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教育方针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行的教育方针(精选8篇)

现行的教育方针 篇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是一个民族,是一个家族,是任何一个个人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社会中教育的意义不光是教人向善,遵纪守法,而且也是一个人获得一定生活地位的垫脚石,简单来说教育也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门槛,但是就其本职,应该是以育才为主,这个必须是要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教育制度却与社会之间的“代沟“很大。所以本次的社会实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从制度本身查找现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原因所在。

为了便于实践调查和研究,我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以调查“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工作和生活情况“为切入点和中心展开实践,最后将实践的成果与教育制度本身联系,找出其不合理之处。以切入点为中心,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我把工作分为三个模块,下面就是相关模块以及实践成果。

一: 当下的教育制度在实际中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作为教育制度的最后践行者,学校在这一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以学校为主要的研究中心。同时应该说明一点,此次研究是以制度为基础的,所以其成果是从制度推倒出来的,而且我觉得这个事比较合理的,我基本上不会采纳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所谓培养口号,应为任何口号如果没有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它就是一个口号,以口号代替相关制度是肯定会失败的,所以为了使成果更加合理科学,我始终是以制度为暗线的。

而学校的培养方向实际上在最终的目的上可以看到,由于在大学

里面问题得到了最大展示,但是客观的讲,这种结果早在小学幼儿园时期已经埋下了隐患,所以让大学承担此后果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大学在教育制度方面的问题和高中等是形似的,在一些方面还病的不足以成为患者代表,所以我研究的学校是以大学以前的教育过程为主,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会变得残缺。从学校本身的发展来讲,其教学活动是以壮大生命线为中心轴的,由于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育部门、社会捐助、学费收入,那么这些资金来源部门的教学评比将成为学校活动的准绳,显然对与大学之前的教学部门,升学率是一个核心指标,因为学校的评优以及成果检验都是以此为最重要的元素,而这种评比又关系到学校今后的发展以及资金深度,所以学校怎么可能不把这个当做头等大事来做呢? 更要命的是教育环节的所有参与者都患上了“分数依赖综合症”,教师的工资奖金以其学生的成绩为主,学生被按成绩分为三六九等,家长更是像赌徒一样把资金和希望压在学生的分数上,所以说考试成绩是教育环节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实际上都是为此服务的,在这里检验学生能力的不是社会而取而代之的是考试,从“考试进化论“来讲,长此以往,那些能够取得更高分数的能力将会被保留并继续提升,而与此关联不大的能力是会被忽视甚至淘汰。而至于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有效的可以加以实现的制度保障,所以这些都是些口号,都是在打搽边球,从教学环节上是推不出这样一个教学目的的,在实际中即使有那也是精力剩余的馈赠,当真真与分数发生大的冲突时这些都得让位于分数。所以说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陪样学生的考试能力,关于这种培养我总结为:以知识代替思想,以记忆代替思考。也就是说学校主要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记忆能力,当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学校是一个知识批发工厂,学生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技工,可惜的是这种技工最悲惨,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太差了。

所以我们看出学校现在已经变味了,一些人抱怨现在中国技工学校太少,其实不对,当下这里除了技工学校还是技工学校,可惜连技工学校也是不合格的。

那么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经过一些分析和研究我认为社会需要的能力是一个人对资源的获得,处理,利用的能力,因为在社会中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涉及资源的利用,一个成功的人是能够快速的获取资源,并能够将资源向着自己有用的方向加工,最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价值,可以看出在社会中它所要求的能力是一个人的分析、实践能力,是与学校的培养方向所不同的。这种资源既包括知识也包括一些物质资源,但从知识来讲,社会要求的是一个人可以高效的获得,处理,利用知识的能力,至于知识来源并不要求非得都来自自己的大脑,毕竟人的大脑不能成为一个知识储存器,他的更主要的作用于职能在于如何分析加工这些知识,但这种能力却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相反一个劲的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知识储备量,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舍主求次的做法。甚至我觉得把学生单纯培养成一个知识储袋在一种程度上是谋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最主要的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是需要从小培样的,但是那个时期却被

一些对今后的发展作用不大的教育所占用,所以说从社会这个需求来考核现行的教育制度,它连及格都做不到,所以说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中碰壁是最不为奇的,在随后的实际调查中,举一些已经工作的毕业生说,以前的那些知识是有帮助的,但与实际工作来相比,所占比例严重不同,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储备占到教学活动的九成以上,但是,在社会中,所储备的知识在工作中所占的比例却让人寒心,所以说一些学长感慨当初的教育实在是在走弯路,效率太低了。当然一些学生出来后社会适应能力很好但是那是以放弃走这种畸形的教育路线为代价的,我佩服这样的学生,毕竟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还得自己把握,教育制度的不足是很多而且很不合理,但是教育制度的变革并非一朝一夕,它所涉及的领域不光是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比如资源的分配,完成这些事情肯定会错过好几代学生,这时候我们学生就得自己成全自己,不能指望教育部门快刀斩乱麻。

上面的实践工作主要是完成了对教育制度的切入,从人才培养方面挖掘了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所在,下面我将分析这种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从而以此指出现行教育制度的相关弊端。

当下的教育制度模式实际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应试能力为核心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资源的分配,这是从教育制度本身出发,从社会角度来讲,教育制度又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最终来源,同时教育制度又是社会资源进行分配的重要渠道,所以说教育制度在社会中担任着双重身份,而当下中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如此畸形的现状也是这两种身份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

从人才培养来讲,教育就是为社会提供各种高素质人才,而且人才培养的能力应该以社会实际为导向不能简单的由几个教育专家坐在屋里决定,前面讲过社会所需的人才具备的能力是对资源的获取就、加工、利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不能精确量化,他是一种比较隐形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才能得以体现和检验的,即使量化那标准也觉不是像分数那样精确,而且量化形式也觉不只是做做题就可以的。再从资源分配来讲,由于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大多是以物质形式为主要载体的,在中国人口众多,而且多数的学生都是选择以教育为路线参与资源的分配,那必须得制定分配的标准,由于在中国人口太多加之资源分配模式单一,所以这个标准必须是量化而且得精确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资源分配的合理与公平,而当二者融合在一起时肯定是有矛盾的,所以产生出这样一个畸形的教育制度,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和资源分配的公共标准,显然这是很不合理的。

归结一下就是: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利就是以分数作为标准可以公平公正的完成资源的分配,这主要依赖于他的精确的量化标准,但现行的教育制度的弊端是以分数做为能力培养的考核标准,关键原因是一些能力是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和精度来量化的。所以说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主要是由他的双重身份对标准的要求不同导致的。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显然就是解决上述这对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不的标准来考核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打破能力培养和分配资源在形式上单一的局面,因为现在基

本上教育制度在模式上还很单一,显然其所承受的压力是相当的大,所以政府应该拓展资源分配的模式与渠道,不能是教育垄断仕途之路,另外丰富能力培养形式,既要有理论知识的教育,但同时也应该有实践类型的正规教育,在教育制度中,更应该打破应试能力为教育考核标准的局面,并采用市场需求考核制,能力培养应该瞄准社会需求,应该坚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养的学生,同时这个应该在教育制度中加以体现,用制度保障成果,不能让其停留在口号上面。这样学校才更容易回归到其应该的位置,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我也觉得这种转变还得需要很多调研才能实施,所以彻底的改变现状还得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我希望政府能够徐徐渐进,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去解决,尽量加快改革步骤,因为这种延迟是以几代人的未来为代价的。但话有说回来了,天地尚且不全之时,我们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成全自己,毕竟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现行的教育方针 篇2

关键词: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效果,教学观念,新型教学模式

一、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使人身心两健康, 并使之逐步走向完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同时又是具有复杂思想感情和个性的人, 因此, 人的教育应是一种最艰难繁复的艺术。

因为人有思想、感情、个性, 所以教育的效果和目的不能也不可能全由施教者决定, 必须加强对施教对象的研究。然后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 更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 那种仅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相反, 倒有可能好心办坏事。纵观现实教育, 这种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苦心、好心, 学生不能理解?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一句话, 我们目前的教育太功利, 那就是升学、升学、升学, 好像唯有升学, 才是一个学生的成功, 才是一个学校的成功, 也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 他们需要什么, 怎么想, 全然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心的, 所能够关心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悲哀。作为教育的整体的另一半———学生, 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需要接受, 只需要被管理, 似乎从来没有人问他们需要些什么, 想要些什么, 他们只有受管制、受教育的份。这种长期的压抑 (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 和无人理解的处境, 怎能不使他们心理扭曲?他们又怎么能听你的话, 接受你所传的道、你所授的业?是的, 你长期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 甚至压制他们, 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理解你、接受你?我们不是说, 理解是相互的吗?事实上, 你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 即使你讲的句句是真理, 他们也未必能听得进去。如果我们一味只从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 一味地多讲、多练、多批、多改, 一味地去补课, 去挤压学生, 让学生毫无自由的空间, 而只是想着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升学率。那么, 我们倒很可能事与愿违, 使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现很大的偏差, 即不但不能提高个人素质, 使人走向完善, 恐怕倒可能出现更多的马加爵。这种只问动机不问效果的做法是绝对有害的。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一个人要提高素质并不断走向完善, 难道只需多学一点生硬的死知识吗?难道多学一点死知识比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吗?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 似乎大家只需要闭门死学, 学死, 哪还能希望学生们放开手脚, 开阔思维, 发挥什么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 希望我们那些还有良知的教育家们将来不要抱怨我们的学生太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放开一些手脚, 让我们老师和学生能够劳逸结合, 既有工作、学习的时间, 也有一些休息、娱乐的时间, 过一点正常人的生活。试想, 我们作为成年人, 一周工作五天, 每天工作八小时, 尚且都需要休息, 我们有什么理由, 让一个身心尚处在发展中的孩子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 而且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纵然, 我们教出了一些能考上大学甚至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但那就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我以为成功的教育应该表现为:除了教给人知识与技能以外, 更应该教会人怎样做人, 怎样学习, 怎样工作和生活, 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以后, 既能胜任本职工作, 又能和谐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 就是:走出家门能让家长放心, 走出校门能让老师放心。可我们的现实教育情况却很不让人乐观。很多学生除了会学习 (被逼迫的) 以外, 生活能力很差, 甚至缺少必要的自理能力。他们总是过着一种“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这能怪我们学生的能力低下吗?不!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上的压力, 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或机会去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还有一部分学生, 由于长期的压制性管理, 他们已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 他们不但丧失了天生的求知欲, 甚至厌弃学习, 视学习为苦役。在家长和老师的高压下苦度时光。这样的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逃学上网, 抽烟、打架、谈恋爱, 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以为那是他们在释放压力、宣泄自己的不满。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研究过他们、为他们着想过吗?我觉得至少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三、改变现状的做法

首先要放弃那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 那就是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解开束缚他们手脚的绳索, 放开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 让他们过一种劳逸结合的正常人生活。真正让孩子们有时间去接触自然与社会, 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 使他们的身心得以真正地舒展。使他们在接触自然与社会中学习更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印证他们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人们常说, 实践出真知,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真知呢?这也许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

其次, 我们要改变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引领学生认识到, 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 由老师“要我学”变为学生自己“我要学”, 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参与到课堂上来, 开动脑筋, 集思广益, 让学生动起来, 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大家共同参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岂不有利于开动脑筋、放开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 就是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我们都知道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学习者愿意学习和乐于学习才能把学习搞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习者兴趣的培养。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情绪容易稳定, 注意力容易集中, 感知清晰, 思维敏捷、思考周密, 记忆力持久, 并且不易感到疲劳。同时, 学习者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还抱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 他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则无异于苦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 其重要意义非同一般, 事实证明, 许多人的专长都是由兴趣开始发展而来的。

最后, 就是要善于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这有计划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就曾经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它将使人终身受益无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习惯一旦成了自然, 形成了规律, 那么他的原有的某一方面的行为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 甚至是变成自觉自主的行动, 这样不仅会提高效率, 而且会使其更加专注, 从而推动他更快地走向成功或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注意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从严要求, 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上册、下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6) .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2009, (3) .

我国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之我见 篇3

摘要我国的高考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是调整还是转型,这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文章以个人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是转型,当然更希望能引起大众的关注,在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考教育体制;调整;转型

我国的教育应该及时转型,因为现行的高考和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哲学上来说,任何制度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但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消亡,被新的制度所替代。

现在的高考对于文革期间的推荐制是进步和创新,有选拔制度总比没有好;并且,当时的国际形势是我国的科技力量一穷二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新后社会主义虎视眈眈,我国急于提高科技力量,抗衡西方的压力,所以才实行精英式的高考教育。对整个教育体系都有拔苗助长的模式,注重知识技术的灌输,这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所以短时间内我国涌现了很多的科学大家,科技力量、国防力量得到了大力提升;但这种教育体制缺乏对人的基本素养的关注和培养,知识技术的灌输超前化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社会现状都不再适应,出现了大批的高分低能的大学生,我国科技发展、技术人才等各方面都缺乏创造性思维。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课程重、要求高

我国的幼儿园学生年龄在3-6岁,是心理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感知外界、感知社会、形成自我意识的阶段,但我国的幼儿园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孩子知识的培养和学习上,为升入小学作准备,教的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算术运算、语言的拼音等,有的还布置家庭作业,而游戏和课外活动太少了,学校和教师又害怕出意外事故,所以天真愉快的童年生活距离很遥远。小学生的年龄在6-14岁左右,是少年成长期,对外界环境正逐步深入,对他人、同学、老师逐步认识,逐步定型自我意识,对制度的认识也逐步定型,思维方式逐步由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我们的小学教育仍然把贯穿把学习知识为主要任务,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要课程,附带开设了体育、劳动等课程,条件好的开设有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再从日程编排上看,小学一天上午四、五节,下午三节,有的最后一节是活动课,每节四十分钟,对于低年级的学童而言,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当然我说的是主流小学,山区小学要轻松些。基本上每天每科(主科,要考核的科目)都有家庭作业,到了周末,很多家长为了成绩,不惜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参加各种奥赛班或特长班学习。学生心理负担很重。

高中阶段,课程内容太多、太深、太全面的问题,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以理科为例,语数外理化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体美,认为每科的学习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作用,近来又增加生命教育、禁毒防艾、本土教材。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教材的难度并没有多大的降低,相反,某些科目的难度还加深了,大学的内容逐步下放到高中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生的负担。

二、教育评价过分功利化

高考是我国教育的指挥棒,是衡量学生成就的标杆,体现的形式是总分数。当然,我国是人口大国,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肯定有个选拔制度,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须的。但我国的高考制度是只考文化知识,所以从幼儿园开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自然要以知识文化教育为首要任务,作为人的成长教育被忽视了。

怎样才能提高知识文化的传授速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数?就成为现在教育专家所专注的问题了,经过多年的探索,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适合于比较听话的、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就通过强化记忆、加班补课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最有效。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什么探究式、分组讨论式、三四步学习法等,这些学习方式确实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但对于短时间内提高文化成绩的效果并不理想,但长期来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分数自然差不了,考大学的能力加强了许多。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不太自觉的学生就不适应了。班级教学方式不太可能做到全面兼顾,所以这种方式可能造成两极分化突出;如果分了快班和慢班,快班的学生成绩突出,为班级和学校争光;那慢班的学生,基础、习惯或学习能力可能有问题,出不出好成绩,就交高价,为学校创收。这是当前许多重点学生的办学模式。

再者,高考教育体制下,有不少人削尖脑袋走“捷径”,有的学校高价购买高考出题人所在学校的复习资料,或利用这些资料办考前急训班;如考试作弊,在期末考试,不少学生采用夹带纸条、偷看,监考老师控制考场人数;再后来,无线耳机、手机短信作弊,考场就用屏蔽器、金属扫描仪;有的甚至用尽各种办法,打通各个环节,找人代考。有的干脆在录取时用行贿招办手段,特招录取,或降分录取。在我国,围绕高考的各个环节,已经形成了不小规模的黑市。

三、高考教育体制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由于高考教育体制的功利化影响,带来了我国社会特有的社会问题。高考教育体制是只关心结果,不注重过程,所以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迎合考核目标,攻破考核目标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所以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发生了功利性变化。如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生产原料、生产环节、运输销售环节、防查防处罚等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公关,把法律法规、商业信用、甚至人的良心置于不顾,官商勾结,愈演愈烈,变本加厉,最终败露。我国的“三公”消费居高不下,官员财产申报难推行,贫富分化越突出,地方和中央唱对台戏,这也是必然的;考核制度、过程不全面不落实,上迎下欺,等等,可以说也是功利思想在作崇。

因此,高考教育体制不仅制约下一代的发展,制约教育发展,其功利思想深入骨髓,影响社会发展,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因此,社会改革必须重点改革教育,根除功利思想的极端意识,实事求是,认真调研,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制度,培养更多的社会劳动者,促成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

中国现行教育模式 篇4

这种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非常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应试教育”是一种不

正常的教育,它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对教育的基本职能“尽可能的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人创设良好个性最佳成长的空间,为社会的良性发展不断提供最大的创新动力”不能顾及或者干脆不提甚至对教育“基本职能”产生“负作用”。“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忽略人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不健康”的教育。

(2)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

(3)重人力素质轻人本素质教育。就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人力素质比人本素质更被教育者所看

重因此,对关系人本素质提高的价值、人格、权益、政治思想、社会参与等意识方面的教育则注意不够。如果我们的教育把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视为自私和个人主义,并对此采取虚无主义,甚至以社会整个需要的名义来规范限制个体的个性发展的价值形成,后果只会导致真正的个人主义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自私行为。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知道国家是如何的对教育的重视。我也体会

到了很多,纲要中提及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这是国家对教育人才提出的鲜明要求。以学生自身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另外教育也重在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作为教育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师学生都应该时时刻刻保持着一颗勇于创新的精神。以下三点是我针对中国教育改革提出的解决方法。

(1)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首先,应淡化考试的选拔作用,增强考试作为检查教与学得失的评价功能。其次,考试题目数量要减少,内容要科学,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取消用来给学校,给教师或学生排名次,并借此给予奖惩的各种统考统测的考试方法。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原则是“注重知识,突出主力,加强平时,取消期中,淡化期末”。再次,考试形式采取口头测试与阅读测试相结合;听力测试与动手操作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成绩可采取等级+特长+评语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自己。高考的改革,我认为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目前的高度集中,一卷定终生的做法,进行多种考试模式实验,使试卷题多样化。二是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什么转向为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能力。

(2)实行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模式,由以往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而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变为以“引导—探究—发展”作为教与学的基本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新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事物都应当是学生认知的客体,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都应当以学生的现实成长需要和未来发展为中心,要彻底改变搞应试教育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所谓的经验:认为学校教育,就是教学生掌握顺利通过考试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毕业或升学考试中得高分获得好成绩。在教学中还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新认识学生,让自己成为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有活动意义的学习环境和内容,才能使学生有可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体验相应知识形成过程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论文 篇5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音乐教育 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透视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开扩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50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

体系之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身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更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也就是包含有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

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其内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一个途径;第三,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五,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第六,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的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德育和娱乐性教育到审美教育,再到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其一,个人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理解教师的作用。其二,音乐能力:音乐教师能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表演;能伴奏;能演唱;能指挥;能评价他人的表演;能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能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有表现出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三,专业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于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能明显的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因此,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当前,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以求其专为目的,而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以求其深,而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 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本质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

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的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音乐会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我们,她作用于人的听觉,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人不能缺少音乐,故音乐教育是为人终生服务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的;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要破除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要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3、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统一。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理应密切关注研究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指导基础教育;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将关系到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音乐教学是一门学术性事业,音乐教师的教育活动应和其他职业科学家的活动一样去探索、创造,师范学术水平不仅包括音乐学术水平,更应包涵音乐教育教学的学术水平。所以,高师应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全面发展,以便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优化核心课程,建立少而精,容纳量大,实用性强的主干课;其次应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增加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灵活性,确立扩展课程;最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形成隐性课程;三种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1)强化教育类课程,一是增加教育课程门类时数,二是加强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可开设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如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研究等课程;(2)拓宽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应减少原公共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有利于学生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3)调整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将音乐表演、音乐技术、音乐学内容结合起来,构建以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育素质为宗旨的综合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育人环境。依据中小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高师音乐教育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即音乐审美类课程,音乐表现类课程,音乐创造类课程,音乐与相关文化类课程,音乐教育类课程五大类课程。“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造、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互相关联、互相贯穿的课程体系。”调整必修课、选修课门类,精减课程内容,压缩课时,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与自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加快音乐学科的教材建设,充实课程内容,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的最新成果。变粗放式教学为科研式教学,变讲授式教学为主体式教学,变注入内化式教学为生成建构式教学,改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专业水准,使之趋于合理化、科学化,这样不但不会降低专业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高师学生合理的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师范院校从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增设了中学所必需的选修课程,技巧课也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转为小组课或集体课,虽然这种课程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但这些有益的尝试,必将有力地推动高师音乐教育的整体课程改革。

总之,对教育来说,21世纪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与国际的全面接轨,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重视教师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作为教育的“工作母机”的作用,坚持“三个面向”,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杨晓宏 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刘 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问题[J].中国音乐, 1997(1), 39-43;

李其龙,陈永明 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 .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80-386;

戴定澄 音乐教育展望[C]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

[美]马克 当代音乐教育[M],管建华、乔晓冬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261-262;

王耀华 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15-22;

管建华 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270-276;

姚思源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文选[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84-394;

现行的教育方针 篇6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粗犷义气的性格。此歌的曲调取自一首民歌素材。这首民歌与下列哪个地方剧种出自同一个省? A:吕剧 B:豫剧 C:评剧 D:黄梅戏

2.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

A:教师的义务 B:教师的责任 C:教师的良心 D:教师的能力

3.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贝尔

4.”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5.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有规律地变化过程。A.身心 B.心理 C.行为 D.习惯

6.《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于()A.半小时 B.一小时 C.两小时半 D.两小时

7.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冰箱温度设定为()A.0℃~5℃ B.0℃~4℃ C.0℃~3℃

8.幼儿园应和()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A.家长 B.学校 C.社区 D.小学

9.5—6岁幼儿能快跑()A.10米 B.15米 C.20米 D.25米

10.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A.爱好 B.能力 C.技能 D.兴趣

11.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对资本这一概念在使用中产生了不同理解。一种是继续把“资本”作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阶级属性概念,用来研究资本主义的运动;另一种是把资本作为商品经济学中的一个自然属性概念,即单纯的经济概念,用来研究“货币生出更多的货币”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后者称为现代资本概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资本”这一概念是指。A:不断拓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B:阶级属性概念让位于单纯的经济概念 C: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资本概念 D:阶级属性概念与自然属性概念

12.幼儿园应对幼儿每()测一次视力。A.年 B.半年 C.季度 D.月

13.反映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的是()。A.有意识记忆的发展 B.无意识记忆的发展 C.机械记忆的发展 D.意义记忆的发展

14.鸡肉和()是相克的

A.冬瓜 B.土豆 C.猪肉 D.鲤鱼

15.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是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游戏。A.平行游戏 B.单独游戏 C.旁观游戏 D.合作游戏

16.《阿细跳月》这部舞蹈是下列哪个民族创作的? A:苗族 B:傣族 C:彝族 D:白族

17.()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幼儿园的各个领域的目标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机构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8.()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

A.语言活动 B.艺术活动 C.游戏活动 D.操作活动

19.主题活动打破了()的界限,将各方面的学习有机的联系起来,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是完整的。

A.幼儿与老师之间 B.老师与家长之间 C 幼儿与幼儿之间 D.领域之间

20.“教育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观点是由()首先提出的。A.福禄培尔 B.陈鹤琴 C.蒙台梭利 D.陶行知

21.以下几种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体育游戏

22.寝室每天紫外线消毒多长时间()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1小时

23.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D.说唱绘画

24.他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的终结。同属于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是。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亨德尔

25.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是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游戏。A.平行游戏 B.单独游戏 C.旁观游戏 D.合作游戏

26.幼儿与别人讲话时,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A.说话声音 B.讲究语言 C.礼貌用语

27.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A.综合性 B.灵活性 C.全面性 D.启蒙性

28.《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A.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B.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C.基本规律和特点

2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0.幼儿园应建立()隔离制度,认真做好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A.卫生消毒 B.严禁吸烟 C.消防、交通 D.食品药物

31.()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桥梁,促进家园合作,体现幼儿园和家长的伙伴关系。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32.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A.综合教育 B.启蒙教育 C.独立性教育 D.适宜性教育

33.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A.要满足家长的兴趣爱好 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34.,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35.必要时,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能配以()表示。A.手势动作 B.关系的句子 C.语气的声调

36.家园合作的方式()。

A.直接参与式与被动参与式 B.主动参与式与被动参与式 C.主动参与式与间接参与式 D.直接参与式与间接参与式

37.幼儿园应对幼儿每()量体重一次。A.年 B.半年 C.季度 D.月

38.5—6看电视最适宜时间为()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半小时

39.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A:17世纪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40.()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41.幼儿园小班人数一般为()。A.20人 B.25人 C.30人 D.35人

42.北京时间2008年1月5日20:O0点,小强在广州给在古巴哈瓦那(哈瓦那在北美洲,与北京时差为一13小时)出差的父亲打电话,语言表达准确的一项是。A:爸爸,晚上好。注意防寒 B:爸爸,早上好。注意防暑 C:爸爸,晚上好。注意防暑 D:爸爸,早上好。注意防寒

43.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哪类游戏的玩具()A.智力游戏 B.表演游戏 C.体育游戏 D.音乐游戏

44.我国的()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 D.《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45.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学前儿童的需求

46.3—4岁幼儿在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并做出反应。A.感受到 B.听懂 C.注意听

47.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是()领域目标。A.科学 B.健康 C.社会 D.语言

48.尊重,爱护幼儿,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的行为

A.身心健康 B.身体健康 C.心理健康 D.思想健康

49.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A:大卫 B:安格尔 C:德拉克洛瓦 D:布歇

以班主任的角色反观当前现行教育 篇7

大多数学术的研究中更加侧重于宏观性方向的规划与指导, 然而, 从现实教育与教学的实践中发现, 除了宏观教育的圈定与规范外, 更加需要个体经验的现身说法。班主任工作则是一项集个体劳动与群体发展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因此, 本文拟结合班主任工作角色视角对当前基础教育与管理进行论述。

2 现行教育管理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在部分落后地区或对教育关注相对欠缺的区域, 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安排, 目前来看, 基本上都存在着放羊式教学, 教师尚未尽到教师的义务, 其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方法不规范, 教学理念难以更新。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相对落后。其中, 除了教育教学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管理,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的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客观地来讲, 提高素质不一定要让学生来应付考试, 以学分为主要目标, 应该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况, 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制定教学的科目与课程的安排, 应追寻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

2.2 陈旧的教学方法制约现行教育能力的提高

学校, 大部分的童年都在的地方, 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地方, 那么都学到了什么, 的学校教育真的会让成长为适合社会适应发展的人才吗?在学校里应该学到什么或者说学什么猜对有用处呢?当前的教学无非就是说教师在那教些没有创新比较古板的东西, 没有一些新颖和实用的知识, 教师教, 学生学的传统思想一直都在的教学当中存在, 没有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完成和学习的过程, 就传统的教学理念, 学生很难把学习到的东西用在实际生活中, 因为他们被那种‘老师就是这么说的’或者‘老师就是这么让这样做的’思想所控制, 所以说当前的教育缺少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的科目与任务, 学生真正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样独立完成, 怎样解决, 总之教师不会永远陪着学生一辈子吧, 教师不能永远替学生解决问题, 所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多让学生提问题, 不一定说教师为主导学生就能学到知识, 就能吸收到知识的真正含义。

2.3 家庭因素对教育与教师主体地位的影响

家长对学生的过分宠爱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任务目标。比如说, 体育课上教师教学生一些较难的动作, 运动难免会受伤, 会出现问题, 这些都很正常, 但是, 家长不会这样想, 家长会找学校, 会指责教师不负责任等等, 看一些新闻经常能会看到一些新闻, 教师因为教育批评学生而被家长辱骂甚至家长会找一些人收拾教师等, 这些都会影响当前教学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会怎样进行?教师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很值得家长们深思,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认为当前的教学很难达到预想的目标。

教师对教学的态度问题。把家长放在第二位, 而教师放在了第三位是有原因的, 个人看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如果家长都管教不好孩子, 过分的溺爱孩子, 那么你让教师怎么办, 怎样对您的孩子进行教育, 更不要说教学了。下面就让谈谈教师的态度对教学的影响, 就个体来说, 小学的时候有一些教师, 白天上课, 晚上过份的参与社会性活动, 对于什么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的质量, 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 不闻不问, 家长再怎么舍得孩子, 那么孩子的教育也是不乐观的, 所以说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完全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身上体现的。

3 破解现行教学与管理的策略思考

3.1 引社会常识动学生学习之源

当然, 认知社会知识, 学习适合适应社会的知识。还有经验, 为了不让走上错误道路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学习, 而经验来源于实践。得到这些然后去用, 用这些知识丰富生活, 用这些经验来面对社会。学知识, 就是说学以后能用得上的知识, 比如说学手艺, 学技能, 学会记, 学管理等, 但是现在学的是什么, 就学校学习来说, 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说某某的成功案例, 某某的致富之道, 某某的。比如说学中文的, 每天文言文, 古代文学, 一系列的让很难懂得知识等等, 试问学这些你以后能干什么, 写书当作者?以前和高中毕业的朋友开玩笑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朋友直截了当说学那些东西还不如学厨师有用, 最起码饿不着, 还能自己开个馆子做点买卖, 你们那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还有一次回家说学各种体育技能体育知识, 他更直接, 问, 能当饭吃吗?当时语塞。回头想想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就是那样一个认为没有多大文化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那敢问那些专家学者的你们不知道吗?当前的教育应该怎么安排, 学生应该怎样学, 想学校应该因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为主体更好吧!

3.2 践行性引导学生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古代人也许就把教育与教学就下了完美的定义吧, 而现在的教育到是把读万卷书这条做到了极致, 但是大家都忽视了行万里路吧, 行万里路就是要去实践, 而现在的学, 几乎是完全把学生按在板凳上去学理论知识而已, 教书育人是教师与教育对学生的终极目标, 就和前面提到的一样, 教师是每天的教书, 而育人难道只是每天靠着书本上的来告诉学生怎样尊老爱幼, 怎样无私奉献, 怎样去助人为乐?当然不能, 育人, 是教育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怎样去适应社会, 怎样去和别人交往, 怎样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些都是当前学校教育与教学的任务与目标, 那么当前国教学应该做到哪些呢?

参考文献

[1]余世建, 丁丹华.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09)

现行的教育方针 篇8

关键词:培养模式;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才教育;专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96—0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也一直在积极地探索这一课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亦试图从应试教育和全才教育这两点来探讨当代教育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改进措施,以期造就杰出人才。

一、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两千万,每年毕业生超过六百万,但其中高素质人才比例很少,杰出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有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面对这一现象,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越办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教育质量却没有提高,以至于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之处,其中主要有两点:一是过于强调应试教育;二是过于强调全才教育。

中国是个历来重视考试的国家,在封建社会,很多读书人的人生目标就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选拔,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这一传统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是当代应试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土壤[1]。恢复高考后更是一考定终身,于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上大学后,学生的主要精力仍是上课、复习,然后通过各门课程考试和证书考试,最后获得文凭,这就是中国目前大致的一个教育流程。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应试。当然,我们承认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能长期存在,的确是有其必要性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的。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情大国,如果完全取消高考及其他考试,则势必会出现人际关系、政治地位、家庭出身、金钱等各种因素影响到人才评价、选拔、培养的更为复杂的局面。“文革”时期所出现的某些根红苗正却不学无术的推荐大学生即可为前车之鉴。而且,恢复高考以来,我们的大学也的确为社会选拔、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这些人也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应试教育这一培养模式也存在其局限性。不论何种考试,不论如何设计考题,都只能测试并提高人的一部分才能,很难全面反映并培养高素质人才甚至杰出人才所需的全部素质,也就是说,杰出人才所需的很多素质并不是仅仅用考试就能考出来的。古今中外的很多事例都已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在科举考试中考上进士甚至状元的人在科场辉煌之后就暗淡下来,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令人瞩目的业绩。相反,却有不少科场表现平平甚至落第之人却因其事业上的成就而留名青史,如:医学家李时珍,文学家吴承恩、蒲松龄,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等。在国外也不乏其人,大发明家爱迪生读小学时,就因考试常常不及格而被赶出了校门,最后却自学成才,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后来有人断言,如果爱迪生不退学,一路勉强读下来,最后即使拿到大学文凭,也将平庸一生[2]。而在当代中国,很多中国学生会做题,会考试,进了名牌大学,也拿到了各种令人炫目的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差,应用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因此未能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这样的人即使通过了再多的考试,拿到了再多的证书,也只能说学习成绩好而已,又怎能称之为杰出人才呢?须知杰出人才应指那些在某些领域具有杰出才能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以英语翻译专业为例亦可看到,很多大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却不能用英语与外国人流利地沟通思想。即使是那些通过了专业八级考试的英语翻译专业的研究生们,又有多少人能胜任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有多少人能用准确、地道、优美的英语翻译当代文学作品呢?更别说提出创新而又实用的翻译理论了,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

另外,我们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过于注重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学开始,学校和家长就十分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很多小学开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等多门课程,学业之重,从小学生们厚重的书包、过早戴上的眼镜上可略见一斑。但很多家长仍嫌不够,除学校课程外,钢琴、舞蹈、奥数等不断给孩子们加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武双全,样样出众。而到了高考时,基本上仍以各科总分定成败。进入大学后,很多学校也仍然以综合测评来评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当然,父母及学校的做法我们都能理解,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贯古今、才兼中西的全才,愿望固然好,但实际效果如何呢?须知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样样都学,则门门难精。另外,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人类有七种智力:语言、动作、逻辑、情感、想象、数字、声乐,而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其可能在某种智力上极具潜力而在另一种智力上乏善可陈。有人能文,有人能武;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擅长逻辑思维;有人醉心于学术研究,有人则活跃于外交场合;有人有敏锐的艺术细胞,有人却对各种机械情有独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要求孩子在七种智力上都有极高的造诣,这本身就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至少成功的概率极低。人类历史上虽曾有过极少数这样的全才,如张衡、达·芬奇、拿破仑、毛泽东等人,但很难推而广之。尤其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学科分支越来越细,每一个学科的每一个分支都是一个无穷的天地,一个人穷尽其一生的精力,能在其中某一个分支上作出杰出的贡献,就很不容易了,就可称之为杰出人才了。如果我们片面强调全面发展,就可能让一些在某一领域极具天赋的苗子失去发展的机会。钱钟书当年高考时数学较差,而爱因斯坦考大学时外语也未过关,但都因其各自的特长而被录取。如果当时的学校过分强调总分及均衡发展,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少了一个文学大师和一个物理学大师。但遗憾的是,恢复高考以来,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在某一学科天赋极高,却因总分不够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我们多一些宽容和欣赏,少一些求全责备之心,对这些学生予以特招,并特别培养,他们极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成长为杰出人才,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因人施教。可惜在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的今天,这些学生就像不合格的零件在某道工序上就被淘汰了。而进入大学后,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大而全,全而不精,基本上是平均分配教学资源,很少发现并针对学生特殊的禀赋引导其在某一方向上深入发展。这样,学生独特的潜力没有激发出来,很难在某一领域形成专长。比如很多学校普遍开设的机械工程专业,往往开设了数学、英语、制图等近三十门课,但核心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往往只占了六分之一的课时。四年下来,学生似乎样样都懂一点,但样样都不精,很难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别说成为杰出人才了。这也是片面追求全才教育带来的问题。

二、根据当代国情,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了我们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后,我们就应针对这些问题,并根据当代国情,逐步地完善之。

针对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我们应采取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在高考招生时,除高考成绩外,应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行测试。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加试听力和口语,物理专业的考生应测试其实验动手能力,美术专业的考生应测试素描、水彩等。然后,把高考成绩和素质测试的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总分(如:7∶3)。可喜的是,有不少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试点成功后,可逐步推广。一旦高校招生的标准能得到完善,这一指挥棒必然会带动中小学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这样就会在全社会形成重分数亦重素质的文化氛围。另外,在大学教育里,除了保持基本的、必要的考试外,应通过各种专业训练、实验设计、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当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会读书、会考试,而且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强,既能独立思考又善于与人合作,还具备自信、勇气、毅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时,则势必从中涌现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乃至杰出人才,又何愁找不到工作呢?

另外,针对求全教育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全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利弊,求全则不精,求专则面窄,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以利学生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原则上仍应强调各门功课全面发展,但可鼓励学生在各科总体成绩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其兴趣爱好,重点对某一学科多下些工夫,多看些课外书,甚至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在高考招生时,对某些单科成绩特别突出而总分略低的学生,如经专家测试,证实其在某一学科的确有过人的天赋时,应破格录取,特别培养。在大学一年级亦可不分科,或只大致分为文、理、医、艺等几大科。到大二时,再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禀赋引导其专攻某一学科,以期在某一专门领域取得突出的成就。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很多大学所采用的导师制值得我们借鉴。导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帮学生解答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是根据其深厚的学养、长期的教学经验、敏锐的观察去发现并引导学生从事其最具潜力的研究方向[3]。杨振宁在美国读书时,做实验经常出差错,甚至有同学开玩笑:“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他也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学物理的天分,但他的导师经过深入观察,发现他虽然不擅长动手做实验,但在理论分析及逻辑运算上有过人之处,于是引导其主攻理论物理。后来,他果然成为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4]。我们亦可根据具体国情、校情從本科教育阶段就逐步引入导师制,使得各具天分的学生们如一棵棵幼苗在导师的引导下,在科学文化的土壤里或绽放奇葩,或结得累累硕果,或长成参天大树。如以英语专业为例,有人语法扎实,善于做题又有耐心,可培养去当中学英语教师;有人听说能力强,反应机敏又善解人意可当口译员;有人反应速度稍慢,但能深思熟虑,又严谨细致,适合当笔译员。甚至同样做笔译,有人感情丰富,文学功底扎实,则适合翻译文学作品;有人知识面较宽又逻辑周密则适合做科技作品的翻译。总之,先须有较宽而扎实的基础,然后在导师的引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日日精进,则总有成大器的一天。

古时候,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有效的育人之道,如因人施教等[5]。今天,如果我们能根据当代国情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一定能做到桃李满天下的。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郭齐家.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史荣新.爱迪生传[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加]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皱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杨建邺.杨振宁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5]严华英.孔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上一篇:收集社情民意工作制度下一篇:心情随笔四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