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以互助县为例

2022-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后, 互助县从贯彻学习、机构建设、制度机制完善、依法调解仲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化解了许多土地纠纷, 保护了农民群众合法的土地承包权益, 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进入新时代, 土地纠纷特别在土地确权、产权改革中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也是新形势下农经工作的一个重点。

1 互助县调解仲裁工作开展情况

自2010年7月成立互助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以来, 我县认真贯彻学习《调解仲裁法》, 加强机构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规范仲裁程序, 提升调解仲裁能力, 依法开展工作, 推动我县调解仲裁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底, 县仲裁委累计受理纠纷案件262件, 其中仲裁16件, 调解246件。协助乡镇调处纠纷566件, 做到了案件受理及时, 调处化解及时, 化解率达100%, 为顺利开展土地确权和产权改革保驾护航, 确保了全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2012年被农业部评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先进单位”。

2 主要做法与成效

2.1 加强机构建设和人员配置, 落实工作经费

2010年我县依法成立了县级仲裁委和19个乡镇纠纷调委会。全县依法聘任兼职仲裁员34名, 其中县级仲裁员13名 (农业9名、林业2名、畜牧1名、法院1名) , 乡镇21名。这些仲裁员都是长期从事农经和农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者,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方法和基层经验, 工作责任心较强。同时从2011年开始将调解仲裁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拨付了一定的工作经费和办案经费, 保证了全县调解仲裁工作正常开展。

2.2 改善办公条件, 提升办案能力

2014年我县实施了仲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78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50万元, 省级财政补助28万元。新建了仲裁庭和档案会商室, 改建了仲裁合议调解室和案件受理室, 形成了“一庭三室”的仲裁办公场所, 面积达332.4m2。安装配备了档案密集架、庭审桌椅和庭审音视频系统等设备和办案工具。加强人员培训力度。累计参加省上组织的各类仲裁员培训班人次达86人, 每年开展县级仲裁员培训会1期。2016年7月全国仲裁员培训班参会人员来我县现场观摩调解仲裁工作。通过改善仲裁办案条件, 强化人员培训, 提升了办案能力和纠纷调处化解能力, 维护了当事双方合法的土地承包权益。

2.3 建章立制, 规范工作流程, 依法开展调解仲裁

按照《调解仲裁法》制定了《示范章程》、《仲裁规则》、仲裁员守则、书记员职责、档案文书管理和仲裁纪律等制度。建立了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并以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原则, 按照受理案件、实地查看、现场调查、搜集证据、开庭审理的规范程序依法开展调解仲裁。

3 存在问题

调解仲裁工作, 事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 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 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件众多、类型复杂、调处难度较大。近年来在土地流转、土地确权和产权改革当中纠纷案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类型越来越复杂, 调处难度不断加大。二是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备。目前有关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仲裁法》, 内容缺乏可操作性, 对于各种流转方式应当履行的程序性要求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定, 导致在完备流转手续、规范流转程序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亟需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等。三是职能不匹配, 人员不足, 业务素质与实际工作有差距。农经工作职能与从事的调解仲裁工作不匹配, 懂法律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特别是乡镇农经人员不足, 且流动频繁, 岗位不稳定。机构改革后, 县农经站由原来的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单位, 属事业编制, 没有行政执法职能, 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感到“越位”。同时因没有法律专业人才的充实, 使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与实际从事调解仲裁工作不相匹配, 造成乡镇一级农经工作特别是调解仲裁工作无人搞, 都集中到县农经站或县仲裁委, 工作量不仅大而且处理难度也较大。四是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案件执行率不高。因土地纠纷牵扯面广, 案件错综复杂, 调查取证时间长且调处难度大, 司法和法院等执法部门不愿受理土地纠纷, 即使受理了也不深入调查取证, 而只是以“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判决, 使纠纷得不到彻底解决, 留下隐患, 使案件执行率不高。

4 对策建议

4.1 认真贯彻学习, 加强宣传培训和队伍建设

对《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学习和广泛宣传, 准确理解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使仲裁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 将维护合法土地权益成为自觉行动。加大对仲裁员的日常培训, 提高仲裁员的业务水平和依法办事的水平, 增强调解仲裁办案能力。同时积极补充新鲜血液, 通过招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懂法律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仲裁队伍当中, 打造一批高素质的仲裁队伍。

4.2 加强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建设

按照“一庭三室二系统”仲裁规范化建设要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两级调解仲裁机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仲裁办案条件和取证手段, 完善工作规范和相关制度, 推动全县仲裁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同时积极争取工作经费, 确保调解仲裁工作正常开展。

4.3 加强部门联动, 建立协作办案机制

县仲裁委要积极与法制办、司法、公安、法院等执法部门的联动协调, 建立协作办案机制, 取得他们的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持, 对调处难度大、不易执行的纠纷要案多沟通、多咨询, 确保纠纷及时得到有效化解。同时经常邀请法律专家特别是懂农村土地纠纷的专家指导调解工作, 提升仲裁员依法调解仲裁的能力。

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土地流转不断加快, 土地确权即将完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调处解决好出现的各类纠纷问题, 经过几年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 (以下简称调解仲裁工作) 的探索,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以便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调解仲裁,做法,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 侯永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工作调研报告[C].青海省农牧区经营管理论文集, 2016年10月第1版:24-26.

[2] 郑丽.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7) :345-346.

[3] 赵明德.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思考[J].云南农业, 2017 (7) :80-82.

上一篇:“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企业纳税筹划与风险管理下一篇:84例附睾睾丸结核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