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共9篇)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篇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

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与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地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获得有效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能够使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三是要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其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篇2

对于一个知识点, 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是建立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常从四个维度去叙写。

1. 学生的主体性。

每节课面对的学生是相同的, 但却在本质上有着一定的差异。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学校, 同一学校不同的班级, 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显然我们不能个个单独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学生的共性, 进行同质处理。

2. 教学行为时目标多样化的核心。

由于学校的管理不同, 每个教师不同, 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也会有有所差别, 甚至很大区别。例如在设计实验上, 有的教师会设计成演示实验, 只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获得信息, 然后对信息进行推断做出判断和解释;而有的教师会设计成验证性实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 猜想、设计、验证, 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然后核实实验与猜想的信息;有的会通过观看视频, 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果;更有的地区靠口述实验。从这样的区别不难看出, 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学习结果是不一样的, 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3. 学习行为。

每一节课学生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掌握实现, 这是学生对课堂掌握程度的一种外在行为, 准确地把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不同的深度采用多样化叙写。例如在选修《物质结构》中原子的学习, 认识电子层及电子层排布的规律、书写1~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会写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等不同的教学目标, 其学生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用了解、解释、判断、归纳等方法来做具体的要求。

4. 学习结果。

这是课堂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程度不同的学生对其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利用A、B、C、D四个等级来做一些判断。通过这样的叙写, 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二、叙写教学目标的基本步骤

当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 首先要对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 参考《新课程标准》与《指导意见》中的知识叙写, 让那些模糊的课程标准清晰化。其次对知识点的条理性做整理, 针对教学要求设计学习条件、学习行为、学习结果, 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对学生的把握。最后叙写完整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 就能清楚地明确整节课学生要学的是什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学生能学会什么、学生要掌握到何种程度。例如选修《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的学习。

第一步:查找《化学课程标准》与《指导意见》的相关叙写, 这些目标比较模糊, 只能作为参考, 而不能直接应用到教学目标中。

第二步:制订知识的计划图, 分子式中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和碳链异构。

第三步:设计学习条件, 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掌握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一般方法, 然后通过练习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第四步:学习行为, 让学生总结概括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和步骤。

第五步:学习结果, 让学生熟练书写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

通过这样详细的规划, 使得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条不紊, 很清晰地明确每一个阶段学生要做什么, 不仅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 同时也能高效地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叙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实际教学课堂上, 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去履行教学目标中的每一个环节, 与学生的生成资源相结合, 灵活合理地来完成整个教学计划, 以便我们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 让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上, 首先, 让学生通过课件动画来学习同分异构体实质, 用讨论的方式给同分异构体下一个定义;看完动画后, 让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进行抽查, 查看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情况。其次, 利用习题让小组完成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讨论怎么书写科学合理, 不会丢掉也不会多出, 然后对学生书写情况作出评价, 让写得好的一组说出自己在书写时的方法, 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 总结出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和步骤。最后, 通过练习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同时调查不同学生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书写时容易产生的错误或遗漏, 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确保让每一位学生对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都有一定的掌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 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了对概念的认识, 让概念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让学生主动地自我总结出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使得他们在以后独立完成时不会丢掉那一项, 确保书写的全面性。这样的学习不仅使教师能清楚地解释概念, 同时学生也会对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增加了课堂的效率。

总之, 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索, 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追求, 只要我们沿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习, 就不会在方向上走偏, 就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深浅, 减轻没有目的讲解给学生带来的负担, 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幼红, 柳闽生, 施梅, 陈凯, 吴晓霞.化学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 2012, 32 (4) .

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 篇3

一、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要求

在语文课程中,阅读一向处于主体地位,与写作、口语交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文学类文本在教材选文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领悟和感受“美”,思考和体会“情”,学习和借鉴“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目标一向是课程标准中头等重要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而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依据语文课程的特点而制定的培养目标。正如厨师烹饪,需有菜谱,良师授课,亦需有目标。教学的实施受到课程目标的制约,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有关于阅读教学的内容,丰富而全面,条理清晰,而其中能够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产生关联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了解文学知识,学习阅读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规定,在阅读鉴赏活动中,学生应了解散文、小说等常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相关背景材料,以便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学生应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阅读中的实际需要,采用适当方法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对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要素的融会贯通,积累整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地提高。

(二)领悟文本内涵,感受作品魅力

在阅读鉴赏活动中,文学类文本由于其形式的灵活多样,涉及范畴的广博,表达方式的自由随性,尤具艺术魅力,对学生格外具有吸引力,相比于说明文等阅读文本,更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创造审美体验。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应达到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滋养心灵,不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社会及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三)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规定,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应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学生能够从宏观层面上把握文本内容,思路清晰,要点明确,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个人观点及蕴含其中的深刻感情。此外,学生还应学习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阅读,开展探究性阅读及创造性阅读,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另外,笔者认为,由于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三者在语文课程中相辅相成,吸收与表达相互为用,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相互促进。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学习亦对提高其写作、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活动中,学习、借鉴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方法,规划谋篇布局,推敲词句的精华养分,以达到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提升写作水平和口语交际水平,亦是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应达到的目标之一。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目标的纵向考量

高中语文教育上衔初中语文教育,下启大学语文教育,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目标,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趋势显而易见,相比于初中学段,高中语文阅读活动更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要求其对文章的理解和剖析更见深度,学习的方面更具广度。以便于为大学的语文学习和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对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系统学习语文字词知识、文学史知识具有较大的帮助。可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开启学生语文智慧之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对其终身的语文学习和文学阅读都具有深刻长远的影响。而文学类文本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以其丰富的人文性而在文学花园中独占一片春色,因此,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毋庸置疑了。

二、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功利性扼杀了人文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开宗明义地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和背景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忽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古诗文阅读教学,轻视甚至漠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

语文阅读教学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它与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相辅相成,是学生提高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国家组织专家学者精心编制的语文教材,其选文皆是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文学类阅读文本,具有着极强的人文性,蕴含其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精炼的辞藻句式,足以为学生提供精神的滋养,美的熏陶。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高考升学的重压下,高中语文课程不可避免地脱离了语文课程本身的内涵,走向了功利和刻意。教师和学生皆着重于对字、词、句的认知和掌握,在文言文、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夯实,沉浸于题海战术中,在解题方法和答题技巧上纠缠不休,把原本独具人文性特色和美感的语文课上成了追求理性,钻研公式的数学课。中国的应试教育,适合中国本身的国情和学生学情,而过于追求功利性的学校教育却走向极端。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被忽视是语文课程、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集体遗憾,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被扼杀是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悲哀。

(二)教师专业素养的限制

首先,教师自身文学修养的不足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限制因素。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是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阅读基础,需要教师对作家作品的阅读和理解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投入精神,融入感情,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文学类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反思。经观察,笔者发现,在教授人文性较强的选文时,教师较容易触及“表演”的教学弊端。在一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性语言,排比、比喻等各种修辞手法齐上阵,名言佳句信手拈来,课堂教学语言优美婉转,文采飞扬,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较硬的写作功底。然而教师教学语言书面化,以及过多地抒发自我感情,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探究主体的语文课堂上并不合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其审美能力和探究精神,避免因文学类文本极具美感的特征而流于堆砌和灌输华丽辞藻的弊端。

另外,鉴于文学类文本灵活随性,极具美感,可开发领域多而广的特性,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亦有待改进和调整。传统的“走教案”式的语文课堂教学,突出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的预先设定,就不可避免地会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需要和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变化,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限制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灵活变通和生成的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对知识的需要而随时做出有创意的调整,少预设而多生成,方能使课堂教学环境自然舒适,师生交流愉悦顺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观察,笔者发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采用教师预设提问,然后通过阅读讨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进行教学。而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我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再通过研讨对话来解决问题,教学的针对性则会更强一些,课堂教学内容也将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使学生学有所获。

三、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现

(一)把握各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在阅读鉴赏活动中,学生应了解散文、小说等常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表现手法。在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各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需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等类型,与说明文等文体不同的是,除散文外,文学类文本常具有明显的虚构性和夸张性。文学类文本的虚构,并不是凭空的信口胡言,而是作家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现实体验与心理体验的结合体,是在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丰富和大胆的想象加工而成的产物。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立足于现实,而又不等同于现实,这是其与常见文体的显著差别。如鲁迅小说《祝福》中“我”的形象,是作家虚构的角色,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作家本身。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类文本与常见文本的区别,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不同体裁的文学类文本具有各自的文本特征和阅读方法,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文学体裁自身特点的挖掘和相互之间的比较,引导学生把握其基本的文本特征。例如,小说和剧本两种文学体裁中同样包含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通过在情节发展中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及环境等多种描写方法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剧本则是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语和动作来使人物形象得以鲜明地呈现。

同时,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针对具有不同文本特征的文学体裁,教师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随文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例如,在戏剧体裁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排演话剧、课堂短剧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活跃课堂气氛。而在小说体裁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排演话剧、课堂短剧的方式依然试用。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小说体裁和戏剧体裁文本特征存在的区别和差异,戏剧往往比小说更具张力和表现力,更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因此,在组织学生排演话剧之前,应先把小说改写成剧本,这样才使学生的表演更好地体现作品内涵。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学生应达到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课程目标。所谓艺术鉴赏力,即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作品中的艺术美,破除学生对美的神秘观念,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自觉地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学习创造美,把美真正融于心,发于情,流于表,成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和创造者。

例如,在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对课文中几幅秋景图的理解,尝试着画出秋景图。然后挑选画得较为生动、形象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这便是一个引导学生自觉体味文本内涵,细读文本的较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美的事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师应作为美的世界的领路人,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既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也是充满美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课程的责任,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完善,也是促使其感受生活美好,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极佳途径。

(三)改进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不理想,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课堂流于形式,索然无味,难于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中,存在着两种错误极端。一种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地大力灌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和理性分析,固守一套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程序化。在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的机械分析中将文学作品的艺术美“碎尸万段”、“大卸八块”,将原本完整生动的美葬送殆尽。另一种则是高举“整体感悟”旗帜,将学生“完全放养”,使学生独立置身于美的世界,却无人引领其欣赏和体味,茕茕孑立,孤苦伶仃,望穿秋水,对美的熏陶求而不得,触不可及。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艺术美的感知与欣赏,不能被教师全权包办,而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组织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之以合理引导,才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智慧之道。

另外,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教师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大量文学性语言的使用,克服教学的“表演性”,将关注点由自身切实转移、落实到学生身上。

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系统研究学生的学情和教材文本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每篇课文的学习特点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使教学语言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充实而有侧重点,避免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追求新颖灵活的教学形式。

(四)加强课内外的衔接与沟通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贯穿于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内部,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选文,还要引导其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激发与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选择读物,注意读物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其次,要注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避免顾此失彼,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再次,教师需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及时获得反馈,不能放任不管,避免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为达到真正的目标和效果而付出实际的行动和努力。

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长学生的文学见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将从课外读物中吸收的知识和养分应用于教材选文的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和内涵把握。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如果在此前便阅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集或传记,则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其对文本的深入解剖。

综上所述,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课程的要求,以及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制定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不同文学体裁的文本特征,根据不同文体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阅读方法。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其走入美的殿堂,欣赏并创造美的世界,改进教学方案,使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避免模式化和表演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体。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引导其阅读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全面地进行文本解读。

完善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语文教育研究者、语文一线教师等各方语文教育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支撑,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4]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篇4

新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的认识

宜宾市一中 郑达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所谓的三维目标,从包含的内容来看,就是指: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我想谈的是:在新课标中,为什么提到的是三维目标,而不提是三种目标呢?其中,三维目标和三种目标的区别是什么呢?新课标得这种提法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呢?我在看了很多资料之后,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

1.运用数学思维的图解来加以示意和解释。

将三维目标看成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三维,当三维都和谐正常发展,得到的长方体的形状才协调(长方体最协调、最优美的就是正方体。正方体的三维长、宽、高是相等的,这里就让我们看到当三维目标都是等同的高度重视,得到正常、协调的发展的时候,学生的发展-----长方体的协调、优美就体现出来了),同时其体积才是达最值。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够是素质教育、才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

单维目标的发展,而忽略其他维度的发展,肯定是不和谐、健康的。无论是忽略任意的一维还是两维,都构不成长方体,这样就不存在长方体的体积构成。如果知识发展单维目标,或两维目标,其余的一维或两维目标发展不好,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少构成的长方体不够和谐和美观。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重视过程和方法,比较忽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相当于是长方体的两个维度不够和谐。

2.三维目标的提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教师要有一种整合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中应该始终贯穿三维目标的整合的理念。至于针对具体的章节,具体的课堂,三维目标是怎样整合,如何体现三维目标中的显性与隐性的,这要教师的认真学情分析,一定要具体的内容和落实的措施。如文科学科的总体目标是强调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两个维度结合的重心有所区别的,这要看教师的整合的意识和能力而不同。

其次,教师要有应变的基本素养。当老师通过学情分析之后,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就有一些预设,然而在课堂中有一些生成,两者之间有共同点,肯定有区别,教师要有围绕三维目标,不断地矫正和引导学生的生成,教师既要及时反应出学生对某一问题答案的一种内心体验,又要想如何正确的引导是高效的生成。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3.三维目标和“双基”的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三维目标的提法应该说是一个创举,这和传统教学中强调的“双基”有联系,但更多的是一些区别。但是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提出的三维目标绝对不是对立于传统的双基,更不是要否定。其中双基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其中双基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载体。双基是将知识和技能从三维目标中单独的独立出来了,是孤立的一个维度。三维目标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与学生的和谐、健康的发展,这一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强调双基。对于提高学生的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演算能力,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也多,就容易进入平时说的题海战术,会做较多的.无用功,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三维目标的提出,强调人的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最关键的是三维目标的提出,为广大教师提出了素质培养的一种可操作性的途径。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篇5

浅谈新课程目标下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改革实施

地理组

王春民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前提,对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地理教师对课改教学的实施进行阐述。强调了导课的艺术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关心时事热点新闻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重要性,以及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和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教师

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尤其是地理,也逐渐重视起来,积极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改变以知识传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良好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下,教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实践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要积极相应新课程思想,遵循相关的教学原则,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断实践和创新。本文认为,地理课改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第一、导课的艺术性。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发展[1]。而导课又是整个课程中的着眼点。在导课过程中就要讲究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地理知识又反馈于生活,是生活的工具。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知识和课堂知识关联起来,学生在好的导课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主题。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其一,地理学科本身有着特殊的特点,既抽象又复杂。所以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改思想为主——兴趣学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知识的掌握尽量通过大小活动探究获得结论。其二,最为重要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的就是看图学地理,以地图为主,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让学生逐渐形成地理的立体、抽象的思维,在头脑里形成一幅地图。注重过程的教学观,要让学生在研究地图、思考、探究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结论。其

三、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重点难点的把握,注意考点的强调,做到学生学的兴趣的结合,知识点的到位,重点难点和考点的突出,以课改理念为主,实现优化课堂教学。

第三、关心时事、热点新闻。教师在这方面要多注意地理知识的积累。比如说“中东问题” 巴勒斯坦各党派之间的冲突正在激化,伊拉克暴力事件不断、萨达姆被处绞刑等等是一个长期的热点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西气东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神舟六号、嫦娥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预定地点安全着陆[2],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中国北京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地理教师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地理课才具有生命和活力。可以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从而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才体现出素质教育,才符合课改的理念。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还不忘给学生们说明21世纪三大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实习环保教育,关心周围的生活,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注重学科的渗透,发挥地理学科的作用,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第四、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现代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尊重和人文关怀。素质教育也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情感的过程。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自由地、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尊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的情感。

总结: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是实践者和创新者。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对教学案例探讨。不断回顾顾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积累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教学经验。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实践,才能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托班下学期的教学目标及课程安排 篇6

一、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挑食,不把饭菜泼撒在桌上。

二、午睡时,能独立找到自己的被子,会将脱下的鞋子摆放整齐。

三、知道洗手之前要卷袖子,需要时主动请老师帮忙。社会:

一、喜欢与老师同伴交往并能共同游戏。

二、参加节日活动,感受节日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乐趣。认知:

一、认识自己的五官,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二、认识一些简单的小动物,并知道爱护小动物。语言:

一、听别人说话时,眼睛会看着别人,集中注意。

二、能根据画面或谈话内容,简要回答问题。

三、乐意参加念儿歌、讲小故事等活动,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表演故事。艺术:

一、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跟音乐学唱歌并做简单动作。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篇7

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要性

“情感领域”一词最早是1956年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中提出来的, 主要涉及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

社会需要我们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培养, 因为情感素质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直接反映。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就要把人的道德培养放在首位。不少教学论著中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强调把教材中的情感发掘出来, 使学生体验并内化;强调课堂教学目标中应包括情感目标, 包括学生对己、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与丰富, 以及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 并必须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这些方面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 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 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加强情感领域目标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领域的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需求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目标分析、内容分析、策略选择、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和需求分析直接对学习者特征、目标、内容、策略选择、学习环境加以调整和修改, 使整个情感教育处于一个丰富而又灵活的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方法有直接方法, 为教学中专门设计活动策略, 如角色扮演、技能练习等;间接方法是与有计划的学习输出有关的干预活动, 但不一定是课堂活动。

信息技术新课程情感领域目标的教学实施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关注的目标之一, 如何实现情感领域目标是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师需积极探索与实践的课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应将情感学习认为是认知学习的副产品, 而应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设立情感领域目标, 将情感领域的内容与认知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本人从教学实践层面对如下可实施的策略进行探索。

1. 创设情境, 营造情感氛围

好的情感活动教学情境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及内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感活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情境是引起人的情感变化的具体的自然环境或具体的社会情境。例如, 在讲到信息价值的判断这个内容时, 可以创设情境:要买电子辞典, 大家可通过几种渠道获得有关电子辞典的信息, 一是电视上的广告, 二是买过电子辞典的同学的介绍, 三是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我们该怎么判断这些信息呢?因而逐步引出该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等方面的判断。

在创设情境时, 要注意营造一种和谐、富于情感活动的课堂氛围。例如, 在讲信息道德这一内容时, 以一幅题为“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著名漫画为例, 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匿名化本质提高了平等和话语权, 但是也带来了问题。由此要注意个人自身的修养, 做到尊重他人、爱护集体。在课堂讨论中, 教师要建立师生、生生平等民主的关系, 营造积极竞争的氛围, 为学生提供自由交往的课堂空间,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2. 与实际生活结合, 提升情感价值

知识来源于生活, 让富有情感价值的生活素材走进课堂, 情感领域目标教育就会有无限的创新空间。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感要素, 积极发现一些生活经验在实现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教学目标沟通方面的价值意义。例如, 在讲解信息时,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不仅教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重要性,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育学生如何积极面对与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件,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3. 开展课外研究活动, 拓展情感领域

采用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拓展课堂。在搞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信息技术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 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征非常明显, 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明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义。例如,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制作“可爱的家乡”、“保护水资源”等主题的作品。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确定主题、规划内容、选择媒体、策划创意、设计信息呈现方式, 完成作品, 并且在班级或年级内展示, 相互交流、共同欣赏。这样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课可以很好地实现技术操作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热爱家乡, 并且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意志与毅力、广泛的兴趣与爱好、独立人格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因此,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 开展利用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课外活动。

4. 言传身教, 促进情感教育

论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1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第二轮推进,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备受关注,它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维目标”是基础学力的一种具体表述。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1]

三维目标中的每个目标维度对学生发展的贡献是不均等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三维目标的综合发展,而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学生也体验着“想会”到“学会”到“会学”的动态过程。“想会”重视理论知识的记忆、掌握;“学会”重视知识的理解、应用;“会学”重视知识升华的价值观。但是,三维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它们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体系,如同生物学上的“食物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一双洞察学科知识重难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慧眼。布鲁姆曾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教师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教学的灵魂,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引领着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

一、认知目标: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客观现象与客观规律的认识,教师教学要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神圣使命,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能在泼脏水时把盆里的孩子也一起泼掉。课堂教学要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探讨把客观知识转变为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需求。虽然新课程改革强调落实三维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淡化或弱化,而是加强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理解、立体认知的触类旁通。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1、要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我们不可否认,在当今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教学要提高教育质量,主要的和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抓好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双基”能力。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不能放弃关于知识传授方面的改革和探索,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授之以鱼”让学生掌握学科传授的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备课环节

要想抓好知识与技能目标,必须备好课,首先,我们要会备教材,坚持“心中有课标、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的备课原则;其次,要会备学生,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所以要从不同角度解读学生的心理需要,让不同学科传达的不同的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心;另外教师还要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以教材为蓝本去调整、去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使其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做好以上几点,教师就能灵活应对教学事件,学生也能轻松地学习,教学目标也有效落实。

3、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中心

三维目标中的每一个维度不是并驾齐驱的,课时目标不等同于课程目标或阶段目标,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循规蹈矩地按照三维目标进行简单的罗列。要知道学生肩负着发展与创造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任,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教育的,我们不难想象,一个连“知识与技能”基础都没打好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面向未来?新课程改革“建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并不是轻视学科知识,而是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课堂教学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紧扣“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一中心,穿插实现另外的二维目标。所以,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依然是培养“双基”能力,课堂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不可丢。

二、行为目标:体验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因此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新课程标准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在过程与方法中完成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二维目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时,教师要“授之以渔”,“点到为止”,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注重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式学习。

1、师师互动的合作学习

研究发现,教师与教师之间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即使是同一课程内容,不同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处理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观摩学习、经验交流等师师互动式的合作学习,让教师在思维碰撞中产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探索出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在行为交往中体验学习过程与掌握学习方法。

2、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篇9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华黄来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健全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多样性的凸显,公民教育迫在眉睫。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在汲取欧美所长后更加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传统伦理观点的借鉴和中华民族是一体的大战略等。而这一切均包含在高中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无论知识与能力、还是过程和方法、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健全学生民主、平等和理性、协作之精神,所以我们应该站好学校公民教育岗位,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公民而努力。

关键词: 公民教育 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维目标

随着高中新课程在四川地区启动,历史新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代替了旧课程中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在新三维目标中,变化最大是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内涵极大丰富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样的变动,无不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必须大力开展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从内涵上讲应包括公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经济素质、职业素质、生活素质、社会素质、能力素质、智慧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卫生素质等各个方面。而中国的公民教育除了这些外,还要注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传统伦理观点的借鉴和中华民族是一体的大战略等。本文拟从新三维目标落实角度,探究中国公民教育的特色和中学历史课堂如何践行公民教育。

探究一:当前中国公民教育必要性。

美国公民教育之父霍拉斯·曼有句名言: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共和国需要民主公民,因为民主公民决定着共和国和民主制度能否得到延续和发展。理性、积极而又负责任的民主公民是民主制度和共和体制的归宿性载体及目的性要求,也是作为公共事业的现代教育的主体培养理想。

无独有偶,21世纪以来在重大党的会议中多次提出完善公民教育、健全公民意识的要求。如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中,鲜明地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历史任务。“公民意识”首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报告中,这是建党和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故此“公民意识”也成为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促进了原来的国家吞并社会的社会结构并向国家(政府)、市场、市民社会的三元结构转变。截止2011年9月27日,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 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①中国市场经济正逐步走向正规,而伴随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也必然要求市民社会生活与之共荣,而市民社会是文明社会、成熟社会、政治社会、公民社会共生共融的有机统一体,是一种公共生活风格,要求具有公共生活品格和能积极理性参与和敢于责任担纲的合格的公民为实践主体。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市民社会的生长,公民教育势在必行。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的必备环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讲话②中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民主政治重要内涵之一就是规范公民意识,形成文明、理性的参政风格。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大中国人民在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中日钓鱼岛危机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积极给中央传递信息,表达了良好的参政意愿。于此同时,这几年的微博政治的出现、论坛政治的完善、博客政治的转型等都让大家紧密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但是机会多了,问题也就暴露多了,当代中国人拥有了参政意识,但是缺乏参政的方法,更缺乏以一个合格公民的身份而不是简单“暴民”(或者观光客)为中国政治民主建设添砖加瓦。

三:社会主义文化多样化和社会和谐的必要补充。

在新课程改革中,文化内容在各个学科中都表现突出。纵观中国教育发展是:长期走的是单一政治斗争史道路,改革开放后兼容一点经济发展史、但是又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不好氛围。新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猛进,政治改革相对滞缓,加上西方文化全方面的深入,中国的思想文化逐渐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我个人概括为:思想一元(只有马克思体系),文化多样。所谓多样我觉得有以下意识:

(一)民主精神。西方除了古希腊的初步民主外,近代的洛克的“主权在民”思想、卢梭的“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的“社会契约论”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而中国近代一直孜孜追求西方的民主思想,不过多沦为知识分子的玩物。但是随着村镇直选的发展、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国人民主精神有很大的发展。

(二)平等意识。中国几千年的不平等社会一度造就了国人心中严格的等级界限,乃至于相当多的人甘心当奴而不做自主的人。而西方平等思想历史悠久:在古希腊时期,平等意识已在人们的心灵中萌发。普罗泰戈拉是最早谈及平等问题的思想家。当时的智者派提出了“上帝使人人生而自由,而自然从未使任何人成为奴隶”③的名言;柏拉图也在《理想国》中主张,妇女与男子的权利与机会平等。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平等思想的学者。他认为,平等基础之上的政体最稳定,公民应“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人格” ④。经过中世纪的低谷,平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又迎来了蓬勃发展。“天赋人权论” 是此时较为全面、系统的平等思想体系。而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卢梭、杰克逊等不断丰富和发展。走向近代后,平等意识开始在中国蔓延,但是辐射面有限。随着上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大幕拉开,国人平等意识大为增加。

(三)诚信意识。当代社会见义勇为已经成为最高风险的行为,对此我不举例、不评论,相信大家能够懂得诚心意识的重要性。

(四)信仰意识。这里转引一个网络上的女人择偶标准,以飨读者,体会本人痛苦之心。“新中国女人择偶标准演变:50年代一颗红心;60年代重在出身;70年代最好是解放军;80年代海外关系10万现金;90年代豪宅名车+出国兜风+100万现金„„”。女人的择偶取向,多少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某些东西,它甚至 和服装一样,充满了时尚与流行的动感,它的内涵比较复杂。所以有的人说当今中国没有信仰,于是由单纯信仰“马教”(马克思主义)的60、70年代全国一体,到现在有的回归“儒教”;有的融入欧美,选择“基督教”;有的拜会“安拉”,走上了拒绝吃猪肉之路。除了以上所列,在契约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生态意识等,国人思想文化正逐渐多样化,乃至多元化。综上所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有很大的发展,而作为主体的公民,由于公民意识不够全面或者稍有瑕疵,就会破坏社会主义和谐、多样的精神文明。

最后发展公民教育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被世界接纳的必要前提。

总之民主政治建设依靠公民的政治水准和民主智慧的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依靠公民的文明开发和思想道德意识的提高,物质文明建设依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及将此责任感付诸实施的能力。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中,公民素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学校在参与我国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提升作用。因此,如果学校教育仅仅限于“知识公民”的培养,而不将合格公民、奉献公民、成功公民的价值目标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现代公民。在各种教育过程中唤起学生的公民意识,训练学生的公共生活技能,养成学生的公民生活习惯。从而让学生懂得他们的权利和义务,自觉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扩展政治远见,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充满自信,自觉自愿而且有能力地承担起公民的各种社会责任。

探究二:我国公民教育的特色。

由于国情和传统不同,各国公民教育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西方公民教育中的理性意识、平等意识、诚信意识以及法制意识等都是我们积极学习的地方。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

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道德焕发新生。

儒学在春秋兴起,经过董仲舒改造,再到宋明发展,逐渐成为以政治学为主、涵盖社会规范和哲学体系综合体,而儒学道德体系中的忠孝节义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比如:宋朝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和清朝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受宋明理学影响下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民族气节。总之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理念的巨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但是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很多国人的道德观让人深忧。上有老不孝,下有子不教;见义勇为被污蔑,尔虞我诈行大道。社会风气急需整治。在此,批判吸取传统思想,树立社会正气。

二:遵守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依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基石是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区别于西方对少数人的民主意识和有产者的法制观点,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必须牢牢抓住爱国、爱党、爱社会的大旗。社会主义公民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正如苏格拉底在被判死刑前夜说“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 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和 邓小平“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都强调了热爱祖国的重要性。其次应该不断探究,积极学习社会主义发展的理念,树立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注重培养和谐意识,实现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双腾飞。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而和谐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方向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实现社会和谐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个人实现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形成公平公正的氛围。

与此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综上而言,我国公民教育在批判吸取西方的经验后,要结合本国传统和现实特点,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授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科学开展。

探究三:落实历史三维目标,站好学校公民教育这班岗。

传统教育仅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评价的方式也只是以高考为唯一的标准,不排除培养了一堆国家优秀人才,但也不少是高分低能或者高能低德。新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的一生塑造,培养现代化国家真正需要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的工具、社会的弃儿(不适应社会)。首当其冲就在新课程目标中加大、完善了综合能力培养。在此本人就三维目标的具体情况来讲述如何落实公民教育。

一:知识和能力。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我国公民意识中的核心理念⑤,而公民意识的内涵包括很多,如国家与民族意识、权利与责任意识(或独立自主与自我塑造能力)、平等与公正意识、自由与法治意识以及道德与文明意识。这些意识形成的前提就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比如:通过近代史学习,让学生感悟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民族之痛,让学生感受祖国富强的前提是民族独立,所以在这个层次上说毛泽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作为现代公民,理性更是必须之原则,那么如何培养理性精神呢?历史辩证和客观分析问题就是提高理性思维的最好方式。最近看到几则关于袁世凯的微博,我转发了其中之一:“历史这玩意儿(微博名):对于袁世凯的评价,在史学界是很有争议的。但我认为在我国的民主进程中,袁世凯的功绩比谭嗣同大的多。袁世凯的小站练兵、组建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组建现代警察、组建新式学堂、发展实业经济等等。谭嗣同的死只是在人格上升华了自己,但于民族进步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的。”我的转发理由是:“勿因称帝而否之,勿因夺权而愤之。学习心态、开放精神需学之。”引起不少学生转发,并且学习之。通过此微博,学生必然感知到不能够单纯靠革命史观来解决问题,应该综合之,特别是融入现代化史观; 另外评价事物的方式,必须从史实出发,轮从史出、史论结合在这里也有很好的诠释。那么,他们的公民意识中必然包含了理性、客观、公正以及文明等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

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公民意识,首先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与自我塑造的能力。作为现代公民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独立的个性,形成个人判断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开发,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个人往往作为独立的个体去面对社会。要使学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所以在公民教育中首要的就是使学生个体成为一个独立的、有主见的个体。而这点正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得到锻炼和升华。比如:让学生自我设计学案、设计道具、课堂上立足史实基础上得出个人独特的见解。对此可在探究完一个问题后 问学生是否还有不同的意见?如有则可在课堂上举行学生主持的谈论会,或者课后自行组织研究性学习。其次要形成合作意识。而这一点正好和历史教学过程和方法完全对位。比如传统的师讲生记的模式让学生完全成为机器,也不会互相擦出火花。后来开始鼓励师生互动,但是实行了一年多普遍感觉面太窄。对此从04年开始,在历史课堂的活动中我强调下面几点:学生活动分为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思维活动擦出的火花比行为活动更多;课堂活动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生生互动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协调意识和包涵精神。再次过程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平等的观念。自由与平等的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宽容的心态来观察周围的人与事,可以更充分地体现与展现学生自己的个性,使学生在平等的心理气氛中成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感,在自己的领域内创造自己的成果。在学习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分析各阶层、各政党的救国道路,培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够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意识。总而言之,注重过程与方法,不仅是完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步骤,没有过程中提升,三维目标一头一尾就无法实现;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研究,学生在学校就难以形成公民意识,从而从容淡定地走向社会。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于学生来说,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因此,从意识形式上看,不能把这种教育视为中性的;学生的信仰必然受到这种教育的挑战,为了维护信仰的独立性,教育也应该从人的童年起并在其一生中培养一种有助于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批判能力。”⑥在这里我就从课堂灵魂角度谈下第三目标的实现。众所周知,教学主题是方向,是灵魂。要想使课堂教学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升华。一个理性的教学主题是必不可少的。高中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理性、宽容、敬畏的人文精神。理性的人格,理性的思考力、批判力;宽容人,尊重人,尊重自己,尊重社会多元性和多样化;敬畏自然,敬畏客观规律。这些人文精神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必须的,是为学生踏入社会后事业发展奠基服务的。历史的现场由人、社会、自然三种元素组成,其中以人为中心和重心。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式和发展奠基。要让青年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学会理解社会,学会善待自然。要让青年学生成为一个人,一位合格的现代公民。在这种视野下,以人民版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的主题为例,讲述主旨对于学生情感引导的重要性,而不是只有散的思想教育,没有总的价值观升华。在教学 中,该单元的教学主题应定为“政府与市场,两种配置资源的手段。”在该主题的引领下,第二课《罗斯福新政》中就突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时的无序性、盲目性——市场失灵。在经济危机面前,自由放任只能是杯水车薪;罗斯福新政就突出了政府干预经济,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如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保体系等。而且罗斯福新政所有措施都是通过法律文件执行,注重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第三课《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新变化》以美国为主线,结合英法德日,阐述不同时期各种“政府”和“市场”如何结合,发展经济的。初步树立发展的观念、多样化的意识以及包容的心态。该单元用主题“政府与市场——两种配置资源的手段”来指引该主题的教学,紧紧扣住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脉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以培养学生少一些意识形态的争论,多一些理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青年学生全球视野的确立会有好处的。实际上,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大量的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革命与改良史的波澜壮阔、战争与和平的启迪、多元文明的碰撞都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丰富题材。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理性的阳光,充满人文的关怀,充满公共意识、现代意识、全球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

总之公民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总体事业,公民素养是民族素养的应有之义,公民既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实践者。促进全社会公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提高民族素养,实现二十一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举,应引起社会全体成员的关注和投入,推动中国公民教育继续发展,为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作为高中文科老师,特别是历史教师,应该好好站好历史课堂,在历史三维目标教学中把握公民意识的主旨,形成公民教育的内涵,让新课程理念闪耀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切实成为现代化合格的公民。

【注释】:

①、来自新华网2011-09-27《拿市场经济地位苛求中国没有道理》一文 ②、2007年06月25日新华网电

③、[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4页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9页

上一篇:《西游记》优秀小学生读后感下一篇:悼念袁隆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