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精选7篇)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篇1

化学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对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带来了科学的依据。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一个确定的定量关系,是反应限度的最根本的表现。平衡常数的使用,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了平衡的移动。

一、化学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

K c(C)c(D)c(A)c(B)mnpq

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而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由于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因平衡常数已归并,书写时不必写出。

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1、平衡常数是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一般认为K >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如:

-N2(g)+ O2(g)△ 2NO(g)K = 1×10-30(298K)这意味着298K时,N2和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N2和O2。

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1)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如:

2SO2(g)+ O2===2SO3(g)298K时k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2)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如:N2 + O2K = 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

2、平衡常数表达式表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达成平衡的条件。

△ 2NO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它的标志就是各物质的浓度将不随时间改变,而且产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如: 对任意一个可逆反应:mA+nB pC+qD,其平衡浓度的比值,总是符合下列关系 [C][D][A]mpqn[B] = K(是一个定值,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若用Qc表示任意状态下,可逆反应中产物的浓度以其化学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其化学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之比,则这个比值称为浓度商。将浓度商和平衡常数作比较可得可逆反应所处的状态。

即 Qc = Kc 体系处于化学平衡

Qc<Kc 反应正向进行 Qc>Kc 反应逆向进行

可见只要知道一定温度下,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且知道反应物及产物的浓度,就能判断该反应是平衡状态还是向某一方向进行。

【考点再现】

一、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系内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所以生成物浓度幂(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就是一

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以反应:mA(g)+nB(g)pC(g)+qD(g)为例,K =

c(C)平衡c(D)平衡cmpq(A)平衡c(B)平衡n。1.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一常数,如果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或生成,则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反应,由于水的浓度是常数而不必出现在表达式中;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在表达式中。例如:

(1)CaCO3(s)

CaO(s)+CO2(g)K =c(CO2)

Fe3O4(s)+4H2(g)K =c4(H2)/c4(H2O)2CrO4(l)+2H(l)K =

2-

+(2)3Fe(s)+4H2O(g)(3)Cr2O7(l)+H2O(l)2-

c(CrO4)c(H2c(Cr2O7)222)

(4)CH3COOH(l)+HOCH2CH3(l)CH3COOCH2CH3(l)+H2O(l)

K =c(CH3COOCH2CH3)c(H2O)c(CH3COOH)c(CH3CH2OH)

2.表达式与化学计量数一一对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不同,表达式就不同;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表达式与逆反应的表达式互为倒数。例如:

(1)N2(g)+3H2(g)(2)2NH3(g)

2NH3(g)K1 =

c(NH3)c(N2)c(H2)32

N2(g)+3H2(g)K 2=

c(N2)c(H2)c(NH3)23(3)1/2N2(g)+3/2H2(g)NH3(g)K 3=

c(NH3)c(N2)c(H2)12

1K2同一温度下,K1、K

2、K 3的数值都固定但相互之间不相等,显然,K1 =

二、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K 3=

K1。

1.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的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当K>105或K<10-5时,该反应就基本进行完全,一般当成非可逆反应;而K在10-5~105之间的反应被认为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3.K值大小只能预示某可逆反应向某方向进行的最大限度,但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三、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平衡常数K只受温度影响,既与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也与压强的改变无关;由于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故平衡常数不受催化剂影响。

2.任何可逆反应,当温度保持不变,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其它条件时,即使平衡发生移动,K值不变。

3.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或减小);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升高(或降低)温度时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或增加);所以温度升高时平衡常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但不会不变。

四、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例1.已知在800K时,反应:CO(g)+H2O(g)

CO2(g)+H2(g),若起始浓度c(CO)=2mol/L,c(H2O)=3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若将H2O的起始浓度加大为6mol/L,试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解析:本题考查平衡常数表达式、有关计算及应用。

先由第一次平衡时CO的转化率可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c(CO)=0.8mol/L,c(H2O)

2、现有反应:CO(气)+ H2O(气)

CO2(气)+ H2(气)放热反应;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__ ___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则:当x=5.0时,上述反应向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化学平衡常数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1)对于CO(气)+ H2O(气)

CO2(气)+ H2(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可知,K变小,即小于1。

(2)

K c(CO)c(H)22c(CO)c(H2O)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和xmolH2,当x=5.0时,则有:K=5×1/3×1>1,此时生成的浓度偏大,而在同一温度下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则必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浓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若要使平衡正向移动,则有:K=x×1/3×1<1,即x<3时,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测得吸入肺部的空气中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6mol·L-1和10-2mol·L-1,并已知37℃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那么,此时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多少倍?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K c(C)c(D)c(A)c(B)mnpq 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可得:

Kc(HbCO)c(O2)c(HbO2)c(CO)

-6

1-

2-1又因为:肺部的空气CO和O2的浓度分别为10mol·L和10mol·L,则:

Kc(HbCO)c(O2)c(HbO2)c(CO)c(HbCO)10c(HbO2)1026220

则有:c(HbCO):c(HbO2)=2.2% 答案:Hb•CO的浓度是Hb·O2的浓度的0.022倍

例4.在合成氨过程中,进入合成塔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压强为160atm,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5%。求:

(1)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中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多少?

(2)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解析: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根据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的压强是128atm。

例5.在一定温度下,将100m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的1.25倍,平均分子量为15.5,则达到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为多少?

解析: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后的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设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为a,则氢气的体积为:100-a,则有:

N2 + 3H2

2NH3 起始(L)

a

100-a

0 转化(L)

x 3x 2x平衡(L)a-x 100-a-3x 2x

则有:ρ前/ρ后=V前/V后;100/(100-2x)=1.25,x=10mL。又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有:

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则有:混合气体的总质量=28a+2(100-a),则有:[28a+2(100-a)]/100-2x=15.5,可得: a=40 mL 则:氮气的转化率为:10/40=25% 答案:氮气的转化率为25%

【专题测试】

1、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是()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在一密闭容器中,aA(g)

bB(g)达平衡后温度保持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

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平衡时浓度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3、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浓度为0.02mol/L,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mol/(L·s)B.在2s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压强的1.1倍 C.在平衡体系内含N2O40.25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4、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X和Y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X和Y的物质的量之和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的转化率为()

A.10%

B、50%

C、60%

D、70%

5、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

N2(g)+3H2(g),A、1.125倍

B、1.25倍

C、1.375倍

D、1.50倍

6、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和1mol水蒸气放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状态后,得到CO20.6mol;再通入0.3mol水蒸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后,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0.9mol B、0.8mol C、0.7mol

D、0.6mol

7、将0.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4

D、5

9、某容器中加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是3mol/L、4mol/L、4mol/L,则反应开始时H2的浓度是()

A、5mol/L

B、10mol/L

C、8mol/L

D、6.7mol/L

10、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

S(s)+O2(g)

则反应H2(g)+SO2(g)

H2S(g)K1 SO2(g)

K2

O2(g)+H2S(g)的平衡常数是()

A、K1+ KB、K1 -K2 C、K1 ×K2 D、K1/K2

11、有可逆反应2A(g)+2B(g)

2C(g)+D(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选用了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发现反应温度在100℃~400℃的范围内,每高10℃,反应速度为原来的3倍,在400℃~450℃时,每高10℃,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10倍,而温度高于450℃时,反应速度却约为原来的3倍,若其它反应条件不变,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反应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保持温度不变。往容器里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B两种气体物质,反应进行5min后,试推测容器内的压强可能发生的变化______________。(填正确的字母编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该反应在恒温下进行并已达平衡,再维持温度不变,将压强由100kPa增大到500kPa平衡发生了移动,但却发现平衡向左移动,你是否怀疑勒夏特列原理对平衡系统的普遍适用性?________;试写出你的分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25℃时,下列反应式及其平衡常数:

2NO(g)N2(g)+O2(g)K1=1×1030 2H2O(g)K2=2×1081 2H2(g)+O2(g)2CO2(g)2CO(g)+O2(g)K3=4×10-92(1)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2)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值约为____________。(3)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氧气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尾气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市政府要求全市对所有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完成改装,以求基本去除氢氧化物、一氧化碳污染气体的排放。而改装后的尾气处理装置主要是加入了有效催化剂,请你根据以上有关数据分析,仅仅使用催化剂_________(填能或否)促进污染气体间的反应,而去除污染气体。

13、可逆反应CO+H2O问:

CO2+H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平衡。当温度为749K时,Kc=2.60,(1)当CO起始浓度为2mol/L,H2O起始浓度为2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2)当CO起始浓度仍为2mol/L,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

14、在接触法制硫酸中,将SO2与空气按1:3的体积比混合(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4:1)后进入接触室,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为原来的88%(体积均在相同情况下测定),试求:

(1)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

(2)若生成的SO3可在吸收塔中完全被吸收,则排出的尾气中SO2的体积百分含量。

15、在673K,1.01×105Pa时,有1mol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2A(g)xB(g)+C(g)。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在平衡混合气体中,A占其体积百分比为58.84%。混合气体总质量为46g,密度为0.72g·L。求:

(1)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A的平衡转化率;(3)x值

(4)相同条件下,反应前A的密度是平衡混合气体密度的几倍。

113、61.7%,86.6% 14、96%,1.56%

15、(1)39.73

(2)A的转化率为32%

(2)x=2

届高考英语第一轮复习教案4 篇2

1.prime minister

2.rather than

3.settle down

4.manage to do …

5.catch sight of

6.have a gift for (doing) sth.

7.in the distance

8.be on a trip to

9.on the atlantic coast

10.at the airport

11.on the way to

12.in less than five days

13.be surrounded by/ with

14.be famous for …

15. compete in

16. go through

17.at the top of

18.be surprised at

19.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20.leave for

21.go on a tour/trip

22.flow into

23.as far as

24.at dawn

25. the second largest country

26. from coast to coast

27. aboard the train

28. settle down in the seat

29. leave for another city

30.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lake

重点词汇

1.surround

the town is surrounded by hills.

2.mix

shake the bottle well so that the oil _mixes with__ the vinegar.

3.confirm

we can confirm a room for next saturday.

/we can confirm that there will be a room for next saturday.

4.impress

the book _didn’t impress me__. (没有给我留下印象)

_we are very impressed with/by__(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the children’s work.

5.manage

how did you manage to persuade him?

重点句型

1. as far as

we went as far as the hospital.

as far as i know, the boy has a gift for painting.

2. settle down

he intended to settle his brothers down in the city.

3. rather than

this pair of shoes is comfortable rather than pretty.

4.名词性从句

_what impressed us______(使我们印象最深刻的) of the country was its beautiful languag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he has settled down in canada.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篇3

(满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带伤的美丽

梁衡

如让你欣赏一位带伤流血的美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40年后,当我重回内蒙古乌梁素海时,遇到的就是这种难堪。

乌梁素海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东边的乌拉山下。4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时曾在这里当记者。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当地人称湖为海子,乌梁素海是”红柳海”的意思。红柳是当地的一种耐沙、耐碱的野生灌木。单听这名字,就有几分原生态的味道。而且这”海”确实很大,历史上最大时有1 200多平方公里,是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大淡水湖。每当船行湖上时,我最喜欢看深不可测的碧绿碧绿的水面,看船尾激起的雪白浪花,还有贴着船帮游戏的鲤鱼。而黄昏降临,远处的乌拉山就会勾出一条暗黑色的曲线,如油画上见过的奔突的海岸,当时我真觉得这就是大海了。

那时,市场上物质供应还比较匮乏,城里人一年也尝不到几次鱼,但这海子边的人吃鱼就如吃米饭一样平常。赶上冬天凿开冰洞捕鱼,鱼闻声而来,密聚不散,插进一根木竿都不会倒。那时,每当外地人一来到河套,主人就说:”去看看我们的乌梁素海!”眼里放着亮光,脸上掩饰不住地骄傲。

这次我们真的又来看乌梁素海了。7月的阳光一片灿烂,我们乘一条小船驶入湖面,为了能更有效地翻动历史的篇章,主人还请了一些已退休的老”海民”,与我们同游同忆。船中间的小桌上摆着河套西瓜、葵花子,还有油炸的小鱼,只有寸许来长。主人说,实在对不起,现在海子里最大的鱼,也不过如此了。我顿觉心情沉重。40年前打鱼,是用麻绳结的大眼网。三斤以下的都不要,开着70吨的三桅大帆船进海子,一网10万斤,最多时年产500万吨。打上鱼就用这湖水直接煮,那才叫鲜呢。现在,这水你喝一口准拉肚子。

海上泛轻舟,本来是轻松惬意的事,可是今天我们却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这应了李清照的那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我们今天坐的船真的由过去的70吨三桅大船退化成像一只蚱蜢似的舴艋小舟。

河套灌区是我国三大自流灌区之一。黄河自宁夏一入内蒙古境,便开始滋润这800里土地。经过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七级灌水渠道,流入田间,又再依次经总排干、排干等七级排水沟,将水退到乌梁素海,在这里沉淀缓冲后,再退入黄河。所以,这海子是河套平原的”肾”,首先起储水排水的作用。同时,又是河套的”肺”,它云蒸雾霭,吐纳水汽,调节气候。所以才有800里平原的旱涝保收,才有和北面乌拉山著名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的美景。但是,近几十年来人口增加,工厂增多,农田里化肥农药增施,而进入湖中的水量却急剧减少,水质下滑。你想,排进湖里的这些水是什么水啊?就是将800里平原浇了一遍的脏水。河套农田每年施用农药1 500万吨,化肥50万吨,进入乌梁素海的工业及生活污水3 500万吨,这些都要洗到湖里来啊。所以,当地人说,乌梁素海已经由河套平原的肾和肺,退化为一个”尿盆子”了。

抚今追昔,虽清风拂面,还是拂不去心头的一怀愁绪,我便到后甲板散步。只见偌大的湖面上,用竹竿标出二三十米宽的一条水道,我们的这个”舴艋”小舟只能在两竿之间小心地穿行。原来,湖面的水深已由当年的平均40米,降为不足一米,要行船,就只好单挖一条行船沟。我再看船尾翻起的浪,已不是雪白的浪花,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半腐半活的水草,如一团团乱麻在水面上荡来荡去,再也找不见往日的碧绿,更不用说什么清澈见鱼了。乌海难道真的应了它的名字,成了乌黑的海、污浊的海?只有芦苇地发疯似的长,重重叠叠,吞食着水面。主管农水的领导说,这不是好现象,典型的水质富营养化,草盛无鱼,恶性循环。

现在如果你不知内情,远眺水面,芦苇还是一样地绿,天空还是一样地蓝,水鸟还是一样地飞,猛一

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每次赏梅归来,时常夙夜忧叹:苦寒之于梅,确属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公。而梅呢,却无怨无悔地傲雪凌霜,年年岁岁按季奉献出自己的幽香。在遇到了挫折、遭到了磨难、碰到了不公之时,我常在梦乡里看到那千树万树的梅花。

佛家曾有”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之说。其实人生一世与世上其他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人若托生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时时遭人羡慕当然是大好事。但世事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这个世界之上,高官厚禄的幸运者终归是极少数,多数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努力的结果充其量只是小康而已。我当然不喜欢贫穷,现今社会,一个终身怀有衣食之忧的人是很难成就事业的。但是我也从不企盼锦衣玉食,大富大贵,凭组织的培养,个人的努力,能有一份自己力所能及又喜欢做的事情,并在生活上衣食无忧就已足矣。想那冷峻的梅,若真的给她换一个温室环境,怕还真是难以承受呢。梅是在苦寒的背景之下,扎根,生长,开花的,也恰恰是这苦寒,才使她蓄满了成长的动力。苦寒之于梅,何尝不是一份财富呢?人的一生也同样,心想事成,万事顺遂,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苦难同样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同样是一笔特殊的财富,它来之不易,自然也不会轻易丧失。梅是在病态的环境中,在不公正的待遇中散放幽香的。是否要改变这种生存环境,纠正这种不公,讨还个正确的说法呢?这也许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情。对此,梅采取的是默默承受的态度,正是这种承受,才使得她在万花丛中始终能独树一帜!人若失去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还会有生存的信念吗?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改动)

5.文章第一段写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的独特个性及其植梅放鹤的情趣,其用意是什么?(5分)【参考答案】 “品逸如梅”,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如一树傲然的梅花,独树众香国。他又喜爱梅,人品衬梅品,为后文颂梅张本(或作铺垫)。(意思对即可)

6.”我委实在梅的品行中,汲取了太多太多的教益”,从文中看,作者汲取了哪些教益?(6分)

【参考答案】(1)梅花无怨无悔傲雪凌霜的品格,给我战胜挫折、摆脱磨难与不幸的勇气(信念)。

(2)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且不会轻易丧失。

(3)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人应当具备承受的能力和达观的心态,进而产生坚强生存的信念。

7.作者说”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得宠,说来说去,还是文人的笔力所致”的依据是什么?请根据第二段文意,分条列举回答。(6分)

【参考答案】(1)中国的文人往往自诩以天下为己任,自视甚高,而梅花的韵致高格、清雅幽香与他们寄寓的志向一致,因而大加赞赏。

(2)文人中的那些正人君子、贤达官宦,往往怀才不遇,或是屡遭贬谪,处境危恶,而梅花盛开于恶劣环境之中,清香如故,两者暗合,因此,古仁人常以生花妙笔,用梅花比拟自己的意志和胸怀。

(3)中国文人将自身淡泊、孤高的个性赋予了梅,因而着笔渲染且广为传播。(意思对即可)

8.作者引用佛家语”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是为了表达怎样的观点?结合本文,谈谈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1)人生一世与世上其他生灵的一生就其过程来讲,并无二致。

(2)认识参考示例:世界上的众多生灵没有选择生存环境的权利,有的是国色天香,魏紫姚黄,让人羡慕,但也有的如梅花一样,生存于恶劣的环境中,”难以招人眼目”。人的一生同样如此,得高官厚禄者少,平平淡淡者多,但我们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而应当怀有一颗平常心,做力所能及的事,知足常乐。即使面对生活逆境,也应当如梅花一样勇于面对、勇于承受,永远不失生活的信念。(如能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切合要求,言之成理亦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 12题。(25分)

坚硬的荒原

大。”

【注】 指阿根廷和乌拉圭境内的潘帕荒原。

9.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举例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象征手法。文中那一望无际坚硬如铁的荒原象征着生命;瘦骨嶙峋、冷若冰霜的老人象征着意志,而那三个消瘦、穷苦的可怜的孩子是人的机能的象征。②荒诞手法。老人冷酷无情地逼迫孩子们播种耕耘,三个小孩用牙齿啃穴用口腔攒土用泪水浇灌,种子在坚硬的荒原上在泪水中生根发芽成长结果,这些情节都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荒诞手法离奇新颖,阐释了对生命的征服。

10.文中说”老人无动于衷,目空一切,犹如那坚硬荒原的品格”,老人具有哪些品格?请结合全文概括阐述。(6分)【参考答案】 ①冷酷无情的品格:面对三个孩子的战栗、抽泣和呻吟,他无动于衷,逼着他们去啃坑、攒土和浇灌,他不准孩子们享用果实,只狠心命令他们周而复始地播种耕耘。②坚强、执著的品格:在寸草难生的荒原上,老人没有被坚硬的荒原吓倒,命令孩子们耕耘播种,努力开创生命的绿洲。面对收获,他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奋斗,执著向前。

11.文末说”因为在天地万物之中,唯我为大”,请结合全文,谈谈这个句子的具体含意。(6分)【参考答案】 ①乌拉圭地处荒原,生存环境恶劣,奴隶买卖盛行。在生存和自由的抗争中,乌拉圭人民不屈服于环境,不屈从于厄运,表现了他们摆脱厄运、驾驭自己的坚强意志、不屈灵魂和伟大精神。②在天地万物中,人类是伟大的。在人类和荒原的对峙中,尽管生存环境险恶,人类还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创造了生命的绿洲,人类与外在环境奋力执著的抗争表现了人类不甘屈服的伟大精神。③生命就像荒芜的原野,人要通过坚强的意志,充分调动人的各项机能,才能战胜自己,征服世界。在与自己循环往复的不断抗争中,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才能开拓出生命的绿洲。

12.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

【参考答案】 前八段,作者叙述了一个冷漠无情的老人异乎常情、难以理喻地役使三个僵硬、消瘦、穷苦的孩子去用牙齿啃穴,用口腔攒土,用眼泪浇灌,而且不准享受,只能继续播种耕耘的故事,整个情节荒诞不经,让人感觉老人是一个暴虐冷酷的十恶不赦的反面形象,三个孩子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但第⑨段的交代让我们明白,老人就是我们的意志,孩子就是我们的机能,荒原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意志只有从我们的机能中获取无穷的力量,才能去征服世界,开创生命的绿洲。从而使文章的情节、内容发生逆转,使文章更具深意,升华了主旨,并使构思在荒诞中透出合理,显得十分新颖独特。(只要多角度充分探究,均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16题。(25分)

邓石岭

下午两点半,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我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他也跟进来了。我沏了一杯茶,坐定,自顾自地喝茶,没理他。

他没有像以往一样,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我没叫他坐,他也不坐。

他姓蔡,70多岁了,是上访专业户,我们都叫他蔡老头。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上班了,看见他,都乐了,都说,蔡老头,又从北京回来了呀?见到某某了吗? 某某指的是中央的一个大人物。

他说,回来了。又给每个人都敬上烟。

抽的是大中华。老头今天有喜事了?

我不问,其他人也不问,都去忙自己的事,把老头一个人撂在屋中间。他有话自然会说。

他果然就说了。他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

物”。

15.简要概括本文中”蔡老头”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6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情节是人物性格的体现,概括人物性格,自然离不开剖析作品的情节。作品讲述了一个老上访户,上访的诉求只为修改自己的入党时间,这与当下多为私利上访截然不同,而现在他十几年的心愿未实现却主动息访,这让人诧异。而上访的辛酸和息访的果断正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我们”则是他的陪衬,凸显出蔡老头这类老党员的可敬可爱。

【参考答案】 文中的蔡老头是一位有坚定而高尚的信仰、爱党爱国、遇事较真、性格倔强、让人敬重的老共产党员。

16.本文叙述了蔡老头上访息访的故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8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分析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需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去发掘,不能只局限于一点。首先应注意文题”信仰”,这是本文的核心,其次蔡老头上访息访其实都有崇高的信仰在支撑着,而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奔忙,而塑造这一形象也有时代意义,从”我们”身上不难看出注重利益和享受,丢掉信仰的社会问题。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篇4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回顾: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 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原子由 和 构成。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2.相对原子质量是:。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联系是 【例题】

1、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6 2、1999诺贝尔化学获奖得者哈迈得•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C、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例题】: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试计算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2 元素

1.元素是:。元素只讲 不讲。元素与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2。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课本后面的元素周期表中有 个周期、个族。每个周期一般是以 元素开头,在接近尾部时一般是 元素,最后以 元素结束。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多数是 元素。元素周期表是 的重要工具。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非金属元素是 4.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物质()宏观

()()微观

5.元素符号的意义: 【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所以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碳分子是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碳由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

2、某全麦片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是指()营养成分 铁 镁 锌 钙

含量(mg/100g)4.5-5 90-100 3-4 280-300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例题】:请参照课本后元素周期表,回答以下问题:

(1)(1)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名称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它位于第 周期,第 族。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下同)。左下((2)左下方一般是 元素,右上方一般是 元素。课题3 离子

1.原子核外电子是按 的不同 排布的。

2.原子的结构可以用 表示。如:氧原子

3.叫离子.叫阳离子,如: 叫阴离子,如: 4.在阳离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例题】:已知碘元素符号为I,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以下空白:

(1)X的值为。

(2)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A B C D 【例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是:。2.化学式的意义:① ② ③ ④ 3.以“H2SO4”为例,说出该化学式的四点意义:

4.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有 和。由于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相互化合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在单质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因此可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化合价,也可根据化合价写出已知物质的化学式或检查化学式的正误。【例题】标出加点元素的化合价。(1)KMnO4、K2MnO4、MnO2、Mn(2)KNO3、NO2、NaNO2、NO、N2O、、NH3。上述物质按一定规律排列,则此规律为,横线上应填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例题】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正确的化学式为()

A、Ca2(PO4)3(OH)B、Ca3(PO4)3(OH)C、Ca4(PO4)3(OH)D、Ca5(PO4)3(OH)

【例题】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这是人类生命生活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达标训练】:

1.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质子数为11。试以钠原子为例说明原子由哪些粒 子构成?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2.下列物质中 ①空气 ②二氧化硫 ③液氧 ④氯酸钾 ⑤河水,其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⑤

3.下列关于Fe、Fe2+和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B.它们是同一种粒子

C.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 D.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4、5.若要使N2O3和N2O5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则N2O3和N2O5的分子数之比为()A.5 : 3 B.3 : 5 C.1 : 1 D.6 : 5 5.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粒子为电中性,则X=,该粒子的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该粒子的符号为 ;(3)若该粒子带二个单位的负电荷,则X=,该粒子的名称为。6.跟元素化学性质关系非常密切的是原子的()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7.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可能是混合物或单质 D。可能是金属或化合物

8.在由FeSO4和Fe2(SO4)3所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4%,则在这种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 B。22% C。66% D。无法确定

9.要使CO和CO2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氧元素,则两者的质量比为()A. 2 :1 B。7 :11 C。11 :14 D。14 :11 10.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CO、CO2的混合物 C.该气体中所含的物质最多有2种 D。该气体的组成情况最多有3种

11.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化学式为NaAl(Si2O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翡翠是一种纯净物 B。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硬玉含有10个原子 D。翡翠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构成

12、已知“ ”“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一。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从葡萄糖的化学式你能总结出哪些信息。(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B C D 13.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金刚石 干冰 石灰石 生石灰 消石灰 纯碱 硝酸铵 小苏打 酒精 硫酸铝 14.原子和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的相互转化是通过 来实现的,在转化过程中(请用“一定改变”,“一定不变”或“可能改变”来填写),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粒子的电子层数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篇5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及现代价值有哪些?(1)历程:

①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②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提出礼法并施,治国以礼教为主。

③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④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家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⑥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⑦理学:宋明时期,儒家在应对佛家和道家的挑战时,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⑧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现代价值:

①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如“仁”“诚信”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⑤“民本”和“义利观”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⑥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如何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与时俱进”的特点?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教、阴阳五行家、法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形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和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3.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1)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热点关注

儒家思想存在着许多合理成分,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伦理道德中的诚信(社会主义荣誉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仁、德、民本思想(以德治国,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祖国统一)。这些热点都与今天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热点相吻合,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把现实的热点与儒学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分析。

例子:和谐思想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民本思想只属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儒家的“仁政”思想符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该“制天命而用之”,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篇6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基础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题的评价;一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一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的画面所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作者寄托的情感等。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来说,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真实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等。

重难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歌,其观点与态度不容易把握,只能从诗作本身领悟与思考作者隐含其中的观点态度。

[考法综述] 从高考命题来看,真正意义上的“评价”题很少出现,其设题点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题目大多要求考生回答“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等。

命题法1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典例

1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 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问考查尾联对抒发情感的作用。对于诗歌思想情感类题目来说,第一问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第二问,指向不是很明确,可能会引起考生误读。通常情况下,这类题目考查的是情感和结构上的作用,本诗尾联又是以议论作结,在结构上的作用不外乎升华情感之类,解答本题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尾联“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

①合在一起,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

典例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阕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阕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阕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阕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结合全词”的要求。优秀诗词的妙处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读者的着眼点不一样,所得结果也不会一样。首先,从题材上看,这首是一首访友词,但大量描写的是春光和个人的心情。其次,从意象上看,主要的意象是“卷帘”“黄鹂”“絮影”“梨花雨”,应当说是春色烂漫。再次,从作者的心情看,却是相反的,如“春愁”“无侣”“无人”“未成”等,带着一丝愁苦。整体上,这首词有淡淡的喜悦,也有淡淡的哀愁,无论从哪个角度回答,必须结合具体意象和诗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题法1 七点入手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

(1)看题目。题目蕴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抓住这一切入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如:《渡荆门送别》是送别诗,应有离情别绪在诗中体现,而《山坡羊·潼关怀古》则提示诗歌是怀古咏史诗。

(2)看作者。常言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的道理,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所以,要准确理解诗词,把握作品情感,体验语言风格,就不能脱离作者而孤立地臆断。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政治抱负、主要经历等等,无不影响作者的情绪,所以,在鉴赏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思想抱负等。如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你只有了解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有远大的抱负等,才可以读懂该词所表达的豁达和豪迈。

(3)看时代。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愤世之情,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4)看意象。诗歌的创作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注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就是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因此意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完美结合,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把握诗中的意象,就能参悟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5)看关键。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诗中最为精练传神的那个字。抓住了这个字,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如:晏几道的《思远人》中“念”“行客”“归鸿”等词语,暗示作者抒发的是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

(6)看典故。古人写诗作词,常用典故。精彩的典故,以其精练的文字包含了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往往片言只语便能形象地点明历史人物的运筹机巧,寥寥数字便能深刻地揭示人生哲理。阅读诗词,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意,就不能很好地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求言外之意。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是用典的共同特点。鉴赏时,应将古人、古事与诗人的现实进行多角度的对比,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7)看注解。高考鉴赏诗歌的试题有时会加注解,凡是所加的注解,一定会对我们理解诗歌有帮助,我们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认真阅读,好好利用。注释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①介绍写作背景,一般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②介绍相关句子,一般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③介绍作者,一般暗示整首诗歌的艺术风格及感情基调。④介绍别人对诗歌的评价,一般暗示诗歌的艺术特色。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思维过程] 第一步:整体感知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第二步:分析诗句

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第三步:概括情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情感。[答题模式] ①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②揭示思想内容。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表现了)„„”。(也可以选揭示情感,再具体描述)命题法2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例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鉴赏与评价,指向明确,题型属于传统形式,难度适中。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应根据平时所学习的骆宾王的诗歌,了解骆宾王的终生志向与人生际遇,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从作者角度看,骆宾王虽曾为侍御史,但曾因事下狱,一直不得志。结合诗句来看,前三联描写了一幅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全诗选取的“兰”“槐”“松”“桂”等意象,皆可象征一种高洁的品性,表现出作者追求坚贞高洁品格的志向;尾联“一遣樊笼累”联系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典例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首先查看诗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本诗中此类句子是诗歌后两句“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莫作”二字写出诗人虽远在天涯(海南)却没有伤怀之感。其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分析。一看作者,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二看时代环境,从诗歌前两

①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对诗人的热情,苏轼被贬至海南,但他奋发有为,给当地带来了南方的先进生产经验,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三识典故,“舞雩风”应是“风乎舞雩”的缩写,出自《论语·先进》,是曾点言志的典故,对此典故,或认为表现了儒家的礼乐之治,或认为是表现了曾点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

解题法2 客观、公正地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于熟知的作者,考生可从其生平、思想、风格和所处时代挖掘出解读全诗所需要的信息。如陆游,身处民族矛盾尖锐、国势衰微的南宋,始终把洗雪民族耻辱、收复失地作为毕生的事业,因此解读其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对于不十分了解的作者,考生则要抓住注释中介绍其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的关键词,挖掘出隐性信息来解读全诗。

(2)理解诗歌中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富有理趣或有深意的诗句主要是指诗歌中能够直接或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3)从辨析典故入手,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用典,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化繁为简,使语言精练的同时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让人联想、玩味。这是诗歌创作中用典的“规矩”,也可运用于鉴赏,考生如懂得典故则能将诗歌理解得更深刻。

(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失去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的?

(2)关于这首诗,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

(3)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思维过程] 第一步:注意读懂并理解诗词句子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可能要表达什么观点态度;

第二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明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结合诗(词)句进行分析,在原诗(词)中找到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或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第四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分析,拟写答案。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白居易的《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岁暮》。2.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的《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的《涉江》。3.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2)思亲念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4.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扬州慢》、刘禹锡的《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5.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的《雨霖铃》。

(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易错题一:鉴赏诗歌形象要归纳、分析

[例]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嗜酒不是性格特点,嗜酒表现的是陈居士的洒脱;错解2答案过简,没有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只是笼统地进行概括。

[正解] 本类试题应该首先概括出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对每个特点进行逐个具体分析。

[答案]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心得体会]

易错题二:鉴赏诗歌语言谨防“遗漏要点”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未能指明表达技巧,而错解2写出了表达技巧,但又遗漏了对表达效果的分析。

[正解] 本题的答案应该包括对“藏”“透”两字的字面意思的解读,表达技巧的解说,表达效果的解说三部分。

[答案] 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心得体会]

易错题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需有条理、完整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该答案表达的层次不清晰,缺乏逻辑性;错解2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无中生有,曲解了诗意。

[正解] 解答本题应该首先点明表达技巧,即哪是实写,哪是虚写;然后对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解读。拟写答案时要注意答案的层次和条理,答案的构成不能缺少。

[答案] 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挂的闲适的心情。

[心得体会]

易错题四: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要概括全面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 ①《庄子·杂篇》记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②《列子·皇帝篇》记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本诗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解1]

①②

[错解2]

[错因分析] 错解1,该答案只写出一部分思想感情,没有点出运用了表达技巧,也没有结合诗句分析;错解2该答案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全面,对诗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不全面,没有点出运用的表达技巧。

[正解] 本题应该首先点出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思想感情。

[答案] 尾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与人相处,不狂妄,不拘形迹,没有心机,恐怕连海鸥也不会猜疑。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和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2024届高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教案10 篇7

2014年 9月 12日,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 尚别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 《凝心聚力 精诚协作 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再上新台阶》 的讲 话。回答 1~2题。

1.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创建的国际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描述正确的是(①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之一 ②是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③是区域性、非政 府的国际组织 ④作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 B。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国际组织 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故②④入选,③排除。①观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国际社 会最基本的成员之一。

2.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本组织是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是促进地区内各国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材料体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①促进国家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 ②协调国际政治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③调节国际争端,建立以防务为目标的军事同盟 ④缓解国家间矛盾,消除国家 间矛盾冲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选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促进国家间交流与合作, 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 故①入选;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国际组织能够调节国际争端,但不能建立以 防务为目标的军事同盟, 国际组织能够缓解国家间的矛盾, 但不能消除国家间矛盾冲突, 故排除③④。

热点二 “ 和平使命— 2014”

2014年 8月 29日, “ 和平使命 —2014”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结束暨闭幕。回答 3~5题。

3.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属于(A.竞争 B.冲突 C.合作 D.联盟 答案:C 4.“和平使命 —2014” 联合反恐演习,增强成员国互信,提高成员国军队共同应对恐怖主义 威胁的能力。这表明(①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结成军事结盟 ③我国是维 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④恐怖主义是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 C。中国是不结盟国家,②观点错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最 大障碍,④观点错误;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5.上合组织成员国举行 “ 和平使命 —2014” 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根本原因是(A.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家利益完全相同 B.上合组织成员国存在共同利益 C.上合组织成员国已不存在分歧

D.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解析:选 B。A、C 两项说法错误;D 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限时规范练 ]

一、选择题

1.2014年 8月 1日,日本政府宣布给 “ 确定日本领海范围基点的离岛 ” 中的 158个无名岛命 名,其中 5个岛涉及钓鱼岛附属岛屿。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钓鱼岛及其 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坚决反对日方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中方之所以坚 决反对日方的行为,是因为(①领土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②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坚决维护自身 的主权和独立 ③利益对立是引起两国冲突的根源 ④冲突与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 C。主权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①说法错误。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 系的基本形式,④说法错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给钓鱼岛 附属岛屿命名是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②应选。中日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发生冲 突,是因为在这一问题上两国的国家利益是对立的,故选③。

2.(2015·重庆市纂江南州中学期末检测 马来西亚民航客机 MH370失联后,包括中美澳等 许多国家相继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进行搜索,为了援助行动的顺利展开,有些国家还开 放了领海领空。这说明(A.国家利益是国家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B.在人道主义救援面前,人权高于主权 C.政治分歧在人道主义救援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D.主权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解析:选 D。许多国家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进行搜索,甚至有些国家还开放了领海领空, 这说明这些国家在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D 正确;材料中这些 国家的做法不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A 与题意不符;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 魂, B 说法错误;国家间既存在共同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对立和分歧, C 说法错误。故 本题答案选 D。

3.国防部 2014年 5月 25日表示, 日本自卫队 2架飞机 24日闯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对 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实施侦察干扰,中国军队为此紧急升空并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日方自 卫队这一行为,严重挑衅了我国的(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 D。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易误选 “ 管辖权 ”。防空识别区的设立,是 为了更好地行使自卫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但防空识别区空域,并非 都是我国的领空,而 “ 管辖权 ” 应是在我国领海、领空、领地范围内行使的权利。所以, ④排除,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平等权” ,②排除。

4.印度总理纳伦德拉 ·莫迪 2014年 5月 27日在新德里与应邀前来参加其就职典礼的巴基斯

坦总理谢里夫举行了会谈。这是自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 印巴首次有领导人出席对 方领导人的就职仪式。由此可见(A.国际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B.个人魅力有时成为改善关系的关键 C.印巴关系步入崭新的 “ 蜜月期 ” D.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A 项错误,国际关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B 项中 “ 关键 ” 说法错误;C 项错误,不能因出席一 次仪式,就认为两国关系进入 “ 蜜月期 ”;印巴关系的变化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D 项符合题意。

5.联合国安理会当地时间 2014年 7月 14日经过表决一致通过第 2165号决议, 授权联合国 及救援机构跨越边界线和冲突线,为叙利亚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中国常驻联合 国代表刘结一在表决中投赞成票。由此可见(①联合国与中国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联合国在当今世界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③中国支持联合国按《联合国宪章》精神进行的工作 ④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是联 合国的主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 B。本题考查联合国的作用等知识。①错误,联合国是一个协调机构,不能凌 驾于主权国家之上;④说法不准确,联合国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上;②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为 B 项。

6.2014年 7月 15日至 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此 次金砖国家达成广泛政治共识,务实合作取得突破。从政治生活上看,之所以能够达成 广泛政治共识,务实合作取得突破是因为(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彼此合作的基础 B.国际关系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解析:选 A。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之所以能够 达成广泛政治共识,务实合作取得突破是因为各国之间存在着合作的基础,故选项 A 正

确;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家的性质不是其原因,排除 B、C;选项 D 不是政治原因。故 答案选 A。

7.(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 2014年 2月 7日,第二十二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 索契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开幕式,并对俄罗斯进行友好访问,而多数西方 国家对本届冬奥会采取抵制的态度。由此可见(A.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之间的矛盾 B.政治多极化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性 C.国家间的亲疏冷热由国家利益决定

D.文化交流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内容

解析:选 C。A 选项观点错误,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加深国家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 选 项观点错误,政治多极化没有加剧世界的不稳定性,故排除;C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 意,题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友好访问,说明国家间的亲疏冷热由国家利益决定,故入 选;D 选项观点错误,文化交流不是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内容,故排除。

8.(2015·安徽省淮南市期末测试 第 68届联合国大会 5月 21日开始举行高级别活动,探讨 北南合作、南南合作、三角合作等发展问题。这表明联合国(A.在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B.积极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积极促进各会员国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D.积极促进各会员国集体协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解析:选 A。根据题意,题中联合国探讨北南合作、南南合作、三角合作等发展问题, 表明联合国在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故 A 入选。B 选项观点 与题意不符,题中联合国的行为与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无关,故排除。C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各会员国的权利和义务,故排除。D 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各会员国集体协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故排 除。

9.(2015·福建永安市质检近年来, “北极争夺战 ” 愈演愈烈。而北极地区、北冰洋不可能只 属于几个国家,应该由全人类共享、共建、共治。对这样一个国际区域的和平开发必然 需要各国(①始终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③以 维护共同利益作为各自外交活动的立足点 ④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A.②③ C.①④ B.①② D.③④ 解析:选 B。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北冰洋应该由全人类共享、共建、共治,强调始终遵循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故入选;③观点 错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各自外交活动的立足点,故排除;④观点与题意不符,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故排除。10.(2015· 广东省海珠区等四区高三测试9 月 11 日~12 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 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创建的国际组 织,在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这“三股势力”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上海合作组织是(①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②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③以防务为目标的军事同盟 A.①③ C.②③ ④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 D。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排除①;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参与创 建的国际组织,中国是不结盟国家,排除③。11.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我将加强联合国的三大目标——安全、发展、人权,给我们 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更加公正的世界。为此,首先要增进各成员国之 间的信任,我将争取起到调和与桥梁作用。”潘基文这段话体现了联合国的作用是(①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④解决所有国 际争端 A.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 B。题中材料“我将加强联合国的三大目标——安全、发展、人权,给我们的子 孙后代留下更加和平、更加繁荣、更加公正的世界”,表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由此可见,①② 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联合国也有局限性,不可能解决所有国际争端,故④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 项。12.(2015· 江苏省盐城市期末考试近年来,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科

技总裁,到联合国维和部队战区司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获选国际组织重要职务。这一现象表明(③中国 ①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进—步加强 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发挥领导作用 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 增强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 B。题中材料既说明了我国与国际组织 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也说明了我国在国 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这也预示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将 会进一步增强。由此可见,①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 的建设性作用,②中“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发挥领导作用”的表述是不科学的,故不 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 项。

二、非选择题 13.习近平2014 年 7 月 9 日出席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 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强调,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我们要共同解 决问题,而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双方应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什么?(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分析中美关系问题。解析:本题有两问,第(1问可根据教材知识作答,难度不大;第(2问限定了知识范围“国 家利益”,考生可结合教材中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联系材料进行分析。答案:(1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2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美两国的合作 或冲突,都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②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是最大的 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有巨大的共同利益,合作有利于双方,并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中美两国应求同存异,从中美大局出发,不搞对抗,避免冲突,加强对话与沟通,构建新型大国关系。14.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于当地时间 2014 年 7 月 15 日在巴西福塔莱 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会议发表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福塔莱萨 宣言》。宣言中指出:我们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和基础的国际法和多边主义,观点 一致并受到广泛认可,在为全球和平、经济稳定、社会包容、平等、可持续发展及与所

有国家互利合作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1从政治生活角度,指出金砖国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金砖国家加强合作的积极作用。解析: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所以,第(1问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第(2问,要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联系材料进行分析。答案:(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金 砖国家影响力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相互合作符合这五国的共同利益。(2①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

上一篇:国际书画大赛下一篇:中介业务协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