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可见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 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就本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应有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设计者、指导者、协调者、引导者及研究者”转变。

新课程改革首先改变的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要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孔子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先让学生积极思考, 我们再进行适时启发, 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让他们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新知的热情, 让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到桃”的境界。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 运用自如, 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不是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自然,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 不断的探索、研究, 成功的转变角色。

2 学生角色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应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教师的引导下, 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主动学习的益处, 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及自主学习对终身发展的作用。慢慢地改变学生的观念, 不再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的获取。我校的具体做法有三个方面。

2.1 五分钟展示

上课后首先给学生五分钟进行课堂展示, 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加强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老师不再过多地“管”和“灌”, 给学生一个平台, 展示学生的自我和个性。五分钟的时间展示了学生对上堂课问题遗留的回答、展示了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研究。无论怎样, 我们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表达的平台。

2.2 小组合作、组间互评

一开始我们就将学生分为八个学习小组, 每节课小组间都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得出小组的最终结论, 最后小组间进行互评, 老师在其中进行点拨和总结。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主角, 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资料的收集, 小组学员之间的探讨解决问题,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真切的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2.3 学生追踪评比、公平竞争

为了避免小组中出现每次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解决、总结问题, 我们进行学生追踪评比的方法。每节课对学生进行记录, 包括纪律、解决问题的次数、小组的优胜情况。其中小组的组长至关重要, 要能够起到激发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鼓励每个成员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做到每个成员都有总结问题的机会, 充分给小组成员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3 教学方法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讲授法为主, 我们不能否认讲授法的种种益处, 但仅以传统的讲授法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 需要我们注入新的活力, 新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 激励自主探索

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 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 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只有让学生产生认知好奇心才能让学生自动去探索新知识, 去理解吸收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有效设疑策略:

(1) 指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

(2) 先教给学生一个基本的法则, 在学生理解之后, 再给他们举出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

(3) 提出有几种选择答案的问题。

(4) 运用实验演示, 有关故事导入。

3.2 任务驱动法

以问题解决过程为引导,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体, 以观察、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 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 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

对于任务的设定, 既不能太高, 也不能太低。太高, 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不愿再进行下去, 打击了其积极性;太低, 学生太容易达到, 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的动力。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 让学生利用已学和即将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将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现在的知识结构充分融合, 构建新型的知识体系。

3.3“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我们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到教学的首位,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和发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 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但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能够让学生茅塞顿开, 醍醐灌顶。

趁热打铁让学生当堂做练习, 将所学知识, 已理解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4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 学习知识, 巩固知识, 拓展知识, 学生才能不断独立, 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 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 它需要我们教师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学会学习, 打造学生终身学习的平台。

摘要: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传统教学模式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一方面学生形成了依赖老师学习的习惯, 另一方面我们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热爱学习, 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探索、去想象, 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识, 掌握技巧, 让学生自主登上学习的舞台。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情景,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

[2] 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1.

[3] 李兰英.考试周刊, 2009, 11.

上一篇:依据达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下一篇: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慕课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