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生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心理研究生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在艺术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在社会性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况;在健康成长档案中发现教育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第一篇:心理研究生论文

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摘要]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受重视不够、过多关注学生消极面、教育方法缺乏创新和教育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尝试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和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

[作者简介]武成莉(1977- ),女,河南新乡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陕西西安710071)王淑敏(1978- ),女,河南新鄉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河南新乡453007)宋宝萍(1965- ),女,陕西宝鸡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陕西西安71007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50510990003)

[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重点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认为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上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研究,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个人层次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幸福、希望、信心、快乐、满意等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已经涉及好奇、乐观、宽容、爱、毅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等范畴;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但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多限于本科生或专科生,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不够,研究不多。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研究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个别出现了精神疾病或者自杀的极端状况,这些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和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不同于本科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人们普遍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不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普遍的认识误区。高学历不一定就没有心理问题,不一定有心理问题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管理部门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虽然多数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又有专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但工作重点主要在本科生,忽视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高校多个校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不能很好地分配,研究生享受不到和本科生一样的资源。

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欠缺。在中国知网(CNKI)上,输入“大学生”和“心理健康”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有5738条记录,输入“研究生”和“心理健康”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仅有279条记录。输入“大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有2919条记录。输入“研究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仅有151条记录。可见,目前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过多关注心理消极面,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之所以占有一席地位,是由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到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其中主要关注自杀、精神疾病、焦虑和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好像就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这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还是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要注重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消极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矫正。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模式,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也可能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暗示,导致大多数没有问题的学生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式。可见,这种将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问题人群”的行为,忽视了绝大多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教育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之路越走越窄,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

3.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有效性不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比如,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学讲座等。虽然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讲起到了一定的传授知识的作用,但是更多是以理论说教的形式,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达不到情感共鸣。有些学校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和心理行为训练等比较新颖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是由于教学场所、经费、教师素质等限制,这种方式得不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

另外,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要从研究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研究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本科生的主要困扰在心理成长、人际交往不成熟等方面。而研究生的心理困扰多与社会环境相关,他们更多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就要求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团队心理训练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内容,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学生心理素质差,学生有抑郁、焦虑、自杀等问题,会被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不好,不到位。学校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交给某些人或某个机构,而忽视了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心理潜能的发掘、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不出现心理疾病,不是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就能达到的目标,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割裂开来,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割裂开来,这必然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综合教育环境,要求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学科相互协调,以及家庭、社会的全面渗透。

二、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像对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样受到足够的重视。提高研究生群体心理素质,使研究生积极乐观健康成长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从机构、编制、经费、场所、设备等各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更新心理健康的教育设备和教育手段,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创新;最后,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切实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2.确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和教育的重心是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为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是简单的无病状态,真正的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体验积极而丰富,并能不断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上,而不仅仅是病态心理的预防与治疗。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以预防教育或普及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二级目标以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我们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通常局限于二级和三级目标,而对一级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其实一级目标才是最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强化一级目标,兼顾二级和三级目标。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上,才能保证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健全的、日趋完善的、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社会成员。同时,也只有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才是积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3.注重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孟子公孙丑上》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孟子开创的性善说认为人生而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积极心理学也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积累、遗传大量的“积极基因”,所以,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相信人性中一定有自我成长的潜能;面对挫折和障碍具有自我恢复和康复的功能。在社会化过程中,人固有的、由积极基因所决定的心理元素被激活,成为决定人行为的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而可以发展成为积极的心理特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积极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调动了这个因素,人是决策者,而不是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人有选择、有理性、有智慧。如果我们调动了这些力量,不仅可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培养一个幸福积极的人。

发掘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可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自助式心理暗示,通过自我对话、写日记等方式,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激励,同学之间可以通过接纳、肯定、鼓励等方式彼此施加心理影响等;自助式心理辅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寻求辅导的同时都充当辅导者;自助式心理训练,通过角色扮演、集体演讲、心理拓展训练法等增加学生心理体验;自助式心理社团,心理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比如,让学生选择与自身心理发展相关的专题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探究的内容可以是如何培养自信心、培养意志力等受人欢迎的心理品质,也可以是如何调控情绪、积极应对压力等。

体验式教学和训练的操作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目的,确定任务。明确重点提高和加强哪方面的素质。第二阶段,团队热身,增进互信。学员彼此相识和了解,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增进互信。第三阶段,心理磨炼,应对挑战。学员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经受考验与磨炼。这一阶段一般分为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第四阶段,深度交流、共享经验。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切身体验,各人都有许多感受、体会、教训、经验,然后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变成大家共同分享的精神成果。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体验是直接的,而且必然是自我的,他人无法替代,在体验学习中学生主体的角色得到完全的确认,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5.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不能单打独斗,应该主动联合家庭与社会,形成家、校、社会紧密联系、共同协作、三位一体的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做好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意识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对自己的导师普遍都有一种敬仰和崇拜心理,导师的模范言行和崇高追求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导师作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通过不定期地与研究生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积极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变化,能够为有心理困扰的研究生提供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干预。

可以借助电话、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或者电话、联系卡等传统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或者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也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家长网络资源、提供心理干预与援助、开设家长网络信箱、联系电话、提供专业指导信息等方式,有效地把家长力量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靠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与培养,还需要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的重要因素。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是培育良好公众心态和正确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媒体切实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方向、时机、分寸和力度,着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好的公众心态和生动和谐的社会氛围。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婷婷,张涵.积极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J].教育导刊,2009(10).

[3]陈晓英,杨舜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教育与职业,2009(5).

[4]李瑞玲,李笑梅,李连玉.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0(4).

[5]王云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與职业,2010(12).

[6]刘佳.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7]陈菲.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八个误区[J].前沿,2010(3).

[8]Sheldon K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作者:武成莉 王淑敏 宋宝萍

第二篇:当前研究生心理问题分析与现代心理教育

【摘要】当今部分研究生出现了迷茫、孤傲等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问题;心理素质教育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群体的人数迅速增加。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学历的队伍,社会对其期望值高,肩负着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期待,承受着来自学习、情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重视和及时调适,必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有研究表明,研究生当中37% 存在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导致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事件也时有报道。本能通过对研究生的突出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教育对策。

一、当代研究生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

(一)期望与现实落差大, 引发失落、迷茫心理

中国的研究生群体属于政治、经济期望值较高的社会群体。许多研究生入学前就对学业、导师以及未来的就业前途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在残酷的现实和激烈的竞争中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一旦觉得付出和得到不成比例, 必定导致心理不平衡, 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从而对生活产生失落, 对未来充满迷茫。

(二)对未来目标定位过高, 形成焦虑心理

目前社会的主流舆论导向是: 作为一个成功者就应当努力追求并如愿以偿地拥有“硬件”, 否则就是一个失败者。因此, 当前许多研究生把出国留学、有好工作、买房子等“硬件”看的很重, 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定位过高。许多研究生就是在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中对人生错误定位, 产生了焦虑心态。

(三)自视过高, 形成自闭、孤傲心理

许多研究生因为从小以来学习优秀, 很多人都是在老师和父母的赞赏声中长大的, 因此养成了说话做事总爱居高临下的习惯, 感觉自己是个“人才”, 什么都比别人强, 而看别人什么都不行, 都比自己差远了, 不愿意帮助同学。这种清高傲慢不仅造成同学间的关系紧张,而且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狭小的空间中, 时间过长有可能引发抑郁心理。

(四)沉重的就业和学业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数量逐年增长,研究生由过去的“买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以前,我国的研究生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业率几乎是100%。现在,研究生也出现了就业难的情况。据报道北京各高校2006 年研究生就业率仅30 %。类似于“学历够了经验也有了,硕士找工作还是喊难”,“求职怪圈:女硕士女博士求职难于本科生”的现象比比皆是。除了严峻的就业形势,沉重的学业负担也让研究生喘不过气来。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把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由过去的三年改为两年或者两年半,但是有的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依然是按照“三年制”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原来三年完成的任务要在两年或者两年半完成。确定论文选题,上专业课,开题报告,发表论文,找工作等等,这些都给研究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五)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大部分研究生从小到大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其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形成了自尊自信的良好个性,但同时也容易因过分的优越感而自视清高,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露出以我为先、唯我独尊的霸气。当与别人意见有分歧时习惯于一味责备别人,总认为别人对自己的成绩没有给予恰当评价。为别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而烦恼,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独,无法摆脱心灵的孤寂。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尽管有强烈的交往欲望却对交往感到恐惧、无奈、困惑和压抑,甚至悲观厌世。

(六)婚恋方面问题重重

大部分的研究生已经到了婚恋的年龄,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原因,这方面的问题也是当今研究生比较困惑的问题之一。已经结婚生子的研究生为了完成学业不得不长期与家人两地分居,这样很容易淡化与妻子或者与丈夫、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一些已婚的女研究生为了学业只能暂时不考虑生育的问题。而一些还没有找到对象的研究生看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出双入对,而自己还是形单影只,不免着急,再加上父母的催促,更是迫切希望赶快解决个人问题。但是由于研究生长期忙于学业,交际圈子狭小,况且研究生大部分自视很高,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这些都阻碍了他们个人问题的解决。

(七)经济拮据导致的浮躁情绪

由于在读本科阶段已经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现在仍然不能自立,在心理上有点接受不了。况且,现在读研究生一年的学费动辄上万,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个不小的数目。尤其对一些已经成家的研究生来说,更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大部分的研究生为了减轻经济负担,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兼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除此之外,大部分研究生读本科时的同学都已经工作,其中不乏已经获得较好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者,在相互对比下,会产生不平衡感。自己比别人多读几年书,多交几万的学费,到头来还不一定比没读研究生的人过得好,这使得很多研究生产生读研不如不读、学历越高工作越难找的不良心态和浮躁情绪。

二、当代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

(一)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心理教育(Psychological Education)是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亦即心理健康教育。”从国内来看,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就建立了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此后,上海、西安、杭州、南京、长春等地七十多所高校先后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失调和障碍进行疏导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后,电话心理咨询也逐渐“热”了起来,这大大方便和解决了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但还没有建立起适应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二)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认识不够

对于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态度,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心理素质教育万能论,片面夸大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把研究生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归于心理素质教育问题。另一种是将研究生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心理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这两种倾向都是不正确的,应充分认清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特点,切实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2.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管理不够到位

目前各高校普遍注重研究生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而对其心理素质的教育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在管理上缺乏规范化、制度化。虽然许多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大多数只是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并没有真切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心理素质教育。

3.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措施不到位

主要表现为:第一,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有些高校把心理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试,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和研究不够重视;第二,重心理问题诊治,轻心理问题预防与疏导。一些高校对心理素质教育定位不准,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的防治引导;第三,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

(三)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1.制定新时期研究生心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要将心理素质教育切实纳入到研究生教学科研之中,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新时期研究生心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具体办法如下:

(1)心理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纳入到研究生综合测评中,作为各项评优的重要指标和依据。目前高校研究生的综合评定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加科研的情况以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衡量,有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倾向。其实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采用自我评定和他人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在将研究生自我评定、导师评定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同时,还要建立研究生心理素质评定档案,对研究生进行分类管理。对于那些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的、有缺陷的研究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训练。

2. 建立一支心理素质教育专业队伍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高校应建立心理素质教育专业队伍,相关教师应把握好心理素质教育的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研究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训练。加强研究生心理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培训。根据专职教师的特点,一般只需对其进行半个月的短期培训。培训可在理论与技术基础上加入实践的内容,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研究生心理动态,以便对研究生进行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2)对导师、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培训。导师、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研究生辅导员与研究生平时接触较多,最容易及时发现和了解研究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培训时,最好是讲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介绍一些心理咨询的技巧,使他们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以配合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

新时期研究生心理素质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研究生心理素质的优化需要研究生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修养,需要学校领导的关注与重视,需要心理咨询教师的大力宣传与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新时期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更自信、更成功地迈入竞争激烈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K].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399.

[2]宁维卫.世纪初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与教育对策[J].西南交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2): 6 - 10.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42.

[4]谢红梅,李志强.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其对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3(4):69- 72.

[5]罗斐悦,宋官东. 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 :59–60.

[6]魏晓慧,李欣.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4) :120 – 121.

[7]孟小平.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2) 109–112.

[8]姚明. 当前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7(1).

[9]刘娣,宁维东.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

作者:魏丽君 李 梅

第三篇: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研究

摘 要: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在艺术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在社会性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况;在健康成长档案中发现教育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巧妙渗透;无痕培养;健康成长

学生阶段是学生亲历社会,参与人际交往的重要发展阶段,在成人眼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不良情绪时会随着时间的消逝很快就好。然而,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心理冲突等都会造成其心理障碍,从而产生胆小、焦虑等不良情绪。如何有效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值得研究和思考。

一、在艺术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离不开活动群体,而艺术活动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艺术活动中,学生会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精神满足,当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时,艺术活动能让他们逐渐忘记不开心的事,并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精心设计一些艺术活动,通过艺术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主要得从情绪表现、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巧妙挖掘艺术活动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借助艺术活动让学生获得阳光的心理。如跳舞是艺术活动的重要内容,当音乐响起时,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但也有学生拒绝参与活动,此时,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通过各种激励手段“软化”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正确的引导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并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影响,这其实就是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工作策略。在艺术活动中,如果学生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参与的热情就会高,他们的心理就会健康。

二、在社会性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况

学校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不同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活动、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性”行为问题、性格和情绪问题等,虽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但其实也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积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中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为了争抢玩具“动起手来”,因为没有抢到玩具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会大声哭出来,有的非抢赢不可,有的甚至会出手打同伴等。面对学生的情绪表现,教师的引导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学会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情绪是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过程,当学生抢不到玩具时,他的心理就发生了变化,即心理冲突,如何借心理冲突让学生保持心理平衡和稳定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教师要通过各种说教手段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并让学生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诉求,从而使学生保持健康的情绪。人际关系也是社会性的重要因素,虽然学生的人际关系简单,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系重大,良好的同学关系会让学生的心理更健康。

三、在健康成长档案中发现教育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体的差异,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也不一样,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是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问卷调查、家访、电话联系,也可以在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与家长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家表现、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学生经常参与的社会活动,并记录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中。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通过谈话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并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与同伴的相处情况等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由于学生在不断成长,他们的心理变化也在不断变化着,教师要精心做好学生每次变化的记录,有效建立“学生个案追踪档案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的建立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档案,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特点,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形成心理干预方案。在方案中,教师要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成因,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使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指导方向,引导家长配合老师做一些相应的干预,使学生在家也能获得健康的心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通过理论说教能达到的,而是通过设计活动才能够实现的。拥有健康的心理,学生就会快乐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四、结束语

总之,心理教育是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虽然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的表现并不是非常明显,但却会在学生的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教师要做细心的观察者,精心捕捉学生活动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巧妙加以干预,从而无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01).

[2]薛俊楠.幼儿教师与家长矛盾的根源性问题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 2015(06).

作者:陈雪兰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朋辈心理咨询员心理素质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提高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方法对心理健康协会自愿参加团体培训的30名会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团体辅导前后测得的SCL-90、PEI、16PF及主观自评量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被试在后测中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前测,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5项差异显著;个人评价总分高于前测,差异显著;16PF量表中的乐群性、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5个人格因素有显著性改变;另主观自评方面均有正向改变,差异显著。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朋辈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素质

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1]。朋辈心理咨询虽然不能完全与专业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相比,但它却是大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寻求外部帮助的一种重要方式。朋辈心理咨询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具有乐于助人的愿望,更要善于理解他人和与人沟通等。因此,提高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是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心理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2]。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十年来在高校逐渐兴起的一种解决学生个人发展问题的辅助教育形式。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3]。因此,我们选择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心理素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30名会员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11人,女生19名;大一学生14人,大二学生10人,大三学生6人;文科学生23人,理科学生17人;平均年龄19.65±2.38岁。本次团体培训对象均为身体健康、自愿参加团体活动,并有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1.2方法团体活动方案的内容是根据参加培训大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及朋辈心理咨询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遵循研究假设设计出来的,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方面。整个活动共8次,每2周1次。每次2小时。

整个团体辅导共分4个阶段。第1阶段:相识及形成团体;第2阶段:自我探索阶段;第3阶段:行为训练;第4阶段:评估与结束,通过测试工具评估活动效果。活动单元分别为:①知你知我(相互认识,并制定团体规范)。②同舟共济(培养团体意识,鼓励相互信任)。③我是谁(认清自我,增强自我意识)。④学会沟通(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⑤做情绪的主人(了解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整方法)。⑥面对挫折(了解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勇敢面对挫折)。⑦我们是朋友(用头脑风暴技术学会互相帮助)。⑧笑迎明天(结束团体)。团体活动包括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行为演练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结束活动。每次活动布置作业,要求学员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收获。

1.3测量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个人评价问卷(PEI)及自编主观自评量表。其中主观自评量表是用来了解成员参加团体活动前后主观感受的变化。共10项,分别为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接纳自己、信赖他人、相信自己、关心他人、乐于交友、与人沟通、有责任感、控制情绪等。每个项目计分尺度在5~+5之间,以刚参加团体活动时为0,让学员在团体活动结束时对自己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

1.4统计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的t检验。由Microsoft Excel 1997统计软件分析。

2结果

2.1团体活动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及PEI分比较由表1可见,活动后团体成员的症状自评结果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活动前有所改变,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5个因子较活动前的差异有显著性。活动后3个月追踪测查结果显示,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活动前均有进一步改善,其中有7个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团体辅导不仅具有短期效果,还具有一定的长期效应。小组成员在团体活动前后的个人评价有所提高,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参加团体活动,他们提高了自我认识,增强了自信心。

2.2团体活动前后16PF各因子均值比较从表2可见,实验后团体成员在乐群性、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和紧张性5个人格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变,提示团体成员更加外向,愿意参加群体活动,学会了理解和信赖他人,更有自信和自控能力等。

2.3团体活动前后主观量表测查结果表3显示,团体成员在参加活动后主观评价自己在10个方面都有进步,说明团体成员从内心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他们除了更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相信自己外,还更加信赖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同时也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有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变化正是团体辅导活动的预期目标,说明本次团体活动设计较符合团体成员的需求。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心理素质是有效的。团体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对团体的信任感扩展到对周围人的信任,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学会理解他人、信赖他人等都是有效的。究其原因,团体活动给每个成员提供了人际交往的积极体验,在小组活动和讨合中,学生能体验到有一个真诚、温暖、尊重的交流环境,他们能够在交流中释放情绪,表现出真实的自我;通过学习和观察,学员们对自我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在观念及行为上都有所改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也得到提高;小组活动给学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人际关系、学习人际交往的实践场所,每个学员都表示不仅乐于交友,更学会了如何交往和与人沟通的技巧,对今后的人际交往更有信心了,因为他们更能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信赖他人。

4参考文献

[1]肖沛雄,陈国海,许国彬.大学生心理与训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50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3]樊富珉,王冰.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实验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76-83

[4]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收稿时间:2006-12-28)

作者:林 静

第五篇: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摘要针对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综合运用心理测评、深度访谈、脑事件相关电位、心率变异性等多层面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系统、深入研究网络问题的成因、病理心理机制、评估方法及心理干预方法等多项课题。依据得到的人群调查数据、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测量结果、脑电与心电的生理心理学数据,同时结合临床干预疗效评估,提出研究结论:(1)使用谱系概念对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进行分型,并制定分型标准与评估方法;(2)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提出“失补偿”假说揭示网络成瘾形成过程;(3)提出“注意功能易化机制”从脑功能水平揭示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4)制定“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团体、家庭、个体及家长干预等多项心理治疗方案,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实效。

关键词网络成瘾,心理机制,心理治疗。

分类号B849: R395

网络成瘾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新出现的一种成瘾行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陆续出现了这一新问题并呈日趋严重之势[1~3],我国网络成瘾问题出现虽相对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3~6]。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的许多因素。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团市委等多方支持下,开展了“网络成瘾心理依赖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项目,综合使用了心理测评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脑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等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技术,从生理到行为多层面的研究了网络成瘾的成因、病理心理机制、分类及评估、综合心理干预等重要问题。本文就已经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结果进行概述。

1 研究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意义

1.1 网络成瘾问题是研究成瘾心理依赖机制的独特窗口

成瘾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成瘾的心理依赖和成瘾行为复发是成瘾研究的核心领域,是揭示成瘾生理心理机制和治疗成瘾的关键点。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是成瘾的两个基本表现方面,而大量实践与研究证明,无论是物质依赖还是行为成瘾,消除心理依赖都是根本解决成瘾问题的关键[7~10]。因此,随着成瘾生理依赖方面研究的不断进展,揭示心理依赖机制越发显得迫切和重要。

“网络成瘾”概念最早由I. Goldberg于1990年提出[1],随着临床案例的不断增加,研究者的关注也越来越大,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1,11]。目前对“网络成瘾”这一现象的称谓存在一定差异,如: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问题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IU)等[12],但各种名词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是指个体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出现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身心健康等情况。

与物质依赖的成瘾行为相比,网络成瘾没有受到任何摄入物质的影响,是一种最为单纯的行为成瘾,故其依赖状态的形成主要是心理机制所致。因此,研究网络成瘾是揭示成瘾行为心理依赖机制的独特窗口,以网络成瘾为突破口,可以更好的研究心理依赖机制,并为进一步解决成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1.2 研究网络成瘾是探索大量交互信息作用下人类心理行为规律的有效途径

人是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人的心理感受与外显行为之所以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乃是基于人脑与外部信息的交互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迅速普及开来,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互联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

在网络化信息时代,人类面临着信息量的急剧扩充和广阔的交流天地,而人脑在这种大量交互信息的作用下如何工作尚需进一步研究。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网络环境中与现实环境中的心理行为特点均表现出了一定差异,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中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日显重要[5,12~14]。

网络成瘾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行为偏差,成瘾者长时间暴露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着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搜索下载等活动。无论是哪一种网络活动成瘾者,他们共同的一个基本背景就是经历过长时间、大量的网络信息摄入,这是造成对网络心理依赖的基本客观条件。网络信息的重要特点是互动性与大容量性,通过研究网络成瘾,恰好可以深入探讨大量交互信息长时间作用对人脑的影响,尤其是对正处于人格形成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网络成瘾问题可以进一步了解人脑对外部信息的加工机制,是探索网络环境下人类心理行为规律的有效途径。

2 中国网络成瘾问题特点

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体用户人群,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7月的报告,全国35岁及以下的上网用户总数已达8373.9万人。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网络过度使用与成瘾问题,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2005年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网瘾用户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除此之外,非网瘾用户中还有约13%的网民、即约900万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5, 6]。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该项目在2002年(4329名)和2004年(1668名)做了两次北京市中学生抽样调查,了解我国当代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状况极发展趋势[5]。同时在2004~2005年进一步开展的网络成瘾研究数据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中国网络成瘾问题特点[5, 6]。

2.1 与国外主体人群不完全一致

从前期国内外研究结果看,国外网络使用问题主体人群集中在20~30岁之间,而我国网络使用问题主体人群年龄小于这一年龄,尤其是出现“网络成瘾”等严重问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5~20岁之间,显著不同于国外一般情况。

2.2 使用内容集中性强

从最早报道“网络成瘾”的美国到陆续出现网络使用问题的西欧、日本等国,过度使用网络的内容包括信息下载、网络通信、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网络赌博、网上色情信息等多个领域。而我国网络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上,其所占比例虽不同报道有所差异,但均超过了其他各种问题的总和。

2.3 极端倾向明显

我国近年青少年使用网络有关的恶性案例不断出现,包括长时间上网诱发猝死、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人甚至杀人。也正是这些日益增多的恶性案例引发了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法律等专业人员研究这一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的网络问题不等于简单的“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同时考虑到主体人群及使用内容这两项重要因素的差异,也不能将我国网络使用问题简单等同于国外的情况。至少可以认为:我国通常所说的“网络成瘾”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心理疾病实体”,也绝非等同于国外提出的“网络成瘾”,需要以更为包容的眼光来理解、研究、干预这一问题。

3 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类研究

在网络普及的过程中,我国不同地区网络使用状况并不同步,同一地区青少年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简单的划定一条界线来诊断“网络成瘾”是不合适的,更无法反映我国当前青少年网络问题的全貌。

该项目研究人员通过整合群体调研、个体案例及深入访谈的资料,发现我国当前的网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谱系”,而非单纯的“是否”为网络成瘾的问题。只有以“连续动态变化的模式”描述我国当前青少年网络问题才能更为全面和深入,进而提出“青少年网络问题谱系”的概念[5,6,15,16]。(见图1)

图1 中国当前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谱系

“中国青少年网络问题谱系”使用两个最为常用的维度来描绘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的现状,这两个维度是:

(1)网络使用程度,反映的是个体使用网络的客观时间多少;

(2)问题严重程度,反映的是个体通常意义心理行为问题的程度,可以从社会功能、行为表现及主观感受三方面综合评估。

与目前的一些分类方法相比[1,13,14,17],该项目制定的心理学分类方法有其鲜明的包容性与指导性。“青少年网络问题谱系”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少年网络问题的全貌,以动态眼光描述了不同严重程度的网络有关问题,通常提及的主要现象和人群在该图谱中均有所覆盖。不仅指出了“网络成瘾”、网络使用过度等相关问题在当前网络问题谱中的恰当位置,也进一步提出了有关网络使用“高危人群”的概念与特点。

可以看出,大部分网络使用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问题中包括“网络成瘾”(IAD)或“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在我国青少年中确实存在,但并非所有与网络有关的问题都是网络成瘾,当前青少年问题更不是都因网络而起的。包括“网络成瘾”在内的不同类别青少年网络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定位,这是深入理解并有效干预当前我国青少年网络问题的基础。

4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行为特点

4.1 网络成瘾青少年倾向单一评价标准

个体健康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建立心理内部的多维评价体系,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与冲突。网络成瘾青少年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内部多维评价体系,而是倾向单一评价标准,如单纯以学习成绩、或具体某个老师的评价、或家长对自己的态度等某个单一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的能力、价值,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乃至进一步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沉迷网络等[5, 6, 18]。

4.2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功能不良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外人际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差异显著的在于家庭内人际关系。这符合一些临床工作者的经验,即网络成瘾问题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问题有密切联系。

更有意义的是,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父亲功能”缺失或不足的现象[5,6]。所谓“父亲功能”并非简单是父亲具体人,主要指在教养过程中通常需要的父亲角色与作用,如规范性、力量性等。

在项目组接触的大量案例中,75%以上有“父亲功能”不足甚至缺失的现象,如单亲(母亲)家庭、幼年父亲不在身边、家长过于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很少参与等。

4.3 网络成瘾青少年情绪表达与情绪调控能力不足

心理测评结果提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总体情绪智力并不低,但显示出他们对于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相对更高[15, 16]。对他人情绪过度敏感的同时,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并不够好,也便无法得到他人很好的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总会遇到困难,常常处于不良情绪感受中。加之情绪调控能力不足,更加促使了他们求助于网络空间进行缓解和补偿。

4.4 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目的感偏低

网络成瘾青少年相对同龄人缺乏生活目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感。这可能反映出患者对自己缺乏了解(缺乏生活目的),同时也不能够接纳自己。这同样可能是缺乏支持性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19]。

4.5 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常不“甘于寂寞”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人格也表现出自身的特征。患者在“不甘寂寞”特点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6,20],显示他们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活动。不甘寂寞可能意味着一个人无法很好的独处,即无法与自己面对,不能很好的接纳自我,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冲突行为与感受。

4.6 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支持力度低

网络成瘾青少年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也可能反映出了家庭关系不良,同时也提示其他社会角色(如学校、政府等)对这部分青少年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相反还存在不少排斥力量。当支持力量与排斥力量发展到很不平衡的时候,青少年就会出现严重的网络使用问题。

5 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特点

5.1 注意功能特点

长期使用网络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对外界事物的注意力涣散,同时对网络内容有着特殊而敏感的注意能力,而且很难自控离开网络。外界铃声、他人的呼喊与呵斥均不能奏效,甚至如饥饿、寒冷等重要的生理感受也不能使成瘾者离开网络。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早期视觉注意有明显异化现象(见图2),这一结果提示网络成瘾者的上述表现很可能与人脑信息加工的注意功能变化有直接关系[21~24]。

图2 网络成瘾组与对照组早期注意ERP成分比较

5.2 情绪识别功能特点

网络成瘾者有很多的情绪、行为表现,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冲动性的上网症状(Compulsive Internet Use),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某些内容产生难以自拔的沉迷,一旦上了网精神就较为振奋,且很难自主控制离开网络。

同时,网络成瘾者在离开网络的一段时间后大都会出现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症状。譬如,因停电突然被迫停止使用计算机,或家长老师的严格介入,被迫离开计算机停止上网,或者是自己下定决心要减少上网,都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包括: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等反应。

上述情况都与个体情绪体验和识别功能有关,通过ERP研究发现,与正常组相比,网络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明显的表情认知易化现象[6,15,16,22,23]。(如图3)

图3 网络成瘾早期注意ERP脑地形图

正常对照组在早期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还不能区分情绪的类别。而网络成瘾组的结果提示,在早期加工中就能区分“有情绪”与“无情绪”。这意味着网络成瘾青少年对情绪的识别能力更为敏感,而不是通常所说的“麻木”,而所谓的“麻木”现象可能是由于加工易化而降低了情绪觉察能力导致,而且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也往往不足,这一点前文已有所论述。

前文提到情绪智力测评中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情绪知觉能力更为敏感。HRV研究结果与心理测量结果综合起来考虑更加支持了这一结论,即网络成瘾青少年可能存在情绪知觉功能的改变,这也进一步论证了网络成瘾者现实生活中的心理行为表现特点[5, 6]。

因此,在“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方案中重点加入了情绪觉察与表达的内容,以帮助网络成瘾者尽快取得治疗成效。

5.3自主神经功能特点

人类的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个体心身交互作用的重要神经基础。心律变异性(HRV)可以有效而敏感的反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活动特点,可以作为生理心理指标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机制。

研究者对接受心理治疗的28名网络成瘾者进行了三次心率变异性(HRV)测量,分别为治疗前静息状态(基线值)、上网时(暴露值)和治疗后静息状态(干预值)。通过对网络成瘾者HRV数据的功率谱分析,主要发现如下特点[6, 15, 16]:

5.3.1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一定程度改变

基础测量时网络成瘾者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著不相关,可能长期上网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协调性产生了影响。根据美国心理学家James的情绪理论,情绪体验是对外周反馈(自主神经活动)进行直接“感知”的结果,故网络成瘾者在非上网状态下情绪可能因此而感受不良。

5.3.2 上网活动激活并暂时协调了自主神经活动

上网时(暴露在网络环境下)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显著相关,这提示上网活动可能激活并暂时协调了自主神经活动,从而改善了情绪状态。经过不断的反复强化,不上网时的不良感受更加明显,从而进一步干扰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不适应与兴趣降低。通过上网情绪感受得到改善,从而形成了依赖状态。

5.3.3 心理治疗改善了自主神经功能

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后静息状态的HRV数据表明,网络成瘾者的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转为显著相关,自主神经活动得到了改善,从而缓解了不上网时的不良情绪感受,也降低了对网络的依赖,通过进一步调整则可以改善现实适应性。

HRV研究得到的初期结果对于解释网络成瘾心理依赖机制有很好的启发,但由于HRV的个体变异性较大,国内也缺乏青少年人群的参考指标,为了能取得确切的研究结论,需要继续进行更加严格的对照实验,以明确HRV的评估指标及其心理学意义。

6 网络成瘾的成因及病理心理机制——“失补偿假说”

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网络问题的形成原因及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研究者在大量实证数据、临床案例和严密推理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失补偿”假说[6,15,16],尝试从理论上解释和解决网络成因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失补偿”假说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而提出的理论解释,个体发展的基本过程在该假说中简要描述为:

(1)个体发展的顺利状态为常态发展。

(2)在外因与内因的作用下发展受到影响则为发展受阻状态。

①在发展受阻阶段,通过建设性补偿可以激活心理自修复过程,恢复常态发展;

②如采取病理性补偿则不能自修复,最终发展为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

(3)如不能改善则最终导致发展中断。

网络问题的出现有着其内在的心理机制,从常态发育逐步演化为发育受阻、甚至发生偏差和终止是一个过程,这就是病理心理过程。

“失补偿”假说对于网络成瘾的基本解释为:上网行为是青少年心理发育过程中受阻时的补偿表现。如形成“建设性补偿”则完成补偿、恢复常态发展,即正常上网行为;如形成“病理性补偿”则引起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即网络成瘾行为。该假说可以简明的表示为图5。

“失补偿”假说综合了各项实证研究结果,立足于前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详细阐述了的网络成瘾的具体机制和发展过程,综合起来即为对网络使用问题直至网络成瘾的动态病理心理机制。

7 网络成瘾的综合心理干预

在“失补偿”假说的指导下,结合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制定了“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方案,通过临床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并进一步使之标准化。这套方案包括了个体、家庭、团体治疗等多套方法,适合不同类型的网络问题的实际情况与操作中的具体要求。

图5 “失补偿”假说图示

在项目进行期间,报名参加心理治疗的网络成瘾者超过500人。通过严格筛选与匹配有65人/家庭进入研究范围,全部进行了心理评估与深度访谈,成为深入临床研究对象。其中38人/家庭接受了完整的“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并进行了为期半年以上的追踪。

在接受心理治疗前,对每个参加者进行了入组评估与基线心理测量,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分别进行了阶段性追踪回访,疗效评估的综合指标包括:自评报告、治疗师报告、家长回访、心理测评等维度,汇总后对治疗对象综合评估干预效果[5]。

38人中34人(89.5%)有以下明显改善:(1)对上网时间的自主控制;(2)对上网地点的有效选择,如在网吧上网改为在校或在家上网;(3)家庭气氛和亲子关系改善;(4)在校行为规范性增强;(5)形成新的建设性行为,如集体活动增多、个人爱好形成或加强、建立亲密伙伴关系等。

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接受心理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改善,这进一步提示了心理干预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在“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方案中偏重采取体验式治疗手段正是基于这点考虑,在临床治疗与研究中也验证了其有效性。

同时,也还存在4人(10.5%)未明显改善,他们普遍存在其他严重合并问题,如人格障碍、品行障碍、早期伤害等,对这部分青少年可以通过加强个体治疗来改善。

与其他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相比[25, 26],本治疗方案基于理论假设,立足于实证研究,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操作性。此外,该研究还制定了适用于边缘人群和高危人群的预防性干预方案,从而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帮助大多数青少年在信息时代健康发展。防患于未然是青少年工作的基本原则,各部门可以依据本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协同开展工作。

8 小结

该研究前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研究结果,在后继的工作中还将不断深化相关心理机制研究和临床干预研究。

首先要继续深入研究网络成瘾的心理依赖机制及演化规律。前阶段研究重点着眼于青少年网络成瘾人群,主要涉及网络游戏成瘾问题,而且接受临床治疗的研究对象均为男性。随着网络成瘾问题的发展和不断蔓延,青少年以外的群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问题,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网络成瘾问题实际状况,还需要扩大研究范围与样本量,为预防与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提供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另外,在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被试范围,深入探讨早期信息加工易化的心理意义,揭示网络信息与人脑、自主神经系统的交互作用,研究网络对青少年人格发育的影响机制,这也是对整个成瘾领域研究的有力推动。

同时,该研究还要将心理干预方案进一步系统化、标准化、操作化。目前已经制定了“系统补偿综合心理治疗”方案,为了更好的在临床干预中使用还需要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将心理干预方案编制若干版本,便于应用推广。网络世界的发展非常迅速,与之相关的网络成瘾问题也在同步演化着,研究人员还需要不断改进目前的心理干预方案,以便适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8, 3, 237~244

[2] Kim K, Ryu E, Chon MY et al.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06, 43: 185~192

[3] 陈侠, 黄希庭, 白纲.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3): 355~359

[4] 崔丽娟, 刘琳. 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心理科学, 2003, 26(1): 64~66

[5] 祝卓宏, 高文斌, 高晶等. 走出网络迷途.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6] 高文斌, 高晶, 祝卓宏等. 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与调查.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7] Aston-Jones G, Druhan J. Breaking the chain of addiction. Nature, 1999, 400(22): 317~319

[8] Helmuth L.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Science, 2001, 294: 983~4

[9] Eric J N. Total Recall--the Memory of Addiction. Science, 2001, 292(22): 2266~7

[10] Holden C. ‘Behavioral’ Addictions: Do They Exist? Science, 2001, 294: 980~2

[11] Young K S, Rogers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997, 1, 25~28.

[12] Davis R 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1,17: 187~195

[13] Nichols L A, Nicki R. Development of a Psychometrically Sound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 Preliminary Step.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2004, 18(4): 381~384

[14] Chou C, Hsiao M C. Internet addiction, usage, gratification, and pleasure experience: the Taiwan college students' case.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0, 35: 65~80

[15] 高文斌, 祝卓宏, 陈祉妍等. 网络成瘾心理机制及其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大会论文集,2005,296

[16] 高文斌, 祝卓宏, 陈祉妍等. 网络成瘾心理机制的“失补偿假说”及综合心理干预.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16~17

[17] Caplan SE.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18: 553~575

[18] 高文斌. 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 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演录(第七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9] 刘彩谊, 安晶卉, 高文斌等. 北京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及人格测试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4(12): 1121

[20] 石庆馨, 周荣刚, 葛燕.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感觉寻求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7): 453~456

[21] Robinson T E, Berridge K C. Addiction. Annu. Rev. Psychol, 2003, 54: 10.1~10.29

[22] 高文斌, 魏景汉, 彭小虎等. 视觉注意范围的增益机制.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2, 15(3): 210~1

[23] 高文斌, 魏景汉, 彭小虎, 卫星, 罗跃嘉. 固定位置区域提示下视觉注意范围等级的ERP研究. 心理学报, 2002, 34(5): 443~8

[24] Cavedini P, Riboldi G, Keller R. Frontal Lobe Dysfunction in Pathological Gambling Patients. Biol Psychiatry, 2002, 51: 334~341

[25] 杨放如, 郝伟. 52 例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社会综合干预的疗效观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3): 343~345

[26] 杨国栋, 刘悦, 方政华. 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治疗网络成瘾综合症6例报告.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5, 11(1): 37~39

A Study on Psychopat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of Internet Addiction

Gao Wenbin, Chen Zhiya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Key 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pathology, psychotherapy.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高文斌 陈祉妍

上一篇:校园安全问题论文下一篇:心理学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