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发展建设规划

2022-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区发展建设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摘  要:广州南沙新区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中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走在前列的广州高职教育融合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与教育属性,如何能够在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时代抓住机遇、打破固有形式,结合新时机,赶上发展的大时代?文章从广州南沙新区建设发展具体情况和广州地区47所高职院校的统计数据入手,分析广州南沙新区建设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具体需求,从而推动高职教育助力广州南沙新区建设。

关键词:南沙新区;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一、廣州南沙新区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一)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位进一步明晰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2017年4月7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印发了《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明确南沙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定位,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引领区域开放合作的门户。[1]再从广州市域层面来看,《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于2018年2月公布,其中明确提出,广州将形成“主城、副中心、外围城区、郊区、乡村”的城市网络空间体系,南沙成为广州市域范围内唯一的副中心。这一总体规划的提出,同样明确了南沙三大定位:第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平台,第二、打造绿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第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和共享发展区,将南沙建设为湾区交通中心和综合服务功能核心区。因此,在广州市域层面同样明确了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中心的定位。[2]

(二)南沙整体经济增长迅速

从全广州市经济总量的绝对量方面来看,2017年南沙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4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55.87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3.53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77:61.49:34.74。2017年,广州市各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前三位为:天河区,黄埔区,越秀区。增速最快的前三位为:南沙区,天河区,番禺区。2017年广州市各区生产总值与增速见图1。

(三)对外经济优势愈发突出

2017年南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占的比重达到58,8%,其次是内资企业23.6%,再次是港澳台投资企业17.6%。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表示:“南沙的鲜明时代特征首先是‘开放’,这是南沙发展的生命线。”[3]南沙作为中国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其平台效应与纽带作用提供了许多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南沙新区正值开放合作的发展契机,企业可以便利地与国外及香港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对接海外投资机构,拓宽了融资渠道。同时,南沙的地缘优势和智能化通关体系还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南沙不仅是自由贸易区,还是国家级新,双重国家战略叠加发展,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2018年新设港澳企业1504家(累计2872家),投资额496亿美元(累计80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倍、7倍。[4]南沙新区在科技合作方面,成立了霍英东研究院,使之发展成为香港科技大学在粤科研成果转化总部基地。而且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等平台已经入驻了80余个港澳青创团队,拓宽了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视野与渠道。金融合作方面,合作设立了一批国际银行分支机构、中外合资股权投资基金及管理机构。现代服务业合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正式成立。

(四)港口物流业经济势头良好

南沙港区已是世界第五大港口。2018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达1566万标箱,同比增长11.4%,货物吞吐量達3.56亿吨,商品车吞吐量历史性突破100万辆。现已建设好16个15万吨级专业化集装箱泊位,粮食、油品等散货设计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年通过能力达1600万标箱,同时拥有国内最大、设施条件最好的专业性汽车码头之一。在集疏运体系方面,南沙已经连续四年新增国际班轮航线10条以上(累计98条),全球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落地,建立了36个无水港。[5]南沙港铁路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延伸港口腹地范围。

二、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吸纳适龄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其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能力,既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本的投资再造过程。[6]

广州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快速发展后,进入了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效益的内涵发展时期。截止到2018年,广州市有独立办学的高职院校47所,其中进入到国家“一流”高职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11所。广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数达到42.61万,招生数14.33万,毕业生数12.91万。教职工总数2.84万,其中专任教师2.03万。

广州高职院校基本情况分析:

1. 高职院校规模发展放缓

如图2所示,2016-2017年度广州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2.61万人,从2013-2014年度、2014-2015年度一直到2016-2017年度,高职院校的总体在校生的人数是逐年递增的,可是到2016年度,增长速度开始放缓。2016-2017年度高职院的招生数是14.33万人,比2015-2016年度的招生减少了约7500余人,招生数由2013-2014年度到2015-2016年度的缓慢递增,到2016-2017年开始出现了减少。2016-2017年度高职毕业生数是12.92人,和2015-2016年度相比减少了700余人。由此可见,从2016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毕业生数有一些减少,使得在校生数量的相应的减少,增速的脚步也开始放慢。高职院校的发展开始由数量发展阶段进入到质量发展阶段。

2. 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分布情况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广州市高职教育招生的专业全部涵盖19大类,即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土木建筑大类、水利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文化艺术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安与司法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如图3显示,2016-2017年度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在校生位居榜首,占各专业在校生总数的29.74%,而且该专业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也是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的在校生数居第二位,占在校生总数的14.17%,并且,其毕业生数和招生数也是高于其他专业大类,均居于第二。如图所示,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5各专业大类的招生规模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可以看出,2016-2017年度电子信息大类的招生数比毕业生数多6972人,是招生规模扩大最多的专业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的招生数比毕业生数多1259人,是招生规模扩大的第二专业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的招生数比毕业生数多831人,交通运输大类的招生数比毕业生数多455人。

三、广州南沙新区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分析

(一)南沙新区汽车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南沙新区2017年南沙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汽车制造业占比达35.2%,对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需要大量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广州市各个职业院校要结合南沙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诉求情况,打造目标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着力打造本校汽车专业的特色,从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六大专业特色来综合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知识结构、专业能力。

高职教育汽车专业人才质量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高职教育要加强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增加学生企业实习的机会,建设校内校外大学生汽车实训基地。并且,不能流于形式,因为对于企业而言,他们要提供实习场地设备,又要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可是最后学生未必到公司工作,使得企业的热情度降低。汽车行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要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体制,校企合作中,学校应履行相应职责,承担一定的义务,高职院校要结合企业的一线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为企业员工提供课程培训。整个过程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体制作为保障,使得校企合作能够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开展。

(二)南沙新区港口物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2017年南沙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市11个区县之首,由于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对物流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物流业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的在岗人员虽然从事一线技能型工作,但是技能水平没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而且我国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出比较晚,所以从事物流业的技能型人才比例较低。

高职教育物流业人才的培养要提高质量,首先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打造“中高本”一体化的教育人次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其次物流行业作为前景良好的新兴行业,要推进和出台物流领域的职业资格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7〕73号)精神,职业资格证纳入国家统一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推进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工作,能够充分调动专业、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发挥潜能,形成更加完善的资质认证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强行业、企业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规范物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体系,形成终身职业教育理念。最后,学校、行业、企业还应该积极加强与国外物流培训机构、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物流专家,形成物流国际合作培养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发改地区[2017]583号[S].

[2]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2017][S].

[3]陈思勤,黄少宏.南沙将建全国首个融资租赁体制改革试点[N].南方日报,2015-3-27(6).

[4]宾红霞,南宣.广州南沙高端产业朋友圈再添好友[N].南方日报,2019-4-4(8).

[5]广州海关在南沙自贸试验区创设运行快速验放机制:广州海关办公室[2018]44[S].

[6]王园园.北京市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9.

作者:宾婕

第2篇: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策略探讨

摘要:结合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实践,以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汇总,总结分析了该区城市绿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园区的规划目标以及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理念,开展城市绿化现状调查,编制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和管养体系,推进绿化项目建设,进行城市绿地生态技术应用的发展策略,为肇庆高新区以及其他国家级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策略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06-02

修回日期:2017-07-27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肇庆高新区”,位于肇庆市最东端,总面积96.7km2。2001年底肇庆高新区扩园迁址大旺区,开始加速发展。2010年10月,肇庆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十几年建设,肇庆高新区的城市面貌已经从昔日的蕉林草塘蜕变成今天的工业新城,园区内青山绿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四季有花,城市绿化建设初显成效。

1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现状

肇庆高新区内绿网交织、排渠交错,生态基础环境良好。园区北部多为乡村状态,亚铝大街以南区域已基本开发建设,园林绿化也同步建设。至2017年2月,肇庆高新区建成区面积3032 hm2,绿化覆盖率约34.27%,其中,各类公园绿地、道路绿地面积已达140万m2,独立行道树约1.6万株。植物品种以乡土植物为主,绿地系统基本形成(表1)。

2城市绿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2.1城市绿化建设理念稍显滞后

随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城市绿化的功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从满足城市建设基础配套设施指标到构建和修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应对城市环境问题,合理的土地利用,促进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满足市民对高质量绿色空间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肇庆高新区的绿化建设目前尚处于达标阶段,但对于城市绿化在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群众满意度方面关注还不够,植物应用、园林绿化新技术应用、建设工程管理以及养护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当前需要立足于已取得的绿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理念,实施城市绿化的更新设计和建设。

2.2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执行力度不够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2003年,肇庆高新区作了第一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但在园区建设中,对该项规划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出现无法实现绿化建设稳步推进、落实绿化用地指标,园区绿色环境特征不显著,植物应用不够合理,植被保护困难大等问题。随着园区经济发展需要,对园区内的产业进行整合,园区总体规划也进行了调整,2003版的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已不适用于当前的绿化建设需要,应尽快启动该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强规划的执行保障措施。

2.3公园体系建设不完善,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

肇庆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框架,公园绿地建设也初见成效,但尚存在公园体系建设不完善,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2.3.1公园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对比高新区公园绿地建设情况现状与绿地系统规划,会发现公园绿地建设进度与规划目标相差较大,规划中的罗湖公园、湿地公园、滨江公园等都没按规划进度实施,部分公园绿地的规划用地也已改变了用地性质,同时,利用面积相对较大的街头绿地进行了科技公园、文化公园等小型主题公园的建设。综合性公园仅有大旺公园,公园空间有限,常人满为患。已建成的城市公园类型、数量和总面积都偏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高。

2.3.2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衡

近年来不断进行城市绿化建设,部分公园广场的建设已完成,但是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公园绿地主要分布在园区中部的核心区,公园绿地的分布相对集中,对于南部大面积的工厂区,缺乏可休闲健身、游憩娱乐的公园绿地或公共绿地,公园绿地的分布失衡。

3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策略

面向未来,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区为阶段性目标,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自然资源和城市绿化建设成果,谋划好发展策略。

3.1提升城市绿化建设理念

3.1.1低冲击开发建设

肇庆高新区所在地大旺片区,亚热带气候特点显著,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常有热雷和台风雨。由于处在北江和绥江交汇的冲积平原低洼地带,园区既受外江洪水威胁,又受暴雨涝水危害,虽进行了水利工程体系堤围、河涌、水闸、泵站及雨水管网等建设,但受气候条件和开发建设影响,暴雨期间,内涝时有发生。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理念应该在公共绿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如沙沥工业园片区,夏季几乎逢雨必涝,在公共绿地建设和改造时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建设用地的绿地面积:2)提高建设用地绿化覆盖率,积极推广应用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3)做好树种规划,多使用冠大荫浓,树形优美、抗风耐淹的鄉土树种,发挥大树对雨水滞留、渗透和净化的作用;4)提高地面的透水性,多使用环保透水的铺装材料;5)因地制宜,进行雨水花园建设。

3.1.2节约型绿地建设

进一步落实节约型绿地建设,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方法,力求做到:

1)积极探索公共绿化和厂区绿化有机结合、植物共享生存空间的新方法,利用层级递进、借景、透景、情景交融的园林设计手法增大绿地生态效益,增加城市节点和线形空间的美感;

2)推广使用乡土植物和维护少的植物;

3)降低植物种植密度.减少养护修剪量;

4)推广使用透气、透水、保水、保肥等绿化材料和节能、节电园林设施材料。

3.1.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城市绿化的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考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的可持续性。既要最大程度对土地进行充分利用,也要保护基址的生态功能并进行功能优化,满足开发建设的目的和需求。工作方针宜为:

1)规划设计结合管养,积極应用乡土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提高植物成活率。

2)合理利用现状绿化资源。植物因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修剪频率高,树形不优美,层次不清等问题影响植物造景质量,也会因养护不及时产生安全隐患,以及存在单位面积养护资金投入大等问题。在新增绿化建设项目中预留部分用地,用于迁移栽种现状生长过密、长势不佳,城市开挖需迁移的植物,给植物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节约资金,保障国有资产价值和增值。

3)园林设施材料应经久耐用,减少维修更换频率。

4)提倡高效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方式,降低单位面积养护资金的投入,减少财政资金支付负担。

3.2修编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3.2.1开展城市绿化现状调查

借助卫星遥感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调查指标应参照《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和《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建城[2012]170号)的指标体系设定。对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绿化资源现状和特点,形成城市绿化现状调查报告和明细表。

3.2.2修编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一项以政府为实施主体、聚焦公共利益、主要用于城市绿地建设综合部署和管理的规划行为。2004年编制的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已实施了十多年,应适时进行修编。要基于创建生态园林园区的高度,确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引导自然空间利用,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完整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最终实现城市绿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绿地的功能最大化,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城乡绿色资源协调、环境开放与承载协调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目前,肇庆高新区仅开发了1/3的土地,绿化备用地资源丰富,大量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存良好,为“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思路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场所。应在进行各项绿地系统规划任务前,以研究区域的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为基础,对生态大环境生命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甄别出各种要素单元在整体生态结构中的功能作用和现状条件,并从人类和自然的服务角度出发,研究土地适宜性,由此决定该区域的利用方式。对于维持生态过程特别重要的绿地空间予以重点保护或加强,一些生态脆弱的单元予以生态修复。

3.3完善城市绿化建设管理体系

要围绕当前提高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和绿化管理水平的工作要求,完善城市建设系统管理体制建设,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建设精简高效的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队伍,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对方案的设计审查,严把施工质量关,高标准、高质量进行绿化建设和养护工作,打造绿化建设精品工程,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管理优势。

以成都高新区的绿化建设实践为例,该区实行建管责任统一,建立了设计、施工和管养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所有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由高新区重点办牵头,建设单位提出方案,使用单位、主管单位及专家组共同对方案进行评审;使用单位进行施工监管,并按《高新区园林绿化工程移交管理办法》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完成资产移交。设计、施工、养护一体化,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因设计先天不足、沟通不畅、建管不严、养护管理困难等各种问题的产生。

3.4积极推进城市绿化项目建设

3.4.1公园绿地建设

公共绿化建设应该完善园区城市公园体系,提高生态服务均等化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地区城市绿化建设水平的体现。肇庆高新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63m2,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应加速进行公园绿地建设,如落实大旺公园三期建设工程项目,通过农场文化、寺庙文化、现代工业文化三种文化空间的营造和大旺公园一二期修缮更新,突出公园文化展示功能,满足市民参与性、体验性、多样性的休闲健身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打造公共绿地自然和谐的生态人文景观。对在建的将军山体育公园项目,要加快推进建设速度和对外开放速度。

3.4.2对外交通门户景观建设

提高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的交通门户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水平,结合交通设施特点,突出门户展示功能,强调生态保护功能,增加休闲游乐功能,注意安全防护功能,利用场地现有的地形和植物资源进行改造利用,突出植物造景,构建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开放包容、生态环保的绿色空间。

3.4.3实施“增光透绿”城市道路景观升级改造行动

经现场踏查,肇庆高新区城市景观道路和企业厂区栽种的观赏性乔木如凤凰木Delonix regi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棉Bombax eeiba、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eiosa、腊肠树Cassia fistula、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等生长表现良好,现在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多色艳。但是,由于城市景观道路的大树与厂区的大树栽植距离多较近,枝叶相互渗透,形成浓密的林荫,造成了林下空间光线较暗、植物长势不佳、湿度大容易滋生病虫害、人行道通行质量差、夜间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建议实施“增光透绿”城市景观升级改造行动,合理规划城市景观节点,结合厂区绿化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局部改造,保证各个层次的植物都能有应有的生长空间,满足光照需求,无阴暗杂乱死角,适当增加休闲设施和雕塑小品,实现城市道路景观的简洁明快,并具备一定的休闲健身功能。同时,将厂区绿化的优美景观透出来,使视线通透、节点景观突出,达到植物生长健壮、群落稳定的生态效果。园林主管部门和企业都应该调整绿化养护方案,促进公共绿地与附属绿地的持续性协调发展,提高生态效益,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3.5推广城市绿地生态技术应用

肇庆高新区在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园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生态问题也逐步显现,如:具有自然属性的城市空间景观破碎化;绿地系统结构不合理,改善空气质量和小气候的效率不高;排渠驳岸硬质化率高,河流廊道生境遭破坏;养护施肥不科学,土壤营养不均衡;绿地“渗、蓄”雨水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雨水资源利用率低;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较低等。城市绿化建设同步进行区域性生态问题研究,采用生态技术对生态问题加以处理和预防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结合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发展现状,适合在园区公共绿地内推广使用的生态技术有:废弃材料作为园林小品的艺术化利用;有机垃圾堆肥化处理;滞尘和吸收有害气体;保健型绿地群落:原生境湿地保育;调蓄暴雨径流LID(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雨水资源化收集利用;屋顶绿化技术;植物树种选择;低维护植物群落营建;防侵蚀生态边坡;绿化抗风技术等。

4结语

经过多年建设,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显著,城市绿地系统初具规模。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它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呈现,为构建肇庆高新区健康和谐的绿色空间体系,今后应在坚持生态发展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理念、发挥规划指引作用、完善绿化建管体系、推进绿化项目建设、推广绿地生态技术,实现肇庆高新区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再上台阶。

作者:吴颖

第3篇:发展物流金融促进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摘 要:物流金融是指在供应链业务活动中,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业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北方物流中心应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不断推进物流产业与金融业的合作发展。

关键词:滨海新区;物流金融;金融创新

物流金融,是指在供应链业务活动中,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增值的融资活动。也就是将金融产品引入到物流业务的起点、过程、终点等各个环节,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物流金融实际上是把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随着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已由原来的仓储、运输等基础性物流业务,逐渐转向物流方案设计、包装分装、多式联运、物流金融等由物流衍生的增值服务。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心,按照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未来新区将建设成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滨海新区物流产业将会有跨越式的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在滨海新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对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滨海新区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被调查的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对物流金融的产品设计、物流金融的具体内容、操作模式等了解的程度不一,真正在物流金融方面受益的企业也不多。

(一)金融机构方面的情况

被抽样的金融机构普遍对物流金融有所了解,但了解的深度、层次不一,有的金融机构对现代物流金融还只是停留在对传统物流金融的了解上。从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领域的参与程度上,滨海新区各家中外资商业银行目前所能办理的物流金融产品基本上都是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如进口开证 、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等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的产品。虽然也有部分金融机构,主要是一些股份制银行相继推出了供应链融资产品,但由于是初始阶段,宣传和推广的力度都不够,所以无论是在使用范围方面,还是在使用效果方面都不甚明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滨海新区还没有一家金融机构携手物流企业,参与物流业的整个运营过程,推出针对其物流过程中各个流转环节的金融产品。

(二)物流企业方面的情况

从物流企业的情况看,大部分物流企业基本上不大了解物流金融这一新生事物,物流企业目前受益的融资,基本上也都是传统银行贸易融资产品,能够从金融机构推出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受益的物流企业凤毛麟角,原因主要是银行为控制好信贷风险,一般要选取行业市场占有率位于前几位,而且物流配送渠道畅通、价格稳定、流通性好的物流企业合作,同时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实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这实际上把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拒之门外,根本无法通过这一途径取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同时,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物流企业都态度鲜明的表示希望在物流运营中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对融资产品需求强烈,企业对融资的需求与银行的供给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二、制约物流金融发展的因素

(一)金融机构自身因素

第一,内部风险控制的制约。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业务最终目的是能够为自身带来利润,为赢得利润,金融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运营风险。物流金融服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客户资信风险、仓(提)单风险、质押物风险、市场风险、内部操作风险等,如何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物流金融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前提条件。因此,金融机构在面对经营风险相对较高的物流企业时,往往采取审慎的态度,即使推出一些创新型物流金融产品,也基本上是与大型的、知名的、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合作。物流金融业务能否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起来往往受到来自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制约。第二,金融机构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的金融产品基本都是由各总行设计推出的,并不完全符合滨海新区物流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同时,滨海新区金融机构普遍级次较低,自身创新的金融产品往往要通过层层审批,常常会因为不具有代表性而得不到批准,导致业务无法进行。第三,技术和制度保障欠缺。金融机构在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环节,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如对物流企业存货的价值评估缺少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支持,仅仅依靠信贷人员的个人经验,这种做法不能有效支持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物流企业自身因素

首先,多数物流企业自身还未意识到物流金融将会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业务和丰厚盈利。其次,物流企业在整个日常运营过程中,自身承载了很大的风险,从仓储、运输、到与银行、上下游客户往来,运营风险无处不在。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业还处在粗放型的初级发展阶段,一些物流企业管理观念陈旧落后,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决策极易发生错误等等,内部管理风险较大;同时多数中小物流企业的配运网络还不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还比较落后,难以满足金融机构对它的实时监管、快速反应的严格要求。第三,物流企业不注意日常信用的积累。一方面,物流运营过程中涉及多家企业,物流企业作为中间商应注意对上下游企业信用的积累;另一方面,大多数物流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只顾眼前利益,经常更换金融机构,造成其在金融机构信用积累不足。由于物流企业运营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与之合作前,审查十分严格,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常常会受到这方面的制约。

(三)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现有的抵押担保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都是针对大企业而定,多数金融机构仍然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中小企业信息库,还没有制定出有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融资准入标准,还不完全具备市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能力,而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小物流企业较多,这就使金融机构在对中小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还存在着许多操作上的困难。其次,政府主管部门普遍重视对物流硬件的建设,对于物流金融服务方面政策引导不足,缺少相应的政策倾斜和适度的政策优惠。第三,信息不对称,银企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平台。导致金融机构已有了精心设计的物流金融产品,但物流企业不知道、不了解,银行找不到合适的客户;而银行对企业的需求知之甚少,金融产品设计缺乏个性。

(四)其他因素

首先,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的市场风险,如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物市场价格的波动,国际收支变化产生的汇率波动等都会给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带来不确定因素。其次,与物流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制约着物流金融的发展。如在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中,仓单质押融资业务的市场和制度基础环境不成熟,质物的所有权在各主体间进行流动,很可能产生所有权纠纷。

三、滨海新区发展物流金融的优势

(一)具备发展物流金融的政策支持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因此,加快发展滨海新区现代物流产业,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多层次、开放型、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是滨海新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国家在明确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同时,批准其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鼓励其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即“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试先行”。这意味着滨海新区发展物流金融在政策层面上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物流金融历史机遇。

(二)拥有完备的物流产业体系

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汇点,背靠“三北”,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具有较强的对内吸引和向外输出的有利条件。目前,滨海新区有天津港、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两个国家级口岸,2006年天津港口货物吞吐量2.58亿吨,稳居北方第一大港地位。集装箱运量595万标箱。滨海新区全年进出口贸易总值达463亿美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2006年货邮吞吐量10万吨,已开通国内外航线61条,通航城市51个,周航班量达到838班次。目前滨海新区内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等多个经济功能区,涉及物流产业的企业约有1200多家。这些企业在多年的物流业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了良好的仓储设施,具备较完善的物流运输和配送网络,具有较先进的物流产业技术,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

(三)良好的金融环境

滨海新区现有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71家,从业人员近6000人。为适应新区开发开放的要求,2006年以来,多数金融机构进行了机构、业务整合,提高机构级别,设立滨海新区管理部,配备金融人才,加大对新区的资金扶持。特别是在对物流产业的支持方面,金融机构将其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推出针对物流融资、物流结算、物流担保、物流保理等物流金融产品,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物流金融的金融环境。

四、对滨海新区物流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提高发展物流金融的意识,充分认识物流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支持物流金融的发展

1.设立物流服务市场,拓展服务范围,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把物流服务逐渐向价值链的其它环节延伸,积极构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沟通、交往的平台;2.设立政府专项基金为物流金融业务提供担保,促进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3.在政府招商中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利用其先进经验和成熟模式带动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4.对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倾斜,适度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持。

(二)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提高海港、空港等级

积极建设东疆保税港区,拓展功能,增加航线,高起点地聚集现代物流产业,加快物流产业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国际运输集聚区,配套建设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配送中心。

(三)鼓励物流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

特别是针对滨海新区物流企业的特点,设计出具有行业化和个性化的物流金融产品,突出物流为基础,资金流为保障,有效带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和辐射,使物流金融产品成为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职能

在人民银行现有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滨海新区信用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新区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人民银行应当引导金融机构在对物流企业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制度、客户信用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管理。在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业务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课题组组长:魏金生

课题组成员:葛智敏 白新宇

安 立 吴 彬

李万里 黄 伟

执笔:葛智敏 白新宇

(责任编辑 吴 超)

作者:人民银行塘沽中心支行课题组

第4篇:康巴什新区未来发展规划纲要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四年多来,新区市政基础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7.26亿元,开工建设49条道路和210辅道1条,总长度 126公里 ,面积达460万平方米,目前除已验收完毕的19条道路以外其它道路正在准备进行验收工作;累计铺设道路侧石 483公里 ,铺设给水、雨水、污水、中水、强弱电、供热、燃气管网 670.3公里 ,砌筑各种检查井9137个,九种地下管网同步建设、一次下地;建成西区热源厂、天然气门站、第一净水厂等一批重点基础建设工程,市政厂站设施竣工建筑面积2. 9万平方米 。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建成了成吉思汗雕塑广场,完成了广场及23条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工程。随着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绿化、美化、亮化程度同步提升,新区城市景观已经初显效果。

2.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新区

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已显现雏形。据统计,截至到目前为止,前来新区注册的工业、商业、金融业、房地产、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已达196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到48亿元。在工业方面,重点引进的“华泰汽车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鄂尔多斯产的首车已经下线并向客户供货;二期工程也于2007年8月份正式开工。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5.3亿元,完成标准厂房、职工住宅等各类建筑物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华泰发动机厂厂房建设主体已完工,恒信轻质墙板厂项目已投入使用。随着华泰汽车公司与意大利VM公司的柴油机生产项目落地实施,预计将有20户配套企业陆续入驻新区,一个新型汽车制造工业园将会形成,此外,新区总投资32亿元的4×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已经通过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选址和环境影响报告的评审,目前正在向国家发改委申报核准。

截至到2007年底为止,新区累计开工建筑项目面积294. 6万平方米 ,其中主体完工面积20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项目32. 2万平方米 ,居住项目108. 7万平方米 ,商业项目13万平方米,教育文化项目34. 1万平方米 ,市政厂站项目6. 8万平方米 ,工业项目9. 1万平方米 )。市公安、财政、国土、煤炭、药监和武警支队、东乌铁路等办公楼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委检测中心、军分区、林业局办公楼等建筑项目主体全部竣工。邦成住宅小区一期已投入使用,珠江国际城、C-60等项目已基本完成,现已有近千人入住。七大文化建筑目前已有6项开工建设,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02亿元。北师大附校已于2007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鄂尔多斯大学已完成建筑面积9万平米;市一中、蒙古族学校完成规划选址。医疗卫生方面,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心脑血管医院已完成选址,2008年上半年开工。高品质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相继引进,为新区逐步构建以

二、三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奠定了初步发展基础。

3.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推动下,新区经济发展开始取得初步成果。新区2004~2007年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07亿元(其中2007年财政收入7.5亿元)。

4.新区人口积聚效应稳步提升,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宜居城区的功能开始显现。截至到2007年底,新区常住人口达到1.05万人(包括哈巴格希乡人口7541人),新区人气开始集聚。目前市委、市政府已经完成了向新区的搬迁,其他包括交通、建设、环保、教育、卫生等市级政府管理机构预计也将很快完成向新区的搬迁工作,新区作为全市政治、文化和经济管理中心的功能开始显现。伴随着新区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逐步完善,新区作为宜居城区的功能也开始显现,据相关资料,新区的供水、集中供热、燃气供应管网覆盖城区面积已达到98%,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也将达到49%,这为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宜居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区发展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康巴什新区建设起步晚、时间短,尤其是以“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理念和推进新城区建设的运作和发展方式,在给新区带来短期快速发展效应的同时,也给新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与全国其他各类经济开发区不同,康巴什新区是以经营土地和经营城市理念来推进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推动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7%以上。但伴随着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必然将会逐步放缓,而同时接替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第

二、三产业没有同步发展起来,这使得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困扰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难题。

2.产业发展成本过高问题。由于新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是以经营土地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为特征的,这使得新区的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活动十分活跃,新区各类房地产物业价格连年攀升。据了解,目前新区的住宅价格已经上升到3000~4000元/平方米,各类商用物业(包括写字楼和商业用房)价格上涨到5000~6000元/平方米,远远超过邻近区域和同类城市的水平。由于房地产物业是支撑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硬件设施之一,房地产物业价格过高,使得新区发展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经营成本很高,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盈利能力较低的第

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包括商贸流通、餐饮、旅游、社区服务等居民消费性服务业很难进入新区并快速发展成长起来,加剧了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3.地域发展空间的制约问题。康巴什新区规划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合计约为32平方公里左右,但截至到目前为止,新区规划区内可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大部分已经规划或开发完毕,未来可利用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非常有限。但按照要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未来的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中心、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以及蒙中经济区的经济中心的发展规划要求而言,现有的新区地域空间已经远远难以满足未来新区发展对地域发展空间和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尽快拓展地域发展空间和扩张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是促进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4.管理体制不顺问题。目前的康巴什新区管委会只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之一,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真正独立的城市基层政府机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新区管委会还没有独立制定覆盖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能力;在新区范围内,除管委会外也没有设置与城市管理相对应的街道、居委会等基层城市政府机构,新区管委会制定相关政策(例如促进社区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缺乏相应的基层政府机构来推动和促进实施,这也是目前新区产业发展尤其是已建成的居民小区和社区各类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未来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时期是全国和鄂尔多斯全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对康巴什新区的未来发展来说,既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发展机遇又蕴藏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区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

1.“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时期鄂尔多斯全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和持续发展,为康巴什新区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分别达到800亿元、367.8亿元、616.7亿元、82.3亿元、53166元/人和13002元/人,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增长长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改革开放后28年(1979~2006)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5.5%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年均增长率高达21%以上。根据鄂尔多斯市“十一五”规划,全市“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率要达到22%以上,而2005年、2006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高达37%和 24%,远远高于规划要求的增

长率水平。预计“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将会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和持续增长趋势,这就为康巴什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经济运行环境和发展基础条件。

2.全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为康巴什新区的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鄂尔多斯市是目前全国重要的资源性城市和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产业结构呈现“

二、

三、一”产业结构类型,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绒纺等五大工业的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80%以上,重化工业是全市经济的主体,全市财政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占65.6%,其中来自煤炭行业的就占46%。按照鄂尔多斯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将加快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促进农牧民向

二、三产业转移;工业行业在逐步促进原有的能源化工行业要向集群化、规模化、基地化和向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度方向发展的同时,重点推进煤电、建材、冶金、纺织、汽车、机械和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等非煤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做大服务业总量的同时,突出发展大旅游、大运输、大文化产业等主导产业行业等。这意味着未来鄂尔多斯全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

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快。全市产业结构加快向

二、三产业转移尤其是包括汽车制造、机械等非煤产业和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产业的发展,为康巴什新区未来

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3.全市及周边地区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城市化进程和国家实施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为康巴什新区吸引新产业和人口的不断进入、聚拢新区人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鄂尔多斯市是蒙中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和连接晋西北、陕北等周边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从区域看,这一地区是我国未来能源产业尤其是煤炭即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接替地区之一,从未来发展态势看,伴随着国内资源环境约束程度不断加深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实施,这些区域的城镇化、城市化推进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和城市转移以及为保障这些新转移人口就业的各类非农业和新兴产业将会逐步成长起来,从自然、气候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文化区域特色等综合情况看,鄂尔多斯与周边城市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伴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强化和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进程,将会吸引更多的周边地区居民及新兴产业向鄂尔多斯市聚集和迁移。周边非农新兴产业和人口的不断引入,为康巴什新区未来迅速聚集人气、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4.全市对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新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快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从对外开放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国际资本等生产要素和产业向我国的转移,近年来出现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从对内开放看,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地区各类制造业和服务业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国内外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这为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区――环渤海地区重要资源性城市鄂尔多斯市和作为鄂尔多斯市未来发展重要支撑点的康巴什新区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市内市外、区内区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市内和区内

二、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新区未来发展将面临着市内其他各区、旗(县)和周边城市的强烈竞争。从鄂尔多斯市内看,康巴什新区是一个新建城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综合经济实力不仅无法与原有的老城区(东胜区)相比,而且与邻近的伊旗等旗(县)相比也不具备特别的优势。因此,新区在未来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上必然会面临着与周边区(旗)的强烈竞争。尤其在新区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务、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上发展将面临着与长期作为全市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区的东胜区的强烈竞争。从构建面向蒙中经济区和面向晋西北、陕北等周边地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而言,新区也面临着包头、大同、榆林等自治区内和周边省区城市的剧烈竞争。如何有效应对市内市外各区、旗(县)和周边城市的强烈竞争,是未来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挑战。鄂尔多斯全市和康巴什新区从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看,处在我国半沙漠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尤其是水资源的约束问题十分突出。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十分有限的区域,尤其是在当前国家日益强调“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环境下,如何实现人口聚集、产业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将是康巴什新区乃至鄂尔多斯全市未来发展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康巴什新区在未来产业发展选择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能源和资源消耗少、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新型产业和行业,尽量减少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和经济效益差的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进入和进驻,这必然会对目前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并不占有绝对优势的康巴什新区乃至全市的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东部地区各类产业向本区域转移增加了难度,对促进本区域加快包括机械、煤化工、冶金等现代重化工型制造业行业和非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会带来发展成本日益提高的不利影响。

3.科技和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和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制约问题。康巴什新区作为未来鄂尔多斯全市推进非资源型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地之一,迫切需要强有力的科研、技术、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强力支撑。而从当前发展现状看,由于全市科技和教育尤其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不足,适应非资源型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发展的技术、专业和熟练劳动力较为匮乏,这必然会对新区乃至全市的资源性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制约。

三、未来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

根据康巴什新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自身具备的优势,我们将2008~2015年8年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总部经济”基地为中心,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为两翼,促进新区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完善新区城市功能,逐步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城区和面向整个蒙中经济区乃至周边省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这一指导思想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的重要内容:

――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是新区未来的首要任务。新区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解决。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使新区全体居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要统筹兼顾,不断协调发展和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

――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轴是以建设“总部经济”基地为核心,以加快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要推动手段。建设“总部经济”从宏观看建设要将新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乃至区域性的经济管理和调控中心、重要经济活动的信息交流中心和交易中心,从微观看就是要将新区建设成为全市乃至整个蒙中经济区和周边省区各种类型的企业总部所在地和集中地。受新区目前和未来地域发展空间的限制,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不能够采取类似于国内其他开发区从低到高、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重化工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新区发展要采取跨越式发展道路,一步到位式地选择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先进制造业的新型发展道路,在工业方面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配套的零部件产业,在现代服务业方面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具备“总部经济”特色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为建设“宜居”城区和为“宜居”

城市服务的包括商贸流通、旅游、市政公用、房地产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消费性服务业。从未来发展整体发展趋势看,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将逐步成为支撑新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新区未来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同步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新区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城区的要求来启动和推进建设的,如果新区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发展水平上未能超越全市其他城区和旗(县),新区作为全市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的功能就难以有所体现,就难以在引领全市社会事业发展上发挥带动、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在未来加快新区发展的过程中,在高度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新区未来发展要高度重视市政公用设施的配套完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新区真正建设成为面向全市乃至整个蒙中经济区及周边社区的“宜居”城区和“宜居”城市,强化新区聚集人气以及对全市及周边高层次、高素质移民、专业技术人才进驻的吸纳功能,有效化解新区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瓶颈”制约问题。

――新区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将新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城区和蒙中经济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这意味着新区不仅要在鄂尔多斯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和“中心”领导作用,而且要在整个蒙中经济区乃至周边省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区域性”经济中心作用,成为蒙中经济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各类生产要素和贸易流通活动汇集地和集中地。这种“双层次”的中心功能建设,将使新区未来发展成为面向全市、面向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乃至面向全国的新的经济发展高地。

(二)未来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新区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将新区2008~2015年的发展划分为“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两个发展阶段,分阶段完成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

1.初步发展阶段(2008~2010年)。“十一五”后三年是新区夯实发展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区在继续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时,逐步启动和加快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完善新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及财政、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市政府重要管理部门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市级金融管理机构向新区的搬迁工作。在产业发展上,除积极促进在建的华泰汽车城的5万辆乘用车及30万台排放达到欧Ⅳ标准的柴油发动机项目建成投产外,重点加快新区房地产、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商贸流通、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力争到2010年末,将新区建设成为面向全市的政治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城区和“宜居”城区,成为面向全市现代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消费性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城区。

第5篇:《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

(2011-2030年)

南方网讯 今天(2月23日)下午,由广东省发改委和茂名市政府主办的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校、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等有关部门与单位的专家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做的《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年)进行评审论证。

链接 茂名滨海新区

茂名滨海新区地处泛珠三角、大西南经济圈、中南经济圈的交汇点和重叠核心地带和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的交通走廊,具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利条件。2010年常住人口160.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40.6亿元,分别占茂名市的27.5%和36.2%。规划区包括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两区一县的20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是茂名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拓展区域,是粤西地区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和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兴增长级。划定面积达1688平方公里。

《发展规划》中对茂名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开发战略、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的详细说明:战略定位:

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和新兴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

开发战略及发展目标:

实施“以港兴区、产业振兴、城市南拓”战略,按照“三步走”战略有序推进,实现“五年具规模、十年见新城、二十年创一流”的发展目标。2015年滨海新城初具规模,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0%;2020年主体功能基本具备,滨海新城框架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70%左右;2030年,发展水平达到一流,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滨海新城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80%左右,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空间布局:

按照(“港—业—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形成“一带一轴两城四港五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滨海发展带。构建连接环水东湾新城、水东港区、滨海旅游区、博贺湾新城、博贺渔港区、博贺新港区、临港产业区和吉达港区等重要板块的沿海发展带和建设临港产业

特色明显、自然景观靓丽的发展带。

“一轴”:南北发展轴。构建连接老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及环水东湾新城等重要板块的发展轴和建设以石化产业和商贸物流为特色的综合发展轴。

“两城”:环水东湾新城、博贺湾新城。环水东湾新城建设成为集金融商贸、商务办公、文化体育、创意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城市中心区;博贺湾新城则大力发展旅游商贸、会展交易、房地产、商务运营等产业,成为与环水东湾新城功能互补、互动发展的城市核心区。

“四港”:博贺港新区、水东港区、博贺渔港区和吉达港区,将茂名港建成面向东盟、辐射内陆腹地的区域性重要港口。

“五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河西工业区、博贺临港工业区、信息产业区、滨海旅游区。

茂名安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策划部市场调研员发

2012.2.25

第6篇: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至2015年,是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高新区)加速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省、市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部署,以及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指南》和《高新区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长春高新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创新、创业和开发建设加速发展,特别是全面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以来,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高,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加速推进,发展变化巨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目标顺利完成,为“十二五”优质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239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32亿元,工业总产值237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130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43%、20.40%、24.24%和21.24%,分别是“十五”末期的2.64倍、2.53倍、2.96倍和2.62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67.6亿元,年均增长38.19%,是“十五”末期的5.04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31亿元,是“十五”时期4.9倍,年均增长32.67%。全区经济总量2006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关口,2010年跃上2000亿元新台阶。在2009年国家高新区指标排序中,长春高新区经济总量居第12位,工业总产值第12位,企业净利润第4位,上缴税费第4位,被国内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之一。

2、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科技引领作用日益突出。长春高新区2006年被评为“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十强开发区”、2008年荣获“国家科技计划先进管理单位”称号。科研实力愈加雄厚。全区集聚吉大等高等院校14所、长春光机所等科研机构39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15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72个,博士后工作站15个。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海外学人创业园、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中俄、中白科技园、“一院四所四校”创新战略联盟、“国家863计划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专利技术(长春)展示交易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创新与产业化平台体系日臻完善。创新成果丰硕。全区累计申请专利3736件,授权专利1696件,其中发明专利631件。承担和实施863计划项目83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62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86项,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69项和国家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4项,各类科技计划立项数始终占全市的50%、全省的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55%。创新型企业集聚发展。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户,占全市69.17%、全省38.33%。孵化基地建成36万平米,在建97万平米,向区内外输送高新技术企业200余户,全省自主创新型、处于初创期的中小科技企业80%集中在长春高新区。

3、园区和基地建设加速,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生物医药园、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重点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实施重点产业化

项目260余项,新兴产业领域的电动车产业链、有机发光显示产业链、动漫产业链形成加快,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提速,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生物与医药、光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区内注册企业3392户,产值超千万元企业206户、超亿元75户。长春高新区是全市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和外商投资的密集区,依托长生生物等医药企业建成亚洲最大的生物疫苗生产基地,光电子行业拥有新产业光电、禹衡光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软件企业360余户、占全省的80%,动漫及相关企业30余家年产动画片超过10000分钟。2010年,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四个产业实现产值234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8.86%,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0.8%。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活力明显提升。“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进出口总额五年累计25.4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4.56%。其中出口16.58亿美元,年均增长16.3%。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30.4亿美元,年均增长14.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区内投资发展,“十一五”期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89户,通用、蒂森克虏伯等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户。中航集团、兵装集团等央企及项目落位集聚于高新北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与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企业间科技合作关系。长春高新区国内首个中俄及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基地,承担中俄政府间重大科技合作项目4项。依托中俄、中白科技园建设发展,设立了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和2个国外技术转移中心,具有国际顶尖水准的光纤激光器等高科技项目获得快速进展。吉林环宇公司通过收购荷兰OTB公司和飞利浦研发中心,与德国MERCK、加拿大INGIS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整合国际高端资源,全面掌握了新一代PLED平面显示产品的最高端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量产。

5、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加速,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成功拓展高新北区并成为长东北开放开发核心区,辖区面积扩大到210平方公里,新一轮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80亿元,其中2009-2010年投入占60%。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22.2平方公里扩大到43平方公里。全区形成了完备的道路交通和功能配套体系。远达大街立交桥、硅谷大街立交桥等重大交通节点工程陆续交付使用,公用设施同步建设,实现“十一通一平”。生态环境提升加快。长东北城市生态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富裕河治理完工,三佳湖公园、创意公园、体育休闲公园陆续完工,硅谷大街、蔚山路以及天安、高科技广场等一批精品街路、广场建设完成。启动实施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面貌焕然一新。

6、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速,民生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架构了既有政府职能、又有企业化管理的双重体制,实行平等竞争、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用人机制。构建了投资促进、建设发展、经济与科技运行三大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综合服务两大服务体系。经济运行调节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出台30余项鼓励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东北地区率先通过了国内、国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实效。高新二实验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全面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提高。民生不断改善。失地农民拆迁补偿全部到位,按商品住宅标准建设回迁农民社区。以城乡低保为基础的、以灾害、医疗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初步形成。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廉租住房补贴及时发放。滚动实施民生行动计划。“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社会公共安全综合治理日益强化,平安高新建设提速。

高新区“十一五”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需“十二五”时期妥善解决。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内部汽车一业独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企业群体结构欠佳。二是创新资源优势有效整合、协同不够,未转化成发展优势。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能力尚待提升,企业创新投入不足,财政扶持不强。三是经济外向度低,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水平不高;四是创新创业环境建设需进一步改善加强。

(二)发展环境

1、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仍然是高新区实现快速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世界范围看,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进程愈趋加速,跨国公司开始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层次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向新兴经济体转移持续加速。全球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贸易摩擦、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备受关注。科学技术引领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促使各国竞相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具有低碳特征的经济增长引擎。从国内和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仍将处于平稳较快增长期,创新型国家建设深入推进,继续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图们江区域作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极点备受瞩目,长吉图一体化进程、长东北开放开发将明显加快,以中心城市带动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格局将加速形成,东北地区将成为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外资转移的新热点地区。高新区作为长吉图区域和长东北区域的核心城区,有条件充分发挥区位与产业优势,更大规模地集聚先进生产力要素和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区地位。从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看,产业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的优质快速发展阶段,重点产业的比较优势日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产业集聚区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吸纳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居民消费加快升级,收入水平的提高必将有效带动新兴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中心城区带动、集聚周边地区消费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化进程将有力推进高新城区发展框架进一步拓展和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全区调控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促进发展的凝聚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背景下,高新区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并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2、面临挑战。首先是竞争发展压力不断加大。珠三角、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东北经济区区域发展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地区之间、兄弟开发区之间竞争更趋激烈。其次是资源、环境约束收紧。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要求提高。再次是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突出。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第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压力加大。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愈趋复杂,收入差距、人口流动、征地拆迁等引致的各类矛盾仍会不断出现。

二、发展思路及战略目标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长春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速推进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以特色园区和基地建设为支撑,优化提升南区,拓展构建北区,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重点,

着力构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速跃升发展,建设“五大基地”。打造长春市产业升级主导区、吉林省高新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北亚高新技术合作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全面建设繁荣高新、智能高新、生态高新、和谐高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主导原则。突出产业价值链高端,集聚、整合创新资源,统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新型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创新联盟,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坚持开放带动原则。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建立开放平台,创新合作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合作与竞争,集聚与利用域外资金、人才和技术,引入先进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在开放中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3、坚持集群发展原则。以产业园区为承载,围绕重点产业,“拉长补短”,打造优势产业链条。完善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服务配套“平台链”体系,实现要素集聚、功能完善。形成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的创新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

4、坚持结构优化原则。促进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7篇:天津市滨海新区生物产业飞速发展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物产业飞速发展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带动滨海新区生物产业飞速发展

2008年7月,科技部、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启动共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该区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为核心,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孵化平台。

随着“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启建,滨海新区的生物产业正在迎来飞速发展的高潮。

“十一五”以来,中国生物产业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全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总产值6340亿元,比上年增加25%。农业、林业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服务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形成。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生物产业仍有较大差距:生物企业的规模普遍比较小,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从生物产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看,中国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左右。2006年,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天津市政府决定共同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使之成为中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医药领域的研发转化基地,带动中国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包括研究开发区、孵化区和生产贸易区。其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研究开发区的核心,也是国际创新园的标志。自2006年以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一期工程7万平米的主体建筑计划2008年底完成,临床试验平台、药物分析测试中心和GLP药物安全评价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同期建设,将于2009年初投入使用。

研究院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开展合作:与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研究院等共建“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达成了共建研发中心的协议。

科技部、天津市政府还在滨海新区启动共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其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经过5年建设,推进生物医药研发转化重大项目100项,带动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使滨海新区成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

目前天津市为加快示范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激励人才、机构和企业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如设立每年2亿元的“领军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对经过遴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产业化前景项目的创业领军人才,由专项资金给予300万元经费资助。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使生物产业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规划,到2010年,中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

第8篇:济宁高新区水利改革发展情况汇报

济宁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省委两个文件精神,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改革发展措施,全面加快“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建设,推进水利可持续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

建立组织机构,出台高新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认真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领导负责制,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严格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建立健全各部门间协作配合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能分工,在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建设用地、机构队伍建设、考核奖惩、水政执法等方面制定措施,抓好落实。加强协调,相互配合,统一步调,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

二、积极做好水利改革发展规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结合高新区实际,积极完善“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区域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全面推进“六大工程建设”,突出统筹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水系生态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文化

强区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保障。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把水利工程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基本设施建设和修复工程,突出抓好末级河系整治配套工程,全面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抗旱除涝能力。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启动生态修复项目。积极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升级工程,重点抓好高标准集中连片供水,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三、改革发展进展情况

(一)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

落实配套资金20万元,新打机井40余眼,进一步提升了农田水利设施抗旱除涝能力;启动生态水系建设,廖沟河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农田水利建设,黄屯办事处积极开展北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已通过省级评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规划修编及预算书现已报送省国土资源厅,正在评审中。

(二)、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强力推进

黄屯办事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用以改善农村用水环境,提高用水质量,解决4.2万人的安全卫生饮水问题。该项目已通过立项、环评、水厂土地规划,已顺利完成水源地3口400米以下的深水井。该项目综合考虑“合村并点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建设、高新区教师公寓、科技新城以及王因仁美社区建设等因素,计划对原建设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主要解决黄屯新型社区、教师公寓等辖区内的安全饮水主管网建设问题,二期等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扩建,该项目水厂办公楼及附属工程、输水主管线工程目

前已顺利开工建设。

(三)、防洪抗旱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济宁高新区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健全完善防汛抗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立高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详细具体的防汛抗旱工作预案,出台了《济宁高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实行防汛排涝分工责任制的通知》、《关于印发<济宁高新区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济宁高新区农村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应急处置,落实防汛责任,组建队伍,充实物资,把防汛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思想,做到防汛工作早安排、早布置,严格落实防汛值班责任制和领导带班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安全度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水利普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水利普查办统一部署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节点,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启动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全区水利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济宁高新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办事处也相应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完成普查领导机构组建及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落实普查经费、办公场所、

普查设备和设施,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为清查的普查阶段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完成灌区、工业企业、建筑业、居民用水及第三产业台账建设名录的确定工作和台账建设完善相关工作;各街办结合实际,采取有力的宣传措施,对水利普查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有效组织和指导各地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赢得了社会对水利普查理解和支持;按照水利普查保密管理的相关规定,严格做好基础资料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做好必要的人员、经费、设备等资源保障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我区水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第9篇:龙华新区规划情况

《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初稿最近已出炉

按照龙华新区“三规统一”的思路,新区管委会联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委、经贸信息委和科技创新委,高规格成立编制领导小组,整合各类规划资源,打破部门分割、地域限制,同步编制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此三大规划基础上整合提升为新区综合发展规划。

因此,龙华新区规划体系的最终成果是“1+3”,“1”即指《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是集空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规划,是龙华新区未来8年发展的总纲,作为指导新区政府行政决策、确定重大项目以及编制城市发展单元、法定图则修编等重要依据。

◎定位从“两区一城”到强化深港合作枢纽地带

对于龙华新区的发展,综合规划给予了更高的定位,在社会各界早已耳熟能详的“两区一城”之外,即深圳转型升级典范区、特区一体化的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还定位为协调珠三角、强化深港合作的枢纽地带。

与这一规划目标相适应,新区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90万,实际管理总人口控制在300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0平方公里以内,较2011年净增4平方公里。通过建设用地清退成农用地和其他用地9平方公里后,新增建设用地可达到13平方公里。另更新改造12平方公里,其中拆除重建7平方公里。

到2020年,新区要建成在珠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强区;代表特区形象的现代化宜居新城;特色鲜明、开放多元、诚信友爱的人文家园;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龙华。

◎策略“五五三一”打造高端服务支撑区

规划指出,新区紧紧围绕“中轴提升、双核驱动、生态人文、城产互促”总体发展策略,全面综合对新区在空间、产业、交通、民生等方面提出策略指引,包括优化空间结构、集约节约土地、构建产业体系、提升环境品质、强化综合交通、改善民生福利、保障城市安全七项策略。

新区将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优势传统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深圳重要先进制造基地、珠三角生产组织中枢区、华南地区高端服务支撑区。

总体来说是“五五三一”。第一个“五”是指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新能源、互联网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个“五”是指培育壮大商贸流通、现代金融、专业服务、服务外包、休闲旅游等五大现代服务业;“三”是指巩固提升电子信息、高端汽车、装备等三大先进制造业;“一”是指大力提升时尚创意产业。 同时,大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环境营造等四大工程,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全面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引导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实现由单一租赁型向实业投资经营型转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以深圳北站为核心,力争到2015年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总部经济企业集团2个以上,初步建成具有影响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重点2个核心7个功能片区实现全覆盖

(来源:南方日报)根据发展目标、策略指引,新区的发展重点地区分为战略发展地区、重点建设地区和生态改善地区三种类型。规划确定了深圳北站周边商务发展区、横坑水库周边地区及观澜河沿岸地区为战略发展地区。确定了长安标致汽车产业发展区、富士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大浪服装基地、华南物流片区为重点开发地区。确定了羊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观澜河流域水源涵养区、茜坑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为生态改善地区。

近期,新区按照“中轴提升、双核驱动、生态人文、城产互促”的空间开发策略,带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根据“特色分工、分区发展”的原则,将新区规划范围划分为南部商务核、北部科技核等2个核心、7个功能片区,实现城市规划对辖区175平方公里的全覆盖。

◎保障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

该规划对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社区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并提出了创新思路。

首先,新区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完善政府服务购买机制,实现从“以钱养人”到“以钱养事”的转变。完善新区内部互联互通的行政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政府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按照管理幅度、管理层级和管理资源相统一的原则,探索推进人口、面积较大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的区划调整,促进三级管理向两级管理转变。推广网上“一站式”审批和并联审批,探索帮办、领办和代办服务,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其次,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引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竞争机制。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积极探索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公建民营”和“公办民营”管理模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升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标准、资质检查、第三方评估监管以及居民满意度评价制度,强化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下一篇:外墙抹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