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认知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学论文认知(共8篇)

心理学论文认知 篇1

——关于后结构、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质疑(上)马

平[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师大写作与思维研究所,610068)

文章来源:马正平写作学与美学网站http:///lsxz/xsjz/display.a.[12] 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

3、4.[13] 张肇丰.西方写作教学主要模式及其元分析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8/2.[14] 冯维.现代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课改走向成功的新支点,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4日

[16] [美]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二十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特邀演讲,中国大学教学,2003/6 [17] 霍力岩、沙莉.多元智力理论研究应走向理性与客观—试析西方学者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6/7-8.[1]作者简介:马正平(1950——),四川西充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现代写作学、语文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写作学、思维学、中国美学与文论及语文教学论。曾特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二册的修订和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定稿的讨论

心理学论文认知 篇2

关键词:文化,认知,动物,智力假说,比较心理学

1. 引言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定义来看,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然而, 人类本身是物种进化的产物, 我们能否在处于进化阶梯不同位置的物种身上看到人类文化起源的痕迹呢?毕竟文化作为一种高级社会现象不太可能凭空产生, 至少, 人类的近亲物种应该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一些“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文化表现为某个社会的普遍行为模式, 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学习到这种文化特有的行为规范和技能, 从而获得文化身份。文化有其认知基础, 人类的文化是和其复杂的认知能力相联系的, 而发达的脑容量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物质基础, 尤其是新皮层对意识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文化是认知进化的产物还是认知进化的动力呢?文化和认知的关系是进化心理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恰当的界定使文化成为人类的一种标志性特征, 但是涉及文化的认知基础, 我们却有必要去探讨其进化起源, 即构成人类文化的认知成分有哪些、在多大程度上为其他物种所共有, 对认知进化轨迹的描绘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理解。社会智力是描述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一个认知概念, 比较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用来解释社会智力进化的假说, 如一般智力假说、适应性智力假说等。本文围绕对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的理解, 尝试性地阐释了文化与认知的一些关系。

2. 智力与智力假说

智力本身是一个界定比较模糊的概念, 笼统地讲, 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的是一些比较复杂的信息加工形式, 社会智力则是比较复杂的社会信息加工形式。然而, 对于进行深入研究而言, 我们应该对智力包含的方面有一个更为明确的界定。相比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 人类有很大的脑容量, 同时进化出了大量特有的认知技能, 例如语言、数学运算和科学推理。这些技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智力假说认为, 较大的脑容量使人类在所有的认知功能上都优于其他物种, 使得人类拥有了更大的记忆容量、更快的信息加工速度、更强的推理能力和更有效的未来规划。与一般智力假说相对, 适应性智力假说认为, 认知能力的进化是与特异的环境压力相适应的, 例如有些鸟类因为需要储藏食物, 所以进化出了比较优越的记忆功能, 而鸽子则进化出了较强的空间定向能力。具体到灵长类动物的认知进化, Humphrey (1976) 提出的社会智力假说认为, 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生活包含着复杂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动物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互相辨别, 识别关系并互相欺骗, 复杂的社会生活正是灵长类动物认知进化的动力。社会智力假说已被广泛扩展到其他一些被认为社会生活也很复杂的物种的进化上。

Whiten和Byrne (1988) 曾区分了社会智力假说的三种不同含义。第一种含义是, 智力不仅体现在动物对物理世界的问题的解决上, 而且体现于它们对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上, 这是一般智力在不同领域的表现。第二种含义是, 复杂的社会生活选择了那些能够成功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个体, 使物种的社会智力得到进化, 这种智力具有领域普遍性, 即在社会领域普遍起作用。第三种含义是, 复杂的社会生活决定了智力的具体形式, 即不同的社会生活问题要求物种具备与之相应的特异的智力形式, 于是社会智力便呈现出多模块的结构, 吸引了广泛研究的“心理理论”就是社会智力模块的一个例子。社会智力假说的第三种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文化智力假说的基础。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方面, 获得文化身份也是人类个体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那么人类是否进化出了与文化相适应的认知技能呢?文化智力假说认为, 人类不仅是社会性的, 而且是超社会性的, 人类个体需要在社会互动中习得语言, 还要在文化实践中习得所在文化特有的规范和技能, 这些社会任务使得人类进化出了专门的社会文化认知技能, 这些技能体现在社会学习、社会交流和“心理理论”上。文化智力假说得到了一些证据的支持, 研究者发现, 人类幼儿在物理认知技能上和黑猩猩几乎没有区别, 但在社会文化认知技能上表现得更为优越 (Herrmann et al., 2007) 。

3. 文化与动物“文化”

一般认为, 文化为人类所特有。既然如此, 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化似乎就没有意义了, 因为其他物种根本没有文化。然而, 人类心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在文化问题上对人类及其他物种进行全或无的区分将阻碍我们对人类文化进化的理解。相反, 如果我们细致地分析构成文化基础的认知成分, 进而探讨这些成分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于其他物种尤其是灵长类物种的社会行为中, 这将深化我们对人类文化起源的认识。

Byrne等人 (2004) 总结了有关文化的若干观点, 并分析了不同观点之间的互补关系, 指出很多物种的行为至少部分体现了文化的某些侧面。首先, 文化是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社会学习而形成, 组成模式的文化特质并不一定具有适应价值, 任何具备社会学习能力的物种都能表现出“文化”。然而, 不同物种在社会学习中所传递信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这是由物种的认知能力决定的, 在这种意义上, 文化是心智的符号, 复杂的信息传递是物种具备高级心智的证据。文化能够克服认知局限, 使文化中的个体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挑战, 从而获得生存优势, 所以文化是一种奖励系统, 然而这种奖励被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文化特质具有内在的不完善性, 某种文化行为总是解决问题的暂时方案,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 由于个体学习和自然选择, 这种方案不断得到优化, 由此形成了文化的棘轮效应。文化还是一种物质产品, 标志着物种的小生境建设, 这些物质产品逐渐分化, 构成了物种的知识库并成为文化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 使得物种的生存环境不断得到更新。文化还赋予物理客体以意义, 使之成为社会规范的象征, 从而改变了文化本身, 以及文化学习的环境。

社会学习是文化形成的重要机制, 但社会学习并不必然地导致文化的产生。Whiten和van Schaik (2007) 在总结其他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金字塔模型用来描述从社会学习到人类文化的各个层次。社会学习或者社会信息传递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灵长类、非灵长类有脊椎动物甚至无脊椎动物的群体生活中, 然而大部分社会学习传递的仅仅是一些只具有临时功用的信息, 例如哪里有食物或者天敌在什么地方。社会学习构成了文化金字塔的底座, 为其上各个层次的发生奠定了基石。金字塔的第二层为传统, 大部分社会学习的效果都是短暂的, 只有那些产生持久效果的社会学习才能形成传统。传统是由社会群体中的两个以上个体所共享的行为模式, 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通过社会学习来习得这种行为模式。传统的形成可能要求物种具备如模仿、教学等较高级的社会学习形式。然而, 传统本身并不是文化, 只有当一个物种同时拥有跨越不同行为领域 (捕食技能、社会习俗等) 的多种传统, 形成独特的复杂性时, 我们才说这个物种有了自己的文化。文化是金字塔的第三层。在传统和文化之间作出这种区分一方面考虑了人类文化的特征, 两种不同的人类文化往往是在多个领域同时表现出差异, 呈现出整体的复杂性, 每种人类文化都是由一系列独特传统所构成的复杂整体。另一方面为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 有利于揭示不同物种所达到的不同“文化”程度。在这种区分之下, 尽管传统普遍存在于有脊椎动物中, 但只有少数系数较高的过着群居社会生活的哺乳类动物才表现出文化的迹象。文化金字塔的第四层, 即塔顶, 为累积文化, 原有的传统经过不断改造变得越来越复杂, 便构成了累积文化, 正是累积文化造就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 从我们的语言到科技的发展都是文化累积的结果。累积文化真正地把人类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是人类独有的文化层次。

动物是否具有文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的定义。如果我们站在人类的角度, 把人类文化的独特方面规定为文化的必要特征, 那么动物“文化”当然就是无稽之谈。事实上, 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比较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陷阱, 我们往往站在人的立场, 并且用一种叙事的方式去看待其他物种的行为 (Barret et al., 2007) 。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到文化的形成机制, 即社会学习上并试图在其他物种身上发现人类文化的进化痕迹时, 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呢?我们首先必须在其他物种中确定出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行为模式, 并且这些行为模式是经由社会学习形成的。社会学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 这个过程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 往往为地理障碍所阻断, 于是同一物种被分化成为不同的知识网络, 信息在同一知识网络中流通及共享, 使得一些局部传统得以形成, 而不同网络之间的传统差异就是“文化”的体现。举例来说, 一个地点的大猩猩种群通过社会学习过程形成了某种普遍的取食技能, 而在另一个地点的大猩猩种群却没有掌握这种取食技能, 或者形成的是另一种形式的取食技能, 这种差别可能就是一种“文化”的线索。以往的很多研究都采用这种逻辑, 但需要慎重的是, 某种普遍的行为模式有可能并不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而可能是由遗传或者生态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 种群的每个个体都独立地经由个体发生或个体学习的途径而掌握某种行为, 结果同样表现为一种共享的行为模式, 而种群之间的差异是由遗传或生态因素的差异引起的。

然而, 在实践上, 要排除遗传或生态因素的影响是相当困难的, 尤其当某种行为模式具有生态适应价值时, 我们更难以确认其是否经由社会学习而形成。有研究者 (Byrne, 2007) 指出, 如果我们的兴趣在于发现人类文化和大猩猩“文化”的渊源关系, 进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人类的技术文化,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转换一种思路。我们可以把目光聚焦到大猩猩所拥有的那些高度复杂的技能上, 如果这些技能在同一种群中具有普遍性, 我们就可认为这是一种“文化”, 因为高度复杂的技能在每个个体身上独立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不可能是遗传的结果, 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这样一种行为模式的形成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而且由于这些技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我们更能从中看到人类技术文化的进化痕迹, 而这正应和了我们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

4. 文化与认知

文化有其认知基础, 复杂的社会行为模式要求有发达的社会智力与之相适应, 而适当的脑结构是智力的生理基础。社会脑假说认为, 灵长类动物脑的进化是由社会信息加工、个体及关系识别的需要驱动的。文化过程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 那么文化和认知在进化上孰先孰后呢?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 文化可以帮助物种应对环境的挑战, 于是在进化过程中, 那些有助于文化形成及维系的认知特质得到了选择, 诸如“心理理论”、句法结构、因果推理等认知成就都是由于其具有文化功能而进化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 智力是文化的产物。另一种理解是, 每种认知成就都是对环境或社会压力所作出的直接的适应性反应, 这些压力包括获取食物、抵御天敌、合作狩猎、内部竞争等。这些认知成就减小了群居生活的代价, 同时这些认知机制使得社会学习更加高效, 于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这一副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讲, 尽管文化在某些物种的群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进化却是从属于更实用的认知功能的进化的。

社会智力假说认为,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物种的智力进行选择, 智力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个体将被淘汰。具体到文化, 文化选择的是什么形式的智力呢?可能是一般智力, 也可能是领域普遍性的智力, 即统一的社会智力, 还可能是模块化的智力, 即特异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智力形式。文化往往是个体创新的成果经由社会学习的传播而形成的, 所以创新和社会学习都是文化的必要认知机制, 然而创新是一种更一般化的智力形式, 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领域, 这使我们对一般化的智力选择和模块化的智力选择两者的区分变得困难。文化对智力进行选择是一个方面, 而在另一方面, 文化也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一点在人类文化中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这也是教育的基础, 在一个丰富的累积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将更富有智力, 而这又进一步推动着文化向前发展。文化对其他物种的智力发展有着同样的作用, 使它们得以充分享受进化带来的好处。

5. 结语

毫无疑问, 从比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将深化我们对人类自身文化及其起源的理解。然而, 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我们必须摆脱过度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 从而避免对动物“文化”进行全或无的判断。我们可以从文化与认知的关系入手, 分析构成文化的认知成分, 并以此为线索去探究人类文化与动物“文化”的渊源关系。

参考文献

[1]Barrett, L., Henzi, P., &Rendall, D.Social brains, simple minds:does social complexity really require cognitivecomplexity?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007, 362 (1480) :561-575.

[2]Byrne, R.W.Culture in great apes:using intricatecomplexity in feeding skills to trace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human technical prowess.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 2007, 362 (1480) :577-585.

[3]Byrne, R.W., Barnard, P.J., Davidson, I., Janik, V.M., McGrew, W.C., Miklosi, A., et al.Understanding cultureacross specie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2004, 8 (8) :341-346.

[4]Herrmann, E., Call, J., Hernandez-Lloreda, M.V., Hare, B., &Tomasello, M.Humans have evolved specializedskills of social cognition:the cultural intelligence hypothesis.Science, 2007, 317 (5843) :1360-1366.

[5]Humphrey, N.K.The social function of intellect.In:P.P.G.Bateson&R.A.Hinde (Eds.) , Growing points in ethol-ogy.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303-317.

[6]Whiten, A., &Byrne, R.W.Taking 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 apart.In:R.W.Byrne&A.Whiten (Eds.) , M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social complexity and the evolution ofintellect in monkeys, apes and humans.Oxford, UK: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8:50-65.

心理学论文认知 篇3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致力于用户使用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用户能否舒适、安全、简易、有效的使用产品与我们人类的认知心理与审美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认知心理与使用心理,亦是交互设计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要探讨了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的联系。

关键词:交互设计;认知心理;审美心理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990年被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之一比尔.莫格里奇命名。发展至今,交互设计逐渐从一门狭窄、专门化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几乎每个大的软件企业和设计企业都有专门从事交互设计的人员甚至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大学也开始设置交互设计方面的学位和研究机构,交互设计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交互设计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系统的交互行为、支持行为的功能和技术以及交互双方的信息表达方式和情感等,是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用户的设计。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双重需求——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递进,这也证明了影响用户使用需求的认知心理与影响人们审美需求的审美心理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感知的引导性

人类的感知依靠感官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耳朵对于声音的感知等,外界信息对人感官的生理刺激信号会传递给大脑,使人的大脑形成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这种感知既包括对事物形状、布局、尺寸、颜色等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同时也包含了对事物形象的审美体会,比如形象中的意味、境界等因素的体会。在交互活动中,感知是人的审美认识的原初性体验,指的是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物我交流,在物我相互投射、相互作用的互动中形成的对交互艺术美的感性认识。审美感知作为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这一审美过程仅仅是初步和简单的感知,但是却具有一种引导能力。因为审美感知在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联系,对审美客体的个别属性认知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内在心理世界与外在审美客体互动的过程中构成的对事物的整体性反映。感知的引导能力体现在人的感觉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图式”上,那些与“心理图式”有差异但又不是完全生疏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感知的敏感。比如IBM笔记本thinkpad键盘上的小红点,在黑色的外观衬托之下,这一小红点极其耀眼,无疑会引起人的极大兴趣,这时候感知会引导我们去用手触摸,发现那个小红点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鼠标控制器。此外,感知的引导性还跟参与者的兴趣与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比如对军事和枪械感兴趣的人喜欢玩射击类游戏或者军事战略游戏,通过玩与自身兴趣或人生经历相关的游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因此,感知的引导性是交互审美活动的第一步,也是交互产品吸引用户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感知在人类认知事物的行为上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为通过参与者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联系,审美客体本身会反馈说明自身的功能用途,这也称之为交互产品的功能可见性或可承担性。可承担性是环境会直接影响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可以通过感知知道环境至于它的各种行为可能。例如倒茶,假如是使用一个有提柄的茶壶,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会自然的以单手的四指和拇指环绕提柄的方式去倒茶,而不会是其它方式,这是缘于茶壶本身设计样式与人类手的大小、人的感知和生活经验存在着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当审美客体能够契合人们感知的“心理图示”的时候,人们就可以运用感知的引导性得知审美客体的使用功能。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交互产品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和研究用户感知的心理图示,并运用合理的设计方式与用户感知的心理图示相匹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与产品的交互。

二、想象的构成性

在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感知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虽然迈出了审美体验的第一步,也会产生审美愉悦感,但是这一审美过程仅仅是初步和简单的感知,审美的感知阶段并不等同于审美活动的全部。主体的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构成完全的审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人脑将记忆中的所听所见重新进行组合、加工和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特殊的、高级的思维过程,甚至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交互活动的审美想象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指主体在交互活动中,根据自己或者别人的描述或者知觉形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西蒙的作品《颤动的精美机械》,主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从下拉式菜单中选择文字选项,对作品进行重组,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画面。主体的这种根据已有的图像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进行重组、解构和加工的思维过程就体现了审美的再造性想象。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设计也不断前行,各类交互软件、交互界面、互动媒体的不断升级与发展使得网络上不断出现对传统文化的解构,蒙娜丽莎被加上了胡须,传统音乐改造成了摇滚,严肃的历史大片被喜剧化,这种对古典绘画、民族音乐、传统电影的解构正反映了人们再造性想象的丰富和活力,让艺术不再是“博物馆艺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大众生活的平民艺术。而创造性想象指的是主体在交互活动中不根据现成的描述或者知觉形象,在大脑中独立地创造全新形象的思维和心理过程。当然,交互设计中的创造性想象也并非空穴来风,胡思乱想,仍然需要在遵循产品的交互原则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思维。比如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3DSMAX,使用者可以利用软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力,创造出像电影《阿凡达》那样的动画角色和绚烂无比的虚幻场景,也可以制作各种影视特效震撼观众的眼球。不管是制作那种效果都需要按照3DSMAX这款软件的运行法则来进行,否则,再好的想象也只能存在于人的大脑而无法实现。

三、理性的归整

在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感知迈出了审美体验的第一步,而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则具有催化剂和强化剂的双重作用,它促进了交互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境的呈现。而在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境的呈现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审美理性的调谐,审美理性活动是审美感知的升华,渗透于审美想象之中。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景的呈现,亦不意味着审美活动的终结,审美活动应当为审美主体带来更高层次的人生体验,这就需要通过审美理性将审美主体带入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意境、气韵乃至对“道”的体悟。审美理性让用户在意境与真实存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挑起人们想象的冲动,扩大人们创新思维的空间,帮助人们理性思维的分析与整合,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与开拓意识。

交互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交流过程,在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一种有机联系,因而交互活动有其自身展开规则,不会被主体任意操纵。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双重需求——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递进。主体如果在背离了交互产品的使用规则的情况下进行审美想象活动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主体运用理性,把握交互活动的展开规则从而调谐审美想象的发挥与创造活动。比如我们在运用一款新的软件时,首先要理性的学习软件的使用规则,然后才能在把握软件的使用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想象的发挥与创造活动。

为了让交互设计产品能够更好的提升用户审美情感体验并且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简易的使用。设计师应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发挥理性在其中的调谐作用,真正做到交互设计产品让用户满意。

【参考文献】

[1]李世国.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美)Dan Saffer(著),陈军亮,陈媛嫄,李敏(译).交互设计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美)唐纳德.诺曼(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王建疆.審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雷礼锡.艺术美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认知心理学心得 篇4

《认知心理学》学习心得

—联合同济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心得

(作者:韩海 同济心理研究中心武汉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本文为其参加“认知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心得,原文登载在中国同济心理网,如需转载请联系湖北联合同济心理健康有限公司)

在联合同济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上,朱教授主讲“认知心理学”,通过学习朱教授讲的《认知行为疗法》课程,让我对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这个学派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在下面几点:

认知行为治疗师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治疗师和患者都理解治疗的过程。这可以通过在第一次治疗时花时间向患者解释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设定结构和适当的期望来实现。治疗师初始的目标是建立信任和良好关系。帮助患者熟悉并引出病人对治疗的期望;收集其它的有关患者的信息;建立一个目标清单。

在开始时对纳入治疗的诊断印象(和检测)做细致的评估,可以帮助形成恰当的认知行为治疗目标和计划。1设定疗程(解释治疗原理)

2、心境检查(如,自评量表,BECK抑郁问卷,等)

3、简洁地评估目前的问题

4、对病人进行有关认知行为治疗的教育(介绍认知模式,功能失调想法记录等)

6、引出病人对治疗的期望(讨论治疗的长度;和患者一起做决定)

7、对病人进行有关他们障碍的教育(避免使用术语,要障碍正常化,可以使用比喻/故事)

8、布置家庭作业(如,识别自动想法和影像,阅读治疗)

9、对治疗做总结(使患者的记录)

10、引起反馈(在做出调整上保持灵活;对病人的感受保持敏感;)认知行为治疗师在首次治疗的应注意

1、如果病人处在危机当中(如,自杀或威胁生命的情景)目标应该把危机干预发在第一位。然后,如果可能,在开始认知行为治疗。

2、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尤其在首次治疗。(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来表达对病人的关心。罗杰斯的三种态度非常关键(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3、在每次治疗结束询问反馈以帮助消除任何对治疗的误解,与患者建立合作性的伙伴关系。认知行为治疗师首此治疗需要发展出坚实的治疗联盟,鼓励患者和治疗师一起努力来完成治疗目标,坚强的联盟会给予患者希望感,他们更可能回到治疗中来,合作的方式赐予患者力量,患者更有可能努力的工作以取得进步。

心理学论文认知 篇5

从科学思想演变历史角度出发,探讨人格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取向发展的自然科学思想背景;并通过对米契尔的认知情感人格系统和班都拉的.社会认知人格理论的介绍,重点分析了信息论、控制论思想对人格心理学认知理论取向的影响.

作 者:刘芳 江勇 田铁杰 LIU Fang GANG Yong TIAN Tie-jie  作者单位:刘芳,LIU Fang(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

江勇,GANG Yong(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系,辽宁,沈阳,110102)

认知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篇6

一、序

认知心理学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得知识和使用知识的一门学问。本书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在结构体系上,力求兼容并蓄。

2、在内容上,突出科学性、学术性、基础性和前沿性。

3、在文献资料的选取上,力求反映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一章绪论

20世纪中期,世界科学史上诞生了探索人类智慧产生和发展的前沿性尖端科学――认知科学。

一、认识心理学的概述

(一)认知心理学的涵义

1、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Neisser)出版了了名为《认知心理学》的专注,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确立。

他在书中定义: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信息经感觉输入的转换、加工、存储、恢复、提取与使用的过程,他把认知心理学划分为视认知、听认知和记忆与思维高层次心理过程三部分。

2、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里事件,、心里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3、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或数据处理心理学)。

4、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对人的认知活动的三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这种观点强调信息在人脑中的流动过程,从感知信息开始直到最终做出行为结束。

第二种理解: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过程。这种理解把认知活动看作是人脑对符号的操纵与处理的过程。

第三种理解: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过程。这种理解认为认知活动是个体选择、转换、操作和使用从环境中来的信息,以及利用人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来认识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特定问题的过程。

以上三种对认知心理活动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实质,它们都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尽管也存在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类认知活动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积极地加工和处理输入信息、符号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

4、信息加工去向的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分支学科产生巨大影响,尤其对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有:

首先,是对探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领域的扩大。

其次,是从心理物理函数的手机走向了对人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揭示。

再次是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最后是重视个别差异、社会文化差异以及对个案的研究。

(二)人类认知系统及其特征

1、人类的认知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维持生存的系统,它涉及到人类的情绪、需要、动机、意志以及维持生命与延续生命的部分。另一个是认知的系统,它涉及到个体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内部心理操作过程,以及个体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过程。

2、认知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有限容量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认知策略系统、知识经验系统和自我监控系统,即元认知系统。

3、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

第二,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

第三,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

第四,人是一个具有习得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系统。

第五,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构建、重构而获得知识的系统。

同化,是指个体将新知识有效地整合并建构到自己已有图式之中的过程;顺应是指当个体遇到自己不能用已有图式同化新知识时,对已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构,以适合新知识的过程。

第六,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

监控认知,即元认知,是由弗拉威尔于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其涵义是“认知的认知”,是指个体具有“知道”与“使用”自己“知识与认知策略”的能力。

一个人的元认知能力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知道自己具有哪些知识和经验,知道自己可以采取哪种认知策略;二是根据社会环境的需要与要求,知道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使用特定的知识与认知策略,去处理特定问题的心智操作。

二、认知心理学的起源

1、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主张,科学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经验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

(2)铁钦纳受冯特的影响并继承了他的思想。他认为,一切科学的对象都是“经验”。产生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

(3)19,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冯特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人和动物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和心理活动,他主张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或行为。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公式是“刺激―反应”。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全放弃了对人的 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使心理学成为了“无头脑的心理学”。

(4)托尔曼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框架内,把控制行为反应输出的内部因素――中介变量引入到对有机体的行为研究中。他提出中介变量的公式:B=f(S、P、H、T、A)公式中B表示行为变量,S、P、H、T、A表示实验变量,其中S代表环境刺激,P代表生理内驱力,H代表遗传,T代表过去经验或训练,A代表年龄。

(5)赫尔和许多心理学家都把中介变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特别是推向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如思维、记忆、问题解决和语言等领域。这样为当代认知心理学所强调的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且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知识领域中的重要观点。

因此,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内部经历长期矛盾、冲突与探索后所孕育的结果。

2、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

(1)、1967年,奈赛尔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2)、对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是语言学、通讯理论和计算机科学。

首先,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其次,信息论思想的渗透,为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大理论的出现,推动了以信息加工观点来分析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类科学史上出现过三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信息。信息论的奠基人是数学家申农,他在1948年发表的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字理论》中,提出了电话、电报这类通讯装置能在一定条件下把信息传递出去的思想。

认知心理学从申农的通许科学理论中引入了以下概念:信息装置、信息编码、通道容量,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连续的过程和平行的过程)。总之,申农的通讯科学理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给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用来说明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的概念与术语,而且也引导了心理学着重于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

最后,计算机科学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产生与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认知心理学的读书笔记]

认知心理与广告语言 篇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工具。人类创造了语言, 就拥有了表现世界各种信息的符号, 同时也就有了通过认知媒介认知世界的符号———语言, 更重要的是, 一个民族在创造和使用语言的同时, 就会把自己对世界认识、评价等, 蕴涵在语言世界中, 从而凸显出该民族的心智, 使得语言成为一个独特的认知世界。正如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语言是洞察人类心智的最好的窗口。” (1)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认知和语言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认知产生了语言, 所以语言中蕴涵了一个民族独特的认知心理, 这种独特的认知心理, 一直在该民族语言发展中, 起到灵魂的作用;而语言一经产生, 就会反过来制约认知、引导认知。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人从自身中造出语言, 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他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 (2)

广告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语言是一个民族语言生活的一部分。广告语言生活, 不同于普通的语言生活, 它追求语言生活中的经济效应。而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 由于它的特殊功用, 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顺应不同民族的情趣爱好、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唱和不同民族的审美旨趣、彰显不同民族的道德情操等, 一句话, 就是要在特殊的认知心理沃野上, 寻找广告语言生成的土地和滋养。

其实, 广告语言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 广告语言想要达到广告的预设目标, 就必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 而消费心理的形成, 正源自传统的民族认知心理, 因为在民族认知心理中, 蕴涵着最深层的价值观念, 广告语言如果无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 它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而失去广告的生命源水, 与预设期待背道而驰。

下面, 我们从认知心理层面, 依据于成功的案例及广告语言的特色加以探讨。

道德情操与广告语言

道德情操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以及个人的感情操守。对于世界不同的民族来说, 道德情操既有人类所共同期待的价值, 也有民族自己所期待的价值。因此, 广告语言创意, 既要考虑到人类的普适性, 更要注意不同民族独特的道德价值期待。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建立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 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 从内在情感信念到外在行为方式, 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道德规范体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凝聚力。当今中国,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13亿消费者这个庞大的市场, 不仅让国内企业留恋无暇他顾,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经济实体, 到中国投资兴办企业, 开拓市场。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商品纷纷涌进中国市场, 随之也带来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形形色色的广告。广告对于中国人来说, 可谓睁眼可见、伸手可触、侧耳即听, 真正的如有人所言“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 (3) 由此, 广告也使得生产商和服务商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或成功。可见, 广告已经成了企业营销的最大手段, 也成了消费者生活的构成部分。而成功的广告经营者, 往往在其广告语言的创意中十分注意将中国传统的道德情操融入其中, 这样创意的价值在于:它既能够彰显企业的文化品位、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昭示企业的内在品质、显现企业的经营理念等, 又顺应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 并引领广告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交相辉映。

中国古代就非常讲究诚信。在《说文解字》里, “诚”和“信”是一对互训的字。《说文·言部》:“诚, 信也。从言, 成声。”“信, 诚也。从人、从言。”中国传世经典中, 更是把“诚信”视为做人最高原则甚至是“礼之经”。如《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 《易·乾卦》云“闭邪存其诚”, 这里“诚”既然是人性的本然, 也就成了道德的根本。《乐记》云“著诚去伪, 礼之经也”, 《孟子·离娄》云“诚者, 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 《苟子·不苟》云“养心莫善于诚”, 《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学而》云“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公冶长》云“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等等。可以说, 在中国, 一个人缺失了诚信, 他将寸步难行。因此, 广告语言的创意, 必须讲究诚信, 不能夸大其词, 欺骗消费者。如:

1. 诚信为本, 依法理财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广告语)

2. 罗曼珠宝, 品质与诚信始终如一 (罗曼珠宝广告语)

3. 真诚到永远 (海尔广告语)

4. 笃守诚信, 创造卓越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广告语)

这些广告无疑都是成功广告的范例, 它们都是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传统认知心理的道德价值观, 从而达到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 引起消费者注意, 实现广告预设的目的。

再看当前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和小报的食品、药物广告, 廉价邀请一些地方演员, 冒充各行业的专家、权威, 广告语言中充斥着“一流”、“唯一”、“首家”、“独创”、“誉满全球”、“无与伦比”、“天下第一”、“举世无双”、“顶呱呱”以及“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等夸大不实之词, 欺骗消费者。这些广告早已被广大消费者所唾弃, 它们必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再如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 蕴涵着深深的自我谦虚的美好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成语来理解中华民族的这一认知心理。上文我们说到, 民族认知心理是几千年积淀而成的, 同样, 成语也是语言生活的历史积淀, 在汉语成语中, 有关谦虚的例子, 能够凸显中华民族自谦尊人的优良品质。如“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谦受益, 满招损”、“谦恭虚己”、“谦让未遑”、“大智若愚”、“尊老爱幼”等;在实际语言生活中, 民族传统更是以自谦尊人为美, 如称自己为“鄙人”, 称自己的国家为“敝邑”, 称他人为“先生”、“阁下”, 称他国为“贵国”;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写信开头自称“牛马走”, 发表意见为“窃以为”、“鄙意”等。这种认知心态下, 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骄傲自大, 成语中如“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洋洋自得”、“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等, 这些都是汉语中的贬义词, 是一个人的言行中必须尽量避免的。因此在广告语中, 商家或生产厂家要尽量自谦尊人, 避免傲气傲态, 中国有句古训就是:“人不可无傲骨, 但不可有傲态。”在特殊情况下, 你可以傲视群雄、傲视天下, 但切不可傲视天下人。作为广告语言, 要想引起消费者的青睐, 就应当做到得体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和商品, 尊重消费者, 切忌唯我老大、傲气逼人。我们来看几个成功的例子:

5. 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 (新乡热力公司广告语)

6. 感谢有你, 2009年更好看 (《新乡日

报》广告语)

7. 桂林在绝美的山水间摆下了风光的盛宴, 为您推出了演绎青春精彩的一切 (桂林旅游局广告语)

8. 相逢自是缘, 华航以客为尊 (台湾华航广告语)

这些广告语, 都充分利用了汉民族认知心理中谦虚尊人的品格, 将“服务”置于广告宣传的首位, 当然会实现广告预设的目标。那些动辄“全球第一”、“世界第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等广告语, 在中国, 只能是污染人们的视听。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 自谦不是自贬、不是自卑, 要做到谦而有度, 自谦中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自尊, 例5“奉献绿色能源”就是一种自信。特别是广告语言关乎到国家和民族, 就更需要有自信和自尊。再如“我爱过, 我自信” (相机爱国者T60广告语) , 就充满了民族的自信。

审美情趣与广告语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是全世界共同的认知心理。但是由于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心理历程、人生经验、生活体验、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 因此在审美认知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甚至是天壤之别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对于“龙”, 中国从古到今对它的认识就是神秘、神圣、崇高、善变、尊贵等, “龙”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甚至成了民族的象征, 因此,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所以我们的文化就是龙文化。龙的造型千变万化, 龙字的写法也形态各异, 这都说明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 对龙的认识与中国正好相反, 英语中“dragon”, 恰恰是个贬义词。再如“狗”, 汉人对狗的印象不太好, 所以用“狗”字组成的词语, 大多都是贬义, 如“走狗”、“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眼看人”、“狗偷鼠窃”、“狗改不了吃屎”、“狗咬狗”、“狗汉奸”等, 大约是狗的一些特性, 比如“摇尾企怜”、见生人就咬、疯狗不认主、嫌贫爱富等, 暗合了一些人事。而在西方, 由于狗对人的忠实, 人们把狗当朋友, 如果西方人说你“You are a lucky dog”, 千万别误会, 他不是在骂你, 而是夸你是个幸运儿。可见,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认知。

中华民族认知心理, 由于特殊的生成生长和发展成熟环境, 就形成了特殊审美认知心理, 从语言上看, 突出表现为形式上追求骈偶美、感情上追求含蓄美、内容上追求意向美。

骈偶美。骈偶是中国语言艺术一种特殊的审美形式, 这种形式源于汉字表意、单音节的独特品质, 很容易在语言表达上形成音节意义上的匹配或对仗, 再加上平上去入 (中古四声, 现代汉语则是阴阳上去) 四声相配, 就形成了中国语言艺术的特殊形式———骈偶或叫做对仗, 这种审美形式是中国独有的, 因为表音文字是音素文字, 在音节上不同的字 (单词) , 音素多少不等, 很难形成整律的形式。

骈偶在中国艺术中产生得很早, 早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 就有非常成熟、优美的骈偶句,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纷纷”;屈原的《离骚》中, 更是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式。到了汉代, 中文文学就形成了通篇采用骈偶语言形式的“骈体文”, 并直接启发产生了唐代的律诗,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整律骈偶美的认知心理, 这种认知心理, 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在语言接受心理上更偏重于骈偶, 而排斥散句。如“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这首诗大多数中国人会背, 但很少有人知道是匈牙利人裴多菲的作品;从世界文学史看, 比裴多菲名声大的诗人俯拾皆是, 但除了专业人士外, 有哪一首外国诗铭刻在人们的脑海?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文中的骈偶语言形式, 从而契合中国人的接受习惯。在广告领域中, 许多广告从业者就深谙中国这一认知接受心理, 采用骈偶的语言形式, 从而让人铭刻于心, 达到了广告语言的预设目标。如:

9. 天上彩虹, 人间长虹 (长虹集团广告语)

1 0.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天然居饭店广告语)

例9“天上”、“人间”相对, “彩虹”、“长虹”相对, 较为工整, 虽然“虹”有“合掌” (相对仗的字词) 之嫌, 但却有朗朗上口之美, 因此, 也为广大消费者广为流传;例10本身就是一副巧妙幽默的对联, 下联将上联文字颠倒, 形成绝对。这副广告对联还有两个方面吸引着消费者:其一, 语言的机巧, 可以使人反复品味, 乐而忘返;其二, 以客为上, 将客人当上帝。

含蓄美。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情内敛、不事张扬的民族, 情感表达, 讲求含蓄隽永, 发人深省、令人玩味、启人心智, 忌讳直白浅露、淡而无味。在中国语言艺术中, 强调“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强调“味外之旨”;这一点和西方的情感表达方式正好相反, 西方人重逻辑思维, 感情表达上讲究张扬自我, 从日常语言生活到文学作品, 都非常显露、夸张、浪漫。比如, 在国外文学作品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多年分离的夫妻相见, 总会相拥热吻在一起的细节。而在中国文学中, 则很少有这样的细节, 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生逢乱世的杜甫一家, 遭遇了生离死别, 一家终于团聚, 到了深夜, 儿女入睡, 而杜甫与妻子则燃烛而坐, 相对无语, 这是多么深刻、含蓄的情感, 多么引人深思啊。

中华民族这种感情表达上的含蓄美, 也被一些广告从业者广泛运用, 从而创意出成功的广告语言。如:

1 1. 难言之隐, 一洗了之 (洁尔阴药物广告语)

这个广告由于与人的隐私有关, 于是采用了含蓄内敛的广告语, 使消费者不至于尴尬。

1 2. 羊羊羊, 发羊财 (恒源祥早期广告语)

这则广告无疑是失败的典型案例, 创意者无非是想告诉消费者如下信息:恒源祥的产品, 都是纯羊毛产品, 保暖、轻松、柔软等, 但是由于过于直白, 又充满拜金主义色彩, 因此很快就从各媒体消失, 从而改成了“恒源祥, 羊羊羊”。

意象美。所谓“意象”, 简单地说就是意中有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 《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 但这是哲学概念。“意象”一词作为美学概念, 是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提出的, 他在《神思篇》中云:“独照之将, 窥意象而运斤。”实际“意象”讲究的是“味”, 即要有韵味, 要耐人品味, 要做到“象在意先”、“情以物兴”, 即要“有成竹于胸”。中国古典文学中, 很早就在采用“意象”的表现手法, 如《诗经·都风·氓》中“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就是用青青的桑叶这个“象”, 来表达姑娘年轻貌美之“意”的。好的广告语言, 也往往采用中国传统语言艺术中的这一手法。如:

1 3. 清新纯净, 森林气息 (长虹空调广告语)

这则广告语就是充分运用了“森林”这个“象”, 表达了诸如“大量释放健康负离子, 真正做到杀菌除尘, 清新空气, 彻底消除空气中存在的大量废气、毒气和异味”, “真正创造舒适又健康的生活”, “真正符合国人健康的需要”等“意”的。

集体观念和广告语言

价值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并且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生活最广泛、最深刻的方面相结合, 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社会生活的根本状况和根本要求。每个民族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从其生成开始, 就是以家国同构的形式呈现的。所谓家国同构, 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在中国家庭, 父子之间追求父慈子孝、兄弟之间追求兄爱弟敬、夫妻之间追求夫唱妇随;在中国社会, 君臣之间追求君严臣忠, 邻里之间追求互助互爱, 同事之间追求相揖相让, 同行之间追求互赢共利, 总之, 举国上下追求和谐团结, 由此诞生了一个崇高的价值观———集体主义, 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这种价值观追求舍弃小我, 维护大我, “胡虏未灭, 何以家为”。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诞生了许多“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志士, 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这种价值认知心理下, 广告从业者在进行语言创意时, 就应该避免个人主义成分, 以期实现广告预设。如:

(14) 红棉保温瓶, 温暖你家庭 (红棉保温瓶广告语)

这个广告紧紧抓住中国家庭这个社会基层组织做文章, 充分依靠“保温”和“温暖”近义的特点, 将常用义进行偏转, 巧妙地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 使得“保温瓶”和“温暖家庭”连一起, 起到了很好的告知效果。

(15) 四十年风雨历程, 中华永远在我心中 (中华牙膏广告语)

这个广告利用的是民族的情愫, 采用同样的意义偏转的方式, 也就是将作为商品名称的“中华”, 转义为民族意识里的中华, 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爱国情愫。

(16) 格力空调, 惠及全人类你和他 (格力空调广告语)

这个广告将集体主义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 它打破了地域的囿限, 将广告视野开阔到全世界, 既可增加国人的自豪感, 也可在不同地域内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17) 光华之中, 意料之外 (奔驰GLK轿车中国广告语)

这个是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广告语, 创意者充分应用了中国集体主义概念中的最高境界“爱国主义”, 广告语中蕴涵了广大中华的意思, 必将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认同。

通过以上具体语言案例, 我们分析了广告语言对认知心理中集体价值观念的表现, 突出了广告语言中的民族情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 广告语言同语言本身一样, 是没有所谓阶级性的。另外, 我们还必须注意, 广告中的爱国情愫不能宣扬大国主义、霸权主义, 特别是商业广告, 宣传的是产品本身, 而这些产品本身是不具备国界、不限制民族的, 因为工业产品都是科技的成果, 而科技是不分国界或民族的。因此, 在广告语言中, 突出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的同时, 要胸怀世界, 放眼全人类, 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走出去, 拿进来, 彻底融入国际社会。上举例 (16) 在这方面, 就比其他广告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体, 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 而特定的文化背景是滋生特殊认知心理的土壤, 特殊的认知心理, 决定了它特殊的价值观并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接受心理, 广告语言必须遵循这种特殊的接受心理规律, 方能实现广告预设目标。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以一种强势的姿态, 引领社会时尚, 开启新的价值观念, 比如广告中充满个性化的语言, 已经很大程度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传统认知心理中的淡定、安适, 已经被拼搏、竞争所代替, 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此, 也提醒我们注意, 应当关注广告的文化意义研究———广告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 促进社会进步。

摘要:广告语言, 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 由于它的特殊功用, 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认知心理。同时, 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 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也正以一种强势姿态, 引领社会时尚, 开启新的价值观念。因此, 对广告文化的研究,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认知心理,广告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转引自伍铁平:《语言学的领先地位——谈它在方法论上对哲学研究的意义》, 《北京大学学报》, 1988 (3) 。

[2]引自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运动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展述评 篇8

关键词:运动认知心理学;视觉搜索;预测;判断;决策;工作记忆

中图分类号:G80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10-06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Sport Cognitive Psychology

CHI Li-zho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e role of cognitive factors in athletes'skill and tactic learning and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has been focus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nd many research achievements with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values have been gain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upon athletes'cognition presented at the ICSEMIS2012 or published in journals, the findings on visual search, advance cue utilization, anticipation and judgment, decision making, working memor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are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ognitive sport psychology are suggested.

Key words:sport cognitive psychology; visual search; anticipation; judgment; decision making; working memory

在第三十届奥运会前举行的2012年“国际运动科学、教育与医学大会”(ICSEMIS)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从事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研究的参会代表就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运动认知关系密切的主题受到了较多关注,其中既有直接探讨运动员认知活动的“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预测:理论与实践前沿”、“田径运动员确定步调的知觉和认知基础”等专题研讨,亦有涉及运动员认知特征较多的“超越天才:专家运动员的表现与发展”、“运动训练的有效性:艺术中的科学”、 “将儿童培养为冠军”、“让运动员拥有理想发挥的科学”、“卓越表现”等专题讨论,其涉及的主要认知活动包括视觉搜索、知觉预测、判断与决策、工作记忆及长时记忆等。事实上,在过去近30年内,研究人员一直尝试去了解哪些因素可将杰出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区分开来,比较一致的结果是:杰出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多项认知活动及特征方面(如注意分配、线索使用、预测、决策等)存在着差异。这进一步印证了开展运动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及其价值。[1]

本文拟结合此次会上有关运动认知的研究报告,同时整合近期发表的有关运动认知的研究论文,以期对运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予以述评。

1 视觉搜索

运动领域中的视觉搜索(visual search)是指运动员不断移动其眼球,聚焦于重要的刺激排列特征,进而在重要线索的基础上做出决策。[2]成功完成技战术任务不仅凭借准确的身体运动,而且依赖对与任务有关的重要信息的有效采集。[3] [4]

自20世纪90年代起,视觉搜索研究开始主要采用眼动技术(eye-tracking technology),即通过记录眼动情况洞察运动员“看”(looking,视觉聚焦)与“看见” (seeing,给予注意)的关系。眼动研究常用的刺激包括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记录的主要参数为注视位置,注视频次及持续时间。眼动仪主要记录两类眼动情况,即跳跃式眼动(saccadic eyemovement)和平稳追踪式眼动(smooth pursuit eyemovement),前者指眼睛的注视点快速地从一个位置跳动至另一位置,后者指两次眼球跳动之间运动员注视一个给定的靶子(比如球)。Land等研究发现,面对一陌生情景人们通常会每秒注视3次。[5]虽然心理学界开发的眼动系统数量很多,但在运动心理学领域普遍使用的是应用科学实验室(ASL)500 SU眼动追踪系统和Tobii系统。

大量的视觉搜索研究是围绕网球、壁球、羽毛球、足球、排球、拳击及跆拳道等对抗类运动项目开展的。[6]在Seung-Min等[7]的一项研究中,记录了当球以25 m/s速度飞向板球击球手时他们的眼动情况,结果发现击球手并未在整个球的飞行过程中持续注视它,而只是在球发出后的最初200 ms时间内注视它,随后眼球跳跃至可能的球落地反弹点,等待球落地并追随它反弹后的飞行轨迹。这说明击球手在做击球准备时会运用板球的知识和经验对球的飞行落点做出预期。

近期开展了一些针对射击等非对类瞄准性运动项目的视觉搜索研究。如在Goldstein等[8]对射击运动员进行的视觉搜索策略研究中,选取了5名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及5名一般水平运动员,要求参与者在三种时间压力水平下完成瞄准任务,结果发现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注视时间比率高于一般水平运动员,他们对靶的注视时间更长,且随着时间压力水平的提升,他们显示出更有效的视觉搜索策略,他们的静眼期也明显长于一般水平运动员,但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形下所有运动员的注视频次均会减少。

Duchowski等[9]运用元分析技术对近期的视觉搜索研究进了整合分析。分析的眼动参数包括注视频次及注视持续时间,同时考察了运动项目类型、研究范式及刺激呈现通道等变量的调节作用。元分析发现,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在视觉搜索过程中,注视频次少(mean rpb =0.26,p<0.001),注视时间长(mean rpb =0.23,p<0.001),这一结果支持了这样一种解释,即优秀运动员可在每次注视中提取更多与任务有关的信息,而一般水平运动员需要时间较短、次数较多的注视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作出反应,这种搜索策略是不甚有效的。[10]静眼期元分析的效果量较大(rpb =0.62,p<0.001),研究人员认为静眼期较长可充任区分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的一个有效指标,这一结果具有跨越运动项目的一致性,从步枪、台球到排球,均呈现优秀运动员静眼期较长这一趋势。

目前视觉搜索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多在实验室里进行,刺激材料以视频方式呈现,要求参与者对刺激情景做出预测,由于实验室任务情景缺乏真实情景的三维性及物理刺激的丰富性等,故研究的生态学效度有待提升。2)实验中较少处理周围视觉(ambient vision),而在现实运动情景中,运动员通常联合周围视觉与中央视觉(focal visions)来完成决策任务。3)借助眼动仪强调注视位置其实是一种误导,周围视觉才是视觉搜索中最应加以测量的。[7]

2 先行线索运用与预测

高水平运动员能够有效运用先行线索(advance cue utilization)进行预测(anticipation),如橄榄球运动员或美式壁球运动员可在事前从对手的身体姿态获取信息,继而有效预测他需要做出的反应。

先行线索运用与预测研究通常使用遮蔽范式(occlusion paradigm),即给参与者模糊或不完整的信息,要求其完成某种预测性任务(如网球击球后的可能飞行方向)。通过分析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依据不完整信息作出推断方面存在的差异,确认不同线索在预期决策中的相对重要性。[11) 时间遮蔽范式(temporal occlusion paradigm)是给参与者呈现一些(训练或比赛的)视频材料,其中某些关键时间点的运动信息被完全遮蔽(如球的飞行路径),要求参与者推测“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参与者需要在给定信息的不同水平上做出预期判断。[12]该范式不仅用于对运动员进行知觉技能训练,也用作研究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的技能差异。

目前已对网球、羽毛球、足球、曲棍球等运动项目开展了线索利用与预测研究。为研究足球守门员的预测技能,William等[13]在实验中向参与者呈现在四个相继时间点(运动员脚触球前后)被遮蔽的视频材料。当遮蔽点在脚触球前较早时间点时,优秀运动员比经验少的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利用情景信息,可对球的运动方向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在Muller等[14]运用时间遮蔽范式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不同技能水平的板球运动员的预测技能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与水平不高的击球手相比,高水平击球手可以从投球手的手臂及手的位置等先行线索预测球的飞行情况。Rowe等[15]探讨了网球运动中伪装击触地球对优秀运动员与新手预测能力的影响,结果与人们预期的一致,即伪装可降低预测的准确性,对新手的影响更大。William等[16]在研究中让网球运动员佩戴液晶眼镜,在真实的运动情境下参与实验,结果发现顶级运动员可以根据球的出手方向判断球可能落在左右那个半场。综观此领域的多项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优秀运动员可以更好地利用运动事件的早期线索,对事件的未来做出更有效的预测。

先行线索运用与预测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1)在采用时间遮蔽范式进行相关研究时,实验任务及情境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比如在大屏幕上观看网球发球与在风中身处接发球的场地另一侧,其间存在多大程度的相似性?2)此类研究中很少给予直接回应的一个问题是,在现实的训练或比赛场上运动员是否真的会利用研究中确认出的“有效”先行线索?或许高水平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或比赛情景中并不利用这些线索。[17]

3 判断与决策

关于判断(judgement)与决策(decision making),有学者将两个概念加以区分,认为决策是判断的结果。判断主要指一系列的评估和推断过程,而决策的重点是要在多个选项中做出取舍。鉴于两者联系紧密,许多学者将他们放在一处讨论。

Gilvich[18]指出,运动领域最适合开展决策研究,是研究决策认知过程的潜在实验室,开展运动决策研究对运动训练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但从权威的、已出三版的《运动心理学手册》(1993,2003,2007)的内容构成上看,运动领域决策研究的进展速度相对迟缓(其第二版未包括决策专题)。原因可能有二:1)相比其他领域,运动情境中的决策具有速度快、不确定、直觉化等特征,研究难度大。2)一些学者认为,研究运动领域的决策是将运动操作过分认知化。

尽管存在上述的研究困惑与困难,近期仍有许多学者致力于运动领域判断与决策问题的研究。运动领域判断与决策研究中的决策任务主要为基于比赛视屏素材的决策,虚拟情境中的决策以及真实训练场景中的决策。

有些研究关注运动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此类研究早期多采用信息加工取向,认为决策更多是在模式识别、再认等基础上发生的。[19] 近期Roberts等[20]则从认知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出发,认为决策源于特定时刻对情境中可利用信息的直接知觉,只要情境中存在着充分的可资利用的信息且当事人具备行动的能力。研究采用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研究方法,即在实验室情境下更真实地呈现运动环境、对手运动及时间等方面的特点,使运动员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与真实情境中更相似。参与者为14名职业英式橄榄球运动员以及14名缺乏橄榄球运动经验的成年人,实验中他们佩戴头盔式VR装置并充当进攻队员,面对20m远处彼此有一定间距(start gap)的两名防守队员。进攻队员(模拟)前移并逐步靠近两位防守队员间距的中央位置,当至某一距离时,两名防守队员消失,由参与者(进攻队员)判断他能否从两人之间穿过而不碰到他们。依照Taud理论对tau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au值(靠近需要的时间)的微分是一信息量,它预示着可通过性。缺乏经验的参与者在进行判断时较职业橄榄球运动员更多使用tau值这一信息。职业运动员每天的碰撞经验使他们已习惯于这一信息变量,他们并不能由此获得主要的决策信息。相反,他们完成任务更多依靠篮球项目中的一些特定行为或判断。例如,信息提示从几何学角度看无法通过,但他们借助运动经验仍然认为是可通过的。总之,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做判断主要依据预期地、专项特有的能力。

有些研究侧重探讨决策的影响因素。如Cordovil等[21]尝试探讨篮球运动中的任务特点及队员身高对比对决策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选取了11名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完成1对1的训练任务, 即1名队员试图突破另1名队员的稳定防守。实验一中给队员三种情况指示,即中性的、冒险的和保守的,结果发现,当给予进攻队员保守性的指示时,他们越过中线的的时间延长且跑动路线变化较多。实验二中改变进攻与防守队员的身高比例,结果发现,当进攻队员明显矮于防守队员时,其越过中线的时间要明显短于进攻队员较高或双方身高相近时。这一结果例证了任务特征与个人自身局限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集体球类项目的决策过程。鉴于运动技能水平对知觉—运动性决策(perceptual-motor decision making)与知觉—认知性决策(perceptual-cognitive decision making)影响的研究停滞于理论探讨而缺乏实证研究的状况,有研究者尝试通过实证性研究设计检验他们之间的关系。Bruce等[22]选取高水平(19人)、中等水平(20人)、低水平(19人)的无挡板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评估三种结合专项的专家化技能(运动技能执行,知觉—认知决策和知觉—运动决策)。结果显示,三种测量的成绩随着技能水平的提升而提高。与简单词语反应相比,要求运动的决策可引发出更准确的决策,这与技能水平无关。在竞赛情境下,尽管运动技能水平与适宜动作的成功执行存在联系,但并未发现它会制约决策的性质。研究发现了支持这样一种假设的证据,即低技能水平的参与者其知觉—认知决策能力会受到其技能水平不高的父母的影响。实验结果未全面支持知觉—运动和知觉—认知技能发展的当代模型。

有些研究围绕决策技能的训练及其与运动表现的关系。Ryan等[23]在一项研究中探讨了与身体训练相比,多方面的知觉—认知技能训练(决策,情境意识和预测)是否可以改进运动员球场上的表现(击球与步法)。将27名高水平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即知觉技能训练组、技术—步法训练组和非训练组,结果显示,接受知觉—认知技能训练的运动员反应速度更快,正确率更高,而且在后测中出现更多的决策活动,这说明知觉—认知技能(如决策等)是可以训练的。Sánchez等[24]的一项研究探讨了篮球运动员视觉—知觉性训练对改进其现场表现的影响。要求12名高水平板球运动员完成视频(大屏幕)呈现的决策任务测试以及现场决策测试,后进行6周的干预性训练,期间所有参与者均完成现场训练计划,其中7人每周完成附加的三项知觉训练(训练组), 另5人作为控制组。训练前三组测试成绩无差异,但接受干预后训练组的视频决策任务成绩(正确率)显著高于控制组;干预后训练组的现场测试成绩好于控制组。结果表明,6周的现场训练附加视觉——知觉性训练可使优秀板球运动员的现场表现明显提升。

关于运动员的判断与决策技能在成功完成运动任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学者乃至教练员们的认识基本一致。[25] 但判断与决策的研究尚需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运动领域判断与决策的心理机制的研究;2)将运动领域判断与决策的研究与运动专项特征及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情境特点紧密结合;3)将多种研究范式、研究技术综合起来,使研究的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均得到很好的保证。

4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指用于解决当前问题的信息,它为预期、判断与决策等复杂认知活动的进行钩设了一个工作平台,或者说它是进行其他认知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在体育运动领域开展工作记忆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检验心理学其他领域构建出的相关模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促进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深度与理论发展。目前运动领域主要从工作记忆与运动技能的习得与保存, 运动性头部创伤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工作记忆与Choking现象发生的关系等角度,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6]

关于工作记忆与运动技能习得与保存的关系,早期研究关注的是动作技能信息保持的时间及数量方面的特点。在在Illea等[27]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12岁与13岁的女子体操运动员在观看一遍一套体操动作的录像后,重复该套动作,结果显示,对于技术熟练的体操运动员,其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为6个动作,而对于技术不熟练的体操运动员,其容量限制为5个动作。这一结果与另一项关于技术熟练的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发现舞蹈运动员的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制为8个动作。另一些近期的研究工作则探讨了动作技能的内隐学习特点。Lam等[28]的一项研究对内隐学习方法与外显学习方法对复杂技能习得及压力下表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参与者为24名女大学生,学习任务是投篮。测试结果显示,内隐学习组与外显学习组在技能的学习与保持方面表现一致,但在给予压力的条件下(由篮球专家对其表现进行打分,并告知在动作质量及准确性方面表现好时会有货币奖励,表现不佳时要给予罚款),外显学习组的测试成绩下降,而内隐组的测试成绩未受影响。内隐学习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通过内隐方式获得的技能,其早期未依赖工作记忆,它们在压力情境中不易受到干扰。

关于工作记忆与运动损伤的关系,研究人员主要探讨运动性头部创伤是否会对运动员的工作记忆造成伤害。一些研究发现,新近发生头部撞击的个体(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会出现脑功能障碍。例如,对受到脑撞击的运动员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显示,出现脑震荡症状的运动员在完成探测—识别任务时,其前额叶皮层的任务关联激活出现下降。Mayers等[29]先在赛季前对足球运动员进行数字广度测验,后在运动员头部受到撞击一周后进行重测,结果发现这些运动员的数字广度测验成绩未出现变化,但与未发生头部撞击的运动员相比,其任务操作中的fMRI活动增强。在Mayers等[30]的另一项中研究中,共招募参与各专项运动大学生运动员106名(其中受到过头部撞击的62人,未受过头部撞击的43人)及42名非运动员大学生。结果显示,参加易受到头部撞击项目(曲棍球,棒球,橄榄球,足球,排球等)的运动员,其记忆容量并未受到损伤,那些曾被诊断为脑震荡甚至多次出现脑震荡的运动员其工作记忆容量也未受到损伤。参与工作记忆负荷要求高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其短时记忆容量测试(AOSPAN)得分要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

“压力下的Choking”用于描述在一些情境下个体的表现不如依照其技能水平所做出的预期。一些学者正尝试借助工作记忆去解释压力诱发的成绩下降的机制。他们认为,竞赛压力导致焦虑,并会占用理想操作所需要的部分工作记忆。[31] 一些证据也显示应激和焦虑确实会减少工作记忆的可利用性,尤其是工作记忆容量,这些发现可概括为分心理论,即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和与焦虑相关的思维存在着资源竞争,其干扰了依赖工作记忆的技能的执行,进而导致了不良的运动表现。[32]

5 认知与情绪

传统认知心理学研究更多关注认知加工本身,很少将其与情绪、动机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受认知心理学日渐重视认知与情绪关系研究的影响,运动认知领域也开始探讨运动员认知与其情感、情绪活动的关系。在迟立忠等[33]的一项研究中,尝试探讨了羽毛球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对其决策速度及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参与者为16名国内某体育院校羽毛球专项的大学生, 实验采用自编的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 通过视频影视片断诱发情绪(积极与消极两种),结果发现:不同性质情绪是影响羽毛球运动员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积极情绪下, 被试认知决策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而在消极情绪下, 被试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

Rodenburg [34] 还尝试提出了有关运动员认知、情感、运动表现及反馈等几方面关系的理论假设,并构建出相关模型,见图1。

该图显示了信息反馈、运动员认知、情感及运动表现的假设性关系。该简化模型清楚地预示了信息反馈与运动表现是受到运动员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影响。从技能执行到表现到策略使用,反馈是系列加工方式进行的,它通过自动化、自主性和能力的提升来促进技能发展,情感的作用。

6 认知与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已有学者开始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研究运动员的认知活动。在Milton等[35]进行的一项棒球运动员认知活动的研究中,研究者设想,作为棒球击球手应协调好两项任务:准备挥棒和解读投球手的身体运动,进而准确预测球的飞行方向。为了考察这些技能的神经基础,研究人员采用脑成像技术分析了高水平棒球运动员与新手在表象挥棒击球动作时的神经活动差异。研究取得了有关快速球类项目的一些有价值的神经科学方面的发现。最重要的发现是优秀运动员显示出较低的脑激活和较高的皮层活动效能。如当表象击球动作时,优秀运动员倾向激活大脑的运动区;新手倾向于激活边缘系统(杏仁核与基底前脑联合区),这意味着新手在准备挥拍过程中较难过滤掉无关信息。

7 小 结

本文概述的视觉搜索、先行线索运用与预测、判断与决策以及工作记忆是运动员执行运动任务的基本认知构成。迄今有关运动领域专家知识与技能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知觉—认知技能方面(视觉搜索、预期、判断和决策等)的差异是导致优秀运动员卓越运动表现的主要原因。[36,37]

在对运动认知心理学近期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基础上,如能理性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如认知神经科学、情绪与认知等),深刻理解运动训练及竞赛的实践需要,那么运动认知心理学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兼备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Mann DTY, Williams AM, Ward P, Janelle CM. Perceptual-cognitive expertise in sport: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7; 29: 457-478.

[2] Williams A M, Davids K, Williams J. G.. Visual perception and action in sport. London: E & EN. Spon, 1999.

[3] Huys R, Can~al-Bruland R, Hagemann N, Beek PJ, Smeeton, NJ. & Williams, AM. ‘Global’ information pick up underpins anticipation skill of tennis shot direction.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2009; 41:158-170.

[4] Cauraugh JH, Janelle CM. Visual search and cue utilization in racket sports. In K. Davids, G. Savelsbergh, S. J. Bennett & J. Van der Kamp (Eds.). Interceptive action in sport, Taylor & Francis,2002.

[5] Land MF, Mcleod P. From eyemovement to actions:How batsman hit the ball. Nature Neuroscience, 2000; 3:1340-1345.

[6] Williams AM, Singer RN, Frehlich SC. Quiet eye duration, expertise, and task complexity in a near and far aiming task.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2002,34(2):197-207.

[7] Seung-Min Leea, Seonnjin Kima, Park, Seung-Hab. Self-Paced sport events under temporal constraints: visual search, quiet eye, expertise and constrained performance time in far fiming tas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s, 2009,21(2):146-161.

[8] Goldstein EB.Cognitive Psychology. Belmont, CS: Wadsworth/Cengage,2011.

[9] Mann DTY, Williams AM, Ward P, Janelle CM. Perceptual-Cognitive Expertise in sport: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7,29: 457-478.

[10] Duchowski, AT. Eye tracking method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pringer, 2002.

[11] Hodges NJ, Huysr, Starkes JL.A Methodlogical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research of expert performance in sport. In Tenenbaum G and Eklund RC(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Newyork: Wiley, 2007:161-183.

[12] Yarrow K, Brown P, Krakauer JW. Inside the brain of an elite athlete:The neural processes that support high achievement in sport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ce, 2009,10:585-596.

[13] William AM, Burwitz L, Advance cue utilization in soccer. In Reilly T, Clarys J, Stibbe A(eds) Science and football II . London:E &FN Spon,1993:239-243.

[14] Muller S, Abernethy B, Farrow D. How do world-class cricket batsman anticipate a bowlers'inten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tal Psychology, 2006,59:2162-2186.

[15] Rowe R, Horswill MS, Kronvall-Pakinson M, Poulter DR, Mckenna, F. The effect of disguis on novice and expert tennis players'anticipation ability.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009, 21:178-185.

[16] William AM. Perceptual and cognitive expertise in sport. The Psychologist, 2002b,15:416-417.

[17] James N, Caudrelier T, & Murray S. The use of anticipation by elite squash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5,23(11/12): 1249-1250.

[18] Editorial. 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in sport and exercise:rediscovery and new vis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06,7:519-524.

[19] Abernethy B. Expertise, visual search and information pick up in squash. Perception, 1990,19: 63-77.

[20] Roberts (eds.). Psychology of motor behaviour and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1] Cordovil R, Araujo D, Davids K, Gouveia L, Barreir J, Fernandes O, Serpa S. The influence of instructions and body-scaling as constraints o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team sports 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2009, 9(3):169-179.

[22] Bruce L, Lyndell F,Raynor D,David M. But I cant pass that far! The influence of motor skill on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 2012,13 (2):152-162.

[23] Ryan J. Caserta, Jessica Young, Christopher M. Janelle. Old Dogs, New Tricks: Training the Perceptual Skills of Senior Tennis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7, 29:479-497.

[24] Sánchez ACJ, Calvo AL, Buel PSL, Godoy SJI.Decision-making of spanish female basketball team-playing while they are competing. Revista de psicología del deporte, 2009,18:369-373.

[25] Cetin MC, Tasgin OT, Arslan 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ction time and decision-making in elite kickboxing athletes. 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 2011,12(10):1826-1831.

[26] Furley PA, Memmert D. The role of working memory in spor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12,3(2):171-194.

[27] Illea A, Cadopia M. Memory for mement squences in gmnastics: efects of age and skill level.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 1999,31(3): 290-300.

[28] Lam WK, Maxwell JP, Masters R. Analogy learn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otor skills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09,31:337-357.

[29] Mayers L. Return-to-play criteria after athletic concussion:A need for revision. Archives of Neurology, 2008,65(9):1158-1161.

[30] Mayers1 LB, Redick TS, Chiffriller SH, Simone AN, Terraforte KR.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mong collegiate student athletes: Effects of sport-related head contacts, concussions, and working memory demands.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2011,1:1-6.

[31] Hayes S, Hirsch C, Mathews A. Restriction of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during worr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8,117:712-717.

[32] Hill DM, Hanton S, Matthews, N, Fleming, S. Choking in sports: A re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10,3: 24-39.

[33] 迟立忠, 周湘文, 戴劲. 情绪变化对羽毛球运动员决策速度准确性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35(1):65-68.

[34] Rodenburg D. Cognition, affect and information in sport: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http://www.ischool.utoronto.ca/system/files/pages/docs/itable//Rodenberg-iTable-2011W.pdf.

[35] Milton J, Solodkin A, Small. Why did casey strike out? The neuroscience of hitting. In Gordon D. (ed) Your brain on cubs: inside the heads of players and fans (pp.43-57,136-139).New York: Dana Press.

[36] Gobet F, Charness N.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Maidenhead, Berkshire: McGraw-Hill, 2011.

上一篇: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公司员工加薪申请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