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会计监督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会计信息风险、代理成本与独立董事监督决策

摘要:我国自2001年8月正式实施独立董事制度以来,时至今日已有13年的时间。对于这一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我国是否也同样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呢?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争议颇大,甚至有的研究结果是截然相反的。其中很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的研究都认为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在我国“一股独大”以及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特殊的制度背景下,该制度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因此,自独立董事引入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花瓶董事”“人情董事”“不独立董事”,这些都是对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作用的形象描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从聘用机制来看,我国大部分独立董事都是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聘请的,他们很难保持真正的独立性,一般被上市公司聘请的独立董事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朋友或者关系较好的人。他们惟大股东马首是瞻,完全听命于大股东的安排,在这样的选聘机制安排下,让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监督,发表不同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存在这样的制度缺陷,独立董事制度要真正的发挥作用,还需要不断地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改革,使其适应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以及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从独立董事的监督决策这一视角出发,分别从公司层面和个人特征层面对影响独立董事做出监督决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虽然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引来了诸多非议,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独立董事制度是否能发挥作用、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提出了很多的质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且,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在我国独立董事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当然这种作用离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还有很远的距离。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的这13年时间来看,独立董事在对企业的监督上从最初的没有独立董事发表非同意意见到现在的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独立董事开始对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等发表非同意意见。同时我们也看到,独立董事这个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名利双收的好职业,然而在今天的独立董事市场上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立董事辞职现象。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可以看出,除了届满原因以及逝世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独立董事辞职的原因是个人原因、其他原因等含糊原因以及还有一部分上市公司根本没有公布独立董事辞职的具体原因。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样一个名利双收的职位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独立董事辞职呢?独立董事在做出辞职选择的时候,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考虑而做出这样的抉择?从以上独立董事监督决策选择的变化中,我们也看到独立董事正在逐步发挥其监督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对独立董事监督决策的选择行为进行研究。 本文以独立董事辞职的情况以及独立董事发表意见的情况作为独立董事监督决策的替代变量来展开研究。以独立董事辞职和说“不”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独立董事做出辞职决策和说“不”决策的影响因素。独立董事制度虽然一度被认为是名利双收的职业,但是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独立董事一方面享受着这一职业为其带来的物质、声誉方面的收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与其收益相当的风险。这种风险随着我国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建立而越来越大。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独立董事在这个特殊的职位上做出监督决策的时候,同样是出于成本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做出决策的成本与收益。当独立董事的任职风险高于其继续任职所获得的收益的时候,独立董事就会选择辞职;同样地,当独立董事权衡了其继续保持沉默的风险和收益之后,认为保持沉默的风险高于其获得的收益时,其就会选择说“不”。本文通过对影响独立董事做出监督决策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研究结果发现会计信息风险和代理成本对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会计信息风险越高的公司,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的概率均更高;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独立董事说“不”或辞职的概率就越大。本文还考察了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风险对独立董事辞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大担保风险对独立董事说“不”的影响显著为正。与没有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说“不”或辞职的概率更高;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的独立董事发表异议和辞职的概率均更高,说明在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时候,独立董事一般认为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有其他造假的行为,其风险一般都很高,因此在这个情况下,独立董事做出说“不”和辞职的概率均更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其他重大事项风险比如是否遭受处罚、是否涉入诉讼等对独立董事做出监督决策的影响。本文还从个人特征层面对影响独立董事做出监督决策的个人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财务、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与其他背景的独立董事相比,具有更强的风险敏感性。当其在感知到上市公司存在的重大风险可能会对其声誉造成损害的时候,其发表异议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背景的独立董事。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独立董事的背景特征对其辞职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还发现独立董事任期对其监督决策的选择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任期越长的独立董事其说“不”的概率越低,而任期越长的独立董事其辞职的概率越高。此外,独立董事的薪酬对独立董事说“不”的影响显著正相关,而其对独立董事辞职的影响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的年龄、工作地点一致性对独立董事辞职的影响均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其他个人特征如性别、任职公司数量等对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对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显示,说“不”和辞职的选择对上市公司有不同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独立董事公开发表异议之后一年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显著的下降;而独立董事辞职后一年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风险显著的下降。这也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与已有的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为: (1)独立董事制度白产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就对其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信息风险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研究结果。然而,独立董事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也具有风险回避特征,会计信息风险的存在是否会对独立董事的监督行为产生影响呢?为了研究会计信息风险对独立董事做出监督决策的影响,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独董监督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2)解决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严重代理问题是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独立董事制度自设立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该制度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监督作用,改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对于代理成本的存在是否会对独立董事做出监督决策的选择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很少有研究。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空白,本文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对影响独立董事监督决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3)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独立董事的研究主要是独立董事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考察了独立董事的专家角色,而对其监督角色的考察还较少。而独立董事被引入上市公司的真正目的是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督者,对管理层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因此,对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考察应该作为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从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的视角出发,研究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的影响因素。同时,本文还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公开发表异议和辞职之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发表异议后一年代理成本有显著的下降,而独立董事辞职对代理成本的作用不显著;独立董事辞职后一年会计信息风险有显著的下降,独立董事发表异议对会计信息风险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我国独立董事并不都是花瓶,其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独立董事;信息风险;代理成本;辞职;意见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及结构安排

1.2.1 研究框架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独立董事监督与会计信息风险

2.2 独立董事监督与代理成本

2.3 独立董事监督与企业业绩

2.4 独立董事辞职的研究

2.4.1 独立董事辞职的原因

2.4.2 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

2.5 文献评述

3. 制度背景与实践发展

3.1 独立董事的概念

3.2 独立董事的起源

3.3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3.3.1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制度背景

3.3.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

4.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委托代理理论

4.2 前景理论

4.3 研究假设

5. 样本选择、变量定义与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择

5.2 变量定义

5.2.1 会计信息风险的度量方法

5.2.2 具体变量定义

5.3 研究设计

6. 实证分析

6.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分析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解释

6.2.1 独立董事说“不”问题的回归检验

6.2.2 独立董事辞职问题的回归检验

6.2.3 独立董事说“不”和辞职的结果分析

6.3 稳健性测试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1 主要研究结论

7.1.2 政策建议

7.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关于癌痛的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