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2022-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绩效考核是在学校领导获得足以客观考核教师工作状况的资料, 掌握了具有相当效度和信度的信息后进行的。考核者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 对照考核标准, 检查和了解教师在履行职责、遵守学校制度方面的情况, 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 鉴定教师的工作效果等方面, 以客观地、合理地区分出教师之间不同的工作绩效, 使他们中的优秀者得以发展, 不称职的予以培训进修甚至调离。教师绩效考核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绩效考核在中职学校很重要, 但是教师的绩效考核对大部分的中职学校来说, 一直都是一个难点问题, 不仅存在理论上的难点, 在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难点, 根据对重庆市十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调查问卷, 总结归纳出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质量的评定

教学质量的评定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对于教师的期末考核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一次完整的考核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 可能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教学质量能不能只用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 而且考核成绩的质量怎么确定, 分数高就代表质量高, 分数低就代表质量低?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好与差应该用同一个标准吗?因此, 由于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评定教学质量的好与差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两个权重”的确定, 即奖励性绩效如何确定

所谓“两个权重”是指绩效考核制度中必须要规定两个比例, 一个是不同考核指标的权重, 一个是考核者的权重。在考核指标的争论中, 一直困扰学者的是行为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比例。中职学校绩效考核由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两部分组成,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与分配应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 学校自主、民主决策、公正公平的原则。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 存在师生比严重不符规定, 教师少, 学生多, 教师的工作量大, 那么奖励性绩效应该怎么来分配?学校的“合理超高部分”应怎么来体现?领导的绩效应怎么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实行中职教师绩效的一个难点, 权重分配得好对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

3 如何将不同的考核对象统一在同一个考核制度下

一所学校拥有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 可以分为管理人员、专技人员和后勤人员, 也可以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 或者是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显然, 对于不同的工作人员, 应该采取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 不同的考核方法, 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 考核制度应适用于所有的考核人员, 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标准显然是不合理的, 浪费人力和物力, 同时也给部分教师造成不公平的感觉。因此, 对于学校来说, 如何将不同的考核对象统一在一个考核制度下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 是应该分类考核还是统一考核, 需要管理者的慎重考虑。

4 考核结果的反馈与运用难

反馈性原则作为绩效考核的原则之一, 一直具有较大的作用与意义。反馈性原则即考核的领导应在考核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核对象进行反馈面谈, 其重要意义在于, 不但指出被考核者的优点和不足并达到一致, 更重要的是要制定改进计划并落实到书面, 以杜绝不良绩效的再次发生。学校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晋升、评职的依据, 但是绩效的过程却不公开透明, 让老师对绩效方案存在不信任, 对在绩效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及时给予反馈, 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在进行绩效考核设计时, 就考虑了考核结果与什么挂钩, 对于被考核者来说, 不同的考核结果会有不同的影响。但决策者往往有了想法, 却不能具体地落到实处, 并且不能直接与有关制度 (薪酬、升迁等) 建立联系, 所以就出现了光打雷不下雨的情况, 这样做既增加了考核的成本, 又流失了考核的成果。虽然有的学校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职称评定、薪酬、岗位调整等建立了联系, 但由于考核过程中的不公平性, 使考核结果也失去了一定的意义, 让教师对绩效考核失去信心, 从而对学校的政策方针不闻不问, 使绩效考核制度在实施时缺乏切实可行性。

因此, 应在中职学校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绩效方案, 来克服上述困难, 使绩效考核方案在中职学校能够切实可行的执行下去。

摘要:从笔者的调查发现, 中职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 制度尚不健全, 绩效考核理论不多, 实践经验也缺乏有效的总结和推广, 许多困难和难题还未攻克, 通过对我市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了现行的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难点, 并对考核难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教师绩效考核,难点与原因

参考文献

[1] 李琦.绩效考核难点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3) .

[2] 杜宾, 许贵东.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06) .

上一篇:技术交底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下一篇:浅析化学材料与产品设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