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2022-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化学高考复习策略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复习策略进行高三化学总复习,意在与同行、专家共同探讨提高高三化学总复习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复习策略;复习效率;新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宏观;微观

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化学复习是高三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的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数字解析应用能力、推理能力等的重要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学习的主体,是教与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化学总复习中,强化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即复习策略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成了提高化学总复习效益的关键。

高三化学复习总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在复习方法上多摸索,大干加巧干。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复习计划。如何来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笔者借此机会,把学校的某些做法,和同行们交流。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谈:

一、复习策略

宏观上:

1. 提高复习效率 把好资料关

首先,选取一本知识概括全面,例题分析透彻,适当练习的资料为配套辅导资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轮复习中,适合的复习资料至关重要,习题太难了,题量太大了,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同时对教学任务繁重的高三教师来说也是雪上加霜,所以,一定要把好资料关。(即便这样,在复习过程中,仍可能有删减)

2. 立足课堂教学 把好质量关

我校多年来一直落实“精致化管理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高三第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学校教务科领导经常深入高三课堂,检查学生的听课情况。所以,教师们在思想上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不但会做,还能讲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研究高考试题 把握题型关、难度关

自从我区实施新教材开始,即2009年,我们每位一线教师都做过宁夏高考试卷,第一感觉:新教材的高考题比旧教材时难多了,题型新,思维容量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那时也只是做一做,感受一下而已,后来,我们到了高三,将近五年的新课标高考题又统一印发,才开始真正琢磨,逐渐感受新课标下的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主要做到了三点:(1)做:同学生一起做,目的是找感受,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有助于我们复习中把握好“度”。(2)比:对不同高考试题进行对比,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使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路更开阔。(3)寻:特别关注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找趋势、找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研究《考纲》 把好方向关

《化学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学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检验学习结果的考试,更多的是依据《考纲》,所以,即便是基础年级的化学教师,我们在每周的教研组学习中经常本着以下原则学习和探讨论考纲中的内容:课标、教材在变,学科知识不变;试题呈现方式在变,考查的知识点不变;理念、观念在变,高考选拔的方式不变;注重新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

5. 注重查漏补缺,把好讲评关

微观上:

(1)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制定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①合理安排第一轮复习的具体任务和顺序,整合教材、制订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过关,所用时间最多,也是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力气最大。

这一轮复习以抓基础、练基本功为主,注重对知识的梳理、化学方法的养成,使学生对整个高中化学知识、方法和思想有个完整的认识,形成网络。例如:元素化合物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金属离子检验顺序复习。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有机物不按节复习,按块复习,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所以,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制定了既按章节,又按“成块”复习的策略。

②对于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都要熟透于心,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位,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规律和原理的适用范围有本质、透彻的理解——做到复习有效。

③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共商课堂教学、抓好课后辅导、用好辅导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尤其不能忽视辅导资料中的知识梳理)

(2)建立错题档案——纠错本,并时常检查指导

要求学生将自己平时训练或考试当中的错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理和归纳,经常复习和反思,就会逐步突破自己的难点和薄弱点,减少考试中的重复丢分。好的做法,对于做错的题,应该在错题本记录下发生错误的原因和对问题的思维过程,在听教师讲解和与同学的交流中记录下好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并进行适当归纳,经常翻看思考,实现能力的升华,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科成绩的提高。

(3)充分发挥课代表的职能

要求课代表要认真负责,除及时收发作业及纠错本外,还能及时督促、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完成情况,及时向学生传达教师下节课的授课安排,使整个复习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

(4)随堂强化训练

将讲过的经典习题重新印发给学生,利用自(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10页)习时间,进行限时训练——以检查学生的接受情况,在二轮复习中,选择题7道,难度不宜太大,以容易题为主,15分钟。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养成习惯,做选择题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为失分太不合算。目的在于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同时学生也会从考试中体验到快乐,增强自信心。

(5)关注每一名学生,强化非智力因素

调适学习心态,树立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是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特别是进入5月份以后,教师要经常激励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教育学生客观认识自我,在学习中扬长避短,讲究策略和方法,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拼搏奋进。

二、今年的高考对本轮高三复习提出的要求

1. 强化学生计算能力;2.重点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主干知识”仍然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多为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4.对于“新增知识点”要重点复习;5.精通两个模块的选修对高考很给力。

三、为了适应新课标下的高考,对我们基础年级提出的要求

刚刚进入高中大门的学生 ,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很多行为习惯都不符合高中生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对基础年级的学生提出如下几点要求:1.“习惯决定命运”首先应对高一新生在基础年级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培养他们严谨的求知态度,规范书写习惯;2.“态度决定一切”三年转瞬即逝,教育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3.在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多运算、从高一就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善于从题中提炼信息的能力。积极对待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见解;4.依据本校学情,必须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高三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5. 新课标高考中暗示我们要重视化学基本原理的教学、重视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环境、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应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一中学 022150)

作者:宁广学 刘宗华

第2篇:当前高考化学复习策略举隅

高考化学复习是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再学习、再认识、再整合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系统,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近年来,我们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在宏观层次上展开了对教学策略的探究,在高考化学复习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策略。

一、信息研究策略

明确复习的目的、对象和任务是搞好复习的前提,为此引导学生对一些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保证复习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高考化学试题是化学复习的风向标,无论是考查方式还是考查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如高考化学试题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着稳中有变的原则。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结合复习内容分阶段向学生呈现本地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帮助学生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2007年以来进入新课程省市的高考试题,特别是2009—2010年福建省质检题和各地市的质检题均属于高考信息研究的对象。

2.关注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大纲相比较,目前使用的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内容及其能力要求层次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实验方面探究的成分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内容等,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引导学生关注、熟悉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二、主次协调策略

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容易走入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结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因此,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列几种关系,自觉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1.课本为主、复习资料为辅。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题的主要来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题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离开课本的复习肯定是之本无源。近年来高考质量分析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感觉,而是对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还存在某些欠缺,甚至有所偏差导致。在化学复习中应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课本为主,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在课本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的,决不能本末倒置,沉溺于复习资料而忽视课本。我们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新课程高中总复习导与练·化学》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并进行巩固练习,在复习的过程中随时回归课本,找到知识在课本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在复习每一个专题时,重温课本中的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中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例题的求解过程。对习题要多做几遍,解题过程中如遇到障碍,可通过课本来查明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中。高考化学实验题大都来源于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复习中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原理弄清,反复拆开重组,会大有所获。值得注意的是,回到课本不是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照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对照过关,使课本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形成结构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网络;回到课本进行重组和整合。例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四大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用浓度熵Q和化学平衡常数K作为讨论有关平衡问题的线索。

2.重视基础,培养能力。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如复习化学概念、理论时,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而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时,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积极探索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长期坚持,基础知识和技能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高。

3.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相得益彰。练习是化学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只能使许多学生“消化不良”,产生厌学的情绪。我们认为,应该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要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合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要力求通过练习,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三、行为控制策略

在化学复习中培养和强化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复习效率。

1.确立志向,制定学习目标。我们认为,适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个性的志向目标,可以调动学生的自我激励机制,为搞好复习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复习目标和相应的复习计划,将远大志向和具体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如在复习前,教师把复习内容提前呈现给学生,并提出复习目标和能力要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求,自主地制定复习计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强化反思,及时归纳总结。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可以完善思维过程形成一般性的方法与策略,形成“思维块”或有效的“思维链”;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复习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具体来说有五个要求:

(1)在概念复习中,对众多的知识点(如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概念)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通过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的反思,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掌握其实质。

(2)养成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每次解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及时归纳总结。每个章节或专题复习完以后,要反思本章节或专题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会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4)自制一本错题集。要求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

(5)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和反思,对差错做出深入地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错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

四、认知加工策略

化学复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对化学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过程。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传统意义上的练习、反馈模式不利于师生发现认知过程中错误的根源,当试题稍加改变,错误又会出现,致使复习效率极低。因此,引导学生建立精细、有效的认知加工策略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渗透化学思想方法。学科基本观念和思想方法是通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感悟与建构的。复习教学中,可以在具体知识与技能(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与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素材,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将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置于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之中,通过问题解决,感悟解决问题的化学思想方法,关注化学核心观念(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结构观、动态观、定量观等)的建构、渗透、深化,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技巧如差量法、关系式法、守恒法、十字交叉法、过量讨论法、平均值讨论法、图象分析法等在解题时往往事半功倍。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了按族和周期的线索整合知识外,对新课程非常重视的元素观和STS知识也应重点关注。例如,对于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要重视元素观的构建,学会用物质分类的观点和氧化还原的观点去认识具体物质的性质;对于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则要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发展化学学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最高级阶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化学总复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主要表现就是思维能力。在化学复习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化学问题,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具体的解题思路,为解决实际问题铺平道路。化学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非逻辑思维中的直觉思维、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逻辑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类比与假设,发散思维中的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多向思维等等。当然,学科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不能脱离学科实例和练习,而应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对一些典型例题的求解过程引导学生去细心体会、总结、交流并反复运用、逐渐掌握。例如,物质分类:从物质的类别及通性的角度对物质进行整理,为新物质性质的预测提供思路;离子反应: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体系的思路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对化学反应、化学物质分类提出新视角,并指导物质性质的研究——通过抓住组成物质的核心元素的价态进行物质性质及反应的预测,等等。

除以上所述四种策略之外,我们认为还可以采取多思善想策略:(1)精读课本、字斟字酌;(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还可以采取修身养性策略:(1)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2)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3)正确对待考试,优化考试心理。总之,高考化学复习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复习过程,若能灵活地运用上述教学策略,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贤金)

作者:严业安

第3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愈发地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高考化学复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复习教学中,不仅要确保高中生将化学知识有效掌握,还要在复习过程中提升高中生的各方能力。对此,本文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更加注重考生综合能力与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察,这也给高考化学复习带来了一定的考验。所以,高三化学教师应该调整过去“考试一讲题一考试”的机械复习模式,而应重点关注高三学生经验总结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教师明确高考化学题目的特点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复习策略才能激发高三生的复习兴趣,提升复习效率。

一、充分利用教材,夯实理论基础

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经过各种验证与研究编写得出的,与高中生的认知特征、学习需求相符合,并且也契合核心视域下促使高中生全面化发展的目标。因此,在高考化学复习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夯实高中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看作整体,在掌握教材整体内容时理清复习思路,合理规划好复习教学的进程,这样在提出重点内容的同时,也可明确复习的重点,还要注重借助化学学科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促使高中生实现综合性发展。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由于高考复习时间较为紧张,要求也较高,期望高中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化学知识,此时,就更需要教师对教材内的知识点进行合理整合,同时还要研读高考对化学学科的考查要求。尽管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是都立足于教材。对此,教师在化学高考开展复习教学时,就要做到以教材出为切入点,为高中生复习打下坚实基础,才能提升高中生化学复习的效果。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为例,基础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高中生需要掌握,这些是化学教材根据已有研究向高中生展示的成果,也是化学高考中的必备知识。

二、开展总结式教学,提升复习质量

在化学高考复习中,教师往往会应用总结式教学开展复习,在帮助高中生夯实h化学基础得到同时,也能提升高中生的复习质量。另外,只要将“地基”打好,高中生才能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因此,基础知识的复习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就可借助总结式教学,对化学教材中基础知识进行合理总结,在将总结好的知识讲解给高中生,进而提升高中生复习基础知识的质量。例如,在复习“元素周期律”这一知识点时,化学研究离不开元素表,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次以理解背诵的方法来完成对元素表的复习,从而就可以以元素表各主族、各周期为线索串联起高中化学知识,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巩固。

三、合理总结高考题目,提升复习针对性

在编制高考试题的时候往往会综合考虑学科知识,同时还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高考试卷有着相当大的研究价值。教师要想提升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的针对性,积极研究历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分析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分析出其中重点知识,以及明白高考出题与平时所做的基础题目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出题人的思路开展针对性复习教学,另外,高考题目可以说是基础题,因为要考察的高中生的水平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校园环境中接受的教学过程各不相同,往往一道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运用所学的多种知识。教师需要分析这些高考题目,记录出题点,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推敲才能找出思路,进而提升高中生备考过程中的针对性。例如,以《 铁及其化合物》为例,假如高考出了相关知识点,教师通过研究往届高考题就能知道这个知识点在不同题型里的答题技巧,选择题如何选择?应用题应当按照什么思路解题,又需要哪些步骤回答?

四、讲评相结合,提升复习效率

现阶段,高考化学所考查的知识面范围逐渐扩大,教师要想提升高中生的复习效率。首先,要将复习重点与复习方案确定好,从而实现精讲精练,提升高中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在带领高中生复习时,还应关注不同层次的高中生感受,分层次进行详细讲解,防止出现基础好的不满足,基础差消化不了的情况。此外,教师还应将讲与评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要让高中生掌握试题的解决方法,还要使高中生明确自身的知识漏洞,从而找出适合自己复习的方法,培育良好的复习习惯,提升自身的复习效率。教师在进行点评时应根据不同的高中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适当地鼓励与批评,提升高中生的复习信心。教师还可引导高中生进行自我评价,邀请高中生说明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化学复习中,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同时也要给予高中生充分自由时间,让他们探索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教师便能从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总结式教学,合理总结高考题目,讲评相结合着手。以此调动高中生复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夯实高中生的化学基础,最终提升高中生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官良飞.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J].高考,2020(13):10.

[2]劉桂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01):81-83.

作者:杨家瑜 朱丽芳

第4篇:高考化学复习方法和策略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查漏补缺,加工提升、综合应用。高三化学总复习采用的是三轮复习模式,即:第一轮复习:分章节复习;第二轮复习:分小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冲刺高考。

第一轮分章节复习,基本上按照高中课本先必修后选修的内容,逐章进行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实际教学中,先让学生做一点基础练习,以暴露知识缺陷,然后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缺陷,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再现、梳理知识点;通过联想,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校正理解上的一些偏差。通过一些练习巩固知识加深认识。

1、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2、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3、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12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乃至终生受益。

4、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编写者往往把知识点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学生刚学完新课,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形成。这些分散的、不完整或不全面的知识,需要在复习时集中完善。如氯气的性质,主要集中在《卤素》“氯气”一节,但“卤素性质比较”、“硫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烃”都有涉及。在复习氯气的性质时,至少要将其完善为:氯气和金属的反应;氯气和非金属的反应;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气和碱的反应;氯气和某些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氯气和烷烃的取代反应;氯气和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氯水和醛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和苯、苯酚的取代反应。再如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判断氧化和还原反应、到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到判断反应能否自发、应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都需要完善。

6、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把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贯穿于总复习的全过程。不要认为一两次考评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就片面地认为自己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能力差,应变能力弱,甚至认为自己笨,天生不是学化学的料,从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这大可不必。从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锁碎,难记爱忘。特别是十

八、九岁的年龄段,又多偏重理解不爱记忆,要避免这点,可通过适当的综合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另外,对于化学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还可和那些学习有计划、有章法、成绩好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这一阶段要重视复习好基础化学理论,并且引导学生用化学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无机化学的时候正确的方法是把所学过的基础理论以及化学反应规律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复习。中学化学有三大基础理论,分别是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的形成、晶体的类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平衡移动的理论。电解质溶液中的理论。两大反应规律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在三大基础理论、两大反应规律指引下复习元素单质以及重要化合物的知识。主要包括:重要典型代表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以及用途。

第二轮分小专题复习。这一过程是将中学化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复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使化学知识深化、集成化、系统化。

1.知识的深化

知识的深化就是更深层次上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其途径有:

(1)从现象(形式)到本质

如复分解反应的形式上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由强酸生成弱酸、由溶解度大的物质生成溶解度小的物质,其本质是:由离子浓度大的向离子浓度小的方向进行。

(2)从个别到一般

由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要推广到负一价氯的化合物和强氧化剂制取氯气,或用高价氯的化合物和还原剂反应制取氯气。

(3)从理论到实践

工业制取硝酸,氯气在战场上的使用利用了它的什么性质?氯气泄露的话应该怎样处理?物质制取,考虑原料成本、反应、环保等众多问题。

(4)从定性到定量

如al(oh)3的制取方法,定量分析反应消耗酸、碱的量。

2.知识的集成化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使计算机体积更小、运行速度更快,性能更优越。受此启发,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集成化,使教材变薄、知识便于记忆,特别是作推断题很好。

具体做法是将具有某属性的分散物质集中归类,形成集成块。如

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氯气、次氯酸及其盐、na2o

2、h2o

2、so

2、o

3、活性炭。

呈淡黄色的物质:s、agbr、na2o

2、tnt、fes2

不稳定酸有哪些?还原性酸有哪些?

常见气体及其颜色、溶解性

两性物质(指酸碱性、不是氧化还原性):氧化物、氫氧化物、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氨基酸。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

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有哪些

„„

3.知识系统化 知识系统化是根据某些知识的属性或关系把某些零碎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变成全面的、集中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的过程。高三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如复习化学基本计算时,以物质的量为中心,以每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切入点(单位就是化学含义),全面辐射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的个数、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质量守恒定律、气体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适量计算、过量计算、差值法计算当中。

在复习化学基本计算时还要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在复习化学基本计算时,一定首先要正确使用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的典型的重点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和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使用化学计算定量的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这一阶段复习还要重视几个解题专题,如有机化学的试题是十分有特色的,一般的情况下,与实际结合的比较紧密。但是,试题的各种信息的给出一定可以用中学的最基础的有机化学知识作为载体和依托,来加以解决的。有机化学的核心是官能团化学,要引导同学们紧紧抓住官能团的性质从结构出发,仔细审题找出试题的突破口,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怎样找突破口呢?那就需要仔细审题、深入挖掘试题给予的各种信息,特别是隐蔽信息。在做有机框架图时,一般的方法是首先正推,然后逆推,前后呼应,总是能够找出解决的办法。在解决有机化学框架图时,还要十分注重有机化学的结构,具体地说,就是要正确使用价键理论,明确有机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衍生关系,使用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冲刺高考。

这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做到查漏补缺。我们的做法是把综合训练分为前期综合训练和后期模拟测试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尽可能做到周期短,频率高,每次训练或测试题力争做到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查漏,及时补缺,迅速反馈,重点讲评,这样通过做适量的练习题,既查补了学生的知识漏洞又提高学生的做题速率,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锻炼学生的理综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理综应考水平。

这一阶段要重视选题和解题指导,要诀是:准、精、薄。

要诀一:准

“准”就是题目要和高考大方向吻合,要体现化学知识的重点、难点、热点,要瞄准学生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这一阶段各种资料铺天盖地,老师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不要照搬照抄全盘接受,更不能被资料牵着鼻子走,不要做资料的奴隶,而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去粗取精,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保证“准”的措施:认真分析研究考试说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权威学校的最新高考模拟题;广泛搜集、查阅、研究本学科有关期刊杂志上的高考信息;深入学生之中,通过交谈,问卷调查,作业、试卷的批改洞悉学生心理兴奋点与知识缺陷、思维障碍。 要诀二:精

“精”就是精讲。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详讲,其他知识略讲。精练。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多练。根据高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不搞撒大网捕小鱼,不搞题海战术,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重点知识要多练,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对常考的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并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评。对试卷和模拟套题考后练后,不要从头到尾逐个讲评,甚至每个题详细讲评。所谓精评就是画龙点睛,有代表性、典型性、迷惑性的问题着重评,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讲评形式以多样化为好,可以老师评,也可以学生评,还可以师生一起评、相互评。

保证“精”的措施: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生、相信学生,不要总不放心学生,复习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站得高,看得远,从高校招生的角度,从高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从本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上来分析研究高考的要求,从而更有效、更准确地把握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潜心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复习心理与考试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与困惑易错的地方对症下药,我们的备考复习才能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选、精评,实现高质量、高效益。

要诀三:薄

读书学习有两个飞跃,一是从薄到厚,二是从厚到薄。第二个飞跃更为重要,它代表着知识的升华、能力的提高。高考前的复习,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从厚到薄:理线索、清思路、观大势,摒弃繁杂,立足核心,突出主线,便于记忆,有利发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和能力结构。

“薄”的构成:①画知识网络图和知识树;②能力结构图;③方法技巧一览表;④心理调控,考场最佳发挥要诀等。把高三以来整理的错题集重新整理也是一个由“厚”变“薄”的过程。

第5篇: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高考对化学复习策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复习中应认真琢磨高考试题,透过试题本身,领会试题潜在的导向作用,调整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高考复习化学实验题专题提出一些建议。 1.复习过程要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考查类型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看出,高考化学实验题在命题中更加重视实验的设计、评价和开放性,实验考查的要求也逐步有了新的提高。 1.1命题注重综合

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综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三条“线”的基础上,向“原理+仪器”、“仪器+技能”、“原理+技能”三个交叉、综合的层面甚至向“原理+仪器+技能”三维立体结构发展,实现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查;②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③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相关知识、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1.2命题强调创新

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试题背景材料选取的创新。命题时,选取生产和生活、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素材作为题干内容。这种命题模式在上海高考试题中得到更好的体现。②试题解答思路的创新。这种命题思路高度重视思维的开放性、强调答题的多样性,提倡考生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转化、尝试探索、猜想验证等多种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回答问题。③试题考查形式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将验证性实验的考查转化为探索性实验的考查。④试题考查内容的创新。这种命题思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考查。

1.3命题尝试开放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新的探索方向。这种试题强调思维的发散性、结论的多样性等为

特征。由于试题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特征,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试题也往往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答题时,不同的学生因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完全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进行创造性的回答,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学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或结论。

近年的全国高考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每年都至少有一道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于题目没有对操作作出任何限制,因此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复习过程要明确高考化学实验题能力要求

2.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来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理解,又有对错误操作的辩认。在高考中有时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也有时是按照某些“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或由其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来命题,借以考查本项实验能力。 2.2观测、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实验能力的题目中,对实验现象的考查,既可以是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是将实验的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进行设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地是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既可能直接报告数据,也可能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出一定的变化曲线。 2.3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高考实验能力中要求考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知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考生的安全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①对实验的认识应该十分明确,在化学实验中可能有那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②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装置要正确、规范,以防止事故的发生。③一旦有事故发生时,要镇定、敏捷、果断地处理。

一般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不安全的因素:

(1)有毒气体排放:作为考生应该十分清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哪些实验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何消除有毒气体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消除有毒气体一般采用相对应的尾气处理装置。

(2)溶液发生倒吸:溶液的倒吸主要是反应容器中压强下降引起的,引起容器中压强下降的原因是气体急速溶解和容器内温度的下降。作为考生应该知道①那些实验有可能会有溶液倒吸现象的发生,②如何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以避免溶液倒吸,③怎样安装防倒吸装置及安全瓶的使用原理。

(3)试管发生破裂:在氨气、氧气、甲烷等实验室制取中,都是采用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发生装置来制取的,为避免试管的破裂必须采用正确的操作,①如试管口向下倾斜,避免反应中形成的水倒流;②加热不要过于剧烈;③选择适合的反应物质(4)反应溶液暴沸:一 般纯液体加热或液体和液体混合加热都会有可能产生溶液暴沸现象,所以如果在容器中进行该项实验时除了反应物用量要控制外,还要求在反应混合物中加碎瓷片以防止溶液在反应中暴沸。

(5)腐蚀液滴飞溅:浓硫酸、溴水、浓硝酸、苯酚等在实验操作中使用不当都有可能液滴飞溅,造成人的皮肤灼伤,做为考生应该知道如何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还有反应过于剧烈、试管清洗不洁、物质用量不当、气体发生爆炸等等。 2.4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在高考化学对该实验能力的考查中,主要通过下列方法:①对于一些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判断有无错误,有时还要求对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②对于试题所给出的单件仪器或小的装置先行识别,然后再装配成整体装置。③绘出单件仪器或整体的装置图。 2.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对考生设计简单实验能力的考查赋予了很多的关注。其中包括①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②确认某混合物组分实验的设计;③验证化学原理的设计;④测定物质化学纯度的设计,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实验设计。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考查。

3.复习过程要总结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原则 解题的总体原则是:①看-(细);②想-(密);③写-(全)

看得细就是要求考生看题仔细,不要错看、漏看,对看不懂的题应该反复看几遍,整体地来审视题目,并且找出题中给予的关键信息。

想得密就是要求考生思维严密,例:集气瓶加一根插入底部的直角导管组成的实验装置,一般考生都认为该装置用于气体的收集,至于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用该装置收集,回答都是不全面的,多数考生说只要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就可以了。其实应该有以下三个条件:①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可以收集;②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收集;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可以收集。

写得全就是要求考生书写答案要完整、全面。如浓HCl、饱和NaHCO3溶液、500mL容量瓶、55℃水浴加热等,这些加点的字在实验填空题中考生很容易遗漏,或不重视这些关键字的书写,结果造成答案的不完整。

解题的具体原则是:

3.1完整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书写实验答案)

解答化学实验题时,对化学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必须完整。

例1:将一小块铁放入装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实验的现象 。一般考生就只会答有大量气泡生成,其实在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应该全面考虑反应前与后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应该描述为:①铁块沉入试管底部;②铁块表面产生无色气体;③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④铁块逐渐溶解。(可归纳为固体、液体、气体的变化)。 例 2:如何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一般考生在回答上述问题常用简单的两个字“品红”或“品红溶液”,实际上该题从完整性角度解的一般原则是要有三个环节:选一种试剂;讲一种操作;得一个结论。在回答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少量”这关键字。如何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回答是:将待检验的气体过量地导入少量的品红溶液,如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则说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3.2顺序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分析实验操作)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所谓的顺序性原则就是装置连接的顺序性和操作步骤的顺序性。只有正确的连接顺序和操作顺序,才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

①气体的制取:一般装置的连接有以下顺序: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②气体流经净化装置的两个导管应长进短出;③水流经冷凝管中时应下进上出 ④流经干燥管中的气体应大头进小头出 ⑤量气时用到量气装置,气体经过装置中洗气瓶的两个导管,应该是短进长出 ⑥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稀盐酸后加可溶性钡盐 ⑦ 实验结束将导管先撤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放倒吸 ⑧ 氢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顺序 ⑨食盐精制实验的操作顺序 ⑩检验水煤气中混有CO和H2实验的操作顺序等等。以上所例举的情况都应该考虑顺序性原则。

3.3对应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设计实验)

对应性原则是指在考生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各个环节分散对应,以求达到掌握化学基本操作之目的。对应性原则也可理解为收敛性原则。

例:如何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CO2?

一般考生会设计以下两个环节,将气体分别导入装有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洗气体瓶中。品红溶液红色变淡(说明有SO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CO2)。上述回答从发散思维来看有其一定道理,就是品红溶液既是检验试剂,又是除杂试剂,但仔细分析觉得有点问题,因为品红溶液一般是做SO2的检验试剂,但做SO2的除杂试剂不是很合适,品红溶液红色变淡并不能保证SO2已被除净。对应性原则就强调设计环节的对应性:

气体经过—品红(检验SO2存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对CO2检出有干扰的SO2)—品红(检验SO2是否已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存在)。同样在精制食盐水溶液时,应尽量使用对应的除杂试剂将杂质按一定的顺序除去。

再如:除去H2中混有少量的H2S和HCl时,学生一般会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进行洗气。如按对应性原则,应该将气体通过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2S)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HCl)的洗气瓶,分别进行洗气。这样做有利于气体的充分吸收。因此对于除杂试剂上的选择尽可能一对应。在其他一些环节中还有象实验装置的对应、操作对应等等。

新的高考模式对传统的知识格局和复习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化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抓住主体,重基础,求创新,采取积极的态度、合理的复习形式,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第6篇:2013届高考物理实验复习备考策略

平江四中高三物理备课组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所以物理实验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试题得分的高低成为直接影响物理学科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特别对于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一定要十分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然而,从高考结果来看,实验题的得分率还不到40%。得分率为什么这么低?归根结底是复习不到位。我们备课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高考中学生实验部分的得分特点,针对2013届高考物理的实验复习,提出如下策略:

一、明确高中物理实验类型

在教学中应该将高中物理实验共有几种类型,每个实验属于什么类型,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方便记忆。高中物理实验有以下四种类型:

1.基本仪器的使用。这类实验要求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会正确读数,明确注意事项。

2.测量性实验。这类实验要求能懂得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正确分析实验误差。

3.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要求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能科学地进行结论分析。

4.研究性实验。这类实验要求能正确的选择实验器材、实验方法,总结研究的结论或规律。

二、明确高考物理实验的命题特点

老师对高考物理实验的命题特点很熟悉,但是,很少有老师将这些特点告知学生,只是我怎么教,你怎么学就是了。其实将命题特点告知学生,能使学生抓住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率。高考物理实验的命题特点如下:

1.宏观方面

高考实验命题素材主要是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在我们复习教材中的实验时,不少老师和学生,认为已经学过,往往是一带而过,这样就造成舍本逐末,效果不佳,高考必败的局面。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书本上的实验。

2.微观方面

教材上每一个具体实验,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是多少?以何种形式出现?老师和学生都应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电路的连接中有限流法和分压法,而在高考中,分压法占95%。所以,在复习这一部分时,应将重点放在分压法的电路连接训练中,对于限流法,可以一笔带过。

三、切实做好具体实验复习工作

1.重视实验操作,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做一做

命题者在实验题命题时总希望把“做过实验的考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区分开来;另外课本中的实验学生不亲自做一做,他们也很难达到对实验的真正理解;所以对高中阶段要求的12种基本仪器要求学生会规范操作与读数,对学生实验要求学生能亲自动手独立操作,只有能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才有可能达到《考试大纲》中“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这一要求。

2.立足课本,同时对课本实验适度拓展和延伸

目前高考中的物理实验题,很少有与我们课本上实验一模一样的问题,但大都是源于教材,只是稍有变化;对于这些实验题,好多同学解题时感觉无从下手,其最主要的原因往往与没有真正理解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实验时仍然要将精力放在课本上的实验。对于大纲规定的实验,在复习中要认真体会每个实验原理和设计意图,要着重去思考这些实验有哪些可以拓展延伸的地方,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而必须“知其所以然”;

3.重视实验的归纳与总结

学生进入高三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思维能力更强;因此应该在备考复习时,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所学过的实验要加以归纳、总结。例如“利用纸带串联力学实验”,利用纸带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动能定理、测定动摩擦因数、测量重力加速度、测小车的功率、测电动机的转速等。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可以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利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测量、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利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利用两只电压表测量、利用两只电流表测量等方法。又如“电阻的测量方法”,有伏安法、半偏法、等效法、直接用欧姆表测量法等方法。

4.注意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

高考试题有向演示实验和小实验拓展延伸趋势,如受迫振动、平行板电容器、通电和断电自感现象、光电效应、肥皂液膜的薄膜干涉等演示实验和小实验,经常在高考试题中出现。

5.重视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

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设置来看,要求同学们特别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认真做好教材中规定的基本实验,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在此基础上,能利用已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题设的条件和情境下,按照题设的要求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及实验误差分析,逐渐提高实验迁移能力和设计、解决简单新颖实验情境的能力.

四、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

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总之,通过对基本演示、分组实验的复习、操作,应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要掌握实验原理;二要学会误差分析;三要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四要掌握实验的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累积法”、“转换法”、“替代法”等。学习贵在知识迁移,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达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复习最终目标。

第7篇: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策略

人们常说:一轮夯基础,二轮练技法,三轮定乾坤,这话说得很有道理。高考后阶段复习的时间短,任务重,加之考生的心理压力大,身心疲倦,因此这阶段讲求复习的策略与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跟同学们谈谈如何有效地进行第三轮的高考物理复习。

第三轮的复习要求:在第二轮专题复习的基础上,综合训练,回归课本及第一轮复习资料,回归已做试卷,提高 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考二十天左右,以模拟训练及其讲评为主要形式,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应试能力和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进一步强化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对题型、题量、难度的控制通过不同层次要求的试卷来训练;使同学们有多种心理准备,从而能从容地走进高考考场。

一、夯实基础知识、凸现主干知识、兼顾新增知识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 的基点。从考试的角度看,它是重点,热点、也是难点,要求同学们在备考中,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有: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牛顿运动定律;

3、动量定律及动量守恒定律;

4、动能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电场的基本性质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焦耳定律;

7、串联、并联电路及电压、电流、电功率分配;

8、安培力、左手定则;

9、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10、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等。

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知识,近几年高考要求变化比较大,虽然有新增内容,却删去了难度大的内容,总体难度呈下降趋势,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有关题目变化小,自然比较容易,要争取得满分,建议同学们采用回忆式复习法,回归课本和已发的知识提炼,能够整理知识,使之网络化。

对新增知识点,应用性较强,与新课标的理念更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对新增知识点要有意识地强化理解、落实训练内容,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多普勒效应,热力学定律,示波器及其应用,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应用,回旋加速器,光电效应及其方程,粒子物理等等。

二、强化审题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训练,规范解题习惯。

1、审好题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下面介绍几种物理审题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1),由“粗”到“细”,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粗读”再“细读”,即先粗略将题文浏览一遍,了解题目叙述的概况,如描述了何种物理现象,何种物理过程,需要求解什么物理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和图象的关键之处,要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附图中挖掘,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咬文嚼字,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至多”,“至少”,“恰好”,“缓慢”,“迅速”,“瞬间”,“变化”,“光滑”,“轻绳”等等。审题时就边读过想,读到关键词语处,作好标记,反复咀嚼,从中捕捉解题信息。

(3)剔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往往并不都是解题 所必须的,有些正是命题者有意识设置的干扰因素,要准确地判断哪些条件与解题有关,哪些是干扰因素,这就需要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对这类问题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跟平时做过的相似题进行简单类比,而不注意两者的不同之处,要正确地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抓住物理模型的特点,大胆地摒弃干扰,提取有用信息,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4)深入推敲,挖掘隐含信息:有的题目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或图、表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与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因为题目隐含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被隐含的条件,可能是研究对象,也可能是变化方向、初始条件、变化过程中的多种情况等等,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剖析题意,细心地把握物理情景,反复推敲关键词语,有机结合现实生活常识,无遗漏地将隐含条件挖出。

(5)借助示意图,再现解题信息:示意图能直观清晰地展示物理情境,可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变得形象具体,实践证明,画示意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把握题意的思维过程,许多物理问题只要画出了示意图,待求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2、规范解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而解题的落点是表述的完整性,书写的规范性,这是提高高考物理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物理解题表述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解题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能只有几个干巴巴的公式。

(1)必要的文字说明包括:

A、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B、对物理 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C、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所描述的过程;

D、说明作出判断或列出方程的依据,这是展示 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E、说明计算结果中正负的物理意义;

F、对题目所所求、所问的答复或说明结论或对结果的讨论。

(2)解题中的方程书写要规范

A、要用字母表达式、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B、要写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C、要写方程,不要公式(公式中的字母常要备注);

(3)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A、注意延用习惯用法 ;

B、尊重题目所给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要另立符号;

C、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达一个物理量,一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

D、用好脚标;

(4)解题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A、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B、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结论不必证明;

C、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5)题目答案的规范表达;

A、文字式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

B、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者分数做计算结果(文字的系数是可以的),注意带单位;

C、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应取2到3位有效数字;

D、如果题目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

3、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做练习与看课本的关系,强调同学们必须重视课本和第一轮复习资料。

(2)、处理好做新 练习与看原来练习的关系,一方面要做一定量的新练习,另一方面要重温以往练习、考试做过的题,做错的固然要再订正,原来做对的典型题也要求再重新熟悉思路;

(3)高考的热点与冷点,尤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的科技问题的动态。如与2005年诺 贝尔物理奖、“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相关的物理问题等;

(4)、注意总结前面考试的经验教训,调整好考前情绪,不要急躁、扎扎实实地复习,有关知识要加强记忆,考前不做过难的题,要有平静的心情、稳定的情绪。

三、高考临场应试策略

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解题技巧和较强的解题能力,固然是取得高考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但正常的心态,良好的临场发挥,也是在高考中能否取得最佳成绩的重要因素。

为了使自己在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成绩,同学们应该做到:

1、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高考;

尽管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 的知识进行处理和讨论,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仍是中、低档居多,占到全卷的百分之八以上,高难度题目仅仅是少数,所以应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胆怯的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念。

2、优化顺序,发挥潜能;

接到试卷后,勿忙于做题,应快速通览试卷,大体了解试卷的概况;

(1)坚持“三先三后”,优化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即解题时应从易到难;先熟后生,即解题时要先些内容、题型熟悉的题 目 ,再做陌生的题目;先高后低,即在浏览试卷中,若发现两题都会做,解题时先做赋分高的题目,再做赋分低的题目。

(2)坚持“两快两慢”,保证万无一失:阅读要快,审题要慢;书写要快(但要工

整),计算要慢且要细心。

3、仔细审题,把握信息;

审题是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前提和关键,通过阅读题文和题图,观察分析图象图表,弄清题中的物理情境,明确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应用哪些物理规律,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4、规范答题,稳中求快;

物理解题的规范化前文已谈。解题时要稳中求快,切勿前松后紧,对容易题要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对较难题要知难而进,力争做前面的

一、二问,尽量多得分。

5、一次成功,重视复查;

高考时间一般不会很充裕,解题后不可能做到大量而细致的复查,所以要立足一次成功,如果有时间,应复查解答疑难问题的思路方法是否有误以及简单问题解答中有无粗心大意和笔误现象。

总之高考第三轮复习,就是应试能力的复习,在最后冲刺的二十几天中,要紧扣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走向,通过连续多次的实战模拟考试,强化规范答卷,提升解题速度,调配应试心理,从而增强综合变通能力和应试能力。

第8篇:高考复习方法:策略(一)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高考语文复习策略

来源:http://

内容: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当代教育》节目,我是胜春。寒假已经到了,但是对那些今年要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讲,这个寒假可能过得不会那么轻松了,因为他们要抓紧时间复习。为了能够让您复习好,并且有效的进行复习,我们节目特别制作了十二集的系列节目,叫做《高考加油站》。在这个节目当中,我们会请来来自北京的很多资深的教师为您现场支支招,同时也会请来往届的高考的胜出者为您现场说法。

在高考的各个科目当中,学生们学习时间最长的可能就算是语文了。虽然这是单一的一门课,但是它包罗万象,内容也特别庞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遇到的困惑也比较多。所以在我们今天的第一期节目当中,我们就说说语文复习当中的一些问题。今天我们特别请来了来自北京四中的杜蘋老师,欢迎您杜老师。首先来看一看在您到来之前我们网上的观众的一些互动,和考生的互动,他们都提了哪些问题。这可能是一位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在寒假这个阶段,很多高三同学也开始梳理自己对语文学科的掌握情况,您觉得哪些内容对于同学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点?

杜蘋:语文高考可以概括为五大板块,这五大基本板块在我看来都是同学必须掌握的。

主持人:哪五大板块?

杜蘋:第一大板块就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大板块是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记忆,第三大板块是古代诗文的阅读,第四大板块是现代文章的阅读,包括科技文阅读和文学类的阅读,第五大板块是写作。这五大板块我又可以把它分两大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层面,基础层面就是包括前三大板块,语言知识、 语言表达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等等。第二大板块是应用层面的,那么主要表现为阅读和写作。

主持人:在语文考试当中,同学普遍觉得难点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应对?

杜蘋:在语文能力的基础层面,第一卷 ,我认为像病句题,每一年得分率都是比较低的;第二卷中考察的古文翻译题得分率比较低。如果说到语文能力的发展层面的话,涉及到鉴赏、评价能力的部分,比如说像分析古代诗文的表达技巧,还有就是在文学阅读的部分,怎么样评价作者的观点,这个得分率都是比较低的。那么可以说把它看作是难点。那么怎么改变了,肯定学生问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应付这个局面?怎么改变它?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部分考生应该在你的指导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就是针对这个难点寻找一个有效的突破的途径。我举个例子吧,就是说病句部分,病句部分每一年它的得分率都是比较低的,百分之五十几的同学能够做对,但剩下的同学都是要刨分的。那么在考生说明中,对病句题有一个明确,就是考六类: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和成分赘余,还有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还有逻辑混乱。那么同学就应该在这六个方面进行细化,就是在指导文档 电话:010—85752297 传真:010—85752297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25层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老师的安排下,做一个专题性的研究。譬如说刚才我们说到的搭配不当类型的病句,这一类病句它可以细化为很多很多的小类型,比如说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还有动宾搭配不当,还有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我们称它为主宾搭配不当,另外还有关联词的搭配不当。当我们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有了意识之后,再看到一个题目,对于这个具体的语言材料,你就会有一定的敏感度。

主持人:我们再看看没有其他的问题,有一位同学问说:语文考试当中的鉴赏题有没有答题技巧和模式?

杜蘋:有 。因为按照语文能力层级的划分,鉴赏评价是最高的一个能力层级 , 确实是最不好做的。它一方面要考你的阅读水平,同时还要考你的表达水平,就是要把它写下来。它往往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往往我们同学就是

一开始找不到思路,然后找到一点思路之后呢,觉得很混乱 ,整理不好,等到思路都差不多了,结果表达又不好,写出来的句子是病句,完了还得刨分,所以说说到答题的模式,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这个高考它考的那种阅读,它不是泛读 ,它是精读。拿到一篇文章之后,有很多同学首先他就没有阅读的耐心,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心里很慌,首先想到的是我是一个考生,我是在考试我想要得分。所以说在这个阅读中应该有的那种从容的心态,还有那种非常非常审美的看文章的这个视角,在他的身上就已经荡然无存了,把自己弄到一种

非常局促的境地上。其实我觉得首先我们调整一个阅读的心态,就是我要耐心的去读它,而且我还要欣赏它。

主持人:也挺不容易的,毕竟是考试。

杜蘋:毕竟是考试,但是他因为经过了一年的备考训练,他跟那个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做这个题,它还是不太一样的。

主持人 :最重要的技巧是心态。

杜蘋:心态。然后再具体的说到一些技巧模式什么的,比如说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首先就从宏观着手,你首先把这个作者的思路和他的这个文章的结构之间的关系理清了,而且这个文章的这个结构,它还有一个内在的小结构,比如说段与段之间的结构,段落里头的内部的结构,我们都是应该把它的脉络给理清楚,这是一个技巧。第二个就是在文章具体的内容的把握上,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不管这篇文章多长,它的文字多么复杂,其核心意思都是可以用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表达清楚的,你千万不要被它的庞杂的内容所吓唬住,然后就不去分析它的核心句了,一定要把握它的核心意思,学会归纳,这是第二个技巧。第三个技巧我觉得,我们应该分析作者他个人的观点。作者个人的观点,有的时候它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时候它是分散在很多很多的段落中表达出来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综合的辨别的能力。另外作者的观点,你对他的评价,你是全盘支持,还是有保留地支持,那么这个你自己心里面也要有谱 也要学会辨别。最后一点就是甄别题干。就是看清楚这个题目到底问你什么,你譬如说我们在高考中,它一般问的问题还是比较集中的,问一个句子的含义,问一个句子它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问一个语言材料它的表达技巧等等,它基本上就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所以说你在回答的时候,你要想清楚不要答非所问,所以这是最后一个。

文档 电话:010—85752297 传真:010—85752297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25层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研究院

北京清大师德教育顾问中心

中国教育教研协会

主持人:就是答题要有针对性

杜蘋:对。

主持人:现在我们看还有同学问,说高考语文复习面广,怎么复习能够抓住重点又不遗漏内容呢?其实我看他是想偷懒,还是想抓重点。

杜蘋:反正同学现在在学习紧张的情况下,有这样的一种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这个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我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如果说语文是你的薄弱科目,比如说你的模拟题考试本上是在90分以下的的话,这个就是属于

语文学的不太好的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再想要做到面面俱到,那就不行了。你不可能说全盘都抓,这个时候最好调整策略,抓客观题,抓抓基础层面的题,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一些你的能力能够胜任的方面,比如说字词的识记、成语的把握、名句名篇的背诵,还有文言文的实词 、虚词、句式的储备等等,争取在这些方面多拿一些分。至于说高考中的另外一类比较难的题,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鉴赏评价类的题,你可能就只能是简化的处理了,如果说有所遗漏,恐怕也是在所难免的了。这是对于语文学的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我的建议。

主持人:那中间层面呢?

杜蘋:中间层面我待会再说,然后我说一说语文是强项的同学你应该怎么做。

主持人:好, 先顾两头。

杜蘋:对 ,如果语文是强项,各方面比较突破的话,那么剩下的这几个月,你只要巩固战果就可以了。经常地做一做,不要又变得生疏了就可以了。那么在寒假开始,在寒假这个阶段里头,应该更多地去理思维,把过去做过的题拿过来进行单项的总结,所有的病句总结成为一个系列,所有的语句衔接总结成一个系列等等,做这种单项的总结,你的复习就能够跨到一个新的台阶上。至于说中间的同学,相当多的同学就是语文对他来说是一个尴尬的科目,中间层的,成绩不上不下 、不好不坏,不是你的优势科目,但是你又不甘心将任何一个部分抛在一边,说我遗漏它吧心里总有一种不甘心的感觉。那么根据我的经验,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哪一个部分比较薄弱你就在哪一个部分进行有侧重的专题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当然最好了。

主持人: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您能不能凭借您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再说一说,觉得哪些地方还值得特别叮嘱我们考生的。

杜蘋:到六月份高考,剩下的时间大概也是5个月左右的时间,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摸索语文的内在规律。因为语文它作为咱们的母语,它的内容非常庞杂,它的规律也比较隐蔽,所以在语文备考中,它的无序 、低效、无所作为的现象比其他的学科更加普遍、更加的明显。所以我送同学们一句话:树立自觉意识,提高备考效率,这应该是同学备考语文高考的一个基本原则。

文档 电话:010—85752297 传真:010—85752297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路99号中服大厦25层

第9篇:艺术生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高三艺术生数学高考复习策略

艺体特长生在高三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比较短, 专业考试结束回到学校后, 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 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让这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 绩再有所提高呢?这是艺体特长生教师所面临的必需解决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从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入手较好。

首先学生层面:把握学生情况,以利对症下药。 艺体特长生高三在校时间很短,一轮复习形同虚设,在回校后的三个月,正值二三轮复习, 时间短,内容量大,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且伴随恐惧、浮躁心理。同时艺体特长生的数学基础的薄弱由来已久,且各人的情况不同,甚至差异较大。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 提高困难很大。 所以教师应在把握艺术生的实际的前提下, 把复习目标定位为在原有的水平 基础上有所提高, 保证艺术生的已有水平能得到正常发挥, 同时尽量保障在能力允许的情况 下,能有新的突破。 对此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1、 介绍老师的复习计划、 目标要求,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克服恐惧、浮躁心里;同时提出较严格的要求,包括对他们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学习要求、目标要求等,对学习的各个环节应做到那些要明确告诉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他们的学习习惯, 以巩固复 习效果。

2、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把树立学生信心贯穿教学始终, 多鼓励, 少批评,以欣赏的眼光看他们,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变害怕数学为喜欢数学,变不得已学数学为主动学数学。另外有必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 弱点,鼓励她们“敢问” “多问”树立好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切忌动辄说数学难教,这题太难你们做不出,你们基础差等去刺激学生。

3、 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学生有信心、 有干劲还不行, 他们还普遍存在基础差、 不会学的情况,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很关键,指导要具体明确,包括制定计划、专心上 课、独立作业、解决疑难、 系统小结等。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相应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时间, 充分把握好课堂上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要引导学生注重 解题分析,积极思考,参与课堂中。要独立完成作业,重视平时的考练,培养自己的意志毅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 对作业及考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要主动反复思考,建立错题本,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 练习。 同时注意通过对知识、 方法、 题型等通过分析、 综合、 类比、 概括, 揭示其内在联系. 以 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由“活”到“悟” 。

二、 教师层面:把握大纲,研究知识、教法 要使对艺体特长生的教学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师方面应抓好:

1、研究高考考试说明,针对艺体特长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选择高考考查浮现率高和切合学生实际且在短期内能真正掌握的内容进行组织教学, 而不能像普文生一样还要保证知识和方法有一定的覆盖面,不必追求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外注意艺术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

2.降低难度,分层次教学。针对艺术生来讲很多同学基础太差,高考时,关键是让学生拿到基础题目的分数,每次讲课都要降低起点,先把用到的知识领学生回顾,然后再开始复习新内容。在学案的编写上分几个层次,明确要求学生哪些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做完基础题可以再做提 纲上的哪些题。

3. 重点问题多重复强化训练: 想让艺体特长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数学是不可能的,基础差,时间少是现实,要让学生在数学高考中重点在选择,填空和前两个解答题中得分。 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地方, 而对于他们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 所以就多研究高考,在重点部分多重复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点一点突破。特别像三角函数,导数,这些高考题型比较固定的题目,要经常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通过做最近几年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同时也增强学生的信心。

4.边讲边练:在讲课时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先讲一部分,接着进行训练巩固,再讲一部分再进行训练巩固, 交叉进行, 这样就避免了好多学生上课走神或听的挺明白就是不会做题的问题。这样做既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5.授课时要认真细致,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学生基础相对要差,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从基础抓起, 一定不要在学生对知识还没完全吃透的时候就弄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去做,这样只会让学生吃夹生饭。基础差,思维能力提不上去,这样学生能力很难提上去。作为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从最基本的定义练起,对于刚讲过的知识点,应该先让学生练习定义的简单应用,而且要强调定义在步骤中的体现,也就是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他们明白了定义的如何应用,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例说明,任何一个题目都可以有几个定义组合到一 起的,所谓的难题可以说是几个定义的综合考察,给学生讲解这些,他们就会明白定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定义去解决问题。因为,现在好多学生都觉得数学中的定义没必要去记,这是相当错误的,数学中的定义不仅要记忆,而且要理解的记忆,并且还要知道它们有什么 作用,这样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从我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反映也很好,因为他们知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了。上课时,教师还要经常关注学生,提问他们,随时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 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语言大众化,也就是将数学课中 的定义定理本来抽象的语言大众化。 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 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 而不是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6.课工作要做好:课后,教师要把当堂课的所有环节再仔细地回顾一遍,找出其中的问题 并思考如何讲解将会更好,写出教后记。及时找课堂表现不是很好的的同学谈话,把握他们 对当堂知识的理解情况。对于课后作业,教师也要把握好,要有针对性,一个是知识要有针 对性,针对当堂知识,另外一个要有方向针对性,知识点不要难了,也不要多了,对于个别 同学,作业要面批面改。

7.实干敬业、高度负责、关心学生、沟通感情是教好艺术生数学的前提, 要想教好艺术生数学,比教普文普理的数学要辛苦得多,劳累得多。老师对学生要具有无微不至的关心、 诲人不倦的耐心、锲而不舍的恒心。切不可对学生不负责任,听之任之。 总之,艺术类学生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认真细致的研究, 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师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 有一种历史赋予的使 命感,就一定能把艺术生的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上一篇:幸福教育征文下一篇:欧债危机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