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文化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陶瓷文化(精选11篇)

中国陶瓷文化 篇1

“中国文化”是个集合的概念,它包含了正统的、非正统的文化;主流的、非主流的文化;正的、负的文化;好的、坏的文化;高层的、低层的文化……

要认识什么是“中国文化”,就必须从这种集合结构上对“中国文化”进行区分,否则很容易把某些文化现象或者把个别文化人的现象看做了“中国文化”的本质。

此外,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是存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区别的,但是本质上来看,只存在正统的、非正统的文化;主流的、非主流的文化;正的、负的文化;好的、坏的文化;高层的、低层的文化的区别。只是现代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表现为非正统、非主流、负的、坏的、低层的“中国文化”。

有的人可能会说,文化会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么问题我们应该这么看,一艘航船不管开到哪个海洋,它的指南针是不会变的,有谁听说过,指南针要随着时间、环境改变的吗?随着历史与环境的发展,文化是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经常是偏离正统的、主流的中国文化越来越远。正统的、主流的中国文化,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不会变,也不应该变。如果变,中华民族的航船将偏离方向。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正统的、主流的、正的、好的、高层的“中国文化”是什么呢?

从本质上看,“中国文化”的核心可以总结为四个字:道、德、礼、义

什么是“道”?

所谓的“道”就是存在与“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世界”!

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是世界,其实很像电影与放映机的关系,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就好比是电影屏幕,决定这个屏幕上出现什么内容,是由放映机中的电影胶片所决定的。为什么用“道”来表示本质世界呢?看看电影胶片,你也许会有启发,这胶片像不像一条路?电影屏幕上的内容就随着胶片这条路的延伸而发生的。同样道理,我们的古人发现现象世界就好像是走在本质世界的路上一样,随着这条路的延展,我们所在现象世界也发生了变化。

什么是“德”?

从甲骨文的造字来看,“德”的左边意指为“行为”,右上是个“直”字,右下是个“心”字,“直”在甲骨文中是目上加一竖,那个一竖是“道”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心上加直就是洞察“道”的意思,那么“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洞察道并用于指导我们的行为。用今天的话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指导实践。

什么是“礼”、“义”?

“道”、“德”来自老子的思想,而“礼”、“义”来自孔子的思想

孔子发现让人明白什么是“道”,还要学会“德”,

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通俗的说,“道”、“德”研究生的课程,一般的学生很难学会。因为人的学习有个特点,容易学习具体的,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容易学会,抽象的东西就很难理解学会了,“道”、“德”就属于十分抽象的东西。

于是孔子根据人的这个特点,把有洞察力的人,也就是会“德”的人的所有行为,统统确定下来,就好像一本行为手册一样,这些确定下来的行为就是“礼”,而对这些行为的解释就是“义”。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要求人们洞察本质世界的内在规律,并按这种内在规律去行事。“中国文化”反对按照自己内心的欲望去行事。朱熹之所有后人的推崇,就是因为他把这点说得很透彻,他说“灭人欲、存天理”。对他这句话我们现代人在解读上是存在着误解的。从字面上看这句话很吓人,灭人欲,人没有了欲望,那还能成为人吗?

其实在朱熹的思想中存在着“先天之欲”与“后天之欲”,“先天之欲”就是我们饿了要吃东西,渴了要喝水,性成熟来要结婚,这些都是我们先天之欲,朱熹要你灭的并不是这些欲。朱熹要你灭的是“后天之欲”。什么是“后天之欲”呢?比如说,粗茶淡饭是“先天之欲”,山珍海味,满足喉舌之好的就是后天之欲,娶妻生子是先天之欲,寻花问柳、沾花惹草就是后天之欲。说白了朱熹要人灭的是放纵之欲。

“中国文化”的本质要求人们始终用一种平静、理性、和谐、自制的心态去面对这个充满诱惑、纷扰复杂的世界。并在这个过程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与此相吻合的就是正统的、主流的、正的、好的、高层次的中国文化

与此不吻合的就是非正统的、非主流的、负的、孬的、低层次的中国文化

正统的、主流的“中国文化”给中国人的价值是什么?

“中国文化”要求人们,洞察事物本来面目去生活、工作,而不是按照内心的后天之欲去生活、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与人格的升华,那么心灵的净化与人格的升华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呢?

对于这问题中国文化当时没有进行完善的回答。只有读书人片面的认为,只要读好儒家学问,就能通过科举晋升进入士大夫阶层,这是TA们能感受得到的看得到、摸得着的利益。

中国陶瓷文化 篇2

但是, 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语境下, 中国画必然面临诸多的文化关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想要原封不动的保持民族传统已没有任何可能, 所有排斥外来文明的社会必将陷入历史的死胡同。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接受了“师夷长技”“西体中用”“洋为中用”, 这在中国的近代、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过程中已经表现得十分充分。但是, 如果没有思想文化上的转型, 社会的现代化必然是不彻底的, 在文化上、观念上拒绝现代文明的整合, 以历史情绪、保守文化和狭隘思想主导社会的主流意识, 将严重地阻碍现代化的进程。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病源, 主要来自于儒、道思想。

孔子的思想产生于春秋与战国的过度时期, 封建秩序解体, 封建道德崩溃, 群雄并起, 战争频发, 各种思想竞相产生。在思想的交锋和实践当中, 孔子的“复辟周礼”“君子仁政”等理想, 完全不符合时代的需要。他对旧时代强烈的依恋情怀, 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危机的反映, 成为儒家思想产生的本源。其思想孕育出的中国文人, 不可避免的带有这种思想烙印。这种怀旧的思想形态,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回归与复古情结, 使整体文化趋于保守, 从而失去了进取开拓的精神张力, 导致文化激情和社会创造力的萎靡。两千多年的中华帝国史, 始终在一个超稳定结构中周而复始。从思想文化看, 自汉以后,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学说, 成为统治帝国的工具, 孔子被奉为“圣人”, 成为整个民族膜拜和不可逾越的精神偶像。从社会伦理看, 在儒家思想统御下的宗法制度, 成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君臣”、“父子”“夫妻”“嫡庶”“长幼”等关系, 构成帝国的人伦法理。已经溶化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之中。其结果是, 孔子之后, 再也没有出现思想的高峰。

中国艺术以文人画为主导, 更多的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儒道两家, 虽然皆有怀旧与复古情怀, 但老庄的出世思想, 较之于孔子, 更具有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儒家强调入世的社会和生活规范, 使它难以成为艺术精神的指向。表现在审美上, 追求格调高古。或闲云野鹤, 或世外桃源。纵观中国画史, 与社会史的特点极为相似, 表现出超稳定的特点, 讲求传承, 沿袭古法。是典型的承接性、叠加式发展, 经过上千年的积淀, 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而在艺术思想方面则几无建树。

儒家的道统地位不仅得益于皇权, 反过来也促进了皇权的格外强硬。统治者一方面推行儒家思想, 另一面打击和摧残知识分子, 对思想文化的控制令人发指。例如:明代的科举考试, 举子必须依照“圣人”的言论答卷, 自己是没有资格发表言论的, 这叫“代圣人言”, 你只能模仿“圣人”的言论说话。这种对人的思想的禁锢, 对人性的摧残, 我们今天是难以想象的。再看清代, 君臣关系, 已经变成主子与奴才的关系。为打击汉族知识分子, 统治者大造文字狱, 仅乾隆一朝有记载的文字狱案达一百二十余件, 涉及人数少则数十人, 多则数万人。这种对文化的摧残, 彻底禁锢和摧毁了知识阶层的思想和性格。

毫无疑问, 传统中国画作为文化认同、民族身份、审美惯性, 在中国具有普遍的认同和广大的市场, 作为艺术历史的延续其意义不可否定。但在全球化的今天, 思想文化的碰撞, 艺术的交融, 呈现出多源的文化艺术生态, 为中国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参照性、整合性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在这种文化语境中, 中国画不应当只是满足民族的认同, 而应当具有艺术的文化全息功能, 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思想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中国画”这个名称首先标明了民族性、地域性, 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在学术层面, 从理论到实践基本没有脱离这个局限。仍然陶醉在关起门来, 自说自话的状态之中。以民族自身的能力, 以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抗拒外来文化的影响, 是不可能走出这种局限的。就象中国的历史, 改朝换代不过是旧有秩序和就有文化的循环, 直到近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 其内在的危机才全面的暴露出来。今天, 在国际化的平台, “三流国家出原料, 二流国家出技术, 一流国家出文化”, 这一认识已被世界主流文化所认同。要发展民族的文化, 建立现代化的文化理论体系, 使中华文化成为影响世界乃至引领世界文化的主流, 必须放下那些盲目的自大, 先学会与其他文化的对话。而艺术毫无疑问地应当是这一实践的先锋。

参考文献

[1]胡树华.产品创新管理[M].科学出版社, 2000.

中国陶瓷文化 篇3

为何“中国制造”的阴霾如此难以摆脱呢?难道改进技术就不是“中国制造”了吗?笔者认为,中国制造企业往往关注于技术的升级,而忽视了本质的“中国制造”文化。相反,“中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背后的文化使然。

“中国制造”文化是什么?

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有物质使用价值,同时也传播着商品的文化价值,顾客接受了该商品也就接受了商品所赋予的文化,当然也不排除顾客在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比较中的妥协。于是,“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制造过程中也同样烙上了制造商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是需要用文化来解读的。“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物美价廉,所以中国的商品才被欧洲人青睐;有人说是假冒伪劣,所以才在俄罗斯市场上被围剿,但笔者却认为中国制造的文化符号其实是中国制造企业的文化综合体,中国制造企业的文化就是“中国制造”的文化。

“中国制造”文化的劣根性

这种“中国制造”的文化的缺点可简单归结为两点:一个是取巧文化,另一个是“差不多”文化。

所谓取巧,是指中国制造业的复制效应。先买入国外的技术产品,然后回来做一一的拆解,将拆解的零件再一一复制,最后组装成成品,贴上自己的标签,这就是中国企业的产品。难怪中国产品被贴上物美价廉的标签,同样质量的产品,没有技术成本,当然价格有优势,也就不奇怪欧洲总是提出反倾销提案。但若中国制造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拆解复制只会使中国企业沦为加工工厂。尽管国内制造业多年来一直在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可实际效果是——时至今日,中国在国际上也没有几个有名气的自主品牌。究其原因是取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当“取巧”成了潜移默化的内在精神时,企业就不会有足够的毅力去抗拒“取巧”带来的短期效益和便利性了。

其实,日本在工业发展初期也是一样通过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产品,再通过拆解、研究、改善来开发“日本制造”,让我们看看日本的改善文化吧,若松义人在《丰田式改善力》一书中说到:丰田式的改善力与其说是一种经营理念,不如说是一门哲学。改善已经在日本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以国外的技术为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消化技术原理,再重新根据市场情况做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最后再通过精益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集大成而自成一家。

但在中国可能更多的是复制,重复做着“拆解一组装”的动作,老板不仅不会花钱长时间养着一批技术人员做技术攻关,还有可能对已有的技术人员说:不用花费太多的功夫研究产品,只要拆解后能生产零件再组装就行,不要耗时耗力了,否则过些日子别人就仿制成功投入市场了。因此越来越多的满怀激情的技术人员也就逐步沦为组装师。中国制造业就是因为这种“取巧”的文化才少了很多像华为一样能够耐得住10年技术积累研发苦旅的企业,如此看来,中国制造业成为“中国制造”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谓“差不多”文化来自于中国人的口头语“差不多”。张天翼先生曾写过国人多是“差不多先生”。见面问“混”的怎么样,回答是“差不多、过得去、随便”。

“差不多”文化在制造企业中就是管理的粗放,企业家觉得差不多,没有出大纰漏就行。笔者在管理咨询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行业的龙头企业,之所以称这些企业为龙头企业,一定是由于这些企业是管理严谨、制度规范的企业,但当笔者进入这些企业以后,却发现企业管理松散,更多的是凭着企业创始人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才保住了龙头企业的称誉。从管理的角度上看,这些企业的行业霸主地位简直是个奇迹。

当然,这与中国企业家的“草根式”野蛮成长和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但这也同时给很多企业家造成了错觉:只要抓住一切可投资的机会,企业有钱了自然就会百年不倒。比如现在很多制造业企业家就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研究投资那些挣钱的领域,而不是专心做好产品制造。这些企业的领导者觉得企业差不多还活着,还在盈利就可以了。但这些企业家没有意识到的是,世界上哪个百年企业不是依靠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才使企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或者凭借深厚的管理底蕴才能发展其他产业的。由此看来,只有精益、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才能造就优良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中国制造”文化的劣性根源和改革

笔者将“中国制造”文化劣根性的根源总结两个:一是制造业急功近利氛围,民族性格的退化;二是对企业管理粗糙的放任。

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提出有两种无限:一种是创造的无限,即多样化的创造无限,另一种是恶的无限,即只是同质化、同水平的扩张,而不是本质不同的创造。中国制造业现阶段就是量的无限重复扩张。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急功近利,纷纷采用最简单的复制方式以求得比别人快一步,同质后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在广交会上自相残杀,更有甚者连最基本的商业道德也沦丧。

“仁中取利真君子,义中求财大丈夫”,中国制造业需要回归商业领域的本性,与其成为市场红海中始终担心被其他鱼吃掉,拼命让员工加班加点给别人做衣裳,不如回到企业的原点,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做起,掌握企业成功的核心,这样企业就会发现自己的盔甲足够强硬得横渡红海。

中国传统文化――陶瓷 篇4

||| 六、上釉||| 素烧后就可以为作品上釉。||| 七、釉烧 ||| 将作品进行最后一个步骤——釉烧。一般在1100--1260度左右。||| 还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南宋官窑博物馆玩。南宋官窑博物馆不仅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陶瓷的知识,看到许多古代出土的陶瓷品,还让我亲身体验了一下陶瓷制作过程中的其中一项,那就是——成形。首先,走来了一位叔叔,他的手上拿着一块干巴巴的泥巴,然后那位叔叔走到了我的身边,教了我一些让泥巴成形的玩法和方法。可看看容易,做做难啊!叔叔手里的泥巴可乖了,但一到我手里就不听话了,我让它宽,它窄,但当我让它窄时,它却又宽,真不知道泥巴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国传统文化数也数不清,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着许多许多的属于它的故事呢!|||

中国诗文化与文化诗学 篇5

中国诗文化与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于世界之交崛起于美国,是一种广义的诗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交叉性学科.中国引进“文化诗学”以后,以其文化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之差异,其概念内涵与外延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化诗学之崛起,是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一个重大的社会文化现象,代表着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前沿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学者的文化诗学研究,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不同的学术基点来构建辉煌的文化诗学大厦.其研究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作 者:蔡镇楚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30(6)分类号:G05关键词:美国 诗文化 文化诗学 全球化语境

中国竹文化与佛教文化 篇6

中国竹文化与佛教文化

摘要: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的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与中国佛教解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佛教;竹子;文化;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400多竹种和360万公顷林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用竹、最善用竹的国家。竹子与中国文化发展习习相关。新华字典中“竹”作部首的字就有187个。用竹子制成的生活实用品、工艺美术品数不胜数;颂扬竹子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人们崇拜竹子,爱竹子,赞美竹子。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兰、梅、菊并称“花中四君子”。竹子高风亮节,“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倍受国人赞赏,奉为做人的准则。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历史上有“竹祖龙孙道崇拜”,民间有“爆竹声声祈平安”的习俗2。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被誉为“竹文化的国度”。竹子被誉为“东方美的象征”。传统文化中竹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中无处不打上竹文化的烙印。从竹文化角度探讨佛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竹与佛教人物

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有用傣语写的《二十八佛诞生记》书中记载,广西大学

“竹林精舍”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初五精舍之一。传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弘扬佛法时,中印度迦兰陀村有一长者追随释氏,对其说笃信不疑,一心向佛,遂将竹园献给释迦牟尼作为说道之处。释迦牟尼即在竹林中设立精舍,广收门徒,说道度民,后世号为“竹林精舍”。

无独有偶,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上的“紫竹林”,则是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修炼得道之地,也是道场的发源地。《西游记》中,称赞观音菩萨是“兰心欣紫竹”(见

广西大学

西省平陆县的古八景中,有一个“竹林晓钟”。竹林就是竹林寺。传说唐朝睿宗时,有个和尚名智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没有竹子枝棵,而地上却有竹影,细观之还仿佛见到一位老人。后在此建寺,因有竹影之盛,取名竹影寺,也叫竹林寺。竹林寺的景致,一在于竹景,二在于钟声。关于竹影,寺内的墙壁上曾有这样一首诗“夜静人无语,风吹竹有声,披衣开户看,原来是春风”。现存的一块元代碑文上还刻有“竹林胜境,天下具闻”,可见当年竹林寺香火之盛。耐人寻味的是,竹林寺内的竹子只是一种“匡庐幻境”。按照佛教说法,竹之名相不过是藏识中熏习所染因缘和合的幻相,既非竹来眼里,也非眼到竹边,只是一心所在。也就说,无论是否有竹林,只要心到,竹境总是存在,竹境总能通于禅境。

四寺院素斋里的竹

我国人民在烹饪中使用竹子特别是竹笋的历史悠久,《尚书•禹贡》篇的“厥包桔抽”,《齐民要术》引用《东观汉记》云:马援至荔浦,见冬笋名苞,包通苞,亦是冬笋。随着历史的发展,竹笋已被誉为“蔬食

广西大学

。菊花冬笋,福建福州鼓山寺有干偏冬笋尖,湖北武汉归元寺有烧双冬4。

五、竹与佛教艺木

5。

佛教故事图中有赞宁谱竹图(宋代),杂类图中就有“竹间持咒图”。竹雕(竹刻)、竹编“佛像佛塔”:上海嘉定“竹根雕佛手”(明代);四川“普贤骑象”;浙江“竹编佛塔”等。《如意宝珠经轮咒王经》上说:“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众宝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则到大海边拾取清净沙粒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为舍利”,可见,竹子根节与佛骨(舍利子)有关。

六、竹与佛教节庆

在佛教节庆活动中,往往要“张灯结彩”烘托热烈的场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交融的结果。这里的“灯”大多是竹编成的灯笼。九华山历史上就有“狮子灯”庆祝庙会。中国佛教的这种习俗特点,随着中国佛教的传播,也影响到日本、韩国。韩国就有“提灯游行”来庆祝佛教节日的习俗6。

七、竹与佛教教义

中国竹文化集中体现在做人的原则和精神方面。中国佛教积极吸取、融合竹文化。大乘佛教教义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太虚改革佛教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以大乘佛教利生济世的精神,引导现代社会的人心、正思。“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利乐众生,尽于未来”(《佛乘宗要论》)。所谓学佛,先从做人开始,亦即学佛的

中国陶瓷文化 篇7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9000余年的音乐发展史上, 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流传至今的音乐形式。她主要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 其中, 文人音乐最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实质与文化特点。

文人音乐是文人大量参与创作、加工、甚至表演的音乐形式。古琴音乐、词调音乐、昆曲等戏曲音乐都属于文人音乐。它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诗词等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人文化。

在文人音乐中, 琴乐发展时间最长, 从未中断。

古琴音乐:古琴音乐追求超尘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哲思。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清、幽、淡、远”的文人色彩, 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成为古人修身养性, 塑造人格的最佳手段;流传至今的琴曲中, 有结构宏大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有短小精致的《酒狂》《关山月》等, 还有感情浓郁的琴歌《古怨》《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赏琴乐如聆天籁, 音起之处, 惊起漫天飞, 声至之地, 顿时江山如画;手方动雨云翻彼, 琴未响草木曦声;恢弘时似千军破城, 幽寂处如秋月入湖;容如暖阳普照, 哀似西风黄花;怒如雷霆震动, 悦似歌舞升平。

词调音乐:中国古代诗词基于声调语言, 顿挫抑扬, 起伏有致, 不但具有突出的的节律美感, 而且体现出优美的旋律线条。因而, 词调音乐是词与曲高度结合的音乐形式, 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形式, 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成果。如姜夔的自度曲谱《杏花天影》《扬州慢》等, 其形态已经十分成熟, 千年之前的中国南宋时期, 词曲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戏曲音乐:同样, 中国戏曲音乐从宋元杂剧以后, 文人大量参与其中, 形成了其写意性、程式化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诗词格律等艺术的共同文化特点。所谓写意性, 即非写实性, 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 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共同性,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程式化, 是指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稳定性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规范。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所以, 很多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被其束缚, 程式化成为教条, 艺术成为形而上。而又有一些人能做到“移步不换形”, 跳出约束, 将规范继承并实现突破, 成为大师。

所以, 文人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提炼的艺术, 是“高文化”, 更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我们把中国文人音乐不是作为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来审视时, 文人音乐不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以它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艺术特性融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各个部类, 以其强大的功能性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绘画、诗词、建筑等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舞蹈、绘画、诗词、甚至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几乎都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比如: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韵律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都讲究韵。韵, 可以理解为神, 她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感之所在。而韵律感, 则是体现艺术作品或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追求传神之审美感受。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 甚至是中国传统建筑, 都会讲究动与静、远与近、有与无等的对比, 这种对比, 就像音乐表现手段中节奏之长与短的关系, 其目的即是追求神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感主要以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等手段为主, 但是, 在书法艺术中, 其韵律表现在章法、间架及运笔等方面;在中国绘画中, 其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诗词艺术本身从其一产生就和音乐紧密结合, 大都可以入乐的, 其格律的韵律感是最突出的, 反倒是现代朗诵诗词的方式反倒是中国古典诗词韵律感的缺失!

线条感:传统音乐的线条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优美的中国音调是无与伦比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对比或是重复、模仿, 都给人以无尽美感和愉悦。中国书法和绘画中, 线条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大师的作品, 还是初学者的临摹, 都能体现出线条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性。线条之于书、画, 丝毫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它们都通过线条来叙事、抒情, 都通过线条传神、达韵。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回廊、曲桥、飞檐等造型, 也运用了类似于音乐旋律线条的表现手法。

节奏感:节奏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是最主要的, 它可以脱离旋律单独成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而节奏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体现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中, 体现在轻重、徐疾、虚实等方面;绘画方面, 体现在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 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另外, 音乐的其他特点如:结构工整、讲究对称, 对比求异等, 在很多传统文化形式中, 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 二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割裂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从其一产生,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音乐现象就是文化现象, 审视音乐现象也必须用文化的的眼光。

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象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与特殊的精神内涵才造就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反之, 传统音乐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技巧性的、技能式的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用审视欣赏的眼光透彻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1]

参考文献

略论“文化”及当代中国文化定位 篇8

摘要:本文拟从文化的涵义及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入手,试分析其内容,进而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进行定位。

关键词: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中国传统哲学中“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都是指这个意思。“化”,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如《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可见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有“以文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整词,是 “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同时,“文化”也含有“人为”的意思。“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属精神范畴。

文化的涵义

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广义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的是民族所共享的普遍的稳定的集体意向。它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內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它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

由文化的定义可看出文化是关于人的,以人为核心,其实质是“人化”。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反之又对人产生作用,即也可认为人的一切发展变化是文化。

文化的产生与人的产生是同一过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认识和改造了自然,同时也创造了人,形成了文化本身。人与文化之间的的关系,是互为主客体的结构关系。一方面,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人在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创造了文化的形式,从这方面来说,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实践的对象性存在。另一方面,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具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是超越主体的客观存在,影响和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文化是历史的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产物。历史中有了人的形式后的历史就是文化,文化的人也是历史的人,有起始。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载体或文化存在物。

文化是人的文化,也就意味着它对人有价值,体现人的特点和人的尺度。但是,价值作为意识性的东西,又如何体现或感知呢?文化即人化,那么文化就必须依赖人的活动,因为文化的社会性是由人的对象性的活动的社会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文化本身的存在不可以直接感知,但是文化的存在却是可以感知到的,它包含在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中。

当代中国文化定位

当代中国有三大主流文化形式存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文化。

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是利己文化,强调幸福价值。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自由主义文化引导下的政治体制是自由民主制,它要求要有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而这些对于当下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在公共领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防止自由主义的泛滥。

中国传统文化是利他文化,强调崇高价值,没有明显的界限意识,一切以群体人的意识为主流,是一种超权利文化或者非权力文化,不提倡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政治体制最终会走向中央集权,容易产生以家族本位为主的家国同构体系。而这些对于当下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在公共领域是不需要的,而且还要保持适度的警惕,防止腐败的滋生和狭隘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的泛滥。

马克思主义文化是互利文化,强调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所做出的选择。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引导,当今中国的社会正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政治解放(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公共领域既维护了个人利益,又维持了群体秩序,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选择。

对三大主流文化的逐一检视和价值定位,可以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定位作一定的探索。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定位为制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定位为精神文化,西方自由主义定位为物质文化。人(作为个体的人)有三大属性: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人的自然性要求人对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性需要的满足,这就要求要有足够发达的物质文明,自由主义下的市场经济,通过对经济的发展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如果说人的自然性是人维持自身肉体的生存,那么社会性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性就是人提高境界和超越自我的体现。人是唯一以社会性为自己基础和根本特色的存在物,而社会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主张和利益的相互承认而形成的联系。人是社会的人,被社会规律所制约的同时,也被社会赋予不同的个性;社会又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得以维持现状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唯一的活的因素,因而社会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被定位为精神文化是有一定原因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民族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根,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河流,这是永远不能被舍弃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生为基本主题,是一种修养文化或者是内在超越的境界文化,追求“内圣外王”。因此,对于在缺乏精神追求、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里保持自我精神是必须的。(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亨著·周易大传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对比 篇9

中美文化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他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协调发展.在众多文化相比之下,饮食、教育、家庭文化尤为突出.这些身边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中国文化传统大致是一种伦理型的`,而美国文化主要是科学性的或者是理智性的.

作 者:莫丽玉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外语教研室,江苏・常州,213161 刊 名:安徽文学(文教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 “”(9) 分类号:G0 关键词:饮食   教育   家庭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10

题目: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软件工程

姓名:梁磊

学号:3112370077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

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在文化模式

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

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

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发展 创新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那么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80,90后的影响具体又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

1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左右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不会是凤姐,兽兽,伪娘,**门所传给我们的被中国共产党定义为三俗的东西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青花瓷》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当然我很感谢我大学时的舍友,带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啊,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就我个人通过对周围人的调查和我个人的想法,现在的新一代大学生亦或甚至博士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康熙,乾隆,雍正三人哪朝代都一知半解。把电视上的类似于《宫》等题材过于艺术化的电视剧视为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并引以自豪(大学生亦此,何况其他?真是民族的悲哀!)。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

1.1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有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4、有利于根除残存的封建宗法关系 1.2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空白。1.2.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1.2.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1.2.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基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2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 2.1 探寻文化融合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能向其让步,完全丢弃现有传统文化,对所谓的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答案必然是“不”!近代日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

其实这个弹丸小国-------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提的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我们80后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抵制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2.2 如何重塑中国文化

下面谈一谈我们这些社会的接班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我谨代表个人发表意见。)

我个人很喜欢读一些史书之类的东西,“以史为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那么怎么才能很好的做到“鉴”,而不是将史书权当故事书看。我认为史书上所讲的东西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只要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变通,留下本质核心的东西,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同理,在这个物欲横流,主流价值观严重缺失,诚信危机遍布的现代中国。面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我觉得更应当重塑老庄思想,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可见一斑。了解中国文化,道教便是一把钥匙。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明显违背了“马克思的观点”。国外的文化之所以在中国风行,主要原因有三:

一、现代中国自民国开始出现了文化的断层,而目前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用来附庸风雅和赚钱的幌子。名家大都在人民大众之中,绝非所谓之专家。

二、外国利用其本土文化优势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在保留其文化本元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需要,满足人民大众诉求,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只是修个塑像,建个博物馆那么简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只有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统一。立足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统一也许以前的京剧,纂刻印章,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桃花扇,剑术等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但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动态向前发展的。虽“形”没了,但“神”犹在。这也就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原因。它能博众家之所长,印度佛教成功被中国化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对多元化的各国文化,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有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各种低劣文化的同化。总而言之,采用道家之理论,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国家文化安全,重塑中国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02-103,l13.

[2]顾兆禄.对当代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9—42.

中国陶瓷文化 篇11

盘点一下过去两年里的文化娱乐大事,对于东亚乃至整个亚太文化圈来说,将文化与商业结合得最为紧密、影响最为广泛的文化现象,恐怕除了《大长今》,无人能出其右了。作为一部讲述古代韩国女医官故事的电视剧,在中国的一些卫星电视台反复播出后,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一部电视剧的意义。从2005年开始,在《大长今》的推动下,韩流加快了对亚太各个国家的文化影响。韩国料理和泡菜全面进入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餐饮业,与各国美食一争高下。从北京新东安、上海淮海路上的时装店,到广东小镇上的鸡毛店,到处都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韩装,为各个阶层的女性所追捧。而作为家电业从业多年的市场人员,我不仅在中国的CCTV上频繁看到李英爱代言的LG广告,也在马来西亚的电器商场里,在越南的街头灯箱广告上,在泰国的报纸广告上,不断巩固着李英爱与LG亲密接触的印象。

显而易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韩国消费电子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和人性科技在全球范围获得产品领先优势之后,如今的韩国企业以韩剧为先锋,伴随着韩流时尚文化的广泛渗透,开始向世界各地贩卖文化!毫无疑问,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企业将掀起一场针对世界的“文化革命”,并借此推销韩国商品。

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的中国企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确立以低成本和大规模制造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之后,现在也纷纷踏上国际化征途,其中,联想、华为、TCL、海尔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先锋。但是,目前除了华为靠扎实的技术在国际通讯设备市场上杀开一条血路进入市场主流外,其他面向终端消费市场的企业先后遭遇挫折,先是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品牌美泰克遇阻,在美国市场上长期以来是高投入、低回报,无法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投入产出严重失衡;然后是收购IBM PC业务之后的联想在美国遭遇DELL阻击,美国人对LENOVO品牌缺乏信心,联想在美国市场的PC份额持续下滑;更为严重的是TCL收购阿尔卡特、汤姆逊之后重组失利,整个TCL集团震荡不断,出现巨额亏损。

那么,是何原因造成了韩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国际化截然不同的遭遇?或许,我们可以从品牌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为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求解。

国际化三部曲:产品输出,文化输出,品牌输出

考察多数经济强国及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必然要经历产品输出、文化输出、品牌输出三部曲。尤其是对于消费电子企业,由于其产品与个人消费、家居生活具有高关联度,消费文化的影响对于电器产业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还是90年代的韩国企业,在其起步的第一个阶段,与欧美企业相比,它们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只是成本和价格,“物美价廉”是当时日本货和韩国货的代名词,向世界输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是当时日本及韩国企业的使命。

伴随着产品输出,日本和韩国开始崛起,成为新兴的工业强国,它们不满足于扮演OEM角色,还想获得世界各国的好感和认同,于是文化牌便成了它们的必然选择。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日本以“世界工厂”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那一代日本人所思所想的就是让世界接受、喜欢日本的产品。当时日本的文化输出─动漫攻略就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如著名的《铁臂阿童木》,几乎就是日立公司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十万马力、七大神力”的机器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人们在记住阿童木的同时,也记住了日立品牌。

进入90年代,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推向世界的卡通形象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一个商标,或一种特定的产品,更多的是日本独有的生活方式,甚至尝试着推销更深层次的日本文化理念、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例如《机器猫》、《七龙珠》、《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在日本文化输出的同时,日本品牌也随之征服了世界。

日本人选择了动漫,而韩国人则选择了韩剧。2000年以来,从《蓝色生死恋》开始,韩剧逐渐替代日剧,成为中国媒体娱乐版的热门话题,而《大长今》便是其巅峰之作。韩国的文化输出势头是如此之强劲,以至于众多追逐时尚的年轻人迅速从“哈日”一族变成“哈韩”一族,娱乐界的“韩流”劲吹引发了更多的人们对韩国文化的兴趣,乃至“爱乌及屋”,进而追捧韩国产品。2000年以后,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品牌开始全面占领中国的手机、数码、IT等时尚消费电子领域。

文化输出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文化的系统输出能够消除经济全球化给本国企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且为企业的全球化添加动力。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对产品的功能性价值进行比较之外,心理上的文化认同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实就是国家品牌效应,因此又被称为“国家品牌”或“国家背书”。从韩剧所引发的市场效应可以看出,文化输出能够很巧妙地在文化输出国的品牌与文化输入国的消费者之间形成“心理认同”,提升商品的内涵,于无形之中赋予品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国际化:借“中国热”扬帆出海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虽说贸易额位居全球前列,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企业仍处在产品输出阶段,习惯于商品交易,习惯于简单的价格竞争,而不习惯于经营品牌。另一方面,中国文化的输出,要么缺乏系统规划,要么只着眼于政治和外交,而非经济与商业。在媒体对中俄文化年的新闻报道中,有一位中国出口商人说:“我在俄罗斯从来没有看到过电视台播出一部中国电影或者电视剧。”另一位在俄罗斯市场上打拼的温州鞋商更是断言:“中国企业输出产品的同时并没有文化输出。”

不过,我们很幸运,如今这一切都在改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现在,国际化转型期的中国企业面临一个新的机遇,中国文化输出面临着一个新的契机,在“韩流”之后,“中国热”开始在全球升温。

近年来的“中国热”首先源自好莱坞电影文化的渲染。2001年,华人导演李安以一部全明星阵容的《卧虎藏龙》,真正实现了华语电影直接面对西方观众的历史性跳跃。此后,中国演员、中国故事、中国风景、中国功夫、中医等中国元素在世界银幕上频频亮相,2005年,中国元素甚至成为好莱坞大片乃至世界电影产业的一个新看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王牌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杀死比尔》,这部片子不惜花费大量篇幅刻画中国武功高人,让“中国元素”

的价值得到最直观的演绎。

由于好莱坞电影文化对全球大众文化具有强大的商业影响力,中国文化通过好莱坞电影得到了全球普罗大众的认同,“中国热”在海外迅速升温。当然,这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已经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有媒体报道说,目前全球有3000万外国人在学中文,仅美国就有80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汉语热的升温表明了一个事实:世界迫切需要了解中国。

“中国热”的持续升温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提供了绝佳的“借船出海”机会!

寻找文化符号:到底是章子怡,还是孔子?

德国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对“符号”所作的定义是:“人是符号的动物,文化是符号的形式。”在他看来,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都是“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都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塑造“文化人”。而中国符号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通过“符号活动的组成和生成”塑造中国式的“文化人”。在全球化的图景下,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中国符号背书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文化符号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或者其他任何东西。但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人在各种符号中最鲜活、最具有故事性,也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

米老鼠是美国商业文化的符号,阿童木是日本商业文化的符号,《大长今》是韩国商业文化的符号,那么中国品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符号呢?到底是章子怡所代表的娱乐文化、世俗文化,还是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英文化?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指出:“现在都讲20世纪全球文化输出中心是美国,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20世纪是一个美国梦的时代……中国现在的经济成长也很好,这个高速成长也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梦,要创造出一套对中国梦的文化想象,章子怡就是。这个小姑娘小时候看电影肯定也觉得那些好莱坞明星不可企及,但现在,所有的大明星都在电影节上跟她平起平坐,这些大明星们都对她说:‘你是未来之星。’这就是中国梦。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

他甚至认为:“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论语》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文化打通的一个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张颐武的观点引起了激烈争论,很多人认为章子怡和孔子不在一个层次上,无法相提并论。对于符号选择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看,唯一的选择标准是企业和产品的属性。如果是消费电子产品,由于其与人们的家居生活密切关联,以及消费电子产业与个人享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应该选择娱乐文化的代表章子怡这样的电影明星;如果是传统产业,比如高档白酒、茶叶、中国字画、工艺品等,就应该选择具有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名人,以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提高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但是,进一步分析,从商业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对于品牌国际化的需求,很显然,娱乐文化比传统文化有着更为强大的商业影响力和价值,这也是章子怡、巩俐、张曼玉、成龙等华人影星在国际广告舞台上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原因。

毫无疑问,中国品牌,尤其是消费电子品牌,要成为全球范围的知名品牌,与本土娱乐文化的紧密结合是必不可少的。本土娱乐文化不仅限于电影,可以是电视剧,也可以是体育,甚至是动漫(在针对年轻人群的目标市场上,动漫有着远大于电影和电视的影响力)。作为本土娱乐文化的符号,可以是一个电影明星,也可以是一个体育明星,甚至是一个卡通形象。

然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本土娱乐文化和娱乐符号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立足于企业品牌和产品属性,结合自身的国际化需求,研究中国娱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对娱乐符号资源进行认真发掘,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符号,并进行系统规划,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上一篇:党员个人廉洁从业心得体会下一篇:民事上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