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精选8篇)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个基本国情延续了几千年之久,并且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维持这个基本状态。因此,农民的问题始终都应该受到普遍的关注。时至今日,建国六十余年,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集体奔向小康生活。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村文化到底该如何开展,现状如何,如何让我们的新农民在新时代过上物质与精神双重丰富的生活?由此,对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全面了解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其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文化和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就此,我对本村农民的文化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系列问题,总结陈述如下。

一、农村业余文化状况基本现状

1.1.1 电视是目前农村用于休闲的最主要方式,电视在农村的普及,极大地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业余生活。但由于电视反映农民尤其是农民娱乐的节目较少,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有些地方因为基础设施落后,有线电视开通较少,只能收到地方仅有的几个频道,节目数量少、质量差。基层电视台成为地方领导亮相的舞台,一些部门赚钱的工具,而对群众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群众渴求的文化生活问题关注很少。而且,虚假广告的泛滥导致百姓上当受骗。1.1.2 打牌、打麻将和下棋也是农民重要的娱乐方式。打牌以前主要是妇女的娱乐方式,但现在一些年轻人也比较热衷于此,且已经由以前的打“空牌”转向“玩儿钱”了,但下注一般较小。中年男性的娱乐方式以打麻将为主,农村妇女当中也有不少以打麻将为主要娱乐方式的,其主要是经济条件较好、空闲时间比较多或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妇女。打麻将只是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下注比较小。年轻人一般都是聚在一起“转街”或打牌、打麻将,由于没有特别适合年轻人的娱乐方式,他们很容易转向不良的行为,比如赌博、聚众斗殴。1.1.3 串门可以说是农村最常见、最传统、成本最低的休闲娱乐方式了。尤其对于农村妇女来说,串门更是她们业余生活的主要消遣方式。

㈢ 一年一度的庙会,亲朋好友的狂欢

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90%以上的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各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而各路小商小贩也不会错过时机,卖艺的,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笔者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卖芝麻糖和甘蔗的。庙会是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的。

诚然,这样的庙会对于农民的业余生活无疑是个鲜活剂。笔者对于儿时的庙会至今记忆犹新,深感其中乐趣。可是,毕竟对于活动范围狭小的农民来说,一年一度的庙会频率小了点。相信随着这种感触的加深,庙会会成为农村的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化

㈣ 农村互联网时代的“萌芽”

调查显示,在城镇已经广泛普及的互联网,在农村已经产生了萌芽。笔者调查走访发现,几乎每村都已经出现了电脑、网络,然而,相对而言,这样家庭的数量实在是不太可观(每村一家两家或稍微多点)。在城镇居民为信息时代信息爆炸而烦恼的同时,农村居民的信息依然呈相对匮乏的状态。但是,就如过往的每个时代一样,相信农村的信息时代也将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农村到来。农村互联网时代的“萌芽”,是大势所趋,但又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的考验。如何让农民尽快的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让农民利用健康的网络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关于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建设的相关建议

以上就是笔者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笔者认为家乡农民目前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文化事业的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适应。在农民追求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大道上,文化生活却在退化。所以笔者有以下建议: ㈠ 加强硬件建设

农村乡镇应建设一些基本的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和电子阅览室等公共设施,来丰富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就现在来看,当地农村中具有固定文化场所的村子还是极少。政府应该争取在每村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并配置部分建设器材,定期播放电影等。㈡ 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观念。

㈢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都要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开展下乡演出活动。要组织编创人员,围绕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建设小康社会。各级图书馆、美术馆、画院,要积极开展送图书、送书画下乡活动。各级文化艺术馆(站)要面向农村,组织开展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要积极开展辅导、培训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提高。这样既满足了农民朋友的需要、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能让他们少打麻将并从戏中汲取健康的精神营养。

笔者了解到,现在每村每月虽然会定期播放露天电影,但是“收视率”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影本身的缺乏趣味性,多是年代较古老,题材性对缺乏吸引力。

㈣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严厉打击一切淫秽、色情、迷信等现象。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制定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以整治促规范,健全管理体制。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一个根本问题,即人的问题,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发挥各类文化队伍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他们带动广大农民参与文化活动,从而活跃农村文化气氛,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调查总结

半个月以来,笔者走访了本村几乎所有家庭,不下百家,调查人数不下200人,上至七十余岁的老者,下至十几岁的青少年,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至少在很大程度如实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的农村业余文化状况。也正是在笔者的走访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乡亲父老的调查,不禁对这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文化生活却低俗乏味的农民产生一种十分沉重的同情。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的,最高的文化水平也就是高中。在笔者父母的时代,他们几乎是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他们生活的时代,农村的物质生活还不能得到满足,文化生活更是无从谈起。乏味的十分可怜。比他们年纪更长的,到现在还是不太能适应现在的文化娱乐,即使收看电视,也不会观看电视剧,多选择戏剧频道,《梨园春》犹受欢迎。对于现在的中青年来讲,他们则相对较好一些,由于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对于文化生活有较高的要求。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2

青铜峡市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个县级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是西部百强县市之一。为适应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需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2006年在全区率先建设了峡口镇谭桥村、邵岗镇沙湖村社区试点,在此基础上,2007年起又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服务功能相对完备,主导产业相对明显的大坝镇沙庙村等18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青铜峡市农村社区建设突出了以群众文化活动为引领,以农民科技培训、网络信息建设为载体的特点。社区建设一年多的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展社区建设的乡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景象:健康棋牌娱乐的人多了,赌博打麻将的少了;读书看报传播文明的人多了,串门闲谈搬弄是非的人少了;学用科技的人多了,封建迷信参与邪教的人少了。基本实现了“六个不出村”:小病不出村、文化娱乐不出村、健身锻炼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读书看报不出村、上网获取信息不出村。目前,日光温室蔬菜、食用菌和葡萄种植、制种玉米、标准化生猪养殖、高效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各社区的支柱产业。社区建设对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推动了全市城乡协调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2 青铜峡市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社区文化既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础,又是代表农村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从青铜峡市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状况来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与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与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社区建设覆盖面不够广泛,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

青铜峡市有总人口27.3万人,所辖一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和一个农林场,有87个行政村。目前,建立农村社区的只有18个村,仅占全市的26.7%.。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在各级政府、民政、文化和涉农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各社区图书报刊、电脑、文体活动器材、健身器材以及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有的村还建起了高标准的社区文化广场,有的建起了篮球场和宣传文化长廊。这些建立社区较早的村,借助政府和援建部门的扶持和政策优势,文化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群众文化生活比较丰富。但其他村由于社区建设覆盖面不广泛,文化发展迟缓甚至停止状况比较明显。其主要现状为:一是有些村虽有文化室、阅览室,但由于投入不足,图书陈旧,缺少科技、致富信息类读物。二是由于文化市场重整顿轻培育,娱乐项目和产品数量日趋萎缩,有的根本无立足之地。三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由于缺乏长效机制,加之这些活动总是倾向于文化活动基础相对较好的村镇开展,几乎接触不到这些没有开展社区建设的镇、村。上述这些状况使得封建迷信活动在这些村很有市场,打麻将、赌博成了多数农民的消遣娱乐方式。

2.2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作用发挥不够

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以及村级文化室是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主体,但就目前我市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状况看,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机制僵化,服务方式单一,对现代农村文化形式、内容缺少研究,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远不能满足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公益性文化业务部门,其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不强,开展活动停留在城里的多、面对农村的少,即使送文化下乡也是跟风随潮,形式化占多,没有真正实现工作重心的下移,没有切实发挥出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2.3 农村社区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青铜峡市地处黄河上游银川平原中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塔就坐落在境内,还有一批革命史迹、明长城历史遗迹、古人类遗址等,黄河文化、大漠文化特色明显。同时,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不同的村镇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发组织的秧歌队、社火队以及文艺团队近年来也逐渐增多,但在社区建设时,这些人文资源其利用率还是很低。另外,各类文化设施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4 农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青铜峡市农村社区文化活动项目来看,大部分主要以图书阅览、乒乓球、象棋、网络服务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者的文化需求,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农民主观认识来讲,许多农民缺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意识,认为参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没有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对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学习科技知识,获取致富信息有什么意义。因此许多农村社区目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尚未达到四分之一。

3 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在青铜峡市乃至自治区还是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笔者浅谈五点思考:

3.1 加强阵地意识,用先进社区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

先进文化是位于时代前列,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们内在潜能,能够催人奋进、团结向上的文化,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正是为了把广大农民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来抵制农村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因此,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步伐,努力改变社区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否则,腐朽文化、非先进文化就会在与先进文化的激烈抗衡中夺得主流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无径、也无望实现。

3.2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人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没有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是空洞的,没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活动是苍白的。因此,在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时,要坚持以人文本,针对农民群众不同的文化需求,把服务农民群众作为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注重文化活动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结合,努力做到文化娱乐、休闲建身、环境美化、思想教育、科技普及、网络咨询、艺术培训等领域百花齐放;在活动形式上,坚持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富有情趣、喜闻乐见、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日开展多样性主题活动,利用农民的喜好组织开展经常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平台,为农民提供参与活动、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3.3 发展特色文化,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是农村社区文化保持旺盛生命里的重要依托。因此在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时,根据农村各社区人文特点,因地制宜,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优势至关重要。就青铜峡市而言,一是要利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公墓以及黄河流经地等有利条件,大力营造以历史、传统、革命、现代为主线的特色社区文化氛围。比如在峡口镇各社区,可以利用108塔、余桥革命公墓对广大社区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坝镇各社区,可以以流传于该地区,但目前已濒临消亡的民间社火“花灯舞”的挖掘、整理、排演、普及为重点,形成本地区的特色社区文化活动;在瞿靖镇各社区,可以利用该地区舞龙、杂耍、腰鼓等社火表演群众参与度高,文艺骨干队伍强大等优势,开展以社火表演为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在叶升镇各社区,可以利用农民业余文艺团队较多的优势,发展以戏曲、歌舞表演为特色的社区文化;在陈袁滩镇各社区,可以利用近年来吴忠市黄河沿岸开发建设的优势,发展滨河观光旅游社区文化。二是要精心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市成功地举办了“黄河文化旅游节”、“牛首山文化旅游节”、“葡萄酒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不仅打造了文化活动品牌,发展了地方经济,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特色突出的公共文化服务。所以,深入挖掘本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提升特色,举办风格鲜明和各具特点的文化活动,也是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必须值得关注的问题。

3.4 发挥文艺团队的示范引导作用

青铜峡市有市属专业文艺团体1个,农民业余文艺团队截止2007年为23个。市文工团多年来坚持“文化下乡”与商业性演出相结合,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同时,常年在我市农村以及区内各市县和外省区进行演出,年均演出场200余场次;全市农民业余文艺团队近几年发展迅速,人数多的团队达到了70余人,有的还自筹经费购置了音响、灯光、乐器、服装等设备。这些农民业余文艺团队,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演出活跃在全市农村,有的还在农闲季节到周边县市演出。在青铜峡市农村,文工团和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相得益彰,成为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撑,对示范引导农村文化活动,引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新潮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加大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扶持力度,发挥好其骨干示范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好文工团这个专业文艺团队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促进农村社区文化繁荣活跃的有效途径。

3.5 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服务作用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3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农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给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带来了一定困难的现实问题,宾县县委宣传部利用一个月时间,专门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通过现场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多种形式,深入到宾县乡镇农村地区,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阵地开展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结合现实的成功经验,探索一些能够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有效措施。

农村文亿阵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宾县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公益性文化阵地不断完善

宾县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新建成210平方米的中共北满分局史迹陈列馆一处;争取哈尔滨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万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县文化馆多功能展厅,功能及配套设施齐全,并对外开放;建有图书馆一处,露天体育场一处。同时,重点在全县部分乡镇开展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006年以来新建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宾西综合文化站和建筑面积460平方米的新甸综合文化站两处。全县新建农民党校和新型农民学校(综合活动室)10余所,年培训人数近万人次。投资近20万元在休闲广场建文化长廊一处,便民阅报栏两处。

2、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全县农村环境卫生有了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新变化、文化阵地建设有了新突破。除了传统的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等阵地外,又增加了有线广播电视、新型农民学校、农家书屋、阅报栏和科技文化中心户等,其中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6%,活动室和示范户创建率分别达到76%和78%,到2008年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创建达46个,建阅报栏46个,新添置图书4万多册、乒乓球桌等设备;自2006年以来,分别在全县各乡镇建设了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标准化篮球场地一处,标准化篮球架子一付,7件套健身路径一套。2007年在宾西镇、平坊镇、民和乡、满井镇等4个乡镇分别建设了城市路径工程。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11件套健身路径一套。这些农村文化阵地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条件,为繁荣农村文化夯实了基础,为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创造了机会,利用率较高,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3、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深化

多年来,宾县自上而下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为阵地,以各乡镇文艺骨干为核心,以村级文化中心户为主体,以县级专业文艺人员为保障,建成三级文化网络,自编自演以歌颂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为主题,宣传党的好政策和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绩,既注重思想教育性、群众参与性、艺术欣赏性,又有地方特色、乡村特色和群众特色的各种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开展“三下乡”、送电影下乡、广场文艺汇演、文化大篷车下乡等活动不断,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县共举办各类群众性广场文艺活动130多场。仅2008年就有大型文艺活动13项近30场,小型文艺活动近50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节庆活动有声有色,重大活动主题鲜明。2008年开展了“迎奥运、迎大冬”为主题的系列文体活动,掀起农民体育运动新高潮,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全县农村和民间得到推广。此外,基层各地组织建起了篮球队、乒乓球队、巧手编织队、读书小组、书画小组、文艺演出队、乡间乐队等队伍。群众性广场文艺活动逐步形成了组织网络规范化、内容特色多元化、参与对象社会化、表演形式系列化的格局。做到“乡乡有活动,村村有歌声”,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让公民道德行为走进千家万户。创建失地农民培训学校,根据农民自身和企业的需求,对失地农民开展技能培训。2008年对全县就业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基本上轮训一遍,引导农民“洗脚上岗”、“洗脑进城”,至今已有多批农民从学校结业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做好服务“三农”这篇文章,县电视台开设了集政策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专题节目《这方热土》,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至今已播出50多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村里无文化活动场所,无文娱活动设施,更谈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围;农村文化的滞后,导致封建迷信及腐朽没落的黄色、黑色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复燃;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精神生活空虚。具体表现出以下“三少三低”的现象:

1、文化场所少,阵地使用率低。比如有一个乡镇共有7个村、56个自然屯、23000口人、农家书屋3个、文化活动室2处、村级休闲活动场所2处,活动室有的就是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和几张报纸,图书类型比较单一,很多内容都已经过时陈旧,适合当代农民阅读的书刊极少,因此文化活动很少,许多场所长年处于闲置状态,农村文化阵地的使用率极低。

2、资金投入少,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基础相对薄弱,乡村两极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造成乡村文化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活动室无力充实,图书室的藏书更是有减无增,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开展。与此同时,现有文化资源配置又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多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建立了一些文化阵地,添置了一些文化设施,但是,这些建设都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管理,致使农村有限的文化资源过于分散,难于发挥作用。以图书为例,彼此互不交流,其结果是除少数图书室使用效率较好,大多数图书长年无人问津,利用率极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形式创新少,活动吸引力低。随着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文化消费结构、消费观念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们对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但目前农村的文化生活仍比较单调、乏味,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打麻将、看牌,还是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目前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生活自下而上依次为:看电视、打牌、闲聊、参加文体活动。不能说我们没有开展文化活动,而是我们对农民文化需求的特点研究滞后,文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多少创新,给农民提供的活动缺乏时代性和吸引力。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受地域因素影响。有些乡镇相对闭塞,经济上并不很富裕,政府目前根本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受认识因素影响。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思想上重视不够,农村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3、受主体因素影响。由于各种因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乡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妇女和小孩群体,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农村文化建设难有更大进步。

4、受载体因素影响。当前,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样性,但一些文化干部对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不善于运用新手段、创建新载体,组织活动过于简单和老套,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社会效益不佳。

加强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1、思想促动,把握群众文化需求方向。一是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与教育,在社会伦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观念,在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在社会价值观体系上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二是注重从满足农民需求出发建设农村文化。当前,农民的文化需要出现了“求富、求知、求乐”的特点,探索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我们就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2、投入拉动,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经费投入问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国家、社会一起办的方针。实践证明,在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由政府包办农村文化建设,既不现实,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而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有巨大的潜力,而且具有日益高涨的积极性。为此,必须建立以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一方面,当地政府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优先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农村文化阵地的设备更新、图书资料订阅、活动开展等必要的经费开支;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为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或通过集体、个人联建、联办等形式,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3、队伍带动,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最困难的问题不是阵地如何建起来,而是如何确保阵地的永续利用。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覆盖面广、牵涉领域多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才能摆脱“一年轰轰烈烈,两年四分五裂,三年自生自灭”的窘境。首先,要稳定和充实文化工作队伍,各乡镇文化站要保证有一名专职文化干部,同时要配齐各文化场所的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并保证他们的各种待遇。其次,要着力培养文化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一支业余文艺队伍,同时特别要充分发挥老人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等的余热,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文化部门要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培训,为农村培养文化人才。再次,要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对文化工作开展得好的乡镇、村予以奖励,对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专业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最后,要建立内部规章制度,根据农村文化阵地的特点,及时建章立制.完善措施、规范管理,使农村文化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4、管理驱动,发挥现有文化资源的作用。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投入,建好阵地,完善设施,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现有文化资源作用的发挥。一是要充分发挥现有阵地的作用,要走出“建阵地红红火火,搞活动冷冷清清”的怪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广大农民群众从庙堂里、从牌桌上吸引到文化阵地里来。可以借鉴居仁镇三合村把文化阵地交给老年协会管理、使用的做法,将乡村文化阵地与老年协会、教师、妇女、青少年等文化活动比较活跃的群体联合使用与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要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图书、音像制品进行整合,可以成立“中心图书室”或“文化超市”将全乡镇的图书、音像制品全部集中起来,并建立“流动文化服务站”,定期在各站所和各村开展图书借词、音像播放等文化服务,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5、创新推动,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农村文化要做到持续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不断创新。要注意研究新时期农民文化需求的新特点,设计一些符合农村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来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要创新文化阵地建设。根据目前农村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以农家书屋、农村活动室、农村休闲广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文化阵地工程建设,特别是要注重将互联网引入乡村文化阵地,添置一些电脑。免费让群众在网上查找一些需要的信息,农民群众同样可以享受免费的上岗服务。同时,管理人员还可定期将在网上获得的有关信息在固定的“信息栏”中发布。二要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催化剂”,要摒弃过去那种“地点老在集镇,节目吹拉弹唱,时间都在晚上,观众政府组织,领导上台讲话,群众远远观望”的陈旧模式,成立一支老教师、老干部、老艺人组成的文艺小分队,开展村头文化、田头文化、庭院文化活动。同时。要抓好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将当地流传的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对村民最具有召唤力,可以极大地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4

谯城区大寺中学黄葛伟

现如今,随着广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日益突出,教师队伍的状况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广大教师尤其是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教师的种种议论更是铺天盖地。笔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与研究,认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广大教师如履薄冰、如有重负。教师的精神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主要来自改革与职业竞争、家长的过高期望以及社会的要求等。

1、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用人机制的形成,铁饭碗被打破,教师实行聘任制,末位淘汰制,学生挑选教师,岗位竞争加剧,使在职教师也有了“下岗”的危机感,所有这些都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近年来人事制度的改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触动了广大教师的神经,使绝大一部分教师有了危机感。教师这个职业不再是铁饭碗了,这是很多教师的真实想法,很大程度上来说广大教师也正是在这些思想的促使下不得不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以此来保住自己的“铁饭碗”,力求不“待岗”、不“下岗”。据调查,许多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几乎每年都有教师存在待岗或下岗的可能性。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下岗,就使得教师刻意追求高分。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很尖锐。无形中给教师的日常生活中造成很大的压力,每个教师都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工作、学习。正如杭州的一位教师所说,“升学率的攀比怪圈,让教师喘不过气来”。而现实的情况又不得不迫使校长们去刻意追求升学率,因为重点高中录取学生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学生的考分,而不是所谓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学生的素质也好,考分也罢,还是学校的升学率,这些最终都将落在广大教师身上,而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教师的精神负担。

2、据调查,许多教师都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育观念列为当前教师面对的最大挑战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广大教师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危机意识。但同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忧虑,也给教师增加了精神上的压力。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课题要求和旧的评价模式,老师们都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一方面老师们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大力提倡新的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要为追求升学率而付出更多的精力。这一相互矛盾的主题结合在一起无形中就给广大教师增加了大量的心理负担,造成了强大的精神压力。

3、家长对子女的普遍高期望和社会对学校的种种要求,使教师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甚至如履薄冰。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从整个社会来说,承担教育责任的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而很多学生及家长甚至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都认为学生学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就是老师没有教好。他们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某一个方面,作为家长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把学生往学校一送就万事大吉了。如果学生在学校没有学习好或者出了什么问题,不管是不是老师的责任,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学生家长的指责,有时甚至会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谴责,这些都会让广大教师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

二、社会和学生家长赋予了教师太多的责任,使广大的教师背负了沉重的工作压力。

如今,在农村有很多成年人都在长年外务工,孩子都跟爷爷奶奶或其它亲戚生活在一起,作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孩子一旦交到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老师就要承担起孩子的教育、成长、思想、状态、安全等等。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安全均应由老师负责,如果学生在学校出了一点点意外,老师就很有可能成为重矢之敌,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有时甚至还要为此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笔者从事基础教育近二十年,接触过许多家长与学校的纠纷,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深有感触。其中最有感触的是两件事,一是几年前在一所农村小学,老师组织学生考试时为了避免学生相互照抄,就把学生组织到操场上考试,一个学生完成考试后在返回的途中脚踩到了一块茄子皮上,因速度过快,滑倒在地,触动了某根神经,导致右上肢残疾,后来诉诸法院,学校为此承担了大部分责任,那位老师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还有一件,就是一个学生长期随外公生活,因出麻诊在家没有得到正确医治而夭折,家长也认为老师要为此事负责,其理由便是家长在晚上放学接学生时老师没有告知他们学生在生病,真可謂可笑之极。从以上两件事中我们这难看出,在新的时代社会和家长在老师正常的工作之外又赋予了老师太多的责任和工作,使得老师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学生的“保姆”,甚至有过之无不及,难怪就有老师发出了“当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比当爹妈难多了”的威概了。

三、经济待遇的低下,使得很多老师生活状况窘迫,生活压力沉重。

关于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思考 篇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整体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巨大跨越,但与逐渐鼓起来的腰包极不相称的是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却越发显得单调乏味。当前,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业余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对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我村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现状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 镇政府所在地东部,由、两个自然村合办而成,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9亩,拥有18个村民小组,570户,总人口1958人。经过走访调查,我村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看电视。看电视是目前我村农民用于业余生活娱乐普及率最高的休闲方式。它拓宽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但在节目安排上,大量的连续剧、搞笑片及综节类节目占据荧屏。特别是随着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这类节目占据的份量越来越大,而一些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的文艺节目、农业生产技术的节目很少。

2、串门聊家常。这个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妇女之间,她们在晚饭过后,经常串门、聊天。串门聊家常是农村最原始、最淳朴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这种娱乐方式正在随着看电视等其他各式各样的更具诱惑的娱乐方式的出现而逐步消退。

3、打牌和打麻将。在农村,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娱乐方式,从最初的老年人闲时打打牌消磨时光发展到一些农村的青年人打麻将赌博。由于现在农村的耕作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收割耕种均已实现机械化,导致村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无所事事,造就了打麻将赌博现象的存在,再者人们的意识薄弱,普遍认为赌博并非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恰恰相反,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甚至认为赌博是一种经济实力的体现,能力的较量,饭前饭后的谈资。殊不知这种行为对外会造成人情世故的冷淡,亲戚、朋友关系的不和谐;对内造成家庭的矛盾,一些恶性的赌博往往还会滋生社会治安事件。

4、迷信活动。时下,在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日渐盛行,稍微留神一下,就会发现封建迷信活动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丧事大操大办,祭祀之者,不仅要披麻戴孝,大吃大喝,请乐队和吹鼓手,为去逝的人焚烧冥钱和扎制的别墅、小轿车、电视机、牛、马等纸制品,还要请和尚超度亡灵。

(2)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生意兴隆。无论嫁娶,还是盖房、选墓,甚至升学考试、出远门等都要找算命先生或风水先生看手相拆字占卜算卦。(3)神鬼思想作崇,在家里挂神像设香案,烧香跪拜,祈求神灵庇佑钱财、命运和健康,以保平安顺利。

(4)更有甚者有病不去医院,相信巫婆神汉,找一些所谓的“神医”化解病情,最后既浪费了钱财,又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当前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天平严重失衡了。

以上是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基本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文化事业的进步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与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昔日曾在村庄里的歌声、锣鼓声、戏曲声、电影声已越来越多地被麻将声、吵闹声、过路车辆的鸣笛声所代替,在农民追求物质生活现代化的大道上,文化生活却在退化,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经济原因。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大多数农民群众都以外出务工或者务农为主,这些工作都非常辛苦,导致了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金钱用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所以他们很难对文化娱乐活动感兴趣,文化娱乐活动也很难在农村发展。

2、观念因素。群众对文化娱乐活动不太赞成,许多群众都会把各种合理的文化娱乐活动当成不务正业,这就扼杀了一些农民的艺术创造激情,以及表演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创新性和延续性。

3、政府投入不够。农村可供娱乐的公共设施很少,虽然现在每个村都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但是往往一个村只有一套或者两套,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我村现有一个农民健身广场,但是我村有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而且健身广场只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还缺少音响等设备。这样很难实现农村文化娱乐的普及性和多样性。

4、文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造成了他们思想的固化、传统,使得他们很难接受一些新潮的文化娱乐活动,或对这些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改善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的建议

1、上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当前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精神文化需求同样不可忽视。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 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 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

2、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因此,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己迫在眉睫。

农村党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6

大山乡共有农村党员311名,有职党员均具有一定的威信,但占农村党员大多数的无职党员,除个别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个别致富能力强、处事公正的中青年党员具有一定威信外,绝大多数威信较低。他们和普通群众没有多少差别,甚至少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觉悟、品德素质不如普通群众。农村党员队伍出项危机,直接影响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山乡农村党员队伍出现威信危机的原因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的负面影响,较具有普遍性: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党员的信仰出现危机。

当前农村经济成分和经营模式的多元化,一方面使农村党员和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致富的道路上呈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党员的信仰动摇、党性淡化。他们混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对党的远大理想产生怀疑,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种空想,歪曲理解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认为联产承包就是搞个人单干,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发展资本主义,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失去热情。具体表现在他们不是带领群众致富,而是只顾自己致富,不故关心农村的公益事业,而是一心打自己的小算盘。个别农村党员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按时交纳党费,甚至连农业税费也企图偷逃,尽管是极少数,但在群众中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二)权利与义务的反差挫伤农村党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党员认为,过去入党光荣、实惠,当兵、招工、转干样样优先,而现在只有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才想到党员。如计划生育、抗风防灾等需要带头时才想到他们;群众集体上访需要劝阻时才想到他们。他们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反差很大,这弱化了他们入党的积极性和自豪感,致使他们不主动履行党员的义务,威信就会降低。在调查中发现,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党支部召开会议、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等一般情况下都发放误工费,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党支部召开党员会议,到会人数很难达到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可见把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作为一种有偿活动对待的农村党员不占少数。

(三)农村党员队伍日持家族化、宗族化,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和先进性。

一些农村党员大局意识淡化,结果利用自己的威信当了家族、宗族利益的代言人。如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当中,他们不顾党的选人用人标准,只考虑自己或宗族、家族的利益,为了自己当选或选出自己的人,采取许愿、诽谤对手、替多人投票等非法手段进行拉票。如果选举结果不满意,则拉拢家族、宗族的党员群众和村“两委”作对,致使新班子难以开展工作。又如当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等大局利益损害到家族、宗族的利益时,一些党员抛开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不顾,和群众一起甚至组织群众阻挠开工、集体上访等。这部分农村党员失去了大部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日显“势单力薄”。

大山乡8个村党支部,311名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只有52名,35岁以上党员有259名,55岁以上的老党员有136名,老党员大多数不再从事生产劳动,要他们在市场经济中体现出党员的先进性是不现实的。

(五)党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弱化了部分农村党员的集体荣誉感。

全乡8个农村党支部基本上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但多数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每年组织党员开展活动1-2次,但活动的内容一般是组织党员聚聚餐。由于党组织生活贫乏单调,农村党员管理涣散,客观上弱化了部分农村党员的集体荣誉感,他们的言行也逐渐以普通群众的标准来自我衡量和认可,甘做普通群众,甚至落后于普通群众。

二、提高农村党员在农村中的威信的若干思考

致使目前农村党员威信普遍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看,要提高农村党员的威信关键是提高他们的宗旨意识、服务本领和建立农村党员责权统一的激励机制,促使农村党员能较好地履行党员的义务。

(一)加强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

这是提高农村党员的威信的基础。从调查的情况看,部分群众对农村党员是否有党性较为关注。部分群众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作过高的要求不一定符合实际,但作为党员就得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比如牵头建设公益事业,带头履行计划生育政策,以身作则遵守村规民约,关心孤寡老人生活等。因此,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党支部要注重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农村中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农村党员,使农村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强化农村党员的宗旨观念,打好农村党员提高威信的基础。

(二)尽快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

这是提高农村党员威信的关键。在当前党的一切工作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前提下,中青年农村党员具有较强的致富能力是他们体现先进性的表现和前提条件。一方面只有致富能力的提高才能带领群众致富,才能平息群众“不会致富,别当党员干部”、“不带群众致富,别当党员干部”的呼声。另一方面提高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是减弱农村党员责权矛盾的有效途径。如果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致富了,对党的事业就会倾注更多的热情,履行党员义务的主动性就会增强。结合当前农村党员的状况,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以保证农村党员致富能力不断提高:一是经常性地开展农村党员致富能力提高的培训工作,以镇、村党校为阵地,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二是建设一批党员实践锻炼基地,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党员到基地参观学习、实践锻炼,提高农村党员致富的实战能力;三是坚持开展党内帮、扶、带活动,提高贫困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

在提高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工作中,要注意克服“抓两头丢中间”的问题,以往我们提倡的工作方法是“抓两头,带中间”,结果是“两头”抓起来,而“中间”带不上去,致使占农村党员大多数的“中间”党员的致富能力平平,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因此要按照着眼于大多数的原则,“抓中间,促先进,带后进”,在培训、实践锻炼等安排上要充分考虑“中间”党员。

(三)输送“新鲜血液”,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活力。

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整体活力不强,这是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威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发展党员难这一情况,乡党委已经把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村党支部要从本村实际出发制定和落实好发展党员的计划,明确责任。培养积极分子要采取有职农村党员负责制,要求每个有职党员每年培养1-2名积极分子。确定积极分子要推行“两票制”,坚持“党员认可,群众认可”。发展预备党员和转正实行“公示制”,要侧重培养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入党。通过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队伍的整体威信。

(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7

1 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 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 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1.1 农村文化建设受到重视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要求, 切实提高对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二是充分考虑、科学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政府投入和资源整合等办法, 新建、改建和扩建公益性文化设施, 结合乡镇机构改革, 组建了乡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文化站) , 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严格市场准入, 健全监控网络, 开展经常性的巡查活动, 加强对农村文艺活动的监管, 引导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1.2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借助中、省的文化惠民政策, 积极争取省补专项资金, 不断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投入和“农家书屋”建设的扶持力度。2008年南部改、扩建乡镇文广站14个, 建成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 自建和争取援建“农家书屋”39个;阆中在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 建成农家书屋39个;仪陇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 农家书屋39个。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文艺活动和汲取农业科技知识的好去处, 有效缓解了农村实用科技图书少、致富信息匮乏的难题, 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定的文化支撑。

1.3 农村主体文化活动影响不断扩大

一是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图书配送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二是按照“文化主导、部门联姻、广泛参与”的原则, 立足服务“三农”和群众致富奔小康, 从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出发, 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2008年南部、仪陇和阆中文体部门精心组织广场文化活动140多场次;开展送文化“三下乡”活动289场次, 送电影17 800场次, 与省、市相关部门一道送科普书籍、实用技术图书25 000余册。通过开展一系列送文化下乡活动, 不仅让农民群众在欣赏、娱乐的过程中懂政策、受教育、学知识, 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而且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 虽然南充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对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受体制和投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市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与当前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2.1 乡镇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缺乏活力

乡镇文化站“人、财、事、物”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 县市文体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 “管事的不管人, 管人的不管事”的体制, 阻碍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一是主管不到位。文化站下放乡镇后, 县级文化主管部门随即丧失了人事、经费、业务管理手段和指挥权、监督权、约束权, 大多数乡镇将文化站作为包袱, 造成了乡镇无人管、县文体部门也管不了的这种状况, 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二是文化专干不专, 职能职责不明确。几乎所有文化专干都兼任其他工作, 造成了文化干部是“姓文不干文”、“专干不专用”的现象, 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是什么, 一年要干些什么工作不知道。三是县市文化主管部门难以调配使用乡镇文化站人员, 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 缺乏活力。由于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造成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等等。

2.2 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先进文化难以普及

1) 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干部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也缺乏必要的认识, 没有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 “一手软, 一手硬”的情况依然存在。一是重视不够。“只要经济搞上去了, 一俊可以遮百丑”的观念依然存在, 农村文化工作“排不上号, 摆不上位”, 还有的片面认为:“文化工作是吹吹打打, 蹦蹦跳跳, 可要可不要”。诸如此类, 种种错误认识, 导致了农村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致使部分乡村文化工作长时间无法正常开展;二是观念滞后。认为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只能由国家投资, 不能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当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 投入不足:一是各级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总量偏少, 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占公共财政预算的比例很小, 不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二是人力投入不足。首先表现在文化站人员配置不强, 内行少, 外行多, 且兼职多, 精力分散;其次表现在热心于农村文化活动的年轻人极少, 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三是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 社会力量参与仍然缺位。由于投入的不足, 不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常年无法开展活动, 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2.3 乡镇文化人才匮乏

据调查, 49.5%的乡镇文化干部年龄在40岁以上, 69.3%的文化干部是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61.8%的文化干部不太熟悉文化工作。一是由于乡镇文化站工作条件差、待遇低, 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 又缺少活动经费, 加之近年来各项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渠道过窄等问题, 对文化专业人员难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些年轻的文化专业人才只好外出谋生、发展, 专业人才的流失, 导致乡镇文化队伍出现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二是不少乡镇文化站现有人员存在“学历低、能力弱, 老人多、新人缺”现象, 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思想观念陈旧, 文化素质较低, 缺少专业特长, 现代意识不强, 无法满足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要。

2.4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阵地萎缩

一是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进度缓慢。据市文体局资料显示:截止今年5月底, 虽然南充402个乡 (镇) 都建有文化站 (设在事业服务中心) , 但建成符合国家综合文化站标准的只有12个, 占应建文化站总数的2.99%, 在建的101个, 占应建的25.12%;建成农家书屋414个, 占应建总数的7.68%。仅剩19个月时间, 还有289个综合文化站和4975个农家书屋待建;二是“空壳站”多。虽然乡乡建有文化站, 但大部分文化站只有“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汉 (妹) 子”, 很少开展活动, 且工作人员多是兼职, 对指导农村文化又一窍不通, 文化站成了“四无” (无专职人员、无活动经费、无活动项目、无阵地) 文化站;同时, 现代传媒设施滞后, 网络传输多是空白, 严重制约了农民对科技文化的渴求, 失去了文化服务功能, 成为“空壳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大部分只有一块牌子, 无专人管, 村级书刊报纸每年订得较少, 一般村民很难看到, 大多失去了意义。

2.5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单调, 内容陈旧

由于经费问题, 部分乡镇的农民一年只能看1~2场电影, 部分乡镇连送电影下乡活动都难继续实施下去;县市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 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 出现了“重城镇、轻边远山区, 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 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即使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文化娱乐活动往往仅限于逢年过节, 并且对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 造成了文化活动内容贫乏、方式过于简单、形式单一陈旧, 缺乏吸引力和活力, 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对精神食粮的渴求。

2.6“不良文化”在农村占有一定的市场

由于大部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 农民听广播、看电影、看文艺演出还存在一定困难, 很少能参加一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文化生活十分单调、贫乏, 加上少数农民缺乏现代文化意识, 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农村赌博、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 看相、算命、看风水、求神拜鬼在个别地方盛行, 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聚众赌博现象时有发生, 以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为载体传播现代文明中的“不良文化”业已渗透进农村市场。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着该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的强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近80%的中国,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更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3.1 加强领导, 营造农村文化工作基本环境

加强领导。农村文化建设搞得好坏, 关键在于各级领导。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治穷先治愚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投入、指导和引导力度;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分管领导职责,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村文化建设相关工作, 切实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逐步理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 明确乡镇文化站的地位和作用, 做到文化专干专职专用, 确保文化队伍的稳定, 使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2 增加投入, 加强农村文化硬件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克服“等、靠、要”思想,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发展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示范户,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增幅应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特别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比例, 保证一定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在县 (市、区) 、乡 (镇) 二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要整合农业、宣传和文体部门的农村文化建设项目, 加大对项目和经费的争取力度, 集中资金搞好乡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三是要广开门路, 拓宽文化经费的筹集渠道, 但要明确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是投资主体, 要逐步引入“民办公助”和“公办民营”等多种实现模式, 吸收社会力量参与, 以解决农村文化活动中的经费难题。四是要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市场主体, 形成国家主导下的农村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服务相结合的综合型服务体系, 以满足农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3.3 立足发展,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 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 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村文化户等, 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兴办农民书社、集 (个) 体放映队、秧歌队、鼓乐队等文艺表演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 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 进行市场化运作, 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有关行政部门要简化对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 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的同等待遇。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 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3.4 强化管理, 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 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打击腐朽文化。整顿和规范新农村文化市场秩序,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方面管理, 坚决打击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 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 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原则, 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利用电教室、阅览室向群众传授种养技能,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播放专题片等形式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帮助, 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二是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和集市, 组织开展“率先致富带头人、支持建设热心人”的评比表彰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好夫妻、好婆媳、”活动和赛歌会、和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移风易俗, 抵制腐朽文化;三是狠抓城乡文化互动。要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 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各级文化部门要利用专业队伍的优势, 编排一些内容健康向上, 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文艺节目, 利用节假日经常到农村巡回演出;同时, 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 并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这样, 让群众在欢笑里求知, 快乐中怡情, 全面营造富裕、文明、和谐的农村新貌。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张良.实体性、规范性、信仰性:农村文化的三维性分析——基于湖北、安徽两省八县 (区) 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J], 2010 (5) .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篇8

1.农村物理教师教学资源观淡薄,缺乏研发教学资源意识

教师之间沟通较少;农村初中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备课组进行教研活动重视不够,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热情不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由于时间紧,教师缺乏接受连续、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

对教师资源调查发现,农村教师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的只占24.4%;大部分教师不善于积累基本的教学素材,能建立自己题库的只占25.3%。参加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能按要求参加达83.6%,但参与者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并没有真正的激情和心理去搞好学科研究。偶尔沟通的占66.3%,每天沟通的仅占0.6%,网上交流仅占6.1%,反映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少。尽管参加过各级教研活动或培训的农村教师已经达到81.3%,但由于教研活动时间短,农村教师普遍认为缺乏接受连续、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崭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进一步深入学习、体会。

2.学校、社会、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学生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

对学生资源的调查,通过专题访谈,了解到:学生喜欢制作实验替代品及简单的物理课堂教具,但苦于无人指导;学生之间渴望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是受客观条件所限机会很少;大部分学生渴望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科技活动,并能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一些简单的小制作和社会调查活动,但是很多学生苦于没有这样的活动;学生理想中的物理教学:希望师生平等、配合默契的占97.1%;希望教师知识更广博的占56.3%;渴望在物理课上能自己动手实验的达到100%。由此可见,农村学校对学生活动缺乏足够重视和支持,学生的内在潜能没有得到开发与引领。

3.农村初中基本上配备了专门物理实验室,但农村初中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验室、实验员配置偏少,实验员缺乏专业培训;实验器材短缺仍然是制约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瓶颈

对实验资源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物理实验室,但是大多数实验室条件比较简陋,常用仪器短缺,使初中物理实验开出率受到严重影响。农村中学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91.6%的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员。演示实验能按要求做的只占25.4%,学生实验完成情况不足15%,且大多数学生实验的开出形式为合并开出。实验代用品虽能解决部分仪器紧缺的现状,但实验代用品的制作与利用率还比较低,实验代用品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4.农村信息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师生缺乏网络资源交流意识,缺少资源交流平台

在农村信息资源调查中发现,有上网机会的教师比例超过了90%,但是农村物理教师利用网络查资料或学习的仅占26%,网络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农村学生上网比例达64.8%,几乎不上网高达35.2%。教师和学生上网聊天(或玩游戏)所占比例分别为67.9%、57.8%。由此可见,农村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教师和学生偶尔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缺乏网络资源用于物理教学的意识。从调查中还发现农村部分师生不知道在网上可以寻找资源,缺少网络资源交流的平台,加之网络收费也限制师生的网上学习。

经过本次调研后,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四点问题,我们农村物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1)要增强教师对教学资源的认识,更新观念,甩掉“等、靠”的惰性思想,积极主动地寻找有效途径,迅速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2)挖掘学生资源,要求教师能耐心引导、精心布置、放心让学生去做。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等竞赛,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潜能得到进发。

(3)开发实验资源,要调动师生进行自制教具的积极性。对于个别特殊性的实验,可以利用学生在当地可见的现象创设真实情景,达到学习目的,以弥补无法实际操作的缺欠。

上一篇: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下一篇:爱就在身边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