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文化经典(精选8篇)

中国文化经典 篇1

经典 感悟先贤――读...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读《<论语>十则》

北京丰台二中

李婷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亓东军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在这个多少有些浮躁的时代,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学生缺少的不是娱乐,而是严肃;缺少的不是对超女快男的关注和膜拜,而是对古代先贤的敬畏和仰视;缺少的不是对韩流的趋之若鹜,而是对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读经典正是对他们灵魂的洗礼,所以高中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的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语》是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研读方法才能从中受益。因此,我这节课定位在研读方法上。《论语》语录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像其他文章那样具有比较完整的结构和严密的逻辑,但是作为一部著作它又的确是有它的内在逻辑联系的,所以《<论语>十则》比较适合小专题式教学模式:寻找每一则之间的联系,在一个专题的统领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在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再加上他们在初中时也学过七则《论语》,因此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并不算困难。但是对《< 论语>十则》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作为选修课应该注重学生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所以如何将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对孔门师徒的思想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是选修课应该考虑的问题。

综合以上考虑,本节课的 教学目的有两个: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分别是: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补充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选定

根据重、难点的设定,制定教学方法如下: 1.学生阅读《<论语>十则》 2.围绕注释,进行探讨

3.回顾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4.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教案

研读经典

感悟先贤

――读《<论语>十则》教学目标

1.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

2.了解儒家治学、立志的基本思想,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以及孔门师徒的开阔胸怀。教学重点

理解《论语》中“学”、“志”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

辨析注解以文解文、借助材料前后参照的研读方法。技术准备

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

二进入新课

研读“学”

研读“志”

三布置作业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论语>十则》字词的疏通,对十则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孔子,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主张与追求在有生之年未能经世致用,斗转星移,世人还在叹惋,年复一年;他的智慧与思想却超越了时空,时至今日,后人仍在学习,孜孜不倦?? 没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不似《孟子》的犀利雄辩,《论语》呈现给我们的是语约义丰的只言片语,是耐人寻味的人生哲学。

本节课我们将运用一些方法对《<论语>十则》进行深入的研读,以此来认识真实的孔子,来汲取人生的智慧。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认为《十则》的内容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预想:“治学”、“修身”、“立志”。

(一)治学

师:哪几则和“治学”有关?

师:读完这三则,请同学们思考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人是好学之人?

预想:

1、这个人首先是一个君子。

2、这个人对吃住没有太多的要求。

3、他得勤快地做事,说话要谨慎。

4、他主动地靠近那些有道德的人来修正自己的言行。师:我注意到你说这个人做事要(),还有不同的理解吗? 预想:课下另一注释。

师:其实对这个问题不仅我们的看法不一致,专家也有不同的注解。大家看看专家对“敏”的不同解释,请同学们出声读。

幻灯:

做事勤勉,说话慎重。(《<论语>今读》)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论语>新解》)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论语>译著》)

师:归纳一下专家注释代表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敏是勤勉,第二种认为是敏疾,第三种认为勤劳,敏捷二者兼有。

师:现在请前后四个同学一起探讨一下,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某某同学你认同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家对“敏”的理解多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们试试从文本中是否可以找到答案。预想:慎。师:从慎怎么推?

预:慎和敏相对,它们意思相反。慎是慎重的意思,敏就是敏捷。

师:方法非常巧妙,从慎来反推敏。慎是慎重的意思这一点没有分歧,慎重是说人做事的态度,那么敏捷和勤快哪个是说做事态度的呢? 预想:勤快。

文化经典距离我们时间久远,阅读时难免遇到理解障碍,专家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但是由于注家太多分歧在所难免,这时候需要我们认真辨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辨析注释时,我们可以利用文言文的特点来获得正确的认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发现,一句话往往前后关照,互为解释,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特点来以文解文。

师:现在我们明确了一个不讲究吃住,多做事,少说话,见贤思齐的君子是好学之人。

师:如果用三好学生“德智体”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符合哪一项?

预想:德。

师:看来第一则中所说的好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好学是不一样的,它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好德”。好学即好德,在这里学的内容就是道德实践,好学就是注重品德修养、道德实践。

师:我们知道了第一则中“学”的内涵,在初中我们学过《论语》中的这样两则

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比较第一则中的“学”与这两则中的“学”内涵是否一致。

预想:通过比较发现第一则中的“学”和这两则中的“学”是不一样的,第一则中的学是道德实践,这两则中的“学”是学习书本知识,它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意思相近。

师:孔门弟子除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有进行各种道德方面的实践,哪种学是孔子所强调的呢? 预想:道德实践

师:这是大家的猜测,这个猜测对不对呢,我们在看看《论语》中的相关论述。幻灯:自己出声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师:正如大家猜测的那样,与书本知识相比较,孔子更强调道德实践。

借助补充材料,通过知识的勾连和前后参照,我们对学的认识更深入了。

师:以上所探讨的孔子的治学思想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二)立志

师:除了“治学”,十则还谈到了两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立志”和“修身”。师:十则中哪一则是谈立志的。预想:第四则。

师:请大家齐读第四则。师:请一位同学翻译第四则。

师:你的解释与课下注释一致,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会接受课下注释,现在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种解释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哪个更好。幻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得到关怀。(课下注释)(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们安逸,朋友使他们相互信任,少年人使他们得到关怀。预想:第二种好。

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它们的句式结构相同。如果第一个之指代老者,第三个之指代少者,第二个之应该指代的是朋友。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利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文解文,相同句式的句子我们可以利用对应关系以文解文。

师:请大家以四人为一组,回顾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立足文本,结合补充材料,研读“志”。完成探究材料上的思考题。

1.第四则中子路的志与孔子的志有何异同? 2.结合材料一和《侍坐》谈谈,孔子的志指什么?

材料二

(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思考题:

1、孔子之志和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2、《论语》中的“志”指的是什么,给出你的结论。师:孔子之志与子路之志有何异同?

预想:子路之志和孔子之志都是将他人的感受,他人的幸福为着眼点。

师:子路之志与孔子之志的不同点在哪里?

预想:子路之志是他个人修身的目标而孔子之志涉及到了对老人、朋友、晚辈是他的社会理想。

师:大家认为孔子之志是他的社会理想,能不能用补充材料来印证你们的观点?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下曾点的志向,曾点的志向也就是孔子之志。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多找几位同学读,同学评判谁读得好。师:谈谈你在朗读时的感受。预想:身心非常愉悦,悠然自得。

师:你设想一下这样一幅图景应该出现在一个怎样的社会? 预想:应该出现在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

师:至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孔子之志完整地呈现出来?请同学们组织一下语言,将你的答案写在探究材料上。

预想:孔子之志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安定祥和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没有战火硝烟,没有妻离子散,没有颠沛流离,没有饥寒交迫,每个人都能闲适淡然地游玩歌咏,享受明媚的春色,无论他是老者还是少者都可以在太平盛世惬意地生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多么远大的志向。孔子之志让我们看到得是古代先贤的博大胸襟与济世情怀。

师:孔子的志向是一种社会理想,学生的志向主要是个人修身的目标和自己在政治方面的理想,你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预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服务的。提高道德修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安民,而且也正是在济世安民的事业中才能成就圆满的道德人格。

师:第四则中老师和学生的的志向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预想: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既要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知识武装自己,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尽己所能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师:对“志”的研读我们同样立足于文本,甄别注释,结合材料前后勾联。

《<论语>十则》中论及最多的是修身,而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仁,仁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是对孔子“天下归仁”思想的生动诠释。请同学们在课下研读第九则,深入理解“仁“的内涵。

结束语:在世界日益关注儒家文化的今天,对其进行传承,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运用今天的方法继续你对<<论语>>的研读,继续你与先哲的对话。

学生朗读

理解概括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方法总结

方法总结

问题归纳

温故知新

个性解读

发现问题 深度思考

小组探讨 合作交流

温故知新

问题归纳

个性解读

板书设计

辨析注解 以文解文

借助材料 前后参照

治学

敏捷

勤快 道德实践文献知识立志

中国文化经典 篇2

但中国文化经典卷帙浩繁,学习难度大。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设置为选修课。为了保证课程开展的高效、实用,教与学的策略都应进行深入探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大量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在开展过程中,也应紧密结合课程实际、课程特点和学生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

在学习策略上的研究,主要指课程开展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即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批判继承经典中的思想精华。

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对文化经典的精读与略读的关系,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的关系,课内阅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的关系,个性阅读与吸纳借鉴他人观点的关系,以及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异观点的辩证分析等。

这些方面的研究,落实在操作层面,就是最终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在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原则下,学习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

1.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学习平台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阅读障碍,以及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拓展学习。

2.合作学习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在教师的引领下,促进学生间学习成果的交流,并对文章或论著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解读。

3.批判探究模式的探讨,即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文章或论著进行辩证的批判性阅读。既尊重古人观点,又为之注入时代内涵;既尊重专家的分析理解,又要鼓励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慎重提出个人看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倡学习途径上多元化,学习形式上灵活化,注重精思、感悟、批判、探究的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

1.学习途径上,提倡多元化。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借助专家论著、讲座、网络资源、影视改编剧等各渠道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来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而开拓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如“百家讲坛”)来接触了解文化经典,愿意在网上与名人大家交流,我们就要多加鼓励,多给他们提供、创造一些接触名家了解名著的机会。但在借鉴现成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不要被其所左右,不唯师,不唯网,重在自我解读。

2.学习方法上,提倡“读”“背”“思”“写”。对文化经典的学习,我国传统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初入学者,常常是先生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教完一个段落,先生反复领读几遍,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背得烂熟,没有错漏,先生再教新的段落。这样强化背诵的训练成就了许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他们大都是通过饱读诗书和背诵,积累下了相当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即使今天,我们仍要突出背诵在文化经典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慢慢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一是背诵量有限,二是学生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在读经典、背诵经典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思考经典的思想精髓并批判探究其现实意义,最后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凝结成诗文。应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针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教师不要回避。这里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点拨和激发,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不得不说。提高他们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这也是他们内化经典的主要过程之一。可以或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或在学习古典诗歌及其理论的基础上自创古体诗。

这样,既重视对经典的“吸纳”,即学生对经典思想的认知、理解与把握;更重视“释放”,即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这种理解,并能对经典思想进行阐发、批判、探究与运用,借鉴经典观点来思考、处理现实问题。

3.在学习形式上,提倡灵活多样。文化经典的学习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个人阅读与集体合作阅读相结合;精读原文与泛读相关研究资料相结合;课内研读与课外自我拓展阅读相结合;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相结合。在学习中,可充分开展专题讲座、背诵比赛、辩论赛、自编课本剧展示、学生习作展示等活动。多种教学方式要互动相生,多媒体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通过进一步创新学习模式,以适应学生新的学习需要。

在教学模式上,有几种实用性强、具体可操作的课型值得向大家推荐。

1.吟诵—临摹—涵泳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原文的读诵,并通过读诵、毛笔书写经典原文的方法来使学生获得对经典作品中语言美的认知,得到美的熏陶,并从中感悟精义,获取知识、文化。

中国经典是古典的书面语言,对它的学习,从古到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倪文锦先生在他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指出:“从字词教学到阅读和写作教学,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都必须发扬。阅读教学,重感悟,故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故强调吟咏;重修养,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确实都是学习经典的真经。

熟读精思,反复吟咏。语言的韵律和美感是需要读出来的,是只有在读中才能够品味的。王富仁、郑国民老师在《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中也曾指出,古文家讲究“出辞气”,讲究“因声求气”。“古文家的古代教育对于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并引用朱自清《论朗读》中的主张“小学的国语教学应该废诵重读,兼学吟和说;大中学生也该重读,恢复吟,兼学说”,指出“现代的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或许都应该强调以理解为基础的诵读教育,这样使得语文教育的审美兴味得以保持”。

对文化经典的学习,除了读诵之外,还可通过写来进行。学生书写毛笔字,临摹经典名句,既可传承中华悠久的书法艺术,又可借此默诵经典名句,揣摩经典精义。

如果将诵读与书法临摹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仅动口,还要动手,在课堂上的收获将是全面而丰富的。并能逐渐培养以吟诵、书写的形式来涵泳经典的好习惯。

2.精义阐释—批判探究—学以致用课型

该课型注重对经典思想的理解,提倡精思、感悟、批判、探究。引导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文化现象等作出分析和解释,并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质疑论辩,共同提高。同时,引导学生长于借鉴,借助经典的观点、思想来思考、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批判继承经典的能力。这种课型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

学习经典的过程是理解经典的过程,也是质疑经典、运用经典的过程。既与学生自我修身养德相结合,同时也应引导他们借助古圣先哲的思想来思考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这种课型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对同一语句不同注解的取舍问题。目前,学术界对经典语义的解读,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语句,各家注解不同。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不管赞同哪一家,我们都要让学生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可能更是学习的佳境,没有必要做出非此即彼的统一。二是学生对经典中的思想观点可能褒贬不一,争论很大,但赞同也好,否定也罢,只要赞同时不虚饰,批判时不偏执,站在时代的高度,立足现实思考,我们就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体悟感知—情境再现课型

该课型是依据学生相对喜欢趣味学习的特点,将有一定故事情节的经典段落由学生自己改编成课本剧,自编自演。自编课本剧,能将经典情景化,将经典中的故事再现出来,将经典中的思想用更通俗可感的形式进行外化表现,从而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使学生更为亲近经典,认识到思想精义本身其实是最朴素的、源于生活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自编课本剧时需要求学生精准把握经典内涵,对情节不能随意增删,力求能还原出经典的原汁原味。

以上是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程学习模式的初步探讨。

当然,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经典的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将校园里的经典学习与我们整个社会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相融合,形成学习经典的良好外在环境,以此提高师生学习文化经典的积极性和自觉意识,促进日常课程学习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正确认识和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8年第2期。

电影《功夫熊猫》与中国经典文化 篇3

[关键词]电意象意蕴儒道释文化

最近在国内余热未息的《功夫熊猫》赢得中国观众的心。老少通吃。还给以儒家思想延续千年的中国带来了幽默感。夸张搞笑的言语、动画制作的生动表情、中国武侠的经典套路。紧贴中国观众的心,这部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影片究竟体现了哪些中国经典文化呢?

一、耳熟能详的中国物象

影片精心挑选了一些带有特殊寓意的动物群像,它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认可,符合中国人惯常接受的寓意。乌龟大师在影片里是一个长寿、未卜先知的智慧者的形象,中华民族的龟崇拜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龟象征祥瑞、长寿、神灵,它跟龙、凤、麟三者并称“四灵”或“四神”。夏商周时期,用龟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成为当时一个文化现象。甲骨文就是刻在乌龟的板甲上的文字。《周易》卣。“十朋之龟”之说,《礼记·礼运》提到:“麟体信厚,凤知治礼。龟兆吉凶,龙能变化。”《尚书·大禹谟》里舜将禅位於禹时提到用龟占卜,《尚书·大诰》里周文王给后人传达天意,用“大宝龟”象征国家安危,《诗经》亦有多篇描写龟卜的情景,屈原《离骚》、楚辞《卜居》也有对占卜文化的生动描绘,汉代司马迁的《史记》里有《龟策列传》。《淮南子》上载女娲炼石补天时。将龟比喻为缩小了的天地等等。同时关于龟象征着长寿史书上也有很多记载。《淮南子》说:“龟之千岁。”在中国民间常以“龟龄鹤寿”来喻长寿。中国道家谈论得养生之道离不开龟的启发,不同于一般动物,龟不吃不蝎,靠调养气息生存,道家养生讲求“气”。道家气功中有龟息之法。认为“气”是万物生成的根源、生命之源。

龙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离不开龙文化。影片围绕“神龙战士”(或译为勇猛五将)最佳候选者展开。龙是中国的象征,意味着刚强劲健、自强不息、创造与光明。龙的形成与演变有很长的历史过程,《周易》六十四卦的开篇第一卦《乾》卦。提到潜龙、见龙、飞龙、亢龙等“六龙”形象,不断出土的器物尤其是商代的青铜器皿上不乏正在演变的龙,它与中国千年来的宗教和政治脱不了干系。从最早的秦始皇被称为“祖龙”。刘邦作为“赤龙”斩蛇的神秘故事,龙与封建帝王联系越来越紧密,到明清时期愈演愈烈。龙成为帝王威严的标志,在片中“神龙武士”意味着能担当大任、斩恶锄奸、救民于水火、江湖泰斗的正义化身。龙的形象逐渐影响到建筑、服饰文学、绘画等领域,影片中神龙秘籍所在地是在宏阔庄严的大殿。殿内有数根金色盘龙柱。殿中央有环环相套的渐次高进型藻井,井内是一条口衔卷轴的向下俯视的龙,龙的下方是一方如明镜般的水池。这一经典造型大致脱胎于建于明朝的故宫太和殿,殿内“6根金柱分两排。每根柱上缠绕着一条昂首张口的巨龙……殿顶中央有藻井。井内雕有盘龙口衔宝珠俯首下视”。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几乎全球皆知,憨态可掬讨人喜欢:狸猫师傅座下“盛怒五杰”——虎、猴、鹤、蛇、螳螂,它们的武术套路根据不同体型特征及优势而有所不同,分别是威猛、灵巧、轻盈、阴柔、果断。即它们各具特色的王牌功夫招式。这些应该是对在国际享誉甚高的金庸武侠的借鉴,《倚天屠龙记》中的“昆仑三圣”、“武当七侠”,《天龙八部》里“燕云十八骑”、虚竹的“梅兰剑竹”四女徒,《射雕英雄传》里的“江南六怪”、“渔樵耕读”,《笑傲江湖》中的“梅庄四友”等等。无一不是对江湖中某一武士集团赋予能彰显其人格特点或武术招式的名称。所以此片中我们看到了典型的熟悉的中国功夫及称呼。

二、贯穿始终的儒道释文化

影片渗入最多的是道家文化。道家主张虚静、物我两忘,乌龟大师曾说“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一席话表达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内心无比平静,就如同庄子所说的形如枯木。心如明镜,静听天籁。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唯有心如止水,才能看清真相:只有闭目塞听,“静观玄览”。才能有所领会。

“绝巧弃利”、“绝胜弃志”、“大巧若拙。其用不屈”,阿波体态臃肿。行动迟缓,憨厚愚笨,雪豹太郎武功更高、野心勃勃,但他成不了神龙武士。道家思想以无欲、不争、虚静、自然等为特征,即使太郎得到《神龙秘籍》。也悟不透其中的奥妙。不禁令人想起金庸武侠的《射雕英雄传》,极具天赋的杨康始终敌不过愚钝憨厚的郭靖,缘由在于一个心术不正、一个正义慷慨,一个欲壑难填、一个无欲不争。也是一样的道理。

老子还说过,“大道无名、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无剑胜有剑”。神龙秘籍是整部影片的核心,超出意料之外,卷轴一片空白,对于技术和武功至高境界的诠释完全是东方式的,无招胜有招——中国功夫的最高境界。同时,熊猫父亲传给他汤的秘诀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秘方就是最好的秘方。

庄子主张“安排去化,八于廖天”,乌龟大师升天的唯美情景暗契此意。花瓣围绕飞舞、盘旋上升,形神俱灭,与万物划一。道家“自然造化说”强调流动变化的自然而然。“大道周流说”强调流动变化的周而复始、无有止息,因为如此,庄子将人生梦境之间的周流变化视为物化,即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齐物论》中“庄周化蝶”的故事便是如此,弄不清是庄周梦间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无论是蝴蝶还是花瓣轻盈自在的飞舞,象征着道家逍遥游荡、悠闲自在、任意回旋、无掏无束的大道。乌龟大师安适于造物者的安排。坦然面对死亡,将自己融入那寂寥无声、自然而然的变化之中。这种善生善死、随和年月流逝、与大道融合为一的心态显示了道家的智慧。

道家哲学的是非之辩这么说。“物无非陂,物无是非。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庄子认为,站在大道的高度上看,无所谓“是”,也无所谓“非”,以自己角度看,自己一方为此而对方为彼,换个角度看情况就不同了。影片中乌龟大师听到手下汇报“外面传来不好的消息”时,它平静的反应道“消息就是消息,无所谓好坏。”知道太郎越狱往回奔时,它似早已预感。表现得不慌不忙,说明了道家的观点:一切都是有规律的,要顺其自然,顺应天道,不妄为。

儒家文化尚道德至善,追求仁义境界。在儒家教育里,仁、义、礼、智、信。智排位第四,且受限于仁、义、礼。孔子《论语》中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义以为质”,可见这位儒学大师对三者的重视程度。简言之。道德评判标准以仁为本,道德判断先于能力判断。《功夫熊猫》里,比起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神龙武士更需要的是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太郎武功卓绝,人脉上又是狸猫的养子兼徒弟,占尽一切有利条件,可以说是权威乌龟

大师的第三代弟子的最佳传承者。但太郎不符合“亲亲”原则中的“孝悌”和“礼”,为了得到《神龙秘籍》大逆不道、杀父弑师:还将整个山谷夷为平地,为一己私欲而屠戮众多无辜百姓,这违背了儒家“仁爱”的信条,所以神龙武士不是它。乌龟大师选择的是笨拙、憨实、因意外摔落到现场的肥波,它拥有谦逊、忠诚、正直的美德。熊猫成为真正神龙武士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无任何武功根基。甚至不是狸猫座下“盛怒五杰”的对手,曾一度受到他们的嘲讽、奚落、驱逐,面对挫折它也退缩过、患过暴食症,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勤能补拙、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执著这些都是它坚持的品质。

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美德。与儒家主张的入世精神契合。片头熊猫梦中大侠头戴斗笠、手持武器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它行走江湖专打抱不平。事实上。它与太郎较量前。疏散和平谷的居民,后来打败和平的威胁者。成为正义、和平的守护者。深受百姓爱戴,他既成全了自己,也拯救了黎民苍生,颇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信条味道。另外,与熊猫同门的“盛怒五杰”,同样也有敢于挑战邪恶、担当重任的品质。熊猫在接受训练时,它们已经去半路阻挡逃狱回翡翠宫的太郎。

影片除了汲取儒道文化的综合体,还涉及佛家思想。乌龟大师找狸猫谈话时,它的居所里亮着一排排蜡烛:乌龟大师身上还体现了佛学的智慧——未卜先知、深邃洞彻一切、指点迷津,这通常是佛家得道高僧才有的境界,它洞悉了太郎内心的阴暗——潜藏的贪欲。夺取了原该属于他的荣誉,后来太郎果然本性毕露,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佛家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之说,仁厚的毫无竞争优势的熊猫梦想成真,杀气过重、贪婪过度导致太郎没有好下场。应验了不忠不义必遭唾弃、贪欲膨胀必自毙。

三、繁墨意缀的其他文化

除了功夫外。影片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饮食、民俗、文学、医学、音乐等初现端倪。翡翠宫位于层峦叠嶂的高山上。避开尘嚣、层云掩映、绿意甚浓,比武场外的白墙黑瓦、墙上的圆形小窗、墙外的翠竹等等。带有南方园林建筑素雅的风格:饮食上有--汤面条、豆腐、包子、桃酥、筷子:节日场面非常契合中国的民俗。挑选神龙武士时热闹喜庆的场面,以红色为主色调,朱漆大门、鞭炮、喇叭、舞狮子、轿子:文学方面使用了一些谚语,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同时影片的情节设置采用了中国武侠文学的一些套路,养子成患,养父兼师父痛心失望,需要挑选一个大侠来战胜邪恶,愚钝的后起者经过一番挫折、克服困难。最终战胜邪恶,给社会带来安宁:医学上的针灸,熊猫被踹下山后,回到山上浑身红肿,螳螂对它施行了针灸。结果扎错穴位造成暂时性面部神经瘫痪、不省人事;影片时而有氤氲悠扬的音乐,是中国乐器笛子、二胡、丝竹等所奏。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求谏》导学案 篇4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

“家国天下”

《求谏》导学案(教师版)

撰稿:Luo Zhihui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网络和手中各种教辅资料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2.掌握作品中涉及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借助经典,传承文化,领会一脉相承的“家国天下”观,并将所思所感本着“主人翁”的态度写一篇议论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经典原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领会《求谏》中所包含的建立在“君权至上”基础上的“家国天下”观。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①文化背景;②第一段。

【课程导入】

◆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谏官制度的核心是 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的制度,虽然“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但主要目的是在 “以君主为中心” 的中国古代政治中实现 “君主的有效统治”。2.《贞观政要》

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 吴兢。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 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

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

开元、天宝

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 君臣相得、励精图治 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玄武门之变(事件)后,取得皇位。

【自主学习】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俨肃(yǎn)谏诤(zhèng)鲠议(gěng)王珪(guī)刍荛(chú ráo)不讳(huì)丧乱(sāng)属文(zhǔ)

芜词(wú)诋诃(dǐ)愆过(qiān)纂组(zuǎn)怖慑(shè)罄其狂瞽(qìng gǔ)勖之(xù)

二、学生朗读全文

三、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太宗威容俨肃

面容严肃 2.必假颜色 做出

3.冀闻谏诤 直言规谏 4.必藉忠臣 借助

5.臣下钳口 闭口不说话 6.卒令不闻其过 终于

7.寻亦诛死 不久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百姓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一段文章:

第1段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有几层意思?

明确: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2.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3.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认识到了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那么,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目标检测】

一、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寻: 寻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不久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

3.飞来峰上千寻塔

长度单位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指天下太平 2.当窗理云鬓

梳理

3.文理有疏密 纹路 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道理

二、笔译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二、三段。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2段

1.幸诸公数相匡救

我 2.冀凭直言鲠议

耿直的议论 3.纳刍荛

割草打柴,指代粗野之人 4.太宗称善

对,正确

5.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商议 6.预闻政事

参与 7.不能致理

招致天下太平 8.争臣七人

直言谏诤

9.争臣七人

约数,几个

第3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放纵 2.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早晨

3.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因为

三、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

译文:

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

译文: 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

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

译文:

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二、三段文章

第2段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第3段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合作探究】

一、归纳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说明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二、第二段中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三、第二段中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先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类比论证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四、第三段写唐太宗的话主要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劝谏的必要性;二是君主大臣都要积极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做皇帝的要接受劝谏,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目标检测】

一、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答: 比喻 论证 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答: 类比 论证 ③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答: 假设 论证 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答: 事实 论证 ⑤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⑥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答: 事实 论证

二、书面翻译第二、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四、五段。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五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4段

1.恒恐上不称天心

常常 2.下为百姓所怨 被

3.但思正人匡谏 只 4.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怨结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近来

6.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连词,表结果 违背、忤逆

第5段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2.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写文章 3.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匡正 过错

4.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切中 照出 显现

5.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于是 勉励

三、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被动句)2.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被动句)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被动句)4.百僚进见者(定语后置)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定语后置)

四、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

译文:

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

2.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4段)

译文:

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话呢?

3.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5段)

译文: 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4.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5段)

译文:

一天之中,国事纷繁,有一个人去听证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见见事都处理好呢?

【合作探究】

一、归纳第四、五段的段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第五段:论述求谏的必要性。

二、在第四段里,唐太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的?

明确: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

①“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

②“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③“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第五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求谏的必要性的?

明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自己很难发现自己错误的人性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自己的缺点一定发现不了,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求谏是他的第一选择。

接下来,唐太宗从处理纷繁国事出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君必须得到臣子的辅佐、规谏。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谏诤的典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目标检测】

书面翻译第四、五段文言文。

第四段译文: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第五段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六段;②总结全文。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6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案板 2.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 近来

3.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停止 4.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开始,端倪,兆头

5.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指女子从事的纺织、刺绣、缝制等工作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信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4.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手,随意

1.惟君臣相遇 对待 2.进,与曹遇于赤壁 遭遇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接触 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礼遇,恩待

四、古今异义

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和颜悦色

今义:颜料或燃料 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举止 今义:举动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古义:相互对待 今义:遇见彼此

五、词类活用

1.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使动用法,使„„保全 2.实愿罄其狂瞽

使动用法,使„„用尽

3.主若自贤,臣不匡正

意动用法,以为„„贤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名词作状语,用金,用玉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译文:

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2.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译文: 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六、口头翻译第六段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合作探究】

一、本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一个事例展开的,从讨论中,君臣之间有何共识?唐太宗有何不满?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

明确: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褚遂良回答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等工作)。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对这个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觉着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又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事情才有苗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二、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的良好氛围。(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三、1.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借虚己求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明确: 尧设“敢谏鼓” 齐威王——邹忌 鲁庄公——曹刿 秦孝公——商鞅 刘邦——樊哙和张良 朱元璋——朱升

2.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击报复,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我们能否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明确:

夏桀——关龙逢 商纣王——比干 周厉王——召公

蔡桓公——扁鹊 楚怀王——屈原 吴王夫差——伍子胥

项羽——范增 隋炀帝

四、《求谏》所反映的谏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义?

明确:在唐太宗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任贤纳谏。唐太宗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唐太宗这种虚己纳谏与任贤使能,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进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因此,大臣的忠直敢言与君主的开怀纳谏一向被看做是古代政体动作的理想状态。

五、思考:结合现实生活再读经典,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家国天下”的认识?

明确: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拒不接受。我的“家国天下”观:

1.建好两型社会需广开言路和才路。2.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完善自我。

3.举贤任能应成为发展各项事业的命脉。

【目标检测】

一、课内检测试题

1.下列画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窕窈之章 C.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防微杜渐

D.惟君臣相遇,如同鱼水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 E.随事谏正,多中朕失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答案:选C.A凭借/垫着;B写作/劝酒;C征兆,苗头,开端;D对待/一种际遇,机会;E切中/符合

2.“其”字的含义不同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B.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 C.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D.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答案:选B.自己,其它选项中的“其”为“他的”。

3.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因此李世民常用镜子比喻直谏的大臣,以此自省。其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太宗唐太宗的三镜,唐太宗的三镜是哪三镜?原话是什么?

明确: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中国文化地产经典案例28页 篇5

一、龙湖·滟澜山

楼盘简介

龙湖〃滟澜山,位居杭州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杭州东部中心金沙湖CBD板块核心位臵;距离杭州市中心仅17公里,地铁1号线下沙中心站就在家门口,零距离36万㎡的碧波金沙湖;与金沙湖创意产业集群、艺术中心、商业大世界、摩登时尚中心、商务群、大型卫生医疗机构为一体;紧临15所高校组成的杭州大学城,4所小学,3所中学,2所甲级幼儿园,学区氛围浓郁,生活配套一应俱全。

龙湖滟澜山作为杭州首个“第三代都市豪宅”,在“商业+住宅+物业服务”的全驱动模式之下,重新整合交通资源,自然资源、城市生活消费资源、发展资源,四重资源并举,以打造杭州最宜居的世界城市生活体之下的全新主流生活模式!龙湖滟澜山,零距离地铁下沙中心站,20万㎡天街(FAMILYMALL)和国际五星级洲际酒店,是为滟澜山家庭提供一种“全家庭型”的私属高端配套,打造“3分钟生活圈”,真正实现:3分钟到IMAX影院欣赏大片,3分钟到冰场体验冰上芭蕾的乐趣,3分钟到shoppingmall尽享时尚,3分钟到金沙湖公园漫步,3分钟下楼喝杯咖啡买份报纸,3分钟到地铁站通达全城;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提前享受国际化城市的生活模式。其中2013年龙 [1]

湖天街将华丽启航,2014年洲际酒店正式运营。

楼盘数据 周围交通:

地铁1号线:地铁1号线下沙中心站出口即为本案;

德胜快速路:市中心经德胜快速下右转至新业北路直抵本案;

艮山路:从武林广场经艮山西路、艮山东路、下沙路至新业北路畅达本案;

沿江大道:从钱江新城走沿江大道至新业北路到达本案;

快速公交:B1、B1区间。

物业:

重庆新龙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建筑面积:

80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

18万平方米

绿化率:

30%

容积率:

2.8

土地使用年限:

70年

小区配套

会所、恒温游泳池、健身房、儿童游乐室、网球场

周边配套

[2]内部配套:五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

学校:学林小学、星河小学、下沙第一小学、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小学)、下沙中学(杭四中初中部)、育才东南中学(规划中)

商业配套:物美超市、高沙农贸市场、湾南农贸市场、新城广场、世纪联华(规划中)

幼儿园:星河幼儿园(浙师大附属)、下沙实验幼儿园(甲级)

银行:杭州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

邮政:杭州邮局下沙邮政支局

医院:杭州市下沙医院(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建设中)、浙江省中医院下沙分院

二、绿城御园

楼盘介绍

三山五园及大片绿化隔离带沿绿城御园[1]北、西、南三面环绕合围,四环路,五环路连通京城交通,正东向为中央警备局及中央六一幼儿园,居住人群构成将受到一定的限制,人群构成更显身份的独到与尊贵;居住环境是其它项目地域难以比拟。御园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乡青龙桥村区域,处于万寿山、玉泉山、香山、颐和园、圆明园等昔日皇家园林及历史名胜怀抱之中,且地块周边又有清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中央党校等诸多著名学府,故该地段无论是地理资源还是人文资源,都具有先天赐予的不可复制的优越性。新古典主义建筑创造了一种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的人性化空间,追求精致、完美,创造适于人居住、生活、娱乐的场所,其建筑立面是在标准的古典形式上做一定的改良,装饰适当,所有细节极其得体而精致。

周边配套

教育: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及中国农业大学等。北大附小、人大附小、北外附小、中关村小学、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81中学、101中学,北京市六一幼儿园。医院:三一六医院、海淀区万泉医院、清华大学医院银行:工商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其他:香山饭店、香格里拉、世纪金源,青龙桥商场、金源Shopping Mal,颐泉高尔夫及垂钓中心、玉泉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万柳高尔夫俱乐部、香山采摘基地

三、龙屿墅

基本介绍

文化地产时代已经到来。与所有的钢筋混凝土和空虚概念打造的项目不同,龙屿墅的纯正家族血统、正宗家族文化,是由底蕴厚实的“五个第一”构成——

实力第一:厚实的开发商背景——龙屿墅由中国家族地产领军企业名人地产开发建设运营,是华北最大的家族别墅区。

文化第一:文化地产权威设计——龙屿墅的家族文化体系,由文化地产创始机构热活文化全程设计。

模式第一:纯正的家族竞争力文化体系注入——龙屿墅的家族文化和服务系统,由中国家族竞争力体系创立人、家族地产学术奠基人王为先生为核心的团队完美布局。

建筑第一:专业精湛的大师级团队——龙屿墅由顶级的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物业服务、会所运营商……共同创作。

服务第一:务实的物业及会所服务体系——除了建筑品质和文化内涵的卓越,龙屿墅更重视未来园区生活内在品质的敦厚和丰满。未来,龙屿墅为业主服务的软性物业、文化会所、家族基业长青教育体系……均是中国高端别墅物业的首创。

龙屿墅是由名人地产开发营建,是家族地产纯正的标志性作品。由国内顶尖文

化地产专家、家族竞争力专家、别墅专家、建筑大师团队合力推出的中国首例以家族价值观为设计、规制思想的,以湖畔半岛为家族居住基准载体的“家族地产”楼盘。

龙屿墅地处沧州向西千年文脉的黑龙岗河畔,临近京沪高速出口,总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容积率1.18,创区域新低,绿化覆盖率40%以上。并为业主量身定制20000平米GOLF果岭,独家提供沧州前所未有的家族休闲健身、朋友社交的尊崇礼遇。重要的是,在规划之初名人地产便组建专家团队,多次深入北京考察故宫、恭王府等家族化礼制的居住形态。在吸收传统与现代的基准上,专家组一致论定并全票通过采用“中轴对称的皇家宫苑理念”,并借鉴明、清时期中南海地貌、水系规划特征,在龙屿墅区内营建超过12000㎡的湖泊,呈现“故宫龙形水系”。同时,专家组成员遍访欧洲11个国家,行程30万公里,利用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西方建筑东方神韵”营建手法,以纯正托斯卡纳流派规划建设有独栋、双拼、联排、叠拼、洋房、酒店、以及一所高品质的国际化学校。

龙屿墅作为中国首例家族地产楼盘,龙屿墅将独家提供全方位定制家族化生活,从规划、建筑、园林、物业、会所五大层面上呈现中国华北罕见的多业态、复合型,高端家族地产别墅社区。

从建筑品质到文化内涵,龙屿墅与全球顶级家族宅邸北美比

弗利山庄、长岛、澳大利亚Noosa湾、马来西亚Burau湾……均有异曲同工的特质。

作为中国首例家族地产楼盘,龙屿墅将独家提供全方位定制家族化生活,从规划、建筑、园林、物业、会所五大层面上呈现中国华北罕见的多业态、复合型,高端家族地产别墅社区。未来的好房子,是有灵魂的房子——龙屿墅,属于未来。未来的好房子,是有文化的房子——龙屿墅,等于未来。

价格信息

最低单价:5500 元/㎡

价格说明:独栋别墅14000元/㎡ 双拼别墅10000元/㎡联排别墅7800元/㎡叠拼别墅6500元/㎡叠院别墅5500元/㎡全款9.6折,贷款9.8折

历史价格:2011年09月02日-至今 起价5500元/㎡ 最高价14000元

项目类型与位臵信息

项目类型:别墅,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双拼别墅

行政区域:运河区

项目位臵:运河区 京沪高速沧州北出口以西(黑龙港河畔)

面积与销售信息 建筑面积: 3100000㎡

占地面积: 3000000㎡

开工时间:2011-03-01

竣工时间:2012-12-01

售楼地址:解放中路汇达商务楼一楼(南湖广场北侧)

开发商:沧州市名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投资商:沧州名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商:北京倾城尚德 产权年限:70年

物业公司与介绍

绿城物业管理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原浙江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浙江绿城控股集团,是浙江省内首批获得国家一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之一。公司在浙江和上海、北京、安徽、湖南、湖北、河南、新疆、重庆等省市设有60个分(子)公司,270余个物业服务中心,另辖咨询、清洁、绿化、电梯、房屋臵换、健康促进、文化策划等11个专业公司。

服务楼盘的区域遍及全国16个省、市,覆盖本省11个地市,为全国同行服务区域最广的企业之一。

配套信息 绿化率:65%

容积率:1.17 项目配套设施:项目内涵了盖五星级酒店、4500㎡家族会所(家族文化博物馆、藏书阁、多功能社交厅、健康会馆)、双语实验小学、30000㎡意大利风情商业街、35000㎡龙形水系(1湖5湾6岛12峡)、20000㎡高尔夫果岭、10000㎡网球公园、250000欧式园林、66000生态植物园、300亩生态公园。生活便捷,舒适度更高。

四、北京星河湾

项目简介

2005年面世的北京星河湾,是宏宇房产集团“舍得气度、用心执着和创新”精神,凝聚6年品质地产开发经验,在京倾心打造的首个房地产项目。项目位于朝阳区东四环路朝阳北路四季星河路,距离CBD商圈不到10分钟车程。用地面积520亩,总建面

[1]

约60万平米。项目北临1600亩森林公园,东傍 2000亩的绿化隔离带。

北京星河湾分三期开发,定位于高档住宅区。在开盘之前已耗费巨资,以打造现楼美景全成品的开发模式运作4年。2005年6月,北京星河湾第一期畅园20多万平方米的产品首次公开亮相,社区立体化园林、高品质室内装修,重点小学、双语幼儿园、超五星级会所—四季会、酒店式公寓等同期建成,实现了现楼美景开盘。以其罕见的高品质震动京城地产界。2006年10月,北京星河湾二期盛大开盘,将品质生活盛宴推向新的高度。项目总体布局北高南低,西低中高,顺应地形、不拘一格,保持了建筑的错落之美。

星河湾以建筑、自然与人之和谐为主张,创造出京城罕见的住宅环境艺术。规划设计以环境内与外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环境与功能结合、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环境与人性化结合为五大原则。建筑与园林,环境与人居,观赏与实用性相融合,形成园中有园,景外有景,铸就了一部建筑园林艺术现代版的“园冶”。

在园林打造上,更是在原本已领先国内的绿化环境系统上,做出了别具特色的园林:

1.建筑与园林完美结合:注重住宅建筑与绿地的形式、布局的结合,空间上相互渗透,绿化与建筑互为界面,相互围合,使整个景观流畅圆滑,连绵不断,采用平坡结合、乔灌结合、花草结合的手法营造景观,并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压缩组团内部 [2] 的道路和硬质铺装面积,扩大绿化面积。

2.主动营造园林高差:采用立体平均式园林景观,主动创造场地高差,形成自然的起伏。有效增大绿化面积(斜角边大于直角边);

3.植物搭配,重木轻草:星河湾引进了近百多种7000多棵树,保证秋冬两季1/3 落叶,1/3彩叶,1/3保持绿色。园林景观中软绿化较多(水景、植物等),硬绿化较少(广场、铺地等),在植物的选择上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及草皮相搭配的手法,且树多、花多、草少。草坪的维护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有悖环保原则,且相对于乔、灌木制造氧气的能力至少弱 30%。

4.园区分布9000吨黄蜡石:黄蜡石也称黄石,清代以来我国公认的四大园林名石之一。因其表面呈蜡油状釉彩并呈现各种不同层次的黄色而冠名。最具特色的是富含玛瑙玉质纹,显得宝气十足。

5.园林小径(隐性消防通道):园林小径均为曲线设计,配合高低地平起伏连绵。路面选用天然材质—扯裂纹银黄石英板,天然肌理且不规则形状的石板铺装,纹理相接、质朴自然。

在服务设施方面,北京星河湾规划了总建筑面积 10000 余平方米的四季会,定位于中国首家超五星级精品酒店,以国际顶级的品质标准,为高知、高贵、高雅的品质精英,打造独特、优

雅的体验空间。

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四季会体育馆,宽敞、人性化,网球场、羽毛球室、乒乓球室、桌球等一应俱全,为运动提供一种更舒展的心情。占地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环湖而建,景致如画;酒店式公寓,豪华舒适,深度关怀商务与宾客需求。秉承一贯的高品质教育方针,北京星河湾引进知名重点小学与国际双语幼儿园,为下一代充分着想。

周边配套

小区内部配套:与国内名校联办

幼儿园:国际双语幼儿园

周边:北有1600亩国家森林公园,东有2000亩绿化隔离带

[德福双语幼儿园]让孩子站在国际起跑线上。秉承国际化幼儿教育理念,吸取当代教育精髓,以前瞻型教育模式,运用生动、自然的教学方法,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综合性的育儿教育中心。星河湾双语幼儿园设有国际班、双语班。园内设有图书馆、涂鸦墙、感官世界、电脑室、室外训练区等,从全方位开启幼儿的智力,一切为孩子的全面成长。

[星河实验小学]星河实验小学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优秀教育家马芯兰任校长,是北京市、朝阳区教委重点扶持的公立学校。独特的教育理念,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国内资深

教育专家顾问团队全面提升孩子学习能力,使其充分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幽雅的环境和一流的生活,教育条件为孩子全方位缔造理想中的求学胜地

[四季会]北京星河湾规划总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的高端会所,其建筑风格为新地域主义风格。定位于中国首家超五星级精品酒店,囊括酒店、俱乐部等多种功能,四季会中包括专为顶级商务人士准备的贵宾房,可容纳 400 人的国际宴会厅,咖啡厅,圣保罗西餐厅,中餐厅及拥有多国特色美食的餐饮服务,户内户外豪华泳池,桑拿,网球场,羽毛球,台球,乒乓球以及设备齐全的健身房,追求品质与专业的个性化管家服务,令您享受如家的温馨与尊宠。

[“金钥匙”服务]星河湾为保障尊贵业主享受到更具品质的生活,引进了五星级酒店独有的“金钥匙” 服务体系,兑现着“无微不至,超乎想象”、“一切以客人为中心”的服务准则。将酒店业金钥匙服务理念和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融入到楼盘的物业管理之中,为业主带来了完善的个性化、高品质服务与生活。

交通状况

坐落在北京朝阳北路之上,衔接东四环与东五环之间,南临京通快速、朝阳路,北引姚家园路,以及众条扩宽城市主干道,路网便捷。紧邻即将开通的地铁6号线。

相关信息 物业类别: 公寓

建筑类别: 板楼

装修状况: 精装修

物业地址: 朝阳区朝阳北路四季星河路

环线位臵: 四至五环

价格: 起价:23000元/平方米

均价:25000元/平方米

最高价:35000元/平方米

价格描述:以上为二期价格,一期已售完,一次性付款、银行按揭

物业管理费: 6元/平方米〃月

开发商: 宏宇集团

开盘时间: 2005-7-2

入住时间: 2006-5-28

容积率: 3

绿化率: 50%

楼层状况: 1600套,首批500套,8层至16层错层设

二期三栋板楼组成,共228套,12层至17层

交通状况: 小区距离CBD仅10分钟车程,毗邻朝阳北路,东四环外四季星河路

供水:24小时热水(热水器)

采暖:分户中央空调,三期全部采用地暖

通讯:宽带入户

1600套,首批500套,8层至16层错层设计,一梯两户至两梯两户不等,二期3栋228套

停车位:地下车位,车位配比1:1.12

五、深圳市万科十七英里

简介

开发商: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物业名称 : 万科17英里

区域位臵 : 葵涌镇溪涌

策划代理商 : 自售

建筑设计单位 : 香港许李严建筑师有限公司 园林设计单位 : 美国SLA景观设计公司

项目简介

“万科17英里”项目位于深圳市东部溪涌盐葵路南侧海岸,西距小梅沙约为6-7公里,项目拥有壮观的蔚蓝海洋景观、天然沙滩

及亿万年远古礁岩群,打造成为大鹏湾一道亮丽的海岸物业风景线。

项目占地面积 675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分为两期开发,其中一期为107套海岸排屋住宅,二期为330余套全海景小高层度假club。项目的市场定位为“纯海岸私人会馆”,将瞄准以深圳区域为主,辐射全国大城市的高端客户,以“我能与这个世界保持的距离”打动17英里的追随者。他们具有如下特征:

※ 社会的中上阶层,以深圳客户为主,港台、珠三角及内陆大中型城市客户为辅;

※ 35—50岁人士,成功人士,高收入,讲究精神层面享受;思想及行为极其成熟;

※ 有文化素养,注重生活品质,形象会相当打动他们;具滨海情结;

※ 储蓄及购买力已达丰满、是二次臵业者,处于事业高峰期,※ 部分是商务集团购买,用于公务或投资。

与深圳万科地产合力打造“ 17英里”的传世建筑及配套设施的有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美国SLA Studio Land Inc.。17英里的建筑设计没有刻意营造的建筑风格,却有鲜明的建筑理念及主题,希望做到建筑与山坡结合,生活空间与大自然的融合,体现真正的海岸生活模式及态度,17英里的建筑元素,以铜

板、锌板为主,铜板是17英里的代表性元素,使整个建筑与自然的联系更多。TOWNHOUSE与小高层之间形成统一的建筑语言,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外立面的简单,尽可能融入整个大环境中。总体而言是简单的、自然的、协调的。

万科17英里的规划原则

通过合理的布局,户户海景,充分引入海洋资源优势,体现海岛生活的特色。

• 坡地住宅居住层面于竖向分开,最大限度地延伸环境至建筑空间之中,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

• 里面设计采用纯现代风格,简洁质朴而轻盈,是大海边的精致点缀,融于山海之间。

一期分为:

Seahouse,面积约280平米,拥有三个私人庭院,拥有自己的私家泳池。

Selfhouse,面积约190平米,是经济实用的户型,且通风采光都相当良好。

Sunhouse,面积约220平米,拥有良好的景观视线,顶层有玻璃阳光花房。

双拼别墅,面积约 310平米,位于别墅群中最贴近海边的位臵,楼底有私家泳池,并以此形成 的小庭院向海面敞开。

六、深圳市观澜高尔夫大宅

开发商:观澜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深圳观澜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物业类型: 别墅

项目位臵: 观澜镇高尔夫大道

项目概况: 露斯达区(44栋)、纳斯比区(28栋)、蔓菲亚区(16栋)共占地150000平米左右,建面65000平米左右,独立 别墅 88 栋,二层、三层

30亿元投资的配套包括叁大会所,全亚洲最大网球设施,全国唯一球场中央五星级酒店,中 国首个大卫利百特高尔夫学院,休闲设施俱全,中西美食荟萃,悉心照顾业主的居家生活。国际专业人士和本土精英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系统的物业管理服务,尽享尊贵礼遇.5重保安体系,安全尊崇、10平方公里的天然屏障、绵延高固的围墙、中南海退役卫士、特训护卫军犬严密的高科技保安管理系统。

观澜湖地处大珠江叁角洲中心地带,经济发达,外商云集,半小时车程直达深圳、东莞及香港,2小时车程覆盖9个城市、5个机场,位臵决定机遇,助事业再创高峰。

楼盘简介

观澜湖高尔夫大宅项目位于宝安区观澜高尔夫大道1号,处于梅观高速、莞深高速、机荷高速的交汇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驾车出行便利。观澜湖是目前世界最大规模的高尔夫休闲胜地,横跨20平方公里的广袤绿地,在2005年被政府划入法定永久生态控制线内,使这里经过15年精心营造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得到永久保护,也使坐落其中的观澜湖国际顶级别墅住区,拥有了别墅的核心价值---稀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球场景观。球场与别墅群体交错组合,总体低密度、低容积率、地块的间距宽、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

基本信息 物业类别:别墅

建筑类别:联排别墅,叠加别墅,双拼别墅

装修状况:毛坯

所属区域:宝安

所属商圈:观澜

物业地址:高尔夫大道1号

价 格:30000元/㎡

交通状况:公交(观澜湖市场站):771、882

开盘时间:2004-05

入住时间:2005-06

容 积 率:0.45

物 业 费:7.5元/平米/月

物业公司:深圳骏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开 发 商: 深圳观澜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2252670平米

总建筑面积:22278平米

总户数:47 户

周边配套

教育:桂花小学、石马学校、米奇幼儿园

医院:民康医疗综合门诊、塘厦医院宝石社区门诊部

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

其他:叶八川菜大排档、百福餐厅,天源百货、富佳百货、家家乐百货

七、中信山语湖

是一个大型小区,位于佛山南海里水和顺镇

2007年9月,中信南海国际社区地块由中信华南(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上市公司九龙建业有限公司以30.3亿元价格联合竞得,项目计划总投资80亿元,首期投入近10亿元,用5年左右完成整个项目建设。根据规划,5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集度假、休闲、商务、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生态新城。经过近一年研

究论证,一个以郊野森林公园、国际体育公园、铂金五星级酒店作为项目启动的大型国际社区规划方案已初步完成。从初步规划来看,项目将拥有2000余亩郊野森林公园、1500多亩国际体育公园、500亩生态湿地公园、500余亩五星级酒店、特色商业用地、近1800亩居住用地,还有教育、污水处理厂等公共配套设施等。

开盘时间:

2009-6月、2009-12-12

周围交通:

东与广州接壤,西邻佛山中心城区,刚好处在广州市区、佛山市区与白云机场三点的几何中心。社区周围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佛山一环及北延线、广州环城高速、珠二环、广清高速、广佛高速、华南快速西延线、桂和路、美景大道以及幸福大道等一系列高速路、快速路均环绕在社区周围,形成一个发散性的立体交通网。从社区出发,距离广州市天河北为33公里,距离新白云机场20公里,距离佛山禅城区及南海桂城约22公里。

建筑面积:

161万平方米

占地面积: 7144.42亩

交通情况

自驾车:佛山一环及北延线、广州环城高速、珠二环、广清高速、广佛高速、华南快速西延线、桂和路、美景大道以及幸福大道等一系列高速路,距离广州市天河北为33公里,距离新白云机场20公里,距离佛山禅城区及南海桂城约22公里。周边配套

小区:项目将拥有2000余亩郊野森林公园,1500多亩国际体育公园,500亩生态湿地公园,500余亩五星级酒店、特色商业用地,近1800亩居住用地,还有教育、污水处理厂等公共配套设施等。

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和顺一中

商场:惠家购物广场

银行:建设银行佛山里水支行、中国银行朝阳路支行

饮食:亨利、葡东蒲西餐厅

娱乐:里水图书馆 其它:广讯电讯

楼盘详情

楼盘参数:

占地面积:476289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

开发周期:分2期开发,现第2期

总户数:206套

建筑类别:独栋、联排

楼层状况:2-3层独栋别墅

容积率:2.96

绿化率:45%

装修情况:毛坯

停车位备注:别墅带独立车位

物业管理费:别墅5.5 元/平方/月

物业管理费备注:独立别墅5.5元/平方米/月,联排别墅4元/平方米/月

楼盘开盘和入住:

开盘时间:

2009-05-01 联排别墅开盘

入住时间:

2010-12 联排别墅入住

楼盘相关企业:

开发商:中信保利达地产

建筑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澳大利亚柏涛设计/宾士利国际设计/加拿大奥雅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香港陈李设计/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公司/尼森与何沃(香港)有限公

整合推广单位: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

代理商:合富辉煌(中国)地产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物业管理公司:金钥匙物管

八、朗诗钟山绿郡

楼盘介绍

朗诗钟山绿郡[2]傲踞紫金山东麓,北临仙林大道,东至凯旋路;距中山门道路距离约11km, 距离新庄立交道路距离13km,距离市中心新街口道路距离约15km。项目处于城东核心区域高档住宅区,优质成熟配套设施静候;内部配备多功能会所,再造繁华与静谧的尊贵双享空间。项目建筑面积156760平米,1.2的容积率,36.1%(>35%)的绿地率,紫金山惟一6F低密电梯科技洋房,重新定义未来舒适住宅格局。朗诗地产九年深耕,持续创新,以引领“室内气候革命”为突破,全面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全新欧式新古典绿色精装洋房,另有带系统阳光地下室,13000㎡乔林树阵,宅间、屋顶、垂直绿化景观,让建筑完美融于自然环境的同时,深度创造优质的人居舒适度,创新前所未有。朗诗钟山绿郡项目主体工程包括19栋三层和25栋六层住宅楼,建筑面积156760平米。不设餐饮和娱乐场所,只设臵3700平米的商业会所(沿街商铺、超市等)和500m2公共服务设施(物业、居委会等)。

项目定位是高端“类别墅”项目,仍会引进朗诗的科技住宅元素。绿郡位于保利紫晶山西侧,同样享有靠近地铁二号线仙鹤门站的便利,同样也受到建筑高度的限制。

周边配套

区域配套:餐饮:百姓人家餐饮、老妈火锅、新仙林大酒店、名典咖啡、朝晖美容商业:金鹰天地,亚东俱乐部,亚东商业广场,苏果超市,仙林大酒店休闲:紫金山5A级国际风景区、聚宝山公园,狮子山公园,钟山国际高尔夫,南京赛马场金融: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教育:仙林小学,南师大实验小学,南师大附属中学,仙林大学城医疗:鼓楼医院仙林分院、仙林医院 3700平米的商业会所(沿街商铺、超市等)

周边交通

朗诗钟山绿郡周边公交:50路、130路、138路、139路、310路、南汤线、东上线;地铁:地铁二号线(仙鹤门站)、规划四号线自驾车:仙林大道与凯旋路交叉口

九、中海雍城世家

中海雍城世家占地198044㎡,总建筑面积约477806㎡,其中南区110012.94㎡,北区367794㎡,为宁波市超大规模的高档楼盘,融合了双拼别墅、联排别墅、空中叠墅、高层多种高端物业产品,通过自然而有机的规划,实现别墅区与高层区的完美融合。小区介绍

中海雍城世家为纯英伦都铎风格,南北区被景观水系轴线划分,并以英式的特色长桥进行连接,茂密的植被、绚丽的辅装,将园林的古朴典雅简洁呈现。整体园林景观面积超过80000㎡,社区中规划有逾千平米中央官邸水域,滋养城市园林景观,将纯正生活还以业主,塑造大宅私院的闲情逸致。中海雍城世家一期产品有:双拼别墅、联排别墅、空中叠墅。

中海雍城世家二期高层首批房源于2009年12月开盘,建筑风格是英伦新古典主义,在绿化景观规划上注重组团集中大花园。强调大尺度间距,首层层高4.5米架空设计,并设有豪华大堂,涵盖85-180平米多种奢华户型。中海•雍城世家臻邸Ⅱ,传承臻邸世家大宅排场,传奇品质再度超越。英伦新古典建筑,高达60%绿化,景观规划上注重组团集中大花园。强调大尺度间距,共8栋楼,568户,涵盖约85-258平米多种户型格局,豪华大堂礼遇城市精英。整体规划特征为住宅建筑尽量沿用地周边布臵,中心空地设计有较大面积的中心花园,银杏、香樟、榉树、等种植物构成层次分明的景观带。项目优势:

区域优势——项目处于鄞州中心核心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逐步提升的区域知名度和居住人气、日益成熟的周边城市配套(万达广场、联盛商业广场、爱尔尼明天广场、格林生活广场、BEST广场、环球城项目)、距宁波未来CBD南部商务区仅200米;

人文优势——项目紧邻宁波南高教园区,多所高等学府环伺左右,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服装学院、鄞州高级中学、宁波中学、华泰剑桥小学、钟公庙小学、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宁波博物馆和鄞州区文化中心等文化机构;

健康优势——鄞州体育馆、网球中心(在建)、游泳馆(在建)、宁波天波乒乓球俱乐部、卡迪溜冰场、启星高尔夫、明星足球训练基地等,鄞州第二人民医院、明州医院;

规模优势——近20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48万左右的建筑面积,规模超大,具备形成宁波高品质的豪宅大盘的条件; 品牌优势——中海地产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实力雄厚,30年开发历史,22个一线主流城市开发经验,2500万平方米的开发总量。以“工程质量”、“产品创新”著称。

小区周边

商业配套:南部商务区、万达广场、联盛商业广场、爱尔尼明天广场、格林生活广场、BEST广场等、教育配套: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服装学院、鄞州高级中学、宁波中学、华泰剑桥小学、钟公庙小学、小区配套幼儿园

生活配套:明州医院、鄞州第二人民医院 小区内配套:幼儿园

交通情况

中海雍城世家东为钱湖南路,南为鄞州大道,西为学士路,北为泰康中路,中间有规划河流经过。楼层状况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篇6

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研究,为此我是很有感触的,平时也有听过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一些文化经典阅读著作,但没有想象过,他们会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研究他们,即使文言文对他们来讲晦涩难懂,就是用英文翻译过的著作,很多词句都难以表达出其本身的文化含义,他们依旧乐此不疲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是,好多中国人却只是听说过它的名字而已。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而现代人却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体味来自千百年前的且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文化。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孝”是我们传统的道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许有的地方他们做的不能让我们满足,但是孝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养家,所有一切都为我们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父母呢?父母爱我们,我们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小动物,主人爱它,它还爱主人呢?我们总不可能连动物都不如吧!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那特有的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性格习惯也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经典 篇7

一、基本情况

1.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认识情况

本方面调查共设计四个问题:

(1) 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有哪些理解 (多选)

(2) 对儒家思想, 你的看法是。

(3) 对道家思想, 你的看法是。

(4) 对佛家思想, 你的看法是。

调查结果如下:

70%~80%的学生认为中国文化经典“博大精深, 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48%的学生认为它“富有美感, 令人愉悦”。但也有7%的学生认为它与现实“距离遥远, 无益于当今社会发展”, 4%的学生认为它“内容陈腐, 思想保守”。

对于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看法, 具体情况为:完全认同的不足10%, 完全否定的只有1%, 95%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批判性地继承。

这反映出, 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经典的思想内涵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也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对文化经典的主流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得到批判性的继承。文化经典的美学价值, 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同。但也有个别学生可能过分注意到文化经典的消极方面, 从而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2.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阅读、背诵情况

1) 阅读情况

本方面调查共设计五个问题:

(1)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阅读情况。

(2)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对《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的阅读情况。

(3)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对《坛经》、《百喻经》等佛家经典的阅读情况。

(4) 你现在手中是否拥有或借有一本或几本有关唐诗宋词的书并经常阅读?

(5) 当今多元文化世界, 你是否愿意抽出时间阅读古代文学典籍 (如《红楼梦》) ?

调查结果显示, 对儒家、道家、佛家经典“只读过课本上节选部分”的学生占总调查者的比例分别为83.9%、87.2%、92.9%;“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的分别为8.9%、7.9%、3.8%;“经常反复地阅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的分别为7.2%、4.9%、3.3%。这反映出, 选修过中国经典文化研读选修课之后, 学生对儒、道、佛经典的阅读基本停留在课内阅读的层面, 80%以上的学生只读过课本节选的部分, 不足10%的学生较为系统完整地读过其中一部或几部, 能够经常反复地阅读其中一部或几部的更不足8%。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情况要稍好于对道家和佛家经典的学习。这可能因为儒家思想是社会的主流思想, 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较高, 学生也相对比较重视。对道家经典的阅读, 情况就要差一些。对佛家经典的阅读, 情况最差。这可能与佛家经典比较难懂, 佛理比较隐晦, 学生认为它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又难参悟有关。

古诗词阅读情况则更不乐观。“有书, 经常读”的学生不足8%, “有书, 不经常读”的学生占到67%, “没有书, 也不打算读”的学生占到15%。

从对文化经典的阅读意愿上看, “十分愿意读”、“愿意读”的合在一起占总调查者的80%以上, 说明多数学生还是有阅读意愿的。影响将意愿转化为行动的原因, 从调查中反映出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时间, 70%以上的学生选择“愿意但只是偶尔阅读, 因为没有时间”。高中学习紧张, 文化经典研读属于选修课, 学生学习时间有限, 不可能将大量精力投入其中。二是兴趣, “没兴趣, 不喜欢此类书籍”的学生约占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阅读兴趣不能被激发出来, 再好的书也是读不出味道的。三是认识, 有5%的学生认为读传统文化典籍是读与现实生活无关的书。现实阅读的功利性, 成为影响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文化经典的背诵情况

背诵, 是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也是检测学习结果的最主要方法。因此, 此次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考查。

从调查结果看, 近70%的学生能背诵下书中的一些章节段落, 有的学生 (约占10%左右) 还能扩展到对整部书的背诵, 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20%的学生由于记忆能力或认识的问题, 背诵不是很积极, 还需要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

3.中国文化经典的学习方式

当前学习方式多元化, 对文化经典的学习, 学生愿意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呢?此项调查共分三个方面:首先, 从阅读的个性倾向看, 学生是乐于读原著加古人的注解, 还是读原著加今人的注解, 抑或直接读白话文译文, 或读现代学者的解读著作, 或看影视栏目。其次, 在交流方式上, 学生读文化经典时, 愿意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悟?是直接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 还是把自己的感想写成读后感与他人交流, 抑或在网上与他人 (如名人大家) 交流, 或主动去听有关文化经典的讲座, 与讲师交流, 抑或根本不交流。再次, 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是什么?对这方面的调查问题, 学生可以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结果发现, 学生在阅读文化经典时, 体现出很强的个性倾向。愿意读原著加古人注解的占18%, 愿意读原著加今人注解的占45%, 两者合在一起超过被调查者的60%。这说明:读原著, 仍是学生的首选。但更多的学生希望在原著后配有今人注解, 也有30%左右的学生喜欢读白话文译文或看现代学者的解读著作, 这可能与学生文言功底较浅、阅读时间有限等多方面原因有关。调查中还发现, 近四成的学生喜欢通过观看影视栏目 (如《百家讲坛》) 来了解文化经典。

在交流方式上, “愿意直接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的占40%, 在各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可见, 教师、学生仍是学生首选的交流对象, 课堂学习仍是他们的最爱。当然, 也有20%左右的学生愿意在网上与他人 (如名人大家) 交流, 或主动去听有关文化经典的讲座。而把自己的感想写成读后感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多数学生不太热衷, 只有17%的学生乐于为之。

在学习困难方面, 调查显示:认为“古书不易读懂”的占57%, 认为“没有时间读经典”的占47%, 认为“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约占35%。这些数据表明:学习经典最主要的困难在于文化经典本身的艰涩难懂。这说明较好的文言功底, 仍是学习文化经典的基础。其次, 高中生学习任务艰巨, 阅读经典的时间有限, 因此阅读时间问题, 也是学习文化经典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再次, 学习经典所需的良好的外在环境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4.对于中国文化经典的运用

此方面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思考现实问题 (包括写议论文) 时, 你是否经常借鉴文化经典中的思想?结果显示, “经常借鉴”的人约占20%, “偶尔借鉴”的人约占65%, 另外约15%的人“从来没有借鉴”。

这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从第一项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认识情况”中可见, 90%左右的学生都认为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性地继承, 但本项调查却反映出多数学生并不经常性地对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加以借鉴和运用。“批判性继承”可能只是他们从教科书中接受下来的概念, 学生对之既缺乏认识, 又没有内化为思想, 更不可能去亲身践行。

二、调查反思

1.提高重视程度

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是民族智慧的浓缩。学生对文化经典有正确的认识是他们学习经典的前提。相反, 如果学生对经典缺乏正确的认识, 或对学习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不可能自觉自愿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经典的学习中。因此, 对个别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2.拓展阅读范围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文化经典的阅读基本停留在对课内选文的学习上, 阅读量还是相当有限的。学生的阅读基本停留在被动阅读阶段, 主动阅读和完全出于自身兴趣的阅读还比较少。学生学习文化经典还仅停留在有限地选修课时间, 课外自主拓展延伸性学习还有待加强, 很多学生还没有把对经典的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持久性的行为。

3.加强背诵学习

我国传统中对文化经典的学习, 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基本经验。首先便是背诵。在传统教学中, 对于初入学者, 常常是先生读一句, 学生跟读一句。先生教完一个段落, 反复领读几遍, 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诵读, 读熟后再到先生讲桌前背诵。学生背得烂熟, 没有错漏, 先生再教新的段落。可以说, 背诵是学习文化经典“固本培根”的方法。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把文化经典中的精华先背诵下来, 不明白的义理留待今后进行慢慢的理解和领悟。这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将大有裨益。但目前背诵经典的现状不是很乐观, 一是经典的背诵量有限, 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认识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4.改变教学方式

文化经典的学习方法应当紧密结合当今教育的发展,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课堂学习中, 阅读、背诵、讨论探究、辩论争锋等多种教学环节要互动相生, 传统与现代的学习手段更要互融促进。同时, 教师要注意将对经典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 充分借助社会化学习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经典的渠道。

当然,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写读后之思, 毕竟“写出来”是对思想最清晰的表达。对学生惧怕写作的问题, 教师不要回避, 要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引导、点拨和激发, 让学生有话想说, 有话可说, 不得不说, 提高学生用最规范、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同时, 针对经典学习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要尽量想办法克服。如针对学生学习经典的时间有限的问题, 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课外活动, 如经典名句背诵比赛、原创古体诗诵读大赛等, 用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内学习的不足。这也有利于形成学生学习经典的良好的外在环境, 营造出人人学经典、诵经典、创新经典的校园文化氛围。

5.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经典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加深其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培养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经典中有很多闪光的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 儒家“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仁”思想;道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佛家的平等思想、克己利他思想等等。学习经典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闪光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学生的大脑, 内化于心, 成为他们实践的主要指导思想。

中国文化经典 篇8

“不要怕,走出去,外面市场太大了”,黄永军鼓励“宋庄最勤奋的油画家”刘懋廿说,“只要作品得到认可,很多人都会帮你。”

黄永军喜欢跟三朋四友把酒痛饮,纵论天下风云。酒酣耳热之际,这位70后民营书商兴致高涨,创意无穷。此君的豪言壮语并不如一般文化人那样酒醒即忘,他的每一个梦想和计划,都有出色的经营成果来印证。

作为独闯英国成立出版社的中国人,黄永军和他的新经典出版社(NewClass Press)首次进入世界的视野是在2009年伦敦书展上。仅次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伦敦书展每年春季举办一次,是世界性图书版权交易盛会。此次书展,来自中国方面的有27家出版社组成的代表团,在“中国图书走出去”政策的鼓励下,它们无不肩负重任。

“新经典”赶制出来的“中国系列”样书,在英国出版社的展位上。

“中国系列”首批推出《思考中国》、《投资中国》、《赢在中国》三大图书品牌,每本定价近16英磅。三天展览过后,订出去一万多册,来自欧美、中东等国家的发行商对“中国系列”产生浓厚兴趣,纷纷找到黄永军洽谈合作事宜。由于样书有限,历次索买无果,求书心切的中东书商甚至“顺”走几本以备推广之用。

新经典的“中国系列”在伦敦书展上首战告捷,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民间典型。没有人会想到,创造这个营销成果的新经典在英国只有两名员工;也没有人了解,十年前,新经典的创办人还只是一个在京城寻找人生方向的“北漂族”。他所接触到的“出版事业”,不过是给京城里的出版社打打下手,从洗发水推销员、排版业务员到一间打字社老板,其身份很难引起出版界人士的注意。

伦敦书展给新经典提供了进入全球出版界主流阶层的机会,但黄永军并不满足于此。在宋庄的酒桌上,他的又一个梦想从“为什么”开始。“欧州很多国家其版图仅相当于中国的半个省,我的家乡海盐县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为什么不能把全球出版界、传媒界牛人聚集到海盐去搞世界性的书展呢?”

将家乡海盐县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文化产业基地,虽然还只是黄永军计划中的“狂想曲”,而其个人的出版帝国,则已框架明朗。英国出版社走上正规后,黄永军把他的视线投向更辽阔的全球市场。为此,他已多次前往欧美各国考察。不久之后,新经典将在德国、法国、美国成立出版社,形成以英、美、德、法四大国际出版社为龙头,以其在国内的求是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兰登书屋等国际发行巨头为主要合作伙伴,其出版发行网络覆盖全球各地的出版集团。仅英国的出版社运行费用,黄永军每年要投下20多万英磅,而另外的三家出版社预计每年投资50多万美元。

毛泽东的崇拜者

浙江人,民营书商,英国的出版政策,似乎是成就新经典案例的必要条件。其实在2005年,就有温州商人王伟胜全资收购阿联酋的迪拜电视台,并将其改名为:阿拉伯——亚州商务卫视(简称AABTV),2009年,温州商人叶茂西“抄底”英国本土卫星电视台——PROPELLER(译为螺旋桨)。

与黄永军的新经典出版社不同,王伟胜和叶茂西此前均无传媒、出版的运作履历,其麾下的电视台从发展定位到盈利模式,都需要从持续的巨额投资中积累学分,同时还要面对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磨合问题。但是从传媒到出版,浙江商人到全球各地的“攻城掠地”在引领中国民营企业广泛涉足国际文化产业领域的群体行动时,也向世界传递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作为“中国制造”之核心的“浙江制造”商们,已不满足于服务于全球消费者的衣食住行,他们在精神领域吹响了“为人民服务”的号角。

“我女儿叫黄润之。我弟弟的儿子叫黄泽东。我非常崇拜毛主席,我就相信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相信我这一点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如果我在国外赔钱了,我国内还有公司在嘛。”

黄永军是一个坚定的毛泽东崇拜者,但市场的辩证法也差点让他“血本无归”。1999年,黄永军推出他非常看好的一本书《走出节俭的误区》,这是其“求是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前开打的第一仗,黄永军几乎押上了他在北京“八年抗战中”的所有积蓄。

之所以看好这本书,黄永军有几个理由,首先是此书导向符合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中央政策。其次,该书作者曾被国内知名媒体《北京晚报》和《南方周未》报道过,还被崔永元请进CCTV《实话实说》栏目,社会上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走出节俭的误区》并没有给黄永军带来预想的那种轰动效果,虽然宣传力度很大,奈何市场反应平淡,书还是卖不动。

“市场只想信实用的东西,只做老百姓喜欢的书”,痛定思痛,黄永军决定把公司的经营战略从“以自己的趣味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此后,随着《认识你自己》、《敢想敢做》、《做自己想做的事》、《做简单快乐的人》、《永不放弃》等系列畅销书的热卖,公司逐浙恢复元气。与此同时,黄永军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造,一举使公司实现从每年出版80个图书品种到200个图书品种的飞跃性发展。

2004年,黄永军将公司总部“迁都”北大资源宾馆写字楼。理由很简单,中国IT行业的两位风云人物马云和李彦宏在这里办过公。尽管这里的房租更贵,但黄永军认为值。“要想把公司做大,就必须向大公司学习”,黄永军认为,要想做第一,就要和第一名站在一起,只有第一名可以教你如何成为第一名。做前人未做之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永远做第一的冒险精神,给黄永军不断带来新鲜的刺激,也使他领悟到更多人生真谛。少年时代的黄永军就有过很多壮举,高中期间,每到寒暑假,黄永军就跑到上海外滩跟老外会话,目的是为了学好外语。大三暑期,黄永军徒步走遍大江南北,整个行程完全自食其力,没有花家里一分钱。这一路上,他的精神世界跟毛泽东、周恩来、拿破仑、华盛顿等历史上顶尖的英雄人物在一起,他的心灵并不孤独。

赚“中国梦”粉丝的钱

沧海桑田,风水轮流转。如果说,一百多年来,美国梦,欧州梦甚至新加坡梦、日本梦,诱使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背井离乡。时至今日,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梦”的粉丝们大批进入中国投资发展已为大势所趋。

在这沧海横流的大转折时期,谁将留下清晰的足迹呢?

“到国外去之后,我发现外国人对中国根本不了解,他们想象中的都是60年前的中国,把我们都气得够呛。我们都是一些有文化、有知识、有资本的人,他们开一部小车一个月赚的钱也不算很多。其实你让我呆在意大利,让我呆在法国,我还不愿意呢!”

2007年,黄永军到意大利参加版权交易会,外国人对中国现实与传统的隔阂让他既难以接受,又莫名的遗憾。在当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黄永军发现,在品种繁多的外国图书中,只有少量的中国图书侧身其间。他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出版商,必须做点什么。

“为什么不把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呢?”黄永军从中国图书在国际市场的需求缺口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自己的好友时,引发的却是善意的质疑,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去做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黄永军偏要试一试。同年秋季,他再次参加了法兰克福的国际书展,同时广泛考察了欧美多个国家的图书市场。第二年三月份,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到来,英国伦敦投资局邀请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及中国几家出版社参加一个以“中国图书走出去”为主题的研讨会,经一位出版界老师的引荐,黄永军成为唯一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民营出版人。

在英国的两个多月里,黄永军遍访从伦敦到爱丁堡的连锁书店和超市,从店员和顾客那里收集到终端市场的第一手资料。“英国是英语国家市场的制高点,其国际化程度比任何一个欧州国家都要高,以这里为桥头堡,可以辐射全世界的图书市场。”英国的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令黄永军大开眼界,他决定将英国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站。

回国以后,黄永军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他的想法得到了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领导的大力支持。2008年11月,新经典出版社在伦敦注册成功。黄永军希望这家其时只有两名全职员工和一个以英国人为出版顾问的小型出版社给自己带来好运,他将新经典的发展战略确定为:“一家打中国牌的本土化英国出版公司。”

如何在国外市场打好中国牌呢?黄永军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发现店员们给他推荐率最高的是两本书。一本书叫《驭龙——怎样在中国投资》,书中讲的是一个叫Jack Perkowski的人在中国投资汽车零配件赚了50个亿的故事,书中对在中国如何经商的细节有非常生动的描述。还有一本书是《中国震憾世界》,作者是一位堪称中国通的英国人,对中国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在全球的影响力等重大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可以说是关于中国的图书中卖得相当好的一本,成为2006年度的畅销书。

在调研中,黄永军还发现,英国市场上关于中国的图书,真正有权威性实用性的为数并不多,好多商业类图书还停留在个人传奇的角度,信息量并不大。

“我想我们的出版物要走向世界,除了传统文化这张牌,还有一个卖点,那就是腾飞中的中国经济和巨大的中国机会。”通过对英国市场的深入了解,黄永军的信心倍增,他描准了新经典今后的几个出版方向,其一是针对在中国的商务人士以及想来中国投资创业的外国人提供实用性强权威性高的商业类图书;其二是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出版经典汉语教材;其三是推出适合外国人口味和阅读习惯的中国传统文化图书。

出版方向明确后,黄永军迅速回国物色到三本书稿:《思考中国——中国成功发展的秘密》、《投资中国——全球商业领袖谈中国经济》、《赢在中国——全球500强企业CEO谈在中国投资》。

这三本书被黄永军纳入新经典的“中国系列”,内容的针对性和权威性都有了,但如何通过语言这一关,让海外读者阅读起来感觉不是隔了那么一层,实在是一个挑战。

“我们在英国打中国牌,不能按中国的方式打,得学会在英国实现本土化”,黄永军的解决办法是先找在国内的“中国通”来翻译,然后请剑桥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对译稿加以润色、审核。这样,既可以保让图书的翻译质量,又可以节约一些成本。

“欧美国家对图书的宣传和发行渠道非常严密,我们自己去做,费力不说,根本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可。”为了让“中国系列”成功通过市场的考验,黄永军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兰登书屋作为新经典的代理商。这样,通过兰登书屋,新经典的图书可以一举突破包括美、英等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印度等亚州国家在内的图书市场。

在与“最好的发行商”合作的同时,黄永军请来英国本土专业营销公司全程规划“中国系列”的宣传工作,由其负责安排BBC等英语主流媒体的采访事宜,配合“中国系列”图书出版上市时间组织报刊书评。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报告的,经过一番精心筹划,新经典首发的“中国系列”在2009年伦敦书市上一炮走红。由于经济萧条的影响,随后而来的G20峰会和温家宝总理访问剑桥大学,在英国掀起了“中国热”,人人都在讨论有关中国的话题。全球瞩目中国这个有可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泥潭的庞大市场,“中国梦”的粉丝们越来越多,黄永军认为对于外国人认识中国、投资中国很有帮助的中国系列“生逢其时”。

进驻剑桥,志在天下

“我发现越做,思路越广,想的就越大。”黄永军的下一步计划是将新经典出版社移师剑桥大学。因为剑桥大学有很多研究中国的汉学家,他们可以成为新经典推广中国文化的智囊团。

目前,黄永军正在积极运作《经典中国》、《感悟中国》、《亲历中国》《美食中国》、《旅游中国》、《功夫中国》、《中医养生在中国》《老子的智慧》、《论语的智慧》等系列图书。在即将到来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他计划一次性推出八十多本有关中国的英文图书。

就“中国图书”应如何走出海外这个问题,黄永军认为首先应把在国外的本土化出版发行做到位。因为国外的管理机制和国内截然不同,从选题策划到市场营销,整个出版流程的各种执行细节和人才的专业化程度,都远远走在我们前面。你只有把事情做好,得到他们的认可,才会闯开一片天地。同时,黄永军希望国内的民营书商能够勇敢地走出去,因为民营出版商能吃苦,敢闯敢做,能承受风险,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锻炼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自己就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在2009年伦敦书展上,新经典对面有一家芬兰的出版社,他们的编辑们都非常喜欢新经典的系列图书,还热心建议黄永军把样书寄到芬兰贸易协会,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大量的订单,“如果你不出去,就根本发现不了这样的机会。”黄永军说。

在采访中,黄永军回忆起上学第一天,母亲送给他一颗葱和一头蒜。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一颗葱希望孩子聪明,一头蒜希望孩子能够写写算算,将来出人头地。

上一篇:幼师简短实习自我鉴定下一篇:新《准则》《条例》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