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总目标

2022-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作文教学总目标

教学总目标

素描画 教学总目标

同学以个人参与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素描工具资料的的使用,学习美术绘画的方法,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素描学习的耐久兴趣;了解基本的素描知识,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思想,丰富生活。在素描学习过程中,激发发明精神,发展素描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同学情况分析

本班同学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爱涂爱画的,学习过一点最基础的美术知识,教师应继续坚持同学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同学适当的指导,让这些有一点点基础的同学接触初步的素描知识,能画出基本的素描图。 教材分析

我采用的是教师自备教材,教材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同学学习和有基础的同学学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基础水平。教材包括简单的几何体、单个的静物和复杂的几何体。教材的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强,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适合同学掌握素描知识。 教学措施

1、注重对同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同学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同学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同学体验、考虑、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视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同学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同学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考虑、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同学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发明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同学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身独特的见解。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同学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4、重视对同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同学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示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六、教学用具

素描纸,铅笔,夹子,透明胶,绘图橡皮,小刀等

七、教学进度布置 总课时:57课时

周 次 教学 内 容 所需课时 第二周第三周 临摹正方体 六课时 第四周第五周 临摹长方体 六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 临摹圆锥体 六课时 第八周第九周 临摹球体 六课时 第十周 写生正方体 六课时 第十一周 写生长方体 六课时 第十二周 写生圆锥体 六课时 第十三周 写生球体 六课时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写生静物 六课时 第十六周 全期小结 画展 三课时

第2篇:数学教学总目标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高中数学总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阶段规划及教学目标阶段定位

(一)教学阶段任务

1、高一上:必修1-必修2模块,基础知识以六条主线脉展开:

(1)集合 (2)函数五目

(3)基本初等函数 (4)函数与方程应用

(5)立体几何与空间解析几何初步 (6)解析几何初步、坐标系及空间向量

高一下:必修4与必修

5、部分选修2-

1、选修4模块,基础知识以四条主线脉展开:

(1)三角函数 (2)平面向量。 (3)三角恒等变换 (4)数列

(5)不等式及推理与证明。

高二上:选修2—

1、2—2模块,基础知识以四条主线脉展开:

(1)命题与简易逻辑(2)圆锥曲线与参数方程(3)极限、导数与微积分初步(4)数系扩充

高二下:必修3与选修2—3模块,基础知识以四条主线脉展开:

(1)算法初步与算法案例 (2)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 (3)等可能概型与统计初步 (4)随机变量与统计案例

高三上:一轮复习:以知识理论复习为辅、以能力素养培养为主

高三下:二轮复习:题型分专题,定量限时,集中巩固练习,一要纠错、查 误、改细,二要夯实重难点、三要提升解题速度

三轮复习:高考真题卷模拟冲刺,不断更新总结考点内容及命题形 式、解答模式、难点破解的思维方式、误区及易错处, 定量限时,心态平稳、思维清晰、应试驾轻就熟、遇到 意外情况不慌不乱、应变新题、活题、难题情境经验丰 富。

1

2、教学目标阶段定位

高一上:以储备学生五方面的知识理论及培养学生六方面能力素养为总阶段目标:

(1) 理解与掌握集合知识理论,

通过集合概念领会数学确定性与客观性的学科美,具备规范运用集合语言表述与转化数学命题的能力,了解康托尔、希拉伯特两位大数学家的有关事迹与数学成就,使学生对数学世界产生浓烈兴趣与迷恋,初步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2) 理解与掌握指数、对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知识理论,

夯实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的化简运算基础,具备运用基本初等函数图像与性质刻画与处理初等函数问题的能力;

(3) 理解与掌握函数五目知识理论,领会函数问题处理方法与技巧,在初中数学的起点上继续升华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运用素养;

(4) 能准确理解实际问题所表述的题意,能保留问题本质上的数学意义,撇开撇清具体意义,从中抽象出数与形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函数与方程知识熟练解答,在初中数学的起点上继续提升抽象建模的思维水平与应用数学的意识,从中领会数学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具备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深化对数学学科抽象性特点的认识,形成关注问题本质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

(5) 理解与掌握直线与圆的知识理论,理解与掌握极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知识理论,复习平面向量并将知识理论类比推广到空间向量,了解球坐标系与柱坐标系知识理论,

夯实以形解数、以数析形的平面解析几何基础能力,掌握极坐标系、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及简单应用,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线性运算,认知不同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共性特点与不同作用,了解体会不同坐标系处理问题的利弊得失,具备直线与圆实际应用题抽象建模的能力,了解笛卡尔、牛顿两位大数学家的有关事迹与数学成就,使学生迷恋数学,具备一定数学情怀。

(6) 掌握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知识理论 掌握三视图与直观图画法,领会三视图与直观图互化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形象准确的空间想象能力,具备运用正例、反例验证立体几何命题的真伪能力,具备运用定理严密论证立体几何中真命题的推理素养,具备运用直接法与向量法两种方式处理立体几何证明问题、空间角与空间距离问题,体会直接法与向量法处理问题的利弊,辩证认识两种思维方式不可偏颇的必要性,不断提升空间思维品质与空间解析几何能力

高一下:以储备学生四方面的知识理论及培养学生四方面能力素养为总阶段目标: (1)理解与掌握三角函数知识理论, 夯实三角函数的化简运算基础,具备运用基本初等函数图像与性质刻画与处理初等函数问题的能力;

2 (2)理解与掌握平面向量的知识理论, 夯实坐标运算与线性运算的化简运算基础,初步形成向量代数、用向量刻画平行、垂直、夹角的思维方式与转化意识。 (3)理解与掌握数列知识理论,

领会数列是自变量取整数值函数的原理及赋值法、代换法在数列中的应用,掌握等差、等比通项、中项、求和公式与变式的运用,掌握累加、累乘、递推变形与构造新数列、迭代与取对、方程思想分析解答通项问题的方法技巧,掌握倒序相加、分组求和、裂项相消、错位相减的分析解答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掌握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综合应用的题型与处理方法,掌握与n无关的存在命题及处理方法,具备数列实际应用题抽象建模的能力

(4)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法,掌握基本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知识理论及应用,熟练运用观察猜想、归纳、类比、对比、分析、综合、放缩、反证法与数学归纳法的推理思维方式与证明方法,了解排序、琴生、伯努利及常用函数不等式的理论知识与简单应用,提升对代数式构造与变形、灵活运用不等式理论处理问题的能力素养,了解柯西、陈省身、费马、伯努利四位大数学家的有关事迹与数学成就,使学生充分迷恋数学、探索不等式世界。

高二上:以提升学生四方面的知识理论及培养学生四方面能力素养为总阶段 目标:

(1) 理解与掌握命题与逻辑的知识理论,通过命题概念领会数学确定性、唯一性、客观性(非真即假)的学科美,具备规范运用命题语言表述与转化数学命题的能力,咬词准确、逻辑清楚。

(2) 理解与掌握圆锥曲线与参数方程的知识理论,

升华以形解数、以数析形的平面解析几何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掌握动点轨迹、椭圆与双曲线定义、性质、离心率、抛物线焦点弦、焦点三角形推论、定点、定直线、最值、参数取值范围、直线与曲线相切、相交的一般解析法、点差法、参数方程法等重点问题的处理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与习惯,做到思路分析布局合理、化简简洁、运算准确、擅用几何性质与向量工具、解析问题清楚明白,从而拥有扎实的解析几何能力与素养。

(3) 理解与掌握导数与定积分的知识理论,

了解极限定义,了解导数定义的抽象过程、理解导数定义,理解导数的几何、物理、数学意义,了解无穷小定义、函数连续性与间断点、极限运算、洛必达法则、微分中值定理,掌握运用导数处理切线问题、函数问题、物理问题的要领,了解微分概念与表示、微分公式、导数即微商、不定积分概念、求不定积分的凑微分法、换元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法、定积分的抽象过程,理解定积分概念,领会先微后积的基本思想,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掌握运用定积分求平面几何曲边形面积的方法,初步从整体上领会导数与微积分的应用意义,充分认知领会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工具,数学学科理论来源于、抽象于实际问题,又放之具体情境而皆准的广泛应用性,了解我国古代朴素的极限思想,了解导数与微积分理论创立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了解牛顿、莱布尼茨、欧拉、拉格朗日四位大

3 数学家有关的事迹与数学成就,使学生热爱并信仰数学,引导学生树立投身于数学与科学学习的人生志趣。

(4)掌握虚数基本知识理论,掌握虚数代数式的四则运算,了解数系扩充的相关历史背景,了解塔塔利亚、卡尔丹、棣莫弗、欧拉四位大数学家有关的事迹与数学成就,了解虚数的三角式与指数式,了解虚数的乘方、开方运算,了解棣莫弗公式、欧拉公式,了解一元三次方程解法与卡尔丹公式,了解虚数单位在高中数学中的灵活应用,使学生高度热爱与坚定信仰数学,树立投身于数学与科学学习、研究、传承、发扬的人生志趣。

高二下:以提升学生四方面的知识理论及培养学生四方面能力素养为总阶段 目标:

(1) 理解与掌握算法初步与算法案例的知识理论,体会将算法问题程序化处理的意义,了解算法与计算机编程学科的联系,了解算法案例的历史背景与有关事迹,具备将数学中算法问题画出程序框图的能力与素养

(2) 理解与掌握计数原理与二项式定理的知识理论,熟练运用计数原理知识处理条件计数问题,领会分类互斥、分步互依、有序排列、无序组合、先选后排、元素与位置的辩证认识、相邻捆绑、不相邻插空、定序相除、隔板法、分组分配问题区别处理方法、正难则反、抽象建模、直接法与间接法相互验证、不重不漏等处理计数问题的基本要领,具备排列与组合数代数式、二项式的化简运算能力,加深数学是计数的工具学科的理解与认识,升华实际问题抽象建模的计数思想。

(3) 理解与掌握等可能概型与统计初步的知识理论, 能熟练运用数的方法、排列组合知识、代数与平面几何知识处理等可能概型的概率问题,特别是几何概率问题,要具备抽象建模的能力,要掌握概率基本公式并了解独立事件的概念,熟练掌握条件概率的定义与乘法公式,并了解乘法定理与贝叶斯公式,能熟练运用抽样的知识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图表的知识整理数据、能根据数据特征与意义的知识分析数据,能根据样本数据的分析信息得出科学可靠的统计结论,充分领会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实际应用意义。

(4) 理解与掌握随机变量与统计案例的知识理论,

熟练运用集合语言表述事件与进行运算,熟练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方差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熟练掌握二点分布、超几何分布、二项分布的应用,了解正态分布的简单应用,理解相关变量的回归分析原理与方法,能运用回归分析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理解分类变量的独立性检验原理与方法,能运用独立性检验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熟练数学累加运算符号的运算特点与规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概率与统计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并更加充分领会概统的实际应用意义。

高三上:以三个方面为总阶段目标:

4 (1) 在一轮复习展开前与展开中,有策略、有节奏的使学生在思想、心理、视野的格局下,加深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认清高考是总结性、选拔性、决定性的能力水平考试,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高考,高考是威严的、庄重的国家级考试,结果一锤定音,没有反复余地,高考也是相对公平公正的、有实际意义的考试,要从心理上理解国家与地方分数线差异性的政策,从心理上接受高考是区分出学生能力上下、水平高低的选拔性考试的意义,从视野上对高考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看广、看深、看远、看破、看透,高度对自己将来的学业、事业负责,消除学生对于应试教育的误解,连一次考试都应对不了的学生,谈何龙虎之志、凤鲤之向,更勿怨天尤人,不满社会环境,要在备考前与备考中,尽力消除学生一切不利于备考的想法、情绪、偏见。达到使学生科学认知高考,把握人生机遇,端正应试态度,确定理想大学及专业的首要教育目标,不断勉励督促学生去经历、去体会、去升华为理想奋斗的充实、激昂青春、飞扬快乐的情感,要将这一目标始终放在知识理论复习、能力素养培养的前面。

(2) 在一轮复习展开前与展开中,有系统、有方式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备考习惯,不紧不慢,不骄不躁,各门学科,扎实备考、高效备考、快乐备考,宁可不要优势学科,也不能有跛腿学科,消灭高

一、高二偏科导致的学科成绩不均的格局,制定阶段性备考计划,消灭跛腿学科后,有优势学科的要保持,没有优势学科的要锻造自己的优势学科,在备考中优势学科精益求精、不断拔尖,力求高分满分,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备考习惯始终放在知识理论复习、能力素养培养的前面。

(3) 忌讳过于动员、营造剑拔弩张的紧张备考气氛,消灭满怀豪情而三分钟热度、不能脚踏实地的备考个例,要让学生处于内心安然的状态下,冷静、理智、平稳备考,退而不馁、进而不止,有咬劲恒劲、有决心毅力,复习升华知识理论,不断提高学科能力与素养。

高三下:以四个方面为总阶段目标:

(1) 要关注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心态,保持平常心,不忙不乱,悠然备考,享受备考的过程,淡然备考的结果,锻造学生开朗过硬的心理素质,要将这一目标始终放在二轮、三轮复习目标的前面。

(2) 二轮复习,题型分专题,定量限时,使学生对于数学常规高考题型达到熟能生巧、如火纯青、秒解秒答的境界,不断强化应考实力与信心。

(3) 三轮复习,高考模拟演练,定量限时,使学生心态平稳、思维清晰、驾轻就熟、遇到意外情况不慌不乱、不断积累丰富的应变新题、活题、难题情境经验。

(4) 考前一个月内,尽量各科教师在班主任协调下,备课内容、形式、教法尽量轻松化、幽默化、亲切化,达到让学生忘记高考存在性的状态。

5

第4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总教学目标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

2 能力目标: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1、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页第4道简答题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的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 情感目标:强化“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8页第

2、4道简答题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鸟、昆虫等动物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 情感目标:举例说明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

“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14-15页第

1、

2、5道简答题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能力目标: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认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难点: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19页第

1、4道简答题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2、能力目标:能够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尝试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探究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2、难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23页第

1、3道简答题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种行为。

3、 情感目标:体会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物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假设。

2、难点: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如何寻找和饲养蚂蚁。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26-27页第

2、5道简答题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难点: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1页第

7、8道简答题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2、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4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情感目标:

1、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39页第

3、4道简答题

第二节 细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情感目标:1.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2.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43页第

1、2道简答题

第三节 真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情感目标:认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47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1.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2.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50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

2、 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 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难点:发酵作用的实质、举例说明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54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树立分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

2.难点是学生对于分类知识,要建立感性的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认知水准是很难的。应在尝试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58页第

5、6道简答题

第二节 从种到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从种到界各分类等级的名称。

2.阐述各分类等级之间的关系。

3.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了解划分分类等级的意义。

4.说出双名法各部分的含义、书写规则,以及双名法的提出者。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怎样给生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教学中融入保护生物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分类地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身边的生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物分类的单位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2.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的分类。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64页第

2、3道简答题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列举生物的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我国生物的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珍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物的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理解基因多样性。 3.学习分析资料的方法。

三、作业布置

新课程学习指导第70页第

4、5题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能力目标: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情感目标: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2.协商和辩论这样保护白头叶猴。 作业:课本98页的技能训练。

第5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总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第6篇:六年级上期语文教学总目标

1、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120个生字,要求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采用多种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

3、完成七次口语交际内容,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敢于表达与交流。

4、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5、会写读后感和演讲稿,建议书和简单的活动总结。

6、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能自主探究音、形、义一体的特点。

7、能借助工具收阅读,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8、自读自悟,了解大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9、创造口语交际的场合,探究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

10、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1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12、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13、阅读本册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关心他人,保护环境,艺术情操等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14、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5、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珍视个人独特感受。

16、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上一篇:爱过错过都是经过下一篇:黄山旅游指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