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化学论文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美,以便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成为理性的人、审美的人。

第一篇:化学论文

化学美与化学教育

说到化学不少人就会联想起燃烧、爆炸、中毒、环境污染、职业病等丑恶现象.鉴于此,有些中学毕业生在填报志愿时不愿意超填报化学化工专业.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出现大面积“分化”,产生“分化”的原因尽管很多,但从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是:有的知识单调、枯燥、遗忘率高;有的知识抽象,概念性规律性强、难度大;有的知识复杂、综合难度大、题目灵活多变.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处于认识、兴趣、记忆、思维活动的低潮.为了防止学生的化学学习大面积“分化”,纠正一些学生对化学的偏见,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了.

作为人类文明产物的化学,不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

一、化学美的存在

化学美主要有教具模型、实验装置的造型美、色彩美;化学实验技能美、表演美;化学理论的科学美等.

1.化学实验、化工中的美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教材中安排了近200个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和51个学生实验.化学变化艳丽多彩,现象奇特,如银白色的镁条一经点燃就发出耀眼的白光;氯化氢、氨气分别溶于水,在一定的装置中都可以形成美丽的喷泉:过渡金属的难溶盐在水中可以形成魅力十足的水中花园;一朵白纸花在二氯化钴溶液中浸过,干燥后就成了一朵有趣的晴雨花——天气晴朗时,纸花显蓝色;天要下雨,纸花成了玫瑰红色.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没有见到过的,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愿望.这种兴趣和愿望一旦保持下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据有关方面统计,仅直接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化工产品,每年就有成千上万种之多,它们既具有五光十色的图案美,又有精致实用的造型美,在化学教育中融合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在化工生产的工艺管理和实验的操作技能技巧中,蕴含着布局巧妙的工艺美和高超娴熟的表演美.现代化工厂中的厂房设计、流程安排、生产衔接、管道蜿蜒、物料吞吐、仪表控制、环境安排,会使人感到整齐、对称、调和、匀称、节奏、和谐、舒坦的和谐美,以及操作中表现出的清新、悦目、灵妙、机智、利索、干净等技巧美.

2.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化学理论高度的抽象性、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特点决定了化学理论的科学美.

人们感受自然美、艺术美较为容易,因为这些美表现较为直观和感性,能很快地引发愉悦之情,而对于化学理论的科学美,由于其内容的抽象性、语言的精密性、逻辑的严密性、化学符号的奇特性、专用性,使得人对其中美的欣赏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向学生介绍化学科学美的实质和内容,提高其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是化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化学理论、化学用语的科学性十分重要,其美学意义在于它利于消除学生与知识客体之间的“阻隔感”,使学生完整、准确地掌握知识,满足其求知欲,而求知欲的满足正是美的享受.难怪有的学生用化学理论解释了一个复杂的化学现象或用简捷方法解出一道难题后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甚至高兴地跳了起来,并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同学,渴望别人能分享他的喜悦.

二、化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们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来创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物品.”审美情绪和修养不但影响人们对劳动,对周围人和事的态度,决定和影响着生活的目的、理想,而且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我们的教育方针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学化学教育的目的有三,一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二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三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学生所形成的化学认知结构,不仅包括他们理解和掌握的化学知识以及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化学特点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包括有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个体非智力因素(如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化学的意志品质等).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在化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甚至比知识的传授、思维训练更为重要.因此,加强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对化学产生兴趣,并形成乐趣进而发展成为志趣.

文章开头提到的人们对化学的种种误解,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是一个矛盾的整体,种种事物都不是绝对单纯的,生活美是自然美,而不是人为的美,“其中丑存在美的旁边,畸形接近者优美,‘丑恶滑稽’藏在‘典雅高尚’后面,恶与美相共,阴影与光明相关.”而且美与丑可以相互演绎,意味着彼此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美可以演绎成丑的,崇高可能演绎成滑稽,“由崇高到滑稽只差一步”.

只要人们严格操作规程,掌握了它,就可以防止化学实验、化工生产的易燃易爆易中毒事故并为人类造福.例如“TNT”是烈性炸药,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爆炸性来开山采矿;放射性元素在裂变聚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以制造核武器杀人,但我们也可用它来建造核电站发电,况且在帝国主义存在侵略野心的时代,我们研制核武器用于抵御侵略、保卫世界和平,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某些化合物的毒性可以生产各种农药保证农业丰收.化学污染的原因在于生产技术落后,综合利用水平低,只要我们严格环保法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能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创造美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造福于人民.至于化学实验中的伤害事故,只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按规程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稀释浓硫酸时容易发生硫酸外溅,灼伤皮肤和衣物的事故,但只要我们严格操作程序,把浓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就会平安无事.

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更是充满奇珍和谜团的领域,如果我们以美学角度来审视化学,它便是一门活生生的充满情趣的学科.但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不懂得音乐的人对于“交响乐”,不懂绘画的人对于“抽象派”的画一样,不了解化学的人对于其中的美也不能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是化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加强实验,改进教学,谆谆诱导,使学生从一般兴趣发展到极大兴趣,逐步形成对化学的乐趣,进而发展成为志趣.

三、如何在化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备课中深挖教材中的美育内涵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不但要教学生认识物质的化学属性,还要教学生认识事物的美与丑;不但要教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规律,还要教育学生爱美憎丑.因此教师要备好教材中化学美的内容,注意向学生指出美的因素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学会用化学美的标准去衡量化学问题及其结果,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不但是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化学教材中的美育内涵挖掘得透彻,必然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并让学生感受到和谐之美.

2.诱发美感,激发求知欲

为了消除人们对化学的误解,从学生步入化学世界的第一天起,教师就采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实验、幻灯、投影、录像)体现化学美,使学生在化学美的陶冶之中,唤起探索化学美的兴趣,强化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可以通过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好奇心,对化学产生直觉兴趣,同时教师更要以科学方法论把学生由好奇、好玩引导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正确操作和思维方法上来,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才能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的事实,从而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3.以美促思,启迪思维

富有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外部学习环境能够吸引学生集中注意,活跃思维,展开想象.富有美感的化学实验演示和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4.运用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美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自己端庄的教态、严谨的教风、规范鲜明的实验、精美的挂图、工整流利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语言、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等等,充分发挥教师的艺术示范作用,让学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课堂教学如果结构完美、布局合理,会给学生带来快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也得到美的享受.课堂教学的结构美包括开头要引人入胜,实验和讲练要排得恰当并有层次,结尾要收住并留给悬念,促使学生孜孜以求等.

教学语言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情感向外传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教育最主要的手段.因此,从教学的美学角度来看,教学语言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听一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犹如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成有色的声音;举例恰当,比喻新颖,头绪清楚,条例分明,严密周详,无懈可击.

例如,讲“原子结构”,学生虽然能记住组成原子的微粒是原子核和电子,但原子核究竟是什么东西?原子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这些抽象的问题学生就很难理解,有位教师打了个比方:“假如原子是万人体育馆,那么原子核就相当于悬挂在馆中央的一粒玻璃弹子,可见原子内部的绝大部分是空的,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不停地运动.”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这样把抽象化为具体,学生自然喜闻乐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瑰丽无比的知识世界,让知识的火光在学生眼前放射出诱人的光辉,这样学生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最后说说教学语言要富有节奏感,声音的高低、轻重、缓急要适当,声调要有起伏,高时慷慨激昂,低时和风细雨,抑扬顿挫,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似月白风清,这样教师的语言就会放出哲理的馥郁、心灵的芳香,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艺术培养学生审美创美的能力.

(责任编辑:廖银燕)

作者:李世雄

第二篇:化学文化与化学教研

摘要:程介明对上海教育系统做了特别研究,认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我国的三级教研体系的形成受自身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第8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系统的研究、引领、指导、督查和服务功能。中国教研员实际上具有专业与行政的双重职能,且专业职能受行政职能领导。江苏化学教研工作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化学文化观照”这个核心理念。江苏化学文化观照的化学教师专业素养主要有4个方面:专业基础与学科理解,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实验指导与学业评价,责任担当与学科情怀。化学教研转型需在三方面反思:一是化学教师专业理解力的提升;二是化学教研方式需要适度重构;三是化学教研员角色的正确理解。学科育人的关键是提升化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力。

关键词:教研员;化学文化;化学教研;立德树人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2.012

一、问题背景

2009年、2012年上海15岁年龄组学生的PISA测试结果优异,引起全球关注。香港大学的程介明教授对上海教育系统做了特别研究,在制度层面他有两点感受,一是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上海基础教育的教研体制”“教研是一种中国特色,在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是“上海对于薄弱学校的改造,花了不少功夫,是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关键”,这种“改造”中除了“硬改造”,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是“软改造”,即“优秀教师资源软流动、优质教育智慧和资源共享”。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认为各学科教研员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力量,即“能够帮助普通的教师变成非常有效率”的“那群神秘的人”。

因此,研究学科教研和教研员队伍的培养,对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發展至关重要。中国的教研体制有较大实用性,尤其是对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和指导功能。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教研体制形成、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深入探讨学科教研方式和教研文化的形成?本文拟从化学文化的视角,以化学学科为突破口,对化学教研与化学文化作一些探讨。

二、教研制度与中国教研员的角色

1.我国教研制度的形成

根据现有资料研究,我国三级教研制度的形成“以俄为师”的说法有失偏颇,香港中文大学卢乃桂认为我国的三级教研体系的形成受自身传统文化影响较大,我国的教研制度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1)民国时期:由多类人员承担教学研究和指导体系,主要研究学校行政、课程、教学、设备、训管方法等,以从事教育研究、指导者居多。(2)老解放区:由中心学校教师主导的教学研究、指导、分享体系,主要功能在于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研究、经验分享。(3)新中国成立后:将优秀教师充实到教育行政下设的专门研究机构,逐渐澄清了“学校教研组”与“教研室”的概念,进而形成了专门化的研究机构。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正式确立了教研室组织,这一组织依附于教育行政机构。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为止,仍有一部分教研员属于行政人员编制,此阶段,各地根据国家教委于1990年6月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教研室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的事业机构”的要求,将教研人员逐步转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意见”对教研室人员配置、职责提出要求:“教学研究人员原则上应按中小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门类进行配备”,教研员应承担“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组织教材”“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教育”“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指导教师”等职能。

本世纪初,由于第8次课程改革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系统的研究、引领、指导、督查和服务功能,一些地区还进一步强化了行政和专职特点。以江苏为例,自2002年,江苏省政府将省级教研室、省教科所等合并成立省级教科院,并提升其行政级别。省辖市的盐城、南通、扬州、常州、苏州等地市级教研室、教科所也相应成立市级教科院,县区教研室、教科所等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2.我国教研制度的相关政策

本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层面对教研制度下发过3次文件。(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于1998年起草的《教研室工作规程》,对教研员的学历、教育观念、知识、能力、态度及思想作风做出了要求,但是没有明确教研室的“身份”和“教研员准入制度”。(2)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研机构如何发挥作用提出要求,“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但是,纲要只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学术性要求”,没有“编办、人事”等方面行政序列的要求。(3)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了三项内容:5级教研体制构建、教研员职责和标准、3级教研机构的满额配齐等,意见中指出“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国家、省、市、县、校教研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明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至此,中国教研员制度已经有了最顶层设计,并获得认可。

3.中国教研员的角色

中国教研员实际上具有专业与行政的双重职能,且专业职能受行政职能领导。专业职能一般靠教研员的“学术自觉”,行政职能主要靠对应层级的教育行政领导的“教研认知”“教研情怀”。

华师大沈伟认为:教研员的出现与中国的公共教育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了不同的角色。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至少存在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之上,具有控制导向的身份建构;第二种是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寻求价值认同的身份建构;第三种是在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之间不断徘徊,兼顾控制与价值认同的人员。工具理性、交往理性以及两者徘徊就是当下中国教研员身份构建的现实途径。在此基础上,具象化地表现为“研究者、服务者、指导者”。从教研员自身角度看,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为他人做嫁衣”的形象,即“为人梯、扶人进、扬人名”;从教师眼光看,教研员是“学术领导”“专业导师”“学术霸权者”等。

因此,教研员如何克服对行政权威的追求,保持与教师的平等对话,显得非常重要,也是“教研理性和专业德性”的要求。同时,一线教师需要回归专业理性,依靠“职业信念”和“价值内驱”,保持对学科教研的专业忠诚和教育激情,这也是教师将“教学与教研统一”,进而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4.教研与科研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

北师大丛立新认为教研与科研有四个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品性、不同的阵地、不同的成果。教研与科研在根本目的一致的前提下,“教研”和“科研”实际有着不同的追求,即两者的具体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事理与学理”的区别。所以,国内学者陆军说“教学即研究”有一定道理,因为这里的研究其实是深度的教学理解和学科专业理解;研究是教学,这句话是不能乱说的,因为研究层面的东西不能直接照搬到课堂,有些研究也不能用于引领教学实践。教研和科研的区别也可以从实践层面作一些梳理。

首先,教研工作更多指向一线教学实践,即“教学的研究”“育人的研究”“教法的研究”“教艺的研究”,教研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教研组”和“课堂”。狭义的教研,更多是指向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试题和评价的研究,也有学者将试题和评价的研究从“教研”中剥离出来,称其为“考研”或者“题研”。不管怎样理解,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下,试题和评价的研究终归是“教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学科研工作指向“前人怎么教”“现在怎么教”和“未来怎么教”“符合人脑认知规律该怎么教”。具体来讲,一个层面是研究“如此教的道理”“还能怎么教”“如此教还存在什么问題”,这些都属于让教者明白“教学有道”。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知道怎么教是好的,还要明白好在哪里”,强调教学规律的研究,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另一层面上说,教学科研更多研究“未来怎么教”,就是让教师看清楚“教的趋势”“学的趋势”。还有一个方面,教学科研应研究“学习科学和教学科学的问题”,逐步认识“人类自身是如何学习的、人类之间是如何学习的”,因而,教师需要更多学习和借鉴交叉学科理论,比如新学习理论、神经认知学等,包括计算机科学中的深度学习理论,这些都应成为教学科研中重要内容。

还有一点,教研和科研其实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通俗的说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弱教则空。还有一种更过激的说法:只有教研赢在当下,只有科研输在眼前。凡此种种,都在强调两者不可偏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也只是凭着经验,没有科研的支撑,教研后继乏力。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如何把握教研和科研的“度”,教研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的专业互通,教研和科研质量如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这个核心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深究。

总之,基础教育的教研和科研具有“一体两面”性,“一体”即两者都是服务于教学质量提升;“两面”则表明教研应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研究,体现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而科研立足于挖掘“教与学”之道和理,从规律层面进行阐释,从理性发现层面进行预判。

三、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江苏化学教研

1.江苏化学教研的传承

近年来,江苏化学教研工作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育人、全程育人,提出“化学文化观照”这个核心理念。江苏教研一直有独特的“苏派教育”特质,江苏化学教研亦有“苏派化学教育”特质。关于“苏派教育”,江苏教育科学“十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此概括:以温婉而又坚定的姿态呈现在中国文化的坐标中,呈现地域文化的特色……季风性格、平原性格、吴文化、汉文化陶冶下的性格,必然体现在教育上和教育人身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苏派教育。“苏派教育”反映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上即表现为“精简、灵动、精致、厚实”。江苏化学教研工作除了具有“苏派教育”的特点,还有“循证、扎根”的特色,特别强调“专业理解力”和“学科批判”。

江苏省教研室成立于1979年,同时成立化学教研室,历届化学教研员:马雅森老师、王国树教授、倪娟研究员等。江苏化学教研工作坚持研究、指导、服务和协调的职能定位,秉承“包容、落地、前瞻”的特点,包容,即专业精深、宽广,教学理念并包兼蓄;落地,即脚踏实地、立足课堂和评价研究;前瞻,即仰望星空、体现学科精神和学科本质。江苏化学教研工作亦具有此特点,整体设计,澄澈理念,牢记使命,进行具有结构化、主题化,传承性、创造性,文化观、质量观视域下的整体设计。这也是江苏化学教研工作者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倪娟引领的团队在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成果奖评选中,“深度构建观念与能力:化学学科育人二十年探索”荣获一等奖。

2.化学文化观照下的江苏化学教研

(1)关于化学文化

关于文化概念,一直没有定论,说法众多。通过对中外学者们关于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广泛探讨,综合起来主要有六种:“综合总体”说、“精神现象”说、“行为习俗”说、“历史传承”说、“文学艺术”说、“功能价值”说。上述分类主要有整体视角、精神视角和功能视角,部分概念可能忽视了文化的共同本质,也有忽略了人的精神作用,也就是“人化”的过程。因此,笔者更倾向于《柯林斯英语大辞典》(1979年版)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那些继承下来的、确立共同社会活动基础的观点、信仰、价值观和对世界认知的总和,是一群拥有同样传统的人所从事的活动和所拥有的思想观念的全部范围。我国学者蔡红生在大量研究中外关于“文化”的广义和狭义概念之后,提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这一观点。

化学有专属的文化吗?首先,化学必须是独立学科。英国学者赫斯特指出,能称得上“独立学科”应该具有4大特征:具有在性质上属于该学科特有的某些中心概念;具有蕴含逻辑结构的有关概念关系网;具有一些隶属于该学科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具有用来探讨经验和考验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的特殊技术和技巧。显然,化学学科具备了如上特征。化学也像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一样,随着其发展和传播,逐渐形成了化学学科文化,简称为“化学文化”。

化学文化具有学科识别性吗?化学文化应从属于学科文化范畴,因此具有学科文化特点。唐安奎等学者认为学科文化是学科知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同质性文化因子及其系统”,是多种文化因子彼此之间相互区别,但自身内部却存在系统性联系的意义体。托尼·比彻等认为“同质性文化因子包括学科知识活动的标准、价值观、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与伦理规范等”。由此看来,拥有独立的知识标准、价值观(诸如平衡观、绿色理念、宏微结合等)的化学文化应然存在且悄然融入在人们的化学研究和学习中。

化学文化应该包括哪些呢?化学作为人类研究世界的一种工具和视角,随着化学家对化学物质、化学原理和化学规律不断揭示,以及化学研究者和学习者对化学的理解与应用,使化学这门学科呈现出其特有的文化气质。可以说,化学文化是人类在从事化学研究和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精神及其载体所体现的精神特质。因此,付勇等认为:化学文化包含3个层次,“可见的化学物;无形的但又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方法层次;既是无形的又是潜隐的观念层次,包括化学科学所采用的价值标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念”等。

综上,“化学文化”是由化学工作者以及化学活动所需的物质设备和物质产品所承载,在化学研究和知识传承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思想、方法、概念、定律和语言符号等,主要以化学科学所采用的价值系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表现。

(2)化学文化与江苏化学教研

纵观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元素与原子概念的发展、原子结构的认知、新物质的发现与合成、元素周期律的揭示、酸碱理论的发展等等,化学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合乎逻辑的逐步前进,而是表现出某种有机的成长规律,它可以包容“错误”,其研究者表现出的“包容”“担当”“坚韧”“好奇心”等,成为化学学科育人的价值内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容错”,它的本身就是一种“化学文化”,而“纠错”使化学学科和化学文化得以发展。这种“容错”和“纠错”文化,在化学学科史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以“容错”为例,它其实是一种包容文化,它有意识地提醒化学教师在学科育人时要尊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发展性理解”,也为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提供可贵的精神案例。

因此,化学文化对于“化学学科育人”和“化学教师素养发展”的价值超越了“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整体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看,化学文化,对化学教师整体素养发展的提升有着无可替代的功能,化学教师素养的发展将会使化学学科育人表现出独特而迷人的一面。

基于此,江苏化学教研将“化学文化”作为一种教研文化价值观进行整体设计。教研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要服务于广大教师群体,最终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化学教研就是通过施加对化学教师群体的影响,通过“文以化人”的“学科理解”,即化学知识和应用理解、化学哲学理解、化学文化理解和化学学习理解,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者社区,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这种转变又联动地作用于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进而对学生产生有效影响。因此,这种整体设计必然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经多年的实践与提炼,化学文化观照的化学教师专业素养主要有4个方面:专业基础与学科理解,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实验指导与学业评价,责任担当与学科情怀(如图1)。“专业基础与学科理解”是育人的学科基础,“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实验指导与学业评价”是育人的学科表达,“责任担当与学科情怀”是育人的价值观与教育理解。

四、教研转型与反思

1。转型中的反思

在江苏化学教研工作中有一些做法:教研员和教师切磋教艺、教研员与教师共研课题、教研员与教师共磨试题、教研员与教师共研实验等。省市教研员不仅在重大活动中参与教学点评、主题讲座,经常与教师一起“同台、同题异构”。教研员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深度参与,很多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作品都凝结着教研员的智慧;教研员在大规模的教学评价命题中深度参与,很多高水平的试题都有教研员的创新和创造;教研员在与教师的课堂对话中始终葆有换位心、敬畏心和学习心,商量、探讨、批判、建设已经成为教研常态。然而,随着深度学习和智能时代的到来,教研方式也将遇到转型的挑战,江苏化学教研今后值得深度思考以下3个问题。

一是化学教师专业理解力的提升。长期在一线从事基础化学教育工作,常常会出现学科专业能力下降,每位化学教师和教研员都必须清醒面对如何保持“专业新鲜度和前瞻性”。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依靠专业自觉和专业深造,需要系统思考自我觉醒和组织管理层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实施学段之间互通,开设专业发展学校等;加强化学教师的专业阅读,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觉醒。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依靠教育教学的关键场境、学习自觉、跨界视域和文化觉醒,化学教师唯有“一本书、一本书的读过去”,并且坚持“读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书、听一些跨学科领域的讲座、写一些感兴趣和有思考的文字”,促进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是化学教研方式需要适度重构。传统教研的集中式、主办者思维和专家引领等,已经不能解决个体的个性需求和容量需求,比如,有些化学教师在学科层面已经有自己深入的见解和建构,在学科专业转化方面需要个性指导;有些化学教师在专业转化方面有较好的驾驭能力,在与学习者的专业沟通方面存在欠缺;有些化学教师在实验技术和实验与教学融合方面需要提升等等。新型教研方式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若干个“教研共同体”,采用“专业盟主”的形式,使教研主题更灵活、教研方式更自主、教研形式更草根,“江苏化学教研QQ群”“上海浦东化学在线微信号”等都是有质量的教研平台;新型教研还可以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等形式,丰富参与者与专家互动形式、设计参与者之间相互沟通的通道,激活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三是化学教研员角色的正确理解。化学教研员在与化学教师的专业交流中的定位问题值得理性面对。(1)如何做一个教研德性高尚的人,“立其德,达其人”。化学教研员起步于教师、融入于教师、成就于教师,这就要求教研员要有高尚的品格定位。《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如何“不知有之”,不过多干预或者强加自己的观念于教师,不“横加干涉、言之无物”,与教师们进行循证研究、开展研究性教学,立足成为“教研的平等首席”。(2)做一个认识自我的人。化学教研员不一定是教师中的专业最强者,但一定是“专业领悟者、终身学习者”;化学教研员不一定是德之圣者,但一定是有着强烈的“共情、同理心”的仁善之人;化学教研员不一定是智慧超群者,但一定是有着清晰的“方向感”和坚执“使命感”的人。一个好的化学教研员,能够引领一个地区的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引领一个地区的化学教学质量健康发展,反之,则会破坏一个地区的化学教学生态。保持职业敬畏感和提升专业理解力是教研员的立身之本。

2.学科育人的教研思考

基于以上思考,再回归到化学教育本身的核心价值: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立谁的德?民族之德、师者之德、未来建设者之德,这个德就是德性,是一以贯之的知行合一,也是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研工作的重心是教师专业发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提升化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化学教研员的专业素养,突出了教研员专业发展,就是抓住了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追求力和内驱力,关键平台、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三个要素。江苏全区域的140多位化学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化学教师的专業素养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化学课堂就会得到较好转型,化学课堂就有了专业力量和幸福感,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自然会得到提高。

因此,江苏化学教研的“扎根、循证”,可以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提升化学教研员的专业领导力,提升“倾听和对话”能力,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化学学科专业理解力,实现富有实效的专业表达;二是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化学课堂转型;三是为不同层级的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和特色发展空间。化学学科、化学教学和化学教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源于人本。浸润化学文化,化育师生生长。教文化的化学,立化学的文化。文以化人、学以化人,以化学文化的穿透力,展现化学学科立德树人的独特魅力。

作者:赵铭

第三篇:化学美与化学美育

【摘 要】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美,以便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成为理性的人、审美的人。

【关键词】化学教育;化学美;美育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就是根据化学学科的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身心在爱学、乐学的愉快情景中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才。

一、物质的自然美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质,还是人工合成的物质,皆以绚丽的色彩、美妙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闪闪发光的霓虹灯、变幻莫测的节日焰火,是物质色彩美和焰色美的表现。在自然界中碳酸钙形成的钟乳石、石笋、石柱,更是妙姿纷呈、变化无穷,充分体现了物质的自然形态美。

化学物质不仅有色、有形,而且有味,有机物中的一些酯、醇,都含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如乙酸乙酯、异戊酸异戊酯等,这些香料应用在现代食品加工、化妆品生产等方面给人以馨香和愉悦。

二、化学实验美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的自然美,稳定、均衡、和谐的装置美。在实验过程中,伴随有声、色、光的变化,气体放出,沉淀生成等现象,给人以惊奇、兴奋等奇异的美感。

丰富的想象力是科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科学史上,由于指导思想的创造性、实验设计的新颖性和出色的实验技术,从而建立新的实验技术或创立新学说的发明者大有人在。德国化学家本生发明了一种绝妙的瓦斯灯其火焰平时呈现微弱淡蓝色,当灯焰钻进灯头内部,把那里的铜烧红,灯焰呈现绿色。有一次本生用一根铂丝把不同金属的盐分别送进火焰,结果火焰产生不同的焰色,在此基础上,本生和霍夫曼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发明了光谱分析技术,这充分显示了化学实验的创造美。

三、化学理论美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充满着化学理论美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美。化学理论,是从客观存在的化学物质、化学变化、化学实验中总结出的化学规律、定理、法则、定律,以及相应的化学符号,使眼花缭乱的化学世界显示出和谐而有序的本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非常对称的、协调的,各行各列、上下左右,联系巧妙,形成一个和谐而雅致的整体,表现了元素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变化的规律美。它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存,有内在联系的对立统一体,正是由于元素相互间纵横关系,才演化出化学世界神奇纷繁的景象。

物质内部矛盾引起的许多化学变化,科学家用总结出的新奇理论巧妙地加以解释,并用以新物质的发现和创造,使人们体会到科学家新奇突破方法的魅力和理论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哲学思想美。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巧妙的揭示、解释了电子迁移运动;化学结构学说,揭示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规律,巧妙的解释了一些化学事实,并指导人们不断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用英文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分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发展成为现代化学用语,是一种从最佳抽象形式表现感性自由内容的形式美。看懂化学用语就能了解内部的微妙,这确实是件神奇而有趣的事,简单的符号表现化学世界复杂的关系、变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雅致感。

四、化学教育中的人文美

古代化学上的发现、发明、创造,现代化的科学成就,我国丰富的化学资源,化学家的高风亮节和优秀事迹,化学工作者艰苦创业史等方面事实,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激励着人们对科学永无此境的追求,激励着学生为祖国而学的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从而产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

五、化学的艺术美和社会时代美

化学物质具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特别是人工合成的物质,人们将这些物质加工成艺术品,用以装饰和美化环境。古代人们用彩色贝壳、珍珠、石膏、黄金、宝石等装饰寺庙、佛塔、道观、教堂、宫殿等建筑物;现代各种装饰材料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物美价廉。据报到全世界每年增加约三十万种新物质,牵扯到塑料、化纤、染料、燃料、医药、橡胶等方面,这些新物质,有很多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丰富着人们现代化的生活。

艺术的创造,是使用化学物质的再创造,电影的摄制、摄影,魔术等的创造,有许多是化学的,因而,艺术的创造有物理的,有化学的,最终是由物理的走向化学的,艺术与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六、中學化学教学过程美

中学化学教学美包括教师形象美、教学语言美、非语言行为美、实验操作美、版书美、教学方法美、教学设计程序美、教学过程美等等。化学教学过程是实施化学审美教育的过程,是对化学美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当教师通过辛勤的备课,把自己的美好形象、巧妙的提问、生动活泼的讲解、工整美观的版书、娴熟的演示技巧和自己设计的图表、模型、标本等最优化的组合起来,构成一首和谐、美妙的交响曲,形成师生共同活动、情景交融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美的享受,那么,这个教学过程就是美的。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充满着美,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时也是艺术的创造过程和审美教育过程。教师把美展示给学生,做到“以美引善”、“以美育人”,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以便将来成为对祖国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有用人才。

作者:蒋书杰

第四篇:微型化学实验 倡导绿色化学

摘要:环境保护是目前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在新课标化学教材中实验所占的比重很大,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危害。我们可以用绿色化学观点改进中学化学实验,

即对中学化学某些实验进行微型实验,使其向无污染方向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微型实验;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是目前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在新课标化学教材中实验所占的比重很大,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排放给环境造成了危害。我们可以用绿色化学观点改进中学化学实验,即对中学化学某些实验进行微型实验,使其向无污染方向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具有减少污染、现象明显、快速、节约、安全等优点,非常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既真正地保护了环境,又不失时机地把环保教育渗透于化学教学之中。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将化学实验“微型”化,初见成效。

一、解决方案的内容与实施

1、在保证获取最有效实验信息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少剂量实验,对试剂“减量”或“降低浓度”或“微型”实验仪器

如实验室制取氯气及氯气性质实验中,因为氯气是有毒气体,泄漏到空气中会严重污染大气,影响身体健康。而且验证氯气性质实验较多,按照教材操作比较繁琐,且不可避免造成氯气泄漏。我们可以改进实验措施,实验用品及试剂有五条滤纸条,纸条上分别滴有(1)品红试液;(2)石蕊试液;(3)淀粉一KI试液;(4)Na2S溶液;(5)KBr溶液;(6)高锰酸钾晶体;(7)吸有浓盐酸的胶头滴管。实验步骤:实验时只须挤几滴浓盐酸即可发生变化。(1)褪色;(2)先变红后褪色;(3)变蓝;(4)出现淡黄色固体;(5)变为橙红色。这样设计实验后,实验装置简单、现象明显、所需药品少、无污染。

2、改“演示实验”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结合体

如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反应在U型管里进行,使得离子在两极之间迁移距离过长,造成整个电路的电阻较大,电源功率损耗大,使阴、阳两极产生的气泡较少,很难收集到足够的氢气;用铁棒作电极,电阻大,表面积太小,不利于氢气的产生,也难收集到足够的氢气进行验证实验;尾气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新理念。我们也可以改进一下:将一块滤纸裁成两半,取一半平放在玻璃板上,用NaC1酚酞试液充分浸润,分别用旧电池芯、铁钉作阳、阴极按轻轻将电极卷在其中,并接通电源。通电2分钟后,立即打开裹有碳棒的一端滤纸,滴人一滴碘化钾淀粉溶液,滤纸变蓝,证明阳板有氯气生成,再打开另一端,发现滤纸变红,证明NaOH在阴极生成。

这样,实验中药品用量少,电极产物检验简单,现象直观,节省时间;实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可用作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3、尽可能密闭可控、处理尾气

例如,在铜和浓硝酸的反应中,利用注射器代替试管进行试验:取一支10mL的注射器,抽出活塞,在针筒内装入0.04g铜屑,推上活塞并吸入0.1mL的浓硝酸,观察现象,等反应完毕后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小心排入废液瓶中,装有无色气体的针筒内再吸入空气,可看到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改进后的装置是封闭体系,易于对比观察,效果明显,药品用量比改进前少得多,同时能防止有毒气体二氧化氮的泄漏并污染空气。结合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排放废气污染空气而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完毕,启发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以防止重金属铜和有气体二氧化氮的污染,使学生养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4、回收和重复使用试剂,提高药品的利用率

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含“三废”),如用KMnO4制取O2所得到的剩余物质中主要含有MnO2、K2MnO4和未反应掉的KMnO4,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均可用来加入浓盐酸制取氯气。再如像在《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中,由于最后的混和液中尚有相当的浓硫酸,就要求学生集中倒在指定的废物桶中,处理后再排放。还可以回收催化剂等非反应试剂,如《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MnO2是H2O2分解生成O2的催化剂。在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将小试管中的H2O和MnO2一起倒入指定的回收容器(烧杯等)中,以便集中回收MnO2。

重复使用主要是将上一个实验步骤中剩余的药品以及回收来的化学药品用到下一个实验步骤中或用到其他的实验中去。如前面提到的浓硫酸稀释后,不是直接倒掉,而是用到后面的浓、稀硫酸的性质比较实验中去。再如回收的MnO2、K2MnO4和KMnO4用于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實验中。这样,大大减少了药品用量,提高了药品使用效率。

5、计算机仿真化学实验

常规的、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消耗许多药品和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对一些试剂昂贵、实验中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须采用有毒、有害的试剂(如苯、苯酚、重金属等)的实验,并在整个实验中排放较多的有毒气体、有毒废水,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的实验,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实验原理、装置、流程、实验过程进行仿真,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做实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有毒溶剂的燃烧,有毒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等实验,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实验方法,而且使那些毒性大、危险性大、试剂昂贵的实验变成了绿色化的实验,自始至终,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缩微或机械减量,也不是对常规实验的补充,更不是与常规实验的对立,而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贯穿了绿色化学的思想,有效实现“尽可能小剂量实验、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还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对中学化学常规实验进行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微型实验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但也并不是所有实验都可用之代替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这样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卢启芬

第五篇:化学学科发展与化学教育

摘 要:目前,化学学科发展迅速,对其他学科和社会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但却处于被冷落、被边缘化的境地。本文从教学、教材、考试等方面,分析了化学学科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明确提出化学教育要重视实验教学。

关键词:化学学科;化学教育

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实验描述到理论解释的顺利过渡。目前,除了研究传统的新反应、新方法、新物质的合成之外,化学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拓展,研究内容实现了跨跃,并且各种新的仪器发展使得化学工作者的研究手段日益多样。化学学科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疾病控制、能源问题解决、环境治理,乃至孕育新生产力的发明创造和发展,加强国防、增强国内安全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化学正在发挥着关键作用。化学对生物和新材料等学科或领域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化学与生物、环境、能源等学科的关系从未像今天这么密切过。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化学学科却面临着学科声誉不佳、吸引力不强、后继相对乏人的窘境。人们总是将化学与化学灾难、环境污染、恐怖威胁等负面因素联想在一起,这使得化学成为了新世纪的怪物,导致化学逐渐被冷落、被边缘化了。有些省份的高考也干脆撤销了化学科目的考试,在过去二年中化学科目考试也从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取消了。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化学学科的人才队伍匮乏,学科发展难以为继。尽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化学工作者不会也不去宣传自己的学科、不重视化学教育、不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大声疾呼、不注意培养后来者也是主要的原因。由于篇幅的关系,在这里仅对目前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化学学科的魅力在于其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以及复杂多变。化学现象的复杂多变十分贴近我们日常的生活,具有很强烈的实在感和现实感。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微观和宏观世界之间巧妙结合,使得物质结构和化学变化可以用简明扼要的、有严格语法规则的化学语言和具体而且富有想象力的符号来描述和组合。通过发挥科学的想象力,将已知与未知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的主要特点,可以或多或少地做到“尽收眼底”。如果在日常的化学教育中对具体的化学物质不进行介绍,也不进行实地观察或进行实验,化学学科就会成为一种也许只对考试有用的符号游戏,使学生失去了对化学体系的实体感,也就体会不到学习化学的兴趣。目前,许多中学和大学的化学教材中只局限于验证对某个问题所做的解释或理论,而忽视了对化学体系的全面观察和分析,给学生的印象也许是知识的堆砌过程。化学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做一般性的描述阶段,还不能认为是在学习化学(指化学学科),更不能成为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甚至是一种效率很低的方法。这将无法启动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欲。而后者却是科学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关键。

现行的化学教材普遍存在大量的化学计算以及各种简单元素、单质以及化合物简单性质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书中相关pH、溶度积、缓冲容量及其他一些复杂的化学平衡体系的计算,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验测定结果相差悬殊,但是我们却连篇累牍在化学教材中加以介绍,并作为重点进行考试。而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化学工作者绝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化学合成、结构测定和光谱解析、研究新化合物的状态和性能等方面。除去做必要的量子化学计算外,利用光谱计算某些组分的含量和推导反应动力学方程,以及常规的分子量、化学式量和产率计算等才是日常做的计算工作。至于复杂体系的化学平衡状态,理论计算也许在书写论文时会有人加上一笔,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更相信用适当的实验方法所测得的结果,而不只是计算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物质的化学运动与物理运动的学科差别把握好,并且不能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以及不能摆脱高考为便于评分而偏爱各种各样的计算的影响,只能在教育过程中以数学计算来代替真正的科学理性,那么,化学学科的衰落以及失去其应有的魅力就可以理解了。

分子的化学结构在化学学科和化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从化学式到化学结构式的发展过程,而且正是这个过程使得化学工作者对于化学物质认识得以飞跃。对于初学者来说,化学结构使得分子由原来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微观粒子变得生动具体。但是,近年来的化学教材喜欢介绍以量子力学原理为基础(以一系列近似为前提)而推衍出来的一些结构理论和图形(又加上一系列近似),而这些对在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涉足化学领域的人才能准确理解的内容吓住了许多初学者,使得他们望而却步。不能否认,这些理论代表了近50年来化学结构理论成果,也是未来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对于初学者和非化学爱好者而言,却难免有“阳春白雪”之嫌。很多中学生在学习电子云的概念后,常常反映有一种如同坠入万里云雾中的感觉,只能通过强行记忆来学习这些知识。因此,如何编写教材并介绍哪些化学知识内容,成为我们化学学科是否能吸引更多学生加入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此外,目前在各类化学教材、教学和考试中,“精心设计,布满陷阱”的各种习题,可谓五花八门。我们不去讨论这些题目是否符合化学规律,其答案是否合乎实际,至少对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和要求起到了分散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的负面作用,使学生认为化学知识的获得更多依赖于背诵和强行记忆。应该明确,基础化学教育应强调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时可能要用到不同程度的计算和记忆,但是不可能只有通过计算和记忆来学习化学,而是由化学学科的性质和它的发展现状所决定的。

化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是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等组成的。要解决当今化学教育面临的学科吸引力不强、学科内容陈旧、学科教育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等问题,我们必须在课程体系设计,特别是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等方面下工夫。考虑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学科对自然科学中众多实验学科的支撑作用,以及国外在化学教育方面已有的成功实践,我认为对于像化学这样一门仍然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应更多地从实验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化学学科,建立起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如果化学课程中的所有内容,至少是主要内容,都由学生亲手通过化学实验做一遍,不仅学时不允许,即使对于化学系的学生,也是不必要的。主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受到前辈教育家和科学家们从人类几千年文化中精心挑选、精心组织过的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熏陶,从而迅速地成长。

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教材应以更加贴近生活为特征,更着重于使人们理解化学的作用。化学不仅使人们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客观世界,提高与改善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使之更为和谐,而且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之一。化学基础知识及有关的科学思维与工作方法,将有利于某些创新理念的提出和实现。

[责任编辑:夏鲁惠]

作者:裴坚

上一篇:化工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公共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