能。将能力渗透在平日的复习中着力训练,培养。
1、对学生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和自行能解决的练习题,应舍得留给学生时间,当然需要给学生选定一定量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完成,不要一讲到底。如有机推断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这类题知识点、信息点多,难度大,要求高,可让学生分层解决下列问题:①可使碳链增加的有机反应有哪些,减小碳链的反应有哪些,试举例。②写出引入下列官能团的方程式“C=C”、“—X”、“—OH”、“—CHO”、“—COOH”等使学生对烃及其衍生物有深入细致的理解,为解答有机合成推断类问题储备必需的官能团特征与转换关系,常见有机反应、反应条件、类型。
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是高考理综化学科考查的必备能力,要求考生借助学科知识、思维、实验及技能正确解答考题的能力,这一块应在专题复习中和模拟训练中做好。如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应先让学生按课本编排顺序将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酚、羧酸、酯、糖类、油脂、蛋白质等知识点对照课本再次认真复习一遍,更应引领学生从各类物质的官能团结构及相互转化关系疏理知识主线,再精选一些有机题来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规范训练,是提高应考能力的有效途径
1、切忌贪多而欠细致
对一味追求“多、高、难、偏、怪”的同学,要做好掌握和个别指导,让他们走出负重克服因追求容量而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致命”弱点。要耐心地指导这些学生,关注细节,主动地做细做实每个知识点和针对性练习题。
2、切忌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要充分允许学生暴露错误,甚至创设一些条件让其暴露错误,可让学生到黑板板演解题过程,或者接触活页练习、限时训练、检测等多种形式,发现学生学习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也可让学生重温新课讲授时课堂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失误,讲解有些习题时不能只讲正确的解法,也可让学生先试着分析,给学生提出一些过渡性问题,再让学生讨论,使问题呈现,失误显身,在知错训练中达到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和能力。
3、切忌纠错不彻底,要注意反复补偿强化
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现象,刚刚考过并纠正过的错误,再考时又错了,这是纠错不彻底,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没有真正认识错误的原因在哪里,或者草草一过,应该让全体学生都有错题本和听课草稿纸,将错题和理解有失误的知识点认真分析改正并梳理,要舍得花时间去重做一遍,真正彻底消灭错误,不留后患,考前再次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避免高考中不必要的失误。
4、切忌粗心大意,要狠抓审题能力培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使其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 实现能力的提高, 形成科学素养。高三学生面对的是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的总复习与高考。因此, 我认为高三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应以是否有利于高考为标准, 以高考取得最好成绩为现实而直接的目标。教学是否有效,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如果学生学习了, 但是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再努力也是无用功的教学, 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较累, 但没有得到向前发展, 也是无用功教学。这就体现出有效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
那么, 高三的化学教学应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教师是复习课堂的引导者。对于化学学科, 经过一堂课有多少学生听懂、理解并记住了教师所讲的内容, 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追问的首要问题;我们还要注意到学生是否有一种想与他人交流共享自己对某个化学问题的看法见解, 想解开某个疑惑而进一步去探究的急切心理, 这些学生可能经常缠着老师问这问那, 但我们希望这样的学生越多越好, 因为兴趣是驱使学生学好化学的内在动力, 学生能够保持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就有了学好化学的保证;我们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后劲, 经过一段时间后,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否在学生的大脑中扎根, 化学思想是否基本形成, 能否从化学的视角看待事物, 特别是对新事物的判断力与批判力的强弱,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否提高, 这些是高考考试的要求, 是科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是学生内在发展的一个标志, 也是追求化学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较高目标。
因此, 我们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 认真学习考试说明, 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 研究新旧课程在知识、能力要求上的异同, 认真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目的性; (2) 运用简洁而规范的、易于接受且流畅的有吸引力的语言, 把抽象的东西讲得生动形象, 把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易懂。教学引入和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简洁, 语言流利准确, 知识结构、教学思路清晰, 同时讲解也要详细。
分析近几年江苏高考化学卷, 可以清楚地看出, 高考具有几大明显特点。 (1) 注重基础知识更注重能力考查。在知识方面 (尤其是对学生记忆性要求较高的) 降低了要求, 有些甚至不做要求, 开始更侧重考查能力, 如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 (2) 侧重对考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考查, 新情景、新信息全卷皆是, 知识方面的要求却降低了。而我们的学生在高三初期对这样的题目是无能力可谈的, 根本无从下手。那该怎么办?我鼓励学生要“大胆假设, 小心验证, 合理就行”。大千世界, 知识的海洋, 存在着太多我们不懂或不清楚的, 只要它吻合逻辑推理、吻合我们学过的化学原理, 那它就是正确的。 (3) 更加注重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加强了化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要求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高三的化学复习应杜绝学生死记硬背, 杜绝固有思维, 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加强学生“对比找差别, 分析找对策”的能力与水平;同时还应大力加强理论部分的教学, 因为“合理就行”, 这里的“理”就是我们中学所学的化学理论。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还应注意教学模式, 学会角色转换。俗话说:“教学有法无定法。”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 以最大程度地维持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适时地变“满堂灌”为恰当地引导、适时地点拨。教的职责在于帮助, 帮助学生反思, 明白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潜能和心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讲”, 还要适时待机而“讲”, 让“讲”成为吸引学生探究学习的磁石, 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 跨越自主探究障碍的推动力, 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振奋学生精神的兴奋剂。
一、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太重分数,心态不好
在试卷讲评课刚开始时,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试卷一发下来,学生首先去看的就是分数,当然不仅是自己的分数,还有别人的分数。学生重视分数是合情合理的,适度的对比、竞争是学生提高学习动力的正催化剂。但是往往对比了分数之后,又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考得好的学生非常兴奋,东问问西看看;考得差的低头不语,非常忧虑、自卑,有的把试卷揉起来使劲往桌里一塞。他们对分数的过度重视已经偏离了平时考试的初衷,他们忘记了平时考试的目的所在,没有分析该次考试的得失,没有分析通过这次考试可以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学生太强的情绪化让他们的注意力久久不能集中到分析试卷中,这就会使整节课的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有时教师本身也把握不准教学尺度,没有从学生个体出发,过分强调分数的绝对性,忽视了学生学习成就的相对性,使这种过喜过忧的情绪更严重。
2.教师照本宣科,重点不明
教师在上课时存在这样的现象:完全按照试卷题序讲题,没有进行选择、归纳和有效重组。教师非常认真地讲,然而是在唱独角戏,自己滔滔不绝,学生却无动于衷,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讲评试卷时,每个题、每个知识点都要讲,如果不讲就不放心,但是这样做显然时间是不够的,而且学生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却感到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有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一些值得花时间去讲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就讲得不到位,或少了深入,或少了对比,或少了拓展,有时语速快得像机关枪……,好不容易把卷子讲完了,表面上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有多少提高呢?在下一次考试中,又发现学生犯和上次同样的错误,教师就更加感到学生怎么这么笨:同类题目,一错再错,看来下次还得讲。
3.师生忽视基础,事倍功半
有时我们发现,一些概念性题,失分率却很高,变为难题,也有一些考题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花哨,但是考点明确,用化学学科的科学方法去分析,难度并不大,考试时却失分很高,比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强弱电解质”的特点等,考题稍微一变,学生就感到是新题,错了又错。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在高三复习中,较长时间,较大容量的练习,却淡化了对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忘掉了回归基础知识。在试卷讲评时,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却多是就题论题,没有引导学生回归基础知识、基本科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看见自己的得分不高,就认为是题做得不够的缘故,于是陷入题海,但是根本问题没解决,题目一变学生还会错,从而极大的打击了自己的信心。
二、提高化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策略
1.端正心态,找出不足,树立信心
每次在发试卷前,对某次成绩考得很好但不是很稳定的学生,一方面为了鼓励他,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他们骄傲,我常常采取“卷面提醒”的办法,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在乎自己的进步,但最看重的却不是分数,而是自己的知识有无疏漏、缺陷;对于考得很差而自信心又不足的学生,和他一起分析试卷,对做错的题我会让他重新做,找出哪些是过失性失分,哪些是真的不懂,诚心希望他进步,增强他对学习的信心。当发下试卷后,我要求全班立刻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自己过失性失分有多少,把这个分数写在自己卷子的右上角,而且告诉学生,该数字应该越来越小,在高考前要接近为零。学生为了搞清楚自己的过失性失分有多少,自然会将失分题好好地分析一下,关注分数的注意力也就被分散了。
采取“转移注意力”策略,是为了让学生树立冷静积极心态,让优生、“差”生都客观的看待自己在平时的每一次考试的得与失,而不要被一个分数干扰了情绪,影响听课效果。
2.分析试卷,有所侧重,有所拓展
做好试卷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试卷得分的统计,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得分率;知识点分布及得分率的统计;学生错误类型的统计,包括基础知识(如:基本概念不清楚、基本原理不理解、实验技能不掌握、双基识记不牢靠等)、能力因素(如:看不懂题目或审题不清、不会分析问题或分析问题不到位、语言表达不准确、计算能力差等),解题技巧(如:答题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化学术语不科学等)、临场心理因素等,这部分统计我往往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不但有利于自己减轻工作负担和统计时的疏漏,偏差,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做好自我分析。同时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典型错误答案以及有创意的解法,做必要的记录。通过统计,教师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对每一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
试卷讲评不必也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后果就是课时浪费,而应重点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学生的答题指点迷津,同时深化试卷所考的内容。有了课前详细的数据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错误问题,教师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讲解。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廣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从“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讲评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
3.回归教材,注重态度,重视方法
如果学生不重视基础,就容易陷在茫茫题海中,事倍功半。然而要让学生重视基础、重视方法,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基本知识点上的加强,我认为要引导学生重视教材,巩固基础。讲评课中我们可以时时提醒学生:某某题考查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哪里出现的?——教材;对某种现象的准确描述在哪里?——教材;某改进实验的原型在哪里?——教材;高考题出题的依据之一——教材……如果对教材熟悉,解决问题就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解题效果更好。
为了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获得正确的结果,对于化学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讲评课中一点一滴的培养。比如:化学模型、守恒定律应用、化学用语、基本原理的应用条件、观察实验获得有效信息、提出假设设计验证等等。
总之,要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在以上三个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一、增强目标、责任意识,看准高考方向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家长、社会评判学校的标尺。高考成绩就是这样一个窗口,所以学校对每一届高三年毕业班工作都制定有管理目标,它是我们全体毕业班老师的一个努力方向。做为三中的一人,做为高三毕业班集体的一员,对于落实学校的毕业班的管理目标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懈怠;对高三毕业班的化学和理综教学质量,我责无旁贷。
每一届高考试题都会在稳定中有一些变化,在新方案没出台之前,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这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认真研究考纲,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要研究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我们的教学方向就不会偏。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能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
2、要研究高考试题和考纲例题,使我们的教学会更深入。重点研究20xx年以后新课改福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就理综化学来,基本上三大题是固定了的形式,23题无机综合、24题工业流程图、25题综合实验。
二、增强质量意识,抓好复习工作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我们采用的复习过程是“二轮一冲刺”,即:第一轮复习:按章节进行;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最后冲刺: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下面分阶段简单叙述复习过程。
第一轮复习——按章节进行。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第一轮复习从暑假时就开始,在福州市质检左右完成第一轮总复习。按照选定的复习用书《高考密码》中的结构顺序逐章进行复习。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着重打好基础,不能追求速度。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全面、立体式的复习。尽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知识的网络。可以说第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将来高考的成绩。
此外,我们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布置分层次作业。对于优秀生,选些能力题、灵活题让他们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冲击一流名校。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坚持复习,并进行最基础的内容的强化,如:高考选择题常考查的内容: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溶液PH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实验基本操作、电化学原理等。使他们掌握基本题,做到章节过关,进而掌握一些中档题,不断提高成绩。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求扎实基础,掌握深度,争取更大的进步,考上重点大学。
进行查漏补缺,归纳总结,摸规律。小结归纳一些易记易忘,考前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摸索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高三复习后期,各地的模拟试卷非常多,一定要认真研究,精选适合自已的试题,并进行重组来使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还要收集福建各地市的最新理综试卷进行分析,筛选。
三、深入开展教研,加强化学集备
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课堂教学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又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感觉备课组工作既要保证集备的质量,又要营造和谐的备课组气氛。我们强化对集备的要求,要求集备做到“三定四备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其他教师再进行补充);备大纲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难点、练习内容、单元检测。
当然一周一次的集备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会及时提出探讨、研究解决。同时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正是因为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四位老师齐心协力、和谐的工作,才有在省检中平均分取得福州第6名的骄人成绩,在福清市仅次于一中,多次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要落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挖掘集体智慧,发挥团队效应,营造共赢氛围,培养合作精神,让“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是教师文化的发展方向,交流和对话理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意识。
四、统一思想,三科齐心协力
这几年我都在高三年带毕业班,我的体验是:高考“成也理综,败也理综”,理综考得如何是制约学生总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几年我们学校领导层很重视理综,这是非常英明的。理科综合是三科合在一份试卷进测试,学生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都学得好,不代表考试成绩就会很突出。为了让学生能从以往单科考试中走出来,很好地适应综合科考试。
在高三上期末,我们就进行了一次理综考试。到了高三下,基本上每周一次进行理科综合考试。试卷是根据教学情况自己组卷或选择合适的套卷。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林为书老师对我工作的支持。在此期间,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备课组的老师都统一思想,不要求学生先做哪一科,要求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讲究先简后难,无论哪一科的试题,会做的先做,能取得高分就好。因为以能力立意的高考理综选择题(俗称“小题”),其特点是:涵盖知识面广、基础性强、数形兼备、解法灵活,但运算量不大、综合度较小、题小赋分值高,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平时做题时“小题”应“大做”。通过多次的训练和指导,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应试能力。
我们通常在星期日上午进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后及时改卷,选择题用阅卷机,对选择题的正答率,各科、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下周一马上进行针对性讲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因为审题、粗心、答题不规范所失的分数,明确各自可以改进的方向。正是因为理综三科全体老师的和谐相处、同心协力,才有最后好成绩的取得。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 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 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 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 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抓纲务本,摆正关系
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优化探究》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多思善想,提高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有平时的正常面上的教学,有优秀生的提高,和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加强基础等不同的形式。
1. 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尤其适合中等以下的学生,利用年级组统一安排的基
础加强课时间);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等。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2. 学会反思,提高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 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端正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 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 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决不能超负荷使用,相反地,必须加以维修和保养,这样,它才能经久耐用。因此,我们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3. 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五、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我们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
2、新教材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很高,尤其高三还有大型探究实验,由于学校实验条件和规模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要求。尽管老师想尽办法,动足脑筋,但还是遗憾多多。
3、练习的训练量还是多了些,由于招生的原因,基础差的学生多,教学进度总是滞后,要做到段段清,节节过关就显得前宽后紧的局面。
【高三化学教学的反思】推荐阅读:
学校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9-26
高三化学归纳10-04
高三化学教案:胶体的性质和应用11-07
高三化学备考策略06-28
高三化学如何复习10-31
化学高三二轮复习要点05-3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方法07-23
高三化学离子反应教案09-16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