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教案

2024-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化学教案(精选8篇)

高职化学教案 篇1

一、绿色化学教育与高职院校化学教学

(一)高职院校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化学工业绿色化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如果企业员工大多数都接受过绿色化学教育,那么便能够通过回收废物、节能预防和控制污染扩散等方法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企业尤为注重员工的绿色化学意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化学工业将来的重要力量,需要充分理解并广泛推广绿色化学这一新生事物,同时在以后的岗位上通过自己形成的绿色化学理念和专业技术,引导化学工业生产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求,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而且也拓宽了学校的办学领域,从而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让化学充满“绿色”尤为必要。

(二)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化学教育依然是传统的教学内容,绿色化学完全没有涉及。很多高职院校还未充分认识到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多数教师对绿色化学知识毫不知情。在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发展的今天,对于化学学科这一重大变革,化学教师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化学教育观,把绿色化学渗透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一批有一批的绿色化学工作者。

二、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一)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便是在化学基本知识的时候,将与之有关的绿色化学知识一并讲解给学生。例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合成氨、硫酸的工业制造方法等工业实际生产视频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生产流程、化学反应知识的同时,重点观察工业“三废”是如何产生的和正确的处理措施,同时告诉学生,因为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三废”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笔费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不堪重负。所以,应该将资料污染的资金用在研发绿色新产品、新工艺上,从源头上切断污染,对企业、对社会大众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策略。

(二)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

1、教师进行正确的示范,确保绿色化学的实施基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演示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师环境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操作必须规范,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演示实验的各个环节、步骤中。

2、创新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

高职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危险性较高,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与修改。另外,还需要降低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能够明确辨别出颜色的定性实验尽量在点滴板上开展,比如Fe的显色试验等。这种定性实验也能够在滤纸上进行,比如检验醛基的存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等等。同时,还能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等来开展仿真实验,然而必须以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为基础。

3、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

高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验知识与技能,了解了一些规范操作知识,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开展实验前制定好预备实验方案,使得学生重点思考在实验过程别过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问题。其中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精神更加重要。

(三)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职化学教案 篇2

1 理论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教育就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教育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绿色化学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逐步了解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其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授课时可适时地将环保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如讲授“非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时, 插入:北方城市冬季硫污染严重, 人们的眼睛易流泪并伴有咳嗽等症状, 这是因为煤燃烧产生的SO2形成了酸雪或酸雾, 吸入后刺激上呼吸道粘膜所致。讲授“杂环化合物”时, 插入:广泛使用的农药, 如百草枯、杀虫快都含有吡啶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 农药残留对人或动物非常有害。为了避免化学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国家已改进了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无农药、无化肥的“绿色果蔬”将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把环境污染典型事例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及尊重自然、尊重他人,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2.1 实验内容绿色化

绿色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根据高职教学目标, 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思想, 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的角度出发, 不断充实、更新和改进实验内容, 使实验课内容覆盖理论课重点, 突出实验技能培养, 保留教材中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实验。如基本技能实验中的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熔点及沸点等;性质实验中的醇酚、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提取及制备实验中的麻黄中生物碱的提取, 溶胶、乙烯和乙酸乙酯的制备等。增强环保意识, 优化实验设计, 精选验证性实验, 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医用化学实验应以医学学科交叉、融合为前提, 充分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绿色化。

2.2 实验方法绿色化

(1) 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的一部分, 是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的化学实验方法改革。微型化学实验是用较少药品获取明显反应结果和所需信息的一种新型实验方法。微型化学实验的仪器微型化、药品微量化 (药品用量为常规实验的1/10或更少) 、用时最少、污染最小。微型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对常规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简单微缩和减量, 更突出对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的根本性变革。高职医用化学实验常涉及使用和产生有毒物质或污染严重的实验, 如卤素、非金属的性质等实验, 用药量大、试剂种类多、药品毒性大, 而改用微型滴管、井穴板及注射器做实验, 则可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氯气可在注射器中制取, 不仅避免有毒气体外溢, 而且实验现象明显。同时向学生介绍处理氯气泄漏和中毒的方法。进行醛、酮与2, 4-二硝基苯肼反应时, 将常规实验设计成微型实验, 在井穴板上实验时只用1~2滴试剂即可, 实验效果理想。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展, 对毒性大、污染严重的化学实验意义重大。微型化学实验试剂用量少, 从而减少废弃物处理量, 杜绝或明显减少实验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 是实现绿色化学最可行的措施之一, 是国际上公认的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还有一些化学实验用药消耗量大、危险性高、产生毒腐物质污染大, 而又不能设计成微型化学实验。这样的常规实验, 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如芳香烃和胺的性质实验, 这2个实验所用药品毒性大, 不仅危害师生健康, 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而且实验效果不理想, 实验现象不明显。多媒体模拟化学实验模拟实验装置、过程和现象, 没有污染且实验现象明显, 从而使学生得出准确结论。将多媒体引入实验教学, 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 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具有人性化和科学性的特点。因此, 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的多媒体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贯彻绿色化学思想, 适时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 使其树立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世界观, 爱护环境,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高职英语教案设计与研究 篇3

【关键词】教案内容 教案形式 教学策略 教学评估

目前,除英语专业外,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不约而同地将《大学英语》这门课作为一个基础、素质教育课,各个专业承认了英语的重要性,但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并不满意。这也是高校英语教师一直考虑的问题——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教案设计(这里说的教案实际就是教学设计的微观概念)入手,对教案的内容、形式、步骤、策略和效果进行分析讨论。

一、教案的内容(教材)选定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教案编写的重要依据。现今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内容一部分选择《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部分选择行业英语,还有一部分选择自编教材。《综合英语》主要是以基础英语为主,教学内容多以《高职英语能力测试》的内容为导向,适用于普通学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行业英语,更注重专业术语的学习,主要目的是看懂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文说明书、技术资料等,这种教材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自主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自编教材是在教师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内容的。自编教材对本校学生水平有准确把握,灵活度大,对学生来说,难易程度适中,能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对教师来说,学习内容选择范围更多,除了传统的、常规的、初高中反复提到的的话题外,还可以紧跟时代,挑选实事。

二、教案形式的选取

教案是教学的载体,其形式的选取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手写教案。便于教师自身备课,节省大量时间。

电子教案。实际上是手写教案的电子文本形式,与手写教案相比,因在编写过程中可能要变换输入法,插入符号、图片,而加大教师的工作时间。但是便于学生自学、传播,格式上也更规范。

多媒体教案。适应于当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可以更丰富。在教案中,可以添加音像视频,大量的精讲、练习,节省了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

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的技能训练,选用不同的教案形式,这样能合理充分地使用教学资源。如训练听说能力时,可选用多媒体教案,训练阅读能力时,选用手写教案;训练写译能力时,选用电子教案。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1.教学步骤的安排。经调查,在《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上,一般会遵照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英语生词、短语。

第2步,老师逐句逐段的解析课文,把文章译成汉语。

第3步:学生做书面练习。

很明显,这是一个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步骤安排,也是过去几十年英语教学的步骤。因为过去我们强调的是能看懂国外文章,所以教学内容是以文章为主,那么上面的步骤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更多的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学步骤应根据每个技能的特点来安排。比如英语写作,教学步骤可以是范例→关键词句→模式套用→练习→反馈。无论是什么课程内容,我们在所有步骤之前加一步,背景介绍。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足的背景知识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2.教学时间的设定。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尽快地、更多地、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练习技能,时间的安排非常重要。可以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则。听力训练时,应多安排学生听的时间;阅读时应安排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阅读。重难点多花些时间,通过学习工具就能轻易查到的信息可以少安排些时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赶进度,常常会忽略教学目标,不区分重难点,也会省略教学步骤,最后变成一个人在讲台上自问自答。也有的教师依照自己的喜好,忽略教学大纲,一个学期结束也没完成原定计划的教学内容。这些都可以通过在教案设计时,设定好每一步骤的时间来避免。

3.教学策略的选择。 我们进行教案设计,就是为了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学策略的选择便是我们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至今,大概有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①传统英语教学法(语言教学和语法翻译法),我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法,特别适用于阅读。

②功能概念法。此法是从语言的功能出发,一种功能语言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一种表达形式也有不同的功能,这就要考虑到说话对象、场合、时机等具体情境。

③听说英语教学法。教师给出提示让学生问问题和回答问题,学生说得对,教师就给予表扬,反之给予否定,并设法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这种教学法比较生硬,与现实生活中的交流相去甚远。

④人本教学法,它包括全身反应法、群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这种教学法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⑤交际教学法。这种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储备和情感因素。

⑥任务型语言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个一个任务,让他们自己经历语言学习。要注意任务的设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贴近生活交际。

⑦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现代教学中,这个教学法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图文声并茂。

⑧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是近年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很多出版社都出版了相关的教材。

在实际教学中,以上列举的八种教学法,我们都有用到,只要根据教学内容、教授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法就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越具体越好。它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制定出评分规则,在这一点上可以实现隐形分层教学。这里说的隐形分层是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零基础、小学水平、初中水平、高中水平,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要求,其中必须以分数来量化成绩,但教师所做的这些不需要告诉学生,只需教师本人清楚即可,这种做法既能公平公正的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体现因材施教这个原则。另一方面针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大多数学校这一点都做得非常到位,列出许多条目,可以让督导组、教师本人、学校领导有章可循,对应来评估。但是,英语作为一个工具,一门素质教育学科,将与其相关的《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或其它考试定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评价并不合适。我们得考虑学生英语水平的真实情况,各个专业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盲目的将英语考试通过率作为一个标准,有悖教育教学原则,对教师也不公平。有的教师带的班级英语整体水平相较比较高,那么通过率也相对高,那么教师可能因为追求通过率而舍弃真正的语言学习教案,去设计一个针对如何通过英语考试的教案,最终又让学生陷入应试教育这个漩涡中,这不是我们高等教育者希望看到的结果。

五、总结

教案设计无论是对新教师还是对有经验的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好的教案设计是保证教师上好每节课的重要环节。虽然学生英语水平有限,但对于这堂课是否有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教学中重难点是否突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学内容的讲解是否精彩,他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通过对教案的设计,教师可以更多地关心学生,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职业需要,从而提供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技能训练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自己也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高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篇4

无机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也是学生学习其它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养成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获得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机化学实验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无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为确保并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针对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

我们采用的教材实验内容繁多,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和课时数的限制,为方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时中有更大的收获,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们对这些实验进行筛选、合并和补充。

一是对于性质类似的或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我们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操作。

二是改经典验证型的内容为应用型的内容,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将原本的化学性质验证实验改为综合设计性实验。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式方面在教师讲解实验并示范操作的基础上,某些实验增加看录像或光盘的辅助教学,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使用以下教学方式:

1.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指导书中有许多内容,如天平的称量练习,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准及使用,玻璃器皿的洗涤等基本操作技能。

这些基本操作能使学生在整个分析化学实验中能得出准确分析结果的保证,它必须规范、严谨。

这一类的.实验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将规范的操作等程序采用录像、电脑动画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寓教于乐。

使学生对简单的、枯燥的操作技能在多媒体教学片中得到深刻的理解,为进行以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学生也可在网上利用实验课件预习或复习所学的知识。

2.加强协助教学:虽然有实验教师巡视实验情况,解决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但仅仅如此并不足够,因为不少学生在听完带教教师的讲解后仍然不能及时消化知识,特别是基础一般的学生,这时需要对学生分批讲解,一个带教教师很难兼顾。

因此必须要有实验教师协助教学,对学生分批进行实验讲解、示教。

实验结束后检查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并认真总结。

3.参与准备教学:为增强学生的实验条理性,某些实验应完全由学生一力承担,也就是说该实验的所有试剂和材料由学生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前期工作,知道做实验的基本需要,同时也学会节约资源。

三、强调实验预习重视规范操作

每次实验课前,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设计实验内容、步骤,指出试验的关键,预计产生的现象,使学生对所做的实验心中有数。

每次上实验课时,先进行抽查提问,抽查预习报告,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未预习者,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我们还对学生加强了实验素质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纠正实验走过场,甚至随意涂改实验数据的恶习。

要求学生放置药品要做到科学、合理、方便,随时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使学生养成整洁、有条理的习惯。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化学实验课由过去2-3人1组改为1人1组,学生都有自己的专用仪器,各自在固定的位置上独立地进行操作,独立地思考实验内容,独立地编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全过程。

这样,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互相依赖的现象,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

四、开展操作竞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针对实验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学生中开展操作竞赛。

具体做法是,学生入校后第一堂实验课,就向学生讲明学期末要进行实验操作竞赛,内容是本学期开设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从第一个实验开始,就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反复地认真地进行操作练习,掌握基本功和独立动手技能。

期末化学课程结束时,举行操作竞赛,我们将一学期来所有涉及的实验操作题目制作成卡片,对各操作题目的主要要求及评分标准事先制成表格,以便监考教师随时评分。

我们还选拔竞赛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与来自全国范围的选手较量,这样无形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当然,这方面工作细节还需不断完善,必须不断完善,采取有力措施,严格管理,不断总结经验,争取获得一个较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高职化学教案 篇5

化学内容中蕴含的环境教育知识还是很多的,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学研究,将环境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准确掌握两者的结合点是成功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化学教师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环保意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化学中有很多的溶液,有些溶液处置不当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展示被污染的短视频。像平时家庭中使用的含磷的溶液,就是重要的水污染源,赤潮就是水体被污染的现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环保措施,不给学生做出错误的示范。但是常规实验中产生一些污染气体、液体在所难免,所以教师就要进行实验的.创新教学,尽量避免有毒和有害物体、气体和液体的排放,还可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化学技能。教师可以利用微型实验进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传递绿色实验的意识,让他们自己在动手操作中注意对污染源的有效处理,逐渐增强环境保护的思想。

3.2化学作业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学生在课下进行习题练习时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途径,教师要有意地安排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习题作业。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化学练习题册对环境教育的内容涉及的还不全面,那么教师就要做好课下的资源搜索,给学生的学习做好补充和安排。比如,在课上学习了关于“白色污染”的知识,如何能够更好地避免白色污染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课业思考题。学生通过对白色污染的产生过程的了解,就应当找到避免产生的方法,或者不可避免时又该如何优化处理。在课下,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多交流,多去搜集有用的资料,这个过程也是在不断扩充学生知识面的过程,并且会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增强合理利用资源的环保意识,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安全卫士。

3.3化学课堂外的环境教育渗透

化学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用真实的环境污染现象给学生做环境教育教学,让他们体会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伤害,从而自觉增强环保意识。首先,有机会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教授讲座,让专业的人士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来证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多参加环保讲座有助于他们学到更多教科书中没有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网,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联系学校当地的化工企业,带领学生去参观企业对污染处理的现场。用事实告诉学生,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保持企业和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发展的正道,教导他们要时刻关心环境问题,学到化学知识和开展绿色化学教学活动,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用竞赛的形式推动学生去了解环保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组织环境教育方面的演讲比赛或是辩论赛,学生需要准备大量的环境问题的资料,准备过程中就会对这些突出问题做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让他们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对高职化学环境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之后,才能真正为环境保护出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和教师要树立环境教育的教学思想,做好化学教学和环境教育的有效结合,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以及课外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启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7):72-73.

[2]赵晓华.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9):80-81.

高职化学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

这几年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其中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的成立说明了用人单位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人才的渴求,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局限。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的认证,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标准。要培养符合医药行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药物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文字内涵,熟练准确进行分析检验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检测数据处理及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的要求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分为分析检验的基本流程、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基础、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和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四大模块。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突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分为称量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三种技能,分基本操作,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实行进阶式教学,从基本技能掌握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药物检验岗位需求改革传统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参照药品行业、国家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查阅药典,完成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后,直接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在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引入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将国家、行业标准和分析化学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涵盖药检工技能鉴定有关分析化学部分的相应知识点,以药物分析检验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来自药检工作一线,但在顺序编排上又注意考虑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含了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化学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例如,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以滴定操作为例(见表1)。学将规范操作动作采用录像、照片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在播放过程中随时按下暂停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启发学生思考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误差。而在实际操作练习中,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观看,互相纠错,并鼓励同学们把在实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拍成录像,给予再现和纠正;也可以任命几个掌握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的操作,这些措施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的心理,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例如:每种分析方法都可以结合《中国药典》中的常用药物进行说明;在讲解配位滴定法时,引入《水的总硬度测定》这一案例,根据我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水质和学生家乡水质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讲完化学分析法后,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调研、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化学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四大滴定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这种通过案例引导进行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大类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小组学习形式又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技能水平的强化

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申请参加相关专业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如果理论课成绩合格可视为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只需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可见,技能操作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的学时数,将理论与实训学时比例调整为1∶1。技能训练反复进行,以达到职业教学要求的熟练程度。其次,增加技能考核的次数,由原来仅有的期末考试改革为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电子天平的操作技能、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和药品含量测定技术。其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滴定操作、定量转移操作、准确稀释溶液操作等,药品含量测定部分选取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作为项目考核内容。第三,开放天平室和分析化学实验室。学生有时间、实验室没课时。学生可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仪器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到天平室和分析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练习。管理相关实[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每天例行检查仪器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也鼓励学生将实验室的滴定分析器皿借出,利用课外时间用自来水练习基本操作。另外,在分析化学课程即将结束前组织相关学生参加分析化学技能竞赛,由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组题并出任考评员,取前六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同时结合分析化学技能考核成绩给予加分奖励,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以此强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标准的统一

高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初探 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对于高职《基础化学》的教学必须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 并且由理论来指导实验, 最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是“理实一体化”模式, 它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把“教室”搬到实验实训现场,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 充分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3]。“理实一体化”是众多高职院校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学校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足够多的实训室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很难达到, 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 对《基础化学》的教学还是偏重于理论, 由于资源受限, 实验教学相对薄弱一些, 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要加强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 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下笔者就如何优化《基础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粗谈几点看法, 与同行共勉。

1 教材的合理选用

近年来, 高职教材出版的种类和发行数量迅速增加, 各种教材普遍存在质量不高, 内容简单拼凑, 相互抄袭的现象, 《基础化学》教材亦是如此, 所以对于任课教师来说, 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仔细阅读, 多进行比较, 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和专业对口的教材,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自编教材。

2 从教材中选取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内容, 精减学时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本专业的需要, 知识点的筛选应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 满足后续专业课的基本需要,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对化工类学生所上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要充分了解, 专业课需要的内容要作为重点来讲, 专业课不涉及的内容就可以不讲, 当然也要注意内容的衔接, 使各知识点之间融会贯通。由于高职的教学提倡少学时, 目前大多数高职开设的《基础化学》理论学时数在48~52学时之间, 而课程内容又比较庞杂, 在较短的时间里既要给学生讲好“四大化学”的精髓, 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这些知识, 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物质结构基础所涉及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化学键、杂化轨道理论, 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等内容过于理论化, 在生活中也很难找到与之相似的实例以便学生理解, 这部分内容可以少讲, 考虑到我们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必要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记忆下来, 不必要花费太多时间讲授。

3 利用有限课时安排好教学内容, 不断章取义

在组织课程内容时, 对部分理论性很强的知识, 编排为教学专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逻辑性进行讲解。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 应先讲最基本的物质结构, 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只有理解了结构, 尤其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原子的结构, 后续有关物质性质的讲解学生才会更容易理解。接下来讲化学基本理论, 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气体和分散系统这四部分, 由于课时的限制, 每一部分不可能都详细讲解, 要有侧重点, 反应速率与平衡部分可以多讲一些, 这部分内容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得最为广泛;气体与分散系统着重讲气体的性质, 由理想气体的性质进而得到真实气体的性质, 还有稀溶液的依数性, 这对以后解决工程问题具有指导性作用;化学热力学部分较难理解, 可以讲些基本概念, 视学生的具体情况, 大部分学生若能理解可以酌情多讲一些热力学基本理论, 倘若学生理解困难, 教师就要断然舍弃这部分内容。下面要讲的是定量分析基础, 包括化学分析中的“四大滴定”, 即:酸碱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 根据它们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着重讲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与方法。最后是有机化学部分, 由于有机化学所包含的的内容比较多, 大部分教材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只做了简单的罗列, 既占了很大的篇幅, 又显得杂乱无章,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给学生讲解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化学性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没有哪一本教材与教师的授课安排完全符合, 所以在讲授时要调整好教学内容, 不能机械地按教材安排的内容去讲, 更不能为缩短授课时间而断章取义, 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 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就应该朝这个方向不断提升自己。对应用性强的知识, 应以化学实验为载体, 融入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编排、组织、整合为理论与实验一体的化学实验项目[4]。

4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 注重启发、引导、互动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 课堂效果也逐年下降, 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是所有高职院校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感兴趣, 觉得听课是一种欣赏和享受, 不听课则是一种损失, 要做到这点绝非易事, 很多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也很难做到, 但也不乏一些青年教师通过钻研探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与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密切相关。单纯以“教”为中心讲授这门课程势必会造成教学枯燥、乏味的后果,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教师应本着加强学生接受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宗旨, 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5]。首先, 教学过程中设置和企业生产贴切的相关问题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与互动是十分有必要的。启发与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维时间, 要区分哪些内容必须是教师讲的, 哪些是应该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 并且要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 留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当然, 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 师生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并且在交流与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其次, 引导学生思维是教师的一种重要职责, 有的学生不爱想问题也不爱提问题, 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决不能迁就, 有时需要强迫他们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将单纯的板书教学转向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5 选择好基础化学实验项目, 注重学生技能考核

基础化学实验涵盖内容广泛, 课时有限, 学生对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培养很难全面提高。加之部分高校的实验课程选用传统的、简单的实验题目来进行教学, 实验设计方面过于简单, 各门实验之间独立开课, 缺乏对学生系统性的训练。实验课程的评价体系也仅仅停留在实验报告和期末实验的成绩, 没有形成过程性评价机制。如何利用基础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化学化工专业的兴趣, 笔者提如下几点建议。

5.1 精选基础化学实验项目

基础化学实验项目的开设要结合相关专业的培养要求, 以及学生以后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删减重复的实验项目, 制定高效合理的实验教学大纲[6]。结合就业岗位和行业的需求, 选择设置相关的实验项目要求实验教师不但要了解熟悉《基础化学实验》的开设内容, 还要熟悉化工行业基本生产工艺流程及分析检测项目。

5.2 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制度

传统实验的开设倾向于通过原理理解实验, 为了培养与生产实际结合的人才, 应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验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要选好实验项目, 而且要在实验关键之处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体会实验的精妙所在。因此, 实验的评价不但是看学生是否完成了实验内容和步骤, 而且要了解学生体会了什么, 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实验教师和学生关于实验的交流在学生成绩中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 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对实验多思考, 多提问。为实现实验成绩的量化, 避免实验成绩靠印象打分, 可以为实验设置丰富多样的问题, 供学生和教师交流或者在实验报告中书写体现[7]。

6 结语

学习有法而教无定法, 面对高职课程改革后《基础化学》课时少、内容多的实际情况[8], 做为基础化学课教师, 应该与时俱进, 改进教学, 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 向高职教学模式的方向努力改进[9]。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 实现高职教学目标, 为社会提供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晓君.化工类高职基础化学课教学的改革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 2005, 25 (4) :100-102.

[2]徐斌.高职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究[J].广东化工, 2011, 38 (11) :169, 162.

[3]李莉, 鲁峰.高职高专《化工原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浅议[J].广州化工, 2012, 40 (22) :189-190.

[4]赵世霞.高职《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山东化工, 2011, 40 (8) :96-97.

[5]吴举, 蔡志辉.高职教育中基础化学教学的几点改革[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8, 35 (3) :13-14.

[6]邹雪艳, 刘锦, 郭静玉.高校基础化学实验教改探索与思考[J].广州化工, 2014, 42 (2) :150-151.

[7]周祖新, 王爱民, 程利平, 等.基础化学实验课考核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4, 35 (4) :31-33.

[8]陈福北.因材施教在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 2008, 10 (3) :114, 124.

高职基础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浅析 篇8

关键词: 高职基础化学 分层教学 概念 模式分类 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急需大量服务于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蓬勃发展。高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带来生源素质的差异性。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都不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原有的整班化教学越来越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线高技能人才,让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大化,高职基础化学的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化学分层教学的概念

高职化学分层教学模式指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及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通过不同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高职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主要分类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是在班级内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相关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化学教学班进行的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各教学集体(如A、B、C等教学班),通过“走班化”上课模式到不同程度班级上课。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便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这种教学模式既满足了“学优生”的学习需求,又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还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自愿为前提,避免学生因此产生自卑或者抵触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使分层走班模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是隐性的教学分层,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教学内容,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现状、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接受能力及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通过学习小组形式,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分配不同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分层互动”模式实行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主导,对学生进行无意识的分层教学,这样既最大化地尊重了学生,又达到了分层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各个学习层次的學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4.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指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定向培养目标可按照专业划分,如按照各个专业对化学学习的要求可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两个班安排同样的化学教材、同样的进度,只是教学目标和知识难度有区别,专业班要细化专业理论知识,而非专业班则仅需做好基础层面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三、高职化学分层教学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设定不同教学目标是保证各个层次学生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按难度分:C层次学生要求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实现基本的化学教学目标;B层次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学习;C层次学生在完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化学专业知识结合工作岗位实际,达到化学素养的最优化目的。

2.课堂提问分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各层次学生做好课堂提问。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对每个层次学生准备好有针对性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在提问过程中做好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并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信心在教师的肯定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并将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带入学习过程中,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练习分层

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既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为后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深浅,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要做好分层。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及提高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的学生。基础练习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提高练习针对B层及A层教学目标的学生,而提高练习采取自愿原则,对学生明确其挑战性,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并给予明确的奖励措施,以期达到A层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完成,其他层次学生选择性完成的目的。

4.课程考核分层

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水平。传统考核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分层教学模式。而教学评价是最直接及最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做好分层教学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考核不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分等的想法,不能让学生对分层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分层考核方式方法中,要注重全员的肯定性,注重表扬全体学生,肯定提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并让提高层次的学生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榜样。分层考核可以采用基础题及加分题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提问、课堂练习等形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存在诸多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的实际问题,不能使高职教学效果最优化。高职基础化学课程学习对相关专业有实际的学习意义,分层次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化学课程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浩.浅议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化改革[J].山西科技,2013(5):74-75.

[2]李颖奎.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文学家,2012(7):95.

上一篇:市财政局社会服务承诺书下一篇:双旦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