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模式

摘 要: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近年得到高速发展,但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模式的认识并未达成一致。本文认为高职是高于中职、有别于学术高教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应该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因此与之相匹配的也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教育模式

近些年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飞速发展,大有赶超普通高等教育之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在高职教育中,人们往往首先关注的是“如何进行高职教育”。但是当人们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又与“什么是高职教育”联系着。也就是说,你怎样理解高职教育,你就怎样进行高职教育。因此,两个基本问题相比较“什么是高职教育”则是一个更带根本性的问题,是高职教育研究必须回答的第一个基本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厘清,我以为对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颇为必要。那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

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从表面上看,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似乎已经取得共识,那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何谓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其他教育类型培养目标区别在哪里?

首先说说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目前中国存在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1898年曾著《论治学与治事宜分二途》一文,认为“天下之人,强弱刚柔,千殊万异,治学之材与治事之材,恒不能兼。尝有规理极深,虑事极审,宏通渊博,通贯百物之人,授之以事,未必即胜任愉快。而彼任事之人,崛起草莱,乘时设施,不必皆由学”。[1]蔡元培先生更有经典之论:“治学者为之大学,治术者位置高等专门学校。”在大学,则必择以终身研究学问者文师,而希望学生在研究学问之外,无其他目的;其高等专门,则是收集资料,失地练习起见,方且于校中社法庭,商场雏形……即学术毕业后之法吏技师为的,亦无不可。可见学术型人才与实用型人才是区分两种高等教育的基本标准,但是就职业本身来说,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学术性高教,职业选择面向的是“学术性”方向,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为“学术”服务。他们从事的职业可能是专家,如自然和社会科学家、各类专业工程师、船长、机长、医师、统计师、经济师、律师、大学和中学教师、作家、记者、编辑、艺术家、体育家、图书馆高级馆员,等等。从事这一层类职业,显然必须对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具有较高的素养,一般应该经过大学相应专业系统的学习。而高等职业教育依据《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将社会所有文职职业分十个大类,在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这一职业群中,是在专家的指导、监督下从事有关专业的辅助性工作的人员,如技术员、技术助理、测量员、制图员、工程管理员、医药助理、统计员、会计员、新闻通讯员、护士等。这一层类职业工作的特点就是辅助性,是按照专家的思路做辅助性的具体工作。其特点是无需具有本门专业系统深厚的知识,但要能够理解专家意图,并且善于将专家意图转化为实际操作。这一层类的多数人员需要具有高中文化,需要接受一定的高级专门训练,保证在专业上能够与专家对话,准确领会专家意图,并将专家意图付诸实践。这是介于专家决策、研究设计层与一线操作层之间的一类人才。这类人才一般是由高职教育培养的。[2]就此看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专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专业性辅助工作的人员,也就是后者是在前者的指挥之下从事一定专业技术含量工作的各种“员”。

其次说说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职业教育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般专科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中专学校)、初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初中),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承担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输送技术人才的责任。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3]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能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某个岗位或岗位群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毕业后在工作中承担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物质形态即产品的任务,是科教兴国中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4]从字面的概念看,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显然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线技术工人,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显要高于中等职业教育,一句话,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求有技术技能,而且要求有将领导、专家的决策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这是它高于中职之所在。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高职教育是一种明显区别于学术本科院校,也有别于中职教育的教育形式,可是纵观中国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还有很多的困惑,比如:高职教育大多是学制三年的大专,这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该如何衔接?高职的本科院校能否像学术性本科院校一样普及,甚至也有高职的研究生院校呢?如何办高职呢?对于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的衔接,依据我国相关的文件规定,高职生源之一是中职毕业生,俗称对口生或技校生,这些人在中职已经考取了相关的职业从业资格证,在进入高职大专院校后又要和自己的同学一样考取最低的从业资格证,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对那些中职生来说这很不公平合理。那么高职教育到底应采用何种教育模式,值得探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借鉴外国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选择,找出适合中国高职的发展模式。

二、国外的高职教育模式[5]对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

1.德国的二元制模式

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双元制”是他们职业教育的核心。学生通常一周在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培训,学校企业分工协作,理论实践密切结合。这种办学模式强化了教育目标,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德国高职的教育模式现在已经在不少高职学校推行,但是学校虽同企业建立了联系,实质性的合作却很少,尤其是企业根本不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而且现实是很多企业不愿也不能提供职位给学生,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地要求高职学校所在地企业提供岗位,但是即使对方提供了岗位,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专业设置等也与岗位要求差距很大。企业以获取利润为最高目标,如此劳神丧财的事,不怪企业没有积极性。产学分离的办学模式,不仅使高职院校摆脱不了“压缩本科”的办学格局,而且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价值。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一个难题。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应在学校与当地政府之间积极穿针引线,当地政府应制定地方规章,引导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积极接纳高职生,甚至采用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让企业为高职学生提供机会。其次,高职学校应当积极根据市场与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教育思路,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的方案、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到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才资源供给的时候,可以考虑实行开放办学,采取多种形式与有关企业、行业合作办学。

当然,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能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就业只有企业一个出口是不现实的。中国目前最需要人才的行业是服务业,根据中国城乡发展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社区需要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依据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的特点,借鉴美国的工作教育模式有必要,所以不妨研究一下美国的高职教育模式。

2.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

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种短学制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社区学院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性,职业教育明确以服务于社区为中心,必须有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为社区的生活提供支持。二是适应性,即适应社区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人才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建立在社区需求、当地工商业需求、就业需求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加、更新专业和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及生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技能和知识,为他们的就业创造条件或为在职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美国社区学院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需要。专业与课程设置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载体,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院校实际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因此,中国的高职教育应转变专业设置大而全的办学思想,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认真仔细地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及其发展趋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项目同本地区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与本地区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贴近企业、贴近社会、贴近市场。

当然,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从市场出发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满足企业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这是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高职院校面临的困境,但是从高职教育长远发展来看这只是权宜之计,决非长久之策。

职业教育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长期生存与发展,职业资格、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必然使现行的办学模式面临新的考验,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高职教育目前培养的人才规格、专业技能应尽快缩短与世界水平和产业化要求的差距。高职教育必须强化和突出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绝不是狭隘于技术的教育,切不可背离教育的本质,更应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高职自身来看,可以借鉴加拿大的模式。

3.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并构成一种专项能力。CBE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来安排教学的教育体系,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能力的评估作为检测教学质量的要素,是一种极具社会价值的新型教学模式,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借鉴和推行这种教学模式。

加拿大CBE/DACUM模式的启示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技术能力的训练和形成为目标,要以能力培养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由此看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适应市场需要的明确的专业能力培养标准和规格:二是高职学校应依据此标准与规格,作出检测教学质量和评估学生成绩的质量评估系统,在专业设计、考核、作业上以能力检测为根本,学校应聘请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参与能力标准考核体系的构建,也可邀请他们做考官,开讲座,提升强化专业技术的能力;三是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用学生社团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四是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改善教学方法,课堂可以是车间、社区。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区别于普通学术教育,高于中职教育。目前高职院校从市场出发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但是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人才自身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的短视行为不可取,应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借鉴美国和加拿大模式,改变办学思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A].钱理群.走近北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8.

[2]裴云.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误区——兼论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3):126.

[3]中国百度网.百科名片http//www.baidu.com.cn.

[4]中国百度网.百科名片http//www.baidu.com.cn.

[5]沈洁.国外高职教育的启示[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4):11-12.

作者:许玉琴

第2篇:高职教育“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试验对象,通过“三线融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改变过度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技并重。研究得出的“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及应用推广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线融合

一、研究背景

国外高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比较完善,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近年来,我国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条件也相继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大部分研究注重培养应用能力而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来高职教育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委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两个文件的印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新的变化,将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新的发展阶段,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启示下,本研究结合新时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导向与新形势下我国的具体国情、高职办学的特点等因素,通过构建高职教育“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解决新时期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

二、研究内容

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试验对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方案组织教学。项目组成员包括教学改革研究人员、企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及一线骨干教师。通过定期访谈、问卷等进行教学效果的调查,以综合评价结果和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对本研究成果的效果进行验证及不断修订完善。2008—2009年,面向学院150家合作企业及毕业生家长对学院的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社会满意度进行调查,发放问卷4 478份,结果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社会满意度为68%,说明单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时期并不为社会、家长及学生本人所认可,因此本研究在2009—2014年期间,以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培养全过程的渗透作为创新思路,将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育最新文件精神准确定位为技术技能人才,据此制定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方案在学院高职教育教学中实施,并不断调整、完善。

与企业合作共同深化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期间将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目的,围绕“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主线),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主线),以‘职业素养、德育教育、心理健康、生态理念’多方引领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主线)”三线融合进行人才培养。

三、研究方法及具体措施

(一)研究方法

以实证法为主,定性与定量研究、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主要运用比较法、归纳法,定量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反馈法。

1调查法。对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信息资料收集、实地考察、院校比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实施改革后的效果等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形成调查报告,每项调查数据保证样本数大于等于1 000。

2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结论,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

3实证法。针对学院高职教育办学特点,基于各方需求和利益结合点,结合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2008—2014六个年级进行实施,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实证。

4反馈法。由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研究期间毕业的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定期访谈、问卷等跟踪调查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以综合评价结果和毕业生社会认可度,对本研究成果的效果进行验证及不断修订完善。

(二)具体措施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主线)研究

在职业技能培养中,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主要依据,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在“双证融通”的基础上,探索与企业联合为学生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形成“校企融合,学工一体”的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共同设计、评价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依托实训基地及科研技术力量,引企入校,将教室直接搬到生产场地或把生产场地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实践,营造“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职场环境。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在拓展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在进行常规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以项目为导向,以真实任务为载体,课证岗对接,开发项目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分工协作等方式,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实施“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采用以下流程进行课程体系研究:

(1)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职业岗位(群)分析。

(3)岗位核心能力分析(职业行动领域分析)。

(4)职业学习领域分析。

(5)跟踪人才需求分析。

(6)优化学习领域、情境。

(7)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不断改进与调整的过程,依托多元化校企合作平台,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各专业所服务的行业企业真实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典型岗位任职要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重新制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作为主要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及就业岗位需求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目标设计方面,实行由知识目标为主转变为以岗位能力目标为主,改变课程注重知识目标、忽视能力目标的倾向。在课程设计理念方面,实行由知识传授为主变为以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为主,改变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实际应用的倾向。在课程实施载体方面,实行由课本知识为载体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转变,把课程载体变成可供操作的任务驱动下的项目训练组合,改变注重教材的逻辑体系、忽视实际工作任务的倾向。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实行由单一的传授式向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和实践演练式、互动式等多元方式转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多角度参与、自我发展、自主训练的过程,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在课程教学评价方面,实现由单一的考核评价向标准性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转变,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估、忽视实践操作的做法。

2以创新创业理念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主线)研究

将创业创新意识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对全体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日常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确定的学时、确定的课程内容保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机构,全面协调、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及各种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实施。

坚持以课程为引领,通过专业分类指导、比赛平台搭建相结合的方式,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一技之长。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系统设计建立“国家、省、校、系”四级技能竞赛体系,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发挥“以大赛携手校企合作,以大赛促进技能提高”的作用,建立大赛、企业家讲座、社团活动、KAB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步走上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之路。

经过不断优化调整,学院“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组织实施过程中,每一名专业教师都成为了创新创业培训教师,每一节专业课都成为了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课,教学活动、校园环境、学生活动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创新创业理念。

3以“职业素养、德育教育、心理健康、生态理念”多方引领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主线)研究

将职业素质养成、德育教育、生态理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将孤立课程打造成综合协调、全方位渗透的人文素质立交桥式培养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以生态文化渗透为引领,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用中华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和日常育人的实践中。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整合、人力资源全面结合的思想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并纳入了专业课程体系,以确定的学生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实施思想素质教育,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培养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知识、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引入生态企业文化,在学生中大力倡导绿色文明、营造“绿色”校园。生态文化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学生入校就从植物园式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生态文化的熏陶,经过生态伦理等课程的专业教育教学不断强化生态意识,并通过生态系列讲座进一步树立生态理念、生态道德,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咨询、危机干预、治疗等措施,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校园环境,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成才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形成了“以德育教育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以生态文化(生态伦理)渗透为引领,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以确定的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为载体,同时积极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生态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活动中,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态文化教师,时刻对学生做到关注、关心、关爱,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校园环境,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4以问卷调查法进行效果研究

通过对2009—2014年5届在校生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累计对209家校企合作企业、508家用人单位,在校生6 000人次,应往届毕业生1 500人次,学生家长1 500人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现场调研、访谈、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比“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前后的人才培养效果,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对形成的“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优化。

四、研究成果应用推广价值

(一)研究创新之处

1首次提出“三线融合”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能力融入的模式。

2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注重其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时期与企业合作共同深化以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文素质、岗位技能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3以确定的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为载体,同时积极引入企业文化进校园,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生态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学生管理活动中。

(二)成果应用推广价值

经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即:通过“三线融合”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改变了过度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培养模式,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技并重,实现了让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得出的“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及应用推广意义。

研究成果对于学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对完善高职学院教育教学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学科学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形成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具有实践价值的“三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省内高职教育教学起到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并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景向欣,吴文华.高职教育景观设计岗位核心能力动态创新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5).

[2]景向欣,王洪军,郑宝仁.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院校景观设计类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林区教学,2012,(3).

[3]景向欣,吴文华.高职教育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4,(7).

[4]景向欣,吴文华.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教育园林课程设计创新[J].林区教学,2014,(9).

(责任编辑:朱 岚)

作者:景向欣 王洪军 吴文华

第3篇: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是我国职业化教育的主阵地之一,是国家全面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石和保障。本文试从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架构的确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营造;“应用适度、职化发展”的课程整合及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动态、有针对性的评价模式建立及完善四个方面探索研究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全纳式教育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 培养模式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是衡量国家教育整体水平及文明程度的天然标尺。其宗旨是有针对性地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力,增长他们的智能、使其在获得技能、完善人格,最终成为发展的、健全的社会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准特教幼儿教师”的摇篮,大量优秀“准特教幼儿教师”师资储备是国家全面实施该计划的基石和保障。是全面推行全纳式教育,实现特殊、普通儿童享有融合教育地有利支撑。未来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我国未来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职业化教育的主阵地,其培养应该顺应我国未来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发展航向,秉承以用“整”学、以用“定”学、以用“导”学、以用“升”学的教育理念,构建以“社会需求”为本,以“以生发展”为根,以“实践、探究、创新”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 确立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架构

1.1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我们要培养的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是具备适度的人文基础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知识面宽泛,综合素养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1.2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架构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架构是本着以人才职业需求为前导,以培养合格的高职特教幼儿教师为目标。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初步的科研探究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四能并举。即注重知识传授与职业实践的立体、多层次渗透交融。又能科学、准确地完成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向高职“合格特教幼儿教师”的“零”职业转换对接。其架构包括以下三方面:

(1)知识架构:掌握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专业研修的知识面及良好的综合素养;具备现代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理念,并能较好的使之兼容;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能较好地运用到学习教学中;懂得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了解其发展前沿和動态。

(2)能力架构:了解并熟练掌握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幼儿的基本方法。对中、重度特殊幼儿能依托个案与相关专业康复治疗机构沟通交流,协助其完成幼儿康复诊疗;初步具备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教学科研研究的能力及职业的自我拓展能力。

(3)素养架构:热爱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热爱特殊幼儿。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拥有完备、健康、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务实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健康的体魄。

2 建一流师资队伍,营造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

(1)以能为本,全面提升教师师资素养。近年来我院不断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探索创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制。同时进一步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师资素养有了整体提升。

(2)人才为根,不拘一格引进。学院依据教学实际引进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充实教学一线,教学中本着“知教合一”的宗旨,学院从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及各类康复训练机构,不拘一格聘任多名专业人士为客座教授,使一线教学更具针对性、前沿性、实效性、科学性。

(3)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营建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事业是我国幼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未来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关涉其学习历程中的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及角色本位的自我建构。适时、适度加大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宣传;鼓励他们进入该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活动;从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及各类康复训练机构聘请资深专家進行个案教学等。这些有针对性的“知行乐学”学习氛围的营造会点燃他们求知的热情,为其营造乐学、向上的育人环境。

3 以“应用适度、职化发展”为导向,整合课程、建构培养模式

3.1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课程整合

依据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课程重组应以社会需求为终极目标,依照应用性、实践性双项并举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时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专业课程设计紧紧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同时牢牢把握必需、够用的职化育人标尺。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原课程架构为公共学习领域课程(15门)、职场认知领域课程(4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师范类课程、专业基础类、技术技能课总计14门)、职业能力领域课程(3门)、岗位实践领域课程(3门)、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公共类、专业类17门)。

现整合为全纳职业体验板块、全纳专业知识学习板块、全纳见习模拟教学板块、全纳实训互动职业养成板块四个育人板块(备注:(1)职场认知领域整合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全纳亲子园、全纳儿童体验中心、各类康复中心、全纳幼儿园。(2)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将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能力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总计39门课程调整为24门课程。(3)岗位实践领域课程调整为校内走进全纳微格教学中心,校外走进全纳实训基地,教学中实现校内校外信息共享翻转,改革相应教学评价体系。)

3.2 高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方向培养模式建构

由原高职“2+1” 式培养模式重组为“1.6+1.4”式培养模式。构建中完成全纳职业体验、全纳见习模拟教学、全纳实训互动职业养成等相关教学内容。建立健全专业知识“导-促-生”一体三位的专业理论习得模式。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初步的科研探究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四能并举。注意知识传授与职业实践的立体、多层次渗透交融。科学、准确地完成高职“准特教幼儿教师”向高职“合格特教幼儿教师”的“零”对接转换。依序建构递进式课程四板块。完成:初实践→寻需求→学专业→养技能→重创新→励科研→再实践→找差距→再定位→寻本位的多面立体人才目标培养。培养中将微视频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内外教育信息翻转互动。同时不断完善全纳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规划管理信息墙、微视频资源。

4 建立并完善科学、动态、有针对性的评价模式

评价是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它应在科学考核、发展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各项潜能的挖掘、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建立自信,促其可持续性发展。变30%+70%(30%是平时成绩,70%试卷理论考核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为(30%+10%)+60%的模式。“(30%+10%)”包括10%的平时成绩,30%的社会实践成绩(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成绩)。“60%”是40%试卷理论考核成绩与20%定岗实习成绩。考核方式策略调整旨在完善“1.6+1.4”式课程理论与实践分配模式调整,一年的定岗实习评价更多关注学生职业综合素养评价(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职业综合能力评价(团队合作能力、适应教学能力、特教育儿能力、创新能力等)及工作业效评价 (工作效率、班级管理、个案构建等)。

参考文献

[1] 田寅生,徐梅娟.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林区教学,2014(12).

[2]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M].教育部,2014.

作者:商晶

第4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6-05-09 14:55:40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3次 评论:0条

摘要:文章关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更加合理的教育体系。分别从培养目标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评估模式的改革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概述当前,随着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日渐对教育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前教育的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能仅仅是幼儿的守护者,还应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此类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修养、也拥有合格的儿童教育专业知识与理念,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儿童的能力,使其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健康成长。但客观地讲,当前在学前教育领域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许多幼儿园的现任教育工作人员并没能具备与社会要求相适合的专业素养,距我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如何进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此背景下进行研究,在就业市场的需求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下,构建更加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当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许多地方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用人市场的需求。结合作者的实践,最重要的改革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培养目标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必须和用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接,这样才能产生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在社会上体现出价值的优秀毕业生。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变化,经济总量连年提升,产业结构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是日益提升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该以敏锐的触角捕捉这些用人需求,随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幼教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幼教机构,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均水涨船高。一方面,这些毕业生必须能够具备与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具有熟练的幼儿教育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在托幼机构的一切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必须能够在儿童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为幼教课程设计出合理的课程方案和计划;由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育成长均处于关键时期,所以这些毕业生还应做到在深层次上理解和识别儿童的各类需求,从而以合理的方式挖掘儿童自身的潜力,使其能够保持旺盛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由此可知,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其目标:第一是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也有非常全面的理论知识功底,在幼儿教育方面能够具备非常系统的知识结构,拥有完善的理论知识,熟知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同时具备科学的儿童观。第二是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学习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所有基本能力,尤其是保教活动的能力和与专业相关的教研课题研究能力。第三是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这些学生应该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拥有必要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方面,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高职院校与本科类院校的目标是有差别的,其更加关注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在这个前提下,可知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并不能照搬到高职院校之中。一部分院校原样照搬了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虽然做出一些调整,但是依旧存在着理论知识过多而技能训练缺乏的情况。高职院校应该将课程体系的设置建立在怎样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上来。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为高职院校设置了五个方面的课程体系。第一方面是人文素质体系,这个体系关注的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课程的类别包括思想修养、法律基础课,毛邓理论,以及信息技术、英语课程等等;第二方面是职业基础体系,这个体系关注的是增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涉及到的课程门类包括口语、婴幼儿心理学、儿童文学、卫生健康等;第三方面是职业技术体系,这个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涉及到的课程包括乐理知识、儿童舞蹈、乐器演奏等;第四方面是职业素质体系,为学前教育的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打下基础,涉及到的课程包括教育技术、综合训练等;第五个体系是实践体系,通过为学前教育学生创造专业实训机会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这里的教学手段强调的是学前教育学生的实习,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原因,应该下大力气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当学生通过一些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的时候,学校应该为其创造直接在幼教机构进行实习的机会,使其具备足够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扩大自身的专业实训基地,从而给学生创造足够的实习环境,学校可以与附近一些幼教机构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从而达到双赢互利。此外还应进一步丰富学生实习的具体内容,例如,可以把学生在幼教机构的实习与幼教机构日常的教学管理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未来的工作状态,学生拥有了实践经历,将来毕业走向社会之后就更加容易适应环境,快速蜕变为社会所需的人才。鼓励学生破除空间限制,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去真实的幼教岗位进行体验。以实地的考察和参与来真正感受到自己专业的价值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顶岗实习,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增强对此类实习模式的管理,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内容中,顶岗实习是非常不可或缺的组成板块,学生通过定岗实习,才能够作到将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而对于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通过定岗实习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之中逐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此可知定岗实习是一名学生成长为合格幼教工作者的必经之路。

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合理的顶岗实习模块。作者所在的某学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胜任省内幼教机构的一线教师岗位,并且拥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职业热情以及职业道德,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学前教育理论活学活用的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幼教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导向下,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学院联系接受单位,派所有的学生参加共计6 个月的顶岗实习。结合学生定岗实习之后的体会,可知在实习的过程中,使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受到了来自实践的思想教育,更加了解了幼教事业的神圣,明晰了自身的努力方向和人生道路。

在顶岗实习的体系建设方面,作者在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包括:首先应该使顶岗实习的内容尽可能丰富多彩,全面涵盖幼教专业。学生应该在实习的过程中全面体会到幼教工作者的所有工作内容,逐步学习独立带班的技巧,能够在不求助外力的前提下编写带班教育的所有文案。其次应该重视在学生实习中的指导工作,肩负着指导任务的教师必须了解其具体职责,还应督促学生遵守专业规范。第三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规范,作者的做法是将实习过程细分成三个有机联系的步骤,步骤一历时一个星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必须能够初步了解幼教工作者的整体工作。步骤二历时六个星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掌握独立带班的技巧。步骤三历时三个星期,学生应该在这个阶段结合自己实习的经历写出河湖规范的实习总结和教学案例。第四是重视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学校应该成立实习指导小组来时刻关注学生的实习过程。

(四)评估模式改革高职院校不能通过一张考卷来对学生给出最终的评价,作者推荐多维的评估模式,从而对学生的考核更加立体和科学。具体的模式阐述如下:首先,应该兼顾形成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荐,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往往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当学生完成一个既定的任务之后,由相关的评估人员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其实际完成情况和进度给出形成性的评价,而在整个任务均已完成之后,在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同时关注结果和过程的评价模式,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查漏补缺。其次应兼顾理论知识的评价和实践技能的评价。不同门类的知识有着相应的评价指标,因此评价的方法也应不拘一格。举例来讲,对于通常的理论知识,依然可以选择笔试进行考核,但许多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等,建议教师脱离纸张试卷的束缚,以表演、编曲、编舞等方式给出更加合理客观的评价。第三应该兼顾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学生在参与项目实训的过程中,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往往对其表现更具有发言权,可以将这些人的评价作为学生考核结果的一部分,为其设置合理的权重。

三 、结束语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上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作者所在地区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来看,社会上对合格的毕业生的需求十分旺盛,这就更需要我们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代东东.五年一贯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幼教方向)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110-111. [2]孙秀秋,王兴杰,王乃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4): 210-202. [3]郭红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探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3(7):37-39+43. [4]王玉华.中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与澳大利亚南岸政府理工学院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2):19-22. [5]杨达,来嫔.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以四川幼专三年制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9):101-103. [6]李立新,赵丽“. 专业标准”背景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28-31.

第5篇: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在湖南的永州、湖北的武汉和江苏的无锡先后三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已经被各界认同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2+1式”、“双定生”模式等。笔者仅就“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一探讨,希望能对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所启发。

一、“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纠正当前职业教育的偏差

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然而,目前有些职业院校却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其实是对职业教育定位的误解。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面向更专门的技能教育,而不是研究性质的学科教育。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应该接受由专业人士跟踪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订单教育最大的好处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专一,在教育方法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因此检验高职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就是要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做到“适销对路”,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被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接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1.订单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途径。其一,促使观念的转变。学校市场意识的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也随之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由此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其二,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由于订单教育是企业提出需求,培养自己的员工,所以企业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

2.实施订单教育对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能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在专业建设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优势进行校企合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权重、内容的衔接等认真推敲,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统一,探讨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要及时将企业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到专业教材,更新教材,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材与当今先进技术保持同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3、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工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而这一优势的取得,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实习基地,依赖于学校营造的实践环境。首先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其次学校要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第三,校企合作共同施教,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在“订单教育”方面的尝试

(一)考察调研,找准校企结合点

学院为实现专业创新、教学改革以及和企业实现“无缝”结合的目的,学院先后两次派出人员到经济、教育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考察。通过考察了解到近几年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态势进一步扩大,对中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旺盛,而接受过商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专门教育的人才极为奇缺。据此,学院在派人外出考察的同时,又进行准确定位: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性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在输出人才上要更多地与地方经济结合。学院领导、教师了解到双汇集团“十五”规划中发展大商业的宏伟目标是在全国建设2000家双汇连锁店,于是抓住这个地方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点,于 2002年6月达成了与双汇集团定向培养连锁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的合作办学协议。

(二)行业专家参与,反向设计,构建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院与双汇集团签订了超市连锁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培养协议书后,设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参与下,共同开发双汇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按照反向设计的原理,以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胜任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目标,反向设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以专业方向、职业岗位为切入点,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人才目标的定位,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能力分解,依据能力所需开设课程,最终形成实施性教学计划。

(三)校企合作,产学互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

2002年9月,经管系从00级、01级和02级新生中选拔了 160名学生,组成了4个“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特别针对00级、01级的情况,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采取了“校企合作,产学互动”的模式,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等教学内容主要放在学校完成,将职业技术训练和岗位技能培养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去实施,而且采取了“短学时、多品种”的小模块课程体系。已开设的《连锁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双汇企业文化》、《双汇产品知识》、《盘点、防损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处理》、《特色经营与生动化陈列促销》等课程,都是以讲座的形式,由双汇集团商业公司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讲,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店实习,从最基本的店员做起,一直到店长助理,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毕业之前还要被分配到各个双汇连锁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综合实习。如果遇到双汇集团搞大型促销活动,也要求学生参加。 2004年元月,双汇集团培训基地由郑州迁入我院,双方合作由订单培养专门人才开始延伸到员工继续教育的层面。2004年 4月,双汇奖学金实施方案经万隆董事长批复,每年从双汇董事长基金中划出专款近八万元用于奖励订单班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经管系和双汇集团以双赢为目的,以共建为核心,以发展为根本,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四)毕业生信息良性反馈,促进校企进一步合作

2003年6月,首届双汇班40名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先后有14名学生成长为双汇连锁店店长,其他学生也都走上了不同的管理工作岗位,达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01级的40名双汇订单班的学生也已经全部在双汇集团就业,主要从事各种基层管理工作和营销管理工作。他们虽然毕业不久,却得到了双汇集团的认同,所以双汇集团决定扩大合作面,在2003级学生中又组建了4个“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并决定在2004年将进一步扩大合作面,这使我们看到了“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的勃勃生机。

三、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找准订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订单教育是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赢”,既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的就业找到了出路。以双汇集团为例,其“十五”发展规划中要在全国建2000家双汇连锁店,这显然是一个战略性决策,这一战略性决策引发的必定是战略性的人才需求,又恰好与高职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相对应。而这正是我们能够与其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及时抓住这个利益结合点,是订单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也是订单教育保持规模发展的基础。

(二)促使高职院校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订单教育在根本上不是订数量而是订质量和特色,实施订单教育摆在学校面前的是如何培养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在实施订单教育两年来,全体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愈加感到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能完全适应订单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相脱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囿于“学科型教学体系”,对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特色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行为规范和组织纪律教育、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明显有待于加强。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在教学上进行改革,不在管理上进行改革,订单教育就不可能有生命力。

(三)订单教育实施的过程是创立品牌专业的过程。

从实施订单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校企双方均投入了优秀的人力、大量的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必要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彼此双方合作培育的“产品”质量都负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责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专业与课程开发、管理与激励机制的运作都需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把握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教研、科研课题,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得以逐渐丰富和拓展。因此,在实施订单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育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最终建立同类院校中的品牌专业。

总之,“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已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既打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旧观念,又避免了纯技术能力观的新误区,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达到了突出职业综合素质、突出岗位应用技能、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第6篇:关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摘要:

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有助于构建“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应体现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就业渠道、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实现这种“无缝对接”,需要政府参与调整供应链结构,高职院校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理

一、研究背景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之一,它最早应用于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用最短时间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可看作是一种服务型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高职,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供应链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来,改进学院原有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多赢的局面。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就业市场衔接不通畅。具体表现为:与就业服务市场缺乏信息沟通,毕业生就业进程延迟,就业成本加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或不对口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学生即使就业也无法很快进入角色,需要企业再培训,增加企业人力成本。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和就业单位是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两个节点无法达到一种无缝化的连接,或者说是一种非常通畅的连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具备行业科学管理知识和一线服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与产业及企业同步互动、通联的高职教育模式,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要求,并具备事业的延展能力。

本研究将先从高职供应链分析开始,探究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问题,进而找到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解决方案。

二、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和创新

(一)传统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

高职院校自开办之日起,供需问题就随之产生,其供需关系网络是固有的。学校的供需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而发生的学校和生源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而且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目标而发生的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这种供需关系网络虽然也属于供应链范畴,但仅仅只是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而已。就是一个按照这种通联方式,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供需网络图。

由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系列中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二级学院、高专、成人高职、民办高职等。虽然表面形式多样,但在实践中存有各自为政、相互分割、互不联系的种种弊病。中职与高职在纵向上缺乏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作,高职院校横向之间也缺乏联系,更为不利的是专科教育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各自封闭、自成体系。在这里生源、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供需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合作的关系,在供应链中供需节点单位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或集成。这种供需形式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专业及课程设置仍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科学预测与把握,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一味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不成比例,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状况。

由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以及专科成为职业教育最高学历等原因,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同时社会又出现了高级蓝领严重短缺现象。这种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发放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这无疑会给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转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的高职毕业生带来一定的打击,并且普通本科学校接受高职专科学生的动机多数在于扩大生源,在培养方式上一般也是按照传统方式,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更不是为了培养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用人单位也对这些“专升本”高职生有明显的歧视。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包括学院推荐直接就业、参加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交流就业、亲朋好友帮助推荐就业、网络人力资源招聘等。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成熟有效的毕业生就业通道,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路径尚未完全通畅,专业不对口和就业成本高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

通过对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分析,结合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是: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高教育、就业渠道和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开放式、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

改造后的人才培养供应链具备以下特点:

1.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职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制化”培养,实现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由此,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要求,进行“需求”管理,参照就业单位岗位要求,共同设计教育培养方案,全方位实现“产学研”合作,并将管理延伸至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2.了解生源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

一方面可以了解详细的学生信息,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外延范畴不是介于中专、高中与普高本科之间的一种学历层次,而是独立自成体系的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相互沟通的关系。高职自身的体系应该由专科、本科及研究生3个层次组成,可以实行学分制,根据学分完成情况颁发毕业证书,并且部分所修课程学分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得到承认,改变职业教育是培育低层次人才的印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4.由原有的推动式供应链变成拉动式供应链

如图3所示,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以高职为策动源,学生通过教育“加工”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在早期的就业市场是可行的,在目前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该供应链响应能力明显较差。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来自用人单位,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而集成化拉动式供应链在原拉动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供应链各节点的合作和协同,合作双方参与到对方的相关事务中去。

5.整条供应链必须是无缝的

只有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化,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化。在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目标、想法和行动完全处于一种协调、同步的状态,而这一切有赖于信息流的传递。海尔、大红鹰等企业办校就是一种办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有效集成。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和风险,同时,它还具备传统职业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即最先进的实训设备、最仿真的工作现场和最柔性的就业规划。

6.把自主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为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供应链自主创业薄弱、就业渠道狭窄的局面,高职院校应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人、财、物的帮助,让一部分有创业实力的学生能顺利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建议和方法

(一)政府应参与调整人才培养供应链结构

政府必须重新调整高职学历层次,从大专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挑选办学能力强的院校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然后向全国逐步推广。高职和普高之间要做到学历对等、学分互通。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

拉动式供应链实施的主要手段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1+1+l”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4所示,这种模式包括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和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独立,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企业对人才培养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要实现学院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必须先实现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而无缝对接需要各节点间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步骤为: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制定标准,选择生源提供单位和用人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此主要研究校企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院和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即使合作也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为加强校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双方签定合同,严格履行契约;建立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校企之间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在校企之间搭建桥梁,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反映给学校。

(四)建设就业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在依托全国或省市就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包括就业指导信息平台、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在供应链节点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通过定单来描述自己需要的人才,学院根据订单来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因此,需要生源地、学院、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制定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包括创新精神和社会交往)。这4个指标都设立一定的权限。

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的权限分别为0.3、0.3、0.25、0.15。用人单位在订单中给出这4个指标的分数值或者指标的分数值与权限值的乘积之和,学院根据订单的要求,客观地给出分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到合适的岗位。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此评价体系扩展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促进学生自主创业。

高职院校的信息平台还包括提供反馈信息的就业评价模块,该模块必须有一套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就业率(或签约率)、用人单位满意率、专业对口率等,以便学校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今后的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第7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构建符合再代化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面向不同行业的高职学校,其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运行的特点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1.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拉动脑力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机器人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互联网和网络公司的出现,特别是数据公司的出现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运行态势,从而出现了许多新职业,这些新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知识有明确的要求。

2.加入WTO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高职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断扩大知识资本。对学生的国际视野、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结构、管理经验、人格素质等都提出新的要求,要培养适应市场的复合型高职人才。

二、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

一种类型和自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一个专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力、物力上的保证。专业建设不仅要满足现在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未来的需要。要特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既要注意专业前景,也要考虑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2.培养目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2)知识、能力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且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因而,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等特点。高职教育人才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体现了它隶屑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

(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施工、制造、运行、检测与维护等工作;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高职毕业生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3.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

(1)职业能力的形成。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人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是编制一般教学计划行为的一种拓展、外延和深化。

首先,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本行业背景和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对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体需求进行分析。再根据“有效需求”的原则,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然后确定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公德三项要素组成。对有关专业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

(2)综合素质。高职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所谓的人文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做一个忠诚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质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须的素质,是立身之本,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本领。它主要包括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和创新素质。

4.课程体系

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块: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追求课程的完整性,忽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

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为学生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本领。

我们构建的高职课程体系应当体现: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2)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

(3)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

5.产学结合

开展产学结合,狠抓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6.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学院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提高学历,鼓励在职进修。

(2)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

(3)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

(4)引进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5)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

(3)人才类型的技术性。高职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转变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他们除应具有必须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鲜明的特色。

(4)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工科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生产一线从事施工、制造、运行、检测与维护等工作;经济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高职毕业生向的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3.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设计模式。

(1)职业能力的形成。高职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人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这是编制一般教学计划行为的一种拓展、外延和深化。

首先,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本行业背景和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对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个体需求进行分析。再根据“有效需求”的原则,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然后确定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公德三项要素组成。对有关专业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

(2)综合素质。高职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所谓的人文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做一个忠诚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质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专业素质是高职学生必须的素质,是立身之本,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直接本领。它主要包括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和创新素质。

4.课程体系

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块: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原有的高职课程体系强调的是“专业对口”,强调的是做事教育,追求课程的完整性,忽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学生学到的只是一门门具体课程知识的堆砌,当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

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与专业有关的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那些最必需的知识教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传授最基础的内容、最新的技术知识,又能腾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接受更多的动态性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为学生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本领。

我们构建的高职课程体系应当体现:

(1)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2)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又是相互渗透的; (3)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方面,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

5.产学结合

开展产学结合,狠抓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一方面学校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同时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产学研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著追求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6.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学院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可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提高学历,鼓励在职进修。

(2)有计划地安排现有教师到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参加实践。

(3)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

(4)引进学术带头人、引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5)重视学科(专业)带头人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

第8篇: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件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为了加快专业建设步代,推进我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全面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形成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以适应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3、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改革。

4、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专业建设与高职特色相结合;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学校重点支持与普遍加大投入相结合。通过重点建设,切实突出优势和特色专业。对个别专业重新进行调整,使其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布局相适应。

5、强化各系部在专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组织机构

1、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学校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统筹该项工作,各系部设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实施。

2、专业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和有关专家组成;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系部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4-6人组成。

3、党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对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近、中、远期目标规划,并分解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制定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建设调整,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2)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抓落实,不断探索科学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

(3)对专业建设文件(档案)材料进行建档管理。

(4)组织专家对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4、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建设的规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建设方案。

(3)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

三、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方案

1、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 (2)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保障,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与党校整体专业建设与发展及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相结合。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坚持重点与普及相结合的原则,在学校专业整体现划、改造、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的建设。

2、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列为我校重点发展专业。

(2)通过重点发展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我校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竞争力。

3、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专业是指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教学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它应符合下列标准要求:

(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建设单位师资队伍满足教学要求,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

(2)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3)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4)学术水平较高,学生创新能力强,教学质量高; (5)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

4、重点发展专业建设内容:

(1)能够提高专业水平的教改项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点教材的建设和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能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最终能够达到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标准。

重点教材的建设:能纳入校重点教材建设计划,最终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教学方法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取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 (2)引进高水平原版教材和自编学生参考学习材料;

(3)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或实验基地; (5)承担结合专业建设的科学和教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学术讲座; (6)课堂教学设备购置; (7)其他项目。

5、重点发展专业建设的管理

(1)凡重点发展的专业,除正常的教学投入外,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经费,主要用于该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相关研究费用。

(2)重点发展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每年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如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学校将予以警告,或取消重点专业建设资格。

(3)被已确定为重点专业的专业,学校将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限期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中止项目建设。

四、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方案

1、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原则: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品牌意识、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不断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和新办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较为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逐步建成品牌和特色专业,以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推动我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

2、标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目标:

(1)在我校高职现有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在200

7、200

8、2009和2010年分别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与维护)专业、市场开发与营销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较强示范性的专业。

(2)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开展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示范性(品牌)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我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示范性(品牌)专业建设标准:

第9篇: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教育、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优势,为江西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课题。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物流管理;培养模式

1研究背景

随着江西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专业就业前景远大。那么,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然而事实上,从调查数据显示,江西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从事经营贸易工作的占43%,在制造型企业就业的占19%,在物流企业就业的占13%,在货代企业就业的占4%,在其他服务业工作的占21%。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我省对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标准。

2研究意义

近年来,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因“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而有了一定发展,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有的放矢立足区域经济进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明显。第一,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的对接,满足本地区域经济的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二,有利于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人才。第三,有利于江西省高职院校金牌教学名师与团队的开发与培育。

3基于物流职业岗位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开发核心课程

3.1构建“宽平台、重实践”的专业课程体系“宽平台”为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职业技术课程平台;由于物流学学科的综合性,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引进课程教育之中,使学生全面化的掌握物流基础知识。同时,以江西省情为出发点,研发既能够适应江西物流行业现状又能够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课程。“重实践”:按物流岗位认知、物流实训、物流岗位顶岗实习构建递进式物流专业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满足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就业需求。

3.2制定课程标准校企共同开发物流管理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群的课程设置,应该参照物流行业的相关工作任务,对物流相关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分解。多与省内物流行业进行互动交流,与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进一步设计学习领域以及各学习情境,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提高实践性教学比例,研究制定单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

3.3开发金牌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必须以副教授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吸收区域内行业专家参与物流专业金牌课程建设,进一步整合校企合作优势资源,开发配套教材与课件,制作物流相关课程精品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和社会人士的学习需求。

3.4提升教学方法和手段物流专业应该结合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研发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项目驱动等各种方式组织课程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所有环节,实现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组织一体化。提升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水平,组织教学团队开展微课制作,翻转课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组织设计和拍摄精品视频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利用手机和网络进行课堂课后教学。

3.5建立系统化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方式兼顾过程化、碎片化的原则,根据物流专业不同课程特点选择操作性强,评价全面的评价形式,如项目任务书模式、学习报告、以及获得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抵扣学分等形式,考核内容应注重实际操作,职业化的特点,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其中过程性考核比例应占多数。

4构建“项目引领、理实一体、以赛促学、技证融合”的四段式教学模式

4.1项目引领解构岗位业务,重构学习项目,根据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认学习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引领教学。

4.2理实一体针对学生的学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物流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应用,造成学校的知识与工作中实际操作脱节的情况。可以以物流的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物流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参照,开展任务导入式教学。实施理论、实践教学交融并进,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学生边看边学,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3以赛促学将教育部、省教育厅及相关部门举办的物流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融入本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思路,与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比赛的思路一致。技能比赛模拟创设了一个类似企业规范的平台,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传统的物流专业教学和实际应用之间有时会存在一条鸿沟,学生掌握的技能多是零散的和难以实际应用的。

4.4技证融合《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省物流人才的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相脱节,物流从业资格认证工作尚未规范。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推行技证融合,使学生毕业时,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能力,持证上岗,满足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技证融合,即推行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一体化,专业课程和我省物流行业就业岗位一体化,专业证书和就业岗位一体化,通过三个一体化,构建专业课程为就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服务的机制。并融入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双证融通”的目标和要求。

上一篇:青岛市旅游报告下一篇:电影市场营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