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养

2022-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生心理素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积极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三个指标调查了60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以期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心理健康素养与积极心理呈显著正相关;除心理健康知识维度与焦虑、抑郁不相关外,心理健康素养总分及其他维度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健康素养中的求助行为与自助技能两维度对积极心理状态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健康素养对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焦虑;抑郁;

基金项目:贵州医科大学2020年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心理健康素养视角”(JG202022)

1前言

个体的何种心理素质使得其能够用应对好心理冲突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心理健康素养或许能解答部分答案。与我们以往熟悉的“心理健康素质”有所不同,广义的“心理健康素养”可以定义为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 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涉及到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与原理、心身健康、危机干预、特定心理疾病的识别、心理急救、情绪调节等技能、减少病耻感和心理求助态度等方面。国家卫健委2019年就曾提出,作为“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的第一项结果性指标,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那么,拥有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就能同时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么?这一问题的结论仍有待商榷。有学者在其2018年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意识与自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由此,本研究以期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素养是否确实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程度如何, 哪些成分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等问题。鉴于学界对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众多,本研究参考崔红等人提出的心理健康应包括不存在心身症状,同时存在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定义,选择积极心理、焦虑、抑郁三个指标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贵州某高校在校生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1份,有效回收率为90.2%。其中男性246人,女性295人;大一学生274人,大二学生116人,大三学生151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心理健康素养问卷(MHLq)成人版

采用Dias等人于2018年编制的心理健康素养问卷(Mental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MHLq)成人版,问卷由原作者提供并授权使用。该问卷评估了包括包含心理健康与疾病的相关知识、偏见、求助行为和自助技能4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分数越高代表个体心理健康素养越好。该量表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9。

2.2.2 簡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成人版

采用Keyes编制,尹可丽等人翻译检验的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成人版,该量表共14个题目,考察了个体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自我接纳、个人成长、生活目标、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自主和掌控环境、社会贡献、社会融合、社会成长、社会接纳等方面内容,采用6级计分,得分越高则积极心理状态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4。

2.2.3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广泛性焦虑量表由Spizer等人于2006编制,该量表共7题,采用4级计分,0-4分表示个体无焦虑,随后按等级划分,分数越高则焦虑情绪越高;该量表广泛应用于焦虑障碍的筛查与辅助诊断;其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1。

2.2.4 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

该量表共9个题项,4级记分,0-4分表示个体无抑郁,随后按等级划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状态越严重,该量表广泛用于抑郁症的筛查与辅助诊断;其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1。

2.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应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及心理健康状况描述

由于心理健康素养量表在国内并无大学生或大学生群体的常模,故将数据与量表得分的理论中值2.5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处于中上水平,积极心理状态同样与量表的理论中值3分进行比较,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详见表1)。对数据频率进行进一步分析,39.6%的个体无焦虑感,48.8%的个体处于轻度焦虑状态,有中重度焦虑感的个体占到了11.6%。无抑郁情绪的个体占比30.8%,51%的个体存在轻度抑郁情绪,另有18.2%的个体存在中重度的抑郁情绪。

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关分析

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对心理健康素养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与积极心理品质呈显著正相关;除心理健康知识外,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及其余维度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详见表2。

3.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回归分析

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心理健康素养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发现心理健康素养中个体的求助行为和自助技能对个体的积极心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3);表明遭遇心理问题时的求助意愿与行为及心理自助技能的提升将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诸如自我接纳、生活目标、社会成长、生活满意度等积极心理状态。

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心理健康素养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发现心理健康素养对焦虑、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说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素养越高,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越少。详见表4。

4讨论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素养现状

本次研究中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与樊江霞的研究对比略低,焦虑、抑郁与陈江媛等人的研究相比,抑郁的分相差不大,焦虑得分略高。总体来说,本次研究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以往研究的情况相差不大,同时,结果也有取样的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由于心理健康素養现在并无全国大学生常模,使用理论中值的比对方式是有缺陷的,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情况。仅就得分来看,结果相对乐观,推断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次样本中有近一半为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内容上大概率会接触到特定心理疾病的识别与诊断的信息,其专业学习背景也更有利于这一类学生降低病耻感,提升求助意愿与行为。

4.2 心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水平与焦虑、抑郁不相关,与以往陈祉妍[2]的结果相似,可能是由于知识的掌握和提高相对容易,而调节自身的焦虑感与抑郁情绪则需要一个过程,造成了知晓知识与运用知识的不同步。在本次研究中,心理健康知识对积极心理健康状态有不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在普通大众的意识里,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越多,应当越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一结果与常识有一定出入。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心理健康知识总分与自评心理健康状态无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究竟如何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作用机制如何仍需进一步探究。另外,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降低焦虑、抑郁的水平。

本研究发现,遭遇心理困扰时的求助意愿与行为对积极心理的促进作用最大,相似的,陈祉妍在研究中发现心理健康行为与自评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可能是由于个体对心理问题的积极求助行动,运用更多自我关照的技能,更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明志君,陈祉妍.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0,28(01):1-12.

[2]陈祉妍,王雅芯,郭菲,章婕,江兰.(2019).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调查.见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编),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p.220-26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崔红, 王登峰. (2007)中国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心理科学进展.15(2):234~240

[4] Dias, P., Campos, L., Almeida, H., & Palha, F.(2018).Mental health literacy in young adults: Adapta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Research & Public Health, 15(7), 1318.

[5]尹可丽,何嘉梅.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成人版)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5) :388-392.

[6]樊江霞.大学生自我宽恕、集体内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20.

[7]陈江媛,吴冉.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第4期).

作者简介:余露茜(1992-)女,满族,贵州贵阳人,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

作者:余露茜

第2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高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实施场所,其教育关乎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同时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路径

引言:当前一些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注重讲解传统的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学习欲望不强,心理健康素养较低。受多元文化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会出现不安、焦虑等情绪。为此,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给予他们正确的心理指导是必要的。

一、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高校在大一第一学期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开设选修课,并鼓励新入学的大学生选修这门课程,这使他们更好地认知自我,引导他们在有不良情绪时调整自身的情绪,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1]。高校可邀请一些心理方面的专家,开展有关大一新生心理疏導、心理自助的讲座,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增加一些实践的课程,让他们对社会有更多的认知。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入,当前高校教学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还要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目前工学结合的方式得到教育界的认可。这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为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即同学们在一学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掌握知识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实习,这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还能提升实践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大学生在经历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后,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在大学生管理方面,可实行“学长制”即从高年级中选取优秀的学生干部,让他们负责低年级学生的管理。一个学长对应一个班级,给予低年级学生在职业规划、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存在的困惑。这有利于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帮助他们确定未来发展的目标,成为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开展有特色的心理适应能力训练

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引导他们在协会中互帮互助,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沟通和交流,以自身的想法去影响他人。这不仅能够让大学生更加关心自身的心理状态,也能提升社团成员的心理健康素养,体现教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升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2]。

营造宽松和谐的宿舍氛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心理咨询中,一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他们不擅长人际交往,同时大学课程安排比较随意,上课没有固定场所,这使得班级内的同学没有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反映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际交往能力。高校应重视这一点,应优化宿舍的软、硬件设施,引导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让他们的幸福感得以提升。

另外,高校还应组织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由团委、心理中心、学生会等组织,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活动,将他们的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生活结合在一起,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能够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宣泄自身的压力,表达自身的情感,舒缓自身的情绪,全面提升他们的心理适应水平、思想认知水平。

三、完善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预警、干预、追踪。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监护机制,减少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要定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评测,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可在每学期或特定的时间内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做好心理健康维护工作[3]。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心理健康素质评估,让他们通过不同类型的心理测试,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当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他们是最了解学生的管理者,要引导辅导员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要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提升心理危机处理能力。

高校还应设置心理咨询室,可在安静、私密性好的场所进行,方便大学生咨询自身的心理健康及发展问题。也要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消除他们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们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管理,以便出现心理不适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平台

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可利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广播站、校刊、电视等媒介,还可通过心理健康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到安全、便捷的心理自助服务。高校也可在学校官网、宣传栏、报刊等媒体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使心理宣传的文化氛围有所提升,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多的了解。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心理素养,通过不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太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构建路径[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2):43-47.

[2]王忠宝.健康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616-619.

[3]王春艳,齐海群,张建交,张红晨,尹志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践与成效[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03):70-72+76.

作者简介:代欣凌(1991-),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文学学士,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代欣凌

第3篇:基于心理机制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

[摘要]职业素养是人们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内容,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其中,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而职业道德是隐性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在阐述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由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加工机制、调节机制和导向机制构成的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的结构模型,并以心理机制为视角提出优化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职业素养;心理机制;结构模型;培育;优化

[

职业素养是人们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具体来说就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方面内容[1]。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职业素养是判断人们能否从事某种职业、胜任某项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决定并区别工作绩效差异的个人特质,是人们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品质,能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素质冰山模型后,有研究者结合此理论将职业素养分为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职业技能属显性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三个方面则是隐性素养。隐性素养因“深藏于冰山以下”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其实质上是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2],应是职业素养研究的重点。职业素养培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教学,尤其是隐性素养的培育,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认知—体验—实践—内化”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短期训练就能达成的,而是一种能动积极的心理机制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内化、强化和固化的过程。因此,研究者应尝试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去探究职业素养培育的问题,结合不同的心理机制提出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化路径与方法。

1职业素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正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而言,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重要且迫切。因此,为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经济社会需求,各高校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寻职业素养的培育机制,协同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目标要求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普遍由原来单纯的技术人员逐渐转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全面型人才。职业教育已从职业能力的培养转为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是当代职业教育价值理念的重大转变[3]。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改变原来传统的单纯机械地训练学生某一专项岗位技能的教学模式,密切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创设职业体验与实践经验,协同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有关调查显示[4],高达40%的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在工作中岗位意识不够,缺乏沟通合作精神,循规蹈矩,不善于思考创新。很多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不是因为应聘者学历不够高,而是因为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实在难求。

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只是胜任某种(类)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如今,职业的发展和演变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特点,专业技能与职业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要求职业人一专多能,即摒弃专业技能的情况下也能适应其它非“对口”性专业工作。职业生涯的发展和完善更需要“完美职业人”素养——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兼备。具有完备职业素养的人能在就业选择和职业实践中抢得先机,占得主动,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素养日益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2隐性素养是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处于职业素养培育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由于有着较强的自我中心思想和功利主义,往往表现为缺乏团队意识、责任心不够、抗压力不足、基层意识缺失,且存在着职业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意识较弱、职业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使其面临着种种就业困境。如何提升他们的隐性职业素养,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点与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七章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任务,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因此,各高校必须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应突出隐性职业素养在职业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地位,重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育。

传统职业教育往往以教会学生某种操作技能为目标,培养的都是一些掌握专门技能的技术人员。这种传统的“重技能,轻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尤其是内在隐性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如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意识等,存在着很大弊端。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高校一般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而职业素养教育课却很少,甚至缺失。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脱离企业文化,脱离社会现实,仅仅在象牙塔里创设单一简化的职业情境开展虚拟训练,致使学生职业素养短期化、片面化,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期求。因而,众多企业期望各高校尤其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重点培育学生较为欠缺、亟待提升的职业素养,如诚信敬业、有事业心、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企业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也存在错位、缺位表现。企业以技术技能水平作为薪酬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准,让学生产生误解而单一地追求技能,忽略自身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影响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笔者开展的企业调查中发现,企业青年员工在主观意识上倾向重视隐性职业素养,而在行为选择上却侧重提升显性职业素养。调查显示,83.20%的企业青年员工认为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是职业道德,仅有3.82%的认为是职业技能。企业员工普遍认为职业道德是隐性职业素养中的核心要素,但对职业素养的全面性认识是明显不足的。虽然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这三方面的隐性素养被认为是职业素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众多的企业员工选择提升的前三项职业素养却是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现实表明,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普遍较高而不需要提升,而是因为他们受社会大环境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最终在行为选择上滑向了那些实用性、效能性明显的显性职业素养。

此外,企业青年员工普遍认为提高职业素养是必要的,有助于树立职业理想目标、促进个人职业发展、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收入,并且认为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主要取决于企业制度与文化。然而,不少企业忽视企业制度与文化建设,甚至一些小型企业完全漠视企业文化的培育意义。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得不到职业素养培养的机会,许多毕业生在适应工作的过程中反而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职业观念与认识,其隐性职业素养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培育,更谈不上提升。

3职业素养培育的心理机制创新

3.1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创新的理论依据

心理机制是认知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5],主要以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为研究内容,即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及这一过程所隐含的内部机制(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等)。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是人的认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不能被人直接观察到的内部机制,在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输出、使用等各个阶段,影响并制约着人的行为。一方面,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机制能体现人意识的策略性,即主观能动性和智慧性,使人在获取各种信息时能迅速地反应,作出判断和选择,采用一定的行动方案、计划或策略。

多年来,认知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上有着大量广泛的实践和应用,促使教育更加科学化和机制化。当然,相关理论与观点对于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也是富有启发性的。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创新,要求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研究,将学生的心理延伸到培养过程中,研究培养过程各要素与学生心理结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心理机制的角度去研究职业素养培育机制,不仅拓展了职业素养的研究思路,而且提供了职业素养培育的多维路径与方法。

3.2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的结构模型

《简明心理学辞典》对心理机制的解释是:个体在行为上对某种情境所表现出的习惯性的反应方式,即心理结构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心理机制可以理解为人的心理的构成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方式。因而,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就是指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组成学生心理结构的不同要素与培养过程其它要素(教育主体、环境、中介等)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方式。依据学生心理结构要素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发生作用方式、机理的不同,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主要由五个方面构成:心理动力机制、心理选择机制、心理加工机制、心理调节机制和心理导向机制。具体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图1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的结构4结合心理机制优化职业素养培育路徑与方法通过对职业素养培育心理机制的分析研究,提示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时,要注意探索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遵循相应的规律和采取相应的手段,以实现特定的目标。结合不同的心理机制,从心理机制对培育职业素养发挥作用的五个方面切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着重从校企协同、社会联动、学校教育、实践学习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协同优化。

4.1动力机制:校企协同培育,引导与激发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内在动力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们能较为迅速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对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人才信息等反应敏锐。因而,高校的人才培育工作必须树立校企协同理念,促进双方资源开放、信息互通,实现畅通高效的合作。校企协同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培育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与平台,为学生传达更精准、更切实的市场要求和企业期待,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素养的意义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获取来自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观点或意见,让学生形成一种认识:每一位学生都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否则难以适应企业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有了这种观念,有助于构建动力机制,以需要、动机甚至是兴趣爱好推动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

4.2选择机制:社会力量同向同行,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认知经验社会力量是一种合力,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锻炼空间。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文明家庭、公安、社区、司法、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锻炼平台与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走出校园,对接企业或融入社会,通过参与各类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成功或失败经历中积累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知,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诸如社会竞争环境、企业文化制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家风家训教育等,这些外驱力都能够作用于学生,形成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帮助学生个体应对外界压力,让学生提高意识,建构基本认知经验,又形成内驱力,积极主动提升职业素养。

4.3加工机制:加强课程学习和情境训练,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各高校可增设《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与训练》《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拓展》等选修课程,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职业素养,建构关于职业素养的全景认知。通过自我反思,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描绘出职业素养的“自我画像”,从而为自己规划出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此外,学校应主动与企业沟通交流,创设情境教学,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职业素养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一系列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活动或实践日渐培养起来的。情境的模拟设计至关重要,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有条件的话,甚至可以进入企业,把课堂转移到企业,真切地感受企业的真实情境,更有利于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战略决策思维和问题分析与解决技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4調节机制:正确归因、及时激励,有效管理情绪,提升心理弹性水平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企业,习得性无助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容易导致学习倦怠或工作倦怠,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绩效与职业发展,也不利于学校或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管理建设。因而,当学生或员工出现失误犯错时、遭遇挫折失败时,不能随意地刺激、嘲笑讽刺或粗暴地打击惩罚,而应多点鼓励与赞赏,帮助他们正确归因,远离绝望,在情感上接纳自己,从而树立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勇于实践,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反应更迅速,有效地协调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加积极地应对外界,采取健康的应对方式,学会在挫折中提升心理弹性,而不至于轻言放弃、一事无成。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静态与动态考量相结合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细化各项指标,量化观测标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方式,采取灵活多元的成绩采集评定方法,从而掌握并及时反馈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效果。要落实跟踪服务,建立长效机制,再辅以激励制度或措施,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不吝表扬与鼓励,提升学生自信与成就感,有助于促使学生坚定意志力,自发、自觉地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

4.5导向机制:转变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是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主阵地,首先应转变育人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在注重培养外化显性的职业素养(即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对内化隐性的职业素养(即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有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加强制度设计、师资建设、教学平台和课程建设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导向机制的作用,注意以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情商管理作为引领与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全面认知、掌握有效方法。学校在正面导向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最终显现其作用。因而,导向机制的建立贯穿在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其作用一旦发生且被认同,将影响深远、受益终生。

5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机制在职业素养培育中的不同侧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种机制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在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往往是动力机制、选择机制、加工机制、调节机制和导向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践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若干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大势所趋。通过构建职业素养培育的心理机制,探寻职业素养培育的优化路径与方法,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做到对学生的精心培育,促进提高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后的“稳定率”和“发展率”,进一步达成校企合作共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7980.

[2] 王杨.职业素养教育:当为、必为、可为[J].职教论坛,2016(8):1418.

[3] 郑永森.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40所职业院校教师、学生以及合作企业的调查[J].高教探索,2015(11):99103.

[4] 陈健,张熙倩.大数据时代基于职业素养的创新合作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6(10):113115.

[5] 认知心理学.百度百科[EB/OL].(20170506)[20170909].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A4%E7%9F%A5%E5%BF%83%E7%90%86%E5%AD%A6/4291.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on the basis of mental mechanism

Xu Xuesui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

Zhaoqing, Guangdong 526100,China)

作者:徐学绥

第4篇:女大学生心理素养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女大学生又是这特殊群体中特别的存在。与男生相比,由于生理和性别的差异,在学习、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有着更为艰巨的挑战。作为现代知识女性,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除培养自己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它作为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对女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然而,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女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自信。很多女生有着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特性,然而却由于自信心不足,害怕失败,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过多注意负面信息,怀疑自身能力,没有勇气去表现自己。甚至,有些女大学生因缺乏自信导致自我评价过低,怯弱,形成自卑心理,觉得万事不如人,悲观厌世,结果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二、虚荣、攀比心理。作为一个女大学生,拥有虚荣心理在我看来是一种幼稚的表现。然而,它却是真实存在在很多女大学生的心里。有些女大学生盲目追求、攀比不切实际的东西,迷失了方向,不能专心学习,导致自我淘汰。还有不少女大学生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盲目追求时尚,买名牌,追求身体刺激。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出卖自己,到歌舞厅担当一些不正当职业,自甘堕落。

三、心理压力过大。中小学时代,考虑的大多是如何能上好一点的学校。上了大学后,来自学习、就业的压力很大。对女大学生来说,来自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的压力远远高于男生,很多女大学生因为压力过大导致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人格分裂,甚至自杀。

四、嫉妒心理。嫉妒是一个有丰厚历史的词语。嫉妒通常是跟人比较引起的,因为在比较中发现别的女生某个方面优于自己,而自己又认为无能力赶上别人,便会导致嫉妒心理的出现。经常听到某女生为了贬低某人而说三道四,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人格搬弄是非,散布流言蜚语,这是嫉妒的典型表现。有些女大学生嫉妒心理严重到破坏别人物品的程度,甚至伤害别人身体。这种病态心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威胁。

那么,造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很多女大学生在中学时代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同学的羡慕,家长的夸奖,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原有的优越感不明或消失,新的目标尚未形成,学习上遇到困难问题,出现了迷茫彷徨等心理状况。自信心开始下降,甚至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同时,由于生理和性别的差异,在某些方面女生没有男生出色,加之社会传统观念对女性的看法,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自信。上了大学后,与社会接近了一大步,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受到了现实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使好多女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忧虑,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压力。

有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四自”即“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精神对提高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

首先,要建立自信。作为现代社会的知识女性,应该学习古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精神。不能盲目的否定自我。试着接纳自己,发现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寻找机会,创造条件,充分展现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闪光点展示出来,自己的自信心会随之提高。学习成绩,人际关系都要做到最好,一个聪明善良有宽容的女生总是会受欢迎的,受欢迎又会是自己的自信心得到很大提高,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女大学生。

其次,要保持自尊自爱。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惜自己,这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除了学习,社会交往对女大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师生交往,同学交往,朋友交往等会给大学生活带来无穷乐趣。但要做到适时,适度,自制。适时,女大学生们要珍惜学习时间,同学朋友间的交往不是全部,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学习和青春时光为代价。适度,要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关心、爱护;不能用身体换友谊,换金钱,换地位,不能出卖自己的人格。自制,要能抵制一些诱惑,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不能随波逐流。

第三,要自强自立。现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极大,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

张口的生活。然而,上了大学后,自强自立显得尤为重要。做自己的主人,能吃苦,肯吃苦,在艰苦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发展自我的机会,用自己的双手奏响自己生活乐章的最强音。同时,一个自强自立的女大学生也会是一个有自信的女大学生。

第四,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虚荣、攀比、嫉妒都是不健康心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害极大。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解宽容对待同学朋友。对别人的成功表示祝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成功比在背后诋毁他人要节约很多时间。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己会活的更快乐一些。

最后,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缓解压力。压力过大时,找朋友、家人倾诉或找心理医生咨询,也可以听听音乐,适当做做运动缓解一下,甚至可以选择大哭一场宣泄不良情绪。正确处理压力还可以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帮助自己前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女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渗透到女大学生的一切行动中。因此,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女大学生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成为自己今后的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第5篇:教师的素养人格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杨 青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每项成绩的背后都有一种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换言之,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那不仅仅是课本的影响,更多是老师个人行为素养人格对学生身心影响。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后了会怎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充沛的水源,不确定有适应于群体生活的本领。

那么教师要具有怎样的素养人格行为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一、综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知识素养

教师的素养旨在养成一种胜任教师职业所需的各种素质而进行的自觉持续的修习涵养及其综合的过程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因为这是个二十一世纪,科技的发达,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学生的视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化,对外部世界所传递的新思想新观念如数家珍如数接收。

那么教师在客观的物质潮流,崇尚品牌的二十一世纪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作为教师要成为一个新型教师才能与时代接轨,那么作为新型教师要具有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时代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进入一个新层次。因为教师的举手投足将会追随学生成长每一步,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一代,又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的种种原因,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可能产生某些心理问题,从而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大部分时间就在学校度过,这样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所以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外,还要让学生过得有趣,使其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生存的技能,而不是让学生产生一种“一入校门深似海”的恐惧感。

作为教师无疑就是一个不仅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还要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使命。所以作为人民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再学习,使自身掌握其它学科知识,如语、数、外、计机等,传统工具性基础知识,掌握综合性系统知识也有助于适应教育工作的特殊要求,例如开展教育方案研究,如果协调课堂教育工作,以最科学的途径传递学生以知识,在学校教师是一个多角色的特殊体,他是知识的源泉,是辅导者,是学生优劣的观察者,是父母的替身,是朋友。就因为教师是如此多重角色,所以教师具备的素养对学后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大。

有深厚的素养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知识集于一身的教师,他会让他的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一般说来,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的教师是具有以下特点的:(1)教师讲课要有条理,能激发学生思考;(2)讲课有深度,既有哲理的启发,又有艺术的感染;(3)方法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而节奏鲜明;(4)态度和蔼可亲,课堂气氛轻松愉快;(5)严格要求学生,评价客观,没有成见和偏见;(6)有风度有个性,语言幽默风趣;(7)多才多艺,有公开发表论文或著作。总的来说这样的教师就是

一、课上得好;

二、对学生的态度好。这也同时体现了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这种爱不是私爱,不是溺爱,也区别于母爱;而是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为事业的爱。这种爱最主要体现的是把课上好,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感染,给学生以切实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意识和感觉到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深远智慧的启迪和崇高感情的体验时他们就认为这是愉快的享受,而不是痛苦的折磨了,在这样的心态下,学生认识情感必然会协调,意志健全,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言传身教,在显性中包含着不少隐性的教育内容,因为教师的素养包含有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他的知识素养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尤其在人文性学科例如语文,教师运用自己的丰富、幽默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包含质感、敏感、通感、幽默感、美感)、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教学中对学生右脑开发。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的功能明显分工。非智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都是需要左右脑的协调配合,配合的过程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环节:始于观察(右脑),继之于记忆(左脑),深化于思维(左脑),扩展于想象(右脑)即右—左—左—右。传统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左脑教育型,即强调的是记忆和思维这两个环节,右脑开发极少,即不注意观察和想象这两个环节,而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进行左右脑的教育,即“左右脑协调教育”。

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素养无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产生影响的。

二、教师的行为人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教师是具有多种角色的身份,所以决定了他的行为就有教学交往和课堂管理行为了。而教师的人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教师的人格是道德、思想、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而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能够起到培养、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的自身的思想人格魅力将会为学生画出一片蓝天,但不合格的教师也会消极地给学生的心灵抹下灰暗的一笔。

为人师表,教师无时无刻不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因此教师要具有人格美,也就是包括道德美、学识美和仪表美的和谐统一。教师也要自觉地从这些方面来塑造自己。

道德美和学识美等内在美都可通过外在美—仪表美表现出来。教师仪表要整洁、端庄、大方、高雅而又有时代感,严谨而又和蔼可亲。教师在学生脑海中的形象是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生活塑造的,但主要是由他的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塑造。学生在对教师形象美的感知过程,是由外在美到内在美。外在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服饰加以装点,由仪表来体现,由教学活动来展现,学生在和老师接触下会情不自禁倍受感染,甚至教师的举止会成为学生的榜样。

一个学生在《难忘的毕业照》一文中描写他对于一位教师的印象,入学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后来这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示的道德力量深深感染了他。在照毕业照时,大家把老师扶在正中座位上,忽然觉得他的形象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严如高山,爱如大海。这就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而构成的教师人格魅力,也就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它无时无刻不在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叩击着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的精神面貌。

学生和教师交往中总是不知不觉地吸收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作为一位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总是局部的,而他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个性却是完整的,或者说,教师给学生最深印象是他的个性,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他的风格。

例如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会有失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该怎样做呢?这里就有一位这样的老师教郑振铎的《海燕》时,板书中出现这样的句子:“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有学生指出,“皎洁”一词用得不当。教师一时也认识不清,但没有随便解释,也没有以师威压人。他说:“那好,咱们就研究一下吧。”就指导学生先查词典看“皎洁”一词的准确含义是什么。然后结合学生学过的语法知识,确定这个句子的毛病是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最后教师坦率地承认,自己原来没有搞清楚,是在教学实践中经师生共同研究得到了提高,今后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要认真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件事不但没有降低教师的威信,而是给学生树立了从善如流的榜样,也密切了师生的关系。

所以一个教师的行为将是影响学生行为的,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完整起到积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点也不为过。一个教师要在心里充满火种,才可以点燃他学生心中的火苗;一个教师的心中要充满光明,才可以照亮他学生前行的步伐。以身作则,时刻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的广阔空间,这就离不开一个教师对自身的素养和行为人格的要求。

第6篇:教师必备的心理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素质培养心得体会

胡坊中学 罗凤荣

在四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外公布了一项不太乐观的调查结果: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中小学的2292教师抽样结果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5.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属于“心理疾病”,从研究结果看,女教师更为突出。这项调查引起全国教育各界的重视。

“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的健康生活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丰富心理学知识

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内在动力,对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的心理素质好,并且能够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的话,他就不会把学生因考试焦虑引起学习成绩下降说成是学习态度问题,就不会把学生性格内向说成是不向老师暴露思想。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和积极的引导来代替对学生的担忧和责斥。

二、学会欣赏自己 自我欣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良好习惯,更是一种境界。作为育人的园丁,老师以自己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老师的自我感觉,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自信,老师应首先自信;要欣赏学生,老师更得先欣赏自己。每天你都在欣赏自己中度过,你的心情永远阳光灿烂,你的眼睛和话语里透露出的是自信和信任,是对孩子们由衷的爱,这也是最真挚、最伟大的人类之爱。

三、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难以避免。但是怎样对待挫折,对挫折情境的耐受力如何,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有的教师能忍受挫折,

即使是遭受严重的挫折,也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的教师则稍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从此颓废沮丧下去;有的教师虽能忍受工作上的挫折,却不能忍受家庭不睦所带来的创伤,等等。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从理论和生活经验中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可避免。应当面对现实,并尽力克服面临的挫折情境,激励自己在挫折和失败后,再接再励,不断进取,自觉培养耐受挫折的能力。

四、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艺术

心理调节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好方法。心理调节要与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并掌握一定的调节艺术,调试方法等。例如,锻炼或许是一个老土的办法,但事实证明它总是有效。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持续5~30分钟,就能够换来舒畅而平静的心情。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降低焦虑和抑郁感。其次,人们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技术,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自我暗示可以增强自信心,乐观的对待困难。此外,还应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以增强自己的情趣与活力,使生活充实,富有活力和进取心。

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要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丰富知识,正视自己、锻炼意志,掌握调节方法等方面下功夫,保持健康的心态,为学生做楷模。 2011年6月篇二:中学教师必备的心理素养

浅谈中学教师的心理素养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08化学师范2班 陆婕萍 080113812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想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大时代,学生、学校、社会对教师本身的心理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究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养呢?下面我以中学教师为例,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让我们借助调研所得的教师心理健康诊断项目来分析一下:现阶段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

从上表我们看到,教师的心理状况已经出现了问题。焦虑、抑郁、消极心境、利己主义、忌妒心、职业倦怠等问题,可想而知,已经潜移默化影响着现阶段教师层的教学质量。另外,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那么究竟是那些因素导致教师心理不健康现象的产生呢? 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一、教师的角色与自我的冲突。现存在很多教师的自我主义太强,在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问题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忘却了教师这一角色,忘记了一名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二、工作的超负荷或者低薪。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着的良性竞争,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自己多带班级的成绩,常常倾尽自己的心血,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从而引发学生的不满导致教师心理失衡,感到委屈等消息心境。

三、职业要求和个人能力的差距。现阶段教育得到广大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社会教育体制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而一些墨守成规的教师不能及时的适应社会需要或者自身能力水平的有限导致其感觉到现实与虚实之间的落差,从而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

四、过高的期望和无情的制度。现教师都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升学率,甚至很多时候评价一个教师的好坏就是看其班级升学率的高低。面对无情的升学制度,教师的急功近利就表露出来了。而相对的,一些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有过高的期望,一旦没有实现,也会严重打击教师的心理。

探讨了这么多,其实,我主要想强调的一点是:中学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本身存在心理不健康现象的话如何去教书育人呢?其次,中学时期的学生都属于青春期,肯定出现许多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例如:忌妒、自卑、情绪波动、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所以一位优秀的中学教师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能充分里用心理教育这一手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在该阶段健康发展。

那么什么才是中学教师所需的心理素养呢?

我觉得,首先,该教师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有高尚的情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甘于奉献自己的青春;其次,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

神面貌,乐观开朗,同时善于控制调节消极情绪;随后,还要提高整体素质,要有坚强的意志,知难而上,持之以恒,无所畏惧;最后,该教师还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批评,时刻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接下来,我通过一个反例来解释为什么我认为上述四点是一名中学教师所需的心理素养。 2003年4月12日,按照学校的要求,重庆市一名叫丁婷(化名)的学生应于上午8时到补课,但未按时到校,其班主任汪宗惠询问她迟到的原因,用木板打了她,并当着某同学的面对她说:“你学习不好,长得也不漂亮,连坐台都没资格。”12时29分左右,丁婷从该校的中学部教学楼八楼跳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中午12时50分死亡。 显然,这位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而且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也全然不知。但是一名具备优良心理素质的老师,如果发现学生未按时到校,出于热爱学生,首先必然会询问该学生迟到的原因;如果说该学生是碰到什么困难或者是情绪上出现了问题,则该老师就会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如果学生不愿意透露,但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主动关心,或询问其周边同学,要知难而上;最后通过这件事总结经验,同时也做到了自我教育。

所以说中学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是现阶段展开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加强对教师心理素养的优化迫在眉睫。当然这需要教师本人和社会教育体制的共同努力。

大多数教师实际上并不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甚至主观地认为自身完全健康,所以,首先要转变这个观念,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心理素养高低的评价,分析自己是否存在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失衡问题。如果发现已存在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宣泄、采取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等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可以为中学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养;二是为了让教师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通过这种继续教育的形式,普遍帮助教师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学习结束后,还可以设立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定期考察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等。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帮助教师减负,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 现在学校针对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心理学与教育》、《教育原理》、《学习心理与教学》等课程,就是希望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心理素养。因此,当我们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当我们在播撒阳光的时候,不要忘记在我们自己的心里也装满阳光。对教师心理素养进行优化是我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让我们打破传统仅仅关注学生心理素养发展的错误观念,开始全面的发展和健全教师的心理素养。 [1] 陈焕章,教育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 罗小兰,教师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特点之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北京,2008。 [4]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篇三:教师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 ,我感觉到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教师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师的素养越高,对学生的素养教育越有成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越深入,教师的人文素养越能得利有效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师素养的修炼成为当代教师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一个人不能停留在已经拥有的知识水平上。因此教师要有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崭新的知识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用全新的知识、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新时代精神的学生,从而为学生树立 “学而不厌”的榜样,才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做到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还应是“专家型”的人才。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教学专家,他们有真才实学,有丰硕成果,受到学生们的尊重,

对教育教学有发言权。教师还应该是“大教育专家”,他们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学科,而是思想开阔,视野宽广。教师还应该是“教育管理专家”,他们明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教育教学原则规律,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并有丰富的创造性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第三,高素质的教师还应具有创新精神。让学生创新,老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绝处逢生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等,是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通过学习 ,我更发现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亲和力,词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强,例如迫切需要得到学生的友谊,得到他们的支持合作的教师,其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例如无视学生的存在,或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权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等等,亲和力就一定很低。从这个角度看,亲和力又是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课讲得最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亲和力的理论是多元智能,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的教师,才能始终微笑地面对每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亲和力的目标是个性发展,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因而能够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

因此,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文化素养,练好教学基本功,还要注意不断激发自己的亲和动机,努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篇四: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

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一个最重要的影响源,就是他们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像春雨入夜这般,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锻炼和修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呢?

饱满的情感

情感永远是激发学生进步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把炽热的爱与原则的、公正的、合理的要求相结合,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位学生都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

情感是相互传递的,情绪是交叉感染的。有同仁曾对某中职学校的学生做过问卷调查,面对“我所喜爱的教师形象”的提问,95%的学生在问卷栏里对热情、亲切、富于激情的教师给予肯定。我校的情况亦是如此。教学实践中,凡情感饱满的教师,从踏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学生欢迎,学生们反映,听这些老师授课,犹如冬天里喝了杯热奶茶,酷暑中喝了杯凉可乐,心神愉悦、情绪振奋。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来考察这些老师的授课结果,也得出同样的结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矛盾运动关系,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的平衡,受教者接受施教者发出的信息,才能产生教育效果。反之,受教者屏蔽施教者发出的信息,教育效果便无从谈起。而教师饱满的情感,就是联通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桥梁和纽带。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信服和感动,就必须先让自己信服和感动。教师只有先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也才能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由此可见,饱满的感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宽容的胸襟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既深怀和谐内涵,也是和谐的外在表现形态。无和谐无以安社会,有宽容方能和校园。以宽容的态度来感染学生,是为人师者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心理上要能容得下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能单纯地进行粗暴批评,更不能挖苦、讽刺甚至侮辱人格和进行体罚,而应该想法设法地弄清事情真相,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地心悦诚服。教育实践证明,在对学生关怀和说理时,教师越是和善与宽容,越能使学生深受感染,从而更好地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善于抑制无益的情绪和冲动,不要意气用事。教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会感染、引导和影响着学生宽容地对待人和事,从而达到和谐教育的境界。 良好的风度

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教师崇高的思想感情、气质性格、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观念的外在表现,更是教师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正所谓“为人师表”。教师的衣着风度、言谈举止甚至各种生活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微妙的作用,也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同时,教师的仪表风度也会影响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教师的威信。有调查成果表明,教师举止稳重、谦逊文雅、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得体,更易引起学生的尊重和好感;而生活懒散、不讲卫生、不修边幅等不良习惯,则有损于教师的威信和魅力。因此,教师的衣着、习惯,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生活琐事,而且还反映着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观。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师,有着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教师,就会重视自己的仪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将自己对仪表的修饰、风度的讲求,与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的修养结合在一起,形成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总的来说,良好的仪表风度更易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感,欣然接受教师的批评或教育,并更加顺畅地形成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

总之,教师的心理素质由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大爱之情的教师情感构成,且教师的心理素质修养又体现在情感、宽容、风度等诸多细微方面。就让我们以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 责任感来锻炼和培养自我的心理素质,用智慧点亮学生的人生。

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关注技术、倾听技术、沉默技术、宣泄技术、探讨技术、面质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篇五: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华芳

教师心理健康学习心得体会

跃进路小学 谌华芳

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不仅要在学业上能为人师表,更应在人格和行动上成为示范。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具有基础与核心的作用。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教师要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身心素质;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否则,教师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必然会引起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今年暑假七月我有机会参加了鹤城区教育局举办的心理健康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颇多,现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

六、七个小时。在学校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

深刻而长久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创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善于学习。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情绪不稳、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同样积极,积极的学,积极的思考。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教师心理不健康,就难以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现在,有的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教师苦口婆心,竭尽全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可学生要么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要么阳奉阴违,使教师难以下台,这里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教师心理素质

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教师和学生对立的状态绝不利于学生学习,而是否产生师生对立关系,及对立关系能否妥善解决,学生能否得到正确引导和转化,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心理状况。

四、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性格正在形成过程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成人,是参照,是榜样。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体罚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如何解决: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另外,学校还组织学习了《中国教师身心健康密码》这本书后,我也深有体会。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第7篇: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

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来看〃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同时也是个体接受 外部经验、内化外部经验指导自己行为的重要形式。所以〃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对个人、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是由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决 定的。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当前的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做出的针对性反应〃 严峻的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已经为高校教育工作敲响警钟。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发展阶段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 识技能〃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我 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大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统一性确立的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逐步克服一些由学校走 向社会过程中的不适应和障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心理课题。 大学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这些课题的实现〃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随着教育逐渐与市场接轨〃 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评价教育成功 与否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大潮中〃用人单位已向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更严格的要求。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适应人 才市场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适应人才市场向教育提出的挑战。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之所以要进行修养〃就是为了把 自己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人〃就是为了能担负起重任。大学生〃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人才的重担〃 因而加强自身的修养更显得 重要。孔子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孔子把自身的修养同齐家、治国、平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孟轲也是 这样〃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

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 向严格要求自己〃必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遵守社会公德〃 还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 只有这样〃 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8篇: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

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具备了入职的敲门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战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良好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提升。

1、 爱岗、敬业、全力以赴很多人认为,这点很容易做到,是一个职场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并不多。比如同样的一个工作一个任务,大多人是报着完成的目的和态度,而优秀的职业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努力、更敬业、更认真、更执着,才收获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晋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夺得第一达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时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么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尽完美。不管你的资质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爱岗、敬业的心态与行动,是职业生涯中想要获得成功最为首要的品质之一。初入职场就更不能找寻捷径,更需要的是这种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 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们都说,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虽然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先就业再择业也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座右铭。那么既然选择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爱上它——你现在的工作!其实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对它是要负责的,因为你的责任感不仅让它更好地“成长”,同时通过这份责任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资本与经验,这未尝不是一种回报。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对待你的工作,因为是它让你的生活更充实,让你的人生价值得以最完满的体现。而大多数的企业在提拔员工的时候,往往选择的也是那些有所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与压力的员工。因为这是一个成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3、 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社会的生力军已经被八零、九零后所替代,这一代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现在有一个时髦的字眼是现在很多人的状态——“宅”,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们更加自我,而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合作关系都需要的是沟通与配合。我曾经参加过多次团队拓展活动,发现有很多能力较强的人组建的团队往往最后没能战胜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组建的团队。后来发现,团队协作意识才是一个团队成败的重点。前者的团队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现自我,缺少团队平衡意识,而后者恰恰相反,他们在团队出现失误的时候彼此鼓励;需要出谋划策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沟通融洽;明确指挥者的地位,能够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去执行去完成命令。“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可见前者就是个人主义,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不讲协作缺少团队意识造成的后果;而后者让我们看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者,还需要具备更多更完备的职业素养,那么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完善自我。

嵌入式1401 资彤 16号

第9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主要表现

那么,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哪些要点呢?小编也很好奇。仔细一看,原来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课题组负责人就研究成果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指标,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Q:社会各界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各国都在思考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成功适应未来社会这一前瞻性战略问题,核心素养研究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Q: 开展核心素养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Q: 核心素养研究的专业性很强,请介绍一下研究过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研究过程主要包括:

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厘清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结构,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分析比较15个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的程序方法、指标框架和落实情况;通过教育政策研究,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开展传统文化分析,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成德的思想和传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开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现行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相关表述,明确课标修订任务。

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课题组访谈了十二个界别的608名代表人物,问卷调查了566名专家学者、校长和企业家等,汇总形成约351万字的访谈记录和大量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国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供实证依据。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召开专家论证会60余次,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主要结论,初步提出了核心素养总框架。此后,又召开征求意见会20余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的意见建议,对总框架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2)开展转化研究,对接课标修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提交了核心素养总框架初稿。2014年7月,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对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进行了审议。

为做好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修订的衔接工作,2014年8月,呈请教育部基础二司委托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等方面专家,开展“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衔接转化研究”。重点基于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落实的方式方法。

2015年1月,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了衔接转化研究成果,赞同研究组提出的核心素养落实方式。

3)广泛征求意见,认真修改完善。为确保核心素养的科学性和适宜性,2015年4月和2016年年初,两次呈请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将核心素养初稿及研究报告送教育部有关司局和单位征求意见。

同时,正式征求了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并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征求各省市教育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意见。此外,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一线教育实践专家意见。

Q: 根据课题组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指标?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构成的核心素养总框架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社会性等本质属性的观点,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责任担当等六大素养均是实证调查和征求意见中各界最为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其遴选与界定充分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六大素养既 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什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核心素养也是对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反思与改进。尽管素质教育己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长期存在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效。

7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完善评价标准入手。全面系统地凝练和描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Q: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是什么?

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关注学生不同素养的协调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

一方面,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全面把握综合素质的具体内涵,科学确定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另一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Q: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炉

对比今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当时的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9大素养,包含25个基本要点。而此次发布的核心素养则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与征求意见稿相比,从数量上来说少了3大素养,基本要点也减少了7个。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介绍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研究基本情况。他表示,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可以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用于指导人才培养具体实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林崇德教授表示,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这一问题,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这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下一篇:华工高数课件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