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的“私募基金”是伴随日益发展的金融市场而慢慢成长起来的,但现阶段并没有生成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支撑,导致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漏洞、面临风险、影响安全。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私募基金并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陷入“昙花一现”的局面。因此,加强私募基金发展中的风险控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更具有显而易见的紧迫性。

一、中国私募基金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

在中国,私募基金的出现和发展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维度。

(一)需求方呈现的必然性

步入21世纪,我国不同城市区域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部分拥有大量财富的隐性群体,渴望通过合理的投资行为来获取更多的收益、促使手中的财富升值,如此便间接推动了私募基金的诞生;另一方面很多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效益的不断提升,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富余资金,这类资金如果不能投入到企业的现金流运作当中,将会提高资金的管理成本,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部分企业管理者也希望借助私募基金来妥善处理企业本身的闲置资金、并获取一定的收益;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募资金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促使私募基金基于这些劣势展开突破,反而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二)供给方呈现的必然性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已渐成规模,而且其所涉及的交易种类涵盖基金、债券、股票等多种形式,日益增加的流动性,促使基于多种投资产品而生成的私募基金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另一方面,相对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更具有挑战性,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处于市场逐利的角度,私募基金也注定会在一定时间内取得快速发展。

二、我国私募基金发展中暴露的风险及问题

结合目前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的现状,其已经暴露出这样几方面风险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

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各种价值投资,致力于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等较为长期的投资业务。这样既遏制了过度投资和操纵市场的不良倾向,但也间接导致各类价值投资同质化的情况,最终证券市场的换手率逐渐走低、市场的流动性也日趋降低、生成风险。

(二)违规承诺和保底分成问题

按照我国的《信托法》规定,受托方可以为委托方代为运作财产,但是不能够承担损失和承诺各种收益。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职业经理人出于发展委托人和募集资金的需要,会作出保底承诺,而且这种承诺很大程度上都会超出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但这些承诺都是因为违背了《信托法》的规定,所以其根本不可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障,所以一旦在受托人代为运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始料未及的纠纷、风险,就有可能发生危机。

(三)同质化严重,投资策略缺乏多样性

理论上,在投资行为当中,投资主体的理念不同,对市场的判断也会有所不同,针对投资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在基金运作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私募基金具有非常强烈的个性化、差异化,而且这种特殊性是造成不同的私募基金具有不同市场竞争力的根本性原因。但是在我国由于私募基金发展还不算成熟、系统运作还不算完善,所以其个性化的因素非常薄弱,不同的基金系统、不同的职业经理人,几乎在用相同的“低买高卖”的思路来吸引投资者,进行资金募集,缺乏个性化的投资策略就意味着其随时有可能被取代、存在巨大的运营风险。

(四)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因为私募基金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行为,投资者将个人的资金交由基金经理进行管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不会采取特别的干涉行为。而对于这些基金经理而言,除却获得基本的管理费用之外,还刻意凭借业绩情况获得相应提成,所以在缺乏相关监管策略的前提下,不少经理人或因为对提成的高度诉求而滥用职权,吸纳更多的投资者,甚至宁愿以承担一时风险的行为,换取更多的投资者。

(五)私募基金投资的决策风险

从概念来说,私募基金投资风险主要是指其存在收益上的损失,在我国因为证券市场尚且不成熟,管理能力不高,而且私募资金的来源较为复杂,所以一旦市场出现不可控的变化时,这些资金极有可能出现不可控的平仓、冻结等情况,进而导致基金出现资金链断链,对整体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冲击,更无所谓后续的收益。

三、发展中的私募基金如何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

因为我国的私募基金发展面临很多颇为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来自其它国度私募基金的冲击和竞争压力,所以其必须深入考虑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问题、规避风险,促使其能够长效、健康的发展。

(一)加快相关立法

尽管我国的私募基金发展情况各人莫衷一是,但是其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其也是基金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以鉴于其缺乏法律监管和有效指导的境况,未来其必须加强相应的立法,通过私募基金合法化的方式,让其运作的透明度得以有效提升,让投资方和管理方的有效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在具体立法思路上,其要对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投资资格、基金管理人资格以及市场准入制度作出严格的界定。同时对私募基金现有存量进行清查和整顿的前提下,做好存量和增量的立法规范与控制。

(二)加快监管体系的构建

私募基金的监管和规范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秉承市场化的监管原则,尤其是我国市场监管存在多个主体的情况下,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建立科学的私募基金预警系统指标控制体系,并设定相关指标的临界值,防范任何私募基金的不当行为所有可能导致的金融波动;

其次,以明确的法律规范来对私募基金内部进行管理,通过完备的风险准备金制度,加强其内部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识别以及风险显示能力,并将其完全作用于私募基金内部管控的程序当中。

(三)拓展投资渠道

拓展投资渠道意味着发展不同类型的私募基金,运用不同的投资管理策略来降同质化运行所能带来的风险。注入并购型基金、冲击性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都可以用来丰富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维度,使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策略。

(四)加强基础学习和借鉴

鉴于我国的私募基金发展管理不够成熟,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已经积累了充沛的经验,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加强先进管理汲取和基础学习。

一方面私募基金机构可以与海外有着丰富经验的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深入习得一套符合我国市场情况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向海外它国成熟的私募基金运作管理机构习得管理人和出资人之间关系的运作管理方法。当然作为基金的管理人其必须要加强自身对全球市场的判断能力,如此才能选择最为契合的学习者和借鉴者。

(五)建立私募基金投资风险决策体系

理想的私募基金投资风险决策体系包括风险理念、风险成分的界定,注重量化分析、定性分析以及考虑极端情形等。而且风险决策体系的建立要严格秉承艺术和科学相结合的基本诉求,并要在不断总结过去、分析管理方法的基础上,重塑风险决策体系的架构和标准。

总而言之,我国的私募基金发展尚且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有效地管理和完整的运作体系,这也间接导致其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面临诸多风险。所以为了规避这些情况,促使其更为健康、长效的发展,就需要从立法、监督、投资渠道、学习借鉴海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及风险体制的构建等几个渠道进行突破,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投资者,推动我国基金体系发展、前行。

摘要:所谓私募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集合投资行为,指的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社会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通过基金的方式进行运作,具有资金来源稳定性和非公开性的特征。虽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民间投资力量,私募基金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也因为我国相关立法和保障制度的缺失,其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所以围绕其展开定向性的研究,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私募基金,基金发展,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 白一池.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2):75.

[2] 翟宇.私募基金财务风险识别、控制与防范探析[J].中国市场,2019(6):45.

[3] 洪磊.防范利益冲突完善内部治理推动私募基金行业专业化发展[J].清华金融评论,2018(1):79-81.

[4] 刘芳.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21):51-52.

上一篇:158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下一篇: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