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公共艺术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环境中迅速发展,为满足不同的公共文化需求,公共艺术的发展变得多元化。公共艺术在开放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同时,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公共艺术的设计,因此,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注重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环境相协调。

第一篇:公共艺术论文

评公共艺术的艺术取向与公共取向

摘要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谈起,从“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在对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应为艺术取向与公共取向的整合,进而提出构建体现公共性与艺术性的促成机制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公共艺术 公共性 艺术性

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中国。由于发展时间短,也并非某种特指的艺术形式,致使大众对其有一些偏差和误解。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公共场所的艺术。因此公共艺术应涉及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即公共场所和艺术。这两个概念都相当宽泛,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理解为城市空间中存在的环境雕塑和城市小品等常见形式,而应全面对其概念做一个界定,并从公共艺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公共场所、艺术)出发,去探讨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进而得到对公共艺术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 公共艺术的界定

清华美院教授姜竹青在其所著的《公共艺术漫步》一书中提出:公共艺术指艺术家在公众意识引导下、以公共文化资源为媒介在公共环境完成的能够由公众参与的艺术作品。它是以哲学、美学、艺术观念为指导,将人类诸多的研究成果整合起来,从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为连接所进行的广泛艺术行为。这一概念从创作者、创作来源、形式表达等方面全面地对公共艺术进行了限定,笔者认为这是对公共艺术比较全面、合理的解释。从上述概念中可以得出:公共艺术应是一种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场所艺术,和公共场所及空间联系紧密、相依相生。公共艺术不代表艺术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文化格式,任何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都是由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交流的传承载体。从某种角度上说,当代公共艺术犹如当今大众传媒时代的报纸、电视及广播等公共媒介,它以艺术的表达方式传达公众意向、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公共艺术存在两个基本前提,即公共性和艺术性,反映了公共艺术的两个基本属性。

二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

艺术的基本属性在于它的审美性,这是一切艺术门类的共同属性。作为艺术中的一个分支,公共艺术同样也具有这个基本属性,也就是说,公共艺术首先从形式而言是具有“藝术”感的,能给人带来审美感受的。审美性是公共艺术的形式,“美”是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公共艺术就是通过视觉审美的形式、表达(创作者)或满足(欣赏者)人的思想情感、精神与感官的需求。公共艺术的审美包含三个层次:生理的审美、心理的审美以及思维的审美。生理和心理的审美是对美好事物外表的初步感受,只表现了客观事物的美感,而思维的审美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理性的感觉。以公共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力、动情力为前提,欣赏者由于理性的参与使审美活动深化,从而获得带有理性和知性的审美体验,它不但深刻,而且更加强烈。康德说:“美是情感与道德的桥梁”。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可以作为向道德性转化的载体,通过艺术审美过程,欣赏者完成自我实现,成为审美主体,从而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因此如何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生活、介入空间就成为公共艺术创作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前提,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才被称为公共艺术。这里的“公共”并非仅指物理意义的空间与场所,同时还包含社会学意义上“共同享有”、“共同协作”和民主参与的含义,这些正是当代公共艺术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所在。因此,“公共”应同时理解为“公众、公共空间”,这体现了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

广大平民构成了公众的主体。公共艺术是公众的产物,由此看来它更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公共艺术带有社会功能,它把具体艺术形式与社会需求一起溶入作品,它的设计语言是社会学、艺术学和城市设计的融合。从公众这一角度而言,公共性的核心是体现社会关怀,体现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体现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利,因此,公共艺术决非个人行为,而是一人或数人与公众合作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鉴于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契合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作品。

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存在的载体,对公共空间的界定直接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存在范围。“公共空间”的概念是在18世纪中叶前后形成的,它是在西方近代社会形态及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中形成的重要命题。“公共空间,首先意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由此可见,公共空间的范畴相当大,几乎涵盖了除私人空间之外的所有空间形式,这为公共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公共艺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在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蓬勃发展,这不仅仅是艺术浪潮的延伸,更是“艺术生活化”的体现。以美国为例,自70年代开始,美国便进入了公共艺术的高潮期,在街头、河滨、购物中心、校园、图书馆、车站、机场等各大公共空间,随处都可以见到艺术品,例如:加州奥克兰街头工地艺术化的围墙、洛杉矶高速公路旁的壁画、匹兹堡金三角公园的垃圾桶等,都体现了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统一。下面将从公共艺术的基本属性出发,探讨当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及促成机制。

三 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

1 艺术性是公共艺术的原生因素

生存境界的审美化是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不论任何艺术形式,创造性的艺术表现应该是其终极目标,艺术家创作的艰难与快乐也正在于此,公共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环境之中,承担着创造优质公共空间的任务,应该在公共空间的形式创造和功能优化上发挥作用。公共艺术的艺术创造性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作品形体与空间语言的艺术性;二是,作品与环境关系的创造性结合;三是,作品制作材料与方式的艺术性。

审美正是艺术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的方式。把握艺术的本质特点,就必须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公共艺术基本特点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最本质的规定性,可以说,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就是生存境界的审美化。

2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存在标准

审美境界的生活化是公共艺术的现实价值。公共性体现了公共艺术对于现实意义的诉求。强调公共艺术的现实意义,就是强调公共艺术走向生活,强化审美在生活中的实践指导意义,使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实践的“身心之学”。

公共性这一属性要求当代公共艺术应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公众对公共艺术的体验与参与,并不是泛泛而言的文化字眼。对公共性的强调要求落到实处,即公共艺术必须体现社会公众的诉求,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并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来满足公众的需求,进而实现文化与社会的功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是面向公众发言;其二,要从公众的角度考虑设计立意和表现形式,服务于大众的利益,而不是仅从设计者或是管理者的个人立场、个人利益出发,从而提高公共艺术被大众认可的程度;其三,是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应是公众的生存经验与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使作品的意义具有可交流性与开放性;最后,应该使用大众化的设计语言来表现公共艺术,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他们关心的话题,阐述百姓身边的事情,体现出艺术家与大众平等交流的创作观,也可以为不同层面的公众预留想像空间,拉近作品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总之,公共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应使公众在生活中体验知性的审美,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在生活中提升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价值。

3 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整合是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

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是人本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公共艺术因为存在场所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其种类也丰富多样,可以是壁画、城雕,也可以是行为艺术等,与其交叉的专业很多,如:建筑学、景观学、美学、社会学等。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公共艺术理解为纯艺术的概念。其公共性与艺术性的合二为一是公共艺术的要义和灵魂。一方面,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优化了环境、使公众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社会性体现了对公众权利的尊重,实现了公众话语权利。通过公共艺术,“抽象”的审美转化为公众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方式,“纯粹”的艺术转化为艺术活动和形式,“精神”的境界转化为生存的存在,实现了更广泛的审美价值。

首先,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过程而言,公共艺术的创造并不是艺术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或几个艺术家与公众合作交流、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需要在充分研究公众需求的前提下,以历史与当下文化背景作为基本框架,从中找出创作者与公众的契合点,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既展示审美性又体现社会性的艺术品,促成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有机整合。

其次,从历史角度看,艺术的审美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功能本体阶段、艺术家本体阶段和社会本体阶段。功能本体阶段的艺术总体是服務于社会需要的,以社会功能作为本体;艺术家本体阶段的公共艺术则重在表述创作者的个性,将艺术与社会的距离拉大,将艺术看成一种高于生活的东西,更多地强调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社会本体阶段则是艺术开始重新强调和社会的关系,与传统的关系,艺术和非艺术、艺术和生活等之间的关系。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是公众需要成为与艺术创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共艺术的出现及其对艺术公共性的强调说明人们已将生活与艺术有机糅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即艺术的审美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进入到最高阶段——社会本体阶段。

最后,从公共艺术存在的场所特征和承载的文化意义来看,公共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以艺术作品的方式,使现实问题表现为精神问题,以具有审美特性的艺术形式体现公共艺术的社会性。公共艺术总是出现在不同种类的公共空间之中,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公共艺术要达到艺术与空间的共生,才能营造不同的场所感,带给公众不同的心理体验,所以,公共艺术应表现出它所在空间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总之,公共艺术为现实生活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艺术享受和审美因素;且公共艺术走出了传统艺术领域,以更加丰富、朴实的方式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代表了公共权利。对前者而言,公共艺术是当代人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提升;对后者来说,公共艺术则是人类价值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更广泛的实现。

四 构建公共、艺术性的机制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基石

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就是让审美活动更深层次地切入公众的生存空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在公共场所里进行公共艺术项目,就必然要与这些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体制、社区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艺术运作平台、机制,这应是今后公共艺术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公共艺术的运作中,需要协调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与艺术家三者的关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这个制度、程序的合理与否,是公共艺术健康发展的前提。具体需要从公众艺术观念的转变、对公众艺术素质的培养、艺术家的创作、政府与相关机构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公共艺术实践应是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合作中产生的,是社会共同作为的结果。

五 结语

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的取向,艺术性和公共性是其基本属性。艺术性是公共艺术的原生因素,生存境界的审美化是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存在标准,审美境界的生活化是公共艺术的现实价值。现代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是艺术性与公共性的整合,即公共艺术的人本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更有效的发挥公共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需要构建能体现公共性与艺术性的促成机制。

参考文献:

[1] 姜竹青:《公共艺术漫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章晴芳:《公共艺术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3]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学术前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作者:徐薇薇

第二篇: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

摘 要:艺术的“公共性”是指艺术作品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性。而公共艺术是指从满足公众需求出发,对城市公共环境进行的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在城市公共环境和公共空间中设置具有一定文化性、地域性、形式美的艺术品。以“公共性”、公共艺术、公共精神

中图分类员:J01文献标识:B

作者:张苏卉

第三篇: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精神”“公众话语权”“公共审美价值”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环境中迅速发展,为满足不同的公共文化需求,公共艺术的发展变得多元化。公共艺术在开放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同时,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公共艺术的设计,因此,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注重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环境相协调。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性;和谐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到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的需求,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公共艺术在各个国家都变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现实国情的因素,我国的公共艺术与国外的公共艺术发展相比较为落后,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国家。

(二)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共艺术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因为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与欧美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外国公共艺术发展的经验显示,公共艺术的发展必须要遵从公共艺术的几个特性,特别是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公共性。正确的理解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精神”、“公众话语权”、“公共审美价值”将有助于公共艺术更好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差异

以美国为例,公共艺术的发展居于世界顶尖水平,大部分城市都实行公共艺术规划,由不同职业的人员组成审核小组,由于每个城市的政策与文化差异,加上审核阶段,使美国的公共艺术发展各具特色,更具活力。

反观我国的公共艺术发展,由于时间较短,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公共艺术的发展十分混乱,各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品变得雷同,有些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品缺少了与大众互动和公共精神,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

二、研究、调研结论

(一)公共性

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是公共的艺术,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存在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存在于公共空间的作品必然要被大众所接受,因此,公共艺术最根本的特性是开放性与公共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仅是指艺术品存在于公共空间,还包括传达社会思想文化,与公众进行精神文化层面的交流,公共艺术范畴下的艺术品应该是为公众服务、与公众分享,与社会大众紧密联系的。

(二)公共精神

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公共”二字,公共艺术要求设计作品具有当下社会的先进意识,能够关注当下公众的人文精神。公共精神在现代社会更多的体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对公共设施的规划以及大众对于公共设施的维护,但显然,在对公共设施的维护方面,我国的现状令人堪忧。公共精神是代表当下社会的意识文化与审美取向,所以公共艺术的存在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应该是对大众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能够尽力提高大众的审美与素质。

(三)公众话语权

公共艺术的主体是社会大众。大众是社会中的普通人,在人口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没有任何特权。作为纳税人,社会大众应该有一定的决定权和选择权,这就是公众话语权。美国的公共艺术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就是因为美国具有对公共艺术的审核小组。让公众拥有话语权对公共艺术的选择发展会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公共艺术面对的,应该是属于大众的公共生活和文化享受。由于体制、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在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公众话语权容易被忽视,想要公共艺术在我国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公共话语权在公共艺术中的比重。

(四)公共审美价值

对美的追求在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存在的,不同社会阶段人们对美的理解不同,但任何时代大众的主流审美都应该成为公共艺术的方向。美的价值可以从公共艺术的多方面体现出来,结合我们通过生活学习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想法,形成更高境界的审美。

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公共艺术的创作不是孤立的艺术品,而应该是符合大多数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是与景观环境相互配合形成整个艺术美感,在一个和谐、美的景观环境中,更能突显公共艺术的美的价值。环境、公共艺术、人三者的和谐,会使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和强烈的时代精神。

三、结语

公共艺术既是城市环境中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形式,又是蕴含丰富社会内容、精神内容的文化形态,在城市中,既是美化城市的一部分,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要考虑放置场地的周边环境,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城市公共形象。

在现代社会,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包括传统的雕塑、壁画,还包含具有实用性的公共艺术。在设计中,将实用功能与造型结合在一起,是现代公共艺术发展的一个特征;当然,公共艺术品在实现功能的同时,更要显现自身的形式美感和艺术特征。

公共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是以社会大眾为主体的。将当下的公众文化、公众关心的话题融入艺术中,让大众有参与感、共鸣感,让公众真正拥有话语权的公共艺术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张燕根,丁硕赜,张泽佳.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何小青.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余畅(1992.03-),女,山西太原人,天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作者:余畅

第四篇: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流失

[摘 要]虽然公共性成为了现代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对公共艺术公共性认识比较模糊,本文以公共艺术这一具体领域为出发点,阐述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误区,并就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流失做重点分析,以期提高公众“认识公共性,保卫公共性”的意识。

[关键字]公共艺术 公共性 流失

对公共性的重视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是对公共性的诉求,意味着中国民众已开始思考公众在公共空间中的权力问题。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在这个过程中,人既不断为生存创造条件,又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自我,推动社会发展。

按词义,字面上的"公共艺术"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艺术,性质有别于挂在私人家里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1.公共艺术的目标在于其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一元性。这种一元性体现了政治学上的权力概念,可以将之理解为既定的有组织的权力结构以非强制性权力形式对个体实施有意和有效的影响,以达到有益全社会的预期目标。从社会学或文化学角度来看,这种一元性是社会控制和文化渗透的体现,即社会规范通过一定形式影响个人行为,使个体在接受这些规范的内在化过程中趋向社会化。"文以载道"、"寓教于乐"则是美学对这种一元性的表述,它意味着可令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态始终体现着整合社会的道义。

2.公共艺术依赖的环境是公共空间。其中的公共空间不光指公共环境、场所、场地、放置雕塑的地理场景,还应该包括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也包括艺术家个体意识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意识的介入。希腊的广场和乡土中国中的祠堂、井口是公共空间,并不是因为它空间阔达开敞,而是因为人们在这里交换意见,共同生活,结为共同体。

3.公共艺术面向全体公众,并要求公众的参与。公众与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而进行互动,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也就是说,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最好先问问使用这些空间的老百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现有的方案他们喜欢不喜欢,他们准备怎么使用这些作品。缺少这样的民主程序,即使开发商或者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建设幸运地找到了最好的艺术家来创作,作品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4.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互动完成的。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结果,是实现作品的互动,即艺术家和公众的双向交流,相互影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它是作品的延伸,它使公共艺术的结果呈现出开放性,作品的意义和结果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完成。公共艺术的成功与否,结论是开放的,作品公共性的实现与否是作品价值最后是否实现的依据,只有在公共性的框架中,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最后完成。

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认识误区

1."开放说"

这种认识专重公共艺术的空间形态,认为空间开放性把握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绝对依据。应该说,这种空间开放性是公共艺术公共性的一种形态特征,但不能就此认为,那些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艺术形态就一定会缺乏公共性。开放的空间形态可寄于公共性,封闭的空间形态同样可寄寓公共性,因为公共性的实质不在于艺术的空间形式,而在于其精神蕴涵的一元性。

2."下放说"

这是从创造主体来考虑的。这种认识依照"后现代"主张阐释公共艺术,认为应该"去中心",将空间营造权"下放"到个体,以致把个体的"参与性"视为公共性。这种主张看似充满民主色彩,开的却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没有哪个老百姓参与了实际创作,也没有哪一种方式集中了民意。

三、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

公共性虽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公共性的流失现象在公共艺术方面也是俯首可视。而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

1.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目前中国所谓“公共艺术”其实是国家化的,是政府“为民办事”的结果,政府给什么,市民就要什么。公共艺术展现给大众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的艺术作品,而没有向大众提供了一个透过艺术作品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类、考量人类的全新的理念。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

2.依赖空间和诉求对象的狭隘性

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内大多数人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源于我们自身所生成的空间经验就是单一的,我们尚缺乏那种细致入微地分辨多元社会空间的敏锐意识。由此,在公共空间和对其意识同时匮乏的前提下,对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践难免流于狭隘和表层。由于公共空间是缺乏的,真正具有行动力的社区组织和民众也是缺席的,当公共艺术以“一切为人”的口号被实践时,这样的艺术不会为所处空间带来任何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只会提供快餐和佐料式的视觉愉悦,甚至更糟。

3.公共艺术的结果的封闭性,它的检验方式的单一性

在中国公共艺术有一种政府化的特性,很多公共艺术的设计、建立,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单独决定,并没有公众或艺术家的共同参与,其公共艺术形成结果是封闭的,也只需政府或开发商内部检验。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杭州西湖边曾经奇丑无比的“美人凤”雕塑如今已经被拆除了,纽约时代广场上的极简艺术大师理查塞拉的弧形大钢板也被拆除了。更是对其公共艺术结果开放性,检验方式互动性的影射。

参考文献:

[1]王鑫,周育国. 公共性的解读.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孙振华.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美术观察, 2004, 11

作者:郑颖 王浩

第五篇:论当代壁画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公共艺术以各种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壁画的艺术内涵,分析当下壁画艺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壁画艺术承担着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角色。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至今,壁画艺术不再是单一形式的造型艺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并表现独具的艺术风格。由于壁画艺术必须依附建筑物或其他公共环境而存在,是一种公共文化艺术,通过独特的图案、色彩、文字等元素有机结合,将城市或某区域内的精神物化表现,传递公共精神正能量信息,具有大众交流的特点,艺术表现公共性。

壁画艺术与公共艺术内涵及联系

公共艺术即是在公共自由环境下将某种思想、精神、理念等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被公众欣赏和交流的艺术,其核心概念是公共性,其价值表现离不开公共环境,包括公众的参与交流、讨论评价等,是公民社会意识和民主意识高度发展的产物[1]。传统的公共艺术有雕塑、壁画、浮雕、装置等艺术表现形式,而当代公共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包括墙体彩绘、广告、媒体、电波等。

传统壁画与当代壁画具有很大的差别,过去壁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并未与公众建立平等的对话,其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壁画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的公共性。比如汉墓壁画中群臣端坐的场景及腾龙和赐节的图案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代表着统治阶级的身份,在平民百姓的墓里绝不可能看到一样[2]。传统的壁画多以绘画为主,随着现代新型材料和高科技的应用,当代的壁画绚丽多彩,丰富多样,表现形式趋向多元化,逐渐成为一种装饰艺术,也称壁饰艺术。

壁画艺术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常见的艺术,其经过不断的发展,当代壁画艺术不断的融入当代人的理念和情感,在人与建筑、公共环境之间架起一道精神沟通的桥梁,成为城市中一道独具风格的风景线,展现城市的文化基调。

壁画艺术公共现状

1.壁画色彩表现与公共环境相协调

当代壁画离不开色彩的渲染和表现,当壁画的造型风格确定后,通过色彩进行调节,使得壁画与周围环境表现和谐不突兀。公共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而壁画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其表现的色彩应当符合周围环境的色彩基调,给人一种艺术审美的享受。艺术家在设计壁画色彩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周围环境,考虑壁画的主题意思,以及城市文化内涵,将色彩有机运用到壁画中,提高壁画的公共价值。

2.壁画主题关联城市文化

随着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壁画逐渐成为城市的风景,象征城市的文化精神。在创造构思壁画主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其表现的主题与城市环境下的文化基调相符合。因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象征,将城市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壁画中,不但可以表现壁画的艺术美感,还可以使公众感受到实在艺术创新。

3.壁画体现人文社会因素

壁画并非是图案和色彩简单结合,而是通过色彩和图案的有机结合表现视觉艺术美感,同时表达深层的人文艺术。每一座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在壁画的创作设计过程中,不论是格局样式还是风格色彩,都要充分考虑与城市的人文景观以及城市风貌融合统一。因此在创作壁画之前,应当对城市的建筑风格、人文地理、艺术文化、历史文脉等方面的进行深入的调查,充分考虑该项因素与壁画的风格和主题、色彩等表现相符,避免设计理念与城市人文因素背道而行。

4.壁画具有公开性

壁画作为公共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给人欣赏和评价,具有公共表现的特性。因此壁画的创作并非是艺术家个人思想和创造意愿,应当充分考虑壁画的公共价值,以及人们对艺术的普遍认识水平,无限放大艺术带给公共的审美价值[3]。

5.壁画具有信息传播功能

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作为一个经济、消费、文化、交流的中心,大量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进行的传播,包括商业广告、新闻媒体、电视电波等形式传播,同时壁画也是信息的载体,通过艺术的形式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对现实社会的启迪、警示意义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当代壁画艺术发展的趋势

1.壁画艺术主题随时代而演变

壁画发展由来已久,早期历史上的壁画主题大多以宗教为,承载着人类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但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社会,人类更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个性的自我张扬,在艺术审美高要求下,壁画的功能也随之改变。当代壁画内容和题材更广泛,画面效果更强烈,其艺术表现力更加浓厚。我国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主要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生活场景为主题,随之佛教的传入后,壁画以佛教为主题迅速在各个石窟寺中呈现,在唐代达到发展的高峰期。在清朝时期,壁画艺术趋向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受西方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壁画又开始焕发新的活力,相比传统的壁画,当代壁画内容更加丰富,除了表现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生活场景等,还表现了大好山河、民族风情、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等新型的题材,其表现形式也多样化,有现实主义、抽象艺术、夸张手法、工艺雕塑等方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不同的题材和内容。

2.壁画公共环境的改变

由于当代壁画的被赋予传递文化和信息的使命,要求其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的手法、形式和色彩各不相同。比如城市文化广场建筑的壁画要表现城市的文化底蕴;行政建筑的壁画应当要庄重朴素;展览馆的壁画设计要求要融入高科技的成分等。近年来,由于色彩和高科技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当代壁画走起了“平民化”的发展路线,以大众所接受的形式走入大众的视野中,成为大众的审美艺术。当下壁画的表现不但是艺术家个性的彰显,同时也是时尚潮流的表现,例如当下的家居壁画装饰,也是当代壁画的一种形式,以更贴切平面生活的图案和色彩装饰着当代人的家居。可见当代壁画已经由传统壁画的大众环境转向个性化私人区域发展。

3.新技术促进壁画艺术的新发展

传统壁画艺术表现仅仅是通过墙体绘描、雕塑、刻画等艺术,如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手段不断被应用于艺术领域,以“光、声、电”立体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传承壁画艺术的精髓,融合现代美学艺术,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将壁画的内容进行表达[4]。过去,壁画艺术基本上依赖建筑而存在,是一种静态的艺术表现。随着现代大屏幕技术的普及,壁画可以通过二维、三维动画的手段,以动态的形式创造出生动逼真、梦幻奇特的画面效果,提高壁画艺术的表现力。

4.壁画艺术依据欣赏环境发展

壁画是公众环境下的艺术作品,为公众传递信息、提供审美服务,为公众所欣赏。通常壁画欣赏可以分为静态欣赏和动态欣赏,依据欣赏形式不同,壁画的篇幅、色彩、主题、构造等不同。

(1)静态欣赏是指公众观赏壁画的时间较长久,可以深入解读壁画。比如展览场所、学校场所、宾馆大厅等都多为静态空间场所,应当注意主题内容、壁画的尺寸、构图的比例等,充分考虑观众的视觉感受和观赏时序,将静止思维变为流动思维,使得观众在欣赏壁画时可有放松心情,避免欣赏出现突兀和不适感。同时设计还应当注意壁画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以及当代艺术的表现。

(2)壁画的动态观赏一般是指在火车站、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由于人流动比较大,对于壁画的观赏时间比较短暂,在此类场景下的壁画设计应当突出鲜明,瞬间吸人眼球,同时要考虑人们观赏的角度和流线,设计简单明了、效果强烈、整体感强的壁画,使人一瞥之下就能一目了然,获得完整的视觉美感。比如地铁中场景下,人们都忙于奔波的,身心疲惫,根本无暇顾及审美艺术,但又不得面对随时入眼的画面,对此应当设计简洁流畅、结构紧凑、色彩柔和、流线明了、整体艺术感强的壁画,使得疲惫的人眼前一亮,通过流动欣赏放松精神,还可以获得艺术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壁画经历了千年的发展时期,其功能和表现形式也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其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提高大众艺术审美水平、传递城市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下艺术家应当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壁画艺术,融入新的元素,提高壁画的艺术魅力,推进壁画艺术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作者简介:杨娟,(1984.09-)女,籍贯:广西兴安,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邮编:541000。

作者:杨娟

上一篇:化学论文论文下一篇:工业软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