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德育课程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又在于它本身的系统性。必须全社会齐心合力,利用众多途径、方法、形式,才能逐步完成这项大工程!高校德育实效性与德育课程途径、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关系。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彰显注重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之事。

第一篇:德育课程论文

浅析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就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以及开发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 德育课程 校本课程 开发

1.前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新型课程管理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以学生需求的正确评估作为基础,通过学校和有关部门德育资源的整合,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措施,制定出德育教材或者活动。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一定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2.1观念的影响

据调查,由于传统德育课程开发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专家的工作范畴,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会影响教学工作,增加自身负担。

从笔者查阅的资料上看,一些较为著名的期刊杂志如《思想理论研究》、《上海教育》等反应了一部分上海某些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但是没能达到理想状态,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也没能使有关部门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较为落后,处于起步阶段。

2.2师资队伍的影响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初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扮演探索者、参与者、引导者等积极的角色,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实践能力。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由于德育校本课程的决策权在于学校,使得很多教师不能及时适应。

2.3教育部缺乏指导性政策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部门,如中央、地方与学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缺乏科学、权威的课程认证制度去监督德育校本课程质量。从政府的角度上分析,政府将课程决策权交给学校后,对其管理多于服务,教师的专业判断被政府的行政命令所阻碍。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重要角色,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或者对自身权力范围不明确。

2.4课程实施状态不理想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般表现形式为活动课、选修课。但是相比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德育校本课程大多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因此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被高度重视,其被起到一个装饰的目的。正是因为内部缺乏自觉和自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3.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策与案例分析

3.1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综合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使其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依据形势发展变化,灵活的对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

(3)考虑全局,从实际出发,开发选修和必修德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德育课程、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协调。

(4)结合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发展状况因教施才。一些发达地区网络发展迅速,要注重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课程的开发。一些偏僻乡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就根据当地情况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校本课程。

(5)教师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连续性、渐进性,从底层次开始施教。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3.2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笔者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中,德育课程创编和德育课程整合模式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3.2.1德育课程创编模式

德育课程创编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德育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课程选择、设计以及评价。

案例:初三年级德育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初三是一个学业上的转折点,关系到初中毕业以后的选择去向。这时应该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帮助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轻言放弃,并且协助其做好适合的人生规划。

(2)课程内容

1)正确看待“成功”。学生和家长都期待成功。由于多方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学生对成功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学生选择下一个阶段的去向时,应该看得更远,扩宽思路,走好这步关键的路,才能提高将来成功的概率。

2)学会面对压力。面对紧张的中考,学生会面临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要教学生怎样面对压力,在不放松学习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心态。

3)回望和感悟。教会学生回望初一、初二时走过的路,总结优势和劣势,发挥优势,改正自身的不足。感悟自身在母校所度过的日子,让这几年的时光在一生中难忘。

(3)课程方法

通过情感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其在初中三年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4)课程安排

1)规划人生。根据初一写的人生规划进行对比,端正态度,及时调整;制作“我的未来”手工作品,体现自己的希望;举行梦想主题班会,交流梦想。

2)调整心态。教师授予学生一些减压小窍门,疏导心态;举办专题讲座。

3)告别母校。让学生在此感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感受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观看回顾视频,拍照留念,为母校赠言等。

(5)课程时间

时间为一学年,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实行。

3.2.2德育课程整合模式

德育课程整合是在越过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德育课程整合有三种模式。第一,将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德育课程的功能用于其它学科上,如语文科目上讲解社会形象良好、起带头作用的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上讲解伟人的良好道德行为等;第二,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第三,将德育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

4.结语

德育校本课程是一项新生活动,其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引导学生开发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必然趋势。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和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当地德育资源,开发更有效、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03).

[2]卢少军,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3]罗安佳.民办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1(04).

[4]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J].山东师范大学,2008(04).

[5]李金乐.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2009(10).

作者:魏东华

第二篇:生活德育与德育课程的创新

一、德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德育课程在我国学校德育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几十年来,中小学德育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与学校管理、各科教学等渠道进行的。而德育课程更是被赋予学校德育主渠道的崇高地位,因为德育课程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但这门被赋予如此重任的德育课程在20多年的开设时间里,虽然也有着相当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相反,这门课在很多地方成了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一些学生对教材只有恨,没有爱,学期结束之后甚至将教材撕掉、烧掉。

归纳起来,这门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政治教育代替了道德教育。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的这门课程,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气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这门课程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但政治性、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内容始终是这门课程稳定的核心。这些内容里虽然也有一些道德教育的要求,但已经被政治教育的内容掩盖住了。更严重的是,被遮蔽的道德教育内容往往也是按照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进行政治教育。问题是,政治教育的要求应与儿童的心智与情感发展水平相匹配,否则,这样的教育就是不合时宜的。而用政治教育遮蔽、代替道德教育,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错误,因为这种做法牺牲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

2.与儿童生活严重脱节。这种德育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和社会要求,很难顾及到儿童道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在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设计中未能很好地研究儿童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只是直接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按条目罗列出来,比如,一二年级的内容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勇敢”“热爱生命”等十个德目。与此相对应,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对这些德目的图解,多采取“道理加伟人故事”的方式来组合课文。比如,进行“勤俭节约”教育的课文,多是采取讲一通为什么要勤俭节约的道理,再加上周恩来总理或毛泽东主席勤俭节约的故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说这些德目本身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将这些德目和道理从生活中抽取、提纯出来,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生活情景,变得非常抽象、僵化,无法与儿童的生活发生链接。不是说伟人的故事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儿童对这些伟人知之甚少,伟人及其生活方式对儿童来说都极其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对自己的生活缺少参考价值和学习意义。

3.讲授和记忆是主要的教学方式。20年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不断深入的改革,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但总体上看,始终未能摆脱教师传授、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上课基本等同于读读课文、讲讲故事,无法创造教学的乐趣。学生对教材上的道理和故事兴趣不大,只是在教师和考试的威压之下,不得不背诵教材中的道理和知识。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对儿童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本身就有悖道德。另一方面,通过痛苦的记忆过程死记的知识、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几乎没有多大关系,无法指导自己的生活,无法进入自己的内心,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品格。

二、德育课程的创新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这一大背景下,在中国全面展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专家参与,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研究,针对以往课程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进行了幅度很大的改革:将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课程合并,在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在3~6年级(9一12岁)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在7~9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新制定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颁布将近10年。总结十年来的经验,本次德育课程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育理念的革新。

新德育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次课程改革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德育”。生活德育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1)“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constructive)因素”,无法与生活相剥离。因为剥离的结果是,道德成为没有“土壤”的“飘浮物”,而生活则变成与动物无异的纯生理性过程。对人类社会和个体来说,道德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道德的培养无法脱离生活单独进行,正如人的心脏非常重要,但人们却无法将其取出来单独进行锻炼。(2)道德固然重要,但与生活相比,道德仍然是第二位的。一个人学习道德,不单单是为了道德,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生活幸福。因此,道德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3)“通过生活来学习生活和道德”。个人品德是在其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教育要想有效,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提升人的生活。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道德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的做法,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学习生活中所内含的道德。

生活德育的另一种表述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中国以往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现实,正是因为以往的德育课程以德目为体系,忽视了儿童的真实生活,才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关注儿童及其生活,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在生活德育理论的指导下,德育课程的设计策略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用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约束儿童,变为“自下而上”——通过指导儿童的生活,使其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成、建构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品德。课程不是为了特定的道德目标,而是为了儿童的生活。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表述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并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价值纬度——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为课程的基本框架来确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则表述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即家庭、学校、社区、中国、世界等为课程框架来确定目标和内容标准。生活德育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课程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架构。

课程理念的转变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深刻变化,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以生活德育作为核心理念设计的德育课程实际遵循的不再是知识的逻辑而是生活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就在于生活本身,遵循生活的

逻辑就是要遵循生活的特性。首先,生活是劳作性或实践性的。生活是需要过的,单纯的思想活动无法使人浸入生活。当然,“过”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体行为,而是人的整体生命表现,其间少不了意识和情感的投入。其次,生活是人的生活,生活中不能没有人,任何将人遗忘的活动都是对生活的背离。第三,生活具有主体间性。生活中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生活中有他人是我们的一个根本的存在境遇,与他人的交往也是我们人性发展与充盈的自然需要。第四,生活具有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不单是指生活领域划分的相对性,即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划分的相对性,还意味着构成生活要素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比如,道德是生活的一个构成性要素,但道德与生活的其它要素是无法分割的,强行分割只能导致生活与道德的双重死亡。第五,生活的意义建构性。生活离不开日用常行,但生活也需要建构意义。生活的过程也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可能生活”(赵汀阳语)的过程。德育课程遵循生活的逻辑也就是在课程中将生活的这些特性体现出来,用真实、完整的生活来设计课程结构,融通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

德育课程应该反映儿童的全部生活,也包括学校生活。儿童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遭遇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该是课程关注的重点。当然这种关注不是单一的角度,既有品德教育,也有生活指导和科学知识学习。儿童生活中所遭遇的事件和问题,有些是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有关的;有些则是非道德性的,或者说是与道德无关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两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开。德育课程对生活的关注应采取一种整体的方式,将原本综合在一起的生活按其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同时实现多种教育目的。

德育课程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只是为儿童整理、反思与拓展自己生活提供一个范例。一门课程,在有限的文本和时间(教学时间)内根本无法涵盖儿童的全部生活,即使这门课程以“生活”来命名。儿童在德育课程学习中所用的时间和获得的经验都不能代表儿童生活的全部。但德育课程却应力求反映儿童的整体生活,通过课程学习促使儿童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种整理与反思的基础上对未来将要过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

三、生活德育的坚守与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10年,教育部和学术团体分别进行的跟踪调查都表明实验效果是比较好的,教育部为课程标准修订所做的大型调研都证明了这一点:

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对《思想课程标准》前言中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您的认同程度如何:

课程标准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误解和怀疑。我们在调研中,就听到、感受了一些。

比如,有人说社会生活有庸常的一面,回归生活难道要迁就生活中负面的东西吗?现在的学校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考试生活”,回归生活难道就要回到考试生活吗?这样的误解与怀疑应该说是正常的,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认识,消除误解和怀疑。生活德育论的精髓在于用生活引导生活,也就是说通过儿童的生活反思、加工和提炼,丰富和改进儿童生活并由此指导儿童去过更美好的生活,绝不是对生活的照搬,更不是对消极生活或生活中消极因素的迁就。

再比如,有人说既然生活德育意味着对儿童生活的加工与提炼,那是不是让儿童去过那种纯而又纯的道德生活?就如在温室中养花?这也是对生活德育论的一种误解,其实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中消极因素的反思与批判。纯而又纯的生活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消极的因素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剩下的就是如何面对的问题,运用得好,其可以变成很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因素。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再一次重申、确定了生活德育的理念。比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但是,课程不能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和提升,使他们的生活更具有意义。”

修订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坚守是一个方面,创新和发展则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跟踪实践中发现,在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多数教师已经可以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能够通过上课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但往往也仅限于此,或者说,也就到此为止。儿童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感悟、认识、体验如何落实到现实与未来的生活之中,使课程学习的成果不至于只局限于课堂,实现对生活的“二次回归”,这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德育课程的未来发展也许就系于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作者:高德胜

第三篇:注重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

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又在于它本身的系统性。必须全社会齐心合力,利用众多途径、方法、形式,才能逐步完成这项大工程!高校德育实效性与德育课程途径、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关系。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彰显注重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之事。

关键词:非德育课程途径;德育实效性;内化过程;大学生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强调探寻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创新。现实中专家、学者、教授、教师奉献智慧积极献策,一批又批的高水平文章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可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未有突破性进展。这说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又在于它本身的系统性。因此,只凭文章的舆论力量是无法单独完成此项系列工程。必须全社会齐心合力,利用众多途径、方法、形式,才能逐步完成这项大工程!

高校德育的途径由三大部分组成:家庭、社会途径、课程途径、非课程途径。

本文着重谈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实效性与德育课程途径、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关系

德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德育教育就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施教行为和过程。

在这个施教行为和过程之中,高校的德育教师、思想工作者就是通过德育培育学生情感智商的成熟与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这个施教行为和过程之中,高校德育实效性由德育课程途径与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对于高校德育课程途径的实效性的研究,众多教师、专家、学者已在注重。可是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还未被人们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但是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必须有待于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支持。只靠德育(思政)课培养学生情感智商与道德素质,力度显然不够。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是学生对德育理论内化与转化的重要过程,必须注重。也就是说高校德育课程途径的实效性只能准确地体现“是否教了”,至于教的如何无法准确体现。只能由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给以及时补充。再说从记忆的遗忘曲线来说,学生所学的理论不及时复习与实践会逐步忘却。因此,单从高校德育课程衡量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极其不理智、不科学、不全面的。

二、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彰显

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德育课程以外利用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理论性强,比较系统地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为有道德的“四有”人才,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成为具有高政治素质的各类专业人才。

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道德理念、政治理论的内化过程,也就是学生个体的育德过程。

古代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认识、情感反应、行为习惯都要有一种定向,导向美德的方向。教育的方向就是导向德,因此育德是德育的“灵魂”。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这个育德的反复过程就存在于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之中。育德的反复过程,同时也不断夯实高校德育课程之中所教的内容。另外,高校应尽快建立厚德教育制度,提出不同年级的道德要求,分阶段逐步帮助学生个体育德过程的顺利完成。

实现高校非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的具体方法众多。譬如德育教师与学工处、团委、教务处、后勤处合作所举办的一系列育德活动都会增强高校非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但本文强调的是用视频引导学生个体对德育理论的综合消化与转化的育德过程。

道德内化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通过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引导以及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把外在的应该逐渐融合于自我的内在道德意识,并在道德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德性的过程。

道德内化也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内化过程。作为普遍的道德律令,在未内化为学生个体意识之前,总是带有某种超验的性质。普遍之理向学生个体之心的内化,并不是以抽象的理念的形式进入学生个体意识,而是渗入学生个体的情感、意向、信念之中,并进而转化为学生个体意识的内在要素。道德原则融于内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的道德规范通过理性的认知,与学生个体信念、情感相融合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交融,道德才获得了内在的力量。学生个体意识也才获得了普遍性的品格。道德内化的最终结果不仅是形成“内在精神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出具体的道德行为。道德本性是实践。

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是一个高度情境化的东西。道德的实践是在高度情境化之中完成的。高校不具备道德实践的一切环境,但是视频可以间接具备一切情境化。视频展示情境环境,而且还有活生生的人与事。适当引导学生,可达事半功倍的实效。譬如:《走西口》、《闯关东》中主要人物如何做人,如何对待革命事业、如何弘扬爱国主义。《潜伏》与《敌营十八年》描述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如何对待革命事业。《国家行动》表现国家、人民、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喜耕田的故事》是改革开放中广大农村天翻地覆变化的缩影。《情之债》是家庭伦理教育篇。还有《虎烈拉行动》、《亮剑》、《真情无限之继母》《我的青春谁做主》……。

总之以上众多视频对学生都有引导作用,只要老师适当点拨指导,学生们都会受益终身。可以引导学生们在活生生的社会人物的坎坷、丰富人生中去消化所学的两本教材的枯燥的,但又是人生成长不可缺的重要理论,尽快使学生个体顺利完成所学理论的内化过程。部分德育教师在高校非课程途径德育的践行,确有实效性。最终学生在德育教师的不断引导点拨下,通过连续视频的观看,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学生的情操、夯实德育课所教理论,并且自然而然转化为学生个体的认识。坚持不懈运用此方法,久而久之德育的实效性就会凸显。

道德内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道德内化的结果成为学生个体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自然成为进一步内化的基础。不断运用连续视频引导学生消化所学理论,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反复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德育教师与所有德育工作者都必须始终坚守的工作,而且还需要逐步推广与普及。因它关系到高校德育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质量。更是廉党强国的千秋大业之事!

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能借助视频教育,加快学生个体的育德过程,促进学生个体情感智商的尽快成熟。因此高校教师必须时常运用。根据教材理论的需要,在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中不断选取适当的视频给以精彩点拨,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个体消化所学理论,促进内化过程。那么学生个体的育德效果日益突出。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不断彰显,同时必定增强高校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最终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

三、注重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之事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离时代与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21世纪是中国腾飞之世纪,将需要成千上万的双料人才,才能完成中国腾飞的宏伟大业。可是现在人类道德日益滑坡,哲学家黎明已用百万字的著作向世人展明。这必然波及高校,因此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靡,不少大学生不愿学习马克思主义,因它枯燥无聊。大学生没有是非感,没有诚信,考试作弊频频,国家级考试也敢用无线电设备作弊。大学生没有责任心,不愿承担责任。大学生享受在先,不愿吃苦,不愿创业。大学生胸无大志,只顾眼前……大学生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不扭转,如何承担?这关系民族兴旺之大事。《道德内化论》、《科技伦理学》、《哲学大师点人生》等一大批优秀著作的问世,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的扭转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目前,我国全民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很抓高校的德育,切实可行地把高校德育抓出效果。当然高校的德育教师、德育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更应千方百计地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因此,注重高校非德育课程途径的德育实效性,是势在必行之事!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教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9,(6).

[3]胡林英.道德内化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王建国)

作者:王复平

第四篇:论中学德育的实效性与德育课程的优化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德育对整个教育体系道德教育的影响最大,一方面它关系着小学德育成果的巩固,另一方面它又决定着高等教育德育对象的道德基础。尽管德育历来在我国受到重视,被列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之首,但是德育的地位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德育实效性不高是不争的事实。造成中学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笔者试图从中学德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这一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以期能引起有关教育部门及学校对课程设置的密切关注。

一、何谓德育的实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美国著名教育家诺丁斯说:“学校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们成为健康的、有能力的、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其他任务都应该为其服务。”[1]既然德育有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德育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德育的实效性,是指学校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设置课程,选择合适的内容,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品德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即学校德育既要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又要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愿意接受德育,认识并理解接受德育在其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道德上的分析、判断、选择,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2)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能够健康发展,努力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人才,进而影响社会道德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国民素质;(3)学校通过对学生实施道德理论教育,再加上必要的活动实践使学生体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

二、中学德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一)德育课程狭窄化

“完整的德育课程,在空间上,包括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因素;在时间上,包括系统连贯的教育和非系统的随机的教育影响因素;在存在方式和影响方式上,包括外显的教育因素和潜隐的教育因素。”[2]162而在真实的中学德育实践中,“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这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应该向学生渗透的人文精神被严酷地剥离,教学内容只剩下干巴巴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人文精神教育的失落,必将导致学生价值理想观念的错位、人格发展的畸形、生存能力的降低和创造能力的丧失。

在中学,有限的德育课程的重心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放在思想政治课上,思想政治课成为完成德育知识传授的工具和载体。这在客观上把德育挤到了一个狭小而有限的空间里。同时,德育课程的内容又往往存在抽象空洞、泛政治化、严重重复等问题。虽然我们也强调同样的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水平不同,要有时代特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德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层次性、序列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德育,通过“读德”“谈德”“考德”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对一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授和获得上,致使学生的道德认知过于理性化而缺乏内在的情感体验。这导致学生的了解又必然是有限和肤浅的。沙赫特的“认知—唤醒”学说告诉我们,“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认知”[3]376,而伊扎德的分化学说又认为“情绪是人的整个生命中的一种原初的动机系统”[3]379,肤浅的道德认知必然导致一个人道德情感的淡漠和道德意志的薄弱。“这样的德育不能够深入德育涵养人性的基本价值功能”[4],最终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缺乏对丰富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

“教育课程的实质就在于它是人的行为实践过程中进行内化的手段,是将目标化为手段的转化力。教育课程就是这样在实际展开的场所里通过教育目标的反复探讨,产生出无限的新目标,从而开拓创造过程的。”[5]如果我们中学的德育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继续下去,不仅达不到既定的德育目标,而且将会离它越来越远。

(二)德育课程注重封闭式的理论教育,忽视开放性的实践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德育实践的具体操作是强调理论教化说教,轻视情感交流:抽象的理论代替了不可言说的体验,机械的背诵挤占了充满激情和灵动的心灵空间,冷漠的禁行规则压抑了情感的交流和涌动的激情。这种不能引起共鸣、不能激发人们心灵震荡的道德教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就像离开肉体的骷髅,也好似不要学生跳水池而光给他讲游泳术一样迂腐可笑”[6]。学校企图通过封闭学校课程甚至封闭学校以保留这块“净土”的办法,堵塞不良信息的侵入,控制学生行为进行“理想化”的教育,殊不知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封闭式学校教育培养不出适应社会现实的社会化的人。试图把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把学生与高速运转的充满诱惑的社会生活相分离,对学生的道德成长是不利的。

在学校内部,活生生的完整的学生,在教师眼里就是一台台能生产出分数、奖金的机器,学校教育的目标转化为将教材中的知识装满学生的头脑,有的学校甚至在教室里安装上视频监视器。不难想象,在如此的环境下生活,学生是难以张扬个性的。在这种经过“净化”的封闭的课堂生活中,学生失去了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机会,其道德能力得不到锻炼。这种只重视知识学习的德育模式,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说起道理“头头是道”,具体行动则“南辕北辙”;在学校是“好学生”,回家则变成“太上皇”。可以说,缺乏开放性实践的学校德育,已经结出了苦涩的果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道德规范、原则和价值观,而且要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7]“德育课程的根本特征在于育德性”[2]157,而“德性的本质是德行,只有在德行或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8]。所以,学校德育课程更应该强调和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在我国的中学,有关实践活动的课程比较少,而真正发自学生主体内部的、自内向外的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活动就更少了。在学校常见的德育活动都是“有组织的”,有组织意味着教师的安排、策划和指挥,因此,“即使表面上十分热烈的活动也是‘招之即来,来之即做,做之即散’的形式主义和强制成分很多”[9],因而也是与活动课程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三)对隐性课程缺少必要的关注

隐性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而我国的中学教育未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出“隐性课程”的最佳教育教学功能。隐性课程主要存在的“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三大领域,都有一个德育目标的存在,而这一目标应该也必须与显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保持一致。而在学校生活中,在当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各种规范制度都是为中考、高考服务的,隐性课程应有的优势在无形中被扼杀。

中学德育课程设置所存在的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导致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过程中对所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主观上无法形成对德育的需求,无法看到德育对于他的真正价值,德育所提倡和要求遵循的规范也就不可能内化为学生的真正需要,最终也不会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中。

三、优化学校德育课程的构想

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保证,我们应该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首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内容安排要体现德育的要求,应使“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10];要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改变德育内容不顾学生发展水平及接受愿望的脱离实际的状况;要按教育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结合的原则,筛选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其在科学化的进程上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反映社会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在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

其次,要注重实践活动课程。“只有感受才会感动,才会在感动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升华人生;只有感动,才会转化为自觉行动。”[11]实践活动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弥补知而不行之弊,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因此,要把活动实践课纳入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排、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并且注意到活动的完整性与学生对活动的积极性。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社会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要对学生做一定的家务劳动、到工厂或农场进行劳动或见习、为社区或社会福利院做一些义务劳动等进行必要的规定,并将完成质量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之一。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实践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体验、理解和掌握正确道德观念的过程。把活动实践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作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也正是基于实践活动在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作出的选择。

再次,要关注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意义。学校要认识到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价值,并根据已经发现的规律,对已经认识到的隐性影响因素进行合理设计与安排。这具体体现在: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要从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形成集体的优良传统等方面入手加强对班集体的建设;要关注作为学校隐性教育因素的教室的环境、教学组织的形式、师生交往的形式等。这样,学校德育不仅有显性的德育课程作基础,而且又被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他各个方面进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绝妙效果。

总之,德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作为学校三大德育课程体系,是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德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三种课程形式的有机结合,并依据实际使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优化组合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诺丁斯.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8.

[2] 班华. 现代德育论[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翟安英,睦国荣. 提高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5]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 现代教育学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46.

[6] (美)杜威.王承绪,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4.

[7] (苏)苏霍姆林斯基.肖勇,译. 教育的艺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48.

[8] 檀传宝. 德育原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7.

[9] 戚万学,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53.

[10] (美)杜威. 学校与社会. 明日之学校[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64.

[11] 田建国. 从四性到五化:现代大学理念的完善与延伸[N]. 中国教育报,2006-07-37.

作者:薛圆月 冯文全

第五篇:如何利用德育课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思想逐渐多元化,社会道德观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特别对于中职学校我国教育部明确要求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利用德育课程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德育教育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摆在人类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位置,在各种教育中,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灵魂。社会的安稳、国家的富强、经济的高速发展等,这一切都需要就职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中职学校来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

中职生大部分是初中没有毕业就进入学校学习,而且大都来自农村,其文化基础和德育素质教育水平都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当中有些学生厌学心理严重,对于学习没有恒心;有些学生缺乏纪律观念,损坏公物、辱骂教师等现象经常出现;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缺乏集体荣誉感,经常违反校规;有些学生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缺乏分辨能力,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更加容易沉迷于手机和电子游戏,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把社会不良风气带进学校。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2.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2.1重智育轻德育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认为,学校的工作主要是提高知识能力,加强智力教育才是学校发展的硬道理。德育教育仅仅是学生在生活中慢慢接受的一种意识,与学校发展几乎无关紧要。智力教育好坏具有衡量标准,德育教育好坏却没有衡量标准。学校认为德育教育具有复杂性,执行非常艰难,大多数学校不愿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2.2重形式轻效果

对于中职德育教育,学校仅仅注重形式教学,宣传教育较多,很多学生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在讲述道理,对生活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中职学生对于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如果实施实践课程,德育教育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2.3重防范轻疏导

中职学校对目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对学生防范意识上,特别在学校,教育工作者为学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目的是利用条条框框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大多数中职学校认为规章制度制定就能解决学生发展中的思想问题,拒绝德育教育的开展。近年来,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对学生选拔力度逐渐下降,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管理难度逐年增加,规章制度不可能解决问题。

2.4重学生管理轻教师参与

教师在对待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经常偏离到两个方向。第一,德育教育仅仅是班级主任和学生管理人员比较关心,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教育谈话;第二,任课教师大都认为自己以教学为主,德育教育与自身没有关系,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更认为学生德育教育与自身无关,大都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全员教书育人”成为空话。

3.如何加强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

3.1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德育教育课程做精心准备和安排,对话题进行巧妙构思和设计,教师更要对德育学习具有饱满的激情,运用鲜活的事例转变成活动化的教学模式,定期与学生之间开展研究性学习。

3.2营造良好的营造育人环境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校就是培养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最重要的地方。学校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发挥资源优势,更能够发挥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渗透性。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仅是学校,家庭也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由于德育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配合完成的,社会环境更是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目前社会的发展速度较快,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进行协调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使得德育教育更加完善。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中职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一定保障。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能够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在教育改革时期,我国对中职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思想及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体系与方法,对师资队伍定期进行德育工作的培训。

3.4开展适应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相对叛逆,但是他们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并且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学生接触的人群较为复杂,对社会中事物的判断力相对较弱,很可能导致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的产生,这些学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所以,在中职学校必须展开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活动。

3.4.1进入学校之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军训教育,军训是学生入校时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基础。军训时期的学生能够锻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更可以使学生之间友好相处,班级和团体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3.4.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在开展班会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采用交流的方式进行德育课程的延伸,更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为在班会上学生之间交谈的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其学习形式更轻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3.4.3几乎所有中职学校每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可以在国旗下开展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十分有效。学生经过周末休息非常兴奋,自我感觉良好,当鲜艳的红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整个校园都处在庄严肃穆之中,学生此时会产生无限遐思,引发内心高尚的情感意识,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3.4.4中职学校每周抽出两节课时间开展德育教育系列活动讲座,可以以影片形式,也可以以歌咏比赛形式。时刻提醒学生要弘扬我国革命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高班级荣誉感,这对于中职生道德水准的发展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核心价值。

3.4.5在中职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教育活动,并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充分展现自身才华,进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体意识。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加快,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几年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我国现今对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已经不再仅仅重视对其技能与知识的培养,而且对德才兼备型人才更加重视,德才兼备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中职院校应当积极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加强道德行为规范的培养,使中职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延玲.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之我见[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5).

[2]何素梅.谈中职生德育教育培养的途径[J].读写算(教研版),2014(1).

[3]郑丽贤.关于加强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路径选择[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z1).

[4]李力.浅谈中职生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6).

[5]李建明.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教育措施[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

作者:杨灵菲

上一篇:大学生自主创业论文下一篇:大专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