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精选8篇)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试大纲》。仔细分析近三年高考化学试卷,广泛收集海南省高考的信息,以最新的考纲和考试动向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备考各环节的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备考目标

考试大纲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体现考试大纲的能力考查要求,注重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并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达到融会贯通。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2.根据级组的工作目标,我们化学科的对应的目标是确保理科尖子生的化学科不拖后腿,单科尖子在全县要有优势。

三、备考总体安排:全学年分三个阶段

(一)基础复习阶段(2013年9月初-2014年4月上旬)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试大纲》为依据,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不留知识死角,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着力构建学生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实现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过程中以课本和《三维设计》作为主要教材认真落实。习题以《三维设计》和每周的限时训练为主,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注重讲评,讲评时适当做到前后关联,对复习过的内容实行往复式测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查漏补缺综合提高阶段(2014年4月10日-2014年5月24日)

针对学生在模拟考中出现的缺陷和搜集到的高考信息,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应试技能方面进一步提高。

(三)自习巩固和应试调整阶段(2014年5月25日-高考前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复习。要特别注意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以最饱满的精神,充满自信地参加高考。

四、具体措施:

1.齐心协力,同心备考。备课组全体教师目标一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齐心协力,同心备考。

2.把握高考方向,高效备考。认真研读《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以求实效。在总复习中不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对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

3.精心准备复习资料和试题,第一轮复习以《三维设计》为主,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编限时训练、月考试题和模拟测试题。习题的内容要和所复习的内容匹配,难度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吻合。

4.把握复习课的功能,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轮复习要坚持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考纲》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将教材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不同而割裂的系统知识在总复习中重新整合,找到各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起立体的、发散的、独立的知识网络体系。以落实基础知识的掌握为目的,指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材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教材中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及重点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并形成基本的学科能力,向高考的以能力立意靠拢。并通过限时训练对所复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及时检查。

5.切实解决复习中的主要问题。现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清楚。但是前面听,后面忘;容易听,容易忘。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定要提前将老师要讲的课题内容完成,将自己认为有问题的部分做好记录,以达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定期收学生的《三维设计》进行检查,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找到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搞清那些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想办法进行改善。要求学生在每一次的试题讲评后将做错的试题集中在“错题集锦”中,教师也要做好错题记录于备课中,备课组整理成电子文档,在以后的练习中进行重复呈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

6.做好作业的布置。一般以三维设计自带的习题为主,根据复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作业量,并做好检查工作(重点班一周检查一次,其余各班二周检查一次)。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的问题,利用晚修时间的后半个小时进行集中讲解,尽量不影响学生的自主复习。

7.做好尖子生的培优辅导工作。尖子生的重要性和利害关系,大家不言自明。“尖子生的荣誉就是我们教师的荣誉、矿中的荣誉”。我认为要让培优工作取得实效,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尖子生在学习、解题、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他们出错的根源,然后重新讲解概念或理论并配以恰当、适量的变式训练,让他们彻底突破难点,提升解题的能力和信心。

8.互听互学,扬长避短。为提高复习质量,备课组老师之间要经常相互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之短,提高教学水平和复习质量。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篇2

一、强化基础知识复习,一轮复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备考是一项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研究考试方向,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是高考化学命题的科学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考试说明会明确地阐述“考试目标”和“考试范围”以及“命题指导思想”和“题型比例”,还有“题目难易比例”“组卷原则”“样题”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因此,高三化学教师应认真研究,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和重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教师在研究《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时,要注意研究它每一年的变化,特别注意当年新增和新删内容。对于考试说明中新增内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新删内容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大胆舍弃,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2)以课本为基石,注重细节落实。高考化学试题纵有千变万化,其实质还是立足课本基础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化学一轮复习中要突出教材的主体地位,做到既突出重点、又要面面俱到,扫除知识盲点,丰富考生的知识储备。

(3)科学规范训练,提高训练效率。高三化学资料习题堆积如山,应该正确处理习题资料。切勿整天沉溺于题海而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降低训练效率。因此,平时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1)习题要做到精选精练。习题的选用以高考题和各地名校模拟题为主。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和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高考化学备考指明方向。2)养成定时训练的好习惯。平时练习要做到定时限时训练,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切勿让学生养成做一题、对一题答案的坏习惯。

二、二轮复习专题化,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通过二轮的专题复习,要使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所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系统化和网络化,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构建系统而高效的知识框架。

(1)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对课本知识及主干知识查缺补漏。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每个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以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经过梳理,将会大大提升二轮复习的效率。化学学科主干、重(热)点知识覆盖面广,高考重现率高,抓住主干知识的复习近乎打下大半江山。

(2)专题复习,提升能力,构建系统高效知识框架。在二轮的专题复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把化学“繁、杂、散”的知识点,通过内在或外在的联系,构成知识框架的网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系列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寻找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掌握内在联系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无机化学复习过程中,可以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横向从钠和镁到铝,从碳氮氧到氟,从硅磷到硫氯,纵向从锂钠到钾铷,从氧到硫,从氟到碘。这样就可以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与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网络。

(3)研究历年考题,把握高考的动向,关注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寻找变化规律,把握高考动向。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不难发现:第Ⅰ卷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知识,内容涉及物质的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共存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还有电化学等。第Ⅱ卷填空题一般包括实验题、框图推断和流程图题以及有机合成题等。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特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层次要求要进行细心的研究。对这类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必须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三、三轮复习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回扣

三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的简单延续和重复,三轮复习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回扣,常见的回扣知识的方法有纠错式回扣法和自主式回扣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三轮复习更加高效,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最后关头对化学知识有全面、完整、准确的掌握。

四、结束语

总之,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既要注重细节,强化规范意识,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立足课本,以考试说明为指导,选择高效的复习策略,以提高复习效率,少走弯路,从而让学生信心十足地走入考场,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姜国庆.新课标高考化学复习有效策略之管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

评高考化学试题 谈高考化学备考 篇3

鉴于今年化学试题出现了难度增加,突出能力考查的新特点,特对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复习内容上的安排

1、回归教材

高考化学试题可以说都是来自于教材,尤其是选择题全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我们平时要特别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非选择题则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更注重对各种能力的考查,但归根结底其实都是来自于教材的典型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各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基础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必须掌握得既全面,又牢固、熟练。

2、整合知识

高考化学中的非选择题不管以何种题型出现,涉及的问题都是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所以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升、整合这些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我们来说掌握基础知识是根本,提升、整合知识是关键,提升、整合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掌握的知识能否再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能否得到高分的关键。

3、能力培养

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在对基础知识的直接应用及归纳、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对思维方法、思维素质甚至心理素质的考查。如第27题就考查了思维方法及思维的流畅性,按定势的正向思维结合基础知识来解此题,就可能陷入困境,然而我们变个思维方法,利用逆向思维,以气体X为突破点就不难推出固体V了,这样就可解决绝大多数问题。至于固体V与O2反应生成W则是属于创新的范畴了,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有良好的思维素质,此步不难推出;第28题也必须采用逆向思维,从有C参加反应及澄清石灰水变浑,不难推出MZ中必含氧元素;第3问中的M元素是推不出的(因为这个知识可能取自大学教材或其他什么地方的一个偏僻点,不是普通高中学生所能掌握的),很多考生推不出确切的元素就不敢写化学方程式了,这就是一个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虽然平时考生也训练过一些字母题,但毕竟和这个题有些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十分重视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通过开放性试题、字母题、不确定试题的专题讲座和专门训练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多了,对自己的答案也就不怀疑了(第一次谁不怀疑呢?),心理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复习时间的安排

在时间安排上,建议仍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以春节前结束为宜,此轮复习应以回归教材为主,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虽然要注意知识面,但更应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重点的基础知识上,把握住重点,绝不能拖泥带水,在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过多纠缠,浪费时间。尤其是对多年来高考中涉及的重点、热点知识和题型放在重中之重,如离子共存的情况,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各物质浓度的比较等。

第二轮复习应在明年4月底前结束,在此轮两个多月的复习中,要整合、提升知识,进行专题复习,针对近年来高考化学题型进行专题训练。通过专题训练进行思维方法、思维素质、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第三轮复习在明年5月份进行,此轮复习以精选模拟题及近几年(至少应是近5年)高考试题的专题训练为主,通过此轮复习懂得如何审题,如何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答题,做完后如何进行复查,如何统筹时间,如何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准确性的问题。此轮训练要注意提供比较真实的考题、考试环境,本轮复习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通过训练使我们发挥出最佳水平。

总之,我们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既要回归课本,防止完全脱离基础知识的极端做法,更要统筹好时间,在第二轮、第三轮复习中注重知识的整合,能力、方法的培养。只有那些能够做到统筹大局、目标清晰、方法得当、抓住关键、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不脱离实际的人,才能赢得明年的高考。

(注:本篇所列举的试题均为2008年高考全国卷I理综化学试题)

参加高考化学备考会心得 篇4

学校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走出去,请进来”,是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的有效手段。作为普通老师我最认同的是这学期,学校为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让教师了解本地区以外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教师培训和继续学习方面学校舍得花钱,3月5日我们高三教师一行10人赴贵阳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短短一天的培训时间,我非常珍惜这种学习机会,努力做好笔记。因为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颖,我非常渴求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返回学校没几天,又参加在威中的高考备考研讨会。现将两次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以供同仁交流: 一.教师应努力做到:研读考试大纲,把握考点;分析高考试题,掌握方向;复习精讲精练,事半功倍。高考化学试题总体特点 :六字(基础、新颖、多变),试题联系实际多(虽较09年比重有所减少主要减少在选择题,但仍是最多的),重视化学用语考查、综合性探究性很强。

我们应注重以下几方面:遵循课标理念 依托基础知识 彰显学科特征 注重能力考查

学科内综合(2005~2007年曾被淡化)化学计算(恢复权重,但2010年可不要求过程)思维全面性、因果关系、联系实际、形式背景新颖。

这就要求我们有五个坚持

①坚持体现学科特征 抓规律、记特殊 ②坚持化学计算的权重,可是淡化计算过程 ③坚持依托基础实验考查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④坚持对思维全面性和因果关系认识的考查

⑤坚持不再有系数复杂的方程式配平

做到五个关注

①图表型题目形式明显增加,(与06年07年相比化学09年和10年多是物理07年最多);打破多年的惯例,Ⅱ卷四个大题由传统的两推断一实验一有机改为一图表一推论一实验一有机。

②选择题10题2010年相对于2009年的变化;

③取消离子共存(08和09两年都有),保留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④28题用多种物质的检验区分代替传统的框图推断题;

⑤较多地强调探究性。28题涉及确定和不确定;29题又提出要求改进:对思维严密性要求都很高

二.高考中化学第Ⅰ卷考查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键的极性、晶体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貭溶液(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及pH计算、盐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电化学。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简单判断、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判断、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判断。

我们已知考点,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应试策略:知识升华、习题精练

第Ⅱ卷:共60分,共4个大题,分为:物质结构推断(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推断元素名称、化学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元素及其化合物推断(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及计算相结合,根据题示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子式、结构式等化学用语)

有机合成与推断(根据框图及简单计算推断有机物结构简式、同系物、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实验现象;根据给出的结构简式所含官能团,推出发生指定反应所得物质的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共计19分,约占化学总分的17.6%。化学实验(从不熟悉到“熟悉”)

三.一轮复习教学安排建议:(现已经基本结束)

以六大块知识体系为顺序,分章节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中间穿插重点、难点专题讲座和训练。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两大块分为穿插复习和专题突破两种形式完成。课堂以讲、练、记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好教学的每个环节。

一轮复习目标定位:

在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同时,完成主干知识的点、线、面连接,熟悉课本,夯实双基;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二轮复习教学安排建议:(4月上旬到5月上旬)

以考纲考点为依据进行重点、热点专题突破,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期间穿插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训练,试卷的结构也做相应的调整.二轮复习目标定位:

以训练为主,在练习中找不足、在测试中找漏洞。使学生熟悉高考理综二卷的题型及出题模式,集中时间进行解题能力、思维能力、得分能力的提升。三轮复习教学安排建议:(5月上旬到6月上旬)

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纠错练习,以综合训练为主,以专项训练为补充。考前约两周时间用于课本知识回归、课本实验回归的整理。

全组一致密切关注各地考前压轴卷等信息,分工合作落实试题的精选,命制有针对性的习题。落实三册课本内容的回归。帮助学生进一步查漏补缺,平稳心态。三轮复习目标定位:

课本知识回归,完成从基础到能力,从能力到基础的的融汇贯通.进一步巩固 所学知识,将其熟练应用到考试氛围中。

集中训练学生答题能力,如:考试模式的适应、考试心理的调试、考试技巧的把握。通过专项训练要使学生的解题速度变快、对常见题型熟练掌握、规范答题落笔拿分,从而增强自信,从容应考。备考建议:

1、概念的复习要强调精准把握、熟练应用。

在对重点概念理解基础上必须要通过大量练习,反复辨析,强化记忆。如气体摩尔体积,它应用的对象是气体,那么它对固体、液体就不适用。燃烧热,抓住“1mol,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中和热,抓住“稀溶液,生成1mol水”;物质的量浓度中分清溶剂的体积和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同系物,把握“必须属于同类物质、结构相似、官能团相同并且数量相等”;再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2、要注意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以下各组概念:

   相关概念——电离、电泳、电池、电解、电镀、电化腐蚀、电极„„ 相反概念——电解质、非电解质;阴极、阳极;正极、负极;加成、消去„„ 相似概念——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挥发、升华、蒸发;蒸馏、分馏„„

 相近概念——原子、同位素、元素;原子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单质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

3、化学用语复习要注意规范书写的训练如:

  原子、离子结构简图等;

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注意结构简式中组成基团间的连接点等;

 化学方程式(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注意细节如:看清题目要求、化学计量数最简整数比、不缺失物质、条件完整、连接符号

正确等。

多做特例总结,如:常见需要用可逆号、箭头连接的的方程式;金刚石、石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果糖等参与反应时需在化学式后用名称标明等等。

据教学经验,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

1、基础知识掌握模棱两可;

2、审题不仔细,抓不住重点;

3、卷面表达时,点不到关键处;

4、落笔不能拿分,书写规范训练不够;

5、应变能力欠缺,思维不灵活。

我们在考前教学必须注意以上问题,加强训练,巩固落实,尽一切可能杜绝问题的出现。

2008届高考化学学科备考总结 篇5

——华侨中学

一、高考成绩

我们这届选修化学的学生共92人,男生52人,女生40人,女生所占比例偏高。其中还有3人兼报体育。这次高考化学平均分为:104.3分,位于区属学校第三名,全区平均分:93.2分。单科化学成绩有16人在200名以内,最高分133分位于全区第16名,高分层次是侨中有史以来取得最好的一次排名。总分4人超过600分(理科班600分以上共9人)。

二、备考感受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落实高考的热点与常考点,练习的量不能少。但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与疲劳战。在解决练与落实的问题上,我们做了以下的处理:

根据高考题型与分值及我校学生的能力特点,我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占高考总分42%的选择题上,因为选择题注重基础,是我校选修学生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这也是提高平均分的有效途径。

(一)练习的时间比较灵活,通常每一段选修都会安排4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完整的选择题测试,并马上讲评,使学生及时收到反馈信息,纠正知识误区。

(二)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对选择题的不同类型进行解题方法归纳。

(三)精选题目,根据考纲与热点,筛选题目让学生反复操练,有可能的话与其他学校、地区交流调研卷,这样才能实现一材料多变多练。

(四)把选择题的常考点进行归纳,比如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我们从不同角度归纳了将近30道题,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五)最后一个月对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找到做题的感觉。当然,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意尖子生和优生的培养。而主观题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好题。因此主观题的训练必须进行详细规划,精心设计。

(一)在5月份的专题复习中,有意识加强主观题的训练。把主观题分为实验、无机化工和有机三类专题进行复习。

(二)加强主观题的答题规范和细节,注意归纳同一类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三)把调研卷的参考答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如何组织答案答题等。

(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试卷的改正和习题的讨论,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机组合,以好带差,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与合作能力,又令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了参与讨论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信心!

三、教学建议

(一)注意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高三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题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以至理性的升华,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自觉矫正思路。

(二)注意研究解题教学

1、选题

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所以选编习题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学会正确使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

2、讲题

目前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存在的错误倾向:一是部分教师认为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就掌握得越多,越牢固,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复习效果就高。二是有的教师认为,高三复习课就是习题课,不管学生的知识如何,推出大量习题,致使学生的知识得不到网络化,教材各部分知识均得不到很好的结合,基础掌握不好,运用起来势必不能得心应手,学生学科能力得不到提高,故正确处理好课堂讲与练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复习质量的高低和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评题

评知识点,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所占分数比例等,有意识的分析评讲,可以产生多层次的刺激效应,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全面的领略,并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作用。

评规范解题,就是把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况,针对性的评出优劣。一些学生答题与要求不符,往往是由于答题不认真,审题不准或答题不规范。因此,要正确指导学生练习读题,审题,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点,按要求规范答题,以防误入命题者有意设计的圈套,这样针对学生解题中的主要问题给予透彻分析,中肯评讲,就能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铭记在心,以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评解题技巧与方法,近几年高考题的容量大,信息密度大,只有掌握了一系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才有可能提高效率,争取主动,求得成功。

4、望题

对旧题复习比重复做类型相同的新题更节省时间,而且效果更好,很多学生有这样的体会,做题时常常出现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为此,就应对“错误”实行“优待”政策,老师对错题有记录,学生在错题题号前有标记,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对错误题进行重新复习、总结、归纳、整理,记录错误原因,找出知识弱点,比较不同解法,尽可能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错题重解,将学生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得以认识和巩固在头脑中,并总结出知识点,在习题中的表现形式,题目属于什么类型,解法有什么模式等。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我们高三备课组始终坚守原则,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

化学高考备考方案 篇6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是学科知识树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约25条(略)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对测试内容要求为理解(掌握)层次的知识。《考试大 通过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打好基础、落实基础是首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四、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会做和会做做不对及会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所以,有人提出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会题做对。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怎样才能做到“会题做对”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训练、规范讲评,得到较好的解决。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之中。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4、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6、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审题能力的训练与指导。审题不严谨。最常见表现是:题干中的信息审不全;隐含的信息审不出等。会做的题目不得分或得不全,70%以上的原因是审题造成的。尝试用“读、划、联、挖”四字审题训练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很具实效的。

7、积累错题,力求做到“题不二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建好用好错题笔记(或抄或剪或贴),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每次考试或练习后都引导学生反思①错在哪里?②错的原因?③补救措施?④有何启发?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五、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注重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备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它是实验的最高层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学生最感头疼、最难得分的领域。在复习备考时,可先易后难,先常规后创新。如可先将学生熟悉的实验“改头换面”,后做陌生实验的设计,先设计能力要求较低的简单实验,后设计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实验。教师在讲评实验时,应着重突出实验设计的思路,鼓励大胆假设,自主创造,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要组织学生对提出的方案分析评价,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行的方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评性、深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能力。题海无边,盲从必陷。双基训练,思维首选。纠正对中学实验考查的错误认识。有人认为高考实验题的设计通常不用课本上的常规实验,而是一些颇具“创新”的新实验。所以,综观近几年部分省市高考题和各地大量的模拟题,似乎很难见到课本中的原有实验。这一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走入歧途。有的教师认为不考课本中的实验,复习时敞开课本中的实验或者对课本中的实验关注程度不高,而是一味搜集大量所谓新颖的实验题,死泡题海。须知,课本中的实验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基础性内容,而且经历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典型性。化学实验教学应该以课本中的实验为本,而不能离开课本另搞一套。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讲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

[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篇一: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2012年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

2011年高考我校又创新高,又一次实现了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觉得成绩来之不易。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优化管理、系统协调、科学指导的高考备考指导思想;得益于学校依托新课改,因材施教,优化课堂,以教研促备考,优化资源整合;得益于高三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真情奉献,群策群力,努力拼搏,是西中全体师生不甘平庸,锐意进取,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结果。2011年我校高考成绩与xx年年相比,又有很大的突破,重点上线102人,增长25%,二本上线335人,增长26%,王宁山同学以684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区理科状元,徐洁同学以572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县文科状元,理科全县前10名中西中就有7名,文科全县前10名中西中就有9名。

2011年高考已落帷幕,现将我校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学管理,精心部署,抓好高考备考系统工程 历经高考备考多年,与兄弟学校一样,我校在高考备考工作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2011年备考伊始,学校就多次召开高三年级科任教师研讨会,认真分析高考命题趋势,正确定位高考备考目标,落实精细备考原则,确立了“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的高考策略。要求各学科备考既要处理好基础与能力以及三轮复习之间的关系,更要深入研究考纲、试题及高考动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以扎实、精细、有针对性、有创造性为原则,切实提高备考质量。同时,各学科认真研究高考信息导向以及我校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考前训练的实效性。各学科力争在原有备考措施的基础上,启用新招,以实现高考成绩的跨越式提升的奋斗目标。

1、优化三个管理

抓好高三备考教学的管理,这是近年来西中备考的常规做法。本届高三,我们对教师、学生的管理工作更严格,更注重实效,学校制定了《年级组备课制度》《西中教学常规要求》《高考奖励方案及办法》等规章制[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度,用制度来规范教师备考的各项工作。在复习教学的管理上,让每位教师承担一定的教研任务,坚持让不同学科的教师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专题讲座、高考信息报告会。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重点解决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高备考效率。我们要求高三任课教师做好“三个统一”,即教学进度、训练、讲授内容的统一;“三个贴近”,即贴近高考目标与高考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三个突出”,即突出知识基础、突出解题规范、突出能力培养;“三个加强”,即加强尖子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尖子生的心理调适,加强尖子生的薄弱学科;“三个研究”,即研究考纲说明和高考信息,探求高考命题方向与特点,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三个训练”,即信息追踪的训练,纠错重组题的训练,模拟重组题的训练。在抓好复习管理的同时,我们还加强对班主任的常规管理工作,要求班主

任经常组织召开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议,交流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共同做好培优转差工作。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比常规管理更难,怎样使每位学生的备考状态和学校的期望值保持一致,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我们注重全程跟踪。从校长到教务主任,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把高三学生的状态调控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通过状态调控,个别扶植等措施对每位高三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心理、情感等进行全过程的追踪,以保证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备考状态。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除了强化“有形的管理”,也要关注那些“无形的调节”。如学生群体氛围的调控、个别学生的心态调节、学生应试心理调适等,都是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问题,有时又很难用固定的模式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协同做好学生个体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能轻装上阵。另外,从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都非常关注各个时段学生的情绪波动。每次模拟考试后,尤其

二、推行扎实、精细的备考策略,全方位提高备考实效

经过多年的备考实践、总结和提升,我校在高考备考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方法:

1、打好双基,培养能力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对教材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如何才能抓好基础,培养能力,是高考复习中师生要把握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要抓知识的系统性、复习的针对性、操作的具体性和有效性,把那些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形成能力,分值相对较高的知识点作为重点、热点,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使之不断得到强化训练,综合提高,突出重点。从具体操作上讲,我们研究热点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一是研究《考试说明》,研究它所规定的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试卷结构;二是研究高考试卷,研究每一项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反映。如果孤立地看某一年的高考试卷也看不出太多的道道来,但把近几年的试卷放在一起研究,就可以看出各部分知识点在命题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三是研究学生答题状况,师生共同建立错题档案,分析其主要得失及形成原因,积累解题经验,掌握解题技巧,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做到不随意拓宽加深,摆脱题海,避免陷入偏、难、怪的歧途。

2、立足常规,抓好分层次教学

本届高三,我们对各种分层教学要求更严格,更注重实效,并以“精细培养”为要点,对高三教学班的授课情况及学生成绩进行跟踪和检查,收到很好的效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精细培养”是本届备考的新策略之一。尖子班增加了对尖子生弱科的家教式课外辅导,使尖子生优势科目更强,弱科也不弱。对临界学生侧重加强其弱科的学习,让学生及时补上“缺腿科目”。对文科班数学差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并个别进行家教式辅导。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富有成效的备考策略。

3、精选习题,强化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如果对于成套的模拟题,不分质量的高低,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的水平实际,不结合自己的整体复习备考方案,便铺天盖地全部发给学生做,虽然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但这些能力没有形成具有预见性与针对性的合力,学生做得烦,教师改得腻,备考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怎样才能走出这种误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立足校情、学情,优化精选练习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难度要适宜,反馈要及时”以及“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拿多分”为原则,落实有效训练。教师要善于下“海”选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避免面面俱到,机械重复,确保训练材料的质量。教师要探究变式,追求试题的新颖性。所选习题要有梯度、设置障碍,设置问题的新情境,从训练中提高接受新信息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教师讲评时要讲究试题的实效性,不限于就题论题,而是就题抓考点

知识,启迪解题思路,揭示解题规律,点拨解题技巧。注重一题多解,使学生真正一题一得、一题多得、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4、综合科目,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综合科目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综合科成绩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综合素质,更能体现一所学校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针对综合科部分学生偏科现象,科任教师及时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反馈信息,调整计划,改进措施。按照学科进行扬长补弱,强化提高,使之各科均衡发展。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生物科教师冉志斌等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主干、重点知识的网络框架,以点带面,各个击破,将跨章节的知识归纳在一起构建专题,如“蛋白质专题”“生物育种专题”等,这种复习模式对培养学生构建“知识链”,编

篇二:2012年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反思总结

2012年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反思总结

高三物理组 组长:刘义富

一、2012年高考试题分析

与2011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相比,今年的物理试题整体平稳,难度适当,没有偏、难、怪题出现。

新课标更加注重物理模型,注重从物体的迁移能力上进行考查,基本知识和模型来源于课本,考查方式来源于生活,既符合考纲要求,又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审题和分析能力,同时,突出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

试题结构没有变化,淡化了力学中功和能这部分主干知识,但难度相当。有些实验题有一定新意,运用学过的原理完成实验,避开课本中的原有实验,拓展到课本以外,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及电场中运动这一题是本卷的压轴题,由过去的多问改为一问,即使做不完整只要分阶段列方程同样也可以得一定的分数。面对物理问题有没有完整的解题思路,能不能认真细心按程序去完美地解答问题,也是新课标要达到的最终目标。选修部分都是常见、常练的基础题目,学生只要合理地分配好时间,正常发挥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试题体现了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高中物理教学或复习都不要抛开课本,沉湎于题海之中。

二、我们的做法

1、及早规划,制定出合适目标

高三工作重心就是复习备考,工作中要狠抓两个要点:一是抓基础,二是抓规范,高三的一切工作将围绕这一个中心两个要点进行。夯实基础就能确保学生的得分能力上台阶,强化规范,就能保证学生在细节上不出差错,在应试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2、把握方向、注重能力

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3、明确难度结构特点 找出复习主攻方向

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卷难易程度的结构特点,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从中可以了解到 容易题、中档题、较大难度题的比例,从而把握高考复习的主攻方向。

4、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由于理综高考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查,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查,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因此,在高考物理总复习中,同学们要在透彻理解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领悟,抓住主干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联系教材不同地方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提炼、整合,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准确熟练记忆。这样才能提高正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提高解题能

5、方法的提炼

物理方法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对形成综合能力来说方法和知识一样重要。在在复习中要提炼物理方法,同样也能形成体系。

物理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带有普遍意义[2012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共2篇)]的,我们称其为“通性通法”。也有一些是在特殊情况下所使用的简洁方法,我们称其为“特殊的方法”。新课程区高考物理试题测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同时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要明确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即“通性通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即“特殊的方法”,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如何运用它们。综合能力的考试题,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物理知识点上展开,也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上展开。

5、实验能力的提升(1)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是高考的热点。

(2)以结合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的思想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为主的创新实验逐渐成为增长点,能体现新课程思想。

(3)以考察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为主的设计性实验,是难点也是高考的发展的方向。

(4)电学实验相来是高考实验亮点,命题新、方法活、内用丰富,源于课本又有创新

三、我们的体会

严格服从并执行学校领导按排,教学才有保障,成绩才有进步。

1、搞好教研加强“两纲”的研究。即对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研究,把握好教学基调,命题基调。

2、加强对高考题的研究

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试题对比--------找变化 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外省试题--------找新意,找动态 新模拟题的研究------找策略 3、向教研要质量

每位老师认真实践“备---讲---改---考----辅-----研”教学环节,向课堂要质量,向计划要成绩,向问题要对策。

4、狠抓滚动练习,周考。

①把握命试题关 ②把握学生层次 ③把握批改关 ④把握评讲关

5、坚持三讲三不讲原则

学生不讲就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超纲的不讲。讲基础知识;讲方法;讲技巧。

6、在选修上,听取老师和大多数学生意见,大胆取舍,3-3;3-4;3-5三选一,为高考复习赢得充足的时间。

实践证明:2012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说:思路正确,命中率高,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

四、我们的反思

狠抓教研不动摇,狠抓教学环节不放松,狠抓课本、基础、主干............................知识是根本,培养学生能力是关键,紧跟服从领导是保证。..........................

体育专业高考备考方案 篇7

关键词:高考,体育,专业,备考

1 基本情况

渭源二中高三体育高考训练队现有专业考生37人。男生33人, 女生4人;从这两次测验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 得分较低, 主要是原地推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差, 得分少。也有部分学生的专项成绩较差;针对这些情况, 教练组对成绩相对较差的专业生要多关注、多鼓励、多指导, 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专业成绩, 本着“一个也不能放弃”的态度, 为学校培养更多的高考体育后备人才。

2 备考策略

2.1 招兵买马, 扩充队伍

教练组利用多年带高考体育训练队的经验和影响, 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家访等办法做往届体育考生的思想动员工作;利用体育生“谢师宴”的机会联络今年失利考生的感情, 千方百计动员他们来母校补习。

2.2 暑期集训, 打好基础

教练组计划利用假期, 进行强度较大的暑期集训, 使体育生的专业成绩都有一个大的提高。对专项与他本人特长不一致的, 说服他们及时地进行了调整改项, 调整专项后成绩会很快提高。

2.3 制定计划, 科学训练

通过查阅各种有关体育训练的资料和训练学原理, 结合学校体育高考训练队的实际,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并按计划认真落实日常训练。训练中, 要抓好安全工作。同时, 要强调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和实效性, 以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突破口, 狠抓有效训练和高效训练, 促进学生专业成绩的快速提高。

2.4 重视文化课学习

体育专业和文化课成绩“双上线”, 是体育专业生走向高考成功的必由之路。在抓好专业训练的同时, 教练组经常强调文化课的学习, 并经常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和沟通, 及时了解体育生的学习情况。

2.5 通过专题讲座, 学习专业理论

教练组已于3月份举办了一次“高考体育专业训练方法指导”专题讲座, 今后还要进行几次。通过办讲座, 提高考生对体育专业理论的认识, 增强训练的科学性, 提高训练效率。高考前还要进行体育专业考试技巧专门培训, 通过举办一次“高考体育专业考试技巧指导”专题讲座, 来增强专业考试的应试能力, 尽最大能力把平时艰苦训练的成绩转化为高考成绩。

3 训练计划

3.1 准备期训练阶段 (7月至11月)

基础训练是考生进入高三和复读生返校进行的“适应性训练阶段”。随着运动量的逐渐加大和训练手段的改变, 考生要逐渐适应新的训练节奏, 适应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对复读生来说, 还有一个适应新教练、新训练方法的过程。这一阶段是全年训练的开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抓好这个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黄金阶段”。这一训练时期在全年的训练周期中属于“一般准备期”。训练开始前召开一次全体考生参加的动员会, 加油鼓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3.2 冬训阶段 (12月至2月)

“冬训”是一年训练中进入冬季的一个特殊的训练阶段。冬季虽然天气寒冷, 但对于体育专业训练来说非常重要。“冬训”是一年训练中积蓄力量, 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 通过“冬练三九”, 使体育考生适应恶劣天气下的艰苦训练, 锻炼身体, 磨练意志。“冬训”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来年高考专业成绩的提高幅度。冬训阶段在全年的训练周期中属于“准备期”,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寒假前的训练和寒假期间的集训两个阶段。

3.3 考前训练阶段 (3月至4月)

考前训练是指专业考试前的专门准备与训练, 是通过考前科学地安排一段时间的训练, 在考试中把考生平时艰苦训练中所获得的运动技术和专业成绩充分发挥出来, 并创造出优异的高考成绩。从多年带高考训练经验来看, 考前训练是体育高考专业考试成败的关键。考前训练可分为三个小阶段如下。

第一阶段:3月初至4月初进行强化减量训练和模拟测验训练。在这一阶段, 进行2~3次专业考试模拟测验, 通过测验强化专业技术, 提高专业成绩和考生的应考能力。

第二阶段:4月10日前后去考试地进行适应性减量训练。通过适应性减量训练, 实现超量恢复, 为专业考试做好最后的准备。

第三阶段:4月23日至26日参加全省统一的高考体育专业考试。通过考前动员、心理辅导、考试中的点拨、考后总结, 及时调整考生心态, 争取人人实现正常发挥, 获得较高的专业成绩。

4 结论

体育高考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体育高考, 对于考生来说就是挑战体能和心理极限的比赛。教练员不仅要通过多次模拟训练与模拟测验增强考生心理的稳定性, 还要通过变换比赛环境和与兄弟学校考生的同场竞技, 积累考生的考试经验, 增强考试信心。重视考前训练和考试全过程的现场指导, 尽可能地把训练成绩转化为高考成绩, 实现每一位考生的高考梦。

参考文献

[1]南仲喜, 王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谢卓辉.例析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兴趣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 2013 (4) :66-67.

新课改下化学高考备考策略 篇8

我国的课改已全面展开,课改后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难度均有所改变。在每个地区课改来临时,很多教育工作者私下持观望态度,认为又是一次“穿新装,走老路”的过程,但从教学大纲、考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得知,这次改革不仅从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上有所改变,而且改革还延伸至高考试卷。伴随新课改的来临和研究性学习、三维目标的实施,这些改变无疑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课效率才能面对课改后的发展。那么课改下如何去复习备考,以迎接最后的高考挑战,正所谓经历是一种财富,笔者在课改中积累了如下复习备考方案。

一、夯实基础

无论是否进行教学改革,复习备考中的关键点——基础知识是不能忽略的,它是复习迎考的基础。因为没有基础,就谈不上综合提升,也谈不上知识网络的构建;它是考试得分的基础,没有学科基础知识,最简单的题目也难以得分。再者,每年的高考题目中,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容易题占有一定比例。化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原理、基础实验、方程式的书写等。夯实基础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历年高考试卷分析得到。如近四年全国理综卷Ⅱ(2016卷Ⅲ)化学试题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见表1)。

从近四年试卷中涉及的方程式可知,每年均有基础方程式的出现,有些要求书写,有些是通过方程式加以计算,分析理论原理。仅这样一个基础点足可以证实复习备考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重视,而且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夯实。

二、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在新课改革中,教材内容有删有增,新增内容必定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如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是高中新课程所增加的内容,于是三大平衡常数就成了近年来的高考新宠,各套题目中均有涉及;再如高考试卷中的工艺流程题型是必考题,而不是选做题,对工艺流程题的认识,有人认为超出必考大纲,是《化学与技术》的课程内容,其实不然,这样的认识缺乏对高中课程内容的深度认识,在必考题中出现工艺流程题,实质是选修四(必考)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应用,并不超出必考范围,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新课程里新增的内容。从高考的导向不难得出要对教材的内容、课程内容深度挖掘,才能在复习迎考中突出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不管高考怎样改革,考纲如何变化,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继续进入大学学习,其依据均是高中教材内容或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备考中要依托于教材资源,深度认识上加以挖掘,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计算能力的训练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享受着科技给教育带来的便利,但同时在教学中也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如11.2/22.4都要使用计算器,无疑在学生的学习中,但凡数据计算第一反应是寻找放于桌箱里的计算器,对计算器的过度依赖降低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高考考场是不允许带计算器进入的,显然计算能力的降低不利于高考题的作答,仅以化学科为例,近四年全国理综卷Ⅱ(2016卷Ⅲ)涉及计算式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中不难看出,计算式的个数均在6个以上。计算式的难度不大(2016卷Ⅲ计算量小,有的只要求变形后比较大小),但要求具备一定运算能力,高考是争分夺秒的战争,对计算要快、要准,而长期使计算器的学生,怎能快和准呢?因此,复习备考策略中,要求学生不使用计算器,同时将近年来高考题中所涉及的计算编成计算能力训练资料,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完成规定的计算式,然后验证,只有通过平时的计算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做题速度及对数据处理准确性,从不同环节,不同的细节完善应对高考的能力。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一分之差是划线,也是命运,备考中,一分的提升是成功,何况一个计算式不止一分。

四、理解能力的训练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做题时,要做到审题慢,做题快。这里的审题要慢,是因为测试者要借助积极的思维活动,弄清事物的意义,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答题。资料显示,理解知识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是辨认和识别,即知道“是什么”,中级水平是理解原理、法则,即知道它是“怎么样”,高级水平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建立认知结构,进行综合认识和知识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从近年课改区试卷分析可知,大部分题目是中高级水平,显然对测试者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仅是单一的学科问题,而且与语文知识水平有关,笔者以为可以在平时授课时进行理解能力训练。

在理解能力的训练中,“读”是关键,通过读能集中精力并提取有效信息。特别地,某些题目文字过多,看似涉及诸多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从而放弃,其实只要学生理解能力好,善于提取有效信息,这类题目就变成了“纸老虎”。当然理解能力的训练有多种,在复习备考中要引起重视,才能为学生增分。

五、小专题围点打圆

高三后期,是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要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就要进行查缺补漏。查缺补漏可以根据近几年高频高点进行强化,以小专题形式进行训练。如近几年高考题中均涉及锰及锰的化合物,于是笔者借助资料,形成了一个小专题即《围观锰及锰化合物》在小专题中呈现考题形式。锰元素价态变化规律,常见方程式等,通过小专题一个点,逐渐增多,构建起一个圆,从而完成学科知识网络。小专题的形式多样,但一定要有理有据,做到有的放矢。而依据就是高考考纲,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六、错题分析

课余时间,教师在交流时,经常会说道:“这道题上次考过,这次依然还有这么多同学再错”,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做错的同学无兴趣做题,第二种是在上次讲解中没有理解。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没有真正地理解其原理、法则,高一考会错,高二考会错,高三考当然也会错。该过程中,授课者的讲解是针对全班的,讲解时是否全部听懂不知道,如果再加一个环节,就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即错题分析。操作错题分析时,不是简单呈现教师的讲解过程,而是深度认识该题涉及的原理、计算。教师要合理操作,使错题分析是有效的。

七、赢在心志与智慧

高考是智力与体力的竞争,而智力的竞争与心态密切相关,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使智力正常发挥,收获应有分数。在历年的高考中,冲刺到后期,会有学生惧怕考试,惧怕考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态是您的教育责任。高考学生每天进行的是抬头语、数、外,低头物、化、生,枯燥乏味,但三维目标的第三个维度可以使讲题也精彩,适当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综合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当然,个别学生课间的学法指导,心态调整是很有必要的。总之,教师在做好教书职责时,要做学生心态与智慧的调味剂,因为高考是一场赢在心态与智慧的战争。

总之,高考复习备考是一门学问,值得去研究。以上七个方面经实践是有效的。教与学,教育工作者要做的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上一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分析总结会(讲话稿)下一篇:常用术语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