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精选8篇)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篇1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散文的欣赏

本单元的五篇散文具有丰富内涵。《胡同文化》用审视的眼光展示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废墟的召唤》道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要忘记民族历史上的耻辱,每个人都要立志“改造凝固的历史”。《过万重山漫想》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据,讴歌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和历史上无数的“第一人”的首创精神,号召人们要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造新的辉煌。《内蒙访古》从众多的见闻中精选三处古迹加以叙述,结合议论与抒情,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观点。《把栏杆拍遍》则再现了宋朝词人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

学习本单元,我们要进一步掌握散文欣赏的基本方法。如何对散文进行欣赏?一是抓住散文的线索,理清散文的结构,这是散文欣赏的重要的路径;二是研究散文的抒情方式,体察作者的感情;三是探究散文的意境;四是研究散文的语言,仔细品味散文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

我们要掌握语言辨析和作批注的阅读方法。语言辨析即通过对所阅读的优秀文本语言的分辨、剖析,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作批注就是在阅读时把对原文内容或表达方面的理解、体会、评判、质疑,以及引申开去的看法和由此及彼的联想等言简意赅地写在原文书页的相应位置。

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写作中如何审题与立意,并通过“口语交际

讨论”的自学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切实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胡同文化》2课时 《废墟的召唤》2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2课时 《内蒙访古》2课时 《把栏杆拍遍》2课时 写作

审题与立意2课时

《胡 同 文 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3.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庄严,古老,现代„„)2.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

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4.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呢?(分组讨论)关键词——封闭!忍!

关键句: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纪,逆来顺受。

自己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谁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五、作业 1.课后习题二。本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朴实,有的典雅,还有丰富的北京方言,口语性强,极富表现力。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并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2.可以去考察你自己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

六、教后记:

《废墟的召唤》教案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时数:2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四、问题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A、“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B、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在《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明确: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5、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6、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明确: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五、归纳总结:(中心内容)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八、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①:

A: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B: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提示②: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六、教后记:

三、生字词

远瀛(yíng)观 甲胄(zhòu)充塞(sâ)碣(jiã)石 嗫(niâ)

嚅(rú)

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四、词语解释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过万重山漫想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2.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

3.体会文中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教学重点】 课文的思路

【教学难点 】 课文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由李白的《朝发白帝城》导入,“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船过三峡时速度之快。

课题“过万重山(长江三峡)漫想”,“漫想”指没有限制的、不拘形式地随意想。“漫想”二字已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的组材方式。“过”体现的是空间,线索;“漫想”反映的是时间,组材。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总喜欢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 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很多很多。想象力的丰富奇幻,思路的活泼开阔,是与一个人的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刘征(原名:刘国正,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教育家、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会长、全国中语会名誉理事长)的想象是依据历史知识的推理,有根有据地想象的。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是思路开阔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快速阅读,作记号,查字典

三、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1.问:漫想的起点在何处?终点又在何处?作者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漫想的? 起点——夔门;终点——船过三峡。

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面对奇景感慨之极,头脑出现了空白,然后跳出了古怪的念头。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写景部分请同学朗读(第2节)2.面对的是怎样的“奇景”?投影填空:

“万重山”之景的观感: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

作者在这里用了多种修辞以突出过万重山的观感。而这观感更详尽的则来自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请看投影: 三峡 各自特点 总特点 瞿塘峡(夔峡)雄、奇 风光神奇 巫 峡 秀、奇 雄伟壮美

西陵峡(巴峡)滩多特险 充满险情

3.齐声朗读写景部分,体会想像一下这雄、奇、险的万重山。

四、分析课文

1.找出课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

①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作者“一个古怪的念头”缘何跳出来?熟读第二段后再反复思考和体味。②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从而引发了一场上下几千年的“漫想”。1-3节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可叫作“引子”;话题就此打开,遐想展翅飞翔„„ ③再想下去。

④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⑤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

2.作者的思路沿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提出了“天问”式的疑问☆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

在这个总题目下,作者首先肯定了这个人的存在而不着眼于落实到具体的某个人,然后宕开一笔,延展开去,寻找一连串问题的答案:

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比春秋战国时期“自然还要早一些”。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毫不含糊地使用原始的独木船。他是否真是第一个?——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半路折回者,中途遇险者„„

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设问,在他的想象里为我们塑造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有血有肉的光辉形象。这个人敢为人先,不怕危险,不顾旁人的讥笑和阻拦,毫不含糊地登上独木船,面带微笑,勇往直前,而鼓舞他穿过三峡的力量就来源于那个“只是„„”的想法。这是一种朴素而又伟大的思想,是历史前进、社会发(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展的方向。作者在完成了对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刻画之后,又将他漫想的触角伸向茫茫的江水,并向凿开三峡、洋洋东去的江水发问:可曾想到后来竟会变成“人的胯下坐骑么”?从而反衬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伟力。由此,作者进一步联想到另外一些“第一个人”: ①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②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③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④第一个骑上马背的人。

⑤新长征中“无量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行文至此,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的人,构成了历史的脊梁。作者的“漫想”就因为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意境由此而开阔、深邃。3.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不怕风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在建设现代化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敢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精神。

五、思考:

1.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六、继续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第三部分)作者收束了他的遐思漫想,运用记叙和抒情的笔触,描绘出万重山过后那种宽阔、平静、恬然的自然景象。江水一泻千里,天空开阔,地面平旷,沙鸥在自由飞翔。这景象,与文章开头所描写的江流狂暴、高山起伏、神奇莫测既是鲜明对照,又构成前后呼应。只有在这个时刻,在穿过三峡之后,才能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为什么作者能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作者在事业上有首创者甘苦的体验,面对三峡,他能想像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开拓通道的胜利喜悦。至于今日畅游三峡的喜悦又是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未曾感到的喜悦,而这种喜悦正是他给后人创造的幸福。因为,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伟业,毕竟是古人说无法想象的。毛泽东还想象着“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何况几千年的人们。这样写,既显示了今人与古人的相通,又显示了今人对古人的超越,既显示了继承,又显示了发展。2.文章从“艰险”到“喜悦”,包含着一个什么哲理? 闯过艰险的征途就有胜利的喜悦。

七、结束语

同学们,原本带有神秘与幻想之感的21世纪已充满竞争气息地站在我们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你在“一课一得”中能对“三峡精神”写点新的注脚吗?让我们拿起新的武器——科学技术去穿越更多的“三峡”!

八、课后比较本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面的异同。①内容 ②表达方式 ③语言特点 词句赏析

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变得狂暴了。

忽然,写出感情变化之大;落进,写出水势落差之大。后两句则从感觉上写出河面变得窄小,水流变得汹涌。

2.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第一个,是的,„„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设问——回答,字里行间演绎着的是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的轨迹,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严肃的探索精神。

四、总结

1.体会三峡的像征意义:

三峡风光神奇、雄伟壮美,但却充满了风险,今天的“新长征”犹如穿越三峡,行程是艰险的,但我们应该有敢于冲越险阻,向着既定目标执着 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作者讴歌什么,期望什么?

本文借游三峡漫想,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的征程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2.本文由景生发联想,感悟哲理,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叙议结合是本文的鲜明特点。

本文有许多语段由问句组成,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思索的认真程度。由现实引出“设想”,而“设想”又紧扣现实,文章神思飞越,却又显得实在,很具感染力。

五、教学反思

内 蒙 访 古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引用文献资料,有叙有议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第一节中的“赵长城”突出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第二节的“昭君青冢”。

2.难点: 史料和观点的统一。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解题: 本文是翦伯赞同志写的一篇史论。1961年7月23日9月14日,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组成了一个有16位委员参加的学术代表团,由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等同志率领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历时近两个月,行程15000里。访问结束后,以流畅的语言,写下了这篇旅游记。发表在1961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周立波编选的《散文特写选》。

原文共写了六节: 第一节“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三节“在大青山下”,第四节“游牧民族的摇篮”,第五节“历史的后院”,第六节“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三节。

这是一篇富于特色,独具风格的访古散文。文章不是从一般游览的角度,而是从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的角度展开记叙的。它以寻访古迹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对自然环境、古迹、文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记叙了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并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全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本文围绕着大青山上的古长城遗址和大青山下的汉代城堡这两个中心,对历史上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文化交往作了科学的论述。文章最后说: “马克思说: ‘世界历史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现在悲剧的时代己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在内蒙古地区的是历史喜剧。但是,悲剧的时代是一个历史的时代,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时代,一个紧紧和喜剧时代衔接的时代。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促进民族间的合作和团结,共同去创造幸福的未来,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2、作者简介: 翦伯赞(18981968)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生平著述甚多,文化大革命期间,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以后,始得平反昭雪。著作有《中国史纲要》《历史问题论丛》《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

(三)分析课文

本文线索清晰,内容丰富,有如下三个特点:

1、围绕中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一节,围绕着古长城为中心叙述的。

顺序: 先写塞外风光,次写大青山地理形势,后写古代草木茂盛,禽兽繁多的情况,再写历史上大青山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重要地位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 详尽介绍赵长城。

第1层(89自然段)叙述赵长城的由来,并引史料介绍其地理位置、遗址情况及登临所见。

第2层(10自然段)以统一的封建帝国秦修筑万里长城作对比,称赞小小的赵国竟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防工程,赞美赵武灵王是了不起的英雄。(赵长城)第3层(1112自然段)赞扬赵武灵王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敢于向游牧民族学习,不拘古礼,勇于革新。

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 坚决抵御外来侵略和虚心学习胡人长处。作者认为抵御外侮和保卫人民的和平生活(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固然有功,然而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克服狭隘的民族偏见,虚心学习少数民族的长处,更属难能可贵,尤其称得上是一个英雄。作者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还不仅仅在对一个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作者实际上是在宣传一种观点,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相互学习。文章尽情地肯定了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歌颂了他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了重点。

第二节,围绕着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为中心叙写的。

先概述古代城堡的情况,并援引文献资料印证,后具体记述两个古城遗址(塔布土拉罕和麻池乡的汉城遗址)进行评论这些都是陪笔。

主笔: 细写一个“永远不会废弃的”古迹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第1层(2223自然段)述说昭君青冢的意义、方位、外观,着重指出“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第2层(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到处有昭君墓的真实原因,分清了“昭君出塞”的是非界线,极力肯定是昭君自愿出塞和亲,取得民族和解和民族友爱的功绩,并透避地阐述了和亲政策的历史进步意义,表达了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在这一节里,读者不仅看到了青冢,听到了关于昭君墓的传说,还触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领会到附着于这一古迹上的作者的历史观点和社会理想,即民族问题的纷争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人民总是向往和平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民族友好是历史的趋势、人民的愿望。在今天民族团结友好的新时代,各族人民更应增强民族团结,携起手来,共同创造幸福的未来。由此可见,有关昭君墓的详细描写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这两节各自独立成章,又有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民族战争,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毕竟是民族关系的主流,甚至在战争期间,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作者这一观点映照全篇,不论是写赵长城,歌颂赵武灵王;或写古城堡,赞美昭君墓,都贯串了这一思想,这一条思想感情线索把前后两节缀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前一节“一段古长城”是写“大青山上”,后一节则是写“大青山下”,“大青山”使前后两节构成了一种天然的联系。

2、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如: 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

又如: 文章指出“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而在争夺时,赵武灵王击败胡人后,在北边国境上筑起一道长城,以堵住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就援引《史记·匈奴传》的记载,用复述文献的话语,说明了这条长城的起讫点。

再如: 文章肯定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说他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并引用《战国策·赵策》的记叙,来印证他敢于革新的精神,而最后得出结论“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3、描写生动

广阔的塞外: “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

秋天的阴山: “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阴山南麓的沃野:(勾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颂扬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敢于革新,说他: “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眼前昭君青冢: “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

塞外风光: “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 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五、小结

教学后记

字词注音:

迥jiǒng(远)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朐qú(临朐,地名)邪yã(名)单于chán yú(匈奴君主的称号)塞⑴sāi(塞子)⑵sài(边塞)⑶sâ(用于某些合成词中)词语补释:

*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乎:显然。P95注②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苑囿:古代帝王及贵族养禽兽、种植林木的地方。P96注①

*恩赐:原指封建统治者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今指因怜悯而施舍。

*绵亘:接连不断。亘:gân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沸腾:此处是不可遏制的意思。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lòu雕刻。

*遮断:遮盖阻断。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篇2

因为, 经济全球化后, 社会职业岗位的外延及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要求员工不仅要提高岗位职业技能, 更要能应变、生存和发展, 注重整个职业生涯。这样, 它对教育的要求就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 为天资不同、条件各异的学生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潜能的机会和途径。

2004年, 为适应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我校又恢复招生。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都排在了教学计划中。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这些基础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训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 应坚持基础知识、岗位入门技能与职业专精训练相结合,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和提高其实践能力, 这样基础课教学就应以服务技能教学为主。为此我们成立了以《语文》教学改革为龙头的基础课程教改小组, 提出了模块教学的设想。

一、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 初步进行语文课程的整体优化

现在中职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 (第四版) , 属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 上下册, 14个单元, 68课。分散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或戏剧、应用文和文言文等。当然主要任务也是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相关语文知识, 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培养观察力、思索力、想象力、理解力和鉴赏力, 使中职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从而能说会写。

我校承担2004、2005年语文教学任务的均为外聘教师, 教学按部就班, 两册分两个学期讲完。而学生第二个学期起就得学习专业理论课, 进行课程实习, 学习的内容加上基础课多达十几门, 学生既要学好基础课, 更要学好专业理论课, 还要搞好实习, 因而不堪重负, 哪一方面都不能做到专精。在2005级化工专业的教学中, 我们指导教师吸取2004级的教学经验, 在基础课课时上进行了压缩, 在语文方面, 指导教师在《语文》下册教学中改进教法, 每单元精讲一课, 其他辅导学生学习或指导学生自学, 并打乱章节秩序提前讲授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 以利学生记诵。并且在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这样初步实现了课程的整体优化,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们没有对两册内容进行系统分类, 在上册讲过的知识, 到下册又重复讲授, 知识显得零碎、不系统, 为此我们将模块教学的设想运用到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

二、因材施教, 打破章节, 按类组合模块

为适应中职学校教学特点, 服务技能教学, 2006、2007年我们教改小组按专业不同对基础性学科进行不同程度地学时压缩, 其中《语文》压缩为一个学期。我们引导任课教师总结2004、2005两级教学经验, 首先对两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分类, 将知识归类组合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应用文、文言文模块。在记叙文模块中再根据散文、小说、戏剧分类讲授, 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时。

三、采用不同教法抖开模块, 各个击破

将课程组合成不同模块后, 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实施。用一个学期将68课不同性质的课文全部讲完是不可能的, 重在示范和学法指导。在教学中, 我们教革小组指导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 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实施教学。

1. 分类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拉开模块教学序幕。

记叙文模块教学:两册《语文》中记叙文所占篇幅最多, 主要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认识记叙文文体特点, 学会写作各类记叙文。在教学实践中, 指导教师根据记叙文的写作对象不同将上下册第一单元的散文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类, 并精选优秀文章对比讲解。同时精选两册中小说、戏剧单元的内容穿插其中, 讲清一般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联系, 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文章并自己对比、体味其区别。精讲完有关散文后, 采用多媒体播放电视散文, 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热情,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为巩固教学成果, 根据教材写作要求, 指导学生写作以上四类记叙文, 基础好的让其尝试写作散文或小说, 以此培养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能力和习惯。最后, 通过优秀习作讲评, 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使语文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个模块, 可帮助学生将初高中以前所学记叙文、文学知识重新进行归纳、整理, 以拓宽视野, 给学生留下实践的空间,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基本文学素养, 从而体悟语文教学的真谛。

2. 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入手进行说明文模块教学。

两册中的第二单元为说明文, 首先引导学生系统复习说明文基础知识, 强调说明文的作用。叶圣陶先生说过:说明文非认认真真练习不可。因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几乎处处要用到说明文。练习说明文可以为写作别类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从而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也为学习其他学科尤其是专业理论课打下基础, 因为几乎所有教科书都是说明文。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征和说明事物的一般顺序, 能够辨识、运用常用说明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学习、阅读两册书中的第二单元的说明文, 并要求学生写一两篇说明文, 以此比较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 体味不同说明方法对说清事物特征的作用。这样也能体现语文教学服务技能教学的宗旨。

3. 从议论文写作方法入手实施议论文模块教学。

本模块主要采用案例法精讲两册中有代表性的议论文, 要求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特点和一般论证方法。配合教学内容组织辩论会、演讲赛等, 加深对议论文文体的理解, 开拓学生视野, 发散思维。最后要求学生结合时事和实际写作议论文, 并配合习作讲评使其真正掌握议论文, 并会运用议论文体为自己服务。

4. 以记诵法为主组织诗歌模块教学。

为什么提出以记诵为主呢?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 因而我们教改小组认为不论何类诗歌, 都应要求学生记诵为先, 琅琅上口的诗歌在记诵时, 既可了解其音韵美的一面, 也可体味读者的感情所寄。

当然在此模块要引导学生梳理初高中学习的诗歌知识, 并且不同时代、国别的诗歌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要求也应不同。其中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通过重点讲授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提高诗歌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要求学生记诵;古代诗词教会学生品评鉴赏方法, 要求学生熟读会背, 提高其古文化素养。

5. 从丰富语言知识角度组织文言文教学, 培养其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本模块精选古典名篇进行精讲, 其余的指导学生阅读,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古文语言知识, 会翻译浅易的文言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文化内蕴, 喜爱古文化。

以上几个模块的教学,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 为应用文模块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采用多种方法收束模块———应用文模块教学

两册书中都在第六单元安排了应用文, 文种不同, 作用也不同。从知识实用性角度考虑, 再联系学生长远的职业生涯, 我们认为不论必修课、选修课和阅读课都应与社会实际结合, 讲清这些应用文种的一般写作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和应用能力。

首先, 共性的知识系统讲。如应用文的分类、一般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 分清不同种类的应用文及其应用范围。

其次, 不同文种采用不同教法。如用案例法讲解上册第六单元的几种文种, 交代其在生活、工作中的实用性。其中, 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常用事务公文, 计划、总结重点讲, 并教会学生写作这类文章。启事讲清其分类及其写作方法。申请书、求职信讲清适用场合和写作格式;用实战法讲解下册第26课, 让学生演讲《我有一个梦》, 并结合此稿评讲议论文模块学生自己写作的演讲稿, 讲清演讲稿与演讲关系及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联系实际讲解第24课, 与时事新闻联系, 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常识, 学会一般新闻稿件主要是消息的写作, 了解新闻写作的一般结构技巧, 并会阅读、辨识、赏析报刊新闻稿件。

此模块实际是对以上几个模块的总结, 因为不同的应用文写作时要使用不同的文体,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因而在此模块教学时要考虑到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有的使用记叙, 回忆往事, 引起读信人的共鸣, 拉近两人的感情;有的使用说明, 向读信人介绍某物或某地等, 使读信人如亲睹某物或有身临其境之感等。但不论如何, 还要讲清应用文与一般性文章写作的区别, 如应用文写作时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固定格式, 要能正确使用一些习惯用语等, 而一般性文章在写作时文无定法, 没有太多的要求, 但也要考虑文体特点。这样就收束了整个语文教学模块, 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

中职语文模块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 模块教学

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系,但每个单元还没有完全围绕一个主题,这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甚至进行有益的补充,科学地构建教学模块。

一、教学设计要体现综合性

模块是由各自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内容组成,最终也要通过几部分内容的分别实施来达到模块的统一目的。

1.考虑模块的教学目标。与“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同,首先要确定的是模块的整体目标,相对抽象。之后,则要进一步具体化为模块内每一组成部分的教学目标。

2.考虑教学时间的分配。在模块背景下,教学时间是以模块为单位统一安排的。如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有七篇课文,一篇读书方法指导,一次习作训练,一次口语训练,一次综合学习活动,计安排13课时左右。那么,是不是把这些课时平均划分到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来灵活机动地分配教学时间,这就是模块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能够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弹性空间。

3.考虑所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本模块主要促进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哪一部分内容适合教师精讲,哪一部分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哪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现场调查,哪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探究等等。

4.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以主题来组织内容模块,为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即同一模块下的各部分内容可以互相支持、互为资源。但是,现行教材还需统整,因为多数单元仍侧重于知识体系,备课时要突破单元,将教学内容按主题重新组合。中职语文教材中写秋景的课文有《滕王阁序》《虎丘记》《故都的秋》《秋声赋》等,把这些作品组织在一起,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主题的内容还可以扩展,既要联系过去学过的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现实生活。

二、教学实施要体现综合性

模块教学是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教学。所谓综合性,即教学方式要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优化,教学也不能固定一种模式,而要根据内容特点开展多样的活动,自觉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模块教学的综合性,为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学不能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则不能很好地实现整体设计的意图。如设计“秋天”主题单元的教学,可以围绕秋天这一季节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或观察花草树木,或观察周围环境、天气的变化,或观察人的服饰、生活习惯的变化等等。以这些活动的过程作平台,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借机欣赏几篇吟咏秋景的古诗、散文,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落叶”“落花”作画。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生命的轮回,也感受到四季的美景和创造的喜悦。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自然成了积累的过程,不仅积累了对生活的感悟,也积累了优美的诗句,积累了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了阅读文章中形象和抽象的思维。而且,这样的积累不是脱离实践的枯燥干瘪的机械记忆,而是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和富有活力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时空得以扩展,也使课内外一体化可能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三、作业布置要适当体现综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参与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途径。通过作业,最终使静态的,可能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现实的课程,成为学生掌握和体验的课程。因此,布置什么类型作业,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作业等问题,也是教学活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模块内容的整合性以及相对较长的时间分配,使其有可能布置更多样化的作业。可以在“短作业”的基础上,布置用时较长、内容较为复杂多元且必须通过或动手、或实验、或调查等方式才能完成的““长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用学术生活的理性来提升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以日常生活的鲜活与丰富来滋养学术生活,使学生参与构建一种自觉的、积极的、提升的、高尚的教学生活。与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用书》安排了“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并非必须在课文学习内容之后进行,而常常需要在学习前或结合内容的学习同时展开,而且不必须都在课内进行,可以扩展到课外由学生自己进行。通过这样的“长作业”,将模块不同组成部分的内容最终在学生的活动中得以整合,同时也通过学生的活动,拓展了模块单元的内容空间,也为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提供了条件。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篇4

本堂课主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云

一、条件分析 1.学情分析

上周已经开始上古诗了,开篇的古诗就是什么具有豪迈诗人李白的《将进酒》,通过对将进酒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的那种怀才不遇的经历。和鉴赏了诗人从一个悲到喜,由喜走到愤,最后由愤上升到了狂的情绪波动的矛盾情绪。这节课我们继续对李白的另一首诗进行学习《宣州谢朓楼饯别叫叔叔云》,继续对李白进行剖析,鉴赏那这首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2.教材分析

《宣州谢朓楼饯别叫叔叔云》是一首饯别抒怀诗,诗中抚今思昔谈古论今,重笔抒发了自己理想破灭,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扰,对黑暗社会发出了强烈抗议,表达了自己遗世高蹈的豪迈情怀。全诗如歌如诉感情起伏涨落,韵味深长,一波三折,章法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章无迹,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教学结构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字音,识字义;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 积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名句;并赏析这些精彩语句; 4. 至少能理清诗中的情感脉络的传递和波动; 5. 掌握七言律诗的诗歌形式; 6.掌握李白诗歌特色及本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合作解决字音字词; 2.通过初出感知大胆联想法发学生兴趣

3.以讲授法深入课文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波动及诗歌特色; 4.通过朗读及讲授法掌握七言律诗的形式和特点;

5.通过小组抢答收集积累课外相关诗句完善掌握李白的诗歌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不与世人同流合污、豪迈而洒脱的情怀。能从反方面剖析李白骄傲自满我行我素的性格最后还是怀才不遇被人排挤。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大家都知道人也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这个离别也是从古到今文人墨客手中的侃侃之谈,永不褪色的伤感情怀呀!李白一生跟酒结缘心情好时需有酒助兴,心情烦闷时需有酒解愁当然了和自己的叔父分别时更离不开把酒相送,可想而知那是一个怎样的境遇呢?他们又会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云在进入课文之前我现请同学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李白你会对即将离别的叔父举杯说何言呢?我想请两位为我们表演一下。

这两位同学表演的非常棒,那我们就进入课文去看看作者开篇是如何说的?

同学们我们还是以小组进行学习,如果现在大家不是按照小组坐着的,给30秒请大家以八组的形式做好。

二)疏通课文解决生字词(小组合作随意抽查他评和师评的统一)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篇李白的诗歌这首诗歌就是曾经李白在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写的一篇饯别诗。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以小组讨论通读课文解决里面的生字词等会儿我会随机抽一组进行朗读。

我来请一小组来为我们读一下,各位同学得要认真听,呆会儿我会请同学来评价哦。

明确字词知识要点:

宣州:今安徽宣城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或谢公楼。.饯(jiàn)别:是中国汉语内的一个词汇,表示准备酒食为人送行。校(jiào)(xiào)书 :一种官名。叔云:李云,李白的叔父古代文学家。蓬蒿(péng háo)弄扁(biān)舟 逸兴..(yí)“览”通“揽” 酣(hán)高楼

好的!同学们:居然我们已经把课文弄通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大声朗读一遍。

三)深入课文(多式朗读,初出感知大胆联想,老师讲授)

1.文有文眼,诗有师眼。眼睛具有传神之用,那么现在我就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的眼睛给我们翻译一下。

明确:在宣城的谢朓楼上李白和秘书省校书郎李云喝酒送别。2. 首先一位同学为我们读第一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老师提问:

首先我请同学不忙急着去冥思苦想地去翻译,请你们大胆联想一下,你们对这一句话第一感觉是什么?也就是初出感觉是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哪怕没经过思考的只要是你的第一感受都可以。来!放开你头脑。

其实这句话的精髓都被你们说的出不多了,看来你们的头脑真是不可估量啊?那么这句话里面你们觉得最重要的关键词或者关键的字是什么啊?

明确:“弃,不可留,乱,多烦忧。”哦!这些都好理解,那这个“弃”是指谁抛弃了谁啊?对了是“昨日”抛弃了我,那我能挽留吗?答案是是不可留。这句话形容了什么啊?“时光无情的流逝”这时我们想起了将进酒里面的哪句诗句是一个意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都是诉说着时光流逝对诗人残酷无情,而一个“留”又显出诗人对昔日时光的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在我们上节课学习将进酒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说了李白的遭遇,李白曾经怀报国宏图大志。但是现实却是唐玄宗将他召入长安并非让他施展其政治抱负,而是不过是将他看做御用文人而已,同时李白不肯摧眉折腰的刚正性格,也难为那些权贵们所容。因此,不久就遭受谗言诽谤,卑鄙离开京都。在遭受第一次重大挫折后,李白心情非常苦闷、浪迹天涯以诗酒自适。然而“昨日之日”“今日之日”处处表现出了作者多少心酸及悲愤!3.这一段写出了李白如此的悲愤那后面李白又如何述说呢?(抽学生读)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首先我还是请同学不忙急着去冥思苦想地去翻译,请你们大胆联想一下,你们对这一句话第一感觉是什么?也就是初出感觉是什么?

明确:三四两句有一点突作转折:站在阁楼上面对着深秋的天空,遥望着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丽景色,不由激起酣饮高楼豪情逸兴。这两句在作者面前展现出一副壮阔明朗的晚立秋空的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情扩大的胸襟。这是又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而“长风万里”正是表达着作者远大理想抱负,被黑暗压抑,向往可以自由的驰骋空间。而“酣饮高楼”的“酣”完全撇开了哀怨的消极,倒添了几分豪情奔放。” 4.李白对他的叔父和自己原来如此的自信,那我们来看看下面一段李白又有怎么的想法呢?(抽学生读)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现在举手回答当你读到此处的时候你的感受也是怎么样的呢?(多抽问几位同学)

明确:第一句周出现了两个陌生的词句一个是“蓬莱”一个是“章建安骨”蓬莱是什么大家知道吗?那你们听过蓬莱仙岛吗?其实啊蓬莱是指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则是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后面的一句诗句正是 “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这无疑是一种振奋的心理。

5.那最后两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那这句话来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这最后两句诗句面度前面的诗句有时一个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写出了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懑和似水难断的哀怨“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派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抽刀断水”的意念,但抽刀断水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不但没有阻挡水的流动反而水受阻碍后反而会更加的急湍,按时不能为而为之就更加痛苦的就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而最后总结又为自己设计未来的意思。诗人回首昨日,痛苦人生的不称意,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来拜托苦闷的出路。

6.全诗已经分析完了,那给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次吧。老师提问:你能归纳这首诗歌中作者的感情波动是怎么样的吗?(抽问;暗示法)明确:

愁苦烦忧---------振奋豪迈------------更加愁苦的感情波动。好现在我们来简单的概括一下李白的诗歌特色有哪些?

明确: 1.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2.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四)七言律诗(反复朗读,举例讲授)

七言诗是古诗的诗体名。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先秦和汉代的民间歌谣。不过,汉、魏之际七言诗极少,在南北朝时期至隋渐有发展,直到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比如: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五)李白诗歌特色(小组抢答,课外知识的可充)

说起李白的诗我们就忘不了他诗中非常喜欢出现酒和月,那么今天我们来收集一下关于李白的诗句。以组的方式进行抢答。

有关于酒的诗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吟》)“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有关于月的诗句:

“生有酒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出自:《江夏送张丞》 年代:唐 作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李白《古朗月行》 “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李白《峨眉山月歌》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李白《三五七言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李白《清平调·其一》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李白《玉阶怨》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李白《秋浦歌》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李白《古朗月行》

三、总结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目录(定稿) 篇5

第—单元 走向社会

阅读与欣赏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及同步练习《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课件及音频朗读

《科学与艺术》教案及同步练习《科学与艺术》课件及音频朗读

《走向社会》教案及同步练习《走向社会》课件及音频朗读

《万能的求职方法》教案及同步练习《万能的求职方法》课件及音频朗读

《带上三句话上路》教案及同步练习《带上三句话上路》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调查报告

口语交际:接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未来不是梦

第二单元 爱岗敬业

阅读与欣赏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及同步练习《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课件及音频朗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及同步练习《敬业与乐业》课件及音频朗读

《邮差弗雷德》教案及同步练习《邮差弗雷德》课件及音频朗读

《一张诊断书》教案及同步练习《一张诊断书》课件及音频朗读

《爱上你的工作》教案及同步练习《爱上你的工作》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广告词和说明书

口语交际:洽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职业道德调查

第三单元 行业扫描

阅读与欣赏

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移动的倾诉》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百年时尚话汽车》课件及音频朗读

《Internet改变世界》教案及同步练习《Internet改变世界》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新时代的中国工人许世超》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策划书

口语交际:答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网络天地

第四单元 职场感悟

阅读与欣赏

教案及同步练习《源自职业的温情》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选对池塘钓大鱼》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成功离你有多远》课件及音频朗读

《同事》教案及同步练习《同事》课件及音频朗读

《职场寓言五则》教案及同步练习《职场寓言五则鹂》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求职信和应聘书

口语交际:协商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篇6

姓名: 得分: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郁热(yù)沉吟(yǐn)汗涔涔(jīn)....B.伺候(cì)惊愕(è)昧良心(mèi)...C.离间(jiàn)卑鄙(bǐ)哭哭啼啼(títí)....D.谛听(dì)烦躁(zào)规规矩矩(juju)....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你看这些傢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B.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C.侍萍的像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D.侍萍走头无路,跳河自尽,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 我们__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

② 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__,我有的是恨,是悔。

③ 《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由于血缘__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A.暂时 委屈 纠缠 B.暂且 委曲 纠缠 C.暂时 委曲 纠葛 D.暂且 委屈 纠葛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部分,不能用括号内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A.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举.....步维艰)

B.以后她又嫁过两次,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遇人不淑)

C.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软硬兼.......施)

D.矿上的工人已经在昨天早上复工,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么?(蒙...在鼓里)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列台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么?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5.周朴园把年轻时的侍萍说成是“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目的是什么? 答: 6.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时,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7.周朴园听到鲁侍萍的一番话后,为什么会“汗涔涔地”? 答:

《雷雨》参考答案

一 1.A(“吟”应读yín,“涔”应读cén)2.B(A“傢俱”应为“家具”,C“像”应为“相”,D“头”应作“投”)

3.D(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暂时:名词,指短时间。暂且:副词,暂时,姑且。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没有委屈,实际是说反话。委曲:勉强迁就。纠缠:搅在一起,理不出头绪。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4.C。A项,“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一步都十分不容易。B项,“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行不端的丈夫。C项,“软硬兼施”,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蒙在鼓里”,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二

5.从字面看,似乎是在赞扬侍萍,实际上是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周朴园是一矿之董事长,又以道德高尚自居,但又做过一件伤天害理的事,因此才这样说。)

6.表现了侍萍痛苦的内心和对周朴园的愤恨。(侍萍听到周朴园的一番话,联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不禁满腔悲愤。)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案 篇7

然而, 目前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学管理的运作上, 还是教学评价体系中都采用传统的普通高中的模式进行, 职业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以来, 在语文教学上没有太大的进步。

从总体上来看,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 入学成绩中等偏下水平,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一些学生不看报不读书, 口头语言表达不清;作文就更困难, 错别字较多, 语句不通, 甚至连请假条都会写错。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不够高, 认为学习语文无用,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调查, 我们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在课程模式和教学对策上进行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改革, 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模块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总体的思路是以阅读探究、应用写作、口语训练三者并重组合进行模块化单元教学, 以中职语文教材为基本素材, 设计相应单元主题活动, 形成新的语文课程模式, 真正突显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围绕明确的教学主题, 组织职业能力本位的模块化单元教学, 阅读、写作、口语教学形成有机整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打乱了教材中原有的课文呈现顺序, 精选学生生活中需要了解的语文知识模块内容设计了八个教学单元, 每个单元均是一个学习探究的大课题, 然后结合各单元的主题内容设计单元主题活动, 再结合单元主题活动设计和开展应用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使得每个单元均成为一个教学的有机整体。在总体上保持阅读、写作、口语训练的比例达到4∶2∶2, 所进行的阅读训练、应用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均是由浅入深、逐步开展的, 使学生易于接受。

教改设计中, 我们大规模地缩小了阅读教学的比例, 每个单元模块的课文不再是孤立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 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单篇课文, 而是将课文作为引子, 进行拓展阅读和研究。

作文教学以学生生活中实际使用到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为主线, 大胆地抛开传统的写作理论, 在活动中学写应用文,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同时, 在每一个单元中, 进行由浅入深的口语训练, 包括即席发言、讲解、专题讨论、辩论、演讲, 等等, 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成才打好基础。

以上安排基本上可以改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写作训练没有针对性、口语交际训练几乎为零的实际, 建立起符合中等职校学生学习需要的语文教学体系, 使学生读了书能记住点、拿起笔能写几句、张开嘴能说起来, 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

二、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在内的职业能力本位单元整体化教学目标鲜明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三大部分, 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其中, 能力目标更是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通用能力目标两部分, 除相关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外, 结合教学素材提出了情感态度目标, 重点强调了涉及职业能力养成的专业能力目标和通用能力目标。其设计既体现了职业能力要求, 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整体, 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三、立足教学素材、针对单元目标, 科学整合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教学活动要素,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综合实践课题, 合理规划整个单元的教学对策

在教学对策上, 我们注重了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践课题。综合实践课业通常是需要团队合作, 有具体任务的较全面的综合性课题训练, 它能够体现职业能力目标要求, 并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方能完成。如把学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 各组依轮次一周承担一个话题的探究。小组成员共同围绕这个话题去找名言、美诗文、歌曲, 还要完成一篇此话题的作文。最后, 评出最佳合作组, 并发奖。这样, 小组成员不但探究了话题, 也体会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班上的语文学习氛围自然就浓厚多了。

学生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 需要面对各种困难, 自主解决各种问题;需要组建小组, 自立课题, 进行调查分析, 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在掌握调研能力的同时, 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系统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精神、计算机运用、交流表达、刻苦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等职业通用能力也同步得到了锻炼。它可以促使学生走出书本, 在实战中学习知识, 提升能力。

四、采用“知识、能力、态度”综合评价三位一体和“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 建立职业能力本位的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能力素质水平、学生学习的态度、主题活动参与度以及进步程度等, 进行全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标准, 把“教书”与“育人”统一在语文课程教学中, 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能使学风得到优化, 能使个别学生的性格弱点与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矫正。

改革以往语文教学中由教师一人进行评价的传统, 采用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从“自评”进行自我诊断、反思和调控, 与过去、他人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比较, 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 同样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有助于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总之,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的办法, 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 又带有学校特色的、民主与创新型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办法或模式。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提高学生的素质, 提供可行性强、实践性强的参考和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苏占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中职语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 篇8

在今天的中职语文课堂上,如果还有人满足于单纯地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那就显得过于肤浅而不合时宜。因为,在重视素质教育、“大语文”观深入人心的时代,只有把课本内容合理地拓展和延伸,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而能否适当地拓展和延伸学习内容,已成为当今课堂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标准了。下面是笔者对中职语文课堂拓展与延伸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开阔阅读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1.以选学课文为联系点,向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针对中职的教学实际和发展需要进行了一些改革,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其中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任意选修内容。可见语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是必要的,合理的。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基础版·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就采用模块组合的方法,分别构建了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特色模块。其中提高模块和特色模块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编写的选学课文。巧用这些选学课文,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如:从呀呀学语的孩童到成为中职学生,学生们虽学习了一些古典诗词名篇,但由于读的数量十分有限,接触的作家不多,所以他们对唐诗宋词的了解往往只限于对一些零星的具体作品的肤浅认识上,不足以概括它的全貌。结合必选课中《唐诗 宋词》的学习,同学们对唐诗和宋词在中国诗词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各时期的发展状况及代表诗(词)人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诗(词)风、对诗词发展所做的贡献等都会有个清晰而系统的了解。而学习完《唐诗 宋词》,同学们大致了解了柳永和苏轼对宋词的开拓和创新后,再结合必讲课中他们各自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讲解,同学们就会对二人的生平简介、写作背景和各自的词风有个更清晰和直观的了解。通过这样的延展学习,拉近了古代人物与中职学生的感情距离,也让中职学生更好地走近古典文化,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2.以教材中的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作品比较延伸

这里说的“同类”,可以是题材、文体的同类,也可以是某一写法的同类。如莫泊桑的《项链》是以出人意料的结尾取胜,令人回味无穷。而这种技巧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运用得炉火纯青。适时地向学生推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如《警察与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等,既可以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体会主人公情感的波动,又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

不过,虽是同类作品,但通过比较也会发现其各不相同的地方。如: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作者、写作年代、写作角度等不同,所表达的主题就不同。前面提到的中职语文教材(高教版)就特意编写了一个比较阅读单元,这个单元提供了几篇同是描写长城和同是描写荷塘的文章,旨在让学生阅读时,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进行比较,辨析它们的异同,进而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其实就是向学生提供了以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作品延伸的绝佳范例。利用这一范例,我们还可针对教材中的其它文章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如《鸿门宴》塑造了刘邦、项羽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项羽的性格缺陷为其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令学生叹惋不已。由此再让学生课下搜集咏叹其“乌江自刎”一事的诗,就会取得许多意外的收获。如杜牧、王安石的同题诗歌《题乌江亭》、李清照的《绝句》等,同样的事件,由于各人的立场和观点的差异,造成风格各异,主题也各不相同。通过这样的阅读延伸,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让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何乐而不为呢?

3.以教材节选的片段为立足点,向整部作品或整个历史事件延伸

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有些中外名著只能选取其中的一节或几节文字,以至使学生对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常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阅读原著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较全面透彻地把握节选语段的内容。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之前,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原著(或与林冲有关的章节内容),这样,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提到官府的阴险、毒辣,对林冲步步紧逼,阴谋设计、撕开罗网,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也由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直至走上反抗道路时,学生就不再对课文感到虚无缥缈,对“逼上梁山”这个成语也会感到刻骨铭心了。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质疑,并通过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以获取答案。如本学期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齐威王时期齐国政治这样清明却不能长久坚持下去,最终却导致灭亡?之后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如《读者》(2009年第11期)中《恣意的代价》,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4.以人为本,向作者或课文中人物的生平简介延伸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创作成就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如: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 并序》时,为帮助学生走进白居易的内心世界,理解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苦闷和感慨,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概况和本诗的写作背景;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向学生渗透一些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他同情人民群众、厌恶剥削阶级生活的思想、观点,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与白居易在感情上达到共鸣,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世间最美的坟墓》“美”在什么地方,并激起对托尔斯泰强烈的敬仰之情,感受到他胸怀的博大深沉。

二、加强写作训练,拓展写作能力

1.补续情节,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不仅体现在阅读上,也可以体现在写作上。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期待着学生的参与,召唤着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视界”出发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因此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要利用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联想和想象,使文学作品的情节富有变化,人物形象多姿多彩。如给《项链》续写一个结尾,想象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项链是假的之后,玛蒂尔德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一番样子,她爱慕虚荣的性格会不会有所变化;也可以针对某一句或某一段话让学生加以扩展补充,想象这里曾发生过什么事。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就是想象力的拓展与延伸。

2.仿写佳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语言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讲授《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作品时,对一些佳句的仿写也是我们拓展语文课堂的好途径。如:“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还有不好走的路呢?”仿写出色的有:“叶成长,遮荫是它快乐的责任;叶飘落,护花是它无私的奉献;生活在快乐与无私之中,有什么事值得悲哀的呢?”仿写“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时,同学们注意到了语句中化静为动和排比的手法,仿写较成功的有:“屋里有了风铃,好比寂静的树林里飞来一只喜鹊,静静的河流中蹦出一只青蛙,是雨后天空中的一道彩虹,是冬天雪地里一点红狐,一朵梅花。”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此外,还可将一些名篇名句化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汾酒集团将《三国演义》卷首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巧妙转换为“汾酒必喝,喝酒必汾”;“鲜血诚可贵,救人品更高”,(“无偿献血”公益广告)。“众里寻她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冰箱广告)的例子,由此激发学生阅读名篇名句并利用其撰写广告语的兴趣。

3.专题研究,撰写研究性的小论文

白居易诗中的琵琶女与孙犁笔下的水生嫂的形象深入人心,她们的命运与时代息息相关,如果要求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分析时代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学生就感到有话可说,思想也能向纵深处发展。再者,学生较感兴趣的人物,如刘邦、项羽、林冲等人,他们的命运抉择,都能在学生的心底激起阵阵涟漪,所以,给学生一组人物,让他们见仁见智,以《我更欣赏(佩服)……》为题,写出来的文章也相当有特色。这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可得到综合性锻炼,学习兴趣也得以强化。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感悟来进一步拓展延伸语文知识,有益于丰富学生的人文观和审美价值观。但是,课堂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文本,并围绕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基础版·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国胜.论阅读教学的转轨[A].秀屿区2003-2004年度中学论文汇编(语文专辑)[C].

[3]连春丽.由语文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策略探讨[EB/OL].新世纪学校,校园动态.

[4]温朗光.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EB/OL].隆安教育信息网.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班主任总结下一篇: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