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精选12篇)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1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2

一、对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1.“过程与方法”的内容构成

根据《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过程”主要是指科学探究的过程, 即指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过程;也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 即指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体验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过程。“方法”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 即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是指观察、实验、记录、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具体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归纳, 不难发现, “过程与方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客观性的过程与方法, 即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实验的一般过程等, 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客观性过程的同时领会科学思想、习得科学方法, 体会科学本质, 如认识假设、实验、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方法对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二是主体性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主体通过经历、体会、感受、主观内化的过程, 目的是使学生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 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如通过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 体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三是规定性的学习活动过程与方法, 即学生必须经历的具体而明确的过程, 在过程中习得的科学方法, 如通过扩散现象的观察推断粒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 学生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在过程体验方面, 包括经历具体的观察、描述等操作过程, 经历分析、设计等思维过程, 如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 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二是在认识发展方面, 要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体会科学的本质, 如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得事实和证据;三是在行为表现方面, 如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学生在过程体验、认识发展和行为表现三个方面都要有所收获, 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但是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说, 其“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

《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从低到高分为感受、认识、运用三个层次, 同一层次的要求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界定。一是感受, 是指能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注意、关注、感到等;二是认识, 是指能认得和识别的相关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行为动词还有经历、描述、明白、表达等;三是运用, 是指能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行为动词还有解释、交流、分析、推断等。

了解“过程与方法”的内容构成和目标要求, 一方面可以增进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清晰度和可操作性。这样, “过程与方法”目标才有可能体现可观察、可测量的特点, 才有可能突显导教、导学的功能。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常见问题分析

在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中, 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 重视三维要求。但是,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与表述、“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与评价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界定不清

从现实情况来看, 一是一些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 不知道什么是“过程与方法”;二是所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笼统不具体, 缺乏针对性;三是所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与教学活动脱节, 缺乏一致性。导致“过程与方法”目标界定不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相比,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隐性的, 它存在于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 隐藏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背后;二是一节课采取什么样的学习过程, 在过程中让学生学习什么方法, 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设计, 课堂上所呈现的“过程与方法”往往也是多变的、不确定的和生成的;三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完成并不是限定在一堂课上, 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段, 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的亲身体验和长期积累获得的;四是没有准确把握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为活动而活动, 追求外在形式, 忽视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科本质要求。

2. 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忧虑

通过教师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一些教师对在课堂上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表现出忧虑, 主要表现为: (1) 在课堂中落实“过程与方法”, 对考试成绩提高作用不大; (2) 在课堂中落实“过程与方法”, 会花费太多时间, 课时不够; (3) 落实“过程与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 (4) 教师难以驾驭课堂。教师表现出各种忧虑,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现行的各种考试主要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 忽视过程与方法;二是教师对落实“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是教师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把学生看成是没有足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人;四是教师缺乏教学智慧和随机应变能力, 难以有效应对在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

3. 缺乏“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策略

一些教师所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于笼统, 缺乏精心设计, 目标要求也不够准确, 导致确定的目标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为教学导向的功能。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策略。具体来说, 一是教师没有认真研读并深刻理解《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二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具体的过程与方法;三是教师没有对学情进行深入分析,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认知发展规律。

4. 缺乏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策略

一些教师根据初中科学学科的特点, 在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习得学习方法, 比如实验探究活动, 以期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进行实验、交流评价等活动过程, 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然而, 由于缺乏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方法, 课堂活跃了, “过程与方法”目标却没有真正落实, 给人的感觉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流于形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个人觉得, 学生活动要体现循序渐进特点, 即活动过程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学生活动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

三、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个人觉得, 改进初中科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水平, 最为关键的是有效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适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从操作层面上讲, 就是要确定实现哪些“过程与方法”目标, 这一方面需要把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在“课程标准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链索中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研究教材的特质, 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过程与方法来设计某一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还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水平来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目标要求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 以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为基本依据

《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是制定初中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依据。初中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要求, 《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作出了概括的描述和明确的界定。在《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中, 每一个主题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要求, 这为“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上和操作上的依据。如《上海市初中课程标准》中“生物的分类”内容与要求如表1所示。

在进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时, 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实际情况, 对学习要求进行分析, 将它分解转化为更为具体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上述“生物的分类”一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确定为“通过观察和比较, 找出生物个体之间相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确定分类准则, 初步学会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初步建立生物的分类思想和方法。

2. 挖掘具体教学内容潜在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内容承载着教育价值,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与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相比, “过程与方法”目标往往是隐性的, 它隐藏在知识和技能的背后。因此,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 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学内容, 把教学内容置于教学主题中, 对其过程与方法的价值进行考察, 从而挖掘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过程与方法。如七年级上册第十章“健康的身体”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这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均衡膳食”的含义、寻找食品配料标签上的营养成分和设计一份膳食均衡的食谱等三个方面。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设计和讨论, 建立“均衡膳食”的营养观, 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该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设计为: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理解“均衡膳食”概念;通过设计与评价食谱,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初步形成合理的饮食倾向。

3. 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该是在学生已有学习准备的基础上, 经过学生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由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不同, 同一类型知识在不同教学阶段所对应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也不同。因此, 在设计某一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时, 还要进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心理需求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分析等。通过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 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最乐于参与什么样的学习过程等。如, 《蒸发与蒸腾》这节教学内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 学生已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沸腾现象、物质的粒子模型等知识, 还设计过“种子发芽”、“分辨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等简单实验, 学生具备了学习新内容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但是真正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完整的探究活动还是第一次。因此,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设计并实施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初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初步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

4. 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在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一定的过程, 就意味着一定的学习行为, 而学习行为一般来说是可见的。因此,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时, 尽可能用行为动词描述, 以凸显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如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让学生学会科学研究方法, 就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选择实验方法、仪器, 分析实验现象等。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中需要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是什么, 可以用哪些能够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如“经历……过程, 认识……”“通过……过程, 了解……”等。“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中只有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 并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习行为表现, 才有可能把“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到实处。

需要指出的是,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 不可分割, 三者融为一体。在实际教学中, 需要教师在明确三维目标的具体内涵的基础上, 从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对课时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设计, 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得到有效改进, 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钟启泉.打造教师的一双慧眼.上海教育科研, 2010 (2) .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科学性之我见 篇3

首先,我觉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与兴趣紧密相关。而这是我通过上活动课很大的感受。这批学生是通过挑选参加活动课的,主要分成两类,一种是学习成绩优异但对计算机知识不甚了解的,另一种则是对计算机非常的喜爱但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有趣、简单,相反它是非常枯燥且有一定难度,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们还能够跟上步伐,但慢慢的我发现每节课总有那么一两个人退出,其中有学习优异的也不乏那些对计算机热爱的学生。于是,课下我便和学生沟通: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没有意志力,说放弃就放弃?几位学生的回答还是很一致的:开始以为计算机就是平时的上网、flash等,学习起来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再加上难度大、学习时间短、跟不上,慢慢的就没了兴趣。了解到这些后,我觉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放在当前第一位,否则课堂将无法进行下去。于是我又结合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其他信息不断地充实课堂,比如将枯燥乏味的程序编成大家喜闻乐见的例子,例如循环结构利用 “开关灯问题”来阐述,很多学生通过题干的有趣的介绍,能够很好的理解题意并且能够很积极的参与到思考和讨论学习中来;再例如我将计算机病毒与程序死循环的实际例子相结合来介绍循环的特性,通过学生的表情和惊呼,我知道学生的兴趣回来了。而课下,邓某某同学很惊喜的告诉我,他编写的小程序真的被计算机杀毒软件认为是病毒了。这一切都让我高兴不已。而课后,自己也在反思,不论是学习什么都是一样的道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应千篇一律,只要有兴趣,难度大的题目我们可以仔细去分析,学习时间短我们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热爱是基础。

其次,学习就要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像高中信息技术这样的课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讲《网络—网线制作》这一节时,我不想只是给学生展示图片或者是视频,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10根网线、网钳、网线测试仪,还有30个水晶头。当我在课堂上拿出这些工具和材料的时候,学生们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住了,每位学生都跃跃欲试,抢着回答问题和动手制作,整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也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在动手制作中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上面的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实践,理论永远都是理论,同时我们也无法体验在实践中获取到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搜集了很多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资真实料,在讲完一章的知识后,让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去感受生活中的精彩知识,让他们了解我们的课本和现实离得有多么的近。通过观摩学习体验,学生能够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并且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活动课,枯燥的理论后需要给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合理的任务的布置,适时的引导讲解,三者相结合对知识点的掌握大有好处。

最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是一种习惯。不论是信息技术课还是活动课,开始的时候有几名学生学习并不十分认真,布置的任务完成不了,于是造成接下来的课程无法跟上。通过一次测试,这几名学生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我借此机会找他们谈话并给他们重新布置任务,在老师的关怀、引导下,这几名学生成绩提高很快,并且在以后的课堂里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我想任何人面对学习都会有一种惰性,而如何让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当这种学习的自主性被强化成一种习惯以后,好的学习习惯便养成了。而这种强化的过程不排除引导、交流等形式。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4

Gain attention of learner 让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生活中哪些是有理数,再比赛,看正确率

Inform learner of objective 给出学习目标,什么是有理数,学习有理数的概念 Stimulate recall of prerequisite 举例说明学生之前讨论的哪些是有理数,哪些不是 Present stimulus material 分类数的名称

1,2,3,4„„叫做正整数;

-1,-2,-3,-4„„叫做负整数; 0叫做零;

2,2.5(即2)叫做正分数;

321

211823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5

2、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为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要不断开拓与补充,创新,才能显示它的生机与活力。

② 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法。

3、①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弘扬传统文化

③面向新知识经济,为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85年.

5、①遵守法、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②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学任务。

③对学生进行宪法社会

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⑤制止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6、1994年.

7、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不是有知识就可以当教师,而要通过专门训练和严格选拔才能担任教师工作。

8、①确定内容。

②教学目标。

③教学重点。

④教学准备。

⑤教学方法。

⑥设计教学过程。

⑦撰写教学后记

9、考虑教学的任务、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方法等因素,使多种因素能够协调一致,相互适应,向着共同的目标形成合力。

10、教师不能只引导启示,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内,1

积极地思考问题。

11、①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

②以图象、声音使学生感兴趣。

③以音乐,让学生获得启迪,产生灵感。

④创设生活情景。

⑤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

12、①自主性学习。

②探究性学习。

③合作性学习。

④开放性学习。

⑤创新性学习。

13、①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

②教师采用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手段引起学生兴趣。

③创设和谐的环境。

④提倡合作学习。

14、①问在学生有疑处。

②要富有启发性。

③问题设置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④问题设置难度要适中。

15、①与学生积极互动。

②引导学生质疑。

③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6、①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②教学呈现的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变。

17、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6

姓名:周正阳班级:土测11-3 学号:20113390

问题1:怎样理解土地利用管理中地方目标与中央目标的矛盾? 土地利用管理,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确定并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和方式,以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一种管理。中央政府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央与地方的调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社会整体的福利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具体每一个区域民众的福利最大化;而恰恰相反,社会全体人们的福利最大化恰恰是在各个区域人们可能实现的最大化福利“抽肥补瘦”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内在驱动。当绝大多数地区都严格执行紧缩政策时,少数几个地区采取欺骗行为,就有可能既不受查处(不至于影响到宏观调控大局),又能实现更快速度的发展。三是地方财政增收的现实需要。①土地国有这一基础条件为地方政府财政增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在土地上多筹钱,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以实现政府的各项工作目标。当然其中也不排除个别公权力执行者存在着不当个人利益的驱动。由于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尚不够成熟,政府过度干预,在地方政府追求地区经济总量最大化的动机下,更容易导致土地资源过度供给、价格过低,引起了土地过度需求和低效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镇规模控制目标在内涵与外延意义上均未得到很好的实现。

地方政府是城镇土地的事实所有者与各类土地的管理者,掌握了极大的土地调控权力。为了实现任期内的政绩最大化,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提高,土地往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杠杆”。其结果,不仅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过度性土地代价,还使未来的土地供应难以持续。而耕地与生态保护等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土地管理活动在地方上严重供给不足,导致土地利用规划的耕地保护等目标难以在地方上得到具体落实。②

在理论上,土地利用规划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社会共同目标”是其核心思想,“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和提升”应是其最终目标。对于这一点在原有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在政府不具有经济利益的条件下,是可行的。因为各级政府利益的均一性必然意味着社会目标的一致性,使得“提取”“社会的共同目标”和“公共利益”变得简单容易。然而,在目前的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并不是单一的。分权分利的各级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足以使地方各级政府像一个企业一样,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在这种蒂伯特的环境里,政府同一般,行政辖区的公共产品,同一个企业内的公共产品也仅仅是公共程度上的差异,而一旦政府进入竞争性市场,所谓“公共产品”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开发商的“用脚投票”和不同层级的短期目标考核责任制的共同作用,导致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政府的“经理人”特质日益显现。③也就是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在现行制度框架下和市场经济环境运行中有着各自的利益,而且利益的边界非常

清楚。比如,中央政府注重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强调保护耕地;而地方政府则不同,他所关注的是有限任期内的投入-产出最大化,将低成本是第一位。又比如在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吸引投资,各地竞相压价,使得许多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甚至低于由生地变为熟地的成“负地价”。

参考文献:

唐在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博弈分析 [J].当代财经.2007.8

陈建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华章.2011.18

吴次芳、叶艳妹、罗罡辉.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几个基本矛盾应有的认识.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

问题2:试举例分析我国现阶段土地寻租的现象,危害和本质原因,并从土地利用管理的角度提出制约建议?

寻租指的是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而土地寻租则是指土地管理者运用自身所握有的权力,把权力商品化或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取金钱或自身利益,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等。随着我国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育,在我国产生了新一轮的“土地热”,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能产生巨额的利润,因此也诱发了相应的寻租活动,土地寻租现象也正不断滋生和蔓延。因此,反土地寻租已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的土地寻租案发比例一直高居不下。据国土资源部执法局2003年统计,仅2002年全国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1万件,涉及土地面积2万多公顷,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452人,党纪处分771人,刑事处罚168人。[1]而直至今天,土地寻租问题仍十分严重。据国土资源部部长徐昭史2010年1月28日表示,2009年国土部批准用地比2008年增长了21%,实际供地增长了44%;同时严把土地关,核准违规用地达20.5万亩;全国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2万件,11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不难看出,土地寻租问题在我国已是日益严重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价值也在不断攀升。近年来,中国大地上不断掀起“圈地运动”、“城市拆迁运动”、“开发区运动”等浪潮,而在这些浪潮之中,伴随着的是开发商和政府官员一夜之间成为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而当中牺牲的是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与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土地正日益成为中国寻租的温床,而这一切是因为土地开发处于“权力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地带———既可以让开发商疯狂敛财,又可以让地方政府官员从中谋求自身利益。

危害

1.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它于只产生经济利润,它本身并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在某种程度上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地出让过程中,土地开发商通过寻租而获得高额利润,尝到甜头后便热心于寻租活动,这增加开发商们对政府的依赖性。

3.最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的有效配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地出让过程中,市场也起基础性作业。开发商因为能够通过寻租取得土地使用权,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希望保持政府对土地的种种控制权,或者通过某种“市场”形式以支配和影响土地的资源配置。这样寻租就扭曲了市场,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失灵。另外,寻租活动是一种不 必要的额外支出,庞大的租金相当部分用于“公关”等消费。使得国有土地资源失控,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寻租给权力腐败提供了空闻和机会。权力能给一些心术不正的政府官员提供了获取利润的手段,通过寻租从土地出让中牟取私利。

本质原因:

1.土地市场发育的不完善由此造成土地分配弹性的存在。

2.巨大的经济利益。

3.国家对土地征用和转让的政策不完善,其中隐含了可以产生利益黑洞的“寻租点”,导致权力集团钻法律法规的漏洞,谋求利益。

4.卖地的收益和成本在不同任期之间分配失衡。

制约建议

1.加强“反腐倡廉”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从而增加土地寻租的道德成本并减少反土地寻租的心理成本。

2.加强制度建设,深化反腐倡廉工作,打击土地寻租行为。在我国,依靠制度反腐败之路虽然已经探索了很久,但目前依然处于由依靠权力反腐向依靠制度反腐的转型中。

3.健全相关法律,从法律上遏制经济人的逐利动机,同时加强公共行政伦理建设。

4.明晰土地产权,加强征地监管,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从而提高反土地寻租的直接经济收益。

5.建立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土地交易市场,完善“招、拍、挂”制度。

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中,由于监督寻租的技术水平不高、公众监督的热情不高、寻租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较小、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实行寻租行为难度较小等原因,致使从事寻租活动的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其所带来的巨额收益,导致土地寻租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从而催生严重的土地寻租现象。所以,要减少土地寻租现象,则必须加大从事土地寻租活动的成本,同时减少其收益。

参考文献:

[1]陈昭昭.浅议土地腐败的根源及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06,(5)

[2]权继忠,杨建.土地批租与反腐败[J].国土资源,2003,(10)

[3] 曾继平,黄剑青.城市土地出让中的寻租分析[M]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7

一、进入情境,尝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本质

以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为例,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引入一张股票走势图让学生观察某一条曲线,进入情境后再提出问题:“该曲线是否为函数图像?”在学生得出把时间看成自变量,价格看成相应的函数值,该曲线就是函数图像后,我继续追问:“图像的趋势怎样?”实际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研究过程,通过观察与感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本质。

二、经历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

教是为了学,教师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

仍以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为例,按现行新教材结构体系,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二次函数,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能根据函数f(x)=x2的图像观察出“y轴的右侧部分,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趋势。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通过对“函数值y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这句话的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符号化的建构。

1.两个“增大”如何进行符号化?写成“当x1

2.将刚才这句话中的“随”进行符号化,即“当x1

3.“当x1

4.如何说明“y轴的右侧部分,x2是区间[0,+∞)上任意的两个值,当x1

5.那么更为一般地,对于给定区间I上的抽象函数y=f(x),又该如何刻画性质呢?

通过对初中函数单调性的描述性定义进行符号化,学生经历了逐步用精确的数学符号语言定义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全过程。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概念如何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文字到符号、从粗疏到严密。其间,对学生表述上的小缺陷和不当之处,教师应及时引导,启发学生分别用图像和文字语言进行辨析。

从根据图像特征直观感知函数的单调性,到用数学语言精确定义增函数,这是学生认知的飞跃。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关概念的学习,需要直观经验的支撑,也需要由表及里的引导,教学中表现为从“形”到“数”,再到数形结合。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生过程,独立地获取新知识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三、利用材料或变式,实现概念和思想方法的迁移

这一课中,在对单调增函数和单调减函数这两个概念的处理上我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在总结得到单调增函数的定义后,根据材料的相似性,使学生发生概念的迁移,自己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单调减函数的概念,锻炼了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

在利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组变式题。例1.(1)判断一次函数f (x)=3x+2的单调性;(2)判断一次函数f(x)=kx+2的单调性。例2.(1)证明函数f (x)=在(0,+∞)上是减函数;(2)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3)能否说函数在上是单调减函数?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8

那么上述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呢?笔者结合人教版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进行阐述。

一、化学基本技能的练习过程

基本化学技能其实就是化学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技能、化学计算技能等。本节课的基本化学技能之一是设计实验验证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并能熟练掌握试剂的倾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评价、动手实验、现象描述等环节,发挥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发挥了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另一基本技能就是能正确书写酸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微观动画,让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而另一种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的物质属于盐,在理解了中和反应的实质的基础上,学生书写酸碱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自然水到渠成。

二、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强化学学科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通过学习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就是通过中和反应原理的学习让学生去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中我引入了多个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中和反应的实际用途。在课堂教学中中本人设计下列片段。

教师: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了中和反应的有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投影:情境一:展示图片 郊区的一块玉米地,由于受到酸雨的影响,导致土壤变成了酸性,使原来一直收成很好的玉米产量急剧下降。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朋友提高玉米的产量呢?请大家一起来讨论、想办法解决。

投影:情境二:展示图片 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不能任意排放。那么,怎样才能除去这些污水中的硫酸呢?请你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投影:情境三:展示图片 胃舒平是人们熟悉的一种用来治疗因胃酸(含盐酸)过多而引起不适的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Al(OH)3],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胃舒平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

学生:通过以上的热烈讨论,知道中和反应在农业、工业、医疗等行业的应用。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发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三、化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换句话说,教会学生思维,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一种“程序性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在本节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呢?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教师:其它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请同学们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Ca(OH)2 + HCl ——

NaOH + H2SO4 ——

教师:以上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点?请讨论。

(投影)(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出盐的概念、中和反应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这类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根据NaOH + HCl ?襒 NaCl+H2O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知道其它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通过类比的科学方法书写出Ca(OH)2 + HCl——和NaOH + H2SO4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找酸和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教学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归纳出盐的概念、中和反应的概念。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对学生进行了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和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重视过程与方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真实”地经历过程,实实在在地参与过程,使学习过程更有收获,所学知识更有意义。

3.1理解与宽容2教学设计 篇9

3.1《理解与宽容》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以待人,能将心比心,体谅别人,检讨自我。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才能避免和别人发生纠纷的技巧。难点:宽容不是纵容,要有原则性。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大海、天空。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几幅画面(出示图片)。大海、天空都十分广阔无垠,在这么雄伟壮观的大自然面前,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所有的烦恼、仇恨、名利、荣耀都显得那么渺小,我们又何必为它而耿耿于怀呢?所以我们都需要学会宽容,学会对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不要过于执着,学会释怀。那么人能做到吗?人的度量有多大呢?(出示图片:雨果说)我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当人们真的能够做到宽容,这一切都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呢?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分析下面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唐太宗。从这则故事里面,你体会到宽容是什么?宽容使人们学会对他人给予信任,这种信任,对于唐太宗而言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着恢宏的气度,因为只有为人宽容,才能接受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也只有宽容的人才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因此才能成就事业。)

第二个故事,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才算是一种宽容呢?(能接受、容纳新事物、新观点。)对于这些新生的事物或思想,或理论,我们为什么要宽容?(因为如果不宽容,对他们的实验失败一味地嘲笑、讽刺甚至打击,那么社会就很难再有进步和创造。)所以伟大的创造成果需要在充满宽容的精神环境中才能产生出来;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不予追究;对他人的误解泰然处之,通情达理;不强求对方理解自己,而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诚交心,学会忍让。这些都是宽容的表现,那这样的宽容有什么作用呢?(使得不同个性、心态的人

/ 3

广东教育出版社

能够在一起和平共处。)如果我们在处世时眼里容不得半粒沙子,动不动就与人大动肝火,还怎么与人和谐共处,更别提合作了。所以,由此可见,宽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也是一种智慧,看透了社会人生后获得了这种从容与自信,达到了一种境界。什么是宽容呢?(打出图片)

遇到下列事情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1.骂他?今天老师要教会你们宽容啊,遇到这样的情况,能不能先学会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呢?当可能发生冲突的时候,学会迅速地改变思考的角度,比如:这人是不是有急事?他是不是不大会骑车等等,这样转念一想,你可能就会烟消云散了。但是„„

2.怎么办?打嘛?各位各位,谁碰上这种事情都想狠狠上去揍两拳中踢两脚,不过,先不说打不打得过,今天咱们学会宽容,遇到这样的时候,请千万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妨学着在内心世界里迅速提升自己,即暗暗告诉自己,必须在这种时刻向众人显示出风度和能耐,以“人格”为支撑,以境界为天地。

3.千万别忙着反驳人家,你总得先搞搞清楚,人家到底说得对不对?你是不是真的有,如果有,我想你不该发火,反而该谢谢他,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学习着长大的嘛,他能帮你正确认识自己。而如果他纯粹是胡说,那我相信这个时候沉默则是最好的方式,因为这显示了你的风度,所有人都会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自有人评说。

4.据说可以告上法庭,有没有人会为此告你老妈?学会从理解和宽容的角度出发,不妨试试沟通一招,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芸芸众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看到自己的弱点、不足,才可能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当别人指出你的不是的时候,先不要只想着反驳人家,急着和人家发火,急着去争一个面子,想想他说的是不是对的。

越有智慧的人越是胸怀宽广。你看看农村里那些泼妇,她们为什么骂街,还不就是没文化!而且骂来骂去就那几句没水平的话,真正的骂人,那是不能带脏字的。“人越蠢,越争吵,越发怒”。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事情时千万小心你的第一反应,你看,争吵,输了还是赢了,把别人的话击得千疮百孔,但是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所以,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先听为上。让对方把话说完,要欢迎不同的意见,还要努力寻求相同之处。

辩析题,怎样正确认识宽容呢?宽容并不是说那我就放弃我的想法,跟着你的想法去吧,要保持独立思考和主张,也不是纵容。最后“阅读与感悟”。

《让世界充满爱》作为结尾。

/ 3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哪些 篇10

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具有高效率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使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3.反对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片面观念

①只强调间接经验:赫尔巴特。

②只强调直接经验:杜威。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因而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不可或缺条件。

3.反对单纯抓知识传授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观点

①只重能力—形式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②只重知识—实质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知识。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学生思想的提高需要知识做为基础,知识的增加有助于学生的道德认识。

2.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性等思想品德要素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

3.反对只重德育或只重知识的单一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客体。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学生是完整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这个角度上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反对只强调某方面作用的孤立观点

①传统教育派(赫尔巴特):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现代教育派(杜威):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言语理解与表达教学过程的方法

第一:举例教学法。所谓举例教学法,是指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可以针对于例题,列举适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所要讲明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的时候,谈到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的区别,我们就可以给学生举例子。

“吉林省的省考临近,很多的考生们都在进行紧张而有效的复习工作中”

A.很多人在为吉林省的省考做准备

B.大家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啊!

针对于上面这句话,那么如果问题是: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什么,那么显然是主旨概括题。那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原文,进行总结和概括,正确答案即为A。那么如果问题是:这段话意在说明什么的话,那么显然是一道意图题,应该分析作者的言外之意,进行合理的推断。正确答案即为B.

第二,对比教学法。所谓的对比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讲授一些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区别。

例如: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园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结构游戏

B.幼儿教师与幼儿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C.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D.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赖于结构游戏

此题在讲授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叫做援引。援引又分为两种,即正面援引和反面援引,正面援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因此对于帮助考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十分重要。那么,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正面援引和反面援引的区别。也就是说,通过对比,找出正面援引和反面援引的区别即为:正面援引是作者所引用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是相同的,通常的引导词为正因——,因此——。而反面援引是作者所引用的观点和自己想表达的观点是相反的,引导词为有一种观点认为——,但是——。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夯实知识点。

语文课上的教学方法

1.手把手教写汉字

研究写字教学好几年了,目前,还没有找到比“手把手教”,更为有效的方法。如果有老师的字写得不好,或者说她舍不得下功夫,没有弯下腰去,手把手地教孩子。基本可以断定,班级中的孩子,书写一定不怎么好,至少不会又快又好。“放松”这种细微的技巧,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真的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就可以掌握的。每节课,都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书写。教师今天教几个,明天教几个,一个星期,来一个轮回。当然,个别比你写得还好的,就不要去教了。一个学期,近20个轮回,绝大多数的孩子,书写都会大有进步。

2.一句句教读课文

不要老是让学生自由读、齐读、赛读、合作读……你有没有发现,出彩的永远都是那几个语言天赋比较好的孩子。剩余的大多数,原地踏步,不断重复,二没有提升;少数几个,到了小学毕业,六年时间,还不敢张嘴大声读书,别说正确流利有感情了。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带读课文,一句一句、甚至半句半句地教。当然,如果你班的孩子懒惰,不肯出声音,可以让全班站起来,谁的声音响亮,可以先坐下。教师一边教,一遍拍那些读得好的同学的肩膀,示意他们坐下。你会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在读,都在大声朗读,他们会模仿你的声调、你的气息、你的韵味、你的感觉……天长日久,他们就有了你朗读的状态,逐渐超越了你。坚持一年半载,我敢肯定,你们班的孩子,个个都是朗读的高手。

3.背诵优美段落

不要把课堂肢解为无数细小的碎片,头绪繁多,做不出成绩。不要把背诵的任务全部放在课外。课堂上,要留出大块的时间,让孩子背诵。背诵一段话,真的不是三五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还是希望教师可以一句一句地教,教顺了,带着孩子们理清线索,列一张思维导图,按图索骥,学生就能很快背诵下来。记忆力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记忆力,是需要打磨的。长时间不训练,就像刀生锈了,也就报废了。当然,最好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挑战老师,学生会更有兴趣。

4.经常听写生字词

生字词的听写,至少每天2次,家里一次,学校一次。当然,每次听写的数量,可以适当少一点,八个、十个都可以,复习的时候,可以更多一点。最好能有所选择,挑选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词,反复听写。要经常抽错别字多的孩子,到黑板上书写,对他们是一种激励。听写后,立即改错,哪怕接下来进行课文内容教学。改正错别字,比其它事情重要得多。会就是会,不会就多写几遍,甚至造个句。一个经常写错别字的孩子,学习成绩能好么?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整合设计;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对教学最终效果的期望,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它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教学导向、教学评价、教学调节的作用。教学过程是以课程为媒介的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富有生命力、动态性和变化性。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教学活动也因此总是充满各种未知因素,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计划去进行,教学目标也因此必须具有生成性,需要在预设和安排的基础上根据课堂实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必要调整。

一、教学目标

以Lost Civilizations(M3 Unit 3)教学片段为例: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庞贝古城和楼兰古城的基本信息,运用合理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活动;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相关信息进行讨论和概括;能够认识到保护文明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教学过程

1.激活导入。教师播放有关庞贝古城的视频后展开如下对话:

T: Which city did you see in the video?

S: a city called Pompeii.

T: What happened to Pompeii?

S: It was buried by the erupting volcano.

T: Now ,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ictures you saw just now?Can you find some words to describe these pictures ?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找出答案。对于较为合理的答案,教师要在黑板上进行分类板书,以利于教学后续活动的开展。对于看似不合理的答案,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而不是全盘否定。此外,本环节可以适当延长,以便使想积极发言的学生都能获得机会,同时,也给学生继续后续活动做好热身和铺垫。

2.开展阅读。本环节分为Skimming(略读)和Scanning(查读)。在Skimming环节,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大意,教师给出如下问题:

Which cit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Where are Pompeii and Loulan ?

What is one main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according to the diary entries?

教师在设计这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是否契合教学目标。带着这些具体的问题,学生展开略读活动,不仅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略读,可以了解本文的结构和大意。

Scanning环节更多的是对于具体信息的查找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学生互问互答、完成表格等。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策略进行一定的指导。在进行阅读这个环节的时候,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任务完成进度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度,实时调节教学活动。

3.检查巩固。在阅读环节顺利完成后,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也有了全面了解。此时,可以通过一些任务检查和巩固学生的阅读活动。结合本课的特点,笔者设置了Retell(复述)这一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将通过Scanning得到具体信息后复述和概括庞贝古城和楼兰古城的相关信息。

4.讨论升华。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达成,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在本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探讨和分析庞贝古城和楼兰古城消失的不同原因,懂得保护文明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如下表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It is far from enough just to remember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of these lost civilizations. I think it more important to analyze what caused the disappearance of Pompeii and Loulan.

Now you will have enough time to make an analysis about the cause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Pompei and Loulan.When you have finished , please present what you have discussed.

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到讲台口头汇报讨论后形成的观点,并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概括,以便为下一环节的活动做好准备。

5.课后作业。结合学生讨论汇报的成果,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小作,谈谈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三、教学评析

通过本教学设计,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步骤几乎都能够反映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

如教师在“激活导入”环节中有意识地利用庞贝古城的相关视频导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

“开展阅读”环节目的明确,任务具体,能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优化学生的阅读策略。

“检查巩固”环节既能够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而且能让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整。

“讨论升华”环节能关注全体,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

“课后作业”环节再次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前后呼应”,并将本节课的语言运用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情境化。它的制定必须符合课程要求,还要与教材特点相适应,与整个教学过程合理整合,并能够指引和实时调节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整合教学目标和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够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去细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确保教学目标沿着既定方向顺利达成,又要时刻关注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努力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完美整合。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袁昌寰.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高立波.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12

关键词:三维目标,历史教学,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的提出, 是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的, 是为了构建完整的目标体系, 使学生从“知识本位”的思想正确过渡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全面发展上来的举措, 尽量避免“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现象的发生。 在实际意义上真正对三个目标维度进行有机整合, 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怀, 以便开发学生的最大潜力, 为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 如何理解和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理解

有学者认为:“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它主要是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 包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 一般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知识是技能的基础, 技能是知识的升华, 没有知识就谈不上技能, 没有技能, 知识也无用武之地。 ”[1]笔者认为, 仅仅从字面上理解三维目标中各个目标维度的内涵并不全面。 字面上看起来清晰妥当, 可很多一线历史教师仍然分不清其中的不同, 认为各个概念间的界限模糊不明显——比如情感的内涵中本身就包含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上述课程目标 (即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 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既有能力的训练, 又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 ”[2]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 但是三维目标的各个细节概念相互交叉纠缠, 比如新课改突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逐步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但在形式上有追求“美”和“全”的倾向。因此, 我们还可以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看成有机整体, 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包含那些因素、过程与方法包含哪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哪些因素, 或许令一线历史教师头疼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落实

学者们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和目标维度关系之间的研究比较全面和丰富, 比如有学者认为:“三维目标各有其本体价值, 它们因应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而各有侧重, 且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相机为用、相互转化。 进入具体教学情境或教学环节, 三维目标的每一维都可成为学习的目标, 而同时也可作为达成其他二维目标的辅助和凭借。 ”[3]但是任何知识概念的提出都是以指导实践为目的的, 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固然重要, 三维目标的落实却应该得到全面重视。

1.整体上制定知识教学的策略

“教学活动的合理化建立在知识分类精细化的基础之上。‘知识 ’是概括程度比较高的概念, 事实上, 人们在掌握不同类型知识的过程中, 应当采用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笼统地谈论知识的掌握, 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就是要根据每一种类型知识本身的形成规律, 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组织教学活动”[4]。 贯穿于上述教材整本书的主线是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 每一课则是在每个主题下通过编排而串联起来的有机整体, 整体上把握好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等具有关联性和区别性的知识内容, 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是巩固学生具体知识、完善教学具体内容的大前提。

2.多样化学习的组织

接受学习、探究性学习、个体学习、合作学习、课内课外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被教育界所认同。 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提出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会涉及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形式。 无论是学习反思以获取学习经验也好, 还是直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讲授也好, 都是朝着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前进的。 但如果要过程与方法更具有新课标的意味, 更能体现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多样化设计, 让他们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 形成有关学习的直接经验。 在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 分别设置“创办历史角”、“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三国——南北朝历史的综合学习” 三个主题活动, 这无疑是给“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提供的最为良好的契机, 这些主题活动都是为其量身定做的, 那么, 以课内外学习的方式创办历史角, 以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等, 让学生更感受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怎样学习, 才是主题活动真正要达到的目的。

3.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 要抓住时机。 回归到历史教材, 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将第二个活动主题设置为 “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 凸显 “评价历史人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 情感的培养不是刻意的, 而是需要某个机会点激发学生的某种强烈的意识和情怀。 历史人物的评价正为这种意识情怀的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者的真正用意是希望广大教师能利用这个活动的机会真正教会学生怎么做人, 教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 要循序渐进。 “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主题活动中, 将活动目标第四点设置为 “培养敢于独立发表见解、 勇于探讨争论的个性, 以及善于发表自己意见、 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学风”, 实则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陈述。 那么有人就要质疑, 活动所追求的培养个性和良好学风是能够一朝一夕仅凭一个活动就能实现的?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不过作者想补充一点的是, 对于学生情感的教育和培养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达成的, 但其培养却可以贯穿于整个历史教学的始终, 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 在教师持续引导下不断发展、 逐渐完善, 直到某种特定的情感价值观真正 “内化”成学生的品格。

参考文献

[1]李香娥.新课程三维目标内涵解读及设计[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 , VOL20 (3) :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5.

[3]黄伟.三维目标的落实[J].教育研究, 2007-1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p56.

上一篇:校园文化品牌策划下一篇:酒类市场调查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