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1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

建立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骨干队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学校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突出抓。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我们利用例会、集会等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提高了全体教师德育教育业务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结合心理教育理论的学习,把德育教育与心理指导相结合,提高了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加大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力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采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的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由于以上措施的落实,由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德育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二、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为目标,加大教育力度,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德育教育工作要以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目标。鉴于此,我们加强了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及自觉性的培养,从个人卫生的管理到安全知识的掌握,从遵规守纪自觉性的培养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学生自我防范知识的学习。对应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初步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动,不但使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上了新台阶,而且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新学期进行常规系列教育,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学年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

2、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校风,开学后,各辅导员、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学生守则》、《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抵制社会大小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我们要求每位班主任每周至少联系一位家长,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2

中职德育课是指中职生在德育教师指引下, 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 通过某种形式集中、持续的学习体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水平的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指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学校根据学生道德水平实际开展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德育实践工作的活动。可见, 中职德育课和德育实践活动都是道德教育的途径。但不少德育工作者在处理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关系时出现了偏差。

理论上, 有些观点一味肯定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 否定德育课的价值。不少观点认为, 德育实践活动更能体现“德育的实践本质”, 更能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 是一种比传统德育课更有效的德育手段。在空间上, 它将“德育”搬出了教室, 改变了传统德育课的教育环境;在形式上, 它改变了传统德育课“语言灌输”的德育形式, 以生动鲜活的“活动”形式, 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 激发了学习兴趣, 发挥了主体性;在评价标准上, 它改变了传统德育课以“书面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道德水平”的评价标准, 注重挖掘学生在“活动”中展现的“行为闪光点”。因此, 出现了“以德育实践活动取代德育课”的倾向。

在实践中, 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脱节。一方面, 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脱离。尽管不少德育教师认识到了传统德育课存在“教学手段过于灌输化”、“教学目标过于智育化”的缺陷, 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完善, 但大部分德育教师没有从实践活动的角度考虑提高德育课实效性, 仍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将抽象的道德理论知识“演绎”成“具体的、易懂的知识”。中职德育课仍是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的“智育”活动。另一方面, 德育实践活动课也缺乏与德育课保持必要的衔接。在中职学校, 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种类繁多,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锻炼能力、认识自我的平台。然而, 中职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往往由各德育部门独立组织开展, 缺乏德育教师的支持与配合。这使得实践活动与德育课分离, 德育课程中的道德价值取向往往难以为实践活动所承载, 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二、“优势互补”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

与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相比, 中职德育课有其缺陷, 也有德育实践活动缺乏的优势。

中职德育课的缺陷体现在: (1) 时空统一固定, 不能给学生创造新鲜的德育环境。德育课是由学校预先安排的, 课室固定。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时空都比较灵活, 给学生创造了新鲜的德育环境。 (2) 教学内容抽象。中职德育课的内容一般是教材的内容, 而教材的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而德育实践活动则往往是针对学生的喜好安排的, 内容呈现情节化, 形象生动。 (3) 表现形式单一, 教学呈现“智育化”倾向。德育课上, 德育教师主要采用语言、文字及多媒体等手段来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以便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德育课主要投入了智力, 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形式众多。学生在活动中全身心参与, 不仅投入智力, 更投入情感与行为。可见, 与德育实践活动相比, 德育课的缺陷确实比较明显。尤其德育课的“智育化”特征, 使得其德育功能备受怀疑。“知善不等于行善。知善或认识善都是理智的问题, 而行善、爱善、向善、求善则属于情感或行为的问题”。[1]学生通过德育课虽然懂得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 但未必会信奉和践行这些道德规范。

既然如此, 那德育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取代德育课成为中职德育的“主渠道”呢?诚然, 德育课因局限于传授道德理论知识, 不能直接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而逊色于德育实践活动。但德育课也有德育实践活动所缺乏的优势: (1) 德育实践活动开展受许多客观因素限制, 而德育课则一般能“风雨无阻”。校园外大规模的德育实践活动, 由于受资金、学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 无法开展得过于频繁。校园内的德育实践活动, 也因场地、设备等资源的稀缺, 各班级往往产生冲突。而各个班级有专门的教学资源, 德育课能预期开展。 (2) 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需要调动。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只有感兴趣的学生参加, 但德育课学生参与程度就比较高。 (3) 德育实践活动给每个学生传递的信息往往不确定。德育实践活动并没有明确地将“活动的价值取向”告知学生, 而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结构、性格喜好等存在差异, 学生在同一德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往往不同, 甚至相反。而德育教师在德育课堂中则明确地传授给学生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可见, 德育课和德育实践活动各有优缺点。对待两者关系的态度不应是以哪个取代哪个, 而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三、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途径

中职德育课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 可创新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形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实效性。而德育实践活动与中职德育课相结合, 则可为德育实践活动提供确定的价值指引, 提高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那两者以何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呢?

1.将“活动”搬进德育课堂, 以“活动”的形式来开展中职德育课, 即德育实践活动课。在德育课堂中, 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 采用“活动”的形式, 将德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与“活动”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道德情境”中体验道德知识, 在“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德育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把握以下三点: (1) 德育教师要认清自己在德育活动中的地位, 恰当发挥作用。在传统德育课程中, 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中“唱主角”。在德育实践活动课中, 教师成为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导演”。教师事先确定德育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活动方案等。当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时, 除了必要的指导外, 德育教师还要将德育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角。 (2) 德育实践活动课“活动方案”的设计是关键。德育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德育实践活动课效果的优劣。因此, 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方案需要把握四条原则: (1) “新颖性”原则。活动形式必须新鲜活跃, 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2) “德蕴性”原则。实践活动应当承载“道德价值观”, 发挥德育功能。 (3) “广泛性”原则。实践活动应当尽可能吸收全体学生参与。 (4) “程序性”原则。实践活动课应配置活动主持人, 分清活动的步骤, 并把握好各步骤的衔接。 (3) 创新德育课学生成绩评价机制。传统德育课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这是德育课程“智育化”的产物。而德育实践活动课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更关注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情感反映与行为表现。因此新的评价机制应该聚焦于学生在具体道德情境中的情感反映和行为表现。评价不应是单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还应包括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等。这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道德水平。

2.中职德育课保持原有的教学形式, 在给学生传授完道德知识后, 加以德育实践活动的辅助, 以升华德育内容, 增强德育效果。传统德育课只让学生获得“关于道德的观念”, 而不是“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品质的一部分, 是行为的动机, 能支配行为有更好的效果;而‘关于道德的观念’则是有关的道德知识, 例如什么是诚实, 纯洁、仁慈等知识内容。这些道德知识内容被一个人掌握了并不必然对该人的行为产生影响”。[2]如何让学生的“关于道德的观念”转变成“道德的观念”呢?这需要实践活动与德育课衔接, 让实践活动成为德育课的实践平台。 (1) 加强中职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的德育理论培训。不少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缺乏道德理论知识, 不能意识到具体实践活动蕴含的“道德价值取向”, 不能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德育课衔接, 削弱实践活动应有的德育功能。 (2) 加强德育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配合。中职德育教师参与和配合组织其他德育实践活动, 可以帮助德育实践活动组织者更好地发掘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增强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效果。 (3) 拓展中职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的衔接形式。中职实践活动与德育课结合方式有三种: (1) 德育主题活动。德育主题活动将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 升华为一定的德育主题, 然后围绕着这个德育主题设定方案、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知识。活动的主题包括青春期生理、爱情婚恋、毒品防范、人际交往和青少年犯罪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座谈会、讲座、播放教育片、参观访问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德育课中的道德知识。 (2) 德育实践基地。德育实践基地是在校外专门的场所, 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 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一种德育形式。德育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都是针对不同的德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每个实践活动都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基地中, 通过一系列形式鲜活、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形成自身的道德体验, 提高道德水平。 (3)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体育活动、校园社团活动、校园重大节假日活动、校园劳动实践活动、校园公益活动和学生毕业实习活动等, 在中职学校广泛开展。这些活动为学生展现个性、认识自我和锻炼能力提供了平台。如何让这些校园活动成为德育理论知识的实践平台呢?一方面, 德育教师要挖掘这些实践活动蕴含的“道德价值”, 并做广泛的宣传, 让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另一方面, 学校也要从制度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实践活动。比如将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作为衡量学生道德表现的一个尺度, 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功能初探 篇3

一、广阔的社会背景使德育资源由单一型转为综合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观察与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因此,这门课程为我们展示的社会背景是广阔的,为我们提供的德育资源是丰富的:大至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小至热爱家乡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都可成为德育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资源来源于五个方面:

1.社会资源。通过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在考察、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培养他们为社会尽职的使命感,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积累经验。如“养殖与环保的探讨”“农村娱乐活动的调查”“古桥调查”“家乡民俗有哪些”等活动主题。

2.自然资源。通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探索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珍惜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如“农谚的收集和利用”“节气的科学性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怎样节约水资源”“落叶的秘密”等活动主题。

3.科普资源。通过科技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让学生广泛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信息,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开展“小论文、小发明”活动,从而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如“方便镰刀的发明”“怎样储藏年糕”“蚕宝宝中毒抢救法”“蚕豆蛀虫原因的研究”“鳖冬眠观察记录”“土豆长芽能否食用的实验”等小发明、小论文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产生的。

4.自我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学生只有主动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去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获得生活经验、生活智慧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如“今天我当家”“教室布置我设计”“我与邻居”“我为老人节准备的礼物”等活动就来自学生自我资源。

5.学科资源。学生在各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敏锐地捕捉这些问题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可让学生在探索、研究、实践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如“走近课本中的英雄”“百年畅想”“学校的今天与昨天”“寻找家乡的民间文化”等活动就来自学科资源。

二、亲身的实践参与使道德感悟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在目标和内容上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通过开展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调的课堂走向丰富的课外,从单纯的校园、家庭步入广阔的社会,不仅丰富了德育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他们在亲身参与中生成了真切的道德感悟,从而使道德体验由“被动型”变为“主动型”,德育效果更好。

例如,于城小学五年级的张唯旭等几位同学从报纸上和电视新闻中看到,海宁黄湾的一伙迷信信徒在搞迷信活动时引发火灾,导致在场烧香拜佛的39位老人葬身火海的新闻报导,引发了他们的思考,由此确立了“农村迷信活动的调查和研究”的小课题。在老师指导下,他们制定了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通过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写出了《农村迷信活动的调查和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孩子们陈述了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分析了参加迷信活动人员的年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要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合理化建议。

这样的活动,由于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这样的活动中生成的道德体验与感悟,使抽象的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

三、活动的开放性使德育渠道由单线型转为网络型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使德育渠道变得丰富起来,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范畴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关于活动的四大指定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都可以成为德育活动的领域或手段,而一些非指定性领域也可以成为学校开展德育的新天地。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来看,既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抓住当地特点,充分开掘利用当地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可以挖掘学科课程资源,组织各类拓展学科德育点的活动;既可挖掘和开发家乡好的人和事去教育学生,也可利用书本网络,用榜样去弘扬社会正气,用美德去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基本形式看,既可是探究、实验、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劳动实践、信息实践等,又可以是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可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的渠道呈现出网络型的特点。

例如,于城小学利用本地农业科技优势,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活动中,学生来到“特种水产养殖场”,参观了锅炉房、露天养鳖池、全封闭温室育鳖池,听取了养殖大户王代妹的创业经历。孩子们的反响非常强烈。养殖大户脱贫致富的经历,勇于探索科学养鳖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生动的教材。听一听艰苦创业的过程,看一看科技与劳动的结晶,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个案例启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拓展了德育渠道,在由一次次考察、一份份调查、一段段采访、一个个展示等构成的多线型、互相交融的活动中,教育效果更为明显。

四、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德育方式由灌输型转为渗透型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式学习,即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调查、实验、制作、设计、观察等方式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得出结论,这为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学生不仅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而且真正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中,教师常常引用“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话来劝导学生,但这样的说教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围绕“粮食的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了多角度的小课题研究:学生通过向父辈调查和家庭劳动体验来了解粮食的来历,从内心真诚感到粮食来之不易;通过采访老一辈农民,了解中国三年困难时期人们经受的痛苦。这使学生出乎意料,万万想不到人竟然会没有粮食吃;通过实地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严重,心中自然形成了要爱惜粮食的意识;通过上网搜索,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不少贫困国家的人民吃不饱饭……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不仅体验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而且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这种情感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在探究中自然形成的。的确,无数空洞的说教都比不上一次实际的探究与体验,事后写倡议书、做义务监督员等自然就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

大量研究和实践显示,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点。我们应不断努力,使其德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海盐县于城镇中心小学

浙江海盐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4

一、指导思想

1、缅怀先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陶冶学生情操;

3、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2011年4月1日

三、活动地点: 安峰山

四、参加对象:四到六年级少先队员、老师、大队辅导员、学校有关领导。

五、活动程序和办法:

(一)3月27日——4月1日,活动前的思想教育,组织落实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预订花圈、准备队旗;

2、学生穿校服佩戴红领巾。(根据天气情况自带遮阳帽、水)

(二)4月2日活动安排: 1、8:00在操场整队出发。

2、到达许墓地后举行祭扫仪式。

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代表安峰小学全体师生,来到这里缅怀我们的革命烈士们。现在我宣布:扫墓活动现在开始。第一项、敬献花圈 ,全体肃立,敬礼。第二项、全体默哀一分钟。

第三项、请少先队代表讲话,墓前宣誓。

六、活动要求:

1、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纪律、卫生教育。

2、参加活动的学生一律步行,严禁擅自离队。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果皮纸屑。

3、回校途中,严禁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回家;回校后班主任必须清点人数无误后在班级自由活动至下午放学后离校。

2011-3-25

清明节扫墓学生代表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又是一个春风洋溢的日子,又是一个勾起深思的时刻。严冬在和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永恒。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隆重集会,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表达我们的思念与激奋之情,以告慰英烈们的在天之灵。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此时此刻无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历史不会忘记,这座高矗的胜利的丰碑是无数先烈用热血和头颅筑就的。

岁月沧桑人虽去,名铸人间草木香。

为了救国图存,振兴中华,不知有多少英雄们曾经历尽艰辛寻求真理,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就义,前赴后继,谱写了一页页爱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篇章,雕塑了一座座名垂千古的不朽的丰碑。

这座丰碑就是历史的见证,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他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他们追求民族解放,他们继承前人未了的事业勇往直前。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他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青峰矗立敬英烈,松涛无言慰雄魂。

面对今天,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先辈们的辉煌业绩,将永远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他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们应敬慕他们—— 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正是战争的年代考验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我们才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才给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我们有信心,诚实做人,健康成长,因为我们有榜样!有激情!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祖国增光,为国旗添彩!各位老师,同学们,请记住,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国家的振兴和发展、人民的幸福和安宁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吧!是他们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永垂青史的惊天动地的历史颂歌。他们的英名将光耀千秋;他们的业绩代代传承!让我们永远铭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大公无私、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以实际行动告慰不朽的英灵。革命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大家

下面让我们宣誓 我宣誓:

学习永无止境,知识就是力量。我们时刻准备着。

课前好好预习,堂上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绝对保证质量。课余多看书报,不负先辈期望。一定好好学习,决心天天向上。

领导致辞

同志们、同学们:

时届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忆往昔,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这片大地上有多少名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望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以革命先烈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鼓舞斗志;以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进取精神坚定信心;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勇于接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接力棒,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发扬光大革命传统,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为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同学们,看看现在,想想过去,你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学习革命烈士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准备着,随时为祖国的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革命先烈,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安峰中心小学清明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小结

为了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寄托对烈士的哀思,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牢固的爱国之心,使他们对国家的安危有深刻地认识,从小树立为国献身的精神。4月1日上午,安峰中心小学近千余名师生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下来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峰山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纪念活动由少先队辅导员主持,中心校长冯尊祥同志到场并讲话,勉励青少年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投身建设大潮,为国家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并邀请烈士陵园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安峰山事件。然后少先队员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和鲜花,紧接着,少先队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全体少先队员们在纪念碑前宣誓。随后,绕塔一周并参观了纪念馆。

此次活动,使少先队员们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同学们被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所感动,感受到自己肩负着的重担,纷纷表示,要继承烈士的遗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而努力学习,并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认真学习、踏实做人,不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和悉心培养,为学校争光,为队旗增辉!

安峰中心小学 2011年4月1日

2011年安峰中心小学学生走进敬老院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帮助老人,亲近老人”活动!

二、活动目的:

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烈士家属、伤残军属,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为老人们增加一份快乐,减少一份孤独;带去温暖,带去爱心、带去活力、带去快乐。

三、活动事项:

1、时间:2011年6月1日下午14点—15点

2、地点:安峰镇敬老院

五、活动流程:

1、前期预备:学生排队。

2、活动当日安排:14点准时在学校操场集中,根据需要分若干小组,分别负责各项任务;

3、任务安排:为老人晒被褥,洗衣服、床单,打扫房间,给老人们剪指甲,陪他们聊天,在菜园清理杂草等(人员分工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安排);(1、院长介绍敬老院的基本情况。

2、帮助老年人打扫房间、整理床铺、帮有需求的老人剪指甲;清理敬老院内卫生等 ;

3、陪老年人聊天、散步、锻炼身体。和老人聊天、拉家常,让他们回忆起美好的往事,注意倾听;如给老人按摩、捶背要有经验。

4、在菜园清理杂草等。

六、注重事项:

1、活动期间请大家遵守纪律,自觉服从安排,实实在在做事,勿打闹嬉戏。

2、如有原因无法参加者,请及时告知组织者。

3、若因天气等原因改变计划,将临时通知。

4、其它注重事项将在集合时与大家说明。

安峰中心小学

2011年6月1日

2011年安峰中心小学学生走进敬老院活动总结

日下午,我校老师以及少先队员一行前往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虽然一路上细雨绵绵,却丝毫不减志愿者和队员们学雷锋的服务热情。安静的敬老院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起来。

在与老人们的互动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彼此浓浓的温情。从老人们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很有规律:6:30起床,10:30吃中饭,傍晚4:30吃晚饭,上午洗洗衣服、晒晒太阳,中午睡睡午觉,傍晚看看电视。镇政府每月给每位老人一定的生活费,一日三餐由敬老院食堂统一准备,平时政府还给老人添置一些新衣服。若是生病,可免费看病,因为有医保,可以说日子过得平静而有保障。82岁的张阿龙老人还情不自禁地跟我们聊起解放前的苦难日子,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啊,他还一个劲儿地说“知足了,知足了。”

我校同学们为老人们带去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品,在敬老院,同学们做卫生,和老人们随意聊天,开玩笑,照相片,表演了一些不算精彩的节目,送上自己衷心的祝福。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

刚到敬老院,爷爷奶奶们,看到我们的到来,很高兴,好像见到了亲人。原来躺在床上的起来了,在屋里的,在我们的搀扶下走出来,在院子里面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我们进行了分工。有的把买来了的新鲜水果分给老人,有的给老人捶背,爷爷、奶奶一个劲的夸我们的手法好!有的陪老人聊天,虽然爷爷奶奶的话语不是很清晰,但是我们都能够做一名忠实的聆听者。心灵上的沟通以及细微的动作——是最能够让爷爷奶奶们感受到此刻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心!这让我们看到了将来的美好前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临走时,敬老院里比较健谈的老人,无比感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我们现在能过上这么舒坦的日子,都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我们真是享福了。也谢谢你们学校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你们给我们送来了欢乐,给我们热闹热闹,高兴啊!” 老人们目送我们离开,然而我们与老人们的浓浓温情却久久萦绕在心间。

看得出,如今敬老院老人们在物质上并不缺什么,缺的就是和外界的交流。志愿者与老人的悉心交谈、排忧,少先队员们的表演,令老人们由衷的感动。

构成生命的因素很多,而那灵魂意义上的生命,是用一次次感动构成的,因为有了雷锋精神的传递,我们才能感受到这份特殊的亲情。敬老院之行见证了新一代和伴随着党的历史一路走来的老人们和谐、融洽的人间亲情,相信这种亲情必将世代相传!

安峰中心小学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5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县精神文明办、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开展了“品德银行”德育实践活动。现将我校活动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实施情况

开学初,我校利用每周教职工例会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品德银行”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罗德育校长为董事长的“品德银行”组织管理机构并拟定了职责分工,专门利用升旗仪式举行了“品德银行”启动仪式,教师、学生代表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让每位师生切实了解此项活动实施的步骤及方法,做好了“品德银行”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位教师能够再次对“品德银行”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并对上周学生申请情况进行公布、评价,各班的班干部和监督小组明确责任,做到日日清,不漏记,及时进行评价,评价做到公平、公正。从实施过程来看,班主任已基本掌握了实施的全过程,为后期的深入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每周例会学校对每个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及时安排本周“品德银行”活动的实施。学校积极听取班主任意见与建议,针对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要求班主任将“品德银行”的评价、存取活动与本班的“星级评比台”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真切切获得一种荣誉感。初步形成“品德银行”班会课教学模式,在活动中扎实开展进行评价、存取,不让活动停留在表面,只是一种形式,而真正让活动的实效落到实处,让每位老师、学生都受益。

二、可喜的成绩

“品德银行”活动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自开展“品德银行”活动以来,我们可喜的看到,学校的卫生干净了,乱扔垃圾的同学少了,各班的清洁卫生也明显好转,学生们都能主动弯腰捡拾地面上的垃圾,并且善意地提醒别人注意保护校园环境;校园内见到老师问好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为班级、为父母、为他人做好事的同学为也层出不穷,学生的孝心、善行处处得心体现;在互帮互助小组中,他们能够及时提醒行为不规范的学生,使他们不做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情。总的来说,我校“品德银行”的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让他们从小就有责任意识,懂得要从小事做起,为别人服务,为班级服务,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诚信意识得到培养,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争做美德少年的风气也越来越浓。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感受不到自己获得的奖励,激励的实效性不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

2.学生对道德币的理解不够深刻,参与体验不足,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小事上,不能从大的方向来考虑。

3.学生不能做到对自己、对别人进行客观的评价,尤其是 不愿意说自己在某个方面存在不足。

4.学生只知道如何去获得道德币,而对如何使用、消费道德币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进一步强化。

5.个别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课的基本流程、模式还不够熟悉。

四、改进方法及对策

1.继续加强宣传、学习“品德银行”的实施细则,明确活动实施的重要性,让每位师生都能熟悉知道道德布的存取、扣除细则,以便灵活的掌握。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熟悉“品德银行”系统和操作方法,准确进行操作。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6

一、反思实践活动,推进课题研究。

上学期我们班在充分挖掘本地“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开辟了咸亨酿酒厂和咸亨酒店两个特色活动区域。在特色活动中,孩子们学到了知识,也品尝到了快乐,对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咸亨酿酒厂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大胆尝试了利用高粱等粮食作物酿制酒水的过程,从浸泡高粱、制出酒糟、压挤出酒、灌装酒瓶、贴上酒签等过程,孩子们自己动手,合作探究,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老师适时点拨指导。整个酿酒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合作默契,整个过程欢声笑语不断,充满了童真童趣。

这个实践活动,我们反思总结,得出一个结论:孩子是游戏的主角,游戏---能点亮孩子们愉快的童年!教师是游戏的编导,不要走上前台。在此理念指导下,本学期,我们班围绕“咸亨酿酒厂”和“咸亨酒店”,对《以荷文化为载体的幼儿自主德育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又进行了深入的教育实践研究,开展了更为生动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

二、推进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内容。

1、创设特色活动区域,优化育人活动环境。

我们班重新规划、布置了特色活动区域,对“咸亨酿酒厂”和“咸亨酒店”“咸亨酿酒厂”和“咸亨酒店”两个区域作出了调整,让厂店分离,扩大了孩子活动区域,让幼儿能够宽松的活动环境中更加愉快地活动、学习、合作、交流,让实践活动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实。

2、特色活动主次分明,内容更加丰富。

我们班以“咸亨酿酒厂”和“咸亨酒店”为两个主要活动区域,对应地设计了“酿酒体验实践”和“走进生活实践”两个主要特色活动。在“酿酒体验实践”和“走进生活实践”这两个主要特色活动中,我们又扩展了“脸谱艺术绘画”这一次要活动。就是在酒瓶上让孩子们绘画上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是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3、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情感教育更自然。

在“咸亨酿酒厂”和“咸亨酒店”这两个主要活动区域的环境设计上,我们始终没有离开“以荷文化为载体”这一研究课题的主题,我们结合我们所在的地域特色,微山湖红荷湿地是我镇的旅游风景区,我们在“荷文化”上做文章,把酒店、酒厂的区域布置为红荷飘香、接天连叶碧无穷的广阔背景上,让幼儿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

另外,我们让幼儿在收集来废旧酒瓶上,作起了彩绘,让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画在酒瓶上,既让酒瓶色彩鲜艳,又让孩子们从中学到了京剧脸谱艺术的相关知识,情感上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4、幼儿是游戏的主角,彰显合作探究精神。

在特色区域活动中,我们始终本着“孩子是游戏的主角”这一理念,在酿酒过程、酒店销售酒水、脸谱才彩绘等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让幼儿自己去操作、或合作。

如:选择调配颜色,在酒瓶上绘出属于自己的喜欢的脸谱。孩子小巧的手除了绘出了漂亮的脸谱,也绘出了自己心中的快乐。他妈或商量着,或嬉笑快乐着,或分享着自己的成果......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绘画水平,而且也彰显合作探究精神,懂得了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和分享的快乐。

5、走进生活,学会交流。

在“咸亨酒店”这一特色活动区域,通过体验卖酒买酒这一游戏活动,孩子们真实地走进了生活,有买有卖,“咸亨酒店”生意兴隆,人声鼎沸,生活有滋有味,真切地过了一把生活的“瘾”,体验并学会了与别人交流的经验和快乐。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幼儿的交际能力和为人处事的能力。

三、让游戏点亮孩子们的愉快童年。

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本地“荷文化”资源,本着“孩子是游戏的主角”这一理念和“游戏点亮孩子们的快乐童年”这一宗旨,把《以荷文化为载体的幼儿自主德育的实践研究》

这一课题研究深入探究下去,扎实地开展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创设新的活动环境,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角,让孩子们在合作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让游戏点亮孩子们的愉快童年。

四、预设的创新实践活动,完善课题的探究。

1、在饲养区饲养部分鱼儿,种植一些荷花,让幼儿更加贴近我们的地域文化。

2、把咸亨酒店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排成课本演出或编排话剧《孔乙己》。

3、开展脸谱绘画比赛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新能力。

4、扩展酒文化活动内容,让幼儿对中国酒文化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或领会。

5、收集有关不同形状的酒瓶子,丰富酒瓶子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新的知识:陶瓷。

6、请幼儿搜集脸谱艺术品,并能向别人介绍自己从中所发现的美。

7、举办一次文明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培养幼儿做一个讲文明的人。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 篇7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必要性

目前的德育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主题活动有计划安排, 但没有具体实施方案, 工作要求不明确, 没有阶段性工作布置, 缺乏过程和细节管理, 缺乏跟踪和预测性分析, 在针对性、实效性方面没有太多思考。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有的班主任有意或无意地认为德育活动是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 再加上学校对班级活动缺乏管理, 因此班主任随意挤占德育课时的现象严重。学校层面布置下来的德育主题活动, 绝大部分班主任都应付了事, 或走过场, 或上交一份总结, 德育活动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参加”而未“参与”、全体而非主体、重“他律”而轻“自律”。

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是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在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的基础上, 引导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力求做到目标多元整合, 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灵活多样, 使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富有弹性的、具有人性化氛围的教育空间。

德育主题活动的具体做法

1. 活动时间有序连续。

我们的主题月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是这样的:一月冬训活动月, 二月诚信教育月, 三月学雷锋活动月, 四月感恩教育月, 五月责任教育月, 六月教育成果汇报月, 七月、八月社会实践活动月, 九月日常行为规范月, 十月“热爱艺术, 追求高雅”活动月, 十一月“放飞爱心, 与爱同行”活动月, 十二月冬训活动月。这样连续不断的主题月活动保证学生每个月都有主题教育的新鲜内容, 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 迫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比牧师更多一份“传经布道”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2. 活动内容具体有效。

我们制定活动内容时既要“随波逐流”, 又要“独辟蹊径”。例如, 我们将三月主题月教育确定为“学雷锋活动月”, 原因是这时候全国上下都在搞学雷锋活动。报纸、电视、电台上、街道里到处是学雷锋的宣传报道, 我们的活动随着这股波浪就能增加动力减少阻力, 借势发力。但我们又不落于俗套搞些上敬老院慰问、上街道扫地之类的活动, 而是紧紧围绕雷锋精神中的“助人为乐精神”、“钉子精神”深化细化活动。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成果和幸福, 学会在学习中与别人合作和公平竞争, 学会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这样的“独辟蹊径”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就是实实在在的。

3. 活动形式多元多样。

形式是内涵的体现, 形式单一就会使内涵表现力不足, 让人乏味。我们的德育活动形式应该多元化、多样化, 才不会让我们的学生觉得德育是严肃呆板的、空洞的说教。我校在举行“五月责任教育活动月”的时候, 紧紧围绕“责任是一种约束, 有了责任心, 教师才能教好书, 学生才能学好文化知识”这一主题, 进行“包中兴旺, 我的责任”师生征文活动;签订全校教职员工工作责任书;各年级组利用周末召开一个又一个的质量分析会, 看成绩, 树信心, 找差距, 寻问题, 落实责任;举行青年教师成长沙龙、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组织班主任观摩优秀班集体主题班会, 观看优秀电影片《郝仁老师》, 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高一年级举行“爱父母, 对父母负责, 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歌咏比赛, 高二年级组织“爱包中, 对包中负责, 做一名为包中争光的人”演讲比赛;高三年级组织了“爱祖国, 对祖国负责, 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高考冲刺誓师大会, 并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李一教授作了“明确责任, 调整心态, 全力以赴, 冲刺高考”的精彩演讲。这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主题活动犹如夏天里的一股凉风,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使全校师生心怀共同愿望, 更坚信有了责任心, 面对险峻, 才有攀登的勇气, 才会产生激情, 成就梦想。

4. 活动落实分层有力。

为了避免德育工作“应付”、“随意”、“忽悠”、“不动”等消极行为, 学校领导从决策层指导好主题月活动的方案。政教处、团委从管理层拿出主题月活动方案设计的说明、执行意见, 组织现场观摩活动, 并做好调研指导等工作;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从执行层落实好主题月活动方案;班级团支部、班委会从基础层开展主题月活动, 通过歌曲、小品、演讲、谈话、签名、宣誓、观看录像等方式创新、活化主题月活动。制定一系列刚性规定:每周必须有一次国旗下讲话, 每周各班必须有一堂主题班会课, 每月必须出两期“黄海潮”德育专刊, 每月橱窗必须刊出一期“主题月活动成果汇报”专版, 每次活动必须有检查并纳入班级值周评分体系中, 每次结果都评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每次活动方案都归档。每个主题月活动过程都有考评, 做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强毅力行, 使活动保障坚决有力。

5. 活动总结巩固延伸

要使主题活动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决不能忽略最后一个环节, 就是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 即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我们在每月主题活动结束时都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 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 继续加以引导, 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 在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在感恩主题活动后, 经常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了解学生在实际行动上的表现。

德育主题活动所取得的实效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主题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 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上来, 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缓解了应试体制教育下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的现象, 达到了“以德促教”的理想效果。

2.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传统主题班会缺乏“活动体验”的教育方式, 因而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自身经验, 其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感觉到有约束的环境下, “不得不这样做”, 在感觉到没有约束的情况下, 就“自由自在”, 因此, 这样的德育可能会培养出知行不能统一的“人格分裂”者。主题活动课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与一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道德信念等, 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为学生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主题活动课创设的教育情景取材于社会生活及学生日常生活, 学生在其情境中进行着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积累着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 掌握了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 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去正确行动。

德育主题活动的反思

就学习而言, 德育解决的是学生要不要学的问题, 教学解决的是怎么样学的问题, 只有首先解决了要不要学的问题, 怎样学的问题才有着落。如果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不要学, 不想学, 那么再经典的课都是没有用的。德育是促进教学的助推器, 是产生教学动力的发动机,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德育的这一巨大作用。

1.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责任心强, 做任何事情都很自觉、认真、负责, 做事情就容易成功。呼唤学生的责任意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要让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在他们心中播种责任心, 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教育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学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学习, 努力做好作为学生应做的每一件事情。

2.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率, 因为情感是形成学习动机的直接诱因。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爱生之情, 诱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 以父母对学生的爱,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科目, 使学生对该科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由此引发出良好的学习效果。迁移到渴望回报父母, 又会激发用一流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需求, 使它变为学习的内在力量。

“班级德育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篇8

一、有关开设班级德育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及以往国内相应研究成果甚少等现状,开设班级德育活动课需要认真研讨、精心设计、深入实践和探究。纵观我校开展班级德育活动课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班级德育活动课实施方案

首先通过认真调研所在市、区、校多名班主任,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而后对实施方案进行认真研究及讨论,统一认识。从“课程的体系模块”、“班级德育活动课时间及内容”、“班级德育活动课活动载体”等几个方面制定出班级德育活动课方案讨论稿,并且多次组织不同类型的班主任讨论会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为下一阶段具体实施方案奠定基础。

模块表讨论稿节选:

法纪安全教育:(1)培养法制观念,增强遵纪守法意识;(2)自我保护与维权;(3)公共安全教育;(4)禁毒与反邪教教育

第二阶段:指导撰写班级德育活动课教案

首先对一线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指导,精心选出优秀活动方案给大家做范例,组织他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选题及熟悉的内容进行活动方案资料的搜集、撰写、创作。继而对收到的主题德育活动方案认真阅读、评审,并进行点评、指导修改等。为充分发挥前阶段研究成果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局域网设置“主题德育活动课研究”专栏,作为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的平台,为在全校所有班级全面推行德育活动课做出有效保障。

指导讲座课件示例:

第三阶段:进行班级德育活动课总结、反思及推广

在进行班级德育活动课推广实践过程中,我们分别对班主任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1班级德育活动课的选题要能兼顾多方面的需要。

德育活动课选题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要与班级学情相结合,要关注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选题要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还要注意做到单个主题与系列主题相结合。

2班级德育活动课设计内容要充实,步骤要严谨。

要将一节课的几十分钟周密安排好,既要有音像资料播放内容,又要有学生讨论交流程序;既要考虑知识传授与指导方面内容,又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既要考虑群体力量与智慧发挥的步骤,又要兼顾个人能力与水平展示的过程……总之这些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考虑。

3班级德育活动课组织形式要不拘一格。

德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可多种多样,课上所开展的活动要切实能为展现主题服务,要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朗读、演讲、辩论、小品表演、才艺展示、情景模拟等等,以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展示欲望及才能。

4班级德育活动课实施准备要充分。在班主任层面实施时要求拟好计划,做到提前准备;在班主任指导学生实施时要力求注意合理分工,群体参与。

5强调班主任在实施全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实施德育活动课过程中始终要体现出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导师,是一名出色的导演。

上一篇:杭州二胎准生证办理流程下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队会展示活动计划