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法律法规(精选8篇)
法治周末
2011-12-28 09:57:31
【基金】
PE的“股权回购”操作,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而除了企业IPO后功成身退,IPO失败后,多数PE的退路似乎只有“股权回购”。并不受法律保护的退出方式,让PE的资本并不安全
法治周末记者 李 飞
对于私募股权基金(PE)来说,投资企业能成功上市,是其能功成身退的主要条件之一。只要能坚持到所持股权锁定期解除,PE就能将手里的股权套现,赚个盆满钵满。但现在似乎没那么简单。
据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共有204只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在PE募资和投资活动均呈激增的同时,PE退出的表现却不容乐观。
前11个月,仅有123只私募股权基金从被投企业中退出,较上年同期下滑10.9%。同时,四季度虽尚未完结,但PE退出的平均回报倍数仅为2.78倍,比前三季度平均下降近五成。PE退出的难度可见一般。
在这些不容乐观的数据背后,更有相当一部分的PE,其所投企业首次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就遭遇滑铁卢。PE股权投资之路越来越难走。
PE青睐“二进宫”企业
“等”,这是PE面对企业首次
IPO被否后最常见的回答。
据统计,今年以来,公司二次冲击IPO的过会率曾一度高达89.28%,甚至超过了首次申请的过会率。因此许多PE并不会急于退出,而是等待二次上会的机会。
“某些申请二次过会的企业,其吸引力甚至已经超过了首次申请
IPO的公司。”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创业板公司海联讯就是这样的案例。在2009年首次申请上市被否后,PE就瞄准了海联讯。2010年11月,深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将所持的海联讯3.17%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拍卖,最终由2010年10月才成立的PE中科汇通以1400万元收入囊中。随后,2011年7月海联讯首发申请获批。中科汇通只需静待3年锁定期即可全身而退。
而二进宫过程最为“紧凑”的无疑当属和佳医疗。在2011年7月14日IPO申请被取消审核仅12天之后,7月26日IPO再次上会便告通过。“PE甚至还来不及考虑是否退出,获批的消息就已经传过来了。情节跌宕像电影一般。”和佳医疗的工作人员如此回忆当时PE的反应。
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过会的二次上会公司中,超过30%存在PE或VC突击入股行为。二次上会的高通过率让首次上会遭否项目成为了PE的新宠。
回购协议成后备保险
如果PE投资了某家前途不明的企业怎么办?
彭晓武透露,通常PE在投资入股时,都会先与企业签订回购协议,即规定企业经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企业完成上市等硬性条件,如果企业IPO被否,PE则可以履行回购协议,按照约定价格出售手中股权,以保证收回成本。也就是通过契约式转让退出。
而决定PE是否能够盈利的关键因素,其实是PE注资企业时的价格。
“如果注资时价格很低,经过企业持续发展,即使最终没有上市,PE也有机会实现套现盈利。反而是注资时价格过高的PE,很可能因为对企业预期过高而过分自信。即使企业成功上市,仍有可能在破发后导致PE亏损。而此时,即使是回购协议也无法生效。”证券律师郭卫峰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通常,PE要求的年复合增长率都设置在10%至20%之间。如果企业达到这一标准,而且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那么PE在3年后退出时,即使所投企业并未上市,也能够得到一笔可观的收益。
“事实上,如果企业运营健康,并能持续盈利,那么PE投资的风险并不高。”好投网总裁户才和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只要能够投资有成长性的企业,无论企业能否上市,都不愁退出时没有接手的下家,这才是对于PE来说最保险的条款。
PE退出最怕“拖”
那么,PE注资企业是否一本万利,保赚不赔呢?
事实上并非如此。也有某些特殊情况会成为PE的心病,那就是“拖”。
IPO被否PE可以期待二次上会,即使再次失败也能要求履行回购协议,执行退出。但如果注资企业提出的上会申请迟迟得不到批准,PE就真的要开始着急了。
“我们就遇到过不少因为所投企业迟迟无法上会,PE要求退出企业又不同意的案例,最后只能诉诸法律。”郭卫峰告诉记者。
一方面,企业正处于冲刺上市的重要过程中,如果PE撤资退出,无疑像被釜底抽薪。另一方面,对PE来说,企业迟迟无法上会,让PE既不能套现保值,也看不到企业前景,完全是进退两难。因此,双方很容易出现分歧,造成法律纠纷。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我国公司法对股权回购要求十分严格,即除非发生特定情况,且该回购基本是通过司法裁决的方式实现,才能进行有限公司股权回购。除此之外,股东及被投资公司之间不能通过协议约定“股权回购”,即使作出类似约定,也难以得到司法认可与执行。在法律纠纷中,回购协议的法律效力往往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PE依靠企业成功上市后套现退出的方式急需转变,多元化的退出方式或将成为PE今后考虑的方向。”彭晓武认为。
PE/VC投资企业“股权回购”条款设计的法律思考发布日期:2010-03-27
文章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PE/VC在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被投资企业的了解与认识,导致其在投资决策时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与风险。另外,企业管理层可能对企业进行比较乐观的分析与判断,投资公司亦不确定该乐观分析的可实现性,但在投资估值时已反映或包括被投资企业未来超成长性价值因素。不可否认,PE/VC投资项目的风险一般都比较大,而风险投资公司非常重视风险预防与化解,并有一整套规避风险的方式与投资策略,股权回购就是其中的重要选择方案。
一、本文股权回购是指风险投资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要求被投资企业或股东等第三方回购其所持目标公司股权/股份的行为。
二、在股权投资私募领域,股权回购的作用:
首先,股权回购所设定的条件,比如企业经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企业在未来三年内完成上市等,这些条款客观上督促或激励企业的现有股东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其向投资者投资时所作出的承诺;
其次,投资者可能承诺在一定条件下额外奖励管理层一定比例股份,因此,对于激发被投资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与积极性具有重要激励作用,也通过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向管理团队传递压力;
最后,股权回购能够保障投资者在被投资公司或管理团队等未实现经营承诺或其他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出售股权退出被投资企业。
三、我国《公司法》关于“股权回购”的相关规定与分析
《公司法》第七十五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回购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基于上述规定,除非发生满足上述情况之事实,方可发生有限公司股权回购,且该回购基本是通过司法裁决的方式实现。除此之外,股东及被投资公司之间不能通过协议约定“股权回购”,即使做出类似约定,也难于得到司法认可与执行。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关于股份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上述规定严格限定了“股份回购”的条件与情形,除非满足特定条件,否则,股东及被投资公司之间亦不能通过协议约定“股权回购”。即使做出类似约定,也难于得到司法认可与执行。
综上所述,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私募股权融资领域,股权回购的主体不能是投资方与被投资企业。
四、“股权回购”协议主体的选择
依据本文第三点之分析,风险投资者不能与所投资企业签订股权回购协议或做相关安排,但可以考虑选择如下替代方案:
(一)如果公司存在MBO的情况,可通过与管理层签订回购协议;
(二)投资者与所投资公司的股东签订回购协议;
(三)投资者与管理层及股东同时签订回购协议。
五、股权回购协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回购条款设定的合法性,避免被认定为名为“股权投资”,实为“企业借贷”。
(二)充分关注“回购条款”未来的可执行性,防止“股权回购”只是一纸空文,无法有效执行,比如合理设定回购时间、回购股份价格等。
(三)投资公司需要对承担回购义务的主体,公司股东及/或管理层的回购能力进行评估,并通过合理的交易文件设计保证目标的实现。
【作者简介】
阚凤军,广东安华理达律师事务所任职。四川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民商法硕士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途径法律探析 姚常宇 返回列表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介
私募投资基金是与公募投资基金对应的,以非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以投资作为主业赚取收益的基金,与发起设立主体姓公姓私无关。
目前规范公募投资基金的法律只有《证券投资基金法》。可以说,只有依据该法设立的基金可以称之为公募基金,除此以外的都属于私募基金。
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领域多种多样,其中股权投资是最重要、最主要的领域之一。专以股权作为投资领域的基金可以称之为股权投资基金。这里的股权是从广义上讲的,既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也包括未上市股份公司的股份,主要是有别于公募基金投资的上市交易的证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的基本形式包括契约型、有限合伙型、信托型和公司型;其中又以有限合伙型为国际上最普遍采用的形式。尽管存在一定的问题,私募投资基金目前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限合伙型合理的组织形式:基金经理负责经营管理,为普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出资人为有限合伙人,以出资为限承担责任,分享基金收益。
二、股权投资退出的主要途径概述
私募基金投资股权的目的很明确:为了给出资人带来高于投资上市交易证券的收益。该收益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中小企业良好的成长性带来的价值增长;其二是股权上市流通后由于流通便利性等带来的估值增长。另外,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持续的分红也会不断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率。由于私募基金的出资人单纯以赚钱为目的,希望尽快见到回报,私募基金一般不会和产业投资一样,做长期投资准备,而往往倾向于较短期的投资,在投资增值后能顺利变现退出。所以退出途径对私募基金而言,非常重要,在项目投资之前就会预先做出规划。
私募基金要变现收益,主要有以下几条退出途径:
(一)上市退出
这是所有私募股权投资最理想的退出途径。
(二)管理层回购
这是保障投资能顺利退出的最重要设计。
(三)股权转让
这是通过将股权转让给第三方实现退出。
下面对上述退出方式予以深入探析。
三、上市退出之路并不平坦
因为良好的流通性带来的较高估值,选择上市退出几乎是所有投资基金梦寐以求的。但是上市之路并不平坦,既有法律上的障碍,也有市场方面的问题。
(一)首先要决定在国内A股上市还是境外上市
选择A股上市的理由很多。A股市场较高的估值,意味着企业可以募集较多的资金,股东将来更可能把股份卖个好价钱。对于客户或消费者都在国内的企业来说,A股上市还可以树立形象,增强客户或消费者信心。A股上市也面临着选择的问题。首要的决断就是上市中小板还是创业板。证监会制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今年五月一日起生效,为企业上市创业板提供了主要的依据,业内普遍预计开闸创业板的时间大概在今年十月。同时主板和中小板IPO重启在即。由于无法兼顾,拟上市企业必须在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之间做个选择。因为有众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等待开闸上市,无论选择哪个市场,都面临激烈的竞争。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太多,是国内上市退出的主要问题。
(二)境外上市也是很多企业的选择
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已经有成功模式的行业,如互联网、网络游戏等,境外上市可能得到较高的估值。外资主导的私募基金投资的企业也倾向于选择境外上市。由于准备上市的优质资源相对少,境外上市不需要和国内企业一样排长队,这对于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无疑有巨大的吸引力。
境外上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政策方面的:
其一,从根本上说,政策并不支持国内企业境外上市,仍然希望把优质的资源留在国内,所以对直接上市设置了所谓的456的门槛(即“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元美元”),对以红筹形式上市也规定了严格的步骤。
其二,境外上市要遵守国家利用外资的产业政策,不会批准限制类禁止类企业境外上市(详细内容请见拙作《红筹公司曲线海外上市法律问题探析》)。从市场方面来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境外资本市场普遍低迷,筹资困难。
另外,笔者认为:对于一家管理机构、营业场所和市场都在国内的企业,选择境外市场并非上策。以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在美国上市为例。巨人的运营机构设置在国内,资产在国内,推出的网络游戏的主要市场也在国内,却不远万里跑到美国上市,而且还面临着规避外资投资电信增值业务限制的法律风险,史氏初衷大概是避开国内上市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太长的等待周期等。笔者认为:如果企业上市的资本市场与产品(服务)市场相一致,二者可以相互促进,无疑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三)无论选择境内还是境外上市,都无法绕过的一个问题是:二者只能择其一,无法兼顾
选择海外上市的企业,一般要由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注册离岸公司作为上市主体,将国内的资产和业务由离岸公司收购,作为子公司。国内的企业被收购后,在形式上成为外资企业(实际上也被当作外资企业对待。国家商务部部长在否决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后,就曾对媒体表示,审查的是两家外资企业的收购,而非外国企业收购国内企业)。目前国内A股市场上上市的外资企业只有一家宁波东睦,外国企业尚没有先例。尽管外资企业外国企业上市A股一直在讨论,证监会甚至还出台了红筹回归的规范性文件,但是政策的阳光照到急需资金发展的中小企业身上显然还有太长的路要走。换言之,选择了海外上市,基本也就放弃了境内上市。这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四、管理层回购
管理层回购是指根据私募基金和所投资企业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签订的股权回购协议,由企业或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按照商定价格购回股权。
为了确保管理层能回购股权,私募基金一般要与被投资企业的控股股东签订协议,约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私募基金有权要求控股股东回购自己的股权。企业有实际控制人的,应当要求实际控制人为回购主体,或者由实际控制人对名义上的控股股东的回购提供担保。强调实际控制人的义务,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权掌握在实际控制人手中,可能损害公司利益,而名义上的控股股东却未必有能力履行回购义务。需要满足的条件一般是关于企业上市方面的,如几年之内无法上市。也可以以企业的经营情况作为条件。企业由控股股东回购股权系股东之间的转让行为,不必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针对章程没有特别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而言,转让股份公司股份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由实际控制人回购就会存在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问题。回购价格一般规定为出资额加上适当的利息。之所以与控股股东签订回购协议,而不与被投资企业签订,是因为根据《公司法》,无论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公司,回购股权(股份)都受到限制(《公司法》仅允许出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回购、减少注册资本的回购及用于奖励职工等几种特定目的的回购),私募基金因退出要求企业回购于法相悖。而且回购还要经过公告、通知债权人等程序,周期也比较长。
管理层愿意接受回购条款,是因为对企业情况非常了解,对其前景比较看好,对其价值心中有数,对企业股权增值很有信心。管理层回购是保障私募基金投资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上市退出渠道不畅以及企业经营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对于最初以可转换债权形式进入被投资企业的,退出相对比较简单:债权到期后,不行使债权转换为股权的权利,要求债务企业清偿债务即可。但是以可转换债权形式投资存在一个法律上的障碍:私募基金对被投资企业的借款(债务形成方式)不受法律保护,由此所做的约定亦同。现实中有私募基金会设计出受法律保护的债权,使投资合法化。但是这样无疑要增加投资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五、向第三方转让股权
除了上市以外,向第三方转让股权也是重要的退出途径。该方式适用于上市无望、上市前景不明或继续独立发展受到行业规模限制等企业。
一般来说有两种形式的股权转让:其一是所投资的企业被整体收购,包括私募基金在内的全体股东都将股权转让给收购方;其二是私募基金单独转让股权。如许多互联网企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大量的用户,但是却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无法满足上市条件,自身也难以长期维持,愿意被收购。另外,对于所投资企业已经上市,但私募基金持有的股份尚未流通的情况,向第三方转让部分股权也不失为一个选择:既可以控制住风险,锁定收益,也可以降低持股的成本。在私募基金进入较早,所投资企业股权增值很高的情况下,即使企业上市可能性很大,有些私募基金也愿意选择转让股权变现退出。这都是稳健型私募基金愿意采取的策略。
向第三方转让股权在法律关系上与管理层回购相同。即使第三方并非公司股东,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无非与由公司实际控制人回购股权相同。
综上所述,私募股权基金选择以海外上市形式退出面临法律上的障碍,同时有市场方面的问题;其他方式退出,主要面临的是市场问题,法律方面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浅议投资协议中股权回购条款的效力
近日,律师事务所为一顾问单位(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提供日常法律服务时知晓A公司从整体发展战略角度考虑,需要融资人民币5000万,而事务所接触的公司中亦有一家股权投资企业(以下简称B公司)有投资意愿,遂介绍两家公司洽谈该融资项目,在商谈具体细节时,笔者对股权投资项目之资金退出环节的一个老问题,即“投资协议中股权回购条款是否有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故形成此文,与大家分享。
一、项目简介
A公司隶属于某集团公司,该集团内亦有一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C公司名下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权600万股,以当前股票市场价格折算,共价值人民币1.9亿左右。该集团公司愿意将其持有的C公司70%股权转让给B公司,转让价格为人民币5000万元整;但一年后,该集团公司有权回购(B公司亦有权要求该集团公司回购)该70%股权,回购价格计算公式为:投资额+投资额×年数×20%,“年数”精确到月,如3个月=0.25年。鉴于上述协商结果,该集团公司及B公司共同委托本所为其准备相关协议,并见证签署过程。本所在完全知晓上述协商结果后,经详细论证,向委托双方提示了以下两个难以规避的风险:
1、投资协议或股权转让协议中股权回购条款是否有效的风险;
2、股权转让过程中,税务部门对转让、回购价格认定以及相关税收风险。
委托双方在听取本所风险提示后,最终接受本所建议,采取向招商银行申请“委托贷款”形式完成该融资项目。
本所在对上述融资项目进行法律论证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很多相关资料,现对部分内容阐述如下:
二、常见回购条款及法律问题
除上述融资项目中“附期限”的回购条款外,“附条件”的回购条款也很常见,如下:
(一)乙方(目标企业)及丙方(目标企业实际控制人)承诺:
(1)2011年乙方经审计的主营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2)乙方提交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申报材料及提供给甲方(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等材料与乙方实际状况无重大差异或重大隐瞒;(3)在未得到甲方同意的情况下,乙方不会单方面停止或中止上市工作。
如违反上述任何一项承诺,特别地,若乙方在2013年12月31日前未实现在国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或丙方回购甲方所持乙方的股份,回购价格由甲方投资额和利息组成,利息按20%的年利率计算。回购价格计算公式为:投资额+投资额×年数×10%。“年数”精确到月,如3个月=0.25年。
(二)丙方(目标企业实际控制人)同意,以下任一情况出现的,甲方(投资人)有权要求丙方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乙方(目标企业)股权:
(1)截至2013年12月31日,乙方仍未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发行材料,或截至2014年12月31日,由于乙方、丙方自身原因(包括隐瞒或故意隐瞒的因素)导致无法上市;
(2)2011年单一大客户销售额未降到50%以内(含本数),总销售额未达到人民币24000万以上或税后净利润未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可在10%以内浮动);
(3)2012年单一大客户销售额未降到30%以内,总销售额未达到人民币35000万以上或税后净利润未达到人民币8000万元(可在10%以内浮动);
问题的提出:
1、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或变向借贷是否属于“非法发放贷款”,是否属于金融业务,是否合法?
2、上述“附期限”或“附条件”的股权回购,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或变向借贷在本质上是否有区别?条款是否有效?
三、相关法律法规及释义
1、《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法释〔1999〕19号)第4条规定:“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法释〔2009〕5号)
第14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释义:充分关注第52条
(三)(四)
(五)三项,司法实践中适用该三项认定企业间借贷或变向借贷关系无效的判例均大量存在。如:北京市一中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8282号判决书:“关于《借款合同》的效力。因杰诺仕公司属非金融机构,其不具备发放贷款的经营范围,因此其与深圳卢堡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违反了我国有关金融法规,应确认无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渝一中民初字第540号判决书:“企业间的资金拆借,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不利于国家对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四)项之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应属无效。”
当然,目前司法实践中主流观点认为适用第(五)项的前提是: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中有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明文禁止企业间资金借贷,而符合此条件的金融规定只有《贷款通则》,但《贷款通则》在效力层次上仅属于部门规章,故不能直接适用第(五)项确认无效。
2、《商业银行法》(1995年主席令8届第47号颁布,2003年主席令10届第13号修改)第11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3年主席令10届第11号颁布,后于2006年主席令10届第58号修改)
第19条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1998年国务院令第247号)
第4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非法发放贷款”即是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第5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或者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回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间借贷问题的答复》(银条法〔1998〕13号)称:“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你庭法经(1998)98号函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第4条的规定,禁止非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借贷属于金融业务,因此非金融机构的企业之间不得相互借贷。企业间的借贷活动,不仅不能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相反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干扰国家信贷政策、计划的贯彻执行,削弱国家对投资规模的监控,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因此,企业间订立的所谓借贷合同(或借款合同)是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应认定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法(民)〔1991〕第21号)
规定: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应作为借贷案件受理。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法释〔1999〕3号)
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除A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B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C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D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等4种特殊情况外,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已被《商业银行法》取代,《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仅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银行业务,但向银行或其他企业出借资金是否属于只能由银行从事的专属金融业务,该两部法律并未明确,而唯一由国务院颁布的相关行政法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也仅规定了“非法发放贷款”系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而哪些业务属于“非法发放贷款”亦未明确。
最高院针对“民间借贷”的几个司法解释认定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企业之间资金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不属于只能由银行从事的专属金融业务,并且已明文确认了其合法性;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民间借贷不可面向公众非法集资、非法放贷,这完全符合我国当前国情。而结合上述司法解释及法理分析,我们不难得出“非法发放贷款”系指面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它非法人单位)出借资金,也即企业之间面向特定主体的资金借贷不属于“非法发放贷款”,亦不属于法律所禁止擅自从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银条法(1998)13号文不属于国家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该文件过于扩大了金融业务外延,直接将所有“借贷”都归属于金融业务,并且认定企业间的借贷不能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相反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应禁止。这明显与法理相悖,亦不符合我国国情。
3、《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第2号令)
第2条规定:本通则所称贷款人,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第21条规定: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第61条的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法复〔1996〕15号)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对于合同期限届满后,借款方逾期不归还本金,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经)发[1990]27号《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4条第(二)项的有关规定判决外,对自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至法院判决确定借款人返还本金期满期间内的利息,应当收缴,该利息按借贷双方原约定的利率计算。
释义:目前正在施行的《贷款通则》于1996年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2003年9月,央行首次发文向5个部委、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及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征求《贷款通则》的修改意见,在该次“发文”中,央行即主动删除了“第61条”,并且在其它条款中也找不到“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等类似内容。随后,央行又于2004年首度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征求意见稿中亦删除了“第61条”,但因多重原因,该“征求意见稿”被搁置数年,直至2010年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将修订出台贷款通则,但至今仍杳无音信。《贷款通则》修改版之所以很难重新修订出台,有很多争议焦点,其中“企业间资金拆借的合法性问题”必定是焦点之一,各方认识不同,短期内仍无法完全达成共识。
同时,在此还需要关注,鉴于《贷款通则》仅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部门规章,故不能以违反该通则中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企业间资金借贷无效,法复〔1996〕15号文目前虽未废止,但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已然很小。
4、《公司法》
第75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143条第1款:“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
(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
(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释义:《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的“股权回购”均有规定,很明显一般情况下公司不得回购自己的股份,只有在少数的法定情况下,公司才可以回购股权,而且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很多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实现的。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经]发[1990]27号)第4条“关于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问题”
(一)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通常是指联营一方虽向联营体投资,并参与共同经营,分享联营的盈利,但不承担联营的亏损责任,在联营体亏损时,仍要收回其出资和收取固定利润的条款。保底条款违背了联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原则,损害了其他联营方和联营体的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确认无效。联营企业发生亏损的,联营一方依保底条款收取的固定利润,应当如数退出,用于补偿联营的亏损,如无亏损,或补偿后仍有剩余的,剩余部分可作为联营的盈余,由双方重新商定合理分配或按联营各方的投资比例重新分配。
(二)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除本金可以返还外,对出资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利息应予收缴,对另一方则应处以相当于银行利息的罚款。
(三)金融信托投资机构作为联营一方依法向联营体投资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分享固定利润,但亦应承担联营的亏损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5号)第26条规定:“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约定提供资金的当事人不承担经营风险,只收取固定数额货币的,应当认定为借款合同。”
《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颁布)
规定:证券回购的期限、交易对象与同业拆借相同。因此,放出回购款,未收回有价证券,实际上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无异,属于“假回购,真拆借”。
《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证券回购债务清偿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发[1996]20号)
规定,一些证券交易场所、金融机构和财政证券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用证券回购名义,买空卖空,变相拆借资金,扰乱了金融秩序,给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严重危害。证券回购实际上已演变为资金拆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4号)
第6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应予支持。
释义:最高院明确在联营情况下,投资方不参加共同经营,不遵循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原则,其法律关系“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无效。在合作开发房地产情况下,若投资方不承担经营风险,亦会被认定为借贷法律关系。同样,对于证券回购,若仅是借用证券回购名义,买空卖空,则法律关系会被认定为“假回购,真拆借”。但是,在建设工程中,最高院却明文确认了以垫资为表现形式的企业之间资金借贷的合法性。从以上司法解释可以看出,若没有买卖、开发等实际交易内容,或是违反了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等基本原理,法院倾向于以名为一种法律关系,实为借贷法律关系为原则进行处理。若确实有实际交易内容,或出资或垫资之目的并非为了取得利息收益,而是实现己方与相对方的某项具体交易,法院一般会予以支持。
甚至,基于企业间借贷普遍存在、《合同法》并没有明确禁止以及有关自然人的民间借贷已经放开,再继续禁止企业间借贷,对企业“不公平”等理由,最高人民法院早于2001年11月就“企业间资金借贷的合法性问题”专门征求过有关部门意见,更是建议放开企业间借贷。在近几年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不会轻易认定变向借贷,对于有实际交易内容的约定,多半会将利息认定为双方当事人对相应价款的计算方式(如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沪一中民三(商)初字第29号《民事判决书》)。
6、《关于审理证券、期货、国债市场中委托理财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以虚拟作者“高民尚”的名义发表的一篇文章)
文章中与本文有关联的内容包括:笔者认为,在合同法颁布施行之后,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之契约自由,在认定合同效力方面更宜慎重。只有在当事人缔结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时才能认定合同无效。
然而,就委托理财合同而言,虽然目前法律、行政法规并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委托理财合同在原则上似不属于法律禁止之范畴,但鉴于实践中的委托理财大多发生在证券、期货领域,且基本上被视为一种新生金融品种,成为一种衍生金融业务;尤其是我国历来对金融采取严管政策并实行金融业务特许经营,故应将委托理财在金融品质上纳入特许经营范畴。
由于目前法律尚未对委托理财活动进行专门之规制,故而对于委托理财合同之效力,宜结合我国金融政策,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市场交易安全之间慎重权衡,并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
保底条款通常有三种类型:(1)保证本息固定回报条款;(2)保证本息最低回报条款;(3)保证本金不受损失条款。而保底条款是当事人双方以意思自治的合法形式对受托行为所设定的一种激励和制约机制;尽管现行民商法律体系中尚无明确否定该保底条款效力之规定,但笔者依然倾向于认定保底条款无效,人民法院对委托人在诉讼中要求受托人依约履行保底条款的内容的请求,不应予以支持。
释义:该篇文章虽然不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但任何一位律师应该都不会低估它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意义,它绝对可以代表最高院大部分法官的主导意见。
最高院认为,在确认合同无效时应慎之又慎,但同时也应考虑该类合同在实践中的巨大影响,若是属于国家严管的相关行业,更应充分考虑国家对相关行业的政策导向。在碰到具体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国家对相关行业的管理要求,谨慎权衡相关行业安全和市场交易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对待。遵循以上指导思想,该篇文章最终认定证券、期货、国债市场上委托理财合同中的保底条款无效。
四、律师意见
通过对以上法律法规的整理、分析,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并未明确规定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属于“非法发放贷款”或应受金融政策管制的特许金融业务,在该效力层次上并未明文否定这一行为的合法性。
2、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颁布施行之后,人民法院在在认定合同效力时非常谨慎,一般只有在合同条款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中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时才会认定无效,但人民法院亦可依据“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确认相应条款无效。
3、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司法实践中逐渐认可了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企业之间资金借贷的合法性。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贷款通则》的征求意见稿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建议等现象,都反映将来立法趋势为:认可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
4、在现行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修改之前,该等部门规章仍然认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并且借贷属于金融业务,企业间的借贷活动,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
5、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国家经济命脉,而金融产业安全则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所以,国家对金融产业的监管一直很严,国家亦不可能允许企业之间的借贷脱离金融监管。所以即使将来放开了企业之间的借贷,也肯定是有条件的放开,必定会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而现阶段,在我国司法环境与政策环境如此紧密联系的大背景下,建议律师及企业不要轻易挑战政策的权威,在新的规定出台之前,姑且承认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6、一般情况下,被投资的目标企业本身不能作为股权回购的主体,实践中一般由目标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其它股东或管理人)作为回购主体。而股权回购与资金借贷的本质区别,应从投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实际交易内容、是否共担风险、是否必然回购等角度来分析。
笔者认为“附条件”的股权回购条款有实际交易内容(即公司股权),投资人之投资目的是为了目标公司上市后获利或目标公司成长后获利,投资后并非必然出现股权回购的结果,而是要满足一定条件后,才可启动股权回购的程序,同时投资人亦须承担投资风险(如目标企业未能成功上市风险),因此“附条件”的股权回购条款不应被认定为企业之间资金的变向借贷,二者本质上有诸多不同。只要该回购条款无其它法定无效情形的,应确认其合法有效。
但“附期限” 的股权回购条款必然会出现股权回购的结果,投资目的只为取得所投资金在一段时间的利息收益,股权转让不过是取得利息收益的手段,投资人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因此“附期限” 的股权回购条款就是资金的变向借贷,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2006年发生的著名国际企业猎头卡尔伊坎 (Carl Icahn) 所掌握的外国投机资本收购事件使的韩国最大的烟草公司KT&G的自主经营权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卡尔伊坎是世界著名的“投机家”、“激进投资人”甚至是“企业掠夺者”, 按照媒体的说法, 伊坎从不关心企业的发展, 只关心如何从收购和出售中盈利, 这令各大公司的管理层对他敬而远之, 身为恶意收购者, 他的兴趣不在于提升公司竞争力, 而是刺激股价上扬, 从中获利。在其收购了韩国最大的烟草公司KT&G的部分股份之后, 他便发起了诸如董事会控制和经营权争夺等一系列所谓“改革”的行为, KT&G管理层以可能损害公司长期增长为由拒绝接受这些改革提议, 并对伊坎阵营进行回击, 双方均实施了多重相互竞争手段以阻碍对方达到目的, 这起敌意收购事件已引起了韩国监管当局的重视与关注, 并且已成为韩国社会民众议论的热门话题。
不仅如此,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2007年8月份的报道, 美国亿万富翁卡尔伊坎现又盯上了韩国电子业巨头三星电子公司, 可能计划对该公司发起敌意收购。《朝鲜日报》当天援引三星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称, 该公司正在制定相应的防御计划, 以对抗这位素有“股市狙击手”之称的美国大富豪或其他海外公司可能发起的恶意收购。三星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一位高管在接受道-琼斯有线新闻社采访时对这一消息给予了回应, 他表示, 三星公司一直对海外企业的敌意收购动向十分警惕, 而且已制定出抵御这种形式收购的策略, 但目前还不清楚伊坎是否真的有这种企图。
为什么国际投机资本与私募基金对于韩国国内的公司有如此浓厚的投资兴趣, 究其原因应主要载于因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韩国急于摆脱危机困扰而不得不向外国寻求援助所变相导致的投资法律与环境的大面积的自由化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韩国经济而言, 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国际金融资源的介入曾经对韩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 韩国经济的转折时期中, 许多韩国公司刚刚摆脱了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 迫切需要外国金融力量的帮助与扶持来进行恢复与发展, 当时很多韩国公司都成了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基金的猎物。韩国政府也积极开放投资领域, 采取主动态度大力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在金融危机后, 除农作物生产等13个行业没有对外商开放, 酒精制造业等18个行业部分对外商开放之外, 其他行业已全部对外商开放。即使是原来严格控制外商投资的行业也已放宽限制。与此同时, 韩国还废除了对外国人在韩国股份制企业中的投资限制, 放宽了外国人对国有企业投资的限制。此外, 韩国还积极鼓励各大企业集团出售股份, 在国内外发行企业债券, 从1998年开始, 韩国取消了外国人对上市股票投资的限制, 允许外国人自由购买韩国金融机构在国内外发行的各种金融债券、短期金融商品及各种期票, 并允许外资银行及证券公司在韩设立分支机构及雇佣韩国职员, 允许外国人在韩自由购置土地、兼并企业, 以及在韩国发行外汇证券, 在韩国经营满一年以上的外资企业可以从韩国银行获取贷款等。
但是, 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 随着作为加入WTO的条件——即资本自由化措施及1997年底外汇危机解决方案的深入实施, 在国外资本被引进韩国国内, 金融市场实施积极开放的同时, 国际投机资本亦乘机而入, 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了韩国国内的资本市场和产业领域并迅速成长发展起来, 很多韩国公司都成了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基金的猎物, 并由此引发了诸如所有权争夺、公司治理模式变革, 经营方向争执等许多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韩国国内已经对此现象有所警觉, 并想方设法积极应对。例如以引进私募股权基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间接投资资产运用法修正方案于2004年12月6日得以实行, 通过向投资者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投资机会, 以及使金融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技法高度化等方式, 来进一步促使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并且重点在于建立韩国自身的对冲基金制度。
二、韩国私募基金的现况
1. 世界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
根据国际投资银行2005年的推测结果,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性短期资金规模最多达到了1.8兆美元。其中, 对冲基金最多可达1.1兆美元, 私募股权基金约达0.7兆美元。而其中在亚洲活动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估计分别达到600亿美元和640亿美元。
1.8兆美元投机性国际短期资金的规模大致相当于全世界金融资产 (2003年底为126兆美元) 的1.4%。根据JP Morgan推测的结果, 1999年以IT为主的股价暴涨后, 国际金融资产规模迅速增加至101兆美元, 直至进入2003年, 在世界性的股价上升及低息基调的大背景下, 又扩大至126兆美元左右的水平。
在全球性低息基调的影响之下, 对冲基金替代了原有的投资手段并逐渐成为全球间流行的资本投资方式。进入2000年之后, 其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并实现着其稳定的收益率。全世界对冲基金的总运营资产在1996年为970亿美元, 而2007年则达到1.5兆, 350亿美元, 增加1482.5%。同时, 基金数也从2800个扩大到9550个, 增加241.1%。最近, 在亚洲新兴国家经济成长的同时, 亚洲地区的对冲基金产业也得到急速发展。2001年仅有160多个对冲基金的亚洲地区到2008年为止约发展到1000多个。这些对冲基金的规模也从2001年的160亿美元迅速膨胀到目前的2000亿美元左右。而今后, 亚洲地区的对冲基金产业还将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2. 外国资本在韩国国内的现状 (1) 外国资本流入国内的现状
1992年韩国开始允许外国投资者进行韩国国内上市的股票的投资交易, 外国资本开始流入韩国国内的资本市场。在1998年5月韩国完全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并投资于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之后, 韩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全面开放。但是, 当时外国人进入韩国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是主要以证券交易市场为中心的。1998年, 外国人进入的韩国国内资本中有10.3%是直接投资形态, 2004年则为7.6%;而与之对应, 1998年的证券投资份额为74%, 2004年则达到了90.2%。
以证券市场为中心的外国资本的不断流入的状况, 使得韩国国内的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在交易所市价总额中所占的比率持续攀升。2004年底, 外国投资者股票持有比率为42%。这一数值比起1997年底的13.7%急速增加了3倍以上, 而在韩国场外证券市场上, 外国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比重也同样持续上升, 2004年底在场外市场上, 外国投资者所持有股票的比率也已经达到了20.9%。
外国投资者的证券投资比率的骤然上升, 其原因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其一、外汇危机之后, 激进型资本自由化的开放策略的不断推进;其二、韩国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萎缩和海外投资者积极的投资行为之间的鲜明对比。例如, 外汇危机之前, 1995年国内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在市价总额中各占比率为31%和12%, 但是2004年该比率逆转为18%和42%。
(2) 国内投机性外国资本现状
在流入韩国国内的外国资本之中, 投机性资本的规模还未能得到确切的掌握。一般而言, 对冲基金大部分流入了证券、债券、期货及受益证券等投资组合之中, 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则大部分进行股权的直接投资与并购。我们通过对外国投资者组合投资和直接投资的变化可以间接地了解其发展动向, 如在外汇危机之后, 外国资本的组合投资和直接投资全面速增, 2000年纯流入额达到200亿美金, 之后流入规模减少, 至2002年约减小到21亿美金。但是, 2003年纯流入额又重新恢复到150亿美金, 这就是因为组合投资不断增加, 而直接投资逐渐减小的趋势。
截止2005年底, 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市场上市股票的市价总额为260兆2626亿韩币, 去年同期对比增加87兆1049韩元 (50.3%) , 有价证券市场上市股票的市价总额中外国投资者持有的比率为39.7%, 大规模的换手交易与去年同期对比下跌2.3%, 股价上升带来的持有种类的市价大幅度上升。1991至1997年之间, 外国直接投资年平均不过15亿美元, 但是外汇危机后急剧增加, 1999年至2000年每年超过100亿美金。但是2001年之后又呈现减少趋势, 至2003年仅有24亿美金。另外一方面, 2001年以后的回收率大大增加, 结构调整过程中流入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以短期资本利益为目的的, 显示出其多为投机性资本。而从外国直接投资的构成这方面来看, 2001年之后类似于工厂设立等创业投资方式所占的比重急剧减少, 而与此同时,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始成为主要的投资力量, 收购合并的比重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3) 韩国国内引进私募投资专业公司制度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现况
2007年3月底, 韩国一般的私募基金有4472个, 占所有基金数的52.2%, 其金额为94.3兆韩币, 占总金额 (250.1兆韩币) 的37.3%。2007年6月底, 私募投资专业公司的基金共有33个, 组成规模为7.4兆韩币 (其中实际出资额为3.2兆韩币) , 其规模和比重都呈增加趋势。
三、结论
外国的投机资本从某些方面而言具有正面效果:它使得韩国经济的复苏和结构调整成为可能;克服了抵抗市场改革的利害关系集团相互的利益冲突关系;确定了新的模式, 使以股东为主的经营得以实现;改善了国内企业的透明性和支配结构;股价上升后减少企业的筹资费用;并促使了韩国国内法律制度的不断进化等等。
而另一方面, 外国投机资本的存在和壮大使的韩国金融资源对产业支援的公共性逐渐低下。许多大企业倍受外国资本敌对性并购威胁的困扰。因为受到高红利的有偿减资、自购股票的买入等威胁, 原本应该用于生产性投资的经营资源和资金只能集中在经营权防御之上, 故而在某种程度上延误了经济状态的恢复, 更减弱了国家经济的成长潜在力。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后, 外国资本通过在韩国的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 行为活跃, 而韩国资本在海外的投资就相对低迷了许多, 没有很强的竞争实力。
由此可见, 以加入WTO和外汇危机的解决为标志, 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全面开放, 韩国对国外资本的限制程度已经逐步变得比起欧洲、英、美等国家更为宽松。为了应对这种投机性的外国资本, 为了彻底根除外国资本的收购威胁, 透明经营和复杂的所有权结构单纯化、透明化等国内企业所有权支配构造的改善是必需的, 同时对外国基金的敌意收购和不当的经营干涉更要从法律规范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方案和对策, 制定积极的防御措施, 应对跨国敌意并购。而且虽然韩国颁布了“公正交易法”, 积极防御不公正的跨国并购, 但面对跨国公司积极的国际化战略, 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实际上, 面对跨国并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企业通过积极的技术更新和有效的经营管理, 提高国际竞争力, 以免被跨国公司的敌意并购。
首先,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范围广泛,涵盖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之前的各个阶段,包括孵化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以及预IPO期等。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据统计,2006年全球由私募基金主导的并购额达到7374亿美元,是2005年的3倍。2007年上半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共筹集资金2400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上年的4590亿美元。而1991年,整个行业的筹资总额仅为100亿美元。
专家介绍。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回报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公开发行上市(IPO)、售出或购并。公司资本结构重组如果运作成功,私募股权基金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因而也被认为是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块“尚待挖掘的金矿”。
“私募股权投资的回报率高得让人吃惊。”某投资公司业务经理如是说,据他介绍,2002年9月,摩根士丹利等3家投资公司以5亿元投资蒙牛乳业,在蒙牛上市后获得约26亿港元的回报;2003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国鼎晖向李宁公司投资1850万美元: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该部分股权价值达2亿美元,投资回报超过10倍。
市场退出机制日臻完善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股权的不完全流通是困扰中国股市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影响了私募股权投资者的信心。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集团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以来,国内共有26起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案例,其中IPO是私募股权退出的主要方式,且以境外上市为主。
应该说,市场的退出机制不完善一直以来是阻碍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完成,这一制度性的障碍也将随之消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去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高峰会上指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证券交易所市场已有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正在筹建,场外交易市场也在构建之中。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为股权基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场所和市场退出渠道。
外资介入中国市场
目前全球著名的私募股权机构不胜枚举,除了黑石、凯雷、华平、KKR等传统意义上的私募基金以外,很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相继开展起了私募基金业务,例如汇丰、JP摩根、高盛等。这些活跃在资本市场上的私募资本巨头,早已不满足本国市场,而是将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
中国市场是众多国际私募资本巨头期待已久的肥沃市场。此前,凯雷、高盛、新桥资本等都已“小试牛刀”。凯雷收购安信地板、高盛拿下双汇,类似案例屡见不鲜。早在2004年9月,以美国最大私募股权基金之一的新桥集团就已经开始介入中国。特别是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频频出击,投资规模和数量增长迅速。
本土私募股权基金跃跃欲试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市场投放的创业投资总额中,本土机构的比例仅为18.4%。而新的数据表明,目前活跃于国内资本市场上的私募股权基金95%以上是外资背景,真正本土私募股权基金不足5%。今年以来,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先后在天津、深圳、温州等地成立,标志着我国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已经扬帆起航。其中的南海创投和东海创投更加值得一提,他们完全是在新《合伙企业法》实施后按照目前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的主流模式一一有限合伙制创立的。据了解,美国的风险投资组织中,有限合伙制公司约占80%,这是推动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私募基金概述 4
二、私募基金操作模式 10
三、私募融资的风险分析 13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3
一、PE知识百科 13
二、国内外PE协会简介 40
三、2008年PE股权投资基金排名 45
四、与投资相关的网站 66 第四章 各地方PE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政策 69
第五章 私募基金相关的法律法规 9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9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117
三、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条例 127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13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48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181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183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4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212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221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230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 237
十三、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31号)253
十四、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255
十五、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 260
十六、《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补充规定》(商务部文件)266
十七、《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商务部文件)268
十八、《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279
十九、《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国证监会文件)284
二十、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296 二
十一、北京市海淀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318 二
十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322 二
十三、北京市海淀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332 二
十四、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336 二
十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 339 二
十六、《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 340 二
十七、《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文件)342 二
十八、《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国证监会文件)348 二
十九、《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国证监会文件)356 三
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境内企业间接到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国证监会文件)358 三
十一、信托投资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358 三
十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366 三
十三、《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378 三
十四、《国家税务局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股权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总局文件)394 三
▪ 私募股权融资(Private Equity)
非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共渠道的手段,定向引入具有战略价值的股权投资人。该直接融资方式是除银行贷款和公开上市(包括买壳上市后的再融资)之外的另外一种主要的融资方式。
▪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投资人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投资人一般包括:发展资本、夹层资本、基本建设、管理层收购或杠杆收购、重组、合伙制投资基金等。
2、私募股权融资的特点
▪ 所融资金一般不需要抵押、质押和担保;
▪ 所融资金通常不需要偿还,由投资方承担投资风险;
▪ 投资方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管理,并将投资方的优势与公司结合,为公司发展带来科学的管理模式、丰富
资本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市场渠道、品牌资源和产品创新能力等;
▪ 投资方可以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需求,解决企业的瓶颈,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
▪ 对非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因流动性差被视为长期投资,所以投资者会要求高于公开市场的回报;
▪ 资金来源广泛,如富有的个人、战略投资者、风险基金。在国外,还有一些机构投资者如杠杆收购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
3.退出方式
▪ 公开发行上市;
▪ 售出或并购;
▪ 其它股权转让方式。
4、私募股权融资方式与渠道
▪ 项目股权融资
单个独立核算或收益的项目进行融资,常见于
房地产项目、种植养殖园等。
▪ 整体产权股权融资
就企业整体产权分拆为若干等额股份。
▪ 企业员工持股
包括管理层持股和职工持股,可以理解为先行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奖励,由于企业资金流通紧张或出于激励因素,将相应的产权作价后,与员工交易,以达到解决资金问题和打造“金手铐”。
▪ 股权置换
企业之间出于某种利益驱动的机制,对所持股份作价后,进行全部或部分交易。
5、私募股权融资的一般性操作流程
▪ 项目选择和可行性核查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期限长、流动性低,投资者为了控制风险通常对投资对象提出以下要求:
1)优质的管理,对不参与企业管理的金融投资者来说尤其重要;
2)至少有2至3年的经营记录、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潜在的成长性、并有令人信服的发展战略计划。投资者关心盈利的“增长”。高增长才有高回报,因此对企业的发展计划特别关心;
3)行业和企业规模(如销售额)的要求。投资者对行业和规模的侧重各有不同,金融投资者会从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考察一项投资对其投资组合的意义;
4)估值和预期投资回报的要求。由于不像在公开市场那么容易退出,私募股权投资者对预期投资回报的要求比较高,至少高于投资于其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回报率;
5)年后上市的可能性,这是主要的退出机制;
6)投资者还要进行法律方面的调查,了解企业是否涉及纠纷或诉讼、土地和房产的产权是否完整、商标专利权的期限等问题。很多引资企业是新兴企业,经常存在一些法律问题,双方在项目考查过程中会逐步清理并解决这些问题。
▪ 投资方案设计和法律文件
1)估值定价、董事会席位、否决权和其他公司治理问题、退出策略、确定合同条款清单并提交投资委员会审批等步骤;
2)投资方和引资方的出发点和利益不同、税收考虑不同,双方经常在估值和合同条款清单的谈判中产生分歧,解决这些分歧的技术要求高,所以不仅需要谈判技巧,还需要中介的协助;
3)在独立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的指导下,对企业的证照文件、产权确认、保密协议、相关委托书、融资计划书(商业计划书)、资产评估(含企业价值评估)、股东会议决议、并购合同、董事会会议文件、法律文书进行确认、登记。
▪ 路演与招募
操作程序的设计,包括方案设计、选择标准、筛选投资人、接触与谈判、变更条件、签约、过户、融资确认、变更证照手续与变更公司章程。
6、投资者关注点
股权融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投资方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研与咨询,关注方面包括:
▪ 企业基本状况
历史沿革、股权结构状况、组织结构状况、财务、技术、产品、市场、经营规模、生产、采购及供应、主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产业政策以及管制政策、企业或有负债和或有诉讼事项、环境、行业状况等;▪ 股东利益导向
对企业的股东征询利益指向进行深入细致的沟通,对股东是否改变股权结构、放弃持股、放弃控股、降低资产评估值、无形资产的比例调整、债转股或债务豁免、债务结构调整、股权或资产变更各项事宜、捐赠资产和受捐资产、股权托管、信托资产托管、高管期权。
▪ 方案设计
经营规模、财务规划、股权结构、股权定价、期权结构、期权定价、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设计。▪ 资产重组
针对企业自身特征,就交易方的资产、负债、权益、市场、经营资源、技术、人力资源、竞争、高管、组织与企业文化,开展资产重组(剥离)、业务重组(剥离)、供应链优化,达到企业的战略整体上优化股东权益、优化股东结构、优化管理团队与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企业资源优化管理
对企业的市场、客户、管理工具、人力资源、生产资源、供应资源、财务资源、政策资源的优化管理。
▪ 退出策略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那么,买私募股权安全吗、私募股权投资安全吗?下面,金斧子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买私募股权安全吗
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由商业银行托管,基金主体(通常为有限合伙企业)在银行开立账户时需提交一系列合法合规证明。在基金存续期内,基金所有货币资产均存放在该账户中,所有货币收支活动均通过该账户进行。私募股权基金在对外投资时形成的股权凭证或权利证明等文件的原件均应提交给商业银行保管,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对该基金的资金使用情况严格监管,切实保证资金安全。
二、私募股权有哪些优势
1.私募股权有投资门槛的优势
一般普通的投资人是很难购买到企业的“原始股”,要么是企业高管的内部权力,要么是大资金帮助企业融资,所以,作为普通的公众投资者几乎没有可能拿到企业的“原始股份”;但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则不同,可以参与多个企业的“股权投资”,当多个投资人集合资金达到一定程度,当基金公司以机构身份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时,很多个人投资的门槛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更容易拿到企业的“原始股”; 2.私募股权有权利对抗的优势
我们个人购买“企业原始股”,就算买到了不过代表一个个人投资者,最多算是企业的投资人(小股东),在企业运作、决策、投资等方面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只能是“跟从”,无法对抗企业的任何决定;但私募股权基金则不同,私募股权基金在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时,是以战略合作的身份参与进来的,对企业的任何决议均可按照之前签署的协议进行参与,说白了,私募股权基金是“大股东”,可以以大股东的身份对抗企业的决议,个人投资者参与“私募股权基金”,就等于有“靠山”帮助投资人维权; 3.私募股权有主导管理的优势
个人购买企业的“原始股”,只有等着的份儿,等企业分红、等企业上市,投资人是没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的,通俗讲就是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
金斧子财富: 力;
但私募股权基金就完全不一样了,私募基金作为企业的战略合作者,可以深入的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主导管理的优势,个人通过股权私募基金参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完全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的专业度掌握自己的投资命运;
4.私募股权有风险控制的优势 个人购买企业“原始股”,在信息不对等、无权参与管理的前提下是无法控制投资风险的,如果企业运作良好有分红能上市则会获得投资收益,如果企业运作失败,则投资人没有任何风险抵抗措施,只有认赔;私募股权基金在参与企业股权投资时,是要进行风险控制的,一般在行业内部称为“对赌协议”,通俗的讲就是私募股权基金让企业签署一个确保基金不赔钱的“协议”,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未达到利润预期无偿转让股权;未实现IPO上市公司管理层溢价回购股权等等;总之,个人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企业的股权,理论上基金公司会设置多个安全垫,来确保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风险要比个人投资“原始股”低的多; 5.私募股权有安全退出的优势
私募股权基金有多种有效的退出方式,一般分为:上市退出、溢价回购退出、并购退出、股权转让4种获利退出方式,正是由于“基金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身份,给了参与投资的个人投资者更多的、安全的获利退出方式。
2009年再次掀起的PE热潮,不仅点燃了LP(有限合伙人)们投资PE的热情,也让GP(一般合伙人)队伍迅速扩容。从券商直投等正规军,到几个人临时组建的新班子,各路人马纷纷涌入,摇身一变成为GP。其结果是,PE行业的乱象不断为人诟病。
对于GP而言,是在PE浪潮中裸泳,还是将其打造成持久的事业;是追逐项目快速IPO带来的资本市场红利的刺激,还是悉心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深思。将军赶路,不追走兔,提炼和实践PE投资的一些基本准则,对提高PE投资的效率、避免所谓的PE乱象,也许会有一些帮助。
◎每天都看《新闻联播》,听党的话,跟党走
看《新闻联播》,其实就是理解和跟踪国家的政策走向。国家政策的每一次调整,既可能催生很多很好的新投资机会,也可能对一些投资领域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比如,新能源行业一直受到国家扶持,这几年也涌现了众多优秀的公司,而其中的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简单制造业目前产能过剩,受到政策限制。可见,即使在新能源行业,由于政策导向不一样,发展的机会不一样,投资方向也就不一样。
在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一定存在众多的投资机会;而在限制发展的行业,即使再努力,天花板已然存在。例如,这两年的房地产市场就像两年前中国6000多点的股市,如果无视政府对房价的严厉调控,继续看涨这个行业,投资可能就面临风险。
学习和掌握国家的政策,除了关注产业政策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国内外资本市场要有前瞻性的研究。资本市场对PE投资的方向和退出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几乎每一次PE行业步入低谷都由股市的深度调整引发,中小板、创业板对PE的带动则是另一个例证。只有跟踪政策的走向,把握未来的趋势,PE才能规避系统性风险,获得良好的回报。
◎先选赛道,再选选手,在熟悉的领域做投资
目前本土与外资PE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专业化程度不够。本土PE的泛投资现象比比皆是,只要是启动上市程序的Pre-IPO项目,就会被各种PE追逐,攀比价格和关系。而长期来看,只凭会计报表的数字判断项目企业的价值、凭中介机构的态度进行投资的时代终将过去,PE未来的竞争是专业化的竞争。
PE要成为一个专业投资机构,首先要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在把握行业大方向的基础上,对细分行业作进一步的了解,筛选出高速成长、市场空间巨大的重点投资领域。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比如生物制药,即使行业成长性再好,如果缺乏熟悉这一领域的GP,投资起来也会非常吃力。因此,围绕熟悉的领域做投资,并培养专业人才,积累专业经验,才会更好地理解行业,从中找到好的投资对象。
对于本土PE而言,结合自身的特点,培养和确定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并形成专业性投资基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长性是投资的核心标准
投资本质上就是投未来,只有项目具备良好的持续成长性,投资才能成功。虽然企业的投资标准包含很多内容,但成长性始终是核心。
对被投企业而言,创新是本质,成长是结果,因此,考察其成长性,核心在于寻找支持其持续成长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表现在品牌、技术、管理、文化等很多方面。对于技术型企业,在于是否拥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人员和技未创新体系是判断其成长性的关键。对于运营型企业,是否拥有一支完整、执行力高的团队是关键。而无论哪种因素是关键,企业的成长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等指标上,因此,千万不要被项目企业所谓的专利技术优势、名目繁多的奖状、资产规模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等光环所迷惑,而最终要在核心能力和财务指标上找到成长的依据,提升项目判断的可靠性。
◎注重市场应胜于注重技术
对于企业而言,技术并不一定等于专利,也不一定等于市场。判断技术的投资价值,不在于其高精尖程度,而在其区别于传统技术的创新性、难以复制的独占性、带来成本下降或性能提高的盈利性以及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其核心就是能否带来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成长。
很多高科技企业,追求技术完美主义,沉迷于自己的技术,忽略了市场对技术的检验,不仅错失市场机会,也可能偏离市场要求的方向。获奖级别越高的项目,往往具备投资的可能性越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在考察企业时,市场往往比技术更重要,只有企业的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其技术又能支持这样的市场目标,企业才真正有发展的潜力。
◎没有完美无缺的企业,重要的是找到改善企业的方法
没有完美的企业,中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几乎每一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诸如规范、纳税、管理、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对PE而言,企业不能改变只能改善。在投资的时候,关键不是寻找完美无缺的企业,而是看针对企业已经存在的问题,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让企业得到改进和完善。比如,有些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制约其发展,PE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到商业模式改进的方向,从而打开其未来发展的空间;有的企业技术能力很强、市场前景很好,但缺乏好的市场团队,此时的关键就在于为其寻找市场总监。从这一角度看,有改善潜质的企业应该受到关注。
而有一些问题可能是企业的硬伤,难以改变,这些企业可能就不适合投资。比如,核心团队或实际控制人存在问题,如果通过持续的沟通和影响没有改进效果,也许只有放弃投资。
专业性的PE机构要有一系列帮助企业改善的方法,如通过建立“三会”制度提升其治理水平,通过“纳税”规范其发展,通过“股改”奠定其作为公众公司的基础,把企业变成健康成长的好孩子。
◎除了有钱,还要找一个说服项目方的理由
PE投资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几家PE同时要投资一个项目,项目方这时的问题往往是“除了钱,你还能为我做什么”。对PE而言,提供钱之外的价值才能构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优势就往往成为投资的关键。
除了钱之外,PE的价值可能是为项目方提供市场、人才等资源,或是在战略和管理上提供帮助,或是提供行业整合的机会。随着市场的成熟,尤其是项目方的成熟,PE以钱制胜的模式不断发生改变,钱之外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因此,构建自己的服务体系,为项目方提供额外的价值,将成为PE的一个重要竞争力。
◎懂得企业经营比懂得企业上市更重要
国内资本市场目前存在一个现象:只要企业能上市,对其投资就一定有收益。不需要牌照,也不需要特别的能力,PE只要投资Pre-IPO项目,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就能为其带来相对丰厚的资本市场红利。其实,经营才是企业的本质,IPO则是水到渠成。即使是现在,Pre-IPO项目也存在上市的不确定性,并且收益也在不断波动;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这种简单的红利未来也许不复存在。返回企业的经营本质,才是判断企业投资价值的方法。
◎学会相面术,90%的企业出问题都是管理团队有问题
项目投资后,由于各种条件不断变化,一些企业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那些最终影响企业生存的问题,90%以上都和管理团队紧密相关。对于市场、技术等外部条件变化导致的问题,如果管理团队强,一般都能主动作出调整,从而保证企业持续发展。一个例证是,一家企业曾因传呼业务萎缩而举步维艰,但在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最终成功向移动通信方向转型。而如果是祸起萧墙,则容易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
投资在于投入,PE投资前要高度关注管理团队,做好调查。即使是夫妻店,也要了解其婚姻的稳定性。投资后更要密切关注管理团队在心态、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变化。要持续引导、教育、规范创业者,防微杜渐,才能有效遏制风险。
◎要想走得长远,就要保持谨慎
PE行业最近十年的不断洗牌,与各家机构的投资理念和决策紧密相关。国内PE与外资PE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资金规模偏小,持续融资能力弱;二是投资组合对投资的成功率要求高。如果失败项目多,或者重要的项目投资失败,往往会对PE产生致命的打击。宁可错过,不能错投,虽然有点绝对,却是PE生存的不二法则。错过几个项目,未来还有机会,而如果投资几个失败的项目,生存就存在问题。因此,PE要在行业高潮和低谷的轮回中走得长远,就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在企业调研上,既要挖掘项目的价值,也要充分发现存在的风险,坚决不做“赌博性投资”,尤其在行业一片乐观的情况下更应小心。
◎把合作变成习惯,联合投资是一种省力的方法
一直以来,PE在投资金额比较大的项目时,往往会采用联合投资的方式,以规避基金对单一投资项目比例的限制或分散投资风险。如今,联合投资越来越多被PE主动采用。
从实际效果看,联合投资有助于PE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实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不同的PE特色不同,资源和服务能力也不尽相同,联合投资后,PE可以整合彼此的力量,通过利用彼此的项目网络、专业经验等资源,扩大项目来源,提高投资效率,并为项目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洲电子当初正因为有深圳创新投、达晨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以各自的资源为其提供服务,才获得持续发展并成功上市。
随着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渤海基金”)管理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时间的日益临近,更有多只产业基金正静候国家发改委批复。与渤海基金的诞生、《合伙企业法》等相关经济金融法规的修订出台相伴的是,私募股权基金巨舰从天津下水试航。
揭开私募基金“面纱”
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都属于以非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私募股权基金。目前在国际上活跃的私募股权机构有大大小小好几千家,KKR、凯雷、黑石、TPG德州太平洋、高盛资本、摩根士丹利资本等动辄数十亿美元规模的国际私募资本巨头,早已不满足本国市场,而将其触角探向了世界各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在美国,产业投资基金一出现,迅速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大批企业,如微软、雅虎等知名企业通过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和培育而迅速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
我国于2005年6月颁布了《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综合目前国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参与经营管理的“专家管理、组合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向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和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主要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参与经营管理,从被投资企业资本增值后的股权转让中获得收益,按照投资者出资份额共享投资收益和共担投资风险。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与贷款等传统的债权投资方式相比,一个重要差异为基金投资是权益性的,着眼点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他们的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以便能通过上市或出售获得高额的资本利得回报。所以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远比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更具实际意义。
重点支持新区建设
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给予滨海新区的最大政策。其中,金融改革位列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之首,滨海新区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建立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参与经济全球化。成立渤海产业基金是滨海新区金融改革方案中最早提出的举措之一。
渤海基金首期60亿元募集计划已基本完成。该基金是国内首只由国务院批准试点的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200亿元,将用于重点扶持具有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投资企业。
渤海基金的首期发起机构是中国人寿保险、国家开发银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邮政储蓄银行、中银集团以及泰达控股。天津滨海新区具有重大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资格,作为滨海新区直接融资创新的第一个典范,渤海基金试点是我国尝试拓宽融资渠道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渤海产业基金的成立对滨海新区乃至全国的资本市场将带来突破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产业投资基金管理的法律规范,相关主管部门坚持按照“先立法后放行”的原则来推进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试点,迄今为止仅以个案处理方式特批了两只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家尚未出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前提下,国务院特批滨海新区设立渤海基金,有利于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后,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滨海新区功能定位要求,投资于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制造业项目,为环渤海地区服务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参股中央企业在津的重大项目;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与外国企业合资建设的重点项目的股本投入,充实中方股本,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利用外资健康发展。渤海基金初步计划按5∶3∶2的比例投资于天津(以滨海新区为主)、环渤海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渤海产业基金可能投资的几大产业,包括了滨海新区内的金融商贸业、高新技术、现代冶金、空港物流、海洋渔业、循环经济、海港物流、化学工业、休闲旅游业等。
同时在滨海新区注册成立的基金,还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天津科委联合出资,分别委托天津泰达科技和天津创投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滨海天使创业投资基金。这只总额为1亿元人民币的基金大股东是泰达科技,占有60%的股份,天津创投占有40%的股份。滨海天投资使基金将为处在初创阶段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科技企业和项目提供启动和发展资金。
配套措施紧紧跟上
中国市场蕴含的巨大投资机会,自然引来这些世界顶级机构不约而同地大举进入。发生在中国内地第一起典型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就是2004年6月美国著名的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人民币,从深圳市政府手中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17.89%的股权。此后类似的案例接踵而来,凯雷收购太平洋保险、高盛拿下双汇、华平控股哈药,外资的介入让中国私募股权市场也活跃起来。
目前,活跃在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绝大部分都有外资背景。在外资机构大举并购我国优秀企业的同时,由于法律框架的缺失和过度的金融监管,我国本土私募股权市场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受制于多种因素,生存空间狭小。
据了解,美国的风险投资组织中,有限合伙制公司约占80%,它们是推动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我国修订前的《合伙企业法》中“无限连带责任”的硬约束让不少民营资本望而却步,也使中国合伙企业数量近年来不断萎缩。类似金融法规的诸多限制是制约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原因之一。
融资、遴选项目投资和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者操作项目时的三大步骤,三者环环相扣,任一环节的堵塞都会影响整个项目运作。然而,本土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却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的尴尬境地——融资渠道的单一和股市创业板的缺失,往往使其融资和退出上市不得不在境外进行。
为了引导产业投资基金服务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部门紧紧跟上,及时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编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天津滨海新区产业投资项目指导目录》,并且实现定期发布、适时更新,引导产业投资基金把更多的资金投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所急需的重点项目;根据滨海新区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和举办各类优质项目资源与产业投资基金的对接活动;尽快制订并实施一系列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扶持政策等。
私募基金前景广阔
现在我国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障碍正得到消除,对私募股权基金更是层层松绑。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全流通,使私募股权投资的境内退出风险大大降低;新近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正式明确了境外企业可以通过换股方式收购境内企业,这也为被投资企业境外红筹上市提供了便利,同时大大方便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境外退出。除此之外,《公司法》已经正式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额度的限制;而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也正式确立了有限合伙的企业形式,这预示了在我国可以设立有限合伙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仅提高了私募股权投资的运作效率,而且也极大拓宽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募资渠道,尤其是今后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也可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法律法规】推荐阅读:
私募股权投资流程07-18
私募股权投资信托合同07-05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历程09-19
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10-10
私募基金股权协议书11-08
私募07-02
我国私募信息披露制度07-09
私募基金内控手册11-11
地产私募基金设计方案06-22
私募基金计划书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