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历程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历程(精选7篇)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历程 篇1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方式是股权投资,即通过增资扩股或股份转让的方式,获得非上市公司股份,并通过股份增值转让获利。股权投资的特点包括:

1.股权投资的收益十分丰厚。与债权投资获得投入资本若干百分点的孳息收益不同,股权投资以出资比例获取公司收益的分红,一旦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获利可能是几倍或几十倍。

2.股权投资伴随着高风险。股权投资通常需要经历若干年的投资周期,而因为投资于发展期或成长期的企业,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本身有很大风险,如果被投资企业最后以破产惨淡收场,私募股权基金也可能血本无归。

3.股权投资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私募股权投资在向目标企业注入资本的时候,也注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各种增值服务,这也是其吸引企业的关键因素。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拓展采购或销售渠道,融通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关系。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亮点和竞争力所在。

发展历程

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美国。20世纪末,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银行家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和安排,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大的石油、钢铁、铁路等新兴产业,这类投资完全是由投资者个人决策,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的雏形。

现代PE产业先后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的发展。

1946~1981年的初PE时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资产投资以及小型企业对私募的接触使PE得到起步。

1982~1993年的第一次经济萧条和繁荣的循环使PE发展到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出现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债券为资金杠杆的收购浪潮,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几乎崩溃的杠杆收购产业环境下仍疯狂购买著名的美国食品烟草公司雷诺纳贝斯克(RJR Nabisco)中达到高潮。

PE在第二次经济循环(1992~2002年)中得到洗涤并经历了其第三个时期的进化。这一时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浮现出一系列金融和经济现象,比如储蓄和贷款危机,内幕交易丑闻以及房地产业危机。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在1999~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2003~2007年成为PE发展的第四个重要时期,全球经济由之前的互联网泡沫逐步走弱,杠杆收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从而使私募企业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2007年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IPO中我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历程 篇2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一种以发行股权收益凭证的方式公开募集资金,委托专门的地产机构对酒店、公寓、办公楼、写字楼、商场、仓库和医院等收益性地产进行投资经营和管理,并将投资所得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有效房地产投融资工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具有资产流动性强、收益率较高、投资门槛低、有效分散风险、抵御通货膨胀等优点,日益受到各国房地产以及金融界的推崇和投资者的喜爱。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结构步入老龄化,适龄购房者比例偏低,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状态发生改变,房地产价格只升不降的时代已经终结,逐渐开始步入低迷期。在房地产新常态环境下,长期以来依靠银行贷款的房地产融资模式,加剧了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不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发展。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推进和发展,为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和投资者拓宽了外部投融资渠道。在我国,REITs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2年,当时开展的房地产信托业务发展过程十分缓慢。2005年,内地越秀REITs在香港证券市场成功投资发行了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REITs。2007年,我国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成立了“房地产投资基金研究领导小组”,专门对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试点准备工作进行前期调研,分析我国实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条件及其对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影响。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REITs在我国正式提上发展议事日程。其后,我国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就包括提出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金融工具,通过REITs、规范民间融资、并购贷款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拓宽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局面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初步制定我国实施REITs试点的总体框架方案和管理办法,但因REITs仍以传统的信托方式发行募集基金,并未赋予以公募基金形式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与以前的融资渠道相比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导致REITs最终未能实施。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传统融资方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从客观上要求我国加快REITs进程。2014年,证监会颁布了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新规,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要常规化,支持信托受益权、基础设施收益权以及信贷资产等产品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流通发展,这为我国REITs的推广和试点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同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扩大市场化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积极推进REITs试点工作;同时,证监会批准“中信起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虽然该项资产管理计划离真正意义上的权益性REITs仍有差距,但其标志着我国REITs试点正式拉开序幕。

REITs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外房地产市场运行了半个多世纪,已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房地产投融资产品。与美国等发达房地产金融市场相比,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仍处于起步试点阶段,在运作模式、组织形态、监管制度、税收政策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需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我国REITs实施进程,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融合发展,拓宽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融资渠道,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降低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秩序稳定。

二、美国REITs的发展历程回顾

美国REITs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诞生了10家REITs,总市值刚刚超过2亿美元;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REITs已成为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有效的投融资工具,全美超过50%的房地产资金来自REITs投资,为美国曾经繁荣的房地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目前,美国大约有近300家上市REITs,总市值达1万亿美元,是成立之初的5000多倍。任何事物都会经历萌芽、兴起、发展、成熟和衰退的循环周期,美国REITs也不例外,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具体过程如下:

1. 起步阶段为1960~1967年。

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众多中小投资者无法投资医院、购物中心、体育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困境,打破公司和富人投资大型房地产项目的垄断,美国国会批准的《房地产信托投资法》将REITs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允许公开募集众多投资者资金组建大型不动产资产公司,但由于REITs在当时仅被设计为投融资的一个辅助工具,在投融资和经营方面受到的限制仍然较多,致使REITs发展缓慢且规模较小,当时全美仅有10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总市值刚超过2亿美元。

2. 发展阶段为1968~1990年。

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兴起,商业银行掀起抵押型REITs热潮之风,利用REITs少量股东权益募集公众大量资金,为房地产项目投资发放短期贷款,因而REITs资产规模得到迅速扩大,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REITs资产总市值已达200亿美元。后来,美国遭受到经济危机,房地产经济出现下滑,抵押型REITs价格暴跌,REITs资产规模减少。为振兴美国经济,1981年美国颁布了允许房地产折旧合法避税的《经济振兴法案》,刺激了美国房地产购买市场。随后,1986年美国颁布的《税收改革法案》取消了避税政策,实行资产管理内部化,从而遏制了房地产过热投资。80年代末期,由于前期的房地产被过度投资,大量的房地产重复建设后使得美国房地产业陷入“过剩”和“泡沫”困境。在1990年,股权类REITs总收益率出现暴跌,降幅高达14.8%。

3. 成熟阶段为1991年至今。

自20世纪90年代,股权类REITs上市后获得迅猛发展,其资产投资领域扩充至工业地产、购物中心、居住区、营销中心、酒店、自储设备等地产项目。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房地产经济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REITs也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自1993年以来,美国REITs上市热潮使得其总市值呈几何级增长。截至目前,美国有近300个上市房地产投资基金,总市值达1万亿美元。

三、美国REITs的基本特征

美国REITs之所以受到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个人投资者的追捧,那是因为与其他房地产投融资产品相比,REITs有其独特之处。

1. 投资门槛低、流动性强。

REITs最初的设计就是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投资大型地产项目的一个平台和机会,打破机构投资者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个体投资者对大型地产项目的垄断。REITs面向众多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开募集方式发行REITs产品,投资者可以以较少的认购资金进行投资,其风险不大且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可以像其他证券产品一样上市流通交易,与传统投资所有权地产项目的有价股票等证券产品相比,具有高度的市场流通性。

2. 较高的收益回报率、波动性较小。

美国规定了REITs严格的分红比例,从而保障了众多投资者的收益权。REITs投资90%以上的综合收益来自于相关物业的租金收入,有着稳定的收益来源,其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具体而言,美国REITs收益来源于两大部分:一是来自抵押贷款利息或者相关物业租金收入等经营性利润所派发的股利及分红;二是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REITs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其波动性相较于股票而言较小。例如,美国FTSE NAREIT指数(1995~2015年)的年均收益率为14.3%,超过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其收益率较高;在股息收益率方面,美国REITs的股息收益率的平均方差只有1.05%,可见其收益率波动较小。

3. 有效分散风险、优化投资组合管理。

美国REITs公开募集的资金,基本由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和管理,这些基金管理人员拥有娴熟的基金投资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能够制定最佳的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积极拓宽REITs投资领域,依据不同地产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做出不同的投资组合策略,有效降低REITs投资风险,增强地产投资及其他相关证券收益的安全性。另外,REITs作为房地产金融的一种有效投资工具,其投资主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既有少量资金的个人投资者,也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一旦遭遇经营和管理损失,由于其投资者众多,因此平摊至每个投资者的风险就较少。

4. 抵御通货膨胀,降低收益损失。

REITs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及其他相关证券产品,其具有很强的资产保值和增值功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价水平会伴随通货膨胀的节奏出现上涨,房地产市场价格也将上涨,并且其速度会高于通货膨胀率,以房地产价值为基础的REITs股票价值也跟着上涨,因此,一旦经济进入通货膨胀时期,REITs投资收益水平也较平时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消因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收益减少。

四、美国REITs的发展经验

通过对REITs的发展历程回顾以及其基本特征的阐述,可以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具体如下:

1.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美国REITs发展的制度保障。

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美国政府的相应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这为REITs的顺利推出和发展保驾护航,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RE-ITs推出的起步阶段,给众多小型投资者提供了大型地产项目投资机会,打破了公司和资金实力较强的投资客户对医院、购物中心、销售中心等大型地产项目的投资垄断权。1960年,美国国会制定和颁布了《房地产信托投资法》,允许公开募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分散资金并用于投资地产项目,该法案推动了美国REITs的诞生。在REITs的发展阶段,为刺激房地产投资和实体经济,美国政府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颁布了《税收改革法案》和《经济振兴法案》,给予美国REITs投资以税收优惠支持。在REITs的成熟阶段,1993年美国国会制定和颁布了《综合预算调整法案》,该法案打破了曾经禁止养老基金持有者占据REITs的大多数股份的限制,为养老基金兴起REITs投资热潮提供了制度保障。

2. 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是美国REITs发展的源动力。

美国REITs占据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位居世界头号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强国,其发展的源动力在于美国REITs产品不断自我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的适应能力,这既能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需求,又满足了REITs投资者的需求。REITs不断得到创新:从1960年最初成立单一股权投资信托功能,到20世纪70年代的抵押投资信托以及80年代的综合投资信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投资品种不断得到拓展,到90年代又陆续推出参与型抵押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联合物业等多种投资基金形式,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房地产投融资需求。另外,REITs的专业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并实行股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效率。并设立专门的基金投资和运营机构,避免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利益不一致,而出现道德风险问题。

3. 众多机构投资者是美国REITs迅速发展的推动力。

美国REITs刚诞生之初,就非常注重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和推动力量。196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房地产信托投资法》规定:允许公开募集中小投资者资金,组建大型不动产资产公司投资和运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这为众多中小投资者对大型地产项目进行投资提供了方便的投资渠道。组建资产投资机构,不仅可以提高REITs的专业化运作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抵御REITs市场投资风险并提高运营效率,促进美国REITs的迅速发展。为了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美国不断放松REITs投资主体的限制,允许机构投资者大额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并允许其占据大多数份额。1981年,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达到10%,2015年增长至近60%,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REITs的比例越来越高。机构参与者越多,使得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投资决策质量越高,运营和管理专业能力越强,促进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4. 保障投资者利益机制是美国REITs迅速发展的强力剂。

一项投融资产品的兴起需要能够同时满足投融资产品供需求双方的利益;否则,该项投融资产品就没有市场,REITs金融产品也不例外。美国REITs投融资产品的供给方(发行者)是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或房地产开发公司,而需求方(购买者)是众多投资者或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美国REITs投融资产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保持了REITs投资者的高市盈率,即便是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REITs投融资产品的利率也一般都高于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美国在保护REITs投资者利益方面,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在分红方面,REITs综合收益所得分红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盈利交易税等优惠政策;在投资领域,规定REITs盈利的90%分红给投资者。在收入结构方面,要求REITs的资金主要投资于房地产或相关证券,并防止短期频繁投资违规操作。美国从保障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规范REITs投资运作和管理,尤其注重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积极鼓励中小投资者参与REITs投资。

五、美国REITs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REITs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大的自我创新能力、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机构以及健全的投资者利益保障机制,我国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几点启示:

1. 建立和完善我国REITs法律法规体系。

REITs的成功运行和管理涉及基金设立、运行条件、投资方向、分红规制、处罚措施等方方面面的法律制度。美国REITs投资房地产项目具有免税优惠政策,REITs投资分红盈利享受免税政策且对物流交易盈利以及资本投资利得给予税收减免待遇。然而,在我国除了缺乏支持REITs发展的税收政策,还缺少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REITs进行专门立法,只是在与REITs相近的《投资基金法》和《信托法》中有相关规定,但因我国大部分基金集中在证券业领域,且一般属于契约型基金形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REITs调整法规,不适用于REITs投资房地产或相关证券公开募集调整规制的要求。为顺利推进我国REITs试点工作,应紧抓“营改增”国家结构性减税和供给侧改革契机,在企业所得税、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等领域明确给予REITs投资税收优惠政策,避免REITs基础资产收益和投资者层面出现双重征税现象,并制定从REITs资产构成、股权要求、发行规则、上市交易到收益分配等一整套专项管理法规和制度,从一开始试点就按照“高规格、高标准”的要求,推行REITs试点。

2. 加快和提升我国REITs产品的创新能力。

在美国,REITs受到众多投资者的欢迎并发展壮大,得益于其产品类型不断得到创新和突破,迎合各种类型投资者的购买需求,以适应不同时期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需要。早在2009年,我国央行就曾在REITs试点的推行方案和管理办法中,因未赋予REITs公开募集资金权利和挂牌上市交易、未突破传统的信托基金私募融资方式,使2009年在上海浦东新区一个REITs试点方案流产。目前,国内推出的REITs产品基本是私募基金,面向机构投资者大面额认购和投资,使得中小投资者被拒之门外,而且无法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造成REITs市场流通性差,投资者缺乏购买热情。截至目前,在我国众多公募基金中并没有真正的REITs基金,但有两只以QDII为主要投资标的的权益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一只是以全球权益类为投资标的的诺安不动产基金,另一只是以美国权益类为投资标的的鹏华美国房地产基金。为了加快我国REITs产品的流动性,增强对投资者的投资吸引力,应不断创新产品基金种类。在试点过渡期间,针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居民投资者的不同需求,分别实行公募和私募“并轨”的REITs发行探索机制,并允许其上市挂牌交易,建立“公开、高效、透明和完善”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交易二级市场,以提升REITs产品的流通性。

3. 加强和培育众多专业化的REITs机构投资者。

美国REITs的运作和管理具有强大的紧密协作团队,我国在REITs试点阶段,就应遵循REITs严格分工协作程序,打造适宜我国REITs运作的机构投资者和管理者。通常而言,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包括基金具体运作机构、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基金监督管理机构等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法人治理机构。我国应借鉴美国REITs的运作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建立适合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由信托银行、房地产信托投资公司、建行房地产信贷部、抵押银行、住宅银行等组成的多元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投资机构体系。具体分工方面,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负责REITs的具体运营,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REITs运营的社会监督,保险公司负责REITs投资房地产项目的担保。在美国,REITs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这些专业型的投资机构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投资信息获取和运作能力强,能够为REITs的正常运营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因此,在我国培育专业型的REITs机构投资者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这可以不断提高我国REITs投资的运营和盈利水平,促进其快速成长和发展。

4. 建立和运行我国REITs投资者利益保障机制。

在全球各国REITs市场,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运作大多借鉴美国的成功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国情进行改良以便适用于各国REITs的运作。在美国,推出REITs的初衷是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投资购物中心、商业地产、物业中心等大型地产项目的机会,从根本上保障REITs投资者利益,坚持投资领域方向明确、业务范围清晰、经营运作规范等基本原则和指南,具体从收入结构、资产构成以及投资收益分配等方面保障REITs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结合我国REITs的具体试点情况,本文认为应注意收入结构、资产构成和投资收益分配问题,以防止侵害投资者利益,最终影响我国REITs的试点顺利进行。在收入结构方面,美国REITs规定股利、房地产租金、地产处置收益等收入应占REITs总收入的95%以上,处理1年以下的股票或其他证券以及4年以下的地产所得等收入不得超过3%。因此我国应规定REITs收入主要来源于地产出租、购置和开发等权益性业务,禁止资金拆借并严格控制贷款。在资产构成方面,美国房地产及其他地产证券资金必须占REITs总资产的75%以上。我国REITs也应对开发性资产构成比例做出一定的比例限制,从源头上减少REITs的运作风险。在投资收益分配方面,为防止基金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国规定应税收入的9%必须分配给股东,从而保障投资者利益;我国也可借鉴其做法,防止REITs产品的基金管理者产生道德风险,从而保障投资者经济利益。

摘要:2014年,我国海外地产投资总额首次超过国内地产投资,国内地产巨头纷纷转向海外地产投资。为促进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房地产投融资工具——美国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吸引更多国内外地产商投资,拓宽我国房地产外部投融资渠道。目前,我国REITs仍处于试点阶段,与全球领先的美国REITs市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在回顾美国REITs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美国REITs在法律法规、产品创新、机构投资、利益保障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提出有益于我国REITs试点推广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房地产,REITs,金融工具,经验及启示

参考文献

李健飞.美国房地产信托基金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1).

冯翠英.基于新保险法的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及风险控制[J].特区经济,2011(2).

王凤荣,耿艳辉.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的金融功能观分析与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2(5).

张伟如.REITs收益的研究:国际经验与启示[J].时代金融,2014(11).

余凯.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6(31).

鲁炜,钟小辉.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6(10).

罗萍萍.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13(44).

方晶.浅析房地产信托基金的美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3(5).

我国扶贫攻坚发展历程 篇3

扶贫攻坚路,悠悠中国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扶贫开发工作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按我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贫困人口为2.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0.7%。导致这一时期大面积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即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25亿,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

第二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得到快速增长,但少数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

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凸现出来,低收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济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的基本需要。

自1986年起,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优惠政策,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进行彻底改革,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

经过8年不懈努力,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减少到8000万,平均每年减少64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

第三阶段:“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特征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

这一时期,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南大石山区(缺土)、西北黄土高原区(严重缺水)、秦巴贫困山区(土地落差大、耕地少、交通状况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以及青藏高寒区(积温严重不足)等几类地区,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发育落后等。

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

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标志,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明确提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年底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在1997年至1999年这3年中,我国每年有8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年度数量的最高水平。到2000年年底,“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

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

我国贫困人口的标准,最初是1986年由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对6.7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即198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06元。到1990年这一标准相当于300元,2000年为625元,2010年为2000元。

我国的贫困标准是一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可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客观、符合我国实际的。

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为了集中使用扶贫资金,有效地扶持贫困人口,我国政府制定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标准,确定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县。

1986年第一次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标准:以县为单位,198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1994年,重新调整了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标准: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1992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一律退出国家扶持范围。

依据这个标准,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

迄今,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措施,主要是围绕解决重点扶持县贫困群众温饱而制定的,并通过集中有效扶持带动全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在扶贫资金方面,国家明确要求,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都用于这些贫困县,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最低配套资金比例(30%~50%)。

扶贫重点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

向中西部地区重点倾斜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并呈块状、片状分布在高原、山地、丘陵、沙漠等地区,1994年政府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中西部地区占82%。

从1994年起,我国政府开始调整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把用于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省的中央扶贫信贷资金调整出来,集中用于中西部贫困状况严重的省、自治区;中央新增的财政扶贫资金只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

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在西部地区优先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从全局着眼,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横向联合和对口扶贫协作。

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政府专项扶贫资金主要包括两大类:财政扶贫资金和信贷扶贫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又包括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2000年中央各项扶贫专项资金达到了248亿元,与1980年相比,增加了30倍。

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基本农田、兴修小型水利工程、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建乡村道路、科技培训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等;扶贫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增加贫困户当年收入的种养业项目。

制定支持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的优惠政策

扶贫开发优惠政策包括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和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两个方面。

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免除粮食定购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扶贫贷款的使用期限,放宽抵押和担保条件;按照农业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减免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优惠政策有:中央政府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对贫困县新办企业和发达地区到贫困地区兴办的企业,在3年内免征所得税;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适当提高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维护基金标准,专项用于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握全局、运筹帷幄,对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不断推动扶贫事业向前发展。

浅析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历程 篇4

浅析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历程

由于我国早期的**,是我国的科技一度落后在国际水平之后,早在1958年,石松等元老级研究员首先在我国开展膜电渗析海水淡化工艺研究。早在五年前,美国C.E.Reid建议美国将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列入国家计划。起步上已早于我国。

紧随起后1967年,我国国家科委组织全国在水处理等领域的各类精英会战海水淡化。

1970年,会战主力汇集我国的浙江省杭州市,组织了全国第一个淡化研究室。这期间,他们一直用电渗析技术进行研制海洋监测专用微孔滤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电渗析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为世界领军人物,值得所有国人骄傲。

1982年,中国海水再利用协会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为经历了十年浩劫,还是衰弱下去了。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新型淡化技术已经赫然问世。领先世界各国。成为海水淡化领域的霸主。

1984年,中国开始对膜技术重视了,但是,美国的复合膜已经大面积商业化并投入到国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国家为了追赶膜方面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国家科委组建国家液体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悄悄研制国产反渗透膜。

关于海水淡化成本,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是反渗透、多级闪蒸和低温多效,其中反渗透运行成本最低,耗电4度左右,再加上化学品费。直接运行成本就是这两种,如电费按0.6元/度计,如再考虑人工、维修、反渗透膜更换等费用,运行成本一般在3-4元/吨淡水。由此算来海水淡化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尽管如此,节水意识还是不可少的。

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有人预言,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21世纪可能争水。

中国有关海水的淡化产业虽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但创新能力、装备的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形成中国淡化水设备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海水淡化成本降低,发展膜与膜材料、等核心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关键材料和核心设备的国产化,增强自主建设大型工程的能力。

沈阳莱特莱德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市场调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篇5

市场调研指对营销决策相关数据进行计划、收集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向管理者沟通的过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求和资源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把握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营销策略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正确依据的信息管理活动。市场调研是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市场调研业在我国的发展

市场调研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它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1984年,民办的北京社会发展研究所在内部成立了社会调查中心,这是较早的有案可查的民办调研机构的开始。1986年产生了北京社会调查所(后改称为中国社会调查所、中国市场调查所)和北京社会调查事务所(后改称为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最早将民意调查结果推向媒体。1987年7月,广州市场研究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有偿服务的以“公司”命名的专业市场调研机构。1991年下半年,在北京、广州又诞生了数家调研机构,但真正有较多调研机构成立的时间是在1992——1993年。1998年,我国市场调查行业协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2001年,正式成立“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中国执业的市场调研机构已达800余家,1997年的行业营业额有4.5亿,1998年全国调研业营业额已高达6——8亿元人命币,与1990年的1000万元相比,已有60——80倍的增长。2007年已迅猛发展到56亿,十年间的时间增长了超过十倍。预测未来十年,行业的年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0%左右。

按照执业主体的不同,中国市场调研机构可分为民营机构、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合资机构、学术研究及新闻单位创办机构等四种类型。民营机构又称民办机构,它是有个人独资或数个人合资创办的私营或股份制市场调查机构,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如“零点”、“大正”等;政府机关主办机构主要指国务院各部、委、局及地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创办的市场调研公司,如全国各级统计部门创办的各类信息咨询中心、调研中心等;合资机构主要指中外合资、中外合等联合创办的市场调研机构;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则指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单位创办的调研机构,如一些大学创办的统计调查所、市场调研中心、北京的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等。

在上述四类调研机构中,民营机构数量约700家,占全国执业机构总数的80%,政府机关主办机构占14%,学术研究和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占5%,合资机构约占1%。但从各类调研机构营业额构成看,数量最少的合资机构(含中方国有、民办的合资部分)占50%,位居第一,政府机关主办的机构占28%,名列第二,民营机构占20%,列第三位,学术、新闻单位创办机构占2%。

从市场调查机构的类型来看,又可以将市场调研机构分为独立性和非独立性

两种,具体可分为:

1、完全服务公司,如:商场调查公司、辛迪加信息公司、广告研究公司、经营顾问公司、定制服务公司;

2、有限服务公司,如:现场服务公司、市场细分专业公司、数据输入公司、抽样技术公司、数据分析公司、专业化的研究技术公司;

3、其他专业机构,如:政府信息设计部门、高校调查研究中心、科研单位调查中心。

二、我国市场调研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做的比较好的市场调研公司有:

北京开元研究,它是一家专业性的市场研究机构,是国内最早对杂志、报刊零售进行定期监测的机构之一,目前被全国主流广告公司和媒体广泛使用。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华南市场研究有限公司(RI)与国际市场研究集团(SCMR)的合资公司,它的成立是本土知识和国际经验的完美结合。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收视调查网络,样本总规模达到3万户,覆盖全国近800个主要电视频道。主要致力于专业的电视收视市场研究,为中国传媒行业提供不间断的电视调查服务,业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收视调查专业公司。

北京慧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两大研究机构:慧聪研究院和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分别从事行业市场研究和媒体广告信息检测。首创商情信息服务,设于知名的慧聪商情网,专门从事行业信息咨询服务和市场研究,涉及20多个行业。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它是中国专业研究咨询市场的早期开拓者与领导者,旗下“零点调查”、“前进策略”和“指标数据”和“远景投资”,提供专业调查咨询服务。零点调查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研究服务,目前的业务主要定位在消费者研究、品牌评估、评价性研究、产品与营销研究四大研究领域。上海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尼尔森公司为私营公司,其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提供全球领先的市场资讯、媒介资讯、在线研究、移动媒体监视、商业展览服务以及商业出版资讯。

此外还有北京特瑞恩斯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赛立信研究公司、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艾瑞咨询集团、思纬市场资讯有限公司等等。

三、我国市场调研业存在问题透析

市场调研的兴起,既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对各类综合信息的需要,又满足了企业对各类专业信息尤其是市场信息的广泛需求,也有效填补了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一项空白,发挥了其应有的巨大功效。然而,当前中国市场调研业发展中存在和暴露的诸多问题,却令许多业内人士困惑不已,亟待

我们以理性的眼光深入剖析,以便尽快形成共识,保障中国的市场调研业能够健康地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业的快速发展,在带给各界人士惊喜的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其存在问题的诸多思考。目前中国市场调研行业整体仍处于低水平动作阶段,存在若干问题。

1、地区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

2、数据收集方法传统落后。

3、分析数据方法传统落后。

4、市场调研企业规模小。

5、市场调研服务的需求比较低。

6、经验缺乏,知名度低。

7、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针对以上问题业内人士只有正确认识分析市场调查研究行业的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相应对策,才能促进我国市场调查研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篇6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的民营书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央对私营出版企业给予了较为优厚的政策, 发展环境相对宽松。1950年7月, 中宣部下发了《关于目前出版工作的指示》, 认为某些地区歧视排挤民营书店的行为有失偏颇, 指出虽然目前国内的出版业已经实现了国有化, 但民营出版力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必须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中央的支持鼓励下, 民营书业发展势头良好。1954到1956年,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民营书业也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接下来的十年, 私营资本逐渐撤出, 我国图书出版业不见了民营书业的身影。十年文革, 社会主义建设几乎停滞的局面, 我国出版业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造成了严重的书荒。

二、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民营书业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 也为出版事业吹来了改革发展的春风。出版界开始解放思想, 更新工作方法, 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开始进行改革, 民营书业也迎来了重新发展的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 许多人开始在城市人口流动密集区摆摊卖书。一时间, 各式各样的书摊报亭遍布街头巷尾,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批民营书业从业者通常被人们称为“书商”。很快, 部分从“卖书”发展到“做书”。起初, 他们用“剪刀加浆糊”的模式很快凑出一部“文集”;或自己选个题目, 请位学生寥寥数日便写就一部“巨著”, 很快就在街头巷尾同读者见面。这些图书大都属于“粗制滥造”, 编校质量很差, 扰乱了文化市场,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1989年国家下发通知, 加强对出版发行市场的管理, 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一些不法民营书商受到了惩处, 市场得到了净化, 民营书业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民营书业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世纪20年代, 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开始涉足民营书业, 如欧阳旭、辛继平、任志鸿等, 他们的到来为民营书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 公司制的民营文化公司纷纷诞生, 开始进行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 策划了一批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优秀选题。《格调》《老镜头》《老照片》系列等图书让广大读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学习的革命》更是让出版企业尝到了商业运作的甜头。教辅图书市场蛋糕愈做愈大, 让众多民营书业争先恐后地来抢滩登陆。金星书业的《教材全解》、志鸿教育的《优化设计》等崭露头角, 企业赢得了口碑, 创造了利润, 奠定了基础。

三、进入21世纪的民营书业

进入21世纪, 民营书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进入快速发展时间。

2003年,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新修订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规定明确指出, 具备条件的民营发行企业经过审批可以获得出版物的总发行权。经过多年的发展, 民营书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教辅图书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来自民营书业, 志鸿教育的“优化设计”、金星教育的“教材全解”、星火教育的“星火英语”、世纪金榜的“金榜系列”等。在大众读物、经管图书、少儿图书等领域, 民营书业亦能占到半壁江山, 并产生了一批知名企业。他们所策划的优秀选题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影响力。磨铁的人文畅销书, 蓝狮子、湛庐文化的经管图书, 海豚、大苹果的少儿图书, 新经典、信宜的绘本等产品都打上了其策划机构鲜明的品牌烙印。

近年来,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的日趋激烈, 民营书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批优秀企业开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资本运作, 走上品牌化、集团化经营之路。2015年5月新经典披露招股书, 标志着民营书业即将开始在主板上市, 这是资本市场对民营书业的青睐, 也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民营书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摘要:我国的出版活动始于何时?学界尚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殷墟甲骨文作为迄今发现最早的汉字, 可将我国出版活动的起源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春秋之前, 文化典籍多由统治者掌握, 庶民难以涉足1。一直到了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争鸣, 私学大为兴盛, 产生了大量私人著述, 为了使这些著述流传下来, 人们便开始抄写复制, 相互传阅, 这应当便是我国最早的民间出版活动了。

关键词:民营,著述,出版,兴盛

参考文献

[1]江云琴.从酷儿理论角度解读《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

[2]李斌, 曹燕宁, 周瘦鹃.《影戏话》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生成[J].电影艺术, 2012 (03) .

[3]张艺.关注现实生活建设电影高峰——昨天举行的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侧记[N].新民晚报, 2014 (10) .

[4]李斌, 曹燕宁.鸳鸯蝴蝶派与中国现代电影发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 (02) .

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发展历程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1978—1990年),建立基础——我国发布相关成本法规文件,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尚未明确提出。

改革开放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的重点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激励企业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调控企业的工资主要采用工效挂钩等手段。这一阶段,我国还未提出人工成本管理的问题,仍然只是颁布了有关成本管理的法规文件,主要有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会计法》《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以及1986年财政部颁布的《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1988年我国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必须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意味着要对人工成本进行控制,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国家有关成本管理法规文件的颁布,为人工成本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91—1996年),明确思路——原劳动部提出要制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并尝试进行人工成本调查试点。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企业工资应当如何管控,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通知(劳部发〔1993〕411号),提出通过改进经营者收入分配办法,“控制企业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人工成本的管理问题。同年,原劳动部提出,对工资总额调控时,还要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制度等强化对工资总量的调控(朱家甄,1993)。

1994年原劳动部和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制定的劳动统计指标解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人工成本概念。1994年,原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在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上提出:“研究制定企业人工成本标准和管理意见,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及其标准的确定办法;各级劳动、财政部门每年年终要对企业人工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决算。”1995年的同类会议上,综合计划与工资司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立规范的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办法,严格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人工成本项目。”这项工作也被列入原劳动部颁布的1995年工作要点中。1996年,原劳动部发布关于印发《劳动事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劳部发〔1996〕177号),其中规定:“加强对行业、企业人工成本情况的调查和监控,发布有关信息,指导企业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水平、调整人工成本结构。”至此,人工成本宏观管理纳入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计划中。

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开始重视人工成本管理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逐步参与竞争,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有的部委同志建议要逐步实行企业全部人工成本费用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曲凤杰、王砥,1994)。二是1992年我国颁布《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号)、《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实行后,取消了原来的企业工资基金项目,许多人工成本列入不同会计科目中,企业就会利用非工资科目增加个人收入,甚至违法乱纪(明瑞峰,1994),所以要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三是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各会员国都要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后期专程来我国,召开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国际会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比较,就必须进行人工成本统计与管理。

为了开展人工成本统计工作,原劳动部设计出了人工成本统计调查表。1995年,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人工成本统计表被纳入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在小范围内尝试开展起来。

北京市是我国第一批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的地区,其人工成本调查具有探索示范效应。1994年北京市劳动局对重点行业人工成本进行了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的9个行业和非制造业的2个行业共计300余个企业,当时调查的内容包括:平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比重(即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工资与人工成本比例(刘志华、吕景海,1994)。原劳动部主管部领导对北京市劳动局的人工成本调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996年北京市发布《企业人工成本预警预报管理办法(试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人工成本方面的政策文件。

原劳动部1995年在全国第一次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工作,涉及22 567户企业,职工1 099万人,取得了我国制造业企业1995年人工成本状况的资料。

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一阶段,一些企业也开始进行人工成本的管理、调查与统计分析。早在1991年,邯钢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劳动定员定额管理为契机,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中国石化总公司人事教育部对所属11家石化企业1991—1993年人工成本进行了内部(炼油型企业、炼油化肥型企业、化工型企业)的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结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人工成本管理工作,他们直接将宝钢的人工成本与一些发达国家钢铁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人工成本指标包括:工时人工成本、每吨总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这一阶段早期,也有关于规范企业人工成本方面的研究报告形成②。

nlc202309032119

这一阶段,国家劳动部门主要提出了对人工成本管控的思路,重点是制定了人工成本统计表格,使人工成本宏观管理从建立数据调查等基本手段入手。

第三阶段(1997—2003年),深入调查——原劳动部正式发布文件,广泛深入开展人工成本调查,着手进行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

1997年,原劳动部专门成立《加强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研究》课题组,针对人工成本监控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人工成本监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主要配套改革措施等问题,第一次正式对人工成本进行了研究。就在这一年,关于人工成本的261号文件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并颁布,标志着在我国,正式明确了人工成本的定义和范围,为规范人工成本统计、广泛开展人工成本数据调查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9—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属四个部门和单位又联合成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在人工成本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工成本调查的指标体系、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及组织实施、人工成本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和预测预警方法研究、人工成本调查分析软件开发。

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的统计调查在前一阶段小范围探索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国范围推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在全国主要的中心城市开展了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试点工作,截至2001年,全国已有12个城市发布了企业人工成本信息。这项工作是和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共同进行的,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指导和服务,这在当时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通畅的情况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开展人工成本统计调查工作,其目的在于:一是准确计算人工成本总量,反映人工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二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分析与预测,对人工成本异常情况及时做出提示和预警;三是开展人工成本的国际比较,为我国企业进行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阶段(2004—2012年),形成制度——政府建立人工成本制度,逐步形成了人工成本宏观管理架构。

前三个阶段,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和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2004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该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工成本制度的正式建立,人工成本和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为企业工资分配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促进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资水平。

文件明确规定,计划到2005年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不含拉萨)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2006年各地区再增加2-3个中心城市,力争3-5年内,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全面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形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多层次、广覆盖的人工成本信息网络。

2009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和人工成本调查探索企业薪酬调查方法试点的通知》(人社厅函〔2010〕371号),结合企业薪酬调查,提出人工成本调查的方法。

在这一阶段,人工成本状况也被用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中。2005年,国务院制定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时,就采用了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手段对农民工工资偏低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政策措施(邱小平、苏海南、马小丽、刘秉泉,2005)。

2012年下半年,根据国家工资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总体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就构建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进行专门部署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人工成本的宏观管理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序开展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从建立基础、明确思路、深入调查、形成制度四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了人工成本的概念与构成、调查与分析、预测与预警三位一体的宏观管理架构。

注释:

①四个阶段的划分主要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工作部署和出台相关文件规定时间为依据。

②原劳动部工资研究所孙群义1991年研究并撰写《企业人工成本管理实际操作研究》;刘福海1992年主持并执笔《规范企业人工成本研究报告》。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

上一篇:住院医生操作手册下一篇:金融类个人简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