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共7篇)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二、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文化体系和文化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文化的分科知识和中国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小学到中学, 学生学到的、接触到的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不少, 但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缺乏整体性系统性。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就是要梳理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将学生已掌握的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理论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从而树立中国文化历史概念, 实现在文化上的高度自觉。高校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公共基础课程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 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 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可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扩大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人文素养, 促进全面发展。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但由于各种原因, 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 现状令人担忧。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 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比较重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 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 大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 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 比重过大;人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 比重太小作为人文课程的公共基础课《中国文化概论》相应地被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限选课校选课, 有的高校甚至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 理科类专业不开设。
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 忙于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等考试, 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他们对《中国文化概论》这样的人文课程认识不够充分, 态度不够端正, 不能认识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使得校园文化氛围薄弱。高校学生毕业后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如果缺乏人文素养, 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 文化观念已经逐渐向西方式的偏移, 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反而渐渐变得陌生。大学生喜欢过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 对中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 有的甚至已然忘却。这种盲目的崇外, 使得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大多选择《基督教研究》《外国名著导读》、《西方文化精讲》等, 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论语导读》、《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导读》等的极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 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 可以拓宽知识面, 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 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炎黄子孙, 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3. 学生素养低。
目前相当部分高校学生存在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 令人担忧。有的大学生精神生活空虚无聊, 整天沉湎于网络游戏、QQ、微信, 有的道德缺失、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唯物主义、唯利主义、唯乐主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因此, 高校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2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学科课程,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 高校应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有赖于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化和升华。大学生首先必须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 实现这种内化和升华。因此, 各高校应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在文理各专业的必修课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并确保每周两课时的教学量, 开满一个学期。另外, 高校还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文类师资队伍, 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渗透到课程教学中, 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 涉及文学、史学、科技、外交、教育、宗教、音乐、戏曲、书法、绘画、建筑、雕塑等多方面, 内容繁多、知识涵盖面广。《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博大精深而授课时数却校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讲授繁多的教学内容, 并达到弘扬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 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应根据《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特点, 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通过演示文字、图片和影视资料, 以及超级链接互联网上的有关资料, 配合教师的讲解, 将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 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注重弘扬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 应注重弘扬中国文化。当前, 中国经济腾飞, 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 同时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小。文化素质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因此, 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必修课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需要, 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 应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的生成机制、表现形式和总体特征,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和理论, 把握中国文化现象的特点, 提高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进而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族的文化特点。
4. 努力提高学生素养。
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宗旨, 就是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特别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进而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 努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
教育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未来, 它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 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生价值的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正是富含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进行思考的一门课程, 这些传统文化积淀和蕴涵了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知识, 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 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努力弘扬中国文化, 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一、设置专题,力求深入
本科阶段,一些教师讲授《中国文化概论》,往往受到学时、教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马观花,难以深入。就教材而言,大多依据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冯天瑜等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以及阴法鲁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等教材。这些教材各有千秋,大多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渊源、经济基础、发展历程等入手,再分章节讨论中国文化之分流如宗法制度、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历代官制、天文历法、建筑风格等,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教材侧重于分章讨论,但内容显得驳杂浩瀚、难以精专;有些教材则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化史发展历程的揭示,分各个时段进行论述,脉络虽清晰,但宏观阐释不足。这些教材有助于学生对中国文化基本知识点的学习,但也易流于表面,讲授深度往往受到牵制。研究生阶段,如果再将这些教材的知识点复述一遍,将有悖于研究性教学的总体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研究生教学要求,设置若干专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深入细微,旨在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科研创新能力。笔者给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共计36课时,大约每6个课时讨论一个专题,分“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先秦文化典籍精读”、“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中国史学概论”、“中国历代制度史”、“中国美学通论”这六大专题对中国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其中“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在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揭示其内在起承转合规律,探讨各阶段文化之总体特点。“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通过经典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先秦文化原典的思想精髓。具体选择《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礼记》、《诗经》等原典,采用现代比较规范的注本进行精读,追寻经典之本意,思考其中的现实参照意义。学术是中国文化的命脉,“中国学术思想概论”侧重于探寻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化传承、士人道德操守及其中国文化之影响,分先秦诸子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进行集中探讨。“中国史学概论”在讲述中国史学史的基础上,通过精读《史记》文本,初步了解中国史学思想及文化影响。中国历代制度演变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因此“中国历代制度史”主要探讨某一时段政治、经济及文化制度之兴衰演变,以求通过制度反思而关照当下。“中国美学通论”则讨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宗教等审美特质,揭示中国美学的独有内蕴。之所以如此划分专题,既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化经史子集的四分法,又涉及古代文化的经济、政治、学术、思想、艺术等诸多方面,将宏观和微观结合,力求深入浅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响较好,大多觉得上课收获颇多。通过学习这些文化史专题,他们既能宏观把握中国文化发展进程,又能对一些文化史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二、讲论结合,互动交流
研究性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其固有思维方式并提升其科研能力。因此,在授课方式上,不能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更要将授课、研读、讨论、互动相结合。笔者采取的讲授方式为:讲论结合,精读原典,分组讨论,课程作业。所谓讲论结合,是指每个专题先由教师讲解两个课时,或是总体论述该专题,或是论析某本典籍,或是对某个具体话题深入探讨,内容不拘,形式自由,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精读原典,主要让学生课后对中国文化史上主要典籍及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阅读。具体六个专题各列出书目,如“中国文化发展历程”阅读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先秦文化典籍精读”阅读《论语》、《老子》、《庄子》、《周易》等书,“中国学术思想概论”阅读钱穆《国学概论》、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中国史学概论”阅读王伯祥《史记选》,“中国历代制度史”阅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美学通论”阅读李泽厚《美的历程》。每个专题大约要精读一到两本书,在精读原典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讨论则有话可谈,言之有物。
“学而不思则罔”,阅读经典之余,更要乐于思考、敏于答问。本课程在教师讲授以及课后阅读之后,也颇重视课堂讨论,对中国文化史诸多专题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先秦思想文化中儒家与道家思想存在异同,在课堂讨论时,笔者将学生分为儒家、道家两方,分别阅读儒家和道家原典之后讨论儒家及道家关于“道”的理论,有学生认为儒家思想不太关注个体而重视群体性道统,当时就有学生反驳说儒家也重视个体的尊严、道德修养等。在激烈讨论之后,笔者对双方论点进行评析,指出先秦思想的复杂性,不可仅以儒家或道家笼统论之,即使儒家内部不同学者之间也有差异性。通过大胆质疑、相互切磋,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研究视角日趋新颖,为日后科研及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堂讨论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将各个专题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在座同学,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收集材料、开展研究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学生自身讲课水平得到提高。如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这一练习过程中,有学生做出“情迷唐代”的精美课件,讲述唐代历史文化,并解读其热衷于唐代文化的原因,受到在座学生的好评。又如阅读《史记》时,一些同学详细分析《史记》中诸多不大出名的历史人物,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命运,解读中国历史的诸多特点,令人耳目一新。再如讲到“中国美学通论”时,有同学对汉服极为感兴趣,作出“儒雅的汉服”的学术报告,整个报告图文并茂、内涵丰富,让在座的同学皆感受到传统服饰之美。通过以上诸多授课方式,使得原本单调的课堂丰富多彩,对于学生课后准备、课堂反应、积极思考等方面也作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学生得到极好的训练。
三、实地考察,经世致用
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典籍记载的传统文化往往不够形象可感,学习中国文化史也要重视实地考察,充分借助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课余时间,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扬州的寺庙、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了解到佛寺的基本布局、佛像的宗教内涵、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等,使得原本颇有距离的宗教文化变得切实可感。在博物馆参观时,笔者侧重讲解“广陵潮”、“雕版印刷馆”等几个颇有特色的馆藏。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清代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历代扬州文化的发展等知识,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刻板及印刷也有了深刻认识。这些不仅使得书本知识落实到实处,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文化强调经世致用,学习中国文化课程也当如此。在课堂上,笔者较为重视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呼吁学生将传统文化学以致用。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贤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载道”等话题进行讨论,试图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尊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文化反思能力。与此同时,笔者还提醒学生要熟悉民族文化精髓,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充满底气。注重提升自身涵养及人生境界,不断自我完善与心态调整。通过学习文化经典,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及家庭观,实现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诸如此类,皆是从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出发,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反思社会、传承文化、自我实现的能力,这些也是《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课堂形式的改革、课外教学的拓展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对《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诸多尝试,使本课程既能符合研究性教学的要求,又能增进学生学养,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念,为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湖南:岳麓书社,2003.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
1、孔德 首先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认为人类理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因此认为社会发展也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秩序和进步成为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斯宾塞 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两方面研究社会学。
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发现社会有机体的形态学(社会结构的原理)和生理学原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理)。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依据,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2、马克思马克思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础理论。马克思注重社会调查,把实际材料作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前提。
涂尔干 社会学年鉴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创立了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功能分析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历史分析则揭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韦伯理解社会学(认为社会学以理解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类型分为: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活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理想类型科层制(权利、纪律、权威三者,权威为关键性概念 并将其分为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性权威和法理型权威)。
3、社会学的发展 起源于欧洲 在美国形成独立的学科。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 :传入时期(1891--1911)、成长时期(1912--1927)表现在:社会学课程逐步扩充;建立社会学系;建立社会学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一批社会学译著出版发行)、建设时期(1928--1952)、恢复重建时期(1979以后)。
第二章 社会学
1、要勾画出社会学的内容,三条途径:历史的途径、经验主义的途径、分析的途径。
2、社会学的特征为: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应用性。
3、社会学的功能:研究功能包括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教育功能包括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社会管理功能包括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社会批评功能。
4、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指的是 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产生、形象横、变化的人们的关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5、社会实证研究的一般程序:筹划阶段包括五项工作选题、建立研究假设、制定调查工具、组织人力、筹集研究经费;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任务是分析资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分析资料分为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前者偏重定量分析,后者则偏重定性分析)。
6、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包括自填式和访问式两种类型)、实地研究、社会实验室研究(类型有实地试验、实验室试验、标准试验、准试验和双盲试验)、非介入性研究实验。
7、社会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是指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问卷调查和试验方法属于定量分析)
8、两者的关系:①着重点不同。定性重“质”,定量重“量”②依据不同。定性依据为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定量依据为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③手段不同。定性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定量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④科学基础不同。定性一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定量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⑤在研究所处的层次不同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第三章 社会
1、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和无限丰富的。
2、基本特征:社会以人为主体;社会艺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社会一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来源于自然有不同于自然。
3、社会唯名论代表人物韦伯、社会唯实论代表人物涂尔干
4、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需要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是科学的社会观(发展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生命所在)。
5、社会是一种关系网 这种关系网就是人与社会全部的关系,表现为相互联系的具有层次型的四个体系:角色人格体系(角色包含者人格,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因素,价值标准决定着角色行为的取向和目的,能力为角色的目的服务,气质是角色行为的心理动力影响角色行为式样的心理要素。)、价值规范体系(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权力制度体系(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权力是人格化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行为交换体系。
6、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体系。可分为:初级和次级社会关系;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7、建立与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逐步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速健全社主主义法治,用法律形式来保护已建立的新型关系和促进消除陈旧落后的社会关系。
8、社会结构使之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社会结构: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社会结构是具体地、历史地存在和发展的。
9、社会的基本要素:人口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的人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力资源是指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体现了包含在人体内的生产能力。自然资源使之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特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潜力的无限性、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毛吞的不可调和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矛盾。
第四章文化
1、文化的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2、文化的构成要素:物质形态要素、精神形态要素、语言符号要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3、文化的结构及功能:结构包括文化特性、文化集丛、文化规模。文化的功能包括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合 是文化整合功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规范整合 是将社会规范内火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结构整合)、社会导向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维持民族团结和社
会秩序,而导向功能则推进社会进步)、反功能。
4、习俗是指历代相研究而成的被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模式。习俗植根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们行为的观念和规范,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价值标准。
6、法律的特征为公正性和强制性。功能为惩罚功能、威慑功能、教育功能。
7、宗教的功能: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8、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采借、冲突与融洽的过程。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把文化传播分为三个阶段:接触与显示阶段、选择阶段、采纳融合阶段。文化采借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纳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9、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第五章 社会化
1、社会化是指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核对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人的社会化作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2、社会化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个人自我完善功能
3、社会化的基本功能:生活技能社会化是指人们学习并获得维持生活状态和改变生活质量的本领的过程;价值观社会化是指人们认知与认同社会住到价值观念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采取的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状态的过程;行为社会化是指人们按照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模塑自身行为的过程;角色社会化是指按照社会上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使个人行为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社会化是阶级性和终生性的统一。
4、社会化的类型:基本社会化是指“生物人”通过社会文教育,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是指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使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分为两类主动再社会化和强制性再社会化;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前者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播和教化过程,后者指年轻一代用知识影响前辈的过程。
5、社会化的条件: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对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是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环境因素(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大众传媒。)。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的根本途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观察学习、角色扮演、知识积累。
6、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现实结果,就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角色能力。社会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六章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构成社会互动的主要因素: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主体;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010-9-19 18:13 湖北自学考试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第五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分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机械唯物主义的界限;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观点,掌握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学会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自觉地去改造主观
世界和客观世界。
教学基本要点: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驳倒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
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
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实践,认识和价
值关系。认识的中介。实践是认识的发生的现实基础,是认识主体认识
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其是否真理的惟一标准。反映与信息选择,建构的关系。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认识对实践具有的导向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作为认识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及其特点。作为认识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及其特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感性认识的局限及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然性和条件。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条件。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实现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应该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必须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
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
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思考题:
1、简述认识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3、“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
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谈谈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5、结合认识辩证发展的过程谈谈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
6、试举例说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六章真理与价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同学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了解价值的属性,明白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时,能够科学
合理的进行价值评价。
教学基本要点: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致。价值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真理的价值性就是真理对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和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思考题:
试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
试用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该怎样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其他科学理论。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真理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试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
试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第七章社会历史前提与社会基本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意识结构;自觉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历史现象。
教学基本要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的根本局限是片面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科学的实践观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决。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统治,为人们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
根本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一个整体。
2.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连接社会与自然的纽带。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劳动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区分了开来,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3.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交往实践及其形式与交往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必将引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维护人类社会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
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5.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阶级及阶层的联系与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6.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
在社会结构中,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上面竖立的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的地位。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现代国家的类型。国家的职能
和发展趋势。国体与政体。
7.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
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观念结构。社会意识形式及其作用。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功能和作用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具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调节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传承和发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文
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的。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劳动是联结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纽带
2、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怎样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必须讲政治
4、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
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八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与一般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活的有机体;明确人类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过程;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根源在于社会本身内部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等多方面因素。
教学基本要点: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
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这
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社
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3.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
产力标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思考题:
1、试简述社会发展动力系统诸要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3、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根据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
5、如何全面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6、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第九章人的本质,作用和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人的本质和属性,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社会历史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但前进中又充满了曲折;明确人的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并与社会进
步一起塑造着人的本质,规定着人的价值;明确社会进步的前途是共产主义社会。
教学基本要点:
1.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及其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活目的和意义。实践活动是人的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价值及其特点。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的现代意义。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主要是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个人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发挥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3.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
自由与必然及其辩证关系。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阶段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的全面提高。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二者有着重要的差别,也有内在的一致。现阶段,我们需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创造前提和条件。为此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思考题:
1、应当如何把握人类社会进步的总趋势
2、怎样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3、为什么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共产主义
远大理想的实际行动
4、如何全面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何重大的现
实意义
5、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
为什么要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2、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
曾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最初思想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就是通过民族形式把它反映出来
就是根据中国特点应用到实践中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背景
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客观依据
• 第一,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实际需要
•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 马克思只是提供的一种方法和思路,不是教义和教条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强真理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发展的必然结果。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后的反映
延安整风全党共识党的七大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诞生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 中国兵乓球文化“本土化”
1.1 物质上的本土化
(1) 比赛战绩。从1926年至今, 在世界各类比赛中, 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约占32%。其中, 中国队多次包揽冠军记录, 获得多枚奖牌, 在国际乒坛中首屈一指。
(2) 技术、战术。技术、战术的本土化, 主要体现在站位姿势、握拍方法;打法类型;获胜因素三个方面。首先, 站位姿势、握拍方法。根据其他国家的站位、持拍方式, 中国创造出自己的站位姿势、握拍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 两膝微屈, 前脚掌着地 (主要以脚内侧蹬地) , 脚趾轻微用力压地, 脚跟微离地面, 重心置于两脚之间, 上体略前倾、收腹, 持拍手臂自然弯屈, 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 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 手腕自然放松, 拍头指向右斜前方, 横握拍的肘部向下, 前臂自然平举, 手腕自然放松, 拍头指向上方, 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其次, 打法类型。科研公关团队是中国乒乓球队的坚实后盾, 其善于洞察乒乓球发展时势, 并研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快攻、弧圈、弧圈结合快攻、快攻结合弧圈等打法。最后, 获胜因素。科研工作者、教练对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等准确定位, 为运动员规划专属打法[1]。
(3) 配备的乒乓球器材。乒乓球器材在竞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不断革新推动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器材贴有“本土化”标签。运动员可以熟练运用各种器材, 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4) 独特的训练方法。中国乒乓球队的制胜法宝之一:独特的训练方法。其将训练经验、实际环境结合打造出独家训练方法。
(5) 后备人才的培养。自1950年起, 中国采用“三级训练网”模式培养人才。“三级训练网”即国家乒乓球队, 省、市乒乓球队, 地方体校。
(6) 乒乓球的普及。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 普及率极高。为提高国人体质国家倡导体育锻炼, 乒乓球项目成本低, 便于开展、普及。
1.2 精神上的本土化
随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成长, 乒乓精神得以产生、发展, 成为推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多年来, 中国乒乓球人在党、全国人民的支持下, 用汗水和创新精神积淀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格言, 比如:“创新才有生命力”的辩证哲思, “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境界以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国际胸怀等等。这些精神财富不仅是体育精神, 已上升为民族精神, 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乒乓球作为国球, 不仅要为全国人民奉献精彩的赛事, 更重要的是乒乓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承, 鼓舞和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新时期不断地进步[2]。
2 推动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的策略
2.1 学会分享
中国乒乓球队, 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 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 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中国在乒坛几近处于垄断地位, 这对乒乓球项目的发展极其不利。为不辜负国人的期待, 乒乓球队员、教练在训练的时候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夺取金牌的目标上, 导致乒无暇顾及乒乓球的普及、市场拓展。中国自身的乒乓人才优势, 导致其他国家根本无法超越。他们采用引进中国球员的措施应对比赛, 本国的乒乓实力并没得到根本的提高。在全球化背景下, 乒乓球更应该如历史中推动外交, 振奋民族精神般发挥影响。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该及时转变思想, 以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该大气的走出国门, 去扶助其他乒乓球竞技较弱的国家。除了提供理论知识, 还要由宽广的胸怀, 学会分享, 共同成长。众所周知, NBA起源于美国。但是提及NBA, 大家首先会将其定义为世界的。NBA文化的发展是站在国际的角度上, 为全球篮球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乒乓文化也应如此, 去拥抱世界, 将其应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3]。
2.2 改善人才培养体制
(1) 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培养阵地。“三级训练网络”产生于计划体制时期, 是为我国乒乓球运动储备人才的主要模式。其以国际、省市、地方储备为主, 几乎利用不到学校这个人才培养基地。科学不断地发展, 时代不断地进步, “三级训练网络”缺陷日趋明显。在后奥运时期, 应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把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大阵地。我国多所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高水平的运动员数不胜数。比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 东北师范大学的男子篮球队, 临沂大学的啦啦操队等, 都是把人才培养重心放到学校阵地上, 这不仅可以为许多运动员提供平台, 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
(2) 以人为本。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待遇, 训练环境。同时, 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提高自身素质、竞技水平等。在对运动员的培养、管理中, 应做到体教结合, 肯定运动员金牌以外的价值。
2.3 凸显乒乓球文化商业价值
乒乓球文化的发展, 依靠国家买单。中国乒乓球文化应借鉴“NBA”的成功之处, 积极转变经营思想。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乒乓球文化应注重设计、生产、包装“比赛过程”产品。把乒乓文化作为商品运营,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通过市场调节, 促进其长远发展。另外, 乒乓文化还需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 通过层层管理, 以确保乒乓营销的顺畅。
2.4 进军海外市场
(1) 走出去。很多国家引进外援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本国的乒乓实力仍然得不到提升。要想根除这种弊端, 还得依靠强国扶助弱国。以各个国家的乒乓球水平为依据, 建立连锁乒乓学校, 进行传授乒乓知识、技能。通过海报、游戏、明星等方式, 加大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宣传力度。这样, 既可以引起国外群众对乒乓球文化的重视, 又可以促进乒乓球运动项目普及[4]。
(2) 引进来。在中国建立多个培训基地, 为国外优秀运动员提供训练平台;不断地创新改善乒乓比赛规则, 鼓励国外运动员前来参赛;开展国际乒乓交流夏令营;开设教练辅导班, 提高教练执教能力、素质。
3 结语
我国乒乓球运动处于巅峰阶段, 应准确定位国球发展, 大力弘扬中国乒乓球文化, 通过学会分享、改善人才培养体制、凸显乒乓文化商业价值、进军海外市场三四个策略, 促进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正建议, 为提高我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的共享。
摘要:当前, 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 所向披靡。然而, 中国乒乓球运动取得如此傲人的战绩, 不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反而慢慢淡出了国人的视野。究其原因, 不外乎缺乏乒乓球文化的支撑。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令人倍感堪忧, 其能否顺应体育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是其发展路途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中国乒乓球文化的“本土化”, 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的和谐发展之路, 并从学会分享, 改善人才培养体制, 凸显乒乓文化商业价值, 进军海外市场4个方面提出建议, 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本土化
参考文献
[1]程禹.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战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42-45.
[2]唐正元, 刘桂平.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体育世界 (下旬刊) , 2013 (2) :18-19.
[3]张兆龙.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13) :87, 90.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推荐阅读: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09-09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资料11-01
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串讲笔记12-1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06-20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10-12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自考圆梦06-30
06年4月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试题05-28
设计学概论自考复习10-21
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答案10-05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