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共8篇)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篇1

关键词:中职教学;中职影视后期编辑;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如今,社会不断提升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中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突出教育优势,为培养出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强硬的技能水平,且适应专业变化及社会需求的现代化市场所需的技术型人才。中职学校根据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发展的新特点,不断借鉴各高职院校的相关课程结构体系,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来制定合适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提升中职教育的效果。如今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呈现出的弊端

1.1 所学内容与行业关联较少

所学内容与行业关联较少导致中职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很难将在影视后期制作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课题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要求。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水平较低,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就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着重加强训练学生的技能,这让学生产生了矛盾心理,让他们觉得在电视中和电影中看到的不一样,好似学过,又好像没学到知识,从而质疑教学质量。这让学生对影视后期制作教学失去兴趣,也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效果。

1.2 教学程序与学生心理要求有差异

中职学生的年龄小,思想单纯,对很多事都充满幻想与憧憬,他们觉得影视后期制作是时尚高端的职位。他们期待的学习生活是用计算机来制作电影电视片段,认为学习中的内容充满技巧性和乐趣性。殊不知,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专业的技术,学校从由浅入深的角度来设定学生的课程,理论课在前,实践课在后,这与学生期待的课程存在差异,让学生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对学习产生反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进度及教学效果。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注重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而忽视每门、每堂课的学习目标。由于老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其教学过程中,极少提及每个知识点及每个小技巧的学习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盲听、盲练,存在即使对所学知识很熟悉,也不知道如何运用的情况。这不仅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中职开发利用“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教学资源

2.1 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的中职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有些优秀的学生在各式各样的信息技术比赛中荣获奖项,对这类优秀学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通过访问家长、问卷调查、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在多媒体制作方面具有极高天赋和极大兴趣的学生,对着重培养这些学生以此来提升其专业技能。怎样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这份重要的教学资源呢?首先,学校每年会挑选出几个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极高天赋和极大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加入学校的学生会成立的“芒果电视台”。“华材电视台”将由学生自行管理和发展,由他们每周为学校制作出一期“芒果园新闻播报”的节目负责,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影视制作大赛及参加技能大赛项目的相关活动。这部分优秀学生也会在班上起模范带头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实践作为一项不错的教学资源,将这类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对提升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会针对本课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制作特效时会运用到amc软件,学生会问道:“用after effects软件可以完成这个特效吗?这个特效用flash软件能制作出来吗?”这时,老师就可以借此利用学生的横向思维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实践。让他们通过实践来发现结论。运用此类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运用软件能力,这将会极大地提升影视制作的教学效果。

在上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犯几个错误,一是导入不正确。由于学生在导入素材时,导入的视频文件格式不正确,以致屏幕上会出现“素材导入格式不正确”的错误的提示。要成功地导入文件就要将文件转换成正确的格式。二是无法表现特效。由于在剪辑a、b两段素材时剪辑的长度不够,以致无法在足够的空间内将特效表现出来,这时就会在屏幕出现“资源不足”的提示,要制作出特效就要在a、b两段素材间剪辑出足够的长度,为特效留有渲染的空间。三是作品导出失败。由于学生在导出作品前,没有设置导出窗口的参数,以致有时在导出1gb以上字节量的movie视频文件会出现播放视频黑屏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将导出参数设置为“quick time movie”。

《amc软件上机常见问题查询手册》是由笔者根据学生在上机实际操作过程中所犯错误和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记录整理汇编而成的书籍。将教学实践这一极为重要教学资源充实到教学资源库中,不仅可以让全班同学参考,也让下一届学生有了学习及借鉴的经验。

2.2 开发利用校本教材资源

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对校本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开发校本教材资源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校本”的特色。例如,针对“校本”特色对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及习题等进行开发和利用。《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制作》一体化案例校本教材就是历经三年艰辛,结合其教学实践所编写出来的教材。教材的每个章节针对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及学习接受程度,对教学目标及要求做了明确的描述。教材的每个章节针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对教学重难点做了明确的解释,以便学生能够更方便地学习,逐个突破。教材每个章节针对课题难易程度,设定有基础训练题及综合训练题,以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成绩。

《影视非线性编辑与制作》这本教材在介绍amc软件基本技能操作时在各章节分别用案例的形式来阐述说明,此教材共分为九章,在本书的最后还附有《amc软件上机常见问题查询手册》和《amc软件中英文命令查询手册》以供学生参考和查询。amc软件的基本工作界面、项目设置及管理的介绍在第一二章就有了记述。素材的管理和剪辑则在第3、第4、第5章分别介绍了出来,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剪辑技能,在这三章中用9个涉及素材导入、素材管理、素材剪辑的案例来实现其目的。第6章则是介绍的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的8个转场案例,在第7章用8个案例来介绍title tool和marquee两种制作字幕的工具,在第8章则用16个特效的案例来介绍关键帧动画、键控特技、颜色调整、3d特效技巧、二次校色等核心的特效制作。第9章则用了2个文件输出的案例来介绍设置输出参数的相关问题。这本教材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十分有用。老师可以根据这本教材来编写教学设计、制定电子教案及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和备课,学生可以利用此教材有针对性地学习本课的重难点,来学习教学目标及要求,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本教材附录的《amc软件上机常见问题查询手册》和《amc软件中英文命令查询手册》可供师生参考及查询。如果师生合理利用这本教材,不仅会减少老师的备课效率,也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效率,大大降低在上机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率。

2.3 开发利用影视、图片素材资源

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对影视和图片素材的质量和内容的要求十分高,优秀的影视及图片素材十分有效。优秀的影视及图片素材十分少,我们往往通过最便捷的途径――互联网来获取影视及图片素材,通过互联网获取的素材往往在质量以及内容上都达不到制作的要求。只有经过裁切、、剪辑、拼接以及处理色彩之后才能够进行利用,因此开发利用影视及图片素材资源十分必要。

要开发素材资源就要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对师生来说,源于校园生活的素材不仅真实而且内容丰富,师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自己来制作素材。例如,在假期生活中,可以拍摄相关主题的素材,同样也可以自绘素材;在学校时,可以通过拍摄关于班级主题班会、技能节、校运会、招聘会等来获得素材,利用这些途径来获得灵感,从而制作出有创意、优秀的影视作品。

2.4 开发利用教师资源

教师要起到模范的作用,用自己积极上进、敢于拼搏的精神来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老师在专业上更有认同与归属感,对学习更有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要求老师有专业特长,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专业技能比赛来赢得荣誉,从而让学生在自己敬业的操守和专业的技能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学的效果。

除此之外,作为老师要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来预防身体疾病,而且这也是一项可开发利用的教师资源。如今,许多专业老师都高度近视,有的还患有肩周炎、颈椎炎等身体疾病,产生这些疾病的原因是影视制作工作长期对着电脑,这一现状令人担忧。清华大学的体育老师,中国足坛著名金哨裁判孙葆洁,他有繁忙的公务,但是他却每天早上坚持绕着足球场跑5000米,他的坚持与执着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代清华学子,坚定“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信念。作为一名教师,要以身示范,和孙老师一样每天坚持锻炼,强身健体,使学生的坚韧与执着意识逐渐萌芽并成长,从而成为他们优秀职业素养的一部分,让他们受益终身。

对某些抽象、深奥的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演示来让学生理解其含义。专业教师发挥其实践动手能力来制作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就拿“数字影视后期编辑技术”课程的精修(trim)命令来说,这节课就十分抽象、深奥,其中它的内容分成双滚轮修剪模式和单滚轮修剪模式两种。老师曾经试图尝试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想将这一理论给学生讲透,但是其抽象性还是让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老师们决定由几位动手能力强的专业老师自制教具以便让学生理解,他们用一卷废旧的电影胶片、几根木板条、铁丝、两个轴轮制作了一个直观的trim演示教具。通过演示5分钟的trim教具让学生明白了平时一节课都无法理解的trim命令,提高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有效。

总之,要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我们要有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与能力,使其发掘出更加优秀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篇2

一、自主学习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这一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 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提出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认知能力, 主动发现新的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和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和模式的主动建构。Holec (1981) 认为,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其中包括确立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对于自我的监控和对于自我的评价等。Dickinson (1987) 认为,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 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优势

(一) 充分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近年来, 在网络上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资源大量涌现, 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各种英文影视作品、游戏, 模拟仿真;还有一些交互式的英语学习方式, 如:BBS、微信、qq等。对网络英语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以使其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从而提高英语老师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根据实际经验和经历可以得知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教师上课时如何掌握难易程度是一大难题, 但是学生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在网络上找到各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英语有兴趣, 才有欲望学好英语, 就会自主学习英语。

(二) 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师生交流顺畅的教学优势。在网络上教学教师可以和学生通过qq, msn, 微信, 微博等形式进行交流, 消除了学生怕在老师面前露怯或害羞的顾虑, 而且也避免了在其他同学面前丢脸的可能性, 学生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向老师提出问题, 改进自己的不足。老师通过聊天可以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进行实时的、有效的、全方位的师生互动,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个性化英语教学。从学生角度来看, 所谓的个性化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英语学习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从网络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资料, 按照适合本人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学习英语。从教师角度来看, 在教师在了解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及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学习兴趣、学习要求等的不同后, 可以制定多样化的教学计划, 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 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帮助每个学生制定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的个人计划, 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 不走弯路, 提高效率。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把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后, 才可以真正做到中职英语教学的因材施教, 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才得以真正实现。

三、利用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 现在可供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网络资源花样繁多, 质量参差不齐, 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的组织能力, 引导能力, 甄别能力。

1.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角色, 要改变以往拿着教材备课, 通课本的授课方式。网络环境下教学, 教师教学模式不再是以讲授为主, 而应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教师主要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水平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和方式, 指导学习者如何高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是网络教学中的主体, 在学生的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和辅助作用, 要变传统的灌输式为鼓励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2.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必须要实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及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外语教师不但要精通传统英语教学方法, 而且还必须根据网络英语教学的特点, 中职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水平和要求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 从而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前提下, 采用网络学生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 教师要依照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帮助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制定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3.教师要有甄别和优化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载体是网络教学资源, 高质量的网上英语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 教师必须有能力选择优秀的高质量的网络资源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培训中职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要使中职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教师要想培训中职学生养成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培养英语在用中学会是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

(1) 在自主学习前, 学生必须进行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测试。根据测试成绩,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 制定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及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资源。

(2) 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主动选择和探究, 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学生们应该在教师的培训下, 逐渐养成自我从网络英语学习资源中挑选学习资料, 同时要学会对所使用的学习资料进行处理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2.要培训中职学生对自己的监控能力, 增强中职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学习, 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自主学习, 教师所起的监控作用有限, 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在完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下进行, 学生必须具有严格的自我监控能力。然而由于网络上不仅有学习资源还有更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游戏, 视频等资源, 中职生年龄较小, 很多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在学习受挫后而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激情, 利用玩网络游戏排解压力。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帮助学生修改之前定的过高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降低难度, 提高学生的成功率, 从而使学生更有成就感并且有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四、结语

利用优秀英语学习的网络资源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是未来一大趋势, 对于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 如何在老师的指导和培训下完全进行自主学习是一项颠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但是, 要利用浩瀚的网络英语学习资源来培训中职学生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组织以及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适合自己的资源和方式及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成功处理好教师、学生、网络资源三者的关系, 使网络资源的优势和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使学生的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增强。

参考文献

[1]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1981

[2]Dickinson L.Ser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3]顾世民.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7, 6

[4]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篇3

关键词 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平台 引导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开展中职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分别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个方面,总结出一些关于改善网络学习现状的方法和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的两点建议。

1 改善中职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方法

1.1 合理利用互联网上现有的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包罗万象,我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应有尽有。而如何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和最终利用信息,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主要内容。比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信息,告诉他们一些常用的、功能较强大的搜索引擎,像百度、google等。以及教会他们如何才能有效地搜索到有价值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再如可以利用一些视频学习网站学习一些实用软件。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BBS论坛中发贴来寻求解决办法等等。要让学生知道:“网络上的老师是无穷无尽的。”

1.2 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网络学习平台

虽然互联网上也不乏优秀的网络学习平台,有些平台使用起来也方便快捷,但这类学习平台更适合主动学习的人群,一般选择的大学生及工作人员较多,完全靠学习者主观意愿学习,同时再辅以课外自己大量的技能训练,才能有效学以致用。而中职学生上网用于学习目的少之又少,如何有效引导,如何抓住学生学习兴趣,落实网络学习,需要构建适合中职学生的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2.1 建立适合中职学生的课程

网络学习平台要发挥有效作用,需抓住中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兴趣的课程格外重要,可以根据先期测试情况,逐步调整相关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各职业领域情况,放入先进了一些课程内容,以吸引一部分上进好学的学生,以点带面增加平台的吸引力。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按层次设置学生课程,吸引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其中,构建网络分层管理,开展个性化学习平台。

1.2.2 建立高效、简捷的软件系统

网络学习平台功能应该包括课程学习资源检索,课程学习的视频教学,制作的视频,浏览速度可调节,可半小时听完一小时的课也可多听几遍以强化学习效果。课件点播,可制作多种格式的课件,适合不同听课环境,竭力营造真实的听课氛围,提供格式包括宽带、窄带、flash等视频课件,以及wma、mp3等音频课件,适合不同的上网场所,不同的网络条件。除了在线听课,还可下载到电脑里,随时反复收看、收听。网上答疑、在线讨论等。具有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功能。在学习过程中能随时进行基于问题的检索,有灵活方便的上传与下载方式,建立有效的测试与答疑系统。多途徑地快速丰富教学资源,使各类课程资料及时上传和更新。

1.2.3 丰富网络学习平台内容

根据中职学生个性特点,网络平台课程下设专业提升、兴趣爱好、发展能力等栏目,栏目下设相关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相应栏目下的课程进行网络平台学习,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素养,同时提升学生随时学习的能力。

1.2.4 注重网络学习平台的交互性

利用网络平台学习除了方便,快捷外,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即可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论坛等功能随时进行信息交换,进行教与学、问与答的交互协作,实现基于网络的探索式、协作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1.3 完善网络学习评价体系

网络学习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及时反馈。评价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好的学习过程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如果合理地实施小测验、布置作业和安排学生间合作任务等,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由此可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指导和监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增强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板书+讲解+习题”这样三位一体的模式似乎已经成了传统数学的标准模版。在学生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后,网络教学的新概念本身已经使他们眼前一亮。再加上网络中生动形象的图片、逼真的声音、丰富的软件功能和遍布全球的信息都是促使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激发点。

2.1 教导学生充分认识利用网络学习的优点

网络学习的优点包括: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没有时空限制、可以重复学习、多样的学习手段、主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实时互动性的交流等。学生可以在只支付低廉的网络费用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学习要求,以及需要掌握的程度与学习兴趣,随意安排时间来控(下转第78页)(上接第55页)制课程进度以及学习的方式,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为网络是神奇的。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有一台计算机,用任何一种方法接入因特网,都可以快速地获得几乎一切你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以更方便、更广泛地交流信息。

2.2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

“平凡的老师教学生读书,优秀的老师教学生爱读书。”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倡导的教学法原理中就有很重要的一个“兴趣与自发原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Internet本身的多媒体效果已经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多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网络效果来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则可以非常轻易的使学生“迷”上网络学习。

2.3 引导学生学习使用一些辅助教学软件

这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各门学科的渗透、穿插。个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过去那种一味的应试教学,考什么才教什么的教学策略已经跟不上网络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额外地教授一些新的、超出课本和考试范围之外的知识给我们的学生。比如最基本的办公软件Office,以及Flash、Photoshop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实用软件。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助学习软件加以传授和指导。当然,也不能就抛开课本,一味的灌输课外知识,而是应该循序渐近.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穿插进行,并且要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地传授。而且由于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有限,所以教师所做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课外知识的引入,更多的仍然要靠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修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

2.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网络平台使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网上下载教材配套的电子资源包;教会他们有效地搜索到有价值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可以利用一些视频网站进行自主学习一些实用软件;引导他们学会通过网络百科全书了解课外知识;引导他们多读中文期刊网上论文,从而了解当前学术状况,为写论文打下良好基础;还要引导他们通过一些学習网站学习课内外知识,或者为考取一些证件做好准备,从而为未来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教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论坛或网民互助平台进行交流,享受其中的乐趣。在学生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重要支持者和引导者,有效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全力支持他们的创造性,引导并鼓励他们开展进一步的学习活动。

2.5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资源的利用与浪费 篇4

内容摘要

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的情况。学习资源不仅包括图书馆的书籍、实验仪器、还包括网络资源、资深的教授、学务指导老师、学长、学姐、同学及学校开展的各种知识讲座、专家论坛、学术报告等。通过他们对学校学习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得出:大学生没有珍惜和充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利用情况进行比较,低年级的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通过对不同学校大学生利用学习资源情况比较又得出: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的大学生能充分的利用学习资源。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学习资源,高校在建设基础设施,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方面,要进一步作出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资源

珍惜与利用

引言:大学是个充满学术性的地方,大学有着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学习资源。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学识渊博的教授,思维活跃的四海学子,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在这里,只要你有学习的冲动,任何一个场所,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成为你不断进步与提高的台阶。因此,高校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关注。

学习资源的范围

本文所阐述的学习资源的范围相对来说有些狭窄,毕竟不能详细阐述每一种学习资源的利用,因而在考虑之后只针对我校相对比较重要与普遍的学习资源来加以分析。详细探讨一下四种:

一、学校内网(包括保定校区),仔细浏览的话,你会发现学校内网有很多很多的学习资源,有教学课堂资源库,有网络技术视频,学习软件下载„„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图书馆及阅览室(包括报刊),图书馆能够丰富我们的专业知识,数不尽的藏书等待着你翻阅与浏览,阅览室不断更新的课外杂志与每日更换的优秀报刊,足以扩大你的视野与让你能够与时俱进。

三、自习室,舒适的环境,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拼搏的激情。

四、老师,被称为活的知识库,你同意吗?与老师深刻的交流,你会得到除了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得到一些学习的方法,这个资源,你利用好了吗?

我校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

首先,学习内网的使用情况,根据我近两年半的学习使用情况以及对周围同学的了解,发现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热情不是太高,大部分进内网的目的主要是看网络电视以及看电影,以消遣娱乐为目的,考虑到实际调查的不可操作性以及时间关系,我只统计了最近一周来每天晚上9点到11点钟学校内网的在线人数做为统计数据,以此来判断内网资源的使用情况(不是太具有说服力,还望见谅)。平均下来每天晚上上线人数大概在260人左右浮动,而我校在校生已达万人,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网学习资源的严重浪费。特别是一些精品课堂与名人演讲,关注度并不高。

其次,图书馆及阅览室的利用情况。图书馆的借还书数据不好得到,所以也只好以主观经验来加以分析,这一块相对利用情况还差强人意,图书馆这一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还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大一大二学生借阅书籍相对广泛,文学,艺术,专业书等等,高年级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性较强的书籍进行翻看。不过其实非常想强调一点,学生对图书的爱护程度需要加强,特别是乱涂乱画现象严重,非常值得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重视。阅览室的报刊与杂志,由于我有看财经报纸的习惯,对报刊的利用情况还是了解得比较清楚,可以说,报纸的利用效率是最低的,这大概跟学生个人习惯有关吧,每天坐在报刊栏附近尽管也有些许同学,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自习,而每天一换的报纸,特别是电力报(相对比较多),几乎无人问津,浪费严重,有看报纸的同学也基本上是看体育类,生活类的。

然后是自习室,个人认为华电的同学相对还是普遍学习比较认真的,自习室里经常是人挺多,利用率比较高,没有大问题。

最后,是老师的利用情况。可以说,老师这个学习资源利用好了,可以帮你在大学包括以后的人生道路减少很多的迷茫。而实际过程中呢,据我对同学的了解与调查中注意到,几乎很少有同学主动找老师交流学习生活问题的,当然也不乏有些非常有心的同学通过各种渠道去跟老师交流,比方说下课主动找老师问问题,课下发短息和发邮件与老师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写论文或比赛找老师指导研究等等,经常听我们班主任说这样一句话:“全的老师就在办公室等着你们问问题,怎么就不见你们去找啊?”大概最能概括学生对老师这块重要的学习资源的利用情况了吧!

解决现状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主要是针对我校学生利用内网的学习资源,阅览室报刊资源,老师资源进行一些操作上的建议:

一、内网网站学习资源模块的适当优化。学生不进内网学习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主动性学习的动力不足,这是内因,不好控制。另一方面原因其实是内网比较繁杂的结构设置使得一些比较有用的资源不是太引人注意,比方说对于学生,大概是由于学习成绩和选课的原因,因而对教务处网站模块的内容比较熟悉,因此我们可以适当把一些教学资源移到之中去,特别是像“精品课堂”,“网络教学”等一些与学生学习有关的模块完全放在一个大项之中,在各个大项之中再专门分出各个环节,而不是各模块独立分开。这样的话,内网网站显得简洁明了,同时这样一个大项包含的学习资源库就会给学生脑海中留下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等到他们真的想学习或者说是查阅某些资料的时候,他们首先就会想到学校内网的某个板块就有很丰富的学习资源,里面各类资源都挺全,又何必苦苦的上外网寻找比方说二级网络视频,清华金融工程课程啊等资源了。长此以往,内网的学习资源利用率必然会有很大提升。

二、报刊栏的适当调查与优化及宣传。比方说阅览室可以对来此自习的学生进行一个小的调查统计,确定好各种报纸的受欢迎情况以及某些报纸的供应必要性研究,对于没有人看的报纸就可以退订减少成本开支,某些需求性比较强的报纸也就可以增订,满足了大家的需求之后,看报纸的人可能会更多点,同时适当宣传看报纸的重要性,比方说在阅览室进门处挂一个条幅或贴画,写上“学海之舟当以联系时事为帆,国家栋梁切记学以并用为引”等激励性话语,这将会从侧面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与启示。

三、教师考核方式的改进。至于老师这块学习资源的话,主要看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了,学校的话其实只能起到一个激励或者说是引导的作用,比方说在考核方式上添加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何种成绩为一项依据等措施。教师也是我们的资源,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是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师资的水准。大学教师是学术水平高、知识密集、知识综合性强的群体,我们可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的知识、方法和本领。

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大学新生要善于向老师请教,勇于提出问题。无论关于什么的问题,不论是学习方法技巧上的问题,还是课程本身内容上的问题,教授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甚至与教授熟悉了以后还可以提出有关做人道理方面的问题。不要为自己的问题是否太幼稚而担忧。只要这一问题是你经过深思,四处寻答案而“百思不得其解”的,就可以提出来。教授是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

感觉自己没有问题,提不出什么问题来,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但总是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也不值得提倡。这两种情况都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出了问题。前者是理解的不够,后者弄错了方向的表现。很多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有问题时,千万不能把问题堆积起来或者绕开走。尤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要向老师多加请教。比如学好本门课要看哪些参考书目,学好本门课的关键、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分别是什么,该如何选择进行课题研究的题目,该如何着手展开研究工作等。这些大尺度上的问题正是老师要为你解决的。

四、参考资料的利用。在大学里,学生获取知识,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阅读课外参考书实现的。因此,对于大学新生来讲,掌握一些使用参考书的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1.分清主次,有的放矢使用参考书,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是不会有所收获的。一进入大学,专业方向基本确定,每一门专业知识,都有一系列可读的书籍作为参考。因此,要结合专业学习方向,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着这个中心去博览群书,才能逐步建立起必备的知识体系。比如.大学新生可围绕基础教科书和专业基础教科书选择阅读有关参考书和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书。结合专业,阅读一些专著、经典著作、最新研究论文,或结合本专业的某一专题在教师的指点下,阅读参考书。此外,还可阅读相邻专业学科的有关书籍,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2。由浅人深,滴水穿石。刚开始接触大量参考资料时,想要凭有限的知识水平理解高深的学术专著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从一些概述性、介绍性的参考资料人手,培养对相关专业的兴趣。等到积累了需要的知识之后,再开始涉猎难度大的专著或者先进技术的资料。这样就会有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感觉。

大学对知识的学习也是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储备。因此,在大学阶段就广泛涉猎,掌握多个方向的相关知识,积累大量的资料,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善于积累,不仅对大学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工作都将会大有益处。

3.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参考资料的阅读也不一定都要那么目光长远,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目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只是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才翻阅相关的参考书籍的相关章节。当遇到问题时,迅速找到可以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参考资料,对症下药,也是大学期间要学会的重要能力之一。如前所述,把这一个个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积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五、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朋友,了解世界每个角落的风土人情,收看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参加各种论坛和社区、在线交谈,在网友的帮助下寻找难题的答案。在鼠标、键盘和屏幕组成的空间中,大学生尽情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乐趣。

缤纷的网络,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架起一座联系社会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便捷地获取资讯,鼠标轻轻一点,世界就在眼前。网络以其免费、快速、信息范围广的优势,能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帮助。

写论文时没有思路?上网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参考资料。虽然不推荐下载的方法,但仅仅通过拼凑确实可以轻松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想看的书买不到又借不到?网上你可以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有些另类的问题找不到答案去“百度知道”一类的网站提问题,等着网友的答案吧。提到网络,就不能不提现在学校里使用最多的两种网络资源,BBS和FTP。校内的BBS,是大学生发表观点,展开讨论的理想去处。每一个感兴趣的人比较多的话题都会有一个专门的版。当然,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有关学术研究的那些版。这些版有涉及经济法律的,各种语言程序编写的,操作系统的,英语考试的,真的可谓包罗万象。有问题可以在版上提问,热心又志同道合的同学是乐于帮助你解决问题的。版上的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交流,大家相互分享的心得体会,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校外也有许多BBS。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与同龄的大学生交流,还可以请已经工作的前辈指点迷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能让我们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FTP是获得学习资源最快捷的方式。好心人建立的FTP站点中有很多学习资料,供我们免费下载。FTP站点的结构整齐,分类清楚,我们可以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而且下载速度之快,也是HTTP网站所不能比拟的。学习专用的FTP站点中,会有大量著名书籍的电子版。如果在市场上购买,恐怕要花一大笔银子。而且,学习中用到的软件,比如新东方背单词,MATLAB,VC++,金山词霸、快译,多媒体和网页制作软件,相关专业的各种应用软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虽然有侵犯版权的嫌疑,但FTP站点确实是大学生获得各种学习资料和软件最方便的方式。

结束语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山东科技大学泰安科技学院大学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古籍阁、人才招聘信息、就业指导网站等诸多校园网资源等待同学们的发掘和利用。大学校园里,老师能够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及时充电,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才能把握更多优势。希望同学们不要只专注于QQ人人、农场牧场、电影网游,而把更多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充实头脑上,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便利条件,做更多有价值的事,这才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校园网----不容浪费的庞大学习资源库 来源:河大新闻网编辑:宋文静发布时间:2010-10-31 19:00:03

校园网——不容浪费的庞大学习资源库

本站评论员 谭茹心

大学生活空闲时间颇多,很多同学都配备了电脑,用以学习、娱乐、与外界沟通等,充实课余生活。其中选择安装校园网的也占据了大多数。通过校园网,同学们可以浏览河北大学校内网的共享资源,这无疑是电信及联通用户无法享受的特权。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有多少同学能够充分利用起来?

记者在使用校园网的30名同学中进行了调查,其中有近七成的同学不曾或很少利用校园网资源,其他同学则表示知道有这样的校内资源,但并不清楚资源的种类和具体查阅的方法,所以查资料、下载软件时仍习惯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

如此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却少有人问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对此,记者对校园网资源的分布及其价值做了了解,希望不熟悉校园网资源的同学能够对其有所了解和利用,充分挖掘其价值。

河大FTP

搜索方式:河大主页>网络服务>河大FTP

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也可以把本地计算机的文件传送到远程计算机去。河大FTP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分享空间,这里分为GAME区、incoming、pub、资料文档、影音专区五个分区,分别存放着用户们上传的游戏、学习资料、软件客户端、学科教辅、电影动漫音乐的影音资料等。

很多同学为下载四六级听力大费周折,浏览大量网站,还要躲避收费陷阱。而河大FTP里不仅有历年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音频,更有真题、模拟题、各类专题训练等多类英语学习资料。另外,一些文件较大的软件通常会耗费大量时间下载,尤其在上网高峰期,校园网的速度骤降,下载困难尤为明显。如果能够充分利用FTP里的现有资源,就方便快捷多了,可以为同学们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

搜索方式:河大主页>图书信息>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镜像/包库)

为了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经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联系,河大特开通中国知网系列全文数据库的试用,试用时间为2010年10月15日至11月30日。记者从河北大学网站了解到,试用数据内容包括期刊、硕士博士论文、报纸、年鉴、国学宝典等共计11项。试用通知中发布了试用账号和密码,以方便师生进行资料查阅及共享。

记者是通过传播学老师曹茹得知这一资源的。曹老师称,查找学术资料,不必到百度、谷歌搜索,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学术论文,内容更加专业、权威,对于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记者发现下载的文件多为caj、pdf格式,需用专门的CAJViewer 7.0全文浏览器(中国期刊网的专用全文格式阅读器)才可以打开并编辑,该浏览器在中国知网就能下载。

河北大学精品课程

搜索方式:河大主页>精品课程

河大精品课程网站中包罗了河大2002年至2010年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点击相关课程,观看授课视频,在线直接浏览相关的教案、课件和习题,了解与该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料,无需下载。并且该课程有往年考试的试卷,对于同学们熟悉考试题型、了解试卷结构也有所帮助。无论是想要补充平时课堂内容,更加深入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还是学有余力,希望掌握更广领域的其他专业知识,在这里都可以便捷的找到资料。

当然,精品课程所能提供的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每门课程都能涉及,并且有些课程网站的链接并未公布。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有针对性的利用资源。但相比去网上搜罗课程课件等资料,在这里下载还是比较全面、便捷的。

河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搜索方式:河大主页>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里的资源内容与精品课程网站大致相同,均为老师的授课内容。不同的是,它是按照学院对课程进行归类的,资源结构更加清晰。

进入河大网络教学平台后,会看到一个登陆界面,用户名及密码均为学生学号。登陆“我的课程”后,可以根据院系分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同学经常反映,老师的课件播放太快,笔记跟不上或记不全。对此,除了拷贝老师课件以外,在教学平台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授课内容。另外,通过对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的掌握,同学们更容易对课程形成清晰的认识,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学习时可以避免盲目,更加具有目的性。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河北大学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古籍阁、人才招聘信息、就业指导网站等诸多校园网资源等待同学们的发掘和利用。大学校园里,老师能够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及时充电,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才能把握更多优势。希望同学们不要只专注于QQ人人、农场牧场、电影网游,而把更多精力放在拓展视野、充实头脑上,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便利条件,做更多有价值的事,这才是明智之举。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篇5

一、教改试验的目的及概况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如何提高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公共教育学的传统教学多采用讲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改变现状,我们进行了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试验。试验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强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义、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试验试图改变传统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自始至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或学教并重;变重视教学的结果为重视教学的过程或过程和结果并重;变依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信息学习为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学习。

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教改试验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建构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打破旧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的大量传输与生动呈现,建立起新的师生互动模式: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运用视频、动画来讲解,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因此讲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我们建立知识内容的信息库,学生可从中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可在此相互交流,师生均可按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材料,如检测教学效果的练习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变换呈现问题的角度,或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从而使学习者加深记忆。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习,在共享资源的利用中学习,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中学习,在沟通协商中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能将之运用到教育的实践中去,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获得的学习方法手段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①

二、教改试验的实施及效果

本试验从2002年开始,至今经过了3年的探索。每逢学期开始,教师便首先向学生说明教改的意义、实施的要求。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是本教改试验的重要标志。每轮试验都大体包含:教师专题讲授,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和选题并进行专题学习研究交流,完成课题论文,其间以多种评价方式促进教学的进行。

(一)试验的实施

1.精简课程基本理论观点,整合为专题讲授

我们先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分析出在教育实践中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教育学基本知识,再将这些基本理论知识作为数个专题重点讲授。我们将公共教育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及其相关的应用研究,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未来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的要求等整合为五个专题:教育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育目的与内容;学校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测评。实施试验时教师根据实验班的情况从中选择数个专题讲授。专题讲授时间不超过本课程所规定教学时数的1/3,这样就压缩了传统的课堂讲授,留有更多的时间空间为其他教学环节所用。专题内容的选择和阐述,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分组学习探索研究活动,对学习者探索研究活动起着引导和定向的作用。实践表明,教师侧重讲解和渲染的,往往也是学生较多关注和选择的课题。

2.建立学习探索小组,选择敲定研究专题

专题讲授结束便进入分组学习探索研究阶段。本阶段以选题报告拉开序幕。从本课程的教学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倾向、问题性质等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在教师进行专题讲授的过程中,学习小组可先按照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选题,酝酿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教育的现状问题等,对学生各学习小组的选题予以调节,避免雷同,初步确认后再组织召开选题报告会,要求各小组选派一发言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各试验班的实际情况而定),向全班同学阐述本小组的学习研究计划,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手段、步骤、预期效果等,听者对其进行简单的评析,并填写“选题报告评价表”。邀请数名非本班任课教师(本教改试验的其他课题组成员或教研室的同仁)参与点评,能使选题报告会的效果更好。教师和学生均可对报告者的问题进行质疑和点评,报告者所在小组的其他成员亦可补充说明解释有关问题。通过选题报告,较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指导学习小组选题,进行交流合作活动

选题报告会后,各小组可研究采纳评析者的有关建议,补充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并按修订的计划开展下一步的学习探索,各成员明确进一步的分工,继续收集相关资料,小组成员之间定期通报交流课题资料的收集及课题的进展情况,其间教师注重提供相关的网站信息,学生可利用本课程的教学平台和相关网站的资料,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研究课题。小组的每次活动都要求记录(时间、内容等),并将记录作为评价学习过程的参考指标。在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充实课题的过程中,各小组之间要定期进行交流活动,以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促进。交流活动的情况也要求记录并作为评价学习过程的另一参考指标。

在教改试验周期里,有近2/3的教学时间被用于学习小组的探索研究活动。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分工负责,共同协作完成课题研究论文,在教育学课程学习结束前举行的研究成果报告会上,向全班同学汇报。仍然是每小组选一发言代表,限时报告,听者给予评价并填写课题报告评价表。届时,学习探索研究的教学阶段基本结束。

4.综合多种评价方式,改变教师单一评价

我们以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的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各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的评价的方式分别在选题报告、小组活动交流、结题报告等不同教学阶段环节进行学习评价。我们设计了数个评价表格,在相应的教学阶段记录填写。多种评价方式贯穿于探索研究的教学过程,这样为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同时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的提高。

(二)试验的效果

本教改试验最突出的成效是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中去,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将信息技术融入本课程的班级授课、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使之既成为教学的对象,又成为教学的手段。②本教改试验增强了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使其知识结构中的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对称合理,为将来顺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常规调查显示,承担本教改试验任务的授课者的得分均比较高。课题组的成员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共发表了30多篇有关的研究文章。

对教改试验班的学生问卷的有关信息显示: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公共教育学,喜欢和很喜欢的占72%。他们喜欢上教育学课的主要原因是“想当个好老师”和“老师讲得好”的分别占57%和35%。对所学的内容能理解大部分的学生占85%。上教育学课最喜欢的活动是:同学之间的交流、上网查资料,分别占43%和35%。培养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学到许多课外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收集资料等,是学生学习教育学课程后的主要收获。

从学生论文作业的评价结果来看,学生自己的评价结果与学生之间的互评结果基本一致,与教师的评价结果也基本一致。“理解与应用”“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均达到良好以上。

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在开展公共教育学的教改试验活动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浏览网上的资源、查阅有关的资料、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学习活动,较好地掌握了教育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如教育教学的规律、原则、方法及其运用,加深了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意义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与对比班的比较结果来看,我们采用与对比班同一份期末考试试卷,卷面考试成绩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试验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教育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获得比非试验班学生更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如确定研究内容、研究题目的能力,查找资料、综合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材料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的能力,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等等。

总之,本教改试验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专题学习探索研究,使学习者较好地掌握了教育学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能较好地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本教改试验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针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及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小组)进行学习探索。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模式,改变了公共教育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有关的知识,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关于评价问题的探讨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改的瓶颈问题。如何科学地评价本教改试验的教学效果,是课题组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由于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试验侧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网上资源的教学信息利用,加上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难以在课程结束时即测定出结果,致使本试验的效果评价指标与其他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有所不同。相同之处固然可借鉴,然而,公共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仅以理论考试的形式或单以撰写论文的形式,是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能力的,尤其是采用一般形式的理论考试卷。本试验的教学效果评价的模式,既要体现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特点,更要体现公共教育学所应具有的特点。

(一)各种评价权重的界定与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加

③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④我们设计了“学习研究小组活动情况记录”“选题报告评价”“小组合作交流情况记录”“论文报告评价”等数个评价表,综合自评、小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的结果,汇总成教育学课程的成绩。在几个主要环节均有数个评价结果,这与以教师的评价作为唯一结论的评价相比,虽给教师增添了较多的麻烦,但评价结果应是较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然而自评、互评、师评各占的权重,它们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所占的位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得益彰

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评定,必须定量定性相结合。对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也不例外。我们认为要科学评定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果,还应实行短期评定与长期评定相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结束时所作的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即以常规的学习评价模式进行的评定,是短期评价。在此之后,甚至在学生离开学校后,所进行的追踪评价,是长期评价。例如,通过追踪观察学习者在工作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适应性、工作的业绩等指标对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综合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的结果,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实践中,管理者一般都只重视短期评价而忽略长期评价,主要原因是后者的影响因素复杂,周期过长,难以把握。一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以短期评价为主,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应在重视短期评价的同时,还应从教学质量宏观管理的角度,增加长期评价的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只要管理者重视此项工作,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例如师范生工作的学校(它们是受此教学效果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单位),通过网络反馈给师范院校相关的信息,宏观的教学质量管理便能够实现了。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果,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的公共课,除了统考的大学英语、计算机,其他的课程一般都不被重视,教学效果都不太理想。原因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者的观念、授课者的教学水平、教材的适切性、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等等。公共教育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同一般:一是教育学科知识对其他课程的渗透日益明显,二是公共课的影响受益面较大。为此,教育管理者应着力提高其教学成效,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课堂讲授和教学过程的质量。本试验的教学资源日趋完善,并随教学的需要不断更新。若本试验能为促进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值得欣慰的。我们也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与同行沟通交流并合作,共同为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率而努力。

① 参考李克东《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广东省高教电教中心“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课程教改试验”培训参考资料,2003年11月。

② 参考谢幼如《高等学校基于网络环境的教改试验研究》,广东省高教电教中心“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课程教改试验”培训参考资料,2003年6月。

③ 参考廖大海《略论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三个问题》,http://

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6

【摘要】本文从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求出发,以“陕西的人文风情”为课题,结合学生的感悟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认为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立足陕西,推介陕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陕西省情;课程资源;学习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一种课程领域。

因而开发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要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合理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有利于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

二、研究性学习学生课题点评

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组成了各自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并积极讨论交流,涌现出多个关于陕西的p具有地方特色的课题。

1、《陕西的人文风情》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一个课题组的题目为“陕西的人文风情”。回想当初选取这个课题时,组员只有2个人,后来逐渐增加到了5个人。初期,他们在选题方面下了许多功夫,面对形形色色的课题,他们对每一个都很感兴趣,但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样研究。后来,在翻阅地理杂志时发现,原来值得他们研究的课题就在身边,那就是自己的家乡陕西。

陕西拥有十三朝古都西安,有震惊中外的`秦兵马俑,有远近文明的牛羊肉泡馍,有香气四溢的肉夹馍,为何不将其介绍给大家熟知呢?同时,他们还考虑到,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渐渐喜欢上发展快速且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大都市,如上海、深圳,已不愿在陕西这个地方苦苦等待创业的机会,为了让这些年轻人不再忽视陕西这座古城的独特美丽,让古老的都城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吸引世人,于是,他们小组便决定了这个课题“陕西的人文风情”。

经过正式的开题报告之后,课题组的首要任务就是共同商量拟订出一份关于陕西知识的调查问卷。经过老师的帮助,近一百份调查问卷已向校内、校外发出,问卷回收率还是不错的,基本上全部回收。经过对问卷的研究及分析,他们又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员的任务。经过将近一个半月的收集及整理,组员把成果交给组长。一周过后,他们的作品已有了一个雏形。之后,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组员又参观了陕西的一些名胜古迹,进行了实地拍摄及调查访问,更加了解了陕西的历史发展和人文风情。

正如课题组长所说:“对于一个一向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我来说,这次活动无异于一次享受的过程,在活动中,我体验到了西安的旅游氛围,以及陕西的历史底蕴。我以后更要加倍学习,以回报这片养育我的黄土地。”

2、《外地游客心目中的陕西小吃》课题

经过小组成员数月对陕西小吃的调查研究,对西安以及周边一些饭店的调查,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调查。小组成员对游客们反映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汇总、评价、总结、反思等工作。

游客们反映的情况主要分为对陕西小吃喜爱,讨厌,既不喜爱,也不讨厌。其中,喜爱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对陕西小吃口味喜爱,物美价廉,对陕西文化的喜爱,比较有特色;不喜爱的原因主要因为口味不适合,营养搭配不合理,不卫生,价格不合理,服务态度差等。此外,小组成员还对原因更深一步的分析,得出地域原因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比如大多南方人对陕西小吃比较排斥,而陕西小吃却受到北方游客的好评。

小组还对陕西小吃的一些优缺点进行了评价,首先,陕西的小吃只是小吃,并没有能成为集体系的大菜,所以除了一些固定的饭店外,大多数还是以“游击队”形式出现在街头巷尾,这些“游击队”大多没有卫生保障,很容易影响陕西小吃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还有一些饭店,开在某些旅游景点周边,不但服务态度差,而且价格高,小吃质量差,这些饭店影响了陕西小吃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还有一些饭店也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可喜的是西安还有相当一部分饭店能做到风味纯正,价格公道,环境优良,特别是一些老字号店,就更胜一筹了!

为此,课题组向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

(1)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西安市区和周边大小饭店进行不定期抽查,特别是对于著名景点周边的饭店要加大、加强检查的力度和密度。

(2)对一些经验不足,资金短缺的饭店经营者进行统一培训,给予资金上的帮助。

(3)对有安全隐患的饭店要强行停业整顿。

(4)保护老字号,发扬所长、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5)有关部门作好对外的宣传工作。

三、研究性学习学生感悟

第一,初步树立了研究和创新意识。第二、了解了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虽然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研究过程还不是很规范,但学生对设计问卷、问卷统计、查找资料、提炼观点、撰写等主要环节都有了一些亲身的体验和初步的体会,对展板的设计制作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第三,学生们感受到学无止境。平时各科的学习一般是学得多用得少,所以学生往往只感到知识太多而感受不到知识的不足。而研究性学习正好是反过来:先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再回过来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这样可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知识的不足,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第四,深切地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成功。第五,从刚开始的那一种不以为然,逐渐过渡到在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从进行调查刚开始被拒绝的沮丧,到之后开心的发放调查问卷。第六,一门课程让学生受益匪浅,从中所得到的责任心,交际技巧,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逐渐感到兴趣,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最后的自由放松,这是一个飞跃。

四、研究性学习总结与反思

正如一位课题小组长所说:“我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并完成了本次课题。在此次活动中,我和组员一同制作了一套幻灯片,从收集资料开始,到整理,排版,再到修饰……虽然辛苦,但却能从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总之,这是一个自我探究的过程,自我学习的经历,自我发现不足并不断改进的活动。相信我们下次会做得更好。”品读学生的感悟体会,我感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学生开辟了一块探究的乐土,是学生实践的园地。研究性学习课,着重在实践。从选题到结题,这一年来,课题组的学生收获颇丰。学生们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组员们在这个过程里使自己不再胆怯,更加自信并享受到快乐。

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特点,立足陕西,推介陕西,开发陕西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文化艺术、民俗风情、观光旅游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篇7

2012年浙江省出台《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 明确浙江省将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 完善五年制“3+2”, “五年一贯制”, 高职单考单招和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政策。到2015年浙江省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达到30%左右, 高职专升本比例达到10%左右 (浙江省教育厅, 2012) 。以浙江省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4年,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将从衢州市辖5所中职院校招录189名学生, 生源比例占当年招生名额约十分之一。这改变了以往高职院校只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生的传统, 中职学生有更多途径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 高职院校中职生源的比重不断增加。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 如何应对生源的显著变化, 积极探索适应中职生源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了摆在每一位高职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中职学校教学情况

1.1 学生情况

随着我国招生政策的不断改革和普通高校实行扩招政策, 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比例不断提高。以浙江省为例:2013年, 高考生进入本科和高职比例约占高考人数的90%左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高中然后进入大学学习, 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的质量明显下降, 许多中职学校实行无门槛招生。根据一份笔者对中职学校小规模调查统计, 82%受调查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很差, 65%受调查学生认为自己英语很差。大部分中职生源学生入学英语平均成绩50分左右, 部分中职学生甚至词汇量不到200。许多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没有学习成就感。甚至有学生提出“我学的不是英语专业, 为什么要学习英语?”。除了小部分同学, 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英语学习没兴趣。高职英语教师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使学生摆脱消极观念, 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1.2 教学情况

2007年7月正式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肖凡, 2011) 。十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得到普及, 教学方式多样化。与高职院校相比,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学模式上, 还是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 教师讲解贯穿教学始终。中职英语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 但由于学生的特殊性、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自身文化素质限制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等原因, 中职教师在课堂上实行网络教学面对重重困难, 很多中职教师又回归到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一项对衢州地区中职院校的调查, 近半数中职英语教师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 尽管黑板变成了幕布, 粉笔换成了键盘, 但传统的模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教学内容仍然以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为主。高职英语教师要面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而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英语失去兴趣和信心的中职生源学生, 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英语课堂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2 网络教学的优势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参与度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 学生很容易通过手机从网络获取信息。面对网络的诱惑, 中职生源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很低。对于高职英语教师来说, 如果采用传统授课方式, 学生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情况下, 一味靠听老师讲解, 对自控力比较差的中职生源学生来说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 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层出不穷。网络教学能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在多媒体教学中, 高职英语教师能把动听的音乐、色彩丰富的图片、flash动画、视频、文本直观体现出来, 并建立起真实生动的语境, 给学生多重的感官刺激,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把学生带进异彩纷呈的英语世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 全身心地投入到真实语境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源学生来说, 网络教学在克服他们对英语的恐惧和抵触情绪、树立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2 扩充课堂知识容量, 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在传统课堂中, 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受到极大限制, 教材多数是统一定制的课本, 上课方式以paraphrase即解释为主。这会带来几方面的问题:首先, 统一定制的课本很难体现因材施教的理念。中职生源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如果与高中生源学生使用同一教材, 可能会因难度过大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作为高职英语教师, 使用统一的教材很难做到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其次, 大学英语教师通常授课任务繁重, 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和板书, 容易造成职业倦怠和各种健康问题, 影响教师职业发展。而中职生源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低, 学习习惯相对较差, 因此很难做到整堂课都保持注意力集中。再次, 很多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采用行业英语教学, 把英语和各个专业结合起来, 培养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专门人才。如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机电英语、汽车英语、医护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电工电子英语等行业英语, 而与之配套的行业英语教材在市场上却并不多。而光伏英语、数控英语因为没有相关专业教材, 教师只能把综合英语教材拿来将就着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大大扩充课堂容量,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准备课件, 做到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 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教师还可以从互联网获得各种行业英语的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同时, 教师把授课内容用PPT、Flash等制成课件, 在课堂上可以省去大量板书和讲解的时间, 扩充知识量, 增加学生练习机会,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也可以降低上课的体能消耗, 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很多高职学校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都不足, 利用网络教学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 同时保证学生获得优质的教学质量。

2.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师生交流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产学研结合为关键,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葛莹, 2014) 。高职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用英语交流沟通的能力, 更要让他们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成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职生源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更是欠缺。网络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还能将英语教学延伸到课堂外, 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未掌握的内容可以在课后得以延续。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找到感兴趣的英语资料, 如体育、音乐、新闻等, 掌握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借助电脑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培养了独立能力和创新精神, 并提高了综合素质。教师可以上传英语学习资料, 布置英语作业, 还可以利用网上讨论区和学生们进行讨论、答疑,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留言和作业, 及时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从而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 可以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3 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

3.1 制作多媒体课件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把图片、文字、剪贴画、Flash动画等插入或链接到课件中, 在课堂教课时, 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行业英语要求, 整合网络资源, 合理设计和制作生动、美观、有趣的课件。这就要求外语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的同时, 又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面对中职生源基础学生, 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降级难度、放慢速度, 让学生们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多媒体课件既适用于课堂讲授, 也可以放在网络上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2 制作视频、音频资料

语言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境。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尽量真实的语境。教师可通过教学资源网站或在线语料库获取教学资源并进行编辑, 制作成适合学生水平的音频、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堂学习或在线学习。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语音课以锻炼学生听说能力, 但中职生源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听不懂更不愿说, 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网络教学可以作为语音课很好的补充。对中职生源学生来说, 他们消除了面对教师的压力, 可以单独练习或与同学一对一练习, 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 许多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只开设一学年, 英语停课之后很多学生因为自主学习能力差, 就停止了英语学习。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把学习资料上网,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既延续了英语学习, 又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

3.3 制作微课

2013年, 全国第一届微课大赛如火如荼展开。微课继微博、微信、微电影之后, 成为又一热门新鲜事物。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生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经过精心的教学化设计, 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张一春, 2013) 。微课时长10-20分钟, 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 有较强的针对性, 使用也很方便, 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具有短小、精炼、方便的特点。微课资源放在网络上, 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 学生利用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方便地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 有的学生接受知识快一些, 有的慢一些, 中职生源学生相对英语基础薄弱, 学习进度会慢一些。传统教学方法, 教师只能统一教学进度, 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而微课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学生可以自己掌握节奏反复观看, 是个性化教学体现。微课的制作也很简单, 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使用普通的智能手机就可以拍摄并上网。微课在实践中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

3.4 开展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Instruction) 是以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 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 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 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 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的教学活动。它是强凋在“干”中学、在“用”中学的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李锐, 2011) 。浙江省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普遍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随着信息爆炸式发展, 学生很容易通过手机和电脑网络获得各种相关信息。中职生源学生在英语基础知识方面可能较其他学生薄弱一些, 但在使用手机或电脑获取信息能力方面却差别不大。高职英语教师应结合行业英语的特色, 设计符合中职生源学生的任务, 鼓励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能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培养合作精神、锻炼动手能力和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例如笔者在所教授的汽车营销专业班级开展行业英语教学时, 设计了“汽车展示与介绍”的任务, 4-5个学生为一组, 每组选定一款车型, 每人充当一个角色, 分工协作。有的学生负责查找汽车资料, 有的负责PPT制作, 有些学生扮演“接待员”、“顾客”或“销售经理”, 相互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在这过程中, 有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在动手能力方面显出了很强的能力。“在做中学、边做边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制作的“汽车展示与介绍”PPT既美观又专业, 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汽车英语专业词汇, 同时锻炼了制作PPT能力。学生们对此评价很高, 觉得学习到很多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4 结语

网络环境下, 高职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教学模式, 帮助中职生源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养成终生学习习惯, 应对迅猛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也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 自身不断完善与发展, 才能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

摘要:2002年以来, 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中职学生有更多途径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 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不高, 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这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成为重要课题。在此,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就利用网络教学促进高职院校中职生源学生英语学习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网络教学,中职生源学生,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Z/OL].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2-03-06/news20120306103449.html, [2012-03-06].

[2]肖凡.高职英语网络教学现状及利弊分析[J].技术与市场, 2011, 18 (09) .

[3]葛莹.高职英语教师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角色探讨[J].时代教育, 2014 (02) .

[4]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uw0.html.[2013-03-08].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中职英语学习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倾听是一项基本技能,在沟通的过程中。此外,听第二语言学习(鲁宾1994年)以及外语习得的理论建设,(1977年)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里弗斯(1981)认为倾听是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比其他技能。布雷特(1997)表示,在外语学习中,听是一个关键的技能和语言习得具有更高的位置。学生将首先学习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听”。不听为听众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接收的输入信息,这是很难进行通讯。因此,学习者应该忽略或拒绝听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使学生能在学习上实现自我策略、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使学生英语听力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共识。

当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最生动的英语、最新的信息和最广泛的知识。这些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克服现有教材、资源信息不足的困难,大大拓展学生日语听力学习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现状

目前在国内有一些非常成熟和完善的英语学习网站,它们可以作为网络自主学习的第一步。由于中文网站,学生使用起来不存在语言理解的障碍,很快就可以熟悉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利同时,各大学习网站上都有异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词汇归纳、语法解释、会话素材、读解材听力材料以及大量的练习、各种考试的试题集。另外还有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学习论可以说从初学阶段到高级阶段,都能在这里找到需要的学习材料。

以下是主要的英语听力学习网站:

CNN www.cnn.com

ABC www.abc.com

Voice of America www.voa.net

BBC www.bbc.co.uk

ABC(Asia-Pacific) www.abcasiapacific.com

万千英语族 www.iselong.com

听力特快 www.listeningexpress.com

中国日报网 www.chinadaily.com.cn

除了在中文学习网站上有大量的听力练习提供下载以外,学生可以观看在线新闻和收看CCTV-NEWS频道。而Youtube更是给我们展示了普通大众的智慧,可以在线看到英国、美国的娱乐节目、日常生活的片段、自创的视频作品等等。

但由于信息量太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容易偏离原定目标,把时间浪费在浏览信息上。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将大量英语听力学习资源整合,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学生自己设定每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免占用主要的学习时间。

三、本研究成果

1.学生通过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有些学生英语听力学得很糟,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没有学习英语听力的意愿的话,自主学习就无法谈起。因而对教师来说,找出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

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激励学生的动机:其一是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好奇心和渴望成功等动机;其二是教师所教的东西对学生要有价值。克拉克提出了激励学生动机的建议: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使潜在的学习成为有价值的目标;保持教学进度;养成学生乐于接受事物的情绪;培养学生有助于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尽量运用强化理论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好榜样。总之,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能够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能采用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令学生们真正想学习日语听力。

2.加强学生学习策略训练,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中职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和兴趣,只是为自主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不表示他们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策略能力的形成才使最终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根据文秋芳(1993)的研究,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所运用的学习策略通常可分为两类: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前者与语言学习过程的管理有关,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以及情感的控制和调整。后者与语言学习材料发生直接关系,包括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母语策略。

学习策略的训练是指培训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文秋芳(1996)认为,学习策略培训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为了选择学习方法,而是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所以比较理想的培训方式是将学习策略培训与外语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各种策略,一般采取“展示、示范、评估和扩展”的模式。大学生一旦掌握并能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起来,使学习者的主导作用在外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涵盖了教师和学习者的管理、信念、态度、策略、环境、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手段和方法。要想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实现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大学生必然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所以在训练及督促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要把培养中职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特别是学习策略放在首位,同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加强监管,提供更多、更有利于中职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环境。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是一个师生交互的过程,教师不仅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听力资源,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包括他们网络利用的能力、广度、深度和存在問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通过网络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史子明,康卉.中国远程互动教学学习者研究初探 [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Z1).

[2]薛飞.基于资源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65]

[3]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2,第 5 期,18-24.

[4]王宇,策略训练与听力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第8期,61-63.2007.

作者简介:

上一篇:乡镇教育督导工作总结下一篇:《周易》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