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1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数学学科网 >> 文章中心 >> 教学研究 >> 论文交流 >> 正文

热如何正确把握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字体:小 大】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点击数:599更新时间:2006-3-6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

大家都知道,在知识掌握或技能形成的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高原现象”。小学生在数学总复习期间常会出现“高原现象”。其一般表现为:上课无精打彩,经常不自觉地走神;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常看错数字或抄错符号;对一些典型的题目是屡做屡错,不思改正。这让一些从事毕业班教学的老师们抓破头皮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好增加练习量,但效果并不好。其实从客观上看,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当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后出现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现象是正常的,我们不应该畏惧或无视这种现象,如何让这种现象在最短时间内过渡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其实“高原现象”期变长、变恶劣从主观上说,是教师对教材钻得不“深”,对学生还研得不“透”,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厌倦的心理。据此,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把握复习课特点,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前,有些教师对班级学生实际水平估计不足,总复习期间,常常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学生疲于应付,使得一部分中、差生提早进入“高原期”或使“高原期”延长。因此,要克服“高原现象”,教师在总复习时要正确把握复习课特点,在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功夫。复习时既要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要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个别辅导,从而真正使所有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办法很多,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即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把全班学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克服“高原现象”。具体地说,总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

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俗话说十个手指也有长短,即使完美的教学也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所教内容。因此当学生出现有知识漏洞时,绝不能一味地批评、责骂,这样只会造成师生对立。给教学工

作带来阻力。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首先找自己的原因,想想自己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然后再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此外,当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的错误时,先要作自我检讨,这样做会使学生倍受感动,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

2.理解学生。

复习课学生们往往不感兴趣,作为教师应该冷静地分析原因。其实,发生这个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部分学生因已经掌握了有关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重复,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不集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新授时掌握不全或没有掌握,复习时教师又枯燥地讲授知识点、注意点等学生当然不容易接受。因此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复习课的特点灵活把握揭示目标、再现知识、疏理沟通和深化提高四个阶段。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召开“我喜欢怎样的复习课”的主题班会;与学生谈心,走进学生生活;进行家访等等,为改革复习课教学提供了依据。

3.相信学生。

19世纪德育教育家莱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千百年劳动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筑大厦,教他建筑。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依据教材,把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划分为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统计图表、应用题等七大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又分若干个知识点,再把各个知识点绘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对照“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去回忆,哪些地方已经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或不太懂,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不会的学生提问,会的学生讲解或辅导,教师巡视、点拨。

再如:在复习数的整除这一块内容时,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整理知识点,还请几个同学合作上台为其他学生上这节复习课,本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体验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复习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我们应以创设成功机会为核心组织教学,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法,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由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回答,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快速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对于差生,我们更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口算题做得好或是书写认真,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

另外,总复习期间,我还通过开展“三自”活动:自订一本数学改错本,自办一期数学小报,自出一份期末试卷,并进行交流、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以不断的成功来淡化高原效应。

四、运用激励方式,培养勤奋品质和坚强意志

激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又是一种教学调节的手段。小学生的意志从总体上说是比较薄弱的,而克服“高原现象”恰恰需要比较坚强的意志,可运用榜样激励这一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1、讲名人或伟人故事。

通过介绍毛主席少年时代在湖南长沙求学时,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特意选在长沙街头读书;鲁迅儿童时代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在桌上刻一个“早”字等故事来教育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行的。

2、.让优秀学生谈经验与体会。

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得益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他们整天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榜样来自身边,真实可信,学生易仿、易学,利于同学们相互学习,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和巩固,从而有效地防止“高原现象”的发生。

文章录入:飘雪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让语言与思维齐飞 下一篇文章:【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 走进名师,亲近名师--吴正…

·

·

· [图文]

·

· 用数对确定位置(二)

·

·

·

· [组图]最新推荐 · 江阴市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 ·····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之旅… · [图文] ··· [图文]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学期基础知识总复习[89] [158] [134]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2

一、精心做好复习准备

1. 进行摸底测试

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已学完的小学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有个较清晰的认识了解.设计难易适中的测试题进行复习前的摸底测试, 每名学生通过测试能明白自己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底.

2. 做好物质准备

学习用品齐全:测量和作图工具、钢笔、红笔、错题汇集本、专项作业本、已学五六年级数学课本.

3. 做好思想准备

让学生明白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数学总复习使知识系统化, 并查漏补缺.复习课难免枯燥, 要求学生既不自以为是, 也不自暴自弃, 要认真对待每次听课、作业、检测, 要严以律己, 诚实待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复习计划, 按计划, 跟随老师的步伐认真复习.

二、切实抓好考前复习

1. 学法指导促效率

(1) 让学生自主尝试整理, 复习前提供简要提纲, 要求学生围绕提纲整理、分类、综合,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培养整理概括能力. (2) 要求每名学生建立错题汇集本, 将每次考试或专项训练中的错题整理、分析错误原因后重做, 并自己仿照编题再做解答, 总结解题技巧, 避免重复性错误. (3) 利用班队活动课让学优生传经送宝, 介绍好的学习方法或技巧 (4) 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 强化训练书写规范、计算细心的良好习惯, 提升计算能力, 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与速度.

2. 夯实基础助巩固

通过摸底测试反映出学生的缺漏主要有:概念不清、知识记忆琐碎、知识点不明确、重难点不清晰、知识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等等, 复习以课本为主, 挑选一本合适的配套资料, 通过全盘复习, 抓好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整理、理解和记忆分类梳理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各部分的知识点, 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结构.因此, 第一轮复习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 将数学基础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形成知识结构框架, 努力扫除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便于记忆.同时选配相应的单元训练, 巩固基础知识, 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项训练促提高

第二轮复习集中在重难点内容上, 练习量适当减少, 把较多时间投入到各个知识点的专项训练上, 解决在第一轮复习中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上, 精心选取习题, 对学生进行“概念辨析”、“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及其简便运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计算”、“解决问题”等专项训练, 强化训练, 综合提升各方面能力, 着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类复习, 弄清各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练习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特别重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训练, 用方程解决问题时, 虽然书写格式和解题步骤稍复杂些, 但因是顺向思考, 降低了思考难度, 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审题, 特别注重抓关键词和关系句, 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就能列出方程并解答.坚持训练, 学生不仅逐渐喜欢上用方程的思维分析解决问题, 也为初中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4. 注重差异促发展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 对待学生不能完全统一要求, 要根据个体差异, 分层对待,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堂上, 学生进行练习时,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学困生反应较慢, 解题速度慢, 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完.而优等生则反应灵敏, 解题速度快, 完成之后无事可干, 浪费了不少学习时间.复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优生群体高标准严要求, 鼓励他们向更优更高的方向发展;复习教学以照顾中等生为主;特困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层次对训练目标分层:学困生“吃得了”, 中等生“吃得饱”, 优秀生“吃得好”.在练习中要求学困生能正确完成基础题, 会一题一解;对中等生除基础题外, 增加提高题, 会一题两解甚至多解, 并适当增加难度;优生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增加开放题, 会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培养他们求异求同思维和创新精神.

5. 特别关爱给动力

对学困生像呵护幼苗一样, 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对他们而言, 老师的一言一行显得非常重要, 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 采用各种手段激励表扬, 让他们获得心理满足, 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力.从而在心理、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谐持续的发展.在班级组织开展“树榜样, 学榜样;结对子, 优帮差”活动, 特优生与班级极个别学困生结成同桌, 适当让学优生协助老师辅导学困生, 同龄人给同龄学困生讲解数学问题, 不仅让学困生更容易接受理解, 取得较快的进步, 还让学优生提高, 也适当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实践证明收效良好.

6. 严格检测促调控

检测时一定严格考纪考风, 通过严格的综合检测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灵活性、诊断性测试, 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及时查漏补缺.为此, 我们借助数学年级组的集体力量, 大家不定时地交流沟通, 共同分享经验, 互相吸取教训定期集中备课, 精心编选测试题, 由学校统一制卷、统一测试、批改、分析, 对共同性问题集体讨论, 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 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复习.同时,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习惯, 测评之后, 利用手中“错题本”及时纠错补漏, 做到“吃一堑, 长一智”, 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估自我, 自觉查漏补缺, 多思多想, 得出自己的经验和技巧.

总之, 在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工作中, 精心组织、认真复习、训练四基、培养能力, 就一定能发展学生数学学力、提高数学成绩、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打好基础.

摘要:小学六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第一个出口期, 做好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至关重要, 精心组织小学数学总复习工作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数学学力和素养, 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基.

浅谈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 篇3

一、明确目标,因材施教

进行总复习,首先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作好对学生和教材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为此,在进行总复习之前,教师须将本班学生按学习基础与能力分为二组:A组(优、中上)学生主要在复习提纲的间接引导下,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B组(中下、后进生)学生主要在教师的直接辅导下学习,以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根本宗旨。

二、优化师生关系,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

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针对部分学生在进行总复习时存在的学习心理障碍(如产生畏惧、退缩的情绪),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温暖的语言送给每个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回报,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教学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即使是暂时落后的学生,也不能放弃他们。因为放弃一个学生就等于泯灭了这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就使他失去了争取成功的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盲目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不同见解的背后往往闪耀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三、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真正中心,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复习课的主体是知识的再现,通过合理的方法,设置恰当的问题与习题,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如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等,都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在复习课中,如果让学生反复背诵,默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平淡、烦躁,而且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导致复习效果降低。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复习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判断题、选择题),或通过小组竞赛,则能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复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反馈——矫正的手段,达到复习这些内容的目标性要求。

四、以“分——合”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借鉴复式教学模式,本人采用“分组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环节是:合(提出复习要求,列出复习提纲)——分(A组学生自主整理,小组讨论复习内容;B组学生指导整理,师生讨论)——合(要点讲评)——分(A组学生自主练习,小组批改;B组学生指导练习,教师面批)。对学生分层后,教师应力求做到分层次备课,分层次辅导,分层次训练,分层次评价,教学中对二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从而使优秀的更加拔尖,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后进生也得到转化。

此外,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辅导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并经常检查他们的辅导效果。这样一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4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纳税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5、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考点分析

1、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的量÷另一个数。

2、应该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应纳税额 = 收入 × 税率

典型例题

例1、(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的辆数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实际比计划多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500辆

500 ÷ 5000 = 0.1 = 10%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000 = 110%           ……  实际产量相当于原计划的110%

110% - 100% =  10%          ……  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

答: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0%。

例2、(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向阳客车厂原计划生产客车5000辆,实际生产5500辆。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要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就是求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的辆数占实际产量的百分之几,把实际产量看作单位“1”。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段图表示。

计划产量

5000辆

计划比实际少的

实际产量

5500辆

解答:方法1:

5500 – 5000 = 500(辆)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500辆

500 ÷ 5500 ≈ 9.1%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方法2:

5500 ÷ 5500 ≈ 90.9%         ……  计划产量相当于实际的90.9%

100% - 90.9% ≈ 9.1%        ……  计划比实际少生产百分之几

答:计划比实际少生产9.1%。

点评:想一想,在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单位1 × 分率 = 分率对应的量”,如果和百分数应用题结合起来,求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少)百分之几,实际上就是求分率。就用“多(少)的量 ÷ 单位1”。

例3、(难点突破)

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20%

分析与解:苹果比梨重20%,表示苹果比梨重的部分占梨的20%,把梨的质量看作单位“1”;而梨比苹果轻20%则表示梨比苹果轻的部分占苹果的20%,把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两个单位“1”不同,切忌将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是把梨看作单位“1”,梨有100份,苹果就是100 + 20 = 120份;一筐梨比一筐苹果轻百分之几 = 一筐梨比一筐苹果轻的部分 ÷ 苹果 = (120 - 100)÷ 120≈16.7%

答:一筐苹果比一筐梨重20%,那么一筐梨就比一筐苹果轻16.7%

点评: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百分数应用题中,关键还是要找准单位“1”的量。从结论可以得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另一个数就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这句话是错的。为什么呢?把两个百分之几比较一下,就可以得出这两个百分之几对应的量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量或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的量,而这两种说法是相同的,也就表示的是同一个量;而单位“1”一个是梨,一个是苹果,所以这两个百分之几是不可能相等的。

例4、(考点透视)

一种电子产品,原价每台5000元,现在降低到3000元。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与解:降低到3000元,即现价为3000元,说明降低了2000元。求降价百分之几,就是求降低的价格占原价的百分之几。

5000 – 3000 = 2000(元)

2000 ÷ 5000 = 40%

答:降价40﹪。

例5、(考点透视)

一项工程,原计划10天完成,实际8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新 课标 第 一 网

分析与解:根据“原计划10天完成”,可以得到:原计划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根据“实际8天完成”,可以得到:实际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用“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完成的量 ÷ 原计划每天完成的量”,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多修百分之几。

(  -  ) ÷   = 25%

答: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25%。

点评:找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好这一题的关键,题目中要求的是每天完成的任务量,而不能用10和8去求,因为10和8是工作时间,在解答时容易发生错误。

例6、(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益民五金公司去年的营业总额为4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分析与解: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是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 缴纳营业税占营业额的

3%,即400万元的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计算时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来计算。

400×3% = 400×  = 12(万元)

或400×3% = 400×0.03 = 12(万元)

答:去年应缴纳营业税12万元。

点评: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税率是不一样的。应纳税额的计算从根本上讲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例7、(和应纳税额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王叔叔买了一辆价值160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钱?

分析与解: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应包含购买价和10%的车辆购置税两部分,而车辆购置税是占摩托车购买价的10%,可先算出要缴纳的车辆购置税。也可以这样想:车辆购置税占购买价的10%,把购买价看作单位“1”,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所需的钱相当于购买价的(1 + 10%),即求16000元的110%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方法1:16000 ×10% + 16000 = 1600 + 16000 = 17600(元)

方法2:16000 ×(1 + 10%) =  16000 ×1.1 = 17600(元)

答:王叔叔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17600元钱。

例8、扬州某风景区“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9万人次,门票收入达270

万元。按门票的5%缴纳营业税计算,“十一”黄金周期间应缴纳营业税0.45万元。

分析与解:营业税是按门票的5%缴纳,是占门票收入的5%,而不是占游客人数的5%

答:“十一”黄金周期间应缴纳营业税13.5万元。

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一)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足球个数是篮球的(  )%,足球个数比篮球少(  )%。

2、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排球个数相当于篮球的(   )%。

3、足球个数比篮球少20%。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  )球个数最多,(  )球个数最少。

4、果园里种了60棵果树,其中36棵是苹果树。苹果树占总棵数的(  )%,其余的果树占总棵数的(  )%。

5、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 (    )÷ (     )

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多百分之几 = (    )÷ (     )

实际节约了百分之几 = (    )÷ (     )

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 (    )÷ (     )

6、20的40%是(    ),36的10%是(    ),50千克的60%是(    )千克,800米的25%是(    )米。

7、进口价a元的一批货物,税率和运费都是货物价值的10%,这批货物的成本是(   )元。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白兔有25只,灰兔有30只。灰兔比白兔多百分之几?

2、四美食盐厂上月计划生产食盐450吨,实际生产了480吨。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百分之几?

3、小明家八月份用电8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节约1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八月份节约用电百分之几?

4、某化肥厂9月份实际生产化肥5000吨,比计划超产500吨。比计划超产百分之几?

5、蓝天帽业厂去年收入总额达900万元,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6、爸爸买了一辆价值12万元的家用轿车。按规定需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爸爸买这辆车共需花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25 )%,足球个数是篮球的( 80 )%,足球个数比篮球少(  20 )%。

2、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排球个数相当于篮球的(  118  )%。

3、足球个数比篮球少20%。排球个数比篮球多18%,(  排 )球个数最多,(  足 )球个数最少。

4、果园里种了60棵果树,其中36棵是苹果树。苹果树占总棵数的( 60 )%,其余的果树占总棵数的(  40 )%。

5、女生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 (  女生人数  )÷ (  全班人数   )

杨树的棵数比柏树多百分之几 =( 杨树比柏树多的棵数 )÷ ( 柏树棵数 )

实际节约了百分之几 = ( 节约的数量 )÷ ( 计划数量 )

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 (  超产产量  )÷ (  计划产量   )

6、20的40%是(  8  ),36的10%是(  3.6  ),50千克的60%是(  30  )千克,800米的25%是(  200  )米。

7、进口价a元的一批货物,税率和运费都是货物价值的10%,这批货物的成本是( 1.2a  )元。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白兔有25只,灰兔有30只。灰兔比白兔多百分之几?

(30 - 25)÷ 25 = 20 %

2、四美食盐厂上月计划生产食盐450吨,实际生产了480吨。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百分之几?

(480 - 450)÷ 450 ≈ 6.7%

3、小明家八月份用电8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节约10千瓦时,小亮家比小明家八月份节约用电百分之几?

10 ÷ 80 = 12.5 %

4、某化肥厂9月份实际生产化肥5000吨,比计划超产500吨。比计划超产百分之几?

500 ÷ (5000 – 500) ≈ 11.1%

5、蓝天帽业厂去年收入总额达900万元,按国家的税率规定,应缴纳17%的增值税。一共要缴纳多少万元的增值税?

900 × 17% = 153(万元)

6、爸爸买了一辆价值12万元的家用轿车。按规定需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爸爸买这辆车共需花多少钱?

方法1:12 ×10% + 12 = 1.2 + 12 = 13.2(万元)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5

课题: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

学习难点:能快速正确判断两个简单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形成一定的数感。

一、知识链接:

1、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火车4小时行24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的前项是(  ),比的后项是(  ),比值是(   )。

3、(                                )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4、求比值(用递等式写出计算过程): 3/4的意思是分数四分之三

6:10和9:15                0.6:0.2和3/4:1/4

6:10          9:15           0.6:0.2       3/4:1/4 = =

计算后我发现(                                          )。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32--33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看书32页,写出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各是多少?

左上图:( ):( )比值是( ),     右上图:( ):( )比值是( )

左下图:( ):( )比值是( ),     右下图:( ):( )比值是( )。

计算后我发现:(                                 ) 所以15:10=(   ):(   )也可以写成(             )像这样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

2、试着写出3个比例:

3、组成比例必备条件是什么?必须是(       )个比,比值(       )

4、怎样判断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2:16     10:6      4.5:2.7        0.3:0.5       5:6

组成的比例有(                                             )

5、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

比 (例:    ) 由()个数组成,是一个(   ),表示(               )

比例 (例:    ) 有()个数组成,是一个(   ),表示(               )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表示(         )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他们的(         )是不是相等。

3.写出比值是2的两个比(    )和(      ),组成的比例是(              )。

4.4:6和8:12,他们的比值都是(   ),组成的比例可以写成(            ),也可以写成(            )。

5.12的因数有(                   ),选出其中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3:4=6:(   )       (   ):1/3=6:4

1/5:1/10=(   ):1/8      0.2:0.6=1/4:(   )

(三)、判断是否成比例(括号里写上是或否,照例子写出理由。)

3:8和15:40 (    )    因为3:8=(  ) 15:40=(  )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两个比(  )比例。

6:9和8:4(     )      因为

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知识链接:

1、什么叫比例?我会举例。

2、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话)

(1)2:6和6:3                 (2)2.4:1.6和60:40

(二)自主探究:

2.4:1.6= 60:40      →      2.41.6 =6040

① (                  )叫做比例的项。② (                  )叫做比例的外项。

③ (                  )叫做比例的内项。

两个内项           两个外项

和:(      )     (       )

差:(      )     (       )

商:(      )     (       )

积:(      )     (       )

两个内项 的(     ) = 两个外项的(    )

所以:(                 )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通过举例说明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 比例

举例

意义

构成

基本性质

(三)同步演练:

1.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2.在比例里,(            )与(           )相等,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填空

1 : 2 = 3  : (    )              1 : 2 = 3  : (  )

3 : 2 = 6  : (    )              5 : 3 = (    )  :  (    )

(    ) : 4 = 6  :  (    )         26 =5(   )

下列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①6:3和8:5                  ②12:43和54:0.5

因为:                             因为:

所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①根据比的意义

②根据比的基本性质

2、数学小判官。

(1)任何两个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

(2)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  )

(3)2:3=( ):6括号里应填3。(  )

3、用3、4、6、8组成不同的比例,看看能组成几组比例,并加以说明

(四)学后反思: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大胆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五)六、作业

1.收集生活中两个比成比例的例子。

2.完成课本34页做一做。

(六)课后提升

1、判断。

(1)如果3×a=5×b,那么5:a=3:b。(  )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15。(     ) 2、数学故事     不久前,马惠惠家的菜地边高高矗立起一个新铁塔。这天午后,阳光明媚,邻居家刚读一年级的小明又拉着马惠惠来到铁塔下。玩着玩着,小明问道:“惠惠姐,这个铁塔有多高呀?”马惠惠想了想,便跑回家,拿了一根2米长的竹竿和一把卷尺,在地上量了起来,才一会儿,她就自信的告诉小明:“铁塔有15米高。”

铁塔:?米               影子长6米

竹竿长:2米             影子长0.8米

解比例

学习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比例的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从而熟练解比例。

学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习难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一、自主学习(50分,每空5分)

1、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6:3和8:4                      29 :13 和415和35

因为                            因为

所以                            所以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

2.4ⅹ40 =1.6ⅹ60                3a = 6b                xy=kh

4、阅读书上35页第一段,说一说什么叫解比例?

一个比例有(   )项,如果我们知道其中的三项能求出另一项吗?(    )

二、合作探究(交流)(50分,每空3分,例3,每题10分)

1、例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1).说一说题中的1:10表示 (    )和(   ) 的比是(   )。

(2).题目中要求的是(     )。把未知项设为X,找出相等的比写成比例:(           )。

(3).例2的解法和过去的解方程有什么不同?是根据比例的(   )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的。 (4).解比例的格式怎样?你会把解题过程正确的写出来吗?(看完书后,关上书独立完成)  解题过程:(以下共4空)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米

答:

2、例3.   解比例    (1).x65.25.1=                   (2).85:52:43=x

三、 效果检测(共100分)

1.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乘法等式来解吗?(每题10分)

(1)、3∶4=x∶21     (2)、4∶13=9∶x   (3)、X:10=2: 5

(4)、 0.4:X=1.2:2       (5)、x∶8=12∶32      (6)、x :10 =14:13

(7)、951527:=:χ         (8)、752.125=χ

2.一个养鱼塘按1:2:3养殖草鱼、鲤鱼、白脸鱼,已知鲤鱼养了6666尾,草鱼和白脸鱼各养了多少尾?(20分)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6

学情分析

少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通过本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答方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解答方法.

2.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解答简单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2.下面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学生为灾区捐款,六年级1班捐款105元,六年级2班捐款98元.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学校图书馆买来150本故事书,借给五年级1班48本,还

剩多少本?

(3)农具厂每天能够生产56件农具,7天能够生产多少件农具?

(4)水果店有24筐苹果,要6天卖完,平均每天要卖多少筐苹果?

(5)成绩展览会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张桌子上放8本,需要几张桌子?

(6)五年级有学生136人,其中

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二、归纳整理.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样的简单应用题.(板书:简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例1:某工厂有男工人364人,女工91人.这个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这道题有哪几个已知条件?

问题是什么?

问题与已知条件有什么关系?

你为什么要这样回答?

教师总结:

这道题中,需要求的结果与两个已知条件直接相关.只要把两个已知数合并起来,就可以直接计算出结果.这是一道简单应用题.

(二)变式练习.

1.改变问题:根据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问题,编成简单应用题吗?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②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倍?

③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分之几?

2.改变条件:根据上面编出的应用题和列出的算式,你能够分别调换每一道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各编成两道不同的简单应用题吗?

①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②某工厂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③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比女工多273人,男工有多少人?

④某工厂女工比男工少273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⑤某工厂有女工91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多少人?

⑥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女工有多少人?

⑦某工厂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4倍,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⑧某工厂有女工91人,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男工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通过我们的编题,你发现了简单应用题的什么特点?你的收获是什么?

教师总结:从以上的编题可以看出,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是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

(三)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通过例1我们已经研究了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出示下表)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式

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路程、时间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本金、时间、利率、利息

1.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先举例说明数量关系的意义,在填出每组数量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

2.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式你能够各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吗?

三、巩固反馈.

1.解答下面的应用题.解答后,再利用原题中的数量关系,编出两道与原题相连的应用题.

(1)某电视机制造厂平均每天制造电视机800台,20天能够制造电视机多少台?

(2)学校用102元买来120个练习本,平均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2.给下面各题补充上一个条件或者问题成为一步计算应用题,再解答.

(1)一批货物,运走10.5吨,_____________.这批货物原来有多少吨?

(2)修一条长3800米的水渠,_____________.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3)白羊只数的相当于黑羊的只数,_____________.黑羊有多少只?

(4)一列火车7小时行驶420千米,_____________?

3.解答下列应用题.

(1)一种毛线,每千克的价格是66.5元,买0.5千克应付多少元?

(2)肖师傅一天共生产250个零件,经检验有225个是一级品,求一级品率.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家庭作业.

1.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倍.种小麦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丰华农场种小麦165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小麦

.种玉米多少公顷?

3.丰华农场种小麦165公顷,种小麦的面积是玉米的倍.种玉米多少公顷?

4.丰华农场种玉米120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小麦的.种小麦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简单应用题

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例1 某工厂有男工364人,女工91人.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364+91 = 455(人)

答:这个工厂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

改编:

①男工比女工多多少人?

浅析小学数学总复习 篇7

一、数与代数

首先是数的认识。复习时不能认为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就一带而过,对于后进生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新内容,所以我们应把它们分类讲解,然后练习相应的题目。

其次是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首先让学生回忆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再实战演练,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但必须由简单到复杂,每天有计划地练习一些口算和少量的混合运算。其次解决应用题。应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感受分析数量关系在正确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以及画图对于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作用。复习时这部分内容分为几类,让学生一类一类的掌握,并且每一类都要由易到难,另外,针对常出现的几种类型要重点复习。如,分数百分数问题,在填空题和应用题中常出现,填空题中会出现8比5多()%,在应用题中会出现,一捆电线1000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第二次用去全长的,还剩多少米?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比和比例的应用问题。“春天来了,工农小学全体师生共植树500棵,老师已经植了10%,余下的按7:8分给五六年级的同学完成。五六年级各植多少棵?”等都要求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并且能熟练完成其中的练习题。针对后进生只要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就可以了。第三,运算定律,首先让学生回顾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然后进行巩固应用,使学生熟悉运算过程中运算定律的结构,巩固应用时应多让学生练习有关乘法分配律的题目,因为乘法分配律很多同学都不会应用,比如,8×(125+36)=8×125+36但又是考试的重点。

其三是代数初步。该部分内容分为:用字母表示数,方程,正比例、反比例和探索规律。这四部分内容中,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比较重要。方程是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列方程解应用题,必须先让学生学会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这是一个难点,很多同学不会找等量关系,也有的同学可能找到等量关系也列不出方程,所以老师一定要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是怎么回事,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只要学生会判断生活中哪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以及等式中哪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即可,如:y=2x, xy=8, 这里x和y分别成什么比例。

二、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 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部分“图形的认识”, 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各种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的特征, 总结探索图形特征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图形与测量”主要是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以及相应的单位,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以及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关于这部分内容,我认为为了让大部分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也应该用先分类后混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进行复习,比如:圆柱体,先让学生回忆有什么特征,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要求它的表面积该怎么办,同学会回答,先求侧面积和底面积,再把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加起来,接着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然后再让学生回忆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来的,再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最后再把求表面积和体积混合在一个题中,让学生进行练习。直到多数学生能熟练完成各种问题为止。

第三部分是图形与变换,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关于平移要让学生先找到平移前后的对应点,通过对应点的变化可以得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关于旋转,要让学生指出旋转中心、方向和旋转的角度.第四部分是图形与位置,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总的来说,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整理复习以上知识,应该把重点放在各种图形的相关计算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上。

三、统计与概率

本部分内容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注重体现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组织学生复习的过程中,无论是统计内容还是概率内容,都应重视现实情境,使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实际意义,着重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我认为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会选择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统计图,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即可。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

G623.5

复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对所学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六年級数学相对低年级知识具有更高的难度,数学公式多,对逻辑思维要求高。每个人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在总复习阶段,之前学习的内容或多或少会有遗漏。因此,在进行总复习教学的时候,就必须突出重点,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运用多种复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的总结知识点。

一、使用多种复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在总复习阶段,一学期学到的知识点都包含在内,课程密度大,复习速度也比较快,如果只使用一种复习形式,难免会非常单调,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复习的效果也就不太明显。因此,教学工作必须采用多种复习方法,通过吸引他们的注意完善教学。

第一,多样化的复习形式。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复习的时候,其内容应该是没有具体规定的,应该依据复习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等来确定。

第二,要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好总结学习。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教学有了新的目标。教师要善于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展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教师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可以组织开展多样教学,例如动手实践、小组互动合作等等,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经过反复的观察、实验和推理提高复习质量。

第三,选取多样化的复习题目。数学题型多种多样,题目样式也很多,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在原有的选择、填空、问答题型基础上,适当的改变题目类型,通过竞赛和问答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投入主动学习之中。

二、突出重点,注重复习实际效果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一学期学习到的内容非常多,余下的期末复习时间非常有限,无法保证面面俱到。针对这样的情况,数学教师要善于取舍,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复习教学不仅要思考阶段性目标,还必须兼顾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既要从教材的整体性着手考虑,还应该按照知识体系或者是章节单元开展复习活动。

另外,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与实际的结合,衡量教学情况和复习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不能流于表面,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扩展。对此,小学六年级的教师针对复习计划可以留一些特殊的家庭作业,比如有关速度、价格等的应用题,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完善复习效果。

三、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必须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的学习规律,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功底。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学会放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复习活动,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归纳、整理和判断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数学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复习课时候,教师可以拿出自己在课下准备的长方体模型要学生自主探索,并向教师汇报自己看到的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棱长以及前后面的面积、侧面面积以及长方体的体积等。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观察身边周围事物的样式,学会自足思考。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六年级教学是小学课程的最后一年级,对学生升入初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忽视了复习的重要性,期末复习计划不够严谨,无法达到教学的目标,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此,小学教师要转变以往对复习教学的态度,坚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实施复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抓住教学重点,注意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武昌,张美华.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数学能力——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谈[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04:33-35.

[2]于登忠.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几点建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6:160.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 篇9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图1图2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8米。菜地中间留了两条2米宽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4块,每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单位:米)

3、填空。

(1)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______,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_____。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少,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____,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____,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____,黑兔的只数占兔子总数的____。

(3)一杯果汁,已经喝了,喝掉的是剩下的____,剩下的是喝掉的_____。

4、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黑兔有多少只?

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有48页没有看。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6、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占剩下的,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7、山羊有120只,比绵羊少,绵羊有多少只?

8、六年级(1)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18人。男生有多少人?

9、有3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参考答案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图1图2

将图1转化为长12宽2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20+12)×2=64厘米

将图2长2厘米的线段移到下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但还多两条3厘米的线段。

周长:(15+9)×2+3×2=54(厘米)

2、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8米。菜地中间留了两条2米宽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4块,每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单位:米)

(16-2)×(8-2)÷4=21(平方米)

3、填空。

(1)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那么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少,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黑兔的只数比白兔多,黑兔的只数占兔子总数的。

(3)一杯果汁,已经喝了,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喝掉的。

4、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黑兔有多少只?

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转化为黑兔的只数是兔子总只数的

40×=15(只)

5、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有48页没有看。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已经看了全书的转化为已经看了的页数是还没有看的

48×=36(页)

6、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占剩下的,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已经修的占剩下的转化为已经修的占全长的

30×=12(千米)

7、山羊有120只,比绵羊少,绵羊有多少只?

比绵羊少转化为山羊是绵羊的

120÷=144(只)

8、六年级(1)班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18人。男生有多少人?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转化为男生占女生人数的

18×=12(人)

9、有3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转化为第一堆全是白子第二堆全是黑子

小学二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10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 ) ( ) ( ) ( )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

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观察物体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浅谈小学数学总复习 篇11

一、从基础抓起,做好基本功

盖一个高楼大厦需要一个牢固的根基,根基不稳,大楼就容易倒塌,小学数学就是学生整个学业最基础的、最重要的根基,如果学生小学数学都学不好、学不会,那以后的求学又何从谈起。所以学好小学数学很重要,而学好小学数学的一个更重要的环节是全面复习。复习必须要做到全面系统,面面俱到,特别要加强基础知识,构建好内部结构。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每个活动的细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可以请教教师,最后要得出定论并加以巩固,还要做到在以后的实际运用过程中,要灵活,不能生搬硬套。这是我所提到的第一层面的复习,要注意注重基础,全面涉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在小学的几年的时间里,学完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以及几何初步认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应用题共八大部分以后进行的。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部分的基础性知识多做巩固练习,然后按照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分别选择十道左右的专项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认真独立地完成。然后,教师再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总结。教师还要拿出部分精力编写制定复习课的教学计划,在计划中安排好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搞清一些基本理念、基础计算、基本思路、基本操作等知识机构,最后做一个总结,找出最容易错的部分加以特殊记忆。

二、专题专练,各个击破

我们可以采取单元测试、综合测试、学生出测试卷进行测试的测试方法,把每章每节的知识作为一个系统联系起来。同桌或前后桌之间互相出题,把自己认为是难点的知识出题给对方,出题的过程更是互相提高的过程,这样学生之间就能够做到互通帮助、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了。我们可以对各个单元的进行测试,然后将易错题总结归纳,进行综合测试,争取做到没有遗漏。我们在总结易错题的时候尽量分出层次,综合各单元的测试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然,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能盲目地做练习,更不能搞题海战术,我们应该定时定量,在追求定时定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争取最佳效果。我们还要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将平时做错的题摘抄下来,然后经常时不时地翻阅分析,不能总是范同一个错误。总之,我们要把学生的错误,及时归纳整理,并且确定复习思路,复习重点,一定要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找出大多数学生犯的共同的错误,也要找出个别学生犯的个别错误。

三、归纳总结,整体提高

我们在平时的测验中,既要进行分单元的测试,也要进行综合测试。为了及时检查对学生的测试水平,我们要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演练、诊断性的测试。要想达到好的测试效果,教师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挑选、分析、总结,然后形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四、鼓励表扬,结合生活培养兴趣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大力表扬,号召稍差些的学生向好学生学习,想方设法培养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兴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永远的保持下去的,它会受到各种挫折或者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小,比如说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知识难度的增加等等,都会影响学生兴趣的保持。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加以抚慰,给予关心和帮助,多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的地方来增强信心,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保持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和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作用,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数学的课外知识活动,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可以做买卖游戏,1.5斤小麦可以换1斤馒头,如我要三斤馒头,需要多少小麦等生活中常常用到的计算,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实际例子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亲身去解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我们要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

总之,在和学生一起复习的时候,我们只要做到科学筹划、缜密构思、认真研究课本和学生,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我们就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 篇12

一、结合本班实际, 制订复习计划

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 所学知识的遗忘率高, 复习之前教师必须再次钻研教材, 进一步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和编排特点, 还要重新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把握好教学要点, 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全面摸底, 然后确定复习目标,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学生情况去设计。基础好, 优等生多的可以增加复习的难度和加快复习进度;基础不好, 后进生稍多的放慢复习进程速度, 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 从易到难。如基础差的, 可以从概念知识入手, 弄清法则、性质, 会进行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会根据数量关系式解方程, 根据性质解比例, 会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和一般的复合应用题, 进行一些简单的面积、体积的计算, 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 再复习难度稍大的知识。

基础好的同学, 对于基础的概念, 简单的计算及简单的应用题可少花时间, 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稍有难度的知识上, 比如:稍复杂的应用题、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应用题等要多花时间练习。让学生照书做完了事的思想。

二、抓住复习重点, 突破难点

能听的被动学习方法。各部分知识在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等。熟记数量关系、法则、公式和计量单位的进率。

小学所学数学知识中, 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重点, 要突破这两个重点, 坚持每天利用自习和课后辅导时对学生进行多次的过关练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其中简算是重点中的一个重点, 必须通过多种题型的反复训练, 方能提高学生计算技能。

应用题可以归类复习, 但数量关系是基础, 可以结合线段图, 分析法等帮助解答并进行专项训练。例如:相遇问题的应用题就可以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解答。例如:“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相距84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经过7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在根据“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这一关系式先求速度和, 再从速度和里减去客车的速度即得货车的速度。列式如下:

本题根据题意和线段图还可以用方程来解答。

三、对易错题需多讲多练

复习易错题时, 教师要有意识的把这些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复习,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加深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比30吨多1/3是 () 吨, 比30吨多1/3吨是 () 吨。相差一个字, 解法完全不同, 计算结果也不相同。

为了便于复习, 有时可让学生整理出复习中容易做错的《错题集》, 例如:

1. 甲数比乙数多1/4, 乙数就比甲数少 () 。

2. 一项工程, 甲独做5天完成, 乙独做6天完成, 甲乙工作效率比是 () 。

3. 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 每段占全长的 () , 每段长 () 米。这些都是平常学生容易做错的题。

复习时, 让学生先订正这些错题, 订正错题要从正确的解答方法、错因及相关知识入手。然后教师进行讲评。先细讲重点题, 常错题, 并可作引申扩展。个别错题分析比较, 可以作个别辅导。

四、归纳方法, 巧妙运用

我认为复习过程中, 老师应注意归纳方法并交给学生, 使他们学会用最好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和速度。例如: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的量, 很多学生不会找, 就归纳出找单位“1”的方法: (1) 找“的”字。如:“修了全长的1/4”“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60%”, 这两个“的”字既要在关键句中, 又得满足紧挨在分数、百分数前面, 否则就会找错单位“1”了; (2) 找“比”字。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多2/5”, 在这个关键句中就出现了“比”字, 单位“1”就是它后面的“女生人数”。 (3) 先补后找。像有些关键句:“节约了10%”, 句子中既没有出现“的”, 又没有出现“比”, 那怎么来找单位“1”呢?这就需要先把这些关键句补充完整, 然后再找单位“1”。如:“节约了10%”, 结合题意, 可能是“实际比计划节约10%”, 然后就可以按照方法2去找单位“1”了。 (4) 特殊情况, 特殊处理。有些关键句比较特殊, 就像“用去的比剩下的多总量的20%”, 这个关键句中, 既出现了“的”, 又出现了“比”, 那怎么办?这就要特殊处理了, 当“比”和“的”都出现时, 以“的”优先, 所以这句关键句中的单位“1”是总量, 而不是剩下的量。

五、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 常会出现后进生觉得太难了, 优等生觉得太简单而无心听课, 使得部分同学产生厌学情绪, 很大程度上影响复习效果, 所以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 又要顾及差异, 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复习时要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 确立优等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 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 努力提高;后进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

上一篇:承诺的作文650字下一篇:建筑企业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