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精选8篇)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1

状与思考

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居住条件和收入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市委和县委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结合园区总体规划,本着“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形成了进一步完善安居小区、工人新村两个社区建设和高标准建设5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与建设。针对园区实际,通过与其他干部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发现了一些问题,形成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对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起重工业园区辖20个行政村,333家企业,共有4.5万农民和3万多产业工人。

(一)安居小区建设

园区于2006年初动工建设安居小区,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5万m2,投资5000万元,达到了入住条件,二期工程也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根据园区2009年1月份和3月份的两次调研,96.7%的群众由于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现有的物质经济条件不富裕而不愿、也无法搬迁。尽管经过园区反复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认识仍无法转变,造成园区建成,群众不愿搬迁的局面。为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步伐,根据安居小区现状和群众要求及村街意见,经园区管委会研究,决定作出以下完善和调整:

1、从园区的工作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见,将自愿搬迁的群众安置在安居小区内;

2、安居小区剩余的房产支持企业发展,安置企业高科技人才、技术工人,企业不再单独规划住宅生活区,引导企业集约集群发展,实现园区内资源共享;

3、在村街座谈会广泛征求村街意见的基础上,对不愿搬迁的群众纳入园区规划的新型农村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控制原村庄范围内不准进行任何新的建设。

4、尽快完善安居小区一期工程,抓紧开工建设二期工程。

(二)工人新村建设

工人新村是园区管委会于2006年采取市场化运作,由远东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标承建,投资8000万元建设的新型社区。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一期建设5万m2已完成,达到入驻条件,二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4万m2,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份完工。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依据总体规划,园区拟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5个新农村社区,涵盖20个村,总体分三期实施,预计10至30年完成。

一期重点建设以东瓦棚村为先行的3号社区和以大东、大西两村为先行的4号社区,目前两个社区正在进行规划,计划下半年动工建设。

二、在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新型农村住宅区是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在刚开始推进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针对安居小区、工人新村已完工部分,但群众没入住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农民认识上有误区,误认为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就是给农民建新房,从而“等靠要”思想严重,一些小作坊家庭顾及原有的利益,担心失去土地后的生活来源问题;

(二)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差。部分群众收入低,搬不起,再加上住在小区生活成本必然会提高,更住不起了;

(三)社区房屋户型规划单调,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考虑不周,不适应群众的实际要求。另外,小区没有考虑到传统的生活习惯,一味的求全求新,造成年纪大的老人难以接受;

三、对策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不仅使我们了解了起重工业园区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展、成果和希望,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调查中,我们有些不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和群众,对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建农村社区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农村社区建设早已写进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必须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加深对建设农村社区的认识,以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良好环境。我们不防也借鉴南蒲办事处录制宣传村庄整合的光碟,在各村反复播放,以详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村庄整合的意义、整合后的效果,切实转变群众的观念。其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大规模外出参观学习,洗脑换脑,让他们亲身感受、亲耳聆听村庄整合的美好前景,逐步使村庄合并观念深入人心。然后选准以东瓦棚为先行的3号社区和以大东东、大西等村为先行的3号社区为试点,做为有关责任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打开局面,让群众看到效果,对全局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增加收入。一是园区增收,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加大内部收入来增加财力,充实村庄整合中的财力后盾;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安置农民工就业,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快规划进度,提高规划质量。以尊重群众意愿为前提,本着适度超前、各具特色的原则,规划多种形式、功能完备的新型住宅。要严格规划的监督管理,对暂时没有列入启动的重点村,按照规划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新的乱修乱建问题。

(四)实事求是的对待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新型社区建设采取的模式主要是合村并点,异地建设,但对于房屋质量比较高,村街较整洁的,可以进行整改,个人认为园区梁占、李庄两村就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在房屋设计上,有关部门应加大技术力量的投入,设计出多种不同面积、不同风格,既适合园区群众生活习惯而且又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的、能充分满足群众需要的户型。

(五)加强政策引导,协调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符合贷款条件、在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困难农户提供3万元至5万元的贴息或无息贷款。对入住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居民的子女就学给予经济上和分数上的适当照顾,以提高其入住的积极性。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城乡整体改革的重要时期,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战略决策。从浙江省来看, 2 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 大力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和中心村建设, 到2010年, 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59%, 居各省区前列。“十二五”时期是浙江加快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期, 如何通过互动与协调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实现城乡一体化, 是浙江加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与此同时, 浙江中心镇作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空间形态, 作为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节点, 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作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着力点, 将日益成为浙江促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桥梁、战略节点及二者协调推进的枢纽。

在此背景下, 基于中心镇的视角, 研究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理, 引人关注。在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推进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 有着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推进的成功实践, 但与此同时二者之间的非协调互动关系也偶有发现。诸如此类的现实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互动、互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二者互动的内在机理如何、如何完善二者的互动关系?因此, 深入研究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互动的机理以及互动发展关系实现的条件, 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及两者协调互动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路径, 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心镇切实发挥统筹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的战略性节点作用, 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城乡关系与城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 托达罗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的综合发展与综合建设理论, 托达罗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强调了工农、城乡之间相互强化的关系。[1]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的讨论形成了两派:“小城镇论”, 以费孝通为代表;[2]而“大城市论”, 以樊纲等为代表。[3]近年来, 区域网络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代表了城镇化研究的最新方向, 蔡日方、顾益康和洪银兴等提出了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的内容。[4]有关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的相关研究是在我国“三农”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林毅夫认为,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陈锡文也强调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的作用。[5]李志强和雷海章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中东部地区各省 (市)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郑新立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对策。陈鸿彬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差异系数和计算方法。

而国外关于中心镇的研究集中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和城市群的相关研究。[6~8]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心镇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源于对小城镇理论和统筹城乡模式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 如何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城市与农村有机互动是城乡共同发展的问题, 中心镇是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节点和互动枢纽。晏群和胡厚国认为, 中心镇是某一地区中周围若干个乡镇的中心, 在周围地区中相比较而言其经济实力较强。袁中金等通过对我国1663个中心镇的统计分析表明, 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的中心镇可以对周边若干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9]杨宏翔认为, 当前我国中心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有:规模偏小, 缺乏特色, 规划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 产业与配套设施存在矛盾, 经济发展与特色资源保护存在矛盾, 资金、土地紧缺等。[10]

上述研究, 对推动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中心镇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多数研究虽然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进行了深入的专门研究, 但从动态视角关注和分析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发展过程、机理及对策的研究较少。虽然有部分研究开始关注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 但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也很薄弱。在我国城乡整体改革的重要时期, 基于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的调查分析, 研究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动力模式与实现路径, 提出基于中心镇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政策选择, 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与“三农”改革的实践。

三、一个系统研究框架的构思

依据“概念基础→理论建构→案例与实证研究→系统研究→实践应用”这一标准的研究范式, 运用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研究成果, 在搜集、分析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研究与重点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筛选, 运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揭示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条件, 为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其分析框架如图1。

1. 城乡关系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

以往研究大都分别从中心镇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或对转移大城市发展压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们提出深入研究中心镇对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特殊意义、实现路径及条件。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有关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小城镇以及中心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确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的理论基础。

2.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条件和演化机理研究

中心镇是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节点, 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 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着力点, 将在城乡统筹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性节点作用, 将日益成为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桥梁、战略节点和重要枢纽。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浙江200个省级中心镇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 揭示我国中心镇历史演进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心镇, 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建立协调互动关系的条件, 以及不同类型中心镇影响二者互动关系的实现及其演化机理。

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动力机制和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过程中的正向反馈机理, 决定了二者的“协调互动”与“不协调互动”状态。不同中心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历史地位、动力机制、影响因素, 因此, 二者的协调推进具有十分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区域差异性和空间规律。研究重点是:通过理论分析、实地调查访谈与多案例分析, 建立二者协调互动的正向反馈机理模型;并利用浙江中心镇案例数据进行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 揭示中心镇支撑二者互动的内在机理、动力机制与时空演变路径, 进而揭示实现这些路径转化的条件。

4.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模式研究

探索形成与各地实际相符合的中心镇产业、人口集聚模式, 新型产业业态、土地等资源整合方式以及新型建设主体及重组模式, 是中心镇发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用的有效途径。研究重点是:基于浙江200个中心镇的调查数据, 定性定量地研究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互动的中心镇集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县域空间重组模式以及制度创新模式, 揭示二者协调互动的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城乡扩散以及空间分布模式特征。

5.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和评价

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中心镇建设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示范意义, 以浙江省200个省级中心镇为研究样本的研究成果, 对全国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将产生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研究重点是:通过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典型中心镇进行深度调查访谈与跨案例比较分析, 对我国中心镇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聚类分析, 揭示中心镇支撑二者互动发展的模式、协调程度及区域差异。

6. 协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分析中心镇作为支撑二者互动的战略节点的内涵、定位、目标及表现方式, 揭示二者协调推进的实施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实现机制、技术路径、发展阶段以及模式, 有助于区域政府科学决策。研究重点是:利用以上研究成果, 探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二者互动关系实现的外部环境, 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调控机制与现实对策, 从而也为我国集群成片的中心镇改革发展提出具体措施。

四、结语

以往研究多分别从中心镇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或对转移大城市发展压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文试图深入研究中心镇对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特殊意义、实现路径及条件, 是从两端分向研究转向了两端融合的理论实证研究。以往研究主要运用静态研究范式分析小城镇 (中心镇) 发展, 而空间历史演化因素很少进入分析视野。然而, 中心镇是一个复杂系统, 其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因此, 复杂系统理论和历史比较分析方法有利于深入揭示中心镇支撑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机制及路径。与以往研究相比, 本文试图基于中心镇的视角研究如何通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有助于政府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 杨俊青.西方古典与新古典学派的二元经济理论评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5, (03) .

(2) 费孝通.小城镇再探索[N].新华日报, 1984-05-02.

(3) 樊纲.城市化:下阶段经济增长的一大关键[J].管理与财富, 2002, (03) .

(4) 蔡日方.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

(5) 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 2007, (0l) .

(6) McGee, T.G.The Emergence of Megaurban Re-gions in Asia:A Research Proposal[R].University of BritishColombia (Unpublished Manuscript) , 1989.

(7) Venables, A.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Linked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 (02) .

(8) Poncet, Sandra.A Fragmented China:Measure andDeterminants of Chinese Domestic Market Disintegration[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5, (13) .

(9) 袁中金, 刘君德.中国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研究[J].城市规划, 2004, (06) .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区域协调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现象,一些城镇只考虑表面繁荣,忽视了城镇的内涵建设,“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建设速度,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化的质量不高。针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加速推进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欧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80%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城市圈,面积仅占全国国土的3.5%,但人口占到全国的27%,GDP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德国目前全国有11个大都市圈,聚集着德国70%的人口,整个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90%。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二,现行中国城市发展,经过从2005—2015年连续10年的“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两个五年计划,城市规划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2001—2010年中,我国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中,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85%--90%。据统计,全国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了52.6%,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达7.31亿,城镇化率达53.7%,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但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现代发达国家,不仅城市化率高,而且城市化的质量也很高。而我国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城镇数量和建成区面积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城镇化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国内生产总值虽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 还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并且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但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而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脆弱的国情,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郊区城市化不断蚕食有限的农业耕地,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传统城镇化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抓紧解决已长期进城务工经商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形成普遍共识的问题,在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建设、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处理好人和城市的关系,把人口城镇化和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要解决2亿农民工与7000万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由点到面,由量到质,可分类分步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让有愿意、有能力的农业人口逐步转移城镇,并让这一部分人口真正地在城市中安定下来,最大化的满足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依托产业园的建设为城镇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有效地解决市民化了的农村居民的就业,吸引居民向城镇转移,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建设,利用现有城市和区域已有的优势,促进优势项目进入园区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并为产业园区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的效果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产业、城市以及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一方面必须做好城市规划,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不能盲目追求高、快、大、宽、亮等形象工程。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与开发平衡,产业与就业并举,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城镇。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树立资源节约的新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的新思路。城镇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使用。资源是有限的,城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以实现“土地城镇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不能单纯注重城市建成区的规模,改变透支资源,过度消耗资源来谋求发展,而要根据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挖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机制,节约、合理、高效地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有限资源,将资源节约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生产、流通、消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倡导资源的保护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并举,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推动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不断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以提高农村产权有序交易流转,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一方面,尽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实施等资产所有权及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开放、规范、有序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超标住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按市场原则退还给集体,使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实现市场化流转。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制度,使交易市场信息发布及时,收费标准合理,监督管理到位,保障农民利益。从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形成。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完善,既有利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产价值,也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多元的投融资体制的建立为保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资金保障。而资金的筹集,既需要市场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市场多元化参与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创新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通道与机制,引进PPP模式等先进做法,为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打开通道,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同时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新娜、王爱萍.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经济师 2015(6)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4

机,走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是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要求,对推动沂堂镇新型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培养锻炼机关干部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能够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健全社区规章制度、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以点带面,推进基层但组织资源共享、互促互赢、加快推进全区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

区域规划以来、沂堂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以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的总体要求,高点定位、创新实践,科学规划、多元投入,示范带动、统筹推进,健全组织,党建先行,社区建设实现了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对于在社区建设中,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社区建设相对滞后、经验不足,工作机制缺少合力,公共服务资源普遍匮乏等诸多问题。为此,镇党委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把这次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作为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明确了围绕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下大气力抓了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基层组织创先争优等工作。形成以“上级帮扶、共同建设、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乡村实施”的良好格局,使全镇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 1

初步成效。

一、沂堂镇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沂堂镇辖5个工作区,32个行政村,4.5万人,6.3万亩耕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按照“中心村”社区建设模式,准备搭建一个区域化、开放式、社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坚持“方便群众,便于管理、共驻共建、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农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全镇计划建设大兴屯、麒麟、迷龙、台井、柳庄和沂堂6个社区,区委共派出12名机关干部分别到上述6个社区中到村任职。为此沂堂镇党委、政府:

(一)是成立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有关工作,涉及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有力保障了工作稳步推进。抽组专人,对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组织建设等诸多问题进行广泛调研,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论证,积极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为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是深入考察,坚定信心。组织任职干部、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工作区总支书记、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县区、兄弟街道学习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考察学习,使大家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是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土地资源、加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着极大帮助,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工作的信心。

(三)是立足实际,明确目标。在对辖区32个行政村进行调查摸底、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原则,今年确定了麒麟山、大兴屯为试点,率先启动农村社区建设。现在基本完成了麒麟社区的拟建选址、搬迁、规划、勘探、协议的整理工作。

(四)是组织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镇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村务公开栏、远教平台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好处,消除部分群众的顾虑思想,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社区组织建设中的主要做法

(一)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求完善、三年上台阶”的总体目标,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提升”的主题,本着服务效率最高、居民受益最大的原则,大力开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直接的问题作为社区为民服务的切入点。

(二)加强对社区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的领导和扶持,形成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

(三)探索建立以社区工作者为骨干,以社会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单位帮扶为补充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到村任职机关干部作用,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推进力度。

三、存在的问题

全镇行政村多、分布不均匀、村情民意复杂,各村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社区建设发展。

(一)是个别干部群众思想上认识不足。很多干部群众不了解社区的意义和作用,不能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设农村社区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村干部担心在以中心村为模式的社区建设中,村的数量将少,村级班子也会受到影响,自己的村干部身份将会大打折扣,群众有故土难离的思想、不愿意到外庄生活,认识上存在误区和思想顾虑。对推行农村社区建设达到全覆盖难度很大。

(二)是社区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社区建设的基础差,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等靠要”的想法,不积极寻求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后劲不足。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头绪多、投资大,仅仅依靠镇、村财政投入远远不够,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适合农村社区建设的融资渠道,社区建设资金难以得到保障,势必会影响工作进程。

(三)建设土地少、标准低、档次低。近几年,农村建房存在向外发展、形成“空心村”的现状,造成了发展土地少,选址困难。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处在起步阶段,其运行机制还在探索之中,新建的部分社区只有办公场所,没有其它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单一,达不到综合性服务的要求,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不够。

(四)是群众参与社区活动不够广泛。社区中能够真正满足老人需要的活动和服务较少,居民技能培训,以及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及文体娱乐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较少。

四、下一步的规划和打算

(一)以人为本,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中心村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综合服务中心,可利用现有中心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适当改造整合建设,有条件的地方,重新规划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设置,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人口聚居、交通状况、历史传统等特点,做到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形成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各类专项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体教育、计划生育、民间纠纷调解、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警务等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的保障和服务水平。

(三)坚持民主,不断促进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建设。以“四民主一考核”为具体工作方法,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制度;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调动社区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建设的热

情,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设党建阵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为村民提供固定的党建阵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农村文化大院、远程教育、电视专栏等渠道,开展对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将村级党建阵地做大做强。组织创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农民参与社区的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从思想上、行为上达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生活层次,使城乡一体化的理念得到实现。

(五)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以“五化”为主要内容,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社区存在的“脏、乱、差”问题。

(六)建设平安社区,加强农村社区治安建设。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加强社区警务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社区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建设一支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素质过硬的队伍,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建设良好的社区治安秩序和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五、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村社区基础建设。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和扶持力度。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区环境,为农村社区建设注入活力,努力建立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机关干部进社区任职的力度,引进工作人

员扶持工资等待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大农村社区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落实有利于引导、吸引文教、卫生、教育科技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提升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党建阵地、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党的建设,陶冶村民情操,和谐邻里关系,繁荣社区文化,营造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具体帮助下,以这次机关干部到村任职为契机走出农村社区党建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科学谋划、群策群力,认真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向区委、区政府,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5

(某县文广局·2011年3月25日)

3月16日下午,我县召开了2011年客家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根据会议要求,我局选取部分乡镇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又先后召开了全县文化站长会议和民间文化能人座谈会,并对各乡镇上报的农村文化现状调查报告进行了汇总和梳理。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近年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县围绕着力打造“客家某”、加快建设“客家名城”的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目前已建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并投入了使用,建成农家书屋92个,村文化活动室105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某县支中心和59个村级服务点。

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每年举办“新农民周”活动,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场次数量稳步攀升,其中2010年开展送戏下乡112场,各乡镇自办文体活动98次,送电影下乡1680场。

3、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去年圆满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基本建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2010年,积极向上争资580万元,全部用于了文化惠民工程。做好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组织实施了燕翼围、乌石围、龙光围的保护维修工程。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文化发展呈区域差异。存在纵向和横向发展的不平衡性。纵向看是县城较乡镇、乡镇较村组丰富。在县城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文化设施,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较丰富,但乡镇文化设施较为落后,且分布不平衡。从横向看,经济发达乡镇强于经济落后乡镇,交通发达乡镇丰富于偏僻乡镇,文化底蕴深厚乡镇丰富于文化基础薄弱乡镇。

2、农村文化产品供需不平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多样,但反映农村生活的文化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凤毛麟角;民间文艺团体稀少,而文化“三下乡”的内容与农民贴得不紧,所提供的简明法律、农业科技知识较少,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农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3、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大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物质、精神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存在着认为把经济搞上去了,文化建设也就自然得到加强的“自然论”;先搞经济建设,以后再腾时间来抓文化建设的“先后论”;认为文化建设要难度大, 不能立竿见影、不出政绩的“无用论”;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对和谐农村的促进作用,4、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正确引导。调查发现,农村日常文化生活除了看电视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象棋、球类活动开展甚少,上网、玩游戏的农民更是为数廖廖,也反映出农民文化生活方式单调。由于缺乏适合农民的活动平台和正确的引导,致使农村封建迷信盛行,赌博之风蔓延,客家传统美德逐渐淡化。

5、农村文化阵地在渐趋萎缩。乡镇文化站“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较普遍,设施落后、设备紧张;农家书屋缺乏管理,难以真正惠及农民。文化站长多数忙于乡镇政府其它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主动开展文化业务工作。由于缺乏经费,更难以挖掘、培育农村文化能人。

三、发展繁荣我县农村文化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理顺农村文化发展的脉络。

1、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领导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科学认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文化建设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组织各方面力量的热心关注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2、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政府部门关于文化建设的整体职责,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作为考核乡镇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规划,重点突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把城区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县文化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由以侧重于“送文化”逐步向“种文化”转变,为农村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群众基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同时要指导和帮助农民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专业演出和农民的自娱自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变“文化下乡”为“文化驻乡”。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注入农村文化发展的血液。

1、拓宽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投入。坚持公益性文化设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积极向国家和省市争取资金投入。创造条件,用好政策,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乡镇文化建设。支持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经营、自我管理,兴办农民剧团、农家书屋等,使农民群众也成为文化

建设的投资主体。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

2、设立专线资金,加快阵地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在乡镇一级建立综合文化站、篮球场、农民学校等公益场所,村一级建立简易图书室、活动室等。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文化站工作经费,根据形势的发展购置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图书与报刊。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以及新妇女学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3、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文艺团体。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应农民需求。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农村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的农村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奖励。

(三)、加强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强壮农村文化发展的筋骨。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规范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确保专职专岗,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利用好村干部队伍。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应该充分发挥好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给予适当补助。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重视并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四)、挖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村文化发展的精神。

1、加强宣传,培植传统文化发展土壤。结合开展送科技、送法律下村活动,大力宣传村级特色文化,树立村民对本村、本镇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参与到围屋保护维修、传统手工艺传承等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形成一批特色文化新村。

2、挖掘整理,赋予客家文化时代内涵。努力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对以客家山歌、香火龙、夹湖花鼓等客家文化载体,在创作形式上力求突破和创新,结合现在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作为本乡镇的特色文化进行推广和打造,同时激发起年轻一代人的兴趣,自动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6

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那么,在我省,如何在促进大西安和关中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到一些县城和乡镇进行了调查研究、反复思考,现谈点个人浅见。

从调查看,发展农村小城镇,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势在必行。归纳起来说,其作用和好处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小城镇是各类农产品和物资进行流通的重要渠道。我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目前,全省已经培育出了果品、蔬菜、畜产品、蚕桑等十大主导产业,特别是苹果生产,人均产量居全国首位。但由于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低,服务功能不健全,农产品卖难买难的问题时有发生,限制了流通的发展,使优势产业的优势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镇安县率先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集镇为纽带,着力构建环境优美、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山区小城镇群,结果来自湖北、四川、江苏等省市的客商纷纷落户县城和农村小城镇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等企业,过去那种流通不畅,许多农产品销售难的情况迅速好转;鲜活农产品损失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大批农产品在交换中实现了增值价值,不仅活跃和繁荣了农村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培养了一大批务工经商实用人才。事实表明,市场兴、百业旺。建设一处小城镇,就能引导一批农民经商,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群众。

(二)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纽带和桥梁。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城市带动战略,但无论是城市带动农村,还是工业支援农业,离开小城镇这一纽带和桥梁、都无法实现。因为城市工业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也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城市的一切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同时,小城镇建立起的那些固定的永久性的场房、库房,以及为其服务的工商、税务、文化等综合性的建筑设施,可以给农村增加风貌,给农民带来美好的向往。一句话,从长远来看,小城镇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神木县超前规划,集中投入,重点抓了县城和大柳塔、店塔、锦界和大保当四个小城镇建设,完善设施,发展产业,集聚人口,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稳定的工资收入来源。到2007年,县城和小城镇范围内已聚集人口26.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8%,城镇化率达到70%,实现了农民工人化,城乡一体化,在全省率先跨入全国百强县的行列。

(三)小城镇是吸引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是历史潮流。据测算,全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500万人,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大军,单靠向城市转移是不现实的,其根本出路还在于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实行“离土不离乡”的方针,引导部分农民到小城镇建门店办商业,建厂房办工业,建堂馆搞服务,购车辆跑动输,或从事各种文化事业,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三原县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产业化的思维富裕农民,通过小城镇建设安置剩余劳动力,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截至2007年底,全县规划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7家,年转化粮、菜、果、奶等农副产品40万吨以上,年产值近10亿元,上缴税金6800多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全省能够加快建设500个现代化的农村小城镇,每个小城镇吸收1500个农村劳动力,那就能吸纳剩余劳动力150万,就能大大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大中城市的压力。

(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我省是内陆省份,又属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起步晚、积累少、起点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招商引资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我省招商引资步伐。韩城市龙门镇,近年来重视抓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立镇、发展靓镇、和谐兴镇,吸引了全国22个省、57个县、市共1.5万多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成为韩城市知名度很高的对外开放的“窗口”。

总之,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是龙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力促全省小城镇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一,思想要有新认识。从调查看,我省在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足,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提到战略高度去重视。抓小城镇建设机构不健全,甚至有的地方还未设相应的机构,小城镇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二是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发展,乱批乱建问题严重,短期行为依然存在;三是措施不具体,管理跟不上,城镇化水平低,全省总人口近80%仍生活在农村。

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小城镇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80%—90%,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达46%左右,我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这一薄弱环节,影响着我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农民增收和非农就业岗位的增多。所以,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效推进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就尤为重要和迫切。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和产业政策要求,把我省小城镇的发展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重新审视,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遵循“既要青山绿水,又要经济快速发展”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依托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基础好、集聚力强的中心小城镇,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小城镇建设路子。

第二,规划要有新特点。规划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有句话说得好,“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由于小城镇建设是一种长远建设行为,如果规划不周,盲目开发和无序建设,一旦造成偏差,就难以弥补,再推倒重建,势必会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浪费。所以,一定要把好编制小城镇规划这一关。要坚持大农业、大工业和大市场规划理念,贯彻“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集约化的思路和“固地制宜、突出特色、个性发展、节约资源”的原则,结合当地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紧凑型的小城镇,彰显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要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将小城镇规划与村庄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行村镇、田块、道路、绿化综合治理,做到科学布点,配套成龙、各具特色、互为补充、形成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着力打造区域板块经济。

第三,改革要有新力度。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身份区分,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迁移,阻碍了人口城镇化进程。据此,建议省、市政府

借鉴上海的做法,加快户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等多种制度的配套改革,打通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和迁移渠道,为农民进城镇创造公平、公正、有序、有利的制度环境。要不断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下决心解决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安家、就业、生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切实保障进城镇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城镇人口、产业、就业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实现优势产业集约高效发展。

第四,建设要有新措施。首先,要建立城乡联动和整体推进建设机制。各级政府要敏锐地把握国家政策走向,把发展特色产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新农民和大市场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抓手,按照“资源集中利用、企业集群发展、环境集中保护”的原则,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实施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二、三产业联动,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县城和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建制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高标准创办乡镇工业园区,高起点建设蔬菜基地、畜牧基地、林果产业基地、小杂粮加工基地和药材基地,以基地为支撑,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加速向小城镇聚集,吸引各类投资机构来农村小城镇落户创业,实现小城镇建设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转变。其次,要制定一系列吸引本土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外商和本地民营企业家在小城镇创业、扎根,发展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家庭工业,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经济发展中心,提高小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制定出土地使用、租售、管理相关政策,探索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和办法,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开发利用,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创造最佳效益。

第五,投资要有新机制。要适应新形势,改变现行的投资体制,广辟资金渠道,广泛发动群众,大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进程。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使其产业化。要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性资金的导向作用,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逐步形成小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同时,要深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吸纳各种资金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方经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加速建设农民自己的生财、聚财家园。

第六,管理要有新办法。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要解放思想,理顺思路,转变作风,做到“四到位”:一是领导力量到位。省委、省政府和各市县以及乡镇有必要设立专门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负责,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常抓不懈。村小城镇建设中,要引入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理念,积极实施各类企业进农村、先进文化进农村、科技服务进农村、基础设施进农村、信息网络进农村、现代管理进农村和各级干部进农村,形成合力抓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机制。二是典型宣传教育到位。在农村小城镇建设方面,省上曾抓了240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村镇作为试点,但是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的试点工作仍较薄弱。因此,建议省上能够集中抓100个建制镇作为试点,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各市、县也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选择一批中心乡镇开展试点工作。三是各种保障建设机制到位。及时出台有关规章、制度和章程,使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并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应通过建立健全选派机关干部支持小城镇、企业与村镇结对共建小城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建设小城镇、城乡学校、医院对口帮扶和科技人员定项包扶指导小城镇建

关于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7

生育是人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重要生理基础。在与生育相关的婚姻、家庭、社会的发展演进中, 逐步形成了与生育相关的文化。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

生育文化是在深刻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发展成熟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乡土生育观念受到冲击, 人们在生育行为和生育意向上更加理性化。但是, 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及受传统影响, 群众尤其是农民生育观念仍然是传统型, 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生育观念仍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2 新型生育文化的理念和意义

新型生育文化是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形成的生育文化, 是长期推行计划生育的结果, 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用科学文明的婚育观念代替旧的婚育观念。其主要内涵是依法婚育, 少生优生;优育优教, 提高素质;计划生育, 丈夫有责;男女平等, 尊重女性;生男生女一样好, 女儿也是传后人;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不仅能够促进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发展, 稳定低生育水平, 促进人口性别比平衡, 提高人口素质, 而且能够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3 农村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的途径

转变生育观念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而婚育观念的现代化程度最终也决定了新型生育文化的层次。要以转变群众生育观念为着力点, 在各个层面上辐射开来。

3.1 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促使农民优生观念形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从根本上要靠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经济建设水平, 促进社会发展。首先, 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其次, 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农村产业开发, 带动农民增收。再次, 实行科技下乡政策, 定期派出专家开展田间技术指导, 并注重提高计生家庭发展生产的能力, 积极帮助和引导计生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到中小企业就业。只有农民富裕, 农村富强, 才能使农民把精力放在提高人口素质上, 从而促进优生优育优教理念的传播。

3.2 以社会保障为基础, 维护女孩权益

3.2.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养儿防老是传统生育文化的一个很核心的思想, 大部分农民除了靠后代且主要是儿子来抚养以外没有其他的养老途径, 因此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尤为重要。第一, 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力度, 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合力, 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第二, 扩大农村低保的覆盖面, 解决农村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一旦生儿育女的家庭养老价值为社会养老保障所取代, 人们养儿防老的动机也就失去了根基, 进而促成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

3.2.2 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生殖健康、养老关爱等方面向生育女孩家庭倾斜。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更多的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孩户的优惠政策, 确保计生女孩户政治上有地位, 经济上得实惠。建立以政府拨款、社会捐助、计划生育罚没收入为主体的专项资金, 使生育女孩家庭有生活保障。同时, 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对计生户经商、就医、购物、宅基地的审批、子女学费等实行减免或优惠政策, 建立对失独家庭的补助机制。

3.3 以发展教育为根基, 助推群众生育观念转变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必须要通过教育的途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直接决定他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城市低, 相应的在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比城市居民慢。因此, 在农村要发展教育, 使他们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揭示传统生育文化的弊病, 使人们真正理解和接受新型的生育文化观, 并以其作为指导婚育行为的指南。同时还要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设置讲授新型生育文化的课程。

3.4 以计划生育政策制度为准绳, 制约农民生育行为

3.4.1 制定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们的生育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制定适合时宜的政策对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是举足轻重的。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是现行生育政策的核心要求, 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法律作为保障。严格的生育政策会逐渐增强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同感, 鉴于我国的农村目前还未实现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法律约束是必要的, 但是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公正、公平, 依法行政。但对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 必须严厉打击。

3.4.2 完善农村计划生育自治制度

加快农村计划生育民主管理进程。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基础组织作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全面推进农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要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 保证农民享有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要建立完善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 健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 既要做到内容的合法性、规范性, 又要程序合法、简便易行。

3.5 以宣传教育为辅助, 形成弘扬新型生育文化的社会氛围

3.5.1 创新宣传形式

整合宣传资源, 以联合宣传为主体, 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 实现计生、卫生、科技、妇联、法律大联合、大宣传;以节日文化为依托, 开展专题宣传;以社会宣传为主导, 通过新闻媒体、标语板报、宣传车辆、等多种宣传形式, 对广大育龄群众进行耳濡目染的生育文化渗透;以现代传媒为辅助,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宣传, 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3.5.2 注重宣传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营造传播新型的生育文化必须促进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宣传《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母婴保健法》等有关男女平等及妇女权益的规定,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的氛围。同时, 重视宣传普及婚前体检、产前诊断、避孕节育等手段, 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3.5.3 将宣传与服务结合起来

在宣传的过程中既宣传群众, 又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要坚持将宣传服务的重点放在农村, 积极开展以“出生缺陷干预、妇科病防治、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三大服务工程和以关怀育龄妇女生殖保健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 营造和谐氛围, 增强生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调研, 为群众解决生产、生育、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发掘典型, 引导典型, 打造亮点, 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S

摘要:生育文化制约群众生育行为, 对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特别是农村, 群众生育观念依然比较传统, 本文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从五个层面指出农村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新型生育文化,途径探索

参考文献

[1]郭曼东.论生育文化和生育文明[J].人口学刊, 2007, 3.

[2]倪晓锋.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J].南方人口, 2008, 1.

[3]胡厚翠.关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经济, 2009, 6.

[4]孙慧.农村生育文化建设与农民生育观念转变的探索[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0, 10.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篇8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按照“增加补助,扩大受益,强化管理,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制度创新,全市参合农民保障水平和满意度均创历史新高,参合农民得到了优质服务和更多实惠。

2009年,我市新农合参合人口3424561人,参合率为99.88%,比2008年提高0.01个百分点,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人均筹资106.23元,超过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筹资标准。全年住院补偿228887人次,比2008年多49555人次,住院病人次均补偿费用1622.71元,比2008年增加159.16元,住院实际补偿比为42.90%,比2008年提高5.31个百分点,全市平均住院率为6.68%,比2008年提高1.5个百分点,门诊补偿2812255人次,比2008年多544643人次,门诊病人次均补偿费用13.02元,比2008年多0.11元,门诊实际补偿比为21.19%,全市总受益率为89.02%,可报费用补偿比(政策性补偿比)为48.56%,目录内药品使用率为88.55%,10000元以上补偿人次为3938,比2008年多968人次,其中,最高补偿额达到了12.96万元。新农合各项监测考核指 1

标比2008年均有所提高。

一、主要做法及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新农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通报排名制度。从2009年开始,我市将新农合参合率、住院实际补偿比、基金结余及累计结余率、住院率、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合管办能力建设等指标作为县(区)新农合监测评价指标;将参合病人及补偿资金分布、次均门诊与次均住院费用、目录内药品使用率、住院实际补偿比等指标作为市级定点医院新农合监测评价指标,按季通报排名。凡连续排名后三位的县(区)或单位,须对照监测指标,加以整改。

二是大力推行市级定点医院网络直报。2009年,市一院、二院、保健院和解放军第XX医院已顺利开通和XX县的网络直报工作,市四院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开通。此外,XX区、XX区、开发区和XX县都和XX医院签订了网络直报试点协议,其中XX医院对XX区和XX县的网络直报已经开通,对开发区的网络直报正在试点。实施网络直报,进一步提高了县(区)合管办和市级定点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报销,开创了我市新农合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全面推进新农合进村报销。今年以来,把村级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市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利用标准化服务站创建和省扶持村级卫生机构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全面推进新农合进村报销和村级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今年全市

已实现新农合网线到村700多个,开通村级报销网点200多个。让参合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新农合报销,对于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将新农合参合率、实际补偿比、目录内药品使用率和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等指标列为政府工作目标和新农合考核指标,每年对新农合定点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定点服务机构的医疗行为,较好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势头。

五是继续开展先进合管办创建活动。继XX县去年建成全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后,今年,我市全面组织开展省级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召开全市新农合工作推进会,进行专门部署,明确提出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经过省市严格考核,XX区通过市级调研评审,XX区顺利通过省卫生厅专家评审,被省卫生厅表彰为全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

六是全面完成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任务。为了确保完成这项省政府实事工程,全市加大了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力度,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各项培训,严格按照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标准和建设规范,实行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半月报制度,开展达标升级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级专门工作机构基础能力尚不能适应工作推进的实际要求。新农合制度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强调各级合管办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合管理网络。但我市至今一直仍未建立市级合管办,不利于加强全市新农合管理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县级合管办定编人数只有31人,实有人数只有42人,平均每个管理人员需要管理 8万多人,同时缺少市级管理层次,无法保证将新农合管好。二是市级管理平台尚不完善。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农合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市级新农合管理平台,推动新农合省、市、县、乡、村各级统一联网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这方面工作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尚较为薄弱,管理能力滞后已经成为突出矛盾。三是与新农合配套的服务网络能力水平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基层医疗定点机构医疗人才普遍缺乏,难以全面承担对服务对象的工作任务,部分民办定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混乱、政府监管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几点思考

新农合作为一项造福农民的惠民工程,必须以依法推进作为根本的体制保障,必须在法律规范的层面进一步健全完善。

1、立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明确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方向,使之在规范指导上具备前瞻性和江苏“两个率先”的鲜明特色。当前尤其要在已进入城市

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原有的新农合制度与城市职工医保制度的衔接上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使之顺利过渡、合理对接。

2、立足普惠于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新农合参与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在法律规范中对参合农民的权利义务、政府投入的职责义务、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权益保障、监管机构的设立及其职责权项等均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调整。凡已被实践证明的切实可行的政府规章制度有关规定,均宜上升为法律规范,全面提升依法推进的工作水平,使广大参合人员均能享受较大区域的平等福利。

3、立足可持续健康发展,科学规范新农合基金的筹措保障和使用制度。其中,一是人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保持大致对应的关系,要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政府投入的规模和人均标准,要从实际可能出发,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刚性规定,便于政府预算安排和社会监督。三是对封闭运行的新农合基金,在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规范管理”的管理原则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使用原则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运作的情况,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在提足风险基金之后的基金结余率的控制标准,使筹措的基金不致发生过多的结余,使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让参合农民得到实惠最大化。四是针对农民医疗需求和农村公共医疗机构功能不断增强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广大农民公共卫生医疗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将基金使用的重点向特困群团、重大疾病和农村公共医疗机构倾斜。

4、立足惠民便民,进一步重视农村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使之在新农合制度框架内能够满足参合农民常见病、慢性病的医疗需求。一方面在制度安排上要将与之能力相适应的初诊及治疗等权益明确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对各级政府改进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诸如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技术力量和保障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在惠民的同时做到便民,让参合农民不行远路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使新农合制度得到全覆盖,强有力的基层硬件条件的保障和支持,这样,既可以降低参合农民的治疗成本,也可以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益。

上一篇:门窗外作文下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