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主阵地,作好这项工作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然而由于受主客二分哲学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考前突击”的境遇。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坚持了实践交往观和人学原理,探究同为主体的交往双方之间关系,成为教学界改革的热点和潮流。主体间性重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完善其育人功能、拓宽其实现路径,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也顺应了“互联网+”的时代潮流。首先分析主体间性的本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发现二者的契合,即交往,阐明研究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进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视角考察了目前阻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教学价值高效发挥的障碍,指明这一研究的必要性。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方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做了具体论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工具性存在上升到本体性存在,还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主体”的本来面目。同时说明了主体平等并非二者全等,既要积极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价值,努力做好对每位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主动引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需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作用。界定了灌输思想和灌输方法的范畴,坚持灌输与启发共用原则。最后,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从翻转课堂的理论来源、教学过程、基本原则三个方面证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与主体间性理念的一致性,从实践上对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作了论证。综上,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肯定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前提下,将二者的主体性规定在“恰当”范围内,实现了受教育者自主学习能力和教育者教学能力提高的互动双赢。这一转向贯彻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教育理念,立足“教”与“学”关系的结构性变革,搭建“学习共同体”,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成为教学改革不可逆转的逻辑起点。但是,站在“互联网+”的风口浪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不能背离其本质,要时刻谨防意识形态领域的“和平演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主体间性的研究现状

1.2.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主体间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1 主体间性的本质

2.1.1 主体间性的内涵

2.1.2 主体间性的哲学凸现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性质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特性

2.2.2 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培养特性

2.3 主体间性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1 重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

2.3.2 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2.3.3 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主体间性转向

3.1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1.1 教学内容对社会热点关注不足

3.1.2 教学内容对日常生活重视不够

3.1.3 教学内容对学生成长关怀不多

3.2 主体间性教学内容的转化

3.2.1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3.2.2 认知体系向认同体系的转化

3.2.3 价值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

3.3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方向性原则

3.3.1 注重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认同

3.3.2 注意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双向作用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主体间性转向

4.1 主客二分教学方法的弊端

4.1.1 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4.1.2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4.1.3 对社会的影响

4.2 主体间性教学方法应坚持的原则

4.2.1 以人为本原则

4.2.2 双向互动原则

4.2.3 和而不同原则

4.2.4 和谐共进原则

4.3 主体间性教学方法的构建

4.3.1 转变思维方式

4.3.2 注重实践教学

4.3.3 引导自我教育

4.3.4 增加情感融入

4.4 主体间性教学方法应正确处理的关系

4.4.1 正确认识灌输思想与灌输方法的关系

4.4.2 注意主体间的差异

第五章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5.1 翻转课堂概述

5.1.1 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

5.1.2 翻转课堂的结构

5.1.3 翻转课堂的认识误区

5.2 翻转课堂教学实例

5.2.1 课前教学内容制作和学习

5.2.2 课中教学活动开展

5.2.3 课后教学效果考察

5.3 基于主体间性的分析

5.3.1 翻转课堂理论来源中包含的主体间性

5.3.2 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主体间性

5.3.3 翻转课堂基本原则中蕴含的主体间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信托基金论文提纲下一篇: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措施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