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节

2022-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旅游文化节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的探索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文化识别与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传播与推广自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文化自信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指出要从提高旅游文化素养、培养旅游商务文化能力、培养旅游网络文化能力、培养旅游创意文化能力、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几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为新形势下旅游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

一、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就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教育部也随即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随着旅游者文化知识的提升,旅游者“文化感受性”旅游动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旅游行业的精细化发展也对旅游文化型人才的要求更加嚴苛。《“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旅游业产业地位,对旅游从业人员旅游文化鉴别能力、旅游文化创新能力、旅游文化保护与传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为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作为一门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板块,旨在培养和提高学习者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课程也被部分学校列为选修课程,归到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该课程服务于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立足“文化自信”的课堂思政基调,着重解读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凝练旅游文化的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解读能力以及提供体验型旅游文化的创新能力与意识。

二、文化自信在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的校园文化呈现了多元性、开放性和国际化的特征,这使得它比别的文化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同时,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与影响,造成部分学生的文化自信削弱、盲目崇洋媚,具体体现在: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

受过去教育体系的影响,重理而轻文、部分高职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乏,认知上仍然停留在中学时代,再加上院系在人文课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比例上的不合理甚至严重不足,课堂中教育课程的设计方式过于死板和单一,过于抽象和理论,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得教师“教”和学生“学”产生严重脱节。另外,部分学生对于物质的消费追求更加狂热,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及精神培养往往严重缺乏积极性,需要教育者化更大力气进行引导。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冷漠行为

“文化冷漠”主要指文化主体与参与者对文化发展、文化活动不参与、不关心的一种现象。高职院校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更是学习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但很多学生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率往往并不如其它类型的活动高。有些学生更勤于参加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活动,其反映出的文化冷漠的行为事实上就是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缺乏文化自信的影响体现。

(三)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发展信心

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而言,任何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世界”和“民族”,“现代”和“传统”冲突与辩证规律。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前途缺乏文化信心,总是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代名词,甚至自惭形秽,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时代”、“潮流”气息,不能走向世界,也不能走向未来,没有将个人的学习乃至认识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从而产生缺乏人生发展自信、民族自信的迷茫情况。

三、文化自信在《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本身侧重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相较其他课程的独特着眼点,通过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课程思政进行重新设计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更能提高学生文化鉴赏与文化识别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文化应用及文化推广。同时在将旅游文化知识与能力培养点重新强化塑造后,更能将本课程的授课对象由旅游专业学生向更多的非旅游专业学生进行课程开放,从而既能完成本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又能帮助其他专业的学生提高文化自信,在“文化”这一基础公共平台上实现更多学生的共同进步。具体改革策略如下:

(一)提高旅游文化素养

文化自信背景下,高职学生除了单纯的职业技能外,更需要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才能吸引行业企业及旅游者的好评。特别是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基本都集中在本省区域,因此除常规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教学外,更应将地方旅游文化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融入课程,引导学生聚焦地方文化资源,将传统旅游业态向旅游文化深层内涵发展,打造结合旅游、文创、审美、心理学等多项综合型旅游文化课程。如表1,我们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旅游文化概述、山水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六个模块共计17个单元。表1《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

模块单元课程思政目标项目文旅新发展:中国旅游文化概述旅游文化概述旅游文化与

旅游开发理解旅游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的职业态度①学生调研、搜集分享文旅融合和的成功案例。

②以春晓双狮村、九峰山为学区整体教学案例区,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考察,针对双狮村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提合理化建议天地有大美:

山水文化赏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风韵植物①通过领略自然旅游资源,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②理解山水和植物景观中蕴含的品德和精神。

③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树立旅游开发与环境并重的观念。围绕浙江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的旅游文化发展目标,设置模块大作业,学生通过唐诗、宋词中的浙江山水的描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山水之旅,以此增强学生对家乡山水的认知和自豪感。通过拍摄校园内的景观植物,通过微信宣传植物的文化内涵。凝固的乐章:

建筑文化赏析红墙黄瓦-故宫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与“源”,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模仿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通过讲解故宫一处景物,探寻故宫中掩藏在历史深处的记忆和蕴含的工匠精神。地域密码-民居了解中国工匠对民居因地制宜的巧妙布局,理解传统民居布局中的美好理念和优秀家风华夏缩影-古城理解中国古城、古村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民居文化、古城文化、古村文化展板布置及讲解壶中天地-园林通过对中西方园林风格比照中明晰本民族理想人居环境的文化与审美坐标,明确中国风景园林追求“山水”审美的文化缘由是基于对天人之辩中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种美学自觉小组制作小视频讲解:中西方园林文化比较民以食为天:

饮食文化赏析寻味中国-菜系增强对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引导形成科学的饮食理念学生以家乡为分组依据,视频讲述和推广家乡的饮食文化禅茶一味-茶认知茶文化中蕴含的专注、谦卑、认知的工匠精神小组拍摄茶文化推广视频唯有杜康-酒了解中国酒文化悠久的历史及对西方的影响,树立文化自信小组撰写绍兴黄酒、女儿红等地方酒文化公众号推广文案夫礼之初-食礼养成良好的饮食礼仪,掌握宴客社交礼仪,比较东西方宴请礼仪的区别小组模拟宴客社交礼仪乡愁的记忆:

民俗文化赏析多姿多彩-

时节习俗认知节庆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开发节庆旅游项目学生通过调研梳理宁波非遗类民俗的项目,讨论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宁波非遗民俗类图片物品系列展示,学生讲述宁波老底子民俗故事。特色鲜明-

地域民俗树立乡村振兴、乡风建设的理念,将非遗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分析舞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不同地区舞狮的特点,以及如何对舞狮非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上的应用(二)培养旅游商务文化能力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下,旅游企业将更青睐于能吸引顾客主动付费服务的文化从业人员,《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将研究从文化角度上提高景区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在趋同的传统商务环境中,利用地域文化的特异性打造设计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商务文化名片,如江北的慈孝文化营销节、象山的渔俗文化品牌策划等,带动其辐射圈内更多的旅游企业发展,其创意方式与文化推广均可结合入课程模块中,使学生更能适应于市场及行业需求。

(三)培养旅游网络文化能力

“文化自信”为旅游行业的在线网络营销明确了文化导向、法律地位及从业规则,在此基调下,旅游文化课程将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好网络这一科技工具,符合时代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如最近的“网络红人”李子柒,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过网络这一新媒体加以传播,不但在微博等国内媒体上,更在Facebook、Twitter等国外媒体上影响巨大,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这种视频制作、后期渲染、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的方式都将结合入《中国旅游文化》的课程环境中,学生通过文案撰写、视频制作、网络推广,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能通过该旅游网络文化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

(四)培养创意旅游文化能力

现今景点及旅行社在利用传统的自然景点门票收入外,需要不断设计并推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利润来源,如各类文化节庆、旅游演出、民居民俗体验等,课程将其纳入旅游创意文化的教学培养,如就宁波的乡村旅游创意设计而言,可以通过课程讨论如何进行创意细分与包装设计,通过创意包装使不同的乡村旅游点都能找到各自的独特经济来源与带动点,避免无效同业恶性竞争,还能利用创意文化设计实现特色化整体发展,提高行业企业的创意竞争力。

(五)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

未来的旅游专业学生如果仅仅具有单一专业技能,缺少文化相关的素养或技能就无法更好从事旅游专业工作,而上述如旅游文化素养技能、商务旅游文化技能、网络旅游文化技能、创意文化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锻炼培养,其检验方式往往是传统的卷面考试无法实现的,更不能从中对学生的能力学习进行判断与查漏补缺,由此,课程中的测试方式也将进行改变,除了平时的学习考试外,更加入诸如文化素养与文化素质职业的内容,如景区文化设计方案、旅游景点或旅游元素视频制作与推广。由单一测试向全程考察转变,由卷面测试向项目化方案评估深入,通过不同的项目测试设计找到学生的技能薄弱点,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中国旅游业正在实施“第一步”发展战略,即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转型,到2030年将发展成为较高集约型旅游大国。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更需要抓紧时势,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上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国情,培养学生具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通过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就业、谋业和创业能力,走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曹诗图.试论我国旅游科学研究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1):1~8.

[2]姜珍婷.地域文化课程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高教研究余实践,2019(04):57~61.

[3]郭慧.文化自信理论指导下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67~70.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9YGH056)。

作者简介:王波(1979-),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文化地理。

作者:王波

第2篇:关于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造成一种模糊的认识。文章试图对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出阐释,理清思路,同时指出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以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辨析;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吴光玲,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福建福安355000

[

[文献标识码]A

[

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在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的文章,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因此,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不但在理论上有必要,而且对于指导旅游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与认识大都集中在对某地或某类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思路上,而从整体上对“文化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外延的争议不少。有人认为,“文化旅游”不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是一种突出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消费者消费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这种观点同时也被认为是泛化了的“文化旅游”概念,把文化旅游作为六种旅游形式之一,即指参观那些“如诗如画”的或具有地方色彩的目的地,参观那些即将消失的“古老”的东西,如古建筑、手工纺织品、牛车、马车、从事农耕活动的工具,到乡村小饭店吃饭,观看民俗表演等。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从旅游业经营者来说,旅游业则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其强调旅游业的文化特点,正是为了使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得以更顺利地实现。总体来看,国内外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认识:(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6)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由此可以看出,把文化旅游当成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的观点,是一种广义的强调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思路,而主张类似于“民俗旅游”的观点,显然又把“文化旅游”的范围狭隘化了,而且缺乏概念的理论性定义。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

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相比“文化旅游”显得较为厚实。长期以来“旅游文化”就是一个被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观点:(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3)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5)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6)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7)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8)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如下特征:一是前几个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认识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几个观点逐渐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二是许多人偏好使用“总和”的概念来界定这一新概念;三是普遍没有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缺乏横向对比与国际衔接。前几个观点导致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即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这种误解,或许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与大国的因素有关,因为文化旅游资源毕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因而容易导致人们认为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资源(产品)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首先是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限定词,“旅游”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湄洲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闽东太姥山母亲文化旅游节”、“畲族三月三节”、“屏南鸳鸯溪爱情文化之旅”以及各种形式

的宗教朝圣旅游等就是具体的文化旅游活动。

其次是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的研究,在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最后是学科归属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二)两者的关联

首先,从概念范畴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二者的交集,一是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趋向于文化景观的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许多理论和结论,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最后,从学科角度来看,旅游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旅游的知识系统,是把旅游作为文化的对象和内容加以研究。旅游文化学是商业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旅游学和文化学的结合,也是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作为一个旅游者,仅仅知道旅游,只是一个看客;不仅知道旅游,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才称得上一个旅行家。同样,仅仅研究旅游,可以成为一个旅游业的指导者或一个有知识的商人;只有不仅研究旅游,而且研究旅游文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家。

三、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一)关于文化旅游

近年来文化旅游概念的研究在文献中偶有出现,但尚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各有侧重。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遗产地旅游。随着旅游业的空间增长,人们对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完整性的关注日渐增加。国外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方面。

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现象,使得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原有吸引力减弱甚至消失,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影响极大,也将影响到下一代人能否继续拥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可能在文化旅游地保护与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形成热点。

保护和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保护,如果不加保护地开发,势必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开发也将难以为继。但这对矛盾并非是不可协调的,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问题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两大思路,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一是从规划和管理技术层面,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来解决,如LAC理论、VERP理论和ROS技术等;二是进行功能分区,根据文化旅游地每一区域的重要度和敏感度确定其功能。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资源完整性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四大功能,就必须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而利益的获得更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

政府定位问题主要体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使得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政府部门由于受财政和行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独立完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经营权出让也存在经营者非理性开发和掠夺性经营破坏景区资源的风险。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应该分离,政府在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当前也是今后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旅游文化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相交织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势必对旅游文化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旅游文化学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其次扩大化趋势。一方面,将迅速扩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把触角伸向旅游活动中的广大领域,形成自己的分支,如旅游消费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学、旅游企业文化学等,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学将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论方法重新认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发掘出其中深层的东西,促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科学化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旅游文化研究将逐渐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它们直接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调查研究之中,快速简捷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使过去只能做定性分析的问题定量化,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责任编辑:青 草]

作者:吴光玲

第3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法律文化体系的构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适应、反映、表达、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宋明以来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经济、血缘宗族依附关系为根基,以维护皇权、神权、父权为中心的严酷等级秩序的“礼”为基本范式,有其内在的同一性和根本价值指向,有导源于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统治与服从关系,是一种自足的整体性体系。我们应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们当前的社会变迁与生活的现代法律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构建;特征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外延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范畴,指的是人类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创造并保存下来的所有内容的综合。文化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其内容外延来看,它具有创造性、保存性和传递性等特性。“传统文化”就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积淀,是文化中保存和传递下来的那部分,是由历史凝聚而延传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动态总和。传统文化具有十分多样的内容与极其宽广的外延,社会中的阶级、民族或群体的那些惯常的制度、思想、礼仪风俗、心态、工艺传统、行为习惯等都是其要素与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根据一些学者研究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周易大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也是修养境界。(2)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3)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还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2.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

在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而所谓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可见,传统文化应当包容在国学之中,应当是国学的基础和母体,也就是说,没有文化传统就没有国学,没有文化传统国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载体,国学当中所包含的学术部分,应当是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分类及研究。所以,这里我們不是研究国学,而重点是为了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出与法制相关的内容及精髓。因此,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可以概括为: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包含了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有的学者(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反对把“中庸”观念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他认为,此说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到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他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也有的学者(许思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还有的学者(杨宪邦)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的学者(刘纲纪)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2)自由精神;(3)求实精神;(4)应变精神。。有的学者(司马云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有的学者(庞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至少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奉行中庸之道、崇尚忠恕的精神,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价值指向,以及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五个方面的内容,或者叫精髓。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法治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思想遗产。和谐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末期。在《说文解字》里对和谐是拆开解释的,“和,相应也”,

而“谐”则指“配合得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中和、和合乃天地万物存在、发展的规律。因而,在治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大体包括人与天地和、人与人和、人与自身和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其中人与人和包括人和、家和、国和,人与自身和包括饮食之和、礼乐之和、音乐之和。和谐理念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礼”字意蕴丰富,《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丰。”实质上“礼”就是“法”,人们必须遵守既定的礼仪规范,其中主要是儒家的经典论著,如果违反了“礼”,就要受到“法”的制裁,所以有云“出礼入刑”。有学者认为“礼法结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经义来断事决狱,礼仪与律令同录,强调德赏刑罚必须与阴阳、五行、四时变化相符合,根据礼书规定和纲常伦理来施令与行法。

(一)我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刑事司法制度

“中”是和谐的重要表现形式。刑罚尚中思想体现了刑事法律中的和谐观。在西周刑制中,“中”具有折狱持平、不枉不纵、无所偏颇之意,被作为能够致“和”的刑罚原则而频繁地被运用。《尚书·立政》在谈到断狱时强调:“兹式有慎,以列中罚。”这里的“中罚”是指在运用刑法规制时,要做到“咸庶中正”,在刑罚适用上,把刑罚是否中正合宜作为是否为祥刑的判断标准。在司法诉讼上,强调“非佞折狱,惟良折狱”,诉讼过程中折狱官员要“两造俱听,师听上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并进而提出了疑罪从无的赦宥原则,即“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在定罪量刑上,强调“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审克之。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提出了“刑罚世轻世重”的刑罚时变观。

(二)我国古代和谐思想与息讼求和理念

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是我国古代把“和谐”奉为社会中绝对的目标的终极体现。这种对和谐的追求,在诉讼中就演化为“息讼”和“以和为贵”的要求。于是,和解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在中国古代,和解制度早已存在,只是在具体内容和指称上与现代的和解有少许的出入。如清代的地方审判中,一般允许调处与和息。“由州县官或两造亲友、地方绅耆调解两造之诉讼。谓之调处。调处之结果多为和息,和息含有和解及息讼(撤回诉讼)之意”。此即可理解为调解与和解。清律中有关于私和范围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地方官员在是否准予私和上,有一定的裁量权。少数地方官员谨慎私和的使用,大多数州县官主张调解或自行和解。“词讼之应审者,什无四五,其里邻口角,骨肉参商细故,不过一时竞气,冒昧启讼。否则有不屑之人,从中播弄,果能审理平情,明切譬晓,其人类能悔悟,皆可随时消逝。间有准理后,亲邻调处,吁请息销者,两造既归辑睦,官府当予矜全,可息便息,宁人之道,断不可执持成见,必使终讼,伤闾党之和,以饱差房之欲”。

我国古代民刑不分,因其多是邻里纠纷而起,主张能息则息,尽量减少诉讼,此种方法既不伤和氣,又能息讼宁人。在具体的私和方式上,调解与和解并存。调解可以是州县官员调解,也可由两造亲友调解,也有地方绅耆调解。“勤于听断善已,然有不必过分皂白。可归和睦者,则莫如亲友之调处,盖听断以法,而调处以情,法则泾渭不可不分,情则是非不妨稍借,理直者既通亲友之义,义曲者可免公庭之法”。“遇民来诉,批所知相近之士耆处释,即令来诉者持批词给之,立言剀切,足以感人,必有极力排解,以副官指者”。。这是调解的几种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双方自行和解。

(三)关于礼治与民法的问题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所谓“名分”,其具体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的等分上,即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朋友有信等伦理纲常关系,其进一步衍生为所谓三纲五常。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中国的这种“礼治文化”是中国社会能够维系数千年而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是以深厚的人类道德感情来维系的,而不是通过法治的方法来维系社会。而人类的这种道德感情是温情脉脉的,是无私的、温和的,这与西方所谓的法治文化的陌生、自私、冰冷的特性是格格不入的。中国直到现在还是一个熟人和人情社会。这就是中国的所谓“礼乐文化”。“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通过理性计较自己权利的得与失,即所谓“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这与西方的以“契约原则”来维系社会,进而把契约的理性计较私利原则扩张到人类的所有生活领域,使人逐步变成了一个精于计算私利的冷漠的理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权利关系截然不同。“礼治”或日“礼乐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无私的、温情脉脉的特征,恰好可以弥补“契约原则”的自私的、冷冰冰的特征所带来的那种冷漠的理性的不足;而“契约原则”也可以多少填补因过于强调“礼乐文化”而导致的因漠视私利而抹杀人之个性、影响社会发展的惰性。因此,从民法上讲,既可以在家庭法(家事法)中体现温情脉脉的“礼乐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在人格权、物权、债权、侵权等民法制度中更多地体现“契约原则”,以鼓励人们创造财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礼乐文化”的内容就包含了民法中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和尊重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礼乐文化”中的所谓“仁”与“义”就包含了公正、尊重公序良俗等民法原则。所谓“仁”即仁爱、正义、性情和善良,“义”即正义、合乎正义或公益、情谊。这里的“仁”与“义”实际上就包含了追求公正、公序良俗等含义。“信”即确实、信用、相信,其中就包含了言而有信等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并不是和“契约原则”完全对立的,二者从实际意义上来说是有着相通之处的,因此,对于现代中国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将二者融合,使之共同适用于中国的民法体系,以体现和谐民法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现象呢?笔者认为,从表象上看,现在中国的文化已经呈多元化了,但主要还是以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在任何时代,现实主义都是主流,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特别是受到生存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主题中确实有功利和商业炒作的成分,体现出了现代人对金钱权势的贪婪。有人说中国

的文化正处于半沙漠状态,缺少沙漠甘泉一样的慰藉人们心灵的东西。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还不是很强烈,在世俗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一切向钱看齐。这只能说是反映了一个方面的情况,不可能全面。文化很难有独立的时候,一般是工具,它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的特色。在我们现在的文化中,依然还存在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判断,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价值标准和影响。

简单来说,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大陆文化。同时它又是一种小农文化,有一种乡土情结。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国,人口流动性小,所以中国文化要以血缘和土地为中心。中国文化追求一种稳定性,这与海洋文化有所不同。中国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丰收就必须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而西方文化却不这样,他们会投机,一次出海搞到的东西可能够一年用。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有了很多的闲暇时光,可以去钻研艺术和科学,而中国人没有这些闲暇,只能讲求务实主义。在中国,技术的地位要高于科学。比如,古代中国的农学、医学、兵学、天文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为中国人有种实用理性主义,一门学科必然要有“某某之用”才算好,否则只能是奇技淫巧。

由此而来,中国的社会特征是宗法文化。拜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亲戚平时可能不会见到,但每年一定要去拜年,这样才能一遍一遍地确认关系。中国人认为,家为立国之本。古代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由县衙管理,而不必设置检察院、法院、公安局、民政局,就是因为这一点。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什么事情一旦闹到衙门去了,必然就是刑事案件了,所有的民事纠纷在家里都能解决。这样,家中的宗族长就极为重要,要靠他调解家庭关系。在宗法文化中,人们必然要看重祖宗,看重传宗接代。祭祖成为中国人很重要的宗教活动,有什么事情都要向祖宗汇报。因为有祖宗时时关照着,中国人不是孤独的,古代中国人也不可能产生后现代的那种被抛弃感,每一代人,都与他们的祖宗和后代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新儒家的徐复观认为是“忧患意识”,这从围墙文化和盆地文化中能够体现。而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与之相对,西方是罪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古时候有不改其乐的颜回,当今有善耍贫嘴的张大民,这就能体现出中国人的“乐”。庞朴把这两种观念结合起来,认为中国文化是“忧乐圆融”,是一种中和的文化。中庸之为德,求和而不同。从整体上看,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内部多元而又统一的大陆文化。

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很好地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能做到身心和谐。而西方文化是主客二分,灵肉分离、情理分离的。第二个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第三个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的宗法文化要求社会和谐。但是,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降低了个人的价值,抹杀了个性。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在于它对个人价值保护不力。但总的说来,中国的现代文化呈多元化,但主要还是以记实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化占主导,中国在任何时代,现实主义都是主流,这是由我们的社会文化决定的。

四、中国当代法律文化的构建

上述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和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内。这些文化特征直接影响和导引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中国人的生活。比如,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的思想等,都是中国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直接反映。再比如,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奢华等,司法中提倡的庭外调解、庭前调解,矛盾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等,立法中所表现出来的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间的妥协,法律条文所表现出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直接反映。这些文化特征究竟对中国的发展是有益还是无益,笔者觉得不能够一概而论,而应当予以分别地分析和研究。

中国文化当然不可能尽是糟粕,其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崇尚忠恕的精神,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的中和精神,对于家庭的孝悌思想,忠于国家的爱国精神等,都属于可以经过扬弃而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而对于其中的小农文化、围墙文化、宗法文化中的家长意识和作风、国家政治制度的专制思想中的扼杀和压抑人的创造能力和激情的部分,以及过于现实的市侩文化,崇尚权力轻视民权的文化等,则要采取批判和抛弃的态度,逐步将其进化为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尤其要对西方文明中的诸如海洋文明、多元文化、商业文明等加以认真地研究和借鉴,其中的海洋文明内涵极为丰富,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这对我们构建现代商业文明和法治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具体到我国,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法律文化以适应我们当前的变迁与生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法律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影响国家的立法、司法的进程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一种法律文化,法律文化能够描述某一整体法律体系的潜在的特征——其主流观念、品位与风格。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有它自己的法律文化,而且没有任何两个是完全相似的。法律文化并非一个单一概念,它标示了对于文化层次和文化畛域的一种巨大的、多层面的概括,而且文化层次和畛域的内容、范围、影响在国家法律体系、制度建设和实践中的作用,是其他领域所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政府的法制观念是与一个国家、民族的法律文化的先进与否,公民法律文化的程度高低紧密相关的。目前我国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法院执行难问题,恶意诉讼问题,腐败问题,公民守法问题,交通肇事、交通逃逸,安全生产问题等的解决,都与法律文化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民族法律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法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我国现行社会条件下的法律文化的特点、内容、优势的研究,培养公民先进的法律文化素质,提高公民的法律文化素养,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法律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

美国作为普通法的典范,在20世纪中叶以前将其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文明向世界各地兜售,而近几十年来,却不断反思,不斷自我攻击、自我揭露、自我否定,不断扬弃,不断变化、取长补短。这是一种务实的、进取的文化和精神,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从世界范围来看,两大法系在立法技术上也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相互借鉴,进而得以不断地发展。我国作为正在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亟须建立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法律体系,应当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扬弃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前进。

(三)法律文化的多元化应该是我国的方向

法律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它对于我国同样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如何对待外国法律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如何建立和发展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法律文化,都是我们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对待民间法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多从法律文化的多元性方面去考虑,关注它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一面,既为丰富我国的法律渊源,也为我国推进立法和司法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我国法律文化的培植目标应当以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为主

我国法律文化的培植目标,应当以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强烈的尊重感和较强的权利观念为重点,要培养一种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以尊重权利为荣、以侵害(损害)权利为耻的社会风尚。同时,在构建法律体系的时候应当以法律的形式在全社会确立一种守法者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和优厚的待遇,而违法者则必须付出较守法者多得多的成本和代价的环境,造成一种使守法者自豪、违法者却步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中国真正走向权利与法治的时代!

作者:苗延波

第4篇:论西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文化的差异

商学院 10国贸班 刘方舟 1013100055

旅游是一项较高的精神需求的体现。通过旅游,我们遍访名山大川,体验风俗民情,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不同的景观变幻,自身得到愉悦。而旅游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一项活动,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不同,观念不同,看到的景观不同,需求不同,经过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旅游也有不同的观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

中国人自古比较保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民忠厚老实,勤劳诚恳。人们对于自己的要求,多是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尊老爱幼,勤勤恳恳,忠君爱国。这样的思想使得人们很少愿意去冒险,加之当时社会发展尚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信息不发达,人们很少知道自己之外的世界,更少去想外面的世界,旅游也就相对少见。在中国,古人有着传统的宇宙观和礼教思想,人本思想深入人心。天地人和,人本思想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就建筑来说,中式建筑突出了宇宙的模型,尚大,尚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突出雄伟。首先,为了体现出建筑的雄伟,在修建的时候就会加大,加高台基。中国建筑一直是站在一个台基上,台基的高低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成比例。高大的台基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显庄严大方,如故宫三大殿。其次,单一的建筑会显得比较单薄,很难有雄伟浩大的感官冲击,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以群组建筑著称。如故宫群组建筑。再次,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亲近自然,天人合一。这与中国的宇宙观有密切联系。中国人将建筑与假想的宇宙模型相联系,亲近自然,天人合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如中国的四合院,北京天坛,这些都是天人合一的代表。接着,中国传统建筑还注重颜色的搭配。不论是中国的哪个地方,都具有自己建筑的色彩特点。如皇家建筑多为赤,黄两色,显得大气,宏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寓意。而民居只能是灰、黑、白三色作为主要色调。这也是等级划分的体现。种种特点,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中国以宏伟和谐著称的长城,故宫,天坛,还有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等,都成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而西方则由他独具特点的景观,与中国的景观完全不同。

西方人天性爱冒险。他们总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活跃。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每个人都有信仰,忠于上帝。上帝是万物的主宰,人们一切的行为都有上帝所主宰,越接近天,就越接近上帝。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当时的交通,信息并不发达,不能够满足人们探索的欲望,因此不断有人发明创造,希望能

改变世界,了解更多不一样的生活,而不像中国传统的世世代代始终如一。

相对于建筑特点来说,中西方建筑的差距很大,因此造成文化景观上差异很大。以法国哥特式建筑为例。哥特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天主教堂上,这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哥特建筑主要突出了尖顶高塔,尖塔拱门,绘有圣经故事的巨大玻璃窗,每一处特点都体现出了宗教的神圣。整个建筑外观上高大挺拔,直线线条突出,耸入云端,教堂平面呈现出拉丁十字形。教堂的内部空阔宽敞,向上延伸空间大,四周的玻璃窗上都有着传统的宗教图案,神圣肃穆,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氛围。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的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等。这些建筑,第一眼看上去就有一种神圣肃穆之感,仿佛是与上帝相通的道路,与中国建筑的和谐自然相异。

中国与西方不仅仅是文化建筑景观不同,人文景观也相距甚远。中国人习惯热闹的场面,讲究排场,平日里朋友聚会,有喜事庆祝则大摆筵席,排场越大则显得越诚恳,越有面子。在饮食场所,经常见到一派热闹的场面,人声鼎沸,大家相互劝酒,夹菜,好不热闹。传统节日多,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节日的由来则多为一些民间传说,或者纪念某位英雄,或者祭拜某个神仙,与中国的民俗息息相关。婚丧嫁娶的事情,多为长辈见证,亲朋祝福则圆满完成。仪式也颇具中国民间特色。而西方在庆祝的时候与中国则有所不同。

西方人注重礼教信仰,饭前祷告,在朋友聚会的时候,私人聚会时会重视彼此的礼节,包括参加聚会的服装,介绍新朋友的礼节等等,这些与中国人之间的“客套”则相去甚远。西方的节日与宗教联系较多。许多节日都是圣经中一些事件传承演变而来的,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等。在人的出生,嫁娶,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西方人都会让上帝作为见证人,礼节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各处。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思想,生活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之中,人们逐渐了解到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还有许多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也许他们的生活在我们的眼中是有趣的,是多彩的,是值得一看的,所以人们便借助便捷的交通工具来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地方,一看究竟。一来一往,旅游便越来越流行。

那些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情,使得一个地区因为这些而闻名,人们便将这些特色保护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借此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观摩,并且通过旅游,交换思想,学习文化,补全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的特色也能随着时代而更新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正是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旅游文化,使得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从中陶冶身心,升华内心,给自身带来愉悦,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5篇: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一、 鲁菜

特色: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现今鲁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其著名品种有“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窝”等。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而驰名,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其著名品种有“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等。建国后,创新名菜的品种有“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等。

二、川菜

特色:它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在秦末汉初就初具规模。唐宋时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现今川菜馆遍布世界。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烹调方法擅长于烤、烧、干煸、蒸。川菜善于综合用味,收汁较浓,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础上,加上各种调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种复合味,如家常味、咸鲜味、鱼香味、荔枝味怪味等二十三种。代表菜肴的品种有“大煮干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腐”等。

三、粤菜

特色:它以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它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尤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三蛇龙虎凤大会”、“五蛇羹”、“盐 火局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干煎大虾碌”和“冬瓜盅”等。

四、闽菜

特色:制作细巧、色调美观、调味清鲜。

起源于福建省闽候县。它以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色调美观,滋味清鲜而著称。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著名菜肴品种有“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鱿鱼”、“烧片糟鸡”、“太极明虾”、“清蒸加力鱼”、“荔枝肉”等。

五、苏菜

特色:制作精细,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浓而不腻,味感清鲜,讲究造型。苏菜系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江苏是名厨荟萃的地方。我国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职业。 起始于南北朝时期,唐宋以后,与浙菜竞修秀,成为“南食”两大台柱之一。江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其烹调技艺擅长于炖、焖、烧、煨、炒而著称。烹调时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苏州菜口味偏甜,配色和谐;扬州菜清淡适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细,醇厚入味;南京、镇江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尤以鸭制的菜肴负有盛名。著名的菜肴品种有“清汤火方”、“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等。

六、浙菜

特色:讲究刀工、制作精细、变化较多、富有乡土气息。

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久负盛名的菜肴有“西湖醋鱼”、“生爆蟮片”、“东坡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鸡”、“清汤鱼圆”、“干菜焖肉”、“大汤黄鱼”、“爆墨鱼卷”、“锦绣鱼丝”等。

七、湘菜

特色:以熏、蒸、干炒为主,口味重于酸、辣, 辣味菜和烟熏腊肉是湘菜的独特风味。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莲”、“金钱鱼”等。

八、徽菜

特色:它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擅长烧、炖、蒸,而少爆炒。其烹饪芡大、油重、色浓、朴素实惠。

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的。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早在南宋时,“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就是那ui8时的著名菜肴了。其烹调方

法擅长于烧、焖、炖。著名的菜肴品种有“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鲜桂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红烧果子狸”、“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鱼”等。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第6篇:中国旅游文化

谈谈杭州西湖旅游文化对申遗的作用: 6月24日巴黎时间17:55(北京时间23:55),西湖荣膺世界文化遗产,杭州由此成为“世界遗产城市”。世界遗产西湖,世遗城市杭州,她们的“影响”,还是要通过正确的城市营销和产业路径,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世界遗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我们不作为,世遗的价值也不会得到充分的释放,也就会沦为“面子”、“帽子”,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世界遗产西湖,对杭州的促进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世遗城市杭州,对长三角的促进作用;如何准确地定位“世遗杭州”,这三个问题,是我们思考的主要方向。具体怎么做呢?只有让“世遗西湖”积极有效地融入城市发展,才能切实刺激杭州国际休闲经济发展,有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竞争力,推动杭州升级为世界区域性城市。

在“十一五”时期,2009年,杭州服务行业增加值的第三产业占比,前3位是:金融业(20.65%)、批发和零售(17.63%)、房地产(15.27%),最后3位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3.23%)、居民服务与其他服务业(1.96%)、文化体育娱乐(1.45%)。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占比41.8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02%),消费性服务业占比41.67%。在长三角区域,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占比59.18%,其中,新兴生产性服务业18.01%,主体承载国际服务业转移。和上海不同,杭州特点有二:1.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优势明显,具备次区域辐射影响力,与南京相当。宁波、苏州的服务业为本地制造业服务。2.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需要指出的是,休闲经济不仅涉及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消费性服务产业,还涉及休闲房地产、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产业,特别是休闲网游、在线旅游预订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以完整的休闲经济视野,“世遗西湖”具有较强的服务业发展效益,特别是能够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市场效益、创新能力、集聚环境。首先,“世遗西湖”能够促进杭州以入境游为主体的度假经济,提高休闲产业规模竞争力,特别是休闲度假地产、会展、工业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效益,从而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其次,能够全面聚集市场竞争能力、新业态、新产品、高水平人力资本,另外,进一步刺激了西湖周边传统生产服务业集聚环境。比如,西湖目前周边的主题度假酒店、休闲咖啡馆、书吧、主题餐馆

等,今后,产品品质的压力不断增大,市场竞争不断剧烈,集聚化、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但是,我们不能把世界遗产狭隘地单一理解为“世遗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非唯一的目标,所谓“城市升级”归根到底是要提升民生水平,发展的归宿是民生。东京市千代田区“城市基本规划(2010—2015年)”中,为自身区域发展树立了9个重点目标,分别是:1.满足老人、残疾人生活需求的居住条件;2.地区、家庭、学校充分协作,共同为儿童、成人提供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3.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比如严格遏制二氧化碳排放。4.为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安全、安心的治安环境;5.满足国际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满足国际多样化的生活需求;6.重视居民社区建设;7宜学,宜乐;8.鼓励和提倡居民积极健身;9.营造人性化社会,以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

西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致,是我国乃至世界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列入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空白。当地政府出于对西湖的保护,在长期的申遗工作中,特别重视西湖的保护管理和重点整治。2008年起,杭州市又对西湖十景、西湖文化遗存、西湖周边环境等三个层面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景观进行了重点整治,使西湖文化景观各组成要素的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此外,为推动西湖保护走上法治化轨道,杭州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西湖的全面保护确立了法律保障。“还湖于民”的理念,让城市与景观零距离,突出了西湖的独有魅力。自2002年开始,杭州实行“西湖免费开放”,许下了一个“还湖于民”的诺言。数据显示,迄今已免费开放的公园景点共130余处。申遗成功之后杭州政府提出“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如此承诺与保证,让西湖更加亲近城市,亲近民众,真正实现了城市与西湖的合二为一,深化了西湖的综合保护,提升了西湖景观的独特价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西湖申遗成功既是荣誉又是责任,申遗之后的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慎重研究加以解决。例如如何建立健全西湖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西湖的公共资源,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如何加强游客管理、开展景观要素监测、保护山际轮廓线、科学控制相关发展项目;如何解决西湖的管理资金的到位与票价不涨之间的冲突等等都需要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妥善加以解决和完善。让美丽的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谈谈金华待开发的旅游项目:

金华市区及其郊野,历来名人辈出,特别是近、现代的邵飘萍、黄宾虹、施光南、艾青等文化名人,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以他们为主题做一些文章,相信对金华及其郊野旅游的发展会有不小的作用。如施光南故居、艾青故居、施光南音乐广场、艾青文化公园等,已经成为金华市民的主要休憩场所或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等。

金华的郊野,散落着许多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很有地方特色,是很好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保护、挖掘和拯救。如“金华斗牛”,始于三国时期,曾与金华火腿齐名,至今已有两千年历史,清末明初尤其盛行,号称“金华一绝”、“江南奇观”,称得上是我国地方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特有的民俗礼仪和民间风情,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不同于西班亚的人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它同时需要有9对精壮的公牛现场角斗,其角斗之惊险,形式之有趣,令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大过猎奇之瘾,让人无不感叹“金华真牛”。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金华斗牛习俗一直被废止。1992年,金华开始重建斗牛场,恢复斗牛节,欲使这一古老民间艺术重振声威。可好景不长,金华斗牛刚刚重新有了起色,斗牛户却因斗牛表演少,(饲)养牛费用高,不堪重负而纷纷宰牛卖牛。仅2005年,据不完全统计,金华斗牛的发源地婺城区,就已经宰杀斗牛10余头,当地斗牛存栏数不足如头,而一次正式表演就至少需要32头斗牛。

同时,懂得优选、饲养、培育、培训斗牛的艺人因年岁已高,人数越来越少,而年轻人因“斗牛”不赚钱而纷纷退避三舍。金华斗牛正濒临绝迹,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这一有着金华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瑰宝。

另外,金华孝顺的迎花灯、上叶村的赛龙舟、中柔村的迎花烛等均颇具地方特色,均是值得开发的民间文化艺术,均可增加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可大力开发带旅游特色的农家乐,古村落,发挥农村的民间特色文化,使广大市民节假日有个好去处。

第7篇:中国旅游文化

山水景观欣赏

交通学院工程管理一班何超 091366012 内容摘要: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地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性。随着现代科学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山水”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概念,是指具有美学、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景观,是专供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浅谈中国旅游山水文化

关键词:自然景观审美形态动态人文景观 山水文化

山水景观的审美形态

自然山水是千姿百态,千娇百媚的,在我国浩瀚辽阔的土地上,有巍巍五岳,有浩浩长江与黄河,有闻名中外的四大佛山,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庐山,黄山,还有横无涯际的洞庭湖和娟姐秀美的西湖···

古时候,人们曾经尝试将这姿态万千的自然胜景,总结为几种比较典型的审美形态。清人许元仲说:“山水之胜,曰雄,曰奇,曰秀,曰丽。”当然,这种概括是相当简略的,不足以反映自然山水的审美形态的多样性。根据现代的审美理论和今人的有关概括,我们把山水景观归纳为雄,奇,幽,险,秀,旷六种审美形态。 如被称为“天下之雄”的泰山,不仅因为它的高度,而且也因为它山体庞大,盘亘数百里,给人以厚重感和稳重感。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登泰山后也唱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音。

秀,是与“雄”相对的一种审美形态,一般指山水形象的秀雅,玲珑,柔和,如眺望青翠的远山,莽莽的林海和澄碧的江水。如举世无双的桂林山水,便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秀美,它有山色之青翠,也有水态之柔媚,古人李秉礼有诗赞云:“漓江下瞰静如练,水底倒插清芙蓉”。

奇,是相对常见的普遍地形地貌而言。由于地质构造的不同,造成奇美的个性,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有“碧山丹水”、“奇美东南”的美名,人称武夷山是“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六六峰相对高度在100-300米,造型各异,形象逼真,有合掌礼拜的灵秀峰,有端坐莲台的观音峰,有拱手迎客的“接客僧”。 幽,会给人带来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它不同于奇险雄,给人以一种宁静平和的美感享受。具有幽美特征的景观通常包括深和静两种,幽深往往以崇山深谷或山麓地带为地形基础。景点的视域比较窄小,光量小,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有深不可测之奥秘,无一览无余之直观。幽静主要指幽深的的背景里没有人迹人声,加上石径回环,小鸟偶尔鸣唱,更烘托出一个深邃宁静的神秘世界。如四川九寨沟,纵深四十余里,群山上覆盖着原始森林,大大小小的湖泊像明珠一样,散落在这片僻静的空间里,游人步行其中真有一种隔离人世的幽深之感。

险,通常是由于山的坡度陡峭,山脊高而窄造成,通常是因为山体的构造超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人产生一种先惊后喜,化险为夷的心理体验,观赏险峻的山水景观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强化人们的好胜心。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还写有享誉古今的《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游冲波逆折之回川”“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其山路之险可以说是达到了“难于上青天”的地步。

旷,是以宽阔的睡眠或平川为主体而构成的风景,视域开阔,水面或平川坦荡,极目天际,一望无际,身历其境,让人心旷神怡。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淼,平原辽阔,极目远望,胸襟开阔。八百里洞庭湖的宽阔更是胜过滇池。

山水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当它为人类所赞赏,便成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自然景观。文豪墨客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山水之中,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旷世之作。

山水景观的构成因素

自然景观的美,不仅表现为外在形貌的雄、奇、幽、旷,而且以它缤纷的色彩,多彩的姿态,悦耳的声音和诱人的香气愉悦于人。

自然风景首先进入人的审美视野的是它的色彩,色彩直接影响人的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色彩是构成绘画等艺术品的艺术美的要素之一,但它却源于自然,是山水自然物给人视觉直观感受的形式之一。云霞是最具色彩魅力的自然景象,变化莫测又色彩多姿,常常成为诗人笔下所赞赏的对象。如王维写陕西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既写出终南山白云的变化多端,也写出终南山山势高峻,耸入云端。同样,岩石的地理生成条件不同,也会呈现出黄色,褐色,红色等多种色彩。如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从绛红、紫红到浅红,深浅不同。海水、河水、溪水的色彩因为其发源地的不同而不同,最典型的还是九寨沟的水,简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彩缎,因水中矿物质的结构及含量多少不同,形成了红黄绿蓝青等五彩缤纷的颜色。

自然山水更是以其美妙动听的声音召唤着人们,去听瀑落深潭、惊涛击岸、溪流山涧、泉滴清池、林间鸟语、寂夜虫鸣以及风声、雨声、涛声等。这些声音仿佛是自然界在向人们倾诉,也仿佛是瀑布中有人交谈,给幽静的山林平添几分生机,引人遐思,让人回味。

山水自然物的气味是作用于人的嗅觉而产生美感的要素。大自然中的林木花草,不仅以色泽植被美化着自然,而且散发着各自的芳香气味。当你在山水之中尽情感受“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大自然的时候,微风过处,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将是何样的一种感受!

自然山水的动态和静态是相反相成的,没有静态的山就无法反衬动态的水,没有活泼飞动的水就无法体现静谧安详的山容。静与动是相比较存在的,静态的景物常常在和动态的景物相映衬中显出自然之美,两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自然景观的千变万幻。

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我们所说的山水文化,通常是包括着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在内的文化综合形态。比如在泰山风景区里,盘亘数百里的泰山群是自然的,客观的,山下的岱庙,

沿途石阶和牌坊,以及岱顶的多种碑文等都是人文的景观,如果没有前者则泰山无法显其雄,如果没有后者则泰山便没有文化意蕴。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自古就有,天与人相合,它反映在景区建设要求上,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协调一致。这里所说的景区中的人文景观,最突出的表现为各种建筑(亭、台、楼阁、寺院、塔庙),其次是摩崖石刻、碑碣、书画题纪及其它文化遗物,这些人文景观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地体现了古代人民在人文景观的建设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历史掌故对于山水美的作用主要通过引起审美联想来调动审美情感。这些历史掌故,记录了山水的历史和名人的传说,是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或者附着于山水景观的建筑物、自然物而昭示后人,或者通过口头传颂、古籍山志而流传后世,对于山水审美来说,它是激发审美主体美感冲动和民族自豪感的无形审美资源。

神话传说的渲染作用,赋予了无生命的山水景物以精神和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灵动形象,给人可亲可信之感。如巫山的神女峰、黄山的仙人指路以及各地的望夫石等,这些景物往往都有一个甚至几个与其形象相联系的神话传说故事。将眼前的景物和神话传说中人事联系起来,以物证人,以景证事,产生睹物怀人,寻踪感事的情感效应。

建筑物在山水观赏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山水景观中的亭台楼阁,宫观寺庙往往起到美化自然景观、增强自然景观美感效果的积极效果。古代建筑艺术家在设计和布局方面,非常注意建筑物与周围自然风景的结合,力图把建筑的美即人工的美,与自然美即自然风景的美联系起来,将人的情感赋予自然中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相印生辉。

发扬山水文化促进旅游业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山水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当代社会,旅游越来越普遍的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内容,人们以这种活动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随着这些外来因素的加入,导致很多自然景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开发和利用中国山水文化正是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具体体现,研究中国山水文化,揭示出我国风景名胜区固有的魅力,帮助人们真正认识和欣赏它们的美,激发人们强烈的感情,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游览我国风景名胜,了解我们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开发和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所以我们更应该合理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保护我们的山水景观区也就是保护山水文化,以建设我们新时代新型的山水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水云.中国山水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成志.锦绣河山竞风流[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3]:石洪斌.旅游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许宗元.陆游与旅游文化[J].旅游科学.2004.12

第8篇:中国旅游文化

一、我的家乡是浙江省宁波市,我最喜爱的菜叫彩熘黄鱼,是宁波、舟山地区的传统名菜。黄鱼味鲜,肉质丰满结实,配以火腿、鸡肉等上乘辅料烹制,色彩艳丽。

1、色:呈金黄色 香:浓烈 味:滋味浓醇 形:鱼的造型,特点为大而不失可爱

2、制作过程:1. 大黄鱼挖去内脏,洗净,斩去胸鳍、背鳍,在鱼身两面剞上十字细纹刀花,抹上精盐,洒点黄酒10克稍腌,拍上干淀粉;2. 炒锅置旺火,下入熟菜油,烧至七成热,将黄鱼落锅,炸至金黄色后,改用小火浸炸,至外脆里熟,捞起放在盘内;3. 另取炒锅一只,下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投入葱段5克略煸,速将鸡蛋糕丁、熟鸡脯丁倒入煸炒,烹上黄酒15克,加番茄酱、白糖、精盐、虾仁、豌豆、味精、清汤和醋,烧滚;4. 再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猪油,推匀成卤汁,浇在鱼身上;5. 撒上熟火腿丁和葱段5 克,装盘即成。

二、国内我最想去的地方是青岛

第一天:早上7:30起来,然后在下榻的酒店楼下吃瀛州鲅鱼小吃和海鲜卤面。上午:乘坐乘15路或26路或31路公交车到八大关风景区。八大关景区为开放式景区,以风格各异的建筑群为主体,配以宁静宽阔的道路,阳春盛夏,花红似火;秋冬季节,霜染枫红,是国内知名的度假胜地。中午:乘坐26到在鲁迅公园,在其附近的餐馆吃炸蛎黄、酸辣鱼丸和三鲜锅贴。下午:坐26路公交车返回几站路到小鱼山公园 ,小鱼山是青岛前海最佳观景点之一,山虽不高却能远眺,登山俯瞰,栈桥、小青岛、鲁迅公园、汇泉湾、八大关景区、前海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美景尽收眼底。"鱼山秋月"为青岛市十大景观之一。傍晚回到酒店附近吃烧鱿鱼和鸡汤馄饨,吃完后去音乐广场 ,它是国内最大的音乐休闲广场之一,由树阵区、偏心广场及软雕塑区、椭圆广场区、音乐观海台及地下购物商场组成。中心建有软体雕塑“音乐之帆”,帆下设仿真钢琴,供游人弹奏娱乐。晚上9:00吃夜宵,吃海鲜翡翠面。 第二天:早上7:30起来,然后在下榻的酒店楼下吃白菜肉包和鲅鱼水饺。上午:乘坐311路或312路或316路公交车到达青岛民俗博物馆(天后宫),青岛天后宫其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中午在青岛民俗博物馆附近吃砂锅全鱼、大虾烧白菜和香酥鸡。下午打的到五四广场 ,五四广场为开放式景点,分为南北两部分,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成为青岛新的标志性旅游景观。 然后走到栈桥公园 ,栈桥公园为开放式景点,是百年青岛的标志,也是青岛最好的观景点之晚上回到酒店附近吃饭,吃的是家常牙鱼、块酱猪蹄排和骨砂锅米饭。

三、第一个方面(地势以及外形):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西岳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海拔2200米,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远而望之若花状”,故有其名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第二个方面(爬山感觉)华山山险,对年青人来说相对比较有刺激感,故感觉并不是很累。而泰山没有一点险的感觉,都是很宽的石梯,风景也一般,故感觉爬起来比华山更累,感觉更像是在完成登顶的任务。第三个方面(好玩程度)要说好玩泰山不如华山好玩,去泰山看日出的话一般都要在晚上就开始爬山了,山势基本平缓,只有上十八盘的时候有点危险,不过要和华山比起来那就差远了。上华山有两条路,一是,丛千尺幢徒步上山--要晚上就开始爬,二是,坐缆车到北峰后再开始爬山;座华山的缆车也可以看到不错的风景。如果,华山山上的天气好,可以去玩玩华山上最先要的两个景点--鹞子翻身、长空栈道;这两处景点不是一般人都能玩的,现在想起来,后背都凉飕飕的。第四个方面(各自的看点) 泰山日出、雾凇和雨凇、泰山佛光、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大奇景”。其他的三大奇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只有泰山日出,只要皇天不负有心人,都可看得到。所以,到泰山看日出,成了游泰山最大的看点。华山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庙宇道观、亭台楼阁、雕像石刻随处可见,华山上比较著名的古迹有玉泉

院、真武宫、金天宫(白帝祠)等景点。华山以北7千米处的西岳庙是古时祭祀西岳华山神的庙宇。

四、第一条建议:时刻不忘“科技是生产力、文化是经济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这一主导思想。在科技文化带动下,实行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传媒强强联合的战略发展、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滚动开发,把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从而让宁波旅游(文化)产业蜚声中外。

第二条建议:深入挖掘、发展宁波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之魂,组合现有(复合、多元的宁波旅游(文化)产业文化)资源,开发新产品、创立自身独有品牌宁波旅游(文化)产业特有的“服饰文化”如果与“蝴蝶文化”进行整合发展,我相信未来亦有着极大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第三条建议:人无我有、人有我才。此是差别定位的精髓,是景区傲然于世的关键所在。景区当前可做的是“人有我才”,建议:借“梁祝故里”之争、“宁波共识”申遗、“梁祝文化节”举办的东风,大打“梁祝文化”牌,深做“蝴蝶文化”文章;挖掘“紫砂文化”、做大“茶文化”;进而达到“中国蝴蝶城”、世界“陶都、茶都”这一“人无我有”的至高境界。

第四条建议:“一核一廊两翼五圈”,即“一核”宁波城市中心区;“一廊”文化廊———姚江—三江口—甬江风情文化长廊;“两翼”西翼———西部人文山水旅游发展轴线、东翼———东部沿海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轴线;“五圈”环都市旅游圈、余慈人文旅游圈、大四明人文山水旅游圈、南部温泉山水旅游圈、东部滨海旅游圈。都市核以宁波城市中心区为都市旅游发展的极核,重点打造三江口和东钱湖两个中央游憩区。

第9篇: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及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旅游文化作为人类生活观念的一种反映,是贯穿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内在因素,它的产生与发展必然要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上,且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一般文化的基础。

人类的旅游活动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是文化驱使的结果。旅游文化解释了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了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从文化这个特殊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活动,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的内在因素,为人们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旅游文化不仅注意对旅游现象的纵横比较,探讨旅游行为运动的机理和发展趋势,按照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而且有助于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

中国旅游文化的内容对于人们认识和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深刻的作用。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支配它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旅游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人们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时,一般对经济原理相当重视,对文化规律的认识还不够,使许多活动行为具有盲目性,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处于自发的、不完全自觉的状态。要促使旅游从业人员进一步认识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还应当从理论上提高自觉性,从而减少在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更有效地按照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营和管理旅游业。例如:明确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开发的文化规律,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适销对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又例如:旅游企业若认识和掌握了旅游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就会在经营和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长期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国旅游文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民政冬春火灾防控方案下一篇:项目经理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